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南大学-环境保护课复习题

东南大学-环境保护课复习题
东南大学-环境保护课复习题

环境与可持续发展思考题

2018-19-III学期

绪论部分:

1、什么是环境意识?科技的环境意识的内涵是什么?举例说明。

是人类对赖以生存的环境这一特定的客观存在的反映,是人类对环境及相关问题的认识、判断、态度及行为取向。科技的环境意识(用科技手段解决环境问题)发明、制造和使用废物净化技术

2、分析环境问题的起源。讨论在高等学校进行环境绿色教育的意义。

产业革命以后的环境问题:

出现了大规模环境污染,局部地区的严重环境污染导致“公害”病和重大公害事件的出现。

自然环境的破坏,造成资源稀缺甚至枯竭,开始出现区域性生态平衡失调现象。

使学生能够具备对环境和环境问题的关心和知识,不仅它对人类的活动和环境的关系有综合性的理解和认识,还要掌握能够对环境保护的关心有推动力的技能、思考力和判断力,参加一些以创造良好环境为主体的社会实践活动。逐步养成对环境负责的行为道德习惯,树立保护环境的责任感和义务感,用“绿色教育”思想培养具有可持续发展意识的一代新型人才,使他们走上工作岗位后成为我国环境保护和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骨干和核心力量。

可持续发展部分:

1、阐述可持续发展的定义。如何评价经济发展方式的可持续性。

“既能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要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

公众生活质量、环境与自然资源的价值、环境承载力

2、采用《绿色国民经济核算体系》对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有什么积极意义?

GDP能较准确地说明一个国家的经济产出总量,较准确地表达出一个国家国民收入的水平墨西哥绿色GDP体系对我国建立自己的绿色GDP核算体系有着极大的参考价值

3、什么是“清洁生产工艺”?“清洁生产”的内涵是什么?与传统生产工艺有何不同?举例说明。

清洁生产是一种新的创造性思想,该思想将整体预防的环境战略持续应用于生产过程、产品和服务中,以增加生态效率和减少人类及环境的风险。

3、什么是“循环经济”?举例说明。用生态学原理

解释“循环经济”对环境保护的意义。

是指物质闭环流动型经济,是促进人与自然协调

与和谐的经济发展模式,它要求运用生态学规律

指导人类的经济活动。

发展循环经济是防治污染、保护环境的重要途

径。首先,发展循环经济要实施清洁生产,这

可以从源头上减少污染物的产生,是保护环境

的治本措施。

4、过度地强调环境保护是否会影响人类社会的发展?就此问题谈谈自己的看法。

不会人类的发展是建立在我们的生活环境之上的,如果我们的环境遭到破坏那么就更不能谈什么人类社会的发展了

5、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是否存在着矛盾?根据所学知识简述如何实施可持续发展?

可以说,在资源有限的前提下,人类生存环境的保护与经济发展之间至少在短期存在着矛盾。人类必须对如何在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之间分配资源的问题作出取舍:在其中任何一方面增加资源的投入,在短期,必然会减少另一方面资源的投入。对资金短缺的发展中国家,这一矛盾尤其尖锐。但是从长期看,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并不一定是矛盾的。

环境的改善有助于经济的发展,而经济的发展则能为环境保护提供资金和技术。

1 重新审视如何推动和实现经济增长

2 以环境与自然资源为基础,同环境承载能力相协调

3 以提高公众生活质量为目标,同社会进步相适应

4 承认并要求体现出环境与自然资源的价值

5 以适宜的政策和法律为条件,强调“综合决策”与“公众参与”

6、如何理解“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内涵?过分强调环境保护是否符合“可持续发展”

规律?

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的道理

不会人类的发展是建立在我们的生活环境之上的,如果我们的环境遭到破坏那么就更不能谈什么人类社会的发展了

资源、能源与环境部分:

1、自然资源分为几类,定义是什么?为什么说“资源与环境问题”是当前人类社会发展面

临的重要问题?

自然资源可分为可再生资源(能够通过自然力以某一增长率保持或增加蕴藏量的自然资源)

可更新自然资源(通过天然作用或人工经营,在合理开发条件下,消耗速度和恢复速度达到平衡,能够为人类反复利用的各种自然资源)

不可再生资源(经人类开发利用后,在相当长的时期内不可能再生的自然资源)

能源不仅是社会经济发展必要的物质基础,而且是现实的重要污染源

2、能源有哪些分类方式,请举例说明。简述我国的能源结构特点并说明在我国实施开发利

用新能源的必要性。

用开发利用状况分常规能源新能源

按能量转换分一次能源二次能源

按形成和来源分来自太阳辐射来自地球内部来自天体引力

资源结构以煤为主北多南少、西富东贫北煤、南水、西油气

必要性:能源结构全方位调整,但结构性矛盾仍然突出电力工业发展迅速,但电力消费水平较低能源利用效率低,节能潜力大

3、可再生能源的特点是什么?请列举五种以上的可再生能源,并阐述其利用方式。

能够通过自然力以某一增长率保持或增加蕴藏量的自然资源。

水能、太阳能、风能、波浪能、潮汐能、地热能、生物质能、海洋能

4、“新能源”具体指的是哪些种类的能源?太阳能、生物质能是否属于新能源?举例说明某些新能源在利用过程中存在的环境问题。

核能(核聚变)、太阳能、风能、波浪能、潮汐能、地热能、生物质能、海洋能及其所

产生的二次能源-氢能

风力发电危及部分鸟类生存

大气变化与污染控制部分:

1、解释大气污染的定义。何为大气一次污染物?二次污染物?

大气污染是由于人类活动或自然过程引起某些物质进入大气中,呈现出足够的浓度,达到足够的时间,并因此危害了人体的舒适、健康和福利或环境的现象

直接排入大气的污染物

二次污染物是排入环境中的一次污染物在物理化学因素或微生物作用下,发生变化所生成的新污染物

2、什么是“霾”?构成“霾”的主要物质是什么?“雾”和“霾”有什么区别?何为“无

机二次气溶胶”?

霾是悬浮在大气中的大量微小尘粒、烟粒或盐粒的集合体,使空气浑浊,水平能见度降低到10km以下的一种天气现象

灰尘、硫酸、硝酸、有机碳氢化合物

雾是由大量悬浮在近地面空气中的微小水滴或冰晶组成的气溶胶系统,是近地面层空气中水汽凝结(或凝华)的产物。

排放到大气中的气态或颗粒态污染物发生化学反应(主要是紫外光、臭氧、OH自由基等引起的光化学反应)形成新的大气颗粒物

3、全球大气环境污染的三大问题是什么?请阐述其形成机理以及与人类的活动关系、具体

的控制策略?

温室效应、臭氧层破坏、酸雨

4、燃煤过程产生的主要大气污染物有哪些?简述净化、减排这些污染物的主要措施?

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粉尘

采用无烟煤、低氮燃烧技术、脱除烟气中的污染

固体废弃物处理和资源化部分:

1、解释固体废弃物处置的“三化原则”,并举例说明。有机固体废弃物在好氧堆肥处理过

程中是如何实现“三化原则”。

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

资源化(生产农肥提供微量元素改良土壤)

2、解释城市垃圾焚烧发电技术的定义、能源回收的途径及焚烧烟气的治理过程。

一种高温热处理技术,以过剩空气与废物在焚烧炉里进行氧化燃烧反应,废物在高温下氧化热解而被破坏

一些垃圾热值高,采用焚烧热解的方法处理能源回收利用

控制垃圾焚烧条件使燃烧处于良好状态,减少有害物质产生

烟气净化处理脱酸,除尘,活性炭吸附,脱硝

3、解释有机固体废物的生物处理技术的定义并说明与焚烧处理的区别。

沼气发酵堆肥细菌冶金

利用微生物或生物的作用,将固体废物中的有机物转化为稳定的产物、能源和其他有用物质的方法。

城市生态环境部分:

1、典型的城市环境问题有哪些?产生的主要原因是什么?列举具体的解决办法。

2、简述绿色屋顶技术的定义及优点。

屋顶绿化可以广泛地理解为在各类古今建筑物、构筑物、城围、桥梁(立交桥)等的屋顶、露台、天台、阳台或大型人工假山山体上进行造园,种植树木花卉的统称。

屋顶绿化对增加城市绿地面积,改善日趋恶化的人类生存环境空间;改善城市高楼大厦林立,改善众多道路的硬质铺装而取代的自然土地和植物的现状;改善过度砍伐自然森林,各种废气污染而形成的城市热岛效应,沙尘暴等对人类的危害;开拓人类绿化空间,建造田园城市,改善人民的居住条件,提高生活质量,以及对美化城市环境,改善生态效应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

水的社会循环概论部分:

1、常规自来水净化工艺主要去除水中哪些类型的污染物?简述常规净水工艺的主要流程。

常规净水工艺面临什么样的水质安全问题?简述主要原因及具体对策。

混凝是向原水中投加混凝剂,使水中难于自然沉淀分离的悬浮物和胶体颗粒相互聚合,形成大颗粒絮体(俗称矾花)。

沉淀使将混凝形成的大颗粒絮体通过重力沉降作用从水中分离。

澄清则是把混凝与沉淀两个过程集中在同一个处理构筑物中进行。

过滤是利用颗粒状滤料(如石英砂等)截留经过沉淀后水中残留的颗粒物,进一步去除水中的杂质,降低水的浑浊度。

消毒是饮用水处理的最后一步,向水中加人消毒剂(一般用液氯)来灭活水中的病原微生物

2、衡量水体中有机物的主要指标有哪些?解释其具体定义。

五日生物化学需氧量(BOD5)化学需氧量(COD)细菌总数

2、城市生活污水中主要污染物有哪些?具体的净化方法和原理是什么?解释水体污染黑

臭的原因以及整治的方法?

病原微生物、需氧有机物、植物性营养物质、重金属、有毒难降解有机物

悬浮污染物:格栅,筛网,沉淀池

生物处理技术膜分离技术消毒

(黑臭)点源污染·排放口直排污废水·合流制管道雨季溢流、·分流制雨水管道初期雨水或旱流水、·非常规水源补水等。

·面源污染·降水所携带的污染负荷·城乡结合部地区分散式畜禽养殖废水的污染等。

·内源污染·底泥污染·生物体污染·漂浮物·悬浮物·岸边垃圾·未清理的水生植物·水华藻类等。

·其他污染·城镇污水厂尾水超标·工业企业事故排放·秋季落叶等。

(方法)切断点源污染产生的污水

将点源污染与面源污染产生的污水通过对应手段引入湿地或生态岸带等功能体

通过湿地、生态岸带、以及其他净化功能体处理污染水体与降水,径流

将水体中的有机质成分降低,淤泥减量调入新水体补入水道、湖体等;

整治内源污染,通过微生物复合菌进行水体营养结构恢复,稳定或重建生态系统和食物链结构;

数据检测与水体实时监测,应对突发状况,保证水体治理的数据精准。

3、城市污水二级处理工艺的主要组成部分是什么?主要功能是去除哪些类型的污染物?

简述其原理。

常用生物法和絮凝法。生物法是利用微生物处理污水,主要除去一级处理后污水中的有机物;絮凝法是通过加絮凝剂破坏胶体的稳定性,使胶体粒子发生凝絮,产生絮凝物而发生吸附作用,主要是去除一级处理后污水中无机的悬浮物和胶体颗粒物或低浓度的有机物。

4、简述城市的排水体制类型,结合自身体会简述我国城市水体普遍水质较差的原因及水环

境质量改善对策。

废水收集,废水处理,排放或回用

水资源与水环境专题概论部分:

1、结合环保部公布的地表水环境质量状况公报,分析主要流域水环境质量及其污染状况。

十大流域中,浙闽片河流、西北诸河、西南诸河水质为优,长江、珠江流域水质良好,黄河、松花江、淮河流域为轻度污染,辽河流域为中度污染,海河流域为重度污染。2、简述《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对江河等水体的环境功能分类及其相应

的水质等级。何为COD和BOD?试分析校园水系应该执行的水质等级。

I

产卵场、仔稚幼鱼的索饵场等;

产养殖区等渔业水域及游泳区;

IV

V

3、如何看待例如"南水北调"的调水工程对解决水资源短缺问题的作用?现阶段如何保护

和利用水资源?

南水北调工程”,旨在缓解中国华北和西北地区水资源短缺的国家战略性工程。就是把中国长江流域丰盈的水资源抽调一部分送到华北和西北地区。

生态学部分:

1、水生生态系统由哪些因素组成?其物质传递过程是以何种形式完成的?

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无生命物质(无机物有机物自然条件)

水循环碳循环氮循环磷循环

2、什么是水环境系统生态修复?利用的是何种生态学原理?主要净化水体中的哪些污染

物质?

利用生态学规律,采用强化人工措施,构筑、强化人工水生生态系统,逐步恢复水环境的生态功能。营养物质氮、磷的富营养化问题河流水质污染—有机物

3、什么是“循环经济”?用生态学原理解释“循环经济”对环境保护的意义。

循环经济本质上是以物质闭环流动为特征的生态经济,是对物质闭环流动型经济的简称

4、用地球生态系统物质循环机理解释大气温室效应的形成原因。通过哪些途径可以减缓大

气温室效应?

CO2》光合作用》有机碳》生物呼吸、分解》 CO2

植物的呼吸作用动物的呼吸作用化石燃料的使用、释放

排放控制固定化技术控制适应对策研究

5、简述生态系统平衡的基本特征,举例说明生态系统失衡的现象。

①系统中物质与能量的输入、输出保持相对平衡

②系统中物质与能量的流动保持合理的比例速度

③系统中生物的种类和数量保持相对稳定

④系统具有良好的自我调节能力

系统内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缺损,种群和数量减少,系统层次结构发生变化。

失衡的功能标志:

生物生产率下降、能量流动受阻、物质循环中断。

Welcome !!! 欢迎您的下载,资料仅供参考!

材料力学试题及答案(1)

1 / 11 材料力学-模拟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 1. 截面上的全应力的方向( ) A 、平行于截面 B 、垂直于截面 C 、可以与截面任意夹角 D 、与截面无关 2. 脆性材料的延伸率( ) A 、小于5% B 、小于等于5% C 、大于5% D 、大于等于5% 3. 如图所示简支梁,已知C 点转角为θ。在其它条件不变的情况下,若将荷载F 减小一半,则C 点的转角为( ) A 、0.125θ B 、0.5θ C 、θ D 、2θ 4.危险截面是()所在的截面。 A 、最大面积 B 、最小面积 C 、最大应力 D 、最大内力 5. 图示单元体应力状态,沿x 方向的线应变εx 可表示为( ) A 、E y σ B 、)(1y x E μσσ- C 、)(1x y E μσσ- D 、G τ 6. A 、线位移 B 、转角 C 、线应变 D 、角应变 7. 塑性材料的名义屈服应力使用( ) x

A、σS 表示 B、σb表示 C、σp表示 D、σ0.2表示 8.拉(压)杆应力公式 A F N = σ的应用条件是() A、应力在比例极限内 B、应力在屈服极限内 C、外力合力作用线必须沿着杆的轴线 D、杆件必须为矩形截面杆 9.下列截面中,弯曲中心与其形心重合者是() A、Z字形型钢 B、槽钢 C、T字形型钢 D、等边角 钢 10. 如图所示简支梁,已知C点转角为θ。在其它条件不变的情况下,若将杆长增加一倍,则C A、2θ B、4θ C、8θ D、16θ 二、填空题 1. 用主应力表示的第四强度理论的相当应力是。 2. 已知自由落体冲击问题的动荷系数,对应静载荷问题的最大位移为Δ,则冲击问题的最大位移可以表示为。 3. 图示木榫联接。横截面为正方形,边长为a,联接处长度为 2t。则木榫联接处受剪切面的名义切应力等于。 t

管理运筹学模拟试题及答案

四 川 大 学 网 络 教 育 学 院 模 拟 试 题( A ) 《管理运筹学》 一、 单选题(每题2分,共20分。) 1.目标函数取极小(minZ )的线性规划问题可以转化为目标函数取极大的线性规划问题求解,原问题的目标 函数值等于( )。 A. maxZ B. max(-Z) C. –max(-Z) D.-maxZ 2.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基本解一定是可行解 B.基本可行解的每个分量一定非负 C.若B 是基,则B 一定是可逆 D.非基变量的系数列向量一定是线性相关的 3.在线性规划模型中,没有非负约束的变量称为 ( ) 多余变量 B .松弛变量 C .人工变量 D .自由变量 4. 当满足最优解,且检验数为零的变量的个数大于基变量的个数时,可求得( )。 A.多重解 B.无解 C.正则解 D.退化解 5.对偶单纯型法与标准单纯型法的主要区别是每次迭代的基变量都满足最优检验 但不完全满足 ( )。 A .等式约束 B .“≤”型约束 C .“≥”约束 D .非负约束 6. 原问题的第i个约束方程是“=”型,则对偶问题的变量i y 是( )。 A.多余变量 B.自由变量 C.松弛变量 D.非负变量 7.在运输方案中出现退化现象,是指数字格的数目( )。 A.等于m+n B.大于m+n-1 C.小于m+n-1 D.等于m+n-1 8. 树T的任意两个顶点间恰好有一条( )。 A.边 B.初等链 C.欧拉圈 D.回路 9.若G 中不存在流f 增流链,则f 为G 的 ( )。 A .最小流 B .最大流 C .最小费用流 D .无法确定 10.对偶单纯型法与标准单纯型法的主要区别是每次迭代的基变量都满足最优检验但不完全满足( ) A.等式约束 B.“≤”型约束 C.“≥”型约束 D.非负约束 二、多项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20分) 1.化一般规划模型为标准型时,可能引入的变量有 ( ) A .松弛变量 B .剩余变量 C .非负变量 D .非正变量 E .自由变量 2.图解法求解线性规划问题的主要过程有 ( ) A .画出可行域 B .求出顶点坐标 C .求最优目标值 D .选基本解 E .选最优解 3.表上作业法中确定换出变量的过程有 ( ) A .判断检验数是否都非负 B .选最大检验数 C .确定换出变量 D .选最小检验数 E .确定换入变量 4.求解约束条件为“≥”型的线性规划、构造基本矩阵时,可用的变量有 ( ) A .人工变量 B .松弛变量 C. 负变量 D .剩余变量 E .稳态 变量 5.线性规划问题的主要特征有 ( )

最新东南大学微机试卷-期末-AB

东南大学考试卷 考试科目微机系统与接口考试形式闭卷试卷类型 B卷 考试时间长度120分钟共 5 页得分 一、填空或选择填空(35分) 1. 8086/8088段寄存器的功能是_____________, 某一时刻程序最多可以指定访问________个存储段。 A1.用于计算有效地址B1. 用于存放段起始地址及计算物理地址 C1.分段兼容8080/8085指令D1. 方便分段执行各种数据传送操作 A2. 3 B2. 4 C2. 6D2. 64K E2.初始化时程序指定 2.8086/8088系统中复位信号RESET的作用是使_______ A. 处理器总线休眠 B.处理器总线清零 C. 处理器和协处理器工作同步 D. MPU恢复到机器的起始状态并重新启动 3. 在默认情况下, ADD [DI+100], DI指令中目标操作数存放在______寄存器指定的存储段中,指令执行时将完成______ 个总线操作周期。 A1. CS B1. DS C1. ES D1. SS A2. 0 B2. 1 C2. 2 D2. 3 4. 8086/8088CPU用指令ADD对两个8位二进制数进行加法运算后,结果为14H,且标志位CF=1,OF=1,SF=0,此结果对应的十进制无符号数应为_____ A. 20 B. –20 C. –236 D.276 5.堆栈是内存中的一个专用区域,其一般存取规则是_________ A.先入先出(FIFO) B.先入后出(FILO) C.按字节顺序访问 D.只能利用PUSH/POP指令读写 6. 在下列指令中,使堆栈指针变化8字节的指令是_____. A. PUSHA B. CALL 4000:0008H C. RET 8 D.SUB SP,8

运筹学模拟试题及答案

^ 高等教育《运筹学》模拟试题及答案 一、名词解释 运筹学:运筹学主要运用数学方法研究各种系统的优化途径及方案。为决策者提供科学的决策依据 线性规划:一般地,如果我们要求出一组变量的值,使之满足一组约束条件,这组约束条件只含有线性不等式或线性方程,同时这组变量的值使某个线性的目标函数取得最优值(最大值或最小值)。这样的数学问题就是线性规划问题 可行解:在线性规划问题的一般模型中,满足约束条件的一组 12,,.........n x x x 值称为此线性规 划问题的可行解, 最优解:在线性规划问题的一般模型中,使目标函数f 达到最优值的可行解称为线性规划问题的最优解。 运输问题:将一批物资从若干仓库(简称为发点)运往若干目的地(简称为收点),通过组织运输,使花费的费用最少,这类问题就是运输问题 闭回路:如果在某一平衡表上已求得一个调运方案,从一个空格出发,沿水平方向或垂直方向前进,遇到某个适当的填有调运量的格子就转向前进。如此继续下去,经过若干次,就一定能回到原来出发的空格。这样就形成了一个由水平线段和垂直线段所组成的封闭折线,我们称之为闭回路 二、单项选择 1、最早运用运筹学理论的是( A ) A 二次世界大战期间,英国军事部门将运筹学运用到军事战略部署 B 美国最早将运筹学运用到农业和人口规划问题上 C 二次世界大战期间,英国政府将运筹学运用到政府制定计划 D 50年代,运筹学运用到研究人口,能源,粮食,第三世界经济发展等问题上 2、下列哪些不是运筹学的研究范围( D ) A 质量控制 B 动态规划 C 排队论 D 系统设计 3、对于线性规划问题,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D ) A 线性规划问题可能没有可行解 B 在图解法上,线性规划问题的可行解区域都是“凸”区域 C 线性规划问题如果有最优解,则最优解可以在可行解区域的顶点上到达 D 上述说法都正确 4、下面哪些不是线性规划问题的标准形式所具备的( C ) A 所有的变量必须是非负的 B 所有的约束条件(变量的非负约束除外)必须是等式 C 添加新变量时,可以不考虑变量的正负性 D 求目标函数的最小值 5、在求解运输问题的过程中运用到下列哪些方法( D ) A 西北角法 B 位势法 C 闭回路法 D 以上都是 6、在用单纯形法求解线性规划问题时,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D )

材料力学练习题集与答案解析~全

学年第二学期材料力学试题(A卷) 题号一二三四五六总分得分 一、选择题(20分) 1、图示刚性梁AB由杆1和杆2支承,已知两杆的材料相同,长度不等,横截面积分别为A1和A2,若载荷P使刚梁平行下移,则其横截面面积()。 A、A1〈A2 题一、1图 B、A1〉A2 C、A1=A2 D、A1、A2为任意 2、建立圆轴的扭转应力公式τρ=Mρρ/Iρ时需考虑下列因素中的哪几个?答:() (1)扭矩M T与剪应力τρ的关系M T=∫AτρρdA (2)变形的几何关系(即变形协调条件) (3)剪切虎克定律 (4)极惯性矩的关系式I T=∫Aρ2dA A、(1) B、(1)(2) C、(1)(2)(3) D、全部

3、二向应力状态如图所示,其最大主应力σ1=( ) A 、σ B 、2σ C 、3σ D 、4σ 4、高度等于宽度两倍(h=2b)的矩形截面梁,承受垂直方向的载荷,若仅将竖放截面改为平放截面,其它条件都不变,则梁的强度( ) A 、提高到原来的2倍 B 、提高到原来的4倍 C 、降低到原来的1/2倍 D 、降低到原来的1/4倍 5. 已知图示二梁的抗弯截面刚度EI 相同,若二者自由端的挠度相等,则P 1/P 2=( ) A 、2 B 、4 C 、8 D 、16 题一、3图 题一、5图 题一、4

二、作图示梁的剪力图、弯矩图。(15分) 三、如图所示直径为d 的圆截面轴,其两端承受扭转力偶矩m 的作用。设由实验测的轴表面上与轴线成450方向的正应变,试求力偶矩m 之值、材料的弹性常数E 、μ均为已知。(15分) 四、电动机功率为9kW ,转速为715r/min ,皮带轮直径D =250mm , 主轴外伸部分长度为l =120mm ,主轴直径d =40mm ,〔σ〕=60MPa ,用第三强度理论校核轴的强度。(15分) 五、重量为Q 的重物自由下落在图示刚架C 点,设刚架的抗弯刚度为 三题图 四题图 二 题 图 班级 姓名____________ 学号 不 准 答 题-------------------------------------------------------------

运筹学模拟试题答案

模拟试题一 一、单项选择题:(共7题,35分) 1、在线性规划模型中,没有非负约束的变量称为(C) A. 多余变量 B. 松弛变量 C. 自由变量 D. 人工变量 2、约束条件为AX=b,X≥0的线性规划问题的可行解集是(B ) A. 补集 B. 凸集 C. 交集 D. 凹集 3、线性规划的图解法适用于( B ) A. 只含有一个变量的线性规划问题 B. 只含有2~3个变量的线性规划问题 C. 含有多个变量的线性规划问题 D. 任何情况 4、单纯形法作为一种常用解法,适合于求解线性规划(A ) A. 多变量模型 B. 两变量模型 C. 最大化模型 D. 最小化模型 5、在单纯性法计算中,如果检验数都小于等于零,而且非基变量的检验数全为负数,则表明此问题有(D )。 A. 无穷多组最优解 B. 无最优解?? C. 无可行解 D. 唯一最优解 6、在线性规划中,设约束方程的个数为m,变量个数为n,m<n时,可以把变量分为基变量和非基变量两部分,基变量的个数为m个,非基变量的个数为(C ) A. m个 B. n个 C. n-m个 D. 0个 7、使用人工变量法求解极大化线性规划问题时,当所有的检验数在基变量中仍含有非零的人工变量,表明该线性规划问题(D ) A. 有唯一的最优解 B. 有无穷多最优解 C. 为无界解 D. 无可行解 二、填空题:(共5题,25分) 1、运筹学是一门研究如何有效地组织和管理决策的科学. 2、线性规划是一种合理利用资源、合理调配资源的应用数学方法,其基本特点是模型中的目标函数和约束方程都是线性表达式. 3、线性规划模型由三个要素构成:决策变量、目标函数、约束条件。 4、可行域中任意两点间联结线段上的点均在可行域内,这样的点集叫凸集。 5、线形规划的标准形式有如下四个特点:目标函数的最大化、约束条件为等式、决策变量费非负、右端常数项非负。 三、简答题:(共3题,40分) 1、简述线性规划模型的三个基本特征。 (1)每一个问题都有一个极大或极小的目标且能用有一组线性函数表示出来。 (2)问题中有若干约束条件且可用线性等式或不等式表示。 (3)问题中用一组决策变量来表示一科方案。 2、简述单纯型法的基本思想。 (1)确定初始基可行解(2)检验是否最优,由一个基可行解变换到另一个基可行基,直至找到最优解。 3、简述如何在单纯型表上判别问题有无界解。 答:如果存在一个非基变量的检验数为正数,但此变量当前系数中无正系数存在即可证明。 模拟试题二 一、单项选择题:(共5题,30分) 1、对偶问题的对偶是(D )

材料力学试题带参考答案解析

一、 一、 填空题(每小题5分,共10分) 1、 如图,若弹簧在Q 作用下的静位移st 20=?冲击时的最大动位移mm d 60=?为:3Q 。 2、 在其它条件相同的情况下,用内直径为d 实心轴,若要使轴的刚度不变的外径D 。 二、 二、 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10分) 1、 置有四种答案: (A)截面形心; (B )竖边中点A (C )横边中点B ;(D )横截面的角点正确答案是: C 2、 足的条件有四种答案: (A );z y I I =(A );z y I I >(A ); z y I I <(A )y z λ λ=。正确答案是: D 三、 1、(15P=20KN,[]σ解:AB 20000M n = AB max M =危险点在A

2、图示矩形截面钢梁,A 端是固定铰支座,B 端为弹簧支承。在该梁的中点C 处受到的重 解:(1)求st δ、max st σ。 将重力P 按静载方式沿铅垂方向加在梁中心C 处,点C 的挠度为st δ、静应力为max st σ, 惯性矩 ) (12016.004.0124 33m bh I ?== 由挠度公式 ) 2(21483K P EI Pl st +=δ得, 8 3339 3 10365.112 )10(104010210488.040---???????= st δ mm m 1001.01032.25240213==???+ mm m 1001.0== 根据弯曲应力公式z st W M =max σ得,其中 4Pl M = , 62bh W z =代入max st σ得, MPa bh Pl st 124 01.004.06 8.0406 42 2max =????== σ (2)动荷因数K d 12160 211211=?+ +=+ +=K st d h δ (3)梁内最大冲击应力 M P a st d d 1441212max =?=K =σσ 3、(10分)图中的1、2杆材料相同,均为园截面压杆,若使两杆在大柔度时的临界应力相等,解:由 212λπσE cr ==即: 1 111i l μλ==

材料力学实验模拟考题

东南大学成贤学院力学实验笔试模拟考试 学号: 姓名: 一、填空题(30分) 1.对于直径为d 的圆截面铸铁试样扭转,破坏时扭矩为b T ,则其极限应力等于( );对于直径为d 的圆截面低碳钢试样扭转,屈服时扭矩为s T ,则其极限应力等于( )。 2.金属拉伸时,要求原始截面积的测定应精确到%1 ,则在圆截面时,要求测量的直径应精确到( );在矩形截面时,要求测量的每个尺寸应精确到( )。 3.从铸铁的( )实验中,可以推断其抗拉能力和抗剪能力的大小关系为 ( )。 4. 在剪切器中进行剪切实验时,除剪切变形外还有( ),但以( )变形为主。 5.应变测试的常用桥路用( )。 6.在拉伸实验中引起低碳钢断裂的主要原因是( )而引起铸铁断裂的主要原因是( ),这说明低碳钢的( )能力大于( )能力。而铸铁( )能力大于( )能力。 7.低碳钢拉伸破坏具有明显的四个阶段分别是( )、 ( )、( )和( )阶段。利用冷作硬化现象要使比例极限比其原来的屈服极限高,应从 ( )阶段卸载。

8.材料的应力应变曲线如图所示,曲线上( )点的纵坐标为材料的条件屈服应力 σ0.2;试样在e 点拉断,横坐标上的线段( )代表材料延伸率。 9.一圆杆在纯弯曲时,如其变形前后体积不变,则对其材料常数的要求为( )。 10.对低碳钢试件进行拉伸试验,测得其弹性模量E =200GPa ,屈放极限σs =240MPa ;当试件检截面上的应力σ=300MPa 时,测得轴向线应变ε=3.5×10-3,随即卸载至σ=100MPa 。此时,试件的轴向塑性应变(即残余应变)为( )。 11.下图为低碳钢拉伸时的σ—ε曲线。从材料的( )指标可发现,此图有错。 12.按GB/T8170,当试验数据≤200MPa 时修约间隔为( ),当试验数据>1000 MPa 时修约间隔为( )。 13.有一粘贴在轴向受压试件上的应变片,其阻值为Ω120,灵敏系数062.=K 。当试件上的应变为με1000-时,应变片阻值是( )Ω。 E 480 001 .0340 F 0044 .0

东南大学操作系统练习题 操作系统第二章练习题1

操作系统第二章练习题 一、选择题 1、用户在一次计算过程中,或者一次事务处理中,要求计算机完成所做的工作的集合,这是指(C)。 A.进程 B.程序 C.作业 D.系统调用 2、下面(D)不属于操作系统提供给用户的接口。 A.命令接口 B.程序接口 C.图形接口 D.I/O接口 3、作业的组成不包括下面哪项(B)。 A.程序 B.进程 C.数据 D.作业控制说明书 4、用户可以通过(D)方式由用户接触作业运行情况来进行操作。A.脱机 B.自动控制 C.在线处理

D.联机处理 5、系统调用是(D)。 A.一条计算器指令 B.中断子程序 C.用户子程序 D.提供编程人员的接口 6、系统调用的目的是(C)。 A.请求系统服务 B.终止系统服务 C.申请系统资源 D.释放系统资源 7、用户要在程序一级获得程序帮助,必须通过(D)。A.进程调度 B.作业调度 C.键盘命令 D.系统调用 8、系统调用是由操作系统提供的内部调用,它(B)。A.直接通过键盘交互方式使用 B.通过用户程序间接使用 C.是命令接口中的命令使用 D.与系统命令一样 9、作业在系统中存在与否的唯一标志是(C)。

A.源程序 B.作业说明书 C.作业控制快 D.目的程序 10、在操作系统中,JCB是指(A)。 A.作业控制块 B.进程控制块 C.文件控制块 D.程序控制块 11、操作系统中的作业管理是一种(A)。 A.宏观的高级管理 B.宏观的低级管理 C.系统刚开始加电 D.初始化引导完成 12、作业调度算法常考因素之一是使系统有最高的吞吐率,为此应(D)。 A.不让处理机空闲 B.不使系统过于复杂 C.使各类用户满意 D.能够处理尽可能多的作业 13、作业调度的关键在于(B)。 A.选择恰当的进程管理程序

东大18年6月考试《材料力学》考核作业

https://www.360docs.net/doc/fa18607499.html, ------------------------------------------------------------------------------------------------------------------------------ 1 东 北 大 学 继 续 教 育 学 院 材料力学 I 试 卷(作业考核 线下) B 卷(共 5 页) 注:请您单面打印,使用黑色或蓝色笔,手写完成作业。杜绝打印,抄袭作业。 一、选择与填空题(每题5分,共15分) 1.杆结构和载荷如图示,AB 杆的最大线应变 。 A max 2P EA ε= B max 2P EA ε= C max 2Pl EA ε= D max 2Pl EA ε= 2、内力和应力的关系( ) A 内力小与应力 B 内力等于应力的代数和 C 内力为矢量,应力为标量 D 应力是分布内力的集度 3、图示结构为( ) A.静定结构 B.一次超静定结构 C.二次超静定结构 D.三次超静定结构 二、圆轴受力如图示,已知材料[]100MPa τ=, 98010Pa G =?,[]2m θ=, 60mm AB d =,50mm BC d =,试校核此轴的强度和刚度。 (15分) 三、图示悬臂梁上作用集中力和集中力偶,试求:1)约束反力;2)绘制剪力图和弯矩图。(15分) 六、圆截面刚架,AC 垂直于DB 在同一水平面内,载荷P 1垂直于刚架,作用在C 点;载荷 P 2位于刚架平面内,作用在A 点;尺寸及受力如图, 已知截面直径mm 100d =,kN 2P 1 =, kN 5.3P 2 =, 1 P C

管理运筹学模拟试题及答案

管理运筹学模拟试题及 答案 Company number:【WTUT-WT88Y-W8BBGB-BWYTT-19998】

四川大学网络教育学院模拟试题( A ) 《管理运筹学》 一、单选题(每题2分,共20分。) 1.目标函数取极小(minZ)的线性规划问题可以转化为目标函数取极大的线性 规划问题求解,原问题的目标函数值等于(C)。 A. maxZ B. max(-Z) C. –max(-Z) 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B)。 A.基本解一定是可行解B.基本可行解的每个分量 一定非负 C.若B是基,则B一定是可逆D.非基变量的系数列向量一定是 线性相关的 3.在线性规划模型中,没有非负约束的变量称为( D ) 多余变量 B.松弛变量 C.人工变量 D.自由变量 4. 当满足最优解,且检验数为零的变量的个数大于基变量的个数时, 可求得(A)。 A.多重解B.无解C.正则解 D.退化解 5.对偶单纯型法与标准单纯型法的主要区别是每次迭代的基变量都满 足最优检验但不完全满足( D )。 A.等式约束 B.“≤”型约束 C.“≥”约束 D.非负约束 6. 原问题的第i个约束方程是“=”型,则对偶问题的变量i y是 (B)。 A.多余变量B.自由变量C.松弛变量D.非 负变量 7.在运输方案中出现退化现象,是指数字格的数目( C )。 A.等于m+n B.大于m+n-1 C.小于m+n-1 D.等于m+n-1 8.树T的任意两个顶点间恰好有一条(B)。 A.边B.初等链C.欧拉圈 D.回路 9.若G中不存在流f增流链,则f为G的( B )。 A.最小流 B.最大流 C.最小费用流 D.无法确定 10.对偶单纯型法与标准单纯型法的主要区别是每次迭代的基变量都满 足最优检验但不完全满足(D) A.等式约束B.“≤”型约束C.“≥”型约束 D.非负约束 二、多项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20分) 1.化一般规划模型为标准型时,可能引入的变量有() A.松弛变量 B.剩余变量 C.非负变量 D.非正变量E.自由变量 2.图解法求解线性规划问题的主要过程有()

东南大学微机系统与接口11-12-3期中考试试卷-答案

东南大学微机系统与接口11-12-3期中考试试卷-答案 “微机系统与接口”测验 2012.4 学号姓名成绩 一、填空(40分):(除第7题外,每空1分) 1、微型计算机由___CPU_、__存储器_、__I/O口___和____系统总线__构成。 其中__系统总线_____是各部分之间传送数据、地址和控制信息的传输通道。 2、8086CPU一个总线周期至少包括____4__个时钟,是否需要插入等待状态, 是在___T3___时刻测量___ READY __引脚的电平。 3、8086/8088CPU由 BIU 和 EU 两个单元组成,其中,通用寄 存器属于 EU 单元,20位物理地址的形成在 BIU 单元。 4、8086/8088CPU的地址线有 20 根,可以寻址 1M字节的存储空间。地 址线和数据线、状态线是分时复用的,用 ALE 信号作为地址 的锁存信号。 5、8086/8088 系统中,设当前的 DS=2000H, SS=1000H, BX=300H, BP=500H, SP=100AH, 则指令MOV AX, [BP+100H]中源操作数的物理地址为 10600H,10601H ,指令 PUSH [BX+100H]的目的操作数物理地址为 11008H,11009H ,源操作数的物理地址为 20400H,20401H ,执行后SP的值为 10008H 。 6、8086CPU进行有符号数运算:7158H+5289H,试问运算后下列各标志位为: SF=__1___ OF=___1__ ZF=_____0 AF=_1____ PF=___1__ CF=___1__ (每空0.5分) 7、下列数据段所占用的内存情况如下: DATA SEGMENT DA1 DQ 1234H, 5678H ; 16 个字节 DA2 DW 3 DUP (5H, 678H, 2 DUP(?)) ; 24 个字节 DA3 DB ‘HAPPY NEW YEAR!’,0DH,0AH ; 17 个字节 DATA ENDS 8、指出下列指令中源操作数的寻址方式: MOV CX,DISP[BX] 带偏移量的基址寻址 PUSH DS 寄存器寻址 MOV AX,6[BP+SI] 带偏移量的基址加变址寻址 LODSB 隐含寻址(串操作指令寻址) IN AL, DX 间接端口寻址 9、若下列指令为非法指令,试写出合适的指令串代替之。 OUT 2F0H, AL MOV DX,2F9H OUT DX,AL MOV ES, 2000H MOV AX, 2000H MOV ES,AX ROR BH, 3 MOV CL,3 ROR BH,CL 1 / 4

东南大学操作系统练习题 第四章 复

第四章 单选 1.在利用信号量实现进程的同步与互斥时,应将()至于P操作和V操作之间.(A)A临界区 B进入区 C退出区 D剩余区 2.进程的基本关系为(B ) A相互独立与相互制约 B同步与互斥 C并行执行与资源共享 D信息传递与信息缓冲 3.在一段时间内,只允许一个进程访问的资源称为(C) A共享资源 B临界区 C临界资源 D共享区 4.临界区是指(D ) A并发进程中用于实现进程的同步与互斥的程序段 B并发程序中用于实现进程的同步与互斥的程序段 C并发程序中用于实现进程通信的程序段

D并发程序中与共享变量有关的的程序段 5.正在运行的进程在信号量S上操作P操作之后,当s

13.产生死锁的四个必要条件:互斥、(B)、循环等待和不剥夺。 A请求与阻塞B请求与保持C请求与释放D释放与阻塞 14.采用资源剥夺法克解除死锁,还可以采用(B)方法解除死锁。 A执行并行操作 B撤销进程 C拒绝分配新资源 D修改信号量 15.银行家算法是一种(B )算法 A死锁解除B死锁避免C死锁预防D死锁检测 16.在下列选项中,属于预防死锁的方法是(A) A剥夺资源法B资源分配图简化法C资源所以分配D银行家算法17.两个进程争夺同一个资源(B) A一定死锁B不一定死锁C不死锁D以上说法都不对 18.下列哪个不是处理死锁的方法(D) A预防B检测c避免D撤销 判断题 1打印机、磁带机、绘图仪等都属于软件临界资源。(F ) .对临界资源应该采用互斥访问方式实现共享。(T ) 3.信号量只能通过初始化和两个标准的p原语和v原语来访问。(T ) 4.公用信号量通常是为进程同步而设。(F ) 5.进程的互斥和同步总是因相互制约而同时引起。(F )

四套材料力学试题及参考答案

材料力学试题A 成绩 班 级 姓名 学号 一、单选题(每小题2分,共10小题,20分) 1、 工程构件要正常安全的工作,必须满足一定的条件。下列除( )项,其他各项是必须满足的条件。 A 、强度条件 B 、刚度条件 C 、稳定性条件 D 、硬度条件 2、内力和应力的关系是( ) A 、内力大于应力 B 、内力等于应力的代数和 C 、内力是矢量,应力是标量 D 、应力是分布内力的集度 3、根据圆轴扭转时的平面假设,可以认为圆轴扭转时横截面( )。 A 、形状尺寸不变,直径线仍为直线。 B 、形状尺寸改变,直径线仍为直线。 C 、形状尺寸不变,直径线不保持直线。 D 、形状尺寸改变,直径线不保持直线。 4、建立平面弯曲正应力公式z I My = σ,需要考虑的关系有( )。 A 、平衡关系,物理关系,变形几何关系; B 、变形几何关系,物理关系,静力关系; C 、变形几何关系,平衡关系,静力关系; D 、平衡关系, 物理关系,静力关系; 5、利用积分法求梁的变形,不需要用到下面那类条件( )来确定积分常数。 A 、平衡条件。 B 、边界条件。 C 、连续性条件。 D 、光滑性条件。 6、图示交变应力的循环特征r 、平均应力 m σ、应力幅度a σ分别为( )。 A -10、20、10; B 30、10、20; C 31 - 、20、10; D 31- 、10、20 。 7、一点的应力状态如下图所示,则其主应力1σ、2σ、 3σ分别为( ) 。 A 30MPa 、100 MPa 、50 MPa B 50 MPa 、30MPa 、-50MPa C 50 MPa 、0、-50Mpa 、 D -50 MPa 、30MPa 、50MPa

管理运筹学模拟试题及答案

四川大学网络教育学院模拟试题( A ) 《管理运筹学》 一、单选题(每题2分,共20分。) 1.目标函数取极小(minZ)的线性规划问题可以转化为目标函数取极大的线性规划问题求解,原问题的目标 函数值等于()。 A. maxZ B. max(-Z) C. –max(-Z) D.-maxZ 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基本解一定是可行解B.基本可行解的每个分量一 定非负 C.若B是基,则B一定是可逆D.非基变量的系数列向量 一定是线性相关的 3.在线性规划模型中,没有非负约束的变量称为() 多余变量B.松弛变量C.人工变量D.自由变量 4. 当满足最优解,且检验数为零的变量的个数大于基变量的个数时,可求得 ()。 A.多重解B.无解C.正则解D.退化解5.对偶单纯型法与标准单纯型法的主要区别是每次迭代的基变量都满足最优检验但不完全满足()。 A.等式约束B.“≤”型约束C.“≥”约束D.非负约束 y是()。 6. 原问题的第i个约束方程是“=”型,则对偶问题的变量i A.多余变量B.自由变量C.松弛变量D.非负变 量 7.在运输方案中出现退化现象,是指数字格的数目( )。 A.等于m+n B.大于m+n-1 C.小于m+n-1 D.等于m+n-1 8.树T的任意两个顶点间恰好有一条()。 A.边B.初等链C.欧拉圈D.回路9.若G中不存在流f增流链,则f为G的()。 A.最小流B.最大流C.最小费用流D.无法确定 10.对偶单纯型法与标准单纯型法的主要区别是每次迭代的基变量都满足最优检验 但不完全满足() A.等式约束B.“≤”型约束C.“≥”型约束D.非负约 束 二、多项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20分) 1.化一般规划模型为标准型时,可能引入的变量有() A.松弛变量B.剩余变量C.非负变量D.非正变量E.自由变量 2.图解法求解线性规划问题的主要过程有() A.画出可行域B.求出顶点坐标C.求最优目标值 D.选基本解E.选最优解 3.表上作业法中确定换出变量的过程有() A.判断检验数是否都非负B.选最大检验数C.确定换出变量D.选最小检验数E.确定换入变量 4.求解约束条件为“≥”型的线性规划、构造基本矩阵时,可用的变量有()A.人工变量B.松弛变量 C. 负变量D.剩余变量E.稳态变量

材料力学试题及答案完整版本

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 在 题干的括号内。每小题 2分,共20分) T 1?轴的扭转剪应力公式 =适用于如下截面轴( ) 1 P A. T max =100MPa B. T max =0 C. T max =50MPa D. T max =200MPa 6?用第三强度理论校核图示圆轴的强度时,所采用的 强度条件为( ) 7. 图示四根压杆的材料、截面均相同,它 们在纸面内失 稳的先后次序为 ( A.矩形截面轴 C.圆形截面轴 2?用同一材料制成的实心圆轴和空心圆轴,若长度和横截面面积均相同,则抗扭刚度较大 的是哪个?( ) A.实心圆轴 B.空心圆轴 C.两者一样 D.无法判断 3?矩形截面梁当横截面的高度增加一倍、宽度减小一半时,从正应力强度考虑,该梁的承 载能力的变化为( ) A.不变 B.增大一倍 B.椭圆截面轴 D.任意形状截面轴 C.减小一半 D.增大三倍 % ax Ei 4?图示悬臂梁自由端 B 的挠度为( mai a ) A. 2 El ma (l -) 2 B. 2 El 0匹 El ma (l _) 2 D. 厶 El 5?图示微元体的最大剪应力T max 为多大?( P A. 一 A M 2 T 2 r n ,(w z )2 4(W P )2 P B.— A W Z T w [门 W P C.. P M 2 T 2 ”「 「 (-——)2 ( , )2 A ^Vz p D. 'P M 2 T 2 v 「v (一 ---- ) 4( -----) W 「b 」 A W Z W P

操作系统

东南大学历年操作系统考研试卷 试题编号:554 试题名称:操作系统 一:解释下列常见的操作系统术语(10%) 1.重入码 2.系统抖动 3.内核 4.临界区 5.CPU进度 二:填空(20%) 1.并行操作是为提高资源利用率而实施的,其中______与______; ______与______; ___ ___与______的并行操作已成为现代计算机系统的基本特征. 2.分时系统中,分时的第一种含义是______,它属于硬件设计技巧;分时的第二种含义是_ _____,它属于多道程序设计技巧. 3.______系统,______系统和______系统是目前操作系统所具有的三种形式. 4.从结构上看,每个进程都是由______和______以及______三部分所组成的. 5.运动中的进程至少具有三个基本状态,即______状态和______状态以及______状态. 6.无论是哪种外部设备的中断处理过程都包括这样三个阶段:首先______,其次______,最后______. 三:对下面的叙述,你认为正确的打√,错误的打×(做对得分,做错倒扣分,不做不得分). (10%) ( )1.把I/O进程设计成无限循环的做法是行不通的. ( )2.有些进程可能没有正文段. ( )3.退出中断时所恢复的CPU环境肯定只能是被中断时的那个程序的CPU环境. ( )4.在Unix文件系统中,文件名和它的i结点号是一一对应的. ( )5.一个进程同时操作多个外部设备的设备分配策略可能导致系统死锁. ( )6.信号量的值不见得非要P和V操作才能改变. ( )7.Unix系统允许在同一个硬盘上创建多个文件系统. ( )8.虚存空间不能小于主存空间.

材料力学教程单祖辉答案

材料力学教程单祖辉答案

材料力学教程单祖辉答案 【篇一:寒旱所考试科目参考书】 s=txt>2006年招收硕士学位研究生考试科目参考书 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2006年招收硕士学位研究生考试科目参考书 【篇二:上海交大考博参考书目】 txt>010船舶海洋与建筑工程学院 2201流体力学《水动力学基础》,刘岳元等,上海交大出版社2202声学理论《声学基础理论》,何祚庸,国防工业出版社 2203高等工程力学(理力、材力、流力、数学物理方法)(四部分任选二部分做)《理论力学》,刘延柱等,高等教育出版社;《材料力学》,单祖辉,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流体力学》,吴望一,北京大学出版社;《数学物理方法》,梁昆淼,高等教育出版社2204结构力学《结构力学教程》,龙驭球,高等教育出版社 3301船舶原理《船舶静力学》,盛振邦,上海交大出版社;《船舶推进》,王国强等,上海交大出版社;《船舶耐波性》,陶尧森,上海交大出版社;《船舶阻力》,邵世明,上海交大出版社 3302振动理论(i)《机械振动与噪声学》,赵玫等,科技出版社2004 3303海洋、河口、海岸动力学《河口海岸动力学》,赵公声等,人民交通出版社2000 3304高等流体力学《流体力学》,吴望一,北京大学出版社

3305弹性力学《弹性力学》上、下册(第二版),徐芝纶,高等教育出版社 3306振动理论(Ⅱ)《振动理论》,刘延柱等,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 3307钢筋混凝土结构《高等钢筋混凝土结构学》,赵国藩编,中国电力出版社 3308地基基础《土工原理与计算》(第二版),钱家欢、殷宗泽,水利电力出版社 020机械与动力工程学院 2205计算方法《计算方法》,李信真,西北工业大学出版社 2206核反应堆工程《核反应堆工程设计》,邬国伟 3309工程热力学《工程热力学》(第三版),沈维道;《工程热力学学习辅导及习题解答》,童钧耕 3310传热学《传热学》(第三版),杨世铭 3311机械控制工程《现代控制理论》,刘豹;《现代控制理论》,于长官 3312机械振动《机械振动》,季文美 3313生产计划与控制《生产计划与控制》,潘尔顺,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 3314机械制造技术基础《机械制造技术基础》,翁世修等,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1999;《现代制造技术导论》,蔡建国等,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0 3315现代机械设计《高等机械原理》,高等教育出版社1990 030电子信息与电气工程学院 2207信号与系统《信号与系统》,胡光锐,上海交大出版社

东南大学PLC教程1-10讲试题

1-3 一、选择题(15题每题2分) 1、PLC 具有较强的(A),操作人员可以根据PLC 的监控信息,通过监控命令,可以监视系统的运行状态。 A、监控能力 B、判断能力 C、控制能力 D、思维能力 2、PLC 具有较强的(A),随着PLC 的发展,已经能对大量的数据进行快速处理。 A、数据处理能力 B、数字处理能力 C、批处理能力 D、文本处理能力 3、现代PLC 大多数都采用了通信、网络技术,有(A)接口,可进行远程I/O 控制。 A、RS232 或RS485 B、通用口或USB口 C、串行口或并行口 D、通信口或网卡口 4、PLC具有(A)转换功能,通过I/O 模块完成对模拟量的控制和调节。 A、A/D、D/A B、I/O、O/I C、T/F、F/T D、P/S、S/P 5、PLC 是专门为工业控制设计的,在设计和制造过程中采取了多层次抗干扰、精选元件的措施,可在恶劣的工业环境下与强电设备一起工作,运行的(A)较高。 A、稳定性和可靠性 B、安全性和可靠性 C、可靠性和灵活性 D、稳定性和安全性 6、PLC 的最大特点之一,就是采用易学易懂的(A)为编程语言。 A、梯形图语言 B、C语言 C、汇编语言 D、机器语言 7、PLC的继电控制系统设计(A),更改容易,接线简单成本低。 A、周期短 B、周期长 C、复杂 D、简单 8、PLC能把计算机的功能和(A)结合起来。 A、继电器控制系统 B、自动化控制系统

C、软件控制系统 D、电子控制系统 9、PLC是一种数字运算操作的电子系统,专为在(A)应用而设计的。 A、工业环境 B、软件环境 C、室内环境 D、自然环境 10、中央处理单元(A)是PLC 的控制核心。 A、CPU B、CDU C、DTU D、TRU 11、PLC的存储器分为系统程序存储器和(A)存储器。 A、用户程序 B、应用程序 C、逻辑 D、只读 12、近年来对大型PLC 还采用双CPU 构成(A),或采用三CPU 的表决式系统。这样,即 使某个CPU 出现故障,整个系统仍能正常运行。 A、冗余系统 B、分布系统 C、双系统 D、热备系统 13、由于PLC 投入运行后,只是在(A)阶段才依次读入各输入状态和数据在输出刷新阶段才 将输出的状态和数据送至相应的外设。 A、输入采样 B、输入验证 C、输出采样 D、输出验证 14、当PLC 投入运行时,首先它以扫描的方式采集现场各(A)的状态和数据。 A、输入装置 B、输出装置 C、运行装置 D、停止装置 15、在系统程序存储区中存放着相当于(A)的系统程序。 A、计算机操作系统 B、软件控制系统 C、自动化系统 D、逻辑控制系统 二、填空题(5题每题2分) 1、可编程序控制器Programmable Logic Controller ,简称(PLC)。 2、为满足生产控制工艺对时间的要求,PLC 一般提供(时间继电器)。 3、PLC 具有(逻辑运算功能),能够进行与、或、非等逻辑运算,可以代替继电器进行开关量 控制, 4、为满足计数的需要,不同的PLC 提供不同数量、不同类型的(计数器)。 5、(步进顺序)控制是plc 最基本的控制方式。

东南大学操作系统试题

东南大学一九九四年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 试题编号:554 试题名称:操作系统 一:解释下列常见的操作系统术语(10%) 1.重入码 2.系统抖动 3.内核 4.临界区 5.CPU进度 二:填空(20%) 1.并行操作是为提高资源利用率而实施的,其中______与______; ______与______; ______与______的并行操作已成为现代计算机系统的基本特征. 2.分时系统中,分时的第一种含义是______,它属于硬件设计技巧;分时的第二种含义是______,它属于多道程序设计技巧. 3.______系统,______系统和______系统是目前操作系统所具有的三种形式. 4.从结构上看,每个进程都是由______和______以及______三部分所组成的. 5.运动中的进程至少具有三个基本状态,即______状态和______状态以及______状态. 6.无论是哪种外部设备的中断处理过程都包括这样三个阶段:首先______,其次______,最后______. 三:对下面的叙述,你认为正确的打√,错误的打×(做对得分,做错倒扣分,不做不得分).(10%) ( )1.把I/O进程设计成无限循环的做法是行不通的. ( )2.有些进程可能没有正文段. ( )3.退出中断时所恢复的CPU环境肯定只能是被中断时的那个程序的CPU环境. ( )4.在Unix文件系统中,文件名和它的i结点号是一一对应的. ( )5.一个进程同时操作多个外部设备的设备分配策略可能导致系统死锁. ( )6.信号量的值不见得非要P和V操作才能改变. ( )7.Unix系统允许在同一个硬盘上创建多个文件系统. ( )8.虚存空间不能小于主存空间. ( )9.操作系统对数据的安全已采取了足够的防范措施,因此不必担心系统内的数据丢失. ( )10.DOS和Unix的文件目录结构都是树形的. 四:综合题(60%) 1.今有如下三个进程协同计算表达式:z=A*B+(C*D)+(I+G) 进程p1 进程p2 进程p3 v←A*B w←C*D x←I+G ↓ \ ↓ z←v+y'------------------→y←w+x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请你(1)列出共享变量名 (2)用的Cobegin-Coend并发结构写出三个进程的并行算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