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容剂的简介、分类及性能、作用

相容剂的简介、分类及性能、作用
相容剂的简介、分类及性能、作用

一)相容剂简介

相容剂也称增容剂、高分子偶联剂,是一种新颖的塑料助剂。

相容剂是通过嵌段或接枝相容,以改善二种以上高分子之间共混互不相容的聚合物(通常,一种是极性聚合物,另一种是非极性聚合物)而加入的第三组分,这第三组分即系相容剂。而相容剂的作用,是增加两种聚合物的相容性,使之两种聚合物间粘接力增大,形成稳定的结构,使分散相和连续相均匀,即相容化。相容剂之所以能使两种性质不同的聚合物相容化,是因为在其分子中具有分别能与两种聚合物进行物理或化学结合的基团的缘故。

所谓相容剂在热力学本质上可以理解为界面活性剂,但在高分子合金体系中使用的相容剂一般具有较高的分子量,在不相容的高分子体系中添加相容剂并在一定温度下经混合混炼后,相容剂将被局限在两种高分子之间的界面上,起到降低界面张力、增加界面层厚度、降低分散粒子尺寸的作用,使体系最终形成具有宏观均匀微观相分离特征的热力学稳定的相态结构。由于相容剂对高分子合金体系的混合性和稳定性会产生重要的影响,因此,相容剂的合理选择和使用对高分子合金技术的实现是至关重要的。根据相容剂的基体高分子之间的作用特征,相容剂可分为两类,即非反应型相容剂和反应型相容剂。

(二)非反应型相容剂

非反应型相容剂是目前比较通用相容剂。在不相容的高分子体系中通过添加非反应型相容剂而实现相容化的方法,在高分子合金技术中是最常见的。非反应型相容剂一般为共聚物,可以是嵌段共聚物,也可以是接枝共聚物或无规共聚物。

(三)反应型相容剂反应型相容剂是一种同非极性高分子主链Pc及活性基团

(如羟基、环氧基组成,多为无规的)组成的聚合物。由于它的非极性高分子主体能与共混物中的非极性聚合物相容,而极性基团又能与共混物的极性聚合物的活性基团反应或键合,故能起到很好的相容作用。

一般是大分子型的,其活性官能团可以在分子的末端,也可以在分子的侧链上,其大分子主链可以和共混体系中的至少一种高分子基体相同,也可以不同,但在不同的情况下,其大分子主链应和共混体系中的至少一种高分子基体有较好的相容性。

(四)相容剂的分类及品种

(1)环状酸酐型(MAH)。环状酸酐型类反应型相容剂是目前最常用的一类反应型相容剂。其中,以马来酸酐接枝到聚烯烃上的马来酸酐相容剂为主,其接枝率一般为0.8%-1.0%,主要应用于聚烯烃塑料的改性。将马来酸酐接枝到PS或以PS为基体的二元或多元共聚反应型相容剂,可应用于PA/PC、ABS/GF、PA/ABS的改性、共混或合金。一般用量5%-8%。但此类相容剂可能会降低塑料合金的热变形温度,易使共混组分产生一结不需要的交联和降解,使反应不再能被控制。主要应用于PP/PA6、PP/PA66等合金或共混。一般用量为5%-8%。

(2)羧酸型。羧酸类中的代表产品为丙烯酸型相容剂。通常是将丙烯酸接枝到聚烯烃树脂上,用途大体与马来酸酐型相同。

(3)环氧型。环氧型反应型相容剂是环氧树脂或具有环氧基的化合物与其他聚合物接枝共聚而成。这类反应型能起到良好的相容作用。

(4)恶唑啉型。用恶唑啉接枝的PS,即RPS,是一种比较重要的相容剂,接枝率为1%,特点是应用领域较广,不仅能与一般的含氨基或羧基的聚合物反应,还可与含羰基、酸酐、环氧基团反应,生成接枝共聚物。因此,它可以用于

PS及多种工程塑料或经改性的聚烯烃树脂。此外,它还可以“就地”相容化,直接用于塑料改性、共混和合金。

(5)酰亚胺型。酰亚胺型为改性聚丙烯酸酯、主要适用于PA/PO、PC/PO、PA/PC等工程塑料合金或共混。(6)异氰酸酯型。其成分为间-异丙烯基-2,2-二甲基苯酰异氰酸酯。可用于含有氨基及羧基的工程塑料合金。

(7)低分子型。低分子型相容剂是反应型相容剂,以反应型单体及低分子量聚合物,包括一些能与塑料合成的一个组分相容,并与另一组分反应、交联或键合,从而形成塑料合金的有机和无机化合物。这样,不仅简化了制造塑料合金的过程,而且原料易得,成本较低。不过,对挤出机的要求较高,采用混炼型挤出机,是生产低分子相容剂的重要关键。

(五)相容剂的应用

(1)应用于塑料合金。相容剂的出现主要是为高分子材料合金技术服务的。所谓高分子合金,即由两种或两种以上具有不同性质的高分子材料经共混并采用相应的相容化技术而得到的多相多组分体系。而这样的高分子合金、共混、改性的重要关键材料就是相容剂。相容剂对合金技术的微观相态结构起到很好的调整和控制作用,而使共混材料实现高性能化和功能化的效果。相容剂广泛应用于PP/PE、PP/PA、PA/PS、PA/ABS、ABS/PC、PBT/PA、PET/PA、PP/POE、PE/EPDM、TPE/PU等合金。

(2)应用于聚合物的改性。由于相容剂是以活跃自由基分子羧基掺入非极性与极性聚合物之间起“桥梁”作用,将其改性成为极性的改性聚合物,再使其与极性的聚合物共混,两者之间进行反应而制得良好的改性共混效果。

(3)应用在回收废话旧塑料。利用相容剂回收废旧塑料,使之成为新的塑料合金或新的改性塑料,是“废物综合利用”比较好的可行办法,并可解决“白色

污染”问题,具有很大的社会效益和企业经济效益。在国外已有很多先例,如荷兰国家矿业公司生产的BENNET相容剂,就是用于回收废旧塑料再生的专用相容剂,可以把两种或多种不同品种、不同性质的旧塑料,如聚烯烃塑料与工程塑料的边角料的共混再生,添加5%-10%相容剂作为海相或岛相之间的界面层,发挥相容剂的键合力极性相容基团效率,而制备成为一种新的塑料合金或改性塑料。

(4)应用于塑料与填料的偶联。相容剂又称大分子偶联剂。由于具有高分子部分与高分子聚合物相容,因此,相容剂对聚合物与填料之间的偶联效率优异,可用于PE/CaCO3、PE/滑石粉、PA/GF、PRT/GT等偶联处理,效果良好。

(5)应用于极性树脂的增韧。热塑性弹性体,具有良好的柔软性、高弹性和低温性能,添加一定量的相容剂可以作为PP、PE、PS、PA、PC等塑料的增韧剂。而相容剂正是这些增韧剂的最关键性的“核”、“壳”相容作用。如EPDM接枝MAH增韧剂,可在-45℃的温度下,保持优良的物理性能和坚韧性能。一般用量5%-10%。

(6)应用于改善塑料的性能。相容剂还可用于改善塑料的粘接性和改善塑料的抗静电、印刷性、光泽性等的表面性能。

杀菌剂分类大全1

杀菌剂大全1 酰胺类杀菌剂 卵菌纲:高效甲霜灵、高效苯霜灵、噻酰菌胺、环丙酰菌胺、氟吡菌胺、吡噻菌胺(菌核病、灰霉病、白粉病)、双炔酰菌胺、苯酰菌胺、噻唑菌胺、氟啶酰菌胺、双炔酰菌胺 稻瘟病:氰菌胺、双氯氰菌胺、环酰菌胺(灰霉病) 土壤病害:磺菌胺、噻氟菌胺、 叶枯酞(抑制细菌)、环氟菌胺(白粉病)、硅噻菌胺(全蚀病)、萎锈灵(黑穗病、黄萎病、立枯病、防腐剂、具有生长刺激作用)、甲呋酰胺(黑穗病)、呋吡菌胺(纹枯病、菌核病、白绢病)、啶酰菌胺(白粉病、灰霉病、各种腐烂病、褐腐病和根腐病等)、甲磷菌胺、氟菌胺 通过抑制琥珀酸脱氢酶破坏病菌呼吸而致效 酰胺类化合物作为杀菌剂已有几十年的历史,大多数酰胺类杀菌剂的杀菌谱比较窄,近期又有许多新颖的化合物商品化,最明显的结构特点是杂环,特别值得提及的是吡噻菌胺(penthiopyrad)和啶酰菌胺(boscalid)具有较广的活性谱。 氟吗啉是沈阳化工研究院开发的丙烯酰胺类杀菌剂。是我国有史以来真正创制的农用杀菌剂、是首次获得中国和美国发明专利的农用杀菌剂。具有良好的内吸、保护和治疗活性。对卵菌亚纲病原菌引起的病害如霜霉病、疫病如黄瓜霜霉病、葡萄霜霉病、马铃薯晚疫病、番茄疫病、辣椒疫病、烟草疫病等有优异的活性。 噻氟菌胺是琥珀酸酯脱氢酶抑制剂,即在真菌三羧酸循环中抑制琥珀酸酯脱氢酶的合成。对丝核菌属、柄锈菌属、黑粉菌属、腥黑粉菌属、伏革菌属和核腔菌属等致病真菌有活性,对担子菌纲真菌引起的病害如立枯病等有特效。

氰菌胺和双氯氰菌胺分别是由日本农药公司和住友化学公司开发的酰胺类杀菌剂。主要用于防治稻瘟病。 环酰菌胺主要用于防治各种灰霉病以及相关的菌核病、黑斑病等。 硅噻菌胺是含硅的噻酚酰胺类杀菌剂。具体作用机理尚不清楚,可能是ATP 抑制剂。主要用于小麦全蚀病的防治。 呋吡菌胺(纹枯病、菌核病、白绢病)是日本住友化学公司开发的吡唑酰胺类杀菌剂,主要抑制真菌线粒体中琥珀酸的氧化作用,具有优异的预防和治疗效果。 噻唑菌胺(ethaboxam)是韩国LG农化公司研制开发的噻唑酰胺类杀菌剂,主要用于防治卵菌纲病害。 噻酰菌胺(tiadinil)是由日本农药公司开发的噻二唑酰胺类杀菌剂,主要用于防治稻瘟病。 啶酰菌胺(白粉病、灰霉病、各种腐烂病、褐腐病和根腐病等)0(boscalid)是由巴期夫公司开发的吡啶酰胺类杀菌剂,主要用于防治菌核病、锈病、马铃薯早疫病和灰霉病等。 吡噻菌胺(penthiopyrad)是由日本三井化学公司开发的吡唑酰胺类杀菌剂。主要用于防治白粉病和灰霉病等。 氟啶酰菌胺(fluopicolide)和双炔酰菌胺(mandipropami)分别由拜耳和先正达公司开发,具有优异的杀菌活性,均对霜霉病有特效。 二羧酰亚胺类杀菌剂 乙菌利(黑穗菌核白粉)、异菌脲(灰霉病)、腐霉利(菌核病、灰霉病、黑星病、褐腐病、大斑病)、乙烯菌核利(菌核菌、白粉、黑斑病、灰霉病)、克菌丹(地下地上方方面面保护)、灭菌丹(多种病害)、菌核利(菌核病、灰霉病)传统杀菌剂,通过抑制NADH细胞色素C还原酶破坏类酯类和膜的合成而致效甲氧基丙烯酸酯类杀菌剂 基本上所有真菌病害:嘧菌酯、氟嘧菌酯、醚菌酯、唑菌胺酯、烯肟菌酯、烯肟菌胺

催化材料的研究背景与意义

催化材料的研究背景与意义 随着工业的发展和技术的发展,大量有害污染物进入环境。近年来,各国关于污染物排放的法律法规越来越严格,因此,为了现代工业可持续发展,把环境中的污染物消除,已经成为当今社会的一个重要问题,也是重中之重的关键因素。研究和开发更高效的废水处理技术是不可避免的。在清除污染物的方法中,采用催化降解的方法是当前研究的热点话题。过渡金属硫化物由于其独特的物理化学性质已经在催化、锂离子电池和超电容等领域引起了广泛关注。硫化钴由于其独特的光电特性,具有多种化学计量比,如CoS、CoS2、Co3S4、Co9S8等,磁性能和电化学性能被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通过对Co9S8/Ni3S2的制备以及在污染物降解方面的应用进行研究,有利于Co9S8/Ni3S2在污染降解方面的应用,改善环境的污染现状。 1、催化材料的研究现状 催化材料有很多种,但是真正能被应用于工业化的却不是太多。由于催化材料在碱性条件下必须保持结构稳定、耐腐蚀性和较长的催化寿命。 (1)金属及合金材料 Ni是一种相对比较便宜的金属,并且Ni在碱性溶液中的耐腐蚀性比较高,而且它对析氧反应的催化效率要高于其他的金属元素。所以工业中常用Ni作为电解水的催化剂材料。除此之外,其他的一些金属如Co、Zr、Nb等也具有一定的催化效果从而引起了广泛关注。 与金属材料相比,掺杂材料通常具有较低的氧演化过电压。这样的例子有很多,比如Ni2Co合金,Co50Ni25Si15B10和Ni2Co2P合金等,因为它们能在表面形成高度活性的含NiCo2O4或者含有CoO (OH)的钴化合物,直到达到析氧电位,这显著提高了Ni电极的电催化活性。另外一个例子是镍铜合金,Cu的存在能够显著的提高Ni电极的催化活性。这都是由于合金材料发生析氧反应的时候表面的离子价态发生转变,所以就会有高化合价的中间产物产生,这些中间产物可以显著提高电极的催化活性。但是,长时间工作在高电位和强碱性环境下,在金属材料和合金材料的表面,都会形成一层金属氧化膜,增加其内阻,从而增加能耗。 (2)贵金属氧化物

阻聚剂

阻聚剂 定义 能使烯类单体的自由基聚合反应完全终止的物质。这 阻聚剂 种作用称阻聚。 为了避免烯类单体在贮藏、运输等过程中发生聚合,单体中往往加入少量阻聚剂,在使用前再将它除去。一般,阻聚剂为固体物质,挥发性小,在蒸馏单体时即可将它除去。常用的阻聚剂对苯二酚能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可溶于水的钠盐,所以可用5%~10%的氢氧化钠溶液洗涤除去。氯化亚铜和三氯化铁等无机阻聚剂也可用碱洗除去。 阻聚剂可以防止聚合作用的进行,在聚合过程 作用: 单体在贮存、运输中常加入阻聚剂以防止聚合 中产生诱导期(即聚合速度为零的一段时间),诱导期的长短与阻聚剂含量成正比,阻聚剂消耗完后,诱导期结束,即按无阻聚剂存在时的正常速度进行。 阻聚机理 根据抑制聚合反应的作用,将能终止每个自由基而使聚合反应停止,直到它们完全耗尽的物质称为阻聚剂或抑制剂;而只能使自由基活性减弱,减慢聚合反应速度,但不能终止反应的物质称为阻滞剂。 (1)酚类阻聚剂。多元酚及取代酚是一类应用广泛、效果较好的阻聚剂,但必须在单体中溶解有氧时才显示阻聚效果。其阻聚机理是酚类被氧化成相应的醌与链的自由基结合而起阻聚作用。在酚类阻聚剂存在下,使过氧化自由基很快终止,确保在单体中有足够量氧,可以延长阻聚期。 (2)醌类阻聚剂。醌类阻聚剂是常用的分子型阻聚剂,用量O.01%~O.1%便能达到预期的阻聚效果;但对不同的单体阻聚效果有异.对皋醌是苯乙烯、醋酸乙烯有效的阻聚剂,但对丙烯酸甲酯和甲基丙烯酸甲酯仅起缓聚作用;醌类的阻聚机理尚不完全清楚,可能是醌与自由基进行加成或歧化反应,生成醌型或半醌型自由基,再与活性自由基结合,得到没有活性的产物,起到阻聚作用。每一分子对苯醌能终止的自由基数大于1,甚至达到2。将四氯苯醌、l,4-萘醌等加入到含苯乙烯的不饱和聚酯树脂中能起到良好的阻聚作用,提高储存稳定性。四氯苯醌是醋酸乙烯的有效阻聚剂,但对丙烯腈无阻聚效果。 (3)芳烃硝基化合物阻聚剂。芳烃硝基化合物的阻聚效果不如酚类,只用于醋酸乙烯、异戊二烯、丁二烯、苯乙烯,但对丙烯酸酯和甲基丙烯酸酯类没有阻聚作用:硝基苯通过与自由基生成稳定的氮氧自由基而起阻聚作用。 (4)无机化合物阻聚剂。无机盐是通过电荷转移而起阻聚作用,氯化铁阻聚效率高,并能按化学剂量1:1消灭自由基。硫酸钠、硫化钠、硫氰酸铵能用作水相阻聚剂。 (5)氧气的阻聚作用。分子氧有两个未配对的电子,常被视为双自由基,能起阻聚和引发双重作用,低温时则起阻聚作用。氧能与交联剂的自由基和大分子链自由基反应生成较无活性的过氧化自由基,在室温或稍高温度下都不能引发共聚合反应。这种氧的阻聚作用使不饱和聚酯树脂与空气接触的表面固化不完全而发黏。但在高温时氧与自由基生成的过氧化物自由基能分解成活性自由基,从而引发聚合反应。当氧在单体中的溶解度达10-3mol/L时,就有强烈的阻聚作用。包装厌氧胶的容器不能装满就是保证有足够量的氧气,阻聚而稳定储存。在聚合反应过程中通惰性气体则是防止氧的阻聚作用。[1]

氮化物作为催化剂的研究进展

氮化物作为催化剂的研究进展 内容摘要:近年来,被誉为“准铂催化剂”的过渡金属氮化物因其优良的催化活性已受到世界各国学者的广泛关注。大量的研究表明,过渡金属氮化物在氨的合成与分解、加氢精制等许多涉氢反应中都表现出良好的催化活性。过渡金属氮化物的制备方法有高温法和程序升温氮化法, 程序升温氮化法的显著优点是可以制备出高比表面积的金属氮化物。研究人员不仅对金属氮化物催化剂的制备方法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并且发现负载型金属氮化物具有负载量低、比表面积大等优点。因此, 金属氮化物的负载化研究正成为目前的研究热点。 关键词:过渡金属、氮化物、催化剂、结构、性能、工业 Nitride as a catalyst research progress Grade: grade 09 Applied Chemistry Specialty Name: Hong Huaiyong number: 122572009003 Abstract:In recent years, known as the" Platinum" transition metal nitride because of its excellent catalytic activity has been subjected to extensive concern of scholars all over the world. A large number of studies show that, transition metal nitride in ammonia synthesis and decomposition, hydrogenation and so many wading hydrogen reaction showed good catalytic activity. Preparation of transition metal nitride has high temperature method and temperature-programmed nitridation, temperature-programmed nitridation method has the advantages of preparation of high specific surface area of the metal nitride. The researchers not only on the metal nitride catalyst preparation method was studied, and found that the load type metal nitride having load low, large specific surface area and other advantages. Therefore, a metal nitride load research is becoming the research hotspot at present. Key word:Transition metal, nitride, catalyst, structure, performance, industry 引言 过渡金属氮化物是元素N插入到过渡金属晶格中所生成的一类金属间充型化合物,它兼具有共价化合物、离子晶体和过渡金属三种物质的性质,从而表现出优良的物理和化学性能。它作为一类具有很高硬度、良好热稳定性和抗腐蚀特性的新型功能材料,已经在各种耐高温、耐磨擦和耐化学腐蚀分机械领域得到应用。而且它在氨合成与分解、加氢脱硫/脱氮(HDS/HDN)、F-T合成等许多涉氢反应都具有优良的催化活性,不逊色于Pt和Rh等贵金属催化剂的性能,被誉为“准铂催化荆”。过渡金属氮化物作为一种有应用前景的新型加氢精制催化剂已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成为国际催化荆新材料领域的研究热点。本章概述了这一催化新材料的最新研究进展。 1.过渡金属氮化物的结构和电子特征 过渡金属氮化物是一种间充化合物,是由于氮原子填隙似的融进过渡金属的晶格中形成的,它们倾向于形成组成可在一定范围内变动的非计量间隙化合物。其固态化学特征类似于纯金属,具有简单的晶体结构特征。其中的金属原子形成

阻聚剂的性质

阻聚剂的性质 1.对苯二酚, 有机化合物,白色结晶。毒有,成人误服1g,即可出现头痛、头晕、耳鸣、面色苍白等症状。遇明火、高热可燃。与强氧化剂接触,可发生化学反应。受高热分解放出有毒的气体。主要用于制取黑白显影剂、蒽醌染料、偶氮染料、橡胶防老剂、稳定剂和抗氧剂。 管制信息,本品不受管制. 名称: 中文名称:氢醌,1,4-二羟基苯,几奴尼,海得 英文别名:Hydroquinone ,p-Benzenediol ,p-Dihydroxybenzene ,Hydroquinol ,Quinol 化学式: C6H6O2 相对分子质量: 110.11 性状 无色或白色结晶。在空气中露光易变色。其水溶液在空气中能氧化变成褐色,碱性介质中氧化更快。易溶于乙醇和乙醚,溶于14份水,微溶于苯。相对密度(d15)1.332。熔点170~171℃。沸点285~287℃。闪点165℃。中等毒,半数致死量(大鼠,经口)320mG/kG。有致癌可能性。 储存:密封避光保存。 生产方法:对苯二酚我国目前普遍使用苯胺法生产。

用途: 光度测定磷、镁、铌、铜、硅和砷等。铱的极谱法和容量法测定。杂多酸的还原剂,铜和金的还原剂。检验磷酸盐、钨酸盐、硝酸盐、硝酸盐、硒和碲等。显影剂。抗氧剂。 安全措施 泄漏:隔离泄漏污染区,限制出入。切断火源。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式呼吸器,穿防毒服。小量泄露:用洁净的铲子收集于干燥、洁净、有盖的容器内。也可用大量水冲洗,洗水稀释后放入废水系统。大量泄露:收集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臵。 灭火方法 燃烧性:可燃引燃温度(℃):499 灭火剂:雾状水、抗溶性泡沫、干粉、二氧化碳、砂土。 紧急处理 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新鲜空气处。保持呼吸道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如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误食:立即给饮植物油15~30ml。催吐。就医。皮肤接触:立即脱去被污染衣着,用大量流动清水冲洗。就医。眼睛接触:立即提起眼睑,用大量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彻底冲洗至少15分钟。就医。 有害物成分CAS No. 对苯二酚123-31-9 健康危害: 本品毒性比酚大。成人误服1g,即可出现头痛、头晕、耳鸣、面色苍白、紫绀、恶心、呕吐、腹痛、窒息感、呼吸困难、心动过速、

解析常用塑料助剂的分类

本文摘自再生资源回收-变宝网(https://www.360docs.net/doc/fb1879944.html,) 解析常用塑助剂的分类 塑料助剂可以从广义和狭义两个方面解释。广义的塑料助剂是指在塑料制品加工成型过程中,所有添加在树脂基体中,可用于降低制品成本、改善或赋予制品某项使用性能,或者是改善塑料制品的加工性,都可称为塑料助剂。包括有机、无机、小分子和大分子。狭义的塑料助剂又称为塑料添加剂,特指可以改善塑料加工性能或者是改善或赋予制品某项性能的化工原料。如润滑剂、抗氧剂和阻燃剂等。在这里主要给大家介绍广义上的塑料助剂。 二、常用塑料助剂分类 目前,塑料常用助剂大致分为以上三大类。狭义上的助剂其实就是指上图中的加工助剂和功能助剂,并不包括填料。接下来,变宝网小编就给大家详细的介绍每一类助剂。 1、加工类助剂 塑料加工类助剂,根究用途可以分为三类: ①润滑剂:润滑剂的作用是降低物料之间及物料和加工设备表面的摩擦力,从而降低熔体的流动阻力,降低熔体粘度,提高熔体的流动性,避免熔体与设备的粘附,提高制品表面的光洁度等。 润滑剂按作用可分为内润滑剂和外润滑剂。实质也就是我们通常说的增塑剂和脱模剂。只是在不同树脂中叫法不一样,如增塑剂通常是在pvc树脂加工中应用较多,实质也是其内润滑的作用。内、外润滑剂的区分主要依其与树脂的相容性大小。内润滑剂与树脂亲和力大,其作用是降低大分子间的作用力;外润滑剂与树脂的亲和力小,其作用是降低树脂与加工机械之间的摩擦。

常用的润滑剂有饱和烃类(固体石蜡、液体石蜡、微晶石蜡和低分子量聚乙烯等)、金属皂类(硬脂酸锌、硬脂酸钙、硬脂酸镁等)、脂肪族酰胺(EBS、油酸酰胺等)、脂肪酸类(硬脂酸、羟基硬脂酸)、脂肪酸酯类(PETS、单硬脂酸甘油酯、多硬脂酸甘油酯等)及脂肪醇类(硬脂醇、季戊四醇等)。 ②热稳定剂:塑料在加工成型过程中,会因加热、摩擦或剪切等产生热量,或因塑料制品在使用过程中受热而发生性能变坏。为了防止塑料受热发生降解老化,需要添加一种使塑料在受热时不会引起分解和变化的物质,这种物质就叫做热稳定剂。主要用于PVC 树脂的加工。 纯PVC树脂对热极为敏感,当加热温度达到90℃以上时,就会发生轻微的热分解;当温度达到120℃后,即发生明显的热分解,使PVC树脂颜色逐渐加深。PVC的热降解机理十分复杂,但PVC的热分解反应的实质是由于脱HCl反应引起的一系列反应,最后导致大分子断裂。 常用热稳定剂品种:铅盐类热稳定剂(三盐基硫酸铅、二盐基亚磷酸铅、二盐基硬脂酸铅、碱式碳酸铅等);金属皂类热稳定剂(硬脂酸锌、硬脂酸钙、硬脂酸镁等);有机锡类热稳定剂(含硫有机锡类、有机锡羧酸盐等);稀土热稳定剂。 ③发泡剂:所谓发泡剂就是使对象物质成孔的物质,它可分为化学发泡剂和物理发泡剂和表面活性剂三大类。化学发泡剂是那些经加热分解后能释放出二CO2和N2等气体,并在聚合物组成中形成细孔的化合物;物理发泡剂就是泡沫细孔是通过某一种物质的物理形态的变化,即通过压缩气体的膨胀、液体的挥发或固体的溶解而形成的;发泡剂均具有较高的表面活性,能有效降低液体的表面张力,并在液膜表面双电子层排列而包围空气,形成气泡,再由单个气泡组成泡沫。 2、功能性助剂

界面剂分类及性能

界面剂 题目:界面剂分类及性能 编辑:郭太宗 关键词:界面剂液体界面剂混凝土界面剂挤塑板界面剂界面剂配方聚合物砂浆 【界面剂词解】 为促进(强化)两异类材料或两同类材料相临界面有效安全牢固粘结,

在其一方(基层)界面涂施的一种类似隐形的媒介材料,一般分为单组分型和双组分型两种类型。界面剂不能直观的或简单的理解为胶粘剂,它仅是一种处理材料表面为增加其它材料与基层材料粘结强度的媒介材料,这种材料可以认为是附加的或隐形的,更科学的应该叫它界面处理剂。

【界面剂类型】 较常用的界面剂形态一般分为:乳液型界面剂、粉末型界面剂两种。 【乳液型界面剂】 实际上是一种新型化学建材,它的作用是水泥砂浆粘结增强剂。此类材料是以水基高分子材料为主要组成,并加以其他助剂而制成。此材料与多种建筑材料如光滑混凝土、饰面砖板、挤塑板、聚苯板、岩棉板、聚氨酯面层、金属板、木材、玻璃、石材、陶瓷及塑料均有良好的粘结力,干固后其耐水、耐湿热、耐冻融、耐老化性能优良。在施工工艺上,即可干燥粘结,也可潮湿施工,因为水基胶种,又不污染环境和安全无毒,施工工艺简便,用料很省。特别对于新、老混凝土界面的结合优点尤为突出。这些特点使该材料在旧建筑物改造,建筑、外墙保温、装饰装修、防潮防水、构件修补等许多方面获得广泛的应用。 按其组成或使用部位应用习惯等又分为单组份和双组份两种,双组份产品需按比例掺加水泥等无机胶凝材料或骨料与胶液伴和后使用。

【粉末型界面剂】 由水泥等无机胶凝材料、填料、聚合物胶粉和相关的外加剂组成的干粉状产品,进入工地按比例掺水伴和后使用。 【界面剂指标】 JC/T907-2002《混凝土界面处理剂》指标要求 DBJ01-97-2005《居住建筑节能保温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指标要求

(整理)常用杀菌剂的种类

常用杀菌剂的种类、性质及作用 奥美塞克——750g/十三吗啉 1、“奥美塞克”杀灭枝干腐烂病、干腐病、轮纹病特效。是目前防治枝干病害最为特效的产品。 2、“奥美塞克”具有内吸、保护、治疗、铲除四大高能作用。既安全,又不易产生抗性。对白粉病、霉心病、赤星病、褐斑病及烂根病也具有显著防效。 (一)农用抗生素 1、多抗霉素 【中文通用名称】多抗霉素 【英文通用名称】polylxin 【商品名称】宝丽安、多氧霉素、科生霉素、多氧清等。 【化学名称】肽嘧啶核苷类抗生素 【制剂类型】10%、3%、2%、1.5%多抗霉素可湿性粉剂,0.3%多抗霉素水剂 【理化性质】该类抗生素含有A至N 14种同系物的混合物。我国生产的多抗霉素主要成分是多抗霉素A和多抗霉素B,是多抗霉素金色产色链霉菌(Streptomyces aureo chromogenes)所产生的代谢物,含量为84%(相当于84×10单位/g),系无色针状结晶,熔点(m.p.)180℃。日本产的多抗霉素称为多氧霉素,是可可链霉素阿苏变种(Streptomyces cacaoi var.asoensis)产生的代谢产物,主要成分为多抗霉素B,占22%~25%(相当于22×10~25×10单位/g),系无定形结晶,分解温度(m.p.)为160℃。多抗霉素易溶于水,多抗霉素对人、畜低毒,在动物体内无蓄积,易排出体外。对鱼、水生生物及蜜蜂低毒。是环保型绿色农药。 【作用】多抗霉素是广谱性、具有内吸传导作用的抗生素类杀菌剂。对链格孢菌、葡萄孢菌、灰霉菌等真菌病害有较好防治效果。当药剂喷到病菌体上后,病原菌细胞壁壳多糖的生物合成受到干扰,使以壳多糖为基质构成细胞壁的真菌,芽管和菌丝体局部膨大、破裂,细胞内容物溢出,导致病原菌细胞不能正常生长发育而死亡。同时,该药剂还具有抑制病菌产生孢子及病斑扩大等作用。 多抗霉素在北方落叶果树上,主要是用来防治苹果斑点落叶病、霉心病、梨黑斑病、草莓的灰霉病等。尤其对霉心病的防治,苹果落花60%~80%时,喷布多抗霉素,防治霉心病效果显著,而且不影响坐果。 2、嘧啶核苷类抗菌素 【中文通用名称】嘧啶核苷类抗菌素 【英文通用名称】TF-120 【商品名称】农抗120、抗霉菌素120、120农用抗菌素 【化学名称】嘧啶核苷类抗菌素

MoS2电催化剂的制备性能研究

第1章MoS2 材料的制备及催化性能研究 3.1 引言 本章主要从理论和实验两个方面对MoS2 电催化剂进行研究,具体研究内容如下: (1) 通过基于密度泛函理论的第一性原理对MoS2 模型进行计算,探究MoS2 的不同位置对氢原子的结合能力。 (2) 通过液相剥离法制备了尺寸不同的MoS2 纳米片,详细介绍了其制备工 艺,并对其形貌表征及电化学性能进行分析。 (3) 通过水热法制备了花状M0S2纳米材料,介绍了这种材料的制备方法,利用TEM 、XPS 等手段对其结构、成分进行分析。利用LSV 和CV 法对其电化学性能进行分析。 3.2 理论模型及计算方法 MoS2具有类石墨烯的二维结构,其基本结构层为Mo-S-Mo,层内原子以共价键相互作用,层之间以较弱的范德华力相互作用。这种特殊结构使M0S2较容 易被剥离,形成少层甚至单层的M0S2纳米材料。这种材料在电化学析氢反应中表现出较好的催化活性,为了研究M0S2催化析氢反应的活性位点。从而制备具有良好催化性能的催化剂,本课题首先应用了基于密度泛函理论的计算方法,在Material Studio软件中建立单层M0S2结构模型。 3.2.1 Materials Studio 仿真软件介绍 Materials Studio 为美国Accelrys 公司开发的一款软件,在该软件中可以搭建分子、晶体及高分子材料结构模型,并对这些材料进行相关性质的计算与预测。被广泛应用于催化剂、化学反应、固体物理等材料领域。 Materials Studio 软件包含多种算法模块,其中Visualizer 为建模模块的核心,包含如Castep、DMol 3、Discover、Amporphous、COMPASS 等多个计算和分析 模块。本文主要利用CASTEP模块来完成计算和分析。Castep模块中包含LDA 及GGA两种交换关联函数近似方法,在该模块下通过建立单层M0S2分子模型计算其对氢原子的吸附能力,从而确定M0S2的电催化析氢反应活性位点。 3.2.2 模型建立及计算 模型为3X3X1的M0S2超胞模型,如图3-1。为使计算结果更为准确,在正式

KT系列相容剂增韧剂精编版

K T系列相容剂增韧剂公司内部编号:(GOOD-TMMT-MMUT-UUPTY-UUYY-DTTI-

马来酸酐接枝A B S产品性能 用途: 1.可作为玻纤增强及矿物填充ABS、AS界面改性剂。马来酸酐接枝ABS 赋予了ABS极性,只要添加少量的马来酸酐接枝ABS就可以大幅度提高A BS、AS与玻纤的结合力,使增强ABS、增强AS的拉伸强度、弯曲强度等明显提高。 2.可作为PC与ABS共混合金的相容剂。 表一:ABS树脂玻纤增强典型数据

表二:PC/ABS合金典型数据 马来酸酐接枝PS(KT-5)产品说明 特性:本品为马来酸酐接枝的PS共混物,外观:淡黄色颗粒,接枝率:15-18%,熔融指数:(200℃,5Kg):1.0-3.0g/10min。该产品具有接枝率高,接枝完全,无毒、无味的特点,克服了马来酸酐接枝物浓烈的气味。 用途: 1.可作为玻纤增强ABS、AS、矿物填充ABS界面改性剂。马来酸酐接枝PS赋予了ABS极性,只要添加少量的马来酸酐接枝PS就可以大幅度提高

ABS、AS与玻纤的结合力,使增强ABS、增强AS的拉伸强度、弯曲强度等明显提高。 2.可作为尼龙与ABS,PC与ABS共混合金的相容剂。. 表一(Figure 1):ABS树脂玻纤增强典型数据(Typical data of ABS/ GF) 表二(Figure 2):PA6/ABS合金典型数据(Typical data of PA6/ABS alloy)

注:上述数据为实验典型值,真实可靠。仅供参考,不作为正式质保承诺。 使用方法:按比例与ABS、PC、PA等树脂混合造粒。 尼龙增韧剂产品说明 特性:此系列产品为马来酸酐、丙烯酸酯双官能化的乙烯类弹性体。 尼龙增韧剂产品性能 用途: 1.用于PA6、PA66增韧等。提高尼龙的抗冲击性,耐寒性,成型加工性,降低吸水率。 2.用于尼龙与聚丙烯、聚乙烯共混合金的相容剂。

界面剂分类及性能

界面剂分类及性能 The manuscript was revised on the evening of 2021

关键词:界面剂液体界面剂混凝土界面剂 挤塑板界面剂界面剂配方聚合物砂浆【界面剂词解】

为促进(强化)两异类材料或两同类材料相临界面有效安全牢固粘结,在其一方(基层)界面涂施的一种类似隐形的媒介材料,一般分为单组分型和双组分型两种类型。界面剂不能直观的或简单的理解为胶粘剂,它仅是一种处理材料表面为增加其它材料与基层材料粘结强度的媒介材料,这种材料可以认为是附加的或隐形的,更科学的应该叫它界面处理剂。 【界面剂类型】 较常用的界面剂形态一般分为:乳液型界面剂、粉末型界面剂两种。 【乳液型界面剂】 实际上是一种新型化学建材,它的作用是水泥砂浆粘结增强剂。此类材料是以水基高分子材料为主要组成,并加以其他助剂而制成。此材料与多种建筑材料如光滑混凝土、饰面砖板、挤塑板、聚苯板、岩棉板、聚氨酯面层、金属板、木材、玻璃、石材、陶瓷及塑料均有良好的粘结力,干

固后其耐水、耐湿热、耐冻融、耐老化性能优良。在施工工艺上,即可干燥粘结,也可潮湿施工,因为水基胶种,又不污染环境和安全无毒,施工工艺简便,用料很省。特别对于新、老混凝土界面的结合优点尤为突出。这些特点使该材料在旧建筑物改造,建筑、外墙保温、装饰装修、防潮防水、构件修补等许多方面获得广泛的应用。 按其组成或使用部位应用习惯等又分为单组份和双组份两种,双组份产品需按比例掺加水泥等无机胶凝材料或骨料与胶液伴和后使用。 【粉末型界面剂】 由水泥等无机胶凝材料、填料、聚合物胶粉和相关的外加剂组成的干粉状产品,进入工地按比例掺水伴和后使用。 【界面剂指标】 JC/T907-2002《混凝土界面处理剂》指标要求

常用杀菌剂的分类及简介

常用杀菌剂的分类及简介 杀菌剂可根据作用方式、原料来源及化学组成进行分类。 (一)按杀菌剂的原料来源分 1、无机杀菌剂如硫磺粉、石硫合剂、硫酸铜、升汞、石灰波 尔多液、氢氧化铜、氧化亚铜等。 2、有机硫杀菌剂如代森铵、敌锈钠、福美锌、代森锌、代森 锰锌、福美双等。 3、有机磷、砷杀菌剂如稻瘟净、克瘟散、乙磷铝、甲基立枯 磷、退菌特、稻脚青等。 4、取代苯类杀菌剂如甲基托布津、百菌清、敌克松等。 5、唑类杀菌剂如粉锈宁、多菌灵、恶霉灵、世高、丙环唑等。 6、抗菌素类杀菌剂井冈霉素、多抗霉素、春雷霉素、农用链 霉素、农抗120等。 7、复配杀菌剂如炭疽福美、杀毒矾、霜脲锰锌、甲霜灵• 锰锌、甲基硫菌灵•锰锌、甲霜灵—福美双可湿性粉剂等。 8、其他杀菌剂如甲霜灵、菌核利、腐霉利、扑海因、灭菌丹、 克菌丹等。 (二)按杀菌剂的使用方式分 1、保护剂在病原微生物没有接触植物或没浸入植物体之前, 用药剂处理植物或周围环境,达到抑制病原孢子萌发或杀死萌发的病原孢子,以保护植物免受其害,这种作用称为保护作用。具有此种作用的药剂为保护剂。如波尔多液、代森锌、硫酸铜、代森锰锌、百菌清等。

2、治疗剂病原微生物已经浸入植物体内,但植物表现病症处于潜伏期。药物从植物表皮渗人植物组织内部,经输导、扩散、或产生代谢物来杀死或抑制病原,使病株不再受害,并恢复健康。具有这种治疗作用的药剂称为治疗剂或化学治疗剂。如甲基托布津、多菌灵、春雷霉素等。 3、铲除剂指植物感病后施药能直接杀死已侵入植物的病原物。具有这种铲除作用的药剂为铲除剂。如福美砷、石硫合剂等。 (三)按杀菌剂在植物体内传导特性分 1、内吸性杀菌剂能被植物叶、茎、根、种子吸收进入植物体内,经植物体液输导、扩散、存留或产生代谢物,可防治一些深入到植物体内或种子胚乳内病害,以保护作物不受病原物的浸染或对已感病的植物进行治疗,因此具有治疗和保护作用。如多菌灵、力克菌、绿亨2号、多霉清、霜疫清、甲霜灵、乙磷铝、甲基托布津、敌克松、粉锈宁、、杀毒矾、拌种双等。 2、非内吸性杀菌剂指药剂不能被植物内吸并传导、存留。目前,大多数品种都是非内吸性的杀菌剂,此类药剂不易使病原物产生抗药性,比较经济,但大多数只具有保护作用,不能防治深入植物体内的病害。如硫酸锌、硫酸铜、多果定、百菌清、绿乳铜、表面活性剂、增效剂、硫合剂、草木灰、波尔多液、代森锰锌、福美双等。 此外,杀菌剂还可根据使用方法分类,如种子处理剂、土壤消毒剂、喷洒剂等。

MoS2电催化剂的制备及性能研究(仅供参考)

第1章MoS2材料的制备及催化性能研究 3.1 引言 本章主要从理论和实验两个方面对MoS2电催化剂进行研究,具体研究内容如下: (1)通过基于密度泛函理论的第一性原理对MoS2模型进行计算,探究MoS2的不同位置对氢原子的结合能力。 (2)通过液相剥离法制备了尺寸不同的MoS2纳米片,详细介绍了其制备工艺,并对其形貌表征及电化学性能进行分析。 (3)通过水热法制备了花状MoS2纳米材料,介绍了这种材料的制备方法,利用TEM、XPS等手段对其结构、成分进行分析。利用LSV和CV法对其电化学性能进行分析。 3.2 理论模型及计算方法 MoS2具有类石墨烯的二维结构,其基本结构层为Mo-S-Mo,层内原子以共价键相互作用,层之间以较弱的范德华力相互作用。这种特殊结构使MoS2较容易被剥离,形成少层甚至单层的MoS2纳米材料。这种材料在电化学析氢反应中表现出较好的催化活性,为了研究MoS2催化析氢反应的活性位点。从而制备具有良好催化性能的催化剂,本课题首先应用了基于密度泛函理论的计算方法,在Material Studio软件中建立单层MoS2结构模型。 3.2.1 Materials Studio仿真软件介绍 Materials Studio为美国Accelrys公司开发的一款软件,在该软件中可以搭建分子、晶体及高分子材料结构模型,并对这些材料进行相关性质的计算与预测。被广泛应用于催化剂、化学反应、固体物理等材料领域。 Materials Studio软件包含多种算法模块,其中Visualizer为建模模块的核心,包含如Castep、DMol3、Discover、Amporphous、COMPASS等多个计算和分析模块。本文主要利用CASTEP模块来完成计算和分析。Castep模块中包含LDA 及GGA两种交换关联函数近似方法,在该模块下通过建立单层MoS2分子模型计算其对氢原子的吸附能力,从而确定MoS2的电催化析氢反应活性位点。 3.2.2模型建立及计算 模型为3×3×1的MoS2超胞模型,如图3-1。为使计算结果更为准确,在正

CT发展及其优缺点

C T发展及其优缺点 TTA standardization office【TTA 5AB- TTAK 08- TTA 2C】

C T发展及其优缺点 CT简介 CT(computer tomography),计算机断层扫描。CT是从X线机发展而来的,它显着地改善了X线检查的分辨能力,其分辨率和定性诊断准确率大大高于一般X线机,从而开阔了X线检查的适应范围,大幅度地提高了x线诊断的准确率。 CT是用X线束对人体的某一部分按一定厚度的层面进行扫描,当X 线射向人体组织时,部分射线被组织吸收,部分射线穿过人体被检测器接收,产生信号。因为人体各种组织的疏密程度不同,X线的穿透能力不同,所以检测器接收到的射线就有了差异。将所接收的这种有差异的射线信号,转变为数字信息后由计算机进行处理,输出到显示的荧光屏上显示出图像,这种图像被称为横断面图像。CT的特点是操作简便,对病人来说无痛苦,其密度、分辨率高,可以观察到人体内非常小的病变,直接显示X线平片无法显示的器官和病变,它在发现病变、确定病变的相对空间位置、大小、数目方面非常敏感而可靠,具有特殊的价值,但是在疾病病理性质的诊断上则存在一定的限制。 第一代CT机 第一代CT机采取旋转/平移方式。这是一种最原始的CT机。此机在病 人的两侧分别装有一个X线管和一个晶体检测器,在对X线管所产生的光束进行准直后,使光束与检测器成为一条连线,当作扫描运动时X线管和检测器作平移运动扫描,然后,X线管和检测器绕病人旋转1°,再作一次平移扫描,如此重复,总共旋转180°,这样,就能从不同的方向上采集某一扫描部位的投影信号,并由图像处理机加工处理,这种扫描过程很费时间,要~6分钟才完成一次扫描,这不适合运动性大的器官,可对容易静止的部位,如头颅,还是很有用的,尽管其图像质量不太理想,但这是一个新的医疗技术的开端。优点:(1)解决大型x小线机不能解决的横断体层问题;(2)采用计算机图像处理系统;(3)采用窗口技术;(4)CT 管功率大,热容量高,并用油循环风冷散热;(5)探测器将射线能转变为电信号(模拟信号);(6)适用头颅检查。 缺点:(1)探测器少可供记录的电信号少,射线利用率低;(2)扫描速度慢,重建1幅图像的时间为4-5min,如果病人需扫6个层面则需 30min;(3)图像运动伪影最多,CT 像质差。

阻聚剂的性质及作用

生产与技术 阻聚剂的性质及作用 田建波2014/5/26 【摘要】阻聚剂的性质及作用和在苯加氢中的应用。【关键词】阻聚剂、结焦、三苯 一.特性:外观呈橙红色液体,有芳烃气味,不溶于水,易溶于有机溶剂。阻聚剂为有机混合物,和芳香烃互溶性好,可以燃烧,。 指标名称指标 外观橙红色液体 密度(20℃)Kg/M31000-1130 水含量(Wt%)≤0.15 苯不溶物(Wt%)≤0.2 二、阻聚剂的主要成分:由耐高温的特效阻聚剂、抗氧防胶剂、清净分散剂、金属离子钝化剂及石油溶剂按一定比例复配、调和而成。 三、芳烃混合物分离:在芳烃混合物中一般含有大量的苯乙烯、α-甲基苯乙烯、二乙烯基苯、二聚环戊二烯及茚等不饱和物。上述不饱和物在芳烃馏分精馏分离过程中因受热会快速聚合而形成大 量焦油状物,从而造成目的产物收率降低,甚至造成设备堵塞使生产无法顺利进行。阻聚剂具有耐高温、对芳烃馏分中不饱和物阻聚效果好、本身蒸汽压低不影响目的产品纯度等优点。阻聚剂可有效

抑制不饱和物的热聚合,大幅度降低焦油物产生量,提高目的三苯 的收率,避免设备结胶、堵塞。 四、使用方法:阻聚剂成液态,可预先与原料按一定浓度混合好后 再进料;也可在连续进料时用计量泵按一定比例与原料一起加入系 统中。对苯加氢装置而言,可根据装置设计的不同,选择两点或一 点加入:对有脱重组分塔的装置,推荐选择两点加入:即在脱重塔 预热器前和预加氢加热器前加入阻聚剂;对没有脱重组分塔的置, 可在预加氢加热器前加入。 五、阻聚剂既可以用计量泵直接按比例与原料一起连续加入系中, 也可以根据需要用溶剂稀释成合适浓度再使用。 六、推荐用量:对粗苯加氢精制装置而言,推荐使用量一般为: 100~200ppm。 粗苯中不饱和物总量 1.0-1.5% 1.5-2.0% 2.0-2.5% 2.5-3.0% 3.0-3.5%推荐加入量0.05-0.1‰0.1-0.15‰0.15-0.2‰0.2-0.25‰0.25-0.3‰ 七、阻聚剂使用注意事项: (1)危险特性:阻聚剂为有机混合物,可以燃烧,无腐蚀性。 (2)安全措施:·远离火种,避免阳光暴晒,储于阴凉通风处。 ·保持容器密封,竖直向上存放,避免猛烈撞击。 ·避免与食品类接触。 ·注意个体防护,避免身体直接接触。操作者一定 要佩戴防化学品手套。 ·用肥皂水和清水冲洗身体接触部位。

PCABS合金相容增韧剂的分类与应用

PC/ABS合金相容剂的分类与应用 根据PC/ABS合金相容剂的两相之间的作用特征,合金相容剂可分为反应型相容剂和非反应型相容剂两类。 反应型相容剂 反应型相容剂主要通过自身的反应基团在混炼时同原料聚合物发生化学反应形成化学键提高相容性。 PC/ABS反应性相容增韧剂NX-001 一般是大分子型的,其活性官能团可以在分子的末端,也可以在分子的侧链上。其大分子主链可以和共混体系中的至少一种高分子基体相同,也可以不同。但在不同的情况下,其大分子主链应和共混体系中的至少一种高分子基体有较好的相容性。 这类相容剂优点是作用效率高、所要加入量少,综合成本低。

主要分类及品种 01、环状酸酐型(MAH) 环状酸酐型类反应型相容剂是早期常用的一类反应型相容剂。其中,以马来酸酐接枝到聚烯烃相容剂为主,其接枝率一般为0.8%-1.0%,主要应用于聚烯烃塑料的改性。将马来酸酐接枝到PS或以PS为基体的共聚反应型相容剂,可应用于PA/PC、ABS/GF、PA/ABS的改性、共混或合金。一般用量5%-8%。近年来已经出现新型的相容增韧剂,由于酸酐型的酸酐活性低,不稳定,易氧化。所以逐渐被新型反应性相容增韧剂替代 02、羧酸型 羧酸类中的代表产品为丙烯酸型相容剂。通常是将丙烯酸接枝到聚烯烃树脂上,用途大体与马来酸酐型相同。 03、环氧型 新型环氧型(GMA)反应型相容剂是环氧树脂或具有环氧基的化合物与其他聚合物接枝共聚而成。由于这类反应型相容剂含有活性高的环氧官能团,稳定性好,GMA的接枝率高,所以活性和稳定性均优于马来酸酐的基团。活性环氧集团和合金的官能团发生原位聚合反应,形成稳定的化学键,使合金两相形成网状结构,大大增强了两相的粘合性,能起到良好的相容曾韧作用。常用的牌号有诺信高分子的PC/ABS相容增韧剂NX-001. 04、恶唑啉型 用恶唑啉接枝的PS,即RPS,是一种比较重要的相容剂,接枝率为1%,特点是应用领域较广,不仅能与一般的含氨基或羧基的聚合物反应,还可与含羰基、酸酐、环氧基团反应,生成接枝共聚物。因此,它可以用于PS及多种工程塑料或经改性的聚烯烃树脂。此外,它还可以"就地"相容化,直接用于塑料改性、共混和合金。 05、酰亚胺型 酰亚胺型为改性聚丙烯酸酯,主要适用于PA/PO、PC/PO、PA/PC等工程塑料合金或共混。 06、异氰酸酯型 成分为间-异丙烯基-2,2-二甲基苯酰异氰酸酯。可用于含有氨基及羧基的工程塑料合金。 07、低分子型 低分子型相容剂是反应型相容剂,以反应型单体及低分子量聚合物,包括一些能与塑料合成的一个组分相容,并与另一组分反应、交联或键合,从而形成塑料合金的有机和无机化合物。这样,不仅简化了制造塑料合过程,而且原料易得,成本较低。不过,对挤出机的要求较高,

自流平界面剂简介2

自流平界面剂简介 特征 本品是由水泥、硬质骨料以及多种活性添加剂精配的预制干粉料,直接加水搅拌即可。一般施 工层厚度为3~5mm,适用于所有混凝土表面。由于本产品拥有快速凝固的优点,24小时即可进 行后续工程。 用途 APPLICATION 本品适用于住宅或商业楼宇新建及维修工程地面找平,其上也可铺设环氧树脂涂层、木 地板、瓷砖、胶地板、亚麻地板、大理石或地毯等 性能 PROPERTIES ●流动度:初始流动度≥300mm,20min流动度≥250mm; ●拉伸粘结强度:≥1.0MPa; ●尺寸变化率:-0.15~+0.15%; ●耐磨性:≤0.50g; ●抗压强度:24h≥6.5MPa,28d≥35MPa; ●抗折强度:24h≥2.5MPa,28d≥4.2MPa。 施工 CONSTRUCTION ●基层处理:使用本品前,地面应彻底清洁,去除所有粉尘、油迹及松散物质,然后用地 依坪TM 自流平界面剂在施工面均涂两遍。 ●拌料:本品每包50kg,建议加水量10~12L。将适量清水倒入桶中,边搅拌边徐徐加入本品, 搅拌时间8~10min,静止约1min,再次搅拌至均匀浆状即可。寒冷环境下,用不超过40℃温 水拌料,砂浆温度保持在5℃以上。拌好的浆料应在35min内用完。施工层厚度超过150mm, 可按本品重量的25%掺入直径5~12mm的石子。 ●施工:将拌好的浆料均匀摊铺在施工面上,施工人员可穿好钉鞋进入施工地面,用齿口刮板将砂浆面层刮平,消除倾倒衔接处的不平,控制所需的厚度。用放气滚筒轻轻滚动消除搅拌时产 ●基层处理:使用本品前,地面应彻底清洁,去除所有粉尘、油迹及松散物质,然后用地 依坪TM 自流平界面剂在施工面均涂两遍。 ●拌料:本品每包50kg,建议加水量10~12L。将适量清水倒入桶中,边搅拌边徐徐加入本品, 搅拌时间8~10min,静止约1min,再次搅拌至均匀浆状即可。寒冷环境下,用不超过40℃温水拌料,砂浆温度保持在5℃以上。拌好的浆料应在35min内用完。施工层厚度超过150mm,可按本品重量的25%掺入直径5~12mm的石子 苏州市相城区太平节能保温建材厂

各类型电机优缺点说明

有刷直流电动机的主要优点是控制简单、技术成熟。具有交流电机不可比拟的优良控制特性。在早期开发的电动汽车上多采用直流电动机,即使到现在,还有一些电动汽车上仍使用直流电动机来驱动。但由于存在电刷和机械换向器,不但限制了电机过载能力与速度的进一步提高,而且如果长时间运行,势必要经常维护和更换电刷和换向器。另外,由于损耗存在于转子上,使得散热困难,限制了电机转矩质量比的进一步提高。鉴于直流电动机存在以上缺陷,在新研制的电动汽车上已基本不采用直流电动机。 以前,电动汽车通常采用直流电机驱动系统,例如,与电动汽车驱动系统相似且在我国城市中广泛使用的无轨电车, 至今仍然使用的是这种驱动系统. 直流电机驱动系统具有成本最低、易于平滑调速控制器简单、技术成熟等优点,但由于直流电机在运行过程中需要电刷和换向器换向, 因而电机本身效率低于感应 交流电机的效率, 同时, 电刷需要定期维护, 造成了使用的不便,直流电机还有一个缺点就是电机本身的体积大重量大, 这是由于直流电机转速不高决定的, 换向器和电刷限制了直流电机的转速, 其最高转速大概在6 0 0 0一8 0 0 0 r / m in 之间, 只是感应交流电机最高转速的一半甚至更低, 而对于同功率的电机而言, 能达到的转速越高, 则重量和体积则越小.

永磁无刷直流电动机的基本性能 永磁无刷直流电动机是一种高性能的电动机。它的最大特点就是具有直流电动机的外特性而没有刷组成的机械接触结构。加之,它采用永磁体转子,没有励磁损耗:发热的电枢绕组又装在外面的定子上,散热容易,因此,永磁无刷直流电动机没有换向火花,没有无线电干扰,寿命长,运行可靠,维修简便。此外,它的转速不受机械换向的限制,如果采用空气轴承或磁悬浮轴承,可以在每分钟高达几十万转运行。永磁无刷直流电动机机系统相比具有更高的能量密度和更高的效率,在电动汽车中有着很好的应用前景。 永磁无刷直流电动机的控制系统 典型的永磁无刷直流电动机是一种准解耦矢量控制系统,由于永磁体只能产生固定幅值磁场,因而永磁无刷直流电动机系统非常适合于运行在恒转矩区域,一般采用电流滞环控制或电流反馈型SPWM法来完成。为进一步扩充转速,永磁无刷直流电动机也可以采用弱磁控制。弱磁控制的实质是使相电流相位角超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