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片机课程设计实验报告--零件计数器

单片机课程设计实验报告--零件计数器
单片机课程设计实验报告--零件计数器

Ⅰ、课程设计(报告)题目:

《单片机课程设计》零件计数器

Ⅱ、课程设计(论文)工作内容

一、课程设计的目的与意义

1、培养综合运用知识和独立开展实践创新的能力。

2、《单片机》是一门技术性、应用性很强的学科,实验课教学是它的一个极为重要的环节。不论理论学习还是实际应用,都离不开实验课教学。如果不在切实认真地抓好学生的实践技能的锻炼上下功夫,单凭课堂理论课学习,势必出现理论与实践脱节、学习与应用脱节的局面。《单片机课程设计》的目的就是让同学们在理论学习的基础上,通过完成一个涉及时序逻辑、组合逻辑、声光输出的,具有实用性、趣味性的小系统设计,使学生不但能够将课堂上学到的理论知识与实际应用结合起来,而且能够对分析、解决实际的硬件问题进一步加深认识,为今后能够独立进行某些单片机应用系统的开发设计工作打下一定的基础。

二、研究方法及手段应用

1、将任务分成若干模块,查阅相关论文资料,分模块调试和完成任务;

2、通过单片机实验箱进行对单片机的烧写工作和实际调试,实现软件的功能。

三、课程设计预期效果(课程设计任务及要求)

1、完成实验环境搭建;

2、把接在INT0上的单稳信号当作零件信号,每来一个零件,单片机计数一次,当计满10次时,蜂鸣器发出一声警告音,并使继电器闭合一次,产生零件打包动作。要求LED上显示当前一共生产了多少零件。

实时通过串口把零件数量发送给PC。(提高部分)

3、主要掌握的知识:关于单片机的外部中断和动态显示的应用。

学生姓名:专业年级:

摘要

本次单片机课程设计我组选择的题目是零件计数器,零件计数器本身在生产实践中具有很实际的用途,通过对这个项目的研究可以让

我们更好的把课堂上学到的课本知识和理论内容与生产实践结合起来,对提高实际问题的动手操作能力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有很大的帮助,进一步加深学生对于实际的电子元件电路功能的理解与运用,巩固了编写源程序和烧写单片机的相关知识,对于设计实际的实用程序来解决一系列生产生活遇到的问题的能力有着显著的加强与提高。

零件计数器的功能是把接在INT0上的单稳信号当作零件信号,每来一个零件,单片机计数一次,当计满10次时,蜂鸣器发出一声警告音,并使继电器闭合一次,产生零件打包动作。要求LED上显示当前一共生产了多少零件。提高部分是:通过串口把零件数量发送给PC机。

【关键词】零件计数器外部中断动态显示蜂鸣器串口通信

ABSTRACT

This time, Our MCU Design group selected topic Parts Counter,Parts Counter has very practical uses in the production practice,and this project allows us to better classroom

textbook knowledge and theoretical content and production practices combined,hands-on skills and problem-solving skills to improve the practical problems of great help,further deepen the students' understanding and use of the actual electronic components circuit functions,consolidate the knowledge to write the source code and program the MCU,has a significant ability to design practical utility to solve problems encountered in a series of production and life to strengthen and improve.

The parts counter function is the Constable signal connected to the INT0 on as part signal,to a parts microcontroller counts once, when the expiration of 10 times, the buzzer gave a warning tone,and relay pull produce parts packaged action.Requirements displayed on the LED current produced a total of how many parts.Improve part: the number of parts sent to the PC via the serial port.

【Key Words】Parts CounterExternal interruptBuzzer

Dynamic displaySerial communication

目录

课程设计(报告)任务书............................................................................. 错误!未定义书签。摘要 .. (1)

第一章系统设计 (5)

第一节使用的主要组件及特殊零件功能说明 (5)

一、单片机最小系统 (5)

二、单片机A T69C51 (6)

三、数码显示管 (6)

四、串口通信 (7)

五、蜂鸣器和继电器 (8)

第二节电路方框图及说明 (9)

第三节电路设计及说明 (9)

一、数码管的动态显示部分 (10)

二、延时部分 (11)

三、外部中断0 与串口数据发送部分 (11)

四、串行口中断部分 (11)

第四节软件方框图及流程图说明 (12)

一、软件方框图 (12)

二、流程图及说明 (12)

第二章实验结果及讨论 (13)

第一节实际电路设计及程序设计 (13)

一、实际电路设计 (13)

二、程序设计 (13)

第二节课程设计结果分析及截图 (14)

一、完成零件的计数功能 (14)

二、完成计满10次时发出警告的功能 (15)

三、实现串口通信功能 (15)

第三章结论 (16)

第一节本课程设计所实现的功能 (16)

第二节本课程设计所遇到的问题及解决办法 (16)

第三节心得体会 (17)

第四章参考文献 (18)

第五章附录 (18)

第一节课程设计完整程序 (18)

第二节烧写单片机时的截图 (20)

第一章系统设计

第一节使用的主要组件及特殊零件功能说明

一、单片机最小系统

此部分是单片机的最小系统部分,只有这部分电路正常,整个系统才能工作。

单片机为内含8K FLASH程序存储器的STC89C52RC,EA接高电平;各并行口都加了10K的上拉电阻;晶振为11.0592M。设置了上电复位和手动复位电路。S1为手动复位按钮。

二、单片机AT69C51

上图为单片机AT89C51的引脚图,本次课程设计主要用到的引脚为

P3.2(INT0),P3.5(T1),P3.6(WR),P3.7(RD),P0.0~P0.7,P2.0~P2.7。INT0是外部中断,通过试验箱上的S-INT0给INT0输入单稳态信号;T1是定时器1,在串口调试时起定时作用;WR是继电器,接高电平时继电器闭合;RD为蜂鸣器,接低电平时蜂鸣器响(通常蜂鸣器与延时一起用)。P2.0~P2.7是4为数码显示器的位选择。需要那个显示器显示,就让相应的P2置零。P0.0~P0.7是数码管的段选择位,0x3f;0x06;0x5b;0x4f;0x66;0x6d;0x7d;0x07;0x7f;0x6f分别对应0,1,2,3,4,5,6,7,8,9。

三、数码显示管

此部分电路由4位一体的数码管LED1、单个数码管LED2和8个独立发光二极管L1-L7组成。这3个部分都是共阴结构,并联在一起,连接在P0口上。

LED1用于完成LED动态显示实验,各个位选线为P24-P27,段码由P0口输出;LED2的COM端接地,完成LED静态显示实验;L1-L7,可以方便地读出P0输出的二进制数据,亦可做流水灯实验。7407在此起驱动作用。

P2赋值0xefH时,P2.4置零,P2.4对应的数码显示器共作,其他同理,P2赋值0xdfH时,P2.5对应的数码显示器工作,P2赋值P2=0xbfH时P2.6对应的数码显示器工作,P2赋值P2=0x7fH时,P2.7对应的数码显示器工作。P0与数码显示器的应关系已经在单片机P0引脚介绍中给出。

4个并联的7段共阴数码管,用

于动态显示。

四、串口通信

此部分电路为串口通讯部分。

U5 PL2303HX构成了USB转URA T电路,即完成USB口转TTL串口电平。

U6 MAX232 构成了RS232转URAT电路,即完成RS232串口转TTL串口电平。

由于单片机只有一个串口,所以以上两部分通过双刀双掷开关切换使用,当实验板上S -COM开关按下时选择USB转URAT电路。否则选RS232转URA T电路。

这部分电路可以完成PC机跟单片机的串行通讯,也可以完成两个单片机进行串行通讯。

D_RXD和D_TXD指示收和发线上是否有信号,当通信时可观察到二灯闪烁。

当选择USB转URA T电路时,PC机的USB口同时承担给实验板供电的任务。

五、蜂鸣器和继电器

此部分电路为蜂鸣器和继电器电路。

蜂鸣器采用9012三极管驱动,其基极接到RD端,当

RD端为低电平时,三极管导通,蜂鸣器响。否则关断。

继电器采用9013三极管驱动,其基极接到WR端,当

WRD端为低电平时,三极管关断,继电器不吸合,常闭

触点闭合,常开触点打开,D1熄灭;反之则反。

第二节电路方框图及说明

电路方框图如上图所示,通过按下实验箱上的特定按键,形成一个INT0上的单稳信号,造成一次外部中断,当作一个零件的计数。每当来一次外部中断时,内部计数一次,并将数值通过4位共阴数码管动态显示出来。而单片机的P2口可以选择四根不同的数码管来动态显示(即为位选),通过视觉暂留达到同时显示的效果。于此同时,内部程序(用C语言构造)检测每当计数十次时,会形成一个继电器闭合的零件打包动作,并通过程序使得蜂鸣器发出警报。

第三节电路设计及说明

由于本次单片机课程设计的电路实现是在单片机实验箱上完成的,所以电路设计及说明主要叙述一下实验箱上于本课程设计有关的部分的工作原理。关于单片机实验箱上的硬件(电子元件)的叙述已在本报告的前文(第一节使用的主要组件及特殊零件功能说明)中详细说明了,所以此部分主要说明的是如何利用软件(C语言的编写)

使每部分正常工作的。

一、数码管的动态显示部分

本课程设计是利用4个并联

的7段共阴数码管进行动态

现实。

通过P2口的数码管,选择设定以及计数数值所对应的数码管的显示数值的设定,通过独特的计算方法将计数总值与四根不同的数码管与所显示的内容一一对应起来。

本部分的子程序如下:

void display(void)//LED动态显示子程序

{

unsigned char code

LED[10]={0x3f,0x06,0x5b,0x4f,0x66,0x6d,0x7d,0x07,0x7f,0x6f};

//对应数字0--9的共阴数码管显示字符;

P0=LED[i/1000];

P2=0xef; //选择P2^4引脚置零,数码管显示

delay();

P0=LED[(i/100)%10];

P2=0xdf; //选择P2^5引脚置零,数码管显示

delay();

P0=LED[(i/10)%10];

P2=0xbf;

delay();

P0=LED[i%10];

P2=0x7f;

delay();

}

二、延时部分

包括两种不同的延时程序,分别记作delay和delay2,其对应的分别是计数时需要的短延时以及蜂鸣器等需要的较长时间延迟。

本部分的子程序如下:

void delay(void)//延时子程序1

{

unsigned int j;

for(j=0;j<1000;j++);

}

void delay2(void) //延时子程序2

{

unsigned int j;

for(j=0;j<32000;j++);

}

三、外部中断0 与串口数据发送部分

每来一次中断计数值加1,同时向串口发送一次此时的数值。

本部分的子程序如下:

void count()interrupt 0//外部中断0子程序

{

i++; //计数信号

flag=1; //计数标志置位

SBUF=i; //对串行口发送计数值

}//计数数值加1,同时将新得到的计数值传送给PC机

四、串行口中断部分

该模块由三部分组成,首先是串口初始化,需要对串口中断配置。其次是串口发数据和串口收数据。可以通过串口调试助手进行查看单片机所发送的数据和发送给单片机数据。

本部分的子程序如下:

void sint(void)interrupt 4//串行口中断子程序

{

while(!TI); //等待串行口发送完毕

TI=0; //清除串行口发送结束标志

}//产生计数信号、计数标志、并将计数值实时发给PC

第四节软件方框图及流程图说明一、软件方框图

二、流程图及说明

上图为本课程设计软件编写部分的流程图,编写零件计数程序时应当注意需要事先的几个功能,可以分段编写,最后通过主程序连接。这段程序的重点便是一段循环中断计数程序,在数值加1的同时要给串口发出同样的信息,每当计数十次时还需要转到零件打包以及蜂鸣器程序中执行。

第二章实验结果及讨论

第一节实际电路设计及程序设计

一、实际电路设计

本课程设计的实际电路依托于单片机实验箱(实际电路已焊接调好,即可以直接使用),关于课题所用到的部分包括:C51型单片机一个,及其形成的最小系统(包含时钟电路和外部中断电路),数码动态显示管,串行通信,蜂鸣器和继电器以及电源部分。具体工作原理及实现方法,前文已经详述,此处不再赘述。

二、程序设计

本课程设计所用的程序编写语言为C语言。通过分段写下每部分的功能后,再由主程序连接而形成的程序。

主程序如下:

void main()

{

EA=1; //允许中断

EX0=1; //允许外部中断0

IT0=1; //中断0为跳变触发

TR1=1; //启动T1定时器

ES=1; //允许串行中断

TMOD=0x20; //定时器T1为工作方式2,初值自动重装八位计数器

TH1=0xfd; //预备单元

TL1=0xfd; //计数初值设定,波特率9600

SCON=0x50; //串行口为方式1,10步异位收发(1+8+1)

PCON=0x00; //波特率不加倍

while(1)

{

if(i>9999) //超出计数上限后清零

i=0;

if(flag==1 && i%10==0)//每计数10次后蜂鸣器响一次,且闭合一次继电器

{

RD=0; //蜂鸣器响

WR=1; //继电器闭合

delay2();

RD=1;

WR=0;

flag=0; //计数标志清零

}

display();

}

}

第二节课程设计结果分析及截图

一、完成零件的计数功能

二、完成计满10次时发出警告的功能

注:右上图为当记满十次时,继电器闭合,蜂鸣器报警。

三、实现串口通信功能

注:通过串口助手,可以把把零件数量发送给PC。上图所显示的就是在PC机上所显示的时事零件数。

第三章结论

第一节本课程设计所实现的功能

1、按下按键,形成外部中断。把接在INT0上的单稳信号当作零

件信号,每来一个零件,单片机计数一次。

2、当计满10次时,蜂鸣器发出一声警告音,并使继电器闭合一次,

产生零件打包动作。

3、LED上能实时显示当前一共生产了多少零件。

4、实现通过串口把零件数量发送给PC。在PC机上可知道当前的

零件数目。

第二节本课程设计所遇到的问题及解决办法

1.遇到的问题:

运用指数函数计数以及选择四根数码管显示,导致程序运行速度过慢,灯光闪烁。

解决方法:

改进后去掉指数函数,改用每一根数码管分别使用计算出显示数值的方法(即段选、位选法)。

2.遇到的问题:

计数值达到时蜂鸣器持续响,直到按下第十一次计数按键方才停止。

解决方法:

在蜂鸣器程序中增加flag清零语句,中断中增加flag置位语句,

可以让蜂鸣器在计数第十次时只响一声。

第三节心得体会

在这次为期一周的单片机课程设计中,我从感性和理性上都学到了很多东西,使我更深刻地了解到了作为工科学生,实践的重要性。使我深知,只具有理论知识是不行的,更要有动手能力。通过单片机课程设计我更加体会到“学以致用”这句话中蕴涵的深刻理。开始的时候,老师对所需要通过单片机来完成的内容进行介绍时,我还以为非常简单,直至自己动手时才发现,看时容易作时难,人不能轻视任何事。连每一句程序,都得对机器,对工作,对人负责。这也培养了我们的责任感。这次单片机课程设计虽然比较辛苦,在设计、编写程序、调试的过程中我们都遇到了不少困难,使我深知理论与实践是有很大区别的,许多事情需要自己去想,只有付出了,才会得到,有思考,就有收获,就意味着有提高,就增强了实践能力和思维能力。

通过这一个星期的单片机课程设计,我得到了很大的收获,这些都是平时在课堂理论学习中无法学到的通过实践,深化了一些课本上的知识,获得了许多实践经验,另外也认识到了自己部分知识的缺乏和浅显,激励自己以后更好的学习,并把握好方向。作为信息时代的大学生,作为国家重点培育的高技能人才,仅会操作鼠标是不够的,基本的动手能力是一切工作和创造的基础和必要条件。而且,现在严峻的就业形势让我认识到,只有不断增加自身能力,具有十分丰富的知识才能不会在将来的竞争中被淘汰。

总而言之,这次单片机课程设计使我很好地锻炼了自己,为自己人生的道路上增添了不少新鲜的活力!我会一如既往,将自己的全部心血倾注于学习上。我们的学习是需要有积极的热情和一丝不苟的科学作风的。这次的单片机课程设计很好的为我将来的学习和工作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第四章参考文献

[1]张有德﹑赵志英﹑涂时亮.单片微型机[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6年.

[2] 康华光.电子技术基础数字部分[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年。

[3]景雪琴.程序设计基础(C语言)[M].北京: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 2010年。

第五章附录

第一节课程设计完整程序

#include

unsigned int i=0,flag=0;

void delay(void)//延时子程序

{

unsigned int j;

for(j=0;j<1000;j++); //

}

void delay2(void)//延时子程序

{

unsigned int j;

for(j=0;j<32000;j++);//

}

void display(void)//LED动态显示子程序

{

unsigned char code

LED[10]={0x3f,0x06,0x5b,0x4f,0x66,0x6d,0x7d,0x07,0x7f,0x6f};

//对应数字0--9的共阴数码管显示字符;

P0=LED[i/1000];

P2=0xef;//选择P2^4引脚置零,数码管显示

delay();

P0=LED[(i/100)%10];

P2=0xdf;//选择P2^5引脚置零,数码管显示

delay();

P0=LED[(i/10)%10];

P2=0xbf;

delay();

P0=LED[i%10];

P2=0x7f;

delay();

}//原理:分时间片循环扫描,利用余辉及视觉暂留实现一组稳定的数据显示void count()interrupt 0//外部中断0子程序

{

i++; //计数信号

flag=1; //计数标志置位

SBUF=i; //对串行口发送计数值

}//计数数值加1,同时将新得到的计数值传送给PC机。

void sint(void)interrupt 4//串行口中断子程序

{

while(!TI); //等待串行口发送完毕

TI=0; //清除串行口发送结束标志

}//产生计数信号、计数标志、并将计数值实时发给PC

void main()

{

EA=1; //允许中断

EX0=1; //允许外部中断0

IT0=1; //中断0为跳变触发

TR1=1; //启动T1定时器

ES=1; //允许串行中断

TMOD=0x20; //定时器T1为工作方式2,初值自动重装八位计数器

TH1=0xfd; //预备单元

TL1=0xfd; //计数初值设定,波特率9600

SCON=0x50; //串行口为方式1,10步异位收发(1+8+1)

PCON=0x00; //波特率不加倍

while(1)

{

if(i>9999) //超出计数上限后清零

i=0;

if(flag==1 && i%10==0)//每计数10次后蜂鸣器响一次,且闭合一次继电器

{

RD=0; //蜂鸣器响

WR=1; //继电器闭合

delay2();

RD=1;

WR=0;

flag=0; //计数标志清零

}

display();

}

}

第二节烧写单片机时的截图

单片机课程设计 简易计算器的设计

目录 摘要 (1) 绪论 (1) 1.设计要求及功能分析 (1) 1.1 设计要求 (1) 1.2 基本功能 (2) 2.设计方案 (2) 2.1 硬件部分设计方案 (2) 2.1.1 单片机部分 (2) 2.1.2 按键部分 (2) 2.1.3 显示部分 (2) 2.2 软件部分设计方案 (2) 3.系统的硬件总体设计 (4) 3.1 系统的总体硬件设计 (4) 3.2 键盘连接电路 (4) 3.3 显示屏连接电路 (5) 3.4 单片机芯片AT89C51 (6) 3.5 外接电路 (7) 4.系统的软件总体设计 (8) 4.1 键盘识别程序设计 (8) 4.2 显示程序 (11) 4.3 运算程序 (11) 5.元器件清单及程序清单 (12) 5.1 元器件清单 (12) 5.2 程序清单 (12) 6.软件仿真 (18) 6.1 仿真验证 (18) 6.2 性能分析 (20) 6.3 出现故障及其原因 (20) 6.4 解决方法 (20) 结论 (20) 参考文献 (21) 致谢 (21) 附录PCB图 (22)

简易计算器的设计 学生:李飞马鹏超舒宏超 指导老师:王孝俭 摘要:单片机是指一个集成在一块芯片上的完整计算机系统。尽管他的大部分功能集成在一块小芯片上,但是它具有一个完整计算机所需要的大部分部件:CPU、内存、内部和外部总线系统,目前大部分还会具有外存。同时集成诸如通讯接口、定时器,实时时钟等外围设备。而现在最强大的单片机系统甚至可以将声音、图像、网络、复杂的输入输出系统集成在一块芯片上。单片机内部也用和电脑功能类似的模块,比如CPU,内存,并行总线,还有和硬盘作用相同的存储器件,不同的是它的这些部件性能都相对我们的家用电脑弱很多,不过价钱也是低的,一般不超过10元即可,用它来做一些控制电器一类不是很复杂的工作足矣了。我们现在用的全自动滚筒洗衣机、排烟罩、VCD等等的家电里面都可以看到它的身影!它主要是作为控制部分的核心部件。它是一种在线式实时控制计算机,在线式就是现场控制,需要的是有较强的抗干扰能力,较低的成本,这也是和离线式计算机的(比如家用PC)的主要区别。单片机比专用处理器最适合应用于嵌入式系统,因此它得到了最多的应用。事实上单片机是世界上数量最多的计算机。现代人类生活中所用的几乎每件电子和机械产品中都会集成有单片机。手机、电话、计算器、家用电器、电子玩具、掌上电脑以及鼠标等电脑配件中都配有1-2部单片机。而个人电脑中也会有为数不少的单片机在工作。汽车上一般配备40多部单片机,复杂的工业控制系统上甚至可能有数百台单片机在同时工作!单片机的数量不仅远超过PC机和其他计算的综合,甚至比人类的数量还要多。 关键词:单片机、计算器、控制电路、仿真。 绪论 设计要求掌握数码管移位动态扫描显示的编程方法,掌握矩阵扫描的编程方法,掌握数据在内部运算的编程方法。设计任务实现最大8位正整数加、减、乘、除,具备清零、等于功能,16个按键功能依次为:数字0、数字1、数字2、数字3、数字4、数字5、数字6、数字7、数字8、数字9、清零、等于、加、减、乘、除。 1.设计要求及功能分析 1.1设计要求: 本次单片微型计算机与接口技术课程设计做的是利用C51单片机为主体的计算器,实现了简单的加、减、乘、除功能。采取的是键盘输入和液晶显示屏的输出结果显示。主要硬件构成部分由四个,一个AT89C51单片机芯片,一个液晶显示屏,一个4*4键盘和一个排阻(10K)做P0口的上拉电阻,可以实现16位的数值操作计算。 1.2基本功能: 首先,计算器可现实8位数字,开机运行时,只有数码管最低位显示为“0”,其他位全部不显示;

60进制计数器课程设计报告

电子技术基础实验 课程设计 60进制计数器

一、实验目的 (一)掌握中规模集成计数器74LS161的引脚图和逻辑功能。 (二)熟悉555集成定数器芯片的引脚图。 (三)利用74LS161和555定时器构成60进制计数器。 (四)在Multisim软件中仿真60进制计数器。 二、实验容 (一)集成计数器74LS161逻辑功能验证。 (二)用555定时器构成多谐振荡器。 (三)用两片74LS161和555定时器构成60进制计数器。 三、集成计数器介绍 (一)集成计数器74LS161管脚介绍 74LS161是4位二进制同步加法计时器。图1为它的管脚排列图,集成芯片74LS161的CLR是异步清零端(低电平有效),LOAD是异步预置数控制端(低电平有效)。CLK是时钟脉冲输入端,RCO是进位输出端,ENP、ENT是计数器使能端,高电平有效。A、B、C、D是数据输入端; QA、QB、QC、QD是数据输出端。

图1 74LS161管脚排列图 (二)集成计数器74LS161功能介绍 由表1可知,74LS161具有以下功能: 1.异步清零。当CLR=0时,无论其他各输入端的状态如何,计数器均被直接置“0”。 2.同步预置数。当CLR=1、LOAD=0且在CP上升沿作用时,计数器将ABCD同时置入QA、QB、QC、QD,使QA、QB、QC、QD=ABCD。 3.保持(禁止)。CLR=LOAD=1且ENP、ENT=0时,无论有无CP脉冲作用,计数器都将保持原有的状态不变(停止计数)。 4.计数。CLR=LOAD=ENP=ENT=1时,74LS161处于计数状态。 表1 74LS161功能表

计数器的设计实验报告

计数器的设计实验报告 篇一:计数器实验报告 实验4 计数器及其应用 一、实验目的 1、学习用集成触发器构成计数器的方法 2、掌握中规模集成计数器的使用及功能测试方法二、实验原理 计数器是一个用以实现计数功能的时序部件,它不仅可用来计脉冲数,还常用作数字系统的定时、分频和执行数字运算以及其它特定的逻辑功能。 计数器种类很多。按构成计数器中的各触发器是否使用一个时钟脉冲源来分,有同步计数器和异步计数器。根据计数制的不同,分为二进制计数器,十进制计数器和任意进制计数器。根据计数的增减趋势,又分为加法、减法和可逆计数器。还有可预置数和可编程序功能计数器等等。目前,无论是TTL还是

CMOS集成电路,都有品种较齐全的中规模集成计数器。使用者只要借助于器件手册提供的功能表和工作波形图以及引出端的排列,就能正确地运用这些器件。 1、中规模十进制计数器 CC40192是同步十进制可逆计数器,具有双时钟输入,并具有清除和置数等功能,其引脚排列及逻辑符号如图5-9-1所示。 图5- 9-1 CC40192引脚排列及逻辑符号 图中LD—置数端CPU—加计数端CPD —减计数端CO—非同步进位输出端BO—非同步借位输出端 D0、D1、D2、D3 —计数器输入端 Q0、Q1、Q2、Q3 —数据输出端CR—清除端 CC40192的功能如表5-9-1,说明如下:表5-9-1 当清除端CR为高电平“1”时,计数

器直接清零;CR置低电平则执行其它功能。当CR为低电平,置数端LD也为低电平时,数据直接从置数端D0、D1、D2、D3 置入计数器。 当CR为低电平,LD为高电平时,执行计数功能。执行加计数时,减计数端CPD 接高电平,计数脉冲由CPU 输入;在计数脉冲上升沿进行8421 码十进制加法计数。执行减计数时,加计数端CPU接高电平,计数脉冲由减计数端CPD 输入,表5-9-2为8421 码十进制加、减计数器的状态转换表。加法计数表5-9- 减计数 2、计数器的级联使用 一个十进制计数器只能表示0~9十个数,为了扩大计数器范围,常用多个十进制计数器级联使用。 同步计数器往往设有进位(或借位)输出端,故可选用其进位(或借位)输出信号驱动下一级计数器。 图5-9-2是由CC40192利用进位

定时器实验报告

电子信息工程学系实验报告 课程名称:单片机原理及接口应用Array实验项目名称:51定时器实验实验时间: 班级:姓名:学号: 一、实验目的: 熟悉keil仿真软件、protues仿真软件的使用和单片机定时程序的编写。了解51单片机中定时、计数的概念,熟悉51单片机内部定时/计数器的结构与工作原理。掌握中断方式处理定时/计数的工作过程,掌握定时/计数器在C51中的设置与程序的书写格式以及使用方法。 二、实验环境: 软件:KEIL C51单片机仿真调试软件,proteus系列仿真调试软件 三、实验原理: 1、51单片机定时计数器的基本情况 8051型有两个十六位定时/计数器T0、T1,有四种工作方式。MCS-51系列单片机的定时/计数器有几个相关的特殊功能寄存器: 方式控制寄存器TMOD; 加法计数寄存器TH0、TH1 (高八位);TL0、TL1 (低八位); 定时/计数到标志TF0、TF1(中断控制寄存器TCON) 定时/计数器启停控制位TR0、TR1(TCON) 定时/计数器中断允许位ET0、ET1(中断允许寄存IE) 定时/计数器中断优先级控制位PT0、PT1(中断优IP) 2、51单片机的相关寄存器设置 方式控制寄存器TMOD: TMOD的低四位为T0的方式字,高四位为T1的方式字。TMOD不能位寻址,必须整体赋值。TMOD各位的含义如下: 1. 工作方式选择位M1、M0 3、51单片机定时器的工作过程(逻辑)方式一 方式1:当M1M0=01时,定时器工作于方式1。

T1工作于方式1时,由TH1作为高8位,TL1作为低8位,构成一个十六位的计数器。若T1工作于定时方式1,计数初值为a,晶振频率为12MHz,则T1从计数初值计数到溢出的定时时间为t =(216-a)μS。 4、51单片机的编程 使用MCS-51单片机的定时/计数器的步骤是: .设定TMOD,确定: 工作状态(用作定时器/计数器); 工作方式; 控制方式。 如:T1用于定时器、方式1,T0用于计数器、方式2,均用软件控制。则TMOD的值应为:0001 0110,即0x16。 .设置合适的计数初值,以产生期望的定时间隔。由于定时/计数器在方式0、方式1和方式2时的最大计数间隔取决于使用的晶振频率fosc,如下表所示,当需要的定时间隔较大时,要采用适当的方法,即将定时间隔分段处理。 计数初值的计算方法如下,设晶振频率为fosc,则定时/计数器计数频率为fosc/12,定时/计数器的计数总次数T_all在方式0、方式1和方式2时分别为213 = 8192、216 = 65536和28 = 256,定时间隔为T,计数初值为a,则有 T = 12×(T_all – a)/fosc a = T_all – T×fosc/12 a = – T×fosc/12 (注意单位) THx = a / 256;TLx = a % 256; .确定定时/计数器工作于查询方式还是中断方式,若工作于中断方式,则在初始化时开放定时/计数器的中断及总中断: ET0 = 1;EA = 1; 还需要编写中断服务函数: void T0_srv(void)interrupt 1 using 1 { TL0 = a % 256; TH0 = a / 256; 中断服务程序段} .启动定时器:TR0(TR1)= 1。 四、实验内容过程及结果分析: 利用protues仿真软件设计一个可以显示秒表时间的显示电路。利用实验板上的一位led数码管做显示,利用中断法编写定时程序,控制单片机定时器进行定时,所定时间为1s。刚开始led数码管显示9,每过一秒数码管显示值减一,当显示到0时返回9,依此反复。然后设计00-59的两位秒表显示程序。 (1)实现个位秒表,9-0

单片机课程设计计算器

课程设计说明书 课程设计名称:单片机课程设计 课程设计题目:四位数加法计算器的设计学院名称:电气信息学院 专业班级: 学生学号:

学生姓名: 学生成绩: 指导教师: 课程设计时间:至

格式说明(打印版格式,手写版不做要求) (1)任务书三项的内容用小四号宋体,倍行距。 (2)目录(黑体,四号,居中,中间空四格),内容自动生成,宋体小四号。 (3)章的标题用四号黑体加粗(居中排)。 (4)章以下的标题用小四号宋体加粗(顶格排)。 (5)正文用小四号宋体,倍行距;段落两端对齐,每个段落首行缩进两个字。 (6)图和表中文字用五号宋体,图名和表名分别置于图的下方和表的上方,用五号宋体(居中排)。(7)页眉中的文字采用五号宋体,居中排。页眉统一为:武汉工程大学本科课程设计。 (8)页码:封面、扉页不占页码;目录采用希腊字母Ⅰ、Ⅱ、Ⅲ…排列,正文采用阿拉伯数字1、2、3…排列;页码位于页脚,居中位置。 (9)标题编号应统一,如:第一章,1,,……;论文中的表、图和公式按章编号,如:表、表……;图、图……;公式()、公式()。

课程设计任务书 一、课程设计的任务和基本要求 (一)设计任务(从“单片机课程设计题目”汇总文档中任选1题,根 据所选课题的具体设计要求来填写此栏) 1. 系统通过4x4的矩阵键盘输入数字及运算符。 2. 可以进行4位十进制数以内的加法运算,如果计算结果超过4位十进制数,则屏幕显示E。 3. 可以进行加法以外的计算(乘、除、减)。 4. 创新部分:使用LCD1602液晶显示屏进行显示,有开机欢迎界面,计算数据与结果分两行显示,支持小数运算。 (二)基本要求 1.有硬件结构图、电路图及文字说明; 2.有程序设计的分析、思路说明; 3.有程序流程框图、程序代码及注释说明; 4.完成系统调试(硬件系统可以借助实验装置实现,也可在Proteus 软件中仿真模拟); 5.有程序运行结果的截屏图片。

计算器课程设计报告

课设报告 福建工程学院软件学院 题目:汇编计算器 班级: 1301 姓名 学号: 指导老师: 日期:

目录 1、设计目的 (3) 2、概要设计 (3) 2.1 系统总体分析 (3) 2.2 主模块框图及说明 (3) 3、详细设计 (4) 3.1 主模块及子模块概述 (4) 3.2各模块详运算 (4) 4、程序调试 (7) 4.1 运行界面分析 (7) 算法分析 (7) 4.2 调试过程与分析 (9) 5、心得体会 (11) 5.1 设计体会 (11) 5.2 系统改进 (11) 附录: (11)

1、设计目的 本课程设计是一次程序设计方法及技能的基本训练,通过实际程序的开发及调试,巩固课堂上学到的关于程序设计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方法,进一步熟悉汇编语言的结构特点和使用,达到能独立阅读、设计编写和调试具有一定规模的汇编程序的水平。 2、概要设计 用8086汇编语言编写一个能实现四则混合运算、带括号功能的整数计算器程序。程序能实现键盘十进制运算表达式的输入和显示(例如输入:“1+2*(3-4)”),按“=”后输出十进制表示的运算结果。 2.1 系统总体分析 在8086的操作环境下,该计算器分成输入,数据存储,运算功能,输出几个大模块,实现了使用者使用该计算器时输入一个算式,能让系统进行计算。此计算器的实现功能是基本的数学的四则运算,结果范围在0~65535。 2.2 主模块框图及说明 此流程图简要的表现出了所要实现的功能以及一些功能的大概算法,同时也是我编写的一个总体的框架。 程序流程图说明:通过流程图,可以看出程序运行时,首先输出提示语气,当用户输入后,程序根据所输入内容进行判断,通过判断的结果来决定调用哪个功能模块,首要先要要判断的是否为0-9,“+”“-”“*”“/”这些字符,若不是就会报错,实则根据运算符号调用其功能模块完成运算。最后将运算的结果显示在主频幕上,返回主程序,使用户可以重新输入。

EDA实验报告-实验3计数器电路设计(DOC)

暨南大学本科实验报告专用纸 课程名称EDA实验成绩评定 实验项目名称计数器电路设计指导教师郭江陵 实验项目编号03 实验项目类型验证实验地点B305 学院电气信息学院系专业物联网工程 组号:A6 一、实验前准备 本实验例子使用独立扩展下载板EP1K10_30_50_100QC208(芯片为EP1K100QC208)。EDAPRO/240H实验仪主板的VCCINT跳线器右跳设定为3.3V;EDAPRO/240H实验仪主板的VCCIO跳线器组中“VCCIO3.3V”应短接,其余VCCIO均断开;独立扩展下载板“EP1K10_30_50_100QC208”的VCCINT跳线器组设定为 2.5V;独立扩展下载板“EP1K10_30_50_100QC208”的VCCIO跳线器组设定为3.3V。请参考前面第二章中关于“电源模块”的说明。 二、实验目的 1、了解各种进制计数器设计方法 2、了解同步计数器、异步计数器的设计方法 3、通过任意编码计数器体会语言编程设计电路的便利 三、实验原理 时序电路应用中计数器的使用十分普遍,如分频电路、状态机都能看到它的踪迹。计数器有加法计数器、可逆计数器、减法计数器、同步计数器等。利用MAXPLUSII已建的库74161、74390分别实现8位二进制同步计数器和8位二——十进制异步计数器。输出显示模块用VHDL实现。 四、实验内容 1、用74161构成8位二进制同步计数器(程序为T3-1); 2、用74390构成8位二——十进制异步计数器(程序为T3-2); 3、用VHDL语言及原理图输入方式实现如下编码7进制计数器(程序为T3-3): 0,2,5,3,4,6,1 五、实验要求 学习使用Altera内建库所封装的器件与自设计功能相结合的方式设计电路,学习计数器电路的设计。 六、设计框图 首先要熟悉传统数字电路中同步、异步计数器的工作与设计。在MAX+PLUS II中使用内建的74XX库选择逻辑器件构成计数器电路,并且结合使用VHDL语言设计转换模块与接口模块,最后将74XX模块与自设计模块结合起来形成完整的计数器电路。并借用前面设计的数码管显示模块显示计数结果。 ◆74161构成8位二进制同步计数器(程序为T3-1)

单片机实验报告 计算器

单片机原理及其应用实验报告基于51单片机的简易计算器的设计 班级:12电子1班 姓名:金腾达 学号:1200401123 2015年1月6日

摘要 一个学期的51单片机的课程已经随着期末的到来落下了帷幕。“学以致用”不仅仅是一句口号更应该是践行。本设计秉承精简实用的原则,采用AT89C51单片机为控制核心,4X4矩阵键盘作为输入,LCD1602液晶作为输出组成实现了基于51单片机的简易计算器。计算器操作方式尽量模拟现实计算器的操作方式,带有基本的运算功能和连续运算能力。并提供了良好的显示方式,与传统的计算器相比,它能够实时显示当前运算过程和上一次的结果,更加方便用户记忆使用。本系统制作简单,经测试能达到题目要求。 关键词:简易计算器、单片机、AT89C51、LCD1602、矩阵键盘

目录 一、系统模块设计......................................................................................... 错误!未定义书签。 1.1 单片机最小系统 (1) 1.2 LCD1602液晶显示模块 (1) 1.3 矩阵按键模块 (2) 1.4 串口连接模块 (1) 二、C51程序设计 (2) 2.1 程序功能描述及设计思路 (2) 2.1.1按键服务函数 (2) 2.1.2 LCD驱动函数 (2) 2.1.3 结果显示函数 (2) 2.1.4状态机控制函数 (2) 2.1.5串口服务函数 (2) 2.2 程序流程图 (3) 2.2.1系统总框图 (3) 2.2.2计算器状态机流程转换图 (3) 三、测试方案与测试结果 (4) 3.1测试方案 (4) 3.3 测试结果及分析 (7) 4.3.1测试结果(仿真截图) (7) 4.3.2测试分析与结论 (7) 四、总结心得 (7) 五、思考题 (8) 附录1:整体电路原理图 (9) 附录2:部分程序源代码 (10)

AT89C51单片机C实现简易计算器

AT89C51单片机简易计算器的设计 一、总体设计 根据功能和指标要求,本系统选用MCS-51系列单片机为主控机。通过扩展必要的外围接口电路,实现对计算器的设计。具体设计如下:(1)由于要设计的是简单的计算器,可以进行四则运算,为了得到较好的显示效果,采用LCD 显示数据和结果。 (2)另外键盘包括数字键(0~9)、符号键(+、-、×、÷)、清除键和等号键,故只需要16 个按键即可,设计中采用集成的计算键盘。 (3)执行过程:开机显示零,等待键入数值,当键入数字,通过LCD显示出来,当键入+、-、*、/运算符,计算器在内部执行数值转换和存储,并等待再次键入数值,当再键入数值后将显示键入的数值,按等号就会在LCD上输出运算结果。 (4)错误提示:当计算器执行过程中有错误时,会在LCD上显示相应的提示,如:当输入的数值或计算得到的结果大于计算器的表示范围时,计算器会在LCD上提示溢出;当除数为0时,计算器会在LCD 上提示错误。 系统模块图:

二、硬件设计 (一)、总体硬件设计 本设计选用AT89C51单片机为主控单元。显示部分:采用LCD 静态显示。按键部分:采用4*4键盘;利用MM74C922为4*4的键盘扫描IC,读取输入的键值。 总体设计效果如下图:

(二)、键盘接口电路 计算器输入数字和其他功能按键要用到很多按键,如果采用独立按键的方式,在这种情况下,编程会很简单,但是会占用大量的I/O 口资源,因此在很多情况下都不采用这种方式,而是采用矩阵键盘的方案。矩阵键盘采用四条I/O 线作为行线,四条I/O 线作为列线组成键盘,在行线和列线的每个交叉点上设置一个按键。这样键盘上按键的个数就为4×4个。这种行列式键盘结构能有效地提高单片机系统中I/O 口的利用率。 矩阵键盘的工作原理: 计算器的键盘布局如图2所示:一般有16个键组成,在单片机中正好可以用一个P口实现16个按键功能,这种形式在单片机系统中也最常用。 图 2 矩阵键盘布局图 矩阵键盘内部电路图如图3所示:

数电脉搏计数器电路课程设计

烟台南山学院 数字电子技术课程设计题目脉搏计数电路设计 姓名:___ XXXXXX ___ 所在学院:_工学院电气与电子工程系 所学专业:_ 自动化 班级:___电气工程XXXX 学号:___XXXXXXXXXXXXXX 指导教师:_____ XXXXXXXX ___ 完成时间:____ XXXXXXXXXXXXX

数电课程设计任务书 一、基本情况 学时:40学时学分:1学分适应班级:12电气工程 二、进度安排 本设计共安排1周,合计40学时,具体分配如下: 实习动员及准备工作:2学时 总体方案设计:4学时 查阅资料,讨论设计:24学时 撰写设计报告:8学时 总结:2学时 教师辅导:随时 三、基本要求 1、课程设计的基本要求 数字电子技术课程设计是在学习完数字电子课程之后,按照课程教学要求,对学生进行综合性训练的一个实践教学环节。主要是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理论知识的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根据实际要求进行独立设计的能力。初步掌握数字电子线路的安装、布线、焊接、调试等基本技能;熟练掌握电子电路基本元器件的使用方法,训练、提高读图能力;掌握组装调试方法。其中理论设计包括总体方案选择,具体电路设计,选择元器件及计算参数等,课程设计的最后要求是写出设计总结报告,把设计内容进行全面的总结,若有实践条件,把实践内容上升到理论高度。 2、课程设计的教学要求 数字电子技术课程设计的教学采用相对集中的方式进行,以班为单位全班学生集中到设计室进行。做到实训教学课堂化,严格考勤制度,在实训期间累计旷课达到6节以上,或者迟到、早退累计达到8次以上的学生,该课程考核按不及格处理。在实训期间需要外出查找资料,必须在指定的时间内方可外出。 课程设计的任务相对分散,每3名学生组成一个小组,完成一个课题的设计。小组成员既有分工、又要协作,同一小组的成员之间可以相互探讨、协商,可以互相借鉴或参考别人

单片机课程设计——基于C51简易计算器

单片机双字节十六进制减法实验设计 摘要 本设计是基于51系列的单片机进行的双字节十六进制减法设计,可以完成计 算器的键盘输入,进行加、减、3位无符号数字的简单运算,并在LED上相应的显示结果。 设计过程在硬件与软件方面进行同步设计。硬件方面从功能考虑,首先选择内部存储资源丰富的AT89C51单片机,输入采用5个键盘。显示采用3位7段共阴极LED动态显示。软件方面从分析计算器功能、流程图设计,再到程序的编写进行系统设计。编程语言方面从程序总体设计以及高效性和功能性对C语言和汇编语言进行比较分析,针对计算器四则运算算法特别是乘法和除法运算的实现,最终选用KEIL公司的μVision3软件,采用汇编语言进行编程,并用proteus 仿真。 引言 十六进制减法计算器的原理与设计是单片机课程设计课题中的一个。在完成理论学习和必要的实验后,我们掌握了单片机的基本原理以及编程和各种基本功能的应用,但对单片机的硬件实际应用设计和单片机完整的用户程序设计还不清楚,实际动手能力不够,因此对该课程进行一次课程设计是有必要的。 单片机课程设计既要让学生巩固课本学到的理论,还要让学生学习单片机硬件电路设计和用户程序设计,使所学的知识更深一层的理解,十进制加法计算器原理与硬软件的课程设计主要是通过学生独立设计方案并自己动手用计算机电路设计软件,编写和调试,最后仿真用户程序,来加深对单片机的认识,充分发挥学生的个人创新能力,并提高学生对单片机的兴趣,同时学习查阅资料、参考资料的方法。 关键词:单片机、计算器、AT89C51芯片、汇编语言、数码管、加减

目录 摘要 (01) 引言 (01) 一、设计任务和要求............................. 1、1 设计要求 1、2 性能指标 1、3 设计方案的确定 二、单片机简要原理............................. 2、1 AT89C51的介绍 2、2 单片机最小系统 2、3 七段共阴极数码管 三、硬件设计................................... 3、1 键盘电路的设计 3、2 显示电路的设计 四、软件设计................................... 4、1 系统设计 4、2 显示电路的设计 五、调试与仿真................................. 5、1 Keil C51单片机软件开发系统 5、2 proteus的操作 六、心得体会.................................... 参考文献......................................... 附录1 系统硬件电路图............................ 附录2 程序清单.................................. 一、设计任务和要求

24进制计数器设计报告.doc

24进制计数器设计报告 单时钟同步24进制计数器课程设计报告1.设计任务1.1设计目的1.了解计数器的组成及工作原理。 2.进一步掌握计数器的设计方法和计数器相互级联的方法。 3.进一步掌握各芯片的逻辑功能及使用方法。 4.进一步掌握数字系统的制作和布线方法。 5.熟悉集成电路的引脚安排。 1.2设计指标1.以24为一个周期,且具有自动清零功能。 2.能显示当前计数状态。 1.3设计要求1.画出总体设计框图,以说明计数器由哪些相对独立的功能模块组成,标出各个模块之间互相联系,时钟信号传输路径、方向。 并以文字对原理作辅助说明。 2.设计各个功能模块的电路图,加上原理说明。 3.选择合适的元器件,利用multisim仿真软件验证、调试各个功能模块的电路,在接线验证时设计、选择合适的输入信号和输出方式,在确定电路充分正确性同时,输入信号和输出方式要便于电路的测试和故障排除。 4.在验证各个功能模块基础上,对整个电路的元器件和布线进行合理布局。 5.打印PCB板,腐蚀,钻孔,插元器件,焊接再就对整个计数器电路进行调试。

2.设计思路与总体框图.计数器由计数器、译码器、显示器三部分电路组成,再由555定时器组成的多谐振荡器来产生方波,充当计数脉冲来作为计数器的时钟信号,计数结果通过译码器显示。 图1所示为计数器的一般结构框图。 十位数码显示管译码驱动异步清零计数器计数脉冲(由555电路产生)个位位数码示像管译码驱动异步清零计数器强制清零▲图1计数器结构框图3.系统硬件电路的设计3.1555多谐荡电路555多谐振荡电路由NE555P芯片、电阻和电容组成。 由NE555P的3脚输出方波。 ▲图2555电路3.2计数器电路集成计数芯片一般都设置有清零输入端和置数输入端,而且无论是清零还是置数都有同步和异步之分。 有的集成计数器采用同步方式,即当CP触发沿到来时才能完成清零或置数任务;有的集成计数器则采用异步方式,即通过触发器的异步输入端来直接实现清零或置数,与CP信号无关。 本设计采用异步清零。 由2片十进制同步加法计数器74LS160(图2-1-1)、一片与非门74LS00(图2-1-2)和相应的电阻、开关。 由外加送来的计数脉冲(由555电路产生)送入两个计数器的CLK端,电路在计数脉冲的作用下按二进制自然序依次递增1,当个位计数到9时,输出进位信号给十位充当使能信号进位。

数字时钟设计实验报告

数字时钟设计实验报告

电子课程设计题目:数字时钟

数字时钟设计实验报告一、设计要求: 设计一个24小时制的数字时钟。 要求:计时、显示精度到秒;有校时功能。采用中小规模集成电路设计。 发挥:增加闹钟功能。 二、设计方案: 由秒时钟信号发生器、计时电路和校时电路构成电路。 秒时钟信号发生器可由振荡器和分频器构成。 计时电路中采用两个60进制计数器分别完成秒计时和分计时;24进制计数器完成时计时;采用译码器将计数器的输出译码后送七段数码管显示。 校时电路采用开关控制时、分、秒计数器的时钟信号为校时脉冲以完成校时。 三、电路框图:

图一 数字时钟电路框图 四、电路原理图: (一)秒脉冲信号发生器 秒脉冲信号发生器是数字电子钟的核心部分,它的精度和稳定度决定了数字钟的质量。由振荡器与分频器组合产生秒脉冲信号。 ? 振荡器: 通常用555定时器与RC 构成的多谐振荡器,经过调整输出1000Hz 脉冲。 ? 分频器: 分频器功能主要有两个,一是产生标准秒脉冲信号,一是提供功能 扩展电路所需要的信号,选用三片74LS290进行级联,因为每片为1/10分频器,三片级联好获得1Hz 标准秒脉冲。其电路图如下: 图二 秒脉冲信号发生器 译译译时计 分计秒计 校 时 电 路 秒信号发生器

(二)秒、分、时计时器电路设计 秒、分计数器为60进制计数器,小时计数器为24进制计数器。 ?60进制——秒计数器 秒的个位部分为逢十进一,十位部分为逢六进一,从而共同完成60进制计数器。当计数到59时清零并重新开始计数。秒的个位部分的设计:利用十进制计数器CD40110设计10进制计数器显示秒的个位。个位计数器由0增加到9时产生进位,连在十位部计数器脉冲输入端CP,从而实现10进制计数和进位功能。利用74LS161和74LS11设计6进制计数器显示秒的十位,当十位计数器由0增加到5时利用74LS11与门产生一个高电平接到个位、十位的CD40110的清零端,同时产生一个脉冲给分的个位。其电路图如下: 图三60进制--秒计数电路 ?60进制——分计数电路 分的个位部分为逢十进一,十位部分为逢六进一,从而共同完成60进制计数器。当计数到59时清零并重新开始计数。秒的个位部分的设计:来自秒计数电路的进位脉冲使分的个位加1,利用十进制计数器CD40110设计10进制计数器显示秒的个位。个位计数器由0增加到9时产生进位,连在十位部计数器脉冲输入端CP,从而实现10进制计数和进位功能。利用74LS161和74LS11设计6进制计数器显示秒的十位,当十位计数器由0增加到5时利用74LS11与门产生一个高电平接到个位、十位的CD40110的清零端,同时产生一个脉冲给时的个位。其电路图如下:

C51单片机定时器及数码管控制实验报告

理工大学信息工程与自动化学院学生实验报告 (201 — 201学年第1 学期) 课程名称:单片机技术

一、实验目的 1.掌握定时器T0、T1 的方式选择和编程方法,了解中断服务程序的设计方法,学会实时程序的调试技巧。 2.掌握LED 数码管动态显示程序设计方法。 二、实验原理 1.89C51 单片机有五个中断源(89C52 有六个),分别是外部中断请求0、外部中断请求1、定时器/计数器0 溢出中断请求、定时器/计数器0 溢出中断请求及串行口中断请求。每个中断源都对应一个中断请求位,它们设置在特殊功能寄存器TCON 和SCON 中。当中断源请求中断时,相应标志分别由TCON 和SCON 的相应位来锁寄。五个中断源有二个中断优先级,每个中断源可以编程为高优先级或低优先级中断,可以实现二级中断服务程序嵌套。在

同一优先级别中,靠部的查询逻辑来确定响应顺序。不同的中断源有不同的中断矢量地址。 中断的控制用四个特殊功能寄存器IE、IP、TCON (用六位)和SCON(用二位),分别用于控制中断的类型、中断的开/关和各种中断源的优先级别。中断程序由中断控制程序(主程序)和中断服务程序两部分组成:1)中断控制程序用于实现对中断的控制; 2)中断服务程序用于完成中断源所要求的中断处理的各种操作。 C51 的中断函数必须通过interrupt m 进行修饰。在C51 程序设计中,当函数定义时用了interrupt m 修饰符,系统编译时把对应函数转化为中断函数,自动加上程序头段和尾段,并按MCS-51 系统中断的处理方式自动把它安排在程序存储器中的相应位置。 在该修饰符中,m 的取值为0~31,对应的中断情况如下: 0——外部中断0 1——定时/计数器T0 2——外部中断1 3——定时/计数器T1 4——串行口中断 5——定时/计数器T2 其它值预留。 89C51 单片机设置了两个可编程的16 位定时器T0 和T1,通过编程,可以设定为定时器和外部计数方式。T1 还可以作为其串行口的波特率发生器。

单片机课程设计——基于C51简易计算器

单片机十进制加法计算器设计 摘要 本设计是基于51系列的单片机进行的十进制计算器系统设计,可以完成计 算器的键盘输入,进行加、减、乘、除3位无符号数字的简单四则运算,并在LED上相应的显示结果。 设计过程在硬件与软件方面进行同步设计。硬件方面从功能考虑,首先选择内部存储资源丰富的AT89C51单片机,输入采用4×4矩阵键盘。显示采用3位7段共阴极LED动态显示。软件方面从分析计算器功能、流程图设计,再到程序的编写进行系统设计。编程语言方面从程序总体设计以及高效性和功能性对C 语言和汇编语言进行比较分析,针对计算器四则运算算法特别是乘法和除法运算的实现,最终选用全球编译效率最高的KEIL公司的μVision3软件,采用汇编语言进行编程,并用proteus仿真。 引言 十进制加法计算器的原理与设计是单片机课程设计课题中的一个。在完成理论学习和必要的实验后,我们掌握了单片机的基本原理以及编程和各种基本功能的应用,但对单片机的硬件实际应用设计和单片机完整的用户程序设计还不清楚,实际动手能力不够,因此对该课程进行一次课程设计是有必要的。 单片机课程设计既要让学生巩固课本学到的理论,还要让学生学习单片机硬件电路设计和用户程序设计,使所学的知识更深一层的理解,十进制加法计算器原理与硬软件的课程设计主要是通过学生独立设计方案并自己动手用计算机电路设计软件,编写和调试,最后仿真用户程序,来加深对单片机的认识,充分发挥学生的个人创新能力,并提高学生对单片机的兴趣,同时学习查阅资料、参考资料的方法。 关键词:单片机、计算器、AT89C51芯片、汇编语言、数码管、加减乘除

目录 摘要 (01) 引言 (01) 一、设计任务和要求............................. 1、1 设计要求 1、2 性能指标 1、3 设计方案的确定 二、单片机简要原理............................. 2、1 AT89C51的介绍 2、2 单片机最小系统 2、3 七段共阳极数码管 三、硬件设计................................... 3、1 键盘电路的设计 3、2 显示电路的设计 四、软件设计................................... 4、1 系统设计 4、2 显示电路的设计 五、调试与仿真................................. 5、1 Keil C51单片机软件开发系统 5、2 proteus的操作 六、心得体会.................................... 参考文献......................................... 附录1 系统硬件电路图............................ 附录2 程序清单..................................

基于单片机的光电计数器课程设计

计控学院 College of computer and control engineering Qiqihar university 电气工程课程设计报告题目:基于单片机的光电计数器 系别电气工程系 专业班级电气123班 学生姓名宋恺 学号2012024073 指导教师李艳东 提交日期 2015年6月 24日 成绩

电气工程课程设计报告 摘要 光电计数器是利用光电元件制成的自动计数装置。其工作原理是从光源发出的一束平行光照射在光电元件(如光电管、光敏电阻等)上,每当这束光被遮挡一次时,光电元件的工作状态就改变一次,通过放大器可使计数器记下被遮挡的次数。光电计数器的应用范围非常广泛,常用于记录成品数量,例如绕线机线圈匝数的检测、点钞机纸币张数的检测、复印机纸张数量的检测,或展览会参观者人数。 光电计数器与机械计数器相比,具有可靠性高、体积小、技术频率高、能和计算机链接实现自动控制等优点。本文即介绍基于MCS-51单片机的光电技术器。 关键词:单片机;光电计数器;数码显示;自动报警

齐齐哈尔大学计控学院电气工程系课程设计报告 目录 1 设计目的及意义 (1) 2 设计内容 (1) 2.1 系统整体设计 (1) 2.1.1 实验方案 (1) 2.1.2 光电计数器结构框图 (2) 图1 光电计数器结构框图 (2) 2.2系统硬件设计 (2) 2.2.1稳压直流电源电路 (2) 2.2.2发射接收电路 (3) 2.2.3显示电路 (3) 2.2.4报警电路 (4) 2.2.5硬件系统 (4) 2.3系统软件设计 (6) 3 结论7 4 参考文献 (8)

计数器实验报告

实验4 计数器及其应用 一、实验目的 1、学习用集成触发器构成计数器的方法 2、掌握中规模集成计数器的使用及功能测试方法 二、实验原理 计数器是一个用以实现计数功能的时序部件,它不仅可用来计脉冲数,还常用作数字系统的定时、分频和执行数字运算以及其它特定的逻辑功能。 计数器种类很多。按构成计数器中的各触发器是否使用一个时钟脉冲源来分,有同步计数器和异步计数器。根据计数制的不同,分为二进制计数器,十进制计数器和任意进制计数器。根据计数的增减趋势,又分为加法、减法和可逆计数器。还有可预置数和可编程序功能计数器等等。目前,无论是TTL还是CMOS集成电路,都有品种较齐全的中规模集成计数器。使用者只要借助于器件手册提供的功能表和工作波形图以及引出端的排列,就能正确地运用这些器件。 1、中规模十进制计数器 CC40192是同步十进制可逆计数器,具有双时钟输入,并具有清除和置数等功能,其引脚排列及逻辑符号如图5-9-1所示。 图5-9-1 CC40192引脚排列及逻辑符号 图中LD—置数端 CP U—加计数端 CP D—减计数端 CO—非同步进位输出端BO—非同步借位输出端 D0、D1、D2、D3—计数器输入端 Q0、Q1、Q2、Q3—数据输出端 CR—清除端

CC40192的功能如表5-9-1,说明如下: 表5-9-1 输 入 输 出 CR LD CP U CP D D 3 D 2 D 1 D 0 Q 3 Q 2 Q 1 Q 0 1 × × × × × × × 0 0 0 0 0 0 × × d c b a d c b a 0 1 ↑ 1 × × × × 加 计 数 0 1 1 ↑ × × × × 减 计 数 当清除端CR 为高电平“1”时,计数器直接清零;CR 置低电平则执行其它功能。 当CR 为低电平,置数端LD 也为低电平时,数据直接从置数端D 0、D 1、D 2、D 3 置入计数器。 当CR 为低电平,LD 为高电平时,执行计数功能。执行加计数时,减计数端CP D 接高电平,计数脉冲由CP U 输入;在计数脉冲上升沿进行 8421 码十进制加法计数。执行减计数时,加计数端CP U 接高电平,计数脉冲由减计数端CP D 输入,表5-9-2为8421码十进制加、减计数器的状态转换表。 表5-9-2 加法计数 输入脉冲数 0 1 2 3 4 5 6 7 8 9 输出 Q 3 0 0 0 0 0 0 0 0 1 1 Q 2 1 1 1 1 Q 1 0 0 1 1 0 0 1 1 0 0 Q 0 1 0 1 1 1 1 减计数 2、计数器的级联使用 一个十进制计数器只能表示0~9十个数,为了扩大计数器范围,常用多个十进制计数器级联使用。 同步计数器往往设有进位(或借位)输出端,故可选用其进位(或借位)输出信号驱动下一级计数器。 图5-9-2是由CC40192利用进位输出CO 控制高一位的CP U 端构成的加数级联图。

单片机定时器实验报告

( 2009 —2010 学年第二学期) 课程名称:单片机开课实验室: 2010年 5月14日 一.实验目的: 掌握定时器T0、T1的方式选择和编程方法,了解中断服务程序的设计方法,学会实时程序的调试技巧。 二.实验原理: MCS-51单片机内设置了两个可编程的16位定时器T0和T1,通过编程,可以设定为定时器和外部计数方式。T1还可以作为其串行口的波特率发生器。 定时器T0由特殊功能寄存器TL0和TH0构成,定时器T1由TH1和TL1构成,特殊功能寄存器TMOD控制定时器的工作方式,TCON控制其运行。定时器的中断由中断允许寄存器IE,中断优先权寄存器IP中的相应位进行控制。定时器T0的中断入口地址为000BH,T1的中断入口地址为001BH。 定时器的编程包括: 1)置工作方式。 2)置计数初值。 3)中断设置。 4)启动定时器。 定时器/计数器由四种工作方式,所用的计数位数不同,因此,定时计数常数也就不同。 在编写中断服务程序时,应该清楚中断响应过程:CPU执行中断服务程序之前,自动

将程序计数器PC内容(即断点地址)压入堆栈保护(但不保护状态寄存器PSW,更不保护累加器A和其它寄存器内容),然后将对应的中断矢量装入程序计数器PC使程序转向该中断矢量地址单元中以执行中断服务程序。定时器T0和T1对应的中断矢量地址分别为000BH 和001BH。 中断服务程序从矢量地址开始执行,一直到返回指令“RETI”为止。“RETI”指令的操作一方面告诉中断系统该中断服务程序已经执行完毕,另一方面把原来压入堆栈保护的断点地址从栈顶弹出,装入到程序计数器PC,使程序返回到被到中断的程序断点处,以便继续执行。 因此,我们在编写中断服务程序时注意。 1.在中断矢量地址单元放一条无条件转移指令,使中断服务程序可以灵活地安排在64K 字节程序存储器的任何空间。 2.在中断服务程序中应特别注意用软件保护现场,以免中断返回后,丢失原寄存器、累加器的信息。 3.若要使执行的当前中断程序禁止更高优先级中断,可以先用软件关闭CPU中断,或禁止某中断源中断,在返回前再开放中断。 三.实验内容: 编写并调试一个程序,用AT89C51的T0工作方式1产生1s的定时时间,作为秒计数时间,当1s产生时,秒计数加1;秒计数到60时,自动从0开始。实验电路原理如图1所示。 计算初值公式 定时模式1 th0=(216-定时时间) /256 tl0=(216-定时时间) mod 256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