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见介质的近似粘度

常见介质的近似粘度
常见介质的近似粘度

常见介质的近似粘度

任何流体都有粘度。液体粘度是它抵抗剪切力的一个尺度,在初始及持续流动时才体现出来。例如,粘度高的液体比粘度低的液体需要更大的力来流动。一些液体显示出不同的粘度特性。牛顿型流体(N)在给定的温度下有稳定的粘度而与流速无关;水和大多数油是牛顿型流体。

摇溶性流体(T)随着剪切率的增加粘度下降;它初始流动比较困难,但一旦流动起来则相对容易。

常用润滑油粘度和质量分类

美国汽车工程师协会(SAE)齿轮油粘度等级分类 SAE 齿轮油粘度分类(SAE J306-1991) SAE 粘度达150 000mPa·s时的温度,℃100℃运动粘度,mm2/s 粘度等级最高值最小值最大值 70W -55 4.1 - 75W -40 4.1 - 80W -26 7.0 - 85W -12 11.0 - 90 - 13.5 <24.0 140 - 24.0 <41.0 250 - 41.0 - 美国石油学会(API)发动机油质量等级(SAE J183) 汽油发动机润滑油 SA 用于老式、缓和条件下 的发动机 纯矿物油,不含添加剂。 SB 用于低负荷汽油机 (1930年) 第一个含添加剂的机油,具有一定的抗氧化和防 腐能力。 SC 用于1964年机型具有抗高、低温沉积物、抗腐、防锈和防腐能力。 SD 用于1968年机型具有抗高、低温沉积物、抗腐、防锈和防腐能力。 SE 用于1972年机型更好地防止高温氧化和高温沉积物,以及防腐和防锈能力。 SF 用于1980年机型性能较SE为佳,同时改进了抗磨性。 SG 用于1989年机型抑制发动机沉积、机油氧化,减少发动机磨损,降低低温油泥的生成。 SH 用于1993年机型测试通过程序较SG严格,挥发性低,过滤性更佳。 SJ 用于1996年机型在SH的基础上增加台架测试和模拟试验,并改善挥发性。

EC 节能型。 柴油发动机润滑油 CA 用于轻负荷机型 与高质量燃料一并使用,具有防腐蚀性能。 CB 用于中负荷1949年机型 与质量较差的燃料一并使用,具有防腐、减少沉积物功能。 CC 用于中负荷1961年机型 用于轻负荷的涡轮增压柴油机,防止高温或低温沉积,防止锈蚀和腐蚀。 CD 用于重负荷1955年机型 用于重负荷的涡轮增压柴油机,有效减小磨损及防止沉积物生成。 CD-Ⅱ 用于重负荷(二冲程)1985年机型 用于二冲程发动机,有效控制磨损和沉积物。 CE 用于重负荷1983年机型 用于高速、高负荷的涡轮增压发动机。 CF 用于1994年机型 适用于各类发动机,尤其是间接喷油柴油发动机。 CF-2 (二冲程)1994年机型 用于重负荷 适用于重负荷二冲程发动机。有效防止磨损、粘环及沉积物生成。 CF-4 用于1990年机型 适用于公路重型卡车发动机和工程机械发动机,有效降低油耗及沉积物的生成。 CG-4 用于1994年机型 适用于重负荷公路卡车发动机及工地设备发动机(仅用于低硫柴油)。 美国石油学会(API)车用齿轮油质量等级 API GL-1 此类油指定用于低齿面压力及低滑动速度的温和情况下使用的汽车螺旋伞齿轮、涡轮后桥及一些手动传动箱的润滑。在这个情况下可以使用纯矿物油,而且表现令人满意。抗氧剂、防锈剂、消泡剂及降凝剂可以用作改进其性能,可是摩擦改进剂及极压添加剂则不适宜使用。 API GL-2 此类油指定用于API GL-1润滑剂所不能应付的负荷、温度及滑动速度下运作的车用涡轮后轿的润滑。

液体黏度的测定-实验报告

物理实验报告 液体黏度的测定 各种实际液体都具有不同程度的黏滞性。当液体流动时,平行于流动方向的各层流体之间,其速度都不相同,即各层间存在着滑动,于是在层与层之间就有摩擦力产生。这一摩擦力称为“黏滞力”。它的方向在接触面内,与流动方向相反,其大小与接触面面积的大小及速度梯度成正比,比例系数称为“黏度”(又称黏滞系数,viscosity )。它表征液体黏滞性的强弱,液体黏度与温度有很大关系,测量时必须给出其对应的温度。在生产上和科学技术上,凡是涉及流体的场合,譬如飞行器的飞行、液体的管道输送、机械的润滑以及金属的熔铸、焊接等,无不需要考虑黏度问题。 测量液体黏度的方法很多,通常有:①管流法。让待测液体以一定的流量流过已知管径的管道,再测出在一定长度的管道上的压降,算出黏度。②落球法。用已知直径的小球从液体中落下,通过下落速度的测量,算出黏度。③旋转法。将待测液体放入两个不同直径的同心圆筒中间,一圆筒固定,另一圆筒以已知角速度转动,通过所需力矩的测量,算出黏度。④奥氏黏度计法。已知容积的液体,由已知管径的短管中自由流出,通过测量全部液体流出的时间,算出黏度。本实验基于教学的考虑,所采用的是奥氏黏度计法。 实验一 落球法测量液体黏度 一、【实验目的】 1、了解有关液体黏滞性的知识,学习用落球法测定液体的黏度; 2、掌握读数显微镜的使用方法。 二、【实验原理】 将液体放在两玻璃板之间,下板固定,而对上板施以一水平方向的恒力,使之以速度v 匀速移动。黏着在上板的一层液体以速度v 移动;黏着于下板的一层液体则静止不动。液体自上而下,由于层与层之间存在摩擦力的作用,速度快的带动速度慢的,因此各层分别以由大到小的不同速度流动。它们的速度与它们与下板的距离成正比,越接近上板速度越大。这种液体流层间的摩擦力称为“黏滞力”(viscosity force )。设两板间的距离为x ,板的面积为S 。因为没有加速度,板间液体的黏滞力等于外作用力,设为f 。由实验可知,黏滞力f 与面积S 及速度v 成正比,而与距离x 成反比,即 x v S f η= (2-5-1) 式中,比例系数η即为“黏度”。η的单位是“帕斯卡·秒”(Pa ·s )或k g ·m -1·s -1。

实验二--乌氏粘度计测定聚合物的特性粘度

实验二--乌氏粘度计测定聚合物的特性粘度

实验二乌氏粘度计测定聚合物的特性粘度 一、实验目的 粘度法是测定聚合物分子量的相对方法,此法设备简单,操作方便,且具有较好的精确度,因而在聚合物的生产和研究中得到十分广泛的应用。 通过本实验要求掌握粘度法测定高聚物分子量的基本原理、操作技术和数据处理方法。 二、实验原理 分子量是表征化合物特征的基本参数之一。但高聚物分子量大小不一,参差不齐,一般在103~107之间,所以通常所测高聚物的分子量是平均分子量。测定高聚分子量的方法很多,本实验采用粘度法测定高聚物分子量。 高聚物在稀溶液中的粘度,主要反映了液体在流动时存在着内摩擦。在测高聚物溶液粘度求分子量时,常用到下面一些名词。 如果高聚物分子的分子量愈大,则它与溶剂间的接触表面也愈大,摩擦就大,表现出的特性粘度也大。特性粘度和分子量之间的经验关系式为: 式中,M 为粘均分子量;K为比例常数;alpha是与分子形状有关的经验参数。K和alpha值与温度、聚合物、溶剂性质有关,也和分子量大小有关。K 值受温度的影响较明显,而alpha值主要取决于高分子线团在某温度下,某溶剂中舒展的程度,其数值解与0.5~1 之间。K 与alpha 的数值可通过其他绝对方法确定,例如渗透压法、光散射法等,从粘度法只能测定[η]。 在无限稀释条件下 因此我们获得[η]的方法有二种;一种是以ηsp/C对C 作图,外推到C→0 的截距值;另一种是以lnηr/C对C作图,也外推到C→0 的截距,两根线会合于一点。方程为:

测定粘度的方法主要有毛细管法、转筒法和落球法。在测定高聚物分子的特性粘度时,以毛细管流出发的粘度计最为方便若液体在毛细管粘度计中,因重力作用流出时,可通过泊肃叶公式计算粘度。 (m=1)。 对于某一只指定的粘度计而言,(4)可以写成下式 省略忽略相关值,可写成: 式中,t 为溶液的流出时间;t0为纯溶剂的流出时间。 可以通过溶剂和溶液在毛细管中的流出时间,从(6)式求得ηr,再由图求得[η]。 三、实验主要仪器设备和材料 主要仪器:恒温玻璃水浴(包括电加热器、电动搅拌器、温度计、感 温元件和温度控制仪)、三管乌式粘度计、秒表、洗 耳球、 250ml 三角烧瓶、20ml移液管、40 ml砂芯 漏斗 主要原料:溶剂(分析纯)和聚合物自选 四、实验方法、步骤及结果测试 1. 试样准备: 按溶剂选择原则选择待测高聚物的溶剂。从手册查所选高聚物/溶剂对在特定温度下Mark-Houwink方程中的K和α值。 预先在容量瓶内配制精确体积的溶液。浓度选择要使溶液和纯溶剂流经乌氏粘度计上两刻度线之间C球的时间比约为1.2~2.0。 2. 温度调节:

各种物料粘度表

Centipoise (CPS) or Millipascal (mPas)Poise (P) Centistokes (CKS) Stokes (S) Saybolt Universal (SSU) 10.0110.0131 20.0220.0234 40.0440.0438 70.0770.0747 100.1100.160 150.15150.1580 200.2200.2100 250.24250.24130 300.3300.3160 400.4400.4210 500.5500.5260 600.6600.6320 700.7700.7370 800.8800.8430 900.9900.9480 10011001530 120 1.2120 1.2580 140 1.4140 1.4690 160 1.6160 1.6790 180 1.8180 1.8900 200220021000 220 2.2220 2.21100 240 2.4240 2.41200 260 2.6260 2.61280 280 2.8280 2.81380 300330031475 320 3.2320 3.21530 340 3.4340 3.41630 360 3.6360 3.61730 380 3.8380 3.81850 400440041950 420 4.2420 4.22050 440 4.4440 4.42160 460 4.6460 4.62270 480 4.8480 4.82380

500550052480 550 5.5550 5.52660 600660062900 700770073380 800880083880 900990094300 1000101000104600 1100111100115200 1200121200125620 1300131300136100 1400141400146480 1500151500157000 1600161600167500 1700171700178000 1800181800188500 1900191900199000 2000202000209400 2100212100219850 22002222002210300 23002323002310750 24002424002411200 25002525002511600 30003030003014500 35003535003516500 40004040004018500 45004545004521000 50005050005023500 55005555005526000 60006060006028000 65006565006530000 70007070007032500 75007575007535000 80008080008037000 85008585008539500 90009090009041080 95009595009543000 150001501500015069400

2. 特性黏度检测公式

聚乳酸分子量检测公式一、PL PD特性粘度、分子量测试公式 ==-1 Iv=式中: ηr——相对黏度,无量纲; t ——聚合物溶液的流出时间,s; t0 ——溶剂的流出时间,s; ηsp——增比黏度,无量纲; Iv ——特性黏度,dL/g; C ——聚合物溶液的浓度,g/ dL。 分子量计算公式:Mv0.73=[Iv]/(5.45×10-4)。二、PDL特性粘度、分子量测试公式 ==-1 Iv=式中: ηr——相对黏度,无量纲; t ——聚合物溶液的流出时间,s; t0 ——溶剂的流出时间,s;

ηsp——增比黏度,无量纲; Iv ——特性黏度,dL/g; C ——聚合物溶液的浓度,g/ dL。 分子量计算公式:Mv0.77=[Iv]/(2.21×10-4)。 三、PCL特性粘度、分子量测试公式 特性粘度测试(0.4万~81万)采用《中国药典》2010年版二部,乌氏粘度计法,称量25±0.5mg的产品,放入到25ml容量瓶中,配成氯仿溶液,过滤后测 试。溶剂为CHCl3,水浴温度30℃,一点法得特性粘度[η]。= =-1 Iv=式中:ηr——相对黏度,无量纲;t——聚合物溶液的流出时间,s;t0——溶剂的流出时间,s;ηsp——增比黏度,无量纲;Iv——特性黏度,dL/g;C——聚合物溶液的浓度,g/ dL。结果计算: 质量(mg)T0(S)(S)IV(dL/g)Mv(万)平均: ==-1 Iv= 式中: ηr——相对黏度,无量纲; t ——聚合物溶液的流出时间,s; t ——溶剂的流出时间,s; ηsp——增比黏度,无量纲; Iv ——特性黏度,dL/g; C ——聚合物溶液的浓度,g/ dL。 分子量计算公式:Mv0.828=[Iv]/(1.298×10-4)。

粘度流体特性与流动特性

牛顿液体的流动特性与流体特性 流动特性 在涂料领域,以及生产液体或非固体材料的许多其他工业中,新兴快速发展的市场和需求已经导致新的创新产品的发展。 因此,这些产品目前很多都采用了复杂配方的原料和工艺生产,使品质越来越好。鉴于此,在需要考虑的许多重要材料特性当中,粘度的控制变得更加复杂。 为满足这一严格的生产要求和连续取得这样的高性能产品,在研发、生产和质量管理使用高度精确的测试技术是绝对必要的。所以,粘度检测的需求催生了粘度杯等产品的诞生,而由于粘度杯的价格相对于粘度计仪器便宜许多,所以许多粘度检测都使用粘度杯进行。 流体特性 在流变科学方面,粘度测量在理解材料的流动特性及其对一些外加应力的反应起了关键作用。参考基本的牛顿模型,当剪切力作用于一个流体时,流体发生变形,因此材料层根据与所加力有关的速度梯级发生移动。因此,粘度就是剪切力与剪切速度的关系,这取决于产品的性质。 符合牛顿力学性质与不符合牛顿力学性质的流体“牛顿”的产品的粘度,例如水和某些油,在给定的温度下是恒定的,不管是否施加了剪切力,而“不符合牛顿力学性质”的产品在施加的剪切力发生变化时由显示其粘度发生变化。 这一属性可在变形造成粘度降低的地方导致稀释效应,或相应地在粘度增加的地方厚度也增加。

因为某些产品是依靠剪切力的,当处理粘度测量时须考虑流体特性。SHEEN粘度杯是专门设计来检测此类流体的,而且经过不断改良,SHEEN粘度杯比一般国产粘度杯要精准耐用。 触变性和抗流变性实际上,大多数现代涂料系统或类似产品在某种程度上都显示与剪切作用有关的粘度下降,这一特性通常是期望具有的,例如当摇晃、应用或喷射这些材料的时候。 缺乏对这一特性的控制可引起不良的效应,例如性能不一致,平整度不良或下陷。 通常遇到的依靠剪切的流体包括假塑性,塑性或触变行为。 在改变剪切后一段时期,根据他们的最初溶胶凝胶外形,很多产品的结构性能把他们的粘度降低到不同的平衡值,并在剪切行为停止时,恢复到它们原先的值。当施加足够的力时,一些其他产品可超出它们的屈服值流动。 相反对于抗流变效应,该效应在剪切作用下显示粘度增加,这一性质偶尔应用于一些工艺程序中,例如磨碎,或分散。 本文来自南北潮仪器商城

常见物性参数表word版本

常见物性参数表

常用溶剂 一、乙醇(ethyl alcohol,ethanol)CAS No.:64-17-5 (1)分子式 C2H6O (2)相对分子质量 46.07 (3)结构式 CH3CH2OH, (4)外观与性状:无色液体,有酒香。 (5)熔点(℃):-114.1 (6)沸点(℃):78.3 溶解性:与水混溶,可混溶于醚、氯仿、甘油等多数有机溶剂; 密度:相对密度(水=1)0.79;相对密度(空气=1)1.59; 稳定性:稳定;危险标记 7(易燃液体); 主要用途:用于制酒工业、有机合成、消毒以用作溶剂 不同压力下乙醇物性参数变化 表压液态密 度比热容气体密 度 蒸发 热 分子 量 粘度沸 点 MPa Kg/m3KJ/Kg*K Kg/m3KJ/Kg g/mol MPa*s ℃ 0.06 750.49 2.811 2.4693 830.21 46.07 0.58 90.6 5 0.04 752.35 2.790 2.1825 837.84 46.07 0.59 87 0.02 754.38 2.767 1.8917 845.99 46.07 0.61 83 常压756.65 2.742 1.5966 854.89 46.07 0.63 78.3 5 -0.02 759.50 2.711 1.2984 865.7 6 46.0 7 0.66 72. 8 -0.04 762.93 2.674 0.9936 878.32 46.07 0.6 9 65.9 -0.06 767.38 2.627 0.6806 893.85 46.07 0.74 56.8 2 -0.08 774.37 2.556 0.3559 916.51 46.07 0.83 42.4

粘度计的分类和区别

粘度计的种类及区别 西安默瑞克为您解答:粘度计是测量流体粘度的物性分析仪器。粘度是流体物质的一种物理特性,它反映流体受外力作用时分子间呈现的内部摩擦力,物质的粘度与其化学成分密切相关。在工业生产和科学研究中,常通过测量粘度来监控物质的成分或品质。如在高分子材料的生产过程中,应用粘度计可以监测合成反应生成物的粘度,自动控制反应终点。其他如石油裂化、润滑油掺合、某些食品和药物等的生产过程自动控制,原油管道输送过程监测,各种石油制品和油漆的品质检验等,都需要进行粘度测量。 按工作原理分:毛细管式、旋转式,振动式,落球式以及福特杯等各种方式。 按工作方式分:离线粘度计(取样检测)、在线粘度计(24小时连续测量) 毛细管式粘度计的工作原理是,通过样品流过容器内的时间来判断样品的粘度。测量数 值的绝对值称为动粘度,广泛应用于石油化工领域。 落球式落球粘度计是基于Hoeppler测量原理,对透明牛顿流体进行简单而精确的动态粘度测量。核心理念就是测量落球在重力作用下,经倾斜成一个工作角度的样品填充管降落所需要的时间。 旋转式粘度计的测定原理:通过一个弹簧片带动一个转子在流体中持续旋转,通过弹簧的扭变程度判断粘度。需注意,旋转式粘度计所需测量的粘度范围与粘度计转子的大小和形状以及转速有关。旋转式粘度计是实验室中最普遍使用的粘度计。 振动式粘度计的振动传感器发出一定的频率,通过振动幅度的变化换算粘度或者通过改变驱动力量的变化保持传感器振动幅度一致,计算驱动力量的变化计算粘度。由于振动传感器的形状,振动方式等的不一样,振动式粘度计又有好几种。 福特杯粘度计是按美国材料试验学会油漆及原材料标准中规定制作,用来测定油墨、涂料、油漆等粘性比较的粘度计。通过测定铝杯中一定容量的试料由底部的小孔中流出所需的时间来测得试料的粘性。在欧洲和北美洲一些国家使用比较广泛。福特杯是容量为100ml的优质铝杯精制而成。

几种粘度的定义与区别

特性粘度(dL/g): 定义为当高分子溶液浓度趋于零时的比浓粘度。即表示单个分子对溶液粘度的贡献,是反映高分子特性的粘度,其值不随浓度而变。常以[η]表示。由于特性粘度与高分子的相对分子质量存在着定量的关系,所以常用[η]的数值来求取相对分子质量,或作为分子量的量度。 定义:高聚物溶液的浓度较稀时,其相对粘度的对数值与高聚物溶液质量浓度的比值,即为该高聚物的特性粘度。特性粘度的定义是当高聚物溶液浓度趋于零时的“比浓粘度”(ηsp/c)或比浓对数相对粘度(lnηr/c ),即:limc→0 ηsp/c=lnηr/c=[η] 特性粘度的量值取决于高聚物的相对分子质量和结构、溶液的温度和溶剂的特性,当温度和溶剂一定时,对于同种高聚物而言,其特性粘数就仅与其相对分子质量有关。因此,如果能建立相对分子质量与特性粘数之间的定量关系,就可以通过特性粘数的测定得到高聚物的相对分子质量。 当溶剂和温度一定时,分子结构相同的高聚物,其相对分子质量与特性粘数之间的关系可以用Mark-Houwinkxw 方程来确定,即:[η]=kM a 测定仪器:乌氏粘度计、毛细管粘度计 粘度的度量方法分为绝对粘度和相对粘度两大类。 绝对粘度分为动力粘度和运动粘度两种;相对粘度有恩氏粘度、赛氏粘度和雷氏粘度等几种表示方法。 1、动力粘度Pa?S(帕?秒) 定义:面积各为1m2并相距1m的两层流体,以1m/s的速度作相对运动时所产生的内摩擦力。单位:N?s/㎡(牛顿秒每米方)既Pa?S(帕?秒)。度量流体粘性大小的物理量,记为μ。 粘度数值上等于单位速度梯度下流体所受的剪应力。速度梯度也表示流体运动中的角变形率,故粘度也表示剪应力与角变形率之间比值关系。按国际单位制,粘度的单位为Pa?S(帕?秒)。有时也用泊或厘泊(1泊=10-1帕·秒,1厘泊=10-2泊)。粘度是流体的一种属性,不同流体的粘度数值不同。同种流体的粘度显著地与温度有关,而与压强几乎无关。气体的粘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大,液体则减小。粘度可通过实验求得,也可用粘度计测量。 对于牛顿流体,剪切应力与剪切速率之比为常数,称为牛顿粘度,对于非牛顿流体,剪切应力与剪切速率之比随剪切应力而变化,所得的粘度称在相应剪切应力下的“表观粘度”,塑料属于后一种情况。 测定仪器:旋转流变仪、毛细管流变仪 2、运动粘度m2/s 在流体力学的许多公式中,粘度常与密度ρ以μ/ρ的组合形式出现,故定义v=μ/ρ,由于v 的单位m2/s中只有运动学单位,故称运动粘度。 3、恩氏粘度 我国的国家标准为石油产品恩氏粘度测定法GB/T266-88。这是一种过去常用的相对粘度,其定义是在规定温度下,200ml液体流经恩氏粘度计所需时间(s),与同体积的蒸馏水在20℃事流经恩氏粘度计所需时间(s)之比称为恩氏粘度。 4、雷氏粘度 此粘度主要在英国和日本沿用。其定义是以50ml试油在规定温度60℃或98.9℃下流过雷氏粘度计所需时间,单位为秒。 5、赛氏通用粘度 美国多习惯用这种粘度单位,其定义是在某规定温度下从赛氏粘度计流出60ml液体所需时间,单位为秒。美国标准方法为ASTM D88

齿轮油粘度级别

齿轮油粘度级别 车辆齿轮油粘度级别选用表 环境温度,℃车辆齿轮油粘度级别 -57~+1075W -25~+4980W/90 -15~+4985W/90 -12~+4990 -15~+4985W/140 -7~+49140 汽车用齿轮油主要用于变速器、驱动桥齿轮、传动机构的润滑,颜色多为深黑色;馏分型双曲线齿轮油一般为黄绿色及深棕红色。 其分类方法类似于发动机润滑油,从GL-1到GL-6,数字越大,品质越高,GL-4即可满足一般轿车的需要,粘度上按SAE分为70W、75W、80W、90 、140 、250共6个级别,前4种适用于低温工作。质量档次的选择汽车齿轮油质量档次的选择应依据主减速器齿轮类型及其工作条件,如果主减速器是双曲线齿轮且齿面负荷在2000MPa以上、划移速度超过10米/秒、油温可达120-130摄氏度以上的车辆必须选用含有大量积压剂的重负荷车辆齿轮油(GL-5),如北京切诺基、红旗和进口高级轿车齿轮油;如果主减速器是双曲线齿轮,但负荷较小,不超过2000M帕,齿面划移速度在1.5-8 米/秒的车,如EQ1090、桑塔纳、夏利等应选择中负荷齿轮油(GL-4);有些结构较紧凑的越野车和进

口载货车,如红岩CQ-261、斯太尔等,主减速器虽为螺旋伞齿轮传动,但工作条件比较苛刻,它们也必须使用中负荷齿轮油(GL-4),不可使用极压抗磨性很低的普通车辆齿轮油。若后桥主减速器是一般螺旋伞齿轮,一般的车辆如:CA30A、JN150等,选用普通车辆齿轮油(GL-3)即可。车辆的手动变速器、分动器的齿轮都是圆柱直齿轮或斜齿轮,负荷一般低于2000M帕,转速较快,容易形成流体(轻负荷)或弹性流体(重负荷)润滑油膜,同时各挡齿轮交替工作,所以工作条件比主减速器温和,选用含非活形抗磨剂的或少量极压抗磨剂的普通车辆齿轮油即能满足润滑要求。但为简化用油品种,方便管理,多数汽车制造厂推荐驱动桥和手动变速器用同一种齿轮油。 2、粘度等级的选择车辆齿轮油粘度等级的选择主要依据其使用环境温度。我国南方地区可选用90号或140号油,东北及西北寒区宜选用80w/90或75w/140号油。其余中部地区宜选用85w/90或85w/140号油。 读懂机油级别和粘度标准 国际上对于润滑油产品粘度和级别的确认采用的是美国汽车工程师协会的机油粘度分类法即SAE,和美国石油协会的质量等级标准即API。 美国石油协会是按机油质量等级将机油划分为不同的级别,该标准以字母"S"代表汽油车用机油,然后对不同等级的机油按英文字母顺序分别排在字母"S"之后,如:SE、SF、SG、SH、SJ。而在字母"S"之后的字母,按英文字母顺序越靠后表示机油级别越高,如:SH级好于SG

附录1几种常见可燃气体的组分、热值一览表

几种常见可燃气体 (1千瓦·时=1.36马力·时=3.6×106焦耳) 表1 典型天然气的组分 天然气种的杂质成份主要是H 2S和H 2 O,作为内燃机燃料必须控制其含量,H 2 S的含量不超 过20mg/m3,H 2 O的含量要求25℃时无液态水存在。 对于天然气的压力要求,最佳范围在0.1~0.5MPa之间。天然气适用环境温度:-30℃~55℃。

表2 典型瓦斯的组分 煤矿瓦斯是与煤炭伴生的赋存在煤层中的气体,主要成分为甲烷,1m3甲烷的热值相当于1.14公斤的标准煤。煤矿瓦斯不仅热值高,而且不含硫化氢,是一种清洁能源。 表中数据为瓦斯中甲烷含量较高时的组份和热值。 O的含量要求25℃煤矿瓦斯的在抽放时伴随一定的水份,应用于瓦斯发电机组时,H 2 时无液态水存在。对于瓦斯压力要求,机组满负荷工作时,主管线压力应在3kPa以上。 瓦斯甲烷浓度不低于25%,满足煤矿安全要求。 适用环境温度:-30℃~55℃。

表3 典型焦炉煤气的组分 焦炉煤气是煤在隔绝空气条件下,在900~1000℃的高温条件下制取焦炭产生的副产品,每吨煤产焦炉煤气300~350立方米,其热值每立方米在16330~17580kJ,主要可燃成分是氢气、甲烷和一氧化碳。焦炉煤气的杂质主要包括焦油、氨、粗苯、萘、硫磺等。对粗煤气进行净化可回收焦油、氨、粗苯、萘、硫磺等化学产品。由于炼化工艺和使用煤的不同,产生的焦炉煤气和杂质成份有所不同。 应用于内燃机发电的焦炉煤气,除对燃料的压力有一定的要求外,对气体杂质含量也有相应的要求。 对于焦炉煤气压力要求,机组满负荷工作时,主管线压力应在3kPa以上。 适用环境温度:-30℃~55℃。

机油粘度与温度对应及适用地区表

机油粘度与温度对应及适用地区表 稀 ∣ ∣ ∣粘度适应温度适用地域(中国) 5W30-35℃至30℃新车及北方冬季 10W30-25℃至30℃新车及北方冬季 10W40-25℃至40℃大部分地区适用 ↓15W40-20℃至40℃南方地区 5w-40-30--40度 稠20W50-15℃至50℃南方热带地区及磨损严重的旧车 SAE是英文“美国汽车工程师协会”的缩写,大家能看见机油罐上会有 SAE40,SAE50或SAE15W-40、SAE5W-40这样的标记,它代表美国汽车工程师协会粘度等级。 W代表冬季使用的机油,前面的数值越小,代表可供使用的环境温度越低,一横后面的数值则代表非冬季使用系列,数值越大,可供使用的环境温度越高。象SAE40,SAE50这样只有一组数值的是单级机油,不能在寒冷的冬季使用。象SAE15W-40、SAE 5W-40这样两组数值都有,这就代表这种机油是先进的"多级机油",适合从低温到高温的广泛区域,粘度值会随温度的变化给予发动机全面的保护。一般说来,可依据车辆所在地常年气温选择机油,具体推荐如下: 生产日期与保质期的说明: 根据北美和欧洲的法律法规,所有的化学品未开封前都是没有保质期的,可以长期存放,所以原包装的英文说明上是没有“shelf life”的。

但是根据中国国内的法律法规,是必须标有保质期才可在市场上销售,所以购买霍尼韦尔的化学养护用品是不需要担心商品的保质期。 (SAE)适用的环境温度(°C) 5w -30 10w -25 15w -20 20w -15 30 30 40 40 50 50 多级油的优点 1.全年使用,延长发动机寿命,减少磨损(减少冷启动引起的磨损); 2.提高燃油经济性; 3.降低润滑油消耗; 4.减少磨损; 5.提供良好低温润滑性; 6.更长的换油期; 7.大多数重负荷发动机制造商推荐。 目前,机油分类体系以美国石油协会(APT)品质分类系统使用最为广泛,它是根据机油的工作能力,采用简单的代码来描述发动机机油的。其中“S”类用于汽油发动机,从“SA”一直到“SH”,每递增一个字母,机油的性能就会好过前一种许多,机油中就会有更多用来保护发动机的添加剂。

粘度测试标准大全

粘度测试标准大全 TPMK standardization office【 TPMK5AB- TPMK08- TPMK2C- TPMK18】

GB 265-1988 石油产品运动粘度测定法和动力粘度计算法.pdf GB-T 10247-1988 粘度测试方法.pdf GB-T 11137-1989 深色石油产品运动粘度测定法(逆流法)和动力粘度计算法.pdf GB-T 11145-1989 车用流体润滑剂低温粘度测定法(勃罗克费尔特粘度计法).pdf GB-T 11409.8-1989 橡胶防老剂、硫化促进剂粘度的测定方法(旋转粘度计法).pdf GB-T 11543-1989 表面活性剂中、高粘度乳液的特性测试及其乳化能力的评定方法.pdf GB-T 12004.3-1989 聚氯乙烯增塑糊表观粘度测定方法.pdf GB/T 21989-2008塑料聚氯乙烯糊用Severs流变仪测定表观黏度 GB-T 12005.10-1992 聚丙烯酰胺分子量测定粘度法.pdf GB-T 12008.8-1992聚醚多元醇的粘度测定.pdf GB-T 12009.3-1989多亚甲基多苯基异氰酸酯粘度测定方法.pdf GB-T 12010.3-1989 聚乙烯醇树脂粘度测定方法.pdf GB-T 12029.2-1989 洗涤剂用羧甲基纤维素钠粘度的测定.pdf GB-T 12098-1989 淀粉粘度测定方法.pdf GB-T 1232.1-2000 未硫化橡胶用圆盘剪切粘度计进行测定第1部分:门尼粘度的测定.pdf

GB-T 1233-1992 橡胶胶料初期硫化特性的测定门尼粘度计法.pdf GB-T 13217.4-1991 凹版塑料油墨检验方法粘度检验.pdf GB-T 14074.3-1993 木材胶粘剂及其树脂检验方法粘度测定法.pdf GB-T 14235.8-1993 熔模铸造模料粘度测定方法.pdf GB-T 14490-1993 谷物及淀粉糊化特性测定法粘度仪法.pdf GB-T 14797.2-1993 浓缩天然胶乳硫化胶乳粘度的测定.pdf GB-T 14906-1994 内燃机油粘度分类.pdf GB-T 15357-1994 表面活性剂和洗涤剂旋转粘度计测定液体产品的粘度.pdf GB-T 1660-1982增塑剂运动粘度的测定(品氏法) .pdf GB-T 1661-1982 增塑剂运动粘度的测定(恩氏法) .pdf GB-T 1723-1993 涂料粘度测定法.pdf GB-T 17282-1998根据运动粘度确定石油分子量(相对分子质量)的方法.pdf GB-T 17473.5-1998 厚膜微电子技术用贵金属浆料测试方法粘度测定.pdf GB-T 17477-1998 驱动桥和手动变速器润滑剂粘度分类.pdf GB-T 1841-1980 聚烯烃树脂稀溶液粘度试验方法.pdf GB-T 1995-1998 石油产品粘度指数计算法.pdf

液体黏度的测定实验报告记录

液体黏度的测定实验报告记录

————————————————————————————————作者:————————————————————————————————日期:

物理实验报告 液体黏度的测定 各种实际液体都具有不同程度的黏滞性。当液体流动时,平行于流动方向的各层流体之间,其速度都不相同,即各层间存在着滑动,于是在层与层之间就有摩擦力产生。这一摩擦力称为“黏滞力”。它的方向在接触面内,与流动方向相反,其大小与接触面面积的大小及速度梯度成正比,比例系数称为“黏度”(又称黏滞系数,viscosity )。它表征液体黏滞性的强弱,液体黏度与温度有很大关系,测量时必须给出其对应的温度。在生产上和科学技术上,凡是涉及流体的场合,譬如飞行器的飞行、液体的管道输送、机械的润滑以及金属的熔铸、焊接等,无不需要考虑黏度问题。 测量液体黏度的方法很多,通常有:①管流法。让待测液体以一定的流量流过已知管径的管道,再测出在一定长度的管道上的压降,算出黏度。②落球法。用已知直径的小球从液体中落下,通过下落速度的测量,算出黏度。③旋转法。将待测液体放入两个不同直径的同心圆筒中间,一圆筒固定,另一圆筒以已知角速度转动,通过所需力矩的测量,算出黏度。④奥氏黏度计法。已知容积的液体,由已知管径的短管中自由流出,通过测量全部液体流出的时间,算出黏度。本实验基于教学的考虑,所采用的是奥氏黏度计法。 实验一 落球法测量液体黏度 一、【实验目的】 1、了解有关液体黏滞性的知识,学习用落球法测定液体的黏度; 2、掌握读数显微镜的使用方法。 二、【实验原理】 将液体放在两玻璃板之间,下板固定,而对上板施以一水平方向的恒力,使之以速度v 匀速移动。黏着在上板的一层液体以速度v 移动;黏着于下板的一层液体则静止不动。液体自上而下,由于层与层之间存在摩擦力的作用,速度快的带动速度慢的,因此各层分别以由大到小的不同速度流动。它们的速度与它们与下板的距离成正比,越接近上板速度越大。这种液体流层间的摩擦力称为“黏滞力”(viscosity force )。设两板间的距离为x ,板的面积为S 。因为没有加速度,板间液体的黏滞力等于外作用力,设为f 。由实验可知,黏滞力f 与面积S 及速度v 成正比,而与距离x 成反比,即 x v S f η= (2-5-1) 式中,比例系数η即为“黏度”。η的单位是“帕斯卡·秒”(Pa ·s )或k g ·m -1·s -1。

常用粘度及单位换算

常用粘度及单位换算 Prepared on 24 November 2020

常用粘度及单位换算 液体在外力作用流动(或有流动趋势)时,分子间的内聚力要阻止分子间的相对运动而产生一种内摩擦力,这种现象叫做液体的粘性。流体在流动时,相邻流体层间存在着相对运动时该两流体层间产生的摩擦阻力,称为粘滞力。液体只有在流动(或有流动趋势)时才会呈现出粘性,静止液体是不呈现粘性的。 粘度是用来衡量粘滞力大小的一个物性数据。粘度是流体的一种属性,不同流体的粘度数值不同。其大小由物质种类、温度、浓度等因素决定。 对液体而言,压强越大,温度越低,粘度越大;压强越小,温度越高,粘度越小。对气体而言,压强影响不大;温度越高,粘度越大,温度越低,粘度越小。同种流体的粘度显着地与温度有关,而与压强几乎无关。 粘度一般是动力粘度的简称,其单位是Pas或mPas。粘度的度量方法分为绝对粘度和相对粘度两大类。绝对粘度分为动力粘度和运动粘度两种;相对粘度有恩氏粘度、赛氏粘度和雷氏粘度等几种表示方法。此外,在高分子材料中还有比浓粘度,增比粘度,特性粘度,对数比浓粘度等等。 一、动力粘度 度量流体粘性大小的物理量。又称粘性系数、绝对粘度,记为μ。单位是帕斯卡.秒(Pas)。在流体中取两面积各为1m2、相距1m、

相对移动速度为1m/s时所产生的阻力称为动力粘度。定义公式如下: L=μv0/h v0—平板在其自身的平面内作平行于某一固定平壁运动时的速度; h—平板至固定平壁的距离。但此距离应足够小,使平板与固定平壁间的流体的流动是层流; L—平板运动过程中作用在平板单位面积上的流体摩擦力。 ASTM D445标准中规定用运动粘度来计算动力粘度,我国国家标准GB/T506-82为润滑油低温动力粘度测定法。该法使用于测定润滑油和深色石油产品的低温(0~-60℃)动力粘度。在严格控制温度和不同压力条件下,测定一定体积的试样在已标定常数的毛细管粘度计内流过所需的时间(秒)。由试样在毛细管流过的时间与毛细管标定常数和平均压力的乘积,计算动力粘度,单位为。该方法重复测定两个结果的差数不应超过其算术平均值的±5%。 单位换算:=m2=10P(泊)=103cP=1KcP 动力粘度的特征 对于牛顿流体,剪切应力与剪切速率之比为常数,称为牛顿粘度;对于非牛顿流体,剪切应力与剪切速率之比随剪切应力而变化,所得的粘度称在相应剪切应力下的“表观粘度”。高分子属于后一种情况。 粘度与温度、压力的关系: μ=μ。(t。/t).k

粘度测试标准大全

GB 265-1988 石油产品运动粘度测定法和动力粘度计算法.pdf GB-T 10247-1988 粘度测试方法.pdf GB-T 11137-1989 深色石油产品运动粘度测定法(逆流法)和动力粘度计算法.pdf GB-T 11145-1989 车用流体润滑剂低温粘度测定法(勃罗克费尔特粘度计法).pdf GB-T 11409.8-1989 橡胶防老剂、硫化促进剂粘度的测定方法(旋转粘度计法).pdf GB-T 11543-1989 表面活性剂中、高粘度乳液的特性测试及其乳化能力的评定方法.pdf GB-T 12004.3-1989 聚氯乙烯增塑糊表观粘度测定方法.pdf GB/T 21989-2008塑料聚氯乙烯糊用Severs流变仪测定表观黏度 GB-T 12005.10-1992 聚丙烯酰胺分子量测定粘度法.pdf GB-T 12008.8-1992聚醚多元醇的粘度测定.pdf GB-T 12009.3-1989多亚甲基多苯基异氰酸酯粘度测定方法.pdf GB-T 12010.3-1989 聚乙烯醇树脂粘度测定方法.pdf GB-T 12029.2-1989 洗涤剂用羧甲基纤维素钠粘度的测定.pdf GB-T 12098-1989 淀粉粘度测定方法.pdf GB-T 1232.1-2000 未硫化橡胶用圆盘剪切粘度计进行测定第1部分:门尼粘度的测定.pdf

GB-T 1233-1992 橡胶胶料初期硫化特性的测定门尼粘度计法.pdf GB-T 13217.4-1991 凹版塑料油墨检验方法粘度检验.pdf GB-T 14074.3-1993 木材胶粘剂及其树脂检验方法粘度测定法.pdf GB-T 14235.8-1993 熔模铸造模料粘度测定方法.pdf GB-T 14490-1993 谷物及淀粉糊化特性测定法粘度仪法.pdf GB-T 14797.2-1993 浓缩天然胶乳硫化胶乳粘度的测定.pdf GB-T 14906-1994 内燃机油粘度分类.pdf GB-T 15357-1994 表面活性剂和洗涤剂旋转粘度计测定液体产品的粘度.pdf GB-T 1660-1982增塑剂运动粘度的测定(品氏法) .pdf GB-T 1661-1982 增塑剂运动粘度的测定(恩氏法) .pdf GB-T 1723-1993 涂料粘度测定法.pdf GB-T 17282-1998根据运动粘度确定石油分子量(相对分子质量)的方法.pdf GB-T 17473.5-1998 厚膜微电子技术用贵金属浆料测试方法粘度测定.pdf GB-T 17477-1998 驱动桥和手动变速器润滑剂粘度分类.pdf GB-T 1841-1980 聚烯烃树脂稀溶液粘度试验方法.pdf GB-T 1995-1998 石油产品粘度指数计算法.pdf

工业齿轮油粘度及产品分类

粘度分类 工业齿轮油的粘度分类是按GB 3141-94《工业用润滑剂ISO粘度分类》标准执行,见表5-1。表中给出各粘度(牌号)的粘度范围以及与美国齿轮制造商协会(AGMA)、国际标准化组织(ISO)粘度等级的对应关系。 表5-1 工业齿轮油粘度分类 产品质量分类 GB/T7631.7-1995《润滑剂和有关产品的分类标准》将齿轮润滑剂分为C组,本标准等效采用国际标准ISO6743-6:1990《润滑剂、工业润滑油和有关产品(L类)的分类——第6部分:C组(齿轮)》见表5-2。 表5-2 工业齿轮油产品分类(GB /T 7631.7-1995)

注:1)这些应用可涉及到某些润滑脂。根据BG/T7631.8,由供应者提供合适的润滑脂品种标记。 如何正确使用齿轮油? 1、根据齿轮工作条件的苛刻程度选用使用等级。齿轮工作条件的苛刻程度是由齿轮的类型及其工作时的负荷和表面滑移速度决定的。普通齿轮传动可选用普通车辆齿轮油,准双曲面齿轮传动必须选用准双曲面齿轮油。若汽车在山区或满载拖挂行驶,并经常处于高负荷状态下,工作苛刻、油温较高,也可以选用准双曲面齿轮油。 2、依据季节气温选择粘度等级。齿轮的低温粘度达150000mPa.s时的最高温度决定其适用的最低气温。因此齿轮油的粘度等级一般是根据不同地区或季节的气温情况来选择的。气温高时,选择粘度高的齿轮油;反之,气温低时,选择粘度低的齿轮油。如长江流域及其他地区冬季气温不低于-10℃的地区,全年可用90号油。长江以北冬季气温不低于-26℃的寒区,全年可用80W/90油。黑龙江、内蒙古、新疆等冬季气温在-26℃以下的严寒区,冬季使用75W号油,真季换用90号油。其他地区全年可用85W/90油。

国际润滑油粘度分类及标号的含义

国际润滑油粘度分类及标号的含义 --国联质检实验室美国汽车工程师协会(SAE)的润滑油粘度分类法。SAE采用的是润滑油检测粘度等级分类法,将润滑油分成夏季用的高温型、冬季用的低温型和冬夏通用的全天候型。具体含义如下:冬季用油有6种,夏季用油有4种,冬夏通用油有16种。 1.冬季用油牌号经过润滑油检测分别为:0W、5W、10W、15W、20W、25W,符号W 代表冬季,W前的数字越小,其低温粘度越小,低温流动性越好,适用的最低气温越低; 2.夏季用油牌号分别为:20、30、40、50,数字越大,其粘度越大,适用的最高气温越高; 3.冬夏通用油牌号经过润滑油检测分别为:5W/20、5W/30、5W/40、5W/50、10W /20、10W/30、10W/40、10W/50、15W/20、15W/30、15W/40、15W/50、20W /20、20W/30、20W/40、20W/50,代表冬用部分的数字越小,代表夏季部分的数字越大者粘度越高,适用的气温范围越大。 (1)高温型(如SAE20~SAE50)---其标明的数字表示100℃时的粘度,数字越大粘度越高。 (2)低温型(如SAEOW~SAE25W):W是Winter(冬天)的缩写,表示仅用于冬天,数字越小粘度越低,低温流动性越好。 (3)全天候型(如SAE15W/40、10W/40、5W/50):表示低温时的粘度等级分别符合SAE15W、10W、5W的要求、高温时的粘度等级分别符合SAE40、50的要求,属于冬夏通用型。 以上是油品检测中心经过严格的润滑油检测实验后得出,更多润滑油检测相关信息请咨询国联质检实验室。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