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旅游景观设计要点(一、二)

乡村旅游景观设计要点(一、二)
乡村旅游景观设计要点(一、二)

乡村旅游景观设计要点(一、二)

设计要点一

乡村旅游景观是指在乡村在开发旅游的过程中所形成的旅

游景观格局,包括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的综合表现。乡村丰富的地域文化及乡情民俗构成了乡村旅游景观的主要内容。

按照乡村的区域范围,可以将乡村旅游景观划分为三个层次: 第一层,宏观——村域

宏观旅游景观的范围是指乡村的村域范围。村域范围内具有可度量性的景观组分或区域景观。可将村域形式分为三种: 1)团状。圆形或不规则多边形通常是这类聚落的基本平面形态,南北轴与东西轴基本相等,或大致呈长方形。这是中国最为常见的形态。

2)带状。此类乡村聚落多位于平原地区,通常在河道、湖岸、道路附近成条带状延伸,在黄土高原地区多依山谷、冲沟的阶地伸展而建。

3)环状。多位于山区的环山聚落及河、湖、塘畔的环水聚落。

在这个范围和层次的旅游景观视角下,主要从自然角度进行考量,涉及地质地貌、水文、气候、动植物,以及地域的社会人文历史等方面,全方面考虑环境的诸多自然保护和建设因素,将功能技术和美学因素相结合进行总体设计方案。

第二层,中观——村落

中观旅游景观的范围指村落范围。构成村落旅游景观的各个部分包括了街巷、广场、居住区、标志性景观、边沿景观以及村落周边水系等景观因素。这是村落旅游景观设计的主体部分。

1)街巷。村落街巷是连接聚落节点的纽带。传统村落街巷充满了风土人情,体现出“场所感”。它与公共空间相交融,是一种人性的空间,是村落居民交往和沟通的必要场所,是居住环境的扩展和延伸,是村落居民最依赖的生活场所,具有无限的生机和活力。

2)广场。广场通常是村落的中心和景观标志,是连接各街巷道路、聚集人流的主要地点,同时也是景观节点。乡村常见的广场类型有:宗教性广场、商业性广场和生活性广场。广场通过与道路空间的融合而存在,是村落中居民活动的中心场所,许多村落都是以广场为中心进行布局的。

3)居住区。传统村落居住区通常具有同一性的构成要素,连续的形体特征或是相同的砖砌材料和色彩形成了具有特色的居住区景观。

4)标志性景观。标志性景观通常零散地散布在村落的周边。它们的平面规模并不大,但往往因其竖向高耸或横向展开,加之与地形的结合,成为整个村落景观的补充或村落轮廓线的中心。

5)边沿景观。乡村聚落边沿是指聚落与农田的交接处,特别

是靠近村口的边沿,是人们重点处理的地区,它往往表现出村落的文化氛围和经济基础。

6)水系。村落的选址大多与水有关,除了利用村落周围的河流、湖泊外,人们还设法引水进村、开池蓄水、设坝调节水位,不仅方便日常生活使用和防火,而且还成为美化和活跃聚落景观的重要元素。

第三层,微观——院落

微观旅游景观一般是指院落等小范围的景观。内容包括了小游园、旅游景观小品、建筑景观、庭院景观等。

院落是组成乡村的基本单元。乡土院落的乡土气,最有诗意。作为乡村旅游景观,民居建筑、庭院环境最能体现村落的地域文化和乡风民俗,也是游客体会乡村生活的主要空间。

设计要点二

乡村旅游景观的基本要素

旅游景观的要素是指景观内涵中各要素的构成。在乡村旅游景观中,大致可以分成三种构成要素:

建筑环境景观要素;

农耕文化生存景观要素;

非物质文化要素。

三要素相辅相成,丰富地演绎着乡村旅游景观的广阔内涵。

要素一:建筑环境景观要素

乡村的建筑环境与城市建筑环境截然不同,城市的喧哗、污染与村落的幽静、自然形成了强烈的反差。村落在居住环境上具有明显的特点,主要表现在:

一是乡村范围及周边自然环境上,基本上保持着原有的自然生态环境。

二是住宅周边环境。村落民居四旁通常都进行了绿化,一般有古树、小溪等,同时与树木、菜地混为一体,也是我国山水画的传统主题,居住环境十分优美宜人。

三是住宅和室内环境。传统村落保留着传统的建筑风格,而建筑风格也因地而异。不同民族之间,山区和平原之间都有极其明显的差异。这些传统的建筑,具有浓郁的地方特色,反映出不同的地域文化和历史。这些具有民族和地方风格的建筑,本身就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成为重要的乡村旅游景观。

要素二:农耕文化生存景观要素

农耕文化生存景观实际上更多还是以人类生存环境为中心的。黄河中游黄土高原是农耕文明的发源地,农耕文化在这里有着悠久的历史。在这片黄土地上,景观各异的生存痕迹记录着人类前行的脚步,彰显着人类无穷的智慧。自然、历史、人文诸方面因素推动着社会前进的车轮,景观的发展自始至终都贯穿了人类对生存的需求,从而形成了农耕文明不同发展阶段人类在谋求生存过程中的多种多样的农耕文化景观。比如有碾子、石磨、风

车,以及锄、镰、锨、撅、犁、楼、耙具、筐篓、扁担、辘护、木制独轮车等农具。

几千年来,土地在人们的观念中就是生产作物,生产粮食、蔬菜、水果及其他农产品等。而现代旅游景观学认为,农田和土地都属于景观,属于一种只有在村落才具有的景观。

要素三:非物质文化要素

除了物质要素外,非物质要素在村落旅游景观的要素构成中也十分重要。村落旅游景观非物质文化要素是指村落居民生活的行为和活动,以及与之相关的历史文化。大体上,构成村落旅游景观的非物质要素主要体现在精神文化生活层面,如:宗教、艺术、语言、文字、风俗、民间技艺等。这些因素是村落旅游景观的无形之气,其作用不容忽视;对它们进行研究,就可以透过景观的物质形态表象,深入到旅游景观内部,使村落旅游景观设计研究更加深入。

乡村旅游景观的设计思路

1.乡村性。

营造乡村性可以分别从农耕文化、服饰文化、饮食文化做文章。

(1)做农耕场面。农耕文化是中国文化的本底,更是乡村景观文化的核心,农耕文明与工业文明对比越大,则乡村旅游景观文化的表现效果越好。农耕文化景观意象主要通过两个方面加以营造:把农耕生活的一些典型景象提纯、集粹,源于生活而又高

于生活地再现,如麦场、水车、石碾等;牛背横笛、鸡鸣犬吠、门前小河、集市等都是农耕生活的点缀。

(2)突出“天籁”。乡村夜景正适宜突出明月的清辉、星光的闪烁,这种纯净透明的夜幕,正是时时处于光污染包围中的城市人所追求的新奇感受。

(3)服饰与饮食。淳朴简单的乡村服饰、鲜美无污染的农家小菜,符合城市人崇尚自然、返璞归真的精神追求。

2.情节性。

情节性是指在挖掘当地文化的基础上,按照讲故事的手法组织景观序列。情节性的主要内容是:

(1)围绕特色,强化特征。在某些乡村旅游景观设计中,可以围绕着主题内容、景观特色,强化景观的游乐性、参与性、知识性、趣味性、休闲性等综合休闲活动特征。

(2)多样性和变异性。情节性重在突出该乡村旅游景观与其他地区的差异,要注重内容的多样化和空间环境的多变性。乡村景观的内容、布局应具有一定的灵活性,可以搭建一些临时性的场所,策划设计一些参与性活动。

(3)高度人情化。一切从游客的心理需求出发是设计中应重点突出的设计原则,游人的喜好不同,希望参与的活动各异,应设置大量的可供选择的参与项目、欣赏内容,做到人人皆有其喜欢的项目和内容。

3.地域性。

为什么我们常惊叹并向往于桃花源般的中国乡村布局及美不胜收的民居?实际上他们大多没请设计师创造,而是当地百姓在与场所的长期体验中,在对自然深刻了解的基础上设计的。因此,增强乡村旅游景观的地域性是非常重要的。地域性的主要内容是:

(1)运用当地材料。各地由于地质特点、气候特点不同,在土石、植物、矿产上形成各自的资源特点,这些特征几乎成为“地域基因”,从根本上影响建筑、景观用材及构筑技术的使用,并因此形成景观特点。传统的具有地域特征的建筑环境建设通常是大量性的、经济性要求较高的建设类型,因此能尽量地使用地方性材料资源,是降低造价、节约经费的重要一环,同时也使不同地区的建筑更具个性,风格更加丰富多彩、更能反映出地域特色。

(2)提取并应用当地的“符号”。在乡村旅游景观设计中,风土人情、哲理文脉等方面可以通过象征性设计符号来表达,设计手段以抽象象征为主,这样既能有效地增添环境体系的浪漫韵味,又不至于繁琐和复古。

在进行设计时,首先需要整理当地的文献资料并实地考察,取得建筑和环境的样本,归纳总结出代表当地文化景观特色的符号,包括形态,比例,色彩及组合方式等。其次,在乡村景观符号的创新与构成的过程中,可以多元组合,使用多个符号,使环

境意境丰富多彩;也可以打散重构,即将符号通过分解、裂变、叠合尺度重组、材料重构等手法,建立新的秩序和组合。

4.过程感。

乡村旅游并不是如“XX七日游”之类的赶场式的自然观光游,而是一种休闲度假旅游,因此,乡村旅游园林景观的设计必须留有思考的余地,能够让游客细细品味。人们到乡村去不是只为了看一看,而是感受乡村的气息,对应于这种较长时间、较慢节奏的旅游形式,乡乡村旅游景观的设计需要有“过程感”。

过程感强调旅游景观不能在一点集中展现,而是按照一定的安排逐步深入,通过旅游者自己的探索,发现最美的风景。

景观设计主题与概念要点

【公园篇】 湿地公园 与鱼共乐,忘情山水——无锡五蠡湖 生长型的湿地——新疆克拉玛依东湖公园 以力学策略为向导的Xochimilco 生态公园 “边界共生”——沈阳浑河湿地公园 现代简约风的典范——悉尼5 号湿地生态设计与景观设计水力设施与园区景观和谐共处——查普尔科湖百年纪念公园旋转、继承——Laagland 公园 互动式的流水景色——默塞德公园 “地球天书”——大鹏半岛地质公园 修复与保护——铁岭莲花湖国家城市湿地公园二期设计方案穿越时空的绿廊——张家口城西河湿地公园 蓝河之心——石河湿地公园景观规划设计 梦幻中国风——光明新城中央滨河公园 滨水公园 漕运文化与当代生活的交融——京杭大运河北京通州城市段滨海旅游风情带——南澳月亮湾海岸带景观改造深化设计蜿蜒的生态景观——多伦多当河下游滨水公园

“人在画中以作画”——内蒙古锡林浩特锡林湖景观规划 雄鹰落地,诗意飞行——天津空港加工区东西湖及中心广场景观江山依旧多娇——融侨?淮安环岛公园景观设计 城市与艺术,运动与生态——融侨公园景观设计 都市活力长廊——融侨江南水都?南滨江景观设计 极简风格与历史轨迹的统一——悉尼Pirrama 公园 再造城市滨水景观:东莞石龙绿道公园设计 多种唯一性原则——福州滨江马尾东江滨公园 “绿色海洋”的农耕景观——河北省徐水县滨河公园 都市生态商务花园——重庆永川兴龙湖总体景观概念规划 “一心、一岛、一环”——东营荟萃园 大地艺术式的造景——江宁河定桥城市公园 网趣生境,荡漾乐活——吴江市顾家荡景观方案设计 飘落的“绿色丝带”——波托马克河滨水公园 美学式滨水设计——东南佛斯港湾滨水公园一期工程 环境正义的呼唤者——猎人角滨水公园 对大地的记忆——长崎海滨公园 水边的梦幻桥——里肯公园 城市复兴的完美畅想——BP 公司遗址公园

旅游景观设计

旅游景观设计 (一)旅游景观设计关注的核心问题 旅游景观是旅游景区的主体内容,是体现旅游景区特色、亮点和灵魂的主要载体。旅游景观设计核心关注:如何针对环境资源构建景区生态化和情趣化的游玩氛围和场景;如何塑造或提升景区的主题品牌,打造旅游景观的独特性;如何通过人工建造物体,形成旅游吸引物;如何创造安全、高效、健康、舒适和美丽的旅游环境。 (二)林科院旅游景观设计特色 我院旅游景观设计注重体现“景观主题化、景观情景化、景观生态化、景观游乐化、景观动感艺术化”五化要求,通过旅游景观的独到设计,凸显景区卖点,打造主题品牌;制造景区情境,打造体验旅游;注重绿色生态,低碳环保,提高景区环境标准;融入游乐化的趣味,增强景区吸引力;将游憩方式和景观设计动感艺术化,提高景区科技含量和艺术品位。同时更加注重解决景区发展过程中的实际问题,比如:旅游项目的卖点及景观吸引力薄弱、主题品牌的统一性和特色化杂乱、游憩方式单调、景区的再次提升空间小等系列问题。 (三)旅游景观设计服务范围及内容 我院从旅游规划的角度对旅游景观进行分类。我院旅游景观设计服务主要涉及森林公园、人文风景名胜区、度假村等,各层次设计核心内容如下: 1、森林公园景观设计 森林公园是以良好的森林景观和生态环境为主体,融合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利用森林的多种功能,以开展森林旅游为宗旨,运用景观营造为人们提供具有一定规模的游览、度假、休憩、保健疗养、科学教育、文化娱乐的场所。按照森林公园主要功能、用途及在景区中所处的位置分类,可分为景区入口、游客中心、休憩节点、标识系统等。

2、人文风景名胜区景观设计 人文风景名胜区是历史、文化的古迹,是历史留给我们的宝贵财富,保护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人文生态环境多样性、为游人提供休闲、游览以及开展各种活动的场所是人文风景名胜区景观设计解决的主要问题。按人文风景名胜区的分类,可分为:历史遗迹类、民族(俗)人文风情类、宗教类等。 3、旅游度假村景观设计 旅游度假村是人们为接待以各种度假休闲为目的的游客的旅游开发形式。它是独立的经济实体,向旅游者提供成功配套的全部旅游产品,并获得经济效益,度假村景观是塑造特色环境和氛围。度假村一般分类:旅游胜地度假村、娱乐场度假村、小型豪华度假村、别墅式度假村、主题度假村等。 (四)旅游景观设计深度要求 根据景观设计技术规范体系及开发实际需要,景观设计一般包括方案设计、初步设计、施工图设计三个阶段。 1、方案设计阶段 以旅游总体规划为依据,提出场景设计构思、风格定位、创意性文化场景设计,满足编制初步设计文件的需要;据以编制工程估算。 2、初步设计阶段 确立景区主题思想后,确定场地布局、节点尺度、建设要求等,满足编制施工图设计文件的需要;解决各专业的技术要求,据以编制工程概算。 3、施工图设计阶段 施工图是景区景点施工前的关键程序,必须满足旅游景观尺度、节点、细节的规范性,必须满足施工安装及植物种植需要;满足设备材料采购、非标准设备制作和施工需要;据以编制工程预算。 (五)旅游景观设计阶段及成果内容

城市公园景观设计的要点

浅谈城市公园景观设计要点 摘要:城市生态公园是保护及改善城市系统的生态基础和生态结构,减少大气污染,改善生存环境,保护自然景观以及物种的多样性。城市生态公园的本质还是公园,可以供游人休息,散步,锻炼身体,享受清新空气。人有亲近自然的天性和权利,城市当中的生态公园,不应该以隔离人的活动为代价,而因适当引导和规范人的活动,使之遵循生态原理,创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场所。远景设计研究院提出以下几点的要素: 1、城市生态公园设计的指导思想 生态公园是以森林植物与生态环境等自然景观为主体的郊野型公园, 其规划设计应突出自然景观, 而以人文景观为辅。生态公园在整体上应该是点、线、片、面相结合形成的生态植物群体, 并且通过植物、水体、地形、道路、建筑等要素创造森林公园环境和园林景观。在植物配置上, 采用乔灌草相结合的形式,使具有不同生态特性的植物能够各得其所, 充分利用环境因子, 构成和谐有序、稳定的群落; 在景观上应该体现丰富多彩城市风貌, 体现健康向上的文化氛围。 2、城市生态公园的特征 城市生态公园具有“真”、“健”、“美”的基本特点。 所谓“真”,就是生态公园的建设要体现自然,减少人工雕琢的痕迹,给人们建设真正的自然生态环境。“健”,首先是生态健康,就是生态公园的建设要注重生态效益,要科学的配置,做到防风固沙、水土流失、涵养水源等方面有显著作用;其次是能为人们提供一个旅游、休闲、散步、锻炼、娱乐等生态良性循环的生活环境。“美”,就是景观美学功能, 生态公园是通过绿色植物与建筑、雕塑与绘画的相结合, 营造出自然与意境美。使人们置身其中愉悦心情, 陶冶情操, 提高艺术修养。 3、城市生态公园的景观格局原则 生态优先原则:城市生态公园是建立在以人工生态系统为主导的城市区域内,它以保护自然生态系统为目标。因此,其景观规划应服从于生态优先的原则,即城市生态公园的景观格局规划应首先满足“有利于生态保护的设计目标”,其余的使用功能和美学功能应该尽可能地服从和协调于生态设计的要求。 空间异质性和多样性原则:异质性是景观的重要特征之一,景观空间的异质性的维持与发展是景观生态规划与设计的重要原则。景观多样性是描述景观中嵌块体复杂性的指标,包括斑块多样性、类型多样性和格局多样性。多样性对于景观的生存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它是景观规划设计的准则。 空间异质性依赖于空间尺度,景观中不同斑块的类型与尺度都有不同的变异性和复杂性。空间异质性可以根据其斑块类型的数目和比例、空间排列、斑块形状、相邻板块之间对比度、相同类型板块之间的连接度来形成。 多样性原则不仅讲求的是空间的多样性,也应充分体现在植物品种的丰富性和植物群落的多样性特征上,营造丰富多样的植物景观首先依赖于丰富多样的环境空间的塑造,同时也是为各种植物群落营造更加适宜的生境。 生态可协调性原则:生态可协调性原则是指景观格局构成并不是被动的,完全依据现有自然状况、过程以及现有资源条件来营造景观生态的过程,而是可以主动结合生态、经济、社会等诸多因素来反复协调以最终达到一个满意方案的过程。

《旅游景观的欣赏方法》教学设计

《旅游景观的欣赏方法》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本节课出自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高中《选修3旅游地理》第三章第2、3节。 1、本节课只有1个内容,那就是旅游景观的欣赏方法; 2、本节课贯穿了旅游地理的整个教学,是形成学生合理知识链的重要环节; 3、本节课联系了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在以后学习旅游的相关知识时具有重要意义。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通过学习,使学生了解并掌握旅游景观的欣赏方法;培养学生独立或合作欣赏旅游景观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设置问题情境,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学习了解,使学生在以后的旅游活动中,运用所学方法,更好地获得旅游享受,同时激发学生探究地理问题的兴趣和动机,提高地理审美情趣。 教学重点:掌握旅游景观欣赏的方法 教学难点:观赏时机的把握 教法: 1、启发探究式教学法:教师以启发诱导让学生多思考、多讨论、多想象,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 2、个案分析法:通过举例,具体分析旅游资源的观赏方法。 学法:主动学习法:举出例子,提出问题,让学生在获得感性认识的同时,教师层层深入,启发学生积极思维,主动探索知识,培养学生思维想象的综合能力。 教具准备:图片及视频、多媒体 设计思路:在新课改的主要理念变化中,最明显的变化体现在对知识和技能掌握的过程与方法的变化,也就是获得知识的体验过程。本课的特点为教材内容相对较为简单,而实践性又极强,所以我尝试利用大量图片及视频材料(现阶段主要引用教材及教师口头描述介绍),引导学生“走出”课堂。通过对景观图片的欣赏,学生互助活动归纳出欣赏旅游景观的方法。我的整体思路为观察—分析—归纳—运用,我采用了从实践到理论再从理论指导实践的模式,最后通过家乡旅游资源的评定与欣赏以及大观园入园设计两个活动,结束本课教学。通过活动激发学生探究地理问题的兴趣和动

乡村旅游景观设计思路

用心专注服务专业 乡村旅游景观设计思路 导读:随着人们的收入的提高,社会文明的不断推进,人们不只是要求吃饱,还要吃好,在此前提下,很多人在节假日会喝朋友、家人出去逛逛、玩玩,同时,人们对旅游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这就要求我们的景观设计师们除了在旅游地利用自然景观,还要在此基础上进行人为的景观设计,这里有一篇关于乡村旅游景观设计的论文,请参考。 一、乡村旅游景观存在的缺陷 乡村旅游景观是指乡村在开发旅游的过程中所形成的旅游景观格局,包括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的综合表现。乡村旅游景观区别于其它旅游景观的关键在于以农业为主的生产景观和粗放的土地利用景观以及乡村特有的田园文化和田园生活。相对于国外,我国的乡村旅游起步比较晚,发展却很快,但与其对应的乡村旅游景观却没有同步发展。当前,我国乡村旅游景观的现状是: 1.原始但单调。这集中表现在村域和村落上,都是以原生态的田园风光和村落为主,特别是在北方地区,春夏景观色彩是绿色,秋季是黄色,一到冬季就只剩下光秃秃的山和孤零零的村庄。 2.简陋而粗糙。目前,我国很多地方在发展乡村旅游时,有点赶

用心专注服务专业 时髦的劲儿,并没有认真的打造。导致出现很多简陋而粗糙的乡村旅游景观,比较集中地表现在乡村聚落景观和乡村文化景观。 3.旅游服务设施豪华而失味。在实际工作中发现很多地方在发展乡村旅游时都用混凝土硬化的道路代替原来的石板路,用接近城市星级宾馆的小洋楼来替换古色古香的院落。 二、乡村旅游景观的设计思路 1.乡村性。营造乡村性可以分别从农耕文化、服饰文化、饮食文化做文章。 (1)做农耕场面。农耕文化是中国文化的本底,更是乡村景观文化的核心,农耕文明与工业文明对比越大,则乡村旅游景观文化的表现效果越好。农耕文化景观意象主要通过两个方面加以营造:把农耕生活的一些典型景象提纯、集粹,源于生活而又高于生活地再现,如麦场、水车、石碾等;牛背横笛、鸡鸣犬吠、门前小河、集市等都是农耕生活的点缀。 (2)突出“天籁”。乡村夜景正适宜突出明月的清辉、星光的闪烁,这种纯净透明的夜幕,正是时时处于光污染包围中的城市人所追

旅游风景区景观规划设计说明1

旅游风景区景观规划设计说明 ——昌黎县葡萄沟景区文化、自然生态园 李春雨 摘要:通过对生态园的旅游资源和发展条件进行评价与分析,得出生态园区的项目定位以及建设规划的主导思想,为进行旅游区概念规划定位、促进旅游资源的有效开发提供一种较为现实可行的思路。 关键词:旅游区资源评价景观规划 Studies on Resources Assessment and Positioning of Tourist Areas’Concept Planning Abstract: It proposed the positioning of the ecological park's project and guiding philosophy of the construction plan,which would provide more realistic ideas for positioning tourist areas’concept planning and promoting the effective development of tourism resources, through the evaluation and analysis of ecological park's tourism resources . Key Words: tourist areas,resources assessment,landscape planning 旅游资源是旅游生命力的根本,充分利用自然资源和发掘人文资源及其可持续开发利用价值,成为旅游区规划设计的核心问题。本文通过对中国葡萄酒之乡“河北昌黎葡萄沟景区”的旅游自然及人文资源优劣评价与概念规划定位分析,推循出同类旅游区资源利用和开发的依据和方法。 1、项目概况 昌黎县葡萄沟景区文化、自然生态园工程,位于昌黎县十里铺乡湾里村,前身是“十里葡萄长廊”而得名的碣石山“葡萄沟”景区,国家级3A景区。景区在2005年10月顺利通过了全国农业旅游示范点验收,2006年4月被列为全省三十家乡村旅游景点之一。但是,由于缺乏科学规范的总体规划,“葡萄沟”景区旅游业的发展始终处于粗放型的发展状态:从基础设施的建设、旅游资源的开发利用、旅游产业的宣传促销,到产业的经营管理都还停留在产业发展的初级阶段,严重制约了葡萄沟景区旅游产业的进一步发展。 2、旅游资源评价 2.1以葡萄沟为主体的景观、文化资源具有区域垄断性 本旅游区三面环山,当地居民世代依狭窄的河岸居住,利用房前屋后等空地栽植葡萄秧苗,形成了一条长达4公里的葡萄长廊。沟峪中栽植有上千架葡萄秧,葡萄一穗挨一穗,几乎伸手可摘,为提供大面积的旅游采摘活动提供了基本条件。悠久的葡萄栽培历史形成了与葡萄有关的民俗文化和特色产品。目前葡萄沟的葡萄栽植面积约2000亩,年产鲜食葡萄约100余万公斤,规模大,景观奇,形成了中国东部地区难得的“葡萄沟”,其葡萄生产在华

(完整版)旅游景区给排水规划设计注意事项

旅游景区给排水规划设计 旅游景区给排水工程和服务设施规划设计,应因地制宜,结合旅游景区特点, 打破城市规划设计惯性思维,将给排水设施建设与旅游景区自然环境相融合,做 到满足基本要求的同时达到人们旅游休闲的需求。 一般的旅游景区距离城市或城镇较远,地理环境比较复杂,城市市政给排水 的基础设施无法到达,因此需要注意以下方面的问题。 1、给水水源 旅游景区应当采取多种供水方式。远离都市、污染少的地表水源丰富、水质稳 定的旅游景区可选择地表水作为水源,如溪流泉水、河流湖泊;易开采并适合饮 用的地下水也可作为一种方式开采利用;对于缺水地区则可将雨水处理后作为生 活供水。 方案:(选择距离酒店 3.5公里的半坡12生肖石处水源地,距水源地20米上游有淡水河,可以为水源补充备用) 2、用水量指标 在一般的旅游景区,由于存在较大的流动游客, 80%或 90% 的人口规模属于流动人口,其用水量标准不能依照《城市给水工程规划规范》按人均综合生活用水 指标来测算;在城市或城镇里居民的一天是完整的,而旅游景区的游客是存在周 转率的,一天里可能有几批次的游客周转,因此除过夜游客外,不过夜游客的日 用水量是远小于规范里规定的人均综合生活用水指标的。 3、日变化系数 旅游景区的供水日变化系数和城市城镇的日变化系数也存在很大的差别。目 前的旅游还属于假日经济,因此,在节假日期间,旅游景区的游客规模会远远大 于日常时期的游客规模,有些旅游景区甚至达到几倍甚至几十倍的差异,用水量 也会在节假日期间出现猛增的态势,则不能依照《城市给水工程规划规范》里面 日变化系数的规定,《城市给水工程规划规范》供水日变化系数见下表。旅游景区 的供水日变化系数应当根据景区的实际情况,通过高峰游客量与日常游客量的规 模等数据,再结合其他相关因素进行测算。 表一:城市或城镇供水日变化系数

旅游景观设计的基本理念

谈旅游景观设计的基本理念 旅游景观设计需要从旅游视角出发,树立符合旅游产业可持续发展要求的理念。正所谓“造园之始,意在笔先”(计成)。而其中的“意”可以理解为意境和理念。 “理念”是人们对某种事物的观点、看法和信念,它是进行旅游景观规划和设计的主体和核心,理念的不同,不仅决定了旅游景观规划和设计的风格,同时也决定了旅游景观设计的先进性。因此,保持先进的设计理念尤为重要。 而要树立先进的旅游景观设计的基本理念,首先需要从旅游本质属性来进行分析。旅游本质研究的基本观点:经济是旅游的表象,文化是旅游的内涵和核心属性,通过异地性和暂时性的活动获得愉悦的体验是旅游的本质 关于旅游产业构成一般采用六要素说(行游住食购娱),而对于旅游活动构成的基本要素一般则包括旅游主体-旅游者,旅游客体和旅游媒体。旅游景观是重要的旅游客体,是旅游主体体验的主要对象。要获得高质量的旅游体验,必须要满足旅游者的体验需求,同时还要符合旅游资源可持续发展的特征。 无论分析旅游本质属性还是分析旅游活动的基本构成,都说明旅游景观设计要富有文化内涵,满足游客体验需求,保持旅游吸引物的可持续发展。 为此远景设计研究院我们认为需要坚持三大理念。三大理念分别是:可持续发展、以人为本、突出文化。 一、可持续发展 科学来源:景观生态学、可持续发展理论,景观生态学的基本观点:根据景观生态学的观点,在自然界生存最久的并不是最强壮的生物,而是最能与其他生物共生并能与环境协同进化的生物。可持续发展理论则强调代际公平、代内公平和人与自然的公平原则,强调生态、经济和社会三大效益的和谐统一。

理念内涵,理念发展:生态旅游、可持续旅游、低碳旅游 遵从自然(design with nature):旅游景观的设计首先考虑自然生态环境的保护。美国著名景观设计师Ian Mc.Harg认为,每一块土地的价值是由其内在的自然属性所决定的,人的活动只能是认识这些价值或限制、去适应和利用它,只有适应了才有健康和舒适。不仅要尊重自然的每一个因素,还要尊重自然景观的整体性、尊重自然的客观规律和独立价值,维持自然的生态平衡,这样才能满足人类可持续发展的需要。 西蒙:我们实现的最伟大的进步不是力图彻底征服自然,不是忽视自然条件,也不是盲目地以建筑物替代自然特征、地形和植被,而是处心积虑的寻找一种和谐统一的融合。 尊重自然的独立价值:例如泰山就有“树当道者不伐,石当道者不搬”的圣谕——尊重自然独立价值的有力表现。 遵从自然的根本内涵就是尊重自然规律:按照旅游景观设计所在地域的气候、地形地貌、土壤、水文、植被等自然地理特征。 减少对自然的干扰:“生态旅游”的概念由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于1983年提出。近三十年来,其内涵不断扩充,但有两个要点始终不变:生态旅游的对象是自然景物;生态旅游的对象不应受到损害。 一些自然保护区违反有关管理条例,在缓冲区甚至核心区内开展生态旅游活动;有的只考虑商业需要,在旅游区大造道路、索道、宾馆饭店、停车场、桑拿、歌舞厅及人文景观,降低了植被覆盖率,破坏了自然美;规避生态灾害和生态危害的发生。 因地制宜:旅游景观的设计均是在一定的地段进行,并且是对地段进行有目的的改变。这就需要从浅层和深层认识区域的特征。浅层的特征是地域自然综合体的生态自然完整特征,譬如植被、气候、土壤和地形之间的和谐,旅游景观与周围自然景观的统一,建筑的

乡村旅游景观整治规划设计探讨

乡村旅游景观整治规划设计探讨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乡村旅游获得了鲜活的生命力,而只有合理规划乡村景观才能促进农村经济的健康发展,进一步丰富乡村旅游内容,笔者结合多年实践工作经验,首先指出了当前乡村旅游景观规划中存在的一些问题,接着论述了针对性解决策略,希望对乡村旅游景观规划有所帮助。 一、乡村旅游景观规划的主要内容 最近几年,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乡村旅游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会,而只有做好景观规划与旅游规划,才能促进乡村旅游的健康发展,旅游与景观是紧密结合在一起的,因此只有将景观规划与旅游规划融合在一起,才能收到更好的经济效果。 (一)整体景观 景观规划就是指利用景观地理环境,依据景观生态系统特点与规律,围绕人居环境建设,实现区域、城市、乡村、风景名胜区等系统化的过程。景观规划重视创造环境空间,主要是在物质环境与空间形态等方面的合理想象。 (二)乡村旅游景?^ 乡村景观属于众多区域景观中的一种,有着与众不同的

特点、内容、意象。乡村景观的主要内容包括乡村田园、乡村聚落、乡村建筑、乡村农耕文化、乡村民俗文化等。乡村旅游规划就是根据当前的乡村景观实际情况在时间与空间 上进行再次设计,是为了促进乡村旅游的健康发展,是为了提高当地居民的生活状况,乡村旅游景观规划主要以创造适宜人旅游的空间为主,围绕景区物质环境、空间形态、文化意境而开展的又一次创新,实现乡村旅游区域的系统化发展。 (三)乡村旅游景观的特色 乡村旅游景观的重要组成部分包括自然环境、物质因素、非物质因素等。不同于度假旅游、会展旅游、体育旅游、科技旅游,有着与众不同的特点:第一,开阔,能够带给人一种无边无垠的感觉;第二,有层次,大量的自然山水可以产生一种层次感,结合一年四季不同的自然风景使人陶醉其中;第三,心理满足,人来自于大自然之中,当然也希望回归大自然,闻到乡土气息可以使人气定神闲;第四,人文特点,乡村当中存在着大量的庙宇、古建筑,其中包含着丰富的人文历史情怀,能够对人产生一种吸引力。在乡村旅游的开发过程中,要立足于乡村发挥农业农村中丰富资源的作用,以创办休闲旅游为主,实现旅、农、工、贸的结合,使乡村旅游呈现明显区别于城市旅游的特有景观特色。 二、乡村旅游发展中景观规划面临的主要问题

景观设计重难点要点

含义 meaning说“同一景象的十个版本”(tenversion softhesa mescene,1976):景观是人所向往的自然,景观是人类的栖居地,景观是人造的工艺品,景观是需要科学分析方能被理解的物质系统,景观是有待解决的问题,景观是可以带来财富的资源,景观是反映社会伦理、道德和价值观念的意识形态,景观是历史,景观是美。关键字:景观 景观设计学;景观设计师;景观设计专业 景观(Landscape):是指土地及土地上的空间和物体所构成的综合体。它是复杂的自然过程和人类活动在大地上的烙印。 景观设计 景观(landscape),无论在西方还是在中国,都是一个美丽而难以说清的概念。地理学家把景观作为一个科学名词,定义为一种表景象,或综合自然地理区,或呈一种类型单位的通称,如城市景观、草原景观、森林景观等;艺术家把景观作为表现与再现的对象,等同于风景园林师则把景观作为建筑物的配景或背景;生态学家把景观定义为生态系统或生态系统的系统;旅游学家把景观当作资源;而更常见的是景观被城市美化运动者和开发商等同于城市的街景立面,霓虹灯,房地产中的园林绿化和小品、喷泉叠水。而一个更文学和广泛的定义则是“能用一个画面来展示,能在某一视点上可以全览的景象。尤其是自然景象。”但哪怕是同一景象,对不同的人也会有很不同的理解,正如meinig所说“同一景象的十个版本”(ten versions of the same scene,1976):景观是人所向往的自然,景观是人类的栖居地,景观是人造的工艺品,景观是需要科学分析方能被理解的物质系统,景观是有待解决的问题,景观是可以带来财富的资源,景观是反映社会伦理、道德和价值观念的意识形态,景观是历史,景观是美。 作为景观设计的对象,景观(landscape)是指土地及土地上的空间和物体所构成的综合体。它是复杂的自然过程和人类活动在大地上的烙印,可被理解和表现为: 风景:视觉审美过程的对象; 栖居地:人类和其他生物生活的空间和环境;

旅游景观美学

前言: “旅游美学”是以旅游审美活动为其特定研究对象的一门泛学科。“旅游景观美学”作为旅游美学重要的研究内容,是以自然景观美及其欣赏方法、人文景观美及其欣赏方法为研究对象,从中总结其规律性的一门学科。 作为主要从事开发旅游资源、塑造旅游景观的从业人员,掌握一些基础的旅游景观美学理论知识,学习一些旅游审美的基本方法,提高审美修养,陶冶审美情趣,树立正确的“旅游美学”观,将对更好地参与旅游项目开发工作大有裨益。 我们尝试着收集一些有代表性的旅游景观的案例介绍给大家,希望能够起到一点抛砖引玉、举一反三的作用,对大家在工作中遇到的一些问题有所启发和帮助。 “旅游景观美学”专题之一 巴厘岛度假村特色建筑及景观设计 1、“巴厘岛”特色的形成 巴厘岛是印度尼西亚群岛中的一个小岛,它邻近赤道南端,无暴风侵扰,气温常年保持在日均27℃左右。岛上的地形变化极大,因而形成多样的风景特色:美丽的梯田、苍翠的山林、平静的湖泊、壮丽的火山、宽阔的海岸及悬崖等。巴厘岛的优美环境和独一无二的文化象磁铁一样吸引着海外的艺术家、建筑师和旅游者纷至沓来,从自己已知的文化中提取素材并与本岛或亚洲的风格相结合,建造自己的住宅。尽管他们设计的建筑各有特点,但有一点是相同的:他们都乐于接受巴厘岛的传统材料和手工艺术,并热衷于使用当地的茅草屋顶。 1977年,政府当局规定:岛上所有新的城市建筑必须具有“巴厘岛特征”。在本岛建筑师和重视地域特征的西方建筑师的共同努力下,一种现代的“巴厘岛”风格的建筑出现了:他们巧妙地运用传统的和现代的材料,如茅草、原木、竹子、陶瓷、石头、玻璃和钢等,使传统建筑被一种更具想象力的空间代替。 2、“巴厘岛”风格的建筑设计 建筑师们对建造具有巴厘岛特色的建筑进行了多方位的尝试,重新诠释了热带生活艺术的建筑特征,主要表现为:

乡村旅游规划案例集

乡村旅游规划案例集 随着乡村旅游的发展,远景近年来也不断丰富乡村旅游规划设计经验,对行业动态和相关政策法规也认真学习,对乡村旅游产业发展模式、乡村特色休闲及景观建筑设计、乡村游乐项目策划、农家乐升级、民俗村度假开发、古村落文化休闲开发、农业生态园打造等方面进行了深入研究,成功拓展休闲农业园区策划、特色农业观光主题园区、休闲农业博览园、特色采摘度假区、新农村整体规划设计、新农村风貌设计、乡村旅游景区规划、乡村主题度假区规划、乡村会所、温室建筑设计等等。 国外案例: 一、法国普罗旺斯,拥有最丰富的乡村度假地 法国南部地中海沿岸的普罗旺斯不仅是法国国内最美丽的乡村度假胜地,更吸引来自世界各地的度假人群。普罗旺斯的特色植物——薰衣草机会成为普罗旺斯的代名词,其充足灿烂的阳光最适合薰衣草的成长,因此,游客不仅可以欣赏花海,还带动了一系列格式薰衣草产品的销售。除了游览,其特色美食——橄榄油、葡萄酒、松露也是享誉世界。还有持续不断的旅游节庆活动,以营造浓厚的节日氛围和艺术氛围,不断吸引来自全球的度假游客。 二、澳洲葡萄酒庄园,乡村产业与乡村旅游的完美结合

澳洲乡村葡萄酒庄园已成为澳洲本地及世界旅游市场的热门度假项目之一。最具特色的当然还属其葡萄酒酿造业,澳大利亚的葡萄酒蜚声海内外,以口感好、甜味始终,价格实惠著称。游客不仅因葡萄酒而来,也因其特色壮丽的葡萄种植园和庄园城堡的特色景观。葡萄酒庄园还围绕葡萄酒酿造开展了丰富的旅游活动如:葡萄采摘、葡萄酒品尝、参观葡萄酒酿制过程、参加酒艺培训学校等,完美的结合了乡村产业与乡村旅游。 远景案例: 一、康绿鲜生态农业庄园

康绿鲜生态农业庄园位于彭镇沿河坝村,紧邻成新蒲快速通道。占地约929亩,地势平坦,土壤质量较好。气候温和,发展条件较好。远景将康绿鲜以打造集示范、教育、生产、度假、观光于一体的综合服务园区为设计理念。立足生态原则,结合国内庄园的发展形势与优秀范例来进行布图与设计。此次设计灵感主要来自“田园地方”这一传统文化。设计以正南正北,正东正西方向为两条主要景观轴线,外轮廓形似卵圆形的多功能体验区是农庄的核心,象征“天圆”,内部道路系统围绕两条轴线分布,象征“地方”,以此实现外圆内方、天圆地方的分布方式。农庄的种植区栽植模式围绕正南正北、正东正西两条轴线来分布,道路系统围绕整个园区穿插分布,使整个园区感官上更具规模,操作上更科学合理,同时有利于作物接受充足光照,良好的生长。 二、仁寿清见开发示范园

乡村旅游开发景观规划要点总结

农业旅游进程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深,城市居民终会厌倦钢筋混凝土丛林式的生活,向往田园、生态、绿色的生活方式;同时,在中国,随着城市化进程快速推进,国民经济持续高速增长,正面临城乡经济发展水平差距不断拉大,农业生产力发展相对滞后,耕地、水资源短缺以及城市环境恶化等重大挑战。因此,开发多种模式的乡村旅游业将是未来旅游方向的重要议题之一。

城市化与都会农业 世界在城市化,全球已有超过一半以上的人口居住在城市当中,未来数十年中,此份额更将增加至四分之三。 中国近年来的城市化进程无疑领跑全球,中产阶级的兴起带来消费力的大幅增加并随之对于高质量、安全及高价值便利产品的需求。传统的城乡差别在现代大都会中已不复存在,而高质稳定的农产品生产供应产业链则因此呈现出前所未有的战略价值。‘都会农业’正是为使农业生产适应21世纪的城市网络发展建设而形成的全新发展模式,在全球各大城市及其周边建立集农业生产、加工、贸易、研发、教育、示范等功能为一体的大农业网络,与大都会地区的实际发展需求与条件有机地整合在一起,为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提供长期稳定的动力支持。

一·农业旅游的主要类型 农业旅游的形式多种多样,规模可大可小,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几种主要类型 1·体闲娱乐型(农家乐) 这是一种综合性的农业旅游。即在城市近郊或风景区附近开辟特色家园、果园、菜园、茶园等,游客不仅可以观光、采摘、体验劳作、了解农民生活、享受乡土情趣,而且可以住宿、度假和游乐。这是国外农业旅游最普遍的一种形式,在我国逐步发展成为体闲型“农家乐” 2·观光参与型 开放成熟的果园、菜园、花圃、鱼塘等让游客入内摘果、拔菜、赏花、垂钓享受田园乐趣。对于生产来说,虽然增加了道路、凉亭、水池、座椅等旅游设施的投资,却减少了农产品的采摘、仓贮、运销费用,农产品价格仍然富有较强的竞争力。此外,还可由农展提供土地,让市民参与劳作的园地。 3·农业公园型 按照公园的经营思路,把农业生产场所、农产品消费场所和体闲旅游场所结合于一体。 4·科普教育型 这是兼顾农业生产与科普教育功能的形式,即利用农园中所栽植的作物,饲养的动物以及配备的设施,如特色植物、水耕作物栽培、传统农具展示等,进行农业科技示范、生态农业示范、为青少年和城市居民传授农业知识5·民俗农庄型 在具有地方或民族特色的农村地域,利用其特有的文化或民俗风情,提供可供夜宿的农舍或乡村旅店之类的旅游场所,让游客享受浓郁的乡土风情以及别具一格的民间文化和地方习俗 二、设计开发原则 1·原真性原则 乡村旅游之所以富有魅力正在于其立足于淳朴的农村风俗和传统,因此在开发中一定要注意保护有形和无形的文化传统,在旅游设施和旅游项目的开发中要与当地特有文化和氛围相协调。 2·动态参与原则 游客旅游体验丰富程度与项目的参与性密切相关。只有游客亲自实践,才能领会其真正乐趣。朱家营村旅游开发应从旅游者需要入手,充分让游客参与到各个旅游项目和活动中来,以增加其体验。 3·系统规划原则 乡村旅游发展应从项目策划、线路设计、环境治理、纪念品开发、经营管理、食宿排、人员培训等各方面对阜平各旅游区进行了系统设计,对吃、住、行、游、购、娱旅游六要素均进行了详细筹划性。

景观规划设计(中文)

中国海洋大学本科生课程大纲 课程属性:公共基础/通识教育/学科基础/专业知识/工作技能,课程性质:必修、选修 一、课程介绍 1.课程描述: 本课程是针对高年级学生开设的专业知识层面的选修课,是景观规划设计学科与行业的导览课程,主要讲授景观规划的发展历史,景观规划设计的基本理论、主要步骤与方法,以及典型类型景观的规划设计原则与方法。通过本课程学习,使学生对景观规划设计这个学科和行业有比较全面的认识,理解并在实践中运用景观调查、分析、评价、决策、规划、设计的基本方法和技术,通过团队合作、跨学科知识的综合运用,培养严谨求实、团结创新的精神。 2.设计思路: 本课程是旅游管理专业高年级专业课程,需要建立学生对于景观规划设计这个学科和行业正确全面的认识,又要突出在旅游景观规划方面的特色。课程从理论到应用,从概述到典型景观分析,层层推进,主要可以包括三个部分。 景观规划设计概述:重点讲授景观生态规划设计的相关概念、景观生态规划设计的发展历史、景观规划设计与相关学科关系等,使学生对景观生态规划设计课程有初步的整体认识。 景观规划设计的理论与方法:从三个方面介绍景观规划设计理论方法论,包括景观 - 1 -

形态与景观美学、生态学与景观生态学、环境行为学;从地形地貌、植被、水体、道路与铺装、建筑设施与小品等方面介绍景观规划设计的基本要素;并讲授景观规划设计的程序及各环节的工作方法、工作内容及要点。 典型景观的规划设计:包括城乡游憩空间和旅游地景观规划两大类,前者主要讲授广场、绿地、滨水区等的规划原则和方法,后者主要讲授风景名胜区、历史文化保护地、度假区等的规划原则和方法。 3. 课程与其他课程的关系: 本课程是为高年级旅游管理专业学生开设的专业知识层面的选修课,需要学生对旅游资源、旅游规划与开发有一定的认识基础,与旅游地理信息系统、旅游规划与开发等课程共同组成旅游管理方向旅游规划方面的课程群,也可为下一步进入旅游规划设计企业实践奠定必要的基础。 二、课程目标 学生应该在课程结束时对景观规划设计这个学科和行业有正确全面的认识,掌握景观规划设计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并具有一定的实践能力。具体包括: (1)掌握景观及景观生态规划设计的内涵和相关理论,并可以用其解释和分析现实中的景观问题; (2)初步掌握景观生态规划设计的程序和方法以及旅游地、城乡开放游憩空间的等不同类型景观的规划设计原则与方法; (3)针对实际问题开展小组研究(包括区域分析、场地评价、案例研究、文献研究、方案策划、方案描述等),运用景观调查、分析、评价、决策、规划、设计的基本方法和技术,并通过口头报告或书面研究报告形式提供研究结果,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团队合作、自主学习的能力。 - 1 -

XXX文化旅游度假区规划思路

XXX文化旅游度假区、旅游商务区 景观规划思路 一、项目定位 旅游度假区和旅游商务区 二、景观规划理念与目标 规划理念: (1)景观空间的开放性与私密性相结合; (2)景观的可游性、可赏性和可参与性; (3)景观的生态性和以人为本的设计; 目标:打造旅游地产形象,提高生活品位,完善休闲养生功能,为现代城市居民及商务人士提供一处休憩、游赏、观景与交流的场所。三、设计关键词 古朴、休闲、生态 四、规划原则 1、生态性设计原则: 围绕以植物造景为主的生态型景观的营造,利用植物的不同生态习性及形态、色彩、特性等营造各具特色的景观区域,植物配置要保留原有大树及部分其它植物,运用乔、灌、草三者相结合构筑多层次植物群落,在有限的绿地范围内产生最大的生态效益,达到春季花烂漫、夏季绿意盎然、秋季硕果累累、彩叶绚烂、冬季青葱静谧、意境悠长。 2、亲水性设计原则: 水,对人类有着天然的亲和力,在建筑与密林中间时而可见汩汩涌出

的泉、淙淙流淌的溪、水边乱石堆叠,水上小桥横跨、音乐喷泉、悬崖飞瀑,足以荡涤人们忙碌的心灵,在戏水中得到彻底的放松。3、休闲性设计原则: 休闲性是旅游及生活性景观重要的特征之一,是体现现代景观设计的“人本主义”原则的重要标志之一。为了给人们快节奏的生活带来欢乐、悠闲、幽雅的感受,在设计中精心设置蜿蜒曲折的园路游廊,古朴典雅的休息观景亭、台等,达到道路线型流畅、曲径通幽、移步换景的效果,廊边可置“十八相送”雕塑,勾起人们无限怀古情愫。 五、总体布局规划设计 景观总体布局: 总体布局上按点、线、面相结合的方式,将一条曲动的主游路把一系列景观节点很好的连接展开。 (一)、古塔景区: 主景区中心为一古塔,广场为完全对称式布局,塔角悬挂古色风铃,塔前营造旱地喷泉,两侧为石构艺术小品及花坛,绿地内种植各色花灌木组成不同的色彩,视觉效果强烈。近水处设木制亲水观景平台,可满足人们的亲水心理,同时亦可满足举家到此观景、嬉戏、健身的不同层次的需求。该景区位于半岛制高点,成为视觉的凝聚点,具有强烈的感染力和向心力。 (二)、悬崖飞瀑景区 该景区位于悬崖前端,观景亭与观景台倚崖而建,悬崖上宫墙巍峨、栈道迂回,崖前一挂飞瀑倾泻而下,气势非凡,与幽静的湖面相映成

旅游景区规划设计要点

随着近年来国内旅游热的流行,每到国庆黄金周这种国民假期全国各地的景区都是游客爆满,但是人潮过后,在旅游淡季许多景区都是门可罗雀。在这种背景下,不少景区期望通过改造自身软硬件设施来提升淡季时人流量。旅游景区规划则是改造项目的重中之重,那么如何做好景区的改造规划呢? 一、从旅游者角度看,旅游景区规划设计应强调“以人为本” (一)一切为游客着想 1.在前往和离开景点的路线上设标志系统,方便游客找到景点。 2.游客进入景点后,有初步了解景点的需要,有导游图或示意图,以及摆放游客可以自取的宣传品,游客还可以自己选择讲解员或电子导游系统。 3.景点的路线能够引导游客在节省时间和精力的状态下全面地 游览景点; 4.要有人性化的辅助设施,如饮水处、卫生间和餐饮店要合理分布。

5.交通要畅通,没有通达的交通,就不能保证游客空间移动的顺利进行,要有方便的停车场和入口、出口,能够“进得去,散得开,出得来”,否则,游速缓慢,影响游客的兴致与心境,不能充分实现其价值。 5.要设有明显的环保标志和投诉电话等监督标志。 6.不仅要设计出有形的建筑物和场地,而且要充分考虑游客的体验,从更细微的方面考虑游客的感受,为提高游客的舒适度,提供贴心的服务。如在多雨的地方设计避雨场所等。大连老虎滩极地海洋动物馆面对游客等待动物表演的焦急心态,启发他们投资300多万元安装了LED大屏幕,使提前入场的观众在观看互动游戏过程中快乐等候;自驾游的增多,大连“的哥”礼让外地车辆的感人故事,启发他们改建了2万平方米的生态停车场,让爱车停在一片绿荫下。 7.设计应该有一个吸引人的“立意”,立意就是设计师和游客的感情寄托之处。不含感情的景点几乎没有存在的价值,通过对风景的立意来宣扬旅游的健康和吸引旅游者的情感。 (二)应考虑到有特殊需求的游客

乡村旅游景观规划设计存在的问题

乡村旅游景观规划设计存在的问题 我国的乡村旅游起步较晚,目前尚处于从导入期向成长期过渡的阶段。乡村旅游的发展速度较快,各种农业观光园、农家乐、采摘节等乡村旅游形式也丰富多彩。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总体来看,乡村旅游还是一个新事物,正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乡村旅游缺乏科学合理的景观规划设计理论与实践指导,景观功能欠完善、形象品质不高、生态环境遭到破坏等众多制约乡村旅游发展的问题非常严峻。1、景观功能缺失 随着乡村旅游的深入发展,游客对乡村旅游景观功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目前的问题主要表现为:乡村旅游景点游憩功能比较单一;交通组织缺乏系统性;③动态、体验性的参与项目缺乏;④对游客食、宿、购等方面的需求考虑不足。此外,由于乡村旅游地处市郊或乡村,各项旅游服务商品及市政配套设施不够完善。 2、景观形象模糊 感受乡村独有的闲趣、野趣。然而由于受到城市文明、工业文明的影响,存在着对乡村特色形象不够重视甚至无意识状态。其一是经营农户容易从自己的角度去理解城市游客的需求,常常把极具地方特色和自身特色的东西花大力气改造成大众化的东西。比如以经营园林花木为主的花农,放弃了自己的专长,把花木庭园改作露天饭堂或卡拉OK厅,追求急功近利。"你们城里有的东西我们样样不缺"常常成为他们骄傲的口头禅,这是一种"围城现象"。城市人希望在农村享受到

原汁原味的农村本色生活内容,这与经营者的理解刚好错位,劳神费力却削弱了景区的特色和吸引力。其二是设计人员盲目将城市景观形象移植到乡村旅游区,用城市景观设计的手法处理乡村旅游区景观资源,乡村出现了宽阔笔直的大道,规整的布局,空旷的广场,过多人工修饰的园林,不合时宜的欧化建筑等。 3、景观生态破坏严重 乡村旅游开发过程中,山体受损、树木被砍、古屋被拆、湖塘被填、村道被堵、到处涂鸦的现象层出不穷,不少乡村旅游地失去了宝贵的自然生态魅力。诸多不良因素及行为,如过度地宣传与开发建设造成景观的不和谐,游客的不文明行为造成视觉的污染,随意地采石修路使得山体滑坡、水土流失等,均会影响和破坏乡村原有的生态环境,导致水质污染、生物多样性降低、生态平衡失调等,使得乡村旅游地景观质量下降,乡村旅游地的市场吸引力也随之减弱,其生态环境危机不容忽视。

浅谈旅游规划中景观设计理念与运用 施颂一

浅谈旅游规划中景观设计理念与运用施颂一 摘要:简述了景观设计在旅游规划中的地位及意义,针对景观设计在旅游规划 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景观设计在旅游规划中的设计理念与原则,并阐述了景观 设计在旅游规划中的运用手法,旨在使景观设计更好地为旅游景区的发展提供服务。 关键词:景观设计,旅游规划,设计理念,自然环境 随着旅游者对旅游地的要求越来越高,景观与旅游规划结合,逐步形成了旅游景观。旅游景观是指运用景观设计的理论及手法,对原创地自然资源及人文资源进 行分析和挖掘,而后对其包含的各种景观要素在空间分布、景观构成、旅游行为 等方面进行统一的规划与设计。 1景观设计在旅游规划中的地位及意义 1.1地位 1)景观设计是旅游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景观设计既是整合旅游区规划形成统一、有序、主题明确的整体规划的主要方式,又是使旅游规划体系趋于完善和 成熟的必然选择。 2)景观设计是旅游规划的重要基础理论。景观指某地区或某种形态的自然景色,也指人工创造的森林景观。其规划设计必须同时满足科学性和艺术性,并在 设计中找到与自然环境要素的契合点,形成旅游规划中的亮点及特色,是整个景 区环境设计中最关键最基础的部分。 1.2意义 1)提升景区品质。某一区域的景观就是本地区植被、水纹、地形、原生建筑等综合形成的具有当地特色和能形成旅游吸引物的综合体。同时还包括地方民族 特色、风俗习惯等。景观设计在对这些要素进行各项分析后,找出区别于其他景 区的景观特质,进行设计创作,形成独特的景观效果,从而提升该景区品质,使 其在众多旅游项目中独具特色,增加对游客的吸引力。 2)实现旅游发展及环境保护的双重目的。环境是旅游业发展的自然资源,是旅游发展的重要资本,环境一旦因旅游的开发而遭到破坏则很难补救。所以,在 运用景观设计开发利用旅游资源的时候,应限制在生态系统承载力的范围内,减 少对环境的破坏,并积极寻求保护性开发措施,促进旅游开发与环境保护协调发展。 2景观设计在旅游规划中存在的问题 旅游活动的重要目的是让游客感受真实的风土人情,而有些景观设计为了丰 富景观资源、获得一定经济利润,刻意营造人文景观,没有结合地方特色对其历 史和文化底蕴进行挖掘,使人文景观背离当地原生文化,导致景观失去地域特色,让游客的游览兴趣大打折扣。例如古城丽江大量引进外来人口,当地原汁原味的 古朴气息已不复存在,商业气息弥漫整个古城。 3景观设计在旅游规划中的设计理念与原则 3.1与原创地自然环境的融合 利用场地原有的植物、石材、环境色彩等设计亭桥、建筑、植物群落等。如 在设计时巧妙的将原有植物与引进植物融为一体,并尽量减少人工的痕迹,在设 计以自然环境为主的景区时,可仅做一些步道和休息设施,并尊重当地的文化传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