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上册生物寒假作业答案

七年级上册生物寒假作业答案
七年级上册生物寒假作业答案

七年级上册生物寒假作

业答案

https://www.360docs.net/doc/f9422840.html,work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mpany.2020YEAR

《第一章第一节:生物的特征》

知识清单:

1 营养呼吸身体内产生的废物反应生长和繁殖病毒细胞

2 肉眼观察放大镜显微镜(或照相机或摄像机) 目的

3 出汗呼出气体排尿

落叶

夯实基础:

1 (1)X,改“不能”为“能”(2)√(3)X,把“不需要”改成“也需要”(4)√(5)X,把“产生运动的过程”改成“做出一定的反应”

2 C

3 D 4D 5B 6A 7D 8B

9 A-c B-a C-d D-e E-b

探究拓展:

1 非生物的有:课桌、黑板、粉笔、地板、书本;生物的有:人、空气中的微生物

2 (1)一样直一样大观察有时必须借助仪器进行测量

3 (1)是(2)因为小球藻具备一下生物特征:生活需要营养物质,能进行繁殖

《第一章第二节:调查我们身边的生物》

知识清单:

1 调查目的调查对象调查方案抽样调查记录整理分析统计

2 植物动物其他生物陆生生物水生生物用途家禽

夯实基础:

1B 2D 3D 4A 5B

探究拓展:

1 (1)植物:狗尾草、火炬红、松树、榆树、马齿苋、一串红、丁香、柳树、山桃、苍耳、万寿菊(2)动物:红蜘蛛、蚯蚓、小鸟、蜻蜓、蚂蚁、蚊子、鼠妇

2 (1)调查地点很可能是一个池塘,池中种有莲,水面漂浮着凤眼莲,蜻蜓立在莲蓬上,青蛙在旁边宽大的植物叶片上蹲伏,守候过往的昆虫,蚂蚁在草丛中探寻食物,虾在水中嬉戏。

(2)分类的方法有多种,如依据其形态结构,可将分为动物和植物两类,凤眼莲和莲属于植物,蜻蜓、蚂蚁、虾和青蛙属于动物。

3.参考表格如下:

《第二章第一节:生物圈》

知识清单:

1.生物圈岩石圈水圈大气圈 20

2.昆虫和鸟类细菌全部海洋江河湖泊 150米立足点

3.阳光空气水营养物质温度生存空间

夯实基础:1D 2 B 3 C 4C 5A 6B 7D 8B

探究拓展:

1 生物圈包括大气圈的底部、水圈的大部和岩石圈的表面。绝大多数生物与生物圈的各个部分有密切的联系,如水中生活的鱼需要来自大气圈的氧,空中飞行的鸟需要来自水圈中的水,需要从岩石圈中获取食物,所以说生物圈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

2(1)不一定,土壤主要是为植物的生长提供无机盐等物质(2)植物的生长需要提供营养物质、水、空气、适宜的温度等基本条件。

《第二章第二节环境对生物的影响》

知识清单:

1 生物因素非生物因素

2 捕食合作竞争

3 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制定计划实施计划得出结论表达与交流

夯实基础

1 对照实验一光照 2B 3A 4C 5D 6D 7D 8B 9A 10D 11D

探究拓展

1(2)鼠妇会选择阴暗的环境(3)黑暗明亮光照否一只鼠妇数量太少,误差太大,实验偶然性太大。(4)求平均值(5)光阴暗

2 (1)黄粉虫吃泡沫塑料吗黄粉虫能够吃泡沫塑料(2)“她将黄粉虫分为甲、乙两组,分别为两组虫子设计了食谱:甲组喂麦麸和菜叶;乙组在适当减少麦麸和菜叶的同时,逐渐增加泡沫塑料餐盒片。” (3) 建议环保部门将泡沫塑料垃圾收集起来用黄粉虫去处理。

《第二章第三节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和影响》

知识清单

1 适应影响

2 避免实验的偶然性,保证实验科学可靠。

夯实基础

1C 2C 3B 4C 5C 6D 7A

8 A-d B-c C-a D-b

探究拓展 1(1)C (2)略(3)灌木丛裸地种类数量早晨中午 2 略

七年级上册生物学教案

七年级上册生物学教案 观察植物细胞 教学目标 ①学会制作临时装片的基本方法,使用显微镜观察自己制作的临时装片,认识并阐明植物细胞的基本结构,初步学会绘制植物细胞结构简图。 ②在老师的带领、指导下,尝试改革实验,意识到实验方法是可以发展变化的,增强学习生物学的兴趣。 重点和难点 重点:制作临时装片,归纳植物细胞结构。 难点:以胆大心细的心理素质,成功地制作临时装片(“胆大心细”是成就一切实验的素质)以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练习绘制植物细胞结构简图(尊重事实是生物绘图的前提)。 教学设计: 观察植物细胞 ①:观察、识别 ②:四人一组为单位识别 导言:学会操作显微镜是为了使用它看到微观的生命世界,可是把一个洋葱或者黄瓜直接放到显微镜下,能看到内部结构吗? ①:多媒体展示各种不同的玻片标片。 ②:按小组准备永久切片、涂片、装片各一。 实验方法步骤 一、制作临时装片

1.示范 准备 擦→滴 制作临时装片 取→展→盖 提前参加培训的几位学生作为“小先生”示范制片,边示范边讲解。 注:学生提出问题的方向 ①擦拭载玻片和盖玻片的目的?若擦拭不净,后果如何? ②滴清水的量如何掌握?水量过多过少对实验有何影响? ③取材的部位、方法、大小? ④盖盖玻片的方法、原因(即目的或避免出现的不利影响) ⑤滴染色剂的位置、数量? ⑥吸引染液的方法? 协助介绍、补充说明(尤其是学生首次接触到的陌生的材料用具,如染色剂碘酒溶液、高锰酸钾溶液等)板书提示制成的主要步骤:擦 →滴→取→展→盖→染→吸 引导众学生提出问题、解决问题。 注:应用此策略目的在于让学生自主发现实验当中的“注意事项”和规范操作。 注意引导学生围绕实验的 方法步骤提问、思考,以解决不解之处,扫除制片中的障碍,以便下一步自行操作能顺利进行。 2.变化制作方法和步骤

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上册课后练习答案

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上册课后练习答案. 第一单元生物和生物圈 第一章认识生物 第一节生物的特征 1.机器人和钟乳石不具有营养、呼吸、排泄等生物的特征,它们不是生物。 2.(1)珊瑚不是生物,是珊瑚虫分泌的外壳堆积在一起慢慢形成的。珊瑚虫才是生物。 (2) 浅水区可获得较多的阳光,有适宜的温度,这些有利于藻类的生长,从而为珊瑚虫提供更多的氧气,因此,珊瑚虫一般生长在温暖的浅水区。 (3)病毒与人类的关系:病毒有益于人类的一面! 1 利用噬菌体作为“抗生素”使用2 昆虫病毒作为农药可以杀死害虫病毒与人类的关系:有害方面:1.部分病毒危害人类的身体健康,如最常见的感冒病毒、乙肝病毒。过去的天花病毒、狂犬病毒曾经带给人类巨大的灾难,现在的艾滋病病毒(HIV)、伊波拉病毒等,更被人类视作新世纪的瘟疫。2.许多病毒会危害人类的经济作物、家禽家畜等,如烟草花叶病毒危害种烟业; 第二章生物圈是所有生物的家 第一节生物圈 练习 1.不能绝对分开。例如,水圈中含有空气;岩石圈中有空气,也有水。 2.淡水、营养物质(食物)、空气(氧气)。 3.花的生活需要一定的光、温度、水和无机盐。不同品种的花卉对光、温度、水和无机盐的要求有所不同,应根据栽培花卉的要求,提供适合它生长的各种条件。 第二节环境对生物的影响 探究 1.光、温度、水分等因素对鼠妇生活都有影响;采用对照实验,可以保证除了所研究的因素不同之外,其他因素都相同。这样实验结果的不同只能是由单一变量引起的。 2.如果只用1只鼠妇做实验,结果具有很大的偶然性,不足以说明问题。本实验用10只鼠妇做实验,可以减小误差。当然,采用更多的鼠妇更好,但会增加实验的难度。 3.一个组的平均值,容易存在误差,不一定反映真实情况。 练习 1.空气,如池塘的水中缺氧,会导致鱼大量死亡。 土壤性质,在某些特定的土壤(如盐碱地)中只能生长特定的植物。 2.这句诗描写的是气温对植物生长的影响。由于在同一季节山里气温相对较低,桃树生长迟缓。生长在平原地区的桃花,4月就已经凋谢,而山里的桃花才刚刚开放。 3.蚯蚓依靠皮肤进行呼吸,大雨过后,土壤中充满雨水,缺乏空气,蚯蚓因缺氧而爬出地面。 4.动物有竞争关系。动物常为争夺食物、配偶、栖息地而竞争。 5. 牛三叶草 农民传粉 猫田鼠土蜂 假如猫少了,田鼠由于缺少天敌而大量繁殖;田鼠以土蜂的蜜和幼虫为食,并破坏它们的巢,

生物七年级寒假作业答案2020

生物七年级寒假作业答案2020 1.A 。豌豆自然条件下闭花自花授粉,杂交实验中对于母本必须开花前人工去雄、套袋、授粉和再套袋 2.D。科学发现的一般过程为:观察-问题-假设-实验-结论。孟德尔对遗传规律的探索使用了假说演绎法:观察-问题-假设-演绎-实验-结论。 3.C。因为纯合子自交能稳定遗传,杂合子自交会发生性状分离,所以自交后代中纯合子比率提升,杂合子比率下降。而豌豆自然条件下闭花自花授粉,即自交。 4.B孟德尔分离定律实质是等位随同源染色体的分离而分离,所以发生减数分裂的第一次分裂的后期。因为是等位基因分离,所以应该在杂合体中。 5.D 6.D 7.D 8.C。测定某个个体是杂合子还是纯合子的方法有两种:(1)测交法,(2)自交法。因为本题的对象是动物,所以只能用测交法。 6.(1)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和分离定律) (2)aaBB、AAbb (3)等位基因分离,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 红色:沙色:白色=9 :6 :1 (4)Aabb) 2/3 练习二: 1.C。该细胞中无同源染色体,不可能是AB,.卵细胞中没有姐妹染色单体 2.C.根据染色体的行为(所有染色体的着丝点排列细胞中央)和有无同源染色体(无)确定为减数分裂第二次分裂中期

3.A.有一对等位基因可形成两种配子,图中细胞有两对等位基因且独立遗传,所以可产生四种配子,其中一个为卵细胞 4.B。同源染色体有三大特点(1)能联会的两条染色体(2)一条来自父方,一条来自母方的染色体(3)形状和大小都相同的染色体.其中第一点是本质因素 5.C 6.B 7. (1)减数分裂 1:2 (2)精细胞、第二极体 (3)极体和卵细胞 (4)3,6 练习三: 1.A 。伴性遗传是因为基因位于性染色体上,所以遗传上总是和性别相联系。而根本原因是因为X和Y染色体有部分不同源,特别是Y 染色体决定男性,所以当决定性状的基因位性染色体不同源区时,则在不同性别会有不同表现。 2.B。X染色体上的显性遗传的特点是:显性男性的母亲和女儿总是显性;X染色体上的隐形遗传的特点是:隐性女性的父亲和女儿总是隐性。所以题中的雌果蝇应为隐性,雄果蝇为显性。 3.C 关于遗传图谱题的解题步骤:(1)判断显隐性.(2)确定是否为伴X的显隐性,伴X染色体的显隐性特点同上。 4.C 5.C 6.C 。因为色盲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而男性的X染色体只能来自于母亲。 7. (1)乙常隐 (2)AaXBXb AAXbY或AaXbY AAXBXb

七年级上册寒假作业答案2019

【篇一:政治】 一.单项选择(以下各题都有四个选项,其中只有一个是正确的,选出正确答案填写在答题卡上。每小题2分,共24分。) 题号123456789101112 答案CBDACBCDABBB 二,判断(判断以下各题的说法是否正确,正确的选“A”,错误的选“B”。每小题1分,共4分。) 题号13141516 答案ABAB 三、简答题: 17、答:对于外来的文化和习俗不能不加分析地简单模仿,全盘照搬,对有毒有害的东西要坚决抵制。 18、《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这些法律规定的权利主要包括: 1、入学权利 2、接受规定年限教育的权利 3、按规定获得奖学金、货学金、助学金的权利 4、完成规定学业,获得相应证书的权利等。(答到三点给全分) 四、分析题: 19、 (1)不同意1分对中学生而言,异性同学之间的交往不仅有利于学习进步,优势互补,而且有利于个性的全面发展,使性格更为豁达开朗,情感体验更为丰富,意志也更为坚强。(3分) (2)落落大方,掌握分寸。 互相帮助,互相学习。 【篇二:生物】 1.D。DNA分子中的脱氧核糖和磷酸交替连接,所以每个核糖上连有2个碱基,每个碱基上连有2个核糖。碱基通过氢键连接成碱基对,且A一定与T配对,C一定与G配对,所以DNA中有A=T,C=G。 2.D。②的“O”内符号的含义是DNA中的碱基。③的“O”内符号的含义是DNA中的核苷酸。①中符号含义是ATP中的腺苷,④中符号含义是RNA中的碱基。 3.D。DNA双链上相对应的碱基以氢键连接,单链上相邻碱基之间通过脱氧核糖和磷酸二酯键联系起来,脱氧核糖和磷酸交替排列在外侧,构成DNA链的基本骨架。碱基排列在内侧,与脱氧核糖直接相连。 4.C。复制4次,产生16个DNA分子。其中含15N的为2个,所以A、B、D正确。根据含C60个,可以推出原DNA中有G60个,A=T=40。复制需要的A为14*40=560 5.C

北师大版生物学七年级上册复习知识点

北师大版生物学七年级上复习知识点 第一单元认识生命(七年级上) 1、生物的特征:新陈代谢(是最基本的特征)能对内外界刺激作出应激性;生物能生长和繁殖。 2、影响生物生活的生态因素可以分为非生物因素(阳光、温度、水、空气等)和生物因素两类。生物因素是指影响某种生物生活的其他生物。生物与生物之间,有种内关系(种内互助和种内斗争),也有种间关系,最常见的是捕食关系;此外还有竞争关系(如稻田里的杂草和水稻争夺阳光、水分)和合作关系(如蚂蚁等群体生活的动物),寄生、共生。 3、科学探究 ①科学探究的大致过程:提出问题、做出假设(陈述句)、制定计划、实施计划、得出结论(在一定条件下如何如何)、表达交流 ②设置实验时应注意1设置对照实验2、设置单一变量3、实验材料达一定数量(避免偶然性)4、编号 (1)在探究实验过程中,如果实验结果与假设发生矛盾时,应再次“检查实验方案”或“重新进行实验”,不能修改实验数据。 (2)在设计探究实验方案时,应考虑两个原则:一是要设置“对照实验 ....”.,二是一般只 设一个 ..”.因素。 ..“.变量 (3)对照实验:在探究一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所进行的除了“变量因素”不同以外,而其他条件都必须相同的实验,叫做对照实验。如:在探究“绿叶在光下合成淀粉”的实验过程中,将叶片局部遮光,其目的就是形成对照实验(即:有光与无光)。其中的“光”就是该实验的变量。 (4)变量:简单地说,在一组实验中,我们所要探究的那个因素,就叫做变量。如:在“探究‘温度’对霉菌生活的影响”的实验中,其“温度”就是变量。 (5)对照组:一般都是控制在理想状态下,排除一切影响实验的因素。 (6)实验组:一般只控制探究因素,其他都处于理想状态。如:在探究“土壤潮湿程度对鼠妇生活的影响”的实验中,土壤“潮湿”的实验装置为对照组;而土壤“干燥”的实验装置为实验组。 第二单元生物体的结构层次 1、使用显微镜的方法步骤为: 一取二放,三安装。四转低倍,五对光。六上玻片,七下降。八升镜筒,细观赏。看完低倍,转高倍。九退整理,后归箱。 2、从目镜内看到的物象是倒像。放大倍数=目镜与物镜放大倍数的乘积。 3、物像的大小与视野中细胞数目多少的关系: 放大倍数越小,在视野中观察到的细胞数目越多。 放大倍数越大,在视野中观察到的细胞数目越少。 4、物像在视野的位置方向,与玻片标本的移动方向一致(抄答案)。 5、视野中的污点判断:在视野出现污点的可能性是在目镜、物镜和玻片上,若反光镜上有污点,只能影响视野亮度,不会在视野中出现。对于这类型的题目须用排出法,学生很容易得出结论。 6、放大倍数与视野中细胞数目多少的计算:(显微镜的放大倍数与视野的大小有反比的关系。但要注意计算时长度和面积不一样。) 临时装片制作过程: 植物细胞:擦、滴(清水)、撕、展、盖、染、吸 动物细胞:擦、滴(生理盐水)、刮、涂、盖、染、吸 盖——用镊子夹起盖玻片,将盖玻片的一端接触水滴,然后缓缓放下 染——在盖玻片的一侧滴加碘液,用吸水纸在另一侧吸引,使碘液浸润整个标本 3、生物细胞结构的比较: 1、动物和植物细胞的区别: 细胞是生命活动的基本结构和功能单位。动物细胞有细胞膜、细胞核、细胞质等结构。

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上册课后练习答案

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上册课后练习答案、 第一单元生物与生物圈 第一章认识生物 第一节生物得特征 1、机器人与钟乳石不具有营养、呼吸、排泄等生物得特征,它们不就是生物。 2、(1)珊瑚不就是生物,就是珊瑚虫分泌得外壳堆积在一起慢慢形成得。珊瑚虫才就是生物。 (2) 浅水区可获得较多得阳光,有适宜得温度,这些有利于藻类得生长,从而为珊瑚虫提供更多得氧气,因此,珊瑚虫一般生长在温暖得浅水区。 (3)病毒与人类得关系:病毒有益于人类得一面! 1 利用噬菌体作为“抗生素”使用 2 昆虫病毒作为农药可以杀死害虫病毒与人类得关系:有害方面:1、部分病毒危害人类得身体健康,如最常见得感冒病毒、乙肝病毒。过去得天花病毒、狂犬病毒曾经带给人类巨大得灾难,现在得艾滋病病毒(HIV)、伊波拉病毒等,更被人类视作新世纪得瘟疫。2、许多病毒会危害人类得经济作物、家禽家畜等,如烟草花叶病毒危害种烟业; 第二章生物圈就是所有生物得家 第一节生物圈 练习 1、不能绝对分开。例如,水圈中含有空气;岩石圈中有空气,也有水。 2、淡水、营养物质(食物)、空气(氧气)。 3、花得生活需要一定得光、温度、水与无机盐。不同品种得花卉对光、温度、水与无机盐得要求有所不同,应根据栽培花卉得要求,提供适合它生长得各种条件。 第二节环境对生物得影响 探究 1、光、温度、水分等因素对鼠妇生活都有影响;采用对照实验,可以保证除了所研究得因素不同之外,其她因素都相同。这样实验结果得不同只能就是由单一变量引起得。 2、如果只用1只鼠妇做实验,结果具有很大得偶然性,不足以说明问题。本实验用10只鼠妇做实验,可以减小误差。当然,

采用更多得鼠妇更好,但会增加实验得难度。 3、一个组得平均值,容易存在误差,不一定反映真实情况。练习 1、空气,如池塘得水中缺氧,会导致鱼大量死亡。 土壤性质,在某些特定得土壤(如盐碱地)中只能生长特定得植物。 2、这句诗描写得就是气温对植物生长得影响。由于在同一季节山里气温相对较低,桃树生长迟缓。生长在平原地区得桃花,4月就已经凋谢,而山里得桃花才刚刚开放。 3、蚯蚓依靠皮肤进行呼吸,大雨过后,土壤中充满雨水,缺乏空气,蚯蚓因缺氧而爬出地面。 4、动物有竞争关系。动物常为争夺食物、配偶、栖息地而竞争。 5、牛三叶草 农民传粉 猫田鼠土蜂 假如猫少了,田鼠由于缺少天敌而大量繁殖;田鼠以土蜂得蜜与幼虫为食,并破坏它们得巢,因此,土蜂数目减少;三叶草由于得不到土蜂得及时传粉而减少;牛由于缺乏食物而受到影响。 第三节生物对环境得适应与影响 资料分析 骆驼失水很少与骆驼刺得根长得很长就是对干旱得适应;海豹胸部得皮下脂肪很厚就是对寒冷得适应,旗形树得树冠得形状就是对风得适应。总之,这些生物得形态结构与生活方式就是与它们生活得环境相适应得。 练习 1、例如,鱼得身体左右侧扁,呈梭形;体表覆盖有鳞片;躯干部与尾部有鳍;等等。这些特征都就是对水生生活得适应。又如,仙人掌得叶变化成叶刺,可以大大降低水分得蒸腾,这就是对干旱得荒漠环境得适应。 2、鲤鱼卵得孵化受环境因素得影响较大,孵化率低,幼鱼得成活率也低,因此,鲤鱼必须多产卵,才能保证其种类得延续;而鸟卵得孵化受环境因素得影响较小,孵化率高,并能育雏,后代容易成活,所以不需要产很多得卵。这就是生物对环境得适应。

2014七年级生物寒假作业

七年级生物寒假作业(复习+预习) 第四单元生物圈中的人 时间:腊月十七第一、二章复习指导 一、知识点拨与学法指导 1.学习目标 ①概述人类起源于森林古猿、生殖系统的结构及的功能、食物的消化和营养物质的吸收过程; ②描述受精过程、胚胎发育过程、青春期的发育特点、人体消化系统的组成; ③说出我国计划生育的目标和具体要求、人体需要的主要营养物质、小肠的结构与吸收功能相适应的特点、什么是合理营养; ④参加科学探究和技能训练等活动,提高分析判断能力、识图能力,尝试解读营养物质在消化道内被吸收的曲线图。 二、本单元知识结构 第一章人的由来 化石 两性生殖系统 受精、胚胎、胎儿、分娩 体重迅速增长 青春期的身体形态变化和功能发育神经系统、心脏、肺等器官的功能明显增强 性器官开始发育 2.青春期青春期的性发育出现月经、遗精,做好卫生保健 正确对待自身出现的身心变化,学会保持心理平衡青春期的心理变化树立远大的理想,培养高尚情操 开展正常的人际交往,做到自尊自爱 3.练习 (1)男性生殖系统的主要器官是,作用是①、②;女性生殖系统的主要器官是,作用是①、②。(2)、描述受精过程 受精卵在处形成,再形成,移动到里发育。第二个月末呈现人的形态,称为。在中,通过和从母体获得养料氧气、排出废物,胚胎期约天。

2 第二章 人体的营养 营养物质的种类、作用及来源。 1.食物中的营养物质 探究测定某种食物中的能量 消化道:口腔、咽、食道、胃、小肠、大肠、肛门。 消化腺:唾液腺、胃腺、肠腺、胰腺、肝脏。 实验:观察唾液淀粉酶对淀粉的消化作用 2.消化与吸收 食物的消化 淀粉 麦芽糖 葡萄糖 营养物质的吸收:小肠是人体吸收营养的主要场所,与小肠的结构有关。 每日均衡地吃“平衡膳食宝塔” 中的食物 合理营养: 一日三餐,按时进餐 3.关注合理营养与食品安全 早、中、晚三餐能量比例应为30%、40%、30% 关注食品安全 4.练习 右图是消化系统的结构图,据图回答问题 (1)在食物的成分中,淀粉的消化分解开始于图中 [ ] 处,蛋白质的消化分解开始于图中 [ ] 处,脂肪的消化分解开始于在图中 [ ] 处。这三种大分子物质最终在图中 [ ] 处被彻底消化和吸收。 (2)图中[ ] 是人体最大的腺体,它的 分泌物是 。 (3)人体的消化系统包括 和 两部 分。 (4)从图中可以看到消化道最长的一段是图g ,它 是人体 的主要器官。 牙齿的咀嚼、舌的搅拌、酶 酶 消化系统的组成

7年级上册数学寒假作业答案「完整」

7 年级上册数学寒假作业答案「完整」 一年一度寒假又来啦,同学们的寒假作业开始写了吗?下面为大家了七年级寒假作业的参考答案,希望对大家完成寒假作业有参考作用! 练习一 一、1.b ]hu dixi ms m g Z E gchtqi d m e 2. 惊- 禁蜜-密悬- 玄重-崇 3. (1) 江春入旧年(2)东风不与周郎便(3)休将白发唱黄鸡(4)浸透了奋斗的泪泉 4. B 5. 没有固定答案,只要符合要求即可。示例:雏鹰报; 雏鹰试翼、金焦秀色、北固诗话 6. (1) 吕氏春秋吕不韦(2) ①渡②这儿③急忙④寻求 (3) ①我的宝剑是从这儿掉落下去的。②像这样找剑,岂不是太荒唐了吗? (4) 世界上的事物,总是在不断地发展变化,人们想问题、办事情,都应当考虑到这种变化,适合于这种变化的需要。 7. (1) “她身上穿着样式老掉牙的旧衣服,可是很干净; 一条手染的蓝裙,还带着乡下染缸中的那股土味儿。一块棕褐色的绒线方披肩交叉地盖在她那干瘪瘪的胸上。她戴的那条头巾颜色褪得泛白,七皱八褶,好像是撂在抽屉里有了年头。脚上的木屐连后跟都磨平了,

皮面上却抹了油,擦得锃亮。她的……双手拿着毛线针飞快……。除这几根针之外,在她的灰白的头发上另外还横插着一根”。——反映了她是一位俭朴,贫困但又勤劳活得有尊严的老人(2)那头奶牛依偎在她的身边,头蹭着她的肘部,神情厌烦,腿脚僵硬地站在那里,翕动着嘴唇不断地反刍。 (3)注意描写方法,而且要写出描写对象的特点。 二、1. 勤劳(我看到老人的脊背和牛背一样黝黑,两个进入垂暮的生命将那块古板的田地耕得哗哗翻动,犹如水面上掀起的波浪。)历经沧桑,但开朗乐观(老人黝黑的脸在阳光里笑得十分生动,脸上的皱纹欢乐地游动着,里面镶满了泥土,就如布满田间的小道。)关爱老牛,把牛当做伙伴(“做牛耕田,做狗看家,做和尚化缘,做鸡报晓,做女人织布,哪只牛不耕田?这可是自古就有的道理,走呀,走呀。”)2. 相同之处是把那头孤零零的牛视为同等的生命,重视与牛的情感交流。 三、1.D2.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或“江春人旧年” ;因为“鸿雁传书”或“临近春节这一家人团聚的特定环境”。 四、坚决--决心(形容词-- 名词)可爱--热爱(形容词--动词)荣誉-- 光荣(名词--形容词)企图-- 意图(动词、名词-- 名词)答案-- 答应 (名词--动词)气愤-- 气魄(动词-- 名词)批语-- 批示(名词--名、 动)残杀-- 残忍(动词--形容词)诱饵-- 诱惑(名词--动词)兴奋-- 兴趣(形容词--名词)安心-- 担心(动词、形容词--动词)道歉-- 抱歉 (动词-- 动词) 安慰-- 欣慰(动词、形容词-- 形容词)感激-- 激动(动词-- 动词、形容

七年级上册生物学复习提纲

七年级上册生物学复习提纲 物种多样性 1、生物多样性:遗传(基因)多样性 (三个内涵)生态系统多样性 生长 发育 2、生物的(共性)特征:应激性 (最基本) 3、生态系统:生物和生物生活的环境,构成了生态系统。 4、生物圈:(1)范围:海平面以下约11000m和海平面以上约10000m之间。 (大气圈下层、整个水圈、岩石圈上层) (2)是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 5、生态因素:环境中影响生物形态、生理、分布的因素称为生态因素,分为非生物因素和生物因素。 6、非生物因素:阳光、空气、水分、土壤、温度、湿度等。 7、生物因素:指的是生物彼此之间的相互影响。同种生物之间:互助、斗争。 不同种生物之间:捕食(最普遍)、共生、寄生。 8、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如仙人掌叶子退化成刺就是对沙漠干旱环境的适应。 9、生物对环境的影响,如蚯蚓改良土壤、森林净化空气。 10、植物的蒸腾作用调节空气湿度、植物的枯叶枯枝腐烂后可调节土壤肥力、动物粪便改良土壤、蚯蚓松土。破坏环境,如蝗虫啃吃庄稼 11、遮光器:上面有大小不等的圆孔,叫光圈。每个光圈都可以对准通光孔。用来调节光线的强弱。放大倍数=物镜倍数X目镜倍数。放在显微镜下观察的生物标本,应该薄而透明,光线能透过,才能观察清楚。因此必须加工制成玻片标本。 12、使用显微镜观察时,左眼注视目镜内右眼睁开。转动粗准焦螺旋时不能过快,防止镜头下降过快将玻片标本和物镜头损坏。 13、反光镜有两面:一面是平面镜;一面是凹面镜。在光线较强时使用平面镜和较小的光圈;在光线较弱时使用凹面镜和较大的光圈。 14、林奈(分类学之父)与生物分类:界、门、纲、目、科、属、种 15、实验法是生物研究的主要方法。一般步骤:(1)发现并提出问题;(2)收集 与问题相关的信息;(3)作出假设;(4)设计实验方案;(5)实施实验并录; (6)分析实验现象;(7)得出结论。 16、细胞是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除病毒外的其它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17、生物根据细胞数量可分为:单细胞生物(只有一个细胞)和多细胞生物。 18、动物细胞的结构(由外到内):细胞膜:分隔细胞与外界环境,具有进行物质交换和保护细胞的作用细胞质:细胞膜内,细胞核以外的结构,里面还有线粒体等结构,是生命活动的主要场所。 细胞核:是细胞储存遗传物质的主要场所,并控制细胞的生命活动。 19、植物细胞:细胞壁:植物细胞特有的结构,对细胞具有保护和支持的作用。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七年级上生物寒假作业-作业六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七年级上生物寒假作业-作业六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一、单选题 1 . 西瓜甘甜可口,主要是因为下列哪个细胞器中含有较多糖分() A.细胞壁B.细胞质C.液泡D.细胞核 2 . 绘制生物图形时,对图中较暗的部位应该采取的措施是() A.用铅笔涂黑B.用钢笔打细点 C.用钢笔画斜线D.用铅笔打细而密的点 3 . 制作人体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时,载玻片上滴加的液体、用于漱口的液体、染色用的液体分别是()A.清水、生理盐水、碘液B.碘液、生理盐水、凉开水 C.碘液、清水、生理盐水D.生理盐水、凉开水、碘液 4 . 使用显微镜进行对光,首先使下列哪项中的部件成一条直线() A.目镜、物镜、通光孔、反光镜B.物镜、镜筒、目镜、载物台 C.目镜、镜筒、物镜、反光镜D.物镜、目镜、转换器、反光镜 5 . 上实验课时,一同学用解剖针挑取少许番茄果肉,制成的玻片标本叫做() A.临时涂片B.永久涂片 C.临时切片D.临时装片 6 . 下列关于制作临时玻片标本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制作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标本滴加清水,人口腔上皮细胞标本滴加生理盐水 B.盖盖玻片时应该让一侧先接触水滴边缘再慢慢放下,避免产生气泡 C.显微镜使用结束后应该用餐巾纸把镜片擦干净再收起来 D.临时玻片标本的制作中应该选择薄而透明的生物材料 7 . 制作洋葱鳞片叶临时装片的正确顺序是() A撕取薄膜 B盖盖玻片 C染色 D放置材料 E滴清水

A.EADBC B.DAEBC C.EADCB D.ADEBC 8 . 下面是制作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临时装片的步骤,正确的顺序应该是 ①用镊子从洋葱鳞片叶内侧撕取一小块内表皮 ②在载玻片中央滴一滴清水 ③在载玻片一侧滴加稀碘液,在另一侧用吸水纸吸 ④把撕下的内表皮浸入水滴中,并用镊子将它展平 ⑤盖上盖玻片 ⑥擦拭干净盖玻片和载玻片 A.⑥⑤④②①③B.⑥②①④⑤③C.⑤④⑥②①③D.③⑥⑤④②① 9 . 用显微镜观察的材料必须是() A.新鲜的标本B.活动生物C.完整的细胞D.薄而透明 10 . 在下列实验中会用到碘液,其中与观察人体口腔上皮细胞滴加碘液目的相同的是() A.观察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B.检验绿叶在光下制造淀粉 C.验证玉米的胚乳储存淀粉D.探究馒头在口腔中的变化 二、填空题 11 . 用液体的生物材料经过涂抹制成的玻片标本叫做____________。用从生物上切取的薄片制成的玻片标本叫做______ 。 三、判断题 12 . 要想观察血液中的红细胞,可将材料制成装片。(____) 13 . 常用的玻片标本有切片、装片、涂片三种。(____) 14 . 植物细胞的形态多种多样,结构互不相同。(________) 15 . 请根据如图判断(图中①是最外层的结构)

七年级寒假作业答案

七年级语文寒假作业答案 1-2页一、略二、泻一泄到一道义一异查一察众一重晦一诲三、我早就想把你抓住了,我早就想剿灭你了(意对即可)。四、1.⑴用出全部力量,一点儿也不保留。 (2)形容思想感情自然而然地产生。 2.D 3.B 4.为了突出春天的绿给人间带来了许多温馨。 5.B 6.⑴绿的谦虚⑵绿的宽容⑶绿的博大和永恒⑷绿的可靠7.可靠谦虚宽容博大永恒 8.通过对四季的绿的描写,抒发了作者对生活的热爱和赞美。 3-4页一、略二、B 三、如:我们不做山沟里易涨易退的小溪,要做寒暑不变的一望无涯的沧海。四、1.裹,渺,瘪,骤 2.患得患失、垂头丧气到获得“殊荣。” 3.让他多接受阳光和风雨,多吸收养分,成为最棒的种子玉米。 4.如:“但有时候需要再等一下”;“但不要急于求成”;“但成功的过程即是等待的过程”;“天生我材必有用”;“希望总在前头”等。 5.落入平庸,获不了“殊荣”,成不了种子。 6.人要相信自己,成功需要等待。付出了,并非所有的事情都立竿见影,耐心最为重要。要接受必要的磨炼。不要半途而废。 5-6页一、C二、1. 兴致勃勃 2. 恐吓 3. 眺望 4. 抱憾 5. 心有余悸三、D 四、略 五、1.皇帝的新装;丹麦;童话;安徒生;《丑小鸭》、《卖火柴的小女孩》 2. A 3. A 4. 爱新装成癖、虚伪;怕丢官职;教训皇帝、捞钱。 7-8页一、略二、D 四、略五、B 六、1. 。;;;;……;2.“招牌”是商店的标志,这里用“招牌”比喻云是天气变化的标志,这个比喻准确,形象地说明了看云和识天气的密切关系。 3.姿态万千⑤ 4.是该段文字的中心对①②③④句总结 5. 阴森乌云密布变化无常说明云就像是天气的“招牌”,天上挂什么云,就将出现什么样的天气 6. ①‖②③④‖⑤ 7.总——分——总 9-10页一、C 二、 B 三、A 四、1.故意造作来掩饰;认为地位低下而自卑。 2.出租车司机出租汽车 3.稳稳地把着方向盘,还不时照应着两侧行人,让车轮由水洼里轻巧地、舒缓地踱了过去,不见一点水花溅起来。那车子驶离水洼,也没有立即加速,却见那小司机一手把了方向盘,一手扶着车窗,探出头,回转过脸来,望了望后面的行人,留下一个含着些歉意的微笑;虽然并没有溅染任何一个行人的裙边裤脚,却仿佛是在为车过水洼那片刻间,可能惊扰了行人——其中也包括着我和我的友人——而致歉似的 4.A C D F 5. 4 ;1 2 ;3 6.踱是慢步走,这里形容司机车速放得很慢。用“踱”形象生动地写出小司机行车时不伤害、惊扰行人的文明行为,显示了“的士”的风度。7.B D 8.把、扶、探、回转、望、留下 11-12页一、D 二、略三、 C 四、要信守承诺,要富有责任感(意对即可)六、1.不重视,不注意;老是这样下去。 2.农药的危害:破坏生态链;

生物学七年级 上册教材练习 参考答案

生物学七年级上册 (实验、资料分析、技能训练、练习)参考答案 第一单元生物和生物圈 第一节生物的特征 练习: 1.机器人和钟乳石不具有营养、呼吸、排泄等生物的特征,它们不是生物。 2.(1)珊瑚不是生物,是珊瑚虫分泌的外壳堆积在一起慢慢形成的。珊瑚虫才是生物。 (2)浅水区可获得较多的阳光,有适宜的温度,这些有利于藻类的生长,从而为珊瑚虫提供更多的氧气。因此,珊瑚虫一般生长在温暖的浅水区。 第二节调查我们身边的生物 第一节生物圈 资料分析: 1、向日葵生长需要的条件:阳光、水、营养物质(无机盐)、空气(二氧化碳和氧气)、适 宜的温度和一定的生存空间。 长颈鹿生活需要的条件:阳光、水、营养物质(食物)、空气(氧气)、适宜的温度和一定的生存空间。 2、仙人掌生活在干旱缺水的荒漠,向日葵生活在相对湿润的环境中,但它们都需要阳光、 水、营养物质、空气等生活条件。 牛生活在陆地上,海豚生活在海洋中,但它们的生活都离不开阳光、空气、水、营养物质等条件。 3、水是作物生长的重要条件,干旱缺水会严重影响作物的生长,从而使粮食减产。 练习: 1、不能绝对分开。例如,水圈中含有空气;岩石圈中有空气,也有水。 2、淡水、营养物质(食物)、空气(氧气)。 3、花的生活需要一定的光、温度、水和无机盐。不同品种的花卉对光、温度、水和无机盐 的要求有所不同,应根据栽培花卉的要求,提供适合它生长的各种条件。 第二节环境对生物的影响 探究: 1、光、温度、水分等因素对鼠妇生活都有影响。采用对照实验,可以保证除了所研究的因 素不同之外,其他因素都相同,这样实验结果的不同只能是由单一变量引起。 2、如果只用1只鼠妇做实验,结果具有很大的偶然性,不足以说明问题。本实验用10只 鼠妇做实验,可以减小误差。当然,采用更多的鼠妇更好,但是会增加实验的难度。3、一个组的平均值,容易存在误差,不一定能反映真实情况。假设全班有6个组,则相当 于做了5次重复实验,计算这6次实验的平均值作为实验结果,可以减小误差。

七年级生物上册答案 人教版 新版 一

七年级生物上册答案人教版新版一 第一章第一节 想一想,议一议 为什么说机器人不是生物?请说出你的理由。 答:因为机器人不像其他生物一样是由细胞构成的(除病毒以外,生物体都是由细胞构成的),也不存在构成细胞的有机物,同时,机器人不具有营养、呼吸、排泄、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生长和繁殖、遗传和变异的特性,因此机器人不是生物。 旁栏思考题 植物需要从外界吸收氧气吗? 答:植物需要从外界吸收氧气,以维持自身的生存。生物能进行呼吸,绝大多数生物需要吸人氧气,排出二氧化碳,植物也需要通过呼吸作用,分解有机物,消耗氧气,为植物体的各项生命活动提供能量。 观察与思考 1.生石花的肉质叶看起来像石头,为什么说它是生物? 答:尽管生石花的肉质叶看起来像石头,但生石花具有生物的基本特征。例如,从观察中可以看出,生石花的肉质叶与仙人球的肉质茎类似;生石花能从小长大;生石花能开出各种颜色的花,还能结出种子,表明它能进行繁殖;生石花长有根,可以从土壤中获取水和无机盐,等等。查阅生石花的资料可知,生石花是一种植物,因此,它就是生物。 2.岩洞里的钟乳行能慢慢长大,为什么说它不是生物? 答:岩洞里的钟乳石尽管能慢慢长大,但这种长大与生物的生长是不同的,它是一些无机物慢慢堆积的结果。同时钟乳石没有生物所共有的特征,如具有营养、呼吸、排泄、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繁殖、遗传和变异的特性,因此钟乳石不是生物。 3.怎样判断一个物体是否有生命?生物有哪些基本特征? 答:要判断一个物体是否有生命,可以看它是不是“活”的,看它是不是具有生命现象。即看它是否具有生物的基本特征。 技能训练 1.你是怎样进行观察的?观察到了什么? 答:此答案没有统一的标准,是开放性问题。学生可以依据自己的真实想法来回答。 2.哪些特点是你没有观察到的?其他同学的观察方法有什么值得学习的地方? 答:此答案没有统一的标准,是开放性问题。学生可以依据自己的真实情况来回答。练习 1.(1)×;(2)√;(3)×;(4)x。 2.略。 3.(1)珊瑚不是生物,是珊瑚虫分泌的外壳堆积在一起慢慢形成的,不具有生物的基本特征;珊瑚虫才是生物,是一种生活在海洋中的动物,具有生物的基本特征。 (2)浅水区可获得较多的阳光,有适宜的温度,有利于藻类的生长,可以为珊瑚虫提供更多的氧气。因此,珊瑚虫一般生长在温暖的浅水区。 第二节 想一想.议一议 这段文字中说到哪些植物?又提到哪些昆虫和鸟类?它们栖息的环境有什么不同? 答:文中提到的植物,有的是具体的植物名称.如皂荚树、桑椹,有的是一类植物的总称,

七年级生物寒假作业答案参考

2019 七年级生物寒假作业答案参考放寒假了,同学们应该怎样度过这个寒假呢?初中阶段是我们一生中学习的黄金时期。寒假这一个月的时间对初一的同学们尤其重要。下文为大家准备了七年级生物寒假作业答案参考。 一.请你选择: 1. 当鱼损失了胸鳍、腹鳍的时候,鱼会出现() A. 只能下沉,不能上浮 B. 只能上浮,不能下沉 C. 游动时身体常常侧翻 D. 不能保持游泳方向,游泳速度减慢 2. 下列不属于陆生动物的特征的是() A. 一般有防止水分散失的结构 B.用体壁呼吸 C. 绝大多数用气管或肺呼吸 D. 一般具有发达的感觉器官和神经系统 3. 把水中生活的鲸分类到哺乳动物的主要依据是() A. 鲸用肺呼吸 B. 鲸的心脏有四腔 C. 鲸的体温恒定 D. 鲸是胎生哺乳的 4. 对于动物能够促进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 ) A. 动物可以直接或间接地以植物为食,通过消化和吸收自身 组成物质

B. 进入动物体内的食物被分解为二氧化碳、尿液等物质,并释放能量,分解出的物质可以被植物吸收利用 C. 动物的遗体可以被分解者分解,释放出二氧化碳和含氮的无机盐等物质 D. 动物可以帮助植物传粉和传播种子 5. 下列关于芽孢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 芽孢是细菌用来繁殖的结构 B. 芽孢是细菌的休眠体 C. 一个芽孢可以萌发出一个细菌 D. 芽孢是不良环境中的细菌形成的结构 6. 穿花蛱蝶深深见,点水蜻蜓款款飞的诗句分别描绘了这两类昆虫的() A. 防御行为、取食行为 B. 防御行为、迁徙行为 C. 取食行为、繁殖行为 D. 迁徙行为、繁殖行为 7. 下列动物行为中,属于先天性行为的是() A. 小狗算算术 B. 刚出生的小猪吃奶 C. 大山雀喝牛奶 D. 海豚表演顶球、跳跃 8. 雷达是依照某种动物的回声定位原理发明的,这种动物是 () A. 蝙蝠 B. 海豚 C. 长颈鹿 D. 乌龟 9. 下列食品的制作过程中没有使用细菌和真菌的是()

七年级上册寒假作业答案人教版

七年级上册寒假作业答案人教版 1. 单项选择。 (1) B (2) C (3) A (4) B (5) A 2. 补全对话。 (一) (1) are (2) fine (3) thanks (4) What's (5) It's (二) (6) nice (7) Is (8) This (9) Welcome (10) Thank 1. 请选择下表中的单词完成对话,填在对话后的横线上。 (1) me (2) pen (3) you

(4) your (5) color 2. 完成句子,每空一词。 (1) What color is, white (2) What's, a computer game (3) the key, lost, found (4) Please call, at, morning (5) is, cousin, these, parents (6) What's (7) What is 3. 阅读理解 (1) T (2) F (3) T (4) F (5) F 1. 句型转换。 (1) Are they, they are (2) What is this (3) Is he, he is (4) photo of (5) Thanks for the photo of your family. 2. 完成对话:在对话后面的句子中选出准确的答案填入空白处。 (1) C (2) E (3) A (4) B (5) D 1. 选择题。

(1) D (2) A (3) B (4) A (5) A 2. 改错,把错误的选项写在前面的括号里,然后将其改正在后面的横线上。 (1) B 去掉are (2) C 改为at (3) B 改为playing (4) B 改为plays (5) B 改为buy 3. 用代词填空。 (1) your (2) your (3) My (4) my (5) Her (6) your

七年级生物上册测试题及答案

七年级生物上册测试题 及答案 公司内部档案编码:[OPPTR-OPPT28-OPPTL98-

2015—2016学年度第一学期第一单元检测试题 第Ⅰ卷 一.单项选择题:(下面的选项中只有一个答案是正确的,请把正确的答案填写在第Ⅱ卷的答案表中。) 1.下列属于生物的是() A、机器人 B、钟乳石 C、珊瑚虫 D、珊瑚 2.下列不是生物特征的是() A、能进行呼吸 B、能生长繁殖 C、会活动 D、能对刺激发生反应 3.狮子捕食斑马,其生理意义在于() A获取营养B强者欺凌弱者C游戏D将它驱除出领地 4.完成下列活动不需要使用调查方法() A.全国性人中普查B.中学生对网络游戏的看法C.某一保健品的市场销售预测D.人物外貌的描写 5.下列能说明生物能对外界刺激出反应的是() A.动物以植物为食B.含差羞草的叶片受到触动会合拢 C.鲸呼气时会产生雾状水雾D.西瓜能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 6.下列叙述中,能说明病毒属于生物的是() A.具有细胞结构B.能使动物和植物致病 C.能够繁殖后代D.由蛋白质和遗传物质组成 7、果树能产生种子,种子可以萌发并长成新的植物体,这说明 () A、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 B、生物能生长和繁殖 C、生物多由细胞构成 D、生物能排出体内产生的废物 8.世界上最大的生态系统是() A、海洋生态系统 B、陆地生态系统 C 、生物圈 D、森林生态系统 9.在显微镜下观察一滴河水,发现一些能运动的绿色颗粒。下列哪项不能作为判断这些小颗粒是生物的依据()

A.有细胞结构 B.能生长和繁殖 C.能对外界的刺激作出反应D.身体呈绿色 10、在调查社区的生物种类时,要仔细观察、认真记录,正确的做法是() A、记录数量最多的生物 B、记录最珍贵的生物 C、记录自己最喜欢的生物 D、记录看到的全部生物 11、生物最基本的特征是() A、生长 B、新陈代谢 C、应激性 D、发育 12.地球上的人口不能无限制地增加,否则会影响人类的生活,这主要是因为生物的生存需要 A.一定的空间B.适宜的温度C.空气D.阳光 13.若将绿藻甲、乙、丙、丁甲组分别放置于:湖泊、100m深的海中、800m深的海中,50m深的海中,首先死亡的是生活在何处的绿藻() A.甲 B.乙 C.丙 D.丁 14.在探究光对鼠妇生活的影响的实验中,所用鼠妇的数量最好是() A.一只B.两只C.三只D.十只 15.在下列各种现象中,属于与温度变化相适应的是() A.鱼类的季节性洄游 B.仙人掌叶变成针刺状 C.蛾类的夜间活动 D.养在小瓶中的鱼都浮向水面 16.下列探究活动的哪一步属于提出问题: A.某同学发现池水中有一运动的白点B.心想这是生物吗C.于是取一滴池水,做成玻片标本,用显微镜观察 D.原来是草履虫 17.在做“响尾蛇是根据什么标记去追寻中毒的猎物的”实验时,将一只没有被蛇咬过的死老鼠用于实验的目的是 A、作为重复实验以减少误差 B、将它与响尾蛇咬过 的死老鼠形成对照 C、研究响尾蛇是习惯袭击死的还是活的老鼠 D、将响尾蛇咬过的死 老鼠作为实验组 18.人们移栽植物幼苗的时候,往往在初期对幼苗进行遮荫,主要是为了使植物生长所需要的()不受影响 A、空气 B、光照 C、水 D、土壤 19.连续阴雨时,生活在土壤中的蚯蚓会爬出洞穴,此现象与生物哪一因素有关() A、呼吸 B、营养C排出体内废物 D、生长和繁殖20.叶片宽大的植物不适于生活在干燥的沙漠,沙漠边缘种植的防护林,树木叶片大都细小,这是为了()

七年级生物寒假作业

七年级生物寒假作业腊月二十八家长签字 1.“补钙新观念,吸收是关键”。小丽的妈妈一直给她吃钙片,医生却说小丽缺钙,建议给小丽增服: A .维生素A B.维生素 B C.维生素 C D.维生素D 2. 最近,小明出现浑身乏力、头晕等症状,到医院检查后确诊为贫血。小明在加强营养时,应特别增加哪类无机盐的摄入? A.含钙的 B.含磷的 C.含铁的 D.含碘的 3. 儿童、青少年以及术后病人应多吃一些奶、蛋、鱼、肉,是因为这些食物中含有丰富的 A.脂肪 B.糖类 C.蛋白质 D.维生素 4. 小军患了夜盲症,到了夜晚就看不清东西,这主要是因为他体内缺乏 A.维生素A B.维生素B2 C.维生素C D.维生素D 5. 人们现在所食用的盐都是加碘盐,主要是为了预防 A.地方性甲状腺肿大(俗称大脖子病) B.坏血病 C.糖尿病 D.脚气病 6. 实验证明,维生素B1在140 ℃时还不至于被分解破坏。有人做馒头时爱加过量的碱,长此以往,容易患脚气病。这是什么道理? A. 高温会破坏维生素B1 B. 碱能破坏维生素B1 C. 面粉中缺乏维生素B1 D. 患者吸收不到足够的维生素B1 7. 下列关于小肠的结构特点中,与消化无关的是 A.小肠是消化道中最长的一段,一般有5~6米长 B.小肠壁内的肠腺能分泌肠液 C.小肠壁内表面有很多环形皱襞,皱襞上有很多小肠绒毛 D.小肠绒毛壁由一层上皮细胞组成,而且绒毛内有丰富的毛细血管 8. 有些药物常被封装在淀粉制成的胶囊中服用,以避免药物对胃产生刺激。从淀粉在消化道内的消化特点来看,其原因是 A.胃能消化淀粉,使药物慢慢渗出B.胃不能消化淀粉,胶囊可经胃进入小肠 C.胆汁不能消化淀粉D.淀粉在口腔内初步消化,便于吞咽 9. 细细咀嚼米饭一段时间后,我们会感觉到甜味,这是因为 A.米饭本来是甜的 B.米饭中部分淀粉分解成麦芽糖 C.米饭中部分蛋白质分解成氨基酸 D.米饭中部分脂肪分解成甘油和脂肪酸 10. 人体消化和吸收的主要场所是 A. 口腔 B.胃 C.小肠 D.大肠 11. 小肠是主要的消化和吸收器官,下列与此无关的是 A. 小肠绒毛壁、毛细血管壁仅由一层上皮细胞组成 B. 有肠液、胰液、胆汁等消化液 C. 小肠壁内表面有大量环形皱襞,并有很多小肠绒毛 D. 小肠与大肠相连 12. 在四支试管中注入等量的植物油,然后分别滴加下列几组消化液,振荡并静置于37 ℃温水中,观察 发现植物油最先消失的是 A. 胆汁、唾液、胃液 B. 胆汁、唾液、肠液 C. 胃液、肠液、胰液 D. 胆汁、胰液、肠液 13. 肝炎病人怕吃油腻食物,主要是因为 A. 人体内脂肪过多 B. 油腻食物有浓厚的气味 C. 油腻食物营养不丰富 D. 胆汁分泌不足,影响到脂肪消化 14. 下列对于如图的叙述中,哪项是错误的? A. ①分泌的消化液含消化脂肪的酶 B. ②能消化蛋白质 C. ③分泌的消化液含有多种消化酶 D. ④是消化食物和吸收营养物质的主要器官 15. 在我们的食物中主要有六类营养成分,其中既能给我们的生命活动提供能量,又是组织细胞构成物质 的是 A. 水、无机盐、蛋白质 B. 维生素、糖类、蛋白质 C. 糖类、蛋白质、脂肪 D. 维生素、水、糖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