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技术在水利工程施工中的应用研究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360docs.net/doc/f8833765.html,

新技术在水利工程施工中的应用研究

作者:张荣武祁智

来源:《城市建设理论研究》2013年第21期

【摘要】近年来可持续发展路线的实施,促进了我国水利工程的不断发展,同时科技的进

步也带来了水利工程施工技术的革新。新技术的应用加快了水利工程施工进度及质量保障,其

对于水利工程施工企业有着重要的意义。文中对绿色混凝土技术、堆石混凝土新技术、防水毯防水施工技术、振冲技术的技术原理、技术优势以及技术适用范围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水利工程;新技术;应用

中图分类号:TV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1世纪,将新技术、新工艺运用于工程项目和提升工程质量,是建筑行业快速发展的关键。新技术与新工艺的运用不但可以提高工程质量,还可以节省能源,提高市场竞争力。近年来,在承接的水利工程项目中,技术人员不断开拓创新,总结出许多新技术、新工艺并运用到施工中,解决了工程施工中很多技术性的难题,在提高工程质量的同时,也提高了工作效率。

一、绿化混凝土技术

1.绿化混凝土技术原理

绿化混凝土是以碎石、废渣作为基料,在其中掺加部分高分子材料预制砌块,同时在砌块孔隙中充填腐植土、种子、缓释肥料、保水剂等混合材料,待周围环境达到植物生长环境时,种子发芽生长,从而形成工程建设与环境保护完美结合的绿化混凝土面。种子发芽的时间可通过科技手段进行控制。绿化混凝土抗压强度10Mpa 以上,冻融循环50 次以上,在河坡砌筑

10cm厚砌块拔出力增加2~3 倍,孔隙率30%左右,完全能够满足河道护岸的需要。

2.绿化混凝土技术优势

(1)将硬质护坡技术与草皮护坡技术完善结合,将混凝土的防护功能和植物的生态功能完美结合。

(2)有利于提高水土保持能力。因为该技术的实现是将绿色植物种植在混凝土的空隙中,所以结构的透气性较高,这就会提高保护构件与空气的的湿热交换能力,减少湿度与湿度对防护工程造成的影响,提高了水土保持能力。

(3)由于在孔隙的表面被植被充满,植被的根系穿透空隙后扎入土中,这就能提高其强度,从而提高了工程构件的抗冲刷能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