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国雕塑作品欣赏(广西版六年级下册)

外国雕塑作品欣赏(广西版六年级下册)
外国雕塑作品欣赏(广西版六年级下册)

外国雕塑作品欣赏

单元教材分析

单元:美术与人类

课文内容分析:本课属于欣赏·评述学习领域。以欣赏、分析、评述外国雕塑作品为学习内容,让学生对雕塑作品展开探索、分析、讨论与评述,增进学生对雕塑艺术的认识和了解,提高学生的审美水平,提高学生欣赏美术作品的能力及口头表达能力。

雕塑是一种立体的、空间的造型艺术,是用实际的物质材料制作出具有三维空间的造型艺术,表现了人的思想情感和精神观念,它是必须有实体存在于我们空间之中,以占有一定空间体量的方式存在,是一种可以实际触摸到长、宽、高、凹凸、卷曲折叠的外形变化的造型艺术。

一般来说,雕塑是单一颜色的。雕塑用的材料,无论是石头、泥巴,还是金属,都有单一性,故而形成雕塑在色彩方面的单纯性。雕塑形式的单纯性,决定了它在艺术表现上的象征性特点。雕塑的长处主要不是刻画动作细节,描绘丰富的情节和表现非常个性的情感状态,而是集中地表现某种概括性的情感,以单纯简洁的形式来象征某种纯粹性的精神观念,使之具有概括、宽泛、深刻而多义的艺术意蕴。

雕塑作品的审美语言主要有体量美、材质美和光影美。在雕塑作品中,特定的体量对于体现作品的主题思想,增强作品的感染力十分重要,因此与主题相匹配的体量和材质就构成雕塑美的重要环节。材质的选择在雕塑艺术中极其重要。青铜、铸铁稳重凝厚,常被用于铸造纪念碑;大理石洁白柔润,常被用来雕琢优美的人体;木材的质朴厚实、不锈钢的闪亮,呈现出各自的材质之美,均可以增强作品的艺术感染力。

课本为学生提供了远古时期两河流域的雕塑《人首翼牛》、古埃及的《阿布辛贝勒神庙巨型雕像》、古罗马时期的《奥古斯都像》、古希腊的《萨摩德拉克胜利女神像》、中世纪时期的《大卫像》以及现代社会的《双重阶梯》、《巨型自行车》等雕塑作品给学生欣赏,目的是引导学生对外国雕塑作品进行分析、探索、欣赏、评述,同时让学生认识雕塑作品产生的根源、造型特点、表现形蕴的领悟、艺术形式的体味中感受雕塑这一艺术形式的魅力,使学生在知识情感意蕴、艺术

形象、形式因素、历史文化、材质肌理等诸多方面进行综合分析、理解、认识、评述,顺利掌握艺术欣赏这一技能,提高审美能力。

教学目标

1、欣赏外国优秀的雕塑作品,认识外国雕塑作品的种类和雕塑的历史。

2、认识外国雕塑作品的艺术特色和种类,运用美术知识评述雕塑作品。

3、感受立体艺术的魅力,培养尊重人类文化遗产,关注人类文化艺术的情感。

教学重点

欣赏分析雕塑艺术的审美取向及造型特点。了解雕塑艺术发展的历史,认识雕塑作品从形到意的艺术特点。

教学难点

如何理解雕塑作品的造型和表意特点。

教具准备

与课本图片相关资料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提问,引起学生的兴趣。

教师:有同学知道古代文明的发源地有哪些吗?

学生:回答古代文明的发源地:古埃及、古印度、古代希腊、罗马、两河流域等。

教师:古文明包括的内容很多,其中就有雕塑艺术,引入课题。

二、新课

1.师:能说说这些作品跟平时我们看到的绘画作品有什么不同的地方吗?

生:他们都是石头造的,绘画作品是画在纸上的……

小结:雕塑是一种立体的、空间的造型艺术,使用实际的材料制作出具有长度、宽度、高度的造型艺术,作者就通过它为载体表现人的思想情感和观念,它是一种可以实际触摸到外形的艺术品。

2.师:这些雕塑作品给你什么样的感觉?

3.小结:除了外形美之外,雕塑作品还美在它的体量(体积重量)、材质

和光影效果上。体量大的体现出雄浑,体量小的就是精巧。材质选择在雕塑中很重要,青铜、铸铁稳重浑厚,一般用来铸造纪念碑;大理石洁白柔润,常被用来雕琢优美的少女;木材质朴厚实、不锈钢的闪亮等,呈现出各自的材质之美,均可对作品进行艺术渲染。

3.课本上的这些雕像们都分别雕刻了什么对象?

生:神兽、国王、英雄、神……

小结:这说明了,雕塑除了它的审美价值外,还被赋予强烈的象征意义。放在陵墓前守灵的神兽,象征着吉祥。法老雕像象征着威严和辉煌。英雄和古希腊神像象征着威严和崇拜。

4、介绍古希腊、罗马雕塑艺术。

(1)、师介绍古代希腊雕塑艺术的特点。

古希腊悠久的神话传说是古希腊雕塑艺术的源泉。希腊神话是希腊人对自然与社会的美丽幻想,他们相信神与人具有同样的形体与性格,因此,古希腊雕塑参照人的形象来塑造神的形象,并赋予其更为理想更为完美的艺术形式。古希腊雕塑主要是以庄重的艺术品格和严谨的写实精神进行表现。

(2)、出示古希腊雕塑图片欣赏。

(3)、古罗马的雕刻的特点

古罗马的雕刻艺术是师承希腊的,但与古希腊相比又有其特点。

a.古罗马雕刻艺术带有贵族气息,人物雕像大多以贵族、帝王为主。

b.人物形象不及古希腊生动、秀丽、而更多严竣、矜持的神情,但强调真实和个性。

c.缺乏古希腊雕刻中那种丰富的想象力,对力量和动态美的刻划,人物大多陷于凝神沉思中。

(4)、出示古罗马雕塑图片欣赏。屋大维像、《马克·奥里略骑马铜像》、佛拉维贵夫人像等。还有和平祭坛、纪功柱和凯旋门上的浮雕等。

5、教师具体介绍课本作品含义

《萨摩德拉克胜利女神像》是因1863年在爱琴海北部的萨摩德拉克小岛上被发现而得名。雕塑出土时已成碎块,经过四年的精心修复,才重新站起来,但仍然缺头无臂。以后又发现了这一雕像的底座及女神的左手和部分手指的残片。对于女神原来的姿态是什么摸样,人们有种种猜测,但都不以为据。但有一点是

可以肯定的,那就是它是小亚细亚的统治者德梅里特里奥斯一世为纪念他在一次海战中大败托勒密王国的舰队而创作的。它原安放在萨摩德拉克岛海边的悬崖上,面对茫茫大海。胜利女神是古希腊雕塑常有的题材,但这尊雕像与其他胜利女神有重要的区别。首先,这尊雕像的构思胃肠新颖。作者将底座制成一艘战舰的船头,胜利女神从天而降,飞立船头,引导舰队乘风破浪勇往直前,它既符合纪念一场海战胜利的需要,又形象地表达了战斗胜利的主题。其次,作品充分发挥了雕塑立体造型的特点,尽管雕像已失去头与双臂,但不论从哪个角度都能够感受到胜利女神展翅欲飞的雄姿。雕像上身呈前倾姿势,静中见动。从侧面看,女神的胸部为最高点,腿和双翼的波状线构成纯三角形,从而加强了前进的姿态。像这样杰出的作品,无怪乎巴黎卢浮宫要将它和该馆收藏的《米洛斯的阿芙罗狄特》、达芬奇的《蒙娜丽莎》并列为卢浮宫三宝。

《奥古斯都像》塑造的罗马帝国缔造者——盖约·屋大维的形象。奥古斯都被表现为正在法号施令的军事统帅,身材魁梧,披挂着华丽的罗马式盔甲,盔甲上的图案象征着对世界的统治。奥古斯都的右手指向前方,似乎正在向部下训话,表明他不仅是一个伟大的统帅,同时也是一位仁爱之君。奥古斯都面部的表情严峻而沉着,透露出帝王的尊严和高贵。整个雕像的风格是十分写实的,所塑造对象的容貌刻画十分逼真,但人物形象则具有理想化的强烈倾向,为帝王歌功颂德的艺术目的一目了然。

《人首翼牛》原是公元前8世纪初建造的萨尔贡二世宫殿门前的装饰雕刻。整个王宫已毁,仅存一些残迹。它位于今伊拉克共和国的赫少巴德市。萨尔贡二世统治时期是亚细亚帝国的极盛时期。这一宫殿建成在一个高18米、边长300米的方形土台上。宫门的入口处用一队高约1.8米的象征智慧和力量的人首翼牛石雕作装饰。有趣的是,人们从不同的角度去观赏这一石雕,有时看到的人首翼牛有五条腿,正面看它又只有四条腿,侧面看它恰恰是四腿叉开,并无异样。这是雕像作者根据建筑雕刻的要求制作而成的,使人们无论哪个角度去看它,都能看到人首翼牛的完整形象。这种四不像式的神兽是作为守护宫殿的神兽和吉祥物而出现的。它在古代两河流域地区十分普遍。

《大卫像》大卫是西方宗教传说中的英雄。这尊大卫像是米开朗基罗最著名的雕刻。他完成这一作品的时候只有29岁。为了确定安置这一雕像的地点,弗洛伦撒市政当局专门组织了一个委员会。可见当时的人们就已经非常重视这一

雕像的诞生。尽管大卫这个题材早已有人表现过,但米开朗基罗赋予这个传统题材以新的生命。主要表现在他把大卫塑造成一个准备战斗的青年。巨人的形象是用完美的人体造型来体现。雕刻家着力强调了青年大卫英雄无畏勇斗顽敌的精神。他圆睁双目,运足全身力气,准备把石头掷向敌人,充分表现出英雄的气概。整个雕像充分体现了作者雄健有力、充满激情的艺术风格。米开朗基罗也因这一雕像而被公认为当时意大利最伟大的雕刻家。

《阿布辛贝勒神庙巨型雕像》是阿斯旺的旅游重点,位于阿斯旺以南280千米处,建于公元前1300——公元前1233年,是古埃及最伟大的法老拉美西斯二世所建。庙高30米,宽36米,纵深60米,门前4座巨型石质拉美西斯坐像,每尊高20米,旁有其母、妻、子女的小雕像,无不栩栩如生,经过逾3000年的风蚀仍完好无损。

《双重阶梯》1973年,美国加利福尼亚州洛杉矶市商业区的阿克广场上新建成一座现代城市雕塑《双重阶梯》,它由建筑家赫伯特·贝耶设计创作的。

这座城雕被置于洛杉矶市阿克广场上,成为一座新建筑大楼“美国银行”的有机部分,加强了这个广场的现代意识。鲜红的色彩十分引人注目,它光彩照人,与深沉的棕色大厦形成和谐对比。15年来,始终激起经过此地的人们的赞叹。

贝耶以几何形钢框架结构和铝合金涂漆的面板相结合,巧妙地将它们构成逐级上升的回旋阶梯。两边各有18块铝合金构成,彼此相对,形成双向螺旋形。在“阶梯”的顶端呈“S”型连接。整座雕塑被悬浮在一座花岗岩圆形水池的上边,借助水中的倒影的波动,给观者造成一种似在转动的印象,使其产生动感的错觉。它的直线与高度有一种建筑感,与背后的高达建筑物互相呼应。远看均衡而又跳突,近看却扭曲而生动。强烈的立体曲线美增强了整个广场的几何形对比。

5.小结

高中美术:罗丹的雕塑艺术教案

新修订高中阶段原创精品配套教材 :罗丹的雕塑艺术教材定制 / 提高课堂效率 /内容可修改 : Rodin's Sculpture Art 教师:风老师 风顺第二中学 编订:FoonShion教育

:罗丹的雕塑艺术 美术教案-罗丹的雕塑艺术 罗丹的雕塑艺术 教学目的: 1、欣赏西方近代雕塑艺术中的典范人物罗丹的作品,了解以法国为中心的近代雕塑的艺术成就及风格。 2、通过欣赏罗丹等人的雕塑作品,使学生领悟到雕塑可以深入表现人的精神世界与思想内涵,以及作者通过雕塑这一艺术语言对自己情感的抒发。 3、通过对罗丹雕塑作品的临摹,初步了解雕塑的艺术方法及其工作的艰辛和快乐。 教学重点: 1、了解罗丹雕塑的艺术风格与思想内涵。 2、通过对罗丹的作品的欣赏,领悟其内心情感的表达。 教学过程(https://www.360docs.net/doc/fb18757474.html,): 一、导入: 通过对古希腊、文艺复兴时期的作品的回忆,介绍西方

雕塑艺术的状况及罗丹雕塑的地位引入课题。 二、罗丹简介: 奥古斯特罗丹(1840——1917)是19世纪法国最有影响的雕塑家。他一生勤奋工作,敢于突破官方学院派的束缚,走自己的路。他善于吸收一切优良传统,对于古希腊雕塑的优美生动及对比的手法,理解非常深刻。罗丹有强烈的爱国主义热情,对资产阶级腐朽势力深恶痛绝,他经常通过雕塑这一艺术手段,表达自己内心的情感。 三、罗丹的雕塑作品赏析 1、《青铜时代》 以一个像植物一样律动而舒展的青年人体,表现人类刚从自然束缚中舒醒过来的状态,以象征人类从蒙昧走向文明的时代特征。这件作品与学院艺术的风格迥然不同,因而受到攻击和诋毁,成为艺术界争论的对象,不断地遭到攻击。但是历史证明,罗丹的这件人体雕塑,是人类文明初始的真实象征和生动写照。 2、《地狱之门》 这件大型雕塑共有186个形象,是根据但丁的《神曲地狱篇》构思创作的,历时达37年,直到他去世前一年还在修改。《地狱之门》代表的是罗丹更为内在的痛苦与压抑的灵魂。 3、《思想者》 这件作品将深刻的精神内涵与完整的人物塑造融于一

外国古代雕塑

外国古代雕塑 授课年级:高中一年级 教材选自: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教课书(必修) 教法:讲授法演示法问答法讨论法 课时计划:1课时 教学目标: 1.通过对外国古代雕塑的主要成就和代表作品的学习,能区分不同文明的雕塑作品. 2.能用自己的话陈述各时期代表作的产生,时间,地点,内容及相关的背景知识. 3.建立正确的审美观念和健康的审美趣味,并能用自己的语言及审美观进行评述. 任务分析: 1.在原有知识方面,学生已学习了什么是雕塑,雕塑的分类,雕塑艺术的特点以及中国古代陵墓雕塑等章节内容,对雕塑作品的欣赏能力已初步具备. 2.本节课的知识(以陈述性知识为主)按历史时间和地域顺序组织,即原始小雕塑-----古埃及与两河流域的雕塑---------古希腊与古罗马雕塑--------印度古代雕塑. 3.课程结束前进行课内测评. 教学重点:古希腊,古罗马雕塑作品的欣赏. 古希腊,古罗马的雕塑成就突出,是西方古典雕塑的基础.对世界的影响最大. 教学难点:时间跨度大,涉及的国家和地区范围广,所欣赏的作品涉及的历史,文化背景比较复杂,需要在课前做好充分的准备. 教具准备:多媒体教室,相关课件,高级中学美术课本,教学参考书,彩图,幻灯片等 教学过程 一,讲授新课 (一)复习与新课有关的原有知识 1.出示一张<<狮身人面像>>的彩色图片,让学生辩识 2.提问 (1)这是哪个国家的雕塑作品? (2)它使用了什么材质? (3)是圆雕还是浮雕? 3.通过介绍<<狮身人面像>>.使学生对外国古代雕塑作品产生兴趣,集中学习注意力. (二)提出本节课的教学目标 教师讲述: <<狮身人面像>>,只是外国众多著名的雕塑之一,在本节课上我们将按照时间及地域的顺序来系统地介绍各个国家,各个阶段有代表性的雕塑作品,以及它们的历史背景,历史价值,文化价值和艺术价值,希望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同学们能够根据雕塑作品的特征区分各文明古国的雕塑作品,并能够谈谈自己对这些雕塑作品的看法. (三)呈现新教材并指导学生的知觉与理解 1.原始时间的雕塑 (1)教师出示幻灯片<<奥林多夫的裸女>> (2)教师介绍此雕塑的背景知识:这是1909年在奥地利维也纳的一次铁路修筑工程中发现的史前美术作品, 距今约25000年属于旧石器时代的作品. (3)教师指导学生欣赏幻灯片,并提问 1,请学生简单描述此雕塑的外形. 2.请学生陈述对此雕塑的感觉. 3.原始人为什么要创作此雕塑?是崇拜?还是纪念?为什么? 4.为什么要用夸张的手法来表现此雕塑?

中国优秀雕塑作品(美术欣赏)

中国优秀雕塑作品(美术欣赏) 一、授课时间(一课时) 二、教学目的: 通过欣赏我国古今优秀雕塑作品,漫步历史,开阔眼界,提高审美能力。同时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和革命传统教育,使学生提高认识、增强民族自豪感。 三、重点和难点: 1、了解祖国悠久的美术传统,增强学生民族自豪感。 2、让学生了解一些雕塑基本知识,认识雕塑是雕和塑的总称,并认 识和区分圆雕与浮雕。 四、课前准备: 1、实物投影机。 2、挂图、圆雕、浮雕原作一两件。 五、教学过程: 一、出示精美的雕塑作品,(圆雕、浮雕),激发学生学习 兴趣,认识雕塑是雕和塑的总称,以可塑的(如粘土 油泥)或可雕刻的的(如金属、木、石等)材料,制 作出各种具有实在体积的形象。一般分为圆雕和浮雕两类。板书 课题。 二、讲授新课: 1、重点欣赏《说唱俑》《艰苦岁月》。

2、教师介绍《说唱俑》是四川东汉墓中出土的陶塑,引 导学生讲出唱俑的特点 ⑴.设问:作品表现了这艺人什么动作?教师归纳学生讨论进行小节:这件生动的《说唱俑》将古代说书艺人的形象,用夸张的手法(手舞足蹈,眉开眼笑,一副谐趣的样子)表现得淋漓尽致,充分显示了古代艺人丰富的想象力和精湛的制陶技巧,给我们带来形象美的享受。 ⑵赏折《艰苦岁月》。 教师简述内容:在革命战争年代,一老一少的两位红军战士在极其艰苦的环境中仍保持乐观精神,他们衣衫破烂,双足赤裸,面容消瘦,老战士悠然自得革命战士百折不挠的坚强意志和对革命终将胜利的坚定信念,是一件思想性、艺术性都很高的雕塑作品。 设问:①为什么红军战士穿得那么破烂? ②老战士和小战士在做什么?为什么这样做? 教师归纳:衣衫褴褛、面容消瘦的老战士和小战士形象反映了中国革命战争环境的艰苦,他们为着中国革命的胜利,坚定而乐观地经受艰苦岁月的考验,让我们永远记住那悠扬的笛声,沿着他们斗争的道理奋勇前进。 3.欣赏反映近代革命斗争的雕塑。教师用简单的语言介绍作品: 《虎门销烟》是浮雕作品,刻画了广州虎门人民销毁鸦片, 进行反英斗争的伟大壮举。 收租院》是泥塑作品,刻画了一位不满地主剥削,百愤 交集地怒视着地主的农民的形象。 《武昌起义》是雕塑作品,着重刻画革命战士手握步抢向前冲锋的英

雕塑作品赏析

雕塑作品《中国梦牛精神》 雕塑家蒲爱兵为了弘扬《中国梦·牛精神》,照此画铸铜牛。重3吨,高2.3米,长5米。以作县标座落于盛水河之畔。雕塑作品形神兼备,时刻鞭策着十三亿中华儿女力耕不息,脚踏实地,奋发图强! 蒲爱兵(艺名林子),2006年创办深圳古园雕塑艺术中心,属于现代新锐的雕塑家。他以写实的手法使作品风格硬朗、明快、充满了蓬勃的生命力和张力。2013年在深圳接手制作《中国梦·牛精神》作品源于著名漫画家陈与李(陈跛子、李青艾夫妇合用名)创作的《中国梦·牛精神》一画,表现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的价值取向。此画于2013年被中央文明办,中央网络电视台“讲文明,树新风”第一批公益广告采用,发通稿,并配诗云:“铁骨响铮铮,奋蹄自有神。我是中国牛,天地任我行”。《人民日报》、《暸望》等全国各地报刊整版发表,首都及各大城市制作为巨幅宣传图片展示。 蒲爱兵- 代表作品:蒲爱兵创作的《中国梦牛精神》 深圳雕塑家蒲爱兵以邱县著名漫画家陈与李夫妇设计的《中国梦·牛精神》公益广告作品原型创作。铜塑牛高2.3米、长5米、底宽1.8米、重达3吨。纵观铜塑,以邱县悠久的人文历史和实干文化为主题进行艺术展示,并用洗练的手法、流畅的线条和厚重的质感,表现出俯首向前的“孺子牛”形象,给人以“力”的震撼和“拼”的劲道。 蒲爱兵- 创作背景:

自2013年7月31日《人民日报》整版刊发《中国梦牛精神》这幅漫画作品以来,中国牛勤劳善良、踏实前进的拼搏精神,让十三亿中华儿女产生了共鸣,此画于2013年被中央文明办,中央网络电视台“讲文明,树新风”第一批公益广告采用,发通稿并配诗云:“铁骨响铮铮,奋蹄自有神。我是中国牛,天地任我行”。《人民日报》、《暸望》等全国各地报刊整版发表,首都及各大城市制作为巨幅宣传图片展示。深受欢迎。全国124个城市争相展出和播放。11月8日,这幅佳作由平面图变成立体的啦!这尊“中国牛”铜雕由雕塑家蒲爱兵完全以原型设计打造,制作精良,表现出俯首向前的“中国牛”形象,给人以“力”的震撼和“拼”的劲道。牛精神,是中华民族精神的主要内涵之一,融合了脚踏实地、公而忘私、积极进取、拼搏创新的优秀美德。 《中国牛》铜雕重3吨,高2.3米,长5米。座落于盛水河之畔。雕塑作品形神兼备,时刻鞭策着十三亿中华儿女力耕不息,脚踏实地,奋发图强!牛精神,是中华民族精神的主要内涵之一,融合了脚踏实地、公而忘私、积极进取、拼搏创新的优秀美德。在落实科学发展观的伟大实践中,我们应该发扬老黄牛的开拓精神,勇于开拓,奋力创新,无论面前是荆棘,是坎坷;是慢慢长路,还是千斤重负,都负重奋进,义无反顾,勤奋耕耘,用我们的心血和汗水来赢得共和国的和谐富强。 蒲爱兵- 作品赏析:中国梦牛精神 一头奋蹄拉犁、俯首向前的“中国牛”,从农耕文化中走来,在现代化的街头、报纸、电视、手机、互联网上频频亮相,抖擞冲天的牛气,透出一股子牛劲。 在“讲文明树新风”系列公益广告中,这幅《中国梦,牛精神》十分抢眼,令人难忘。这头以中国画手法创作的“中国牛”,从一个方面,生动诠释了“中国精神、中国形象、中国文化、中国表达”。 牛,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是忠厚实诚、勤劳奉献的象征。它埋头耕耘,不辞劳苦,忍辱负重,“吃的是草,挤的是奶”,早已成为人们景仰、敬重、学习的榜样。 中国人身上,颇有“牛精神”。比如,一些城市数年甚至数十年如一日,创建和建设全国文明城市,始终保持一步一个脚印、一步一个台阶,脚印上写的,台阶上留的,都是一种“牛精神”。 “人世间的一切幸福,都要靠劳动来创造。”用劳动来创造,其实就是一种“牛精神”。正因

罗丹的雕塑艺术

罗丹的雕塑艺术 教学目的: 1、欣赏西方近代雕塑艺术中的典范人物罗丹的作品,了解以法国为中心的近代雕塑的艺术成就及风格。 2、通过欣赏罗丹等人的雕塑作品,使学生领悟到雕塑可以深入表现人的精神世界与思想内涵,以及作者通过雕塑这一艺术语言对自己情感的抒发。 3、通过对罗丹雕塑作品的临摹,初步了解雕塑的艺术方法及其工作的艰辛和快乐。 教学重点: 1、了解罗丹雕塑的艺术风格与思想内涵。 2、通过对罗丹的作品的欣赏,领悟其内心情感的表达。 教学过程: 一、导入: 通过对古希腊、文艺复兴时期的作品的回忆,介绍西方雕塑艺术的状况及罗丹雕塑的地位引入课题。 二、罗丹简介: 奥古斯特罗丹(1840——1917)是19世纪法国最有影响的雕塑家。他一生勤奋工作,敢于突破官方学院派的束缚,走自己的路。他善于吸收一切优良传统,对于古希腊雕塑的优美生动及对比的手法,理解非常深刻。罗丹有强烈的爱国主义热情,对资产阶级腐朽势力深恶痛绝,他经常通过雕塑这一艺术手段,表达自己内心的情感。 三、罗丹的雕塑作品赏析 1、《青铜时代》 以一个像植物一样律动而舒展的青年人体,表现人类刚从自然束缚中舒醒过来的状态,以象征人类从蒙昧走向文明的时代特征。这件作品与学院艺术的风格迥然不同,因而受到攻击和诋毁,成为艺术界争论的对象,不断地遭到攻击。但是历史证明,罗丹的这件人体雕塑,是人类文明初始的真实象征和生动写照。 2、《地狱之门》 这件大型雕塑共有186个形象,是根据但丁的《神曲地狱篇》构思创作的,历时达37年,直到他去世前一年还在修改。《地狱之门》代表的是罗丹更为内在的痛苦与压抑的灵魂。 3、《思想者》 这件作品将深刻的精神内涵与完整的人物塑造融于一体,体现了罗丹雕塑艺术的基本特征。罗丹的人体雕塑不仅展示人体的刚健之美,而且蕴藏着深刻与永恒的精神。 教师总结:这是一个强劲而富有内力,成熟而又深刻的形象。那生命感强烈的躯体,在一种极为痛苦状的思考中剧烈地收缩着,紧皱的眉头,托腮的手臂,低俯的躯干,弯曲的下肢,似乎人体的一切细节都被一种无形的压力所驱动,紧紧地向内聚拢和团缩,仿佛他凝重而深刻的思考是整个身体的力量使然。罗丹认为深刻的思想是靠富有生命活力的人体来表现的,所以,他的人体雕塑不仅展示人体的刚健之美,而且蕴籍着深刻与永恒的精神。 4、《加莱义民》 这件作品是大型纪念碑雕塑,这组雕塑以恢弘而真实的历史情境,表现了一种及为悲壮而崇高的精神气节与牺牲行为,以精致而深刻的心理表现,形象地刻画了在死亡面前,不同人物的情感与个性。同时,还以独特的群像形式,突破了传统纪念碑雕塑的程式。 5、《巴尔扎克》 以上我们欣赏了罗丹的几件作品,大家想一想,罗丹的雕塑作品是如何表达他的内在情感的?

第7课罗丹的雕塑教案

《罗丹的雕塑》教学方案 人美版义务教育教科书七年级上册第7课 初中美术教案《罗丹的雕塑》 教学目标: 1、欣赏西方近代雕塑艺术中的典范人物罗丹的作品,了解以法国为中心的近代雕塑的艺术成就及风格。 2、通过欣赏罗丹等人的雕塑作品,使学生领悟到雕塑可以深入表现人的精神世界与思想内涵,以及作者通过雕塑这一艺术语言对自己情感的抒发。 3、通过对罗丹雕塑作品《思想者》的临摹,初步了解雕塑的艺术方法及其工作的艰辛和快乐。 教学重点: 1、了解罗丹雕塑的艺术风格与思想内涵。 2、通过对罗丹的作品的欣赏,领悟其内心情感的表达。 教学难点:作品通过艺术语言,具体地表达了作者对生命的和艺术的理解。

扬。1880年,他的强调表现人类美德为主题的裸体塑像“施洗约翰”展出,进一步提高了罗丹的声望。自此罗丹建立了个人工作室,并接受政府定件,题材自定。他便选择了取材但丁“神曲”的“地狱之门”这一与建筑紧密相连的巨大艺术工程,耗去了他后半生的整整37年,至逝世也未完成。结合“地狱之门”完成的“吻”、“思想者”、“亚当”、“夏娃”等获得普遍的赞扬。1886年完成历史纪念雕像“加莱义民”。其后,完成“巴尔扎克”、“雨果”等一系列名作家、艺术家的塑像。 1916年法国政府为答谢罗丹把全部作品捐献国家,特建立罗丹博物馆。1917年11月17日罗丹在巴黎附近的缪当去世。资料的同学要事先进行筛选。 其他同学认真听,可以补充,可以向其他组或同组的同学提问。达到互相学习的目的。 四、罗丹的雕塑作品赏析(10分钟) 深入分析《加莱义民》(10分钟)1、《加莱义民》 历史背景:14世纪百年战争时期, 英国军队即将攻陷法国的加莱市,加 莱市被英军围困将近两年,市民的生 命危在旦夕。经过双方的谈判,英王 爱德华三世提出残酷的条件:加莱市 必须选出六个高贵的市民任他们处 死,并规定这六个人出城时要光头、 赤足、锁颈,把城门钥匙拿在手里, 才可保全城市。这是法国人民永难忘 怀的历史悲剧。 图片展示加莱义民的不同角度。加深 学生对雕塑是三维立体作品的印象。 作品题材:六位市民慷慨赴死的情 景。刻画了不同身份的市民在面对死 亡时的内心活动。 形式分析:雕塑构思新颖。罗丹用深 学生根据教 师提出的问 题进一步思 考。 学生配合教 师共同完成 局部分析。 学生可以展 开联想,充分 引导学生 通过美术 作品的审 美特征发 掘其内在 的历史价 值。

罗丹的雕塑艺术

罗丹的雕塑艺术 教学目的: 1、欣赏西方近代雕塑艺术中的典范人物罗丹的作品,了解以法国为中心的近代雕塑的艺术成就及风格。 2、通过欣赏罗丹等人的雕塑作品,使学生领悟到雕塑可以深入表现人的精神世界与思想内涵,以及作者通过雕塑这一艺术语言对自己情感的抒发。 3、通过对罗丹雕塑作品的临摹,初步了解雕塑的艺术方法及其工作的艰辛和快乐。 教学重点: 1、了解罗丹雕塑的艺术风格与思想内涵。 2、通过对罗丹的作品的欣赏,领悟其内心情感的表达。 教学过程: 一、导入: 通过对古希腊、文艺复兴时期的作品的回忆,介绍西方雕塑艺术的状况及罗丹雕塑的地位引入课题。 二、罗丹简介: 奥古斯特罗丹(1840——1917)是19世纪法国最有影响的雕塑家。他一生勤奋工作,敢于突破官方学院派的束缚,走自己的路。他善于吸收一切优良传统,对于古希腊雕塑的优美生动及对比的手法,理解非常深刻。罗丹有强烈的爱国主义热情,对资产阶级腐朽势力深恶痛绝,他经常通过雕塑这一艺术手段,表达自己内心的情感。 三、罗丹的雕塑作品赏析 1、《青铜时代》 以一个像植物一样律动而舒展的青年人体,表现人类刚从自然束缚中舒醒过来的状态,以象征人类从蒙昧走向文明的时代特征。这件作品与学院艺术的风格迥然不同,因而受到攻击和诋毁,成为艺术界争论的对象,不断地遭到攻击。但是历史证明,罗丹的这件人体雕塑,是人类文明初始的真实象征和生动写照。 2、《地狱之门》 这件大型雕塑共有186个形象,是根据但丁的《神曲地狱篇》构思创作的,历时达37年,直到他去世前一年还在修改。《地狱之门》代表的是罗丹更为内在的痛苦与压抑的灵魂。 3、《思想者》 这件作品将深刻的精神内涵与完整的人物塑造融于一体,体现了罗丹雕塑艺术的基本特征。罗丹的人体雕塑不仅展示人体的刚健之美,而且蕴藏着深刻与永恒的精神。 教师总结:这是一个强劲而富有内力,成熟而又深刻的形象。那生命感强烈的躯体,在一种极为痛苦状的思考中剧烈地收缩着,紧皱的眉头,托腮的手臂,低俯的躯干,弯曲的下肢,似乎人体的一切细节都被一种无形的压力所驱动,紧紧地向内聚拢和团缩,仿佛他凝重而深刻的思考是整个身体的力量使然。罗丹认为深刻的思想是靠富有生命活力的人体来表现的,所以,他的人体雕塑不仅展示人体的刚健之美,而且蕴籍着深刻与永恒的精神。 4、《加莱义民》 这件作品是大型纪念碑雕塑,这组雕塑以恢弘而真实的历史情境,表现了一种及为悲壮而崇高的精神气节与牺牲行为,以精致而深刻的心理表现,形象地刻画了在死亡面前,不同人物的情感与个性。同时,还以独特的群像形式,突破了传统纪念碑雕塑的程式。 5、《巴尔扎克》 以上我们欣赏了罗丹的几件作品,大家想一想,罗丹的雕塑作品是如何表达他的内在情感的?

力量与生命外国雕塑赏析教案

力量与生命外国雕塑赏 析教案 集团标准化小组:[VVOPPT-JOPP28-JPPTL98-LOPPNN]

力量与生命——外国雕塑赏析 一、教材分析 本节课的内容是苏少版义务教育教科书美术第17册第九课,课题为《力量与生命——外国雕塑赏析》,属于欣赏·评述单元。教材选取了西方各个历史时期具有代表性的优秀作品,基本反应了外国雕塑的演变与发展过程。通过赏析,让学生了解不同文化背景下雕塑的特征,了解雕塑艺术品对生命的赞颂,雕塑作品所具有的恒久生命力。 雕塑是指用可塑、可雕、可刻的材料创造出具有一定空间的可视、可触的艺术形象,借以反映社会生活、表达艺术家的审美感受、审美感情和审美理想的艺术,是雕、刻、塑三种制作方法的总称。雕塑的根本特点是立体造型,即用三维空间的体积,表现某种形象和节律。雕塑艺术是人类情感外溢的物化形态,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不论古代还是现代,雕塑的创造都体现着时代的文化精神,是人类力量与生命的传达。 二、学情分析: 本课的教学对象是九年级的学生,学生对雕塑的相关知识在第一课《可触摸的历史—中国古代雕塑》的教学中已涉及。本单元的教学内容是外国雕塑欣赏,学生对外国雕塑的演变与发展比较陌生,而且对外国的历史文化、民族文化等等都知之甚少,要读懂这些经典的外国雕塑对于学生来说的确有些难度。 三、教学目标 认知目标:通过观察、探究、表达,初步掌握欣赏古希腊和文艺复兴时期雕塑艺术的方法及艺术特点。 技能目标:通过赏析,发展学生自主学习、探究学习的能力;通过讨论、陈述、评价,学会初步运用雕塑基本欣赏方法赏析作品的能力;通过实践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创新能力。 情感目标:通过赏析,体会雕塑艺术作品独特的美感,感受艺术家如何赋予顽石以力量和生命以及艺术家对思想情感和生命的礼赞。 创造目标:通过赏析,打通学生对所学知识的链接整合能力,用自己独特的感受和体验表达出对雕塑作品新鲜的认识。 四、教学重点 通过对雕塑本质特征,即立体造型的理解,能够初步运用雕塑的基本欣赏方法赏析优秀的雕塑作品,感受雕塑艺术品对力量与生命的礼赞。 五、教学难点 通过赏析,理解雕塑作品的抒情与象征性。

浅析罗丹雕塑作品中的情感表达

东北师范大学研究生课程论文 论文题目艺术文艺欣赏 课程名称浅析罗丹雕塑作品中的情感表达 姓名刘茜学号 2011101297 专业美术年级 2011级 院、所美术学院年月日 2012年3月6日星期二 研究生课程论文评价标准 东北师范大学研究生院制

浅析罗丹雕塑作品中的情感表达 学生姓名:刘茜学号:2011101297 美术学院油画专业 罗丹在欧洲雕塑史上的位置,正如诗人但丁在欧洲上的位置。罗丹和他的两个先生马约尔和布德尔,被誉为欧洲雕琢“三大支柱”。作为一位天赋雕塑家,罗丹的秘诀在于擅长用雕塑的静态和姿态表达内心的情感和外延,并注入了令人无法忘怀的理想主义和人文主义思想。关于古代人来讲,他是旧时期的最初一位雕塑家,又是新时期最后一位雕塑家。他的一只脚留在古典派的庭院内,另一只脚却已迈过古代派的门槛。可以讲,罗丹用他在古典主义时期锤炼得成熟而无力的大手,用他不为传统约束的发明肉体,为新时代翻开了古代雕塑的大门。罗丹深信“艺术即感情”。他的全部作品都证明了这一观念,都深入地提醒了人类的丰厚情感。 自古以来,在艺术创作上人们就讲究“有感而发”,因此,情感是一切艺术形式的最根本起源。艺术作为情感的表现,不论从主体的精神心理来看,还是从艺术作品的内容来看,情感在艺术作品中都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没有感情就不会有艺术。任何一种艺术形式,只有融入了情感,才能具有震撼人心的力量。艺术创作是在认识自然、研究自然的基础上,将人的感情、思想通过一定的形式和内容给予真情的流露。艺术创作并不是简单地描摹和再现客观对象,而是通过艺术的方式来表达情感。 在西方雕刻的传统与现代之间,罗丹以对世界的独特认识和深切感受作为创造的出发点。可以说,罗丹用他的雕塑语言向世人表达强烈的情感,对象的形体成了他恣意歌唱的工具,他的艺术作品无不充溢着形体内的生命感受与光影的特殊效果。 罗丹早期的作品是在边工作边自学的奋斗生涯中完成的。雇不起模特儿,他就请一个塌鼻的乞丐毕比给他当模特儿。乞丐的丑陋使罗丹看到了在其被磨损的脸上,有着人类所共有的愁苦和凄凉,同时他也想到了那位终生辛苦劳作而孤独的雕塑大师米开朗基罗。从而在罗丹的眼中生活的美丑和艺术的美丑有了不同意

高中美术《罗丹的雕塑艺术》教案 新人教版

江西省信丰中学高中美术《罗丹的雕塑艺术》教案新人教版 教学目的: 1、欣赏西方近代雕塑艺术中的典范人物罗丹的作品,了解以法国为中心的近代雕塑的艺术成就及风格。 2、通过欣赏罗丹等人的雕塑作品,使学生领悟到雕塑可以深入表现人的精神世界与思想内涵,以及作者通过雕塑这一艺术语言对自己情感的抒发。 3、通过对罗丹雕塑作品的临摹,初步了解雕塑的艺术方法及其工作的艰辛和快乐。 教学重点: 1、了解罗丹雕塑的艺术风格与思想内涵。 2、通过对罗丹的作品的欣赏,领悟其内心情感的表达。 教学过程: 一、导入: 通过对古希腊、文艺复兴时期的作品的回忆,介绍西方雕塑艺术的状况及罗丹雕塑的地位引入课题。 二、罗丹简介: 奥古斯特罗丹(1840——1917)是19世纪法国最有影响的雕塑家。他一生勤奋工作,敢于突破官方学院派的束缚,走自己的路。他善于吸收一切优良 传统,对于古希腊雕塑的优美生动及对比的手法,理解非常深刻。罗丹有强烈 的爱国主义热情,对资产阶级腐朽势力深恶痛绝,他经常通过雕塑这一艺术手 段,表达自己内心的情感。 三、罗丹的雕塑作品赏析 1、《青铜时代》 以一个像植物一样律动而舒展的青年人体,表现人类刚从自然束缚中舒醒过来的状态,以象征人类从蒙昧走向文明的时代特征。这件作品与学院艺术的风格迥然不同,因而受到攻击和诋毁,成为艺术界争论的对象,不断地遭到攻击。 但是历史证明,罗丹的这件人体雕塑,是人类文明初始的真实象征和生动写照。

2、《地狱之门》 这件大型雕塑共有186个形象,是根据但丁的《神曲地狱篇》构思创作的,历时达37年,直到他去世前一年还在修改。《地狱之门》代表的是罗丹更为 内在的痛苦与压抑的灵魂。 3、《思想者》 这件作品将深刻的精神内涵与完整的人物塑造融于一体,体现了罗丹雕塑艺术的基本特征。罗丹的人体雕塑不仅展示人体的刚健之美,而且蕴藏着深刻与 永恒的精神。 4、《加莱义民》 这件作品是大型纪念碑雕塑,这组雕塑以恢弘而真实的历史情境,表现了一种及为悲壮而崇高的精神气节与牺牲行为,以精致而深刻的心理表现,形象地 刻画了在死亡面前,不同人物的情感与个性。同时,还以独特的群像形式,突破 了传统纪念碑雕塑的程式。 5、《巴尔扎克》 以上我们欣赏了罗丹的几件作品,大家想一想,罗丹的雕塑作品是如何表达他的内在情感的? 四、临摹罗丹的雕塑《沉思》 1、雕塑的分类 2、泥塑的基本手法 3、临摹要求: a、比例确当 b、形体基本准确

中国优秀雕塑作品

中国优秀雕塑作品(美术欣赏) 教学目的:通过五年级下册美术教案欣赏我国古代优秀雕塑作品,漫步历史,五年级下册美术教案开阔眼界,提高审美能力。同时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和革命传统教育,使学生提高认识,增强民族自豪感。 教学重点: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并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 教学难点:没有雕塑作品的挂图、幻灯片。 课前准备:搜集图片。 教学过程:一、出示课题:让学生认识雕塑是雕和塑的总称,五年级下册美术教案它一般分为圆雕和浮雕两类。 二、讲授新课: 1、教师介绍《说唱俑》是四川东汉墓中出土的陶塑,五年级下册美术教案并引导学生说出说唱俑的特点。设问:作品表现了这位艺人什么动作?俑人的面部表情怎样? 2、赏析《艰苦岁月》,教师简述内容,设问:为什么红军战士在做什么? 3、欣赏反映近代革命斗争史的雕塑。五年级下册美术教案 ①《虎门销烟》五年级下册美术教案 ②《收租院》 ③《武昌起义》 4、欣赏现代雕塑 ①《和平鸽》 ②《水族姑娘》 5、欣赏古代雕塑作品 ①《九龙壁》

②《卢舍那大佛》 ③《云冈石窟佛像》 三、教师小结:我国古代雕塑有悠久的历史和辉煌的成就,雕塑技法水平高,艺术性强,是中华民族的宝贵财富。 教学反思: 精美的邮票、火花和五彩缤纷的中国花鸟画(美术欣赏) 教学目的:丰富学生的文化生活,增长美术知识,提高审美能力,使学生认识中国花鸟有意笔和工笔两种不同的艺术特点,培养他们收集美术品的兴趣。 教学重点:学生认识邮票、火花,懂得中国花的两种不同风格。 教学难点:未有挂图或投影片。 课前准备:选取与教材有关的图片供学生欣赏。 教学过程:一、欣赏邮票:出示贴有邮票的信封,指出邮票是邮资的凭证,由于设计精致美观,又是实用美术中的一种精美的工艺品。 1、赏析唐代周昉的《簪花仕女图》。 2、欣赏第13届冬季奥运会邮票。 3、欣赏《故宫博物馆》。 4、欣赏1979年国际儿童年纪念邮票。 二、教师小结:邮票的票面包括国家名称、面值和票面纹样。它分为普通邮票和纪念邮票,由于邮票具有艺术性和知识性所以又是文化艺术知识的传播者,可供人们欣赏和收藏。 三、出示火柴盒,从色彩斑斓的火花图案中激发学生的欣赏兴趣。 1、欣赏中国火花。

雕塑--奥古斯特·罗丹《吻》

雕塑奥古斯特·罗丹《吻》 1、作品的作者简介 奥古斯特·罗丹(1840年11月12日 --- 1917年11月17日)是19世纪至20世纪初法国最有影响的雕塑家,他一生勤奋工作,敢于突破官方学院派的束缚,走自己的路,他善于吸收一切优良传统,对于古希腊雕塑的优美生动及对比的手法,理解非常深刻,其作品架构了西方近代雕塑与现代雕塑之间的桥梁,罗丹是西方雕塑史上一位划时代的人物,罗丹的其他主要作品有:《伤鼻的男子》(1864)、《青铜时代》(1876)、《圣约翰的说教》(1878 )、《地狱之门》(1880-1917)、《亚当》(1880)、《夏娃》(1881)、《加莱义民》(1884-1886)、《吻》(1886)、《巴尔扎克》(1897)、《雨果》(1897)。 2、作品产生的时代背景及历史地位 作为一件表现性爱主题的艺术作品,奥古斯特·罗丹的雕塑《吻》虽广为人知,却拥有一段复杂而富有争议的历史。作品的起源可以追溯到1880年。罗丹出生在巴黎的一个工薪阶层区,父亲是警察局的一名办事员。当时他年近不惑,已小有名气,第一次受法国政府委派为一座新建的装饰艺术博物馆设计两扇纪念性铜门。罗丹选择但丁的《地狱》作为作品的主题。一开始,他计划在左便板中央用浮雕雕刻一对恋人,取名为“忠诚”,以此表现保罗和弗朗西斯卡之间狂热的禁忌之爱。这对情人是19世纪艺术的流行主题。根据13世纪流传的原版故事,保罗和弗朗西斯卡坐在一起读宫廷爱情故事时坠人了爱河。弗朗西斯卡的丈夫,即保罗的哥哥发现他们的秘密后把两人刺死了。罗丹决定塑造他们初吻的一瞬间。如果就近观察,你就能看到男子左手中正有一本书滑落下来。

外国古代雕塑赏析

外国古代雕塑赏析(详案) 导课:中国古代的宗教雕塑艺术。这节课我们来学习外国古代雕塑。 外国雕塑至今已有几千年的历史,各个国家和地区、各个民族、各个时代的作品极其丰富、题材内容广泛、形式风格多种多样。今天我们所要了解的外国古代雕塑艺术,包括自旧石器时代晚期至欧洲文艺复兴时期,在这段时期中出现了以埃及雕塑、希腊雕刻、罗马雕刻、中世纪雕刻和文艺复兴时期雕刻为代表的外国著名雕刻艺术。这些亚非欧三大洲主要文明古国的优秀作品,一直是世界文化艺术遗产的魂宝。 外国最早的雕塑是在人类为劳动和生活需要创造生产力极低的劳动工具--石器工具的同时创造的雕塑艺术《维伦多夫的维纳斯》。作品产生于2.5万年前,这类雕塑体积小,供原始人随身携带,它们看来像是原始部落神圣的生育神,曾在欧洲流传了很长的时期。新石器时代开始后,人类被迫放弃狩猎成为牧人、农民,各种手工艺术得到了充分发展。此后,在墨西哥湾地区出现了古典前期文化即奥尔麦克文化,为满足宗教需要,雕刻家们雕刻了许多巨大的石雕头像。而古代埃及雕刻家也开始了他们的创作,并且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作为人类文明重要发祥地之一的古埃及,在雕塑艺术上曾结出了丰硕的果实。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与原始公社的瓦解,世界上先后出现了最早的奴隶制国家,古埃及就是其中之一。在公元前4000年左右,古埃及王国建立,实行奴隶主专制统治,国王法老掌握军政大权。埃及的雕塑艺术大约始于公元前4000年,建筑业的诞生,孕育了艺术装饰的萌芽。从古王朝(公元前4000-3000年)到中王朝(公元前3000-2000年)、新王朝的漫长岁月中,古埃及长期保存了原始社会的残余,埃及的神话与宗教信仰支配了雕塑的形成和发展过程。神话、宗教信仰的保守性是决定埃及雕刻发展迟缓的主要原因。 埃及雕刻是为法老政权和少数奴隶主贵族服务的。由于受宗教思想意识支配,严格服从上层社会的审美观点和需要,美术家墨守陈规,在圆雕中严格地遵守“正面规”,不论人物站着还是坐着,人体都处在静止中,而且面部表情总是庄严平静地对着观众。立像多数僵直呆立,从头顶经胸腰直到脚跟都在一条垂直线上。直立的男人体,左脚向前,重心落在脚掌上。坐像总是促膝并足地坐着的。从表面上看,埃及雕刻似乎是大同小异,但仔细观察一下,就会发现他们的面部各有不同的特点,而且表现得相当细致。古埃及人相信人死后能享受生前的一切,包括继续使唤那些侍候他们的奴隶仆从,所以在埃及陵墓中,除了死者的雕像、死者生前活动的浮雕外,还有大批殉葬奴仆小雕像和描写奴隶或社会下层民众生活的浮雕构图。小雕像不受陈规的约束,因此人物形象比较自然生动。埃及雕刻除陵墓中一部分作品外,最有影响的还是陵前和神庙的装饰雕刻及纪念性雕刻。金字塔是埃及国王--法老的陵墓,其形体为正方锥形,四面正向方位,形似“金”字故名。在今开罗近郊有胡夫(海欧普斯)金字塔、哈佛拉(海佛林)金字塔和孟卡拉(米克林)金字塔。其中最高的胡夫金字塔,金字塔前的巨大狮身人面像采用一整块巨大岩石雕成,是古代最庞大、最著名的雕刻。从新王朝开始,法老不再建造金字塔。为了防止陵墓被盗,法老的祭庙和陵墓分开,陵墓一般建在荒野的山坡上。埃及雕刻多以石头、木材、象牙、铜、陶土为材料,巨型雕刻花岗岩、闪绿石、玄武岩等做材料,一般的雕刻用石灰石、沙石雕成,小型雕塑取材木头或铜,有时部分采用镶嵌工艺完成。埃及雕刻达到如此卓越的成就,是埃及雕刻家经过长期的探索得来的。埃及雕塑在古代世界美术史留下了灿烂的一页。古希腊位于欧洲巴尔干半岛南部,包括爱琴海诸岛和小亚细亚沿岸。当时,一些开明的统治者除致力于内政武力外,还提倡发展美术和文艺,在公元前6世纪以后的几百年中,古希腊科学、文学、艺术的名家辈出成就辉煌,雕塑艺术是这个时期灿烂的文化成果的一个重要方面。

罗丹雕塑名作《加莱义民》

《加莱义民》这组石雕以恢弘而真实的历史情境,表现了一种极为悲壮而崇高的精神气节。在14世纪法国百年战争中,加莱城被英军围困近两年,市民因饥饿而危在旦夕,英军要求城内选出六位市民,带城门钥匙,光头赤足并锁住颈项,走出城外任他们处死,才能挽救全城人的性命,六位义士挺身而出,走向刑场。这是一个悲剧感强烈的作品。罗丹将人物内心分析的原则运用到纪念碑式的雕像里去,表现了赴刑者的不同心理状态,赞颂了英雄壮举。 罗丹将六位义士组合成一个错落有致、迈着沉重而坚定步伐的环形群像雕塑。整个雕像既有一种向四周放射的趋向,又紧

紧地凝结在一起。那些表露人物内心情感的手势,在群像的空隙中加强了人与人之间的联系。雕像是静止的,但又像环形的运动。观众的欣赏也是围绕着这个环形,从不同角度观看每个人物,在动观与静观结合中获得全面的艺术感受。作品以独特的群像形式,突破了传统雕塑的程式。 作者着力刻画了面临死亡的不同心理、精神状态。在对每个人的情感与个性的刻画中,有低头凝思的年长者,他刚毅坚定的牺牲信念,是整个雕像的情感基调;有健壮的大汉,手握城门 钥匙,双唇紧闭,高傲自若,.视死如归;有双手抱头痛苦不堪的人;有摊开双手无可奈何的人;有的恐惧地用手遮住双眼,露出绝望与哀怜的神色;有一位将右手举在脸旁,似乎在无力地抵御着 某种侵袭。各种人物的造型既有多样的性格,又统一在整体的造型组合中,传达出悲壮的慷慨赴死的主题。 罗丹的石雕格外注重光影、明暗效果。《加莱义民》那满珊缓行的腿部和垂及地面的装装式的大麻衣,形成了大块面的深暗阴影,既具有浑厚的体量,又衬托了凸显心理、个性的表情与手势。 本文转载自:https://www.360docs.net/doc/fb18757474.html,/ 本文链接地址:https://www.360docs.net/doc/fb18757474.html,/619.html

说不尽的吻——从美感角度解读罗丹的雕塑作品《吻》

艺术教育 36 ART EDUCATION 2012 · 03 罗丹,是19世纪法国最伟大的雕塑大师。他擅长通过人体雕塑表达生命内在的情感情绪。罗丹最擅长开垦美的处女地,即挖掘常人未发现的美,与其说是一种艺术内涵的美,不如说是一种个性真情的美,因为罗丹始终坚信:“艺术即感情”。可以说,罗丹的全部作品都是这一艺术观念的证明,也都深刻揭示了人类丰富的情感情绪。 罗丹似乎更加偏爱“悲壮”主题,善于从扭曲残破的律动中发掘力与美的统一,因而他的艺术作品总体上呈现悲壮深沉的美学品格,这是艺术家本人亦是作品的思想和精神魅力之所在——既动人之情,又启人之思。 《吻》,是罗丹的雕塑代表作之一。它创作于1884—1886年,是用大理石制作完成,高85厘米。这个举世闻名的雕塑作品,以无可阻挡的飓风席卷了全世界。它用什么拨动着世人的心弦,历经百余年仍有一种难以言说的感动和震撼?笔者试从美感角度三个层面对其进行解读。 一、爱情主题——天性美 美感是与生命、与人生紧密相联的直接的经验,它是在瞬间的直觉中创造一个意象世界,从而显现(照亮)一个本然的生活世界。美感的核心就是生成一个不可重复的意象世界。《吻》正是通过有形的人体雕塑,把人间转瞬即逝的情感之火物化为一种凝固的崇拜物,唤起观众内心对爱的一种刻骨铭心的体验。 《吻》取材于但丁《神曲》里所写的一个爱情悲剧(主人公是保罗与弗朗切斯卡)。罗丹以其特有的质朴的“裸体语言”,塑造了这对情侣不顾世俗诽谤勇敢相爱并在一次幽会中热烈接吻的幸福“瞬 间”,双方都很陶醉,以致达到忘我的境界。罗丹于平凡的世界中汲取人类普遍的爱情主题,极易引起观者的情感共鸣,而通过罗丹那双“会说话的手”的创造,又升华丰富了人类的这种朴素而伟大的情感。如果说古希腊雕刻追求的是庄严肃穆的崇高美,印象派大师的作品追求的是光影交响的灵动美,那么罗丹则是用他整个生命在诠释一种灵肉和谐的天性美。正如他自己所说,“当一位优秀的雕刻家塑造人体时,他表现的不仅是肌肉,而且是使肌肉运动的生命。”①完整的生命正是灵与肉的和谐统一,罗丹用自己的作品向世人做了完美的注解。 罗丹为了加强作品的整体感,把这对拥吻着的情侣的下半部纳入到大理石的整体基座之中。他不去精雕细琢人物脚部的细枝末节,而是以他们起伏、细腻的肌体和优雅的姿态,构成生动传神的光影效果。仿佛其内在的青春热情与生命,正凭借这些光影在闪烁。当我们望着这生动炫目的杰作时,每一个人都不得不为之激 动,即生命本源的感动。 爱情,本就是世间万古不朽的永恒主题。罗丹选取了相爱男女的接吻瞬间,使他们全部爱的能量汇集到嘴唇,然而他们的嘴唇并未触碰到。这是纯洁肉体的最初接触。我们即使不看《吻》的嘴唇相接,也能感受到这个深情的“吻”的动态瞬间:这吻不仅表现在两张忘情的脸的表情上,更表现在传遍两个绷紧的颈背、颤动的躯体上;表现在男人那微凹而挺拔的背部肌肉的每一根纤维上,他的骨骼、肌肉、神经、筋腱,都传达出一个“爱”字;这吻还表现在男人的一条小腿上——这条腿缓缓扭转,以便温柔触碰恋人的腿,表现在女人的脚上——随着她的整个身躯情不自禁地向上踮起,微微离地。他们俩相拥在一起,一同去寻找他们的灵魂。观赏者面对这座雕像,一定能感受到他们狂热的嘴唇之间的磁场。那是他们对爱的特殊表达,向世人传递出心灵对爱的渴慕和一种圣洁的天性美。 二、社会情感——艺术美 美和美感具有社会性。社会文化环境对审美活动的影响,在整个社会里集中体现为审美风尚和时代风貌,时代风貌就是那个时期的社会美和艺术美的时代特色。人们置身于特定的社会环境之中,思想情感和审美体验不可避免地受到方方面面的影响。 19世纪80年代,“裸体艺术”成为 西方艺术的时尚名词,作为伟大的艺术家罗丹也非常熟谙这些“裸体语言”。在他看来,“美,就是性格和表现,而且自然中任何东西都比不上人体更有性格”②。因此,在罗丹的所有雕塑中,人体占有极 ——从美感角度解读罗丹的雕塑作品《吻》 ■ 岳燕 说不尽的“吻” 罗丹举世闻名的雕塑作品《吻》,人们对它作出了各种不同的解读,有斥责,有赞赏;有自然的感动,有深刻的反思。艺术家本人 早已离我们而去,而他的这个倾情之作,至今仍散发着青春的魅力。《吻》在现实世界里永恒不衰的奥秘在于,它富有特质的美在观者心中具有“心灵驻留时间”,并产生了诗性的愉悦,对于人的灵魂起着一种永恒的净化作用。艺术家抓住了人类最本真的东西,雕刻出一件精神世界的浓缩品,使人渴望靠近它、领会它,却似乎总也读不尽、说不尽。 罗丹 《吻》 美感 无言之美 内容摘要:关键词:

外国古代雕塑

外国古代雕塑 各位读友大家好,此文档由网络收集而来,欢迎您下载,谢谢 导入新课: 我们已经了解了中国古代的宗教雕塑艺术。这节课我们来学习外国古代雕塑。外国雕塑至今已有几千年的历史,各个国家和地区、各个民族、各个时代的作品极其丰富、题材内容广泛、形式风格多种多样。今天我们所要了解的外国古代雕塑艺术,包括自旧石器时代晚期至欧洲文艺复兴时期,在这段时期中出现了以埃及雕塑、希腊雕刻、罗马雕刻、中世纪雕刻和文艺复兴时期雕刻为代表的外国著名雕刻艺术。这些亚非欧三大洲主要文明古国的优秀作品,一直是世界文化艺术遗产的魂宝。 外国最早的雕塑是在人类为劳动和生活需要创造生产力极低的劳动工具--石器工具的同时创造的雕塑艺术《维伦多夫的维纳斯》。作品产生于万年前,这

类雕塑体积小,供原始人随身携带,它们看来像是原始部落神圣的生育神,曾在欧洲流传了很长的时期。新石器时代开始后,人类被迫放弃狩猎成为牧人、农民,各种手工艺术得到了充分发展。此后,在墨西哥湾地区出现了古典前期文化即奥尔麦克文化,为满足宗教需要,雕刻家们雕刻了许多巨大的石雕头像。而古代埃及雕刻家也开始了他们的创作,并且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作为人类文明重要发祥地之一的古埃及,在雕塑艺术上曾结出了丰硕的果实。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与原始公社的瓦解,世界上先后出现了最早的奴隶制国家,古埃及就是其中之一。在公元前4000年左右,古埃及王国建立,实行奴隶主专制统治,国王法老掌握军政大权。埃及的雕塑艺术大约始于公元前4000年,建筑业的诞生,孕育了艺术装饰的萌芽。从古王朝到中王朝、新王朝的漫长岁月中,古埃及长期保存了原始社会的残余,埃及的神话与宗教信仰支配了雕塑的形成和发

外国雕塑艺术欣赏.doc

外国雕塑艺术欣赏 高中美术教案: 课题:外国雕塑艺术欣赏课时结构:1课时高中美术教案:外国雕塑艺术欣赏 教学目的:1、了解外国古代、近代雕塑的艺术成就。高中美术教案:外国雕塑艺术欣赏2、培养学生对雕塑艺术的审美和欣赏能力,增长外国雕塑艺术欣赏知识,陶冶情操,培养感受、体验、鉴赏艺术美的能力和健康的审美趣味,树立正确的外国雕塑艺术欣赏审美观念。3、提高学生对外国雕塑艺术欣赏艺术品的语言表达力和丰富的想象力。 教学重点:1、介绍古代希腊、罗马雕塑的艺术特点和近代罗丹雕塑。2、我们对雕塑艺术的看法。 教学难点:如何欣赏分析雕塑的艺术特点。 教学过程:复习上节课内容,请c同学提问。高中美术教案:外国雕塑艺术欣赏(一)、提问,引起学生的兴趣。教师:有同学知道古代文明的发源地有哪些吗?学生:回答古代文明的发源地:古埃及、古印度、古代希腊、罗马、两河流域等。教师:古文明包括的内容很多,其中就有雕塑艺术,引入课题。(二)、介绍古希腊、罗马雕塑艺术。学生: a同学介绍古代希腊雕塑艺术的特点。多媒体:介绍希腊雕塑图片欣赏。教师:补充介绍希腊雕塑艺术。强调希腊神话雕塑的情节性、表现力。2、希腊雕塑裸体特点。3、希腊雕塑创造了理想

的典型的美的形象。学生:b同学介绍罗马雕塑艺术的特点。教师:补充介绍罗马雕塑艺术。罗马雕塑的继承性。罗马雕塑生动的个性特点。多媒体:介绍罗马雕塑艺术图片。小结:希腊雕塑和罗马雕塑比较:学生:谈谈感受 (三)、文艺复兴雕塑《大卫》欣赏。 (四)、介绍近代外国雕塑艺术。1、图片欣赏:《伏尔泰坐像》、《马赛曲》2、教师:罗丹介绍多媒体:罗丹作品欣赏,重点是〈加莱义民〉学生:谈谈感受介绍布郎库西、摩尔等雕塑家作品。学生:谈谈对西方现代抽象雕塑的认识。 (五)、d同学谈谈秦始皇兵马俑与希腊、罗马雕塑的不同特色。(六)、c同学提问。 下节课安排:一部分同学动手制作泥塑,一部分同学写生活动。 高中美术教案: 课题:外国雕塑艺术欣赏课时结构:1课时高中美术教案:外国雕塑艺术欣赏 教学目的:1、了解外国古代、近代雕塑的艺术成就。高中美术教案:外国雕塑艺术欣赏2、培养学生对雕塑艺术的审美和欣赏能力,增长外国雕塑艺术欣赏知识,陶冶情操,培养感受、体验、鉴赏艺术美的能力和健康的审美趣味,树立正确的外国雕塑艺术欣赏审美观念。3、提高学生对外国雕塑艺术欣赏艺术品的语言表达力和丰富的想象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