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菲涅尔”透镜光学助降系统

“菲涅尔”透镜光学助降系统
“菲涅尔”透镜光学助降系统

“菲涅尔”透镜光学助降系统

它由4组灯光组成,主要是中央竖排的5个分段的灯箱,通过菲涅尔透镜发出5层光束,光束与降落跑道平行,和海平面保持一定角度,形成5层坡面。

1设计起源

二战后,英美航空母舰舰载机大量装舰。可是这些舰载机着舰时,要降落在短而窄的斜角甲板上,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情。常常由于航母的甲板太小、太窄,飞行员因着舰点选择不好而出事。如果着舰点太靠前,飞机容易冲出舰甲板,甚至掉入海里;如果太靠后,飞机又可能与舰艉相撞。

为了解决这个令人头痛的问题,英美海军只好挑选一些专职引导员在航母甲板上利用信号旗引导飞机着舰。这要求引导员既有丰富的指挥经验,又有很强的目测能力。然而,事故仍然接踵而至。英美海军有关当局不得不另寻方法。

1952年,英国海军中校格特哈特从女秘书对着镜子搽口红的动作中得到启发,设计出了早期的光学助降装置——助降镜。它是一面大曲率反射镜,设在舰尾的灯光射向镜面再反射到空中,给飞行员提供一个光的下降坡面(与海平面夹角为3.5~4度),飞行员沿着这个坡面并以飞机在镜中的位置修正误差,直到安全降落。

但是,这种光学助降镜只是一定程度上起了作用,新的问题又来了:航母的舰体会因海涛涌浪的起伏而升沉摇摆,反射镜射出的光很不稳定,因此仍免不了时有事故发生。

60年代,英国又发明了更先进的“菲涅尔”透镜光学助降系统,它在原理上与助降镜相似,也是在空中提供一个光的下滑坡面,但这提供的信号更利于飞行员判断方位,修正误差。美国于1960年在“富兰克林”号航母上正式安装了第一部。

2整体结构与工作原理

该系统设在航母中部左舷的一个自稳平台上,以保证其光束不受舰体左右摇摆的影响。每段光束层高在舰载机进入下滑道的入口处(距航母0.75海里)为6.6米,正中段为橙色光束,向上、向下分别转为黄色和红色光束,正中段灯箱两侧有水平的绿色基准定光灯。当舰载机高度和下滑角正确时,飞行员可以看到橙色光球正处于绿色基准灯的中央,保持此角度就可以准确下滑着舰。如飞行员看到的是黄色光球且处于绿色基准灯之上,就要降低高度;如看到红色光球且处于绿色基准灯之下,那就要马上升高,否则就会撞在航母尾柱端面或降到尾后大海中。

在中央灯箱左右各竖排着一组红色闪光灯,如果不允许舰载机着舰,它发出闪光,此时绿色基准灯和中央灯箱均关闭,告诉飞行员停止下降立即复飞,因此被称为“复飞灯”。复飞灯上有一组绿灯,叫做切断灯,它打开即是允许进入下滑的信号。

3操作方法

这些灯光由着舰引导员(LSO)控制,他们在舰后部左舷LSO平台上,分工观察着舰机的位置、起落架、襟翼、尾钩等的情况,一面与飞行员通话,一面操纵灯光信号。在舰岛上部左侧后部设有主飞行控制室,一名飞控官监视着飞行甲板和空中的情况,对着舰机的安全进行最后把关。在美国航母上,飞控官由老资格的中校级飞行员担任,并配有一名少校做为

助手。

当不允许舰载机着落时,左右两侧红色灯发出闪光,绿色水平基准灯不亮;当允许舰载机着落时,红色灯则不亮,绿色基准灯发出固定光,“菲涅尔”透镜也同时发光。它发出的光要比绿色基准灯强,而且上下不同位置的透镜发出的定向光束各代表一种下滑角。黄色光是高的下滑坡面,红色光是一个低的下滑坡面,橙色光是正确的下滑坡面。舰载机飞行员下滑时,如果看到的是橙色光,就可以准确地着舰了;如果看到的是黄色光束,说明舰载机下滑角太大;如果看到了红色光束,则说明舰载机下滑角太小。

“菲涅尔”透镜式助降镜使用简单可靠、目视直观,一问世便为英美等国航空母舰普遍使用。

但是,它却有个最大的缺点:遇到阴雨雾云,常常显得“力不从心”,无法可靠地帮助降落。为此,美国海军又开始在航母上安装雷达助降系统,即全天候自动着舰系统。这套系统由舰载设备和机载设备联合组成。当舰载机准备着舰时,先由“塔康”空中战术导航仪引导,然后由舰载盲目着舰雷达精密跟踪,将观测到的舰载机飞行数据传至舰载数据处理机;数据处理机适时求出舰载机的航线,并与规定的航线相比,得出纠正数据,后由指令发信机发出。舰载机上的指令接收机收到信息后,就可以指挥自动驾驶仪和耦合器操作舰载机进入规定航

线了。

不过,雷达助降系统还是有与生惧来的缺点———易受电子干扰。这又使得一些海军专家开始琢磨和研制效果更好的电视助降装置系统、激光助降装置系统等。拿电视助降装置为例,该系统可供飞机日夜着舰作业,不停地监视和记录着舰情况,并向助降军官提供飞机着舰时最合适的调整航线信息。它与其他助降装置系统配合使用,可互相取长补短,获得最好的效

果。

螺纹透镜(菲涅尔透镜)

菲涅尔透镜是由法国物理学家奥古斯汀.菲涅尔(Augustin.Fresnel)发明的,他在1822年最初使用这种透镜设计用于建立一个玻璃菲涅尔透镜系统——灯塔透镜菲涅尔透镜(Fresnel Lens)是一种微细结构的光学元件,从正面看其象一个飞镖盘,由一环一环的同心圆组成。 原理 其工作原理十分简单:假设一个透镜的折射能量仅仅发生在光学表面(如:透镜表面),拿掉尽可能多的光学材料,而保留表面的弯曲度。 另外一种理解就是,透镜连续表面部分“坍陷”到一个平面上。从剖面看,其表面由一系列锯齿型凹槽组成,中心部分是椭圆型弧线。每个凹槽都与相邻凹槽之间角度不同,但都将光线集中一处,形成中心焦点,也就是透镜的焦点。每个凹槽都可以看做一个独立的小透镜,把光线调整成平行光或聚光。这种透镜还能够消除部分球形像差。

分类 从光学设计上来划分 正菲涅尔透镜: 光线从一侧进入,经过菲涅尔透镜在另一侧出来聚焦成一点或以平行光射出。焦点在光线的另一侧,并且是有限共轭。 这类透镜通常设计为准直镜(如投影用菲涅尔透镜,放大镜)以及聚光镜(如太阳能用聚光聚热用菲涅尔透镜。 负菲涅尔透镜: 和正焦菲涅尔透镜刚好相反,焦点和光线在同一侧,通常在其表面进行涂层,作为第一反射面使用。 螺纹透镜与平凸透镜相比具有厚度薄、重量轻、透光好、易加工等特点 LED螺纹透镜工作原理 1.因LESD为点光源发光角度大,发出的光线散射较严重,利用菲涅尔透镜的聚光作用, 将光线汇聚于有效使用范围内,起到增加光效,提高亮度的效果。 2.菲涅尔透镜相对于用一个LED灯,焦距不同,距离不同,可任意设定出射光角度,根 据需求设计。 3.菲涅尔透镜的超薄结构,使光的透射率比传统凸透镜高得多,起重量小于凸透镜,多种 场合都较适用。

摄像机的光学系统

3.2 摄像机的光学系统 摄像机光学系统是摄像机重要的组成部分,它是决定图像质量的关键部件之一,也是摄像师拍摄操作最频繁的部位。摄像机的光学系统由内、外光学系统两部分组成,外光学系统便是摄像镜头,内光学系统则是在机身内部的分光系统和各种滤色片组成。图3—7所示为三片摄像机光学系统的基本组成。 图中:1—镜头;2—色温滤色片;3—红外截上滤色片; 4—晶体光学低通滤色片;5—分光棱镜;6—红、绿、蓝谱带校正片。 一.透镜成像的误差及其补偿 除了平面反射镜之外,任何光学系统成像都是有误差的。因此,我们要了解透镜成像的误差性质及其补偿方法。进而了解摄像机光学系统如何解决了透镜质量问题。 1.球差 为凸透镜孔径较大时,从轴上物点P发出的单色光束。通过透镜时,由于凸透镜的边缘部分比中心部分弯曲的厉害些,所以通过边缘部分的光线比近轴光线折射的严重,致使边缘部分的光线含聚于焦点F之前的F的点,因此在焦点处形成了一个中心亮、边缘模糊的小图盘,而不是很清晰的小亮点,这样的像差称为球差。如图3—8。 图3—8 2.色差

如图3—9,轴上一点P发出的光为复色光,由于玻璃对不同波长的光折射率略有不同,因此不同波长的光不能会聚于一点,如图上蓝光因波长较短成像于Q F点,而红光因波长较长成像于Q C点。这样形成的像差称为色差,表现为图像边缘有彩色镶边。 图3—9 3.像的几何失真 这种失真影响像与物的几何相似性,一般有桶形失真和枕形失真。(1)桶形失真 这种失真也称正失真,它是由于在物与透镜之间放置了一个光阑而形成的像差。其特点是整个像面的四个角向中心收拢,显得中间向外凸,如图3-10。 (2)枕形失真 这种失真也称负失真,它是固在透镜与像点之间放了一个光阑而形成的像差。其特点是整个像面的四个角向外拉伸,与桶形失真真正相反,如图3—11所示。

光学透镜的加工工艺

光学玻璃透镜 1 成型方法 原来的玻璃透镜模压成型法,是将熔融状态的光学玻璃毛坯倒入高于玻璃转化点50℃以上的低温模具中加压成形。这种方法不仅容易发生玻璃粘连在模具的模面上,而且产品还容易产生气孔和冷模痕迹(皱{TodayHot}纹),不易获得理想的形状和面形精度。后来,采用特殊材料精密加工成的压型模具,在无氧化气氛的环境中,将玻璃和模具一起加热升温至玻璃的软化点附近,在玻璃和模具大致处于相同温度条件下,利用模具对玻璃施压。接下来,在保持所施压力的状态下,一边冷却模具,使其温度降至玻璃的转化点以下(玻璃的软化点时的玻璃粘度约为107。6泊,玻璃的转化点时的玻璃粘度约为1013。4泊)。这种将玻璃与模具一起实施等温加压的办法叫等温加压法,是一种比较容易获得高精度,即容易精密地将模具形状表面复制下来的方法。这种玻璃光学零件的制造方法缺点是:加热升温、冷却降温都需要很长的时间,因此生产速度很慢。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于是对此方法进行了卓有成效的改进,即在一个模压装置中使用数个模具,以提高生产效率。然而非球面模具的造价很高,采用多个模具势必造成成本过高。针对这种情况,进一步研究开发出与原来的透镜毛坯成型条件比较相近一点的非等温加压法,借以提高每一个模具的生产速度和模具的使用寿命。另外,还有人正在研究开发把由熔融炉中流出来的玻璃直接精密成型的方法。 玻璃毛坯与模压成型品的质量有直接的关系。按道理,大部分的光学玻璃都可用来模压成成型品。但是,软化点高的玻璃,由于成型温度高,与模具稍微有些反应,致使模具的使用寿命很短。所以,从模具材料容易选择、模具的使用寿命能够延长的观点出发,应开发适合低温(600℃左右)条件下模压成型的玻璃。然而,开发的适合低温模压成型的玻璃必需符合能够廉价地制造毛坯和不含有污染环境的物质(如PbO、As2O3)的要求。对模压成型使用的玻璃毛坯是有要求的: ①压型前毛坯的表面一定要保持十分光滑和清洁; ②②呈适当的几何形状; ③③有所需要的容量。毛坯一般都选用球形、圆饼形或球面形状,采用冷研磨成型或热压成型。 模具材料需要具备如下特征: ①表面无疵病,能够研磨成无气孔、光滑的光学镜面; ②在高温环境条件下具有很高的耐氧化性能,而且结构等不发生变化,表面质量稳定,面形精度和光洁度保持不变; ③不与玻璃起反应、发生粘连现象,脱模性能好; ④在高温条件下具有很高的硬度和强度等。 现在已有不少有关开发模具材料的专利,最有代表性的模具材料是:以超硬合金做基体,表面镀有贵金属合金和氮化钛等薄膜;以碳化硅和超硬合金做基体,表面镀有硬质碳、金刚石状碳等碳系薄膜;以及Cr2O-ZrO2-TiO2系新型陶瓷。 玻璃透镜压型用的模具材料,一般都是硬脆材料,要想把这些模具材料精密加工成模具,必需使用高刚性的、分辨率能达到0.01μm以下的高分辨率超精密计算机数字控制加工机床,用金刚石磨轮进行磨削加工。磨削加工可获得所期盼的形状精度,但然后还需再稍加抛光精加工成光学镜面才行。在进行高精度的非球面加工中,非球面面形的测试与评价技术是非常重要的。对微型透镜压型用模的加工,要求更加严格,必需进一步提高精度和减轻磨削的痕迹。

工程光学习题参考答案第四章-光学系统中的光束限制

第四章 光学系统中的光束限制 1.设照相物镜的焦距等于75mm ,底片尺寸为55×55㎜2,求该照相物镜的最大视场角等于多少? 解: 3.假定显微镜目镜的视角放大率Γ 目 =15?,物镜的倍率β=2.5?,求物镜的焦距和要求的通 光口径。如该显微镜用于测量,问物镜的通光口径需要多大(u =-?3.42y =8mm 显微镜物镜的物平面到像平面的距离为180mm )? 解: (1) 5.2' -==l l β mm l 428.51-= 180' =-l l mm l 57.128' = ‘物 f l l 111'=- mm f 73.36=‘物 在此情况下,物镜即为显微镜的孔径光阑 ?-=3.4u mm tg ltgu D 734.73.4428.5122=??==? 物

(2) 用于测量时,系统中加入了孔径光阑,目镜是视场光阑 由于u 已知,根据u 可确定孔径光阑的大小 mm tg tgu L OM A 8668.33.4428.51=??=?= O A P A OM D A ’‘孔 =2 L 目 -目f L ‘ Z

mm OM L f L D A 52.58668.357 .12873 .3657.12822'=?-? =?-? =∴’ ‘物 孔 在中M M B B '? O A P A B A O M B A D B ‘ ‘ ’‘’‘孔=++21 mm y 1045.2' =?= mm O M B 863.7=∴ mm D 726.15=物 答:物镜的焦距为36.73mm ,物镜的孔径为7.734mm ,用于测量时物镜孔径为 15.726mm 。 4. 在本章第二节中的双目望远镜系统中,假定物镜的口径为30mm ,目镜的通光口径为20mm , 如果系统中没有视场光阑,问该望远镜最大的极限视场角等于多少?渐晕系数k =0.5的视场角等于多少? 解:(1) 15 10 18108=++x x mm x 252=

菲涅尔透镜的原理及应用

菲涅尔透镜的原理及应用 (国防科大理学院光学小组第六组) [摘要] 菲涅尔透镜多是由聚烯烃材料注压而成的薄片,镜片表面一面为光面,另一面刻录了由小到大的同心圆。菲涅尔透镜的在很多时候相当于红外线及可见光的凸透镜,效果较好,但成本比普通的凸透镜低很多。菲涅尔透镜可按照光学设计或结构进行分类。菲涅尔透镜作用有两个:一是聚焦作用;二是将探测区域内分为若干个明区和暗区,使进入探测区域的移动物体能以温度变化的形式在PIR上产生变化热释红外信号。 [关键词] 菲涅尔透镜;原理;分类;应用;研究与发展状况 本文主要从菲涅尔透镜的历史,基本原理,分类,作用,应用以及国内外的研究与发展状况等方面完整介绍了菲涅尔透镜的相关知识。 1.简介 菲涅尔透镜 (Fresnel lens),又称螺纹透镜,是由法国物理学家奥古斯汀·菲涅尔(Augustin·Fresnel)发明的,他在1822年最初使用这种透镜设计用于建立一个玻璃菲涅尔透镜系统——灯塔透镜。菲涅尔透镜多是由聚烯烃材料注压而成的薄片,也有玻璃制作的,镜片表面一面为光面,另一面刻录了由小到大的同心圆,它的纹理是利用光的干涉及扰射和根据相对灵敏度和接收角度要求来设计的,透镜的要求很高,一片优质的透镜必须是表面光洁,纹理清晰,其厚度随用途而变,多在1mm左右,特性为面积较大,厚度薄及侦测距离远。

菲涅尔透镜 菲涅尔透镜作用有两个:一是聚焦作用;二是将探测区域内分为若干个明区和暗区,使进入探测区域的移动物体能以温度变化的形式在PIR上产生变化热释红外信号。菲涅尔透镜的在很多时候相当于红外线及可见光的凸透镜,效果较好,但成本比普通的凸透镜低很多。多用于对精度要求不是很高的场合,如幻灯机、薄膜放大镜、红外探测器等。 2.菲涅尔透镜的历史 通过将数个独立的截面安装在一个框架上从而制作出更轻更薄的透镜,这一想法常被认为是由布封伯爵提出的。孔多塞(1743-1794)提议用单片薄玻璃来研磨出这样的透镜。而法国物理学家兼工程师菲涅尔亦对这种透镜在灯塔上的应用寄予厚望。根据史密森学会的描述,1823年,第一枚菲涅尔透镜被用在了吉伦特河口的哥杜昂灯塔(Phare de Cordouan)上;透过它发射的光线可以在20英里(32千米)以外看到。苏格兰物理学家大卫·布儒斯特爵士被看作是促使英国在灯塔中使用这种透镜的推动者。 3.菲涅尔透镜的基本原理 菲涅尔透镜的工作原理十分简单:假设一个透镜的折射能量仅仅发生在光学表面(如:透镜表面),拿掉尽可能多的光学材料,而保留表面的弯曲度。

光学透镜公式

§6 薄透镜 焦距公式 我们研究了单个球面的折射,反射成像的物象距公式。横向放大率公式及规定的符号法则 r n n s n s n -'=''+ n n nr f -'= 1=''+s f s f n n r n f -''=' n n f f '=' y y s n s n V '-=''-= 反射: r s s 211-='+ 2r f f - ='= s s V '- = 及共轴球面光具组成像用逐次成像的方法 下面我们研究薄透镜成像问题 图6-1 透镜: 如图:透镜是由两个折射球面组成的光具组,两球面间是构成透镜的媒质(通常

是玻璃),其折射率为n L 。透镜前后媒质的折射率(物象方折射率)分别为n 和n ',在多数场合下,透镜置于空气中,则1='=n n . 在轴上一物点Q 经Σ1折射成像于Q 1, Q 1作为Σ2虚物经第二次折射成像于Q 2, 两次成像可分别写出两折射成像的物象公式 第一次 111 11=''+s f s f n n nr f L -=11 111s n ns V L '-= n n r n f L L -= '11 第二次 12222=''+s f s f L L n n r n f -'=22 222s n s n V L ''-= L n n r n f -''= ' 22 21V V V = 设21A A =d 则d s s -' =-12 d 为透镜的厚度,d 很小的透镜称为薄透镜 在薄透镜中A 1和A 2,几乎重合为一点,这个点叫透镜的光心记为O 薄透镜的物距S 和像距S '都是从光心算的。 于是,对薄透镜'≈1s S ,'≈'2s S ,'-=12s s ,代入上式得 111 1=' ' +s f s f 2f ? 121 2='+'-s f s f 1f ? 推出 2 1 1221f s f f s f f ='' + ' =''+'-'1121 12f s f f s f f

光学系统设计(五)答案

光学系统设计(五) 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20 分) 二、填空题(本大题11小题。每空1分,共20 分) 21.小 22.色差、色差、场曲 23.95.56 24.球心处、顶点处、齐明点处(r n n n L '+=) 25.%100y y y q z ?' '-'=' 26.0 27.0 28.-0.125、前、0.09375 29.场曲 30.边缘、0.707 31.彗差、畸变、倍率色差 三、名词解释(本大题共5 小题。每小题2 分,共 10 分) 32.像差:实际光学系统所成的像和近轴区所成的像之间的差异称为像差。 评分标准:主要意思正确得2分。 33.二级光谱:如果光学系统已对两种色光校正了位置色差,这两种色光的公共像点相对于第三种色光的像点位置仍有差异,该差异称为二级光谱。 评分标准:答对主要意思得2分。 34.焦深:由于实际像点在高斯像点前后0l '?范围以内,波像差不超过1/4波长, 故把0l 2'?定义为焦深,即2 0u n l 2''≤'?λ。 评分标准:主要意思正确得2分。 35.正弦差:正弦差是轴外小视场成像的宽光束的不对称性的量度,其表达公式 为y K C S S ' '≈'。 评分标准:主要意思正确得2分。 36.复消色物镜:校正了系统二级光谱的物镜,称为复消色物镜。 评分标准:答对主要意思得2分。 四、简答题(本大题共 6 小题。每小题 5 分,共30 分) 37.简述瑞利判断和斯托列尔准则,二者有什么关系? 答:瑞利判断:实际波面与参考球面波之间的最大波像差不超过4/λ时,此波面可看作是无缺陷的。 斯托列尔准则:成像衍射斑中心亮度和不存在像差时衍射斑中心亮度之比

光学透镜基本概念

五、光的反射 1、光源:能够发光的物体叫光源 2、光在均匀介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 大气层是不均匀的,当光从大气层外射到地面时,光线发了了弯折(海市蜃楼、早晨看到太阳时,太阳还在地平线以下、星星的闪烁等) 3、光速 光在不同物质中传播的速度一般不同,真空中最快, 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C = 3×108 m/s,在空气中的速度接近于这个速度,水中的速度为3/4C,玻璃中为2/3C 4、光直线传播的应用 可解释许多光学现象:激光准直,影子的形成,月食、日食的形成、小孔成像等 5、光线 光线:表示光传播方向的直线,即沿光的传播路线画一直线,并在直线上画上箭头表示光的传播方向(光线是假想的,实际并不存在) 6、光的反射 光从一种介质射向另一种介质的交界面时,一部分光返回原来介质中,使光的传播方向发生了改变,这种现象称为光的反射 7、光的反射定律 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法线在同一平面上;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居在法线的两侧;反射角等于入射角 可归纳为:“三线一面,两线分居,两角相等” 理解: (1)由入射光线决定反射光线,叙述时要“反”字当头 (2)发生反射的条件:两种介质的交界处;发生处:入射点;结果:返回原介质中 (3)反射角随入射角的增大而增大,减小而减小,当入射角为零时,反射角也变为零度 8、两种反射现象 (1)镜面反射:平行光线经界面反射后沿某一方向平行射出,只能在某一方向接收到反射光线(2)漫反射:平行光经界面反射后向各个不同的方向反射出去,即在各个不同的方向都能接收到反射光线 注意:无论是镜面反射,还是漫反射都遵循光的反射定律 9、在光的反射中光路可逆 10、平面镜对光的作用 (1)成像(2)改变光的传播方向 11、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1)成的像是正立的虚像(2)像和物的大小(3)像和物的连线与镜面垂直,像和物到镜的距离相等 理解:平面镜所成的像与物是以镜面为轴的对称图形 12、实像与虚像的区别 实像是实际光线会聚而成的,可以用屏接到,当然也能用眼看到。虚像不是由实际光线会聚成的,而是实际光线反向延长线相交而成的,只能用眼看到,不能用屏接收。 13、平面镜的应用 (1)水中的倒影(2)平面镜成像(3)潜望镜 六、光的折射 1、光的折射 光从一种介质斜射入 ...另一种介质时,传播方向一般会发生变化,这种现象叫光的折射理解:光的折射与光的反射一样都是发生在两种介质的交界处,只是反射光返回原介质中,而折射光则进入到另一种介质中,由于光在在两种不同的物质里传播速度不同,故在两种介质的交界处传

菲涅尔透镜简介

菲涅尔透镜介绍 菲涅尔透镜 (Fresnel lens) ,又名螺纹透镜,一般由高透明材料注塑或压注而成的薄片,也有玻璃制作的,镜片表面一面为光面,另一面刻录了由小到大的同心圆,它的纹理是根据光的干涉及扰射以及相对灵敏度和接收角度要求来设计的。透镜的要求很高。一片优质的透镜必须表面光洁,纹理清晰,其厚度随用途而变,多在1-2mm左右,特性为面积大、厚度薄及侦测距离远。 菲涅尔透镜在很多时候相当于红外线及可见光的凸透镜,效果较好,但成本比普通的凸透镜低很多。多用于对精度要求不是很高的场合,如投影机、薄膜放大镜、红外探测器及照明等。 使用普通的凸透镜,会出现边角变暗、模糊的现象,这是因为光的折射只发生在介质的交界面,凸透镜片较厚,光在玻璃中直线传播的部分会使得光线衰减。如果可以去掉直线传播的部分,只保留发生折射的曲面,便能省下大量材料同时达到相同的聚光效果。菲涅耳透镜就是采用这种原理的。菲涅尔透镜看上去像一片有无数多个同心圆纹路的平板玻璃,却能达到凸透镜的效果,如果投射光源是平行光,汇聚投射后能够保持图像各处亮度的一致。 菲涅尔透镜的应用 菲涅尔透镜应用于多个领域,包括: 投影显示:菲涅尔投影电视,背投菲涅尔屏幕,高射投影仪,准直器; 聚光聚能:太阳能用菲涅尔透镜,摄影用菲涅尔聚光灯,菲涅尔放大镜; 航空航海:灯塔用菲涅尔透镜,菲涅尔飞行模拟; 科技研究:激光检测系统等; 红外探测:无源移动探测器; 照明光学:汽车头灯,交通标志,光学着陆系统。 智能家居:安防系统探测器等 我公司生产的菲涅尔镜,采用主要注塑和热压两种方式。 注塑菲涅尔透镜: 设备是进口的高精密注塑机,主要生产小规格菲涅尔透镜(8吋以下),可以大规模提供需求。热压菲涅尔透镜: 设备是根据工艺需求自主设计制造的专用自动热压机。热压的菲涅尔镜产品精度高,质量好,主要用在成像方面,产品尺寸规格3-10吋,也可以定制超大尺寸的产品。外形由数控激光激光机切割,产品形状任意,可以根据客户需要选择定制。 根据菲涅尔透镜的工作原理,一般热压菲涅尔透镜的成像质量优于注塑产品,但热压的生产成本也高于注塑产品。因此用于图像处理时,要选用热压菲涅尔透镜,用于聚光处理的,可以选用注塑菲涅尔透镜。

工程光学习题参考答案第七章-典型光学系统

第七章 典型光学系统 1.一个人近视程度是D 2-(屈光度),调节范围是D 8,求: (1)远点距离; (2)其近点距离; (3)配戴100度近视镜,求该镜的焦距; (4)戴上该近视镜后,求看清的远点距离; (5)戴上该近视镜后,求看清的近点距离。 解: ① 21 -== r l R )/1(m ∴ m l r 5.0-= ② P R A -= D A 8= D R 2-= ∴ D A R P 1082-=--=-= m P l p 1.010 1 1-=-== ③f D '= 1 ∴m f 1-=' ④D D R R 1-=-=' m l R 1-=' ⑤P R A '-'= D A 8= D R 1-=' D A R P 9-=-'=' m l P 11.09 1 -=-=' 2.一放大镜焦距mm f 25=',通光孔径mm D 18=,眼睛距放大镜为mm 50,像距离眼睛在明视距离mm 250,渐晕系数为%50=k ,试求(1) 视觉放大率;(2)线视场;(3)物体的位置。 eye

已知:放大镜 mm f 25=' mm D 18=放 mm P 50=' mm l P 250='-' %50=K 求:① Γ ② 2y ③l 解: ① f D P '-'- =Γ1 25 501252501250-+=''-+'= f P f 92110=-+= ②由%50=K 可得: 18.050 *218 2=='= 'P D tg 放ω ωωtg tg '= Γ ∴02.09 18 .0==ωtg D y tg = ω ∴mm Dtg y 502.0*250===ω ∴mm y 102= 方法二: 18.0='ωtg mm tg y 45*250='='ω mm l 200-=' mm f e 250=' mm l 2.22-= y y l l X '==='= 92.22200β mm y 102= ③ l P D '-'= mm D P l 20025050-=-=-'=' f l l '=-'11125 112001=--l mm l 22.22-= 3.一显微镜物镜的垂轴放大率为x 3-=β,数值孔径1.0=NA ,共扼距mm L 180=,物镜框是孔径光阑,目镜焦距mm f e 25='。

光学透镜公式

§ 6薄透镜 6.1焦距公式 我们研究了单个球面的折射,反射成像的物象距公式。横向放大率公式及规定的 符号法则 f =亠 n - n ―n"r f = ---------- n - n ns y ns y 反射: 1 1 2 _ +— = ____ SS r 透镜: 如图:透镜是由两个折射球面组成的光具组,两球面间是构成透镜的媒质(通常是玻璃),其折射率为∏L。透镜前后媒质的折射率(物象方折射率)分别为n和n,在多数场合下,透镜置于空气中,则n = n丄1. 在轴上一物点Q经Σ1折射成像于Q, Q作为Σ 2虚物经第二次折射成像于Q, 两次成像可分别写出两折射成像的物象公式 主上=1 —虽V1「竺 第一次S I S I ∏L-∏∏L S1 n n n - n _ +一 = _______ SS r S 及共轴球面光具组成像用逐次成像的方法 F面我们研究薄透镜成像问题 图6-1

1 11 f 1 ∏L f/ f 2 f 1 n F n ? ∏L f ■ 1 1 f 2 n f 2 ∏ I 2 将单个球面焦距公式代入得 ∏L A 1 - ∏L - n 第二次 2 2 S 2 S 2 n - ∏L ns 2 ∩L S 2 n Q n -∏L 设 A 1A 2 =d 则-s 2 = s 1 - d d 为透镜的厚度,d 很小的透镜称为薄透镜 在薄透镜中A 和A ,几乎重合为一点,这个点叫透镜的光心记为 O 薄透镜的物距S 和像距S 都是从光心算的。 于是,对薄透镜S :"s 1, S : s 2,s 2 = - s 1 ,代入上式得 —=1 S 1 2 =1 -S l S 推出 f 1 2 S 1 ■ -^1 = -S l S 两式相加消去S 2,S 1得 M r f 1 (6,1) =∞或 S = 一 f/f ; ^ f 2 f 1 1 I S 据焦距定义s = f,s ∣1 f 2 f 1 ,S= ∞ 推出 ∏L

(完整版)基于菲涅尔透镜的配光设计

基于菲涅尔透镜的配光设计 内容:一、概述 二、设计方法 三、设计步骤 报告人:陈志强 学号:201510800103 专业:光信1501

1、菲涅尔透镜概述 菲涅尔透镜(Fresnel lens)又称螺纹透镜,是由法国物理学家奥古斯汀·菲涅尔(Augustin·Fresnel)发明的,他在1822年最初使用这种透镜设计用于建立一个玻璃菲涅尔透镜系统--灯塔透镜。菲涅尔透镜多是由聚烯烃材料注压而成的薄片,也有玻璃制作的,镜片表面一面为光面,另一面刻录了由小到大的同心圆,它的纹理是利用光的干涉及扰射和根据相对灵敏度和接收角度要求来设计的,透镜的要求很高,一片优质的透镜必须是表面光洁,纹理清晰,其厚度随用途而变,多在1mm左右,特性为面积较大,厚度薄及侦测距离远。 2、基本原理 假设一个透镜的折射能量仅仅发生在光学表面(如:透镜表面),拿掉尽可能多的光学材料,而保留表面的弯曲度。(如图1-1) 另外一种理解就是,透镜连续表面部分“坍陷”到一个平面上。从剖面看,其表面由一系列锯齿型凹槽组成,中心部分是椭圆型弧线。每个凹槽都与相邻凹槽之间角度不同,但都将光线集中一处,形成中心焦点,也就是透镜的焦点。每个凹槽都可以看做一个独立的小透镜,把光线调整成平行光或聚光。这种透镜还能够消除部分球差。 图1-1

3、光学特性 使用普通的凸透镜,会出现边角变暗、模糊的现象,这是因为光的折射只发生在介质的交界面,凸透镜片较厚,光在玻璃中直线传播的部分会使得光线衰减。如果可以去掉直线传播的部分,只保留发生折射的曲面,便能省下大量材料同时达到相同的聚光效果。菲涅耳透镜就是采用这种原理的。菲涅尔透镜看上去像一片有无数多个同心圆纹路(即菲涅耳带)的玻璃,却能达到凸透镜的效果,如果投射光源是平行光,汇聚投射后能够保持图像各处亮度的一致。 二、设计方法 1、光源 本设计光源采用给定的点源,在TP软件中可以找到格点光源来仿真。 2、目标光斑 不同接收面的目标光斑有很大差异,具体如图3-9——图3-12。 3、环结构设计 设定环数为3个。 4、目标面 此设计目标接收面设置了4个,可参见图3-6。 三、设计步骤 1、光源格点光源参数如图3-1 图3-1

工程光学习题解答 理想光学系统

第二章理想光学系统 1.针对位于空气中的正透镜组()0 '> f及负透镜组()0' f () 2 l b- =

() l d -= ()0=l e 2. a )( b )( l c )( ( (e g )( 2. =x ,10,m --∝- 解: (1)x= - (2)x ′= (3)x ′= (4)x ′= (5)x ′= (6)x ′=

3.设一系统位于空气中,垂轴放大率*-=10β,由物面到像面的距离(共轭距离)为7200mm , 物镜两焦点间距离为1140mm 。求该物镜焦距,并绘出基点位置图。 解: ∵ 4.已知一个透镜把物体放大*-3投影到屏幕上,当透镜向物体移近18mm 时,物体将被放大*-4,试求透镜的焦距,并用图解法校核之。 解:方法一: 31 ' 11-==l l β ? ()183321'1--=-=l l l ① 42 '22-==l l β ? 2' 2 4l l -= ② 1821+-=-l l ? 1821-=l l ③ '/1/1/11'1f l l =- 将①②③代入④中得 mm l 2702-= mm l 1080' 2 -= ∴ mm f 216'= 方法二: 31 1-=- =x f β 方法三: 12)4)(3(21' '=--==??=ββαn n x x 5.一个薄透镜对某一物体成实像,放大率为?-1,今以另一个薄透镜紧贴在第一个透镜上,则见像向透镜方向移动,放大率为原先的3/4倍,求两块透镜的焦距为 ? 2' 21'1/1/1/1/1l l l l -=-

菲涅尔透镜的原理及应用

菲涅尔透镜的原理及应用 (国防科大理学院光学小组第六组) [摘要] 菲涅尔透镜多是由聚烯烃材料注压而成的薄片,镜片表面一面为光面,另一面刻录了由小到大的同心圆。菲涅尔透镜的在很多时候相当于红外线及可见光的凸透镜,效果较好,但成本比普通的凸透镜低很多。菲涅尔透镜可按照光学设计或结构进行分类。菲涅尔透镜作用有两个:一是聚焦作用;二是将探测区域内分为若干个明区和暗区,使进入探测区域的移动物体能以温度变化的形式在PIR上产生变化热释红外信号。 [关键词] 菲涅尔透镜;原理;分类;应用;研究与发展状况 本文主要从菲涅尔透镜的历史,基本原理,分类,作用,应用以及国内外的研究与发展状况等方面完整介绍了菲涅尔透镜的相关知识。 1.简介 菲涅尔透镜(Fresnel lens),又称螺纹透镜,是由法国物理学家奥古斯汀·菲涅尔(Augustin·Fresnel)发明的,他在1822年最初使用这种透镜设计用于建立一个玻璃菲涅尔透镜系统——灯塔透镜。菲涅尔透镜多是由聚烯烃材料注压而成的薄片,也有玻璃制作的,镜片表面一面为光面,另一面刻录了由小到大的同心圆,它的纹理是利用光的干涉及扰射和根据相对灵敏度和接收角度要求来设计的,透镜的要求很高,一片优质的透镜必须是表面光洁,纹理清晰,其厚度随用途而变,多在1mm左右,特性为面积较大,厚度薄及侦测距离远。

菲涅尔透镜 菲涅尔透镜作用有两个:一是聚焦作用;二是将探测区域内分为若干个明区和暗区,使进入探测区域的移动物体能以温度变化的形式在PIR上产 生变化热释红外信号。菲涅尔透镜的在很多时候相当于红外线及可见光的凸透镜,效果较好,但成本比普通的凸透镜低很多。多用于对精度要求不是很高的场合,如幻灯机、薄膜放大镜、红外探测器等。 2.菲涅尔透镜的历史 通过将数个独立的截面安装在一个框架上从而制作出更轻更薄的透镜,这一想法常被认为是由布封伯爵提出的。孔多塞(1743-1794)提议用单片薄玻璃来研磨出这样的透镜。而法国物理学家兼工程师菲涅尔亦对这种透镜在灯塔上的应用寄予厚望。根据史密森学会的描述,1823年,第一枚菲涅尔透镜被用在了吉伦特河口的哥杜昂灯塔(Phare de Cordouan)上;透过它发射的光线可以在20英里(32千米)以外看到。苏格兰物理学家大卫·布儒斯特爵士被看作是促使英国在灯塔中使用这种透镜的推动者。 3.菲涅尔透镜的基本原理 菲涅尔透镜的工作原理十分简单:假设一个透镜的折射能量仅仅发生 在光学表面(如:透镜表面),拿掉尽可能多的光学材料,而保留表面的弯曲度。

傅里叶变换光学系统

傅里叶变换光学系统 组号 A13 03光信 陆林轩 033012017 合作人: 邱若沂 一、实验目的和内容 1、了解透镜对入射波前的相位调制原理。 2、加深对透镜复振幅、传递函数、透过率等参量的物理意义的认识。 3、观察透镜的傅氏变换(FT )图像,观察4f 系统的反傅氏变换(IFT )图像,并进行比较。 4、在4f 系统的变换平面(T )插入各种空间滤波器,观察各种试件相应的频谱处理图像。 二、实验原理 1、透镜的FT 性质及常用函数与图形的关学频谱分析 力。图1 在该点的厚度。设原复振幅分布为(,)L U x y 其复振幅分布受到透镜的位相调制,附加了一个位相因(,)x y ?后变为(,)L U x y ': 图1 (,)(,)e x p [(,L L U x y U x y j x y ?'= (1) 若对于任意一点(x ,y )透镜的厚度为(,)D x y ,透镜的中心厚度为0D 。光线由该点通过透镜时在透镜中的距离为(,)D x y ,空气空的距离为0D -(,)D x y ,透镜折射率为n ,则该点的总的位相差为: 00(,)[(,)](,)(1)(,)x y k D D x y knD x y kD k n D x y ?=-+=+- (2) (2)中的k =2π/λ,为入射光波波数。 用位相延迟因子(,)t x y 来表示即为: 0(,)exp()exp[(1)(,)]t x y jkD jk n D x y =- (3) 由此可见只要知道透镜的厚度函数(,)D x y 就可得出其相位调制。在球面镜傍轴区域,用抛物面近似球面,可以得到球面透镜的厚度函数为:

太阳能用菲涅尔透镜介绍

菲涅尔透镜 在太阳能聚光光伏系统(在太阳能聚光光伏系统(CPV CPV CPV)中的应用 )中的应用一、太阳能产业发展趋势 能源问题,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问题。为了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节约型社会,到“十一·五”计划末,要实现资源利用效率显著提高,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源消耗降低20%左右。可再生能源的利用,将成为实现这一目标的关键。 可再生能源是指可以永续利用的能源资源,如水能、风能、太阳能、生物质能和海洋能等非化石能源。业内专家称,我国在发展3大主流可再生能源太阳能、风能、生物质能的过程中,应将太阳能产业放在第一位,它最适合我国国情。从环境条件看,中国西部大部分地区适合发展太阳能;另外中国人口众多,类似于欧洲的购电补偿模式也非常适用。 近年来,光伏发电和光热发电在我国已受到前所未有的重视,太阳能发电正在成为我国可再生能源一支生力军。 太阳能风能 水能生物能 二、聚光型太阳能系统(CPV)应用开始起步 据报道,当人类创造清洁、可再生能源的竞争越来越激烈时,太阳能产业将注意力集中在了新技术“聚光光伏(CPV )太阳能”上,并希望通过这项技术生产具有规模效应的电力。

聚光光伏太阳能将传统的太阳能光电技术与大规模聚热太阳 能发电厂结合了起来,能够极大地强化太阳能生产。CPV技术通 过透镜或镜面将接收到的太阳能放大成百上千倍,然后将放大的 能量聚焦于效率极高的小光电池上。通过放大太阳能,该技术有 效地减少了光电池中半导体材料的用量。 三、聚光型太阳能系统(CPV)优势 基本原理:CPV通过聚光的方式把一定面积上的光通过聚光 系统会聚在一个狭小的区域(焦斑),太阳能电池仅需焦斑面积的大 小即可,从而大幅减少了太阳能电池的用量。同样条件下,倍率越 高,所需太阳能电池面积越小。 1、光伏发电新的成本降低技术路径。 2、系统转换效率高。 高倍率CPV采用GaAs等三五族化合物电池,CPV系统转换 效率达到28%,较硅基太阳能电池和薄膜太阳能电池高出不少。 四、菲涅尔透镜在聚光型太阳能系统(CPV)中的作用 CPV系统模组主要由太阳能电池、高聚光镜面菲涅尔透镜等光学聚光元件、太阳光追踪器组成。应用菲涅尔透镜的作用就是将光线从相对较大的区域面积转换成相当小的面积上,这种透镜也被称做集光器或聚光器。 在太阳聚光领域,菲涅尔透镜是聚光太阳能系统(CPV) 中重要的光学部件之一。太阳菲涅尔透镜聚光镜就是,透镜的 焦点刚好落在太阳能芯片上。当透镜面垂直面向太阳时,光线 将会被聚焦在电池片上,汇聚了更多的能量,因而需要较小的 电池片面积,大大节约了成本。 应用菲涅尔透镜能够将太阳光聚焦到入光面1/10至 1/1000甚至更小的接收面(高性能电池片)上,比传统平板光 伏(FPV)发电效率提高30%以上,满足太阳能聚光发电(CPV) 和聚热系统(TPV)中高能量高温需求。

菲涅尔透镜

型号:8002-1 型号:8002-2 型号:8003-1  焦距:10.5 焦距:10.5 焦距:10.5  角度:100° 角度:100° 角度:100°  距离:5m 距离:5m 距离:5m  尺寸:Ф23 尺寸:Ф23 尺寸:Ф23  型号:8003-2 型号:8003-1C 型号:9002  焦距:10.5 焦距:10.5 焦距:12  角度:100° 角度:100° 角度:116°  距离:5m 距离:8m 距离:7m  尺寸:Ф23 尺寸:Ф22.7 尺寸:24*16.7  型号:8310 型号:8240 型号:8202-6  焦距:10.5 焦距:10 焦距:20  角度:100° 角度:120° 角度:120°  距离:10m 距离:12m 距离:7m  尺寸:Ф23 厚度:0.5 尺寸:Ф23.5 尺寸:31×26×23.7H  型号:7709-1 型号:7709-2 型号:7709-4  焦距:7.6 焦距:5 焦距:12  角度:90° 角度:89° 角度:90°  距离:5m 距离:5m 距离:6m  尺寸:Ф21 外径:Ф17 内径:Ф15 尺寸:外径17 内径15  型号:7709-6 型号:7709-7 型号:2814  焦距:5 焦距:9.5 焦距:10.5  角度:90° 角度:90° 角度:140°  距离:5m 距离:8m 距离:6m  尺寸:Ф16.6 内径: Ф15 尺寸:18 尺寸:Ф28 厚度:0.6

型号:8801-1 型号:8801-2 型号:8801-3  焦距:26 焦距:26 焦距:26  角度:100° 角度:100° 角度:100°  距离:5m 距离:5m 距离:5m  尺寸:Ф55 尺寸:Ф55 尺寸:Ф55  型号:8102-1 型号:8102-2 型号:8102-4  焦距:15 焦距:15 焦距:15  角度:120° 角度:120° 角度:120  距离:7m 距离:7m 距离:7m  尺寸:64*52 外径:Ф49 内径:Ф37 外径:Ф43内径:Ф36  型号:001 型号:2091 型号:8731-1  外径:Ф55 外径:Ф55 外径:Ф45.2  内径:Ф44 内径:Ф44 内径:Ф41.7  距离:10m 距离:10m 距离:10m  角度:120° 角度:120° 角度:120°  型号:8605-1 型号:8605-2 型号:8605-3  焦距:15 焦距:15 尺寸:Ф33.5外边Ф45.7高度:11.8mm 角度:100° 角度:120° 焦距:15mm  距离:5m 距离:5m 厚度:0.7mm  尺寸:Ф44mm Ф34.5mm 规格:Ф44.5 角度:120°  型号:8603-3 型号:8603-4 型号:8604  焦距:17.5 焦距:17.5 焦距:18  角度:120° 角度:120° 角度:120  距离:7m 距离:7m 距离:6m  规格:Ф45.9 规格:Ф45.9 外径:Ф51 内径:Ф35.5

光学作图之透镜

光学作图之透镜 评卷人得分 一.作图题(共8小题) 1.如图所示,SA、SB是光源S发出的两条光线。其中SA平行于主光轴,SB过左焦点,请画出这两条光线通过凸透镜后的光线。 2.如图所示,a、b是经凸透镜折射后的两条光线,请在图中画出这两条光线的入射光线。 3.完成图中的光路图。 4.如图是射向凹透镜的两条光线,请画出这两条光线通过凹透镜后的折射光线。 5.在虚线框内填上合适的透镜。

6.如图给出物体AB及像A′B′的位置,请在图中画出凸透镜及其焦点F的大致位置。 7.如图,MN为凸透镜L的主光轴,A′B′为物体AB通过凸透镜所成的虚像,请通过作图标出凸透镜L和焦点F的位置。 8.如图所示是照相机的原理图,A′B′是AB的像。请画出图中与入射光线对应的折射光线,并确定凸透镜一侧焦点的位置,用字母F表示。

光学作图之透镜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作图题(共8小题) 1.如图所示,SA、SB是光源S发出的两条光线。其中SA平行于主光轴,SB过左焦点,请画出这两条光线通过凸透镜后的光线。 【分析】关于凸透镜有三条特殊的入射光线: ①入射光线平行于主光轴,折射光线过焦点; ②入射光线过焦点,折射光线平行于主光轴; ③过光心的传播方向不变。 【解答】解:SA这条入射光线平行于主光轴,其经凸透镜折射后,折射光线过焦点;由此可以确定这条入射光线的折射光线。 SB这条入射光线过焦点,过焦点的入射光线经过凸透镜折射后平行于主光轴;由此可以确定SB的折射光线。 如下图所示: 【点评】把握凸透镜的三条特殊光线的入射光线和对应的折射光线的特殊点是解决此题的关键。 对于这三条特殊光线的考查,可以告诉入射光线做折射光线,也可以根据折射光线做入射光线。 2.如图所示,a、b是经凸透镜折射后的两条光线,请在图中画出这两条光线的

光学透镜公式

§6 薄透镜 6.1 焦距公式 我们研究了单个球面的折射,反射成像的物象距公式。横向放大率公式及规定的符号法则 r n n s n s n -'=''+ n n nr f -'= 1=''+s f s f n n r n f -''=' n n f f '=' y y s n s n V '-=''-= 反射: r s s 211-='+ 2r f f - ='= s s V '- = 及共轴球面光具组成像用逐次成像的方法 下面我们研究薄透镜成像问题 图6-1 透镜: 如图:透镜是由两个折射球面组成的光具组,两球面间是构成透镜的媒质(通常是玻璃),其折射率为n L 。透镜前后媒质的折射率(物象方折射率)分别为n 和n ',在多数场合下,透镜置于空气中,则1='=n n .

在轴上一物点Q 经Σ1折射成像于Q 1, Q 1作为Σ2虚物经第二次折射成像于Q 2, 两次成像可分别写出两折射成像的物象公式 第一次 111 11=''+s f s f n n nr f L -=11 111s n ns V L '-= n n r n f L L -= '11 第二次 122 22=''+s f s f L L n n r n f -'=2 2 22 2s n s n V L ''-= L n n r n f -''= '22 21V V V = 设21A A =d 则d s s -'=-12 d 为透镜的厚度,d 很小的透镜称为薄透镜 在薄透镜中A 1和A 2,几乎重合为一点,这个点叫透镜的光心记为O 薄透镜的物距S 和像距S '都是从光心算的。 于是,对薄透镜'≈1s S ,'≈'2s S ,' -=12s s ,代入上式得 1 11 1=''+s f s f 2f ? 121 2='+'-s f s f 1f ? 推出 2 1 1221f s f f s f f ='' + ' =''+'-'1121 12f s f f s f f 两式相加消去'12,s s 得 122121f f s f f s f f '+='' '+ (6,1) 据焦距定义='=s f s ,∞或f s '=',s=∞ 1221f f f f f '+= 122 1f f f f f '+''=' 推出

菲涅尔透镜TracePro教程

菲涅尔透镜TracePro教程 首先,本教程是中使用的是TP7,采用RepTile特征应用在所要形成的菲涅尔面上。所以,在应用菲涅尔特性之前,先构建好菲涅尔物镜的结构。 1.构建镜框。 2.点定义,材料特性里面点鳞甲特性,打开鳞甲特性编辑器 3.点上图中的新增特性

命名,选好变化方式,根据你想要定义的内容来定。在这里,我选择可变参数。 点好确定之后,弹出上图,描述上面标注一下,将来用起来好识别。(可无)带宽在这里我输入的是0.225,(参考CYQ大师的进阶资料)。 4.输出数据,方便我们载出之后定义。 点这个按钮,载出。会弹出下面这个。 点保存这个txt文件,名字为Fresnel1.txt。注意存放位置,我们下面会用到。 5.下面最小化TP,让我们学习一下菲涅尔透镜的参数。 在上一个步骤,我们看到Facet Angle和Draft Angle,如下图所示,

这两个角度以及菲涅尔环带宽的介绍,参考如下文件,详见[1]: 我们可以知道,定义带宽之后,需要定义每个环带不同的倾斜角度。 6.为了教程的进行,我们借用TP手册中的资料来载入菲涅尔透镜的角度。 打开文件TracePro\Examples\Demos\Fresnel Lens Arcsecs.txt,该文件里面的数据指的是每一环下facet angle的度数,但是该角度的单位是arcseconds。这个单位是1/3600 度,所以,我们有必要转换回来。下面说的这个转换方法是在Excel 里面转换的,可以借鉴一下。 用Exele打开: 在B列输入公式=A1/3600,再应用 到各列。一共333列(可参考[2])。 拷贝好这一列数据,可以使用Cltl+ Shift+↓选择该列数据复制。 7.使用Excel打开之前的txt文件,Fresnel1.txt再粘贴上面的数据到A19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