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小学课堂教学艺术的认识与实践

对小学课堂教学艺术的认识与实践
对小学课堂教学艺术的认识与实践

对小学课堂教学艺术的认识与实践

教学艺术是人们对教学的一种高层次追求。当今社会,人们越来越重视教学艺术的作用,要求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富有创造性,充分利用语言、动作、线条等手段表达教学内容、传递教师思想感情。教师如果在民主和谐的教学气氛中教学,教师和学生会受到强烈的艺术感染,心情舒畅,专心投入,从而使教师由“愿教”、“会教”达到“乐教”,使学生的学达到“乐学”。

一、课堂教学中的语言艺术

教学语言是指教师在教学活动过程中使用的语言,是教师完成教学任务的最主要手段。既是在现代教学技术应用越来越多的今天,教学语言的功能和作用是任何传播手段也取代不了的。具备了良好的教学语言修养,常常能使教学艺术锦上添花。如果教师教学语言艺术不高,往往会导致教学效果差。因此掌握高超的教学语言艺术是教师自觉追求的目标。

(一)教学语言艺术影响教学效果

在教学中,大部分信息都是通过教学语言传递的,教师的教学素质和能力也是通过语言方式表现出来。可以说教学语言艺术是教师全部教学素养的综合体现,它直接影响和制约着教师教学效果。其中教学语言清晰度和严密度对教学效果影响较大。正如希勒在研究中指出,教师讲解水平与学生的学习成绩成正比相关。教师语言要具有清晰度和严密度,其中教学语言的严密度是要求教师语言逻辑严谨、周密、有条理,这样能够增强教学语言的说服力和论证性。例如在教学小学数学“整除”和“除尽”的概念、“数位”和“位数”的概念、求一个数(零除外)的倒数就是把这个数的分子分母调换位置的内容,讲解时一定要强调零除外等等就要注意教学语言的准确性和规范性。否则学生就会学到似事而非的知识,从而影响教学效果。

(二)教学语言艺术影响学生的发展

教学语言艺术水平不仅影响教学效果,而且影响学生的思维能力、语言能力和审美能力的发展。由于语言和思维发展有密切的关系。教师语言艺术水平可以反映起思维能力的高低。在教学过程中,学生通过教师的教学语言能探知教师的思维进程,学习到思考问题的方法,体验到

思维过程的快乐。一般而言不同特点的语言对学生思维方面的影响是不同的。如概括性的语言影响学生思维的敏捷性和灵活性。在课堂教学中,教学语言具有一定的示范作用,他长期的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的语言能力和习惯。同时教学语言艺术本身也会成为学生审美的对象,使学生从中获得审美感受,激发审美情趣,从而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三)教学语言艺术促进教师自身思维品质的发展

语言是思维的原料,思维过程本身又是信息加工的过程。在教学中,教师对教学语言艺术的追求,促使其不断增加自身语言的储备,自觉训练语言能力,增加思维的敏捷性和准确性。久而久之,教师在提高语言能力的同时,也促进了其思维品质的提高。

(四)教师如何提高教学语言艺术

教学语言艺术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形成,在教学中,教师注意做到以下几个方面。

1.提高自身素质,加强语言艺术修养。

在教师的教学语言艺术背后,展现的是教师本人的学识水平和认知水平,它综合体现教师的个人修养,教师的语言贫乏表现了教师学识水平和认知水平的贫乏。因此,要提高语言艺术修养,教师必须不断学习,拓展自己的知识领域,加深在知识方面的修养,这样才能在教学中左右逢源。这就要求教师不仅知识面要宽,而且也要在内容上深入探究。教师要提高自己的专业修养,使自己具有广博的知识,才能做到言有新意,言之有物。

2.在教学实践中提高语言艺术水平。

任何事物都要经过实践的检验才能发展,教师的语言艺术也是如此。作为一名好的教师,他不会放过所教的每一堂课,因为每一堂课都是提高教学艺术水平的机会。实际上,课堂是教师提高教学艺术的实验室。作为教师最重要的是对教学的反思,要在反思中总结教学艺术的得失,以提高教学语言的艺术。

二、课堂教学中非语言的教学艺术

“此时无声胜有声”就是用非语言因素进行教学。在传统的观念中,课堂教学的实施被认为口头语言的表达。实际上口头语言是教师传递信息的重要方式和手段,但是他决不是唯一的方式和手段。

(一)非语言表达在课堂教学中的作用:

1.对有声语言有辅助作用

美国心理学家帕尔梅立别思的研究表明:课堂上的信息总效果=7%文字+38%声音+55%面部表情。由此可见,语言交流仅仅表达了信息的一部分。所以教师创造性的运用55%的面部表情、眼神等的非语言表达能最大限度地提高教学效果。例如当教师要强调概念或重点问题时,如果教师通过语气变化,配有相应的非语言将其转化为直观语言被学生接受,学生就会深刻理解教师传递的信息,并能迅速的理解和掌握。

2.对有声语言的替代作用

教学的客观环境是教师选择语言的重要依据,在一些教学环境下,非语言表达往往能替代有声语言,发挥比有声语言更好的作用。例如,课堂上对回答问题胆怯的学生在想举手而不敢举手的情况下,教师只要给他们一个赞许的目光,鼓励的眼神,学生会欣然举手;又如课堂上有的学生听课走神,教师边讲课边悄悄的走到他面前,轻轻的摸摸他的头或拍拍肩,这样他会主动调整自己的听课态度等等,教师的一些动作可以替代有声语言,有时比有声语言效果更好。

3. 有美化教师形象的作用

教师非语言表达是教师塑造自身形象的重要手段,他影响学生对教师形象的认同。在课堂上,如果学生有小声说话或有课堂上不该作的事,教师如果大声斥责,这样会影响教学进度,影响大部分学生的思维,甚至会影响教师的形象,在这种情况下,教师恰当的使用非语言的手段,通过一个严厉的眼神,一个轻轻的拍打敲击动作,会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教师日常的工作中非语言活动是教师的内心活动自发的真实的反应,这样做有利于教师的心理健康,这样的教师人格和气质也可以对学生产生深远的影响。

(二)在课堂教学中如何运用非语言表达的艺术

1.面部表情的应用

面部表情是由脸的颜色、光泽、肌肉的收与展,以及脸面的纹路和面部各器官的动作组成。它是人思想感情最灵敏、最复杂、最微妙的气象图,是教学中丰富的信息资源。教师的面部表情是学生注意力最集中的地方。学生最不喜欢的是那种态度冷漠、喜怒不露、情绪冷淡或过分严肃、总是板着面孔、不拘言笑、或者是居高临下、以权威自居的教师。教师适当的表情有利于创设教学情境,形成有益于教学的课堂气氛,促

进学生的积极思维,助其理解、消化教学内容。例如在实际教学中通常对于公开课,我们是精心准备,课堂上表现为表情亲切、热情、面带微笑;动态表情也是随着教学内容和教学情境而变化。这样的课学生学得有兴趣、教师教得也轻松。由此可见,恰当运用我们教师的自身的面部表情语,能更好地传递信息和形成良好的育人氛围。所以我们在教学中尽量作到:表情应该是真情的自然流露,同时也是对教育事业热爱表现出的情感。但是温和要适度,师生之间是一种特殊的角色关系,教师在教学中要做到恰如其顺,恰到好处,做到嬉戏而不失态,哀痛而不失声,端庄中见微笑,严肃中见柔和,理智的控制自己的情绪更不能把生活中的不愉快带到课堂上。

2.目光语的应用

眼神是面部表情中最富于表现力的部分,能够表达出许多语言不易表达的复杂、微妙的信息和情感。在教学中,眼神的巧妙运用可以发挥传情达意、组织教学的功能。目光语的运用可以使师生在无声中进行交流,学生能从教师的目光中洞悉教师情感的微妙变化,体会到眼神蕴涵的内容,而教师也可以从学生的眼中获取反馈的信息,做出相应的反应,调节教学活动。例如我们有时讲了一个例题,而全班大部分学生目光呆滞反应迟缓,这时我们就应该从学生们呆滞的目光中发现问题,及时调整自己的讲课技巧。一般而言,经验丰富的教师既能从学生的眼神中发现信息,又善于用眼神说更多的话、传递更多的情感。在课堂教学中教师激励期待的目光比有声语言更能触动学生,牵动他们的情感。再如,在教学中教师可以运用眼神制止学生的一些与学习无关的活动,关注每一个学生,保证良好的教学效果;另外在学生思考问题时,对自己的结论没有很大把握时,教师及时给予期待和肯定的眼神,可以坚定学生的积极思考问题的信心。

在教学中教师要给学生以朝气蓬勃、令人信服的感觉,通过眼神表明自己的真诚、学识以及人格、态度和修养。眼神要明确、变化自然,配合口头语言以及其他语言使用。这样才能做到与学生沟通感情、交流信息的效果。

另外在教学中恰当运用头语、手势以及课堂上的站姿、走姿也是应用非语言教学的艺术。

三、课堂教学中的导课和结课艺术

(一)导课艺术

“开头的第一句是最难的,好像音乐定调一样,往往要费好长时间才能找到它。”这是高尔基在谈创作体会时说的。教学也是如此,一堂好课如果没有成功的开端,教师会讲得索然无味,学生也很难进入学习状态。

由于教学内容的差异以及教师个人的特点,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导入新课的方式也是多种多样的,特点也不同。

1.导课要有针对性

教学中我们要考虑教学内容的需要,又要顾及学生的特点。所以导课设计应该以教学内容为基础,根据教学内容的实际需要设计导课的形式,斟酌导课用语。例如在教学《圆的认识》一课时,我们导入新课就要以大家比较熟悉的平面图形来为导入,而不适宜用计算导入。同样导课也要考虑学生的特点,在教学中,不同年级的学生可以采取不同的导课方式。如小学低年级多采用生动直观的形式,通常是用故事、笑话、具体的生活情境导课。如果教师导课时有意识地注意这些方面,就会调动学生听课的积极性,收到较好的教学效果。

2. 导课要具有启发性

导课是通过精心设置导言,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引起学生产生对新知识的强烈渴求。例如在教学小学三年级的《游戏的公平性》时,就采用启发的方法。课一开始,我让班里部分学生整理这样作业本、倒垃圾、摆放好卫生用具,然后给着部分学生进行奖励,而这时没有得奖的很多学生就向我挑战,要求我给他们也分配任务,也参与劳动活动,还有学生说我不公平,不是我们不干活,是老师不分配他们做事。这正是我导课提出的问题,我的做法是“公平与不公平”。通过讲课学生懂得游戏的规则要具有公平性原则。著名的教育学家陶行知总结的“不愤不启,不悱不发”是教学启发的基本要求。教师要根据儿童的特点创设问题的情境,提出带有悬念的问题,启发学生的思维,促使学生的积极思考问题,寻求解决问题的答案。

3.导课要具有新颖性

新颖的导课能出奇制胜,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所以导课新颖多样才能吸引学生,教师能够通过新颖的导课吸引学生的注意指向。要做到这样,我们导课用的材料与教学内容比越少、越精,便越能留下疑窦,

越吸引人。这也是运用心理学的新异刺激,强化学生的感知态度,吸引学生的注意。例如在教学《认识方向》一节课时,我带学生去操场面向太阳,利用孩子们熟悉的儿歌,“早上起来,面向太阳,前面是东,后面是西,左面是北,右面是南。”来导入新课。

(二)结课艺术

结课是在教师完成一个教学内容或活动时,通过重复强调、归纳总结等方式,回顾与概括所讲授的主要内容,强化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将所学的知识形成系统的行为方式。完美的教学必须做到善始善终,如果我们把一堂具有教学魅力的好课比做一支婉转悠扬的乐曲,那么导课就如“起调”,结课就如“终曲”。

一般而言,在课快要结束时,学生的注意力容易分散,因此教师通过巧妙的结尾,可以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引导学生对所学的知识做简单回顾与整理,弄清本节课知识的关键,完成一堂课的教学任务。因此完美的教学必须做到善始善终。成功的结课,不仅对教学内容起着概括、提炼和升华的作用。而且具有促进学生对教学内容的理解、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浓厚的学习兴趣的作用。但是在结课时要体现教学目的、注意要与导课首尾呼应、并且要适可而止,不要拖堂,也要做到结课形式多样化,这样才能体现结课艺术。通常我们使用的结课方式是如下:

1.自然式结课

教师讲课的最后一个问题的最后一句话刚一落地,下课铃声正好响起。这种结课方式只有教师在精心设计教学内容及结构、把握好教学进程及时间,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这样结课看似自然而然,其实他恰恰说明教师高超的教学艺术技巧,只有教学艺术高超的教师才能达到这样的艺术境界。

2.归纳式结课

通常在课堂教学的结束阶段,教师对本节讲授的知识进行整理、归纳,使之有条理、系统化以巩固知识、掌握知识。这样的结课方式我们在教学中常用到,就是归纳式结课。这样的结课可以是学生完成,也可以是教师完成,还可以是师生一起完成。但是归纳的语言要简明扼要的重复重点,强调要掌握的概念和原理,使学生对本节可的知识在头脑中留下完整的印象。例如讲《圆的认识》结课时重点突出什么是圆心、什

么是圆的半径、以及圆的直径,他们在一个圆里起的作用是什么?通过几句师生互动的方式结课。

3.练习式结课

数学课教学中最常用的、最简便的一种结课就是练习式。教师通过让学生做练习的方式结束课堂教学,总结巩固是让学生总结所学的内容,然后在此基础上运用提问或做练习巩固新课,检查学生掌握情况,发现问题及时解决。家庭作业也是对加深理解教材、运用教材、巩固知识、熟悉所学的新知有重要的作用。精心的布置家庭作业、提出要求,也是教师结课时常用的做法。

另外还有悬念式、回味式、比较式、拓展式、激励式等等的结课方式,只要根据教学需要我们合理的运用好结课艺术,对我们的教学有很好的促进作用。

四、课堂教学中的板书艺术

板书是教学中教师普遍使用的一种重要的教学手段,是教学艺术的组成部分。板书是教师根据教学需要,在黑板上以书面语言或符号语言进行的表情达意,教书育人的活动。板书由板书、板演或板画几种形式构成的。

(一)板书艺术在教学中的作用和要求

1.板书要体现实用地体现教学内容的精华

板书是教师对教学内容深入挖掘和整理,科学地、艺术地加工而提炼出来的教学内容的精华。教师利用板书可以把教学内容提纲携领地表现出来,是学生了解教学内容的基本思路。教师通过板书理请教学内容的层次和各个复杂的关系,把教学内容简明扼要地清晰地展现在学生面前。教师黑通过板书找出教学的重点和难点,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使学生明确学习的重点和方向。所以板书设计就要准确、实用。要以教学内容为出发点,围绕教学目的,结合学生的态度,考虑各方面因素,设计出实用的板书。

2.板书是综合体现教师教学基本功

精湛的板书艺术是教师劳动创造的结晶,他渗透着教师的学识、智慧和教学艺术,融入了教师的教育理论素养和审美素养,是教师教学能力的综合体现。通过板书可以弥补课堂语言的不足,在视觉上给学生以补充,丰富课堂教学信息传播的渠道。同时也向学生展示了教师多方面

的才华,例如处理教材的能力、文字书写能力等有利于教师威信的确立。因此板书设计就要布局合理,主次分明;同时也要设计多种多样形式的板书。这样可以起到调整教学节奏,使教师和学生紧密配合,张弛有度,充分发挥教师和学生的积极性,有效完成教学任务。

3.板书是学生有效学习的途径

板书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学习效率和质量,并对学生的身心发展具有促进作用。学生通过板书可以掌握教学内容的思路、基本结构,了解本节课的重点难点。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强化学生的感知和记忆,从而保证学生学习的质量。学生也可以通过板书,通过教师的示范,学会如何抓住学习的重点和要点,学会归纳、总结、说明等学习方法,掌握必要的学习技能。通过板书,学生不仅仅是的感知认知等能力,而且也影响他们的非认知因素的发展,基于这样的作用教师板书做到布局规范、用语规范、写画也要规范。

(二)板书艺术在数学教学中的主要表现形式

1.提纲式板书

教师按照讲授的内容、内在的逻辑关系概括出要点,依次排列而构成的板书,就是提纲式、要点式、逻辑式或系统性板书。他们是课堂教学中的最基本、最为简便的板书样式。它的长处是:提纲携领,简明扼要,条理清晰,层次分明,便于学生从整体上把握教学内容。这样的板书也是数学教学中常用的。

2. 图示式板书

例如学习《方向与路线》设计板书如下:

《认识图形》

这种图示式板书能够具体形象地显示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便于理解较为复杂和抽象的内容。其次板书的形式也很多例如对比式板书是在讲授多种方法计算中多用,阶梯式板书是在讲授如何分析题的课堂中应用,等等多种多样的板书,教师可根据自己的特点、教学内容的需要设计合理的板书,使教学达到最佳状态。

总上所述,熟练地运用课堂教学艺术的技能和技巧,可以提高课堂教学效果,促进学生有效学习。

[参考文献]:

1.马云鹏主编《课程与教学论》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2005.6.1

2.张向葵主编《教育心里学》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2005.7.

3.教育部基础教育司组织编写《走进新课程》北京师范大学出版2002.4

4.解月光主编《现代教育技术理论与实践》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5.https://www.360docs.net/doc/fb10052300.html,

小学数学教学心得体会

小学数学教学心得体会 对于小学生来说,数学学科相比其他学科显得抽象、理论,学习起来枯燥乏味,有困难。很多教师也反映,学生普遍对数学学习没有积极性,学习效果不突出,这成了数学教师面临的一大难题。 小学数学教学心得体会 一、好的数学课堂教学,应具备知识性 课堂教学一般是40分钟左右,在这个过程中,有情境的 导入,新知识的讲授,学生和老师的互动,以及简要的课堂小结,这每个过程都离不开一个中心,那就是知识性,在每个环节都不可以疏忽它,它的存在才不至于偏离本节课堂主要讲的内容,因此要授课的知识点始终贯穿于整个课堂的始末。 例如,在讲对称轴的一节公开课中,刚开始上课时,老师应用多媒体展示了各种对称的风筝。老师就问同学们:从这些图片中,你们有什么想法呢?一名学生举手回答道:老师,谁 最先发明的风筝。这个问题显然与今天要讲的内容不相符,老师就给学生们讲自己也不清楚,因此布置了任务让学生们放学了回家搜索是谁最早发明的风筝。然后教师又问还有其他学生有其他想法吗?另一位同学答道:老师,风筝为什么能飞上天?这个问题也脱离了要讲的主要内容,因此,老师又解释道现在你们的知识还不能解决这个问题,也许到你们上高中大学学习了物理和数学知识,你们就可以解答这个问题了。在这个过程中,老师发现他的引导提问方式出现了问题,导师学生的发现与新知的讲授(即对称轴)没有联系。因此,老师赶紧转变发问:同学们,从几何图形上看,这些风筝有什么区别呢?因此很快

就有同学回答他们左右对折可以重叠。这样,就引入了对称轴的相关教学,从而老师才能顺利进行教学。 在这个教学片断中,我们可以知道,老师在刚开始发问时由于提出问题出现失误,导师学生偏离了即将讲授的新知,最终导致教学过程中浪费了至少5分钟的时间。 从这个过程中,我们可以看出,新知识必须贯穿整个教学过程中,不管是刚开始的教学情境引入,还是新知的讲授过程。如果哪个过程偏离了新知识,那么课堂都是美中不足的,以上例子就是很好的证明。 二、好的数学课堂教学,应具备思维性 思维是高级的心理活动形式,是人脑对信息的处理包括分析、抽象、综合、概括、对比系统的和具体的过程。这些是思维最基本的过程。 笛卡尔曾说过,“我思故我在”。数学课堂要具有思维性,教师教学不仅仅是传授知识,还要让学生学会思考,培养他们的数学逻辑思维能力,在课堂中,让学生们思考,通过提出问题、解决问题过程让学生们对问题的不同讨论碰撞火花,相互探讨,尽管在这个过程中,学生有千奇百怪的思绪,但是教师不应遏制学生的想法,应顺着他们的思考和推理,让学生们最终自己发现自己的解决方案有问题,这样才能达到发展。在这个过程中,不仅传授了知识,而且长期下来,还会让学生的思维更加活跃,更能成为课堂的主体。 例如,在讲授《位置的确定》时,教师一般采取的是在多媒体上展示网格图,然后在上面相应的标出一些点,让学生们回答这些点该如何表达,在这些题上,学生是纯粹的根据老师的对应方法直接给出点的表示,而不知道为什么用数对表示,在这个过程中,老师只有问学生怎么样表示这个点,而没有为

课堂教学艺术的十种方法

课堂教学艺术的十种方 法 集团文件版本号:(M928-T898-M248-WU2669-I2896-DQ586-M1988)

课堂教学艺术的十种方法一种教学艺术。要搞好组织教学,教师就必须关注全体学生,注意信息反馈,要有驾驭整个课堂教学活动的能力。教师必须把握学生的注意和情感,努力调动学生的有意注意,使其保持相对的稳定性,同时,要激发学生的情感,使他们产生愉快喜悦的心境,从而全身心地投入学习活动。 组织教学的方法是多种多样的,教师应根据课堂教学实际加以选择,灵活运用。南昌膝王阁学校林子谦老师总结了十种常用的方法— 组织教学艺术的十种方法 1、形象感染法 教师走上讲台时,神情要亲切、庄重、肃穆,站定后要扫视整个课堂,以安定学生的情绪,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把注意从原来的注意对象迅速转移到教师身上来,自觉地投入教学活动。 2.目标引导法 讲课开始时,教师可简要地肯定学生的表现,提出本次学习要求,运用语言的感召力,激发学生的情感,促其产生努力达到目标的学习欲望和兴趣,从而调动自己的有意注意。 3.趣味激发法 教师讲课时,如有较多学生注意力不集中,可适当穿插讲一些表面看来跟教学无关(但内含学习目的、学习态度、学习方法等方面的启示)而学生十分感兴趣的事。使学生精神振奋,产生良好的心境,从而引发学习的浓厚兴趣。

4.提问点拨法 当某些学生注意力不集中时,教师可提出问题让他们回答,促使他们转移注意对象,把注意力转移到学习活动上来。学生答题不够理想时,不要急于批评,可稍加点拨,鼓励他们动脑筋思考或用心听老师和同学讲。这样引发他们的兴趣,使其保持注意的稳定性,积极投入学习的活动。 5.指名演板法 此法类似“提问点拨法”教师指名让注意力不集中的学生演板,并在适当时机轻声对演板学生进行教育和帮助,要求他们回位后用心听讲。这种方法具有中等强度的刺激,可对学生大脑皮层起一定作用,能促使学生在一定时间内保持高度集中的注意力。 6.语言表达法 语言条理清楚、通俗易懂是组织教学的基本要求。只有讲得有条理性和逻辑性,才会使学生获得系统全面的概念;语言准确、简明扼要是组织教学的基础。这样才能使人听着舒服,爱听;善于例证,形象比喻,适当应用一些格言、名句、典故、顺口溜等也是语言组织的一些技巧。 生动的语言给人一种直观和感动,使人兴趣盎然,同时也在记忆中留下深刻的印象。 语言的使用影响着意思的表达,感情的色彩。在不同的情况下,恰当的使用语气也可以使学生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可以活跃课堂气氛。总之,在教学中还要注意语言使用得当。

小学英语课堂教学艺术

小学英语课堂教学艺术 宋瑞艳 摘要:小学英语课堂教学艺术是指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教师有目的有 计划地运用一些艺术形式,利用艺术的魅力来感染和吸引受教育者, 从而使课堂教学效率得到提高,有效促进课堂教学质量。 关键词:小学英语,课堂教学,教师,艺术 第一节小学英语课堂教学存在的问题 每个人都认识到学习和掌握英语成为了二十一世纪人类“学会生存”和“适应生存”的基本要求。然而受应试教育和传统的外语教学法的影响和束缚,现行的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仍然是千篇一律:复习(问答)—呈现(单词及句型)—操练(听、说、读)—表演—作业;教师过多的将精力集中在语言知识的讲解上,过多的苛责小学生的书写及单词与句型掌握的数量;课堂教学程序单调,片面追求考试成绩。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没有将教材与学生的实际生活相联系,学生犹如听的是天方夜谭,完全不能感同深受,久而久之不懂的越来越多,最终失去学习的兴趣,其结果是即使小学生掌握了一定数量的语言知识或单词及句型,在现实生活中他们仍然不会应用,无法与他人用英语进行交流。 在此文章中我试图以自己多年小学英语教师的经验为基础,结合教育学理论,通过对目前小学英语教学的现状分析,明确教学艺

术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重要性,提出了实现小学英语课堂教学艺术的策略,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教学质量。 第二节小学英语课堂教学的艺术 一课堂教学的语言艺术与非语言艺术 (一)、语言艺术 每一个教师在课堂教学的时候都一定会用到教学语言。为了达到教学预期的效果,教师应在教学过程中通过语言的表达引导学生学习,沟通师生的思维,拨动学生的心弦,制造出良好的教学气氛,调节教学的节奏,从而带领他们更好的学习,这就要求教师在上课的时候应充分注意教学语言的艺术性。小学英语课堂语言的艺术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言简意赅 根据小学生的年龄征与他们目前现在的理解能力,老师在讲授时应尽量精练,一语中的,对概念的描述应准确、明白、到位,切不可 长篇冗缀,让学生觉得云里雾里。 2、指令清晰 小学英语课要求教师在课堂上尽力给学生营造一个真实的、生活 化的英语情境,这就要求教师应尽量和学生用英语交谈,包括描述情 境、发出指令等等。在用英语向学生发出这样那样的指令的时候,

小学数学教学心得体会

小学数学教学心得体会我是一名小学数学教师。自从来到小学任教以来,我才发现:不仅是隔行如隔山,就算是同一个行业的不同阶段工作方式也有着如此明显的不同。所以现在我只能算是一个新手,在数学教学方面存在很多不足的地方,缺少经验。作为一名新教师,我需要学习很多教育教学方面的知识,还要学习跟学生相处之道,因此工作十分的忙碌辛苦。但这几年也是我教学生涯最快乐的。真正进入工作的状态后,我的身心都重新得到了洗练。在这几年的时间里我得到了一些教训,并且对小学教学工作有了一些体会和个人理念。 1、培养和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我在教学中,主要以鼓励为主,如一年级的小朋友,很常见的问题是计算的速度慢和正确率低。而这两个问题对孩子的数学学习影响最大,也最容易打击孩子的信心。我考虑从培养孩子的计算能力开始。利用数字卡片、算式条、速算本来对孩子进行训练,提高孩子的口算能力。如果孩子上课时能第一个算出结果,那肯定是一件很光荣的事,会激发孩子的学习热情。不过,计算训练比较枯燥,我还用星级方式进行鼓励,比如三十题正确二十五算3星,积累星星可以换奖品、兑红旗等。"兴趣"是孩子各种创造力,求知欲的原动力,只要孩子对某种事物发生兴趣,就会无止境地去追求、去实践、去发展。在数学教学中,我们体会到,凡是能积极、主动地参与获取知识过程的学生,他们学习数学的兴趣浓厚,求知愿望强烈,数学素质会得到较快发展。因此数学教学必须从转变学生的学习态度、学习情感入手,使学生由

机械、被动学习转变为创造、主动学习。 生活是最好的教师,现在小学数学教学目标也强调让孩子在学习中感知生活中处处有数学。确实,认识人民币,认识钟表,加减,统计,质量单位,长度单位等低年级孩子的学习内容,都在生活中可以得到很好的练习。 2、好孩子是夸出来的 赏识教育是对孩子的保护。老师是孩子最直接、最亲密的保护者,我们不仅要保护孩子的身体健康和人身安全,更要保护孩子的心理安全。可能孩子与孩子之间存在着差异,也可能有的孩子在学习成绩上不如别的孩子那么优秀,同时也可能学习起来缺乏自信,调皮捣蛋,与老师对抗等等,在这些方面我们作老师的反思过自身吗?比如我们与孩子的问题之间有什么联系呢?我们是如何想象孩子的呢?在他稚嫩的肩膀上能扛些什么呢?他的小脑袋里究竟在想些什么呢?他的眼睛滴溜溜、骨碌碌的转着在寻找着什么呢?在孩子每天所表现出的行为之中我们发现了孩子的什么,以及我们对孩子抱着什么幻想呢?等等等等,这些都需要我们对孩子付出更多的耐心和爱心。一个孩子生活在鼓励之中,他就能学会自信;一个孩子生活在认可之中,他就能学会自爱。有时我们一个真诚的微笑,一句热情的表扬,都可以在孩子身上转化为无穷的动力。因此,我们一定要精心呵护每一颗美好而脆弱的心灵。当我们的爱注入孩子心田时,我们的爱就会转化为孩子对知识和世界的热爱,从而促进孩子良性发展。 赏识教育是对孩子的期待。孩子的学习不是单纯的、封闭的、没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艺术纵横谈.doc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艺术纵横谈-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是一门科学,也是一门艺术。其科学性主要体现在课堂教学目标明确、内容严密、方法得当、有章可循;其艺术性体现在它必须具有创造性、表演性、审美性和技巧性等四个显著特征。追求教学艺术,旨在优化课堂教学,使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达到科学性与艺术性的和谐统一。 一、认识课堂教学艺术的基本特征 创造性。语文教学艺术的主要特征在于创造,主要体现在: (1)超前思维。备课时,教师必须从课文的特点出发,从学生的实际着手,对课的导入、过程、结尾等进行有目的地分析、判断和推测,从而得到预见性的认识。此外,在制定一个单元、一个学期乃至整个小学阶段的课堂教学计划时,对教学的未来、发展趋势等进行超前思维,以便在行动之前及早看到潜在的有利因素、困难因素和各种机会,更加清醒地采取对策。 (2)应变机制。课堂上,我们面对的是几十颗思维着的头脑,尽管教师在课前作了慎密的构想,但偶发事件时时会找上门来。因此,教师必须随机决策,巧于应变,化消极因素为积极

因素。 (3)创新方法。小学语文课的教学对象、教学条件、教学内容在不断变化。 义务教育小学语文教材就有不少新课文,即使是教过几十遍的同一篇课文,也永远是新课。因此,教师要不断学习新方法,创造新方法。 (4)讲究效率。要减少无效劳动,尽可能把完成同一教学任务的单位时间降到最低限度。学生看书可解决的,就不必动笔;练两次可掌握的,就不必重复第三遍。教师讲述语要精当,要知道,讲课中输出的无效信息、次要信息、多余信息越多,浪费的课堂教学时间就越多,教学效率就越低。值得注意的是,在教学中,单位时间内教学的信息量过多或过少,都是低效率的教学。 2.表演性。教学是一种独具特色的表演艺术,它区别于其它任何表演艺术。 其特征主要体现在:

关于小学数学学习心得体会5篇

关于小学数学学习心得体会5篇培训使我们充分认识到新一轮的数学课程改革从理念、内容到实施,都有较大变化。要实现数学课程改革的目标,教师是关键。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关于小学数学学习心得体会,欢迎借鉴参考。 小学数学学习心得体会一 暑假这十一天学习活动,丰富了使我的假日生活。下面,我来谈谈对这次培训活动的几点心得。 对于如何才能更好地"关注课堂,实施有效教学",=确实是我们每一位老师值得讨论、研究的一个问题,也是我执教近几年来的最大困惑,现在我以一名参与者的身份来谈一下自己的感受。 首先,培训活动加深了我对课前备课环节的理解。 平时教学中,我知道了小学数学备课都应该备什么,都应该关注哪些方面。但具体在实际操作中该怎样去落实,还是很模糊的。通过这次培训活动后,我真正弄清了有效教学准备活动的流程是:课标解读与教材分析----学习者特征分析-----确定教学目标------最近发展区分析------教学处理及策略选择-----展示教学预案。先说一下教材分析:教材分析不单单是就教材去谈教材。还要在教材分析中明确编者意图,我们可以借此落实哪些阶段目标?我们应该在怎样的总目标的指引下具体落实到课堂上的目标?我们的教学到底要使学生形成怎样的能力?另外,从其他几块的准备中,我还知道了我们的教学还要关注学习者的特征,关注他们的最近发展区,怎样才能使我们的教学真正使他们受益,形成他们的一种能力,这才是我们教学的最终目的。因

为现代社会要求公民具备良好的人文素养和科学素养,具备合作的意识和开放的视野,具备包括计算与实际应用在内的多方面的基本能力,以及运用现代技术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所以,数学教学应该能够为造就现代社会所需的一代新人发挥重要作用。就是说,我们的教学要使学生形成能力,形成能力的最终目的是为社会服务。只有明确了这一点,我们的教学才会更有效。 其次,为我创造了一个学习的机会。 现代的教育强化了学科的整合,要求教师做教育的研究者。这就要求我们教师必须学会合作,同伴互助,发挥团队的力量,才可以把我们的教育搞好。事实也是如此,在这次培训活动中,每每思考之余,浑身都不由然汲取一种力量,那就是为体现自己的人生价值而奋发努力!这也许就是人为什么是群居动物的原因吧。 再次,通过这次培训,使我能够取长补短,见识到了很多老教师的风采,也认识了不少优秀的年轻教师,通过交流我了解了自身确实还有很多不足的地方,可以向他们学习、请教,对我自己也是一种成长的好方式。 另外,参加本次活动后我也有以下一点思考: 因为这种教学准备活动耗时费力,不可能把准备过程全部呈现给大家。所以,应该思考怎样处理好"研磨"的真实有效性问题? 通过参加这次的培训学习,确实使我大开眼界,从其他老师身上学到了很多有价值的东西,我会把学到的技能用于今后的教学当中。 一下午的培训学习使我对小学数学教学规范有了初步的认识.在

小学艺术教育教学文案

小学艺术教育 一、单项选择题 1.在基础教育阶段,艺术教育以及艺术教育培养目标及其价值的体现,主要是通过【 C 】 A、综合课程 B、分科课程 C、艺术类课程 D、基础教育课程 2、在艺术课程标准中( )列在“课程价值”的首位。【 A 】A、创造美、鉴赏美的价值 B、感受美的能力 C、高尚和充实的审美情趣 D、认识美的能力 3、( )大概在儿童6-8岁之间,他们开始有了画好一张画的愿望。【 C 】A、涂鸦期 B、前(主观)图式期 C、后(主观)图式期 D、主观写实期 4、综合艺术课程采用的科际整合的范式,包括着美术、()、戏剧()四个学科领,还涉及影视艺术、文学等其他科学领域。【 B】A生活、科学 B、音乐、舞蹈C、表演、艺术 D、音乐、摄影 5、艺术学科最大的特点是( ) 【 D 】 A、存异性 B、排他性 C、求同性 D、共通性 6、教材把( )作为主线贯穿教材始终。【 A 】 A、人文主题 B、文学主题 C、科学主题 D、艺术主题 8、教学中要完整地实施三个艺术教学环节:第一,感知与体验;第二();第三,反思与评价。【 A 】A、创作与表演B、表演与表现C、创编与表现D、想象与表现

9,艺术与游戏有着天然的内在联系,( )和自由创造是艺术和游戏最为明显的共同本质。【 D 】 A、表演 B、兴趣 C、实践 D、想象 11、艺术课程以提高学生的( )与艺术能力的整合发展为目标。【 C 】A、表演能力 B、实践能力C、人文素养 D、创造能力 12、一个成熟的有效的教学策略包括以下几种要素:指导思想、( )、实施程序、操作技术。【 B 】 A、教学内容 B、教学目标 C、教学方法 D、教学标准 17、艺术课教学目标包括认知、技能、( )等多维目标。【 C 】A、方法 B、技巧 C、情感 D、体验 20、艺术课程的综合性强调了不同艺术门类、不同艺术学科之间的相互渗透与连接,注重了多艺术门类与学科的( )。【D】A、互补与融合 B、互通与融合 C、沟通与融合 D、连接与融合 33、课程目标的一体化不只是三维目标的简单融合,它追求者融合的基础上产生更高层次的新内容,即( )。【 A 】A、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 B、科学精神 C、艺术精神 D、人文精神 34、艺术教师在参与课程发展的过程中,能够逐渐形成()的工作能力。【 C 】A、合作 B、有效 C、高效 D、协调35、( )、富有创新活动的艺术课程,能够满足不同的学生

(完整版)浅谈如何提高课堂教学艺术水平

浅谈如何提高课堂教学艺术水平 卫辉市上乐村镇第二中学李艳敏 教学工作是一门科学,也是一门艺术。是艺术就得与技术结合在一起。作为教师,要想提高课堂艺术,就必须具有深厚的教育理论,以及过硬的教育能力。就要懂得怎样利用技术搞好这门艺术工作。对此,本人略谈仅有拙见。 教师具有一定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和教学艺术,在课堂教学中,有必要使这三者有机结合起来,利用有声语言的默契配合,充分发挥“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原理,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所以教师要注意必须以严谨的科学态度对待教学工作,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中认真钻研教材,把自己钻研掌握的教材,选择适当的教学方法,因材施教,传授给学生,这又需要教师在教学艺术和技巧方面倍下功夫。每节课的板书精心设计,规范书写字符,教学中注意扬长避短,注意无声的作用,在课堂教学中身教配合言教,使学生领会教师所讲知识,并彻底掌握。 当今社会已经进入了网络与信息时代,是一个知识不断更新的时代,知识更新的速度之快,对教师也提出了更高更新的要求。教师也只有适应了这些要求,才能胜任教学工作,才能有渊博的知识和人格魅力去吸引学生,使学生对老师感兴趣,进而转化为对学科的热情。这就要求老师必须不断的学习,提高自身的素质。坚持学习,不断提高自己的专业知识,勇于实践,不断提高自己的业务能力。教师有渊博,深厚的学科知识,还需要勇于实践,不断提高自己的业务能力,这就要求教师积极参与教学研究,结合实际,因材施教,勇于实践,善于总结,不断探索和掌握学科教学的好方法,有效的推行素质教育。 在新形势下教学过程不再是教师高高凌驾于学生之上,应建立新型的和谐师生关系,让学生在愉快中学习。在教学过程的每一个环节

浅谈小学英语课堂教学的艺术美

浅谈小学英语课堂教学的艺术美 【论文摘要】 小学英语教学要走出简单灌输,高强度练习的误区,注重发掘课堂教学的艺术美,在潜移默化中提高学生的英语技能。要以语言之美感动每一个学生,以教态之美打动每一个学生,以教法之美吸引每一个学生,以板书之美感染每一个学生,以环境之美熏陶每一个学生。英语教师一定要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具备浓厚的美育意识,创设多姿多彩的美育情境,以课堂教学的艺术美,增强学生积极参与学习活动的意识,提高学习兴趣、领略成功的喜悦,在融洽的教学氛围中,得到全面的发展。 【关键词】 英语教学艺术美语言教态教法板书环境 爱因斯坦曾说过:“教学中无论是运用课文中美的东西去感染学生,还是教师用组织教学的艺术美作用于学生,都要把学生的热情激发出来,让学生将学校的功课当作一种礼物来领受。”如何在小学英语课堂营造良好的教学情境,酝酿融洽的教学氛围,并取得最佳的教学效果呢?笔者以为,应该走出简单灌输,高强度练习的误区,注重发掘课堂教学的艺术美,在潜移默化中提高学生的英语技能。课堂教学的艺术美,能增强学生积极参与学习活动的意识,提高学习兴趣、领略成功的喜悦,在融洽的教学氛围中,得到全面的发展,取得教与学的最佳效果。为此,笔者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的艺术美方面作了一些探索。 一、以语言之美感动每一个学生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教师的教学语言修养在极大程度上决定着学生在课堂上脑力劳动的效率。”英语教师的课堂语言是直接面对面

与学生交流的工具,是课堂教学有效的信息载体。小学英语教师自然流畅的语调,抑扬顿挫的节奏能使学生置身于良好的语言学习环境,保证教学信息在传输的过程中发挥最佳的效能,在潜移默化的熏陶中培养学生良好的听力和英语语音语调。英语课堂语言之美包括“形式美”与“内在美”两个方面。 “形式美”指的是教师的声音要洪亮,发音要清晰,声调要自然与抑扬顿挫,从而保证教学信息在传输过程中发挥最佳效能,在潜移默化的熏陶中培养学生良好的听力和英语语音语调。为了使学生感受到较为纯正的英语,笔者在备课时即仔细模仿原版教学录音,感受其韵味,使自己在授课时的语音语调能和录音磁带保持一致,从而排除母语和方言的影响,形成语音美。笔者对教学内容生动形象的讲述,对人物语言神态惟妙惟肖的模仿,再配上恰到好处的体态语言指导学生听音、模仿、表演等,学生个个学得兴趣盎然。 “内在美”包括内容和情感两个部分。内容是语言内在美的基础,没有内容的语言是华而不实的,在教学上属于无效信息。情感有助于语言美的升华,正如一位哲人所说的那样:“如果说所有职业的语言都蕴含着自己情感美的因素,那么没有哪一种职业的语言能象教师的语言那样动人心弦,令人神往,催人奋起,教人求真。”例如在教学牛津小学英语1B (苏教版)Unit6 In the park 时,我事先查找资料,精心组织语句,为学生列举了人类不注意环境保护所产生的种种恶果。简单的语句,沉重的事实,激昂的声调,是学生强烈地感受到环境保护的迫切性和重要性,意识到环境保护要从我做起,从小事做

小学数学教学心得体会(4篇)

小学数学教学心得体会(4篇) :数学创设教学情境小学数学小学数学教学心得体会第一篇: 走进学生生活,让学生感悟数学的价值。力求做到数学源于生活,并用于生活,让学生感悟和体验到数学就在自己身边,生活中处处要用到数学,必须认真学好数学。 (一)寻求知识背景激起学生内需 小学数学中的许多概念、算理、法则等都可通过追根寻源找到其知识背景,教师在教学中要努力把数学知识向前延伸,寻求它的源头,让学生明白数学知识从何处产生,为什么会产生。在此基础上再教学新知,学生就会产生一种内在的学习动力。 (二)利用生活原型帮助学生建构 众所周知,数学学科的抽象性与小学生以形象思维占优势的心理特征之间的矛盾,是造成许多学生被动学习的主要原因之一。其实,佷多抽象的数学知识,只要教师善于从学生生活中寻找并合理利用它的”原型”进行教学,就能变抽象为形象,学生的学习也就能变被动为主动,变怕学为乐学。 (三)用于现实生活领略数学风采 在数学教学中,我们不仅要让学生了解知识从哪里,更要让学生知道往何处去,并能灵活运用这些知识顺利地解决”怎样去”的问题,这也是学生学习数学的最终目的和归宿。 小学数学教学心得体会第二篇: 对于中低年级儿童数学教学,主要任务是努力激发、培养学生的学习数学的兴趣,让学生享受到学习的乐趣。”数学”是一门逻辑思维、形象思维、创造思维较强的学科。对与刚从幼儿园毕业的一年级学生学好这门课程并打好基础是非常重要的。我这几年一直是担任低年级的数学教学工作,通过这几年的实践与尝试,也总结了一些成功的经验: 首先,我觉得要培养中低年级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非常重要。在课堂上,要创设良好的学习情境,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新课标中指出:”数学教学应从学生实际出发,创设有助与学生自主学习的问题情境”。我在每节课上都尽可能的去创设教学情境,有效地调动学生主动参与教

课堂教学的科学性和艺术性

课堂教学的科学性和艺术性 中国知名教育专家卢志文曾这样说过:课堂教学既是技术,也是艺术。首先是技术,终究是艺术。课堂教学从技术开始,走向艺术境界,以技术做基础,以艺术为巅峰。因此,课堂教学不仅是一门科学,更是一门艺术。教师们如能不断地从这一角度和高度来认识总是和解决问题,定会有利于完成教书育人的工作,事半功倍地提高效益,在教学相长中师生双方都可获得精神满足和艺术享受。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课堂教学是复杂的系统工程,成功的课堂教学是真善美的和谐统一,是创造性很强的综合艺术。对教师来说,不仅是完成一项工作和任务,也是讲科学发展观与现实教学的完美融合。教师青春常在,课堂春意盎然,学生如沐春风,既很好的完成了教学任务,学生也会在掌握知识的同时开拓思维,深入理解。 一、立足课堂教学,培养实践智慧 课堂教学是学校培养人才的重要环节,是教师传授知识和技能 的主要活动形式,教学本身是一种艺术的创造,立足课堂教学是教师 不断形成教学艺术的根本。教师教学艺术的形成需要掌握各种专业知识和公共知识,而更重要的是获得丰富的个人实践智慧,拥有丰富实 践知识和智慧的教师能够在解决课堂问题时从多种视角整体把握,洞察多种可能性,运用灵活的方式和方法,迅速做出决策,妥善解决教学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这正是教师教学艺术的有力彰显。

教师对课堂教学实践的审视和研究,可以有效提高教学行为的 自觉程度,增强教师实践理性,拓展教师专业自主,最终获得专业智慧和教学实践解放。 二、学会反思,形成教学主张 教学不能没有思想,教师不能没有教学主张。教学主张的拥有是教师教学艺术形成的基础前提和重要组成方面。教学主张熔铸了教师个人的理想、信念、情感和意志,表达了教师对教学的真切希望和祈求,是教师对什么是“好教育”的价值性问询。教学主张的形成对于促进经验型教师向智慧型教师转化、教师个人教学理论的建构和实现教学的个性化和风格化有着重要意义。 三、寻找自身认同,培养教学勇气 法国生理学家贝尔纳曾说过:“艺术是我,科学是我们”,教师要形成自己的教学艺术必须要找到自身认同,只有找到了自己的归属感,得到认可和肯定,教师才能不断培养自己从事教育教学事业的勇气, 才能有不断追求教学艺术的动力。 教师寻找自身认同,培养教学勇气的过程中,需要改变传统观念上一直把教师看做圣人,“教师是蜡烛,燃烧自己照亮别人,是春蚕到死丝方尽”的认识,这种对教师的认识与定位是极不道德的也是不人道的,教师不是圣人,在从事教育教学的同时也有追求自身幸福、实现人生价值的需要。社会首先应该摒弃传统对教师的认识,把教师当做活生生的个体来看待,满足教师基本的生活需要,在此基础上教师才 会拥有追求教学艺术的勇气和力量。

《小学英语课堂教学艺术的研究》课题

《小学英语课堂教学艺术的研究》课题 结题报告 丰县首羡镇崔老家小学:马艳英 一、课题研究的目的意义 1、课题提出的背景 当今世界,以信息技术为主要标志的科技进步日新月异,社会生活的信息化和经济活动的全球化,使外语特别是英语,日益成为我国对外开放和国际交往的重要工具。学习和掌握一门外语是对二十一世纪公民的基本要求。 为全面推进素质教育,适应21世纪我国国民综合素质提高的需要,教育部决定,从秋季起,积极推进小学开设英语课程。近年来,小学开设英语的地区日益增加,规模迅速扩大,根据教育部的要求,农村村级小学目前已开设至五年级。小学英语教师都在积极探索小学英语课堂教学的模式与方法,但由于教师专业素质差、语言环境差、教学手段差、教学观念差,尤其是条件相对薄弱的广大农村小学英语师资短缺,教师超负荷工作,兼职、转岗、代课教师大量存在等种种原因,使小学英语课堂教学效果不尽如人意,课堂教学中目标不明确、教学要求随意、课堂管理无序、活动设计无效、教学结构混乱、情景设计虚假、课堂评价表面化等现象还普遍存在,致使小学生学习英语兴趣不浓,教学效率低下,教学质量不高。为改变这一现状,更好地贯彻教育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基本要求》的精神,特提出《小学英语课堂教学艺术研究》这一课题。目的是通过这一课题的研究,推进课堂教学模式的改革,促使教师在掌握课堂教学基本程序与方法的基础上,达到教学的各个环节艺术化,教学效果最优化,学生学习兴趣最大化。 2、课题概念的界定 艺术是指用形象反映现实更具有典型性的社会意识形态,它一般包括文学、绘画、雕塑、建筑、音乐、舞蹈、戏剧以及电影和曲艺等。艺术是心灵的反映,崇高的人性是艺术创作的基础。艺术作品形象凝聚着作者的审美理想和感情愿望,以此感染人们,使他们获得美的欣赏和情感的熏陶。因此,艺术富有形象性、主体性和审美性的特征。 教学艺术就是教师为追求教学目标的达成和取得最佳教学效果,在遵循具体学科教学规律和美学的一般规律的基础上,创造性地运用各种教学方法进行教学

小学数学教学学习心得3篇

小学数学教学学习心得3篇 小学数学教学学习心得范文1 一个学期的教学工作已近结束,对于本学期的教学工作进行了全面的反思。如何让学生乐学、愿学、学会,我觉得兴趣是关键!可以说兴趣是学生最好的老师,是开启知识大门的金钥匙。小学生如果对数学有浓厚的兴趣,就会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望,表现出对数学学习的一种特殊情感,学习起来乐此不疲,这就是所谓的乐学之下无负担。下面,我谈谈自己在激趣方面的几点体会。 一、创设情境,让学生在实际中解决数学问题。 《数学课程标准》在教学建议中指出:要创设与学生生活环境、知识背景相关的,又是学生感兴趣的学习情境,让学生在观察、操作、猜测、交流、反思等活动中逐渐体会数学知识的产生、形成与发展的过程,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感受数学的力量,同时掌握必要的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 生动的生活情景,有助于学生了解现实生活中的数学,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增加对数学的亲近感,体验用数学的乐趣。因此,在教学中,我经常设计一些情境,让学生在玩中轻松学习。例如:教《平均分》时,在主题图讲完后,我把24朵红花,蓝花,绿花,紫花分别放在四个盒子里,然后分别请3个、4个、6个、8个同学上台,说:我把把*花送给你们,们自己拿走,但你们拿的*花朵数要相等然后引导学生讨论怎么样拿才合理,并列出相应的算式。这样不仅让学生很快掌握平均分的意义,还可以培养学生之

间相互合作。 再如:在教学《三位数退位减法》时,从学生熟知的生活事例,感兴趣的事物引入,为学生提供富有情趣的具体情境。在具体情境中学生的学习兴趣浓厚、积极性高涨,课堂气氛活跃。使学生以最佳的思维状态投入学习。 二、实践操作,让学生体验知识生成过程 通过实践操作,开放学生全脑,引导他们眼、手、脑、口等多种感官参与,让学生体验知识的动态生成,有助于学生理解概念。例如:在教学《角的认识》时,角对于二年级学生来说比较抽象,学生接受较为困难。因此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认识角,整节课我将观察、操作、演示、实验、合作探究等方法有机地贯穿于各个教学环节中。在引导学生体验的基础上加以抽象概括,充分遵循(从)感知(经)表象(到)概念这一认知规律,通过找一找、看一看、摸一摸、折一折、做一做、比一比、想一想、说一说,画一画,学生活泼愉快地亲自参与、亲自体验到教师根据教学内容创造的不同教育情景中,在大量的实践活动中经历知识形成过程。让学生在观察中分析、在动手中思考。从而进一步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努力做到教法、学法的最优结合,使全体学生都能参与到探索新知的过程。品尝到了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成功和喜悦。自信心和成就感也随之增强了。 三、回归生活,让学生体验知识应用过程 重视学生的数学体验,《课标》也十分重视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指出:学生的数学学习内容应当是现实的、有意义

浅谈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艺术

浅谈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艺术 近些年,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在中小学教育阶段不断深入。对传统课程教学方式和理念的纠偏以及新课标下新的教学要求的提出,不仅对整个基础教育课程教学理念具有突破意义,而且对教学过程中的两大主体――教师和学生也设立了新的“角色定位”。课堂教学,尤其是语文教学,一直处于师讲生听的封闭状态。教师在课堂教学活动中始终处于主导地位,学生只是在课堂上完成学习和掌握具体知识的任务,其创新意识和主观能动性很难得到发挥。在这种理念的指导下,课堂教学的实施往往过分强化了教师的“教”,而学生的学习活动则以服从教师的教学设计为基本方式进行着,两者的既定角色主次分明,更不用说“教”与“学”深层意义上的交流与沟通了。 按照《新课程教学设计》所阐述的课堂教学中的师生互动概念,“课堂教学中的互动包括师生互动和学生之间的互动。其中师生互动是课堂人际互动的重要表现形式”,“课堂教学中的师生互动,就是指在课堂教学这一时空内,师生之间发生的一切交互作用和影响”,“师生互动动态地表现了教师和学生之间的相互作用、相互交流、相互沟通和相互理解,是一个连续的、双向的过程。在互动中,教师和学生均

为具有独立人格的自由主体,都处于一种积极的状态”。由此可见,互动式课堂教学首先就要求教师尊重学生的主体性,让学生意识到自身也是这一学习活动中的主体,自己的主观动性能充分发挥到课堂学习活动中。其次,它还要求教师对教学内容进行适度展开,用教材而不拘泥于教材,将文本内容与现实生活相互联系,从而对教材和教学内容进行重新建构。 一、师生互动运行之理论因素 1.课堂教学开放性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强调语文课程应该是开放而有活力的。封闭的语文课程把学生的视野紧紧束缚在规定的教科书和课堂中,这样使得学生的语文学习脱离了丰富的语文生活,也使得所学语文知识无法有效投映到学生的生活需要中,课堂互动更无从体现。“开放的语文课程以学生的语文生活为依托,强调沟通课内外,开发课程资源,把教材与现实生活紧密联系,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强调师生与课程文本的互动,强调师生对课程的建构,强调教学过程是师生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 课堂教学的开放性,具体讲,应该主要包括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的开放性。教师在教某一课时,针对学生而设定的知识目标和能力目标不能仅局限于这一课所包含的内容范围,而应该在此基础上扩展知识内容、联系相关话题对学

课堂教学艺术

课堂教学艺术 一、教学艺术 爱因斯坦对教师的修养提出三条基本要求:一是德,即崇高的思想品德;二是才,即知识渊博;三是术,即高超的教学艺术技巧。 教学离不开艺术。只有讲究艺术的教学,才能取得最佳的教学效果。 教学必须讲求科学性,必须遵循科学知识的逻辑性、系统性及其表达方式的规律性和原则性,但教学是一种创造性活动,要求教师发挥独创性,灵活地运用教学原则,恰当地运用教学方法,机智地处理课堂教学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因此,只有把教学的科学性和艺术性结合起来,才能圆满地完成教学任务。 所谓教学艺术,就是教师运用语言、动作、表情、色彩、音响、图像(包括文字、符号、图表、模型、实物、标本)等手段,遵循教学规律、运用教学原则,创设教学情境,为取得最佳教学效果而组合运用的一整套娴熟的教学方法、技能和技巧。 (一)教学艺术的特点 1.形象性: 教学科学主要运用严密的逻辑来达到教学目的,教学艺术则主要运用生动、鲜明、具体的形象来达到教学目的。 要把抽象的理论形象化,变为学生易于接受的知识,就要借助语言、表情、动作、直观实物、绘画、及音响等手段,对讲授的内容进行形象描绘,这是学生理解、接受知识的首要条件。其中,教师语言的形象性最为重要,通过比喻、类比,可使学生立得要领、顿开茅塞,透彻理解。 2.情感性:

教学科学主要运用理性,以理服人;而教学艺术则是运用情感,以情感人。 教学过程既是教学信息交流的过程,也是师生情感交流的过程。其中,教师热情、乐观、和善、满面春风的教态,与冷漠、忧郁、严厉、满面愁云的教态,所产生的教学效果是不一样的。 教师要善于表现出情感性教态,创设情感性教学情境,挖掘教学内容中的情感性因素,把学生置于一种情感激发、陶冶的气氛中,使之为之所感,为之所动,这是教学艺术的一种体现,是教学成功的保证。 3.创造性: 创造性是一切艺术的生命,也是教学艺术的突出特点。没有创造,就没有教学艺术。 教师的劳动本身就是创作,而且比艺术家的创作更富有创造性。 教学艺术特别要求具有求异性和独创性。 在教学实践中,具有教学艺术素养的教师的教学与人小同而大异,具有自己独特的风格和特色。 教学艺术中的创造性,除了具有求异性和独创性以外,还应具有应变性。及时、巧妙、灵活地处理教学中事先未意料到的偶发事件。 “应变”是教师一切创造中最复杂的创造之一,是一切教学智慧和机智的艺术结晶。它限时、限地、限情境地要求撞击教师创造性灵感的火花。这不仅要求教师要有高度的艺术修养,还要具备创造性的思维品质。 是否具有“应变”的创造才华,是区别“平庸教书匠”和创造性教师的重要尺度。 4.审美性

小学数学教师教学心得体会

小学数学教师教学心得体会

数学来源于生活,注重于实践。小学数学教学中要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小学是学生情感意识仍在发育的重要时期,教师要对学生进行素质教育,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让学生在"数学乐园"中自由翱翔。 小学数学教师教学心得体会 一、落实三维目标 在新课程背景下,数学教学目标变得丰富了,它涉及“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三个维度的目标,使得数学教学目标更加全面,更能促进学生的发展。这三维目标的关系可以形象地表述为:知识与技能既是数学教学目标,又是促进学生价值观念变化的重要载体;过程与方法是数学教学的核心环节,是认知的杠杆;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是数学教学目标的重要组成部分,不是获得知识与技能的附属品,而是具有独立意义的,且与其它教学目标有机地整合在一起的,它是认知的根本;错误与失败是认知的绿叶。在教学实践中,我摸索了落实三维目标的两条教学策略。 二、重视隐性知识的教学 英国教育家波兰尼把知识分为隐性知识和显形知识,他认为:许多技能、方法、交往、态度、体会、情感等方面的知识都是隐性知识(即只能意会的知识)。隐性知识无法形成像数学课本一样的格式化知识,只能通过学生在实践活动或具体案例的分析中感受和习得。学生在数学学习中的体验、感受、感悟、反思和习得,不仅有助于他们深化相关数学知识的理解、认识,而且能提升他们学习数学的兴趣,促进他们学习数学的态度朝主动、积极方面发展,感受成功探究带来的愉悦。例

如,在“三角形的内角和”学习中,学生通过量一量活动,初步感受了三角形的内角和大致是180度,但是此时学生尚存疑惑;通过拼一拼活动,学生便可发现三角形的三个内角可以拼成一个平角,这时疑惑消失了、成功探究的喜悦出现了;再通过特殊三角形的推导说明,学生更坚定了自己的猜测是正确的,自信心诞生了……通过他们亲身经历数学的探究活动和与同伴的协作互助,不仅促使他们习得三角形内角和的知识,而且促使他们习得怎样探究一类数学知识的方法,同时促使他们的数学学习在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方面产生了良性变化。 三、重视数学知识形成过程的教学 注重数学知识形成过程的教学,实际上是注重获取数学知识经历的体验,它彻底改变了传统教学中“重知识、轻方法,重结论、轻过程”的做法。在具体的数学教学中,作为教师要精心设计数学知识的形成过程教学,使它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能科学有序地引导学生开展探究活动,让学生的心智得以运动,并经历这种心智运动所伴随的情感体验。例如,教学“能被3整除的数的特征”时,先让学生猜一猜能被3整除的数有什么特征?于是学生猜测个位上是3、6、9的数能被3整除;再引导学生举实际例子验证猜测是否正确;当学生发现猜测不正确后,引导学生在计数器上用“算珠”任意摆数、试除,由学生自主发现算珠个数是3的倍数时,摆出的数能被3整除;这时引导学生思考:摆出的数与算珠有什么关系呢?进而引导学生发现:一个数各位上的数的和能被3整除,这个数就能被3整除。这样学生经历了猜测、验证、实验、发现的过程,自然能获得深刻的体验,获得自主探索的成功。 在落实三维目标中,有的教师把“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从三维目标中游离出来,力图创造一种有教育意义的情境,对

课堂教学的艺术

课堂教学的艺术 接到郑校长布置的任务,我就愁眉不展,不知道从哪个角度切入和各位同事们分享,还专门上网查了查教学艺术的概念,教学艺术是指教师娴熟地运用综合的教学技能技巧,按照教学规律和美的规律而进行的独创性教学实践活动。我反复琢磨发现,教学艺术并不陌生,它其实贯穿于每个人的教学过程中,贯穿在每一节课中。今天我将从四个方面进行课堂教学艺术的分享。 第一、情满课堂。二、爱满课堂。三、趣满课堂。四、律满课堂。 情满课堂,我认为这个情包括两个方面,一是热情,二是激情。先谈热情,你对你所从事职业的热情直接决定你课堂的质量,你教学的成绩,以及你生活的幸福指数。以我为例,我当初进入这个行当,是真心热爱教育事业。我们一家人都在医院工作,我当初考学时,爸爸多么渴望我能传承他的衣钵,做个医生。我却固执地选择教师这个职业,他们的建议我丝毫听不进去,就是单纯地热爱这个工作。初次来到城关中学,我接了一个学期的政治课,天天泡在教室,让学生给我过关背书,那可是六个班的教学任务,辛苦程度可想而知,不仅如此,我还让学生整理课堂笔记,给他们逐一批改、逐一点评。我的热情让我的政治课教的风生水起,学生的政治成绩也一路飙升,学生最喜欢的老师调查我还名列榜首。这种情况被学校领导看到眼里,一致认为我是当班主任的料,因为我有足够的热情。2000年的下半年我就开始接语文课

和班主任,一直干到现在。这期间我曾经蹬自行车跑到阳阿乡找我同学听课评课,曾经牺牲周末时间,给学生义务补课,曾经同时担任语文、英语、地理课。虽然很累,但回想起这段岁月,还是最值得我向往的,因为“我将无我,不负学生”的信念一直都在,因为不计较名利得失,只是干自己喜欢干的事,这就足够了。现在的我年近四十,偶尔也抱怨过工作的辛苦,但我知道我骨子里对它的热爱,这种热情足以抵挡岁月的消磨。我热情,我快乐,带着热情走上讲台,你的讲台、你的课堂都会变得有温度。再谈激情。咱们学校之前有个教语文的王老师,有一次他听了我一节公开课,下课感慨到:同样是教师差别不是一般的大呀,人家苏金蕊上课浑身上下都是劲,声音抑扬顿挫,情绪饱满,学生的情绪怎么会调动不起来呢?我四平八稳的课堂,真值得反思。课堂需要倾注的是激情,这样它才会有生命,学生才会在课堂上活跃起来,真正地学有所获。 第二、爱满课堂。让每一位孩子都能感受到课堂的乐趣,这就要求我们用心去关注每一位学生,用心去爱护每一个学生。教师在课堂教学时是“导师”,是学生的主心骨。我们除了用鼓励性的语言和他们在课堂上沟通,其实还在用肢体语言和他们进行无声的交流。肢体语言(又称身体语言),是指通过头、眼、颈、手、肘、臂、身、胯、足等人体部位的协调活动来传达人物的思想,形象地借以表情达意的一种沟通方式。肢体语言也是演员的必修课程,我认为也是教师的必修课程。在这儿和各位同仁分享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