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冷原理试题集

制冷原理试题集
制冷原理试题集

《制冷原理及设备》试题集

一、名词解释(每题3分)

制冷制冷循环喷射系数制冷系数热力系数热力完善度

COP值热泵泵热系数理论循环劳伦兹循环回热循环

比功单位制冷量单位容积功指示效率液体过冷实际制冷系数

理论输气量头际输气量输气系数能效比制冷机工况载冷剂

ODP GWP冰堵镀铜现象膨润现象单位容积制冷量

单位制冷量比功CFC、HCFC

一、二级节

共沸混合物非共沸混合物

膨润现象干式蒸发器满液式蒸发器冷风机静态过热度电化学制冷

有效过热吸附式制冷热电制冷喷射式制冷气体膨胀制冷中间(不)完全冷

却二、填空题(每题1 分)

1. 按照温度范围,制冷一般可分为、

2. 液体汽

、、。

、。、

3.帕尔帖效应是指。

4.蒸汽喷射式制冷机的喷射器由、、三部分组成。

5.蒸汽喷射式制冷机用作为评定喷射器性能的参数,喷射式制冷机效率低的主要原因

是。

6.影响吸附式制冷机商品化的主要制约因素是。

7.热电制冷机若要转为热泵方式运行,只要改变。

& ☆磁热效应是指。

9.液体汽化制冷循环由、、、四个过程组成。

10 .定压循环气体膨胀制冷机采用回热器的目的是。

11 .斯特林制冷循环由两个和两个过程组成。

12 .用汽化潜热和干度表示的单位制冷量表达式为。

13 .涡流管制冷装置中,从孔板流出的是气流;调节可改变两股气流的温度。

14 .压缩气体用膨胀机膨胀时温度,用节流阀膨胀时温度。

15.热量驱动的可逆制冷机的热力系数等于和两者之积。

16.^从温度为T0的低温热源取出的热量Q0中所含火为,工质焓火为。

17. ☆压缩式制冷循环的火效率表达式为。18?水一水型热泵系统由制冷转为采暖时既可以切换,也可以切换。

19 .对R22,设置回热器的好处是,缺点是,其中占主导地

位的是;回气过热度受_ 的限制。

20.对R22吸气过热使制冷系数,压缩机的容积效率

21.对R502,回热使循环单位容积制冷量_,制冷剂流量,制冷量,制冷系数22?过热使循环的比功_____ ,冷凝器单位热负荷 ____ ,制冷剂流量____ ,容积效率

23 ?吸气管道中的压力降导致比功_____ ,单位制冷量—,制冷系数—;减小压力降的主要方

法是___________ ,此法需同时考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4.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F系统中若吸气管管径过大虽使 ___________________ 降低,但增加了成本,更主要的是造成_______ 。

25.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高压液体管路中压降的主要因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6.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为防止汽化,高压制冷剂液体允许上升高度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7.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某小型水冷F冷库,机房设置在库房楼上对机组的好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坏处是____________ 。

28.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若环境温度升高,则蒸汽压缩式制冷机单位容积制冷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比容积功_____ ,蒸发温度 ___ 。

29.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对各种制冷剂,若冷凝温度不变,当时压缩机耗功最大。

30.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若冷室负荷渐减,则压缩式制冷机单位容积制冷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比容积功_____ ,制冷系数 _____ 。

31. ☆设压缩式制冷机名义制冷量为____________________ Q0,则任意工况下制冷量为。

32.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非共沸制冷剂定压冷凝过程中,温度逐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蒸发过程中温度逐渐_____________ 。

33. 非共沸制冷剂蒸发器中平均吸热温度________ T om = 。

34.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水不宜作为压缩式制冷机的制冷剂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和 ______________ 。

35.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氟里昂中破坏环境的有害物质是 ___ ,首批禁用氟里昂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 等。

36.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HCFC21的分子式为_______ , R134的分子式为__________ , CH2CF4的符号为 _______________ 。

37.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标准蒸发温度低的制冷剂临界温度,相同温度下气态压力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38.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相同温度下,t s低的制冷剂的压力,能达到的制冷温度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39.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R134a、R717、R22、R12的汽化潜热由大到小排序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相同蒸发温度下,标准沸点高的制冷剂单位容积制冷量___________ 。

40.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标准沸点相近的物质,分子量大则单位质量制冷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相同吸气温度和压力比条

件下,分子量大则压缩终温______________ 。

41.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R717、R22、R134a相同工况下排气温度由低到高的顺序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42.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氟里昂若溶油性差,在满液式蒸发器中产生分层时,上部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使机器回油 _____ ,对

制冷剂蒸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43.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共沸混合制冷剂的标准沸点较各组分物质的标准沸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且组分中总有一个是_______ 类

物质。

44.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F系统防止冰堵的措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避免“膨润作用”的措施是__________________ 。

45.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氨制冷系统必须设置空气分离器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46. 碳氢化合物制冷剂因燃爆性__________________ —,制冷系统低压侧必须;目前在环保型冰

箱中获得应用的碳氢化合物有____________ 和________ 。

47. 氟里昂的共性包括:分子量—,比重—,流动阻力损失—,传热性能—,绝热指数—,

压缩终温____ 。

48 .氟里昂中含H原子多则 _________ ,含Cl原子多则__________ ,含F原子多则_________ 。

49. ---------------------------------------------------------------------------------------- 氟里昂制冷系统中,若含水量超标则可能引起-------------------------------------------------- 或------------- 。

50. 配制盐水溶液载冷剂时,盐水浓度对应的析冰温度应比制冷剂的蒸发温度-------------- ,且

不应超过 ______________ 浓度。 与R12相比,R134a 的容积制冷量 ___ , COP ,流动阻力损失 ,传热性能_

共晶冰是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稀盐水溶液冻结时首先析出的是 __________ 限制单级压缩制冷循环最低蒸发温度的两个最主要因素是 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 多级压缩最低蒸发温度受限的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两级压缩制冷系统中,与低压级相比,高压级制冷剂流量 ____ ,压缩机理论排量 。 蒸发温度较低的两级压缩制冷系统设置气一液热交换器的主要目的是

_______________ 。

中间压力在高、低压压缩机已选定时根据 ____________ 确定;否则根据 ____________ 确定。 两级压缩制冷循环, NH 3系统采用 __________ 冷却,F 系统一般采用 ______________ 冷却。 当蒸发温度在-80 C 以下时,采用中温制冷剂则 ______ 过低,采用低温制冷剂则 _________ 过

复叠式制冷机高温部分使用 ____ 制冷剂,低温部分使用 ________ 制冷剂;低温部分的冷凝 器是高温部分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 。

☆膨胀容器的作用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若要高、低温级同时启动,则膨胀 容器应和 _______ 连接,并在连接管路上安装 _________________ 。

溴化锂溶液液面上蒸气总压力 ____ 水蒸气的压力, _______ 同温度水的饱和蒸气压力,溶液 中产生的水蒸气总是处于 ___ 状态。

单级吸收式制冷机的热平衡式为 ______ ,吸收式制冷机的最高热力系数为 ___________ 。 ☆吸收器的热负荷 _________ 冷凝器的热负荷;若冷却水采用串联流动方式,则通常先 经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溴化锂吸收式制冷机当冷冻水温度降低时,制冷量 ____ ,冷凝压力 ______ ,蒸发压力 _____ , 放气范围 _ 。

☆溴化锂吸收式制冷机当加热热源温度降低时,冷凝压力 _______ ,蒸发压力 _______ ,放气 范围 ___ 。

☆溴化锂吸收式制冷机当冷却水温度降低时, ___________ 制冷量_________ ,冷凝压力 _____ ,蒸发压力 ,

放气范围 _ 。

第一类溴化锂吸收式热泵输出热的温度 —驱动热源的温度,数量比驱动热源提供的热量 _。 干式蒸发器与满液式相比,传热系数 __ ,回油 _________ ,制冷剂充注量 _____ 。 蒸发式冷凝器可分为 ____ 和 _________ ,前者水的蒸发温度 —。

风冷冷凝器的风机通常为 ___ ,为强化传热,蛇形管内表面加工成 ________ ,管外 _______ 。 采用壳管式冷凝器的小型 F 制冷装置往往在冷凝器底部少放几排传热管, 留出空间 _______ ,

而不另设 __________ 。

风冷热泵机组中低压气液分离器安装于 _________ 和 ___________ 之间。F 系统中使用的低

压气液分离器应特别注意 _________ 。

51 .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 72.

73.

74.

F制冷系统选用外平衡式热力膨胀阀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有分液器的系统应采用—

6. C .不变

D .视工况而定

式膨胀阀。

与热力膨胀阀相比,电子膨胀阀调节范围

_______ ,控制精度 _____ ,过渡过程调节特性 冷凝压力是通过改变冷凝器的 _________ 实现的,水冷冷凝器通过控制 __________ 调节冷凝压力。

采用干式蒸发器的小型单机组蒸汽压缩机典型控制方案是:通过设置在冷室内的

75. 冷却塔中补充水的目的是 76. 常用油分离器型式有 77. 当蒸发温度低于

时毛细管的通流能力与蒸发温度几乎无关。

78. 79. 80. 压缩机保护措施包括 81. 常用制冷剂节流元件有

等。

82. 单机多库温系统中,通常在蒸发温度较高的库房回气管道上设置

最低的库房回气管道上设置

,在蒸发温度

83. 压缩机的能量调节途径有:

等。

84. 85.

86.

87. 1. 控制供液电磁阀,通过设置在吸气管道上的 ________ 根据《蒙》协定书,发展中国家 CFCs 停用日期为

若CpoTo _qo,则采用回热后循环制冷系数升高,如 吸附式制冷机当吸附剂 选择题(每题1分) 时脱附,蒸汽分压力

控制压缩机的启停。

,HCFC 停用日期为 .、 ___ 、_____ 等。

时吸附,蒸汽开始凝结。

低温制冷的温度范围是( A . 120K 以下 A )。

B . 120K ?20K

C . 20?0.3 K

D . 0.3K 以下

2. 液体汽化制冷循环中,通常效率最高的是(

A .蒸汽压缩式

B .蒸汽吸收式 A )。

3. 4. C .蒸汽喷射式

D .吸附式

涡流管制冷装置中,若控制阀关小,则冷热气流温差(

A .减小

B .增大

C .不变

D .先降后升

空气定压循环制冷机中增加回热器后,在相同工作条件下(

A .制冷量增大

B .制冷系数升高 A )。

C )。

C .压力比降低

D .压缩终温降低

5. 分析可逆制冷机,蒸发温差变化与冷凝温度变化相比对制冷系数的影响( A . 小 B .相等 C )。

C .大

D .不确定

R22制冷系统采用回热器后,制冷系数(

A .增大

B .减少

B )。

7.单级蒸汽压缩式制冷机,当蒸发温度下降时,制冷量减小,此时冷凝温度( C )。

A .不变

B .升高

C ?降低

D ?不确定

8.蒸汽压缩式制冷机,当蒸发温度下降时比容积功( D )。

A ?增大

B ?不变

C .减小

D .视工况而定

9.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B )。(2、3分别为压缩、冷凝终点)

A ?压缩过程有用功损失为w i-w o

B .绝热汽液热交换器中仍存在能量损失

C.冷凝过程中的有用功损失为T k (S2 —S3)

D .经过一个循环,制冷剂熵增为0,故循环附加功为0

10. 采用非共沸混合工质可达到节能的原因是(

D )。

A .劳伦兹循环制冷系数比逆卡诺循环高

B .非共沸混合工质冷凝压力低,压缩耗功少

C .定压下变温冷凝和变温蒸发的特性增大了传热温差,提高了换热效果

D .与变温热源相适应,减小了传热不可逆损失

11. 相同工况下, R717、R22、R12、R134a 制冷循环的单位质量制冷量由大到小排序为( D )。

A . R717、R12、R134a、R22 B. R22、R134a、R12、R717

C. R12、R134a、R717、R22

D. R717、R22、R134a、R12

12. 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B )

A . R22 溶水性差,系统应设置干燥剂

B. R22 具有良好的热力性能,在采用封闭式压缩机的小型冷冻机中可暂时替代R12

C. R22 遇明火会产生剧毒气体

D. R22 与润滑油有限互溶低温下液体混合物会出现分层,故要有专门的回油措施

13. 对NH3系统,不正确的说法是(D )

A .排汽温度高,压缩机常用水冷却

B .虽不会产生冰冻,但仍要严格控制系统中的水分

C .两级压缩循环采用两级节流比一级节流节能

D .相同工作温度范围内,两级压缩比单级压缩制冷系数低

14. 两级压缩循环,当蒸发温度升高时,( D )。

A .中间压力不变

B .中间压力下降,变化率小于蒸发压力的变化率

C .中间压力上升,变化率小于蒸发压力的变化率

2015制冷原理与装置试卷及答案 pdf形式

制冷原理与装置复习提要 1.制冷定义:a.?用?人?工的?方法使物体的温度降到环境温度以下,并能保持这个 温度。b.从低于环境温度的物体或空间吸热,并转移给环境介质的过程。 2.制冷的三个区域:a.环境温度-120K制冷(普冷)b.120K-0.3K低温(深冷) c.0.3K以下极低温 3.制冷与低温的区别:所获得的温度?高低不同,所采?用的?工质以及获得低温的 ?方法不同。 4.制冷机:实现制冷所必需的机器和设备。 制冷设备:换热器及其各种辅助设备。 制冷装置:将制冷机同消耗冷量的设备结合?一起的装置。 制冷剂:制冷机使?用的?工作介质。 制冷循环:制冷剂在制冷系统中所经历的?一系列热?力过程。 5.相变制冷原理:利?用液体在低温下的蒸发过程或固体在低温下的熔化或升华 过程从被冷却的物体吸收热量以制取冷量。 相变潜热:单位质量的物质在等温等压情况下,从?一个相变化到另?一个相吸收或放出的热量。 四个基本过程:低压液体蒸发吸热,低压蒸汽升压放热,?高压蒸汽冷凝放热,?高压液体降温放热。 6.根据低压蒸汽升压?方式不同,制冷?方法分为:蒸汽压缩式制冷,蒸汽吸收式 制冷,蒸汽喷射式制冷。 7.蒸汽吸收式制冷 循环的两个回路:制冷回路+溶液回路

制冷原理:利?用热源在发?生器中加热具有?一定含量的溶液,使其中作为制冷剂的低沸点组分部分被蒸发出来。然后送?入冷凝器冷凝成为液体,由节流阀降压到蒸发压?力,在蒸发器中蒸发制冷。蒸发器出来的制冷剂蒸汽被发?生器中完成发?生过程后剩下的溶液吸收,使溶液重新恢复到原有含量,再由发?生泵送到发?生器中循环使?用。 ?工质对:制冷剂:低沸点,易挥发。 吸收剂:?高沸点,不易蒸发。 典型的?工质对:?水—溴化锂,氨—?水。 要求:吸收剂应具有强烈吸收制冷能?力,沸点相差越?大越好,?二元溶液必须?非共沸。 8.吸收式制冷机分类 按?用途分:冷?水机组,热泵机组,冷热?水机组。 按热源分:蒸汽型,直燃型,热?水型。 按热源利?用?方式:单效(发?生器),双效(低压发?生器+?高压蒸汽)。 按机组结构分:单筒(发?生器、冷凝器、蒸发器、吸收器位于?一筒内),双筒(发?生器、冷凝器?一筒,蒸发器、吸收器另?一筒),多筒。 9.热电制冷理论基础:珀尔帖效应 珀尔帖效应:当直流电通过两种不同导体组成的回路时,结点上将产?生吸热或放热现象,这就是珀尔帖效应。 判断热电系统热端与冷端:电流?方向由N到P,降温吸热为冷端;电流?方向由P 到N,升温放热为热端。 10.热电偶测温理论基础:赛?贝克效应

制冷工程考试卷(含答案)

制冷原理考试题答案 填空(每空2分,共20分) ⒈制冷压缩机、(冷凝器)、节流阀和(蒸发器),是制冷剂赖以循环制冷所必不可少的机械设备,构成了最基本的制冷系统。 ⒉对制冷剂的热力学方面的选择要求,要求制冷剂的沸点要(低),临界温度要(高),凝固温度要(低)。(填高低) ⒊在蒸发压缩式制冷系统中,目前广泛采用的制冷剂有(氨),(氟利昂),和氟利昂的混合溶液等。 ⒋复叠式压缩制冷循环通常是由两个或两个以上(制冷系统)组成的多元复叠制冷循环。 ⒌空气压缩式制冷循环的主要热力设备有(空气压缩机)、冷却器、(吸热器)及膨胀器。 二、名词解释(每题4分,共20分) ⒈人工制冷。 人工制冷是指用认为的方法(1分)不断地从被冷却系统(物体或空间)排热至环境介质中去(1分),从而使被冷却系统达到比环境介质更低的温度(1分),并在必要长的时间内维持所必要的低温的一门工程技术(1分)。 ⒉共沸溶液类制冷剂 共沸溶液类制冷剂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1分)互溶的单组分制冷剂(1分)在常溫下按一定的质量或容积比相互混合(2分)而成的制冷剂。 ⒊载冷剂 载冷剂是在间接冷却的制冷装置中(1分),完成被冷却系统(物体或空间)的热量传递给制冷剂的中间冷却介质(2分),亦称为第二制冷剂(1分)。 ⒋热力完善度 热力完善度是用来表示制冷机循环接近逆卡诺循环循环的程度(2分)。它也是制冷循环的一个技术经济指标(2分)。 ⒌一次节流 一次节流是指向蒸发器供液的制冷剂液体直接由冷凝压力节流至蒸发压力的节流过程. 三简答(前两题6分,第三题8分,共20分) ⒈对单级蒸汽压缩制冷理论循环作哪些假设? 理论循环假定: ①假设进入压缩机的为饱和蒸汽,进入节流阀的为饱和液体;(1分) ②假设压缩过程是等熵过程,节流过程是等焓过程;(2分) ③假设蒸发与冷凝过程无传热温差;(1分) ④假设除两大换热器外,系统与外界无热交换;(1分) ⑤假设制冷剂无流阻损失。(1分) ⒉液体过冷对循环各性能参数有何影响? 液体过冷:①使单位制冷量增大;(1分) ②使单位容积制冷量增大;(1分) ③单位功保持不变;(1分) ④使制冷系数增大。(1分) 总之,制冷剂液体的过冷有利于制冷循环,可提高制冷循环经济性。(2分) 3.写出与下列制冷剂的符号规定式相对应的化学分子式 (1)R22 (2)R134

(完整版)制冷原理与设备复习题

a绪论 一、填空: 1、人工制冷温度范围的划分为:环境温度~-153.35为普通冷冻;-153.35℃~-268.92℃为低温冷冻;-268.92℃~接近0k为超低温冷冻。 2、人工制冷的方法包括(相变制冷)(气体绝热膨胀制冷)(气体涡流制冷)(热电制冷)几种。 3、蒸汽制冷包括(单级压缩蒸气制冷)(两级压缩蒸气制冷)(复叠式制冷循环)三种。 二、名词解释:人工制冷;制冷;制冷循环;热泵循环;制冷装置;制冷剂。 1.人工制冷:用人工的方法,利用一定的机器设备,借助于消耗一定的能量不断将热量由低温物体转移给高温物体的连续过程。 2.制冷:从低于环境温度的空间或物体中吸取热量,并将其转移给环境介质的过程称为制冷。 3.制冷循环:制冷剂在制冷系统中所经历的一系列热力过程总称为制冷循环 4.热泵循环:从环境介质中吸收热量,并将其转移给高于环境温度的加热对象的过程。 5.制冷装置:制冷机与消耗能量的设备结合在一起。 6.制冷剂:制冷机使用的工作介质。 三、问答: 制冷原理与设备的主要内容有哪些? 制冷原理的主要内容: 1.从热力学的观点来分析和研究制冷循环的理论和应用; 2.介绍制冷剂、载冷剂及润滑油等的性质及应用。 3.介绍制冷机器、换热器、各种辅助设备的工作原理、结构、作用、型号表示等。 第一章制冷的热力学基础 一、填空: 1、lp-h图上有_压强_、_温度_、_比焓_、__比熵_、_干度_、比体积_六个状态参数。 2、一个最简单的蒸气压缩式制冷循环由_压缩机__、__蒸发器_、_节流阀、_冷凝器___几大件组成。 3、一个最简单的蒸气压缩式制冷循环由_绝热压缩、_等压吸热_、_等压放热_、__绝热节流_几个过程组成。 4、在制冷技术范围内常用的制冷方法有_相变制冷_、__气体绝热膨胀制冷_、_气体涡流制冷_、_热电制冷_几种。 5、气体膨胀有__高压气体经膨胀机膨胀_、_气体经节流阀膨胀_、_绝热放气制冷三种形式。 6、实际气体节流会产生零效应_、热效应_、冷效应_三种效应。制冷是应用气体节流的_冷_效应。理想气体节流后温度_不变_。 二、名词解释: 相变制冷;气体绝热膨胀制冷;气体涡流制冷;热电制冷;制冷系数;热力完善度;热力系数; 洛伦兹循环;逆向卡诺循环; 1.相变制冷:利用液体在低温下的蒸发过程或固体在低温下的融化或升华过程从被冷却的物体吸取热量以制取冷量。 2.气体绝热膨胀制冷:高压气体经绝热膨胀以达到低温,并利用膨胀后的气体在低压下的复热过程来制冷 3.气体涡流制冷:高压气体经涡流管膨胀后即可分离为热、冷两股气流,利用冷气流的复热过程即可制冷。4.热电制冷:令直流电通过半导体热电堆,即可在一段产生冷效应,在另一端产生热效应。 5制冷系数:消耗单位功所获得的制冷量的值,称为制冷系数。ε=q。/w。 6.热力完善度:实际循环的制冷系数与工作于相同温度范围内的逆向卡诺循环的制冷系数之比。其值恒小于1。 7.热力系数:获得的制冷量与消耗的热量之比。用ζ0表示 8.洛仑兹循环:在热源温度变化的条件下,由两个和热源之间无温差的热交换过程及两个等熵过程组成的逆向可逆循环是消耗功最小的循环,即制冷系数最高的循环。 9.逆向卡诺循环:当高温热源和低温热源的温度不变时,具有两个可逆的等温过程和两个可逆的绝热过程组成的逆向循环,称为逆向卡诺循环

制冷原理知识点整理.doc

·制冷原理思考题 1、什么是制冷 从物体或流体中取出热量,并将热量排放到环境介质中去,以产生低于环境温度的过程。 自然冷却:自发的传热降温 制冷机 / 制冷系统:机械制冷中所需机器和设备的总和 制冷剂:制冷机中使用的工作介质 制冷循环:制冷剂一系列状态变化过程的综合 2、常用的四种制冷方法是什么 ①液体气化制冷(蒸气压缩式、蒸气吸收式、蒸气喷射式、吸附制冷) ②液体绝热节流 ③气体膨胀制冷 ④涡流管制冷、热电制冷、磁制冷 优点缺点 蒸气压缩式性能系数高,制冷量大,成本制冷剂会对环境产生影响,压缩 低,适用范围广,结构简单机存在噪声,振动等 蒸气吸收式有利于废热的回收利用,电能对铜及铜合金有腐蚀作用,钢材 耗费少,维修简单,振动噪声及冷却水消耗量大,性能系数 小,对大气臭氧层无破环作用低,体积较大,设备昂贵,适用 于大型设备 蒸气喷射式以热能为补偿能量形式,结构工作蒸汽压力高,喷射器流动损 简单,加工方便,没有运动部失大,效率较低 件,使用寿命长 热电无需工质,无运动部件,灵活效率低,必须使用直流电源,使 性强,使用方便可靠用的半导体器件价格高 3、液体汽化为什么能制冷 ①当液体处在密闭容器内,液体汽化形成蒸气。若容器内除了液体及液体本身的蒸气外不存在

任何其他气体,也提出在某一压力下将达到平衡,处于饱和状态。 ②将一部分饱和蒸气从容器中抽出时,必然要再汽化一部分来维持平衡。 ③液体汽化时,需要吸收热量,这一部分热量称为汽化热。汽化热来自被冷却对象,因而被冷 却对象变冷或者使它维持在环境温度以下的某个低温。 4、液体汽化制冷的四个基本过程是什么 ①制冷剂低压下汽化 ②蒸气升压 ③高压气液化 ④高压液体降压 5、什么是热泵及其性能系数 制冷机:使用目的是从低温热源吸收热量 热泵:使用目的是向高温热汇释放能量 6、性能系数:COP Q H /W (W Q0 ) / W 7、劳伦兹循环 在热源温度变化的情况下,由两个与热源做无温差传热的多变过程及两个 等熵过程组成的逆向可逆循环,称为洛伦兹循环,这是变温条件下制冷系 数最大的循环。为了表达变温条件下可逆循环的制冷系数,可采用平均当 量温度这一概念, T0m 表示工质平均吸热温度, Tm 表示工质平均放热温度, ε表示制冷系数。洛伦兹循环的制冷系数相当于在恒温热源 T0m 和 Tm 间工作的逆卡诺循环的制冷系数。 8、什么是制冷循环的热力学完善度,制冷剂的性能系数COP 热力学完善度:实际制冷循环性能系数与逆卡诺循环性能系数之比 制冷剂的性能系数:制冷量与压缩耗功之比。 9、单级蒸气压缩制冷循环的四个基本部件 压缩机:压缩和输送制冷剂,保持蒸发器中的低压力,冷凝器里的高压力 膨胀阀:对制冷剂节流降压并调节进入蒸发器的制冷剂的流量 蒸发器:输出冷量,制冷剂吸收被冷却对象的热量,达到制冷的目的

制冷原理期末试卷A

20 —20 学年第一学期级(高级)制冷专业 《制冷原理》期末理论考试用卷(A卷) 考试时间:100分钟 注:1.此卷适用于级高级制冷专业; 2.本试题共有4页;3.可用计算器等辅助工具。 班级:姓名:学号: 一、选择题(将正确答案填在下面的表格内,每小题2分,共36分)。 1、热传递不包括以下哪种方式() (A) 导热 (B) 降温 (C) 对流 (D) 辐热 2、导热现象在以下哪种材料中发生最为强烈?() (A)铜 (B)铝 (C)玻璃 (D)空气 3、20℃换算成华氏度是多少() (A) 68o F (B) 10o F (C) 50o F (D) 82o F 4、相变制冷放出的热量是() (A)显热 (B)潜热 (C)过热 (D)导热 5、以下对流换热系数最大的是() (A)静止气体 (B)流动气体 (C)静止液体 (D)流动液体 6、采用多级蒸气压缩式制冷循环的优点不包括()。 (A)减少余隙容积的影响(B)降低排气温度 (C)减少节流损失(D)实际功耗增加 7、比容是反映工质在( )下容积大小的状态参数。 (A)一定压力 (B)一定质量 (C)一定比重 (D)一定温度 8、制冷剂的饱和蒸气压力随着温度的升高而() (A)不变 (B)变小 (C)变大 (D)先变大后变小 9、以下制冷剂属于环保型制冷剂的是() (A)R12 (B) R22 (C) R404 (D)R502

10、制冷剂在冷凝器中的饱和区域内,制冷剂的干度变化为() (A)干度增大的过程 (B) 干度减小的过程 (C) 干度不变的过程 (D) 与干度无关 11、若某地的大气压力为0.1MPa,一台电冰箱蒸发器中的工作压力(绝对压力)是 0.09MPa,则其真空度是()MPa。 (A)0.01 (B)0.1 (C)0.19 (D)1.1 12、以下不是中间冷却器的作用的是( )。 (A)冷却低压级的排气 (B)过冷高压制冷剂液体 (C)气液分离 (D)干燥制冷剂液体 13、制冷剂的主要要求不包括以下哪项?() (A)临界温度高 (B)工作压力高 (C)单位制冷量大 (D)价格要便宜 14、下面不属于常用载冷剂的是() (A )水(B)盐水(C)酒精(D)二氧化碳 15、冷冻机油的作用不包括以下哪项() (A)润滑压缩机(B)带走摩擦热(C)减少腐蚀(D)密封作用 16、将液态制冷剂过冷可以() (A)提高制冷量(B)降低制冷量(C)增大压缩功(D)减小压缩功 17、两级压缩式制冷循环中其中间压力采用比例中项计算法计算公式为() (A)P m=(P0+P K)/2 (B) P m=(P0-P K)/2 (C) (P0 P K)/2 (D)√P0 P K 18、溴化锂吸收式制冷机中,制冷剂与吸收剂分别是() (A )水水(B)水溴化锂(C)溴化锂水(D)溴化锂溴化锂二、判断题(将正确答案×或√填在下面的表格内,每小题2分,共24分)。 1、湿蒸气中只能含有气体,不能含有液体。() 2、大气所产生的压力称为“大气压力”,简称“标准大气压”。() 3、所谓表压力是指用压力表直接测量出来的压力值,表压力在数值上为绝对压力与相对压力的差值。() 4、一次节流中间完全冷却的两级压缩式制冷系统适用于氟利昂制冷剂。() 5、我国规定对于R717制冷剂,其p k/p o≥8时,要采用双级压缩制冷。()

空调制冷考试题库

考生信息 姓名:吴辉 身份证号:1102010 考核项目:空调设备运行操作作业 报考类别:复审 理论分数:58.0 否决试题试卷 理论试题试卷 判断题 1、检修报告的主要内容有基本情况、故障分析、维修效果和维修费用。 您的答案:正确正确答案:正确 2、制冷操作列入特种作业是由于制冷空调运行操作技术含量大,工艺性空调控制精度高。 您的答案:错误正确答案:错误 3、螺杆式冷水机组正常空调工况运转时的供油温度为35~55℃。 您的答案:错误正确答案:正确 4、溴化锂吸收式制冷机启动时先开泵,然后才缓慢打开加热蒸汽。 您的答案:正确正确答案:正确 5、溴化锂吸收式制冷机采用隔膜阀是为了防止腐蚀。 您的答案:错误正确答案:错误 6、开式冷却循环水系统的补水量,主要依据:蒸发损失、风吹损失、排污损失和渗漏损失。 您的答案:正确正确答案:正确 7、《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确定7项基本法律制度 您的答案:正确正确答案:正确 8、《北京市安全生产条例》规定,工会依法组织职工参加本单位安全生产工作的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 您的答案:正确正确答案:正确 9、《北京市安全生产条例》规定,生产经营单位制定的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应当包括危险作业管理制度。 您的答案:正确正确答案:正确 10、《北京市安全生产条例》规定,生产安全事故案例是安全生产的教育和培训主要内容之一。

您的答案:错误正确答案:正确 11、调节热力膨胀阀的调节杆时,每次必须旋转一圈。 您的答案:错误正确答案:错误 12、螺杆式制冷机组,油压过低将会影响能量调节机构动作。 您的答案:错误正确答案:正确 13、热力学第一定律是能量守恒及转换定律的一种特殊形式。 您的答案:错误正确答案:正确 14、卤化烃制冷剂由含氟的一类总称为氟利昂。 您的答案:正确正确答案:正确 15、组合式空调机组的喷水段是间接接触式的热湿处理设备。 您的答案:正确正确答案:错误 16、风机盘管中的风机有多叶离心式风机和贯流式风机两种。 您的答案:正确正确答案:正确 17、在焓—湿图上,已知空气状态参数中的任意一个,即可确定空气的其它未知状态参数。 您的答案:错误正确答案:错误 18、有许多个房间需要空气调节,但所控制温度有差别,应选用半集中式空调系统。 您的答案:正确正确答案:正确 19、电加热器:加热均匀、热量稳定、效率高、体积小、调节方便,电耗较小。 您的答案:错误正确答案:错误 20、设有喷水室的空调系统,由于占地面积较大,结构比设有表冷器式的复杂,所以适用于民用建筑中的空气处理。 您的答案:错误正确答案:错误 21、表面换热器冷、热媒呈逆流式换热,效果好。 您的答案:正确正确答案:正确 22、离心式制冷机系统中的均压阀开度过大,会造成油压过高的现象。 您的答案:正确正确答案:错误 23、在焓—湿图上,等焓线与等湿线相交成45度角。 您的答案:正确正确答案:正确 24、焓—湿图建立在直角坐标系上,纵坐标表示焓,横坐标表示含湿量,他们之间夹角为90度。

制冷原理知识点整理

·制冷原理思考题 1、什么是制冷? 从物体或流体中取出热量,并将热量排放到环境介质中去,以产生低于环境温度的过程。 自然冷却:自发的传热降温 制冷机/制冷系统:机械制冷中所需机器和设备的总和 制冷剂:制冷机中使用的工作介质 制冷循环:制冷剂一系列状态变化过程的综合 2、常用的四种制冷方法是什么? ①液体气化制冷(蒸气压缩式、蒸气吸收式、蒸气喷射式、吸附制冷) ②液体绝热节流 ③气体膨胀制冷 3、液体汽化为什么能制冷? ①当液体处在密闭容器内,液体汽化形成蒸气。若容器内除了液体及液体本身的蒸气外不存在任何其他气体,也提出在某一压力下将达到平衡,处于饱和状态。 ②将一部分饱和蒸气从容器中抽出时,必然要再汽化一部分来维持平衡。 ③液体汽化时,需要吸收热量,这一部分热量称为汽化热。汽化热来自被冷却对象,因而被冷却对象变冷或者使它维持在环境温度以下的某个低温。 4、液体汽化制冷的四个基本过程是什么? ①制冷剂低压下汽化 ②蒸气升压 ③高压气液化 ④高压液体降压 5、什么是热泵及其性能系数? 制冷机:使用目的是从低温热源吸收热量 热泵:使用目的是向高温热汇释放能量 6、性能系数:W Q W W Q COP H /)(/0+== 7、劳伦兹循环

在热源温度变化的情况下,由两个与热源做无温差传热的多变过程及两个 等熵过程组成的逆向可逆循环,称为洛伦兹循环,这是变温条件下制冷系 数最大的循环。为了表达变温条件下可逆循环的制冷系数,可采用平均当 量温度这一概念,T0m表示工质平均吸热温度,Tm表示工质平均放热温度, ε表示制冷系数。洛伦兹循环的制冷系数相当于在恒温热源T0m和Tm间工 作的逆卡诺循环的制冷系数。 8、什么是制冷循环的热力学完善度,制冷剂的性能系数COP? 热力学完善度:实际制冷循环性能系数与逆卡诺循环性能系数之比 制冷剂的性能系数:制冷量与压缩耗功之比。 9、单级蒸气压缩制冷循环的四个基本部件? 压缩机:压缩和输送制冷剂,保持蒸发器中的低压力,冷凝器里的高压力 膨胀阀:对制冷剂节流降压并调节进入蒸发器的制冷剂的流量 蒸发器:输出冷量,制冷剂吸收被冷却对象的热量,达到制冷的目的 冷凝器:输出热量,从蒸发器中吸收的热量和压缩机消耗功所转化的热量在冷凝器中被冷却介质带走 10、蒸汽压缩式制冷循环,当制冷剂确定后,冷凝温度、蒸发温度有什么因素决定? 环境介质温度决定冷凝温度决定冷凝压力;制冷装置用途决定蒸发温度决定蒸发压力 11、过冷对循环性能有什么影响? 在一定冷凝温度和蒸发温度下,节流前制冷剂液体过冷可以减少节流后的干度。节流后的干度越小,他在蒸发器中气化的吸收热量越大,循环的性能系数越高。 12、有效过热无效过热对循环性能有哪些影响? 有效过热:吸入蒸气的过热发生在蒸发器本身的后部或者发生在安装与被冷却室内的吸气管道上,过热吸收的热量来自被冷却对象。 有害过热:由蒸发器出来的低温制冷剂蒸气在通过吸入管道进入压缩机之前,从周围环境吸取热量而过热,但没有对被冷却对象产生制冷效应。 13、不凝性气体对循环性能的影响 不凝性气体:在制冷机的工作温度、压力范围内不会冷凝、不会被溴化锂溶液吸收的气体。 原因:蒸发器、吸收器的绝对压力极低,易漏入气体 影响:①不凝性气体的存在增加了溶液表面分压力,使冷剂蒸气通过液膜被吸收时的阻力增加,吸收效果降低。 ②不凝性气体停留在传热管表面,会形成热阻,影响传热效果,导致制冷量下降。 ③不凝性气体占据换热空间,是换热设备的传热效果变差 ④压缩机的排气压力、温度升高,压缩机耗功增加 措施:在冷凝器与吸收器上部设置抽气装置 ①水气分离器:中间溶液喷淋,吸收水气,不凝性气体由分离器顶部排出,经阻油器进入真空泵排出。阻油器用于防止真空泵停机时,大气压力将油压入制冷系统中。 ②自动抽气:由引射器引射不凝性气体入气液分离器,打开放气阀排气。 ①无机化合物 ②有机化合物

制冷原理考试题答案

制冷原理考试题答案 一、填空(每空2分,共20分) ⒈制冷压缩机、(冷凝器)、节流阀和(蒸发器),是制冷剂赖以循环制冷所必不可少的机械设备,构成了最基本的制冷系统。 ⒉对制冷剂的热力学方面的选择要求,要求制冷剂的沸点要(低),临界温度要(高),凝固温度要(低)。(填高低) ⒊在蒸发压缩式制冷系统中,目前广泛采用的制冷剂有(氨),(氟利昂),和氟利昂的混合溶液等。 ⒋复叠式压缩制冷循环通常是由两个或两个以上(制冷系统)组成的多元复叠制冷循环。 ⒌空气压缩式制冷循环的主要热力设备有(空气压缩机)、冷却器、(吸热器)及膨胀器。 二、名词解释(每题4分,共20分) ⒈人工制冷。 人工制冷是指用认为的方法(1分)不断地从被冷却系统(物体或空间)排热至环境介质中去(1分),从而使被冷却系统达到比环境介质更低的温度(1分),并在必要长的时间内维持所必要的低温的一门工程技术(1分)。 ⒉共沸溶液类制冷剂 共沸溶液类制冷剂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1分)互溶的单组分制冷剂(1分)在常溫下按一定的质量或容积比相互混合(2分)而成的制冷剂。 ⒊载冷剂 载冷剂是在间接冷却的制冷装置中(1分),完成被冷却系统(物体或空间)的热量传递给制冷剂的中间冷却介质(2分),亦称为第二制冷剂(1分)。 ⒋热力完善度 热力完善度是用来表示制冷机循环接近逆卡诺循环循环的程度(2分)。它也是制冷循环的一个技术经济指标(2分)。 ⒌一次节流 一次节流是指向蒸发器供液的制冷剂液体直接由冷凝压力节流至蒸发压力的节流过程.

三简答(前两题6分,第三题8分,共20分) ⒈对单级蒸汽压缩制冷理论循环作哪些假设? 理论循环假定: ①假设进入压缩机的为饱和蒸汽,进入节流阀的为饱和液体;(1分) ②假设压缩过程是等熵过程,节流过程是等焓过程;(2分) ③假设蒸发与冷凝过程无传热温差;(1分) ④假设除两大换热器外,系统与外界无热交换;(1分) ⑤假设制冷剂无流阻损失。(1分) ⒉液体过冷对循环各性能参数有何影响? 液体过冷:①使单位制冷量增大;(1分) ②使单位容积制冷量增大;(1分) ③单位功保持不变;(1分) ④使制冷系数增大。(1分) 总之,制冷剂液体的过冷有利于制冷循环,可提高制冷循环经济性。(2分) 3.写出与下列制冷剂的符号规定式相对应的化学分子式 (1)R22 (2)R134 (1)R22符号规定式通式为R(m-1)(n+1)x (1分) m-1=0 n+1=2 x=2 所以m=1 n=1 x=2 符号规定式通式为:C m H n F x CI y (1分) y=2m+2-n-x=2+2-1-2=1 (1分) 所以R22的符号规定式为CHCIF2 (1分) (2)R134符号规定式通式为R(m-1)(n+1)x m-1=1 n+1=3 x=4 所以m=2 n=2 x=4 (1分) 符号规定式通式为:C m H n F x CI y (1分) y=2m+2-n-x=4+2-2-4=0 (1分) 所以R134的符号规定式为C2H2F4(1分)

建环《制冷原理》部分练习题参考解答

建环《制冷原理与设备》课程 部分思考题、练习题参考解答 08年10月 一、判断题 1.湿蒸气的干度×越大,湿蒸气距干饱和的距离越远。 (×) 2.制冷剂蒸气的压力和温度间存在着一一对应关系。 (×) 3.低温热源的温度越低,高温热源的温度越高,制冷循环的制冷系数就越大。(×) 4.同一工质的汽化潜热随压力的升高而变小。(√) 5.描述系统状态的物理量称为状态参数。 (√) 6.系统从某一状态出发经历一系列状态变化又回到初态,这种封闭的热力过程称为热力循环。 (√) 7.为了克服局部阻力而消耗的单位质量流体机械能,称为沿程损失。(×) 8.工程上用雷诺数来判别流体的流态,当Re< 2000时为紊流。 (×) 9.流体在管道中流动时,沿管径向分成许多流层,中心处流速最大,管壁处流速为零。(√) 10.表压力代表流体内某点处的实际压力。 (×) 11.流体的沿程损失与管段的长度成正比,也称为长度损失。 (√) 12.使冷热两种流体直接接触进行换热的换热器称为混合式换热器。 (×) 13.制冷剂R717、R12是高温低压制冷剂。 (×) 14.氟利昂中的氟是破坏大气臭氧层的罪魁祸首。 (×) 15.混合制冷剂有共沸溶液和非共沸溶液之分。 (√) 16.氟利昂的特性是化学性质稳定,不会燃烧爆炸,不腐蚀金属.不溶于油。 (×) 17.《蒙特利尔议定书》规定发达国家在2030年停用过渡性物质HCFC。 (√) 18.二元溶液的定压汽化过程是降温过程,而其定压冷凝过程是升温过程。 (×) 19.工质中对沸点低的物质称作吸收剂,沸点高的物质称作制冷剂。 (×) 20.盐水的凝固温度随其盐的质量分数的增加而降低。 (×) 21.R12属于CFC类物质,R22属于HCFC类物质,R134a属于HFC类物质。 (√) 22.CFC类、HCFC类物质对大气臭氧层均有破坏作用,而HFC类物质对大气臭氧层没有破坏作用。 (√) 23.市场上出售的所谓“无氟冰箱”就是没有采用氟利昂作为制冷剂的冰箱。 (×) 24.R134a的热力性质与R12很接近,在使用R12的制冷装置中,可使用R134a替代R12而不需对原设备作任何改动。 (√) 25.比热容是衡量载冷剂性能优劣的重要指标之一。 (×) 26.对蒸气压缩式制冷循环,节流前制冷剂的过冷可提高循环的制冷系数。 (√) 27.半导体制冷效率较低,制冷温度达不到0℃以下温度。 (×) 28.压缩制冷剂要求“干压缩”,是指必须在干度线X=1时进行压缩。 (×) 29.螺杆式压编机和离心式压缩机都能实现无级能量调节。 (√) 30.当制冷量大干15KW时,螺杆式压缩机的制冷效率最好。 (√) 31.风冷冷凝器空气侧的平均传热温差通常取4~6℃。 (×) 32.满液式蒸发器的传热系数低于干式蒸发器。 (×) 33.两级氟利昂制冷系统多采用一级节流中间完全冷却循环。 (×)

制冷原理及设备复习思考、练习题.doc

《制冷原理与设备》课程 一、判断题(71) 1.湿蒸气的干度×越大,湿蒸气距干饱和的距离越远。 ( ) 2.制冷剂蒸气的压力和温度间存在着一一对应关系。 ( ) 3.低温热源的温度越低,高温热源的温度越高,制冷循环的制冷系数就越大。 ( ) 4.同一工质的汽化潜热随压力的升高而变小。( ) 5.描述系统状态的物理量称为状态参数。 ( ) 6.系统从某一状态出发经历一系列状态变化又回到初态,这种封闭的热力过程称为热力循环。()7.为了克服局部阻力而消耗的单位质量流体机械能,称为沿程损失。 ( ) 8.工程上用雷诺数来判别流体的流态,当Re<2000时为紊流。 ( ) 9.流体在管道中流动时,沿管径向分成许多流层,中心处流速最大,管壁处流速为零。( ) 10.表压力代表流体内某点处的实际压力。 ( ) 11.流体的沿程损失与管段的长度成正比,也称为长度损失。( ) 12.使冷热两种流体直接接触进行换热的换热器称为混合式换热器。 ( ) 14.氟利昂中的氟是破坏大气臭氧层的罪魁祸首。( ) 15.混合制冷剂有共沸溶液和非共沸溶液之分。( ) 16.氟利昂的特性是化学性质稳定,不会燃烧爆炸,不腐蚀金属.不溶于油。 ( ) 17.《蒙特利尔议定书》规定发达国家在2030年停用过渡性物质HCFC。 ( ) 18.二元溶液的定压汽化过程是降温过程,而其定压冷凝过程是升温过程。 ( ) 19.工质中对沸点低的物质称作吸收剂,沸点高的物质称作制冷剂。 ( ) 20.盐水的凝固温度随其盐的质量分数的增加而降低。( ) 21.R12属于CFC类物质,R22属于HCFC类物质,R134a 属于HFC类物质。 ( ) 22.CFC类、HCFC类物质对大气臭氧层均有破坏作用,而HFC类物质对大气臭氧层没有破坏作用。 ( ) 23.市场上出售的所谓“无氟冰箱”就是没有采用氟利昂作为制冷剂的冰箱。 ( ) 24.R134a的热力性质与R12很接近,在使用R12的制冷装置中,可使用R134a替代R12而不需对原设备作任何改动。( ) 25.比热容是衡量载冷剂性能优劣的重要指标之一。( ) 26.对蒸气压缩式制冷循环,节流前制冷剂的过冷可提高循环的制冷系数。 ( ) 27.半导体制冷效率较低,制冷温度达不到0℃以下温度。 ( ) 28.压缩制冷剂要求“干压缩”,是指必须在干度线×=1时进行压缩。 ( ) 29.螺杆式压编机和离心式压缩机都能实现无级能量调节。 ( ) 30.当制冷量大干15KW时,螺杆式压缩机的制冷效率最好。 ( ) 31.风冷冷凝器空气侧的平均传热温差通常取4~6℃。( ) 32.满液式蒸发器的传热系数低于干式蒸发器。( ) 13.制冷剂R717、R22是高温低压制冷剂。( ) 33.两级氟利昂制冷系统多采用一级节流中间完全冷却

制冷原理试题集

《制冷原理及设备》试题集 一、名词解释(每题3分) 制冷制冷循环喷射系数制冷系数热力系数热力完善度 COP值热泵泵热系数理论循环劳伦兹循环回热循环 比功单位制冷量单位容积功指示效率液体过冷实际制冷系数 理论输气量头际输气量输气系数能效比制冷机工况载冷剂 ODP GWP冰堵镀铜现象膨润现象单位容积制冷量单位制冷量比功CFC、HCFC一、二级节流共沸混合物非共沸混合物 膨润现象干式蒸发器满液式蒸发器冷风机静态过热度电化学制冷 有效过热吸附式制冷热电制冷喷射式制冷气体膨胀制冷中间(不)完全冷却、填空题(每题1分) 1. 按照温度范围,制冷一般可分为、、、。 2. 液体汽化制冷方法主要有、、、。 3. 帕尔帖效应是指。 4. 蒸汽喷射式制冷机的喷射器由、、三部分组成。 5. 蒸汽喷射式制冷机用作为评定喷射器性能的参数,喷射式制冷机效率低的主要原因 是。 6. 影响吸附式制冷机商品化的主要制约因素是。 7. 热电制冷机若要转为热泵方式运行,只要改变。 &☆磁热效应是指。 9. 液体汽化制冷循环由、、、四个过程组成。 10.定压循环气体膨胀制冷机采用回热器的目的是。 11 .斯特林制冷循环由两个和两个过程组成。 12.用汽化潜热和干度表示的单位制冷量表达式为。 13.涡流管制冷装置中,从孔板流出的是气流;调节可改变两股气流的温度。 14.压缩气体用膨胀机膨胀时温度,用节流阀膨胀时温度。15 . 热量驱动的可逆制冷机的热力系数等于和两者之积。16 . ☆从温度为T0的低温热源取岀的热量Q0中所含火为,工质焓火为。 17 . ☆压缩式制冷循环的火效率表达式为。 18 . 水一水型热泵系统由制冷转为采暖时既可以切换,也可以切换。 19 . 对R22,设置回热器的好处是,缺点是,其中占主导地位的是:回气过热度受的限制。 20 . 对R22吸气过热使制冷系数,压缩机的容积效率 21 . 对R502,回热使循环单位容积制冷量,制冷剂流量,制冷量,制冷系数 22?过热使循环的比功_____ ,冷凝器单位热负荷 ____ ,制冷剂流量____ ,容积效率

制冷原理及设备题库

填空题 1.制冷是指用人工的方法将被冷却物的热量移向周围环境介质,使其低于环境介质的温度,并在所需时间内维持一定的低温。 2.制冷是一个逆向传热过程,要实现必须满足热力学第二定律。 3.最简单的制冷机由压缩机、冷凝器、膨胀阀和蒸发器四个部件并依次用管道连成封闭的系 统所组成。 4.蒸气压缩式制冷以消耗机械功为补偿条件,借助制冷剂的气化(相变)将热量从低温物体传给高温 环境介质。 恒温热源间的理想制冷循环是由绝热膨胀、吸热膨胀、绝热压缩、放热压缩,四个过程组成的逆 向循环。 已知氨制冷剂进行理论制冷循环(如图),其状态点参数如下: 其单位质量制冷剂的压缩机耗功率为161.6KJ/Kg ,制冷系数为6.66 5.吸收式制冷以消耗热能为补偿条件,借助制冷剂的气化将热量从低温物体传给高温环境介质。 6.小型氟利昂空调装置一般不单独设回热器,而是将供液管与吸气管包扎在一起,起到回热效果。 7.节流前液体制冷剂的过冷会使循环的单位质量制冷量增大;单位理论压缩功不变。 8.制冷机的工作参数,即蒸发温度、冷凝温度、过热温度、过冷温度,常称为制冷机的运行工况。 9.单级蒸气压缩式制冷循环对压缩比的要求主要有压缩比:≥3 和不宜过大。 10.空调用制冷系统中使用的制冷剂可分为无机化合物、碳氮化合物、氟利昂混合溶液三类。 11.制冷剂氨的代号为R717,其中7表示无机化合物,17表示分子量(17);水的制冷剂代号为 R718 。12.制冷剂对环境的影响程度可以用ODP破换臭氧层潜能和 GWP温室效应潜能两个指标表示。 13.根据工作原理,制冷压缩机的型式有容积式制冷压缩机和离心式制冷压缩机两大类。 14.活塞式压缩机按密封方式可分为开启式、半封闭式和全封闭式三类。 15.活塞式制冷压缩机结构包括机体、活塞及曲轴连杆机构、气缸进排气阀组卸载装置等几大部分。

制冷原理考试题答案

制冷原理考试题答案 一、填空(每空 2 分,共20 分) 1.制冷压缩机、(冷凝器)、节流阀和(蒸发器),是制冷剂赖以循环制冷所必不 可少的机械设备,构成了最基本的制冷系统。 2?对制冷剂的热力学方面的选择要求,要求制冷剂的沸点要(低),临界温度要(高),凝固温度要(低)。(填高低) 3.在蒸发压缩式制冷系统中,目前广泛采用的制冷剂有(氨),(氟利昂),和氟 利昂的混合溶液等。 4?复叠式压缩制冷循环通常是由两个或两个以上(制冷系统)组成的多元复叠制冷循 环。 5?空气压缩式制冷循环的主要热力设备有(空气压缩机)、冷却器、(吸热器)及膨 胀器。 二、名词解释(每题 4 分,共20 分) 1人工制冷。 人工制冷是指用认为的方法(1 分)不断地从被冷却系统(物体或空间)排热至环境介质中 去(1分),从而使被冷却系统达到比环境介质更低的温度(1分),并在必要长的时间内维持所必要的低温的一门工程技术( 1 分)。 ?共沸溶液类制冷剂 共沸溶液类制冷剂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1 分)互溶的单组分制冷剂(1 分)在常温下按一定的质量或容积比相互混合(2 分)而成的制冷剂。 .载冷剂 载冷剂是在间接冷却的制冷装置中( 1 分),完成被冷却系统(物体或空间)的热量传递给制冷剂的中间冷却介质(2分),亦称为第二制冷剂(1分)。 ?热力完善度 热力完善度是用来表示制冷机循环接近逆卡诺循环循环的程度( 2 分)。它也是制冷循环的一个技术经济指标( 2 分)。 5一次节流一次节流是指向蒸发器供液的制冷剂液体直接由冷凝压力节流至蒸发压力的节流过程 . 三简答(前两题 6 分,第三题8 分,共20 分)1对单级蒸汽压缩制冷理论循环作哪些假设理论循环假定: ①假设进入压缩机的为饱和蒸汽,进入节流阀的为饱和液体;( 1 分) ②假设压缩过程是等熵过程,节流过程是等焓过程;( 2 分) ③假设蒸发与冷凝过程无传热温差;(1 分)

《制冷原理与设备》复习思考、练习题

《制冷原理与设备》课程 思考题、计算题 2011年4月 一、判断题(71) 1.湿蒸气的干度×越大,湿蒸气距干饱和的距离越远。 ( ) 2.制冷剂蒸气的压力和温度间存在着一一对应关系。 ( ) 3.低温热源的温度越低,高温热源的温度越高,制冷循环的制冷系数就越大。 ( ) 4.同一工质的汽化潜热随压力的升高而变小。( ) 5.描述系统状态的物理量称为状态参数。 ( ) 6.系统从某一状态出发经历一系列状态变化又回到初态,这种封闭的热力过程称为热力循环。()7.为了克服局部阻力而消耗的单位质量流体机械能,称为沿程损失。 ( ) 8.工程上用雷诺数来判别流体的流态,当Re<2000时为紊流。 ( ) 9.流体在管道中流动时,沿管径向分成许多流层,中心处流速最大,管壁处流速为零。( ) 10.表压力代表流体内某点处的实际压力。 ( ) 11.流体的沿程损失与管段的长度成正比,也称为长度损失。( ) 12.使冷热两种流体直接接触进行换热的换热器称为混合式换热器。 ( ) 13.制冷剂R717、R22是高温低压制冷剂。( ) 14.氟利昂中的氟是破坏大气臭氧层的罪魁祸首。 ( ) 15.混合制冷剂有共沸溶液和非共沸溶液之分。 ( ) 16.氟利昂的特性是化学性质稳定,不会燃烧爆炸,不腐蚀金属.不溶于油。 ( ) 17.《蒙特利尔议定书》规定发达国家在2030年停用过渡性物质HCFC。 ( ) 18.二元溶液的定压汽化过程是降温过程,而其定压冷凝过程是升温过程。 ( ) 19.工质中对沸点低的物质称作吸收剂,沸点高的物质称作制冷剂。 ( ) 20.盐水的凝固温度随其盐的质量分数的增加而降低。 ( ) 21.R12属于CFC类物质,R22属于HCFC类物质,R134a属于HFC类物质。 ( ) 22.CFC类、HCFC类物质对大气臭氧层均有破坏作用,而HFC类物质对大气臭氧层没有破坏作用。( ) 23.市场上出售的所谓“无氟冰箱”就是没有采用氟利昂作为制冷剂的冰箱。 ( ) 24.R134a的热力性质与R12很接近,在使用R12的制冷装置中,可使用R134a替代R12而不需对原设备作任何改动。 ( ) 25.比热容是衡量载冷剂性能优劣的重要指标之一。 ( ) 26.对蒸气压缩式制冷循环,节流前制冷剂的过冷可提高循环的制冷系数。 ( ) 27.半导体制冷效率较低,制冷温度达不到0℃以下温度。 ( ) 28.压缩制冷剂要求“干压缩”,是指必须在干度线×=1时进行压缩。 ( ) 29.螺杆式压编机和离心式压缩机都能实现无级能量调节。 ( ) 30.当制冷量大干15KW时,螺杆式压缩机的制冷效率最好。 ( ) 31.风冷冷凝器空气侧的平均传热温差通常取4~6℃。 ( ) 32.满液式蒸发器的传热系数低于干式蒸发器。 ( ) 33.两级氟利昂制冷系统多采用一级节流中间完全冷却循环。 ( ) 34.回热器不仅用于氟利昂制冷系统,也用于氨制冷系统。 ( )

制冷原理与设备思考题答案

思考题 1.什么是制冷?制冷技术领域的划分。 答:用人工的方法在一定时间和一定空间内将物体冷却,温度降到环境温度以下,并保持这个温度。 120k以上,普通制冷120-20K深度制冷 20-0.3K低温制冷0.3K以下超低温制冷 2.了解各种常用的制冷方法。 答:1、液体气化制冷:利用液体气化吸热原理。 2、气体膨胀制冷:将高压气体做绝热膨胀,使其压力、温度下降,利用降温 后的气体来吸取被冷却物体的热量从而制冷。 3、热电制冷:利用某种半导体材料的热电效应。 4、磁制冷:利用磁热效应制冷 3.液体气化为什么能制冷?蒸气喷射式、吸附式属于哪一种制冷方式? 答:液体气化液体汽化时,需要吸收热量;而吸收的热量是来自被冷却对象,因而被冷却对象变冷。蒸气喷射式、吸附式属于液体气化制冷 4.液体气化制冷的四个基本过程。 答:压缩过程、冷凝过程、膨胀过程、蒸发过程 5.热泵及其性能系数。 答:热泵:以环境为低温热源,利用循环在高温下向高温热汇排热,收益供热量,将空间或物体加热到环境温度以上的机器。用作把热能释放给物体或空间,使 之温度升高的逆向循环系统称作热泵。(当使用目的是向高温热汇释放热量时, 系统称为热泵。) 热泵的性能系数COP=Qa/W供热量与补偿能之比。 6.制冷循环的热力学完善度,制冷机的性能系数COP 答:1、循环效率(热力学完善度):说明制冷循环与可逆循环的接近程度。热力完善度愈大,表明该实际制冷循环热力学意义上的损失愈小,因此循环的经济性 必然俞高。 定义:一个制冷循环的性能系数COP与相同低温热源、高温热汇温度下可逆循 环的性能系数之比COPc 0< ∩=COP/COPc <1

《制冷原理与设备》期末复试习题

《制冷原理与设备》 一、判断题 1.湿蒸气的干度×越大,湿蒸气距干饱和的距离越远。 (×) 2.制冷剂蒸气的压力和温度间存在着一一对应关系。 (×) 3.低温热源的温度越低,高温热源的温度越高,制冷循环的制冷系数就越大。(×) 4.同一工质的汽化潜热随压力的升高而变小。(√) 5.描述系统状态的物理量称为状态参数。 (√) 6.系统从某一状态出发经历一系列状态变化又回到初态,这种封闭的热力过程称为热力循环。 (√) 7.为了克服局部阻力而消耗的单位质量流体机械能,称为沿程损失。(×) 8.工程上用雷诺数来判别流体的流态,当Re< 2000时为紊流。 (×) 9.流体在管道中流动时,沿管径向分成许多流层,中心处流速最大,管壁处流速为零。(√) 10.表压力代表流体内某点处的实际压力。 (×) 11.流体的沿程损失与管段的长度成正比,也称为长度损失。 (√) 12.使冷热两种流体直接接触进行换热的换热器称为混合式换热器。 (×) 13.制冷剂R717、R12是高温低压制冷剂。 (×) 14.氟利昂中的氟是破坏大气臭氧层的罪魁祸首。 (×) 15.混合制冷剂有共沸溶液和非共沸溶液之分。 (√) 16.氟利昂的特性是化学性质稳定,不会燃烧爆炸,不腐蚀金属.不溶于油。 (×) 17.《蒙特利尔议定书》规定发达国家在2030年停用过渡性物质HCFC。 (×) 18.二元溶液的定压汽化过程是降温过程,而其定压冷凝过程是升温过程。 (×) 19.工质中对沸点低的物质称作吸收剂,沸点高的物质称作制冷剂。 (×) 20.盐水的凝固温度随其盐的质量分数的增加而降低。 (×) 21.R12属于CFC类物质,R22属于HCFC类物质,R134a属于HFC类物质。 (√) 22.CFC类、HCFC类物质对大气臭氧层均有破坏作用,而HFC类物质对大气臭氧层没有破坏作用。 (√) 23.市场上出售的所谓“无氟冰箱”就是没有采用氟利昂作为制冷剂的冰箱。 (×) 24.R134a的热力性质与R12很接近,在使用R12的制冷装置中,可使用R134a替代R12而不需对原设备作任何改动。 (√) 25.比热容是衡量载冷剂性能优劣的重要指标之一。 (×) 26.对蒸气压缩式制冷循环,节流前制冷剂的过冷可提高循环的制冷系数。 (√) 27.半导体制冷效率较低,制冷温度达不到0℃以下温度。 (×) 28.压缩制冷剂要求“干压缩”,是指必须在干度线X=1时进行压缩。 (×) 29.螺杆式压编机和离心式压缩机都能实现无级能量调节。 (√) 30.当制冷量大干15KW时,螺杆式压缩机的制冷效率最好。 (√) 31.风冷冷凝器空气侧的平均传热温差通常取4~6℃。 (×) 32.满液式蒸发器的传热系数低于干式蒸发器。 (×) 33.两级氟利昂制冷系统多采用一级节流中间完全冷却循环。 (×) 34.回热器不仅用于氟利昂制冷系统,也用于氨制冷系统。 (×) 35.从冷凝器出来的液体制冷剂,已经没有热量,经过节流才能吸热。(×) 36.在制冷设备中,蒸发器吸收的热量和冷凝器放出的热量是相等的。(×) 37.经过节流机构的高压冷凝液全部降压变为蒸发器所需的低压冷凝液。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