高中地理需要记忆的地图

高中地理需要记忆的地图
高中地理需要记忆的地图

高中地理需要记忆的地图

地图记忆的一般要求:

1、利用经纬网和区域轮廓对区

域进行定位。

2、记忆区域内部的主要地理事

物(地形、河流、气候、交

通、农业等)

世界部分:

1、世界行政区划图。

2、世界地形图。注意各主要经纬线经过地形区的地形剖面图。

3、世界气候分布图。

4、世界海陆轮廓图,包括主要河流、湖泊、海洋、海峡、岛屿、半岛分布图。

5、世界洋流分布图。

6、世界陆地自然带分布图。

7、板块构造图。

8、世界各地主要城市及其气候类型。

9、世界主要工业区、农业地域类型、主要农作物分布图。

10、世界年太阳辐射量分布图

11、世界1/7月气温分布图

12、世界1/7月海平面气压、风和气团分布图

13、世界年降水量分布图

14、世界著名渔场分布图

15、世界2/8月海洋表层水温和盐度分布图

16、世界主要矿产资源分布图

17、世界主要自然灾害分布图

18、全球热带气旋分布及路径图

19、气压带和风带分布图

20、季风环流图

中国部分:

1、中国行政区划图,注意各省的轮廓,经纬度位置。

2、中国地形图,注意各主要地形区的经纬度位置,以及沿经纬线的剖面图。

3、中国气候分布图。

4、中国海陆轮廓图,包括主要河流、湖泊、海洋、海峡、岛屿、半岛分布图。

5、中国温度带分布图。

6、中国陆地自然带分布图。

7、中国干湿区分布图。

8、中国各地主要城市及其气候类型。

9、中国主要工业区、农业地域类型、主要农作物分布图。

10、中国年太阳辐射量分布图

11、中国1/7月气温分布图

12、中国季风区与非季风区、内流区和外流区、四大地理区域分布图

13、中国年降水量分布图

14、中国海域分布图

15、中国资源跨区域调配分布图

16、中国主要矿产资源分布图

17、中国主要自然灾害分布图

18、中国交通运输网络图

19、中国水能资源分布图

20、中国河流和湖泊分布图

21、中国主要土地资源分布图

22、中国三大经济带。三大自然区分布图

亚洲部分:

1、亚洲地形图

2、亚洲气候及自然带分布图

3、东亚地图(包括地形、气候、

工农业等各种地理要素,下

同)

4、东南亚地图

5、南亚地图

6、西亚地图

7、中亚地图

8、朝鲜半岛地图

9、日本地图

10、东亚、南亚季风分布图

欧洲部分:

1、欧洲西部地形图

2、欧洲西部矿产资源、工业、

农业分布图

3、欧洲西部人口、城市、交

通分布图

4、欧洲西部气候及自然带分

布图

5、欧洲西部年降水量分布图

6、欧洲西部1/7气温分布图

7、欧洲西部河流、湖泊分布

8、德国地图

9、法国地图

10、英国地图

11、意大利地图

12、东欧地图

13、北欧地图

14、地中海沿岸地图

15、俄罗斯地图

非洲部分

1、非洲行政区划图

2、非洲地形图

3、非洲气候图

4、非洲自然带分布图

5、非洲年降水量分布图

6、非洲矿产资源、工业、农业分

布图

7、非洲人口、城市、交通分布图

8、非洲河流、湖泊分布图

9、埃及地图

10、南非地图

11、尼日利亚地图

北美洲部分:

1、北美洲地形图

2、北美洲气候图

3、北美洲年降水量地图

4、北美洲1/7气温分布图

5、北美洲河流、湖泊分布图

6、加拿大地图

7、美国地形图

8、美国本土农业地域类型图

9、美国气候分布图

10、美国矿产资源和工业分布

11、美国人口、城市和交通分

布图

12、五大湖区地图

拉丁美洲部分:

1、拉丁美洲政区图

2、拉丁美洲地形图

3、拉丁美洲气候和自然带地图

4、拉丁美洲农业分布图

5、拉丁美洲矿产资源、工业分布

6、拉丁美洲城市、人口、交通分

布图

7、拉丁美洲降水和气温分布图

8、拉丁美洲河流和湖泊分布图

9、巴西地图

10、亚马孙平原和巴西高原图

大洋洲部分:

1、澳大利亚和新西兰地形图

2、澳大利亚气候和自然带分布

3、大洋洲气温和降水图

4、澳大利亚农业分布图

5、澳大利亚矿产资源和工业分

布图

南极洲和北冰洋部分:

1、南极洲地图(中国的科考

站)

2、北冰洋地图(科考站,和

周边大洲)

补充部分:

1、各种地理示意图(热力环

流、水循环等)

2、重要的经纬线穿越的地区

(如赤道,0°经线等)

3、重要的河口三角洲,港口

城市,运河,海峡等经纬度位

置。

综合地理界线:

(1)秦岭一淮河一线是我国的一条重要地理分界线,此线的南北景观有很大的差异;

一、气候方面

1.秦岭—淮河是8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的界限。秦岭—淮河以南降水量大于800毫米;秦岭—淮河以北降水量小于800毫米。

2.秦岭—淮河南北雨季长短差异。秦岭—淮河以北雨季集中而短促,主要在7、8月份;秦岭—淮河以南雨季要长得多。

3.秦岭—淮河是湿润区和半湿润区的分界线。

4.秦岭—淮河是1月0℃等温线的界限。秦岭—淮河以南1月平均气温在0℃以上,冬季基本上不结冰;秦岭—淮河以北1月平均气温在0℃以下,冬季一般结冰。

5.秦岭—淮河是暖温带和亚热带分界线。

6.秦岭—淮河是亚热带季风气候和温带季风气候的分界线。夏季,秦岭—淮河以南和以北都是高温多雨。冬季,秦岭—淮河以南温和少雨,秦岭—淮河以北寒冷干燥。

7.南北方地区分界线。

8.中国冬季集中供暖分界线。

二、植被方面

秦岭—淮河以南为亚热带常绿阔叶林;秦岭—淮河以北为温带落叶阔叶林。所以有“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之说。

三、河流水文方面

秦岭—淮河以南河流流量丰富,季节变化小,含沙量小,汛期长,冬季不结冰;秦岭—淮河以北流量较小,季节变化大,含沙量大,汛期短,冬季结冰。秦岭—淮河还是黄河和长江的分水岭。

四、地形、土壤、矿产方面

1.地形:秦岭—淮河以南以丘陵为主;秦岭—淮河以北以平原、高原居多。

2.土壤:秦岭—淮河以南渐以红壤为主;秦岭—淮河以北以黄壤或棕壤为主,东北以黑土为主,西北多白色沙质土。

3.矿产:秦岭—淮河以南以有色金属居多,工业上以有色金属冶炼及出口加工等轻工业为主;秦岭—淮河以北以煤、铁、石油为主,工业方面以重工业占的比例较大。

五、农业方面

1.耕地类型:秦岭—淮河以南以水田为主;秦岭—淮河以北以旱地为主。

2.粮食作物:秦岭—淮河以南以水稻为主;秦岭—淮河以北以小麦为主。

3.油料作物:秦岭—淮河以南以油菜为主;秦岭—淮河以北以花生、大豆为主。

4.糖料作物:秦岭—淮河以南以甘蔗为主;秦岭—淮河以北以甜菜为主。

5.作物熟制:秦岭—淮河以南一年二至三熟;秦岭—淮河以北两年三熟或一年一熟。

(2)大兴安岭也是我国一条重要地理分界线,其东西两侧的景观也有较大差异:

①400毫米等降水量线通过的地方

②季风区与非季风区分界线

③内流区与外流区的分界线

④牧区与农耕区通过的地方的界线

⑤内蒙古高原和东北平原的界线

⑥我国地势第二级阶梯与第三级阶梯的界线通过的地方

⑦森林景观与草原景观界线通过的地方。

(3)、长城

①我国古代牧业文化与农业文化分界线

②冬小麦与春小麦分界线

③暖温带与中温带分界线

④年降水量400mm线

⑤半湿润区与半干旱区分界线

⑥森林与草原分界线

⑦年积温3500℃线

高中地理记忆地图的方法

1.比较记忆对照地图,观察南美洲三种地形的分布,并且来与北美洲地形比较:西部都是高大的山系,东部都为低矮的平原和高原(山地),这两洲相似的地形特征跃然图上。而北美洲高原(山地)、平原基本南北纵列分布,南美洲高原、平原基本呈纬向平行相间分布的不同地形表现也会深深地刻在脑海之中。

2.联想记忆地理知识之间有各种各样的相关联系,地理联想是理解、识记的途径与回忆线索。联想的方式途径很多。借助地图,通过联想,不仅掌握了新学的地理知识,而且也有利于巩固原来学过的知识,使之记忆得更加牢固。

3.多图综合记忆从《世界洋流图》中,学习了太平洋、大西洋、南印度洋的洋流系统,把这三大洋洋流综合,可归纳为:三大洋(北印度洋除外)的中低纬洋流都有一个完整的环流系统,北半球呈顺时针方向,南半球呈反时针方向流动,环流东部为寒流,西部为暖流。再辅以简图,记忆就更牢固了。

高中地理的学习要注重地图

高中地理的学习要注重地图 高中地理的学习要注重地图的利用 1、学会分类地图 包括日照图、统计图表、地形剖面图、地质图、地理景观图、地理原理示意图、地理漫画图、地理数据图、地理结构图、地理等值线图等。 2、学会读图 ①先读图的主题②看清图例③注意细节④联系实际 3、学会变图 ①图图转换(剖面图转换为平面图)②图文转换 4、学会用图 ①用图归纳总结地理规律或特点 ②用图记忆学习中国地理:可看10方面地图,即:中国政区图、中国地形图、中国气候图(气温、降水量)、中国水系图、中国资源图(森林、矿产、水能、旅游资源等)、中国农作物分布图、中国工业分布图、中国人口、民族、城市、商业中心图、中国交通图、中国自然保护区图等。逐一看图、记图,甚至画图,中国地理的基本知识就掌握了。 学习世界地理: 1、要在十条线上下功夫(五条经线、五条纬线)。 2、找出十条线穿过地区的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 3、在经纬度跨度不超过十度范围内描一幅轮廓图,说

出其中的位置、自然地理特征和人文地理特征,并问一个为什么?这样你会发现你开始“脑有“图”,“心”中有“理”了,地理不再是单调的文字。 高中地理的学习要注重的环节 学习不能只喊口号,而应该付出实际行动。要在学习的几个实际环节中下功夫,各个学科的学习环节无外乎预习、上课、练习、复习,学习地理与学习其它科目一样,要注重学习的几个环节:预习、上课、练习、复习,特别是容易忽略的预习、复习两个环节。 学习地理决不能等全部学完后再回头复习,这样你是决不会理解课本知识的,你会发现学地理很难。可是如果你把地理当天的内容当天就理解消化,那就又是另一番景象了。你每理解一点知识就在你脑子里更明确一些,日积月累就会培养成为你的地理思维,那么学习地理就会易如反掌了。高考虽然是能力立意,但注重基础,地理基础知识包括基本概念、基本事实、基本原理和地理事物的空间分布等,因此,复习中应多看书。实践证明,自觉做到课前预习和课后复习,可以大幅度提高学习效率。 高中地理的提分的方法 1.重视课本 每一个文综老师都会对学生说课本的重要性,可是我们对课本的重视程度还是不够。我知道大多数小伙伴可能和我

高中地理-地球地图知识点复习总结

地球地图知识点总结 (一)地球(形状和大小、纬度和经度) 1.形状和大小: 地球形状是一个赤道略鼔、两极略扁的不规则的球体。地球的平均半径为6371千米,赤道半径6378千米,极半径6357千米。赤道周长约为4万千米。 2.纬线和纬度、经线和经度 (1)纬线:纬线都是圆形,也称为纬线圈,长度不等。赤道最长,由赤道向两极逐渐缩短,最后成一点。纬线指示东西方向。 纬度:赤道是零度纬线。赤道以北的纬度,叫北纬,用“N”作代号;赤道以南的纬度叫南纬,用“S”作代号。北纬、南纬各有90°。 低纬、中纬和高纬:0°—30°(低纬),30°—60°(中纬),60°—90°(高纬)(2)经线:也叫子午线。经线是半圆形,所有经线长相等。经线指示南北方向。 经度:零度经线叫做本初子午线。从本初子午线向东、向西各分作180度,以东的180°属于东经,用“E”作代号;以西的180°属于西经,用“W”作代号。东西180°经线合为一条经线。 南北半球划分:用20°W和160°E的经线圈,将地球分为东、西两个半球。 南北半球的判断:度数后面跟N是北半球 度数后面跟S是南半球 东西半球的判断:小于20°,一定在东半球 大于160°,一定在西半球 大于20°,小于160°,看度数后面跟W在西半球,跟E在东半球经纬网的应用:A利用经纬网定位 B利用经纬网判方向 地理方向确定的基本原则 ①两点若位于同一条经线上,距北极点近者在正北方,距南极点近者在正南方 ②两点若位于同一条纬线上,它们只有正东方或正西方的关系。具体比较时,应将两地置于经度差小于180°的范围(劣弧)内比较东西方向。 ③两点所在的经纬线均不相同:可将其先按纬度数进行南北方位比较、按经度和进行东西方位比较,然后叠加综合。 两地分别为东、西经时,若经度数之和<180度,则东经在东,西经在西;若两地经度数之和>180度,则东经度在西,西经度在东 在以极点为中心的经纬网图上判读方向 1、在以极点为中心的经纬网图上,离北极点近的地方为北方,从北极点看各个方向都为南方;离南极点近的地方为南方,从南极点看各个方向都为北方。 2、根据南北极点,在图的边缘画出地球自转方向 3、箭头所指方向为东,箭尾所指方向为西 C利用经纬网确定两点的距离 赤道上经度1°的实际弧长约是111km 任意经线上纬度1°的实际弧长为111km 任意纬线上经度1 °的实际弧长为111×cos纬度 km

高中地理学习记忆地图的四种方法

高中地理学习记忆地图的四种方法 1、人为设图,图形赋意 为使图像内地理事物的相互区位关系更加明确,把地理事物依附在人为设计的几何框架之内。如长江三角洲工业区,可在图上将无锡、苏州、宜兴、湖州围绕太湖连成一侧立的梯形;说明英国五大城 市位置采用金线穿珠的办法,将利物浦、曼彻斯特、谢菲尔德、伯 明翰、伦敦用反“S”形穿起来说明英国五大城市位置。又如:澳大 利亚东南部悉尼等三城市构成“三星式”;裕溪口和芜湖构成“隔河 连珠”。还可将图形作形象说明,例如用“Y”表示波罗的海的外形等。 在填图训练中,根据整体——局部——整体的原则,大小图结合,按先读图,后简化,最后复原的程序练习。即:先看总图,再出示 暗射图,在脑海中浮现和拼图;接着简化填绘、仿制,最后打开地图 册验证复原。由于调动了各个感官协调动作,使地图知识记得住、 记得牢。 2、丰富联想,词图对照 一味背图、填图是乏味的。应根据人和动物共有的反射机制,对信息源做恰当处理。采用多办法刺激,以获得运动记忆和情绪记忆 的最佳效果。把抽象的地图符号化作具体物象激发联想,如柴达木 盆地区域图有矿区,有铁路,编成“冷湖向东把鱼(鱼卡)打,打柴(大柴旦)南去锡山(锡铁山)下,挥汗(察尔汗)砍得格尔木,火车东 运到茶卡”,一边看图一边诵词,很快就能记住这部分图。 3、阅图忆文,看文思图 掌握地图知识的落点应放在发现特征、理解概念、揭示规律、阐明成因上。如果片面阅图而不思文,知识显得支离破碎。反之死记 课文,地理概念失去具体形象的支持,必然造成张冠李戴、桃李不

分。尤其高中学生抽象思维发展很快,语言表达能力较强,教学中 要训练学生写读图说明文,提取说明要点,开展课后讨论活动,把 课本知识活化于地图之中。 4、要点精减,信号提示 对地图承载的信息要分析、加工、分化、改组;提高其精度;缩小范围,排除干扰渠道。正确的做法应该是:(1)以示意图为基础,先 易后难,如铁路采取干线为本,枢纽填准,变曲为直的办法,就易 掌握。(2)用单色笔和多色彩笔勾画插图,然后再和地图册对照。这 样先看“黑白”后看“彩电”,可起突出重点,互相弥补作用。(3) 对难记内容进行强化,揭示区域图的关键点,如在图例练习课和快 速查图比赛中可不停地揭示,如“水电站应画在水库的上游还是下游?”“基尔运河是在国界上通过吗?”“石太线的中点是哪个矿区?”“吴哥窟画面上有几个塔?”等等。(4)抓住文字特征,简化信号。如在学习朝鲜东部港口时,让学生边看图边吟诵“清津金(策)、咸兴兴(南)、无山(釜)山”,这样,省时省力又好记。 1、学会分类地图 包括日照图、统计图表、地形剖面图、地质图、地理景观图、地理原理示意图、地理漫画图、地理数据图、地理结构图、地理等值 线图等。 2、学会读图 ①先读图的主题②看清图例③注意细节④联系实际 3、学会变图 ①图图转换(剖面图转换为平面图)②图文转换 4、学会用图 ①用图归纳总结地理规律或特点 ②用图记忆学习中国地理:可看10方面地图,即:中国政区图、中国地形图、中国气候图(气温、降水量)、中国水系图、中国资源 图(森林、矿产、水能、旅游资源等)、中国农作物分布图、中国工

高中地理 地图模块知识点梳理

高中地理地图模块知识点梳理 高三的同学们都已经进入最好的高考调整阶段,高一、高二的同学也进入了复习备考期末阶段,就地图这一模块的知识点,进行复习;不管是那个阶段的学生,这块知识都是需要不断复习的! 1.经度的递变: 向东度数增大为东经度,向西度数增大为西经度。 2.纬度的递变: 向北度数增大为北纬度,向南度数增大为南纬度。 3.纬线的形状和长度: 互相平行的圆,赤道是最长的纬线圈,由此往两极逐渐缩短。 4.经线的形状和长度: 所有经线都是交于南北极点的半圆,长度都相等。 5.地图上东西经的判断: 沿着自转方向增大的是东经,减小的是西经。除0°和180°经线外,其余经线都能准确区分是东经度还是西经度。 6.南北纬的判断: 度数向北增大为北纬,向南增大为南纬。用0°,30°,60°把不同的纬度地带划分为低纬、中纬、高纬三部分。 7.东西半球的划分: 20°W往东至160°E为东半球,20°W往西至160°E为西半球。即东半球经度小于20°W,小于160°E;西半球经度大于20°W,大于160°E。 8.东西方向的判断: 劣弧定律:二者同为东经,则大值在东;二者同为西经,则大值在西;二者一为东经,一为西经,二者之和小于180°时,东经在东,西经在西;当二者之和大于180°时,东经在西,西经在东。 9.比例尺大小与图示范围: 相同图幅,比例尺愈大,表示的范围愈小;比例尺愈小,表示的范围愈大。 10.地图上方向的确定: 一般情况,“上北下南,左西右东”;有指向标的地图,指向标的箭头指向北方;经纬网地图,经线指示南北方向,纬线指示东西方向。 11.等值线的疏密:

同一幅图中等高线越密,坡度越陡;等压线越密,风力越大;等温线越密,温差越大。 12.等高线的凸向与地形: 等高线向高处凸出的地方为山谷,向低处凸出的地方为山脊。 13.等高线的凸向与河流: 等高线凸出方向与河流流向相反。 14.等温线的凸向与洋流: 等温线凸出方向与洋流流向相同。 15.等值线凸向规律: 凸高则低。 16.地球上两点间的最短航线: 球面上两点间的最短距离为两点所在大圆的劣弧。大圆是球面上任意两点与球心所确定的平面与球面相交所得的圆。(注:特别大圆有赤道、经线圈、晨昏圈等)。 若:①两地处于同一经线圈上,最短航线过北极或南极——最短航线向正北或正南。 ②两地处于赤道上,最短航线在赤道上——最短航线向正东或正西。 ③两地处同一纬线上,经度差不等于180°,最短航线趋向极点——在北半球最短航线先偏北再偏南;南半球先偏南再偏北。 17.经纬度差计算实际距离: 纬度相差1°= 实际距离相差111千米; 某纬线上的经度相差1°= 实际距离相差111千米×cosΦ. (注:Φ为纬度数)。 纬差法与正午太阳高度的关系:正午太阳高度相差多少,纬度相差多少 18.赤道上: 每年有两次直射,正午太阳高度有两次最小值(66°34’)。赤道上无地转偏向力,不能形成台风。赤道地区终年高温多雨,盛行上升气流,多对流雨。赤道经过:太平洋、南美洲、大西洋、非洲、印度洋、亚洲。赤道经过的国家:印度尼西亚、瑙鲁、厄瓜多尔(基多赤道纪念碑)、哥伦比亚、巴西(亚马孙河河口)、刚果(布)、刚果(金)、肯尼亚、索马里、马尔代夫。

四大好方法让你轻松记忆高中地理

四大好方法让你轻松记忆高中地理 在高中的各门课程中,地理与其它学科相比,一个突出的特点就是文理交融。它既有理科的严密性与逻辑性,又具有文科的形象生动与灵活。因此,学习高中地理就要针对不同的内容,分别采用理科或文科的学习方法。下面主要介绍高中地理的学习方法和学习规律。 一、文理交融,学法兼用。 高中地理中的自然地理(主要是高中地理上册部分),包括宇宙、大气、海洋、陆地等,主要属于理科内容。特别是其中的地球运动及时间计算、太阳高度角、各种日照图以及气候、洋流、各种等值线图等内容,具有鲜明的理科特点,需要较多的逻辑思维。学习时,应该采用偏重理科的学习方法,强调理解重于记忆,以会用为目的,侧重于对地理原理、地理规律的理解运用,联系实际分析解决问题。平时还应多做练习,重视解题思路,特别要多画图,以加深理解和巩固所学知识。 高中地理中的人文地理(主要是高中地理下册和选修教材一)和区域地理(选修教材二),主要属于文科内容,适合采用偏重文科的学习方法,在理解的基础上加强记忆非常重要。学习时要多看书,熟悉和掌握知识要点;会看书,把握教材的脉络和主要思想、观点;还要多思多想,善于总结,形成自己的看法。学习人文地理侧重于观点、方法的运用,结合实际进行评价与反思。 二、图文结合,易学好记。 地理学习离不开地图,必须重视地图,识图、用图也是地理学科最重要的基本技能。高中地理教材中有着丰富多彩的各种类型的插图,与文字配合,使教材内容的呈现更加直观、形象、生动。学习时,不论是自然地理还是人文地理,都要重视图的学习和运用,采用图文结合的方法,才能更好地认识、理解和掌握各种地理事物和现象、地理规律和原理,使地理易懂易学、好记好用。 例如,“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内容,必须结合“二分二至日全球昼长和正午太阳高度角”的图像来学习,才能阐述清楚,理解透彻,遇到相关知识的试题时才能灵活运用,顺利解答,脱离了地图是难以弄懂和解答这类问题的。又如,“世界城市化的进程”内容,结合“世界城市人口比重的增长图”和“上海城市建设用地的扩展图”学习,使我们比较容易地理解城市化的概念,记住城市化的三个主要标志。 地图是地理知识的载体和学习地理最重要的工具,运用地图记忆地理知识是最准确、最牢固、最有效的记忆方法。地理内容纷繁复杂,但几乎所有的地理知识都源于它在相关图上的位置。学习时要做到看书与看图相结合,将地理知识逐一在图上查找落实,熟记;平时要多看地图(还可以填图、绘图),“图不离手”(每次看几分钟也行),把地图印在脑子里,并能在图上再现知识。这样,当我们解答地理问题时,头脑中就能浮现出一幅形象、清晰的地图:“地球运动”,“大气分层”,“山河分布”,“洋流流向”,“国家位置”,“铁路干线”,“工业中心”……于是,我们就可以从中准确而有效地提取需要的信息,从容作答。有的同学可能会认为,看图太费时间,不如看书来得快。殊不知落实到图上的知识印象深刻,经久难忘,便于运用,避免了死记硬背文字造成的多次重复耗时,枯燥无味,知识容易张冠李戴等弊病。因而从整

高考地理必考地图知识.doc

高考地理必考地图知识 高考地理必考地图知识(一) 1.地图:以各种不同的图式符号,将地球表面的地理事物按照一定比例缩小表现在平面纸上的图形。 2.地图三要素:比例尺、方向、图例和注记 3.比例尺: 表示实地距离在地图上的缩小程度。 表示方法:数字式、线段式、文字式 技巧1:比例尺与地图关系: a比例尺越大,实际范围越小,内容越详细,精确度越高。 b大范围地图多选用较小的比例尺.小范围地图多选用较大的比例尺。 c比例尺大小与地形坡度、风力大小的关系 (1)若等高距和等高线疏密程度相同时:比例尺越大,坡度越陡:比例尺越小,坡度越缓。 (2)若等压差和等压线疏密相同时:比例尺越大,风力越大:比例尺越小,风力越小。 (3)若等高(压)线疏密、比例尺、图幅相同时:等高距(或等压差)越大,坡度越大(风力越大):等高距(等压差)越小,坡度越小(风力越小) 技巧2:比例尺缩放: (1)用原比例尺放大到的倍数 (2)用原比例尺缩小到的倍数

(3)比例尺放大后的图幅面积=放大到的倍数之平方 技巧3:判断方向: 地图上:(1)一般定向法:上北下南,左西右东 (2)指向标定向法:一般箭头指向北方 (3)经纬网定向法:经线指示南北方向,纬线指示东西方向 自然界:(1)太阳定向法 (2)树冠和树年轮定向法 (3)地形和地物定向法:山地草木生长状况(一般阳坡好,阴坡潮湿有青苔),河流北坡光照好,房屋门朝南开。(北半球)。 (4)北极星定向法 4.图例和注记: 图例:地图上表示各种地理事物的符号 注记:地图上,用来说明山脉、河流、国家、城市等名称的文字,以及表示山高、水深的数字 5.绝对高度和相对高度: 绝对高度:表示地面某个地点高出海平面的垂直距离。又叫海拔。 相对高度:某个地点高出另一地点的垂直距离 6.等高线:假想连结地面上海拔高度相同的各点,投影在基准水平面而成的封闭曲线 技巧4:等高线数值特点 ①同线等高

高中地理需要记忆的地图

高中地理需要记忆的地图 新田二中谢立德地图记忆的一般要求: 3、中国气候分布图。 4、中国海陆轮廓图,包括主要河1、利用经纬网和区域轮廓对区流、湖泊、海洋、海峡、岛屿、半岛域进行定位。分布图。忆区域内部的主要地理事 2、记 5、中国温度带分布图。物(地形、河流、气候、交 6、中国陆地自然带分布图。通、农业等) 7世界部分:、中国干湿区分布图。 、世界行政区划图。 8、中国各地主要城市及其气候类 1型。 2、世界地 形图。注意各主要经纬 线经过地形区的地形剖面图。9、中国主要工业区、农业地域类型、主要农作物分布图。、世界气候分布图。 3 10、中国年太阳辐射量分布图 4、世界海陆轮廓图,包括主要河11、中国1/7月气温分布图流、湖泊、海洋、海峡、岛屿、半岛 12 分布图。、中国季风区与非季风区、内流区和外流区、四大地理区域分布图 5 、世界洋流分布图。 13、世界陆地自然带分布图。、中国年降水量分布图 6 14 7、板块构造图。、中国海域分布图 15、中国资源跨区域调配分布图 8 、世界各地主要城市及其气候类16、中国 主要矿产资源分布图型。 17、中国主要自然灾害分布图9 、世界主要工业区、农业地域类 18、中国交通运输网络图型、主要农作物分布图。 1910、世界年太阳辐射量分布图、中国水能资源分布图 20、中国河流和湖泊分布图月气温分布图、世界111/7 21风和、中国主要土地资源分布图月海平面气压、12、世界1/722、中国三大经济带。气团分布图三大自然区分布图13、世界年降水量分布图 亚洲部分:、世界著名渔场分布图14 1、亚洲地形图月海洋表层水温和盐世界15、2/8 2、度分布图亚洲气候及自然带分布图 3、、世界主要矿产资源分布图16 东亚地图(包括地形、气候、工农业等各种 地理要素,下17、世界主要自然灾害分布图 同)、全球热带气旋分布及路径图18 4、东 19、气压带和风带分布图南亚地图 5、、季风环流图20 南亚地图 6、西亚地图中国部分: 7、、中国行政区划图,注意各省的1中亚地图 8、朝轮廓,经纬度位置。鲜半岛地图 92 、日本地图、中国地形图,注意各主要地形 10、区的经纬度位置,以及沿经纬线的剖东亚、南亚季风分布图 欧洲部分:面图。 页 1 第

经典高中地理学习方法

经典高中地理学习方法 一、地理学习的灵魂——地图的利用 1、学会分类地图包括日照图、统计图表、地形剖面图、地质图、地理景观图、地理 原理示意图、地理漫画图、地理数据图、地理结构图、地理等值线图等。 2、学会读图①先读图的主题②看清图例③注意细节④联系实际 3、学会变图①图图转换剖面图转换为平面图②图文转换 4、学会用图①用图归纳总结地理规律或特点②用图记忆 复习中国地理:可看10方面地图,即:中国政区图、中国地形图、中国气候图气温、降水量、中国水系图、中国资源图森林、矿产、水能、旅游资源等、中国农作物分布图、 中国工业分布图、中国人口、民族、城市、商业中心图、中国交通图、中国自然保护区图等。逐一看图、记图,甚至画图,中国地理的基本知识就掌握了。 二:学习世界地理: 1、要在十条线上下功夫五条经线、五条纬线。 2、找出十条线穿过地区的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 3、在经纬度跨度不超过十度范围内描一幅轮廓图,说出其中的位置、自然地理特征 和人文地理特征,并问一个为什么?这样你会发现你开始“脑”中有“图”,“心”中有“理”了,地理不再是单调的文字 二、地理学习的支柱——教材的理解 1、依纲据本,掌握地理原理、规律 ①先将书读厚:在书上作读书笔记,加上自己的理解或找出自己的疑点 ②再将书读薄:将知识整理归纳形成主干,构建自己的“思维导图”。思维导图是指 用图示的方法来表达人们头脑中的概念、思想和理论等,是把隐性的知识显性化、可视化,便于思考、交流与表达。它是由节点、连线组成的知识网络图,其中节点表示概念,连线 表示概念之间的联系,用节点和连线组成的网络知识结构表示某一个主题及其层次。 2、利用课本,学会举一反三 做到举一反三,寻找同类地理事物的一般特点和规律。在复习中要跳出教材的局限, 适当拓宽知识面,在思考问题时,有一定的铺垫,能触类旁通,思路灵活。

高中地理每天必看地图

每天必看地图(请妥善保管,高三还有用) 1、《世界政区图》、《世界地形图》————《地理图册》 2、中国政区图———填出图中省级行政区的简称和省会中心城市的名称, 3、中国地形图 (1)、识记图中的主要山脉 1

A、 B、 C、 D、 E、 F、 G、 H、 I、 4、中国三级阶梯分布图及概况(见下图) 中国地势西高东低,呈三级阶梯分布。 第一级4000米以上,高原为主;包括主要地形区: 高原, 盆地,巴颜喀拉山,唐古拉山,喜玛拉雅山,横断山脉等。 第二级1000-2000米,高原、盆地为主;包括主要地形区:高原、高原、高原和盆地、盆地、盆地。 第三级500米以下,平原、丘陵为主。包括主要地形区:三大平原( 平原, 平原, 平原),三大丘陵(辽东丘陵,山东丘陵,东南丘陵). 三级阶梯分界线:一二阶梯分界线:昆仑山,巴颜喀拉山,横断山脉; 二三阶梯分界线: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雪峰山等; 2

5、中国气候类型分布图 ——在图中填出我国主要的 气候类型 a、 b、 3

c、 d、 e、 f、 6、中国干湿地区与等降水量线图(见下图) 请在图中的干湿地区分界线上标出200mm、400mm、800mm的等降水量线。 (请注意图中特殊地段,如三江平原属于湿润区,藏南谷地属于湿润区,阿拉山口属于半干旱区)等降水量线概况: 800mm等降水量线:淮河→秦岭→青藏高原东南部; 400mm等降水量线:大兴安岭→阴山→青藏高原中部; 200mm等降水量线:阴山→贺兰山→祁连山→昆仑山→青藏高原西南部 干湿地区概况: (1)湿润地区:年降水量大于800mm,降水大于蒸发,主要植被为森林; (2)半湿润地区:年降水量大于400mm,降水大于蒸发,主要植被为森林草原; (3)半干旱地区:年降水量小于400mm,降水小于蒸发,主要植被为草原; 4

高中地理地图专题基础知识识记

地图 一、地图的三要素: 1.地图的三要素: 说明: (1)在经纬网地图上,必须根据“经线指示南北方向、纬线指示东西方向(取劣弧)”的法则来确定方向;但当经纬网地图上的经线和纬线都是直线时,可以利用“上北下南,左西右东”的法则确定方向。 (2)线段式比例尺是随图幅的放大或缩小而变化的,在图上度量图距时,要用图中比例尺线段的长度度量,不能使用米尺上的刻度单位度量。如下图中每厘米单位长表示5km实地距离,但图上的厘米单位明显小于米尺的厘米单位,说明该图幅已缩小,应用图中单位度量两点间的图距。 2.比例尺的大小、缩放及应用: ①比例尺大小的判断: ?依据比例尺公式判断: 比例尺是个分数值,且分子是1,因此看比例尺的大小,就看分母的大小,分母越大,比例尺越小。 ?依据实际面积大小判断: 图上面积相同时,实际面积越大,则比例尺越小。如下图,甲、乙、丙三个阴影区比例尺的关系:甲>乙>丙。 ②比例尺的大小与地图的详略: 图幅大小相同时:地图上所表示的实地范围越小,内容越详细,则其比例尺越大,即甲图比例尺小于乙图。 实地范围相同时:如甲乙两图中的北京市,乙图图幅面积大,内容详细,则其比例尺大。 ③比例尺放大(缩小)的计算: 说明:比例尺的缩放与计算往往会出现两个错误:一是比例尺的缩放与图幅面积的缩放不分;二是“放大(缩小)”与“放大到(缩小到)”不分。比例尺表达的是一种线性关系,而图幅表达的是一种面积关系,当比例尺放大或缩小某一倍数时,图幅的变化是比例尺倍数的平方。 ④比例尺中有关距离的计算: ?根据比例尺求距离: 如下图,求A、B两点的直线距离。先用刻度尺量出AB间的图上距离,然后除以比例尺。 ?根据距离求比例尺: 如下图,AB间为30千米,求出该图的比例尺。先用刻度尺量出AB间图上距离,然后除以30千米即可,注意图上距离和实际距离单位要统一。

科学记忆地理地图的方法

科学记忆地理地图的方法 科学记忆地理地图的方法 经度的递变:向东度数增大为东经度,向西度数增大为西经度。 纬度的递变:向北度数增大为北纬度,向南度数增大为南纬度。 纬线的形状和长度:互相平行的圆,赤道是最长的纬线圈,由此往两极逐渐缩短。 经线的形状和长度:所有经线都是交于南北极点的半圆,长度都相等。 地图上东西经的判断:沿着自转方向增大的是东经,减小的是西经。除0°和180°经线外,其余经线都能准确区分是东经度还是西经度。 南北纬的判断:度数向北增大为北纬,向南增大为南纬。用0°,30°,60°把不同的纬度地带划分为低纬、中纬、高纬三部分。 东西半球的划分:20°W往东至160°E为东半球,20°W 往西至160°E为西半球。即东半球经度小于20°W,小于160°E;西半球经度大于20°W,大于160°E。 东西方向的判断:劣弧定律:二者同为东经,则大值在东;二者同为西经,则大值在西;二者一为东经,一为西经,二者之和小于180°时,东经在东,西经在西;当二者之和大

于180°时,东经在西,西经在东。 比例尺大小与图示范围:相同图幅,比例尺愈大,表示的范围愈小;比例尺愈小,表示的范围愈大。 地图上方向的确定:一般情况,“上北下南,左西右东”;有指向标的地图,指向标的箭头指向北方;经纬网地图,经线指示南北方向,纬线指示东西方向。 等值线的疏密:同一幅图中等高线越密,坡度越陡;等压线越密,风力越大;等温线越密,温差越大。 等高线的凸向与地形:等高线向高处凸出的地方为山谷,向低处凸出的地方为山脊。 等高线的凸向与河流:等高线凸出方向与河流流向相反。 等温线的凸向与洋流:等温线凸出方向与洋流流向相同。 等值线凸向规律:凸高则低。 地球上两点间的最短航线:球面上两点间的最短距离为两点所在大圆的劣弧。大圆是球面上任意两点与球心所确定的平面与球面相交所得的圆。(注:特别大圆有赤道、经线圈、晨昏圈等)。 若:①两地处于同一经线圈上,最短航线过北极或南极——最短航线向正北或正南。 ②两地处于赤道上,最短航线在赤道上——最短航线向

高一地理中国地理知识点与记忆地图方法.doc

高一地理中国地理知识点与记忆地图方法 高一地理中国地理知识点与记忆地图方法 高一地理中国地理知识点 一、中国的疆域和行政区划 疆域的四至点漠河(53 N),曾母暗沙(4 N),帕米尔(73 E),乌苏里江(135 E) 陆疆和陆上邻国20000多千米。邻国15个(朝俄蒙哈吉塔阿巴印尼锡不越老缅) 大陆海岸线18000多千米。鸭绿江口至北仑河口。 隔海相望的国家日本、韩国、菲律宾、马来西亚、文莱、印度尼西亚 领海和内海从海岸基线向海上延伸到12海里的海域。渤海、琼州海峡。 主要岛屿和半岛台湾岛、海南岛、崇明岛。山东半岛、辽东半岛、雷州半岛。 三级行政区的划分省(自治区、直辖市)、县(自治县)和乡(镇)三级。

省级行政区的名称、简称、省会及位置23个省、5个自治区、4个直辖市。香港和澳门是特别行政区。 二、中国的自然地理概况 地形的主要特征地形多种多样,山区面积广大,地势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 主要山脉及其分布东西走向、东北-西南走向、西北-东南走向、南北走向。 四大高原青藏(高寒)、内蒙古(平坦)、黄土(黄土)、云贵(崎岖) 四大盆地塔里木(最大)、准噶尔(最北)、柴达木(最高)、四川盆地 三大平原东北平原、华北平原、长江中下游平原 主要丘陵辽东丘陵、山东丘陵、江南丘陵、东南沿海丘陵 地形对我国地理环境的影响①气候②交通③水能资源 我国的温度带热带、亚热带、暖温带、中温带、寒温带、青藏高原高寒区。 冬、夏季气温分布的总特点①南热北冷,南北温差大。②南北温差小,全国普遍高温。

年降水量的分布特点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逐渐减小。 雨带的推移与降水的季节变化4-5月(华南)6-7月(长江流域)7-8月(华北、东北)9月回撤。 中国地理知识点 1、中国位于亚洲东部、太平洋西岸,它的版图被形象地比作一只头朝东尾朝西的金鸡,地势西高东低。 2、中国陆地面积约960万平方公里,在世界各国中,仅次于俄罗斯、加拿大,居第三位,差不多同整个欧洲面积相等。 3、中国领土东西跨经度有60多度,跨了5个时区,东西距离约5200公里。 4、中国领土南北跨越的纬度近50度,南北距离约为5500公里。 5、中国领土最北端在黑龙江省漠河以北的黑龙江主航道中心线上(53 N)。 6、中国领土最南端在南海的南沙群岛中的曾母暗沙(4 N附近)。 7、中国领土最东端在黑龙江省的黑龙江与乌苏里江主航道中心线的相交处(135 E)。 8、中国领土最西端在x疆帕米尔高原(73 E)。

高中地理详细标记地图大全

高中地理详细标记地图大全我国7月份平均气温图

世界气候类型分布图

图2.26世界气候类型的分布 不同的气候类型,其气温和降水的特点不同,因此气温的分布,一般是低纬度气不同。我们用气候形成因子分析图2.26中给高,高纬度气温低。这10种气候类型,地跨出的10个地点的气候资料(图2.27),可以总热带、亚热带、温带和寒带,年平均气温是逐结出分析气候 类型的一般方法。 渐降低的,如赤道附近的伊基托斯,各月气温 (一)分析不同气候类型的气温特点纬,均在25C以上:南极地区的东方站各月气温度位置决定气温分布的基本格局,而下垫而均在0C以下。 使气温分布复杂化。 同一纬度地带内,由于下垫面不同 ●不同纬度地带,接受太阳热量的多少不同地点的气温状况不尽相同。影响范围比35

北美地形图 北美洲主要山系:科迪勒拉山系、落基山脉山系 北美洲地形特点如下: 1、东部山地和高原:圣劳伦斯河以北为拉布拉多高原,以南为阿巴拉契亚山脉,地势南高北低,海拔一般为300-500米。阿巴拉契亚山脉东侧沿大西洋有一条狭窄的海岸平原,西侧逐渐下降 与中部平原相接。 2、中部平原:位于拉布拉多高原、阿巴拉契亚山脉与落基山脉之间,北起哈得孙湾,南至墨西哥湾,纵贯大陆中部。平原北半部多湖泊和急流,南半部属密西西比河平原。平原西部为世界著

名的大平原。 3、西部山地和高原:属科迪勒拉山系的北段,从阿拉斯加一直 伸展到墨西哥以南,主要包括三条平行山地,东带为海拔2000-3000米以上的落基山脉,南北延伸5000千米,是北美洲气候上的重要分界线;西带南起美国的海岸山岭,向北入海,形成加拿大西部的沿海岛屿,海拔一般为1000-500米;中带包括北部的阿拉斯加山脉、加拿大的海岸山脉、美国的内华达山脉和 喀斯喀特岭等。

高中地理地图记忆的方法

高中地理地图记忆的方法 高中地理地图记忆的方法1、先总后分,按步骤填充在填图训练中,根据整体——局部——整体的原则,大小图结合,按先读图,后简化,最后复原的程序练习。即:先看总图,再出示暗射图,在脑海中浮现和拼图;接着简化填绘、仿制,最后打开地图册验证复原。由于调动了各个感官协调动作,使地图知识记得住、记得牢。 高中地理地图记忆的方法2、展开联想,图文配合 根据动物的生理反射机制,对外界接触的信息做恰当处理。采用多办法刺激,以获得运动记忆和情绪记忆的最佳效果。把抽象的地图符号化作具体物象激发联想。 边看边记,记忆效率将会大大提高。 高中地理地图记忆的方法3、记看相互交错互动 记忆地图的关键点主要应放在发现特征、理解概念、揭示规律、阐明成因上。只是单单记忆图形,或是文字,那么,记忆效率将会大打折扣。 死记硬背文字部分,概念没有具体形象的支持,也是三分钟热度,在大脑中停留的时间并不长。尤其高青少年阶段抽象思维发展很快,语言表达能力较强,要善于把课本知识活化于地图之中。

高中地理地图记忆的方法4、知识点要简化 页 1 第 对地图承载的信息要分析、加工、分化、重组;提高其精度;缩小范围,排除干扰渠道。正确的做法应该是: (1)从地图出发,先易后难,如铁路采取干线为本,枢纽填准,变曲为直的办法,就易掌握。 (2)用单色笔和多色彩笔勾画插图,然后再和地图册对照。这样循序渐进,记忆深刻,可起突出重点,互相弥补作用。 (3)对难记内容进行强化,揭示区域图的关键点,如在图例练习课和快速查图比赛中可不停地揭示。 (4)抓住文字特征,简化信号。如记首字,编成顺口溜,这样,省时省力又好记。 学习地理的方法 1、学会使用课本 教科书既是掌握知识、技能的工具,又是培养自学能力的依据。目录提示着全书的要领和前后的联系,要经常翻阅,以便对全书内容心中有数。精读课文、常看深思,抓住要点,记下问题,要特别重视插图和表格,领会图表所说明的问题。 2、学会使用地图 地图是地理信息的载体,它能将我们不能亲眼见到的广大地理环境变得一目了然。地图又是学习地理的工具,通过分析地图,可以认识地理特征、原理、成因,找到利用改造的

(完整版)高中地理地球与地图知识点

地球与地图 考点:1、经纬网的判读2、地图三要素3、等高线地形图 4、地形剖面图 一、经纬网的判读 (一)、经线 1、概念:地球仪上连接南北极点的线 形状:半圆不平行相交于南北极点 2、特征方向:指示南北方向 长度:约2万千米 实质:某地子午线平面与本初子午线平面之间的夹角(面面角) 3、经度 分布规律:东经的度数愈向东愈大;西经度数愈向西愈大 4、半球划分:东半球(20°W—160°E)西半球(160°E—20°W) 注:两条正相对的经线可组成一个经线圈。一直一条经线的度数可以求出对应经线的度数。 (二)、纬线 1、概念:地球仪上同赤道平行的线 形状:圆平行 2、特征方向:指示东西方向 长度:由赤道向南北缩短 实质:地表某点到地心的连线与赤道平面的夹角(线面角) 3、纬度 分布规律:北纬的度数越向北都数越大,南北的度数越向南度数越大 4、半球划分:北半球、南半球 (三)、经纬线的运用: 1、利用经纬网确定地理坐标(方法:确定经纬线;定经纬度;) 2、利用经纬网确定方向。(两点之间的位置关系(有图无图)) 3、最短航线的判定法(过地心大圆的劣弧最短) (1)、若两地经度差等于180°,过两点的大圆便是经线圈,最短航线过极点,方向分为三种情况: a、同在北半球,先向北,过北极点之后再向南 b、同在南半球,先向南,过南极点之后再向北 c、两地位于不同的半球,则看劣弧过哪个极点而做讨论 (2)、同一纬线,却不同经线上 a、同在北纬:若A在西边,B在东边,A到B最短航线:东北—正东—东南;若A 在东边,B在西边,A到B最短航线:西北—正西—西南 b、同在南纬:若A在西边,B在东边,A到B最短航线:东南—正东—东北;若A 在东边,B在西边,A到B最短航线:西南—正西—西北 4、利用经纬网判定距离: (1)、两点经度相同,则两点纬度差乘110千米 (2)、两点纬度相同,则两点经度差乘110千米乘 (3)、两点不同经度,不同纬度

记忆地理地图的有效方法

记忆地理地图的有效方法 方法一、地图旅行法 所谓地图旅行法,其实就是通过依照地图设计旅行路线来巧妙记忆地理知识的方法。假设我们要进行一次“长江万里行”的旅游,我们可根据地图来规划旅行路线,并简要说明沿途经过的行政区、地形区、气候区、重要的城市等。 方法二、特殊的轮廓线定位法 在地图上,特殊的轮廓线一般包括海岸线、河流和山脉的走向、主要行政区域的界线。这些轮廓线千姿百态,有利于考生识图、忆图,如亚平宁半岛象靴子,黄河呈“几”字形。以轮廓特征判断地理区位,是微观地图试题的一大特色。 对于此类试题,复习时须注意: ①中国政区轮廓线; ②世界、中国“地理之最”中的地形单元、河流、湖泊、海岸轮廓线; ③重大历史事件和时事热点问题发生地区的轮廓线。 方法三、经纬线定位法 利用经纬线判断地理区位,关键要掌握一些重要的经纬线位置、分布及沿线附近的典型地理事物和现象。 对于此类试题,复习时须注意: ①七大洲通过的主要纬线以及中部通过的经线; ②重要纬线如回归线、极圈、赤道等通过的岛屿、半岛、

水域、国家、城市等地理事物; ③重要经线如本初子午线、180o经线、120oE经线、160oE经线、20oW经线等通过的地貌单元、特殊景观; ④主要气候类型的经纬度范围,如地中海气候分布于南、北纬30o—40o大陆西岸。 此外,高考地理试题微观地图常常同时包含经纬线和轮廓线,因此,要注意将两类地理事物综合起来,从自己最熟悉的地理事物入手,再结合其它地理要素相互印证,确立区位。 方法四、地图叠置定位法 地图叠置定位法是把绘有不同地理要素的相关地图重 叠起来,转绘到一张地图上。有些地理环境因素在地域分布上互为因果,这就为区域定位提供了有利条件。例如,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分布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区,而亚热带季风气候一般于南、北回归线附近大陆东岸。 陆地环境的整体性和区域分异,是高考命题的一个重点,对于此类试题的复习,须对区域分异规律有清晰的记忆,并能够联系地图内容处理好新的信息,学以致用。 方法五、图例指向定位法 图例用各种符号表示地理事物,通过图例可以查找到所需要的地理区位。在平时的学习中,辩认常用图例,运用常用图例在地图上填绘重要地理事物的位置和分布,是学生应

高中地理需要记忆的地图

高中地理需要记忆的地图新田二中谢立德 地图记忆的一般要求: 1、利用经纬网和区域轮 廓对区域进行定位。 2、记忆区域内部的主要 地理事物(地形、河流、 气候、交通、农业等)世界部分: 1、世界行政区划图。 2、世界地形图。注意各主要经纬线经过地形区的地形剖面图。 3、世界气候分布图。 4、世界海陆轮廓图,包括主要河流、湖泊、海洋、海峡、岛屿、半岛分布图。 5、世界洋流分布图。 6、世界陆地自然带分布图。 7、板块构造图。 8、世界各地主要城市及其气候类型。 9、世界主要工业区、农业地域类型、主要农作物分布图。 10、世界年太阳辐射量分布图 11、世界1/7月气温分布图 12、世界1/7月海平面气压、风和气团分布图 13、世界年降水量分布图 14、世界著名渔场分布图 15、世界2/8月海洋表层水温和盐度分布图 16、世界主要矿产资源分布图 17、世界主要自然灾害分布图 18、全球热带气旋分布及路径图 19、气压带和风带分布图 20、季风环流图 中国部分: 1、中国行政区划图,注意各省的轮廓,经纬度位置。 2、中国地形图,注意各主要

地形区的经纬度位置,以及沿经纬线的剖面图。 3、中国气候分布图。 4、中国海陆轮廓图,包括主要河流、湖泊、海洋、海峡、岛屿、半岛分布图。 5、中国温度带分布图。 6、中国陆地自然带分布图。 7、中国干湿区分布图。 8、中国各地主要城市及其气候类型。 9、中国主要工业区、农业地域类型、主要农作物分布图。 10、中国年太阳辐射量分布图 11、中国1/7月气温分布图 12、中国季风区与非季风区、内流区和外流区、四大地理区域分布图 13、中国年降水量分布图 14、中国海域分布图 15、中国资源跨区域调配分布图 16、中国主要矿产资源分布图 17、中国主要自然灾害分布图 18、中国交通运输网络图 19、中国水能资源分布图 20、中国河流和湖泊分布图 21、中国主要土地资源分布图 22、中国三大经济带。三大自然区分布图 亚洲部分: 1、亚洲地形图 2、亚洲气候及自然带分 布图 3、东亚地图(包括地形、 气候、工农业等各种地理 要素,下同) 4、东南亚地图 5、南亚地图 6、西亚地图 7、中亚地图 8、朝鲜半岛地图 9、日本地图 10、东亚、南亚季风分布图

新高中地理 地图 世界地图

欢迎阅读 世界气候类型图 高二地理文科班填图练习

A C B

B 为 组2: A A B C A B C B C D

①A B C 河流大部分流经地形单元为 气候类型为,河流在该地区主要发挥的功能为所在国家主要信仰 的宗教为。 ②A B C A河注入的海域 为;河口附近的经纬度为 A河流经大部分地区气候类型为 A河重要支流为,发源 于。 ③A B C D B/C两 河所在的地形单元为: ④同等于组1的图2 尝试描述该河流的水文特征: B 组3: ① ② ③ 要的气象灾害为 D 城市的主要工业部门为:,由于B海湾丰富的资源;另一主 要工业部门为。 ④A B 写出A河入海口附近的经 度;A河流经地的气候类型为 ,主要面临的生态问题 为:。 写出下列世界主要湖泊的名称: ⑴⑵⑶⑷

(1)湖泊名称: ⑴ ⑵ ⑶ ⑷ ⑸ (6) (2)写出属于淡水湖的编号 ;咸水湖的为 (3)上述湖泊中属于断层下陷的构造湖为 ,为冰川侵蚀形成的湖泊为 (4)湖水盐度最高的为 ,该湖附近着名的城市为 ,它 被 、 、 三大宗教尊称为圣地。上述湖泊中最深的湖泊认识世界主要的河口三角洲: 三角洲,位于 (国家)境内,濒临 海,属于 气候,是世(选择水稻、葡萄、长绒棉三者其一)产区。 (国家)境内,濒临 湾,属于 气候,是世界重要的黄麻(选择天然橡胶、黄麻、棉花三者其一)产区。 三角洲,位于 (国家)和 境内,濒临 海,属于 气候,是世界重要的芦苇产区。 位于 (国家)境内,濒临 海,属于 气候, 候,是世界重要的 (选择水稻、葡萄、花卉三者其一)产区。⑥ 三角洲,位于 (国家)境内,濒临 洋,属于 气候,是世界重要的 (选择木材、甘蔗、水稻三者其一)产区。 ⑦ 三角洲,位于 (国家)境内,濒临 湾,属于 气候,是该国重要的亚热带作物产区。 ⑧ 三角洲,位于 (国家)境内,濒临 洋,属于 气候,是该国重要的农牧产区。 主要的粮食作物为 (选择小麦、玉米两者其一),畜产品为 (选择羊毛、牛肉两者其一)。 世界主要的半岛、岛屿、海和海峡—找出主要的经纬线,判读出图中的图形 ① ② ③ ⑤ ⑥ ⑦

高中地理记忆地图的方法介绍.doc

高中地理记忆地图的方法介绍 高中地理记忆地图的方法 1.丰富联想,词图对照 一味背图、填图是乏味的。应根据人和动物共有的反射机制,对信息源做恰当处理。采用多办法刺激,以获得运动记忆和情绪记忆的最佳效果。把抽象的地图符号化作具体物象激发联想,如柴达木盆地区域图有矿区,有铁路,编成冷湖向东把鱼(鱼卡)打,打柴(大柴旦)南去锡山(锡铁山)下,挥汗(察尔汗)砍得格尔木,火车东运到茶卡,一边看图一边诵词,很快就能记住这部分图。 2.要点精减,信号提示 对地图承载的信息要分析、加工、分化、改组;提高其精度;缩小范围,排除干扰渠道。正确的做法应该是:(1)以示意图为基础,先易后难,如铁路采取干线为本,枢纽填准,变曲为直的办法,就易掌握。(2)用单色笔和多色彩笔勾画插图,然后再和地图册对照。这样先看黑白后看彩电,可起突出重点,互相弥补作用。(3)对难记内容进行强化,揭示区域图的关键点,如在图例练习课和快速查图比赛中可不停地揭示,如水电站应画在水库的上游还是下游? 基尔运河是在国界上通过吗? 石太线的中点是哪个矿区? 吴哥窟画面上有几个塔? 等等。(4)抓住文字特征,简化信号。如在学习朝鲜东部港口时,让学生边看图边吟诵清津金(策)、咸兴兴(南)、无山(釜)山,这样,省时省力又好记。 3.阅图忆文,看文思图 掌握地图知识的落点应放在发现特征、理解概念、揭示规律、阐明成因上。如果片面阅图而不思文,知识显得支离破碎。反之死记课文,地理概念失去具体形象的支持,必然造成张冠李戴、桃李不分。尤其高中学生抽象思维发展很快,语言表达能力较强,教学中要训练学生写读图说明文,提取说明要点,开展课后讨论活动,把课本知识活化于地图之中。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