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夏新闻广播简介

宁夏新闻广播简介
宁夏新闻广播简介

宁夏广播电视总台新闻广播

一、频率简介

新闻广播是宁夏广播电视总台下属的以广播新闻节目

为主要内容的专业频率,也是宁夏广播的主频率。频率以传播新闻

资讯为主,全天播音21 小时,16 档新闻节目约占全天节目总量的70% 。节目突出新闻特色、满足听众多样化需求。每小时一档整点新闻,时效性强、信息量大、内容贴近市民、贴近群众、贴近

生活。无论您身处城市、乡村,宁夏

广电总台新闻广播与您相依相伴!

新闻广播是原宁夏人民广播电台的前身,开播于1958 年3 月。

二、频率发射功率以及覆盖情况新闻广播通过中波891KH Z (发

射功率为200千瓦)和

调频106.1MH Z(发射功率10 千瓦)双频覆盖宁夏全境及陕、甘、蒙等周边省区,受众人口达900 万以上,是我区唯个覆盖全区所有市县和上星的广播频率。

三收听排行情况在2009 年北京中广兴业媒体研究中心所作的

听众调查

及节目研究调查报告中显示,按照听众规模划分,宁夏在银名,拥有的听众群规模为32.65% 与2008 年所作调查排名相比上升了一名,听众规模增加了7.45% 。宁夏新闻广播在宁夏三市(银川、吴忠、石嘴山)地区能收到的中央、省、市

川市能收听到的中央、省、市10 个广播频率中,排名第三

9 个广播频率排名第二位,频率拥有的听众群比例为50.35%

比上年增加了10 个百分点,宁夏新闻广播在宁夏三市是名牌频率。

四、2009 年及2010 年收听率最好的品牌节目

全区新闻联播》、《百姓关注》、《新闻聊聊吧》、《与法

同行》、《空中书场》节目为2009 年及2010 年收听率最高的品牌节目。

全区新闻联播》由宁夏广播电视总台新闻中心负责采

制。

百姓关注》节目自2000 年开播以来,深受听众的好

评。节目以为群众排忧解难作为节目宗旨,采取听众互动的形式,通过开通《政风行风在线》和《百姓热线》栏目,节目时时关注老百姓身边的热点、焦点、难点问题,通过三方通话,直接连线政府各职能部门主要负责人,第一时间现场解答、解决群众的疑难和困惑,使《百姓热线》一头连着政府相关职能部门,一头连着百姓,拉近政府与群众之间的距离,真正成为“值得信赖的能办事、能分忧的贴心热线”。

新闻聊聊吧》节目是一档杂志类广播新闻节目,节目

以科学和人文精神关注社会生活中方方面面的问题,构筑全新的大广播的理念,节目突出新闻性、服务性、参与性。节目以报道新闻事件,追踪热点问题,走近百姓生活,问讯平凡人生,搭起广播与听众沟通的桥梁为宗旨。充分发挥广播

的优势,力求以进行时态将新闻事件、同步报告给听众,给人以鲜活、形象、生动的动态效果。

与法同行》节目是一档新闻专题节目。节目以法律的

视角观察社会,以法律观点评价是非,以生动案例警示人生。

通过案例分析、法律知识介绍及律师咨询,为听众提供法律服务的平台。从法律和道德的双重视角审视社会生活,真实记录当前法治社会生活的一个侧面。

空中书场》节目是一档外购节目。

五、2011 年节目设置等情况:

新闻广播2011 年改版后分为早间版、午间版、晚间版

三大板块。

1、《宁广新闻早间版》下设《新闻聊聊吧》新闻零距离》《博闻知天下》《健康新节拍》四档新闻节目。

新闻聊聊吧》节目以说社会万象,讲百姓故事,评新

闻事件节目宗旨。融新闻咨询服务信息、民生话题与一体,让受众在最短的时间了解周围的世界,满足现代化快节奏生活的需要。采取男女对播的形式。

新闻零距离》节目以把节目打造成为一档以民生新闻

为主体,突出本土色彩,报道百姓关注的民生新闻为主体的新闻栏目,为百姓提供多视角的、多层次的新闻报道为节目宗旨。直击社会问题,关注百姓民生,以民生新闻为主要内容的新闻栏目。本栏目立足本地,放眼国内和国际,荟萃相关社会问题的新闻栏目。民生问题是节目的核心,个性化主

持是节目的风格。采取直播的形式进行播报。

博闻知天下》节目以扩展听众视野,服务百姓生活。

以百姓视角,看城外风云为宗旨。搜集国内外最新时政、经济、文化科技等信息,自行选编,适时制作如城市要闻榜、

科技前沿榜、时尚风向标等小专题,让受众在短时间内对新

闻有一个清晰的轮廓为宗旨。关注社会话题,中外热点,并

给予适当评论。采取直播形式。

健康新节拍》以关爱百姓身心,服务民众健康为节目

宗旨。更新卫生理念,倡导可持续的生活方式,为听众传递健康,使听众认识健康、了解健康、把握健康、拥有健康。

访谈类直播节目

2、《宁广新闻午间版》下设《相约有情天》、《民生热

线》、

新闻大家听》、《新闻故事会》、《891 帮忙团》、《快乐一路行》四档新闻和一档综艺节目。

相约有情天》是一档直播音乐节目,节目以祝福点歌

为内容。

民生热线》以引导社会舆论的认知方向,关注社会群

体的民生要求为节目宗旨。节目由男女主持人分别主持,主要反映自治区有关厅局委办行风建设情况,以及公众对其的

评价、希望和期待;接听群众的生活热线,关注社会群体的在午间版节目的时间内可以随时拨打热线或者发送短信,在

民生要求等内容。节目前、中、后提醒听众有问题或者需要,16:00 的节目中会集中反馈和回复。

新闻大家听》节目以汇集各类社会、民生、体育、交

通、天气、娱乐等新闻事件为宗旨,采用男女主持人对播或多人座谈的形式,突出“聊”新闻的特点,节目以告知、提示、猎奇、消遣为主。

新闻故事会》节目选取可听性强、有悬念的社会新闻

故事,通过录制演绎的方式,讲述新闻故事、再现新闻现场。

节目前、中、后提醒听众有问题或者需要,在午间版节目的

时间内可以随时拨打热线或者发送短信,在16:00 的节目中会集中反馈和回复。

891 帮忙团》以大量包容性的资讯、体现节目的服务

性为宗旨。集中回复听众提出的生活中方方面面的问题,并通过开通热线和短信平台的方式,为需要帮助的听众提供信息发布平台。节目以男、女主持人对播的形式播出,要求轻松、幽默、服务性强。

快乐一路行》以轻松、愉悦、伴随性为节目宗旨,以

社会新闻+旅游资讯+幽默笑话+生活服务性息(如菜价、商

场打折信息、美容信息、气象服务、生活小提示等)为主要内容。节目以男、女主持人对播的形式播出,要求轻松、愉快、陪伴性强、服务性强。

3 、《宁广新闻晚间版》下设《飞越城市间》、《话说天下

事》、《娱乐百分百》、《灯火阑珊夜》四档新闻节目。

飞越城市间》以梳理全国三线以上城市当天城市头

条、民生热点、城市要闻、城市事件、城市人物、潮流元素,

播报异地、同城的物价、旅游、交通、文娱活动等广泛信息。

话说天下事》扫描全球社会新闻、搜罗新近发生的大

事、新事、奇事、趣事,评述全球热点、焦点、难点话题。

娱乐百分百》节目以娱乐、轻松为宗旨.搜集播报娱乐

新闻,奇人奇事、用插科打诨,幽默的语言,播报最前卫时尚、最新的娱乐资讯。

灯火阑珊夜》以轻松的播报和交谈形式,展示人们心

灵历程,感悟生活,和听众一起分享成长的快乐,传递对亲人和朋友的祝福为宗旨,搜集、选择大家想听的故事,感动的故事进行播报,配以舒缓轻柔的音乐,与大家分享真情互动,引起共鸣。

宁夏新闻广播2011年节目表

星期一 星期二星期三

星期四 星期五 星期六星期日

板 块

长度 (分播出 时间

宁夏回族自治区基本情况

宁夏回族自治区基本情况 相关链接:宁夏回族自治区简介(2007.9) 宁夏回族自治区简介(2008.7) 宁夏回族自治区基本情况(2009.5) 宁夏回族自治区基本情况(2011.6) 宁夏回族自治区基本情况(2012.6) 宁夏回族自治区是全国五个少数民族自治区之一,位于黄河中上游,地处北纬35°14′~39°23′,东经104°17′~107°39′之间,接近中国版图几何中心。东邻陕西省,西北部接内蒙古自治区,南部与甘肃省相连。宁夏全区地域面积6.64万平方公里,辖5个地级市,22个市县(区)。截至2013年末宁夏常住人口654万。 自然状况 宁夏地域东西窄南北长,南北相距逾450公里,东西相距250公里。地势南高北低,呈阶梯状下降,平均海拔1000米以上。境内山地迭起,平原错落,丘陵连绵,沙地散布,其中平原占26.8%,山地、丘陵、台地等占73.2%。宁夏属温带半干旱地区,四季分明,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年均降水量200毫米。 按照自然地理和经济条件,宁夏可分为两大板块: 【沿黄经济区】包括银川、吴忠、石嘴山、中卫4个地级市及所辖中宁、灵武、青铜峡、贺兰、永宁、平罗等10个市县(区)。该地区处于河套平原,资源丰富,且组合条件较好,经济发展水平较高。该地区以45%的国土面积集中了全区61%的人口,90%以上的经济总量和94%的财政收入,是宁夏的精华地带和经济发展的龙头,素有“塞上江南”之美誉,是国家规划建设的十八个重点开发区之一。 【中南部地区】包括原州区、西吉县、隆德县、泾源县、彭阳县、海原县、同心县、盐池县、红寺堡区等9个国家扶贫开发重点县(区)以及沙坡头区、中宁县的山区。处于我国半干旱黄土高原向干旱风沙区过渡的农牧交错地带,生态脆弱,干旱少雨,土地瘠薄,资源贫乏,自然灾害频繁,水土流失严重,水资源极度匮乏,经济欠发达,以“苦瘠甲于天下”而闻名全国,是国家确定的11个重点扶持的集中连片特殊困难地区之一。

宁夏回族自治区背景介绍

(中英文对照版) 宁夏回族自治区背景介绍 Ningxia is a beautiful and mysterious place with ancient Yellow River civilization, mysterious Xi xia culture,the rich Hui-nationality atmosphere,spectacular desert scenery, embodies profound cultural heritage,showing the unique natural style.We sincerely invite domestic government agencies,famous enterprises both at home and abroad and all kinds of investors and economic organizations,investment agencies and social groups participate.We are committed to provide the first-class service and make an environment good for all the participants. 宁夏是一个美丽而神奇的地方,古老的黄河文明、神秘的西夏文化、浓郁的回乡风情、雄浑的大漠风光,体现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展示着独特的自然风貌。我们诚挚地邀请国内外政府机构、国内外知名企业、各类投资商、经济组织、投资中介服务机构和社会团体参会、参展。我们将竭诚做好各项服务工作,营造良好的参会参展环境!

宁夏银川市金凤区简介

宁夏回族自治区银川市金凤区简介 金凤区于2002年11月1日成立,是宁夏回族自治区首府-银川市的市辖区之一,位于市区中部,东到唐徕渠,西到包兰铁路,南接永宁县,北临贺兰县,辖良田、丰登2个镇,上海西路、北京中路、长城中路、满城北街、黄河东路5个街道办事处。区人民政府驻黄河东路。总人口12.3万,其中回族人口 3.7万,非农业人口6.4万,总面积263平方公里,其中湖泊湿地面积2.2万亩。银川市党委、政府、人 大、政协等机关驻金凤区人民广场北侧的市行政中心。 1历史沿革 2002年10月19日,国务院批准(国函[2002]95号)调整银川市市辖区行政区划:金凤区辖原新城区的铁东、新城东街2个街道(统称为新城)和原郊区的良田乡、兴源乡(芦草洼吊庄的铁西部分)、银新乡以及贺兰县的丰登乡,区人民政府驻新夏东路。11月1日正式挂牌成立。 2003年8月9日,金凤区按照自治区、银川市的批复,召开了乡镇街道行政区划调整工作会议,就撤销良田乡、银新乡、兴源乡、丰登乡,设立良田镇和丰登镇;整合原铁东、东街街道以及银川高新区的西苑、新苑、神州办事处,重新设立铁东、东街、长城中路、北京中路、上海西路5个街道办事处进行了全面安排部署。金凤区行政区划调整工作于8月24日全面完成。(同时新城东街街道更名为东街街道)2005年底,金凤区辖5个街道(铁东、东街、上海西路、北京中路、长城中路),2个镇(丰登、良田)。2006年,金凤区面积263平方千米,人口13万。区人民政府驻北京中路街道黄河东路789号。 2009年底,金凤区辖5个街道(满城北街、黄河东路、上海西路、北京中路、长城中路),2个镇(丰登、良田)。其中,满城北街、黄河东路两街道是由原东街、铁东两街道重新划界后分别更名而来。2地理环境 金凤区湖泊湿地面积2.2万亩,占总面积的4.6%。平均海拨1100—1200米,土壤类型分为9大类、28个亚类、48个土属及500多个土种或变种。主要为山地灰钙土、草甸土和灰褐土、长期引黄灌溉淤积和耕作交替而形成的灌淤土,局部低洼地区有湖土和盐土分布。灌淤土土质适中,理化性好,有机质含量高,保水保肥适种性广。 凤区属典型的中温带大陆性气候。主要气候特点是:四季分明,春迟夏短,秋早冬长,昼夜温差大,雨雪稀少,蒸发强烈,气候干燥,风大沙多等。年平均气温8.5℃左右,年平均日照时数2800小时~3000小时,是中国太阳辐射和日照时数最多的地区之一。年平均降水量200毫米左右,无霜期185天左右。2006年,总的气候特点是:年平均气温偏高,年降水量、年日照时数大部偏少,年平均相对湿度为51%,平均风速为2.3米/秒,年蒸发量小于历年平均蒸发量,全年无霜期197天。具体情况为: 气温:2006年,金凤区平均气温在10.1℃~11.0℃之间,较常年偏高1.2℃~2.1℃。3月10日~12日、4月10日~12日,出现二次寒潮天气过程,过程降温均在12℃以上。其中4月12日最低气温-3℃~-5℃。6月16日~19日,出现干热风天气。 降水:2006年,金凤区年降水量在143.2毫米~195.8毫米之间。较常年偏多9.5毫米.6月28日,出现了雷雨大风天气,最大瞬时风力达到8级至9级,局部地区出现了冰雹。7月出现区域性暴雨。降水量达到112.5毫米,灵武市临河镇降水量达到130.6毫米,均为有气象记录以来日降水量的最大值。 2006年,金凤区年日照时数在2665小时~3069小时之间。 宁夏回族自治区银川市金凤区于2002年11月1日成立,是宁夏回族自治区首府----银川市的市辖区(现代化区域中心城市中心区),行政区划东到唐徕渠,西到包兰铁路,南接永宁县,北临贺兰县,金凤区地处银川市中心,总面积353平方公里,辖丰登、良田2个镇,上海西路、北京中路、长城中路、黄河

宁夏区情简介

宁夏简介 宁夏回族自治区是我国五个少数民族自治区之一,成立于1958年,全区总人口604万人,其中回族人口211.4万人,是我国最大的回族聚居区。宁夏地处中国西北地区、黄河中上游,总面积6.64万平方公里,平均海拔1090—2000米。年平均降雨量为200—600毫米。黄河从中北部穿越宁夏12个市、县,境内流程397公里。 宁夏自古就有“塞上江南”的美称,农业优势和资源优势比较突出,是全国四大灌区和12个商品粮基地之一,煤炭资源丰富,已探明储量310多亿吨,居全国第6位。电力工业发展潜力很大,石油、天然气储量也比较丰富,具备发展石油、天然气化工的良好条件。 宁夏伊斯兰教经学院 1985年,经国务院批准,宁夏政府征地并配套资金,接受了世界伊斯兰发展银行113.8万美元无偿援助,兴建宁夏伊斯兰教经学院,于1989年建成并招生。学院的办学宗旨是:专门培养和培训爱国爱教,德才兼备,遵纪守法,既有较高经学和文化水平又恪守伊斯兰教功修的高级伊斯兰教教职人员,学制3年。现有教师52人,在校学生300多

人,其中82名女学生。学院开设有文化课、阿拉伯语以及宗教、历史知识课。 白芨滩林场 白芨滩林场位于毛乌素沙漠边缘,经营面积约10万公顷。王有德,林场场长,全国治沙模范。白芨滩林场职工在王有德的带领下,逐渐总结出一套科学有效的沙漠治理方法。经过20余年的科学治理,将沙漠改造成420平方公里的林带,有效地阻止了毛乌素沙漠的南侵,同时使一个濒临倒闭的国营林场起死回生。他们的事迹吸引了国内外的关注,日本友人也加入到他们治沙的行列,在白芨滩林场建起了“中日友好林”,每年都有上百位日本友人前来植树造林。前不久,王有德荣获了“全国治沙模范”的光荣称号,他表示:将继续奋战在治沙第一线,带领全场职工取得更大的治沙成果。 兴泾镇 兴泾镇位于银川市西夏区,是1983年按照宁夏自治区政府“宜川济山、山川共济”的方针从宁夏南部山区搬迁而来。经过20多年的开发建设,昔日的荒漠已经变成绿树成荫、瓜果飘香、人民安居、百业兴旺的引黄灌区。

宁夏回族自治区农业概况

xx农业概况 农业资源 宁夏回族自治区位于东经104°10 '至107°39',北纬35°14'至39°23'之间。境域南北狭长,地势南高北低,南部是黄土丘陵,中部是台地、山地和山间平原,北部是黄土平原,六盘山山地和贺兰山山地耸立于南北两端。 一、土地资源 (一)地形地貌宁夏是个山地和丘陵较多的省区,土地总面积5.18万平方公里,山地面积为81.8万公顷,占总面积的15.8%;山地大都分布于自治区中部和南部。丘陵面积196.8万公顷,占38%,主要分布在银南、固原两地区,是黄土高原的组成部分。台地面积91.2万公顷,占17.6%,主要分布于灵武、盐池两县,属于鄂尔多斯台地的一部分。平原面积139万公顷,占26.8%,主要分布在自治区中、北部。沙漠面积9.2万公顷,占1.8%,主要分布中卫县西北部,属于腾格里沙漠的一部分。宁南山区以水蚀黄土高原地貌为主,中、北部地区以干旱、风蚀地貌为主。 (二)土壤类型宁夏土壤面积494.9万公顷,占自治区总面积的95.6%,面积在10万公顷以上的有10个土类,分别是黑垆土32.8万公顷、灰钙土131.8万公顷、黄绵土120.5万公顷、新积土37.1万公顷、风沙土59.8万公顷、粗骨土21.2万公顷、石质土7.1万公顷、潮土13.1万公顷、盐土13.7万公顷、灌淤土27.9万公顷和灰褐土27万公顷。 二、水资源 宁夏水资源贫乏,量少且质差,时空分布不均,南多北少,夏季多冬春少,是全国水资源最少的省区之一。 (一)水资源总量宁夏多年平均年降水总量157亿立方米(年平均降水量305毫米),平均陆地蒸发总量148亿立方米(年平均蒸发量1800毫米),天然地表水资源量8.9亿立方米,地下水资源量25.3亿立方米,扣除地表水与地下水之间的重复计算量23.7亿立方米,宁夏水资源总量10.5亿立方米,加上每

宁夏的气候概况和特点

宁夏的气候概况和特点 一、宁夏的气候概况及特点 宁夏深居内陆,位于我国西北东部,处于黄土高原、蒙古高原和青藏高原的交汇地带,大陆性气候特征十分典型。在我国的气候区划中,固原市南部属中温带半湿润区,原州区以北至盐池、同心一带属中温带半干旱区,引黄灌区属中温带干旱区。宁夏的基本气候特点是:干旱少雨、风大沙多、日照充足、蒸发强烈,冬寒长、春暖快、夏热短、秋凉早,气温的年较差、日较差大,无霜期短而多变,干旱、冰雹、大风、沙尘暴、霜冻、局地暴雨洪涝等灾害性天气比较频繁。 1、气温 宁夏年平均气温为~℃,呈北高南低分布(图1)。兴仁、麻黄山及固原市在7℃以下,其它地区在7℃以上,中宁、大武口分别是℃和℃,为全区年最高。宁夏冬季严寒、夏季炎热,各地气温7月最高,平均为~℃,1月最低,平均为~℃,气温年较差大,达~℃。 2、降水 宁夏年平均降水量~毫米,北少南多,差异明显(图2)。北部银川平原200毫米左右,中部盐池同心一带300毫米左右,南部固原市大部地区400毫米以上,六盘山区可达毫米。

图1 宁夏年平均气温分布图(℃)图2 宁夏年平均降水量分 布图(毫米) 宁夏降水季节分配很不均匀,夏秋多、冬春少、降水相对集中。春季降水仅占年降水量的12%~21%;夏季是一年中降水次数最多、降水量最大、局部洪涝发生最频繁的季节;秋季降水量略多于春季,约占年降水量的16%~23%;冬季最少,大多数地区不超过年降水量的3%(图3)。 图 3 宁夏全区平均降水量逐月变化图 3、蒸发 宁夏各地年平均蒸发量~毫米,同心、韦州、石炭井最大,超过2200毫米;西吉、隆德、泾源较小,在~毫米之间(图4)。蒸发量夏季最大,冬季最小。 图4 宁夏年平均蒸发量分布图(毫米)

宁夏回族自治区简介中英文

宁夏回族自治区简介中英文

宁夏回族自治区区情简介 An Overview of Ningxia Hui Autonomous Region 宁夏回族自治区成立于1958年,面积6.64万平方公里,2014年总人口661.5万人,其中回族人口占35.6%,是全国五个少数民族自治区之一。辖5个地级市,22个县(市、区)。 Founded in 1958, Ningxia covers a total area of 66,400 square kilometers. The total population is 6.615 million in 2014, of which the Hui people accounts for 35.6%. It is one of the five minority autonomous regions in China. It governs five prefecture-level cities and twenty-two counties (or county-level cities, districts). 自然状况。宁夏全境海拔1000米以上,地势南高北低,落差近1000米,呈阶梯状下降。属典型的大陆性气候,为温带半干旱区和半湿润地区,具有春多风沙、夏少酷暑、秋凉较早、冬寒较长,雪雨稀少、日照充足、蒸发强烈等特点,年平均降水量300毫米左右。 Natural Conditions The average altitude is over 1,000 meters, higher in its south than in its north with a stepping-down drop of nearly 1,000 meters. It is typically continental in climate as a temperate semi-arid and subhumid region, as is characterized by windy and sandy spring, short hot summer, early and cool autumn, long and cold winter, sparse snow and rain, abundant sunshine and strong evaporation. The average annual precipitation is approximately 300 millimeters. 地理区划。在地形上分为三大板块:一是北部引黄灌区。地势平坦,土壤肥沃,素有“塞上江南”的美誉。二是中部干旱带。干旱少雨,风大沙多,土地贫瘠,生存条件较差。三是南部山区。丘陵沟壑

宁夏特产五宝介绍(完整版)

宁夏特产五宝介绍 宁夏五宝之红宝——枸杞 独特的自然地理条件,使宁夏拥有许多独具特色的农副畜产品,其中最主要的是被誉为“红、黄、蓝、白、黑”宁夏“五宝”的枸杞、甘草、贺兰石、滩羊皮、发菜。 “中宁”枸杞 定义 木本植物,浆里呈鲜红色,形似纺锤,更似红玛瑙坠,是宁夏的传统名牌出口商品,以皮薄、肉厚、籽少、品质优良驰名中外。历史上是皇室贡品。枸杞是一种名贵中药,营养成份十分丰富,并有 宁夏五宝枸杞(5张) 很高的药物价值,不仅含铁、磷、钙等物质,而且还含有大量糖、脂肪、蛋白质及氨基酸、多糖色素、维生素、甾醇、甙类等,有润肺清肝、滋肾、益气、生精、助阳、祛风、明目、强筋骨的功能。现应市者多为经过脱水处理的干果,用法主要有三:入药、泡酒泡茶、做菜。它的系列产品有:干鲜枸杞、枸杞菜、枸杞酒、枸杞水晶糖、鲜枸杞罐头,枸杞蜂蜜等。 十全妙用之果 枸杞已经成为宁夏地标式的物种了。只要一提枸杞,人们准会想到宁夏。原因就在宁夏特殊的地理、气候条件造就了枸杞不可替代的优质。宁夏平原土壤谐和,温寒兼容,排灌适时,光照充沛,早穿棉袄午穿纱的温差辅以世代相传的几百年栽培经验,

为枸杞提供了最优质的生长条件,从而使宁夏的枸杞品正久袭、名压群芳。现在,枸杞种植遍及我国20多个省、市、自治区,在欧洲、地中海沿岸国家、北美等国家和地区也广有种植,但是不管在哪里栽种,枸杞打“宁夏”牌才能卖个好价钱。枸杞之于宁夏,已不仅仅是枸杞,而是一个品牌。 枸杞用法 枸杞是一种已经走入千家万户的保健食品,《本草纲目》中说枸杞子能够“久服坚筋骨,轻身不老,耐寒暑。”现代营养分析表明,枸杞子含有甜菜碱、胡萝卜素、多种不饱和脂肪酸、氨基酸、多种维生素等。甜菜碱可抑制脂肪在肝内沉积,防止肝硬化,对保护正常肝细胞有作用。春季,枸杞味甘平补,可单独服用,也可与黄芪喝。夏日炎炎,枸杞子配伍菊花、金银花、绿茶等,可消解疲乏。秋季吃枸杞子配雪梨、川贝、百合等。也可配用一些酸味食品,如山楂等,以达“酸甘化阴”之效。冬季,枸杞子能够平补阳气,宜与桂圆、山药等搭配煮粥,也可配伍羊肉入菜,有御寒之效。枸杞保存宜干燥、通风,忌高温、虫蛀。用硫磺过度熏制可使枸杞子鲜亮,外观鲜红,选购时应注意不可单纯注重外表。一般应以少量长期服用为佳,不可顿服过量。 枸杞产品: “宁夏红”枸杞果酒,融合了多学科最新的基础研究成果和独创的工艺路线及先进的配方,不含蔗糖,不含色素的纯天然养生保健功能型,高科技产品。其成功的保存了枸杞最精华成分,将枸杞提供为方便、安全、营养健康的日常饮用、调理佳品,成功地保留了枸杞最精华的成分,与传统枸杞浸泡酒相比,无论口感、色泽、还是营养保健工效,枸杞鲜果发酵酒都有一个质的飞跃。而宁夏中卫为塞上文化名城,地处黄河之滨,沙坡之畔,香山脚下,是丝绸之路重镇之一。这里有山水对峙,大漠涌泉的奇特景观,古有“温池城“之称,地下矿泉水甘甜醇美,酿酒条件极佳,是具有历史记载600多年的塞上酒乡,中卫自古生产美酒,宋夏时,中卫酒已自成流派,明清时期,中卫酒已广泛融入当地人的日常生活,形成了具有意义的文化风俗—”乡饮酒礼“。近现代,”中卫酒“更随南来北往的客商香飘四海。枸杞原产于我国西北地区,是中华医院定为中少有的药用兼食用、通体皆宝的名贵药材。宁夏中宁枸杞栽培历史悠久,是枸杞自然分布的中心地域,自明朝弘治年间就有了人工大面积种植的历史,是枸杞正宗的原产地,被国务院命名为“中国枸杞之乡”。这里的枸杞以粒大、肉厚、味甘、质柔、营养保健成份高于其它产区而出名、被誉为“中国红宝”,其特有的身价和品质受到世界公认。“宁夏红”采用“中国枸杞之乡”原产地中宁枸杞鲜果精酿而成,最大限度地保留了枸杞鲜果的色、香、味、使它的营养和保健功能得以充分发挥,达到绿色食品标准。 “黄宝”甘草 定义

宁夏概况导游词

宁夏概况导游词 宁夏概况导游词 各位游客: 欢迎大家到宁夏来观光旅游。首先请允许我向各位介绍一下宁夏概况。 宁夏位于祖国的西北内陆地区,黄河中上游,全区土地面积万平方公里,现辖银川、石嘴山两个地级市,银南、固原两个地区,吴忠、青铜峡、灵武3个县级市和6各辖区,15各县。全区人口536万。 宁夏是我国唯一一个回族自治区,回族人口约占全区总人口的13。回民信仰伊斯兰教,全自治区有大、小清真寺3000多座,因此宁夏又被称为中国的“穆斯林之乡”。 宁夏是中华文明的发祥地之一。黄河岸边的灵武市“水洞沟遗址”发掘表明,在3万年前的旧石器时代就有人类在此繁衍生息。秦代时属北地郡,秦军在此屯垦戍边,抗击匈奴。汉代时又分为朔方和西凉刺史两部。唐代时属关内道,农牧经济得到了很大的发展。11世纪初,党项族以宁夏为中心,建立了西夏政权,并创造了灿烂的西夏文化。元灭西夏后,设宁夏行省,取“平定西夏永远安宁”之意,于是便开始有了宁夏的名称。明改制宁夏卫,清属甘肃省。1928年建宁夏省。1654年又撤销省建制,分归内蒙古、甘肃省管辖。1958年成立宁夏回族自治区。 宁夏地处中原文化与草原文化的过渡地带,又是河套文化与丝绸之路的交融区,古老深远的黄河文化、特色鲜明的伊斯兰文化、独一无二的西夏文化、颇具特色的移民文化和浓郁粗旷的边塞文化工具在这块神奇的土地上,从而为后人留下了许多珍贵的遗迹和探寻不尽的奥秘。 游客们,宁夏地势南高北低,山地、高原约占全区的34,剩下的就是平原地区,其中沙漠占宁夏面积的8%。从地形分布来看,自北向南为贺兰山地、宁夏平原、鄂尔多斯草原、黄土高原、六盘山地等,平均海拔在1000米以上。北面的贺兰山脉绵亘250公里成了宁夏平原的天然屏障,南边则为郁郁葱葱的六盘山脉。古老的黄河穿越宁夏中北部地区向北流淌,在宁夏境内总流程达397公里,流经12个县市。黄河宁夏段水面宽阔,灌溉垦殖,他们的辛勤劳动使宁夏成了沟渠纵横、稻香鱼肥、瓜果飘香、风光秀美的“塞上江南”。这从唐代诗人“贺兰山下果园成,塞北江南旧有名”的诗句中就可得到印证。 南高北低的地形决定了宁夏南寒北暖的气候,此外,宁夏地处高纬度,昼夜温差大,白天太阳直射温度相对较高,晚间气流扫射余热温度明显降低,夏日昼

宁夏回族自治区农业概况

宁夏回族自治区农业概况

宁夏回族自治区农业概况 农业资源 宁夏回族自治区位于东经104°10 '至107 °39',北纬35°14'至39°23'之间。境域南北狭长,地势南高北低,南部是黄土丘陵,中部是台地、山地和山间平原,北部是黄土平原,六盘山山地和贺兰山山地耸立于南北两端。 一、土地资源 (一)地形地貌宁夏是个山地和丘陵较多的省区,土地总面积5.18万平方公里,山地面积为81.8万公顷,占总面积的15.8%;山地大都分布于自治区中部和南部。丘陵面积196.8万公顷,占38%,主要分布在银南、固原两地区,是黄土高原的组成部分。台地面积91.2万公顷,占17.6%,主要分布于灵武、盐池两县,属于鄂尔多斯台地的一部分。平原面积139万公顷,占26.8%,主要分布在自治区中、北部。沙漠面积9.2万公顷,占1.8%,主要分布中卫县西北部,属于腾格里沙漠的一部分。宁南山区以水蚀黄土高原地貌为主,中、北部地区以干旱、风蚀地貌为主。 (二)土壤类型宁夏土壤面积494.9万公顷,占自治区总面积的95.6%,面积在10万公顷以上的有10个土类,分别是黑垆土32.8万公顷、灰钙土131.8万公顷、黄绵土120.5万公顷、新积土37.1万公顷、风沙土59.8万公顷、粗骨土21.2万公顷、石质土7.1万公顷、潮土13.1万公顷、盐土13.7万公顷、灌淤土27.9万公顷和灰褐土27万公顷。 二、水资源 宁夏水资源贫乏,量少且质差,时空分布不均,南多北少,夏季多冬春少,是全国水资源最少的省区之一。 (一)水资源总量宁夏多年平均年降水总量157亿立方米(年平均降水量305毫米),平均陆地蒸发总量148亿立方米(年平均蒸发量1800毫米),天然地表水资源量8.9亿立方米,地下水资源量25.3亿立方米,扣除地表水与地下水之间的重复计算量23.7亿立方米,宁夏水资源总量10.5亿立方米,加上每年国家分配给宁夏黄河过境水量40亿立方米,宁夏水资源总量为50.5亿立方米。 (二)可利用水资源量在宁夏水资源中,扣除高矿化度水量和泥沙及年径流量小于5毫米的水量,最大可利用水资源量(P=50%)为5.6亿立方米。另外,在宁夏平原有浅层地下水资源量21.15亿立方米(绝大部分为引黄灌区渠系、田间渗水量),若按60%计算可开采量,即13.2亿立方米,综合黄河过境水量40亿立方米,宁夏可利用水资源总量58.8亿立方米。 (三)水能资源宁夏水能理论蕴藏量211.6万千瓦,可开发利用量90.2万千瓦,占理论蕴藏量的42.6%。宁夏水能资源由黄河干流水能资源(水能理论蕴藏量202.9万千瓦,可开发利用量85.7万千瓦,

宁夏气候概况

宁夏气候概况 【字体:大中小】 2010-06-30 11:02:14 来源:中国天气网宁夏站 宁夏的气候概况和特点 一、宁夏的气候概况及特点 宁夏深居内陆,位于我国西北东部,处于黄土高原、蒙古高原和青藏高原的交汇地带,大陆性气候特征十分典型。在我国的气候区划中,固原市南部属中温带半湿润区,原州区以北至盐池、同心一带属中温带半干旱区,引黄灌区属中温带干旱区。宁夏的基本气候特点是:干旱少雨、风大沙多、日照充足、蒸发强烈,冬寒长、春暖快、夏热短、秋凉早,气温的年较差、日较差大,无霜期短而

多变,干旱、冰雹、大风、沙尘暴、霜冻、局地暴雨洪涝等灾害性天气比较频繁。 1、气温 宁夏年平均气温为~℃,呈北高南低分布(图1)。兴仁、麻黄山及固原市在7℃以下,其它地区在7℃以上,中宁、大武口分别是℃和℃,为全区年最高。宁夏冬季严寒、夏季炎热,各地气温7月最高,平均为~℃,1月最低,平均为~℃,气温年较差大,达~℃。 2、降水 宁夏年平均降水量~毫米,北少南多,差异明显(图2)。北部银川平原200毫米左右,中部盐池同心一带300毫米左右,南部固原市大部地区400毫米以上,六盘山区可达毫米。

图1 宁夏年平均气温分布图(℃)图2 宁夏年平均降水量分布图(毫米)宁夏降水季节分配很不均匀,夏秋多、冬春少、降水相对集中。春季降水仅占年降水量的12%~21%;夏季是一年中降水次数最多、降水量最大、局部洪涝发生最频繁的季节;秋季降水量略多于春季,约占年降水量的16%~23%;冬季最少,大多数地区不超过年降水量的3%(图3)。 图3 宁夏全区平均降水量逐月变化图 3、蒸发 宁夏各地年平均蒸发量~毫米,同心、韦州、石炭井最大,超过2200毫米;西吉、隆德、泾源较小,在~毫米之间(图4)。蒸发量夏季最大,冬季最小。

宁夏简介区

行政区划 宁夏回族自治区简称宁。1958年10月25日成立宁夏回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全区现辖银川、石嘴山、吴忠、固原、中卫5个地级市,下设青铜峡市、灵武市两个县级市和永宁县、贺兰县、平罗县、盐池县、同心县、西吉县、泾源县、隆德县、彭阳县、中宁县、海原县等11个县,另设有兴庆区、金凤区、西夏区、大武口区、惠农区、原州区和红寺堡开发区。 历史沿革 宁夏得名,始于西夏平定。公元1227年,元朝灭西夏后,改名“宁夏”,含有平定西夏、稳定西夏、西夏“安宁”之意。 宁夏回族自治区具有悠久的历史。灵武市水洞沟旧石器时代文化遗址中发掘出来的石器、骨器和用火痕迹表明,远在距今3万年前后,宁夏境内就有了人类活动,他们创造了旧石器晚期的“水洞沟文化”。解放后,在宁夏境内陆续发现了较多的“细石器文化”、“马家窑文化”和“齐家文化”遗址。这些遗址表明,距今六七千年到三四千年前,宁夏南北的“居民”已由母系氏族社会进人父系氏族社会、开始从事畜牧业和农业生产,并与中原地区有了密切的联系。商、周时期,境内有称为胡(北狄)、羌(西戎),后又称为鬼戎、猃狁(熏育、荤粥)的游牧部落活动。周宣王时,曾在“太原”(今固原一带)调查户口,表明当时不仅已有较多人口,而且有了行政管理体制。春秋战国时期,固原南部属秦,其余地区分别为义渠戎、朐衍戎等部族的聚居地。 公元前221年,秦兼并六国后,建立中央政权,宁夏属北地郡。 西晋末年,匈奴人赫连勃勃于407—431年建立地方政权,自号夏,以统万城(今陕西靖边县境)为都城,宁夏属其管辖范围。 唐朝分全国为十道,宁夏属关内道。唐王朝在灵州(今灵武市西南)设大都督府和朔方节度使。安史之乱期间,唐肃宗于756年在灵武登基。 公元1038年,党项族首领李元昊,以宁夏为中心,建立大夏国,国号大夏(因其位于宋王朝西面,故史称西夏)。定都兴庆府(今银川市),国土“东尽黄河,西界玉门,南接萧关,北抵大漠”,“方二万余里”,形成了和宋、辽、金政权三足鼎立的局面。 元朝灭西夏后,设宁夏府路,开始迁入回回人。 明朝设宁夏卫,大批回回以“屯戍人户”的身份被安置在灵州、固原一带。 清朝建宁夏府。乾隆年间,银川发生大地震,原址受损严重,乾隆帝拨下巨银用于重建家园,在城郊建新城,称新满城。乾隆以后,“宁夏至平凉千余里,尽悉回庄”,成为全国最大的回族聚居区。民国初年设朔方道,1929年改为宁夏省,辖除固原以外的现有市、县及内蒙古自治区的阿拉善左旗、阿拉善右旗、额济纳旗和磴口县。 1949年9月23日,宁夏解放,仍沿用宁夏省原称,辖区范围与民国时相同。1954年,撤销宁夏省,阿拉善左旗、阿拉善右旗、额济纳旗和磴口县划归内蒙古自治区,其余地区并入甘肃省。1958年10月25日,宁夏回族自治区成立,辖原属甘肃省的银川专区、吴忠回族自治州、西海固回族自治州及泾源、隆德2县。1969年,内蒙古自治区阿拉善左旗和阿拉善右旗的5个公社并入宁夏。1979年,这些地区又划回内蒙古自治区。

宁夏重点旅游资源介绍

宁夏王牌旅游介绍 《使至塞上》--王维 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 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萧关选候骑,都护在燕然。 “两沙一陵” 沙湖是全国35个王牌景点,聚集了南方秀美的一面、北方大漠雄壮的一面,是独一无二的景色,没有去过的网友也希望大家可以去宁夏观光。在宁夏,还有一“沙”如雷贯耳,那就是沙坡头。沙坡头,是母亲河——黄河和腾格里大沙漠交汇所创造的一处旷世奇观。在这里,大漠、绿洲、高山、长峡交相辉映,美哉,壮哉!唐朝大诗人王维在《使至塞上》这首诗中,把沙坡头最独特的景观描绘为:“大漠孤烟直,长和落日圆” 沙湖。它位于宁夏的西北部,在茫茫的戈壁滩和沙漠里熠熠生辉。它碧波浩荡,百鸟翱翔,芦苇丛生,鱼虾肥美。美,就像一幅水彩画,妙,就像一首抒情诗。沙湖的罕见和美妙是极为独特的。早在1998年,国家旅游局就把它命名为全国35个王牌景点之一,2001年又被授予首批4A级景区,去年被评为5A级景区。西夏王陵位于宁夏回族自治区银川市西约30公里的贺兰山东麓。是西夏王朝的皇家陵寝,在方圆53平方公里的陵区内,分布着九座帝陵,253座陪葬墓,是中国现存规模最大、地面遗址最完整的帝王陵园之一。1988年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被世人誉为“神秘的奇迹”、“东方金字塔”留下了大量的西夏遗迹。 “两文一堡” 一个是神秘的西夏文化。西夏是党项族建立的封建王朝,都城为兴庆府(今为宁夏银川市)。其统治范围大致在今宁夏,甘肃,新疆、青海、内蒙古以及陕西的部分地区,其疆域方圆数千里,东尽黄河,西至西夏位置玉门,南界萧关(今宁夏同心南),北控大漠,幅员辽阔。西夏国在宁夏留下了大量的西夏遗迹,形成了神秘的西夏文化,现在西夏文化国内国外都很热,它和敦煌学一样齐名。一是回族文化,宁夏是回族自治区,大多数人信仰伊斯兰教,形成了浓郁、独特的伊斯兰回族文化,宁夏已开发了这些资源,使更多的人共享这些资源。例纳加户回族风情园。一堡就是镇北堡影视城。原址为明清时代的边防城堡。1961年,尚在农场劳动改造的张贤亮发现它,并在80年代初期将它介绍给了电影界。这里已拍摄了获得国际国内大奖的《牧马人》、《红高

宁夏回族自治区农业概况

宁夏回族自治区农业概况 农业资源 宁夏回族自治区位于东经104°10 '至107 °39',北纬35°14'至39°23'之间。境域南北狭长,地势南高北低,南部是黄土丘陵,中部是台地、山地和山间平原,北部是黄土平原,六盘山山地和贺兰山山地耸立于南北两端。 一、土地资源 (一)地形地貌宁夏是个山地和丘陵较多的省区,土地总面积5.18万平方公里,山地面积为81.8万公顷,占总面积的15.8%;山地大都分布于自治区中部和南部。丘陵面积196.8万公顷,占38%,主要分布在银南、固原两地区,是黄土高原的组成部分。台地面积91.2万公顷,占17.6%,主要分布于灵武、盐池两县,属于鄂尔多斯台地的一部分。平原面积139万公顷,占26.8%,主要分布在自治区中、北部。沙漠面积9.2万公顷,占1.8%,主要分布中卫县西北部,属于腾格里沙漠的一部分。宁南山区以水蚀黄土高原地貌为主,中、北部地区以干旱、风蚀地貌为主。 (二)土壤类型宁夏土壤面积494.9万公顷,占自治区总面积的95.6%,面积在10万公顷以上的有10个土类,分别是黑垆土32.8万公顷、灰钙土131.8万公顷、黄绵土120.5万公顷、新积土37.1万公顷、风沙土59.8万公顷、粗骨土21.2万公顷、石质土7.1万公顷、潮土13.1万公顷、盐土13.7万公顷、灌淤土27.9万公顷和灰褐土27万公顷。 二、水资源 宁夏水资源贫乏,量少且质差,时空分布不均,南多北少,夏季多冬春少,是全国水资源最少的省区之一。 (一)水资源总量宁夏多年平均年降水总量157亿立方米(年平均降水量305毫米),平均陆地蒸发总量148亿立方米(年平均蒸发量1800毫米),天然地表水资源量8.9亿立方米,地下水资源量25.3亿立方米,扣除地表水与地下水之间的重复计算量23.7亿立方米,宁夏水资源总量10.5亿立方米,加上每年国家分配给宁夏黄河过境水量40亿立方米,宁夏水资源总量为50.5亿立方米。 (二)可利用水资源量在宁夏水资源中,扣除高矿化度水量和泥沙及年径流量小于5毫米的水量,最大可利用水资源量(P=50%)为5.6亿立方米。另外,在宁夏平原有浅层地下水资源量21.15亿立方米(绝大部分为引黄灌区渠系、田间渗水量),若按60%计算可开采量,即13.2亿立方米,综合黄河过境水量40亿立方米,宁夏可利用水资源总量58.8亿立方米。 (三)水能资源宁夏水能理论蕴藏量211.6万千瓦,可开发利用量90.2万千瓦,占理论蕴藏量的42.6%。宁夏水能资源由黄河干流水能资源(水能理论蕴藏量202.9万千瓦,可开发利用量85.7万千瓦,已开发利

宁夏历史

宁夏历史 宁夏回族自治区位于祖国大西北东北部,居黄河中上游,北恃贺兰山,南凭六盘山,黄河横穿全境,历史文化悠久,素有“塞上江南”的美誉。早在二万五千年前的旧石器时代,人类就曾在这块大河两岸的沃土上劳动、生息、繁衍。从灵武市水洞沟、中卫市长流水和其他地点的人类活动遗址发掘和发现,表明宁夏北部地区是中华民族古文明的发祥地之一。另外,从六盘山脉、泾河源流域及其周边地区的神话传说、民间故事和有关史料记载分析,也反映出古陇山(即龙山)山脉即今六盘山脉地区是从伏羲、女娲到炎黄古圣之“人文初祖”的活动范围,也是华夏文化的摇篮和黄河文化的主要源头之一。三代以前,这里先后出现过被称为“荤粥”、“鬼方”、“猃狁”、“戎”和“狄”等氏族或部落。到春秋时代,今宁夏地区从北而南,分别是昫衍戎、义渠戎、乌氏戎为主的戎狄部落游牧场所。他们在政治、经济和文化方面,与中原华夏各族,有着密切的联系。直到战国时期,中原秦国才在这块土地上初置乌氏县和昫衍县。秦昭襄王三十五年(前272),正式设立北地郡(治今甘肃省宁县西北),宁夏境内的乌氏、昫衍、富平、泾阳等县隶之,并于南部缘边修筑长城以拒胡,这是中原政权在今宁夏地区建立行政管理机构的开始。 秦始皇二十六年(前221)统一六国,分全国为三十六郡,也包括北地郡。始皇第二年亲赴北地郡巡视,不久又派大将蒙恬率三十万大军出击匈奴,并在河套黄河沿岸筑城屯驻,这是宁夏北部地区的第一次移民开发,水渠开凿,农田垦殖,率肇此时。浑怀障(今宁夏银川月牙湖)、神泉障(今宁夏吴忠利通区西南)军城随之出现。秦朝时期,南部地区的畜牧业发达,“富名遐迩天下”,以乌氏县女大牧主倮(又作赢)为代表,她的牲畜之多,数量无计,只能“以山谷量牛马”,连秦始皇对她都“待比封君,以时与列臣朝请”。由于农业和畜牧业的发展,也带动了手工业和商业交换活动的相应发展。 西汉时期,大规模“募民徙塞下屯耕”大兴开渠引水灌溉,“自朔方以西至令居(今甘肃永登西北)普遍修渠溉田”,使得黄河南岸广大新垦区出现“冠盖相望”的繁荣景象。宁夏的农牧业同样得到全面大发展,时北部是被称为富裕代名词“新秦中”的一部分,南部亦“马匹遍野”,“畜牧为天下饶”。后来又从北地郡析置安定郡,治高平(今固原市原州区),二郡辖县已发展到高平、乌氏、朝那、三水、眴卷、月氏、昫衍、富平、灵州、灵武、廉县等11个。因为这里是防御匈奴入 侵的西部要冲,所以武帝巡视各郡,多 次来到北地、安定地方。为了加强该地军防,他还命令在乌氏县瓦亭关(今固原南)、朝那县萧关(今固原东南)设重防,又在富平县神泉障设北地都尉,浑怀障设浑怀都尉,以加强河防与边塞的军事管理。汉代还在三水县(今同心县东)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