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聚磷酸改性沥青研究现状与展望

合集下载

多聚磷酸对不同沥青的改性及改性机理研究

多聚磷酸对不同沥青的改性及改性机理研究

Mo d i f i c a t i o n a n d I t s M e c ha n i s m o f Di f f e r e n t As ph a l t s b y P0 l y ph O s p h o r i c Ac i d
ZHANG He n g — l o n g , SHI C a i - j u n , yU J i a n — y i n g , SHEN Ju — n a n 。
数模 量增 大 , 相 位 角减 小 , 车 辙 因 子 明显 增 加 . 与 TZ 一 7 0相 比 , P PA 对 S K一 9 0物 理 性 能 和 流 变 性 能
的 改善 更为 明显. P P A 的加 入提 高 了沥 青 的热 稳 定性 . 与 S K 一 9 O相 比 , P P A对 T Z 一 7 O热 稳 定 性 的 改善 更 为明显 . P P A 的加入 促进 了沥青 胶 质 向 沥青 质 的转 化 , 使 得 沥 青 中 的 分 散 相 出现 明 显 的 缔
合, 从 而提 高 了沥青 的 刚性 , 改善 了沥青 的物 理性 能和 流 变性 能. 关 键 词 :道路 工程 ;多聚磷 酸 ;沥青 ;改性机 理 ; 流 变性 能 ;原 子力 显微镜
中图 分类 号 : U4 1 4 . 0 1 文献标 志码 : A d o i : 1 0 . 3 9 6 9 / j . i s s n . 1 0 0 7 — 9 6 2 9 . 2 0 1 3 . 0 2 . 0 1 3
多 聚 磷 酸 对 不 同 沥 青 的 改 性 及 改 性 机 理 研 究
张 恒 龙 , 史才 军 , 余 剑 英 , 沈 菊 男。
( 1 . 湖南 大学 土木 i程 学 院 ,湖南 长 沙 4 1 0 0 8 2 ;

沥青路面养护技术的发展与展望

沥青路面养护技术的发展与展望

沥青路面养护技术的发展与展望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和交通运输的日益繁忙,道路建设和养护越来越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

而作为道路养护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沥青路面养护技术也在不断发展与完善。

本文将从沥青路面养护技术的现状出发,探讨其发展趋势与展望。

一、沥青路面养护技术的现状沥青路面养护技术是指对已建好的沥青路面进行保养和维护,以延长路面的使用寿命,降低维修成本,保障道路运输的安全和顺畅。

目前,我国沥青路面养护技术已经取得了一些进展,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养护材料的更新在沥青路面养护中,养护材料是至关重要的一环。

近年来,随着新材料的不断涌现,沥青路面养护所使用的材料也得到了更新,如高分子改性沥青、沥青混凝土密封材料等。

这些新材料具有耐磨损、耐老化、耐水侵蚀等特点,能够有效提高路面的抗损性能,延长路面的使用寿命。

2. 养护技术的提升养护技术的提升是沥青路面养护的关键。

随着科技的发展和工艺的改进,养护技术也得到了不断提升。

采用新型涂布机进行路面密封,采用冷加工技术进行裂缝修复等,都大大提高了养护效果和施工效率。

3. 养护管理的智能化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智能化管理成为了沥青路面养护的重要趋势。

采用无人机、激光扫描仪等设备进行路面检测,运用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进行路面评估和预测,可以实现对路面养护的精细化管理,提高养护的针对性和效果。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和科技的不断发展,沥青路面养护技术也将呈现出一些明显的发展趋势,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绿色环保化绿色环保是当前社会发展的主题,也将成为沥青路面养护技术的重要发展方向。

未来,沥青路面养护将更加注重环保性能,采用更环保的材料和工艺,减少对环境的污染,实现路面养护与环境保护的协调发展。

2. 智能化与自动化随着智能技术的飞速发展,沥青路面养护将朝着智能化与自动化方向发展。

未来,路面养护将更多地借助人工智能、无人机、自动化设备等技术,实现对路面的精细化诊断、快速养护和智能管理,提高工作效率和养护质量。

沥青改性的方法及使用中存在的问题

沥青改性的方法及使用中存在的问题

一般纳米材料分为两大类,即功能材料和结构材料
功能材料:纳米尺寸的原子团、纳米线、纳 米带等,用于制造催化、杀菌、清洁、隐身、 燃料等材料和信息器件。
结构材料:纳米粒子、纳米线、纳米带等压 成块体或加入其他材料中构成复合体。
近年来,纳米技术在交通领域也得到了应用,道路工作者 已开始应用纳米技术对沥青进行改性研究。
2006年8月美国NSF Workshop举行了“粘结材料的纳米改性 技术”讨论会,并制定了“水泥混凝土和沥青混凝土采用纳米技 术”的“Roadmap for Research”。从此,美国许多大学和研 究机构开展了许多的纳米改性沥青对的研究,并取得了初步成果
Galooyale等研究了蒙脱土(MMT)和其他纳米粘土对SBS改性 沥青和沥青流变性能的影响。
改性沥青的历史
1873年,英国的Samuel Whiting申请了橡胶改性沥青专利; 1899年,法国修建了第一条掺有橡胶的改性沥青路面; 20世纪20年代,改性沥青成为一项专门的技术; 1945年,美国在机场道面修建中大量使用橡胶改性沥青,并
取得成效 ; 在随后的60多年间,改性沥青技术发迅速,品种多样化,使 得改性沥青的应用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特别是20世纪60 年代德国首先发明了SMA(沥青玛蹄脂碎石混合料),并成 功修建了第一条SMA路面 。
还有一类纳米改性沥青值得大家关注,就是利用纳米技术 对沥青进行改性,这是一种新技术,后面专门进行介绍。
聚合物改性剂的主要缺点
大部分聚合物其热动力性质与沥青不相匹 配,这是由于其密度,极性,分子量,使 聚合物与沥青之间的相溶性等有很大差异 所引起的,这就导致改性沥青在热储存中 出现离析分层的问题 。
表4 机械搅拌
指标
下列纳米ZnO掺量(%)下机械搅拌法(5%SBS)结果

高速公路多聚磷酸复合改性沥青应用研究

高速公路多聚磷酸复合改性沥青应用研究

130 Academic Papers学术交流

影响有影响的人

高速公路多聚磷酸复合改性沥青应用研究陈光军1,李星明2,唐黎明2,杨大伟2(1.蜀道投资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四川 成都 610000;2.四川成宜高速公路开发有限公司,四川 宜宾 644000)

摘要:为探究多聚磷酸复合改性沥青在高速公路建设中的应用,对PPA/SBS复合改性沥青性能及其混合›料路用性能进行室内试验分析,结果表明:PPA能够改善沥青高温性能和抗老化性能,但是对低温性能有削

弱作用,建议SBS掺量3%、PPA掺量3%;其混合料具有较SBS改性沥青混合料更好的高温性能,低温、水稳定性能略弱于SBS改性沥青混合料,但是较基质沥青混合料改性效果显著。关键词:高速公路;多聚磷酸;SBS;复合改性中图分类号:U41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3-8098(2022)02-0130-02

0 引言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高速公路交通量和车辆轴载迅速增长,大量道路在建成通车后不久便出现了裂缝、车辙、坑槽、抗滑性下降等病害,这对新建沥青路面性能提出了更高要求。国内外多采用SBS等高聚合物改善沥青的路用性能,虽然具有较高的路用性能,但是成本高昂难以大范围普及,且高聚合物普遍与基质沥青相容性较差,需要采取高温高速剪切的加工工艺,不符合“双碳”目标。多聚磷酸(PPA)是一种酸性改性沥青,在常温环境下呈黏稠液态,与沥青混合后发生化学反应,因此无需特殊混溶设备和工艺即可与基质沥青充分混融[1]。PPA相比于其他沥青改性剂,具备更好的耐高温性能、抗老化性能、存储稳定性,成本低廉仅为SBS的1/3~1/2,但是对沥青低温性能有衰减作用[2]。因此,需要PPA与其他高聚合物共同对基质沥青进行复配改性,用低成本的PPA取代一部分昂贵高聚合物改性剂,从而得到综合路用性能优异、相容性好,且成本较低的改性沥青[3]。我国对PPA的应用研究起步较晚,对其复合改性沥青的研究匮乏,本文针对PPA/SBS复合改性效果进行研究,为其推广应用提供依据。1 PPA/SBS复合改性沥青技术性能研究1.1试验原材料(1)基质沥青经过调研分析,90#沥青相比其他基质沥青更适合PPA改性,本文采用的90#基质沥青性能符合《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 F40—2004)对重交通道路石油沥青的技术指标。(2)SBS改性沥青本文中采用湖南某公司生产的线型SBS颗粒,嵌段比30/70、灰分0.2%、拉伸强度15MPa、扯断永久变形30%、扯断伸长率750%。(3)PPA改性剂PPA应用广泛,根据H3PO4含量可将其分级为食品级和工业级,其中H3PO4含量105%、110%和115%的PPA适用于道路沥青改性。本文参考相关研究成果[4],认为H3PO4含量110%的PPA改性效果最佳,性价比最高,因此本文选用成都某公司生产的110%PPA进行试验。1.2改性沥青制备工艺

沥青路面施工技术的发展趋势及前景展望

沥青路面施工技术的发展趋势及前景展望

沥青路面施工技术的发展趋势及前景展望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道路建设在城市规划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作为道路建设中的重要环节,沥青路面施工技术的发展对于道路质量和城市交通的改善有着重要的意义。

本文将探讨沥青路面施工技术的发展趋势以及未来的前景展望。

一、沥青路面施工技术的发展趋势1.1 现代化设备的应用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现代化设备在沥青路面施工中得到广泛应用。

例如,自动温控混合料生产设备的使用大大提高了沥青路面的施工效率和质量,同时减少了劳动力的需求。

另外,数字化施工管理系统的兴起也使得施工过程更加规范化、精细化。

1.2 环保节能技术的推广在当前的社会背景下,环保节能已成为发展的主流方向。

沥青路面施工技术也不例外,越来越多的环保节能技术在其领域得到应用。

例如,冷拌技术的出现既减少了沥青的能耗,又降低了污染物的排放;再如,再生沥青的使用有效地回收再利用了沥青资源。

1.3 智能化施工的崛起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迅速发展,智能化施工成为沥青路面施工技术的又一个重要发展方向。

通过使用无人机、摄像头等高科技设备,可以实时监控施工过程,提高施工精度和质量。

此外,智能化施工还可以实现数据的实时传输和分析,为施工过程的优化提供科学依据。

二、沥青路面施工技术的前景展望2.1 提高道路质量和使用寿命随着沥青路面施工技术的不断发展,道路质量将得到极大提升。

现代化设备和环保节能技术的应用,使得沥青路面的施工更加精细化、标准化。

这将有效减少沥青路面的开裂、龟裂等问题,提高道路的使用寿命,减少修补和维护的频率和成本。

2.2 推动城市交通的改善沥青路面的质量直接关系到城市交通的畅通。

通过技术的创新和应用,沥青路面施工将更加符合道路设计规范,提高了道路的平整度和抗滑性,减少了交通事故的发生率。

同时,沥青路面的快速施工和维护周期的缩短,也将为城市交通的改善提供更大的可能性。

2.3 推动建筑材料行业的发展沥青路面施工技术的发展也将推动建筑材料行业的创新和进步。

中国改性沥青行业现状深度分析与投资前景研究报告(2022-2029年)

中国改性沥青行业现状深度分析与投资前景研究报告(2022-2029年)

中国改性沥青行业现状深度分析与投资前景研究报告(2022-2029年)一、改性沥青相关概述1、概念改性沥青是掺加橡胶、树脂、高分子聚合物、磨细的橡胶粉或其他填料等外掺剂(改性剂),或采取对沥青轻度氧化加工等措施,使沥青或沥青混合料的性能得以改善制成的沥青结合料。

改性沥青其机理有两种,一是改变沥青化学组成,二是使改性剂均匀分布于沥青中形成一定的空间网络结构。

2、用途(1)公路用途现代公路和道路发生许多变化:交通流量和行驶频度急剧增长,货运车的轴重不断增加,普遍实行分车道单向行驶,要求进一步提高路面抗流动性,即高温下抗车辙的能力;提高柔性和弹性,即低温下抗开裂的能力;提高耐磨耗能力和延长使用寿命。

现代建筑物普遍采用大跨度预应力屋面板,要求屋面防水材料适应大位移,更耐受严酷的高低温气候条件,耐久性更好,有自粘性,方便施工,减少维修工作量。

使用环境发生的这些变化对石油沥青的性能提出了严峻的挑战。

对石油沥青改性,使其适应上述苛刻使用要求,引起了人们的重视。

经过数十年研究开发,已出现品种繁多的改性道路沥青、防水卷材和涂料,表现出一定的工程实用效果。

但鉴于改性后的材料价格通常比普通石油沥青高2~7倍,用户对材料工程性能尚未能充分把握,改性沥青产量增长缓慢。

当前改性道路沥青主要用于机场跑道、防水桥面、停车场、运动场、重交通路面、交叉路口和路面转弯处等特殊场合的铺装应用。

这段时间欧洲将改性沥青应用到公路网的养护和补强,较大地推动了改性道路沥青的普遍应用。

(2)防水工程改性沥青防水卷材和涂料主要用于高档建筑物的防水工程。

随着科学技术进步和经济建设事业的发展,将进一步推动改性沥青的品种开发和生产技术的发展。

改性沥青的品种和制备技术取决于改性剂的类型、加入量和基质沥青(即原料沥青)的组成和性质。

由于改性剂品种繁多,形态各异,为了使其与石油沥青形成均匀的可供工程实用的材料,多年来评价了各种类型改性剂,并开发出相应的配方和制备方法,但多数已工程实用的改性沥青属于专利技术和专利产品。

多聚磷酸改性沥青及其混合料低温性能研究

多聚磷酸改性沥青及其混合料低温性能研究
期 第 4 4 卷 第 5 2 O 1 7 年 5 月





报 (自 然 科 学 版 )
Vo 1 . 4 4, No . 5
Ma y .2 0 1 7
J o u r n a l o f Hu n a n Un i v e r s i t y ( Na t u r a l S c i e n c e s )
文章编号 : 1 6 7 4 — 2 9 7 4 ( 2 0 1 7 ) 0 5 — 0 0 1 0 4 — 0 9
DO I : 1 0 . 1 6 3 3 9 / j . c n k i . h d x b z k b . 2 0 1 7 . 0 5 . 0 1 3
多 聚 磷 酸 改 性 沥 青 及 其 混 合 料 低 温 性 能 研 究
关键 词 : 道路 工程 ; 多聚磷 酸 ; 改性 沥青 ; 低温 ; 评价 指标 中图分 类号 : U4 1 w Te mp e r a t u r e Pe r f o r ma n c e o f Po l y p h o s p h o r i c Ac i d Mo d i f i e d As p h a l t a n d As p h a l t Mi x t u r e
i n de x wa s a na l y z e d . Fu r t he r ,t he a nt i — c r a c k i ng pe r f o r ma n c e o f a s p ha l t mi xt u r e a t l o w t e mp e r a t u r e wa s v e r i f i e d by t he i mpr o ve d t r a be c u l a r be nd i ng t e s t a n d TSRST ,a nd t he c or r e l a t i o n o f l ow t e mpe r a t ur e pe r — f o r ma nc e be t we e n t h e a s ph al t bi n de r a nd t he mi x t ur e wa s s t u di e d.Fi na l l y,t he r a t i o na l i t y a nd de f i c i e n c y o f t he e v a l ua t i on i n de x of d i f f e r e n t l O W t e mpe r a t ur e pe r f o r ma n c e we r e a na l y z e d Th e r e s ul t s s ho w t h a t PPA

多聚磷酸改性沥青低温性能研究

多聚磷酸改性沥青低温性能研究

多聚磷酸改性沥青低温性能研究王慧峰【摘要】为研究多聚磷酸(PPA)改性沥青的低温性能,通过沥青弯曲蠕变劲度(BBR)试验,采用低温临界温度、蠕变劲度S和蠕变速率M评价了不同PPA掺量对PPA 改性沥青低温性能的影响,并同SBS改性沥青进行了对比.研究表明:PPA能够提高基质沥青的低温性能;PPA掺量越大,改性沥青的低温性能越好;低温临界温度反映的PPA掺量对PPA改性沥青性能的影响与蠕变劲度S和蠕变速率M所反映的规律相同;低温临界温度能弥补AASHTO分级区分度较低的问题,能更好地反应沥青的低温性能.【期刊名称】《山西交通科技》【年(卷),期】2019(000)002【总页数】3页(P31-33)【关键词】PPA;改性沥青;低温性能;BBR;临界温度【作者】王慧峰【作者单位】山西省交通规划勘察设计院有限公司,山西太原 030012【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U414.75研究表明,PPA 能够有效地改善沥青的高温性能,并且PPA 改性沥青的制备工艺简单,存储稳定性良好,价格低廉,因此该改性沥青受到了研究者们越来越多的重视[1]。

然而,目前关于PPA 对沥青低温性能的影响众说纷纭,难以得出统一的结论[2]。

本文通过BBR 试验,采用低温临界温度、蠕变劲度S 及蠕变速率M 来评价PPA 掺量对PPA 改性沥青低温性能的影响,并同基质沥青、SBS 改性沥青进行性能对比。

1 原材料与试验方法1.1 原材料该研究所采用的PPA 为上海某化工有限公司生产的分析纯AR 级别PPA,其技术指标见表1 所示。

PPA 为无机质子酸,有腐蚀性,常温时无色透明,呈糖浆状,50 ℃~60 ℃时具备流动性,低温时则凝固成玻璃状。

PPA 能溶解多种有机物,在有机合成中常被用作失水剂、环化剂、酸化剂等,是缩合、环化、重排、取代等反应的催化剂或溶剂[3]。

其分子式为Hn+2PnO3n+1。

表1 PPA 技术指标技术指标P2O5 含量/%H3PO4 含量/%相对密度/g·cm-3黏度/Pa·s检测值技术指标检测值大于等于80 比热容/J·(g·℃)-1 1.5大于等于110 沸点/℃ 300 2.08 表面张力/N·cm-1 80.5×10-5 34 25 ℃蒸汽压/Pa2.6×10-6该试验所选用的沥青为市场广泛使用的SK70号沥青,技术指标见表2 所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419·
建设与发展
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

2016年3
月下 

多聚磷酸改性沥青研究现状与展望

马腾飞
(重庆交通大学 土木建筑学院 重庆 400074)

【摘要】
本文通过大量的文献检索及综述,阐述了国内外关于

多聚磷酸改性沥青及其混合料的相关研究进展,包括多聚磷酸的改性机理、高温性能、中温性能、低温性能、水稳定性能等等。多聚磷酸作为一种低成本的改性剂,采用其单一改性或与其他聚合物进行复合改性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本文可供业内对多聚磷酸改性沥青相关施工规范制定及相关技术指南制定提供参考。【关键词】多聚磷酸,沥青,改性、道路工程 1 研究意义 用于沥青路面中的胶结料应当提供最佳的抗力学破坏和永久变形的能力,并且在较大温度范围内和交通荷载条件下有良好的耐久性。直接蒸馏所得到的沥青常常并不能直接用于路面中,因此,人们常采用各种方法对沥青做改性处理。典型的改性剂有聚合物、化学添加剂,或者两者的组合。化学添加剂中,多聚磷酸是最为广泛使用的。基质沥青添加PPA后的沥青具有较佳的抗老化能力、抗永久变形能力,其粘温特性及抗离析能力也十分突出,可有效解决常规聚合物改性沥青离析的问题。此外,采用PPA改性不需要使用专门的设备就可以很容易地与沥青共混共融,均匀地分散在沥青中与其发生化学反应,因为PPA改性沥青所需的设备简单从而大幅度降低了工程造价。就材料成本而言,当前基质沥青单价在4500元/吨左右,SBS聚合物单价在22000元/吨左右,PPA的单价在6000元/吨左右,5%的SBS改性沥青单价在5800元/吨左右,3%SBS+1%PPA改性沥青单价在5400元/吨左右,每吨沥青胶结料费用降低400元/吨左右。因此,若将常用的高分子聚合物改性剂以多聚磷酸作为替代物进行改性,则可大幅度减少沥青的改性成本。2 国内研究现状赵可等人采用沥青的流变及常规试验方法,阐述了多聚磷酸(PPA)能够改变沥青胶结料胶体的结构。对PPA在基质沥青中的添加量进行了优化,优化后得到的沥青结合料高温抗永久变形能力得到了明显的提高,多聚磷酸对沥青的低温及疲劳特性无不良影响。刘自斌等人采用流变学的方法研究了添加不同比例的PPA对所采用的基质沥青流变行为的影响,并提出了PPA对基质沥青的可能的改性机理。试验结果表明,在低温下,PPA的添加能够降低改性后的沥青的复数剪切模量及相位角,在高温下能够增大改性后的沥青的复数剪切模量及相位角。付力强等人对PPA改性沥青的物理特性进行了研究,测试的结果表明,与未采用PPA改性的沥青相比,改性后沥青的高温抗车辙性能和低温抗裂性能都有一定程度上的提高。曹卫东等人采用4种掺量的多聚磷酸改性70号沥青,采用多尺度的测试手段研究了多聚磷酸改性沥青胶结料的性能及提出了可能的改性机理。试验结果表明,沥青添加多聚磷酸后,其高温抗车辙性能得到了显著的提高,对温度的敏感性下降,改性后沥青的粘度得到提高,而低温抗裂性能略有降低的趋势。魏建明等人采用自由能理论研究了PPA对沥青的影响,结果表明,PPA改性沥青表面自由能的变化与基质沥青中的沥青质所占胶体的比例有关,如果基质沥青中的沥青质比例较低,则其添加PPA后,其改性沥青的表面自由能随着PPA的添加有上升的趋势。沥青质比例较高的基质沥青,添加PPA后,表面自由能有降低的趋势。张恒龙等人研究了多聚磷酸对不同沥青的改性及其改性机理,研究表明,随着PPA掺量的增加,沥青的软化点和粘度提高,复数剪切模量及相位角降低。在多聚磷酸与其他改性剂复配方面,毛三鹏等人研究了多聚磷酸对SBS改性沥青性能的影响,考察了PPA添加量、基质沥青的种类对克炼原油沥青改性后沥青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使用PPA可以达到改性沥青相同的性能而降低SBS的添加量。王云普和张峰研究了PPA复配SBR改性沥青的复配生产条件及改性工艺,结果表明,在沥青中添加增塑剂可以提高胶结料的抗老化特性,但对胶结料的韧性产生不良的影响;此外研究还表明,添加PPA能够提高沥青结合料的粘度,提高胶结料抗永久变形的能力,同
时PPA与SBR复配可以提高胶结料的低温性能。
3 国外研究现状
1972年,Oil Shale Company公司(TOSCO)首先声称PPA

可以作为沥青改性剂,而不是用作吹制法的催化剂。在SHRP计
划前,PPA已经被用来改善沥青胶结料的等级(改善软化点和减
少针入度)并且在SuperpaveTM后,用来改善沥青PG分级。20
世纪90年代末,PG分级体系实施后,PPA在沥青中的使用急剧
上升,且目前被广泛用来改善沥青的性能。
多聚磷酸改性机理方面,Orange等人认为当PPA添加到沥青
中时发生了化学反应,PPA的主要酸性部分被反应消耗,在极性
介质-沥青质间形成了不溶性化合物。两种主要类型的反应最有
可能发生:酸碱中和反应和酯化反应。在这两种情况下,PPA充
当抗凝聚剂(与沥青质反应起作用),使得原来堆积在一起的沥
青质分散在沥青的轻组分中。从力学角度来看,沥青质得到很好
地分散会导致沥青质网络间相互作用的的数量大幅度增加。Distin
T研究发现[20]PPA与沥青中多种官能团发生反应。其打破了沥

青质团簇且创造了沥青质更好地分布于软沥青质相中的可能性。
PPA使沥青质分散为单个的微粒,这有助于弹性行为的发挥。
Baumgardner等人研究表明,在沥青中添加PPA使沥青中沥
青质的含量增加35~55%,沥青原油来源不同增加的量也有所差
别,其认为这是PPA对沥青组分中沥青质亲和性的直接作用结果。
Masson J F等人提出,基质沥青与PPA发生化学反应的过程中,
PPA与基质沥青可能发生了盐化作用,从而使沥青组分中的饱和
分减少,而芳香分组分提高、胶质发生离子化反应及芳香分发生
环化反应,从而生成大量新的束状胶体沥青质。在PPA的化学作
用下,基质沥青中的部分双键发生活化反应,而使分子之间形成
网络交联,沥青分子中的氮-氢键被转化从而造成H键的破坏,
这样沥青内部的交联程度得到提高和强化,使沥青中的各个组分
的比例处于较优状态。Marcant B认为PPA与沥青分子中的某些
官能团之间可能发生化学作用,从而使沥青质团簇得以分离,提
高了沥青质在沥青胶结料软组分中的分散程度,此外,沥青组分
之间的相互分散提高了沥青的交联程度,从而使得沥青的劲度提
高。
PPA改性沥青及其混合料性能方面,2004年在美国东北部沥

青生产集团的研讨会上,Martin陈述了关于PPA使沥青高温和低
温性能得到改善的发现。Edwards采用动态剪切流变试验、弯曲
梁流变试验和测力延度试验和差示扫描试验等方法研究了PPA对
基质沥青流变特性及混合料特性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PPA对
美国SHRP推出的四种沥青具有不同的改性效果,且当采用PPA
改性时,其对沥青混合料的高温及中温下的流变性能具有较大的
影响;基于高温状态下的重复剪切蠕变方法,得出PPA对沥青混
合料的抗永久变形能力有较大的改善效果。

参考文献:
[1]刘自斌,叶群山.多聚磷酸改性沥青流变性能研究[J].公
路,2012,11(11):198-201.
[2]付力强,王子灵,黄晓明等.多聚磷酸改性沥青的性能研究
[J].2008,25(2):16-21.
[3]曹卫东,刘乐民等.多聚磷酸改性沥青的试验研究[J].2010,30 
(3):252-256.
[4]魏建明,张玉贞等.多聚磷酸对沥青表面自由能的影响[J]. 
2011,27(2):281-287.
[5]张恒龙,史才军等.多聚磷酸对不同沥青的改性及改性机
理研究[J].2013,16(2):255-26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