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化学一轮复习学案(鲁科版): 第1章 认识化学科学 第1节 钠及其化合物学案 鲁科版

高考化学一轮复习学案(鲁科版): 第1章 认识化学科学 第1节 钠及其化合物学案 鲁科版
高考化学一轮复习学案(鲁科版): 第1章 认识化学科学 第1节 钠及其化合物学案 鲁科版

第1节 钠及其化合物

[考纲知识整合]

1.钠的物理性质

(1)软——质软,硬度小。

(2)亮——银白色,有金属光泽。

(3)轻——ρ(H 2O)>ρ(Na)>ρ(煤油)。

(4)低——熔点低,低于100 ℃。

(5)导——可导电、导热。

2.钠的化学性质(写出化学方程式)

(1)与非金属反应????? O 2??? 常温:4Na +O 2===2Na 2O 点燃:2Na +O 2=====点燃Na 2O

2 Cl 2:2Na +Cl 2=====点燃2NaCl

(2)与H 2O 反应:2Na +2H 2O===2NaOH +H 2↑。

实验探究:Na 与H 2O(

含酚酞)反应的现象及解释

(3)与乙醇反应:2Na +2C 2H 5OH ―→2C 2H 5ONa +H 2↑。

(4)与酸(HCl)反应:2Na +2HCl===2NaCl +H 2↑。

(5)与盐(CuSO 4)溶液反应:2Na +2H 2O===2NaOH +H 2↑,CuSO 4+2NaOH===Cu(OH)2↓+Na 2SO 4。

3.钠的保存与用途

(1)保存:少量钠保存在煤油或石蜡油中。

(2)用途:制Na2O2,Na-K合金可用于原子反应堆的导热剂,制高压钠灯,冶炼某些金属

熔融4NaCl+Ti(g)。

如4Na+TiCl4=====

1.下列说法正确的有________(填序号)。

①(全国Ⅱ卷)乙醇和水都可与金属钠反应产生可燃性气体,可得出乙醇分子中的氢与水分子中的氢具有相同的活性

②(全国Ⅱ卷)将金属钠在燃烧匙中点燃,迅速伸入集满CO2的集气瓶中,瓶中产生大量白烟,有黑色颗粒产生,可得出CO2具有氧化性

③(全国Ⅱ卷)比较水与乙醇中氢的活泼性的方法是:分别将少量钠投入到盛有水和乙醇的烧杯中

④(浙江高考)钾、钠、镁等活泼金属着火时,不能用泡沫灭火器灭火

⑤(全国Ⅱ卷)钠在空气中燃烧可生成多种氧化物,23 g钠充分燃烧时转移电子数为N A

⑥23 g钠与足量H2O反应完全后可生成N A个H2分子

⑦将钠投入水中,产生气体,其化学方程式为2Na+2H2O===2NaOH+H2↑

⑧钠与CuSO4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2Na+Cu2+===Cu+2Na+

【答案】②③④⑤⑦

2.(合肥质检)将金属钠放入盛有某溶液的小烧杯中,有气体产生,恢复至原温度有白色沉淀。该溶液可能是 ( )

①MgSO4溶液②Na2SO4稀溶液③饱和澄清石灰水④Ca(HCO3)2溶液⑤CuSO4溶液⑥饱和Na2CO3溶液

A.①④⑤⑥B.③④⑤⑥

C.②④⑤⑥D.①③④⑥

D[2Na+2H2O===2NaOH+H2↑,①中Mg2++2OH-===Mg(OH)2↓;②中NaOH与Na2SO4不反应,得不到沉淀;③中反应消耗水,析出Ca(OH)2沉淀;④中Ca2++HCO-3+OH-===CaCO3↓+H2O;⑤生成的Cu(OH)2是蓝色沉淀,不符合题意;⑥水减少,有碳酸钠晶体析出。] 3.金属钠与水的反应是中学化学中的一个重要反应。该反应的演示方法分别如图甲、乙所示:

甲乙

(1)现按图甲所示的方法,在室温时,向盛有饱和NaOH溶液的水槽中,加入一小块金属

钠。下列有关描述正确的是________(填字母,下同)。

a.钠浮在液面上,并四处游动,最后消失

b.钠熔化成一个光亮的小球

c.恢复到室温时,NaOH溶液的浓度增大

d.恢复到室温时,溶液中Na+数目减少

(2)按图乙所示方法来收集产生的气体并检验,需将钠包好,再放入水中。取相同质量的钠按下列两种情况收集产生的气体,在相同条件下体积的关系是________。

①用铝箔包住钠②用铜箔包住钠

a.二者收集气体一样多

b.①收集气体体积较大

c.②收集气体体积较大

【解析】(1)金属钠投入饱和NaOH溶液中,Na与H2O反应,生成气体和NaOH,H2O减少,NaOH晶体析出,但温度不变,饱和NaOH浓度不变。

(2)铝箔成分为Al,Al与NaOH溶液反应也生成H2。

【答案】(1)abd (2)b

4.下列关于钠的实验现象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考点2| 钠的氧化物和新型钠的化合物

[考纲知识整合]

1.氧化钠和过氧化钠

222

(1)将水滴入盛有Na2O2的试管中,现象是有气体生成,向反应后的溶液中加入酚酞试液,现象是溶液变红,后又退色。

(2)检验生成的气体是O2的方法是将带火星的木条放在试管口,若木条复燃,证明有O2。

3.新型钠的化合物

NaH、NaAlH4、NaBH4中氢元素均为-1价,都具有强还原性,遇水均生成H2。

1.下列说法正确的有________(填序号)。

①(北京高考)二氧化碳使Na2O2固体变白,二氧化碳被还原

②(江苏高考)Na2O2吸收CO2产生O2,可用作呼吸面具供氧剂

③(全国Ⅱ卷)CO2通过Na2O2粉末后固体物质增重

④(山东高考)Na2O2与水反应是水作还原剂的氧化还原反应

⑤(江苏高考)在过氧化钠与水的反应中,每生成0.1 mol氧气,转移电子的数目为0.4N A

⑥(江苏高考)Na2O2溶于水产生O2的离子方程式为Na2O2+H2O===2Na++2OH-+O2↑

⑦(北京高考)Na2O2在潮湿的空气中放置一段时间,变成白色黏稠物,其反应为2Na2O2+2CO2===2Na2CO3+O2

⑧Na2O2粉末投入含酚酞的水中,水中先变红后退色说明Na2O2具有漂白性

【答案】②③⑧

2.(郑州高三调研)下列有关Na2O2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向包有Na2O2粉末的脱脂棉上滴加几滴水,脱脂棉剧烈燃烧起来,说明Na2O2与H2O反应放热且有氧气生成

B.Na2O2与CO2反应时有单质O2生成,该反应属于置换反应

C.Na2O2在空气中久置变白,涉及的氧化还原反应中,Na2O2既是氧化剂,又是还原剂D.Na2O2粉末加入Ca(HCO3)2溶液中,会产生气体且溶液变浑浊

B[A项,燃烧的条件是达到着火点和具有助燃物质;B项,反应物中没有单质参加反应,不符合置换反应的定义;C项,Na2O2与CO2、H2O的反应都是Na2O2自身的氧化还原反应;D项,Na2O2先和水反应生成O2和NaOH,NaOH再与Ca(HCO3)2反应产生沉淀CaCO3。] 3.比较下列四组反应,回答下列问题:

一组:①Na2O2+CO2

②Na2O2+SO2

二组:③Na2O2+FeCl3(溶液)

④Na2O2+FeCl2(溶液)

三组:⑤SO2通入品红溶液中,加热

⑥Na2O2加入到品红溶液中,加热

四组:⑦NaOH溶液滴入紫色石蕊试液中

⑧Na2O2固体加入到紫色石蕊试液中

(1)写出①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有同学类比①的反应写出②的反应方程式为2Na2O2+2SO2===2Na2SO3+O2,你认为是否合理?________(填“合理”或“不合理”)。

(2)比较分析③④反应中可能发生的现象,相同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差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预测⑤可能的现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⑥可能的现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判断⑦⑧反应中可能发生的现象:

⑦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1)Na2O2具有强氧化性,与SO2发生反应:Na2O2+SO2===Na2SO4。(2)③中FeCl3与NaOH反应生成Fe(OH)3,Fe(OH)3是不溶性的红褐色沉淀;④中Fe2+具有强还原性,易被Na2O2氧化并生成Fe(OH)3,Na2O2与溶液中的水剧烈反应会有O2产生。 (3)SO2的漂白性是由于它能与某些有色物质生成易分解的无色物质,Na2O2的漂白性是因其具有强氧化性。

(4)Na2O2与H2O反应生成NaOH,呈碱性,同时Na2O2又有漂白性。

【答案】(1)2Na2O2+2CO2===2Na2CO3+O2不合理

(2)均会有红褐色沉淀生成并有气体逸出④中气体明显少于③中气体

(3)溶液红色退去,加热后又恢复红色溶液红色退去,加热后不能恢复红色

(4)溶液变蓝溶液先变蓝后退色

4.如图是Na2O2和CO2定性、定量实验的装置示意图。

注射器1中抽取了100 mL CO2,U形管中装有适量小玻璃珠和约1.5 g Na2O2粉末。实验开始时,打开止水夹K1、K2、K4,关闭止水夹K3,推动注射器1活塞,缓缓将CO2压至U形管中,注射器2活塞缓缓向外移动。回答下列问题:(本题不考虑注射器内壁的摩擦阻力)

(1)U形管内的玻璃珠并不参与反应,其所起的作用除防止过氧化钠粉末被吹走外,另一个重要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U形管中可观察到的反应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注射器1活塞推到底后,注射器2中收集到的气体大于50 mL,其原因除可能仍还含CO2外,还有一个重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为了使剩余气体中二氧化碳能反应完,接下来的操作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要证明反应产物之一为氧气,最为方便的实验方法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1)玻璃珠还可起到增大Na2O2与CO2接触面积,使之反应完全的作用。(2)U 形管中Na2O2与CO2反应生成Na2CO3和O2,故U形管内淡黄色粉末渐渐变白。(3)由2Na2O2+

2CO 2===2Na 2CO 3+O 2可知100 mL CO 2理论上应产生50 mL O 2,收集到的气体大于50 mL ,除部分CO 2没反应外,还可能是反应放热,气体受热膨胀。(4)为了让CO 2反应完,可把注射器2中的气体再推入U 形管中,反复数次。(5)可利用O 2支持燃烧,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

【答案】 (1)增大过氧化钠和二氧化碳的接触面积,使反应完全

(2)淡黄色粉末渐渐变白

(3)该反应为放热反应,反应后气体温度升高,体积变大

(4)将注射器2中气体再推入U 形管中,反复数次

(5)打开橡胶塞,立即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U 形管中,木条复燃

[题后归纳] Na 2O 2的强氧化性表现

(1)Na 2O 2与SO 2的反应:Na 2O 2+SO 2===Na 2SO 4。

(2)Na 2O 2与FeCl 2溶液的反应:能将Fe 2+氧化成Fe 3+

,得到Fe(OH)3沉淀。

(3)Na 2O 2与氢硫酸的反应:能将H 2S 氧化成单质硫。

(4)Na 2O 2与Na 2SO 3溶液的反应:能将SO 2-3氧化成SO 2-4。

(5)Na 2O 2与品红溶液的反应:能使品红溶液退色。因此Na 2O 2可作漂白剂。

5.(大连高三测试)过氧化钠和氢化钠(NaH),广泛应用于工业生产。

(1)氢化钠(NaH)中氢元素的化合价为________。

(2)NaH 能与水剧烈反应:NaH +H 2O===NaOH +H 2↑,该反应中的氧化剂是________,氧化剂与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是________。

(3)在高温下氢化钠(NaH)可将四氯化钛(TiCl 4)还原成金属钛,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1)氢化钠(NaH)中钠元素化合价为+1,化合物中元素化合价代数和为0,则氢元素的化合价为-1。

(2)NaH 能与水剧烈反应:NaH +H 2O===NaOH +H 2↑,NaH 中氢元素化合价由-1变为0,作还原剂,H 2O 中氢元素化合价由+1变为0,作氧化剂,该反应中的氧化剂是H 2O ,氧化剂和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是1∶1。

(3)在高温下氢化钠(NaH)可将四氯化钛(TiCl 4)还原成金属钛,氢元素化合价升高为+1或0,钛元素化合价由+4变为0,据此可写出化学方程式。

【答案】 (1)-1 (2)H 2O 1∶1 (3)2NaH +TiCl 4=====高温Ti +2NaCl +2HCl↑(或4NaH +

TiCl 4=====高温Ti +4NaCl +2H 2↑)

6.硼氢化钠(NaBH 4)在有机合成中被称为“万能还原剂”,它的特点是性能稳定,还原时有选择性。采用NaBO 2、SiO 2、Na 、H 2为原料制备NaBH 4的流程如图所示。

已知:NaBH 4常温下能与水反应,可溶于异丙胺(沸点:33 ℃)。

(1)NaBH 4中含有的化学键类型为________。

(2)钠通常保存在________中;钠与氧气反应生成的两种氧化物分别为________、________。

(3)制取NaBH 4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在该反应加料之前,需要将反应容器加热至100 ℃以上并通入氩气,通入氩气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

(4)物质X 的化学式为________;以上流程中可以循环使用的物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1)NaBH 4由Na +和BH -4以离子键组成,BH -

4中B 、H 原子间存在共价键。(2)钠通常保存在煤油或石蜡油中。钠和O 2在常温下生成Na 2O ,点燃条件下生成Na 2O 2。(3)反应物为NaBO 2、SiO 2、Na 、H 2,由流程图可知生成NaBH 4和Na 2SiO 3,根据原子守恒和电子守恒配平化学方程式。通入惰性气体氩气,排出反应器中的水蒸气和空气,一是因为空气中有O 2,遇H 2加热危险,二是生成的NaBH 4能与H 2O 反应(题给信息)。(4)由题给信息可知NaBH 4能溶于异丙胺,而Na 2SiO 3不溶,故过滤后得到物质X 为Na 2SiO 3。NaBH 4溶于异丙胺中,其中异丙胺的沸点较低(33 ℃),故通过蒸馏得到异丙胺(Y)和NaBH 4固体,所以异丙胺能循环使用。

【答案】 (1)离子键、共价键

(2)煤油(或石蜡油) Na 2O Na 2O 2(或氧化钠 过氧化钠)

(3)NaBO 2+2SiO 2+4Na +2H 2=====△NaBH 4+2Na 2SiO 3 排出反应器中的水蒸气和空气

(4)Na 2SiO 3 异丙胺

考点3| 碱金属与焰色反应

[考纲知识整合]

1.碱金属的相似性与递变性

(1)相似性与递变性

①与O 2等非金属反应

写出Li 、Na 与O 2在点燃的条件下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4Li +O 2=====点燃2Li 2O 、2Na +

O 2=====点燃Na 2O 2。

K 、Rb 、Cs 与O 2反应生成比过氧化物结构更复杂的物质。

②与H 2O 的反应

碱金属单质与水均能发生反应,生成氢氧化物和H 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可表示为(用M 代表碱金属)2M +2H 2O===2MOH +H 2↑,但从Li→Cs 反应的剧烈程度逐渐增强。

③与H 2反应

碱金属跟氢气反应生成的碱金属氢化物都是离子化合物,其中氢以H -

形式存在,显-1价,碱金属氢化物是强还原剂。

2.焰色反应

(1)概念:很多金属或它们的化合物在灼烧时都会使火焰呈现特殊的颜色,属于物理变化,属于元素的性质,应用于检验某些元素的存在。

(2)常见元素的焰色

钠元素:黄色;钾元素:浅紫色(透过蓝色钴玻璃)。

(3)操作步骤

铂丝――→酒精灯灼烧火焰无色―→蘸取待测物――→酒精灯灼烧

观察火焰颜色 注意:洗涤铂丝用盐酸溶液洗涤,然后在火焰上灼烧,火焰为无色,说明铂丝洗净。

1.有关碱金属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 .随核电荷数的增加,碱金属单质的熔点逐渐降低,密度逐渐增大

B .碱金属单质的金属性很强,均易与Cl 2、O 2、N 2等发生反应

C .Cs 2CO 3加热时不能分解为CO 2和Cs 2O

D .无水硫酸铯的化学式为Cs 2SO 4,它不易溶于水

C [钾的密度小于钠的密度,这是碱金属单质密度依次增大的一个例外;碱金属中除锂外,均不与N 2直接反应;Cs 2CO 3加热不分解;Cs 与Na 同为碱金属元素,性质相似,由Na 2SO 4

易溶于水,可得出Cs2SO4也易溶于水。]

2.金属活动性顺序表中K在Na的前面,K与Na在性质上具有很大的相似性。下面是根据Na的性质对K的性质的预测,其中不正确的是 ( )

A.K在空气中可以被空气中的氧气氧化

B.K可以与乙醇发生反应生成氢气

C.K与水的反应不如钠与水的反应剧烈

D.K也可放在煤油中保存

C[K比Na活泼,K在空气中可以被O2氧化,A正确;Na与乙醇反应放出H2,K也能与乙醇反应放出H2,B正确;K与水的反应比Na与水的反应剧烈,C错误;Na、K均可放在煤油中保存,D正确。]

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填序号)。

①(天津高考)灼烧白色粉末,火焰成黄色,证明原粉末中有Na+无K+

②(江苏高考)用铂丝蘸取少量某溶液进行焰色反应,火焰呈黄色,该溶液一定是钠盐溶液

③所有金属及其化合物灼烧时火焰均有颜色

④非金属单质燃烧时火焰均为无色

⑤焰色反应均应透过蓝色钴玻璃观察

⑥NaCl与Na2CO3灼烧时火焰颜色相同

⑦铂丝可以用盐酸洗涤而不能用稀H2SO4洗涤

⑧没有铂丝时,也可用光洁的铁丝或铜丝代替

【答案】⑥⑦

化学:1.0《认识化学科学》学案(1)(鲁科版必修1)

第一章认识化学科学 学习目标:1、复习本章重要知识点 2、通过练习题巩固本章内容 重点、难点:钠、氯气的性质,物质的量的有关计算。 1、化学是在,水平上研究物质的的自然科学。 2、研究物质的基本程序,其主要步骤为 3、研究物质的基本方法,,,。 4 5、钠的化学性质 与氧气反应方程式(常温,加热)、。 与水反应现象; 说明钠具有的性质 反应方程式。 6、钠的保存方法:。 7 8、氯气的化学性质 (1)与水反应方程式;氯水的主要成份,其中具有漂白性的物质是 (2)与金属反应:与铁,铜、 (4)与碱反应(制取漂白粉原理),漂白粉的主要成份,有效成分。 与氢氧化钠反应方程式; 与氢氧化钙反应方程式。 9、过氧化钠与水反应方程式;

过氧化钠与二氧化碳反应方程式。 10、物质的量 11、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配制 [实验步骤] 1.算——通过计算确定所需要的固体药品的质量或液体药品的体积。 2.量——用托盘天平(精确到0.1g)称量所需固体溶质的质量,或用量筒(可精确到0.1mL)量取所需液体溶质的体积。 3.溶——在烧杯中将固体溶质溶解或将液体溶质稀释(取水的体积约为需配溶液体积的1/2)。溶解或稀释时可使用玻璃棒搅拌。注意若是稀释浓硫酸时,一定是将浓硫酸沿玻璃棒缓缓注入蒸馏水中而不能将顺序搞反,同时要及时搅拌散热。 4.冷——将烧杯中的溶液冷却至室温。 5.移——将烧杯中的溶液沿玻璃棒缓缓注入容量瓶中。 6.洗——用少量蒸馏水洗涤烧杯内壁和玻璃棒2~3次,并将洗涤液注入容量瓶。轻轻晃动容量瓶,使溶液混合均匀。 7.定——即定容,把蒸馏水沿玻璃棒缓缓注入容量瓶中,当液面距离容量瓶颈刻度线下I~2cm时,改用胶头滴管加蒸馏水至凹液面的最低处与刻度线相切(视线要保持水平)。 8.摇——盖好瓶塞,反复上下颠倒,摇匀。 9.转——将配制好的溶液转入试剂瓶中,贴好标签(写明溶液名称、浓度、配制日期)。[注意事项] 1.选用与欲配溶液的体积相同的容量瓶。 2.使用前,必须检查是否漏水。方法是:加水至刻度线附近,盖好瓶塞,瓶外水珠用布擦拭干净,一手按住瓶塞,另一手手指托住瓶底边缘,把瓶倒立2分钟,观察瓶塞周围是否有水渗出。如果不漏,将瓶直立,把瓶塞转动180°后,将瓶倒立,重复一次。 3.不能在容量瓶内直接溶解溶质。

精品高考鲁科版化学一轮复习练习:第1章认识化学科学章末综合检测(一)

章末综合检测(一)[学生用书P243(单独成册)] (时间:60分钟;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9小题,每小题5分,共45分) 1.下列解释实验现象的反应方程式正确的是() A.切开的金属Na暴露在空气中,光亮表面逐渐变暗:2Na+O2===Na2O2 B.向淀粉-KI溶液中通入Cl2,溶液由无色变成蓝色:2I-+Cl2===I2+2Cl- C.Na2O2在潮湿的空气中放置一段时间,变成白色黏稠物:2Na2O2+2CO2===2Na2CO3+O2 D.向NaHCO3溶液中加入过量的澄清石灰水,出现白色沉淀:2HCO-3+Ca2++2OH-===CaCO3↓+CO2-3+2H2O 解析:选B。A项,切开的金属钠暴露在空气中,钠被空气中的氧气氧化成氧化钠:4Na +O2===2Na2O,A项错误;C项,过氧化钠在潮湿的空气中放置一段时间,变成白色黏稠物,是由于过氧化钠与空气中的水蒸气、二氧化碳反应:2Na2O2+2CO2===2Na2CO3+O2,2Na2O2+2H2O===4NaOH+O2↑,C项错误;D项,向碳酸氢钠溶液中加入过量的澄清石灰水,碳酸氢钠少量,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Ca2++OH-+HCO-3===CaCO3↓+H2O,D 项错误。 2.(2018·湖北四校联考)设N 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标准状况下,2.24 L H2O2含有的共价键数为0.3N A B.1 mol NH+4所含质子数为11N A C.2 mol SO2与1 mol O2反应生成的SO3分子数为2N A D.NO2与足量H2O反应产生1.12 L NO,反应中转移电子数为0.1N A 解析:选B。选项A中标准状况下H2O2为液体,A项错误。选项B中1 mol NH+4中含有10 mol电子,11 mol质子,故所含质子数为11N A,B项正确。选项C中涉及的反应为可逆反应,生成的SO3分子数应小于2N A,C项错误。选项D中1.12 L NO未指明是在标准状况下,D项错误。 3.只给出下列甲和乙中对应的物理量,不能求出物质的量的是() A.甲:物质中的粒子数;乙:阿伏加德罗常数 B.甲:标准状况下的气体摩尔体积;乙:标准状况下的气体的体积 C.甲:固体的体积;乙:固体的密度 D.甲:溶液中溶质的物质的量浓度;乙:溶液体积

鲁科版(2019)化学必修第一册第1章《认识化学科学》测试题(含答案)

第1章《认识化学科学》测试题 一、单选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CO 2的摩尔质量为44g /mol B .3.01x1023 个H 2分子的质量为2g C .1 molCH 4的体积为22.4L D .1 mol 氧气的质量为32g/mol 2.有金属单质0.05mol 与氯气完全反应后,质量增重3.55g ,则该金属为 A .钠 B .镁 C .铝 D .铁 3.下列物质的转化在给定条件下能实现的是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②④ D .③④ 4.下列有关物质性质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向FeCl 2溶液中滴加NH 4SCN 溶液,溶液显红色 B .Al(OH)3具有弱碱性,可用于制胃酸中和剂 C .NaHCO 3能与碱反应,可用作焙制糕点的膨松剂 D .明矾溶液中加入过量NaOH 溶液可形成Al(OH)3胶体 5.下列关于物质用途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 .过氧化钠可用于呼吸面具或潜水艇中作为氧气的来源 B .在常温下可用铝制容器贮藏运输浓硫酸 C .Al(OH)3可作治疗胃酸过多的一种药剂 D .Al 2O 3 和MgO 是较好的耐火材料,两者均易与NaOH 溶液反应 6.amol H 2SO 4中含有b 个氧原子,则阿伏加德罗常数可以表示为( ) A . 4a b mol -1 B . 4b a mol -1 C . a b mol -1 D . b a mol -1 7.设N A 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常温常压下,71gCl 2和73gHCl 中所含氯原子都是2N A

C .标准状况下,22.4L H 2和O 2的混合气体中含分子总数为2N A D .10℃时,1mol O 2的体积一定大于22.4L 8.下列溶液中,溶质的物质的量浓度为1mol?L -1 的是( ) A .将40gNaOH 溶于1 L 水所得的溶液 B .往100mL2mol?L -1的NaNO 3溶液中加入100 mL 水所得的溶液 C .将16g CuSO 4·5H 2O 溶于水配成100mL 的溶液 D .含K + 为2 mol?L -1 的K 2SO 4溶液 9.标准状况下,下列气体的密度最小的是 A .O 2 B .CH 4 C .H 2S D .SO 2 10.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 .实验室保存饱和FeCl 2溶液时,应加入少量铁粉 B .将4.0gNaOH 固体置于100mL 容量瓶中,加水至刻度,配制1.000 mol·L -1 NaOH 标准溶液,滴定未知浓度的盐酸 C .用装置甲蒸干AlCl 3溶液制无水AlCl 3固体 D .用装置乙除去实验室所制乙烯中的少量SO 2 11.1g N 2中含有x 个原子,则阿伏加德罗常数是( ) A .x/28 mol -1 B .x/14 mol -1 C .14x mol -1 D .28x mol -1 12.设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为A N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0.1mol 氧气与2.3g 金属钠充分反应,转移的电子数为A 0.4N B .加热时,6.4g 铜粉与足量浓硫酸反应,转移的电子数为A 0.2N C .将0.1mol 乙烷和20.1molCl 混合光照,生成一氯乙烷的分子数为A 0.1N D .10.2mol L -?的2NaAlO 溶液中2AlO - 的数目小于A 0.2N

高三化学 第一轮复习 第一章 认识化学科学测试题 鲁科版必修1

第一章 认识化学科学测试题 高三化学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分为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第Ⅰ卷48分,第Ⅱ卷52分,全卷共100分,考试时间为90分钟。 2.答题时,用黑色中性水笔把答案填写在答题卷... 中各题相应位置。 第Ⅰ卷(选择题,共52分)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 小题,每小题3分,共52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 1、下列实验现象的描述错误的是( )A .氢气在氯气中燃烧生成苍白色烟雾B .红热的铁丝在氯气中燃烧,发出棕褐色的烟C .点燃的硫在氧气中剧烈燃烧,发出蓝紫色火焰D .钠在空气中燃烧,发出黄色的火焰,生成淡黄色固体 2、设阿伏加德罗常数的符号为N A ,标准状况下某种O 2和N 2的混合气体m g ,含有b 个分子,则ng 该混合气体在相同状况下所占的体积(L )应是 A 、 mNA nb 4.22 B 、 nNA mb 4.22 C 、 mb nNA 4.22 D 、 m nbNA 4.223、固体A 在一定温度下分解生成气体B 、C 、D :2A == B ↑+ 2C ↑+ 3D ↑,若测得生成气体的质量是同体积氢气的15倍,则固体A 的摩尔质量是 A 、30 g ·mol -1 B 、60 g ·mol -1 C 、90 g ·mol -1 D 、120 g ·mol -1 4、密度为0.91g ·cm -3 的氨水,质量分数为0.25,该氨水用等体积的水稀释后,所得溶液的质量分数 ( ) A 、等于0.125 B 、大于0.125 C 、小于0.125 D 、无法确定 5、分别用浓度都为0.1mol/LNaCl 的溶液、MgCl 2溶液、AlCl 3溶液与AgNO 3溶液反应,产生质量相等的氯化银沉淀。消耗这三种溶液的体积比为( ) A 、 1:2:3 B 、 3:2:1 C 、 2:3:6 D 、 6:3:2 6、在反应X + 2Y = R + 2M 中,已知R 和M 的摩尔质量之比为22:9,当1.6g X 与Y 完全反应 后,生成4.4 g R ,则此反应中Y 和M 的质量之比为( ) A 、16:9 B 、23:9 C 、32:9 D 、46:9 7、Fe 、CO 、CuO 、NaOH 溶液 、Na 2CO 3溶液 、Ba(OH)2溶液 、稀H 2SO 4七种物质,在常温下两种物质间能发生的化学反应有( ) A. 4个 B. 5个 C. 6个 D .7个 8、精确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NaOH 溶液,下面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 ) A .称量时,将NaOH 固体直接放在天平托盘上面的纸上 B .将称好的NaOH 固体放人容量瓶中,加入少量水溶解 C .在烧杯中溶解NaOH 固体后,立即将所得溶液注入容量瓶中 D .将烧杯中已冷却的NaOH 溶液转移到未经干燥的容量瓶中 9、在体积相同的两个密闭容器中分别充满O 2、O 3气体,当这两个容器内温度和气体密度相等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两种气体的压强相等 B.O 2比O 3的质量小 C.两种气体的分子数目相等 D.两种气体的氧原子数目相等 10、标准状况下,若vL 氢气含有的氢分子数.... 为N ,则阿伏加德罗常数可表示为 ( ) A .V N 4.22 mol —1 B .4.22VN mol —1 C .2.11VN mol —1 D .V N 2.11 mol —1 11、将2.3g 的钠投入100g 的水中,所得溶液的质量分数为 ( ) A. 3.9% B.2.2% C.4.0% D. 2.3% 1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 .32gO 2占有的体积约为22.4L B .14gN 2含阿伏加德罗常数个氮分子 C .在标准状况下,22.4L 水的质量约为18g D .22g 二氧化碳与标准状况下11.2LHCl 含有相同的分子数

福建(2021届 )高三化学认识化学科学化学用语第一轮复习题

福建(2021)高三化学认识化学科学化学用语第一轮复习题 一、单选题 1.实验室制备氨基甲酸铵的原理为2NH 3(g)+CO2(g)NH2COONH4(s) ΔH<0。下列说法不正确 ...的是A.CO2的电子式为B.NH2COONH4属于离子化合物 C.反应物的总能量高于生成物的总能量D.实验室干燥NH3、CO2两种气体均用浓硫酸 2.下列微粒的结构示意图完全相同的是() A.Na 和Na+B.12C 和14C C.16O 和17O2-D.H+和D 3.N A是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1molK2Cr2O7被还原为Cr3+转移的电子数为3N A B.0.1molCH4与Cl2在光照下反应生成的CH3Cl分子数为0.1N A C.0.1molFeCl3完全水解转化为氢氧化铁胶体,生成0.1N A个胶粒 D.乙烯和环丙烷组成的42g混合气体中氢原子的个数为6N A 4.科学家合成出了一种高效电解质(如图所示),其中W、Y、X、Z、Q均为短周期元素,且原子序数依次增大,X和Q位于同一主族,Y和Z的原子序数之和与Q相等。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Q的氧化物对应水化物为强酸B.阴离子中所有原子均满足8电子稳定结构 C.元素非金属性的顺序为Z>Y>X D.W和X形成的化合物溶于水呈碱性 5.两个铷钾分子在温度为5×10-7K时反应,超冷温度迫使反应在中间阶段停留了几微秒,人类第一次见证了化学反应过程,其过程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K+的结构示意图为B.铷元素位于第4周期IA族 C.该反应为吸热反应D.该反应获得了化学键断裂和形成的证据6.下列表述错误的是() A.CS2的的的的的的S的C的S 光 B.6CO2+6H2O C6H12O6+6O2,该变化中光能转变为化学能 叶绿素 C.CO 2(g)+C(s)2CO(g)△H>0,△S>0,该反应常温下能自发进行 D.可以用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来鉴别乙醇、乙酸和苯 7.下列有关说法错误 ..的是 A.医药中常用酒精消毒,是因为酒精能使细菌蛋白质变性 B.聚酯纤维、光导纤维都属于有机高分子材料 C.对废旧电池回收处理是为了防止重金属污染水源和土壤 D.绿色化学的核心是从源头上减少和消除化工生产对环境的污染 8.氢元素与其他元素形成的二元化合物称为氢化物,下面关于氢化物的叙述正确的是A.一个D2O分子所含的中子数为8B.NH3的结构式为H——H C.HCl的电子式为H+[]D.热稳定性:H2S>HI 9.下列诗句或谚语都与化学现象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A.“水乳交融,火上浇油”前者包含物理变化,而后者包含化学变化

鲁科版高中化学选修《有机化学基础》精品教案

鲁科版高中化学选修《有机化学基础》精品教案

选修有机化学基础 【必修考纲要求】 1.了解有机化合物中碳的成键特征。了解有机化合物的同分异构现象。 2.了解甲烷、乙烯、苯等有机化合物的主要性质。 3.了解乙烯、氯乙烯、苯的衍生物等在化工生产中的重要作用。 4.了解乙醇、乙酸的组成和主要性质及重要应用。 5.了解上述有机化合物发生反应的类型。 6.了解糖类、油脂、蛋白质的组成和主要性质及重要应用. 7.了解常见高分子材料的合成反应及重要应用。 8.以上各部分知识的综合应用。 【考查重点】 甲烷、乙烯、苯、乙醇、乙酸、糖类、油脂等简单有机物的性质;基本反应类型;有机物鉴别、检验和分离 【选修考纲要求】 (一)有机化合物的组成与结构 1.能根据有机化合物的元素含量、相对分子质量确定有机化合物的分子式。 2.了解常见有机化合物的结构。了解有机物分子中的官能团,能正确地表示它们的结构。 3.了解确定有机化合物结构的化学方法和某些物理方法。 4.了解有机化合物存在异构现象,能判断简单有机化合物的同分异构体(不包括手性异构体)。 5.能根据有机化合物命名规则命名简单的有机化合物。 6.能列举事实说明有机分子中基团之间存在相互影响。 (二)烃及其衍生物的性质与应用 1.以烷、烯、炔和芳香烃的代表物为例,比较它们在组成、结构、性质上的差异。 2.了解天然气、石油液化气和汽油的主要成分及其应用。 3.举例说明烃类物质在有机合成和有机化工中的重要作用。 4.了解卤代烃、醇、酚、醛、羧酸、酯的典型代表物的组成和结构特点以及它们的相互联系。 5.了解加成反应、取代反应和消去反应。 6.结合实际了解某些有机化合物对环境和健康可能产生影响,关注有机化合物的安全使用问题。 (三)糖类、氨基酸和蛋白质 1.了解糖类的组成和性质特点,能举例说明糖类在食品加工和生物质能源开发上的应用。 2.了解氨基酸的组成、结构特点和主要化学性质,氨基酸与人体健康的关系。 3.了解蛋白质的组成、结构和性质。 4.了解化学科学在生命科学发展中所起的重要作用。 (四)合成高分子化合物 1.了解合成高分子的组成与结构特点,能依据简单合成高分子的结构分析其链节和单体。 2.了解加聚反应和缩聚反应的特点。

鲁科版必修一第一章_认识化学科学复习教案

第一章认识化学科学 复习教案 教学目标:1.复习本章重要知识点 2.通过练习题巩固本章内容 重点、难点:钠、氯气的性质,物质的量的有关计算。 一.走进化学科学 化学:就是在原子、分子水平上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变化、制备和应用的自然科学。化学的特征是认识分子和制造分子。 1.化学是具有创造性、实用性的科学 2.化学科学的形成和发展 3.化学科学的探索空间 二.研究物质性质的方法和程序 1.研究物质性质的基本方法 观察法:是一种有计划、有目的地用感官考察研究对象的方法。 实验法:通过实验来验证对物质性质的预测或探究物质未知性质的方法。 分类法:分门别类地对物质及其变化进行研究,可以总结出各类物质的通性和物性。 比较法:运用比较的方法,可以找出物质性质间的异同,认识物质性质间的内在联系,对物质的性质进行归纳和概括。 三.通过对Na、Na2O、Na2O2、Cl2等具体物质的研究,掌握研究物质性质的基本方法和一般程序。 可归纳为:观其色态,闻其气味;类比迁移,预测性质;设计实验,察其变化;分析归纳,究其原因;书写报告,反思提高。 1.钠的化学性质的实验探究: 钠是活泼金属,其原子中最外层只有1个电子,容易失去成为Na+。它可以与水、酸、非金属单质、盐溶液等发生反应。 222 3. 氯气的化学性质实验探究 氯是活泼非金属,其原子最外层上有7个电子,在化学反应中容易得到1个电子成为Cl-。氯气能与水、金属单质、某些非金属单质发生反应。

1.算——通过计算确定所需要的固体药品的质量或液体药品的体积。 2.量——用托盘天平(精确到0.1g)称量所需固体溶质的质量,或用量筒(可精确到0.1mL)量取所需液体溶质的体积。 3.溶在烧杯中将固体溶质溶解或将液体溶质稀释(取水的体积约为需配溶液体积的1/2)。溶解或稀释时可使用玻璃棒搅拌。注意若是稀释浓硫酸时,一定是将浓硫酸沿玻璃棒缓缓注入蒸馏水中而不能将顺序搞反,同时要及时搅拌散热。 4.冷——将烧杯中的溶液冷却至室温。 5.移——将烧杯中的溶液沿玻璃棒缓缓注入容量瓶中。 6.洗——用少量蒸馏水洗涤烧杯内壁和玻璃棒2~3次,并将洗涤液注入容量瓶。轻轻晃动容量瓶,使溶液混合均匀。 7.定——即定容,把蒸馏水沿玻璃棒缓缓注入容量瓶中,当液面距离容量瓶颈刻度线下I~2cm时,改用胶头滴管加蒸馏水至凹液面的最低处与刻度线相切(视线要保持水平)。 8.摇——盖好瓶塞,反复上下颠倒,摇匀。 9.转——将配制好的溶液转入试剂瓶中,贴好标签(写明溶液名称、浓度、配制日期)。[注意事项] 1.选用与欲配溶液的体积相同的容量瓶。 2.使用前,必须检查是否漏水。方法是:加水至刻度线附近,盖好瓶塞,瓶外水珠用布擦拭干净,一手按住瓶塞,另一手手指托住瓶底边缘,把瓶倒立2分钟,观察瓶塞周围是否有水渗出。如果不漏,将瓶直立,把瓶塞转动180°后,将瓶倒立,重复一次。 3.不能在容量瓶内直接溶解溶质。 4.容量瓶不能长时间存放溶液,配好的溶液应及时转入试剂瓶中。 [误差分析] 1.称量:若称量物错放在托盘天平的右盘上,配出的溶液浓度偏。因为称量物的质量=砝码的质量-游码的质量; 2.未洗涤溶解用的烧杯和玻璃棒或洗液未转入容量瓶配出溶液的浓度偏,因为溶质少了。 3.量筒量取计算浓溶液体积时仰视刻度,浓度偏,因为实际值比仰视读数偏大。 4.除洗涤烧杯和玻璃棒外,还洗涤了量筒(或移液管),则浓度偏。因为量筒在刻度时,没有把附在器壁上的残留液计算在内,用水洗涤反而使所需溶质的物质的量偏大,造成浓度偏大5.未等溶液冷却就定容,浓度偏;因为配出的溶液在容量瓶中冷却后实际体积偏小。 6.定容时仰视刻度线,浓度偏。因为溶液凹面最点高于标线,滴水过多,溶液体积偏大(若俯视定容则相反)。

高一上学期专项训练—第1章 认识化学科学测试题

周末练习 9、5 认识化学科学专项训练 1.以下关于金属钠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 金属钠可保存在煤油中 B. 金属钠可将铁从其盐溶液中置换出来 C. 钠投入水中立即熔化成小球,说明钠的熔点低,且钠与水反应为吸热反应 D. 钠空气中能发生缓慢氧化而发生自燃 2.金属Na 分别在过量的O 2与Cl 2中燃烧,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反应类型均为化合反应 B. 反应都很剧烈 C. 都发光发热 D. 都生成白色固体 3. 下列有关摩尔质量的描述或应用中,不正确的是 ( ) A. 1 mol NH 4+ 的质量为18 g B. SO 2的摩尔质量为64 g·mol -1 C. 铝原子的摩尔质量等于它的相对原子质量 D. 一个水分子的质量约等于23186.0210?g 4、 将溶质的质量分数为14%的KOH 溶液加热蒸发掉100 g 水后,得到溶质的质量分数为28%的溶液80 mL ,此时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 A. 5 mol·L -1 B. 6.25 mol·L -1 C. 7 mol·L -1 D. 6.75 mol· L -1 5.若m g 密度为ρ g·cm ?3的Al 2(SO 4)3溶液中含24SO - n g ,则该Al 2(SO 4)3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是 A. 32n m ρmol·L ?1 B. 48n m ρmol·L ?1 C . 1000192n m ρmol·L ?1 D. 1000288n m ρmol·L ?1 6.等质量的CH 4和NH 3相比较,下列结论错误的是 ( ) A. 它们的分子个数比为17:16 B. 它们的原子个数比为17:16 C. 它们的氢原子个数比为17:12 D. 它们所含氢元素的质量比为17:12 7.用N A 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含有N A 个原子的氢气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约为22.4 L B. 25 ℃,1.01×105Pa,64 g SO 2中含有的原子数为3N A C. 40 g NaOH 溶解在1 L 水中,则其100 mL 溶液中含Na + 数为0.1N A D. 标准状况下,11.2 L H 2O 含有的分子数为0.5N A 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 在25 ℃、1.01× 105Pa 的条件下,2.24 L H 2中含有的分子数小于0.1N A B. 1 L 1 mol· L -1的CaCl 2溶液中含Cl -的数目为N A C. 在标准状况下,22.4 L H 2O 的质量约为18 g D. 22 g CO 2与标准状况下11.2 L H 2O 含有相同分子数 9.填写下列空白: (1)1 mol H 2O 中约含有________个H 2O 、________个H 、________个O 、________mol H 、________ mol O 。 (2)含有6.02×1023个H 的H 2O ,其物质的量是____;1 mol Na 2SO 4溶于水能电离出_____个Na +、_____个SO 42-。 (3)________mol H 2O 中含有的氧原子数与1.5 mol CO 2中含有的氧原子数相等。 (4)将等物质的量的NH 3和CH 4混合,混合气体中NH 3与CH 4的质量比为________。 (5)要使NH 3与CH 4含相同数目的H 原子,则NH 3和CH 4的物质的量之比为__________。 (6)标准状况下,密度为0.75 g·L -1的NH 3与CH 4组成的混合气体中,NH 3的体积分数为__________,该混合气体对氢气的相对密度为________。 (7)某结晶水合物的化学式为A·nH 2O ,A 的相对分子质量为M 。如将a g 该化合物加热至结晶水全部失去,剩余的残渣为b g ,则n =________。 (8)已知a g A 和b g B 恰好完全反应生成0.2 mol C 和d g D ,则C 的摩尔质量为____________。

鲁科版高中化学1第一章《认识化学科学》测试卷

鲁科版高中化学必修1第一章《认识化学科学》测试卷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单选题 1.下列有关阿伏加德罗常数(N A )的说法错误的是( ) A .32gO 2所含的原子数目为N A B .0.5molH 2O 含有的原子数目为1.5N A C .1molH 2O 含有的水分子数目为N A D .0.5N A 个氯气分子的物质的量是0.5mol 2.下列有关氯气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 A .氯气在常温下能与铁反应,故不能用钢罐存放液氯 B .液氯和氯水不是同一物质 C .点燃氢气和氯气的混合气体可以制取氯化氢 D .用氯气对生活用水进行消毒的原因是氯气能杀灭细菌 3.体积为VmL ,密度为dg·mL -1,溶质的摩尔质量为Mg·mol -1,溶质的质量为mg , 溶质的质量分数为a%,物质的量浓度为cmol· L -1。下列式子正确的是( ) A .m =aV 100d B .c =1000da M C .c =1000m VM D .a%=cM 1000d % 4.以下物品的发明与开发,属于化学对人体健康方面做出巨大贡献的是( ) A .汽车 B .青霉素 C .农药和化肥 D .电话和电视机 5.下列有关氯气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 .氯气密度比空气大 B .实验室制备氯气可用排水集气法收集 C .氯气是一种黄绿色有毒气体 D .实验室制备氯气可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 6.相对分子质量为M r 的气态化合物VL(标准状况)溶于mg 水中,得到溶质的质量分数 为w%,物质的量浓度为cmol· L -1,密度为ρg·cm -3。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溶液密度ρ可表示为r cM 1000w

2020—2021学年高中鲁科版(2019)化学必修第一册第一章《认识化学科学》单元检测题【有答案】

第一章《认识化学科学》单元检测题 一、单选题(共15小题) 1.在体积相同的三个容器里分别充入三种气体① H2、② CO2、③ O2,并保持三个容器内气体的温度和密度均相等,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分子数目:①=②=③ B.质量关系:①<③<② C.压强关系:①>③>② D.原子数目:②>③>① 2.化学在生产和生活中有着重要作用。下列叙述中,与化学科学的实用性无关的是() A.高效化肥的研制使粮食大面积增产,人类逐渐摆脱了饥饿的威胁 B.新型药品的成功研制使人类的寿命得到延长 C.台风登陆,给陆地带来了大量的降水,有利于植物的生长 D.消毒剂的使用对杀灭禽流感病毒起到了很大作用 3.在同温、同压条件下,物质的量相同的氮气与氢气之间的关系不正确的是() A.体积都是22.4 L B.具有相同的体积 C.具有相同的原子数 D.具有相同的分子数目 4.关于0.2 mol·L-1的NaOH溶液,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100 mL该溶液中含0.8 g NaOH B. 200 mL该溶液与100 mL 0.2 mol·L-1的硫酸溶液反应形成中性溶液 C. 100 mL该溶液中约含0.02×6.02×1023个Na+ D.配制含1 L水的该溶液,需NaOH的质量为8 g 5.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H2O2的相对分子质量为34 g B. 1 mol SO的质量为96 g C. C2H4的摩尔质量与6.02×1023个CO分子的质量之和相等 D. CH4的摩尔质量为16 g 6.钠的密度为0.97 g·cm-3,水的密度为1 g·cm-3。将一块钠投入水中,反应过程中某同学观察到熔化成的闪亮小球在水面的位置为()

鲁科版《有机化学基础》测试题

肥城市第三中学高二下学期 《有机化学基础》测试题 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O—16 N-14 I卷 一、选择题(每题有只有1个正确答案,每题3分,共54分) 1、下列对于淀粉和纤维素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互为同分异构体 B.化学性质完全相同 C.碳、氢、氧元素的质量比完全相同 D.结构相同 2、进行一氯取代反应后,只能生成三种沸点不同的产物的烷烃是() A、(CH3)2CHCH2CH2CH3 B、(CH3CH2)2CHCH3 C、(CH3)2CHCH(CH3)2 D、(CH3)3CCH2CH3 3、误食铜、铅或汞中毒后,应采取的急救措施是 A、服用大量的葡萄糖水 B.服用大量的牛奶 C.服用大量的食盐水 D.用服适量的食醋 4、下列原料或制品中,若出现破损不可以进行修补的是() A.聚氯乙烯凉鞋 B.电木插座 C.自行车内胎 D.聚乙烯塑料膜 5、婴儿用的一次性纸尿片中有一层能吸水保水的物质。下列高分子中有可能被采用的是() A、B、C、D、 6、α-氨基乙酸和另一种氨基酸反应生成二肽的分子式为C7H12N2O5,则另一种氨基酸为() A 、B、 C、D、

7、足球运动员在比赛中腿部受伤时常喷洒一种液体物质,使受伤的部位皮肤表面温度骤然下降,减轻运动员的痛感。这种物质是( ) A.碘酒 B.酒精 C.氯乙烷 D.氟里昂 8、与CH 2=CH 2→CH 2Br —CH 2Br 的变化属于同一反应类型的是( ) A 、CH 3CHO →C 2H 5OH B 、C 2H 5Cl →CH 2=CH 2 C 、 D 、CH 3COOH →CH 3COOC 2H 5 9、烃分子中若含有双键、叁键或环,则分子就不饱和,具有一定的“不饱 和度”,其数值可表示为:不饱和度(Ω)=双键数+叁踺数× 2+环数,例如 的 Ω=2. 则有机物 的不饱和度为( ) A.5 B.6 C.7 D.8 10、互为同分异构体,且可用银镜反应区别的是( ) A.丙酸和乙酸甲酯 B.蔗糖和麦芽糖 C.苯甲酸和苯甲醛 D.葡萄糖和麦芽糖 11、下列有机分子中,所有的原子不可能处在同一平面的是( ) A 、CH 2=CH -CN B 、CH 2=CH -CH =CH 2 C 、 D 、 12、人造象牙中,主要成分的结构是 ,它是通过加聚反应制得的,则合成象牙的单体是( ) A.(CH 3)2O B.HCHO C. CH 3CHO D. 甘氨酸 13、. 化合物丙由如下反应得到: 33C C C(CH )≡-

高中化学第一章认识化学科学`第一节《走进化学科学》知识点鲁科版必修

第一章认识化学科学`第一节《走进化学科学》 1.化学科学就是研究各种各样的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变化、制备和应用的自然科学, 她具有创造性和实用性,她对于我们认识和利用物质具有重要的作用。 我国古代化学成就 2.我国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在化学发展史上有过极其辉煌的业绩。冶金、陶瓷、酿 造、造纸、火药等都是在世界上发明和应用得比较早的国家。如商代的司母戊鼎是目前已知的最大的古青铜器。 1972年在河北出土的商代铁刃青铜钺是我国目前发现的最早的铁器。我国古代的一些书籍中很早就有关于化学的记载。著名医药学家李时珍的巨著《本草纲目》(公元1596年)中,还记载了许多有关化学鉴定的试验方法。 第2节研究物质性质的方法和程序 1 研究物质的性质常常运用观察、实验、分类、比较等方法。 2.四种基本方法 (1)观察法 ①含义:是一种有计划、有目的地用感官考察研究对象的方法。 ②内容:可以直接用肉眼观察物质的颜色、状态,用鼻子闻物质的气味,也可以借助一些仪器来进行观察,提高观察的灵敏度。人们既在观察过程中,不仅要用感官去搜集信息,还要积极地进行思考,及时储存和处理所搜集的信息。观察要有明确而具体的目的,要对观察到的现象进行分析和综合。 (2)实验法

①含义:通过实验来验证对物质性质的预测或探究物质未知的性质的方法。 ②注意的问题:在进行实验时,必须注意实验安全。同时要注意控制温度、压强、溶液的浓度等条件,这是因为同样的反应物质在不同的条件下可能会发生不同的反应。 ③实验的步骤:在进行研究物质性质的实验前,要明确实验的目的要求、实验用品和实验步骤等;实验中,要仔细研究实验现象,并做好实验记录;实验后,要写好实验报告,并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 (3)分类法 在研究物质性质时,运用分类的方法,分门别类地对物质及其变化进行研究,可以总结出各类物质的通性和特性;反之,知道某物质的类别,我们就可推知该物质的一般性质。 (4)比较法 运用比较的方法,可以找出物质性质间的异同,认识物质性质间的内在联系,对物质的性质进行归纳和概括。 ● 3.案例:对金属钠的研究 1、钠的物理性质 软、亮、轻、低、导(软——质软,硬度小;亮——银白色金属光泽;轻——密度小,比水轻;低——熔点低;导——可导电、导热) 思考:你在研究钠的物理性质过程中用到什么样的方法? 提示:“软”——观察用小刀切割钠的实验;“亮”——观察钠的断面;“轻”——通过钠与水反应的实验,观察到钠浮在水面上;“低”——通过钠与水的实验,观察到钠熔成小球或通过钠与氧气反应的实验,观察到加热时钠很快熔化;“导”——首先通过分类法确定钠属于金属,然后根据金属的通性判断。 2、钠的化学性质 (1)与O2反应:常温:4Na+O2=2Na2O (白色固体);点燃或加热:2Na+O2点燃Na2O2 (淡黄色固体); (2)与Cl2反应:2Na+Cl2点燃2NaCl; (3)与水反应:2Na+2H2O=2NaOH+H2↑ 思考:①在钠与水反应的实验中,你能观察到什么现象?通过这些现象可以得出什么结论? ②如果钠粘在烧杯壁上,很快就燃烧起来,为什么? ②钠与水反应过程中放出大量的热,如果钠粘在烧杯壁上,产生的热量不能及时的散发出去,引燃产生的氢气并使钠燃烧起来。 (4)与酸反应:非常剧烈,以致爆炸; (5)与盐溶液反应:可认为是先与盐溶液中的水反应,然后再发生复分解反应(其实质都是先于溶液中的H+反应)。 【领悟·整合】 一种单质如果属于金属单质,讨论其化学性质的一般思路是,一般能和非金属单质(O2、Cl2、S等)、水、酸、盐等反应以及其他特性等。钠在一定条件下可以与大部分非金属单质以及包括水在内的化合物反应,说明钠是一种极为活泼的金属。 3、钠的存在与保存 (1)元素在自然界的存在有两种形态:游离态:元素以单质形式存在;化合态:元素以化合物形式存在。钠的化学性质很活泼,在自然界里无游离态,只有化合态(NaCl、Na2CO3、Na2SO4、NaNO3等) (2)保存:因为常温下金属钠能跟空气中的氧气反应,还能跟水、水蒸气反应,所以金属钠保存在煤油或石蜡油中,主要是为了隔绝空气和水。 4、钠的用途 (1)K—Na合金用于原子反应堆作导热剂。(2)制备Na2O2。 (3)做电光源:高压钠灯。(4)冶炼稀有金属。 【联想·发散】 Na2O和 Na2O2:Na2O属于碱性氧化物,可以与酸、酸性氧化物、水反应。如:Na2O+H2O=2NaOH;Na2O2属于过氧化物,也可以与酸、酸性氧化物、水等物质反应,所不同的是,在这些反应中一般有氧气生成:2Na2O2+2H2O=4NaOH+O2↑,2Na2O2+2CO2=2Na2CO3+O2↑;Na2O2可用与潜艇或宇宙飞船中的供氧剂。 4研究物质性质的基本程序 首先,要观察物质的外观性质(包括物质的存在状态、颜色气味等); 第二、要对物质的性质进行预测; 第三、设计并实施实验来验证所做的预测。通过对实验现象的观察和分析,归纳出与预测相一致的性质,并对实验中所出现的特殊现象进行进一步的研究; 第四、对实验现象进行分析、综合、推论,概括出物质的通性及特性。 ● 5.案例:氯气 1、Cl2的物理性质 在通常情况下,氯气为黄绿色气体,有刺激性气味的有毒气体.易液化,能溶于水(1∶2),氯水颜色呈淡黄色。闻Cl2时:应距Cl2一尺左右,用手轻轻扇一下集气瓶口上方空气,让少量的Cl2进入鼻孔。 2、Cl2的化学性质 (1)与金属反应

(完整版)化学必修一第一章认识化学科学第一节与第二节知识点总结鲁科版

第一节 走进化学科学 【化学定义】化学科学就是在原子、分子的水平上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变化、制备和应用的自然科学。(原子核变化不属于化学研究范畴) 【化学的特点】实用性和创造性。 【化学的特征】认识分子和制造分子。 【化学的发展简史】 远古时代,从人们开始知道了如何取火和保存火种时,就可以说人类开始了化学实践活动。长期的生产和实践活动中,人们学会了烧制陶瓷、冶炼金属、酿造酒类等。 1661年,英国化学家、物理学家波义耳提出化学元素的概念,标志着近代化学的诞生。 1771年,法国化学家拉瓦锡建立燃烧现象的氧化学说,使近代化学取得了革命性的进展。 1803年,英国化学家、物理学家道尔顿提出原子学说,为近代化学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1869年,俄国化学家门捷列夫发现元素周期律,把化学元素及其化合物纳入一个统一的理论体系。 【探索空间】能源方面,材料科学,环境保护,疾病治疗。 第二节 研究物质的基本方法和程序 一、 研究物质性质的方法和程序 【基本方法】观察法、实验法、分类法、比较法 【基本程序】第一步:观察物质的外观;第二步:预测物质的性质;第三步:观察和实验;第四步:解释和结论。 二、 钠及其化合物的性质: 钠Na:银白色的金属;熔点低、密度小(0.97g·cm-3)、硬度小、延展性好。 【钠与空气反应】 ①钠在空气中缓慢氧化:4Na+O ?=2Na ?O 现象:银白色金属表面迅速变暗 ②钠在空气中燃烧:2Na+O2=====△ Na ?O ?现象:熔成小球,发出黄色火焰,生成淡黄色粉末 故钠应该保存在煤油中。 注意:氧化钠Na ?O :白色固体;过氧化钠Na ?O ?:淡黄的固体(高中所学淡黄色固体只有Na ?O ?和单质S ) 过氧化钠可以用作呼吸面具和潜水艇里氧气的来源。 思考:如果钠粘在烧杯壁上,很快就燃烧起来,为什么? 1.过氧化钠与水反应:2Na ?O ?+2H ?O = 4NaOH+O ?↑ 2.过氧化钠与二氧化碳反应:2Na ?O ?+2CO ?= 2 Na ?CO ?+O ? 钠的用途 (1)K —Na 合金用于原子反应堆作导热剂。 (2)制备Na ?O ?。 (3)做电光源:高压钠灯。 (4)冶炼稀有金属。 【补充】碳酸钠Na2CO3和碳酸氢钠NaHCO3

高中化学第1章认识化学科学微专题一氯水的性质学案鲁科版必修1

高中化学第1章认识化学科学微专题一氯水的性质学案鲁科版必 修1 一、新制氯水的成分和性质 1.氯水中的反应 (1)氯气与水反应:Cl 2+H 2O===HCl +HClO ; (2)光照条件下:2HClO=====光照2HCl +O 2↑。 2.氯水的成分 新制氯水中含有盐酸、次氯酸和氯气。 3.氯水的性质 在不同的反应中,新制氯水起作用的成分不同。 (1)表现氯气的性质,如氯水中通入硫化氢气体的反应为Cl 2+H 2S===S↓+2HCl 。 (2)表现次氯酸的性质,如在强光照射下新制氯水中有气泡产生;新制氯水能使有色布条褪色。 (3)表现盐酸的性质,如氯水中加入活泼金属(镁等)、碳酸盐(CaCO 3等)分别产生氢气和二氧化碳;氯水中加入硝酸银溶液产生氯化银白色沉淀。 1.(2018·苏州高一检测)用自来水(以氯气为杀菌消毒剂)配制下列物质的水溶液,不会出现明显的药品变质问题的是( ) A.Na 2CO 3 B.AgNO 3 C.CuSO 4 D.NaOH 答案 C 解析 Cl 2与H 2O 反应产生HCl 和HClO ,则配制Na 2CO 3、AgNO 3、NaOH 时均会与HCl 反应而变质,只有CuSO 4不会变质。 2.用玻璃棒蘸取新制氯水滴在蓝色石蕊试纸中部,观察到的现象是( ) 答案 B 解析 氯水中的H + 能使蓝色石蕊试纸变红,氯水中的HClO 具有漂白性,能使蓝色石蕊试纸褪色,故中间部分变为白色,四周仍有一圈红色。 3.下列实验现象与新制氯水中的某些成分(括号内物质)没有关系的是( ) A.铁片加入新制氯水中,有无色气泡产生(H +)

B.新制氯水使红色布条褪色(HCl) C.向新制氯水中滴加石蕊溶液,溶液先变红后褪色(H+、HClO) D.滴加AgNO3溶液有白色沉淀产生(Cl-) 答案 B 解析新制氯水中含有三种分子:Cl2、H2O、HClO;四种离子:H+、Cl-、ClO-、OH-(极少量)。由于新制氯水中存在HCl,可发生反应:Fe+2HCl===FeCl2+H2↑,表现出酸性,即H+的性质,A项正确;新制氯水使红色布条褪色是因为次氯酸具有漂白性,B项错误;新制氯水中有H+,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次氯酸具有漂白性,使变红的溶液又褪色,C项正确;新制氯水与AgNO3溶液发生反应:HCl+AgNO3===AgCl↓+HNO3,表现出Cl-的性质,D项正确。 4.将紫色石蕊溶液滴入NaOH溶液中,溶液变蓝色,再通入氯气,溶液由蓝色先变成红色,最后颜色慢慢褪去,其原因是( ) ①氯气有漂白性②氯气与NaOH溶液反应③氯气的水溶液呈酸性④次氯酸有漂白性 ⑤氯化钠有漂白性 A.①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④⑤ 答案 B 解析氯气溶于氢氧化钠溶液会反应生成氯化钠、次氯酸钠和水。当氯气过量时,就会形成氯水。新制氯水中含有H+、HClO,具有酸性,所以使溶液由蓝色先变成红色;HClO具有漂白性,可使溶液的红色慢慢褪去,故选B。 5.为探究氯水中含有的部分粒子及某些粒子的性质,某化学兴趣小组做了如下实验: (1)观察氯水颜色,发现氯水呈黄绿色,证明氯水中含有的粒子是________。 (2)向氯水中滴入碳酸钠溶液,有气体生成,说明氯水中含有的粒子是________。 (3)在盛有氯水的试管中的有色布条褪色,说明氯水中含有的粒子是________。 (4)将紫色石蕊溶液滴入新制氯水中,溶液显红色,起作用的微粒是________,过一会儿,溶液的颜色逐渐褪去,起作用的微粒是________。 (5)向氯水中滴加AgNO3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证明氯水中含有的粒子是________。 (6)氯水经光照后,颜色逐渐消失,并放出的气体是________,溶液的酸性________(填“增强”“不变”或“减弱”)。 答案(1)Cl2(2)H+(3)HClO (4)H+HClO(5)Cl-(6)O2增强 解析(1)氯水中含有的微粒有Cl2、HClO、H2O、H+、Cl-、ClO-和OH-(极少量),含有Cl2,使溶液呈现黄绿色。(2)滴入Na2CO3溶液有气体生成,证明溶液呈酸性,含H+。(3)氯水能使有色布条褪色,说明具有漂白性,证明氯水中含有HClO。(4)紫色石蕊溶液滴入新制氯水中,溶液呈红色,说明有H+存在,很快褪色,则是因为HClO起漂白作用。(5)向氯水中滴加AgNO3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证明氯水中有Cl-。(6)HClO不稳定,见光易分解放出O2,并生成盐酸,由于HClO为弱酸,而盐酸是强酸,故溶液酸性增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