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葫芦丝进课堂给孩子带来的影响

合集下载

浅谈小乐器(葫芦丝)进入课堂的意义

浅谈小乐器(葫芦丝)进入课堂的意义

浅谈小乐器(葫芦丝)进入课堂的意义作者:王莹来源:《新教育时代·学生版》2018年第33期摘要: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音乐教育改革一直都在实践中不断探索和前行。

以知识传授为主的传统音乐教育模式已经越来越不能适应当前音乐课堂的发展需求。

尤其在新课改的指导下,“小乐器”进入音乐教学课堂已经是不可逆转的教学趋势。

关键词:小乐器葫芦丝进入课堂在新课改的要求下,我国将素质教育的课堂质量提升作为教育改革的唯一方向。

小乐器进入课堂是当前音乐教育迈向素质教育的一个勇敢的尝试,并在教学实践中得到了一定的发展和研究,本文以小乐器葫芦丝为例,探讨其在课堂教学中引入的可能性和发挥的教学积极性。

一、小乐器进入课堂的必要性“器乐教学是学生学习音乐的重要艺术实践,是小学音乐教学的内容之一”。

首先,器乐进课堂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对培养学生对音乐的理解力、表达力和创造能力以及对学生音乐素养的提高有着重要的作用。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化,乐器进入课堂让学生从被动地接受教育转变为主动地参与到教学之中,器乐教学应与唱歌、鉴赏、创造等教学内容密切结合。

其次,音乐课堂教学的改进需要考虑到普遍性和易于推广性,需要和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心理特点相适应,以便于教学内容的开展。

因此在新课改的要求下,音乐教育课堂上需要的是一种普遍性好、易于入门、容易操作实践的小乐器。

小乐器进入音乐课堂是当前国民教育整体质量不断提高的必然内在要求。

二、选择葫芦丝进入小学音乐课堂的理由中国传统乐器众多,有二胡、琵琶等,为什么要选择葫芦丝进入小学的音乐课堂呢?通过教学实践发现,葫芦丝具有以下几点适合进入小学音乐课堂的条件:1.成本廉价,易于携带葫芦丝目前的市场上的价格相对其它乐器显得较为低廉,初学入门级别在10-30元之间,中等的也就100-150元之间。

专业的也就1000-3000之间。

这和动辄上万的钢琴,入门就需要好几百的二胡、琵琶等而言,是非常廉价易得的小乐器。

葫芦丝走进中学美育课堂的实践研究

葫芦丝走进中学美育课堂的实践研究

葫芦丝走进中学美育课堂的实践研究1. 引言1.1 研究背景葫芦丝作为中国传统乐器之一,具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内涵。

在当今社会,许多中学生对于传统文化的了解和认识有所欠缺,导致其对传统音乐乐器的兴趣和热爱不足。

将葫芦丝引入中学美育课堂,不仅可以丰富学生的音乐文化知识,还能够提升他们的审美情趣和情感体验。

通过对葫芦丝走进中学美育课堂的实践研究,可以深入探讨葫芦丝在中学美育教育中的作用和意义,为丰富美育教育内容、促进学生文化素养的提升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经验。

本研究旨在探讨葫芦丝在中学美育课堂中的应用及其对学生的影响,为美育教育的发展提供新的思路和借鉴。

1.2 研究目的研究的目的是探讨葫芦丝走进中学美育课堂的实践研究,旨在通过对葫芦丝在美育课堂中的应用、教学方法与技巧、学生反馈、美育教育意义以及挑战与问题的分析,全面了解葫芦丝在中学美育课堂中的现状和影响。

通过研究葫芦丝教学在中学美育课堂中的运用,旨在发现并总结其中的有效教学方法和技巧,探讨葫芦丝对中学生的美育教育意义,以及挑战和问题,为进一步促进中学美育教育提供参考和借鉴。

通过评估葫芦丝走进中学美育课堂的效果,展望葫芦丝在中学美育课堂中的发展前景,旨在为提高中学生的审美素养和音乐修养提供有益的参考和倡导。

1.3 研究意义葫芦丝走进中学美育课堂的实践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

葫芦丝是中国传统乐器之一,具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内涵,通过在中学美育课堂中进行葫芦丝教学,可以增强学生对传统文化的了解和认识,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文化自信心,有利于传承和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葫芦丝走进中学美育课堂可以为学生提供多样化的美育教育方式,拓宽学生的艺术视野和文化视野,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通过对葫芦丝教学的实践研究,可以为中学美育教育提供新的案例和经验,丰富美育教学内容,提升美育教学质量,具有一定的推广和示范意义。

【2000字结束】2. 正文2.1 葫芦丝在美育课堂中的应用葫芦丝是一种传统民族乐器,具有独特的音色和韵味。

“小葫芦,大作用”

“小葫芦,大作用”

“小葫芦,大作用”作者:戴娜来源:《学周刊》2018年第13期摘要:随着课改的不断深入,课堂教学非常注重学生的体验,其中小学音乐课程尤其注重学生的感受。

葫芦丝是一种民族特色鲜明的管弦类乐器,教师应将其应用到教学中,这不但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还可以促进教学互动,让学生了解并学习葫芦丝,有效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弘扬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

关键词:音乐课堂;葫芦丝;小学音乐;体验式教学中图分类号:G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18)13-0154-02DOI:10.16657/ki.issn1673-9132.2018.13.099随着我国社会的高速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家长们对孩子的教育要求也越来越高,他们意识到在学生很小的时候,培养他们的艺术爱好和水平会更有效果。

葫芦丝是一种简单易学的乐器,它的声音悦耳动听,并且具有浓厚的民族特色。

开发学生的乐器训练,是学校践行“体艺2+1项”的重大实践,让小学生学习葫芦丝,不仅能锻炼他们的意志,而且有利于提高他们的审美情趣与专业技能,让学生产生美的享受,陶冶情操。

所以在这个阶段,学校把葫芦丝作为音乐课上的一门尤其重要的课程,对于教学应用和教学推广有着极其重要的实践意义。

(一)利用葫芦丝可以活跃课堂氛围小学生比较贪玩,在上课的时候会很吵,而葫芦丝的音乐比较舒缓,能够平定学生的情绪,使其静下来学音乐。

在小学音乐课堂上播放葫芦丝乐曲还能够能够陶冶学生的情操,给学生深远持久的影响。

如果经常听,学生自然而然地就会欣赏音乐,甚至还可以随口哼出自己喜爱的音乐曲调。

在这种特别的音乐环境下,学生不仅会喜欢上葫芦丝,并且还会对葫芦丝产生浓厚的兴趣,在音乐课堂上就会更加积极,因此,利用葫芦丝进行音乐教学可以在课堂上营造一个舒心的学习氛围。

例如,《小白菜》是一首曲调凄美的音乐,描述的是一个身处旧社会、幼年丧母的小女孩的凄凉生活。

在教学时,我在学生正式学习这首音乐之前先播放它的葫芦丝演奏曲。

论文--让葫芦丝走进小学课堂

论文--让葫芦丝走进小学课堂

让葫芦丝走进小学课堂长春清华实验学校庄丽颖让葫芦丝走进小学课堂美国著名的音乐教育心理学家詹姆士·莫塞尔曾说过:“器乐教学可以说是通往更好体验音乐的桥梁”。

器乐教学在音乐教育体系中既是学生学习音乐和表现音乐的重要手段,又是开发其智力的重要途径。

云南是一块古老而神奇的土地,千百年来聚集在这里的各族人民用自己勤劳的双手、聪明智慧开垦着这片土地,创造着灿烂多彩的民族文化。

其中葫芦丝这种民族乐器它扎根于民族民间音乐的沃土,充满着神奇的魅力,并在音乐艺术殿堂里流光溢彩。

葫芦丝的音色亮丽而又柔肠百转,旋律富有诗意和舞蹈性,是我国特有的优秀少数民族乐器之一。

让葫芦丝走进小学课堂有很多益处:一、激发学生的兴趣爱迪生曾经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离开了对音乐的兴趣和感情,就达不到音乐教育的目的。

只有当学生对音乐怀有浓厚的兴趣时,才能产生强烈的求知欲,进而主动地不怕困难地学习音乐。

葫芦丝音色轻柔细腻,圆润质朴,柔美迷人,极富表现力,容易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

相比竖笛的音色有很大的优势。

竖笛有二个八度以上的音域,学生在上课的时间内很难掌握,课后学生又很少有时间练习,学习积极性不是太高。

葫芦丝就不同,音域一般在9度以内,学生能在很短的时间里掌握好。

在第一课时,我向学生讲述葫芦丝的动人传说,然后介绍葫芦丝的构造,接着开始吹奏《婚誓》、《月光下的凤尾竹》、《雪绒花》;通俗歌曲《甜蜜蜜》、《神话》、《千里之外》等歌曲,并让同学现场点播,一下提起了同学们的兴趣,整个课堂气氛热闹起来,同时在课堂上展示自己收藏的各种大大小小不同类型的葫芦丝,分别示范演奏,同时让会吹葫芦丝的同学现场表演,直到下课铃声响起同学们还意犹未尽;在第二课时介绍葫芦丝的正确的演奏姿势、演奏指法(左手在上,右手在下)、按孔技巧、气息控制等基本要领,进行音阶吹奏练习。

二、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中国孩子有的具有很丰富的知识和技能,可往往却不敢大胆的表现出来;而美国的孩子却能够大方的谈论自己的想法和表演自己的拿手“绝活”。

浅析小学音乐课堂葫芦丝教学

浅析小学音乐课堂葫芦丝教学

浅析小学音乐课堂葫芦丝教学
小学音乐课堂葫芦丝教学是一种以葫芦丝为主要教学工具的音乐教学活动。

葫芦丝是我国传统的民族乐器之一,它具有简单易学、音色优美等特点,非常适合在小学音乐课堂上进行教学。

本文将从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方面对小学音乐课堂葫芦丝教学进行浅析。

小学音乐课堂葫芦丝教学的主要目标是培养学生音乐欣赏能力和音乐表达能力。

通过学习葫芦丝的演奏技巧和音乐知识,让学生能够欣赏葫芦丝演奏的美妙音乐,提高他们的审美水平。

通过葫芦丝的演奏,让学生能够表达自己的情感,培养他们的音乐表达能力和创造力。

小学音乐课堂葫芦丝教学的内容主要包括葫芦丝的基本知识和演奏技巧。

学生首先需要了解葫芦丝的基本构造和演奏原理,了解葫芦丝的音域、发音方式等基本知识。

然后,学习葫芦丝的基本演奏技巧,包括吹奏、按键、吹气力度等。

学生还需要学习一些简单的葫芦丝乐曲,如《茉莉花》、《大鱼海棠》等,通过演奏这些曲子提高他们的演奏水平。

小学音乐课堂葫芦丝教学应该采用多种教学方法来提高教学效果。

可以通过示范教学的方式,让老师亲自示范葫芦丝的演奏技巧,让学生观摩和模仿。

可以借助多媒体教学工具,如音频、视频等,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学习葫芦丝的演奏技巧。

还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合奏或演出活动,让他们在集体中体验音乐的魅力。

让“小葫芦”发挥“大作用”——借助葫芦丝辅助教学提升小学生音乐核心素养的实践探索

让“小葫芦”发挥“大作用”——借助葫芦丝辅助教学提升小学生音乐核心素养的实践探索

让“小葫芦”发挥“大作用”——借助葫芦丝辅助教学提升小学生音乐核心素养的实践探索摘要:在新课改理念下,小学音乐教学培养小学生的核心素养是十分重要的教学目标。

葫芦丝是小学生进行音乐学习的有效辅助乐器之一,在小学音乐教学中,通过葫芦丝辅助教学能够有效地提升小学生的读谱视奏能力、音乐欣赏能力与音乐创编能力,从而促进他们音乐核心素养的提升。

关键词:小学音乐葫芦丝核心素养《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明确了中国学生的六大素养。

对于小学音乐教育而言,课堂教学的最主要目标是培养小学生的音乐核心素养。

新版《音乐课程标准》特别强调“器乐进课堂”,器乐是学生进行音乐学习的有效载体,对于提升学生的音乐核心素养具有重要的作用。

小学生的年龄还比较小,葫芦丝具有结构更简单、价格更低廉、音阶更容易控制的特点,因此,特别适合他们进行学习。

在小学音乐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借助葫芦丝进行辅助教学,要让“小葫芦”发挥提升小学生音乐核心素养的“大作用”。

一、利用葫芦丝辅助教学,提升读谱视奏能力读谱视奏是一种重要的音乐素养,读谱视奏是学生形成良好乐感的重要途径。

教师在为学生进行吹奏示范的时候,一定会同时将乐谱呈现出来,让学生边听边自己跟着做假想练习。

这样不但能够让学生更加集中地聆听老师的吹奏,还能加深他们对乐谱的认识。

与此同时,教师吹奏出的葫芦丝旋律还能够将歌曲的美感直观展现给学生,调动他们识谱的积极性。

1.起步阶段——初识音符在以往的葫芦丝教学中,我发现不少学生都是单个音节吹奏的,吹出来的乐曲根本没有旋律感可言。

与学生交流过几次,我才了解到原来虽然他们中的大部分认识音符,但却不懂音符的时值,自然也就不知道如何控制节拍以及吹出节奏了。

因此,在学生初始乐谱的时候,我让他们在聆听的时候用自己的手跟着划节拍,从而有效地解决了他们在音符时值和旋律节拍控制方面存在的问题,这样,在这个过程中就能够有效地让他们对乐谱中的音符进行感知与认识。

2.过渡阶段——学习乐谱通常,我会先给学生演唱乐谱,在他们熟悉了之后才开始吹奏葫芦丝。

葫芦丝进课堂的实践与思考

葫芦丝进课堂的实践与思考

葫芦丝进课堂的实践与思考作者:宋蕾来源:《知识文库》2019年第11期葫芦丝是我国一种具有民族特色的乐器,在音乐课堂教学中,葫芦丝随处可见。

用葫芦丝演奏出的音乐具有极强的表现力,且能够和其他乐器完美契合。

本文通过分析葫芦丝进课堂的意义和措施,为音乐课堂的优化设计以及学生音乐素养的提升建言献策。

近几年来,葫芦丝受到许多中小学生的喜爱,因为其具有简单易学、体型小巧、便于携带、音色独特优美等特点,在许多学校中广泛流传,并用于课堂教学,符合我国正在提倡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教育理念,同时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葫芦丝在民族乐器中一枝独秀,葫芦丝进课堂可以大力弘扬我国优秀的民族音乐文化,加强葫芦丝课堂教学,有助于学生将这种音乐内化为一种音乐素养,并逐渐升华为一种审美能力。

1.1 运用器乐教学,丰富了教学内容在音乐课堂的教学中,常见的教学形式是“听”与“唱”的结合,将器乐加入到音乐课堂中可以使“听”与“唱”得到很好的体现,并逐渐在这个过程中逐渐转化为演奏能力。

将葫芦丝加入到音乐课堂教学中极大地丰富了教学内容,并且学生在熟练的掌握乐理知识的同时,逐渐锻炼出音乐节奏感,进而逐渐提升自身的识谱能力。

另外,葫芦丝进入传统的音乐课堂中,让学生在传统的教学模式——“听”和“唱,在葫芦丝课堂教学中,转变传统的教学模式,让学生通过实际动手操作,吹一吹乐器,可以全身心的体验和感受音乐,提高了学生热爱音乐的兴趣,提高了音乐感受,丰富了学生的想象力,陶冶了学生情操,提高学生的整体综合素质。

1.2 学习器乐,可以丰富学生课余生活,缓解学习压力近几年来,越来越多的家长在学生身上给予极高的期望,十分关注学生的学生成绩,对教育工作人员提出的要求也不断提高,来自各方面的压力让学生的负担逐渐加重。

葫芦丝作为一门学科,学生可以利用课余时间进行练习,让学生在学习的同时,也可以进行娱乐,有效的缓解了学生的学习压力,使学习和娱乐的成果事半功倍,有助于提高学习成绩。

让葫芦丝走进小学音乐课堂

让葫芦丝走进小学音乐课堂
第2 3卷 第 4期
Vo . 3 № 4 12
雅 安 职 业技 术 学 院 学报
J OURNAL OF YAAN VOCAT ONAL COL EGE I L
20 o 9年 1 2月
De e e 0 9 c mb r2 0
让葫芦丝 走进小 学音 乐课 堂
体 中学 习器乐 吧 , 葫芦 丝 能 让 广 大 的孩 子 在 学 习 中
以前 我在 中、 年 级 进行 竖 笛 教 学 多 年 。尽 管 高 它很便 宜 , 经 动 员 , 生 主 动 购 买 竖 笛 的 还 是 很 几 学
少 。为 了增 强学 生 的学 习兴 趣 ,4年我 们 对 三 、 、 0 四 五年 级九百 多个孩 子免 费发 放竖笛 。可 是一 学期 下
它便 爱不 释手 , 音 乐课 不 迟 到 了 , 课 不 讲话 了 , 上 上
就连下课 了还死 死 的“ ” 老 师 , 想 离 去 。他们 缠 着 不 上课 吹 , 下课也 吹 , 连 回家的路上 也吹 。我 亲眼 目 就 睹一 个 四年级 的学 生 王某 某 , 学 路上 因边走 边 吹 放 而撞 在 了电线 杆上 。作 为老 师 , 不希 望 孩 子们 都 我 这样 , 多危 险啊 。为此 , 长还多 次在全校 集会 时告 校 诫孩子 们走 路不 吹 葫芦 丝 , 孩 子 的举 动 足 以证 明 但 他 们是多 么的 喜欢 这 种 乐器 呀 。有 一 次 , 的课 堂 我
了我 的课堂 上 , 求一起 学 。打那 以后 , 们的课 堂 恳 我
经常有 这样 的“ 生 ” 他 们 的 精神 也鼓 舞着 我 们 的 学 , 学生 。清晨 , 当我 还在 睡梦 中 , 被悠 扬 的葫芦 丝音 便 乐所惊 醒 ,这 一 定 是我 们 的 学生 ! , 们在 清 晨 便 “ ”他 吹奏起 昨天才 刚 刚学会 的 曲子 , 虽然 断断续 续 , 是 但 乐声浑 厚又 圆润 , 穿过晨 曦划 破晨雾 , 的很远 很 它 传 远 , 的心也 跟 着 一起 飘 荡起 来 。感 谢 葫 芦 丝 。让 我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葫芦丝进课堂给孩子带来的影响
发表时间:2020-03-13T17:36:41.940Z 来源:《教育学文摘》2019年第20期作者:王春林[导读] 音乐是人类最古老最具有普遍性和感染力的艺术形式之一,为了更好的体现音乐课程的价值摘要:音乐是人类最古老最具有普遍性和感染力的艺术形式之一,为了更好的体现音乐课程的价值,我们将器乐带入课堂,让孩子们能够多方位的接触到并感知到音乐带给我们的魅力,并获得更多样化的音乐审美体验。

关键词:葫芦丝;学习兴趣;识谱;音乐探索随着我国艺术教育的飞速发展和国家对于艺术学科的重视,近年来乐器进课堂已经成为了一种发展趋势,我所在的学校是重庆市璧山区的一所乡镇小学,为了孩子们的美育发展,我校也选择了一门器乐进入课堂,它就是葫芦丝。

葫芦丝是我国的民族乐器,非常具有民族风情,上身为葫芦,下身为音管,可以演奏出非常含蓄和朦胧的音色,优美动听,而且这门乐器非常的小巧和轻便,比较适合小朋友们出门携带,非常符合小学生的年龄特点。

对于乡镇的孩子来讲能够学的一门乐器是非常不容易的,大部分的孩子非常珍惜,在整个葫芦丝进课堂的进程里我们收获满满,下面我将
阐述葫芦丝进课堂带给孩子们的影响。

一、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如果孩子对音乐毫无兴趣的,那么我们的教育也就达不到目的了,只有孩子们自己感兴趣,他才会有求知的欲望,只有他们有求知的欲望,我们才能更好地开展教学。

我校的葫芦丝课是每周上一次,对于没有学过器乐的孩子们来说他们充满期待,葫芦丝的音域只有九度,吹奏方法也相对简单,所以孩子们能够在很短的时间就能吹奏简单的小曲子,如《摇啊摇》《玛丽的小羊羔》《粉刷匠》,这些比较熟悉的歌曲大多数孩子能在三节课左右吹好,让孩子们能够快速的实现自我价值,他们在这样的学习过程和学习反馈中找到自信心,也激发着自我的学习兴趣和热忱,音乐素养不断提高。

二、增强学生的心理素质
从不断的学习中,孩子们渐渐地积累下了很多大大小小的曲目,在课上老师时常请一部分同学单独表演或示范,学校的六一展演和每学期葫芦丝班级器乐比赛,以及教委每年的2+2才艺展示,正是通过这些表演的平台,孩子们在吹奏上不断进步,并逐步的得到了历练,在这个过程中,老师们的一次次鼓励的话语,一次次激励的眼神,同学们一次次赞赏的目光,一次次肯定的颔首,让这些孩子找回了丢失已久的自信,也唤醒了他们心中封存许久的潜质,心理素质得到了显著地提高,他们不再害怕上台展示了,相反,他们愿意在更大的舞台来表现自己。

三、学生的识谱得到了很大的提升
识谱教学是音乐课和器乐课不可缺少的环节,但在平时的音乐课上一味的唱谱孩子们觉得枯燥和抵触,而在葫芦丝教学中孩子们却显得非常的积极,因为我们从葫芦丝的第一个指法开始教学的同时,将各个音的唱名和各种节奏都是从头开始讲授,孩子们觉得不那么困难了,他们也明白唱会这些乐谱再吹奏葫芦丝就变得非常的轻松,或许有的老师会疑惑,音乐课上的唱谱不也是从一年级就开始了吗,其实是因为乡镇的师资往往是不足的,为了让每个孩子都能上到专业的音乐课,往往每个学期在排课上都会有所调整,不是每个班都有专业老师来上课的,这就导致了音乐课学到的识谱知识不具有延续性,所以识谱能力无法同步到教材,教材上很多乐谱从节奏上来讲对孩子们来说都有点困难,而葫芦丝课程的开展,就让孩子们的识谱问题得到了一定程度的解决,也让学生的识谱能力得到了很大的提升。

为音乐教学起到了非常大的辅助作用。

四、孩子们对音乐的探索能力提高了
学生的探索能力直接影响他们的创造性思维能力,而音乐的创造学习内容之一就是运用音乐材料进行音乐创作尝试和练习,以前孩子们音乐课上一首歌曲唱会可能对于他们来讲就结束了,但是现在他们会自己去摸索如何将歌曲吹奏出来,当遇到音域不够吹的时候,孩子们会主动思考可以怎样改编这首作品,让其能吹的同时也能更加好听,这样的探索让我觉得这堂课开设的价值体现的非常明显,他们在课上和课下都在不断的探索着音乐和音响,原本我们平时的音乐课上孩子们的探索能力或者说探索意识是非常薄弱的,但是葫芦丝进课堂让他们的探索意识逐步成长起来了,也提高了他们的实践能力。

五、孩子们的音乐表现形式变得更加多样化了音乐的表现形式可以分为两大类,分别为人声类和器乐类,在平时的音乐课上我们学会了独唱、齐唱、合唱、轮唱等等,而现在我们还可以进行器乐上的独奏、齐奏、合奏等,这就为他们日后的音乐学习道路奠定了一个更加扎实的基础,有了这些表现形式的经验,现在他们懂得为歌曲加入伴奏了,而且还能进行简单的表演上的编排,他们在加入葫芦丝伴奏的同时还可以加入舞蹈和各种打击乐器,孩子们变得大胆的来表现音乐了,他们所呈现的表现的形式也变得更加的丰富多彩了。

六、锻炼孩子们的协调能力,开发智力。

葫芦丝在演奏过程中不仅要协调左右手的指法,不断的开发孩子们的左脑和右脑,更需要气息、嘴唇、舌头之间的相互配合,多方位的协调孩子们各个器官配合的能力,这样的活动是可以开发孩子们的智力的,让孩子们变得更加的聪明。

葫芦丝进课堂提高了孩子们的综合素养,弘扬了我国的民族音乐文化,愿我们的孩子继续为民族音乐文化的做好传承,也希望葫芦丝能够在我校的音乐教学中上继续灿烂的绽放。

参考文献:
【1】白皓《新教育时代教师版》2018年第48期【2】张慧君《浅谈葫芦丝如何进课堂》【3】郭艺术《浅谈高校音乐鉴赏课》。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