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创新型产业集聚区

合集下载

产业集聚区向产业集群升级的路径研究

产业集聚区向产业集群升级的路径研究
21 0 2年 7月 第 4期 ( 总第 10期 ) 9
中 州 学 刊
Ac d mi o r a fZ o g h u a e cJ u l h n z o n o
J l ,0 2 uy 2 1
No 4 .
【 济 理论与实践 】 经
产 业 集 聚 区 向产 业 集 群 快速健康成长 的基本途径 , 也是 区域 经济发展 的一般
规律。产业关联发展分为 内在关联和外 在关联两个 方面 , 内
快形成并不断做大做强 主导产业集群 , 同时适 应产业集 聚区
升级发展 的需要 , 完善 配套服 务 , 才能从 根本 上提 升集 聚区
在关联是产业成长的本质属性 , 产业延伸 拓展发展 的内在 是 要求 , 通过 内在关联 形成 产业链 , 进产 业 的深化 和升级 发 促
刘 珂

要: 推进产业集聚 区向产业集群 升级将 大大提 高其集聚效应和辐射效应 , 化 区域产 业结构 , 高 区域经 济发 优 提
展层 次, 促进 区域经济健康 可持续发展 。推进产 业集聚 区向产业集群升级关键在 于: 根据 自身实 际情况 , 结合 国 内
外经 济结构调整和 产业转移的发 展方 向和态势 , 选择地 走 内生性 、 有 嵌入 式或 整合 化成长路径 , 同时 , 必须充分 还
转移不断加快 的背景下 , 尽管产业集聚 区在 一定程度上 发挥
导产业 的基础上 , 沿着 主导 产业上 下拉 伸产业 链条 , 形成 完
整 的产业链 , 形成较 高水平 的产业 外在关 联 , 由此形成 相 并 当程度 的产业 内在关 联 , 是产 业 集群 发展 的中 间阶 段。集
了载体和平 台的功能作用 , 可与产业集群 的集聚和规模 效应

洛阳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区域规划

洛阳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区域规划

洛阳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区域规划洛阳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的规划目标是以高科技产业为主导,实现产业发展与城市发展的有机结合,打造成为河南省和中部地区的高新技术产业集聚区。

规划将按照可持续发展的原则,促进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和环境保护的有机结合。

一、产业布局方面,规划将首要发展信息技术、新材料、新能源、生物医药等高新技术产业。

同时,还将推动传统产业向高端、智能化发展,促进传统产业与高新技术产业融合创新。

此外,规划还将大力培育和发展科技创新型企业和科技领军企业,提升产业链的竞争力和附加值。

二、科技创新方面,规划将加大科技创新投入,提升科技创新能力,构建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创新体系。

规划将加强科技创新平台建设,引进优秀的科研机构和高水平的科研团队,搭建产学研合作的桥梁,加快技术成果转化和产业化进程。

三、基础设施建设方面,规划将加大基础设施建设投入,提升区域交通、水、电等基础设施的建设水平。

规划将完善公共交通系统,提升交通网络的便捷性和承载能力。

同时,规划还将加强生态环境保护,提升园区的生态环境品质,打造宜居、宜业的发展环境。

四、人才引进方面,规划将加大人才引进和培养力度,构建人才引进和培养的长效机制。

规划将推动高校、科研院所与企业深度合作,共同开展科技创新和人才培养。

同时,规划还将提供优厚的人才待遇,吸引和留住优秀人才。

五、开放合作方面,规划将加强与国内外优质企业和科研机构的合作交流,共同开展产学研合作,推动技术创新和产业发展。

规划将构建开放发展的合作机制,为企业和科研院所提供优质的服务。

总之,洛阳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的规划着眼于打造一个高新技术产业集聚区,积极推动科技创新,优化产业结构,提升综合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通过不断完善和推进开发区的规划,将为洛阳市的发展提供强大的支撑和动力。

河南省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推进自主创新体系建设的实施意见

河南省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推进自主创新体系建设的实施意见

河南省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推进自主创新体系建设的实施意见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河南省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11.03.15•【字号】豫政[2011]30号•【施行日期】2011.03.15•【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机关工作正文河南省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推进自主创新体系建设的实施意见(豫政〔2011〕30号)各省辖市人民政府,省人民政府各部门:自主创新体系建设作为“一个载体、三个体系”(以产业集聚区为载体,现代产业体系、现代城镇体系、自主创新体系)建设的重要组成内容,既是应对当前复杂多变的宏观形势,促进产业转型升级、提高经济发展质量,实现科学发展的有力支撑,也是紧紧抓住难得的重要战略机遇期,抢占未来先导产业发展的制高点,建设中原经济区,加快中原崛起和河南振兴的根本途径。

目前,我省经济社会发展正处在转型升级的关键阶段,推动自主创新体系建设尤为重要。

为进一步推进自主创新体系建设,现提出以下意见,请认真贯彻落实。

一、重点支持解决产业转型升级的重大技术瓶颈问题(一)大力实施重大科技专项。

集中资源,以重大科技专项为抓手,重点改造提升化工、有色、钢铁、纺织服装等四大传统优势产业,通过科技创新,节约和高效利用能源资源,拉长产业链条,发展高端产品,形成我省的新优势。

在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汽车、生物及新医药、新能源、新材料等产业领域重点研发攻关,加快开发高新技术及产品,加速产业化,引领先导产业发展。

(二)支持和引导企业建设研发中心。

实施企业创新能力培育工程,加快建设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工程研究中心、企业技术中心、工程实验室等各类企业研发中心。

鼓励和引导我省企业与省内外乃至国外高校、科研机构和创新型企业联合建立研发机构,开展合作攻关,促进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不断提升。

加快行业公共技术研发设计中心建设,为有效解决产业链环节上的关键共性技术难题提供支撑。

对新获批的国家级研发中心,省财政给予一定的财政补贴资金。

郑州经开区新规划方案-更新版

郑州经开区新规划方案-更新版

郑州经开区新规划方案前言郑州经济技术开发区是河南省政府斥资数十亿元设立的一个国家级开发区,经过多年的发展,已经成为河南省乃至中部地区的重要经济增长极和高新技术产业聚集区。

为了进一步提高经开区的综合竞争力,促进区域产业升级和城市化进程,郑州市经济技术开发区管理委员会制定了一份新的规划方案。

本文将对该规划方案进行介绍和分析。

规划内容基本情况根据规划方案,新的郑州经济技术开发区将占地面积约为1200平方公里,辖区内将建设工业、商业、住宅、文化、教育等各类设施。

特别是在产业布局方面,将重点围绕着高新技术、智能制造、等领域来进行,尤其是将打造成为一个以科技创新为主导的产业集群,形成自主创新、自主品牌和自主知识产权的经济核心。

产业定位1.高新技术产业:重点发展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医药、新材料等领域。

2.智能制造产业:重点发展数字化、智能化、自动化等领域。

3.环保节能产业:重点发展清洁能源、节能环保等领域。

其中,高新技术产业将被列为郑州经开区的主导产业。

在这个领域中,经开区计划引入一批优秀的创新企业和高端人才,建设创新创业园、产业研发中心、科技孵化器等创新创业载体,打造以岗位繁荣、人才集聚、高端创新为特点的现代科技园区。

市场定位新的郑州经济技术开发区要承担起“引进优质资源、服务河南产业升级、服务国家一带一路战略”的使命,积极引进世界一流企业、大型科技平台和高端创新型产业载体,依托郑州的交通便利和良好的投资环境,向周边地区和国内外推销品牌,发挥区位、产业和政策“三种优势”,拓展市场空间和产业链条。

设施规划基础设施建设是区域经济发展的关键。

新的郑州经济技术开发区规划了一大批基础设施的建设,包括:1.交通设施:加快建设郑州经济技术开发区地铁三、六号线以及S1号线,形成便捷的轨道交通网络,同时加大高速公路、城市快速路等交通建设,提高辖区的交通通达性和便利性。

2.公共服务设施:规划建设小学、初中、中专、高中等教育设施,建设综合医院、社区医疗中心等医疗设施,加强区内的文化、体育、休闲等公共服务设施建设。

豫政办 〔2011〕23号

豫政办 〔2011〕23号

河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转发加快自主创新促进产业产品结构调整工作方案的通知豫政办 〔2011〕23号各省辖市人民政府,省人民政府各部门:省科技厅制定的《加快自主创新促进产业产品结构调整工作方案》已经省政府同意,现转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河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二○一一年三月十六日加快自主创新促进产业产品结构调整工作方案(省科技厅二○一一年二月二十三日)为充分发挥自主创新促进产业产品结构调整的支撑作用,促进自主创新与产业产品结构调整紧密结合,制定工作方案如下。

一、指导思想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落实《河南省自主创新体系建设和发展规划(2009―2020年)》为主线,以实施重大科技专项和重大科技工程为抓手,以扩大科技对外开放和创新体制机制为动力,培育壮大创新主体,加快建设创新平台,丰富发展创新载体,推进重点领域创新,切实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加快促进产业产品结构调整。

二、具体目标抓好现有的20项重大科技专项的实施,力争突破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重大关键核心技术,选择优势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重点领域,新实施重大科技专项10项以上。

新培育50家创新型企业和高新技术企业,争创国家创新型试点企业。

新建50个以上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0个省级重点实验室、4个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争创国家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力争建立由我省企业牵头的国家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

新培育4―5名“中原学者”。

新建40个院士工作站和3―5个国际联合实验室。

新培育3―5个省级高新区、5个高新技术特色产业基地、3―5个科技企业孵化器,规模以上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同比增长达到18%左右。

全年专利申请量力争超过2万件,专利授权量力争达到1.5万件。

三、工作重点(一)实施重大科技专项,打造战略性新兴产业,改造提升传统产业。

把解决产业转型升级技术瓶颈问题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力争攻克一批产业重大关键核心技术,促进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增强竞争力。

开发煤制乙二醇、焦炉煤气制乙炔等关键技术,改造提升煤化工产业。

河南省特色产业集聚发展的有效路径

河南省特色产业集聚发展的有效路径

第16卷 第4期郑州轻工业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Vol.16 No.4 2015年8月JOURNALOFZHENGZHOUUNIVERSITYOFLIGHTINDUSTRY(SocialScience)Aug.2015[收稿日期]2015-05-17[作者简介]王娜(1977—),女,河南省南阳市人,河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经济管理。

[文章编号]1009-3729(2015)04-0086-03河南省特色产业集聚发展的有效路径王娜(河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经济管理系,河南南阳473009)[摘 要]河南省借助中原经济区的发展战略,在特色产业集聚发展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就:特色农业成为产业发展“领头羊”、新老工业产业协作共存、特色文化产业集聚异军突起。

但在发展过程中也出现了一些问题,如标准化水平有限、发展方式较为粗放、生产经营对政府的依赖性明显、集群化水平不高等。

为推动河南省特色产业集聚的持续健康发展,今后,要实现主导产业的引领,完善内部产业链条;树立忧患意识,实现内部企业深层合作;优化发展模式,走创新发展之路;加强管理协调,提高集群化水平。

[关键词]河南省;特色产业;产业集聚;主导产业[中图分类号]F062.9 [文献标志码]A [DOI]10.3969/j.issn.1009-3729.2015.04.018 河南省“十二五规划”明确提出,要“把产业集聚区建设作为拉动增长、优化结构、增强竞争力的战略举措,努力增强载体功能”。

这不仅奠定了产业集聚区在经济发展中的重要地位,同时也为其未来发展指明了方向。

特色产业作为产业集聚区发展的一项重要内容,在集聚区发展中占据了重要位置,也成为不同区域经济发展所关注的一项重要内容。

在未来的产业集聚发展研究中,关注特色产业集聚区发展情况,并探寻其有效发展路径,已成为产业集聚发展的重要课题之一。

鉴于此,本文拟在分析目前河南省特色产业集聚发展所取得成就的同时,对其存在的问题进行梳理,并以此为据,提出未来特色产业发展的有效路径,以促进河南省特色产业发展,助力中原经济区建设。

河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河南省算力基础设施发展规划(2024—2026年)的通知

河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河南省算力基础设施发展规划(2024—2026年)的通知

河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河南省算力基础设施发展规划(2024—2026年)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河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公布日期】2024.11.07•【字号】豫政办〔2024〕66号•【施行日期】2024.11.07•【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基本建设,发展规划正文河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河南省算力基础设施发展规划(2024—2026年)的通知豫政办〔2024〕66号各省辖市人民政府,济源示范区、航空港区管委会,省人民政府各部门:《河南省算力基础设施发展规划(2024—2026年)》已经省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落实。

河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2024年11月7日河南省算力基础设施发展规划(2024—2026年)算力是数字经济时代的新质生产力,主要通过算力基础设施向社会提供服务。

算力基础设施是集信息计算力、网络运载力、数据存储力于一体的数据基础设施,呈现集约化、一体化、协同化、价值化、绿色化等趋势,对促进实体经济与数字经济深度融合、赋能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为进一步优化全省算力基础设施建设布局,加快构建全省一体化算力体系,打造全国重要的算力高地,根据国家有关要求,结合我省实际,制定本规划。

一、基本思路和发展目标(一)战略定位。

将算力作为支撑数字河南建设的重要底座和驱动数字化转型的新引擎,把我省打造成为面向中部、辐射全国的算力调度核心枢纽和全国重要的算力高地。

(二)基本思路。

围绕加快融入全国一体化算力网要求,统筹全省通用算力(以下简称通算)、智能算力(以下简称智算)、超级算力(以下简称超算)一体化布局,存量、新建算力设施一体化协同,优化算力供给结构,提高算力调度能力,加快算力与数据、算法一体化应用,算力与绿色电力一体化融合,算力发展与安全保障一体化推进,构建算力基础设施、算力产业、算力生态高效协同发展的新格局。

(三)主要原则。

1.科学布局、适度超前。

河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河南省先进制造业集群培育行动方案(2021—2025年)的通知

河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河南省先进制造业集群培育行动方案(2021—2025年)的通知

河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河南省先进制造业集群培育行动方案(2021—2025年)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河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公布日期】2021.10.15•【字号】•【施行日期】2021.10.15•【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职业能力建设正文河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河南省先进制造业集群培育行动方案(2021—2025年)的通知各省辖市人民政府、济源示范区管委会、各省直管县(市)人民政府,省人民政府各部门:《河南省先进制造业集群培育行动方案(2021—2025年)》已经省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贯彻执行。

河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2021年10月15日河南省先进制造业集群培育行动方案(2021—2025年)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发展先进制造业集群的决策部署,大力实施“集群强链”提升专项,培育先进制造业集群,提升产业链现代化水平,结合我省实际,制定本方案。

一、总体要求(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把握新时代中部地区高质量发展、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等战略机遇,坚持把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作为主攻方向,突出“项目为王”导向,围绕统筹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新兴产业重点培育、未来产业谋篇布局,以提升集群能级、创新能力、链条水平和优化生态为目标,实施创新强链、数字融链、转型延链、多元稳链、招商补链、生态畅链“六大行动”,努力实现产业链、创新链、供应链、要素链、制度链深度耦合,打好产业基础高级化和产业链现代化攻坚战,推动产业由集聚发展向集群发展全面跃升,形成一批万亿级先进制造业集群和千亿级现代化产业链,为制造强省建设提供坚实支撑。

(二)主要目标。

到2025年,实现“三提升一优化”目标:——集群能级提升。

重点培育10个重大先进制造业集群,其中万亿级7个、5000亿级3个,力争形成2—3个世界级先进制造业集群。

重点打造30个左右千亿级现代化产业链,先导布局3—5个未来产业链。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百度文库 - 让每个人平等地提升自我
0
附件

河南省创新型产业集聚区
申 报 书

集聚区名称:
集聚区所在地: 市 县(市、区)
填报时间: 年 月 日

河南省科学技术厅
百度文库 - 让每个人平等地提升自我

1
填 报 说 明

1、本申报书为申报河南省创新型产业集聚区的文字依据。
2、申报书各项内容必须如实填写,各栏目不得空缺,无内容时填“无”,名称需填写全称,数
字最多取两位小数;申报书规格统一使用A4纸,打印文字采用小四号宋体字。
3、申报书、建设方案及相关附件一并装订,一式五份报送。
4、指标说明
(1)集聚区名称:经省认定的集聚区正式名称。
(2)区内企业(单位)总数:指产业集聚区报告期末拥有的法人企业(单位)总数,包括工业
企业、建筑业企业、服务业企业及事业单位等。不包括行政管理机构,如管委会、工商、税务等部
门。
(3)从业人员:指在产业集聚区内的企业(单位)工作并取得劳动报酬或收入的期末实有人员
数。包括在各单位工作的外方人员和港澳台方人员、兼职人员、再就业的离退休人员和第二职业者,
但不包括离开本单位仍保持劳动关系的职工。
(4)区内工业企业总数:指产业集聚区报告期末拥有的工业企业法人数。
(5)中等技术及以上职称人员数:指在产业集聚区从业人员中具有国家规定的中级及以上专业
技术职称资格或受聘中级及以上技术职务的人员。
(6)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指主营业务收入在500万元及以上的工业企业。
(7)创新活动:创新活动包括内部研究与试验发展,外部研究与试验发展,获取机器设备和软
件,从企业外部获取相关技术,培训,市场推介及其他活动等。在上述几类活动中,除研究与试验
发展活动外,其他活动是否是创新活动要看它与产品创新或工艺创新是否直接相关。
(8)研发中心:国家、省、市(县)级和企业自有的技术研究开发机构。
(9)财政支出:地方财政的直接拨款数,不包括国家和地方采取减税让利的优惠政策等间接资
金投入,如开发区退税、新产品减免税等。
(10)工业生产总值:指以货币形式表现的,工业企业在一定时期内生产的工业最终产品或提
供工业性劳务活动的总价值量。
(11)新产品销售收入:按国家统计局大中型工业企业科技活动统计指标中新产品的定义统计
的销售收入。
(12)RD经费支出:R&D经费支出指统计年度内全社会实际用于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和试验发
展的经费支出。包括实际用于研究与试验发展活动的人员劳务费、原材料费、固定资产购建费、管
理费及其他费用支出。
(13)拥有授权专利数:指企业作为专利权人在报告期拥有的、经国内外专利行政部门授权且
在有效期内的专利件数。
5、申报书中的数据截止日为上年的12月31日。
6、相关附件:
(1)河南省创新型产业集聚区建设方案(提纲附后)
(2)产业集聚区审批文件(规划、土地使用等)
(3)区内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名单
(4)区内建有省级以上技术研发中心的企业名单
(5)区内高新技术企业名单
百度文库 - 让每个人平等地提升自我
2
基本情况表

集聚区名称
通迅地址 邮 编
联 系 人 职务 电话 手机 传真 E-mail

以下数据需经当地统计部门核准并签章认可
区内企业(单位)数 个 从业人员总数 人
区内工业企业从业人员数 人 其中:中等技术及以上职称人员数 人
主导产业工业企业从业人员数 人 其中:中等技术及以上职称人员数 人
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数 个 其中:开展创新活动的 个
建有研发中心的规模以
上工业企业数
个 其中:建有省级以上研发中心的 个

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从业人员数 人 其中:中等技术及以上职称人员数 人
区内财政支出 万元 区内财政科技拨款 万元
规模以上工业企业RD经费支出 万元 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新产品销售收入 万元
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生产总值 万元 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产品销售收入 万元
高新技术企业数 个 高新技术企业从业人员数 人
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 万元 规模以上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 万元
区内单位拥有授权专利数 其中:发明专利授权数:
地方统计部门审核意见:

(签章)
年 月 日
百度文库 - 让每个人平等地提升自我
3
建设创新型产业集聚区的主要目标和规划:
百度文库 - 让每个人平等地提升自我

4
集聚区的产业特色和已具备的创新条件:
百度文库 - 让每个人平等地提升自我

5
建设创新型产业集聚区的阶段任务:
百度文库 - 让每个人平等地提升自我

6
建设创新型产业集聚区的保障措施:
百度文库 - 让每个人平等地提升自我

7
申报单位意见:

(公章)
年 月 日
省辖市国土部门审核意见:

(公章)
年 月 日
省辖市环保部门审核意见:

(公章)
年 月 日
省辖市科技部门审核意见:

(公章)
年 月 日
百度文库 - 让每个人平等地提升自我
8
省辖市人民政府审核意见:

(公章)
年 月 日
百度文库 - 让每个人平等地提升自我
9
河南省创新型产业集聚区建设方案
(提纲)

一、建设创新型产业集聚区的基础与条件
说明具备支撑建设实力、具有支撑创新发展的产业基础、具
有优良的知识氛围和日益健全的创新体系。
二、建设创新型产业集聚区的战略需求
阐述战略需求、战略定位和面临的主要问题。
三、创新型产业集聚的建设思路与目标
四、创新型产业集聚区建设的主要任务
五、建设创新型产业集聚区的组织保障与建设步骤
根据创新型产业集聚区建设目标和现有基础条件,阐明建设
创新型产业集聚区的总体方案,以及基本构成单元及其相互关系。
六、其他
产业集聚区土地集约利用情况、环境保护情况等需要国土、
环保等部门审核的内容级审核结果。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