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逻辑学》作业参考答案

《法律逻辑学》作业参考答案

一、填空(10分)

1、在三段论的第三格中,中项M在大前提中处于主项的位置,在小前提中处于主项的位置。

2、依照性质判定词项周延性的规定,全称判定的主项差不多上周延的,否定判定的谓项差不多上周延的。

3、若一个推理正确,则必须同时具备两个条件,即推理的前提正确,推理的形式有效。

4、依照简单真值模态判定间的对当关系,必定P与可能P之间具有差等关系;可能P与可能非P之间具有下反对关系。

5、在下列三段论形式中填入适当的符号,使之成一个有效的三段论形式:

M I P

M(A)S

S(I)P

二、单项选择(20分)

1、“p要么q”与“p同时q”这两个判定形式,它们含有(C)。

A、相同的逻辑常项,相同的逻辑变项;

B、相同的逻辑常项,不同的逻辑变项;

C、不同的逻辑常项,相同的逻辑变项;

D、不同的逻辑常项,不同的逻辑变项。

2下列各句属于逻辑划分的是(B)

A、选言判定分为选言肢和选言联结项;

B、假言直截了当推理分为假言易位推理、假言换质推理和假言易位换质推理;

C、规范榜样判定分为规范榜样词和基础判定;

D、反对分为被反对的论题、用以反对的论据和用以反对的论证方式。

3、“没有一个腐败分子不应受到法律的惩戒”这一判定的逻辑形式为(A)

A、SAP;

B、SEP;

C、SIP;

D、SOP

4、“中国人民解放军是祖国的万里长城”作为定义,则(A)

A、犯了“以比喻代定义”的逻辑错误;

B、犯了“定义过窄”的逻辑错误;

C、犯了“定义过宽”的逻辑错误;

D、遵守了各项定义规则,没有逻辑错误。

5、下列对概念的概括中,正确的是(B)

A、把“律师”概括为“先进律师”;

B、把“刑法”概括为“法律”;

C、把“中级人民法院”概括为“高级人民法院”;

D、把“判定”概括为“推理”。

6、下列概念间的关系中,属于不相容关系的是(D)

A、交叉关系;

B、全同关系;

C、真包含关系;

D、全异关系。

7、“所有的执法者差不多上公平的”和“有些执法者不是公平的”这两个判定间具有(C)

A、反对关系;

B、下反对关系;

C、矛盾关系;

D、差等关系。

8、运用假言直截了当推理,从“假如甲是杀人犯,那么乙不是杀人犯”能够推出(B)

A、只有甲是杀人犯,乙才不是杀人犯;

B、只有乙不是杀人犯,甲才是杀人犯;

C、只有乙是杀人犯,甲才不是杀人犯;

D、假如乙甲不是杀人犯,那么甲是杀人犯。

9、与“并非所有的被告差不多上有罪的”这一判定具有等值关系的判定是(C)

A所有的被告差不多上有罪的;B、所有的被告都不是有罪的;

C、有的被告不是有罪的;

D、有的被告是有罪的。

10、与“并非假如人多,就占有真理”这一判定具有等值关系的判定是(A)

A、人多,但不占有真理;

B、人多,同时占有真理;

C 、人不多,但占有真理;

D 、人不多,同时占有真理。

三、多项选择(10分)

1、以“一个有效的三段论,或其大前提是全称的,或其小前提是全称的”为一前提进行选言推理,则其另一前提能够是(B 、D )

A 、那个三段论的大前提是全称的;

B 、那个三段论的大前提不是全称的;

C 、那个三段论的小前提是全称的;

D 、那个三段论的小前提不是全称的。

2、若“那个监狱的某些犯人不是刑事犯”为假,则主项与谓项在外延上能够是(A 、B )

A 、全同关系;

B 、真包含于关系;

C 、真包含关系;

D 、全异关系。

3、以“必须P ”为前提,能够必定推出(B 、C )

A 、禁止P ;

B 、承诺P ;

C 、不承诺非P ;

D 、不禁止P 。

4、下列推理中,结论超出前提的知识范畴的有(B 、C )

A 、完全归纳推理;

B 、科学归纳推理;

C 、类比推理;

D 、选言推理。

5、一个有效的第一格三段论,若其大前提是MAP ,则其小前提能够是(A 、C )

A 、SAM ;

B 、SEM ;

C 、SIM ;

D 、SOM 。

四、图示(8分)

1、请用欧拉图表示下列概念外延之间的关系 A 、法院;B

、法官;C 、律师;D 、中共党员。

2、已知“所有A 是

B ,有B 不A ,有B 不是

C ,有C 不是B ,而所有A 都不是C ”,请用欧拉图表示出A 、B 、C 三个概念间的关系。

五、简答(42分)

1、运用性质判定对当关系或判定变形直截了当推理,从“有的被告是罪犯”能否推出以下结论?什么缘故?

(1)有的罪犯是被告;

(2)并非所有被告不是罪犯;

(3)有的非被告不是罪犯。

例(1)能够推出:用换位法:SIP →PIS ;

例(2)能够推出:用性质判定对当关系:SIP →并非SEP

例(3)不能推出:因为此判定用符号来看是:非SOP ,而SIP 是不能用判定变形直截了当推理推出非SOP 来的。

2、“损害国家利益的合同是无效合同,那个合同不是损害国家利益的合同,因此那个合同不是无效合同。”这一推理属于何种推理?是否正确?什么缘故?

这是三段论。错误。缘故:大项P 在前提中不周延,在结论中周延了,犯了大项不当周延的错误。

3、“假如不充分把握证据,那么就不能公平准确地执法;某法院司法人员不能公平准确地执法,因此,是他们没有充分把握证据。”这一推理属于何种推理?是否正确?什么缘故? 这是充分条件假言三段论推理。错误。缘故:这是确信后件式,违反了“确信后件不能确信前件”的规则,犯了“从确信后件到确信前件”的逻辑错误。

4、“只有通过国家公务员考试,才能成为国家干部;某甲未成为国家干部,因此,某甲没有通过国家公务员考试。”这一推理属于何种推理?是否正确?什么缘故?

c A B D

这是必要条件假言三段论推理。错误。缘故:这是否定后件式,违反了“否定后件不能否定前件”的规则,犯了“从否定后件到否定前件”的逻辑错误。

5、“甲、乙两人对同一个刑事案件进行分析,两人所得结论不同。甲说,或者你分析判定有误,或者我分析有误。后来乙发觉自己的分析有漏洞,甲说,既然你错了,那么能够确信是我分析对了。”请问甲的推理属于何种推理?是否正确?什么缘故?

这是相容选言推理。错误。缘故:违反了“确信一部分选言肢,则不能否定另一部分选言肢”的规则,犯了“由确信一部分选言肢,进而否定另一部分选言肢”的逻辑错误。

6、同时确信“甲是盗窃犯同时是抢劫犯”和“或者甲不是盗窃犯,或者甲不是抢劫犯”两个判定为真或为假,是否违反逻辑差不多规律?若违反,则违反了什么规律?什么缘故?违反了逻辑差不多规律。前者违反了不矛盾律,后者违反了排中律。缘故:一个是联言判定,逻辑形式是p∧q,真值情形是:真、假、假、假,一个是相容选言判定,逻辑形式是-p∨-q,真值情形是:假、真、真、真,两者是矛盾关系,对两个是矛盾关系的判定,同时确信为真是违反了不矛盾律,同时确信是假,则是违反了排中律。

六、表解(10分)

1、运用真值表判定A和B两个判定之间是否具有等值关系。

A、并非只有贪污,才犯罪。

B、没贪污,却犯了罪。

假如设“贪污”为P;设“犯罪”为q,则A的逻辑形式为:并非P←q;

B的逻辑形式为:P∧q。

以上真值表的情形说明:等值。

《法律逻辑学》作业(2)参考答案

一、填空(10 分)

1、在三段论的第四格中,中项M在大前提中处于谓项的位置,在小前提中处于主项的位置。

2、依照性质判定词项周延性的规定,特称判定的主项差不多上不周延的,确信判定的谓项差不多上不周延的。

3、若一个充分条件假言判定“假如P,那么q”的值为假,则那个充分条件假言判定的前件P的值一定是确实,而后件q的值一定是假的。

4、依照简单规范模态判定间的对当关系,禁止P与承诺非P之间具有差等关系;必须P与承诺非P之间是矛盾关系。

5、在下列三段论形式中填入适当的符号,使之成为一个有效的三段论形式:

M(E)P

S(A)M

S E P

二、单项选择(20分)

1、“P或者q”与“只有P,才q”这两个判定形式,它们含有(D)

A、相同的逻辑常项,相同的逻辑就项;

B、不同的逻辑常项,相同的逻辑就项;

C、相同的逻辑常项,不同的逻辑就项;

D、不同的逻辑常项,不同的逻辑就项。

2、“没有贪污罪不是有意犯罪的”这一判定的逻辑形式为(A)

A、SAP;

B、SEP;

C、SIP;

D、SOP。

3、下列对概念的限制中,正确的是(B)

A、把“民法”限制为“法律”;

B、把“犯罪”限制为“有意犯罪”;

C、把“法院”限制为“法官”;

D、把“中国”限制为“北京”。

4、“宪法确实是国家的法律”这句话作为定义,则(A)

A、犯了“定义过宽”的逻辑错误;

B、犯了“定义过窄”的逻辑错误;

C、犯了“以比喻代定义”的逻辑错误;

D、遵守了各项定义规则,没有逻辑错误。

5、下列对概念间的关系中,属于非传递关系的是(D)

A、真包含于关系;

B、真包含关系;

C、全同关系;

D、全异关系。

6、下列文字属于逻辑划分的是(C)

A、联言判定分为联言肢和联言联结项;

B、定义分为被定义项、定义项和定义联项;

C、不完全归纳推理分为简单枚举归纳推理、科学归纳推理和概率归纳推理;

D、模态判定分为真值模态词和基础判定。

7、依照简单真值模态判定间的对当关系,从“搜捕行动可能可不能成功”可必定推出(D)

A、搜捕行动必定会成功;

B、搜捕行动必定可不能成功;

C、搜捕行动可能会成功;

D、搜捕行动不必定会成功。

8、“所有法律是有阶级性的”和“有法律是有阶级性的”这两个判定之间具有(D)

A、反对关系;

B、下反对关系;

C、矛盾关系;

D、差等关系。

9、运用假言直截了当推理,从“假如小王参加,任务才能完成”能够推出(C)

A、假如小王参加,任务就能完成;

B、只有小王没参加,任务才没能完成;

C、假如任务完成,确实是小王参加了;

D、假如任务没完成,确实是小王没参加。

10、与“并非只有贪污,才犯罪”这一判定具有等值关系的是(C)

A、贪污,同时犯罪;

B、贪污,并未犯罪;

C、没贪污,却犯罪;

D、没贪污,同时没犯罪。

三、多项选择(10分)

1、下列各组概念中,具有属种关系的是(C 、D )

A 、“法院”和“审判庭”;

B 、“联合国”和“中国”;

C 、“法院”和“司法机关”;

D 、“法律”和“刑法”。

2、下列关系中,属于非包含于关系的是(A 、C 、D )

A 、交叉关系;

B 、真包含于关系;

C 、真包含关系;

D 、全异关系。

3、一个有效的第二格三段论,若其大前提是E 判定,则小前提能够是(A 、D )

A 、SAM ;

B 、SOM ;

C 、SEM ;

D 、SIM

4、以“必定非P ”为前提,能够必定推出(B 、D )

A 、必定P ;

B 、不必定P ;

C 、可能P ;

D 、不可能P 。

5、下列各种推理中,结论未超出前提的知识范畴的有(B 、D )

A 、完全归纳推理;

B 、科学归纳推理;

C 、假言推理;D

四、图示题(8分) 1

A 、物理学;

B 、自然科学;

C 、宪法;

D

2、已知“所有A 是B ,有B 不是A ,有C 是B ,有C 不是B ,所有C 不是A ”,请用欧拉图表示出A 、B 、C 三个要概念间的关系。

五、简答(42分)

1、运用性质判定对当关系或判定变形直截了当推理,从“所有马克思主义者差不多上无神论者”能否推出以下结论?什么缘故?

(1)并非有的马克思主义者不是无神论者;

(2)所有无神论者是马克思主义者;

(3)有的无神论者是马克思主义者。

例(1)能够推出:是性质判定对当关系的推理,前提是:SAP ,结论是:并非SOP ,两者是矛盾关系。

例(2)不能推出:这是换位法,从SAP 不能推出PAS ,因为P 在前提中不周,而在结论中周延了。

例(3)可能推出:这是换位法,从SAP 可能推出PIS 。

2、“火灾的发生或者是自然起火,或者是人为因素造成的。现已了解到,这次火灾中确实发生过自然起火,因此,人为因素能够排除。”这一推理属于何种推理?是否正确?什么缘故?

这是相容选言推理。错误。缘故:违反了“确信一部分选言肢,则不能否定另一部分选言肢”的规则,犯了“由确信一部分选言肢,进而否定另一部分选言肢”的逻辑错误。

3、“诈骗行为是违法行为,李某的行为不是诈骗行为,因此,李某的行为不是违法行为。”这一推理属于何种推理?是否正确?什么缘故?

这是三段论。错误。缘故:大项P 在前提中不周延,在结论中周延了,犯了大项不当周延的错误。

4、“只有精神上没有缺陷的人,才能充当法庭证人;李某精神上没有缺陷,因此,他能充

当法庭证人。”这一推理属于何种推理?是否正确?什么缘故?

这是必要条件假言三段论推理。错误。缘故:这是否定后件式,违反了“确信前件不能确信后件”的规则,犯了“从确信前件到确信后件”的逻辑错误。

5、“假如被告是有意犯罪,那么,应受到刑罚处罚。某甲不是有意犯罪,因此,某甲不应受到刑罚处罚。”这一推理属于何种推理?是滞正确?什么缘故?

这是充分条件假言三段论推理。错误。缘故:这是否定前件式,违反了“否定前件不能否定后件”的规则,犯了“从否定前件到否定后件”的逻辑错误。

6、同时确信“甲和乙都不是犯罪”和“或者甲是罪犯,或者乙是罪犯。”两个判定为真或为假,是否违反逻辑差不多规律?若违反,则违反了什么规律?什么缘故?

违反了逻辑差不多规律。前者违反了不矛盾律,后者违反了排中律。缘故:一个是联言判定,逻辑形式是非p∧非q,真值情形是:假、假、假、真,一个是相容选言判定,逻辑形式是p∨q,真值情形是:真、真、真、假,两者是矛盾关系,对两个是矛盾关系的判定,同时确信为真是违反了不矛盾律,同时确信是假,则是违反了排中律。

六、表解题(10 分)

1、运用真值表判定A和B两个判定之间是否具有等值关系。

A、并非假如背熟了逻辑规则,就能解决逻辑问题。

B、背熟了逻辑规则,但不能解决逻辑问题。

假如设“背熟了逻辑规则”为P;

设“能解决逻辑问题”为q;则A的逻辑形式为:并非p→q;

B的逻辑形式为:p∧-q。

代入真值判定二者是否具有等值关系:

以上真值表的情形说明:等值。

《法律逻辑学》作业(3)参考答案

一、填空(10分)

1、在“所有犯罪嫌疑人差不多上罪犯”这一判定中,从项的周延性方面看,“犯罪嫌疑人”是周延的,“罪犯”是不周延的。

2、性质判定AEIO中,主谓项都不周延的是I,主项不周延谓项周延的是O。

3、假如一个必定条件假言判定“只有P,才q”是假的,则那个必要条件假言判定的前件P 一定是假的,而后件q一定是确实。

4、运用假言易位推理,由“假如甲是罪犯,那么乙也是罪犯”,能够推出p→q由“只

q←p;

有具备作案时刻,才能作案”,能够推出。q←p

p→q。

5、在下列三段论形式中填入适当的符号,使之成为一个有效的三段论形式:

M O P

(M)A(S)

S O P

二、单项选择(20分)

1、“好律师不差不多上名牌大学毕业的。”这一判定的逻辑形式是(D)

A、SAP;

B、SEP;

C、SIP;

D、SOP。

2、与“亚洲国家不差不多上进展中国家”有下反对关系的判定是(D)

A、亚洲所有的国家差不多上进展中国家;

B、亚洲有的国家不是进展中国家;

C、亚洲所有的国家都不是进展中国家;

D、亚洲有的国家是进展中国家。

3、已知“那个班有的学员是法官”假,则在那个判定中主项与谓项的外延关系为(D)

A、全同关系;

B、真包含于关系;

C、真包含关系;

D、全异关系。

4、下列概念关系中,属于反对称关系的是(B)

A、全同关系;

B、真包含于关系;

C、交叉关系;

D、全异关系。

5、已知P→q为假,则P和q的真值为(B)

A、P真同时q真;

B、P真同时q假;

C、P假同时q真;

D、P假同时q假。

6、下列推理中有效的是(D)

A、假如贪污,那么犯法;某甲没贪污,因此他没犯法;

B、假如贪污,那么犯法;某甲犯法,因此他贪污;

C、只有犯法,才应受法律制裁;某甲不应受法律制裁,因此他没有犯法;

D、只有犯法,才应受法律制裁;某甲应受法律制裁,因此他犯法。

7、“可能P”与“可能非P”之间具有(B)

A、反对关系;

B、下反对关系;

C、矛盾关系;

D、差等关系。

8、复合判定由(C)组成

A、主项和谓项;

B、前件和后件;

C、肢判定和联结项;

D、关系项与关系者项。

9、与“并非假如学好法律就能当法官”具有等值关系的是(C)

A、学好法律且能当法官;

B、没学好法律但能当法官;

C、学好法律但没能当法官;

D、没学好法律也没能当法官。

10、既确信“那个班的学生有些人是律师”真,又确信“那个班的学生有些人不是律师”真,则(B)

A、违反同一律;

B、违反不矛盾律;

C、违反排中律;

D、不违反逻辑差不多规律。

三、多项选择(10分)

1、当SEP为假时,其主项与谓项外延上具有(A、B、C)

A、交叉关系;

B、真包含关系;

C、真包含于关系;

D、全异关系。

2、三段论第一格的规则是(A、B)

A、大前提必须是全称判定;

B、大前提必须是确信判定;

C、前提必须有一个是否定判定;

D、结论必须是特称判定。

3、前提“只有到过现场,才能实施盗窃行为”分别加上下述前提中的(A、D),均可构成有效推理形式。

A、没有到过现场;

B、到过现场;

C、没有实施盗窃行为;

D、实施了盗窃行为。

4、以“不可能是张三作案”为前提,依照对当可推出(C、D)

A、不必定不是张三作案;

B、可能是张三作案;

C、可能不是张三作案;

D、必定不是张三作案。

5、归纳推理和演绎推理的区别表现在(A、C)

A、思维的进程不同;

B、前提与结论的联系性质不同;

C、结论与前提确信的范畴不同;

D、前提的真假不同。

四、图示题(8分)

1、请用欧拉力表示下列四个概念外延间的关系:

A、演绎推理;

B、充分条件假言三段论推理;

C、负判定等值推理;

D、归纳推理。

2

A与C全异,A,

B均真包含D,请用欧拉图表示出A、B、

C、D四个概念间的关系。

五、简答(42分)

1、运用对当关系或判定变形直截了当推理,从“有的司法干部是贪污腐败分子”能否推出以下结论?什么缘故?

(1)有的贪污腐败分子是司法干部

(2)并非所有的司法干部都不是贪污腐败分子

(3)有的非司法干部不是贪污腐败分子

例(1)能够推出:用换位法:前提是SIP,而结论是PIS,从SIP能够推出PIS;

例(2)能够推出:用性质判定对当关系,前提是SIP,而结论是并非SEP,依照矛盾关系,能够推出。

例(3)不能推出:因为此判定用符号来看是:非SOP,而SIP是不能用判定变形直截了当推理推出非SOP来的。

2、“凶手是到过案发觉场的,嫌疑人某甲是到过案发觉场的,因此嫌疑人某甲是凶手无疑。”这一推理属于何种推理?是否正确?什么缘故?

这是三段论。错误。缘故:中项M在前提中两次不周延,犯了中项两次不周延的错误。3、“只有熟知法律,才能做好律师工作‘小李熟知法律,因此,小李能做好律师工作。”这一推理属于何种推理?是否正确?什么缘故?

这是必要条件假言三段论推理。错误。缘故:这是确信前件式,违反了“确信前件不能确信后件”的规则,犯了“从确信前件到确信后件”的逻辑错误。

4、“那个审判结论错误的案件,或者是因为依据的法律条文有误,或者是因为遗漏了某些证据。那个审判结论错误的案件是因为依据的法律条文有误,因此,不是因为遗漏了某些证据。”这一推理属于何种推理?是否正确?什么缘故?

这是相容选言推理。错误。缘故:违反了“确信一部分选言肢,则不能否定另一部分选言肢”的规则,犯了“由确信一部分选言肢,进而否定另一部分选言肢”的逻辑错误。

5、同时确信“假如遵守法纪,那么是一个合格的好公民”与“某人遵守法纪但不是合格的好公民”这两个判定的同真或同假,是否违反一般逻辑差不多规律?什么缘故?

违反了逻辑差不多规律。前者违反了不矛盾律,后者违反了排中律。缘故:一个是充分条件假言判定,逻辑形式是p→q,真值情形是:真、假、真、真,一个是联言判定,逻辑形式是p∧非q,真值情形是:假、真、假、假,两者是矛盾关系,对两个是矛盾关系的判定,同时确信为真是违反了不矛盾律,同时确信是假,则是违反了排中律。

6、“假如司法机关不公平执法,那么就得不到人民群众的信任;某地司法机关得不到人民群众的信任,因此,该地的司法机关一定不公平执法。”这一推理属于何种推理?是否正确?什么缘故?

这是充分条件假言三段论推理。错误。缘故:这是确信后件式,违反了“确信后件不能确信前件”的规则,犯了“从确信后件到确信前件”的逻辑错误。

六、表解题(10 分)

1、运用真值表判定A和B两个判定之间是否具有等值关系。

A、并非只有李某犯罪,王某才犯罪。

B、李某不犯罪但王某犯罪。

假如设“李某犯罪”为P;

设“王某犯罪”为q,如何用真值表判定二者关系?

则A的逻辑形式为:并非p←q;

B的逻辑形式为:非p∧q。

真值表情形说明两个判定:等值。

《法律逻辑学》作业(4)参考答案

一、填空(10分)

1、在“假如P,那么q”中,逻辑常项是“假如……那么……”,变项是P、q。

2、性质判定换质法推理,由SEP能推出SA非P,由SIP推出SO非P。

3、假如P真q假,则P→q为假;P∨q为真。

4、在论证过程中,假如违反“论据必须是真实判定”的规则,就会犯虚假论据或预期理由的逻辑错误。

5、在下列三段论形式中填入适当的符号,使之成为一个有效的三段论形式:

P I M

M(A)S

S(I)P

二、单项选择(20分)

1、“人民是历史的主人“这一语句的”人民“属于(A)

A、集合概念;

B、非集合概念;

C、负判定;

D、空概念。

2、“红”与“白”两个概念外延之间的关系是(D)

A、属种关系;

B、交叉关系;

C、矛盾关系;

D、反对关系。

3、“没有一个事物是静止不变的”这一判定的逻辑形式是(A)

A、SAP;

B、SEP;

C、SIP;

D、SOP。

4、以“PEM”、“MAS”为大前提进行三段论推理,能够推出(D)

A、SAP;

B、SEP;

C、SIP;

D、SOP。

5、下列各组概念依据箭头所示的推演关系,属于正确限制的有(C)

A、法院→刑事审判庭→法官;

B、法官→刑事审判庭→法院;

C、司法机关→法院→人民法院;

D、人民法院→法院→司法机关

6、与“并非所有犯罪都不是过去时失犯罪”等值的判定是(C)

A、所有犯罪差不多上过失犯罪;

B、所有犯罪都不是过失犯罪;

C、有些犯罪是过失犯罪;

D、有些犯罪不是过失犯罪。

7、假如既否定SAP,又否定SOP,则(A)

A、违反同一律的要求;

B、违反不矛盾律的要求;

C、违反排中律的要求;

D、不违反一般逻辑差不多规律。

8、在性质判定中,主谓项都周延的是(B)

A、全称确信判定;

B、全称否定判定;

C、特称确信判定;

D、特称否定判定。

9、“必定P”与“可能非P”之间具有(C)

A、反对关系;

B、下反对关系;

C、矛盾关系;

D、差等关系。

10、类比推理和简单归纳推理的相同点是(D)

A、从个别到一样;

B、从个别到个别;

C、前提包蕴结论;

D、结论不一定是可靠的。

三、多项选择(10分)

1、假如有S是P,那么S与P可能具有(C、D)

A、全称关系;

B、真包含于关系;

C、真包含关系;

D、交叉关系。

2、依照性质判定的对当关系,从“并非有些自学成才者淡是通过刻苦努力的”能够推出(A、

C、D)

A、所有的自学成才者差不多上通过刻苦努力的;

B、所有的自学成才者都不是通过刻苦努力的;

C、有些自学者是通过刻苦努力的;

D、并非所有成才者都不是通过刻苦努力的。3、以“假如努力学习,就有期望获得好成绩”为前提,进行有效的充分条件假言直言推理,

其小前提能够是(A 、D )

A 、没有期望获得好成绩;

B 、不肯去努力学习;

C 、期望获得好成绩;

D 、努力学习。 4、当P →q 为假时,下列判定形式中取值为确实有(A 、C ) A 、P ∨q ;B 、P ∧q ;C 、P ←q ;D 、P ←→q 。

5、科学归纳推理和简单枚举归纳推理是的区别在于(B 、C 、D )

A 、前者属必定性推理,后者属或然性推理;

B 、二者推理的依照不同;

C 、二者对前提数量的要求不同;

D 、二者结论的可靠程度不同。 四、图示(8分)

1、请用欧拉图表示下列概念外延间的关系:

A 、农村;

B 、农民;

C 、共产党员;

D 、劳动榜样。

2、已知“A 与B 全异,D 与AB 交叉,C 真包含于B ,且与D 全异”,请用欧拉图表示出A 、B 、C 、

五、简答(1、运用性质判定对当关系或判定变形直截了当推理,从“有的工人是青年”能否推出以下结论?什么缘故?

(1)有的专门青年不是工人 (2)并非所有工人不是青年 (3)有的青年是工人

例(1)不能推出:因为此判定用符号来看是:非SOP ,而前提中是SIP ,SIP 是不能用判定变形直截了当推理推出非SOP 来的。

例(2)能够推出:此判定是并非SEP ,两者是等值的。

例(3)能够推出:此判定是IPS ,用换位法,从SIP 可推出IPS 。 2、“小王学习成绩差,或是因学习不刻苦,或是因学习方法不得当;已知小王学习不刻苦,因此,小王学习成绩差,不是因为学习方法不得当。”这一推理属于何种推理?是否正确?什么缘故?

这是相容选言推理。错误。缘故:违反了“确信一部分选言肢,则不能否定另一部分选言肢”的规则,犯了“由确信一部分选言肢,进而否定另一部分选言肢”的逻辑错误。 3、“贪污罪是有意犯罪,失火罪不是贪污罪,因此失火罪不是有意犯罪。”这一推理属于何种推理?是否正确?什么缘故?

这是三段论。错误。缘故:大项P 在前提中不周延,在结论中周延了,犯了大项不当周延的错误。

4、“假如大量提取地下水,地下水位就会下降;那个地区的地下水位差不多下降,因此该地区一定是大量提取了地下水。”这一推理属于何种推理?是否正确?什么缘故?

这是充分条件假言三段论推理。错误。缘故:这是确信后件式,违反了“确信后件不能确信前件”的规则,犯了“从确信后件到确信前件”的逻辑错误。

5、“只有犯了罪,才会受到刑罚的处罚;那个被告犯了罪,因此,那个被告会受到刑罚处罚。”这一推理属于何种推理?是否正确?什么缘故?

这是必要条件假言三段论推理。错误。缘故:这是确信前件式,违反了“确信前件不能确信后件”的规则,犯了“从确信前件到确信后件”的逻辑错误。

6、在某盗窃案的侦破过程中,甲、乙、丙、丁都有作案嫌疑,后来进一步查明:

(1)假如甲和乙差不多上作案人,则丙不是作案人;

(2)只有乙是作案人,丁才是作案人;

(3)甲和丙差不多上作案人。

问:乙和丁是否是作案人?试证明之。

不是。理由:

(4)由(3)运用联言推理分解式可得:甲是作案人,丙是作案人;

(5)由(1)和(4)运用充分条件假言推理否定后件式得:并非甲和乙都作案;

(6)由(5)运用联言判定的负判定的等值判定得:或甲不是作案人,或乙不是作案人;(7)由(4)和(6)运用相容选言推理否定确信式得:乙不是作案人;

(8)由(2)和(7)运用必要条件假言推理否定前件式得:丁不是作案人;

(9)由(7)和(8)得乙和丁都不是作案人。

六、表解题(10分)

1、运用真值表判定A和B两个判定之间具有等值关系。

A、并非小张和小李都考上了大学;

B、或者小张没考上大学,或者小李没考上大学。

假如设“小张考上大学”为P;

设“小李没考上大学”为q,

则A的逻辑形式为:并非p∧q;

B的逻辑形式为:非P∨非q。

以上真值表情形说明:等值。

法律逻辑学试题及答案(经典)

法律逻辑学试题及答案 1 一、填空题 1,在"有的犯罪不是故意的"这一性质判断中的逻辑常项是(有的……不是……),逻辑变项是(犯罪,故意). 2,一个充分条件假言判断,只有当前件(真)而后件(假)_时,它才是假的;在其它情况下,它都是真的. 3,普通逻辑基本规律有(同一律),(不矛盾律)和(排中排). 4,在"刑法就是规定犯罪和刑罚的法律"这一定义中,被定义项是(刑法),种差是(规定犯罪和刑罚),邻近属概念是(法律). 二,单项选择题 1," (1) (3) 2, (1)所有的 (3)有S是 3,"p→q" (1)p∧ (3)p∨ p→g 4,与" (1)可能非 (3)必然非 5," (1) (3) 6," (1) (3) 7," (1) (3) _______ 8,"p∨g"的等值判断(3) _______?????????????______ (1)p→g???????????(2)p∨g ____ (3)p∧g???????????(4)p→g 9,当:"所有S是P"与"有的S是P"均是假时,则S与P在外延上的关系是(2) (1)反对关系????(2)差等关系 (3)矛盾关系????(4)下反对关系 10,当p假q假时,下列判断形式为真的是(3)

(1)p∧q???????(2)p∨q (3)p→q??????(4)p∧q 三,问答题 1,同一律内容和要求是什么? 答:同一律的基本内容是在同一思维过程中,每一思想都与其自身保持同一. 普通逻辑所说的"同一思维过程",是指同一时间,同一关系,同一思维对象三个方面的"三同一"的思维过程。 同一律的公式:A是A. "A"表示任何一个思想,它可以是概念,也可以是判断. 同一律的要求是:在同一思维过程中,每一思想A必须保持自我的同一性和确定性。 2, 前提, 第一, 第二, 第三, 3, 答:第一, 第二, 第三, 第四, )对象表1, 2, 3, 五,指出下列推理的种类和逻辑结构,说明其是否正确.如果不正确,指出其违反的逻辑规则和所犯的逻辑错误是什么 1、所有的律师都是知识分子,所有的教师都是知识分子,所以有的教师是律师。 是三段论。不正确.因违反"中项在前题中必须至少周延一次"的规则,犯"中项不周延"的逻辑错误。(或答:违反第二格三段论关于"两个前提中必有一个是否定判断"的规则。) 2,凡贪污罪都是故意犯罪,凡放火罪都不是贪污罪,所以,凡放火罪都不是故意犯罪。 是三段论。不正确.因为违反"前提中不周延的大项或小项,在结论中也不得周延"的规则,犯"大项不当周延"的逻辑错误。(或答:违反第一格三段论关于"小前提必须是肯定判断"的规则。) 3,凡盗窃罪都是侵犯财产罪,凡盗窃罪都是故意犯罪,所以,凡故意犯罪都是侵犯财产罪。

法律逻辑学作业答案

一、填空题 1、“P或者q”的逻辑常项是或者,变项是 p,q 。 2、任何逻辑形式都是由(逻辑常项)和(变项)两部分组成,•逻辑形式性质的不同是由(逻辑常项)决定的。 3、(单独)概念不能限制和划分。(哲学范畴)的外延最广,不能再进行概括。 4、概念的(内涵)和(外延)是概念的两个逻辑特征。在属种概念之间两特征存在着(反变)关系。这个关系是对概念进行(限制)和(概括)的逻辑根据。 5、实质定义主要方法是(属加种差)定义方法。 6、性质判断由(主项)、(谓项)、(联项)和(量项)四部分组成,按质不同,分为(肯定)和(否定);按照量的不同,•可分为(全称)、(特称)和(单称)。性质判断的六种形式可用符号分别表示为(SAP)、(SEP)、(SIP)、(SOP)、(SaP)、(SeP)。 7、根据性质判断之间的对当关系,A与E之间,一个真,则另一个必(假);一个假,则另一个(真假不定)。I取值为假时,•O必(真)•;•O取值为真时,•I(可真可假)。差等关系之间,上位判断(真),则下位判断必真;下位判断假,则上位判断(假)。 8、运用性质判断变形的直接推理,SAP可换位为(PIS)•,•SEP应换质为(SA),对SOP先换质,再换位应得(IS)。 二、单项选择题 1、诉讼法是从司法程序方面为保证实体法正确实施,而规定诉讼程序的法律的总称。包括刑事诉讼法、民事诉讼法、行政诉讼法。这段文字对“诉讼法”的概念是如何说明的?( 2 ) ①仅从内涵方面②先从内涵,再从外延方面 ③仅从外延方面④先从外延,再从内涵方面 2、“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中“公民”这个概念属于…………………………( 3 ) ①单独概念②负概念③集合概念④非集合概念 3、“工业企业”与“股份制企业”这两个概念的外延具有…………………………( 3 ) ①全同关系②真包含关系③交叉关系④反对关系4、“宪法是国家的法律”。此定义的错误在于………………………………( 1 ) ①定义过宽②定义过窄③循环定义④同语反复

法律逻辑学平时作业参考答案

《法律逻辑学》平时作业参考答案 《法律逻辑学》平时作业(一)参考答案 一、填空题 1、任何逻辑形式都是由逻辑常项和变项两个部分组成的,逻辑形式的不同是由逻辑常项的不同决定的。 2、p∨q的逻辑常项是或者,变项是p、q 。 3、“所有S不是P。”这个命题形式的逻辑常项是所有---不是---。逻辑变项是s、p。 4、“如果某甲犯了杀人罪,则某甲应受法律制裁。”这一命题逻辑形式是如果p那么q。其中,逻辑常项是如果-----那么,逻辑变项是p、q 。 5、任何词项都有两个逻辑特征,即内涵和外延。 6、对词项进行限制和概括的逻辑根据是词项内涵和外延间的反变关系。 7、单独词项不能限制和划分。 8、在真包含关系中,外延大的那个词项叫做属词项,外延小的那个词项叫做 种词项。 9、在“刑法就是规定犯罪和刑罚的法律”这个定义中,被定义项是刑法,种差是 规定犯罪和刑罚,邻近的属词项是法律。 10、任何—个直言命题都是由主项、谓项、量项、联项四个部分组成的。 11、主项与谓项均周延的直言命题的逻辑形式是SEP ,主项与谓项均不周延的直言命题的逻辑形式是SIP 。 12、直言命题的主项S和谓项P在外延上可能有同一、包含于、包含、交叉、全异五种关系。 13、一个直言命题的谓项不周延,则这个命题的质是肯定联项;一个直言命题的主项周延,则这个命题的量是全称(单称) 。 14、根据有关推理规则,O 命题不能换位,I 命题不能换质位。 15、对SAP命题换质,其结论是SE非P ;对SAP命题换位,其结论是PIS 。 16、将“有的律师不是共产党员”换质,其结论是有的律师是非共产党员;再将所得结论换位为有非共产党员是律师。其推演的逻辑形式用公式表示为 SOP—SI非P-—非PIS。 17、将“犯罪行为是具有社会危害性的行为。”换质,其结论犯罪行为不是不具有社会危害性的行为;将其结论再进行换位,其结论是有的不具有社会危害性的行为是犯罪行为。 18、如果SEP取值为真,则SIP取值为假、SOP取值为真、SAP取值为假。 19、根据直言命题对当关系,如果SEP假,则SAP 真假不定、SIP真、 SAP 真假不定。 20、当SEP和SOP都假时,则S和P的外延之间具有全同和真包含于关系。 二、单项选择题 1、“历史上先后产生的国家有奴隶制国家、封建制国家、资产阶级国家、无产阶级国家,无论何种类型的国家都是阶级专政的工具。”这里对“国家”这个词项是从( 4 )来说明的。 (1)仅从内涵方面(2)仅从外延方面 (3)先从内涵,再从外延方面(4)先从外延,再从内涵方面 2、词项与语词的关系是( 3 )。 (1)所有的语词都是表达词项 (2)所有的语词都不表达词项 (3)所有的词项都要通过语词来表达 (4)有的词项不通过语词来表达 3、“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中,“民”这个词项属于( 1 )

法律逻辑学练习及参考答案

法律逻辑学练习一 一、填空 1.概念是反映事物本质属性的___思维形式_____________。 6.划分是揭示概念__外延__________的逻辑方法。 7.定义是揭示概念____内涵________的逻辑方法。 12.性质判断有___质________和____量________两个方面。 20. “SAP”判断换位后得__PIS_____判断。 二、单项选择 3.如果C概念是A与B两个的属概念,并且所有A不是B,A 与B的外延之和等于C的外延,则A与B 之间的关系是()。 A. 交叉关系 B.反对关系 B. C.矛盾关系 D.真包含于关系 6.把“企业管理就是对企业进行管理”这句话作为“企业管理”的定义,所犯的逻辑错误是()。 A.定义过宽 B.定义过窄 C.循环定义 D.同语反复 10.“所有的商品都是有使用价值的”为前提进行换位法直接推理,推出的结论是()。 A.有使用价值的是商品 B.没有使用价值的是商品 C.有的有使用价值的是商品 D.有的有使用价值的不是商品 三.双项选择 1.“贪污罪是侵犯财产罪”这句话中“侵犯财产罪”这个概念属于()()。 A.集合概念 B.非集合概念 C.单独概念 D.普遍概念 2.违反“划分必须是相应对称”这一规则,所犯的错误是()()。 A.多出子项 B.划分不全 C.子项相容 D.混淆根据 4.“国家就是资产阶级统治无产阶级的工具,国家可分为资本主义国家和社会主义国家”这段话所包含的逻辑错误是()()。 A.定义过宽 B.定义过窄 C. 多出子项 D.划分不全 5.“杀人罪就是非法地剥夺他人生命的行为”这个定义是()()。 A.正确的 B.错误的 C.犯了“定义过宽”的错误 D.犯了“定义过窄”的错误 四 1.“反革命罪”、“杀人罪”、“渎职罪”、“犯罪”这一组概念中,包括有()。 A.全同关系 B.真包含关系 C.真包含于关系 D.交叉关系 E.反对关系 2.“中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这一判断的主、谓项是()。 A.单独概念 B.普遍概念 C.集合概念 D.非集合概念 E.肯定概念 3.下列各组概念中A真包含于B的有()。 A.(A)三段论,(B)间接推理 B.(A)性质判断,(B)简单判断 C.(A)判断,(B)推理 D.(A)联系判断,(B)复合判断 E.(A)定义,(B)逻辑方法 五.表解题 1.用欧拉图表示下列概念外延之间的关系。 A.合法行为 B.不合法行为 C.盗窃行为 D.行为 2.作出下面判断的欧拉图。

(2022更新)最新电大国家开放大学《法律逻辑学》教学考一体化网考形考作业试题及答案

(2022更新)最新电大国家开放大学《法律逻辑学》教学考一体化网考形考作业试题 及答案 正确答案:普遍概念2.“任何改革者不是思想僵化的,有些干部是改革者,所以有些干部不是 思想僵化的”。此推理的逻辑形式是() 正确答案:所有M不是P,有些S是M,所以有些S不是P3.如果有的A是B,并且有的A不是B, 则A于B的外延关系是()。 正确答案:交叉关系4.下列依据属种关系概念间内涵与外延来明确概念的逻辑方法是()。 正确答案:限制5.主谓项相同,而量项与联项均不相同的两个性质判断之间的关系是()。 正确答案:矛盾关系6.下列对概念的概括正确的是() 正确答案:反证法——间接证明7.“不动产”这一负概念的论域是()。 正确答案:财产8.“中国人是不怕死的,奈何以死惧之”中的“中国人”这一概念属于()。 正确答案:集合概念9.“树分为树枝、树叶、树根、树茎“这一划分是()。 正确答案:错误的划分10.思维的逻辑形式之间的区别,取决于() 正确答案:逻辑常项11.“建筑是凝固的音乐“这一定义是()。 正确答案:犯了“以比喻代定义“的逻辑错误12.如果A是划分母项,则根据划分规则,A不可 以是()。 正确答案:或然的14.“儿童是祖国的花朵”这句话作为定义的错误是()。 正确答案:以比喻代定义15.若“有A是B“、“有A不是B“、“有B是A“、“有B不是 A“均真,则A与B()。 正确答案:交叉关系16.“如果被教唆的人没有犯被教唆的罪,那么对于教唆犯,可以从轻处罚”是一个()。 正确答案:充分条件假言判断17.普通逻辑研究推理,主要研究()。 正确答案:概括和限制都错19.“这个抢劫犯一定是李鹏”是()。

《法律逻辑学》练习题及答案

1 1、“没有哪一个大国的衰落是由一种原因造成的”,该语句表达性质命题中的( 全称否定 )命题;从逻辑结构方面看,其逻辑常项是( 所有……不是…… );从词项周延情况看,其主项和谓项是( 都周延的 )。 2、“甲班至少一半的同学是共青团员”,这个命题的主项是( 同学 ),量项是( 有的 ),它属于性质命题中的( 特称肯定 )命题。 3、x 与y 有M 关系,若y 与x 一定没有M 关系,则M 是( 反对称 )关系。 4、根据对当关系,若命题“所有否定命题的谓项是不周延的”为真,则与之具有相同逻辑变项的命题( 有的否定命题的谓项不是不周延的 )必假。 5、“这块金属是能导电的”与“这块金属是不能导电的”之间具有( 矛盾 )关系。 “李某是小学生”与“李某是中学生”之间具有( 反对 )关系。 6、若“任何一项监管制度都不是完美的”为真,则“监管制度”与“完美的”之间具有( 全异 )关系。 7、“有的杀人犯不是成年人”换质后可推出其隐含的命题为( 有的杀人犯是未成年人 )。 8、“所有犯罪都是非法行为”换位后可推出的命题为( 有些非法行为是犯罪 )。 二、单项选择题 1、在性质命题中,逻辑形式相同是指( ④ )相同。 ①主项和谓项 ②主项和量项 ③谓项和联项 ④量项和联项 2、性质命题主项与谓项的周延情况,取决于它的( ① )。 ①逻辑常项 ②逻辑变项 ③语言形式 ④客观实际 3、若“所有P 是S ”和“有的S 不是P ”均真,则S 与P 之间具有( ③ )关系。 ①全同 ②交叉 ③S 真包含P ④S 真包含于P 4、若“这本书是小说书”假,则( ③ )。 ①“这本书是日文词典”真 ②“这本书是英文词典”真 ③“这本书不是小说书”真 ④“这本书是地理书”假 5、当SEP 假而SOP 真时,则S 与P 之间的外延关系可能是( ③ )。 ①全同关系或交叉关系 ②真包含关系或真包含于关系 ③真包含关系或交叉关系 ④真包含于关系或交叉关系 6、根据性质命题的相关知识,从S _ AP 出发能推 出( ④ )。 ①SAP ②SEP ③SIP ④SOP 7、下列命题中,主项和谓项不都周延的有( ① )。 ①占空气五分之一的氧气不是不必要的 ②没有一个人是十全十美的 ③没有任何问题是可以解决得天衣无缝的 ④微生物并不都微小 8、几位教官谈论甲班的军训射击成绩。 张教官:“这次军训时间太短,这个班没有谁的射击成绩会是优秀。” 孙教官:“不会吧,有几个人以前训练过,他们的射击成绩会是优秀。” 周教官:“我看班长就能打出优秀成绩。” 若三位教官中只有一人说对,则可推出( ① )。 ①全班所有人的射击成绩都不是优秀 ②班里有人的射击成绩是优秀 ③班长的射击成绩是优秀 ④班长的射击成绩不是优秀 三、多项选择题 1、下列概念间的关系中,属于反对称关系的有( ②③ )。 ①同一关系 ②属种关系 ③种属关系 ④交叉关系 ⑤全异关系 2、若SAP 假且SOP 真,则S 与P 具有( ③④⑤ )关系。 ①全同 ②真包含于 ③真包含 ④交叉 ⑤全异 3、对“小李是转业军人”和“小李不是转业军人”这两个性质命题,下述说法错误的有( ①②④⑤ )。 ① 不能同真,可以同假 ②不能同假,可以同真 ③不能同真,不能同假 ④必然同真,必然同假 ⑤可以同真,可以同假 4、以“所有基本粒子都有内部结构”为前提,不能推出( ③⑤ )。 ①基本粒子不是没有内部结构的 ②有内部结构的不都是基本粒子 ③基本粒子不是有内部结构的 ④有内部结构的通常是基本粒子 ⑤没有内部结构的是基本粒子 5、若概念S 与概念P 之间具有从属关系,则( ②③④ )。 ①SAP 真 ②SAP 真假不定 ③SEP 假 ④SIP 真 ⑤SOP 真 6、下列命题中,主项、谓项不都周延的有( ①③④⑤ )。 ①并不是人人都有这样的机会 ②没有哪一个犯罪分子能侥幸逃脱 ③几乎所有同学都通过了这次考试 ④甲班1/3以上的同学报考了研究生 ⑤经营者提 供欺诈性服务的都应给予消费者双倍赔偿 7、下述对特称量项“有的”的解释中,错误的( ①②④⑤ )。 ①仅仅有一个 ②至多有一个 ③至少有一个 ④不只有一个 ⑤有且只有一个 8、若“这个单位已发现有育龄职工违纪超生”为真,则下述三个断定中,不能确定其真假的是( ①② )。 a .这个单位没有育龄职工不违纪超生 b .这个单位有的育龄职工未违纪超生 c .这个单位所有的育龄职工都未违纪超生 ①a ②b ③a 和c ④b 和c ⑤a 、b 和c

《法律逻辑学》练习题及解析

《法律逻辑学》练习题一及解析 一、填空题 1、根据概念反映的对象是否为集合体,“犯罪集团”属于( 集合)概念。 2、根据概念反映的对象是否具有某种属性,“不正当防卫”是( 否定)概念。 3、从概念之间的关系来看,“联合国”与“美国”具有( 全异)关系;“植物”与“昆虫”具有( 全异)关系;“小说家”与“作家”具有( 真包含于(种属))关系;“普遍概念”与“实体概念”具有( 交叉)关系;“宪法”与“国家的根本大法”具有( 全同(同一) )关系;“正当防卫”与“防卫过当”具有( 全异)关系。 4、“西安人”(a)与“在西安工作的人”(b)这两个概念之间的关系可用欧拉 图表示为( )。 5、定义是揭示概念( 内涵)的逻辑方法,由( 被定义项)、( 定义项)和( 定义联项)这三部分组成。 6、“法官是宣讲国家法律的嘴巴”这一语句,若被视为“法官”这一概念的实质定义,则违反了( 定义项必须是清楚确切的科学概念)规则,犯了( 以比喻代定义)的逻辑错误。 7、从明确概念的角度看,“人文书店的书很多,有工具书、教学辅导书、辞典、期刊、杂志及励志方面的书、体育报刊、电脑方面的书刊等”。这一议论作为划分违反了( “同一次划分中必须依据同一个划分标准”和“各子项的外延必须互相排斥、相互构成全异关系”)的规则,犯了(“多标准划分”和“子项相容”)的逻辑错误。 8、任一正确的划分,所划分出的任一概念与被划分的概念之间的外延关系,必须是( 真包含于(或“种属”) )关系。 二、单项选择题 1、“书不可不读”中的“书”是( ①)。 ①单独概念②普遍概念③属性概念④复合概念 2、“中国500万以上人口的城市”这一概念是( ④)。 ①否定概念②简单概念③单独概念④普遍概念 3、若A的部分外延与B的全部外延相同,则概念A就是概念B的( ①)。 ①属概念②种概念③交叉概念④矛盾概念 4、“中国”(a)、“西安市”(b)、“西安理工大学”(c),这三个概念可用欧拉图表示为( ②)。

《法律逻辑学》作业参考答案

《法律逻辑学》作业参考答案 一、填空(10分) 1、在三段论的第三格中,中项M在大前提中处于主项的位置,在小前提中处于主项的位置。 2、依照性质判定词项周延性的规定,全称判定的主项差不多上周延的,否定判定的谓项差不多上周延的。 3、若一个推理正确,则必须同时具备两个条件,即推理的前提正确,推理的形式有效。 4、依照简单真值模态判定间的对当关系,必定P与可能P之间具有差等关系;可能P与可能非P之间具有下反对关系。 5、在下列三段论形式中填入适当的符号,使之成一个有效的三段论形式: M I P M(A)S S(I)P 二、单项选择(20分) 1、“p要么q”与“p同时q”这两个判定形式,它们含有(C)。 A、相同的逻辑常项,相同的逻辑变项; B、相同的逻辑常项,不同的逻辑变项; C、不同的逻辑常项,相同的逻辑变项; D、不同的逻辑常项,不同的逻辑变项。 2下列各句属于逻辑划分的是(B) A、选言判定分为选言肢和选言联结项; B、假言直截了当推理分为假言易位推理、假言换质推理和假言易位换质推理; C、规范榜样判定分为规范榜样词和基础判定; D、反对分为被反对的论题、用以反对的论据和用以反对的论证方式。 3、“没有一个腐败分子不应受到法律的惩戒”这一判定的逻辑形式为(A) A、SAP; B、SEP; C、SIP; D、SOP 4、“中国人民解放军是祖国的万里长城”作为定义,则(A) A、犯了“以比喻代定义”的逻辑错误; B、犯了“定义过窄”的逻辑错误; C、犯了“定义过宽”的逻辑错误; D、遵守了各项定义规则,没有逻辑错误。 5、下列对概念的概括中,正确的是(B) A、把“律师”概括为“先进律师”; B、把“刑法”概括为“法律”; C、把“中级人民法院”概括为“高级人民法院”; D、把“判定”概括为“推理”。 6、下列概念间的关系中,属于不相容关系的是(D) A、交叉关系; B、全同关系; C、真包含关系; D、全异关系。 7、“所有的执法者差不多上公平的”和“有些执法者不是公平的”这两个判定间具有(C) A、反对关系; B、下反对关系; C、矛盾关系; D、差等关系。 8、运用假言直截了当推理,从“假如甲是杀人犯,那么乙不是杀人犯”能够推出(B) A、只有甲是杀人犯,乙才不是杀人犯; B、只有乙不是杀人犯,甲才是杀人犯; C、只有乙是杀人犯,甲才不是杀人犯; D、假如乙甲不是杀人犯,那么甲是杀人犯。 9、与“并非所有的被告差不多上有罪的”这一判定具有等值关系的判定是(C) A所有的被告差不多上有罪的;B、所有的被告都不是有罪的; C、有的被告不是有罪的; D、有的被告是有罪的。 10、与“并非假如人多,就占有真理”这一判定具有等值关系的判定是(A) A、人多,但不占有真理; B、人多,同时占有真理;

《法律逻辑学》平时作业及参考答案

《法律逻辑学》平时作业及参考答案 作业(一) 一、请指出下列判断的种类,并写出其逻辑形式1、工作不仅要有股 拚劲,而且还要注意方法。2、要么是他作案,要么是你作案,二者必居 其一。3、只有认识错误,才能改正错误。 二、指出下列定义或划分中所包含的逻辑错误是什么1、贪污不是合法行为。 2、贪污犯就是侵蚀、破坏社会主义大厦的蛀虫。 3、为了保证旅客的安全,铁道部门规定:严禁携带易燃品、爆炸品、腐蚀品、危险品、雷管、火药进站乘车。 三、下列推理属于何种推理?是否正确,如果不正确,请指出其违反 什么推理规则?犯什么逻辑错误? 1、凡作案人都有作案动机,他有作案动机;所以他是作案人。 2、凡盗窃罪都是侵犯财产罪,凡盗窃罪都是故意犯罪;所以,凡故 意犯罪都是侵犯财产罪。3、如果某甲是强奸犯,则某甲应受法律制裁; 某甲应受法律制裁;所以某甲是强奸犯。4、甲或者犯收受贿赂罪,或者 犯玩忽职守罪;某甲犯收受贿赂罪;所以某甲没犯玩忽职守罪。 5、任何法律行为或者是单方法律行为,或者是双方法律行为,或者 是共同法律行为;遗嘱法律行为是单方法律行为,所以,遗嘱法律行为不 是双方法律行为,也不是共同法律行为。6、所有因病死亡都是正常死亡;所以所有因病而死的都不是非正常死亡。四、下列议论各违反哪条普通逻

辑基本规律?犯什么逻辑错误?1、劳动创造财富,作家在辛勤劳动,所以,作家也在创造物质财富。 2、你对创建“平安”的建议是正确的,我完全同意。不过,你的建 议中有些地方是值得商榷的。 参考答案(一) 一、请指出下列判断的种类,并写出其逻辑形式1、联言判断,逻辑 形式:p→q2、不相容选言判断,逻辑形式:p要么q3、必要条件假言判断,逻辑形式:p→q。 二、指出下列定义或划分中所包含的逻辑错误是什么1、逻辑错误: 定义用否定联项。2、逻辑错误:以比喻代定义。3、逻辑错误:混淆根据、子项相容。 三、下列推理属于何种推理?是否正确,如果不正确,请指出其违反 什么推理规则?犯什么逻辑错误? 1、三段论,不正确,犯中项不周延的逻辑错误。 2、三段论,不正确,犯大项不当周延的逻辑错误。 3、充分条件假言推理,不正确,肯定后件并不必然肯定前件。 4、相 容选言推理,不正确,肯定后件不能肯定前件。5、不相容选言推理,正确。6、换质法直接推理,正确。 四、下列议论各违反哪条普通逻辑基本规律?犯什么逻辑错误?1、 违反同一律,犯混淆概念的逻辑错误。2、违反不矛盾律,犯自相矛盾的 逻辑错误。 作业(二)

《法律逻辑学》习题三答案

《法律逻辑学》习题三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 1、“儿童是祖国的花朵”这句话作为定义的错误是( C )。 A定义过宽B定义过窄C以比喻代定义D定义用否定联项” 2、“商品是劳动产品”这句话作为定义的错误是(A )。 A定义过宽 B定义过窄 C以比喻代定义 D同语反复” 3.在“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中“宪法”与“国家根本大法”之间是( D )。 A、属种关系 B、反对关系 C、交叉关系 D、同一关系 4、“法律可分为实体法、程序法和民事诉讼法”作为划分的错误是( D )。 A子项不B、分解C、多出子项D、子项相容 5、在“盗窃罪是侵犯财产罪”这一判断中,“盗窃罪”与“侵犯财产罪”两个概念外延之间是( A )。 A、属种关系 B、反对关系 C、交叉关系 D、同一关系 6、“人民法院可以化分为最高人民法院,高级人民法院和中级人民法院”作为划分的错误是( A )。 A、子项不全 B、多标准划分 C、分解 D、多出子项 7、在“有些伤害罪是过失犯罪”中“伤害罪”与“过失犯罪”之间是( C )。 A、属种关系 B、反对关系 C、交叉关系 D、同一关系 8、犯罪行为可以概括为( A ) A、非法行为B合法行为C有意识的行为 D丧失理智的行为 9、自愿与胁迫这两个概念之间是( B )。 A、包含关系 B、反对关系 C、交叉关系 D、同一关系 10、根据概念间的概括与限制的理论,律师可以限制为( B )。 A、青年人 B、青年律师 C、老年人 D、先进人物 11、在“有些伤害罪是过失犯罪”中,“伤害罪”与“过失犯罪”之间是( C )。 A、属种关系 B、反对关系 C、交叉关系 D、同一关系 12、“有的债权是超过诉讼时效的”是( C )。 A、全称肯定判断 B、单称肯定判断 C、特称肯定判断 D、单称否定判断 13、特称否定判断的符号表达形式是( D )。 A、SAP B、SEP C、SIP D、SOP 14、“所有正当防卫都不是犯罪行为”是( B )。

雍琦版《法律逻辑学》课后习题答案

雍琦版《法律逻辑学》课后习题答案 第二章 从申西方逻辑发展史来看,逻拝研究的兴起榔是同论辩的密联系的,都是为了如何正确有St地服务于论辩这个目的的。质言之,逻辑的出现就是为说理奠定基础的口从某种意爻上说,没有论辩的发展,就不可有逻辑科学的产生,也不可能有逻辑科学的发展。 2. M世纪后,逻辑料学是怎祥期看曲个根卒不冋旳方冋发展的? [解析]18世纪以后,为了克服宜时传统逻辑的某些不足以及丰雷帝发展传统逻辑的内容和方法,逻辑学朝着形式化和非形式化两个■宅全不同的方向前行。 一个亦向就是形式化的方向’这条道路是由德国数学家莱布尼茨所开辟的,中经乔治?布尔、德?摩根、弗雷格等一丸挾数学家的不疇努力,直到20世纪初,罗素和怀特海的《数学原理》间世,终于建丘起一个严密、完蔓的逻辑体系,即数理逻辑(亦称符号逻轉、现代逻辑)。数理逐辑以数学的方法研究逆辑问題,幷借助于数学中的形式化语言方法来进行研究。现代逻辑拉近了逻辑与数学之间的联系,与自然语言分道扬??,远离日常思维,它的直接研究对象变成了人工语言,它关心的是如何建梅形式系统,如何按照特定的规则来进行幷号操作“即仅仅着重于研究演绎推理,研究其中推理前提与结论之间的彩式关系。数理逻辑的基础是逻辑演算(命题演算和谓词演算),而眉,逐渐发展成公理集合论、证明论、递归函数论和模型论等主要寿分。 另一个方向,即非形式化的发履方向。18世纪末J9世纪初,康德和黑格尔等人对传统逻辑的不足进行了批判和反思,为克服传统逻辑只研究思维的形式,把思维形式与思维内容割裂的不足,他们提出了研究辩证思维的问题,从而开辟了辩证逻辑的研究道路。 20世纪70年代■鉴于现代運辑的纯形式化特征使得它越来越难以满足日常思维的实际需求,为了论证实践的需要,在北美兴起了一场迅速蔓延至全球并一直延续至今的“非形式這辑”运动,以解决实际论证的评估问题(J

法律逻辑学试题及答案

法律逻辑学试题及答案 试题1 一、填空题 1,在"有的犯罪不是故意的"这一性质判断中的逻辑常项是( ),逻辑变项是( ) . 2,一个充分条件假言判断,只有当前件( )而后件( )时,它才是假的;在其它情况下,它都是真的. 3,普通逻辑基本规律有( ),( )和( ). 4,在"刑法就是规定犯罪和刑罚的法律"这一定义中,被定义项是( ),种差是( ) ,邻近属概念是( ). 二,单项选择题 1,"犯罪不是合法的行为"这一定义的逻辑错误是( ) (1)定义过宽(2)定义过窄 (3)定义用否定联项(4)以比喻代定义 2,下列判断形式中,主,谓项都周延的是( ) (1)所有的S是P (2)所有S不是P (3)有S是P (4)有S不是P 3,"p→q"负判断是( ) (1) p∧g (2) p∨q (3) p∨g (4) _p真且q假_

4,与"不必然P"等值的判断是( ) (1)可能非P (2)可能P (3)必然非P (4)不可能非P 5,"现在不是强调法治吗就是说,强调让法院的人来治理社会治安."这段议论() (1)违反同一律的要求(2)违反不矛盾律的要求 (3)违反排中律的要求(4)不违反普通逻辑基本规律的要求 6,"所有的公民都享有选举权"与"有的公民没有选举权"这两个性质判断具有( ) (1)反对关系(2)矛盾关系 (3)差等关系(4)下反对关系 7,"凡贪污罪都是故意犯;这个行为是故意犯罪,所以,这个行为是贪污罪."这个三段论所犯的逻辑错误是( ) (1)大项不当周延(2)不项不当周延 (3)中项不周延(4)两否定推结论 8,"p∨g"的等值判断( ) (1) p→g (2) p∨g (3) p∧g (4) p→g 9,当:"所有S是P"与"有的S是P"均是假时,则S与P在外延上的关系是( ) (1)反对关系(2)差等关系 (3)矛盾关系(4)下反对关系

《法律逻辑学》课后作业

《法律逻辑学》课后作业 (6月6日交) 学号:⎽⎽⎽⎽⎽⎽⎽⎽⎽⎽姓名:⎽⎽⎽⎽⎽⎽⎽⎽⎽⎽ 一、填空题: 1.一个必要条件假言命题,只有当p为()而q为()时,它才为假。 2.主项与谓项均周延的直言命题是(),主项与谓项均不周延的直言命题是()。 3.“如果甲违反合同约定,就要承担民事责任”这一命题的逻辑形式是(),其中的逻辑常项是(),逻辑变项是()。 4.关系命题由()、()、()和()四部分组成。 5.¬()等值判断是()∨()。 6.根据狭义模态命题的对当关系,由“乙必然剽窃他人作品”真,可以推出“乙可能剽窃他人作品”为()。 7.假如SEP为真,则同素材的SAP为(),SIP为(),SOP为()。 8.“认识”、“了解”、“支援”、“喜爱”等概念,都是表明关系主项之间的()。 9.在充分条件假言命题中,如果前件断定的情况不存在,那么后件对其()。 10.根据直言命题的对当关系,由“有的罪犯不是累犯”假,可以推出“所有的罪犯是累犯”为()。 二、单项选择题: 1.“所有的教师都是律师”和“所有的教师都不是律师”两个直言命题之间存在()。 A.矛盾关系 B.差等关系 C.反对关系 D.下反对关系 2.由“有的证言不是真实的”真,可以推出“所有的证言都是真实的”为()。 A.真 B.假 C.真假不定 D.推不出 3.“有的借款合同对利息的约定是有效的”和“有的借款合同对利息的约定是无效的”两个直言命题之间的逻辑关系为()。 A.不能同真,不能同假 B.可以同真,可以同假 C.不能同真,可以同假 D.不能同假,可以同真 4.下列选项()中,p不是q的充分条件。 A. p:不熟悉法律q:通不过司法考试 B. p:意志因素q:犯罪故意 C. p:实施侵权行为q:承担民事责任 D.p:符合法律规范q:行为合法 5.“并非有些劳动教养是必需的”等值于()。 A.有些劳动教养不是必需的。 B.所有的劳动教养都不是必需的。 C.所有的劳动教养都是必需的。 D.只有劳动教养才是必需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