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视距空战环境下提高箔条干扰效果的策略
舰艇箔条冲淡干扰发射时机模型研究

收稿日期:2020-01-15修回日期:2020-03-17基金项目:博士后基金资助项目(2015M572694;2016T90979)作者简介:雷震烁(1996-),男,河北秦皇岛人,硕士研究生。
研究方向:电子对抗技术及应用等。
*摘要:当敌方反舰导弹攻击我方舰艇时,我方可实施冲淡干扰进行防御,其干扰时机对干扰效果起着决定性作用。
对此,提出一种基于时空域限定条件的冲淡干扰发射时机模型,首先建立舰艇、箔条云、导弹运动模型,然后根据导弹末制导雷达开机时间得到时域限定范围,根据末制导雷达搜索波束角与箔条云、箔条云与舰艇位置关系得到空域限定范围,通过模型计算箔条云距雷达搜索波束角边界距离、干扰有效时机范围和补射箔条弹策略。
仿真结果表明,新模型可以较好地确定冲淡干扰发射时机,相关结论对冲淡干扰的运用和效果评估有重要指导价值。
关键词:冲淡干扰,干扰时机,反舰导弹,作战模型仿真中图分类号:TJ761文献标识码:ADOI :10.3969/j.issn.1002-0640.2021.03.003引用格式:雷震烁,刘松涛,姜宁,等.舰艇箔条冲淡干扰发射时机模型研究[J ].火力与指挥控制,2021,46(3):16-19.舰艇箔条冲淡干扰发射时机模型研究*雷震烁,刘松涛,姜宁,王栋臣,温镇铭(海军大连舰艇学院信息系统系,辽宁大连116018)Study on the Dilution Jamming Launch Timing Model of Warship ChaffLEI Zhen-shuo ,LIU Song-tao ,JIANG Ning ,WANG Dong-chen ,WEN Zhen-ming(Department of Information System ,Dalian Naval Academy ,Dalian 116018,China )Abstract :When the enemy ’s anti -ship missile attacks our ship ,the dilution jamming can beimplemented for defense.Dilution jamming timing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jamming effect.Therefore ,a timing model of diluting jamming based on time -space constraints is proposed.Firstly ,models of ship ,chaff cloud and missile movement are established.Secondly ,the limitation of time domain is obtained according to the booting time of missile terminal guidance radar.Then ,according to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searching beam angle and chaff cloud ,chaff cloud and ship position ,the limited range of spatial position is obtained.Finally ,the model is used to calculate the distance from the chaff cloud to the radar search beam angle boundary ,the range of jamming effective timing and the strategy of supplementary chaff shot.Simulation results show that the new model can be used to determine the launching time of dilution jamming ,and it has an important guiding value for the application and effect evaluation of dilution jamming.Key words :dilution jamming ,jamming time ,anti-ship missile ,combat model simulation Citation format :LEI Z S ,LIU S T ,JIANG N ,et al.Study on the dilution jamming launch timing model of warship chaff [J ].Fire Control &Command Control ,2021,46(3):16-19.0引言在现代海战中,反舰导弹的突防能力、命中精度和杀伤威力不断提升,对水面舰艇产生很大威胁,对水面舰艇自身防御而言,尽管新型反舰导弹具有多种选捕模式与新型制导手段,但箔条冲淡干扰仍不失为舰载无源干扰对抗反舰导弹的重要方法之一。
现代战争中无源干扰弹的应用

现代战争中无源干扰弹的应用陈明能(空军驻川西地区军事代表室四川成都,610041)摘要:无源干扰弹属常规特种弹,其在现代高技术局部战争中的作用和地位日趋重要。
文章论述了无源干扰弹的发展及其干扰机理,重点介绍了多频段箔条干扰弹、红外成像干扰弹、宽波段烟幕干扰弹、红外/毫米波复合干扰弹、强光迷盲干扰弹、红外隐身器照明弹等的应用现状。
关键词:无源干扰弹红外诱饵泊条光电对抗从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几场局部战争中,高技术兵器的作战性能空前提高,空地海天一体的机动战、特种战、精确制导战、联合空中作战、外层空间支援战等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突出,干扰技术在高技术局部战争中的作用和地位也日趋重要。
1无源干扰弹的发展及干扰理论干扰技术分为有源干扰和无源干扰两种。
有源干扰是指有意发射或转发某种类型的电磁波,对敌方电子设备进行压制和欺骗的干扰。
无源干扰主要是利用介质对信号有强烈的散射和吸收衰减作用,以起到干扰的作用。
常用的介质有烟幕剂、金属粒子、水幕等。
无源干扰弹可按来袭导弹制导类型使用,也可以在未知来袭导弹类别的情况下组合使用。
同时,还可以在目标被导弹跟踪并锁定后,先进行强光致盲干扰,然后以红外弹、箔条弹引诱,紧接着利用“质心效应”原理逐步拉收稿日期:2003-10-16开对目标的锁定,同时可用烟幕弹多层次设置屏障而隐身。
应用电子战光电对抗无源干扰技术的无源干扰弹在国外倍受重视。
早在20世纪50年代初,第一代响尾蛇导弹出现时,美国研究的干扰弹是单一性的红外诱饵弹,70年代开始大量研制并装备的是箔条弹、红外(诱饵)弹、烟幕弹等系列性无源干扰弹。
80年代由于双模和远红外制导技术而诞生了红外/箔条复合干扰弹和8~14!m远红外干扰弹等。
90年代以来,干扰弹向着多功能、多品种方向发展,如微波弹、光弹、声弹、碳纤维干扰弹、红外照明弹、发动机失能弹等新概念、新原理的干扰弹纷纷出现。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国外近年来正在发展的箔条弹是毫米波箔条弹和红外、箔条复合干扰弹。
防空兵抗敌超视距打击对策

征 的体系对抗 当中 , 并呈现 出鲜 明的特 点… .
1 1 全 方位的情报保障 系统 . 要实施 超视距 打击 , 必须对 目标的性 质 、 状特征 、 形 地
下, 要达 到预期空袭效果 , 就需 要使 用高精 度 的攻击 弹药 .
据有关资料表 明 , 随着精确 制导 武器在 完成 空袭任务 中地 位作用 的变化 , 美军 现装备 有多达 10万枚数千 种的精确 3 制导武器. 在空袭 前 , 军会 根 据 每次空 袭 作战 任务 的不 美
对地制导导 弹和 激光 制 导钻 地炸 弹 ; 攻击 坦 克 、 炮 等 而 火 重装 甲 目标 时 , 军要求使用 G U一 7精确制导炸弹 或狱 美 B 2 火 Ⅱ火箭 等. 用精 确制导武器 进行 超视 距攻击 已成 为美 利 军 比较成熟 、 比较成 功 的空 袭样 式 , 大提 高 的空袭 效 也 大
效 果侦察和监视 侦察 等手 段 为其 提供 全方 位 的空袭 情 报 保 障. 科索沃 战争 中 , 美军 在太 空和空 中投 入了 2 5颗 侦察
预警卫 星 、0余架 侦察 飞机和 空 中预 警机 , 8 在地 面投 放 了
大量 的传感 器 , 从而 形成 了空 、 、 一体 的信 息优 势 , 天 地 实 现 了对作战 区域 内各类 目标 多 层次 、 多领 域 、 多方 位 的侦
察, 确保 了必 要 的 目标 信 息 的获取 , 以直接 引 导飞 机实 可 施攻击 , 而为空袭的成功起到 了倍增器 的作用. 从
果, 降低 了损失. 19 在 9 9年的科索沃战争 中, 北约 出动飞机 3 5万 多架 次 , . 损失 6 1架 , 损失 率为 0 1 % ;0 3年伊 拉 .7 20
1 超视距打 击的特点
多机协同超视距空战决策算法

多机协同超视距空战决策算法
多机协同超视距空战决策算法是一种针对空中编队作战的算法,其核
心思想是通过多机协同,提高作战效率与战斗力。
该算法综合了计算机科学、控制论以及系统工程等学科领域的成果,可有效应对现代高技术条件
下的空中战斗挑战。
算法流程如下:
1.目标识别与跟踪:通过雷达、光电等装备获取目标信息,实现目标
识别与跟踪。
2.目标分配:基于目标信息,对编队中的飞机进行目标分配,确保每
个飞机都有一个目标攻击。
3.路径规划:根据编队任务和目标分配结果,设定编队成员的任务及
路径,通过避免障碍物和优化路径,使各成员飞机能够尽快到达指定位置,配合作战。
4.指挥与控制:通过建立分布式控制网络,把各成员飞机的控制信息
汇集到一个决策中心,进行指挥控制,实现多机协同行动。
5.战术规划:基于现有的信息,通过各种战术规划算法,制定作战方案,并指示各飞机执行任务。
6.执行与评估:根据实际情况,不断评估执行效果,调整算法参数,
优化算法,提高作战效率。
该算法的优点包括:
1.提高作战效率,增强战斗力:通过多机协同,可实现高效率执行作
战任务,提高战斗力和作战效率。
2.减小人员伤亡和战斗损失:不仅提高了参战人员的生存几率,还可减小航空器损失,降低作战成本。
3.具有高灵活性:随着作战环境的变化,该算法具备高灵活性,可以根据不同作战需求,进行调整和优化。
4.应对复杂环境:该算法具有强大的感知和决策能力,可以在高度复杂的作战环境中应对挑战。
箔条干扰弹原理

箔条干扰弹原理引言:箔条干扰弹是一种常见的电子干扰手段,它通过释放箔条干扰剂来干扰敌方雷达和通信设备的正常工作。
本文将从箔条干扰弹的原理、工作方式和效果等方面进行介绍。
一、箔条干扰弹的原理箔条干扰弹的原理基于电磁波的反射和散射现象。
箔条干扰弹内填充有大量的金属箔条,当弹壳炸裂时,箔条被散射到空中形成一片金属云。
这片金属云可以有效地反射和散射雷达和通信设备发送的电磁波,从而使得敌方设备无法正常接收到信号。
二、箔条干扰弹的工作方式箔条干扰弹的工作方式可以分为两个阶段:发射和干扰。
1.发射阶段:当箔条干扰弹被发射出去后,弹壳炸裂,释放出大量的箔条干扰剂。
这些箔条会在空中形成一片金属云,覆盖一定的范围。
2.干扰阶段:箔条云会反射和散射雷达和通信设备发送的电磁波。
由于箔条的存在,电磁波的传播路径会发生变化,使得接收机无法正确接收到信号或者接收到的信号质量下降。
这样一来,敌方设备就无法准确地获取目标信息或进行通信。
三、箔条干扰弹的效果箔条干扰弹可以有效地干扰敌方雷达和通信设备的正常工作,达到迷惑、干扰和破坏的效果。
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迷惑性效果:箔条干扰弹释放出的箔条云会模糊目标的真实位置和特征,使得敌方雷达无法准确锁定目标或者产生虚假目标。
2.干扰性效果:箔条云反射和散射的电磁波会降低敌方设备的信号质量,导致通信质量下降或者无法正常通信。
3.破坏性效果:箔条干扰弹释放的箔条云会对雷达和通信设备造成物理损害,使其无法继续正常工作。
四、箔条干扰弹的应用领域箔条干扰弹主要应用于军事领域,用于电子战和干扰任务。
它可以用于迷惑敌方雷达的搜索和跟踪系统,干扰敌方通信网络,破坏敌方指挥系统等。
此外,箔条干扰弹在民用领域也有一定的应用,比如用于航空器的自卫干扰和民用通信干扰等。
结论:箔条干扰弹是一种常见的电子干扰手段,通过释放箔条干扰剂来干扰敌方雷达和通信设备的正常工作。
它的原理基于电磁波的反射和散射现象,通过反射和散射电磁波来干扰敌方设备。
箔条干扰原理及技术

箔条干扰原理及技术付 伟(东北电子技术研究所 锦州 121000)【摘要】 详细分析箔条干扰物的基本性质和特性, 介绍雷达无源干扰物效果检 测技术, 综述雷达无源干扰物的发展趋势。
关键词: 雷达对抗 无源干扰 箔条 检测技术Pr in c ip l e an d Techn o l ogy of Cha f f Jamm in gF u W e i(N orth ea s t R esea rch I n s t i tu t e of E lec t ron ic T ech n o logy , J in z h o u 121000)A bstra c t : T h is p a p e r an a l yze s th e b a s i c fea t u r e s an d ch a r ac t e r i s t i c s o f ch a ff, de s c r i b e s th e rada r te s t i n g tech n o l o g i e s o f su c h p a s s i ve j amm e r s , an d d i scu s se s th e deve l opm en t t r en d o f th e s e j amm e r s .Keyword s : rada r co u n t e rm ea s u r e s p a s s i ve j amm i n g ch a ff te s t i n g tech n o l o g y1 引言箔条干扰的实质是, 在交变电磁场的作用下, 箔条上感应交变电流, 而根据电磁辐射理论, 这个交变电流要辐射电磁波, 即产生二次辐射, 从而对雷达起无源干扰作用。
在上个世纪 70 年代末到 80 年代初, 西方国家的箔条干扰物普遍采用镀银尼龙材料。
后 来, 美国研制出效费比更高的镀铝玻璃丝, 它现在仍是制造箔条的主要材料。
浅析提高复杂电磁环境下电子对抗装备干扰有效性的方法

浅析提高复杂电磁环境下电子对抗装备干扰有效性的方法摘要:现代雷达技术的迅猛发展,使得电子对抗充满不确定性。
为有效提升复杂电磁环境下,电子对抗装备干扰有效性,可尝试采取多种措施,如设计方案优化、技术架构改进、优化灵敏度、干扰组合策略、有源诱饵技术等,实现电子对抗装备的优化工作预期目标,具体工作方法,见下文。
关键词:电子对抗;复杂电磁环境;装备干扰性;工作诉求;具体方法引言:随着我国综合实力的不断提升,为不但提升国防综合实力,保证国土安全与社会稳定。
在高新技术更迭的时代背景下,需要对我国现役的电子对抗设备进行主动优化升级,提高电子对抗设备的干扰有效性,保证其核心装备,在复杂电磁环境下稳定可靠运行。
一、工作诉求在复杂的作战环境下,为保证舰艇作战的可行性,则需要不断优化电子对抗装备的干扰有效性,避免对我方作战造成不利影响。
如随着环境信号密度的不同提升、信号形式的更加复杂,为很好地应对多变复杂的工作模式,提高雷达信号的拦截效率,减少目标的照射面积,则可以合理利用电子对抗装备,设定多个作战假目标,进而很好的迷惑对方,保护我方作战平台[1]。
二、具体方法(一)设计方案优化在电子对抗装备运行过程中,为使得相关设备运行的稳定性与有效性,则有效发挥出电子对抗装备的运行安全性。
为有效提升复杂电磁环境下,电子对抗装备干扰有效性,应当对设计技术方案进行合理完善优化,保证系统的识别能力得到提升,不断提高舰载机的作战环境适宜性。
为实现预期工作开展目标,则可以对信号接收机进行合理设计,确保接收机运行过程中,能够很好的提高信号捕捉的准确性。
与此同时,在接收机设备改进后,可实现对分集信号、射频信号的有效处理。
为保证密集雷达信号的有效接收处理,在接收机管理控制时,技术人员则可以采取复合门限控制技术,基于该技术的有效支持,进而对门限的信号进行检测分析,保证信号传输的稳定性。
通过设计方案的合理优化,进而很好的提高个体识别能力。
在实际工作开展阶段,则可以对参数提取算法进行优化,并采取全新的测量技术方案,完成对不同脉冲信号的收集处理,实现对雷达辐射脉冲级别信号的精准识别。
超视距空战仿真中的策略识别

划来修 复策 略 。文献 [ 8 】 同样 研究 了该领 域 的计 划识
化学 习 。文 献[ 9 】 将人类 行 为认知应 用于 识别老 年人
助 。与 B VR领 域 的 a g e n t 不同, 这些 认 知 a g e n t s 能 够
单一 a g e n t 的计划可 扩展 到多 a g e n t 领域 , 但面 临
该方法在传 统 的基 于案例推理 方法基础上 , 在案
文献 【 6 】 致 力 于 研 究 为 获 得 更 多 的计 划 信 息 , a g e n t s 何 时进行 交互最 合适 或必须 , 其 系统执 行符 号 化 的计 划识 别 , 通过 决策 特征 树来 判 断多 a g e n t 想 定
中 图分 类 号 : T P 3 1 1 文献标志码 : A
随着机 载 电子设 备和武器装 备性能 的不断提高 , 超视 距 ( B e y o n d V i s u a l R a n g e , B v R) 空战 已成 为现代 空 战 的主要形 式 。B V R空战仿 真 中 , C G F ( C o mp u t e r G e n e r a t e d F o r c e ) 在机 动动作 的仿 真 周期 内有 充足 的 时间来预测对 手机动并规 划应对策 略 , 对对手行 动和 计 划 的准确识 别将 大 大降低 规划 应对 策略 的复 杂程 度“ j 。然 而 , 对对 手进 行远 距离 空 中观 测往 往受机 载 雷达 所获得 的测量数据 的限制 , 使得 准确识别对 手的 行 动很 困难嘲 。因此 , 怎样 从不完 整 的观测 信息 中识 别 出对手 的策 略是 B V R空战仿真 中 C G F 策略识 别的
2 0 1 7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解放军 9 5 2 1 4部 队 , 长沙 4 1 0 1 1 5 )
摘要: 如何保证箔条干扰的作战效能 , 提高 超视 距空战环 境下的信 息对抗能力 , 是机载 自卫电子对抗 急需解决 的问
题 。针 对 主 动 雷 达 末 制 导 , 分 析 了照 射 箔 条 复 合 干 扰 的 干 扰 原 理 及 干 扰 条 件 , 并 对于扰效 果进行 了仿真 推演 , 仿 真
l a t i o n r e s u l t s s h o w t h a t t h e me t h o d h a s p e r f e c t j a mmi n g e f f e c t . Ke y wo r d s :o v e r — t h e ~ h o r i z o n a i r c o mb a t ;c h a f f j a mmi n g ;c o mp o u n d j a mmi n g t h r o u g h r a d i a t i n g
mi n a l g u i d a n c e , t h i s p a p e r a n a l y z e s t h e j a mmi n g p r i n c i p l e a n d c o n d i t i o n s o f c o mp o u n d j a mmi n g t h r o u g h r a d i a t i n g o n c h a f f , a n d p e r f o r ms s i mu l a t i o n a n d d e d u c t i o n t O t h e j a mmi n g e f f e c t . Th e s i mu —
Ab s t r a c t : Ho w t O g u a r a n t e e t h e c o mb a t e f f e c t i v e n e s s o f c h a f f j a mmi n g a n d i mp r o v e t h e i n f o r ma t i o n
结果表明该方法具有较好的干扰效果 。
关 键词 : 超视距 空战 ; 箔条干扰 ; 照射箔条复合干 1
文献标 识码 : A
文章 编号 : C N 3 2 — 1 4 1 3 ( 2 0 1 3 ) 0 4 — 0 0 0 4 0 6
S t r a t e g y o f I mp r o v i n g Ch a f f J a mmi n g Ef f e c t u n d e r T h e En v i r o n me n t o f
空 战 的主战 兵器 。该类 型导 弹采 用主 动雷 达末制 导 体制 , 其 制 导精度 较之 以往有 很 大提高 , 对 战机 的生
存 力提 出 了巨大 的考验 。
1 提 高 箔 条 干 扰 效 能 的可行 性分 析
纵 观各 世界军 事 强 国的 主 战飞 机 , 尽 管诸 如 F 一 2 2 、 F 一 3 5等 四代 机 拥 有 明显 的信 息 对 抗 优 势 , 但 都
无 一例外 地 装 备 了箔 条 干 扰 用 于 末 端 对 抗[ 1 ] , 说
与 以往 的雷 达制 导 导 弹相 比 , 该 类 型导 弹 具 有 更 强 的抗 干 扰能力 和 目标检 测 、 识别、 跟踪 能力 。多 次 试验 表 明箔条 弹 已经 很难 对该 类型 导弹形 成 有效
o n c h a f f
0 引 言
随着 超视 距空 战模式 的出现 , 具 备 全天候 、 全 方
位、 全 高度攻 击能 力 的 雷达 主 动 制 导 导 弹 已经 成 为
将很 快被 导 引头识 别并 抑制 掉 。 可 以说 , 随着 雷达 主动 制导导 弹 的发展 , 原 本作 为 战机末 端对 抗有 效武 器 的箔条 弹 已经很难 达 到理 想 的干扰 效果 , 必 须立 足现 有技术 调 整干扰 策 略 。
c ou nt e r me a s u r e a bi l i t y un de r t he e nv i r o nme nt o f ov e r — — t he — — ho r i z o n a i r c o mba t i s t he pr o bl e m t o be s ol v e d u r ge nt l y f or a i r bo r ne s e I p r ot e c t i o n e l e c t r o n i c c ou nt e r me a s u r e .Ai mi n g a t a c t i v e r a d a r t e r —
2 0 1 3年 8月
舰 船 电 子 对 抗
SH I PBO ARD ELECTRO N I C C0 UN T ER M EASU R E
A ug . 2 O1 3
VO1 .3 6 No. 4
第 3 6卷第 4期
超 视 距 空战环 境 下提 高 箔条 干 扰 效 果 的策 略
Ov e r - t h e - h o r i z o n Ai r Co mb a t
LI Xi a o — l ong
( Un i t 9 5 2 1 4 o f P LA , Ch a n g s h a 4 1 0 1 1 5 , Ch i n a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