墙梁设计小结

墙梁设计小结
墙梁设计小结

砖混结构局部托墙梁的计算:

一些中小设计单位常会遇到砖混结构的设计,且在低裂度区一些建筑师墙的布置游走不定,随意性较大,那怎样来计算这种结构里的托墙的梁呢,这也成为设计人员特别关心一个问题。

一、既然是砖混结构,那你首先要按砌体结构做第八项(老版PKPM 当中砌体结构计算部分)的计算。

二、以砌体结构在第八项计算通过后,如果你的结构中局部有托墙梁,你可以有如下做法;

1.把结构暂设为底框,转换层为托梁所在层(我做的结构,转换层为第一层)。如果托梁不在同一层,那就要底框层号多次设定。当然是算一根设一回。如果不这样处理还按砌体结构算梁上荷载是不会全部加载上去的。(张老师说过这种方法。)

2.设定梁所在层为底框层后,做第八项的验算。其意义和目的就在于托梁上部荷载全部能加载到托梁上,别的计算结果我们不管它,无意义。这里折减系数不要太小最好不折减。

3.进入形成pk文件,选择连梁生成,选你要计算的托梁。

4.当提示是否计入墙荷时选择是选项时,托梁上部所有荷载都全部加到了梁上。

5.查看荷载简图,参数设定并计算此梁,按托梁构造修改配筋并出图。

6.以上计算昌把托梁当简支梁来算的。梁上墙拱的作用可在pm8

中考虑,同时构造上要设计者自已把握。

这种处理方法的优点在于荷载自动导算,计算简便。如果你要按规范所指简支墙梁计算,那就要在pkpm中的构件模块中算了,这里是不能的,但要人工输入上部墙梁荷载,较烦。这里的计算是按简支梁加载上部全部荷载,可以适当考虑拱的作用,构造上要自已凭经验采取措施的一种方法。

在砌体结构中有时总会遇到由于使用上的要求,出现底层空间大,上部各层空间区格划分相对较小,就会有局部墙体与底层墙体无法对齐(PS:我不是说的底框--抗震墙结构,是针对只一两片墙体没对齐的情况),对于这种情况我一般采用三种方法:

1、在该墙下做一道梁,梁上墙体以线荷载的形式输入,以这种方式进行计算,施工时该部分墙体按后砌墙体施工。建议层层设层间梁,这样子受力明确,计算结果也是比较安全的。

2、设较大的托梁,梁上墙体在模形中以墙体的形式建入(就不输入线荷载了),这样子软件在计算时会考虑墙体和托梁的组合作用,即墙梁效应(当然要满足砌体规范7.3节相关构造要求),所以作用在托梁上的荷载会偏小(相对于第1种墙体拆算的线荷载),计算的梁配筋会小些。建议不采用此种方法,

因为发生地震时,墙体会开裂,墙梁效应的效果会消失,对由墙体分担的那部分荷载作用最终还是加在托梁上。由此产生不安全的因素。

3、采用轻质隔墙,直接将墙体落在板上,这种方法也不错。此上三种方法是自己在工作中的一点小小心得。

砌体结构设计规范(圈梁、过梁、墙梁及挑梁、墙梁)

砌体结构设计规范·圈梁、过梁、墙梁及挑梁·墙梁 7、3、1 墙梁包括简支墙梁、连续墙梁与框支墙梁。可划分为承重墙梁与自承重墙梁。 7、3、2 采用烧结普通砖与烧结多孔砖砌体与配筋砌体得墙梁设计应符合表7、3、2得规定。墙梁计算高度范围内每跨允许设置一个洞口;洞口边至支座中心得距离αi,距边支座不应小于0、15l oi,距中支座不应小于0、07l oi。对多层房屋得墙梁,各层洞口宜设置在相同位置,并宜上、下对齐。 表7、3、2 墙梁得一般规定 注:1 采用混凝土小型砌块砌体得墙梁可参照使用; 2 墙体总高度指托梁顶面到檐口得高度,带阁楼得坡屋面应算到山尖墙1/2高度处; 3 对自承重墙梁,洞口至边支座中心得距离不宜小于0、1l0i,门窗洞上口至墙顶得距离不应小于0、5m; 4 h w—墙体计算高度,按本规范第7、3、3条取用; h b—托梁截面高度; l0i—墙梁计算跨度,按本规范第7、3、3条取用;

b h—洞口宽度; h h—洞口高度,对窗洞顶至托梁顶面距离。 7、3、3 墙梁得计算简图应按图7、3、3采用。各计算参数应按下列规定取用: 1) 墙梁计算跨度l0(l oi),对简支墙梁与连续墙梁取1、1l n(1、1l ni)或l c(l ci)两者得较小值;l n(l ni)为净跨,l c(l ci)为支座中心线距离。对框支墙梁,取框架柱中心线间得距离l c(l ci); 2) 墙体计算高度hw,取托梁顶面上一层墙体高度,当h w>l0时,取h w=l0(对连续墙梁与多跨框支墙梁,l0取各跨得平均值); 3) 墙梁跨中截面计算高度H0,取H0=h w+0、5h b; 4) 翼墙计算宽度b f,取窗间墙宽度或横墙间距得2/3,且每边不大于3、5h(h为墙体厚度)与l0/6; 5) 框架柱计算高度H c,取H c=H cn+0、5h b;H cn为框架柱得净高,取基础顶面至托梁底面得距离。

室内装饰设计心得体会范文【精品】

2 世纪八十年代以来,我国的室内设计方兴未艾。展望未来,室内设计仍以不可阻挡的势头继续发展。以下为你带来室内装饰设计心得体会,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当接手一个室内设计项目,我们首要考虑的是方案的适合性。即使是一项非常明确且简单的功能,也会因为使用者的不同而变得捉摸不定。对项目合乎逻辑的各项要求的分析是一个提出问题、并作出回答的过程:在这一过程当中,有些因素是明确的,有规范或模式可以遵循,我们分析工作重点是发现其细微区别并加以强调,困难的是某些要求是用形容词来描述,对于这些形容词转译成形式的过程中,依据个人的理解不同而不同。这时就需要展开一些争论,并有相关形象的图片做例证。如果争论得不到唯一答案,就可以并置在一起,等待其它因素的出现再确定; 项目的城市文化背景所涵盖的范围非常广泛,包括生活习俗、历史、文化、环境、气候等诸多因素。 就具体项目而言,重要的是在这些因素当中谁最具影响力,是否适宜形式上的表达,设计师此时必须保持清醒的头脑,将室内设计始终置于一个更大、更广阔的背景当中去考量。就创造一种适宜的建筑空间这个目的而言,建筑设计与室内设计是不可分立的两个阶段。而实际设计当中,这种阶段的划分是不明确的,需要我们从设计目的出发作一番区分。显然,建筑设计是前一个阶段,它所设定的限制对室内设计来说,有些是决定性因素,有些是可以改变的因素。当然,室内设计可以通过各种途径去减弱这种影响力,甚至可以取消这种预设的限制。问题是,为了达成最终适宜空间的目的,我们有必要全部重新来过吗?有可能完全重新来过吗?在许多情况下,室内设计没有必要也没有可能去另起炉灶。正确的态度是,仔细区分建筑设计已留下的结果中的限制条件与发展余地分别加以处置。正如建筑设计要考虑到城市设计一样,室内设计必须找到与建筑设计的结合点。在建筑空间中,功能、体积、形状、色彩、质感、陈设、家具都在或多或少地影响着空间的最终成果。建筑设计提供的功能、体积、形状条件一般可变性较少,应当首先考虑保留。只有对最终结果非常不利的因素,才去试图改变它。这并不意味着室内设计只是贴贴皮、刷刷色、布置一下家具就可以了,而是说尽量顺应已有的空间条件,能去”完善空间”时不必去”创造空间”。 一件优秀室内设计作品的产生,过程模式的目的是去掉思考问题的限制,去多角度、多方位地考虑一个项目所涉及的方方面面。同时,也清醒地认识到过程模式是否有导致四平八稳、面面俱到但缺乏灵性的设计倾向,想要有触动人心的作品的出现,还必须依赖于设计师个人感受的敏锐性以及设计感悟的程度。 长期设计实践当中,一个群体在特定的历史、文化、经济、技术条件下所产生的设计倾向,并得以强化与认同,这是不可避免的。这也是长久以来逐步形成的、所有成员已达成共识的、类似设计哲学的东西,我将这个认作有意义的”风格”。 ”理性主义”,即通过逻辑推理来建立某些法则,去指导设计。首先强调的”功能理性”,任何室内空间都有相应的功能,合乎功能的、反映功能的空间形式才具有审美价值;其二强调”构造理性”,这是从建筑的”结构理性”引申而来,任何材料及其组合、结合的方式都有其内在必然性,这种必然性反映在设计上是材料构造应该表现材料本质,也就是说不要用一种材料去模仿另一种材料的做法,而应该探索这种材料与其它材料在使用上的不同点及构造表现上的不同之处;其三是空间关联理性,也就是常说的”整体性”,因为建筑内、外差别在于,外部需较少的形式就可组成一个整体建筑形象,形式的关联性相对较易把握,而内部空间不同部分可以完全封闭,独立性非常强,常常可以在同一栋建筑内部形成数种完全不同的空间

关于设计作品的心得体会

设计吧廊https://www.360docs.net/doc/fb10282784.html,/ 室内设计教程资源论坛,为中国设计师服务,提供大量的3dmax教程,Vray教 程,cad教程,ps教程,sketchup教程,原创室内效果图设计,渲染,鉴赏,打造最具气氛的设计师交流论坛 1、别墅的设计一定要注重结构的合理运用。局部的细节设计是体现出主人个性、优雅的生活情趣。在合理的平面布局下着重于立面的表现,注重使用玻璃、石材及质感、涂料来营造现代休闲的居室环境。 2、在别墅的设计过程中,设计师先考虑整个空间的使用功能是否合理,在这基础上去演化优雅新颖的设计,因为有些别墅中格局的不合理性会导致整个空间的使用。合理拆建墙体,利用墙体的结构有利于更好的描述出主人的美好爱巢。尤其别墅中最常见的有斜顶、梁管道、柱子、等结构上出现的问题,如何分析、利用出现在问题这是设计过程的关键所在。 3、设计风格:简洁明快型 欧式风格:简欧式、纯欧式 古典风格 现代风格 中式风格 简洁明快型:简洁明快又不单调的设计风格,营造出温馨、典雅、舒适、庄重的室内设计效果。主要用材质的质感变化,简洁明快的线条造型,配以灯光的修饰,这样的结合就饱满了空间。 欧式风格:欧式风格的主基调为白色,主要的用材为石膏线、石材、铁艺、玻璃、壁纸、涂料等去体现出欧式的美感,欧式风格独特门套及窗套的造型更能体现出欧美风情,更能体现出主人身分的象征。结合后期欧式家具的衬托空间自然的流露无疑。 古典风格:主要的宗旨是隆重、豪华、典雅,设计手法主要采用符号,壁炉与柱子的构图表现鲜明的欧式古典风格,色彩中加入金色,深红色的木材使空间典雅而富丽。 现代风格:主要是根据客户的爱好。比如:色彩上、造型上等,现代风格的类型好几种,非常抽象是十分能体现主人个性的风格。居室设计师是利用客户的想法来设计别具一格的效果空间。 中式风格:中式风格说白了就是我国古代的家居风格。主要造型是以明、清家具为主。如:窗花、条案、茶几、线条、字画等材质的对比营造氛围。材质的主要色调为黑色、深红木色,设计过程中也是根据户型来量身设计,因为中式风格的设计有一大部分是造后期的家具配式来点亮整个空间,在设计中考虑合理衔接家具、空间的点、线、面之间的流畅,造型太乱的线会打乱整个空间。 美文欣赏 1、走过春的田野,趟过夏的激流,来到秋天就是安静祥和的世界。秋天,虽没有玫瑰的芳香,却有秋菊的淡雅,没有繁花似锦,却有硕果累累。秋天,没有夏日的激情,却有浪漫的温情,没有春的奔放,却有收获的喜悦。清风落叶舞秋韵,枝头硕果醉秋容。秋天是甘美的酒,秋天是壮丽的诗,秋天是动人的歌。 2、人的一生就是一个储蓄的过程,在奋斗的时候储存了希望;在耕耘的时候储存了一粒种子;在旅行的时候储存了风景;在微笑的时候储存了快乐。聪明的

砌体结构设计规范(圈梁、过梁、墙梁及挑梁、墙梁)

7.3.1 墙梁包括简支墙梁、连续墙梁和框支墙梁。可划分为承重墙梁和自承重墙梁。 7.3.2 采用烧结普通砖和烧结多孔砖砌体和配筋砌体的墙梁设计应符合表7.3.2的规定。墙梁计算高度范围内每跨允许设置一个洞口;洞口边至支座中心的距离αi,距边支座不应小于0.15l oi,距中支座不应小于0.07l oi。对多层房屋的墙梁,各层洞口宜设置在相同位置,并宜上、下对齐。 表7.3.2 墙梁的一般规定 注:1 采用混凝土小型砌块砌体的墙梁可参照使用; 2 墙体总高度指托梁顶面到檐口的高度,带阁楼的坡屋面应算到山尖墙1/2高度处; 3 对自承重墙梁,洞口至边支座中心的距离不宜小于0.1l0i,门窗洞上口至墙顶的距离不应小于0.5m; 4 h w—墙体计算高度,按本规范第7.3.3条取用; h b—托梁截面高度; l0i—墙梁计算跨度,按本规范第7.3.3条取用;

b h—洞口宽度; h h—洞口高度,对窗洞顶至托梁顶面距离。 7.3.3 墙梁的计算简图应按图7.3.3采用。各计算参数应按下列规定取用: 1) 墙梁计算跨度l0(l oi),对简支墙梁和连续墙梁取1.1l n(1.1l ni)或l c(l ci)两者的较小值;l n(l ni)为净跨,l c(l ci)为支座中心线距离。对框支墙梁,取框架柱中心线间的距离l c(l ci); 2) 墙体计算高度hw,取托梁顶面上一层墙体高度,当h w>l0时,取h w=l0(对连续墙梁和多跨框支墙梁,l0取各跨的平均值); 3) 墙梁跨中截面计算高度H0,取H0=h w+0.5h b; 4) 翼墙计算宽度b f,取窗间墙宽度或横墙间距的2/3,且每边不大于3.5h(h为墙体厚度)和l0/6; 5) 框架柱计算高度H c,取H c=H cn+0.5h b;H cn为框架柱的净高,取基础顶面至托梁底面的距离。

(完整版)梁柱布置

二、关于结构平面布置: 2.1 框架柱 2.1.1 柱平面布置 (1)各柱宜分布均匀 ①柱分布均匀,亦及各区域侧移刚度接近,水平力作用时,扭转作用减弱。 ②每个柱所分担竖向荷载比较接近 ③梁跨度接近相等,不会形成长短跨,梁受力更合理 (2)各柱宜成排布置,X、Y 向分别对齐 ①框架梁易贯通,梁柱之间易于形成典型框架,使得传力明确 ②框架梁易于形成连续梁(当转角〉15°时,一般不再认为是连续梁) 3)柱间距考虑梁的经济跨度,柱经济间距6m~9m ①若跨度太小,梁截面有下限(一般框架梁最小高度500,最小宽度250),造成梁配筋均为构造配筋 ②若跨度太大:从梁的角度,一方面梁截面大,影响使用净高;另一方面,可能使梁设计由挠度控制,非强 度控制。从柱角度,可能柱承担竖向力大,柱截面大,影响功能使用,或者带来基础处理等其他方面问题。 4)在能够通过计算的情况下,柱能少布,尽量少布置。 ①可以使得使用空间更为灵活 ②多一根柱意味着多一个基础,尤其对于桩基础,可能造成造价大幅提高 5)柱布置应充分尊重建筑使用功能(结构服务于建筑) ①竖向构件不应挡门,挡窗等其他立面洞口 ②不应占交通通道(过道、走廊、楼梯间等),或者影响交通通道宽度 ③柱布置,除非使用功能允许,不应设置在功能房间中间(优先布置在墙角,或墙内) ④柱间距应结合不同建筑物,不用功能特点,进行布置。例如带地下车库,应考虑停车 位距离,按模数布置,避免空间浪费。 (6)柱布置在安全的前提下,应充分考虑甲方要求。 ①例如,增加竖向构件,则建筑面积按全面积计算,悬挑按半面积计算 ②例如,甲方为偷面积,需要楼板开洞,此中间不能有竖向构件,否则应计算面积 (7)其他因素 2.1.2 框架柱截面 ( 1 )柱截面计算控制因素: ①框架柱截面一般受轴压比控制 由:卩=N/FA,当轴压比不满足要求时,一般采用提高混凝土强度或者采用加大截面两种方式;当然综合考虑由于布置不合理时,应重新进行结构布置,以减小柱轴力。 结合:SATWE计算结果轴压比,进行查看但注意:不宜同时在某层既改变截面又改变混凝土强度等级,应错开操作。 同时在控制轴压比时应注意,当结构较高,柱截面较大时,往往每层柱剪跨比较大,此时轴压比控制值,应根据规范适当减小(柱截面越大表现越突出)。

设计心得体会范文参考

设计心得体会范文 百度最近发表了一篇名为《设计心得体会范文》的范文,觉得应该跟大家分享,为了方便大家的阅读。 两个星期的时间非常快就过去了,这两个星期不敢说自己有多大的进步,获得了多少知识,但起码是了解了项目开发的部分过程。 虽说上过数据库上过管理信息系统等相关的课程,但是没有亲身经历过相关的设计工作细节。 这次实习证实了一个很好的机会。 通过这次课程设计发现这其中需要的很多知识我们没有接触过,去图书馆查资料的时候发现我们前边所学到的仅仅是皮毛,还有很多需要我们掌握的东西我们根本不知道。 同时也发现有很多已经学过的东西我们没有理解到位,不能灵活运用于实际,不能很好的用来解决问题,这就需要我们不断的大量的实践,通过不断的自学,不断地发现问题,思考问题,进而解决问题。 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将深刻理解所学知识,同时也可以学到不少很实用的东西。 从各种文档的阅读到开始的需求分析、概念结构设计、逻辑结构设计、物理结构设计。 亲身体验了一回系统的设计开发过程。 很多东西书上写的很清楚,貌似看着也很简单,思路非常清晰。 但真正需要自己想办法去设计一个系统的时候才发现其中的难度。

经常做到后面突然就发现自己一开始的设计有问题,然后又回去翻工,在各种反复中不断完善自己的想法。 我想有这样的问题不止我一个,事后想想是一开始着手做的时候下手过于轻快,或者说是根本不了解自己要做的这个系统是给谁用的。 因为没有事先做过仔细的用户调查,不知道整个业务的流程,也不知道用户需要什么功能就忙着开发,这是作为设计开发人员需要特别警惕避免的,不然会给后来的工作带来很大的麻烦,工作总结甚至可能会需要全盘推倒重来。 所以以后的课程设计要特别注意这一块的设计。 按照要求,我们做的是机票预订系统。 说实话,我对这个是一无所知的,没有订过机票,也不知道航空公司是怎么一个流程。 盲目开始设计的下场我已经尝过了,结果就是出来一个四不像的设计方案,没有什么实际用处。 没有前期的调查,仅从指导书上那几条要求着手是不够的。 在需求分析过程中,我们通过上网查资料,去图书馆查阅相关资料,结合我们的生活经验,根据可行性研究的结果和客户的要求,分析现有情况及问题,采用/结构,将机票预定系统划分为两个子系统:客户端子系统,服务器端子系统。 在两周的时间里,不断地对程序及各模块进行修改、编译、调试、运行,其间遇到很多问题:由于忘记了一些语言的规范使得在调试过

梁柱截面设计

第5章截面设计5.1框架梁 材料:1层用C35 2-7层及屋顶间用C30。 表5-1 框架梁纵向钢筋计算表 层次截 面 实配钢筋 (%) 八层支 座 -92.53 0.006 461 504 414(615) 0.82 0.37 -76.03 <0 461 414 414(615) 0.82 0.37 跨间 45.91 0.006 237 314(461) 0.28 -30.36 <0 461 272 414(615) 0.82 0.58 跨间 28.61 0.02 226 314(461) 0.43 四层支 座 -237.98 0.012 1256 1296.2 520(1570) 0.8 0.94 -207.17 <0 1256 1128.4 520(1570) 0.8 0.94 跨间 97.73 0.012 473.54 420(1256) 0.75 -106.94 <0 1256 1198.21 520(1570) 0.8 1.26 跨间 133.72 0.012 1105.6 420(1256) 1.18 一层 支 座 -266.29 0.02 1256 1450.38 520(1570) 0.8 0.81 -241.12 <0 1256 1313.29 520(1570) 0.8 0.81 跨间 153.39 0.017 783.45 420(1256) 0.65 -139.87 <0 1520 1253.31 520(1570) 0.97 1.26 跨间 174.14 0.103 1436.01 422(1520) 1.22 表5-2 框架梁箍筋计算表 层 次 截 面 实配箍筋() 加密区() 非加密区( )

砌体结构设计规范(圈梁、过梁、墙梁及挑梁、墙梁)

砌体结构设计规·圈梁、过梁、墙梁及挑梁·墙梁 7.3.1 墙梁包括简支墙梁、连续墙梁和框支墙梁。可划分为承重墙梁和自承重墙梁。 7.3.2 采用烧结普通砖和烧结多孔砖砌体和配筋砌体的墙梁设计应符合表 7.3.2的规定。墙梁计算高度围每跨允许设置一个洞口;洞口边至支座中心的距 离α i ,距边支座不应小于0.15l oi ,距中支座不应小于0.07l oi 。对多层房屋的墙 梁,各层洞口宜设置在相同位置,并宜上、下对齐。 表7.3.2 墙梁的一般规定 注:1 采用混凝土小型砌块砌体的墙梁可参照使用; 2 墙体总高度指托梁顶面到檐口的高度,带阁楼的坡屋面应算到山尖墙1/2高度处; 3 对自承重墙梁,洞口至边支座中心的距离不宜小于0.1l 0i ,门窗洞上口至墙顶的距离不应小于0.5m; 4 h w —墙体计算高度,按本规第7.3.3条取用; h b —托梁截面高度; l 0i —墙梁计算跨度,按本规第7.3.3条取用;

b h —洞口宽度; h h —洞口高度,对窗洞顶至托梁顶面距离。 7.3.3 墙梁的计算简图应按图7.3.3采用。各计算参数应按下列规定取用: 1) 墙梁计算跨度l 0(l oi ),对简支墙梁和连续墙梁取1.1l n (1.1l ni )或l c (l ci )两者 的较小值;l n (l ni )为净跨,l c (l ci )为支座中心线距离。对框支墙梁,取框架柱中 心线间的距离l c (l ci ); 2) 墙体计算高度hw,取托梁顶面上一层墙体高度,当h w >l0时,取h w =l0(对连 续墙梁和多跨框支墙梁,l0取各跨的平均值); 3) 墙梁跨中截面计算高度H 0,取H =h w +0.5h b ; 4) 翼墙计算宽度b f ,取窗间墙宽度或横墙间距的2/3,且每边不大于3.5h(h为墙体厚度)和l0/6; 5) 框架柱计算高度H c ,取H c =H cn +0.5h b ;H cn 为框架柱的净高,取基础顶面至托梁 底面的距离。

室内装饰设计心得体会3篇

室内装饰设计心得体会3篇 风格塑造是建立在文化内涵表现性基础之上的,主要通过软装饰予以体现。下面是带来的室内装饰设计心得,希望大家喜欢。 篇一:室内装饰设计心得 设计是一种创作,某种角度上说与作家写小说、画家作画有相同之处。但是我们的创作受到不小限制,诸如已有建筑的条件、业主的要求以及各种材料和设备的技术情况等的限制,这又与作家和画家的创作极不相同了。作为室内设计师的我们都应该经过严格的训练,既能理解原设计者的意图,使室内设计与建筑设计一脉相承;又能在各种条件限制下满足使用要求,对建筑空间进行再创造。 所以,要成为一个真正合格的室内设计人是很不容易的事.我们总是希望在设计创作时,以自己的专业知识和经验,做出有创造性的、有水平有室内设计,但是种种阻碍使他们的良好愿望常常难以实现。这些阻碍中突出的一个是;有些业主不适当地干预设计。这些业主和老板们认为室内设计专业人人都懂,没什么学问可言;有些老板不尊重我们的设计,似乎他比我们的构思更加高明,任凭自己的个人爱好,随心所欲地指挥设计师构筑方案,

要设计师帮他“画”出图来!于是,我们成了老板们实现自己方案的“绘图工具”,他们之间的关系成了老板与其雇佣的“绘图员”般的关系!在这种情况下设计出的方案可想而知,它决不会有多高的水平,更体现不出设计师的创作能力.许多例子证明,一件成功的室内作品,往往不是业主委托一个自己信任的设计师,设计师殚精竭虑,从头至尾一气呵成的结果。 老板聘请了我们,就应该给他一个良好的创作环境,让我们在吃透业主意图的情况下自主地进行构思、创作。业主有权对不符合自己意图的设计部分提出修改意见,我们则以最好的表现手段实现业主意图,直至业主满意为止。只有这样,才能发挥我们创作的积极性,做出高水平的设计来。摆脱业主及老板的不适当的干预,也是促进室内设计保持良性循环的要素之一。 我们需要独立创作空间,大部分的设计师做设计时都在夜深人静的时候,没有繁嚣的嘈杂,独自对空间的理解进行设计,这样做比白天有无数乱七八糟的杂事要处理,灵感来得快;我们群属艺术家性格,自我,尊严放在第一位,他们寻求的是自由自在的工作空间。这也就是我们和现实的矛盾呀! 篇二:室内装饰设计心得 我自已以前就非常喜欢设计,虽然自己是做程序开发,网站建设的行当,但对设计的感觉和喜欢一直都存在自己的心里。同

过梁、圈梁

过梁 GL表示放在门、窗、或预留洞口等等洞口上有一根横梁,称作“过梁” 当墙体上开设门窗洞口时,为了支撑洞口上部砌体所传来的各种荷载,并将这些荷载传给窗间墙,常在门窗洞口上设置横梁,该梁称为过梁。 分类: 过梁的形式有钢筋砖过梁、砌砖平拱、砖砌弧拱和钢筋混凝土过梁四种。 钢筋砖过梁:故名思义,即正常砌筑砖墙时中间夹钢筋(一般钢筋直径6-8毫米,夹两到三根),根据设计需要、有砌一层砖夹一层钢筋,也可砌两层砖夹一层钢筋。一般用于荷载不大、跨度较小的门、窗、设备洞口等过梁之用,(优点是简单方便快捷,不需要象钢筋混凝土过梁那样立模板)。 破坏形式: 钢筋砖过梁受弯矩和剪力作用。当过梁受拉区的拉应力超过砖砌体的抗拉强度时,则在跨中受拉区会出现垂直裂缝;当支座处斜截面的主拉应力超过砖砌体沿齿缝的抗拉强度时,在靠近支座处会出现斜裂缝,在砌体材料中表现为阶梯形斜裂缝。 砖砌平拱和弧拱过梁在跨中开裂后,会出现水平推力。此水平推力由两端支座处的墙体承受。当此墙体的灰缝抗剪强度不足时,会导致支座滑动而破坏,这种破坏在房屋端部的墙体处较易发生。 钢筋混凝土过梁的破坏形式同一般受弯构件,即受弯及受剪破坏,有时要考虑两端支承处砌体的局部受压破坏。 讲解 举例:如GL-4122,表示:洞口为1.2米,过梁宽为0.24米,过梁钢筋和混凝土等级按照2级施工。 即是GL-ABCD,GL表示过梁的简称代号,A表示墙厚,以2、4、7分别表示120、240、370墙;BC一般何用,表示洞口的净宽,如12就表示洞口宽度为1200毫米,一般用Ln 表示;D表示外加荷载等级以1、2、3、4分别表示0、15、30、45KN/m;有的地方如GLP-ABCD 在GL后有P表示墙体为多孔材料。 另外,现目前使用的过梁支座处(也称搁置长度)的考虑为250毫米。故在过梁施工制作时要考虑洞口长度+两个支座的长度即为一个构件的标准长度,一般用L表示。

设计创作十大心得

设计创作十大心得 红五角北京标志设计创作心得如下: (1)构思 如何开始取决于你的主题是什么,想表达什么。每个人都有自已表达的方式,只是有时侯自已没有认识到而已。在绘画创作的时,你可以有风格,个性化,不是非要画得如何写实如何细腻才叫好。”同样的方式也有许多方法去表达,“对了,你就是你自已,不是别人,想做个艺术家不要把你的想象局限在纸上。天空和大地都属于你,你周围能能感触到的一切,都是你可以联想的财富,要开发的素材。你可以赋予它们生命,创造这个自己的世界。不要看别人,世界属于你。 (2)灵感 灵感一闪而来,你要不能及时抓住它,它又一闪而过。我在落笔前要先酝酿一下自已的感觉,好充实灵感。我会先想一下起伏澎湃的海浪,再想想翻滚变化的云层,笔触在海浪间澎湃,灵感一跃翻涌而出在云层中隐现,这些东西你要不及时表达在笔尖就会被遗忘。怕丢失就要抓住它,那是你的灵感即你的财富。想好创意动笔时就如行云流水一般顺畅。要做到一气呵成,收笔时心胸开阔,就是一种发泄,强烈地把自已想象的表现出来,我管这叫“抓住灵感”。画时不要在乎你的纸在哪里,只在乎及时表达,这样才能做到心胸开阔。要保持住你的绘画心态,我认为这一点很重要,以自已的方式抓住灵感,充实你的绘画激情! (3)积累 要把握好自已的最佳状态,随时都能从生活当中找到你的灵感来源。抓住能在你脑中一闪而过的任何亮点,记录下生活中不同的事物,积累和储存它们,这就是在积累和充实你的创作空间,储存艺术生命。 (4)联想 有了联想就有了更大的创作空间。你要有“跳跃思维”和活跃伸缩的“张力”就先要懂得观察事物静动之间的对比。只要你仔细观察,事实上它们都在时时刻刻提醒着你,引导着你的思路!例如自然界的纹理、树、树叶、草原、沙漠、烈日、火山、熔岩、春装、雷雨、水、水滴、波纹、大海、巨浪、狂风......各种属性在对比连带之间环环相扣,各种联想方式对比跳跃,有凸就有凹,有炎热就有寒冷,有新生就有死亡。 死亡不代表毁灭,新生不代表永恒,有高大就有渺小,有后退就有前进,有对比就要有夸张。你的思路不要拘束在画面中,要学会破格。在对比之间跳跃构思,收集、组合、搭建它。联想小到一个细胞,大至整个宇宙,及时表现你的世界观。

梁柱节点设计

大连世纪商园工程 设计计算书II ——梁柱构件抗震验算与设计 框架柱采用矩形钢管混凝土柱,框架梁为焊接H型钢。本节主要涉及《抗震规范》第5.1.6条、5.4.1条、5.4.2条、8.2.5条、8.2.8条、8.3.1条、8.3.2条和《矩形钢管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第4.4.3条、6.3.2条、6.3.3条、7.1.4条、7.1.5条、 7.1.6条规定的计算内容。 一、梁柱连接 1、框架梁计算1 选取框架梁H690×300×14×32,各项截面特性指标如下表: 钢材采用Q345钢(fy=345N/mm2)。 1)板件宽厚比 《抗震规范》第8.3.2条规定,超过12层的框架梁、柱板件应符合表8.3.2-2的规定。 翼缘:32mm厚,fy=325N/mm2 板件宽厚比=(300-14)/2/32=4.5 < 10√(235/325)=8.50 符合表8.3.2-2关于框架梁翼缘板件宽厚比的规定。 腹板:14mm厚,fy=345N/mm2 板件宽厚比=(690-2*32)/14=44.7 < 80√(235/345)=66 符合表8.3.2-2关于框架梁腹板板件宽厚比的规定。 2)梁柱节点 按照《抗震规范》第8.2.8条,钢结构构件连接应按地震组合内力进行弹性设计,并应进行极限承载力验算。 本工程框架梁与柱采用全熔透对接焊缝,同时在上下翼缘加楔形盖板进行加强,腹板用高强螺栓与柱连接,具体节点做法见节点图。

a )弹性抗弯强度 梁翼缘与柱子对接焊缝的抗拉强度,计算取盖板厚10mm ,宽按250mm 。 ()()e f f f e M fb t h t fA h t =-++ 6629530032(69032)/1029525010(69010)/10=???-+???+ 2379.7*kN m = 梁截面的屈服弯矩: 32956858.2/102023.2*y M kN m =?= 显然 e y M M >,满足弹性设计要求 根据《抗震规范》第8.2.4条,框架梁的上翼缘采用抗剪连接件与组合楼板连接时,可不验算地震作用下的整体稳定。本工程梁的上翼缘采用栓钉与现浇混凝土楼板连接,不再验算地震作用下的跨中整体稳定。梁端根据《高钢规》第8.5.4条设置隅撑后,下翼缘平面外的计算长度减小,也可以不作验算。 b )极限抗弯强度 P P y M W f = 26 1 [30032(69032)(690232)14]325/104 =??-+-???2498.7*kN m = 梁与柱的连接强度(考虑盖板250x10mm ) ) (t h f A h f A M u e b u Fb u ++= 30032470658=???+25010470(69010)???+ 3791.4*kN m = 1.2 1.22498.72998.41*b P M kN m >=?= 满足要求 c )腹板受剪 框架梁端部腹板采用切剖口熔透焊缝,扣除腹板靠近上下翼缘的切角高度35mm 和50mm 。腹板与柱翼缘熔透焊缝的承载力: 0.58w u f u V A f =30.5814(6902323550)470/102064.6kN =??-?--?= 腹板焊缝连接的抗剪承载力: 0.58u w w ay V h t f >30.5814(690232)345/10=??-??1753.7kN = 同时有(取最小梁跨6.05m):

设计心得

书籍装帧与宣传册设计心得 通过对书籍于宣传册整体设计这门课程的学习,使我们掌握了在设计各方面应注意的问题,设计过程中遇到很多的问题,这些问题都是在手动的过程中发现的,看似简单的问题做起来就不是那么容易,这就暴露出我们这方面的知识欠缺练习,实践出真知,不能眼高手低。 书籍与宣传册课程设计是一门专业课,给我很多专业知识,同时让我们通过自己动手自己找寻一切难题,一门辩思课,给了我许多道,给了我很多思,给了我莫大的空间。同时,设计让我感触很深。使我对抽象的理论有了具体的认识。让我感触最深的是老师给我们评奖作业,不仅使我们认识了自己团队中的缺点,也看到别人的缺点,了解了更多的知识。 在设计过程中,我们不断发现错误,不断改正,不断领悟,不断获取。最终的检测调试环节,本身就是在践行“过而能改,善莫大焉”的知行观。这次课程设计解。在今后社会的发展和学习实践过程中,一定要不懈努力,不能遇到问题就想到要退缩,一定要不厌其烦的发现问题所在,然后一一进行解决,只有这样,才能成功的做成想做的事,才能在今后的道路上劈荆斩棘,而不是知难而退,那样永远不可能收获成功,收获喜悦,也永远不可能得到社会及他人对你的认可!这次课程设计使我懂得了理论与实际相结合是很重要的,只有理论知识是远远不够的,只有把所学的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起来,从理论中得出结论,才能真正为社会服务,从而提高自己的实际动手能力和独立思考的能力。在设计的过程中遇到问题,可以说得是困难重重,但可喜的是最终都得到了解决。 在书籍与宣传册的设计的过程中,也对团队精神的进行了考察,让我们在合作起来更加默契,在成功后一起体会喜悦的心情。果然是团结就是力量,只有互相之间默契融洽的配合才能换来最终完美的结果。 这次对书籍于宣传册设计让我明白了思路即出路,有什么不懂不明白的地方要及时请教或上网查询,只要认真钻研,动脑思考,动手实践,就没有弄不懂的知识,收获颇丰。 美术学院 2009级艺术设计3班 纪良午催春雨刘鹏 2011年10月19日

截面设计(梁柱)

截面设计(梁柱)

截面设计 1.1 框架梁 以第1层BC 跨框架梁为例计算。 1 梁正截面受弯承载力计算 支座弯矩:支座B r :γRE M max =172.23kN.m 支座C :γRE M max =197.31kN.m 跨间弯矩取控制截面,即离支座处4.48m 处的正弯矩: γRE M max =236.56kN.m (1)考虑跨间最大弯矩处: 梁下部受拉时,按T 形截面设计;当梁上部受拉时,按矩形截面设计。 翼缘计算宽度当: 1)按跨度考虑,mm 2700m 7.231.83===='l b f 2)按梁间距考虑,mm 30002700300=+=+='n f S b b 3)按翼缘厚度考虑 m m 66535700s 0=-=-=a h h ,1 .0150.06651000>==h h f 此种情况不起主要控制作用,故取mm 2700='f b 梁内纵向钢筋选用HRB400级钢筋(2mm N 360='=y y f f ),518 .0=b ξ ,混凝土等级选用C30 (2 mm N 3.14=c f ),m m 66535700s =-=-=a h h ,因为 ()[]()m kN 52.2374210066510027003.140.121 1?=-????='-''f f f c h h h b f α 上式大于236.56kN.m ,故属于第一类T 形截面。

[] 014.0665 27003.140.11056.23626 12 01=????='= h b f M f c s αα 014.0012.0211211=?--=--=s αξ [] 2 101mm 50.99866527003.14014.00.1=????='=y f c s f h b f A ξα 实配钢筋4C 18(A s =1018mm 2)。 配筋率% 25.0%51.0665 3001018 >=?= =bh A s ρ,满足要求。 梁端截面受压区相对高度: [] 35 .002.0665 27003.140.11018 36010 1<=????= '= h b f A f f c s y αξ,符合三级抗震要 求。 (2)考虑两支座处: 将下部跨间截面的4C 18钢筋伸入支座,作为支座负弯矩作用下的受压钢筋,再计算相应的受拉钢筋A s 。 1)支座B r 上部: () ()003 .06653003.140.13566510183601056.2362 62 010=???-??-?='-''-= bh f a h A f M c s s y s αα 1053.02518.0003.0003.02112110='<=<=?--=--=h a s b s 且ξαξ () ()2 6 0mm 39.759356653601023.172=-??='-=s y s a h f M A 实配钢筋4C 18(A s =1018mm 2)。 配筋率% 25.0%51.0665 3001018 >=?= =bh A s ρ,满足要求。

钢结构墙梁设计

4钢结构墙梁设计 4.1 墙梁的选用 4.1.1 钢结构单层工业建筑侧墙墙梁的布置应考虑设置门窗,挑檐遮雨篷等构件和围护材料的要求。 4.1.2当侧墙采用压型金属板作围护面时,墙梁宜布置在刚架柱的外侧,其间距根据板型和规格确定,但不应大于计算要求的值。 4.1.3墙梁型式一般采用卷边“C” 或“Z”形,或为轻型薄壁H 型钢,其厚度不应小于1.5mm,宜采用热浸镀锌,镀锌量为250~275g/m2(三点测试值)。 4.1.4墙梁可设计成简支或连续构件,两端支承在焊接于刚架柱的支托上。支托同第18.4.6 条檩条支托,当墙面有条形窗或房屋较高且墙梁跨度较大时,墙架柱的数量应由计算确定,4.2 墙梁荷载 4.2.1 竖向荷载 包括墙体材料重量,玻璃窗重量(0.4~0.5KN/m2),雨棚上的活荷载(屋面均布活荷载0.5KN/m2或雪荷载,有时还有积灰荷载),以及横梁自重。 4.2.2 水平风荷载 其基本风压、风载体型系数和风压高度变化系数,均按《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12》采用;对墙梁尚应考虑局部风压体型系数和阵风系数。 4.2.3 荷载组合 (1)迎风面:1.2×竖向荷载+1.4×水平风压力荷载; (2)背风面:1.2×竖向荷载+1.4×水平风吸力荷载。 4.3 墙梁内力计算 墙梁承担双向荷载,为一双向受弯构件。当荷载未通过截面弯曲中心时,尚应考虑因荷载偏心产生的双弯扭力矩B(单侧挂墙板),如图4.3.1所示。 (a) 双侧挂墙板(b)双侧挂墙板(荷载偏心) 4.3.1 墙梁受荷载情况

4.3.1 竖向荷载作用下 在竖向荷载q x作用下,墙梁产生弯矩M y,拉条作为一个支承点,按连续梁计算,构件计算简图及所产生弯矩图如图4.3.2所示。 4.3.2 墙梁受竖向荷载 4.3.2 水平荷载作用下 在水平风荷载q y作用下(迎风或背风),墙梁产生弯矩M x,构件计算简图及所产生弯矩图如图4.3.2所示。 4.3.3墙梁受水平荷载 4.4 墙梁截面计算 首先根据墙梁跨度、荷载和拉条设置情况,初选墙梁截面,然后对墙梁截面进行验算。 截面验算包括:正应力验算,剪应力验算,整体稳定验算以及刚度验算。 4.4.1 正应力验算 截面正应力验算按照公式(4.4.1-1)进行。 如下式所示:

毕业设计创作心得

毕业设计创作心得 姓名: 学号: 参与短片:《Homework》 主要承担工作内容:设定、建模、灯光、后期制作。 毕业的日子即将到来,经过几个月的奋战,毕业设计的创作也逐渐接近了尾声,毕业设计不仅仅是对自己大学四年所学知识的一次检验,也提高了自己的能力,在实践过程中使我了解到自己在专业方面的不足之处,今后该加强的方面,让我明白自己该学习的东西还有很多。 我学的是动画专业3D方面,创作中主要负责建模、材质、灯光渲染以及后期制作工作等,在剧本与各项设定确定好之后,首要工作是建模,建模用的软件是三维动画软件3D-max,由于时间有些紧迫,这就要求建模的过程中既要注重质量又要求有速度,在建模时严格遵守对齐原则,对齐有捕捉对齐以及用对齐工具两种,在建模的时候为了提高速度必须熟练应用它的快捷键还有一个视窗操作,之所以要用一个视窗操作,一方面是为了节省眼睛,另一方面由于一个视窗显示的图形大,在操作时也不易出错,这样可以在无形中提高很多速度。建模过程中我的基础有了进一步的提高,操作也更加熟练。在建好模型之后,就是画材质上贴图的工作,由于模型并不复杂,画材质的时候并没有遇上很大的困难,于是顺利地完成了建模贴图这项初期工作。

大部分人在创建3D短片的时候往往注重于建造精细的模型,画出华丽的贴图。但是却忽视环境灯光以及摄像机。以至于做出了短片,人物在场景中总是差强人意,其实环境灯光是很重要的一环,它可以让创造出的角色在动画中富有真实感,生动感。在短片中运用的是最基本的三点照明法,它是3D用光中一种非常实用的基本方法,可以适用于许多场景和各个领域,是一种使用三个光源的方法:主光源、环境光以及背景光。在三维动画软件3D max中可以运用它打光,它一共分成四个步骤:1、首先载入场景,确定场景中没有其他的光源,在添加首盏灯光的过程中不能有其他光源的存在。2、添加主光源,主光源是你场景中的主要照明光源,在短片中也就是阳光,建立了一个聚光灯作为主要光源,它要亮于任何正面照射物体的光源,它是场景中阴影的主要产生来源,高光也由它产生。3、添加环境光,环境光的作用在于对主光源的照明区域进行延伸,提高物体的亮度,并加强物体的阴影,它是场景中的第二光源,在场景中可以添加数盏环境光,在场景中我使用聚光灯配合点光源并使用主光源的一半亮度作为环境光,让它照明主光源照不到的地方并提亮物体。在添加环境光的时候要谨记环境光亮度的总和不能超过主光源。4、在做完以上几点后最后要添加的就是背景光了,它的作用主要在于让物体从背景中分离出来,将它创建于物体的顶部或边缘,亮度可以任意调整。添加完这三种灯光,便完成了打灯光的过程,这种方法较于实用,大部分的场景都适用。短片的开头与结尾的场景以及大部分中间场景便是运用它,而在战斗的场景中由于有时候动作里是场景移动而不是人移动,

《多媒体演示文稿的设计与制作》学习心得

《多媒体演示文稿的设计与制作(初级)》学习心得最近参加了多媒体演示文稿的设计与制作的学习培训,学到了很多的ppt制作相关理论和ppt课件制作技巧,真是受益匪浅。 对我们教师来说,PowerPoint课件是最早接触的。利用PowerPoint可以创建出非常漂亮的幻灯片文稿,这些幻灯片中既可以有文字,还可以包含图画、表格、统计图表、组织结构图,甚至可以有声音、乐曲和动画效果,还可以为这些幻灯片设计出统一或不同的背景。 利用PowerPoint可通过各种形式放映幻灯片,既可以在完全没有人工干预的情况下自动放映,也可以由使用者手工控制播放,可以令每张幻灯片从不同的角度,以不同的方式切入到屏幕上,使得放映效果生动有趣。这次培训,主要学习了在Powerpoint基础操作、基本编辑、音、视频处理、演示文稿中动画的设置,设置不同的背景,艺术字与自选图形,表格等。通过培训我对制作课件有了新的认识,制作课件既要讲究精美又要讲究实用。不同的制作软件具有不同的特点,在制作课件时,应根据需要选择合适的制作软件。制作课件是一个艰苦的创作过程,优秀的课件应融教育性、科学性、艺术性、技术性于一体,这样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学习者的潜能,强化教学效果,提高教学质量。在这一次的学习中,我通过对每个章节的仔细学习,才知道平时经常用的 ppt有如此强大的教学课件制作功能,可以说我之前所掌握的只是ppt课件制作功能的冰山一角。现代教育教育多媒本技术在教育教学上的运用越来越多,多媒体以它更直观、更灵活、更易让学生理解的特点,使它成为许多教师教学方法的首选。而之前我只是对ppt课件的制作有一点认识,通过教师深入浅出的讲解和鲜活的实例,让我对ppt课件有了更深的认识,在今后的课件制作方面,我会把所学的制作技能运用其中,制作出更加实用、高效的教学课件。 通过学习,使我更加深刻地了解了多媒体课件制作的方法及技巧,认识到多媒体课件制作为教师专业化的成长提供了一个平台,同时也让我明确了本次学习的目标、内容、使自己由传统化教师向现代化教师发展。我还有很多不懂的,继续学习,继续努力。 虞城高中杨金华

墙梁设计

3、墙梁设计 3.1 截面初选 墙梁采用冷弯薄壁卷边槽钢,材料采用F Q -345钢,墙梁外挂彩钢夹芯板单侧挂墙板),墙梁跨度为6m ,墙梁间距不同,故取墙梁最大间距为m 5.1,墙梁跨中设置一道拉条。 初选截面5.22070200???C ,如图2-13所示。 y y x x y y 0 x A 70 20 2.5 200 图2-13 墙梁截面 截面特性为: 4 24 11 6 4 04 13 min 3 max 4 3 4 02 75.12914.155,0041.0,18.4376,1871.0,89.409.92,25.11,18.28,50.2,27.5682.53,74.7,21.538,000.2,98.8cm W cm W cm k cm I cm I cm e cm I cm W cm W cm i cm I cm W i cm I cm x cm A w w w t y y y y y x x x ================- 3.2 荷载计算 3.2.1永久荷载 墙体自重 2115.0m kN 转化成线荷载 m kN q x 1725.05.1115.0/=?= 墙梁 m kg 05.7 转化成线荷载 m kN q x 07.08.905.7//=?= 3.2.2 风荷载 根据《建筑结构荷载规范》计算风荷载

(1) 迎风面 2 048.060.00.18.00.1m kN z s z k =???=???=ωμμβω (2) 背风面 2 030.060.00.1)5.0(0.1m kN z s z k -=??-?=???=ωμμβω 3.2.3 荷载设计值 竖向线荷载 m kN q q q x x k 2425.007.01725.0///=+=+= 竖向荷载设计值 m kN q x 291.02425.02.1=?= 迎风荷载设计值 m kN q y 008.15.148.04.11=??= 背风荷载设计值 m kN q y 63.05.1)30.0(4.12-=?-?= q x x q y q x e e 0 图2-14 荷载作用简图 3.2.4 荷载组合 墙梁的荷载组合有两种: 水平风压力荷载竖向永久荷载?+?4.12.1 水平风吸力荷载 竖向永久荷载 ?+?4.12.1 即为:(1)1y x q q + , (2)2y x q q + 3.3 内力计算 3.3.1竖向荷载x q 产生的最大弯矩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