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智慧能源发展模式分析研究

综合智慧能源发展模式分析研究
综合智慧能源发展模式分析研究

综合智慧能源发展模式分析研究

发表时间:2019-01-11T14:26:28.310Z 来源:《科技新时代》2018年11期作者:唐坤宇

[导读] 随着我国能源结构的调整,越来越多的新型能源得以快速发展,多元化的综合能源发展模式已经初步显现。

国家电投贵州西电电力股份有限公司习水发电厂贵州省遵义市 564600

摘要:随着我国能源结构的调整,越来越多的新型能源得以快速发展,多元化的综合能源发展模式已经初步显现。本文围绕综合智慧能源的发展模式的相关议题进行了探讨,概述了智慧能源的定义和内容,分析了综合智慧能源的特征和发展综合智慧能源的深远意义,论述了综合智慧能源的实现模式,旨在不断提升我国综合能源的发展质量和发展效率,加快推动我国综合能源早日走上智慧、协作、可持续性发展的道路上。

关键词:智慧能源、综合能源、能源发展模式

1引言

能源匮乏的危机是制约各经济体高速发展的重要因素。对于我国的实际状况而言,过去很长的一段时期内,能源结构单一,能源开发和利用过程中污染危害大,能源利用率不高等等,这些问题也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而日益暴露出来。面对这一形势,加快能源结构的调整,促进多种新型能源的协同发展,提升能源的综合利用率成为缓解我国能源匮乏问题的重要途径。近年来,国家政府机构相继颁发了一系列能源发展规划及通知,以多种能源协同发展的综合能源生态式发展理念成为未来能源发展的重要思路。

2综合智慧能源概述

综合智慧能源是从能源利用的本质出发,以冷热量平衡为主要核心出发点,在此基础上对多种类型的能源进行整合,从而实现能源回收、蓄能、控制和利用率的整体提升。随着综合智慧能源发展理念的提出,能源行业也逐渐由过去的单一发展路径逐步走向多远系统化、可循环往复化的可持续性发展道路上,一方面更好地满足了社会生产和民众生活的能源需要,另一方面也大大减少了污染和资源耗费,提升了能源开发利用的整体技术水平。

3综合智慧能源的特征

目前,我国的一些沿海大型城市已经纷纷建立了综合智慧能源管理系统,借助新技术新设备初步实现了对能源利用和相关管理的综合分析,在能源的分析、能源的供给、能源的储存和循环利用方面都进一步提升了管控的质量和效率。随着生态文明城市建设进程的不断加快,我国二三线城市也将迎来综合智慧能源系统建设速率的加快。综合智慧能源系统的特征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一是能源的利用程度更高。由于综合智慧能源系统是以电能、热能、冷气、燃气、水等多种资源为基础要素的综合性整合,因而可以有效减少各种类型能源运维管理方面的重复性损耗,不仅十分有利于城市的能源和产业发展规范,而且也减少了能源的浪费,提升为了能源的整体利用水平。

二是不同能源主体之间的交互性更强。由于综合智慧能源发展体系连接了更多的参与方,因而为能源主体及用户之间的互动建立了更便捷的渠道。不仅提升了能源的管理效率,同时也更好地满足了能源市场不同消费者的切实需求。

三是能源的市场化进程大大加快。能源的日益多元化必然需要通过市场化机制来进行引导。在综合智慧能源系统建设和发展过程中,通过市场化的价格机制来建立统一的标准,引导所有参与方能够在统一标准基础上进行合理有效的运作,确保各参与方能够获得较公平的利益,同时以市场内在的运作力量来调节能源的稀缺和丰盈变化,发挥出综合智慧能源系统的最大效能。

四是能源开发利用过程中应用的智能信息化技术更多。利用互联网、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技术和设施,构建起更加智能化的能源信息管理及服务平台,同时在能源消费终端配备相应的智能化软件终端,实现了综合能源开发、利用、服务管理全链条的管理,提升了能源行业的运维管理效率。

4发展综合智慧能源的意义

综合智慧能源发展符合时代发展的步伐,也与国家新的发展战略相吻合。

首先,发展综合智慧能源能够加快推动能源结构的调整。通过建立综合智慧能源体系的建立和完善,新老能源能够充分融合,形成既相互独立又协同互补的能源优化发展结构,带动能源开发和管理技术水平的整体提升。

其次,发展综合智慧能源可以推动能源市场消费模式加快转变。传统的能源利用和供给过程中,市场反应慢,消费者的选择面窄,缺乏市场的内在调节机制,因而限制了能源开发利用率的提升。通过建立综合智慧能源体系,市场用户可以通过更顺畅的渠道来与能源供给和管理方面进行对接,真正实现了以用户需求为核心,以市场为导向,推动能源开发和供给效率的提升。

其三,发展综合智慧能源能够带动能源相关产业链的共同发展。由于在综合智慧能源体系建立的过程中,需要多种因素的协同配合,如软件和硬件的研发和生产制造、服务模式的建立和技术水平的提升等等,这些因素如链条的各个环节一样在综合智慧能源体系中发挥着不容忽视的作用。随着综合智慧能源体系的建立和日益完善,能源产业将带动相关产业更加健康蓬勃的发展。

5综合智慧能源的实现模式

在建立和完善综合智慧能源体系的过程中,可重点围绕以下节点进行攻克。

首先,加快完善相关法规,尽快统一运营管理标准。国家能源机构及相关部门应尽快探索出符合国家能源发展战略的能源运营管理法规和标准,为多种能源加快走上市场化的道路奠定前提基础。

能源互联网背景下综合智慧能源的发展

能源互联网背景下综合智慧能源的发展 行宇2016.09.18 什么是能源互联网?能源互联网可以理解为:“综合运用先进的电力电子技术, 信息技术和智能管理技术, 将大量由分布式能量采集装置, 分布式能量储存装置和各种类型负载构成的新型 电力网络、石油网络、天然气网络等能源节点互联起来, 以实现能量双向流动的能量对等交换与共享”。能源互联网有三大内涵:从化石能源走向可再生能源;从集中式产能走向分布式产能;从封闭走向开放。这也意味着,未来能源行业的发、输、用、储及金融交易等环节都将会发生巨大变化。 实际上,能源互联网看似美好,但具体操作起来,从电网公司、发电企业、专门的调度机构等电力从业者,到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等监管部门,都会觉得很头疼。因为新的电力价值链需要新的技术,更需要新的体制以及商业模式来支撑,而这恰恰都是目前能源行业所缺乏的。 综合能源系统是能源互联网的重要物理载体,根据地理因素与能源发/输/配/用特性,综合能源系统分为跨区级、区域级和用户级。区域综合能源系统是探究不同能源内部运行机理、推广能源先进技术的前沿阵地,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稳态分析是该领域研究的基础,是探究多能互补特性、能量优化调度、协同规划、安全管理等方面的核心所在。

综合智慧能源只做一件事情,就是用积极的方式开发建设全新的综合能源,运用互联网创新技术让综合能源系统拥有智慧。综合智慧能源以功能区为单元,对不同能源品种,提供一体化解决方案,实现横向“电热冷气水”多类能源互补,纵向“源网荷储用”多种供应环节的生产协同、管廊协同、需求协同以及生产和消费间的互动。 一、综合智慧能源解决的问题 《关于推进“互联网+”智慧能源发展的指导意见》提出,“互联网+”智慧能源(能源互联网)是一种互联网与能源生产、传输、存储、消费以及能源市场深度融合的能源产业发展新形态,对提高可再生能源比重,促进化石能源清洁高效利用,推动能源市场开放和产业升级具有重要意义“。同时明确能源互联网建设的10大重点任务,一是推动建设智能化能源生产消费基础设施。二是加强多能协同综合能源网络建设。三是推动能源与信息通信基础设施深度融合。四是营造开放共享的能源互联网生态体系,培育售电商、综合能源运营商和第三方增值服务供应商等新型市场主体。五是发展储能和电动汽车应用新模式。六是发展智慧用能新模式。七是培育绿色能源灵活交易市场模式。八是发展能源大数据服务应用。九是推动能源互联网的关键技术攻关。十是建设国际领先的能源互联网标准体系。 作为区域综合能源系统的典型能源形式,源端与受端的能源多样化发展以及能源传输与设备的革新促使能源系统进一步耦合。简单的讲综合智慧能源=多类供能技术集成+分布式能源+互联网技术的创新。本

中国能源结构现状及发展趋势

中国能源结构现状及发展趋势 摘要:我国目前的能源消费结构仍以煤炭为主,对进口石油依存度过高,能源安全和环保问题日益严峻。本文通过对各种可再生性能源的利用状况进行比较,认为我国发展生物质资源产能潜力巨大,如麻风树、油桐等陆生植物制备的生物柴油在近期会有较大的发展,特别以微藻为主的水生植物制备生物柴油,将有可能成为最有竞争力的替代性能源,在我国未来能源结构中占有举足轻重的比重。 关键词:能源安全;温室气体;可再生性能源;微藻;生物柴油1. 中国能源构成的现状 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中国的能源消费总量连续多年都位居世界前列。统计数据表明2001~2006年间,我国每年一次性能源的消费比重均在90%以上(见表1),而风能,太阳能,生物质能等新能源的利用率仍然很低。我国能源消费构成的特点:(1)煤炭的生产和消费比重偏高。近五年来煤炭年产量占能源总产量的比重呈逐年递增趋势,2006年这一比重上升至76.7%。(2)石油的生产量低,消费量高,供需缺口需依赖进口石油满足。与煤炭资源相反,石油在能源总产量的比重逐年递减,2006年仅为11.9%,而其消费量的比重五年来均超过20%。(3)新能源利用率低,发展潜力大。目前对新能源的利用率不足10%,而我国地域辽阔,太阳能,风能,生物质等能源蕴藏丰富,开发潜力巨大。 2. 能源消费结构存在的主要问题 2.1 石油短缺与能源安全

我国石油储量占世界总量的2%,人均占有量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十分之一,自1993年成为原油净进口国以来,到2002年已经成为世界第二大石油消费国、第七大石油进口国。中国统计年鉴数据显示(见表2),1995之后的十年间,随着经济飞速发展,中国对进口石油的依存度也基本呈逐年递增趋势,2006年,全国48.2%的石油消耗量需从国外进口。而2008年4月中国社科院发布的《中国能源发展报告(2008)》蓝皮书预计,2010年和2020年中国石油消费量将达4.07亿吨和5.63亿吨,分别比2006年提高17.42%和62.47%。BP世界能源统计(2008)的数据表明,全球石油探明储量约1.24万亿桶,以目前的开采速度仅够开采40多年。 石油资源的日益匮乏和中国对进口石油的过度依赖使我们不得不面 对能源安全问题,特别是全球已进入高油价时代,能源安全更成为一个关系到国计民生和影响到中国整体经济可持续增长的关键性问题。 2.2 煤炭消耗与环境恶化 中国是世界第一产煤大国,煤炭产量占全世界的37%。作为中国的主要能源,在1995~2006十年间,煤炭在全国能源消费总量中所占比例均在65%以上,并且在未来相当长的时期内,中国能源消费结构仍将保持煤炭占据主导地位的状况。大量煤炭的燃烧导致二氧化碳、氮氧化物、粉尘等环境污染物的排放量逐年增大。据美国EIA(Energy Information Administration)统计,1990年世界二氧化碳的排放量约为215.6亿吨,预计2010年将为277.2亿吨,2025年达到371.2亿吨,年均增长1.85%。目前,我国二氧化碳的排放总量仅次于美国

智慧能源系统发展历程及未来前景介绍(2020年7月整理).pdf

智慧能源系统发展历程及未来前景介绍智慧能源系统发展历程及未来前景介绍近年来,我国电力消耗持续增长,工业用电和商业用电都在丌断增加,这也直接提高了生产和生活成本,同时在电力使用中也存在着丌必要癿浪费现象。 针对以上问题我国逐渐兴起了智慧能源解决方案,智慧能源一般借劣能源互联网,将电、水、气等能源数据化,利用 IPv6、大数据、云计算等互联网技术,将能源产业互联网化,劢态管理能源生产、传输和消费,达到提高效率、节能减排等作用。 而智慧能源系统在电力节能上尤为突出,近几年已经得到广泛癿应用。 我国用电量持续增长限电和节能成为首要问题随着我国经济癿快速增长,国民用电需求也持续走高,2019 年,全社会用电量首次突破 6 万亿千瓦时大关,达到 6.3077 万亿千瓦时,同比增长6.6%,电力消费达到 3 万亿以上,这也创造了新高。 表 1 2010-2019 年全国用电量及增速(单位亿瓦时/%)(资料来源: 中国电力年度发展报告)然而在电力大规模应用之后也相应癿面临着一些问题。 目前我国电力消耗还是以第二产业为主,我国工业生产中癿耗电占到了相当大癿一部分。 在用电高峰电力短缺癿环境下,对高耗能产业癿影响整体上是 1

负面癿,而且部分缺电严重癿省市高耗电企业可能面临拉闸限电癿风险。 根据国家能源局对投入产出癿多个行业电力消耗情冴迚行测算,结果显示除电力行业自身外,钢铁、建材、有色、化工和石化等亓大行业是中国耗电最高癿亓个行业,这些行业面对电荒将首当其冲,成为拉闸限电癿重点对象,一旦对企业限电,将会极大地打乱企业癿生产规划,企业将会受到一定癿经济损失。 此外,在工业生产中癿用电成本也给企业造成了一定癿负担,而电力成本丌仅表现为直接消耗癿影响,而且还可以通过产业链癿价格传导对行业成本产生影响。 如化工行业对电力癿完全消耗,丌仅包括生产过程中直接消耗癿电力,还涉及到产业链上游电力消耗包括: 基础化学、石油、燃料、电力、采矿业,这些电力成本都会间接承压到生产企业。 长此以来,解决电力限制,降低用电成本也成为企业必须解决癿难题。 除了工业用电外商用和民用电力也面临着一些困扰,目前一些园区、校园、医院、机场、居民住宅区等大型公共区域也急需解决电力消耗过大、用电成本较高癿难题。 目前我国电力实行峰谷分时电价,峰时和谷时价格相差较大,以江苏省为例,峰时电价 1.0697 元/度,平价 0.6418元/度,谷时电价 0.3139 元/度,峰谷电价相差 3 倍多,而这些大型公共区域用

互联网+智慧城市上下游产业链及运营模式研究

智慧城市上下游产业链及运营模式研究

目录 ●智慧城市概述 ●智慧城市产业链解析 ●智慧城市运营模式及案例分析 ●电信运营商发展策略

让城市更加智慧从这里出发 中国的城市化和美国的新技术革命是影响21世纪的两件大事。 ——斯蒂格利茨 信息不仅是重要的经济资源,而且信息技术是主要的生产力之一。 城市化是信息化的重要载体,信息化是城市化的催化剂。实现信息化的城市,不仅可以建立虚拟城市,再现城市的各种资源分布状态;而且能促进城市不同部门、不同层次之间的信息共享、交流和运用,减少城市资源浪费和功能重叠,这是城市现代化水平的重要标志。 引言

无线城市数字城市城市光网平安城市智慧城市 通信基础 特色技术 典型应用 智慧城市相关概念名词比较(1/2) 宽带网络 地理信息 遥感 数字化技术 电子政务 电子商务 数字城管 宽带网络 宽带网络 无线宽带网 宽带网络 无线宽带网 传感网 宽带网络 数据存储 模式识别 电子监控 应急指挥联动 报警与联防 无线定位 移动执法 应急指挥 iptv 视频监控 高清点播 智慧能源 智慧医疗 智能物流 传感技术 RFID IPv6 组播 视频编解码 无线视频 全球定位系统

无论是数字城市、无线城市 还是城市光网、智慧城市等理念都是一个正在发展和演变的概念 平安城市则是一个内涵和规范相对固定的理念 狭义来看,这些名词分别代表信息化水平的不同 发展阶段。 平安城市概念相对独立,主要指利用信息化手段提升城 市公共安全管理水平。 数字城市强调信息资源的数字化处理及其相关数字地理 信息系统应用。 无线城市和城市光网强调通过无线或者有线方式访问数 字化信息系统,并在此基础上实现便捷、高效的信息化 应用。 智慧城市强调通过传感网广泛采集信息,整合现有孤立 的不同数字化信息应用资源,通过有线和无线方式互联 互通和智能的数据融合与分析提供智慧的信息化应用。 广义来说,这些名词都是城市信息化理念的形 象描述,政府开展信息化建设推出的城市品牌共同点 不同点 智慧城市相关概念名词比较(2/2)

1-中国农村能源政策_回顾与展望

中国农村能源政策:回顾与展望 朱四海 福建省政府发展研究中心 摘 要:农村能源问题的实质是能源公平问题,向农村持续提供高品位的能源服务不仅是发展的需要, 更是农村居民的基本需求和基本权力。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农村能源政策经历了从解决农村 居民生活用能、到保障能源可持续发展、再到提高减缓和适应气候变化能力的目标演进。当 前,政策的关键是按照公共服务均等化原则,促进经济发展过程中的能源公平,并在农村可 再生能源的开发利用过程中保障农民的交易权力、提高农民的就业机会、增加农民收入。 关键词:农村能源 问题 政策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农村能源政策的演变基本上是围绕能源问题展开的: 首先,是农村能源问题。中国农村能源政策首先是由农村能源问题引发的 。尽管政府早在上世纪50年代就关注农村能源问题,特别是关于沼气、小水电和地方煤矿的发展,但直到“六五”计划(1982)才最终确立农村能源的政策框架。 其次,是能源安全问题。1994年国务院发布的《中国21世纪议程》确立了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在未来能源系统中的战略地位,紧接着又在“九五”计划中明确了农村能源商品化、产业化的发展方向,促进能源可持续发展。农村能源问题让位于国家能源问题。 第三,是全球气候变化问题。能源消费排放的温室气体引发的全球变暖问题使得国家能源问题国际化。中国政府于2007年发布了《中国应对气候变化国家方案》,农村能源被赋予了提高减缓和适应气候变化能力的新使命。 本文从国家层面就政府围绕上述问题出台的相关农村能源政策进行了历史回顾和展望。 一、短缺时代的农村能源政策(1979~1995) 农村能源不是能源分类学上的概念,在能源政策范畴里人们没有“城市能源”的概念却有农村能源的概念,说明农村能源是一个问题。这个问题源于能源建设的长期工业服务倾向和城市偏好、农村地区长期缺乏基本的商品性能源服务,反映了广大农村主要依靠当地可获取的可再生能源(薪柴、秸秆)的“能源贫困”现实。农村能源问题已经长期存在,但在能源短缺时代,受政府政策偏好的制约,国家能源建设优先保障工业和城市的用能需求,农村能源政策手段的选择主要围绕农村地区的资源赋存展开,着力发展沼气、薪炭林、小水电、小煤炭、太阳能以及推广省柴节煤灶。由于政策制定者缺乏为政策执行提供必要的资源及其它相关条件,这一时期的农村能源政策更多表现为导向功能而非分配功能(参见“表一”),其特点有四: ⑴ 政策设计以单项技术经济政策为主,并从试点起步。政策“抓手”主要包括农业部组织的沼气建设试点县、节柴改灶试点县建设,水电部组织的、以发展小水电为主要内容的农村初级电气化试点县建设,以及林业部组织的薪炭林试点县建设。在上述试点的基础上,组建了跨部门的“国家农村能源综合建设县项目领导小组”,开展以县为单元的农村能源综合建设。 ⑵ 政策目标是模糊和多元的。上述设计的政策意图在于缓解农村能源的供应短缺,但到底“能在多大程度上解决农村能源问题”却是不清晰的,政策目标只是一个不十分明确的大方向,具体内容是在政策执行过程中逐步加以明确和修正的。由于农村能源集能源建设、农村经济社会建设、环境建设于一体,具有经济、社会、环境综合效益,政策目标一开始就是多元的。 ⑶ 政策实践是探索性和渐进性的。由于政策目标的模糊,解决农村能源问题的进程也就呈现弹性状态,政策实践没有具体的时间表。决策者只能根据以往的经验审核现有的方案,通过与以往政策的比较、考虑不断变化的客观环境,对以往政策进行局部的、小幅度的调适,在现有政策基础上实现渐进变迁。就农村能源问题本身而言,决策者并不是“不想干”,而是不知道“怎么干”,或者由于客观条件的限制“无法干”。 ⑷ 农村能源游离于国家商品性能源供给体系之外。1982年确立、并经1986年修正的“因地制宜、多能互补、综合利用、讲究效益”的农村能源建设方针,其目标基本上限于解决农村能源问题,试图通过发展沼气、薪炭林,推广省柴节煤灶,以及在有条件的地方发展

中国新能源的发展现状与趋势

中国新能源的利用现状与趋势 1 引言 随着全球化石能源枯竭供应紧、气候变化形势严峻,世界各国都认识到了发展新能源的重要性,特别是中国长期以来主要依靠煤炭,在一次能源供给中一直保持在2/3以上的比例。而中国的石油进口量连续增长,2009年进口原油约2.04亿吨。据测算,中国石油消费进口依存度已达到50%的“警戒线”。同时随着2000年以来,在国家和地方政府的政策支持下,城镇燃气行业改革加速,燃气行业得到了长足发展,对天然气的需求一直处于高速增长,这种状况将在未来将长时间存在,毕竟中国的人均能源消耗只有的美国的1/11。随着中国的社会经济进一步发展,生活水平的改善意味着人均能源消耗量将有十分巨大的增长,近几年来汽车保量的快速增加即是例证。 随着传统化石燃料,如石油、煤矿、天然气等储存量不断减少,而同时社会经济不断发展,对能源的需求日益增加,以及环境恶化的巨大压力,新能源被提到了更重要的位置。虽然中国还处于工业化、城镇化快速发展的关键阶段,但是仍然在哥本哈根会议上提出努力的方向,“到2020年单位国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40%-45%”。新能源是一个有力的工具。 2 新能源的利用现状 2.1 新能源 新能源,是指新的能源利用方式,既包括风电、太阳能、生物质能等,又包括对传统能源进行技术变革所形成的新能源,如煤层气、煤制天然气等。新能源

产业具有资源消耗低、清洁程度高、潜在市场大、带动能力强、综合效益好的优势,正在成为富有活力、最具前景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对推动我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战略意义。 2.2 太阳能 太阳能利用主要有太阳能的热利用和发电两种途径。热利用以太阳能热水器为代表,主要集中在小城镇和农村地区,由于城市土地紧以及政策、规划和设计等因素,太阳能的热利用在城市属于个案,如位于市龙岗区的振业城是华南第一个大规模应用太阳能技术的社区,整个太阳能中央热水系统采用的是联集式全玻璃真空式太阳能集热器。太阳能板和屋顶结合,与保温水箱分离,这种安装方式达到形式与功能的统一,与建筑较为完美的结合,这些太阳能热水器还设置了电辅助加热设施,即使在阴雨天也可正常使用,能提供适宜身体的水温。而集中利用则较少。 另一种主要的途径就是太阳能光伏发电,虽然近些年来光伏发电技术有了较大的进步,但是与常规发电方式和核发电相比太贵了,经济性不强。 2.3 风能 中国的风能资源丰富和较丰富的地区主要分布在两个大带:一是三北(东北、华北、西北)地区丰富带。风能功率密度在200W/㎡~300W/㎡以上,有的可达500 W/㎡,可利用的小时数在5000h以上,有的可达7000h以上。二是沿海及其岛屿地丰富带。年有效风能功率密度在200W/㎡以上,可利用小时数在7000h~8000h。这一地区特别是东南沿海,由海岸向陆是丘陵连绵,所以风能丰富地区仅在海岸50km之。 《可再生能源法》实施以来,中国的风电产业和风电市场发展十分迅速,截

浅谈综合智慧能源开发现状及投资建议

浅谈综合智慧能源开发现状及投资建议 发表时间:2018-06-11T11:37:44.850Z 来源:《电力设备》2018年第1期作者:马力曾佳王永瑞 [导读] 摘要:综合智慧能源是为区域内用户提供电、热、冷、气、水等能源一体化的解决方案,是能源供给侧革命的一种实现形式。 (国家电力投资集团公司北京 100033) 摘要:综合智慧能源是为区域内用户提供电、热、冷、气、水等能源一体化的解决方案,是能源供给侧革命的一种实现形式。充分满足用户多样化用能需求,创新能源消费方式,利用需求的差异化,实现用能需求的互补,实现智慧高效用能。 关键词:综合智慧能源;分布式天然气;能源站 1 综合智慧能源定义 综合智慧能源是在供应侧提供电、热、冷、水、气等多能源品种,主要是以分布式天然气多能供应为基础,集成光伏、小型风电、蓄能等能源交换设备,以就近、分散、贴近用户的经营方式,充分考虑用户的多能需求和用能特征,为用户提供高效、清洁、经济的用电、用气、用冷等服务。 2综合智慧能源发展现状 2.1国际发展现状 发达国家对智慧能源研究起步较早,总结发达国家发展现状,对智慧能源探索先从智能电网入手,逐步并入多能源品种、复杂运行体系,形成较大范围的能源互联网。以美国、欧洲和日本为例进行简单介绍。 美国:2001年,提出智能电网的概念并开始进行研究。2008年,智慧能源法案颁布,明确智慧能源未来发展的框架。该法案分为技术和资金支持两部分。2010年,美国能源部在智能网络全球论坛上提出了发展智慧能源的最新战略,推行智慧建筑计划,为建筑提供一体化的能源使用方案。 欧盟:2003年,发布“智慧能源—欧洲”政策,计划为地方、区域和国家级可再生能源、能源效率等激励计划提供财政支持。2005年,提出“欧洲信息社会—2010”,推动信息技术快速发展。2013年,发布第二个“智慧能源—欧洲”计划,旨在建立基于信息和通信技术、可实现自我调控的高效能源系统。 日本:2010年,启动“智慧能源共同体”计划,该计划涵盖能源、社会基础设施和智能电网等领域,主要包括两个项目。一个是智慧城市示范项目,侧重供给侧的分布式能源系统;另一个是“智慧能源网”示范项目,由在线能源服务及区域能源服务两大基础设施工程构成。 2.2国内发展现状 2015年,国务院发布《关于积极推进“互联网+”行动的指导意见》,其中在智慧能源领域,明确提出了推进能源生产智能化、建设分布式能源网络、探索能源消费新模式、发展基于电网的通信设施和新兴业务等四项实施计划,为智慧能源的发展绘制了方向明晰的路线图。 在“互联网+”指导意见发布后,国家发改委和能源局又发布《关于促进智能电网发展的指导意见》,计划到2020年,初步建成安全可靠、开放兼容、双向互动、高效经济、清洁环保的智能电网体系。 2015年3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深化电力体制改革的若干意见》(电改9号文)中,鼓励提高分布式能源系统发电在电力供应中的比例,采用“自发自用、余量上网、电网调节”的运营模式,放开用户侧分布式电源建设,因地制宜投资建设如燃气“热电冷”联产等各类分布式电源,准许接入各电压等级的配电网络和终端用电系统。 3存在的问题 综合智慧能源与传统能源方式最本质的区别在于客户目标型,以客户消费侧为出发点和落脚点,调整完善能源的供给侧的供能方式,形成供需双方互动的能源供应和消费机制。作为一个刚刚在国内兴起的行业,各个地区的接受程度差异较大,例如规划情况、行业标准、管理办法、电价政策等相应配套落地政策还未出台。 4 投资建议 综合智慧能源项目需根据所在区域的用能特点科学优化方案,应以纳入区域规划为切入点,积极与政府主管部门沟通,参与区域能源规划促进项目开发进度。以经济性为前提,重点瞄准价格承受能力强的地区,并重点面向商业、办公等用能价格高的用户群体。 4.1区域选择 考虑到综合智慧能源的运行特点,项目的投资还是要优先考虑江浙沪、珠三角、北京等经济较为发达的地区。这些地区的节能减排压力大,且有实力给与补贴,民众也更能接受新兴的用能方式。 4.2以燃机分布式为主体能源站供应模式 针对新城区、城镇、工业园区供能。供能价格应优先考虑采用两部制价格机制;面向园区工业用户,可通过能源梯级利用和循环利用等,为客户提供增值服务,实现合作共赢;以智能电网、智能热网等为媒介,提高了能源供应的品质。 针对南方地区集中供冷、热水和工业蒸汽。在南方发达城市,实行集中供冷、热水和工业蒸汽等有一定的发展空间,也是进入南方能源市场的一个很好的切入点。在南方发达地区将供冷作为主营业务,并依据供冷距离,实施近距离燃气轮机发电余热制冷、中距离蓄冰制冷、远距离电制冷的梯级供冷方案。 针对楼宇式建筑物供能。适宜布局在环保约束强、能源需求品质高、冷热价格承受能力强的地区,比如京津冀、沿海发达地区、省会城市等。该模式下,电力的供应根据发电设备功率大小可选择“并网不上网”和“并网上网”两种模式。在用户的选择上,建议重点面向用电价格高的商业、办公用户,而对于学校、医院、居民等网上用电价格较低的用户,需要做好经济对比分析。 4.3岛屿式供能模式 岛屿式供能类似一个孤网区域供能,综合智慧能源新理念是项目开发的亮点和关键,此类项目政府需要企业灌输并提供先进的技术方案。需要积极参与地区的发展规划,以解决政府部门面临的困难和想要解决的问题为出发点,做到方案有创新、符合需求方能推动项目实施。 4.4配售电网模式 进入国家试点是当前阶段配售电项目顺利实施的关键。首先要积极与当地政府汇报沟通,促使项目纳入地区专项试点范围。结合配售电改革试点,积极发展配电业务,一方面充分利用自有电源、线路等资源;另一方面抓住电改机遇采用并购等方式获得增量配电网资产。

农村能源发展现状调研报告

农村能源发展现状调研报告 当农村出现能源短缺、用能矛盾突出时,贯彻“因地制宜、多能互补、综合利用、讲求效益”和“开发与节约并举”的工作方针显得尤为重要。坚持“群众自愿、节约优先、清洁生产、安全第一”的原则,大力推广沼气、省柴灶、节煤炉、地火垅改造等可再生能源和技术,促进农村能源经济发展,更好发挥农业的基础支撑作用,不仅是农村能源自身的现实要求,更是事关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课题。 一、我区农村能源发展现状及分析 截止年底,全区累计发展农村户用沼气6500口,占全区总农户的XX%,全区XXX个自然村,现有XXX个村用上了沼气,、突破千口大关,乡建沼气675口,占总农户的XX%,,普及率居全区榜首。新建生态卫生学校5个,新建50至100立方米小型沼气工程4处。推广节煤炉1万余个,省柴灶7XXX户,太阳能利用面积5000平方米。农村能源结构明显改善,利用效益显著提高,取得了较好的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全区生产沼气约200万立方米,折标煤200余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3000吨,年保护森林植被5万亩,化肥、农药使用量逐步减少,提高了农产品品质、增加了产量,每年实现增收节支2XXX万元。 (一)户用沼气普及率较高,但发展不平衡

实施天保工程和退耕还林后,耕地由原来21.6万亩下降到9.3万亩,人平由原来3.7亩下降到1.7亩。种养结构调整,劳动力大量转移,、、、和城镇化进程加快,以及大九湖湿地公园建设,致使大量煤燃料和天然气向农村延伸。在1.3万户农民中,已建沼气6XXX户,集中分布在1200米以下,占适宜建池农户的XX%。不适宜建池的有6000余户(包括生态移民、无建池宅基地、孤寡老人等)占总农户的XX%左右。低山少数村因基层组织弱化普及率低,其次因村级公路通户率低,建池成本过大,部分困难户无法享受国家优惠政策。虽然户用沼气总体需求旺盛,但区域发展不平衡。 (二)山区中小型沼气工程需求迫切 随着新农村建设发展标准的提高,在农村环境建设中,畜禽养殖以户为基础的小农经济受到了冲击,由分散养殖逐步向养殖小区过度。目前,全区中小型养殖小区100多处,每天直接排放粪尿达到20吨左右,不仅严重污染环境,而且浪费了大量的沼气资源。现已建中小型沼气工程6处,仅占规模化养殖场的3%。 当前,中小型养殖规模化生产是山区畜牧业的发展方向之一,但养殖场大多集中在水源较好、人户集中的城郊周围。大量的粪便未经处理而直接排放,给水体、农田、农户造成污染,从而出现了政府担心、百姓恼火、企业着急的尴尬局面。矛盾不断涌现,纠纷处处发生,这些都是因为“废物”没有得到有效利用而造成的。如原宋洛养殖小区、果园养殖小区等。其次是业主能源环保意识差,无长远打算。

中国新能源的发展现状与展望

中国新能源的发展现状与展望 资源与环境学院自地1501 朱楷20152125041 摘要: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过分依赖不可再生的化石能源的传统能源结构已经不能完全适应发展的需要。为促进我国经济与能源产业的健康发展和实现可持续发展,寻找和开发清洁高效的可再生新能源已是当务之急,是解决未来能源问题的主要出路。关键词:新能源;可再生能源;可持续发展;现状;展望。引言:本篇文献综述是为了探讨中国在新的发展时期面对的新能源的发展现状与展望。新能源的开发问题已早早引起中国和国际上的关注,关于此类主题的文献在国内外已有较多发表,在未来仍将呈现上升的趋势。 新能源(NE),又称非常规能源,是指传统能源之外的各种能源形式,指刚开始开发利用或正在积极研究、有待推广的能源,如太阳能、地热能、风能、海洋能、生物质能等。国家通过科技攻关计划,863 计划,973 计划和产业化计划等,使先进的技术和政策支持风力发电、光伏发电、太阳能光热利用、氢能和燃料电池研发的产业化。值得注意的是,中国风电产业链的上游和下游不匹配,上游的生产能力和在世界上的研究和发展水平处于一个较低的水平,而下游的风电建设的发展速度是世界上最高的国家之一。[1] 主体部分 1 国际新能源发展现状 1.1 新能源的发展背景 20 世纪先后爆发了三次石油危机,油价不断上涨,人们开始意识到化石能源供应的不可持续性。同时,以伦敦雾事件为代表的环境公害事件频发,也引发了对化石能源产生的环境污染的担心。化石燃料排放大量温室气体,加速全球变暖,由此促成了《京都议定书》的签订。资源短缺和环境污染造成的双重压力凸显了新能源发展的必要性和紧迫性,最终促成了世界新能源产业的兴起。[2] 1.2 国际新能源发展现状 1.2.1 日本 自身能源缺乏的日本是最早重视发展新能源的国家之一。1973年第一次石油危机后,日本就实施“新能源技术开发计划” (也被称为“阳光计划” ), 其核心是大力推进太阳能的开发利用。1993年,日本政府将“新能源技术开发计划” (阳光计划)、“节能技术开发计划” (月光计划)和“环境保护技术开发计划”合并成规模庞大的“新阳光计划”,目标是实现经济增长、能源供应和环境保护之间的合理平衡。 根据2008 年 3 月修订的《京都目标实现计划》,日本新能源发展的中长期目标是:到2020 年, 可再生能源占比为7 %,水电之外的新能源占比为 4 .3%;到2030 年, 日本的可再 生能源占比大约为11%, 其中, 新能源为7 %, 大约为 3 200 万千升原油当量。[3] 1.2.2 欧美 美国、欧盟等西方发达国家和地区最先开始新能源的大规模开发。美国《2009年美国经济复苏和再投资法》中,明确要求到2020年所有电力公司的电力供应中要有15%来自风能、太阳能等可再生资源。[4] 欧盟于2007年通过“能源和气候变化一揽子计划”,承诺到2020年将可再生能源比例提高20%,温室气体排放减少20%。[5] 到2010年,风电已经满足了欧盟 5.3%的电力消费,其中在丹麦,这一比例已经达到20%。[6] 2 国内新能源发展现状 2.1 国内新能源发展条件及方向 2.1.1 非常规油气资源 (1)油页岩资源丰富 我国油页岩资源丰富,探明资源量315 X 10 8 t ,预测资源量4520 X 10 8 t , 其

智能电器现状、前景

智能电器现状、前景

智能电器现状及发展趋势 智能电器是采用微机控制技术、现代传感器技术、模拟量数字处理技术及计算机数字通信技术,具有自动检测和识别故障类型及操作命令类型的功能,能够根据故障和操作命令类别来控制电器元件操作机构动作的电器元件。 一.智能电器的基本特点 1.现场参量处理数字化 这是智能电器区别其他采用集成电路实现控制功能的电器设备的最重要标志。由于采用危机处理和控制技术,电器设备运行现场的各种被测参量全部采用数字处理,不仅大大提高了测量和保护精度,减小产品保护特性的分散性,而且可以通过软件改变处理算法,不需要修改硬件结构设计,就可以实现不同的保护功能。 2.电器设备的多功能化 采用微处理器或单片微机对电器设备运行现场的各种参量进行采样和处理,自能电器可以集成用户需要的各种功能。 3.电气设备的网络化 只能电器监控单元以微处理器为核心,实际上就是独立的计算机控制设备,可以把他们当做计算机通讯网络中的通讯节点,采用数字通讯技术,组成电器智能通信网络,完成信息的传输,实现网络化的管理、设备资源的共享。4.真正实现分布式管理和控制 现场设备具有完善的、独立额处理事故和完成不同操作的能力,可以组建成完全不同于集中控制或集散控制系统的分布式控制系统。 5.可以组成真正的全开放式系统 采用计算通信网络中的分层模型建立起来的电器智能化通信网络,可以把不同生产厂商、不同类型但具有相同通讯协议的自能电器互联,实现资源共享。 二.智能电器的发展 1.传统电器

20世纪60年代是电器发展的传统时期,产品以电磁类保护电器为主。我国在仿制的基础上设计开发的第一代统一设计的产品以CJ10、DW10、DZ10、JR16B等为代表,这些产品尺寸大、耗材多、性能指标不理想、品种规格也不齐全。那时的电器产品只是简单的电磁装置,毫无智能化概念。 2.智能电器 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随着微电子技术的进一步发展,出现了电子电器及装置。由于包括晶闸管在内的电力电子器件具有体积小、重量轻、功耗小、效率高和响应快等特点,由它构成的变流装置具有可靠性高、寿命长、容易维护等优点。它的“以弱控强”的特点,能在强电与弱电间起到桥梁、纽带作用,实现了应用微电子技术控制电力系统和电器设备的梦想,拓展了微电子技术在电器控制方面的应用空间,使微电子技术在电器智能化控制方面的应用日趋广阔。到了20世纪80年代,随着微处理器的广泛应用,使电器及其装置具备了自诊断和记忆功能,自动化程度及可靠性有了较大提高。智能化电器对微处理器的基本要求是硬件通用化,应用灵活化,具有记忆、计算、查表能力,指令系统适合实时控制,执行速度快等。目前,微处理器已形成多系列、多品种的局面,我国所使用的微处理器有MCS251、P IC、MSP430、DSP等几十种系列,为智能化电器的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接口技术指微处理器与外围设备之间联系的技术,包括硬、软件技术。接口电路多种多样,常用的有微处理器通用接口,键盘、显示器接口,打印机接口和A/D、D/A接口等。软件技术是智能元件的灵魂,微处理器与数字电路的本质区别就在于它具有软件系统,很多硬件电路能实现的,软件也能做到,因此在硬件电路设计时,可以考虑用软件来部分或全部实现。在硬件不变的情况下,应用微处理器开发的智能化电器系统具备较大的适用性和升级能力。因此,微处理器的应用为智能电器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我国第一代智能电器诞生于20世纪90年代。西安交通大学电器教研室在1987年采用MCS-48单片机开发出了国内第一台同类型保护装置。随着单片机功能日益完善、传感器技术、计算机网络和数字通信技术的高速发展,在短短20多年内,智能电器已经从简单的采用微机控制取代传统机电控制功能的单一封闭式装置,发展到具有比较完整的理论体系和多学科交叉的电器智能化系统,成为电器工程领域中电力开关设备、电力系统继电保护、工业供配电系统级工业控制网技术新的发展方向。从本世纪初开始全面进行可通信低压电器的研制。相关标准制订包括总线通讯协议、低压电器通信规约、通信适配器等系统配套产品标准、可通信低压电器标准。

我国智慧能源企业竞争动态分析

我国智慧能源企业竞争动态分析 1、百度涉足智慧能源行业 百度作为技术驱动的互联网公司,是一家拥有领先的云计算云平台的公司,致力于打造互联网特色生态圈,其涉足智慧能源产业领域,这一举动引起多方关注。 此前,百度云计算事业部副总经理傅徐军已与中国智慧能源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理事长王忠敏,就共同开展物联网、能源与大数据领域产业推广等相关领域的合作进行了交流,双方一致表示将以“2016中国能源互联网大会暨智慧能源产业博览会”的合作为契机,通过多种方式,在“物联网+能源+大数据”领域进行深入合作,共同推动这一转型尽快实现,为中国能源革命和“互联网+智慧能源”产业发展做出切实的贡献。 中投顾问发布的《2016-2020年中国智慧能源行业深度调研及投资前景预测报告》指出,事实上,自从互联网风潮兴起,大工业行业就一直想借助云平台,从而搭上大数据的快车,但一直受制于数据存储与行业标准等传统桎梏,难以实现实质突破。但百度拥有国内领先的云平台和云计算,技术,将在大会上就智慧能源解决方案做多方面阐述。 2、华为加快智慧能源技术研发 (1)更智能的电网 华为智能电网ICT解决方案已应用于很多项目,包括:珠海电力、广州电力、韩国KEPCO等。在本次CeBIT展,德国下萨克森州的代表参观华为展台,重点了解了华为的智能电网解决方案。华为创新的配网解决方案非常吸引人,他们希望这些方案能帮助汉诺威市实现智能电网。 2014年在汉诺威国际展览,华为重点展示了珠海电力应用的解决方案。珠海电力TD-LTE无线专网项目是南方电网重点科技项目《智能电网电力通信综合解决方案研究》的其中一个试点工程,致力于提供高效可靠的配电网络,2012年6月华为TD-LTE网络建成,开始全面承载配网自动化、计量自动化、移动视频等业务。整个项目至今网络整体运行情况稳定,业务运行状况良好。项目建设了1个核心站以及10个无线基站,网络规模是目前全球规模最大的无线专网,目前承载了55个配网自动化接入终端,其中5个终端作为计量业务的接入,4个固定视频监控业务,2个移动视频业务,满足了现在配网自动化和计量自动化的需求,其工业级特性成功保障了设备在12级台风韦森特侵袭下的正常运行。 (2)更智慧的能源 健康和安全永远是石油和天然气行业优先级最高的。华为正在与石油和天然气公司一起提出解决方法,提供工具以便构建一个安全的工作环境,不仅是对劳动者,也可以保护企业资产。从数字生产、数字管道解决方案到移动数据中心,华为的智慧能源创新致力于为石油和天然气的运营提供实时信息共享,并保持不间断的连接、监视和控制,降低在工作环境中的风险。 3、联通公司积极布局智慧能源 中投顾问·让投资更安全经营更稳健

我国智慧能源行业发展状况分析

中投顾问产业研究中心 中投顾问·让投资更安全 经营更稳健 我国智慧能源行业发展状况分析 智慧能源这一概念已经提出很多年。在《智慧能源——我们这一万年》一书中,作者认为智慧能源是一种全新的能源形式,包括符合生态文明和可持续发展要求的相关能源技术和能源制度体系。结合“互联网+”来看,智慧能源应该是一套以能源工业为基础,通过互联网开放平台实现对创能、储能、送能、用能系统的监测控制、操作运营、能效管理的综合服务系统。 智慧能源的一个重要目标是提高能效,围绕这个目标的技术创新贯穿能源创生到消费的全部环节。智慧能源的思路是基于能源产业链产生的各种数据,实现相应的服务(主要是节能减排)。这样形成的产业创新包括新型合同能源管理服务、智慧能源解决方案、智慧能源大数据运营服务等。 智慧能源的一系列创新服务需要借助互联网来实现,这个互联网就是能源互联网。能源互联网应用智慧能源标准,将电、水、气等能源数据化,利用IPv6、大数据、云计算等互联网技术,将能源产业互联网化,动态管理能源生产、传输和消费,达到提高效率、节能减排等作用。利用ICT 技术,对能源产业进行互联网化,将能源赋予新的数据属性,达到能源的经济性、高效性及环保性。可以预见,能源互联网通过新一代信息通信技术与能源的完美结合,势必将产生一个巨大的能量体,彻底改变人们的生活。 中投顾问发布的《2016-2020年中国智慧能源行业深度调研及投资前景预测报告》预测,在未来10年,能源互联网的市场规模将超过20万亿元人民币。目前,我国的智慧能源进程和能源互联网的推进工作进展顺利,以时间先后为序,2013年11月“智慧能源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成立,2015年2月“全国智慧能源公共服务云平台”启用,2015年3月IEEE1888被ISO/IEC 纳为能源互联网产业国际标准……智慧能源产业正一步一个脚印朝着建立可持续发展的能源体系的远大目标迈进。 目前,基于IEEE1888标准的产业链已经形成。在产业链上游,有Intel 、Cisco 、中国电信、中科软等企业加入,为产业链提供支持IEEE1888标准的软件、硬件和解决方案,打破了过去一些企业利用私有协议和垂直产业链对市场的垄断;中下游,有哲达、积成电子、中能兴科、华源泰盟、澄光通讯等一大批企业组成的智慧能源创新产业群和新型节能技术服务产业群,为最终用户提供更高效低价、更公开透明的新型能源管理解决方案。

中国新能源的发展现状与未来趋势 精

中国新能源的发展现状与未来趋势The Current Development Situation and the Future Trend of Chinese New Energy 新能源发展趋势、前景 从新能源行业发展总体情况来看,大部分新能源利用方式始于20世纪70年底,并在90年代开始普及应用,虽然部分技术趋向成熟,但无论从市场扩张速度还是成长前景看,新能源行业仍然处于生命发展周期中的成长期,并将在3年左右的时间内陆续进入成熟期。 由于技术的限制,短期内电力行业没有替代品,电力行业生命周期的问题主要研究对象是各种具体的电源类型,比较的是这些电源类型之间的替代和生命周期。新能源由于具有清洁、可持续的特性,因此新能源行业的成熟期持续时间将较长,即使到了行业的饱和衰退期,其衰退速度也将很慢。 具体来看,水电行业历史悠久,技术已经比较成熟,可以看作是步入成熟期的行业;风电产业在20世纪70年代末起始西欧国家,风电设备行业克服了“能量不稳定”、“转换效率低”等弱点,在丹麦、德国、西班牙、荷兰、美国、日本、印度等国家得到广泛应用,风电设备产业在部分国家开始饱和,逐步向外技术输出。从这些特征可以确定,风电设备产业在先发国家已经进入了成熟期,但在中国、印度等新兴国家,风电产业仍处于快速成长期;太阳能发电行业目前在技术研发、试点应用等方面取得了显着成效,已经脱离了幼稚期,但由于成本仍然过高,限制了技术的推广应用,可以看作刚刚进入成长期的朝阳产业。 新能源行业目前投资成本仍然较高,尤其是大型风电基地、核电站的投资规模要求很高,行业存在一定风险,但短期来看,国家新能源发电优先上网的政策对新能源行业盈利水平提供了基本的保障。虽然风电设备、多晶硅等部分潜在产能过剩或存在低水平重复建设的行业竞争趋向激烈,部分企业发展面临困难。但在2020年前,在国家节能减排及能源结构调整的大背景下,新能源行业均将保持在景气区间,行业盈利水平有望持续提高。一、中国能源行业发展历史

“互联网+”智慧能源未来能源发展方向

“互联网+”智慧能源未来能源发展方向 发表时间:2019-07-19T12:14:43.503Z 来源:《基层建设》2019年第13期作者:魏来1 李雨婷2 王威3 姚新科4 于海洋5 师浩6 李汇 [导读] 摘要:随着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传统电力行业渴望借助信息化手段来促进自身的战略转型,“互联网+”智慧能源应运而生。 1、南京工程学院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 211167 2、南京工程学院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 211167 3、南京工程学院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211167 4、南京工程学院自动化学院 211167 5、南京工程学院信息与通信工程学院 211167 6、南京工程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 211167 7、南京工程学院信息与通信工程学院 211167 摘要:随着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传统电力行业渴望借助信息化手段来促进自身的战略转型,“互联网+”智慧能源应运而生。“互联网+”智慧能源利用了互联网思维与传统能源运营模式的融合,未来将在许多方面对我国的能源利用方式进行优化。本文通过分析实施“互联网+”智慧能源的现实意义,预测了“互联网+”智慧能源的发展趋势。 关键字:互联网+ 智慧能源 “互联网+”智慧能源能源互联网 一、引言 2009年,包括IBM专家团队在内的国际学术界建议,网络技术正在改变整个人类世界的工作方式,涉及数十亿人的工作和生活。因此,学术界提出了打造一个更聪明的“地球”提出的智能机场的概念,智能数据库,智能铁路,智能城市,智能电网,智能电网,智能能源等,应建议通过通用连接形成所谓的“物联网”,通过超级计算机和云计算形成“物联网”。“整合使人们能够以差异化和动态的方式控制生产和生活,达到世界的”智能“状态,最后”互联网......+...物联网......=..到达智慧星球。“就在同一年,中国的一些专家,学者发表的话:”如果智慧能量“和”具有智能能源和人类文明“引发了行业的关注,智能能源和智能能源关注的概念进展正式引起了人们的关注。 二、发展“互联网+”智慧能源的重要意义 2.1 “互联网+”智慧能源将彻底改变能源结构布局 可以预见,可再生能源将成为未来能源领域的“主导作用”。通过使用“互联网+”,智能能源可以大大减少(甚至消除)可再生能源发电波动对电网安全稳定运行的影响。并通过优先获取可再生能源到互联网来实现网络运营的整体优化。因此,智能能源“互联网+”的发展将有力推动可再生能源发电的规模化发展,彻底改变当前的能源结构。 2.2 “互联网+”智慧能源将大幅度提升能源综合利用率 综合能源利用效率低,能源的广泛使用是中国能源消费的主要问题。借助互联网思维,我们将加快智能能源在各个领域和各方面的能源发展,促进能源互联网在生产,运输,消费和储存方面的发展,并重新设计整个能源系统。通过使用云计算,物联网和大数据分析等信息技术,可以存储,显示,计算和分析能源数据和设备信息,实现全面的能效管理,显着提高能源使用的能源效率。 2.3 “互联网+”智慧能源将有效促进储能技术向多元化发展 在提倡清洁能源的今天,储能技术的突破将保证清洁能源的可持续发展。“互联网+”智慧能源的发展对储能的需求日益迫切,这些需求会导致大幅增加对储能技术研发的投入,从而正向激励和推动储能技术的发展。分布式储能结合分布式发电、需求响应、电能辅助服务等,可能会成为未来应用热点,储能技术将实现多元化发展。 三、“互联网+”智慧能源发展趋势预测 3.1 能源产业与信息产业深度融合 “互联网+”智慧能源是一种产业形态,它的组织形式是能源互联网,而能源互联网是能源技术和互联网技术深度融合的产物。能源技术包括了能源生产技术、存储技术、输送技术及消费技术等;互联网技术包括了网络技术、计算技术、软件技术及通信技术等[3]。随着各项技术的创新发展,未来的“互联网+”智慧能源将呈现一种交叉融合的产业形态,受信息与能源的双向驱动,需要信息产业和能源产业的深度融合。 3.2 集中式储能与分布式储能协同发展 不断进行储能技术突破,实现集中式储能与分布式储能的协同发展。多元化开发储电、储热、储冷、清洁燃料存储等多类型、大容量、低成本、高效率、长寿命储能产品及系统。在集中式可再生能源发电基地配置适当规模的储能电站,实现能源生产与消费的智能优化配置。整合小区、楼宇、家庭应用场景下及社会上其他的分布式储能设备,通过储能设施数据库,将存量的分布式储能设备通过互联网进行监管和运营。 3.3 建立完善的智慧能源产业标准体系 2015年3月,IEEE…1888标准通过ISO/IEC的投票,成为全球智慧能源产业首个ISO/IEC国际标准,最终发布版本号ISO/IEC/IEEE…18880。 ISO/IEC/IEEE…18880在中国、日本、越南、泰国、印度等各地完成了多个成功的示范项目及商业化的解决方案。此项标准主要解决的是在物联网和能源网络中所有数据互联互通的问题。 下一步,随着“互联网+”智慧能源在中国的落地生根,必将不断促进缺失标准的补充或制定,最终形成完善的智慧能源产业标准体系。 3.4 建立基于能源大数据的行业管控体系 实施能源领域的国家大数据战略,建设国家能源大数据中心,逐步拓展能源大数据的采集范围,打通信息孤岛,促进数据资源的整合,实现多领域能源大数据的集成和安全共享。 创新能源大数据的业务服务体系,开展面向能源生产、流通、消费等环节的新业务应用与增值服务:发展基于能源大数据的数据挖掘与预测分析业务,对能源设备的运行管理进行精准调度、故障诊断和状态检修;发展基于能源大数据的温室气体排放相关专业化服务;发展面向能源终端用户的智能服务,对用能行为进行实时感知与动态分析,实现远程、友好、互动的智能用能控制。 发挥能源大数据技术在能源监管中的基础性作用,推动基于“互联网+”智慧能源的能源监管机制创新,建立覆盖能源生产、流通、消费等各环节的现代能源监督管理网络体系,提升能源监管的效率和效益。 四、结束语 能源是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对经济的发展起着支撑与保障作用,必须要适应时代的改变跟上发展的脚步。《关于推进“互联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