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化学人教版同步培优专题讲义1---物质的分类 胶体

高一化学人教版同步培优专题讲义1---物质的分类 胶体
高一化学人教版同步培优专题讲义1---物质的分类 胶体

高一化学人教版同步培优专题讲义

物质的分类 胶体

[明确学习目标] 1.学会物质分类方法,会从不同角度对物质进行分类。2.了解同素异形体。3.能够根据分散质粒子的大小对分散系分类。4.会制备Fe(OH)3胶体,会鉴别胶体与溶液。

学生自主学习

根据物质的组成和性质分类

1.同素异形体

(1)由□01同一种元素形成的几种性质不同的单质叫做该元素的同素异形体。

(2)同素异形体的物理性质不同,化学性质不同。

(3)举例:O2与□02O3;红磷与白磷;金刚石、□03石墨与C60互为同素异形体。

2.根据物质的组成分类

(1)交叉分类法

①含义:根据不同的分类标准,对同一事物进行多种分类的一种分类方法。

②举例:

Ⅱ.某些盐的交叉分类

(2)树状分类法

①含义:对同类事物按照某些属性进行再分类的分类法。

②举例:

3.根据物质的性质分类

(1)根据物质的性质对物质进行分类是化学上常用的分类方法。

(2)举例:根据性质对氧化物进行分类

分散系及其分类

1.分散系

(1)概念:□01把一种(或多种)物质以粒子形式分散到另一种(或多种)物质中所形成的混合物。

(2)组成

(3)分类

049种分

①分散质和分散剂各有固、液、气三种状态,以其状态为分类标准共分为□

散系。

②分散系按照分散质粒子直径大小分类

2.胶体的制备和特征

(1)Fe(OH)3胶体的制备

制备原理:FeCl 3+3H 2O=====△

Fe(OH)3(胶体)+3HCl

具体操作:往烧杯中注入40 mL 蒸馏水,将烧杯中的蒸馏水加热至沸腾,向沸水

中逐滴加入5~6滴□

08FeCl 3饱和溶液,继续煮沸至溶液呈□09红褐色,停止加热。 (2)胶体的特性——丁达尔效应 当平行光束通过胶体时,可以看到□10一条光亮的“通路”,这是由于胶体粒子对光线□11散射形成的,叫做丁达尔效应,可用来区分胶体和□12溶液。

1.在科学研究中分类法的意义何在?

提示:运用分类法对物质进行科学的分类,然后分门别类地研究它们的组成、结构、性质和用途,就能够发现物质及其变化的规律,把握物质的本质属性和内在联系。

2.金属氧化物一定是碱性氧化物吗?酸性氧化物一定是非金属氧化物吗? 提示:不一定,Mn 2O 7是金属氧化物,但属于酸性氧化物。

3.悬浊液中的微粒直径均大于10-

7 m 吗? 提示:否,悬浊液中含水分子,其直径小于10-9 m 。

4.向FeCl 3溶液中滴加NaOH 溶液得到Fe(OH)3胶体吗?

提示:否,得到Fe(OH)3悬浊液。

课堂互动探究

知识点一 正确理解同素异形体这一概念

同素异形体是指由同种元素组成的性质不同的单质,不是化合物,同素异形体间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同素异形体与某一物质发生化合反应时可得同一化合物。

1某气体经过检验只含有一种元素,则该气体是()

A.一种单质

B.一种化合物

C.单质与化合物的混合物

D.可能是一种单质,也可能是几种单质的混合物

[批注点拨]

[答案] D

[练1](双选)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由碳元素单质组成的物质一定是纯净物

B.金刚石和石墨具有相同的化学组成

C.石墨转化为金刚石不属于化学变化

D.C60是一种碳的单质

答案 BD

解析 由碳元素组成的单质有石墨、金刚石和C60等,若将它们混合在一起,则该物质只含碳元素,但属于混合物。石墨和金刚石是不同的单质,所以石墨转化为金刚石是化学变化。

[练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金刚石、石墨和C60性质不同的根本原因是所含碳原子的数目不同

B.金刚石、石墨和C60在氧气中完全燃烧都生成二氧化碳

C.C60和P4互为同素异形体

D.H2O和H2O2互为同素异形体

答案 B

解析 金刚石、石墨和C60性质不同的根本原因是碳原子的连接方式不同,A错误;金刚石、石墨和C60互为同素异形体,所以在氧气中完全燃烧都生成二氧化碳,B正确;C60和P4不是由同种元素组成的,不是同素异形体,C错误;H2O和H2O2不是单质,不是同素异形体,D错误。

知识点二 单质、化合物、混合物、纯净物、酸性氧化物、

碱性氧化物等概念及概念间的关系

1.基本概念

(1)单质:由同一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

(2)化合物: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几种元素组成化合物时,有的只能组成一种化合物,有的可以组成不同的化合物。

(3)纯净物:只由一种成分组成的物质。有化学式,有固定熔、沸点。

(4)混合物:由多种成分组成的物质。无化学式,无固定熔、沸点。

2.概念间的关系——“并列”与“包含”

(1)并列关系:纯净物与混合物,单质与化合物,酸与碱、盐。

(2)包含关系:纯净物包含化合物和单质,化合物包含氧化物和酸、碱、盐。

3.酸性氧化物和碱性氧化物的概念和理解

(1)酸性氧化物是与碱反应生成盐和水的氧化物,如CO2。①酸性氧化物不一定是非金属氧化物,如Mn2O7。②非金属氧化物不一定都是酸性氧化物,如CO、NO。

(2)碱性氧化物是与酸反应生成盐和水的氧化物,如Na2O。①碱性氧化物一定是金属氧化物。②金属氧化物不一定是碱性氧化物,如Mn2O7是酸性氧化物。

2下列关于氧化物的叙述正确的是()

A.酸性氧化物均可以和碱发生反应

B.酸性氧化物在常温下均为气态

C.金属氧化物都是碱性氧化物

D.不能与酸反应的氧化物一定能与碱反应

[批注点拨]

[答案] A

[练3]下列物质中,既属于纯净物、化合物,又属于盐、钙盐的是()

A.石灰石B.Ca(OH)2

C.CaCO3D.CH4

答案 C

解析 碳酸钙属于盐类,且是钙盐,同时又是化合物,属于纯净物。石灰石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属于混合物。

[练4]下列化合物依次属于氧化物、碱、盐的一组是()

A.Na2CO3、KOH、CaO

B.CO、NaOH、KCl

C.H2O、H2SO4、NaCl

D.CuO、Cu2(OH)2CO3、CaCO3

答案 B

知识点三 溶液、胶体、浊液的比较

[知识拓展]胶体的性质及主要应用

3关于胶体和溶液的区别,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溶液呈电中性,胶体带有电荷

B.溶液中溶质微粒不能通过半透膜,胶体中分散质微粒能通过半透膜C.胶体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稳定存在

D.溶液稳定,放置后不会生成沉淀,胶体不稳定,放置后会生成沉淀

[批注点拨]

[答案] C

[练5]“纳米材料”是粒子直径为1~100 nm的材料,纳米碳就是其中一种,若将纳米碳均匀地分散到蒸馏水中,所形成的物质()

①是溶液 ②是胶体 ③能产生丁达尔效应 ④能透过滤纸⑤不能透过滤纸⑥静置后会析出黑色沉淀

A.①④⑤B.②③⑤

C.②③④D.①③④⑥

答案 C

解析 只要分散质粒子直径在1~100 nm 之间,就是胶体,具有胶体的性质。

方法规律 不能用来区分胶体和溶液的两个方面

(1)是否均一、透明。因为胶体和溶液通常都是均一、透明的分散系。

(2)是否能通过滤纸。因为胶体和溶液的分散质粒子均能通过滤纸。

[练6]某课外活动小组进行Fe(OH)3胶体的制备实验并检验其相关性质。

(1)若将饱和FeCl3溶液分别滴入下列物质中,能形成胶体的是________(填序号)。

A.冷水B.沸水

C.NaOH浓溶液D.NaCl浓溶液

(2)写出制备Fe(OH)3胶体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怎样证明制得的物质是胶体?请简述操作过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B (2)FeCl 3+3H 2O=====△

Fe(OH)3(胶体)+3HCl (3)利用丁达尔效应;让一束光线通过制得的物质,从侧面观察可看到一条光亮的“通路”,说明制得的物质是胶体

解析 (1)FeCl 3在冷水和NaCl 浓溶液中基本不发生反应,不能形成Fe(OH)3胶体;FeCl 3与NaOH 浓溶液反应生成Fe(OH)3沉淀;将饱和FeCl 3溶液滴入沸水中可发生FeCl 3与H 2O 的反应,从而形成Fe(OH)3胶体。

(2)书写化学方程式时,Fe(OH)3胶体不能写成

“Fe(OH)3↓”。

(3)利用丁达尔效应是区别胶体与溶液的最佳方法。

方法规律 制备Fe(OH)3胶体的注意事项及常见错误

(1)Fe(OH)3胶体的制备过程中应特别注意:FeCl 3饱和溶液的加入要在水沸腾之后,并且要逐滴加入而不是倒入。

(2)制备Fe(OH)3胶体的几个常见错误操作:

①直接加热FeCl 3饱和溶液;②向沸水中滴加FeCl 3饱和溶液,但加热时间过长;③实验中用自来水代替蒸馏水;④用玻璃棒搅动。

本课归纳总结

1.常见的分类方法有交叉分类法和树状分类法。

2.物质可分为纯净物和混合物,纯净物又分为单质和化合物,常见的化合物有氧

化物、酸、碱、盐。

3.非金属氧化物不一定是酸性氧化物,酸性氧化物也不一定是非金属氧化物。金属氧化物不一定是碱性氧化物,碱性氧化物一定是金属氧化物。

4.胶体区别于其他分散系的本质特征是分散质粒子直径介于1~100 nm之间。

5.制备Fe(OH)3胶体的方法是向沸水中逐滴加入几滴饱和FeCl3溶液,煮沸至液体呈红褐色。

6.区分胶体和溶液的方法可利用丁达尔效应。

学习效果检测

1.按照交叉分类法,下列物质的分类正确的是()

答案 A

解析 CuSO4为硫酸盐、可溶性盐,Ag2CO3为难溶性盐,故B错误;NaHCO3属于盐,CH3COOH属于酸,故C错误;Mn2O7属于金属氧化物,故D错误。

2.(双选)有关物质的分类,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只能有一种分类标准

B.可能有多种分类标准

C.能用交叉分类法进行分类的物质就不能用树状分类法进行分类

D.能用交叉分类法进行分类的物质也可以用树状分类法进行分类

答案 AC

解析 由于一种分类方法所依据的标准有一定局限,所能提供的信息较少,人们在认识事物时往往需要采用多种分类方法,来弥补单一分类方法的不足。

3.据最新报道,现代医学已经可以把放射性物质填入C60中,并置于患者癌细胞处进行放射治疗癌症,下列关于C60说法正确的是()

A.煤、石油、C60均是由碳元素组成的混合物

B.C60是一种新型化合物

C.C60是60个碳原子形成的球状化合物

D.C60和石墨是碳元素的两种同素异形体

答案 D

解析 C60是碳的一种单质,是纯净物,与石墨、金刚石互为同素异形体。

4.碳酸钠俗名纯碱,采用不同的分类法对纯碱进行分类,其中正确的是()

①碱 ②含氧酸盐 ③钠盐 ④碳酸盐

A.①②③B.①③④C.①②④D.②③④

答案 D

解析 ①Na2CO3不是碱,错误;②Na2CO3属于含氧酸盐,正确;③Na2CO3是钠盐,正确;④Na2CO3是碳酸盐,正确。

5.当光束通过下列分散系时,能观察到丁达尔效应的是()

A.蒸馏水B.稀H2SO4

C.CuSO4溶液D.蛋清溶液

答案 D

解析 蒸馏水是纯液体,无丁达尔效应;稀H2SO4、CuSO4溶液属于溶液,无丁达尔效应;蛋清溶液分散质粒子直径大小为1~100 nm,属于胶体,有丁达尔效应。

6.下列叙述与胶体的性质无关的是()

A.向氯化铁溶液中加入氢氧化钠溶液,产生红褐色沉淀

B.当日光从窗隙射入暗室时,可观察到一束光线

C.向氢氧化铁与水形成的某分散系中插入正、负电极,通直流电一段时间后,一极附近颜色变深

D.同一支钢笔使用不同品牌墨水时,容易发生堵塞现象

答案 A

解析 A项是发生反应FeCl3+3NaOH===Fe(OH)3↓+3NaCl,与胶体的性质无关。

7.请对以下过程形成的分散系进行分类。

①花生油加入到水中后充分搅拌;

②向蒸馏水中加入硝酸钾至恰好饱和;

③将饱和氯化铁溶液逐滴加入沸水中,继续加热,直至出现红褐色;

④澄清石灰水中通入少量的CO2;

⑤水和酒精的混合物;

属于浊液的是________(填序号,下同);属于溶液的是________;属于胶体的是________。

答案 ①④②⑤③

解析 ①花生油加入到水中后充分搅拌形成的是乳浊液;②向蒸馏水中加入硝酸钾至恰好饱和形成的是溶液;③将饱和氯化铁溶液逐滴加入沸水中,继续加热直至出现红褐色,形成胶体;④澄清石灰水中通入少量的CO2生成碳酸钙沉淀;⑤水和酒精的混合物属于溶液。

8.下列4组物质均有1种物质的类别与另外3种不同,请分别指出:

A.CaO、Na2O、CO2、CuO

B.H2、C、P、Cu

C.O2、Fe、Cu、Zn

D.HCl、H2O、H2SO4、HNO3

这4种物质依次是A________;B________;C________;D________。答案 CO2Cu或H2O2H2O

解析

高中化学《物质的分类》教案8新人教版必修

第二章第一课时“第一节物质的分类”教案 【教学目标】 1.体验进行分类的目的及意义。 2.学会根据物质的组成和性质对物质进行分类。 【教学重点】 分类法的意义及常见化学物质及其变化的分类方法 【教学方法】 讨论、讲授 【教学过程设计】 【情景引入】 若要到“万福”商场买一部复读机,你如何以最快的速度找到它? 【思考与交流】 请根据以往的生活经验和社会知识,列举一些应用分类法的例子。【师生交流】 分类法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是非常普遍的,我们应该善于发现和学会使用,以提高我们工作和学习的效率。 【学生活动】 组织学生对八支笔进行分类活动 分类并没有唯一性,它会根据分类的标准不同而不同。 【点评】当分类的标准确定之后,同类中的事物在某些方面的相似性可以帮助我们做到举一反三;对于不同类的事物的了解我们有可能做到由此及彼。所以分类的方法是一种非常简单易行的科学方法,分类法的应用也是非常普遍的。 【过渡】 其实分类方法不但在生活和工作中经常碰到,在化学学习过程中也普遍存在, 一、简单分类法及其应用 【学生活动】案例1、连线: 【师生交流】 通过这个活动,可以看出对于Na2CO3如果从阳离子来看,可以与Na2SO4一起分为硫酸盐。若从阴离子的角度来看可以与K2CO3一起分为碳酸盐。因此可以说, 【点评】 一种分类方法所依据的标准有一定局限,所能提供的信息少,人们在认识事物时往往需要采用多种分类方法来弥补单一分类方法的不足。1、交叉分类法 【学生活动】 案例2、对下列化学反应进行分类: (1)硫在氧气里燃烧 (2)红磷在氧气里燃烧 (3)铁丝在氧气里燃烧 (4)铝箔在氧气里燃烧

(5)蜡烛在氧气里燃烧 案例3、见课本P21,图2-32、树状分类法 【点评】:树状分类法可以让我们把同类事物进行再分 【实践活动】 按照物质的组成和性质,对纯净物进行分类,仿照P21图2-3作出树状分类图,然后选择下列合适的物质填在物质类别上。 O2, Cu,H2SO4, Ba(OH)2,KNO3, CO2,空气,含镁60%的MgO 【小结】 在学习了分类的方法以后,大家就要学会对以前和将要学的化学知识进行及时的归纳和整理,学会对物质及其变化进行分类,并通过对各类物质的代表物质的研究来了解这类物质的性质,从而提高我们化学学习的效率。 【练习】 【课后作业】 1、通过查找资料或与同学合作,为石油加工后的产物或用途制作一张树状分类图或交叉分类图。 2、某学校要举行田径运动会,有高一、高二、高三3个年级的男生、女生参加,请你画出以高一男子组、高一女子组……的方法分组的树状分类图。 3、填表: 【课后阅读材料】“白马非马”的故事 【原文】公孙龙是战国时期平原君的食客。一天,他牵一匹白马出关被阻,公孙龙便以白马非马的命题与之辩论,守关的人辩不过他,公孙龙就牵着马出关去了。(或说,他还是不得出关。)公孙龙说,白马为非马者,言白所以名色,言马所以名形也;色非形,形非色也。夫言色则形不当与,言形则色不宜从,今合以为物,非也。如求白马于厩中,无有,而有骊色之马,然不可以应有白马也。不可以应有白马,则所求之马亡矣;亡则白马竟非马。 【大致意思】公孙龙是战国时期平原君的食客。据说,公孙龙有一次骑马过关,把关的人对他说:“法令规定马不许过。”公孙龙回答说:“我骑的是白马,白马不是马,这可是两回事啊。”公孙龙的“白马”有没有过关,我们不得而知。从常人的观点来看,守关的兵士八成认为公孙龙是在诡辩。 【评论】 冯友兰(我国著名新理学家、哲学家)认为《公孙龙子》里的《白马论》对“白马非马”进行了三点论证: 一是强调“马”、“白”、“白马”的内涵不同。“马”的内涵是一种动物,“白”的内涵是一种颜色,“白马”的内涵是一种动物加一种颜色。三者内涵各不相同,所以白马非马。 二是强调“马”、“白马”的外延的不同。“马”的外延包括一切马,不管其颜色的区别;“白马”的外延只包括白马,有颜色区别。外延不同,所以白马非马。三是强调“马”这个共相与“白马”这个共相的不同。马的共相,是一切马的本质属性,它不包涵颜色,仅只是“马作为马”。共性不同,“马作为马”与“白马作为白马”不同。所以白马非马。

初中七年级数学竞赛培优讲义全套专题07 整式的加减

专题07 整式的加减 阅读与思考 整式的加减涉及许多概念,准确地把握这些概念并注意它们的区别与联系是解决有关问题的基础,概括起来就是要掌握好以下两点: 1.透彻理解“三式”和“四数”的概念 “三式”指的是单项式、多项式、整式;“四数”指的是单项式的系数、次数和多项式的系数、次数. 2.熟练掌握“两种排列”和“三个法则” “两种排列”指的是把一个多项式按某一字母的升幂或降幂排列,“三个法则”指的是去括号法则、添括号法则及合并同类项法则. 物以类聚,人以群分.我们把整式中那些所含字母相同、并且相同字母的次数也相同的单项式作为一类——称为同类项,一个多项式中的同类项可以合聚在一起——称为合并同类项.这样,使得整式大为简化,整式的加减实质就是合并同类项. 例题与求解 [例1]如果代数式ax5+bx3+cx-5,当x=-2时的值是7,那么当x=7时,该式的值是______. (江苏省竞赛试题) 解题思路:解题的困难在于变元个数多,将x两个值代入,从寻找两个多项式的联系入手. [例2]已知-1<b<0,0<a<1,那么在代数式a-b,a+b,a+b2,a2+b中,对于任意a,b对应的代数式的值最大的是( ) A.a+b B.a-b C.a+b2D.a2+b (“希望杯”初赛试题) 解题思路:采用赋值法,令a=1 2 ,b=- 1 2 ,计算四个式子的值,从中找出值最大的 式子. [例3]已知x=2,y=-4时,代数式ax2+1 2 by+5=1997,求当x=-4,y=- 1 2 时, 代数式3ax-24by3+4986的值. (北京市“迎春杯”竞赛试题) 解题思路:一般的想法是先求出a,b的值,这是不可能的.解本例的关键是:将给定的x,y值分别代入对应的代数式,寻找已知与待求式子之间的联系,整体代入求值.[例4]已知关于x的二次多项式a(x3-x2+3x)+b(2x2+x)+x3-5.当x=2时的值为-17,求当x=-2时,该多项式的值. (北京市“迎春杯”竞赛试题) 解题思路:解题的突破口是根据多项式降幂排列、多项式次数等概念挖掘隐含的关于a,b的等式. [例5]一条公交线路上起点到终点有8个站.一辆公交车从起点站出发,前6站上车100人,前7站下车80人.问从前6站上车而在终点下车的乘客有多少人?

七年级数学上册培优辅导讲义(人教版)

新人教版 七年级数学上册培优辅导讲义 第1讲 与有理数有关的概念 考点·方法·破译 1.了解负数的产生过程,能够用正、负数表示具有相反意义的量. 2.会进行有理的分类,体会并运用数学中的分类思想. 3.理解数轴、相反数、绝对值、倒数的意义.会用数轴比较两个有理数的大小,会求一个数的相反数、绝对值、倒数. 经典·考题·赏析 【例1】写出下列各语句的实际意义⑴向前-7米 ⑵收人-50元 ⑶体重增加-3千克 【解法指导】用正、负数表示实际问题中具有相反意义的量.而相反意义的量应该包合两个要素:一是它们的意义相反.二是它们具有数量.而且必须是同类两,如“向前与自后、收入与支出、增加与减少等等” 解:⑴向前-7米表示向后7米⑵收入-50元表示支出50元⑶体重增加-3千克表示体重减小3千克. 【变式题组】 01.如果+10%表示增加10%,那么减少8%可以记作( ) A . -18% B . -8% C . +2% D . +8% 02.(金华)如果+3吨表示运入仓库的大米吨数,那么运出5吨大米表示为( ) A . -5吨 B . +5吨 C . -3吨 D . +3吨 03.(山西)北京与纽约的时差-13(负号表示同一时刻纽约时间比北京晚).如现在是北京时间15:00,纽约时问是_ ___ 【例2】在-227 ,π,0,0.033.3这四个数中有理数的个数( ) A . 1个 B . 2个 C . 3个 D . 4个 【解法指导】有理数的分类:⑴按正负性分类,有理数0??????????????? 正整数正有理数正分数负整数负有理数负份数; (2)按整数、分数分类,有理数????????????????? 正整数整数0负整数正分数分数负分数;其中分数包括有限小数和无限循环小数,因为π=3.1415926…是无限不循环小数,它不能写成分数的形式,所以π不是有理数,-227 是分数,0.033. 3是无限循环小数可以化成分数形式,0是整数,所以都是有理数,故选C .

高中化学常见物质的分类

物质的分类 一、单质 按元素组成分为 1.金属单质 K钾、Ca钙、Na纳、Mg镁、Al铝、Zn锌、Fe铁、 Sn锡、Pb铅、Cu铜、Hg汞、Ag银、Pt铂、Au金 2.非金属单质 氢气H2、碳C、氮气N2、氧气O2、臭氧O3、氟气F2、硅Si、磷P、硫S、氯气Cl2、液溴Br2、碘I2、氦气He、氖气Ne、氩气Ar、 二、化合物 1.有机化合物 乙醇、甲烷、乙烷、乙烯、葡萄糖 2.无机化合物 三、氧化物 (1)按元素组成分为金属氧化物和非金属氧化物 1.金属氧化物 氧化钠Na2O、过氧化钠Na2O2、氧化钙CaO、氧化镁MgO、氧化铝Al2O3、氧化锌ZnO、氧化铁Fe2O3、氧化亚铁FeO、四氧化三铁Fe3O4、氧化铜CuO、氧化汞HgO、七氧化二锰Mn2O7 2.非金属氧化物 水H2O,过氧化氢H2O2、一氧化碳CO、二氧化碳CO2、一氧化氮NO、五氧化二氮N2O5、二氧化硅SiO2、五氧化二磷P2O5、二氧化硫SO2、三氧化硫SO3 (2)按照性质分为 碱性氧化物 酸性氧化物 不成盐氧化物 两性氧化物 过氧化物 1.碱性氧化物 大部分的金属氧化物为碱性氧化物,但有特例:过氧化钠Na2O2为过氧化物、氧化铝Al2O3为两性氧化物、七氧化二锰Mn2O7为酸性氧化物、四氧化三铁Fe3O4、 碱性氧化物有:氧化钠Na2O、氧化钙CaO、氧化镁MgO、氧化锌ZnO、氧化铁Fe2O3、氧化亚铁FeO、氧化铜CuO、氧化汞HgO、 碱性氧化物一定为金属氧化物,金属氧化物不一定为碱性氧化物 2.酸性氧化物 大部分的非金属氧化物为,但有特例:水H2O,一氧化碳CO、一氧化氮NO不是酸性氧化物,七氧化二锰Mn2O7虽然为金属氧化物但属于酸性氧化物、 非金属氧化物不一定为酸性氧化物 3.不成盐氧化物:一氧化碳CO、一氧化氮NO 4.两性氧化物:氧化铝Al2O3 5.过氧化物:过氧化氢H2O2、过氧化钠Na2O2 四、酸 中学常见的酸: 盐酸HCl、硫酸H2SO4、硝酸HNO3、碳酸H2CO3、磷酸H3PO4、次氯酸HClO、氯酸HClO3、高氯酸HClO4、亚硫酸H2SO3、硅酸H2SiO3、氢硫酸H2S、氢碘酸HI、氢溴酸HBr、氢氟酸HF、乙酸CH3COOH (1)依据组成分为含氧酸和无氧酸 1.含氧酸 硫酸H2SO4、硝酸HNO3、碳酸H2CO3、磷酸H3PO4、次氯酸HClO、氯酸HClO3、高氯酸HClO4、亚硫酸H2SO3、硅酸H2SiO3、乙酸CH3COOH 2.无氧酸

高一物理尖子生讲义(上)

物理培养尖子生讲义 第一讲:运动学 训练方向一、利用一级结论和二级结论进行速算 1、一物体由静止开始作匀加速直线运动,其在第二秒内的位移为3m,则其加速度为______ 其在第20秒内的位移为__________,其在前20秒内的位移为_______ 2、一作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已知初速度为3m/s,发生了一段位移,已知在位移中点 的速度为 22 5 m/s,则其末速度为_________。整个过程的平均速度为__________ 3、一作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其在前4秒内发生的位移为8m,在紧接着的两秒内发生的位移为10m,则其加速度为________,在下一个两秒内发生的位移为_________ 4. 一作匀加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已知加速度为1m/s2,其在第10秒内的位移为10.5m,则其初速度为________,其在第22秒内的位移为___________ 5.物体在水平拉力作用下,从静止开始作匀加速直线运动,经过4 秒钟达到4 米/秒,此时撤去拉力,物体在地面上滑行一段距离后停下来.在这全过程中,物体运动的平均速度为_________ 6.为研究钢球在液体中运动时所受阻力的大小,让钢球从某一高度竖直落下 进入液体中运动,用闪光照相方法拍摄钢球在不同时刻的位置,如图所 示.已知钢球在液体中运动时受到的阻力与速度大小成正比,即F kv , 闪光照相机的闪光频率为f,图中刻度尺的最小分度为s0,钢球的质量为m, 则阻力常数k的表达式是_____________ 训练方向二:加速度恒定的往返运动 【母题1】一物体做匀变速直线运动,某时刻速度的大小为4m/s,2s后速度的大小变为10m/s,在这2s内该物体的加速度可能为多大?物体发生的位移可能为多大?

初中八年级数学竞赛培优讲义全套专题25 配方法-精编

专题 25 配方法 阅读与思考 把一个式子或一个式子的部分写成完全平方式或者几个完全平方式的和的形式,这种方法叫配方法,配方法是代数变形的重要手段,是研究相等关系,讨论不等关系的常用技巧. 配方法的作用在于改变式子的原有结构,是变形求解的一种手段;配方法的实质在于揭示式子的非负性,是挖掘隐含条件的有力工具. 配方法解题的关键在于“配方”,恰当的“拆”与“添”是配方常用的技巧,常见的等式有: 1、222 2()a ab b a b ±+=± 2、2 a b ±= 3、2222 222()a b c ab bc ca a b c +++++=++ 4、2 2 2 2221 [()()()]2 a b c ab bc ac a b b c a c ++---= -+-+- 配方法在代数式的求值,解方程、求最值等方面有较广泛的应用,运用配方解题的关键在于: (1) 具有较强的配方意识,即由题设条件的平方特征或隐含的平方关系,如2 a = 能 联想起配方法. (2) 具有整体把握题设条件的能力,即善于将某项拆开又重新分配组合,得到完全平方式. 例题与求解 【例1】 已知实数x ,y ,z 满足2 5,z 9x y xy y +==+- ,那么23x y z ++=_____ (“祖冲之杯”邀请赛试题) 解题思路:对题设条件实施变形,设法确定x , y 的值. 【例2】 若实数a ,b , c 满足222 9a b c ++= ,则代数式2 2 2 ()()()a b b c c a -+-+- 的 最大值是 ( ) A 、27 B 、18 C 、15 D 、12 (全国初中数学联赛试题) 解题思路:运用乘法公式 ,将原式变形为含常数项及完全平方式的形式.

高中化学物质的分类及转化试题经典(1)

高中化学物质的分类及转化试题经典(1) 一、高中化学物质的分类及转化 1.X、Y、Z、W各代表一种物质,若X+Y=Z+W,则X和Y的反应不可能是( ) A.盐和盐的反应B.碱性氧化物和水的反应 C.酸与碱的反应D.酸性氧化物和碱的反应 【答案】B 【解析】 【详解】 A. 盐和盐反应能生成两种新盐,故A正确; B. 碱性氧化物和水的反应生成相应的碱,只生成一种物质,故B错误; C. 酸和碱反应生成盐和水,故C正确; D. 碱和酸性氧化物反应生成盐和水,故D正确; 故选:B. 【点睛】 根据题干提供的信息可以看出此反应为两种物质反应生成两种物质的反应,可以从具体的反应进行完成. 2.在给定条件下,下列选项所示的物质间转化均能实现的是() A.Fe(s) Fe2O3FeCl3(aq) B.CuO Cu(NO3)2(aq) Cu(NO3)2(s) C.SiO2(s) H2SiO3(s) Na2SiO3(aq) D.N2(g) NH3(g) NO(g) 【答案】D 【解析】 【分析】 【详解】 A.铁与水蒸汽反应生成四氧化三铁,故A不选; B.Cu(NO3)2(aq)加热要水解,产生氢氧化铜和硝酸,硝酸易挥发,水解平衡右移,得不到Cu(NO3)2(s),故B不选; C.二氧化硅不溶于水也不与水反应,故C不选; D.氮气与氢气合成氨气,氨气催化氧化生成NO,故D选; 故选D。 【点睛】 本题综合考查元素化合物知识,侧重于元素化合物知识的综合理解和运用的考查,注意相关基础知识的积累,易错点C,二氧化硅不溶于水也不与水反应。 3.下列各项操作中不发生先沉淀后溶解现象的是()

①向饱和碳酸钠溶液中通入过量CO 2②向Fe(OH)3胶体中逐滴滴入过量的H 2SO 4 ③向Ba(NO 3)2溶液中通入过量SO 2④向石灰水中通入过量CO 2 ⑤向硅酸钠溶液中滴入过量的盐酸. A .①②③ B .①②⑤ C .①②③⑤ D .①③⑤ 【答案】D 【解析】 【分析】 【详解】 ①中发生的反应是Na 2CO 3+CO 2+H 2O=2NaHCO 3,NaHCO 3比Na 2CO 3溶解度小但质量大,且反应中中消耗H 2O ,所以有沉淀析出且不溶解,符合;②向Fe(OH)3胶体中加入H 2SO 4首先发生胶体的聚沉,出现Fe(OH)3沉淀,H 2SO 4过量,Fe(OH)3与H 2SO 4反应而溶解,不符合;③硝酸钡溶液中通入二氧化硫,二氧化硫溶于水生成亚硫酸,酸性溶液中硝酸根离子具有强氧化性,能氧化亚硫酸为硫酸,溶液中生成硫酸钡沉淀,现象是只生成沉淀,③符合;④向澄清石灰水中通入过量的CO 2,先生成碳酸钙沉淀,后沉淀溶解生成碳酸氢钙溶液,反应现象是先沉淀后溶解,不符合;⑤向硅酸钠溶液中滴入过量的盐酸,发生反应Na 2SiO 3+2HCl=H 2SiO 3↓+2NaCl ,只生成白色沉淀,符合;答案选D 。 【点睛】 本题考查常见物质的的化学反应与现象。向溶液中加入某物质,先出现沉淀后沉淀溶解的总结如下: (1)向澄清石灰水中通入CO 2(SO 2)至过量。 (2)向Fe(OH)3胶体中加入硫酸至过量 (3)向可溶性铝盐中加入NaOH 溶液至过量 (4)向偏铝酸盐中加入盐酸至过量 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升高温度能提高活化分子的比例,从而加快反应速率 B .胶体和溶液的本质区别是有无丁达尔效应 C .将3FeCl 饱和溶液滴入NaOH 溶液中,可获得3Fe(OH)胶体 D .2CO 与2SiO 都属于酸性氧化物,都能与水反应生成相应的酸 【答案】A 【解析】 【分析】 【详解】 A .升高温度单位体积内活化分子总数增大,活化分子百分含量增大,发生有效碰撞的几率增大,反应速率加快,故A 正确; B .胶体和溶液的本质区别是分散质粒子的直径大小不同,胶体能产生丁达尔效应,溶液不能,可用丁达尔效应区分二者,但丁达尔效应不是本质区别,故B 错误; C .将3FeCl 饱和溶液滴入NaOH 溶液中,获得3Fe(OH)沉淀,制备3Fe(OH)胶体应将饱和

高一物理下册 抛体运动(培优篇)(Word版 含解析)

一、第五章抛体运动易错题培优(难) 1.如图所示,半径为R的半球形碗竖直固定,直径AB水平,一质量为m的小球(可视为 质点)由直径AB上的某点以初速度v0水平抛出,小球落进碗内与内壁碰撞,碰撞时速度大小为2gR,结果小球刚好能回到抛出点,设碰撞过程中不损失机械能,重力加速度为g,则初速度v0大小应为() A.gR B.2gR C.3gR D.2gR 【答案】C 【解析】 小球欲回到抛出点,与弧面的碰撞必须是垂直弧面的碰撞,即速度方向沿弧AB的半径方向.设碰撞点和O的连线与水平夹角α,抛出点和碰撞点连线与水平夹角为β,如图,则由2 1 sin 2 y gt Rα ==,得 2sin R t g α =,竖直方向的分速度为 2sin y v gt gRα ==,水平方向的分速度为 22 (2)(2sin)42sin v gR gR gR gR αα =-=-,又 00 tan y v gt v v α==,而2 00 1 2 tan 2 gt gt v t v β==,所以tan2tan αβ =,物体沿水平方向的位移为2cos x Rα =,又0 x v t =,联立以上的方程可得 3 v gR =,C正确. 2.一阶梯如图所示,其中每级台阶的高度和宽度都是0.4m,一小球以水平速度v飞出,欲打在第四台阶上,则v的取值范围是()

A 6m/s 22m/s v << B .22m/s 3.5m/s v <≤ C 2m/s 6m/s v << D 6m/s 23m/s v << 【答案】A 【解析】 【分析】 【详解】 若小球打在第四级台阶的边缘上高度4h d =,根据2 112 h gt = ,得 1880.4s 0.32s 10 d t g ?= == 水平位移14x d = 则平抛的最大速度 1112m/s 0.32 x v t = == 若小球打在第三级台阶的边缘上,高度3h d =,根据2 212 h gt = ,得 260.24s d t g = = 水平位移23x d =,则平抛运动的最小速度 2226m/s 0.24 x v t = == 所以速度范围 6m/s 22m/s v << 故A 正确。 故选A 。 【点睛】 对于平抛运动的临界问题,可以通过画它们的运动草图确定其临界状态及对应的临界条件。 3.一个半径为R 的空心球固定在水平地面上,球上有两个与球心O 在同一水平面上的小孔A 、B ,且60AOB ∠=?2 gR

七年级秋季培优讲义整式专题

2018年七年级秋季培优讲义——整式专题(一) 【知识解读】 整式加减: 1. 代数式的概念 代数式是用基本的运算符号(运算符号包括加、减、乘、除以及乘方、开方)把数字或字母连接而成的式子,单独一个数或一个字母也可以看成代数式. 2. 代数式的值 用具体的数值代入代数式中得到的计算结果叫代数式的值. 3. 整式的加减 (1)单项式:数与字母的积的代数式叫单项式,数字因数叫单项式的系数,所有字母的指数的和叫单项式的次数;单个的字母或单个的数也叫单项式. (2)多项式:几个单项式的和叫多项式,多项式中次数最高的单项式的次数叫多项式的次数,单项式的个数也就是多项式的基数. (3)单项式和多项式统称为整式. (4)同类项,两个单项式中,如果所含有的字母相同且相同字母的指数也相等,那么这两个单项式叫同类项. (5)整式的加减:整式的加减的本质也就是合并同类项,合并同类项的法则是:把系数相加减,字母和字母的指数不变. 本章的主要内容是单项式、多项式、整式的概念,合并同类项,去括号以及整式加减运算等. 整式的加减运算是学习“一元一次方程”的直接基础,也是以后学习分式和根式运算、方程以及函数等知识的基础,同时也是学习物理、化学等学科及其他科学技术不可缺少的数学工具. 整式加减涉及的概念 准确地掌握这些概念并注意它们的区别与联系是解相关问题的基础,归纳起来就是要注意以下几点: 1. 理解四式(单项式、多项式、整式、n 次m 项式)、三数(系数、次数、项数)和二项(常数项、同类项) 2. 掌握三个法则(去括号法则、添括号法则、合并同类项法则). 3. 熟悉两种排列(升幂排列、降幂排列). 整式加减的一般步骤 1. 根据去括号法则去括号. 2. 合并同类项. 【例题精讲】 【例1】(1)已知关于x 、y 的单项式234x y 与单项式1218m n x y ---的和为一个单项式,求mn . (2)已知关于x 、y 的单项式4b c x y 与单项式1218m n x y ---的和为4n m ax y ,求abc . 【例2】(1)先化简,再求值:224[62(42)]1x y xy xy x y ----+,其中1 2 x =-,y =2. (2)已知4m n -=,1mn =-,求(223)(322)(4)mn m n mn n m mn n m -++-+--++的值. 【例3】已知多项式3223(3)(2)5m x x x n x x x -++++-是关于x 的二次多项式,当x =2时的值为-17,求当x =-2时,此多项式的值. 【例4】已知多项式2x ax y b +-+与2363bx x y -+-的差的值与字母x 的取值无关,求代数式22223(2)(4)a ab b a ab b ---++的值.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培优辅导讲义

最新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培优辅导讲义 第1讲与有理数有关的概念 考点·方法·破译 1.了解负数的产生过程,能够用正、负数表示具有相反意义的量. 2.会进行有理的分类,体会并运用数学中的分类思想. 3.理解数轴、相反数、绝对值、倒数的意义.会用数轴比较两个有理数的大小,会求一个数的相反数、绝对值、倒数. 经典·考题·赏析 【例1】写出下列各语句的实际意义⑴向前-7米⑵收人-50元⑶体重增加-3千克【解法指导】用正、负数表示实际问题中具有相反意义的量.而相反意义的量应该包合两个要素:一是它们的意义相反.二是它们具有数量.而且必须是同类两,如“向前与自后、收入与支出、增加与减少等等” 解:⑴向前-7米表示向后7米⑵收入-50元表示支出50元⑶体重增加-3千克表示体重减小3千克. 【变式题组】 01.如果+10%表示增加10%,那么减少8%可以记作() A.-18% B.-8% C.+2% D.+8% 02.(金华)如果+3吨表示运入仓库的大米吨数,那么运出5吨大米表示为( ) A.-5吨B.+5吨C.-3吨D.+3吨 03.(山西)北京与纽约的时差-13(负号表示同一时刻纽约时间比北京晚).如现在是北京时间15:00,纽约时问是_ ___ 【例2】在- 22 7 ,π,0,0.033 . 3这四个数中有理数的个数( ) A. 1个B. 2个C. 3个D. 4个 【解法指导】有理数的分类:⑴按正负性分类,有理数0 ?? ? ? ? ?? ? ?? ?? ?? ? 正整数 正有理数 正分数 负整数 负有理数 负份数 ;

(2)按整数、分数分类,有理数 ?? ?? ? ? ?? ?? ? ? ?? ?? ? 正整数 整数0 负整数 正分数 分数 负分数 ;其中分数包括有限小数和无限循环小数,因为π=3.1415926…是无限不循环小数,它不能写成分数的形式,所以π不是有理数, - 22 7是分数,0.033 . 3是无限循环小数可以化成分数形式,0是整数,所以都是有理数,故选C.【变式题组 】 01.在7,0,15,- 1 2 ,-301,31.25,- 1 8 ,100,1,-3 001中,负分数为,整数为,正整数 . 02.(河北秦皇岛)请把下列各数填入图中适当位置15,- 1 9 , 2 15 ,- 13 8 ,0.1,-5.32,123, 2.333 【例3】(宁夏)有一列数为-1, 1 2 ,- 1 3 , 1 4 ,- 1 5 , 1 6 ,…,找规律到第2007个数是 .【解法指导】从一系列的数中发现规律,首先找出不变量和变量,再依变量去发现规律.归纳去猜想,然后进行验证.解本题会有这样的规律:⑴各数的分子部是1;⑵各数的分母依次为1,2,3,4,5,6,…⑶处于奇数位置的数是负数,处于偶数位置的数是正数,所以第2007个数的分子也是1.分母是2007,并且是一个负数,故答案为- 1 2007 . 【变式题组】 01(湖北宜昌)数学解密:第一个数是3=2 +1,第二个数是5=3 +2,第三个数是9=5+4,第四个数是17=9+8…观察并猜想第六个数是 . 02.(毕节)毕达哥拉斯学派发明了一种“馨折形”填数法,如图则?填____. 03.(茂名)有一组数1,2,5,10,17,26…请观察规律,则第8个数为__ __ . 【例4】(2008年河北张家口)若1+ m 2 的相反数是-3,则m的相反数是____. 【解法指导】理解相反数的代数意义和几何意义,代数意义只有符号不同的两个数叫互为相反数.几何意义:在数轴上原点的两旁且离原点的距离相等的两个点所表示的数叫互为相反

元素与物质的分类--胶体

第一节元素与物质分类(预习案)№22 -------胶体的性质和应用 高一化学组2010.10.18 [自主探究] 一、一种重要的混合物————胶体 1.分散系:把一种(或多种)物质分散在________________叫做分散系,前者属于被分散的物质称作_____________,后者起容纳分散质的作用,称作__________ 2.当分散剂是水或其他液体时,如果按照分散质微粒的大小来分类,可把分散系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分散质微粒的直径___________的分散系叫做溶液,分散质微粒的直径___________的分散系叫做浊液,分散质微粒的直径在_______________范围的分散系叫做胶体。 4.三种分散系的比较 5.常见的胶体分散系 ①Fe(OH)3胶体,Al(OH)3胶体 ②卤化银胶体。 ③土壤胶体。 ④豆奶、牛奶、蛋清的水溶液。 ⑤有色玻璃,如蓝色钴玻璃(分散质为钴的蓝色氧化物,分散剂为玻璃)。 ⑥烟、云、雾。 二.胶体的性质 1.胶体定义: 2.胶体的性质 (1)丁达尔现象:用一束光通过盛有Fe(OH)3胶体的烧杯时,在与光束垂直的方

向观察,可以看到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个现象称作______________或________________。 这是由于胶体微粒对可见光的___________形成的。 丁达尔现象可用于区别_________和__________。 (2)聚沉:胶体形成沉淀析出的现象称为聚沉。胶体聚沉的条件有:①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③________________。 3.胶体的提纯:(阅读课本37页胶体与渗析) 4.Fe(OH)3胶体的制备:(课本39页第4题) (1)向沸水 .........即..中滴加几滴饱和的氯化铁溶液,适当加热至液体呈透明的红褐色可形成氢氧化铁胶体(注意加热时间不宜过长,否则会形成氢氧化铁沉淀)。 FeCl3 +3H23(胶体) +3HCl 5.胶体的应用 (1)盐卤点豆腐; (2)明矾净水; (3)FeCl3溶液用于伤口止血。 (4)土壤胶体中离子的吸附和交换过程,保肥作用。 预习检测 1.(双)下列分散系属于胶体的是() A.淀粉溶液B.食盐水C.牛奶D.碘酒 2.(双)不存在丁达尔现象的分散系是 ( ) A.纯水 B. 蔗糖溶液 C.淀粉溶液 D.蛋白质溶液 3.胶体区别于其他分散系的本质特征是() A.分散质直径在1nm-100nm之间 B.产生丁达尔现象 C.胶体微粒不能穿透半透膜 第二节元素与物质的分类(2)课内探究案№23

高一物理必修二经典题型

XXX 教育培优讲义——高一物理必修二《曲线运动》 一、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的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正确,有的小题有多个选项正确。 1.关于运动的合成与分解,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 ) A .合速度的大小一定比每一个分速度大 B .两个直线运动的合运动一定是直线运动 C .两个匀速直线运动的合运动一定是匀速直线运动 D .两个分运动的时间一定与它们的合运动的时间相同。 2.一个物体以速度v 0水平抛出,落地时速度的大小为v ,不计空气的阻力,则物体在空中飞行的时间为 ( ) A .g v v 0- B .g v v 0 + C . D . g v v 2 2+ 3.如图所示,质点通过位置P 时的速度、加速度及P 附近的一段轨迹都在图上标出,其中可能正确的是( )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②④ 4.一质点做曲线运动,在运动的某一位置,它的速度方向、加速度方向以及所受的合外力的方向的关系是( ) A.速度、加速度、合外力的方向有可能都相同

B.加速度与合外力的方向一定相同 C.加速度方向与速度方向一定相同 D.速度方向与合外力方向可能相同,也可能不同 5.降落伞在匀速下降过程中遇到水平方向吹来的风,若风速越大,则降落伞( ) A.下落的时间越短 B.下落的时间越长 C.落地时速度越小 D.落地时速度越大 6.如图所示,在光滑的水平面上有一小球a以初速度v0运动,同时刻在它的正上方有小球b也以初速度v0水平抛出,并落于c点,则( ) A.小球a先到达c点 B.小球b先到达c点 C.两小球同时到达c点 D.不能确定 7.将一蜡块置于注满清水的长玻璃管中,封闭管口后将玻璃管竖直倒置,在蜡块匀速上浮的同时,使玻璃管紧贴黑板面水平向右匀速运动[如图(甲)所示],则蜡块相对于黑板的运动轨迹是图(乙)中的( )

(完整版)初一数学培优专题讲义

初一数学基础知识讲义 第一讲和绝对值有关的问题 一、知识结构框图: 数 二、绝对值的意义: (1)几何意义:一般地,数轴上表示数a的点到原点的距离叫做数a的绝对值,记作|a|。 (2)代数意义:①正数的绝对值是它的本身;②负数的绝对值是它的相反数; ③零的绝对值是零。 也可以写成: () () () ||0 a a a a a a ? ?? =? ? - ?? 当为正数 当为0 当为负数 说明:(Ⅰ)|a|≥0即|a|是一个非负数; (Ⅱ)|a|概念中蕴含分类讨论思想。 三、典型例题 例1.(数形结合思想)已知a、b、c在数轴上位置如图:则代数式| a | + | a+b | + | c-a | - | b-c | 的值等于(A )A.-3a B. 2c-a C.2a-2b D. b

解:| a | + | a+b | + | c-a | - | b-c |=-a-(a+b)+(c-a)+b-c=-3a 分析:解绝对值的问题时,往往需要脱去绝对值符号,化成一般的有理数计算。脱去绝对值的符号时,必须先确定绝对值符号内各个数的正负性,再根据绝对值的代数意义脱去绝对值符号。这道例题运用了数形结合的数学思想,由a 、b 、c 在数轴上的对应位置判断绝对值符号内数的符号,从而去掉绝对值符号,完成化简。 例2.已知:z x <<0,0>xy ,且x z y >>, 那么y x z y z x --+++ 的值( C ) A .是正数 B .是负数 C .是零 D .不能确定符号 解:由题意,x 、y 、z 在数轴上的位置如图所示: 所以 分析:数与代数这一领域中数形结合的重要载体是数轴。这道例题中三个看似复杂的不等关系借助数轴直观、轻松的找到了x 、y 、z 三个数的大小关系,为我们顺利化简铺平了道路。虽然例题中没有给出数轴,但我们应该有数形结合解决问题的意识。 例3.(分类讨论的思想)已知甲数的绝对值是乙数绝对值的3倍,且在数轴上表示这两数的点位于原点的两侧,两点之间的距离为8,求这两个数;若数轴上表示这两数的点位于原点同侧呢? 分析:从题目中寻找关键的解题信息,“数轴上表示这两数的点位于原点的两侧”意味着甲乙两数符号相反,即一正一负。那么究竟谁是正数谁是负数,我们应该用分类讨论的数学思想解决这一问题。 解:设甲数为x ,乙数为y 由题意得:y x 3=, (1)数轴上表示这两数的点位于原点两侧: 若x 在原点左侧,y 在原点右侧,即 x<0,y>0,则 4y=8 ,所以y=2 ,x= -6 若x 在原点右侧,y 在原点左侧,即 x>0,y<0,则 -4y=8 ,所以y=-2,x=6 (2)数轴上表示这两数的点位于原点同侧: 若x 、y 在原点左侧,即 x<0,y<0,则 -2y=8 ,所以y=-4,x=-12 若x 、y 在原点右侧,即 x>0,y>0,则 2y=8 ,所以y=4,x=12 例4.(整体的思想)方程x x -=-20082008 的解的个数是( D ) A .1个 B .2个 C .3个 D .无穷多个 分析:这道题我们用整体的思想解决。将x-2008看成一个整体,问题即转化为求方程a a -=的解,利用绝对值的代数意义我们不难得到,负数和零的绝对值等于它的相反数,所以零和任意负数都是方程的解,即本题的答案为D 。 例5.(非负性)已知|a b -2|与|a -1|互为相互数,试求下式的值. ()()()()()() 1111 112220072007ab a b a b a b ++++++++++L 0)()(=--+-+=--+++y x z y z x y x z y z x

最新(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培优辅导讲义

最新(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培优辅导讲义 第1讲与有理数有关的概念 考点·方法·破译 1.了解负数的产生过程,能够用正、负数表示具有相反意义的量. 2.会进行有理的分类,体会并运用数学中的分类思想. 3.理解数轴、相反数、绝对值、倒数的意义.会用数轴比较两个有理数的大小,会求一个数的相反数、绝对值、倒数. 经典·考题·赏析 【例1】写出下列各语句的实际意义⑴向前-7米⑵收人-50元⑶体重增加-3千克 【解法指导】用正、负数表示实际问题中具有相反意义的量.而相反意义的量应该包合两个要素:一是它们的意义相反.二是它们具有数量.而且必须是同类两,如“向前与自后、收入与支出、增加与减少等等”解:⑴向前-7米表示向后7米⑵收入-50元表示支出50元⑶体重增加-3千克表示体重减小3千克. 【变式题组】 01.如果+10%表示增加10%,那么减少8%可以记作() A.-18% B.-8% C.+2% D.+8% 02.(金华)如果+3吨表示运入仓库的大米吨数,那么运出5吨大米表示为( ) A.-5吨B.+5吨C.-3吨D.+3吨 03.(山西)北京与纽约的时差-13(负号表示同一时刻纽约时间比北京晚).如现在是北京时间15:00,纽约时问是_ ___ 【例2】在-错误!,π,0,0.033 . 3这四个数中有理数的个数( ) A. 1个B. 2个C. 3个D. 4个 【解法指导】有理数的分类:⑴按正负性分类,有理数 ?? ? ? ? ?? ? ?? ?? ?? ? 正整数正有理数 正分数 负整数 负有理数 负份数 ; (2)按整数、分数分类,有理数?? ?? ? ? ?? ?? ? ? ?? ?? ? 正整数 整数0 负整数 正分数 分数 负分数 ;其中分数包括有限小数和无限循环小数,因为π= 3.1415926…是无限不循环小数,它不能写成分数的形式,所以π不是有理数,-错误!是分数,0.033 . 3是 无限循环小数可以化成分数形式,0是整数,所以都是有理数,故选C.【变式题组】 01.在7,0,15,-错误!,-301,31.25,-错误!,100,1,-3 001 中,负分数为,整数 为,正整数 . 02.(河北秦皇岛)请把下列各数填入图中适当位置15,-错误!,错误!,-错误!,0.1,-5.32,123, 2.333 【例3】(宁夏)有一列数为-1,错误!,-错误!,错误!,-错误!,错误!,…,找规律到第2007个数是 .【解法指导】从一系列的数中发现规律,首先找出不变量和变量,再依变量去发现规律.归纳去猜想,然后进行验证.解本题会有这样的规律:⑴各数的分子部是1;⑵各数的分母依次为1,2,3,4,5,6,…⑶处于奇数位置的数是负数,处于偶数位置的数是正数,所以第2007个数的分子也是1.分母是

高中化学物质的分类汇总

高中化学物质的分类汇总 高中化学物质的分类知识点总结 1、物质的组成、性质和分类: (一)掌握基本概念 1. 分子 分子是能够独立存在并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一种微粒。 (1)分子同原子、离子一样是构成物质的基本微粒。 (2)按组成分子的原子个数可分为: 单原子分子:Ne 、C、 He 、Kr…… 双原子分子:H2 、O2、HCl、No…… 多原子分子:H2O、P4 、C6H12O6…… 2. 原子 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微粒,确切的说,化学反应中原子核不变,只有核外电子发生变化。 (1)原子是组成某些物质(如金刚石、晶体硅、二氧化硅等原子晶体)和分子的基本微粒。 (2)原子是由原子核(中子、质子)和核外电子组成的。 3. 离子 离子是指带电荷的原子或原子团。 (1)离子可分为阳离子和阴离子 阳离子:Li+、Na+、H+、NH4+…… 阴离子:Cl-、O2-、OH-、SO4-…… (2)存在离子的物质: ①离子化合物中:NaCl、CaCl2、CaSo4…… ②电解质溶液中:盐酸、氯化钠溶液中…… ③金属晶体中:钠、铁、钾、铜…… 4. 元素 元素是具有相同核电荷数的(即质子数)的同一类原子的总称。 (1)元素与物质、分子、原子的区别与联系;物质是由元素组成的(宏观看);物质是由原子、分子、或离子构成的(微观看)。 (2)某些元素可以形成不同的单质(性质、结构不同)同素异形体。(3)各元素在地壳中质量分数各不相同,占前五位的是:O、Si、Al、

Fe、Ga。 5. 同位素 同位素指同一元素不同核素之间互称同位素,即具有相同质子数不同中子数的同一类原子互称为同位素。如氢(H)有三种同位素:11H、 21H、31H(氕、氘、氚)。 6. 核素 核素是具有特定质量数、原子序数和核能态,而且其寿命足以被观察的一类原子。 (1)同种元素,可以有若干种不同的核素—同位素。 (2)同一种元素的各种核素尽管中子数不同,但他们质子数与电子数相同。核外电子排布相同,因而他们的化学性质几乎相同。 7. 原子团 原子团是指多个原子结合成的集体,在许多反应中,原子团作为一个集体参加反应。原子团有以下几种类型:根(如SO42-、OH-、CH3COO-等)、官能团(有机物分子中能反应物质特殊性质的原子团,如-OH、 -NO2、-COOH等)、游离基(又称自由基、具有不成价电子的原子团,如甲基游离基·CH3)。 8. 基 化合物中具有特殊性质的一部分原子或原子团,或化合物分子中去掉某些原子或原子团后剩下的原子团。 (1)有机物的官能团是决定物质主要性质的基,如醇的羟基(-OH)和羧酸的羧基(-COOH)。 (2)甲烷(CH4)分子中去掉一个氢原子后剩余部分(·CH3)含有未成对的价电子,称为甲基或甲基游离基,也包括单原子的游离基(·Cl)。 基(羟基):电中性,不能独立存在,只能和其他基或原子团相结合。根(氢氧根):带负电,能独立存在于溶液或离子化合物中。 9. 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物理性质 (1)概念:(宏观)物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的性质。(2)实质:(微观)物质的分子组成和结构没有发生变化时所呈现的性质。 (3)物理性质一般包括:颜色、状态、气味、味道、密度、熔点、沸点、溶解性、导电性、导热性、延展性等。 化学性质

物质的分类、分散系、胶体超级详细教案

简单分类法及其应用 第一课时简单分类法及其应用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了解分类的方法:单一分类法、交叉分类法和树状分类法。 (2)、归纳总结能力的培养。培养学生根据事实分析、归纳和总结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 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引导学生对具体的化学物质和化学反应从不同角度进行分类。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思考与交流讨论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和情感。 (2)、培养学生严谨求实、勇于探索的科学态度。 (3)、对知识进行分类的方法是简单易行的科学方法。 教学重难点:不同分类方法的优缺点及化学物质的分类 教学过程: 【导入】老师:同学们都有到超市买东西的经历,大超市有成千上万种商品,为什么你能够迅速挑出你所需要的东西?比如说你要买一个作业本,你会到哪里寻找?图书馆里有许许多多的书籍,为什么你能够很快就找到你所需要的书? 学生:因为超市和图书馆里的东西都是按不同的类别摆放好的。 老师:很好,因为人们在将这些物品摆放在货架和书架时对其进行了分类处理,用一个成语概括就是物以类聚,所以我们能很快的找到我们所需要的物品。目前人类发现和合成的化学物质已超过3000万种,对于这么多的化学物质和如此丰富的化学变化,人们是怎样认识和研究的呢?同样的运用了分类的方法。那么物质又是怎么被分类的呢?分类的方法有哪些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下。 【板书】第二章第一节简单分类法及其应用 【推进】分类法就是把事物按照事先设定的标准进行归类分组的一种方法。它也是学习和研究化学物质及其变化的一种常用科学方法。运用分类的方法不仅能使有关化学物质及其变化的知识系统化,还可以通过分门别类的研究,发现物质及其变化的规律。 【讨论】运用分类法的目的和意义是什么呢? 【回答】能够提高人们工作、学习的效率,使人们更快更便捷的达到目的。 【讲述】常用的分类方法有三种,第一种就是单一分类法,单一就是标准唯一。我们在初中的时候学过四大基本反应类型,就是按照单一分类法进行分类的,同学们还记得是哪四大基本反应类型吗? 【回答】就是化合反应,分解反应,置换反应,复分解反应。 【讲述】化合反应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生成另一种物质的反应,这是判断一个反应是否是化合反应的唯一标准,用一个简单的公式表示就是A+B=AB;分解反应是由一种物质生成两种或两种以上其他物质的化学反应,用一个简单公式表示就是AB=A+B;置换反应是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生成另一种单质和另一种化合物的反应,同样用一个简单公式表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