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上册数学整理与复习末整理复习

一年级上册数学整理与复习末整理复习
一年级上册数学整理与复习末整理复习

青岛版一年级上册数学整理与复习

一、20以内各数的认识

1、评价要点:

(1)能熟练的数出数量在20以内的物体的个数;会读写0——20各数。

(2)熟练掌握20以内数的组成。(比如:13里有1个十和3个一)

(3)能掌握数的顺序和大小,会使用“=、>、<”表示数的大小,会比较物体的多少。

(4)会区分几个和第几个,第几要注意从左或右开始数的。

2、基本题型:

(1)数一数,写出相应的数字。把相同数量的物体连一连

(2)位置与顺序

例:△△△△△△☆◇△△△△△

在上图中,从左往右数,◇排第()个;从右往左数,☆排第()个,☆左边有()个△,一共有()个△,把左边三个△圈起来,把从右数第三个△涂上颜色。

(此种类型中往往操作内容较多,要提醒孩子边读边圈出关键词,分清左右、并防止漏题)(3)数位名称与数的组成:掌握个位、十位、一位数、两位数

例:数位表中,从右边起,第一位是(个)位,第二位是(十)位.(数位的顺序要牢牢记住)20是(两)位数,6是(一)位数。最小的两位数是(),最大的一位数是()。18里

面有()个十和()个一。

(4)数序

例:8和10中间的一个数是()。和15相邻的数是()和()。16前面的数是(),后面的数是()20前面第3个数是()

(5)数的大小。

例:①12○13 12○4+7 12-4○3+6

(有计算的要先计算并把得数写在算式的下面,再进行比较)

②□>3 4+□<8

③把下列各数按从小到大(或从大到小)的顺序排列。

如:填一填(隐含从大到小的要求,必须有大于号或者小于号连接)

12 8 16 4 11 9 0 12 20

()>()>()>()>()>()>()>()>()

④◆◆◆◆◆

▲▲▲▲▲▲▲▲

□>□□<□

⑤19比()多1,比()少1。

⑥比11大比15小的数有()注意:要有顿号隔开

3、复习建议:

①20以内数序是重点,应在此注重培养孩子的审题能力和习惯,如圈关键词、按顺序做记号数数等。学生易错点:“一个数前面是几,后面是几”前后分辨不清楚,要记住:前一个数比这个数小1,

后一个数比这个数大1。

②数位概念比较抽象,数的组成是难点。应明确十位上的数字表示几个十,个位上的数字表示几个一,练习时要多进行对比性训练。学生的易错点是十位上容易说成是10,而正确的叙述式18

十位上是1,个位上是8。

14里面有()个十和()个一,它在()和()的中间。

9个一和1个十合起来是()

③逐步培养孩子独立做题的能力,认识常用字,能读懂题目要求。

二、计算

1、评价要点:熟练掌握10以内加减法;10加几和相应减法;20以内进位加;连加连减及加

减混合计算。

2、基本题型:(1)直接写得数。

(2)填+或-。如:7○8=15 4○2=2

(3)填未知数。3+()=10 11-()=2

7+4=()+2=6+()=3+()=()+0

(4)从2、3、9、12四个数中选出三个数,列两道加法算式和两道减法算式。

3、复习建议:

(1)提高口算速度是复习的重点。把孩子的口算题卡加以观察,把错误处提出来单独进行强化训练。(2)关于填未知数的建议:要形成良好的检查习惯,遮住得数,计算并比较是否正确。

三、解决问题

1、评价要点:

(1)能根据情境图列出算式,解决问题;

(2)能读懂图文结合的题,根据问题和信息正确地列式解答。

2、基本题型:

(1)看图列式:请参照如何做看图列算式?(一)——一步解决问题

如何做看图列式(二)————两步解决问题

(2)图文结合题。本册的解决问题是部分、整体关系的实际问题。(部分+部分=总数;总数—

部分=部分)

有两类题孩子最容易出错:

①求原来有多少的解决问题。如:送走10个蘑菇,还剩4个蘑菇,小兔原来采了多少个蘑菇?

孩子习惯用14-4=10

②已知总数求部分。部分孩子受顺向思维的限制,心里知道答案,但不能规范列式。

如:总人数10人,男生6人,女生几人?不少孩子习惯用6+4=10。

一共有9只小兔,走了一部分后还剩6只,走了几只?孩子习惯用10-4=6。

要写15个大字,写了5个,还需要写几个?孩子习惯用10+5=15 这些列式都是错误的,要引导孩子用规范的算式来表达自己想法,真正理解部分和总体关系,明确问题到底是求部分还是总体。

(3)用画图的策略解决问题:这类题目对于一部分同学来说理解起来很不容易,唯一要强调的

一点就是要画图。

排队问题

①记住“几到几,全都算;求中间,去两头。”

如:10号——16号有()个同学,

10号16号

???????一共有(7 )人。

排队时第3和第8个同学之间有()个同学。

第3 第8

???????一共有( 5 )人。

②小明的前面有4个同学,后面有6个同学,这一队一共有( 11 )个同学。

???????????

小明

3、复习建议:

1、解题要求:读明白题(至少读3遍)

确定正确的计算方法,保证抄数(数数)正确后再列式计算。

2、易错题型加强针对性地练习。

四、图形

1、评价要点:认识立体图形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注意:有两个面是正方形的长方体孩子很容易混淆)。

2、基本题型:数图形个数、和“几和第几”综合出题。

数图形题目注重两点:抓住图形特征、有序观察标注。

如何做看图列算式?(一)——一步解决问题

一年级上册看图列式是难点也是重点,需要孩子有敏锐的观察能力,正确的理解能力,良好的审题习惯。这些都需要逐步地、耐心地引导。现将一年级“解决问题”的几种主要类型,整理出来便于各位家长了解,方便在家指导孩子的学习!

一、情景图:

这类情景图没有明确的问题的提示,但一般从图上可看到“动作”——飞来了、走来了、摘走了、

游走了、飞走了等。

1、一般的“飞来了”等是写一道加法算式。如下图:

2、通常,“飞走了”等是写一道减法算式。如下图:

3、还有一类在图中用虚线和斜线表示拿走去掉的意思,这里虚线圈走的部分和斜线划掉的部分都表示从总数中去掉了一部分,这种情况只能写一道算式,但是要强调的是一定要用物体的总数来

减,学生容易写成用剩下的部分减拿走的部分。

应写成: 10-4=6 应写成: 8-3=5 4、可以怎样列加法算式?▲△■□□□△△

答案提示: 2+5=7 4+3=7解题思路:既可以考虑形状,也可以根据颜色列出算式

答案提示:小灰兔剩下的萝卜数为:9-6=3(个)小白兔剩下的萝卜数为:9-5=4(个) 因为3<4,所以小白兔剩下的萝卜多。

解题思路:可以算一算剩下的萝卜,再比一比。还可以不计算,直接比较吃了的萝卜数,6>5,吃得越多剩得就越少。

二、图中有大括号和小问号的提示。

这类题明确了问题是什么,所以通常是根据问题问的是什么选择合适的方法列出算式就可以了,

所以只写一道。

1、当小问号在大括号的小尖尖处的时候,通常求左右两部分合起来一共有多少。如下图:

要求学生可以这样描述:有4只小兔,又来了2只小兔,一共有几只小兔?(算式只写一个,可以

是4+2=6,也可以是2+4=6)

2、当小问号在左边部分或右边部分时,通常是求部分。所以先要找到总数是多少,用总数减

去没有小问号的那一部分。

但是学生的描述也很重要,不少学生会看图,但是不会说题目的意思,家长要让孩子在家多说,例如“一共有7只小兔在吃草,走了1只,还剩几只小兔?”或“一共有9只小鸡在吃食,现在只

有5只在吃食,走了几只小鸡?”。后一种是逆向思维,学生较难表述。

算式是:7-1=6

或 (个)

(个)

算式是: 9-5=4

三、图文结合题:

这类题有一个条件、要求的问题都用文字清楚的表述出来了。但还有一个条件必须结合图意学生

自己找到。

1、一般的求总数,把两部分合起来用加法。如下图:

(不过这类题班上有个别学生总把篮子上方的数字“6”理解为总数,又没有仔细读问题导致方法

错误。)

2、一般的求部分用减法。如下图:

这类题要注意引导孩子的是一定要读清问题的要求,特别是求“拿走部分”有孩子容易列错算式。因此要引导孩子理清部分与整体的关系:总数—拿走的部分=剩下的部分;总数-剩下的部分=拿走的部分。

要让孩子多说,同时利用同一幅图提出不同的问题让孩子列式,在比较中感悟。

3、去游乐场玩。

①丁丁打算玩两种游戏,最少要花()元。

②豆豆玩了两种游戏,一共花了15元。你认为他玩了哪两种游戏?把它们圈出来,并把下面的算式填完整。

()+( ) =15(元

四、一图四式:(两加两减)

1、根据图示分两部分数出各部分的个数,写出两道加法算式:

左边+右边=总数右边+左边=总数

2、找出总数。(这是重点)写出两道减法算式:

总数-左边=右边总数-右边=左边

如:

5+4=9 4+5=9

9-4=5 9-5=4

以上是一年级“解决问题”的几种主要类型,希望对孩子们的学习有帮助!随着后续的学习,还会有连加、连减、加减混合的“解决问题”类型题,会在后一步整理出来!

如何做看图列式(二)————两步解决问题

1、连加问题

(1)图中没有减少或去掉的标志,有的还在大括号下面标有“?”,表示要求合起来一共是多少。如:

图中小棒没有表示减少或去掉的标志——虚线或斜线,只是单纯的3部分小棒,所以用加法。图意是:左部分有4根小棒,中间有3根小棒,右部分有1根小棒,一共有多少根?算式是:3+4+2=9 (2)情景图。

从图中可以明确看到“动作”——飞来了、走来了等。如:

图意是:原来有3只小鸟,飞来了4只,又飞来了2只,一共有多少只?算式:3+4+2=9(只)

2、连减问题

(1)图中用虚线框、斜线表示减少或去掉的部分。这类题学生掌握得较好。

算式:9-4-1=4

(2)情景图。如:

同样是连减,这种情景图更需要孩子仔细观察,因为小鸡已经走开了,不在原来的位置,所以要仔细想想原来有几只小鸡。此题的意思是:原来有7只小鸡,走了1只,又走了2只,还剩几只?算式是:7-1-2=4(只)。

连减类型的题孩子一定要仔细观察,并牢牢记住:从总数里去减部分数。在观察图时要数清

楚各部分的数量,以此来确定原来的总数。

3、加减混合问题

(1)情景图。

这类情景图有箭头,是告诉我们事情发生的顺序。图意是原来有4只天鹅,飞走了2只,又飞来了3只。算式是: 4-2+3=5(只)。

再如上下车图:

第(2)题较难,因为原来车上有几人学生不容易看出,要经过思考才能得出。图意是车上原来有6人,下车2人,上车4人,现在车上有多少人?算式:6-2+4=8(人)

连减难于连加,加减混合又难于连减。

总的来说,解决问题不管是一步还是两步,都要看懂图,尤其是有减法的含义的图学生不容易看,可以用学具盒里的学具让孩子多操作、感知,还可以反过来,告诉学生算式,让他来编故事

或自己根据算式来画图,都有助于对图的理解。

一年级数学下册整理和复习一教案

一年级数学下册整理和复习(一)教案第八时 整理和复习(一) 教学内容:整理和复习(一) 教学目标: 通过复习,对本单元所学的知识进行系统性的归纳和整理,使学生能够熟练地掌握20以内的退位减法的计算方法,并能够正确熟练地进行计算,同时还能够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本节主要是引导学生观察20以内退位减法表的排列规律,初步培养学生分析、比较、概括、综合的能力。 教学重点:计算方法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难点:正确熟练地进行计算。 教学准备:一张20以内的退位减法表 口算卡片数张 教学过程: 一、基本训练 听算 2-9 4-6 -7 6-9

3-7 (全班齐练,集体订正) 评讲:说一说13-7等于几?你是怎样想的?还有不同的想法吗?(先同桌互说,然后指名说,比一比,看谁说得的方法多方法好) 二、练习指导 、退位减法表 (1)出示20以内退位法表,引导学生发现表中的规律。 A、竖着看,分别读出每行的算式及结果,边读边思考,每竖行是怎样排列的。启发学生回答。 B、横着看。让学生默读每排的算式及结果,想一想,各排是怎样排列的。(引导学生观察,启发学生回答)、问:从减法表中,还能发现排列上有什么规律吗?启发学生回答。 2、练习 (1)让学生把差是6、8、9的算式一组一组地说出来。 如:16-8=□-□,先让学生独立完成,然后引导学生总结如何才能准确无误地写出所有等于8的算式。 (2)教师读算式,学生举数字卡片表示得数。 (3)针对学生容易弄错的题进行练习。 3、一画四式 师:你能根据一幅图写出四个算式吗?试一试。看书第

24页的第2题。学生独立完成,最后集体订正 三、外作业 P24:2 比一比,看谁做得又对又快 四、思维训练 在( )中填上适当的数 ( )-9< -( )>6 五、堂小结:通过本节的复习,同学们熟练掌握20以内退位减法,并且了解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 板书设计: 整理和复习 7+=12 +7=12 8+7=1 7+8=1 2–=7 2–7= –7=8

人教版一年级下册《分类与整理》教学设计

分类与整理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27页例1及相关练习。 教学目标: 1.从解决问题的角度出发,让学生初步理解分类的含义,掌握简单的分类计数的方法,体验分类结果在单一标准下的一致性和不同标准下的多样性。 2.经历简单的数据整理过程,能够用自己的方式(文字,图画,表格等)呈现分类的结果,初步体会统计的完整过程。。 3.养成爱整理,爱劳动的好习惯。 教学重点:让学生经历完整的分类和收集、整理、描述数据的过程。 教学难点:体验分类标准的多样化,会自己定标准对物体进行分类。 教学准备:多媒体,气球卡片。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1、师:同学们,老师今天接到了动物王国的一个担任评委的邀请,他们准备动物森林里开展一个有“我是勤劳小少年”的比赛,比比看谁是爱劳动,爱干净的。想跟老师一起去看看吗?你们也来担一下评委,谁会赢? 学生回答,教师进行引导让孩子进行房间的整理。 2、揭示课题:分类与整理。 二、出示课本情境图 师:我准备了一些气球想送给大家,,它们太乱了,我想知道这每种气球都有多少个,我可以用什么方法又快又准确的知道呀! 引导孩子对其进分类标准进行思考。 三、操作探究,充分交流 (一)操作活动1:按给定标准分类计数

1.说明活动要求 要求:先分一分,再数一数,然后把数出的结果记录在学习单上。2.开展操作活动 教师巡视指导,了解学生活动情况。 3. 教师把学生分类的结果有选择性的呈现在黑板上。 学生的分类结果可能有: 学生呈现分类计数的结果的方式可能有:图画式、简单的统计图式(纵向或横向)、图文并茂式、表格式等。 4.在充分观察的基础上开展对比与交流活动 (1)引导学生充分观察,并评价所展示的不同作品。 (2)教师适时修正或调整学生作品中的一些问题,例如纵向或横向排列不整齐,排列时没有一一对应,图文结合时没有表格等,使之更接近于较为标准的实物统计图,象形统计图或统计表的形式。 (3)表扬优秀的作品。

人教一年级上册数学第一单元整理与复习教案

第一单元(复习课) 教学目标 1、通过数数活动,进一步了解学生的数数情况。培养有条理地观察的习惯。 2、使学生通过操作,进一步知道“同样多”“多”“少”的含义 3、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渗透思想品德教育。 重点难点 1、学会数数的方法,并会按一定的顺序数数。 2、知道“同样多”“多”“少”的含义 3、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亲爱的小朋友,我们已经学习了两个单元的知识了,这节课我们把所学的内容回顾复习一下。希望小朋友们在这节课中有更进一步的提高。 【设计意图】向学生简要的介绍一下这节课所学的内容,让学生有目的性的去学习。 二、整理与复习 师:回忆在这两个单元中学习了哪些知识? (1)让学生自由说。 (2)同位之间互相说。 (3)指名回答。 根据学生的回答把重点的内容记录下来,形成网络结构图。 数一数 (形成网络图后,根据相关内容,老师可以列举生活中的例子,学生也可以举例说明)【设计意图】根据学生的回答,教师有目的性的形成网络结构图,目的是让学生对所学的知识有更清晰的认识,通过学生列举生活中的例子,使学生进一步体会到学习数学的重要性。 三、综合练习 1.看数连一连。

6 4 3 2.数一数,照样子用画一画。 和比 把多的一行涂上红色 【设计意图】。通过练习巩固学生所学的知识,在原来知识的基础上使所学知识有进一步的提高。 三、梳理知识,总结升化 同学们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你对自己有怎样的评价? 【设计意图】让学生再次回顾一下所学的知识,在头脑中形成网络。

1-5的认识和加减法(复习课)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1、通过本节课的巩固练习,使学生在具体的情境和活动中进一步体会加减法的含义,并且能够熟练地掌握5以内的加减法,体会算法多样化。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观察、思考、归纳和动手操作的能力,能提出并回答简单的问题,学会与他人的合作交流。 3、情感态度目标:让学生在愉快、激励、主动、自豪的环境中学习数学,体验数学学习的快乐。 教学重点5以内的加减法 教学难点基数和序的区别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出示图片] 师:同学们认识这个地方吗?你喜欢这里吗,为什么? [学生交流] 师:你从这幅图上可以知道哪些数学知识? 【设计意图】让学生放松心情,感受图画与生活之美,同时随着画面回忆本单元的学习内容。 二、回顾整理巩固提高 (智闯三关) 1、复习数数、数的顺序及数的大小比较。

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下册分类与整理

分类与整理 台江第五中心小学钱婷婷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根据给定的标准进行分类,掌握分类的方法,初步感知分类的意义。 2、经历简单的数据收集和整理过程,能够用自己的方式(文字、图画、表格等)呈 现收集的数据 3 在分类的过程中体验分类的结果在单一标准下的一致性和不同标准下的多样性。学情分析日常生活中分类的应用随处可见,学生也经常接触到,如:商场陈列商品、书店摆放书目要分类;垃圾站处理垃圾要分类;邮局处理信件要分类;学生归纳整理复习所学知识也需要分类。但学生在未学习本单元内容之前,并没有意识到先找到分类的标准再按同一标准或不同标准进行分类。因此,在本节课中,重点要通过多种活动,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判断能力、操作能力,并达到综合运用以上几项技能,面对一些看似杂乱无章的物品,能根据自己的需要选好标准进行分类 教学重点、难点 1. 教学重点:让学生体会分类的意义,找出分类的标准,掌握分类的基本方法。 2. 教学难点:能够体会到单一标准下的分类结果是既定的,不可改变的。教学准备: 课件,气球图片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1、星期天,妈妈要带小红去游乐园玩,可是妈妈看了小红的房间立刻生气了,咦?发生什么事了呢,我们一起去看看吧。这就是小红的房间,小朋友们,看到小红的房间你有什么想法? 预测:太乱了,要整理一下小朋友们,你们能帮帮她整理房间吗?怎么整理? 刚才大家把归为了一类,归为一类,像这样,把一样的东西放在一起就 是分类。(板书课题) 2、学生找生活中的分类现象课件展示生活中分类的现象大家知道为什么要进行分类吗?师:分类在生活中作用很大,通过分类使每种物品看得更清楚了,也为我们的生活提供了许多方便。 二、整理统计1、小红来到了哪?游乐园里你看到了什么?这么多的气球我要知道有

人教版一年级下册数学知识点梳理【推荐】

人教版一年级下册数学知识点梳理 一、复习要点: 1.认识计数单位“一”和“十”,初步理解个位、十位上的数表示的意义,能够熟练地数100以内的数,会读写100以内的数,掌握100以内的数是由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掌握100以内数的顺序,会比较100以内数的大小。会用100以内的数表示日常生活中的事物,并会进行简单的估计和交流。 2.能够比较熟练地计算20以内的退位减法,会计算100以内两位数加、减一位数的加法和整十数,经历与他人交流各自算法的过程,会用加、减法计算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3.经历从生活中发现并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 4.会用上、下、左、右、前、后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能用自己的语言描述长方形、正方形边的特征,初步感知所学的图形之间的关系。 5.认识人民币单位元、角、分,知道1元 = 10角,1角 = 10分;知道爱护人民币。 6.会读、写几时几分,知道1时 = 60分,知道珍惜时间。 7.会探索给定图形或数的排列中的简单规律,初步形成发现和欣赏数学美的意识。 8.初步体验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分析的过程,会用简单的方法收集、整理数据,初步认识条形统计图和统计表,能根据统计图表中的数据提出并回答简单的问题。 二、知识结构: 数与代数部分 20以内 100以内数的量与计量找规律 退位减法认识及加减法(一) 人民币的认识时间的认识 简单计算解决问题 空间与图形 上下、前后、左右相对位置图形拼组 平面图形立体图形 统计与概率 统计图统计表整理数据解决问题 三、复习的方法: 1、充分考虑学生身心发展特点,结合他们学前通过各种途径获取的知识和积累的生活经验,设计富有情趣的数学活动,使学生更多的机会从周围熟悉的事物中学习数学、理解数学。通过大量实物图的感知和具体模型的操作,使学生获得最初步的知识和技能。 2、扎扎实实打好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同时重视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学习数学的兴趣。 3、把握好知识的重点、难点以及知识间的内在联系,使学生都在原来的基础上有所提高。

数学一年级下册知识点总结

数学一年级下册知识点总结 一、学习目标: 1.体验上下的位置关系;定物体上下的位置和顺序,并能用自己的语言表达; 2.比较熟练地口算20以内的退位减法;初步学会用加法和减法解决简单的问题; 3.使学生知道长方形、正方形的形状和边的特点; 4.通过折一折、摆一摆、剪一剪、拼一拼,加深对长方形和正方形的认识,能辨别、区分这两种图形; 5.认识计数单位“一”和“十”,能够熟练地一个一个地和一十一十地数出数量在100以内的物体个数,懂得100以内的数是由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掌握100以内数的顺序,会比较100以内数的大小; 6.能够熟练地口算整十数加一位数和相应的减法。 二、学习难点: 1.能确定物体上下的位置和顺序,并能用自己的语文试表述; 2.让学生体验上下位置的相对性; 3.通过操作让学生明白长方形和正方形各自的特点; 4.理解算理,掌握自己喜欢的计算方法,并能够正确熟练地进行计算; 5.100以内数的读法和写法;

6.数100以内数,特别是数到几十九、下一个整十数应该数几十比较困难; 7.了解和掌握个位、十位的数位的概念。理解个位、十位上的数所表示的意义,能够正确地、熟练地读、写100以内的数。 三、知识点概括总结: 1.位置:所在或所占的地方,有上下、前后、左右之分。 上:位置方位名词,例:汽车在马路的上面。 下:位置方位名词,例:船在桥的下面。 前:位置方位名词,例:张三在李四的前排,那么可以说张三在李四的前面。 后:位置方位名词,例:李四在张三的后排,那么可以说李四在张三的后面。 2.退位减:减法运算中必须向高位借位的减法运算。 20以内的数字之间的退位减法,例:12-9=3. 3.图形的拼组(作风车): 4.数一数: 5.读数:24读作“二十四”;169读作“一百六十九”。 6.比较数的大小:先比较高数位的数学,再按照数位的高低依次比较。 例:39和145比较大小,39百位数字为0,145百位数字为1,0小于1,所以39小于145

一年级数学下册整理与复习

一年级数学下册整理与复习 单元基础知识整理 一.认识平面图形 一.长方形:长长方方的.边都是直直的。它有2条较长的边.有2条较短的边。 二.正方形:四四方方的.边都是直直的。 三.平行四边形:边都是直直的.其中一组边是倾斜的。 四.三角形:有3条直直的边。 五.圆:由一条曲线围成的.圆圆的。 2.七巧板是由1个正方形、1个平行四边形、5个三角形组成的。 3.拼基本的图形 1.两个相同的长方形可以拼成一个正方形或一个长方形。 2.用4个相同的小正方形可以拼成一个大正方形.用8个相同的小正方体可以拼成一个大正方体。 3.两个相同的三角形可以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 4.用两个相同的三角形可以拼成一个大三角形。 四、缺了几块砖的解决方法 1、根据砖的排列规律画一画来解决。(砖与砖之间是相互错开的) 2、不动手和笔.看第一层就知道第三、第五层缺了几块砖.看第二层就知道第四、第六层缺了几块砖。 3、先数完整的一层有几块砖.每一层都是一样长的.算出每层缺了几块砖。 第二单元整理与复习 单元基础知识整理 1、十几减几 1、十几减几的计算方法:点数法、破十法、平十法、相加算减法。 有15个气球.卖了9个.还剩几个? 方法一:点数法:一个一个的数。 方法二:破十法 15 - 9 =6 方法三:平十法 15 - 9 =6

方法四:相加算减法:计算15-9得多少.想9加几得15,9+(6)=15.所以15-9=6. 2、巧算十几减几: 十几减9就是几加1;十几减8就是几加2;十几减7就是几加3;十几减6就 是几加4;十几减5就是几加5.十几减4就是几加6;十几减3就是几加7;十 几减2就是几加8.十几减1就是几加9. 二、解决问题 1、解决有多余条件的实际问题:在解决实际问题时.有些条件解题时与所求问 题无关.需要选出正确答案解题。 2、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几的方法:一个数减去另一个数。 3、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少几的方法:另一个数减去一个数。 (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多少或少多少都用大数减小数) 第四单元100以内数的认识整理和复习 单元基础知识整理 一、数数 1、认识计数单位:在数位顺序表中.从右边起第一位是个位计数单位是“一(个)”;第二位是十位.计数单位是“十”;第三位是百位.计数单位是“百”。 2、10个一是十.10个十是一百.100是由一个百组成的。 3、100以内数的组成:一个两位数.十位上是几就有几个十.个位上是几就有几 个一。 二、读数和写数 一、读数的方法:读数时。从高位读起.百位上是几就读几百。十位上是几就读 几十.个位上是几就读几。 二、写数的方法:写数时.从高位写起.有几个十就在十位上写几.有几个一就在 个位上写几。 三、数的顺序、比较大小 100以内数的大小比较方法: 一、一般方法:先看十位上的数字.十位上的数字大.这个两位数就大;如果十位 上的数字相同.再看个位上的数字.个位上的数字大.这个两位数就大。 二、估测法:结合具体情境用“多一些”、“多得多”、“少一些”、“少的多”描述两个数之间的大小关系。 四、整十数加一位数及相应的减法 整十数加一位数及相应的减法的计算方法:几十加几等于几十几.几加几十等于 几十几;几十几减几等于几十.几十几减几十等于几。 (只有相同数位上的数才可以相加减) 第五单元认识人民币整理和复习

一年级数学下册分类与整理教案

第三单元分类与整理 分类 一、教学目标 1.通过具体操作,掌握分类的方法,能自己确定标准并进行分类。 2.尝试运用自己的方式把整理数据的结果记录下来,感受图表的简洁。 3.在与实际生活的联系中,体会分类的目的和作用。 二、教学重点 掌握分类的方法。 三、教学难点 用自己的方式记录整理的结果,感受图表的简洁。 四、教学具准备 课件、图片。 五、教学过程 师:同学们,你们去文具店买过学习用品吗? 生:去过 师:那今天老师就带你们到文具店去逛逛,好吗? 出示课件 师:同学们请看大屏幕,现在我们先来小熊的文具店看看,你们看完有什么感受?想在这边买东西吗?(不想) 师:那接下来我们再到隔壁小鹿的文具店看看,你们想在这边买东西吗?(想)师:同学们为什么你们都喜欢在小鹿的文具店买学习用品而不喜欢在小熊的文具店买呢? (让学生比较两个文具店,并谈谈自己的感受) 师:像小鹿这样把同类的东西放在一起就叫做分类。 2.师:生活中也有很多分类的事情,我们一起看一看。

师:同学们说的真好,超市分类可以让我们更容易的找到商品,垃圾分类可以便于回收处理,保护环境,可见分类对我们的日常生活非常重要,今天我们就来一起学习“分类与整理”。 板书课题:分类与整理 (二)探究新知 1.确定标准 出示:课件主题图 师:希望小学最近准备办一场联欢会,一年(2)班的同学就买了一些气球打算来装扮会场,,可是这些气球是从不同的地方买的,都没有进行分类,这些小朋友打算先分类完再拿来装扮?你们能帮帮他们这些气球分分类吗? 师:可以怎么分? 生:按形状 生:按颜色 2.操作体会 老师给每个同学都准备了跟气球一样的图片,下面就请同学们先按照形状分一分,看看每种气球各有几个,把你分的结果记录在纸上。(可以摆一摆,写一写) 3..展示交流 (1)展示先分再数的方法, 师:你分了几类?每类有几个?

人教版数学一年级下册全册知识点归纳

认识图形(二) 一、图形可分为(1)平面图形;(2)立体图形 1. 平面图形: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圆、平行四边形 2. 立体图形: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 二、图形的拼组 1.两个完全一样的三角形可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两个完全一样的三角形既可以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也可以拼成一个长方形,还可以拼成一个大三角形。 2.拼成一个大正方形至少需要4个小正方形,拼成一个大正方体至少需要8个小正方体。 3. 两个长方形能拼成一个大的长方形。(两个特殊的长方形能拼成一个大正方形),4个长方体能拼成一个大的长方体。 只要大家脚踏实地的复习、一定能够提高数学成绩!希望提供的小学一年级数学下册知识点,能帮助大家迅速提高数学成绩!

20以内的退位减法 ☆知识点1:十几减9 方法:想加算减;(利用“9加几得十几”来计算。) 破十法;(把十几分成十和几,先用10减9得1,在把1和几相加的方法。 连续减:把减数分成与被减数个位上的数相同的一个数和另一个数,用被减数去减去与它个位上相同的一个数是10,在用10减去另一个数,即可求出差。 (让孩子选择自己熟练的方法,进行运算。当孩子对20以内的退位减不熟练时,适当的采用多种方法进行讲解。让孩子理解计算过程后在练习中找到适合自己的方法进行计算。) 知识点2:十几减几 (知识点3:看图列算式) ☆知识点4:用数学解决问题 1.用加法计算的问题 (1)知道部分求总数(一共) 要多少元? 例:水杯30元,布娃娃45元,一共 .. 水杯的价钱+布娃娃的价钱=总数 有多少的问题 (2)求原来 .. 例:奶奶卖出去35只鸡,鸡窝里还剩7只,奶奶家原来有多少只鸡? 卖出的鸡+还剩的鸡=原来的鸡 2.用减法计算的问题 (1)知道总数求一部分 多少个? 例1:一共采了28只桃,吃了10个,还剩 .. 总数-吃掉的桃=还剩的桃 (2)求两数相差 多少的问题 ..

一年级数学整理与复习(1)

整理和复习(1) ?教学内容 教科书P69,完成教科书P71~72“练习十六”第1、2、4、7题。 ?教学目标 1.经历整理10以内数及加法算式表的过程,沟通各知识之间的关系,进一步理解和掌握本单元知识,提高加法计算的正确率和速度。 2.在观察、探索、交流等学习活动中,培养学生有序思考的能力。 3.进一步学习整理和复习的方法,培养学生自觉整理所学知识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点 经历知识整理的过程,进一步理解和巩固知识,初步掌握整理和复习的学习方法。 ?教学难点 主动探索和发现加法算式表的排列规律。 ?教学准备 课件、10以内的加法算式卡片。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师:同学们,我们已经学完第五单元了。这一单元我们学习了哪些知识?掌握了哪些学习方法呢?请大家回忆回忆,也可以翻开教科书看一看。 【学情预设】学生会说到“6、7、8、9、10的认识以及组成”“10以内的加减法”“连加连减”“加减混合”等。 师:今天我们就来对本单元的知识进行整理和复习。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回忆本单元的知识,直接揭示本课时的学习内容。 二、自主整理,复习巩固 1.复习基数、序数的知识。 课件出示教科书P69第1题情境图。 师:仔细观察,说一说从图中知道了哪些信息。你能解决这些问题吗? 【学情预设】学生会说出:明明旁边小男孩的家在第6层,小女孩的家在第8层。 师:同学们真棒!如果老师住的楼层在最高层,你知道应该按几吗?为什么? 【学情预设】学生说出:应该按10,因为按键中10是最大的数,说明第10层就是最高层。 【设计意图】借助情境,让学生自己读取有价值的信息,通过解决问题,使学生对基数和序数有进一步的理解。

一年级数学上册整理和复习教案新

小学数学】一年级数学上册整理和复习教案(新版)新人 教版 教学内容:一年级数学上册第32 页~33 页。 教学目标: 1、加深对5 以内数的认识。 2、通过整理5 以内的加法和减法算式,使学生掌握整理复习的方法,发现5以内的加法表和减法表的规律,提高计算速度,并能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3、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归纳等逻辑思维能力。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亲身经历整理加、减法算式并发现其排列规律的过程,从中感受算式排列的有序性和不同算式之间的联系。 教学难点:提高学生正确、熟练地进行口算的能力。 教具:课件、卡片 教学过程: 一、回顾旧知,引出课题。 1、师:同学们,我们已经学完了第三单元“ 1~5的认识和加减法”,现在我们一起来回顾一下在这个单元我们学习了哪些知识,请看大屏幕。 2、课件出示第三单元的一些主要内容:1~5 的认识、比多少、第几、分与合、加法、减法、0 的认识和相应的加减法。 3、师:今天这节课我们就要对这些知识来进行整理和复习。(板 书课题) 二、情境创设,梳理知识。 (一)复习5 以内数的认识

1、出示课本第32页第1题。 (1)师:有一群动物朋友听说我们今天要整理和复习,也赶来参加,我们一起来看看都有谁,它们分别有几只? (2)师:你们刚才在数的时候是怎么数的?强调在数数时要按一定的顺序数。 (3)出示'”和的卡片,问:这是什么符号?你们是怎么记住大于号和小于号的?你能用这两个符号表示这三种动物之间的数量关系吗? 2、出示课本第33 页第4题。 (1)师:在比较两个数大小时,我们可以用W或“=”三个符号来表示,在比较物体多少时我们又是怎么比的呢?还记得吗?一起来看看吧! (2)师:这里用到了什么方法来比较小鸡和虫子的数量?这种“一一对应” 的比较方法能使我们一眼就看出谁多、谁少还是同样多,你们能马上说出小鸡和虫子的数量关系吗? 3、出示课本第33 页第1 题。 师:在这个单元中,我们认识了数字1~5,还认识了一位特殊的数字0,这6个数字的顺序同学们知道吗?我们来给小鸽子的房屋编号吧! 4、区分“几”和“第几”,课件出示题目。 ( 1)师:又有一群动物来到了我们课堂上,它们排好了队,想来考考同学们呢!快来看看给我们带来了什么题? ( 2)先指导学生读题、审题,再答题。 5、复习5 以内数的组成。 ( 1)师:5 以内数的顺序和大小我们都已复习了,接下来我们复习这些数的组成。你们还记得5 以内数的组成吗?谁来说说?我们把这些数的组成也来整理整理吧! 2、出示课本第32页第2题。 填完后请学生说说有什么发现。

一年级数学《分类与整理》教学设计

一年级数学《分类与整理》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 初步感知分类的意义,通过操作学会分类的方法。 2. 通过分一分,看一看,培养学生的操作能力,观察能力,判断能力,语言表达能力。 3. 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的意识。 4. 让学生体会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二、教学重点: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从生活中发现一些分类方法,让学生思考得出一些分类规律。 三、教学难点:体验分类标准多样化,会自定校准对物体进行分类 四、教具学具: 情境图,玩具,图片,水果。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探求新知。 1、老师事先在上课前将自己讲桌上书籍,作业本子,笔,尺子等物品散落一地,学生惊恐万分,心存疑虑。 2、(上课了)师:同学们,你们瞧,张老师的讲桌前面这么乱,谁愿意帮老师整理整理呀!生:纷纷举手,争先恐后的

想帮助老师整理。 3、指一名学生到前面来帮助老师整理讲桌物品,并说出你是怎样整理物品的。其他同学认真观察并倾听。 4、顺理成章,揭示课题。 同学们,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会遇到像今天这样的事情,那就需要我们用今天老师要讲的知识来解决。板书:分类与整理。 设计意图:[这一环节我巧妙地创设悬念情境,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放飞了学生的思维,使学生积极地投入到学习活动之中,为学好这节课起到了很好的铺垫作用。] 二、感知体验分类。 1. 课件出示情境图,让学生感知分类。师:你能用自己喜欢的方法,把分类和计数的结果清楚地表示出来吗?(提示:可以画一画、写一写,也可以摆一摆。)小组讨论交流,汇报结果。第一小组代表:一个摆放不整齐的书架。第二小组代表:摆放整齐的书架。第三小组代表:整齐的书架是分类过的。师:想一想,为什么这样分类摆放?有什么好处?

【通用】一年级数学下册知识点汇总

一年级数学下册知识点汇总 一、位置 1.、位置的表示:上边、下边、左边、右边、前边、后边。 上面、下面、左面、右面、前面、后面。 2、在填写含有序数的位置关系时,先看给出的物体位置是怎么数的, 那么其他的物体的位置也按相同的顺序数。见课本第5页位置。 二、20以内的退位减法 1、方法:①相加算减②分解法 过程: 如:12—— 9 = 3 把12分解成10和2 过程:想 先算:10-9=1 则10 2 再算:1+2=3 1 ★2、应用题: ①已知条件里知道了其中一部分和另一部分,求总数,用加法计算。 问题里常见的关键字:一共、共、总的、原有等。 ②已知条件里知道了总数和其中一部分,求另一部分,用减法计算。 问题里常见的关键字:还剩、还有、应找回等。

三、图形的拼组 1、平面图形的拼组 ⑴区分正方形和长方形 长方形的特点:相对的两条长边相等,相对的两条短边相等。 正方形的特点:四条边长度都相等。 正方形(四条对称轴)长方形(两条对称轴)(2)常见拼组: ①两个完全相同的长方形可拼成正方形和长方形。 ②两个完全相同的正方形可以拼成长方形。 ③四个完全相同的小正方形,可拼成正方形和长方形。 2、立体图形的拼组 (!)区分正方体和长方体 长方体:有6个面,相对的面相同。 正方体:有6个面,每个面都相同,都是正方形。 (2)常见拼组 ①两个完全一样的长方体,可以拼成长方体。 ②八个完全一样的正方体可以拼成一个大的正方体。 ★当有好多个正方体重叠在一起的时候,不要忘数最底层或者最后面

被遮掉的小正方体。 四、100以内数的认识 ★1、10个十是100,读作一百。 100是由10个十或100个一组成,它是一个三位数。 2、数数时,可以一个一个的数,也可以二个二个的数,五个五个的数,十个十个的数。 ★3、从右边起,第一位是个位,第二位是十位,第三位是百位。 (右边) 第三位第二位第一位 ★4、读数和写数,都从高位起。当计数器上个位或十位一颗珠子都没有时,就写0占位。 5、用计数器表示一个数时,计数器各数位上的珠子数和这个数的个 位,十位,百位上的数 字相对应。 ★6、只有个位的数是一位数,如5、7、2;最大的一位数是9。 有个位、十位的数是两位数,如32、20;最小的两位数是10,最大的两位数是99。 有个位、十位、百位的数是三位数,如100。100是最小的三位数。 ★7、一个数,个位上是几,表示有几个一;十位上是几,表示有几个十。 反之,这个数有几个一,个位上就是几;有几个十,十位上就是

一年级数学下册 整理与复习二 1教案 北师大版

整理与复习(二) 教学目标: 1.通过对100以内加减法、统计、有关购物活动以及连加、连减、加减混合等内容的整理与复习,使学生更好地掌握有关知识,并能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问题。 2.通过对学过知识的回顾与反思,培养学生主动学习和认真反思的意识。 3.通过学生回顾在学习过程中自己的体会与进步,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心。 课堂实录: 一、创设情境 师:同学们,你们看,我们的智慧树上又结出了新的果实。说一说是什么。 (电脑出示智慧树图。) 生1:100以内加减法。 生2:统计。 生3:购物中的数学。 师:每个果实中都有一些问题,把其中的问题全部答对就能得到智慧果实。大家齐心协力,得到这三颗果实,好吗? (评析俗话说:良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从学生感兴趣的“摘智慧果实”出发,创设情境,将枯燥乏味的数学知识寓于生动的游戏之中,吸引学生注意力,引导他们主动参与到数学活动中来。) 二、学习新知 1.活动一:学到了什么 (1)师:我们先闯第一关。 点击智慧果“100以内加减法”,电脑出示: 25+21 65-22 25+27 65-29 ①在小组内说一说你的计算方法,与大家交流。 ②比较上下两题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 ③计算。 59+8 27+25 99-38 31-24 63-9 38+46 50-23 77+23 88-55 43-34 12+9 63+36 师:计算后,想一想你打算将上面这些题分几类?怎样分? 生1:我们组有两种分法,一种是分成两类,加法一类,减法一类。另一种是分成四类,不进位加法分一类,进位加法分一类,不退位减法分一类,退位减法分一类。 生2:我把得数大的分一类,得数小的分一类。 1 专心爱心用心. (这一分法引起争议。) 生3:我认为这种分法不科学,不知道哪个是大数,哪个是小数。 生4:我也觉得不行,因为没有一个范围。 师:(问生2)你觉得他们说得有道理吗? (生2点点头,表示赞同。)

新人教版一年级下册数学知识点汇总

新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下册知识要点 第一单元认识图形(二) 1.认识和会画 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圆平行四边形 2.七巧板是由 1 个正方形、 1 个平行四边形和 5 个三角形组成的。 3.缺了几块砖的方法 (1)根据砖的排列规律用画一画来解决。 (2)不动手、不动笔,看着第一层就知道第三、五层缺了几块砖,看着第二层就知道第四、六层缺了几块砖。 (3)先数一层有几块砖,每一层都是一样长的,算出每层缺了几块砖。 缺了(8 )块 第二单元 20 以内的退位减法 1.计算方法 方法一:破十法 11-9=□ 方法二:想加法算减法 方法三:连减法 11-9=2 11-9=2 11-9=2 先算:10-9=1 因为:9+2=11 先算:11-1=10 再算:1+1=2 所以:11-9=2 再算:10-8 =2 2.解决问题 (1)选择有效信息,排除干扰信息。 解决问题需要两个条件和一个问题。 (2)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几或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少几?(减法) 第三单元分类与整理 (要求:会填和画表格,自己能给出分类标准,进行分类。)分类的标准一致,分类的结果就一致。分类的标准不同,分类的结果就不同。 第四单元 100 以内数的认识

1.数数的方法有:顺数、倒数 数数时,可以一个一个的数,也可以二个二个的数,五个五个的数,十个十个的数。 2.10 个十是 100,读作一百。 100 是由 10 个十或 100 个一组成,它是一个三位数。 3.读数和写数都是从(高位)起。 从右边起,第一位是(个位),第二位是(十位),第三位(百位)。最大的一位数是(9),最大的两位数(99),最小的两位数(10)。 4.数的顺序《百数表》能根据百数表填出 已知数的相邻数。 如: 5.比较大小 (1)先比较十位,十位大的数就大。例如:34○58 (2)十位相同再比 较个位,个位大的数就大。62○69 6.学会用多一些、少一些、多得多和少得多等语言来描述两个数之间的大小关系。例如:18 比16 多一 些,16 比18 少一些; 99 比 10 多得多,10 比 99 少得多。 7.整十数加一位数及相应的减法 如:30+2=32 (想:3 个十和 2 个一组成的数是 32。) 32—2=30(想:32 里去掉 2 个一,剩下 3 个十) 口算方法:个位相加,十位不变;个位相减,十位不变。整十数:个位数正好为 0 的两位数,例如:10,20,30 等。 第五单元认识人民币 1.1 元=10 角(1 元钱可以换10 个1角) 1 角=10 分(1 角可以换10 个1分) 1 元=100 分(1 元钱可以换 10 个 10 分,即 100 分) 2.简单的计算:单位相同,才能相加减。也就是元和元,角和角,分和分单位都相同的才能计算。 第六单元 100 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一) 1.整十数加、减整十数 2+3=5 表示:2 个一加 3 个一等于 5 个一,就是 5。 20+30=50 表示:2 个十加 3 个十等于 5 个十,就是 50。

一年级数学《分类与整理》评课

一年级下册《分类与整理》评课稿 田老师执教的是“人教版一年级下册第三单元分类与整理”第一课时的内容。 《新课标》将分类放在了“统计与概率”领域,突出了分类与统计的密切联系,这也是本套教材第一次出现统计的内容。 田老师执教时在以下几个方面做得较好: 一、注意学生的感性认识。这节课,无论是开课时对“分类”重要性的渗透,课中对“分类”方法的学习,还是课外对“分类”的应用,都注重调动学生原有的知识经验,注重学生的感受。 二、注意张扬学生的个性。数学学习与其他学习一样,都是一种个体化行为。由于每个人生活经验的不同,认识水平的差异,即使是面对同一个问题,也会有不同的看法。而教育目的不是统一思想,统一要求,而是不同的人获得不同的发展。这节课较好地体现了这些理念。 三、教学过程过渡自然在学生对气球的形状进行分类后,田老师通过“哪个最多?你怎么知道的?”对学生上学期学的一一对应的思想进行了及时的复习,为接下来的数数量和比较多少做好了准备。在教学象形统计图和表格时,田老师通过添加线的形式,使图和表格的呈现比较自然,学生也比较容易接受。接下来田老师通过“漏了一个,应该放在那里?小白兔应该放哪里?为什么要多加一列?图和表格可以怎么改?”这种提问的形式,加深了学生对于分类标准的认识,这也是本节课的重点。 四、教学组织形式自由在教学组织上,田老师也是形式多样。刚开始对气球的分类采用同桌合作的形式进行摆一摆、画一画、写一写。在学生进一步掌握了分类的方法后,通过布置小任务的形式,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和符号分类,不仅符合学生的心理特点,提高积极性,同时也渗透了数学中符号化的思想。在这种形式多样的教学方式的教学下,学生的思维变得活跃了,教学效果也得到了提高。 五、教学反馈方式自由。本节课田老师比较注重对于学生的反馈。这不仅是对学生回答的口头上的评价反馈,如:你真聪明!说的真好!还对每一个教学活动都有细致的反馈:如在对气球分类后,通过“说说你是怎么摆的?”将学生的作品进行展示,将学生的想法真实的暴露与所有师生,通过学生的回答,展示了学生最真实的想法,再通过教师的引导,对学生的作品进行修改,提高学生认识自己的优势和不足。 田老师执教的这一课,突出了分类与统计的密切联系,让学生理解分类的含义,掌握分类计数的方法,并会表达分类计数的结果,为以后学习统计打下了坚实基础。 感谢您的支持与配合,我们会努力把内容做得更好!

人教版小学一年级数学下册知识点归纳总结

人教版小学一年级数学下册重点、难点复习 一、认识图形 1、平面图形的拼组 ⑴区分正方形和长方形 长方形的特点:相对的两条长边相等,相对的两条短边相等。 正方形的特点:四条边长度都相等。 正方形(四条对称轴)长方形(两条对称轴) (2)常见拼组: ①两个完全相同的长方形可拼成正方形和长方形。 ②两个完全相同的正方形可以拼成长方形。 ③四个完全相同的小正方形,可拼成正方形和长方形。 2、立体图形的拼组 (!)区分正方体和长方体 长方体:有6个面,相对的面相同。 正方体:有6个面,每个面都相同,都是正方形。 (2)常见拼组 ①两个完全一样的长方体,可以拼成长方体。 ②八个完全一样的正方体可以拼成一个大的正方体。 如:12—把12分解成10和2 过程:想先算:10-9=1 则再算:1+2=3 ★2、应用题: ①已知条件里知道了其中一部分和另一部分,求总数,用加法计算。 问题里常见的关键字:一共、共、总的、原有等。 ②已知条件里知道了总数和其中一部分,求另一部分,用减法计算。 2、学会单一标准的分类和按不同标准的分类,特别是不同分类标准,分类结果也不一样。 四、100以内数的认识 ★1、10个十是100,读作一百。 100是由10个十或100个一组成,它是一个三位数。 2、数数时,可以一个一个的数,也可以二个二个的数,五个五个的数,十个十个的数。 ★3、从右边起,第一位是个位,第二位是十位,第三位是百位。 (右边) 第三位第二位第一位 ★4、读数和写数,都从高位起。当计数器上个位或十位一颗珠子都没有时,就写0占位。 5、用计数器表示一个数时,计数器各数位上的珠子数和这个数的个位,十位,百位上的数 字相对应。 ★6、只有个位的数是一位数,如5、7、2;最大的一位数是9。 有个位、十位的数是两位数,如32、20;最小的两位数是10,最大的两位数是99。 有个位、十位、百位的数是三位数,如100。100是最小的三位数。

一年级数学分类与整理

“分类与整理”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让学生学会选择不同的标准进行分类,掌握分类的方法。初步认识象形统 计图。 2、通过分一分,瞧一瞧等具体操作,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判断能力、操作 能力。 3、让学生体会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养成有条理的生活习惯。 教学重点:掌握选择不同标准进行分类的方法,在具体过程中做到不重复、不遗漏。 教学难点:会用不同的标准进行分类。 教学方法:演示法指导学习法 教学用具:课件气球卡片等 教学过程: 二、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同学们,今天课堂上来了两个小朋友,瞧瞧她们就是谁?(洋洋与笑笑)她们要邀请同学们到她们的家里去做客。您们想去不?(点击图片)您更想去谁的家,说说理由! 师:1、像笑笑小朋友这样把相同的东西放在一起,就叫分类。 2、生活中您还在哪儿瞧到过“分类”的情景。 生举例【课件展示生活中的分类情景。(超市商品分类、垃圾分类、男女厕所)】师:同学们说的真好,超市分类可以让我们更容易的找到商品,房间物品分类可以让房间更整齐,今天我们就来一起学习“分类整理”(板书)。

同学们,在这个学期有一个很重要的节日,就是什么?(六一儿童节)瞧老师给您们准备什么礼物? 二、新授 (一)分类整理 1、描述感知分类的标准。 出示:气球图片 问:您能把这些气球分分类不?可以怎么分? (一、按照形状分二、按照颜色分) 2、操作体会分类过程,尝试记录分类结果 老师给每个同学都准备了跟气球一样的图片,下面就请同学们先按照形状分一分,瞧瞧每种气球各有几个,把您分的结果记录在纸上。(可以摆一摆,写一写)(按形状不同分类,将同一形状的气球放在一起) ①先分再数的方法, 师:您分了几类?每类有几个?(特点:成堆) ②象形统计图的方法。

人教版数学一年级下册知识点汇总

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下册知识要点汇总 第一单元认识图形 1、认识和会画 2、七巧板是由1个正方形、1个平行四边形、5个三角形组成的。 缺了( 8 )块 4、沿虚线折一折,它变成正方体。

其中①号面与( )号面相对。 方法:中间隔一个 ①对③,②对⑥,④对⑤ 第二单元 20以内的退位减法 1、计算方法 11-9=□ 方法一:破十法 11-9=2 先算:10-9=1,再算:1+1=2 方法二:想加法算减法 11-9=2 因为:9+2=11,所以:11-9=2 方法三:连减法 11-9=2 11-1-1-1-1-1-1-1-1-1=2

第三单元分类与整理 (要求:会填和画表格,自己能给出分类标准,进行分类。) 分类的标准一致,分类的结果就一致。 分类的标准不同,分类的结果就不同。 1、按大人和孩子分 大人孩子 人数8 4

2、按男女分 男女 人数 6 6 3、说一说你知道了什么信息? 4、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并解答。第四单元 100以内数的认识

5、学会用多一些、少一些、多得多和少得多等语言来描述两个数之间的大小关系。例如:18比16多一些,16比18少一些; 99比10多得多,10比99少得多。 6、整十数加一位数及相应的减法 几十加几就是加上几个一,结果就是几十几。 例如:30+2=32 方法:(1)数的组成 30和2组成32 (2)加、减的关系 30+2=32 2+30=32 32-30=2 32-2=30 (3)继续数或倒着数。30+2=32 接着数的方法:31,32 32-2=30 倒着数的方法:31,30

7、最大的一位数是(), 最大的两位数(), 最小的两位数()。 8、 (1)19元正好可以买哪两种玩具? (2)买洋娃娃和球需要多少钱? 第六单元100以内的加减法 1、整十数加、减整十数 2+3=5 表示:2个一加3个一等于5个一,就是5。 20+30=50 表示:2个十加3个十等于5个十,就是50。70-30=40 表示:7个十减3个十等于4个十,就是40。整十数加、减整十数,只要把十位上的数相加减就可以了。

一年级数学整理与复习(2)

整理和复习(2) ?教学内容 教科书P70,完成教科书P71~72“练习十六”第3、5、6题。 ?教学目标 1.经历整理10以内减法表的过程,通过观察发现减法表的简单规律,进一步理解算式之间的关系,提高口算10以内加减法的能力。 2.通过解决问题、知识整理,提高应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 3.进一步学习整理和复习的方法,培养学生自觉整理所学知识的意识和良好习惯。 ?教学重点 整理减法表并发现规律,提高口算10以内减法的能力。 ?教学难点 根据实际情况灵活解决问题。 ?教学准备 课件、10以内的减法算式卡片。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师:上节课我们一起整理和复习了10以内有关数的知识,自己整理了加法表。能说说怎么整理的吗?这节课我们就用这些方法继续整理和复习这一单元的内容。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回忆整理加法表的方法,唤起学生的学习经验,为自主整理减法表打好基础。 二、自主整理减法表 1.初步整理。 师:同学们手上都有10以内的减法算式卡片,你们能把它们整理一下吗?赶紧试一试吧! 学生借助摆卡片的方法初步整理减法表。 教师选取优秀作品进行展示,让学生说说自己的想法。 【学情预设】受加法表的影响,一部分同学可能会把得数相同的减法算式整理在一起,比如0-0、1-1、2-2、3-3等等,也有一部分同学会按减数相同来整理,比如1-1、2-1、3-1、4-1等等。 2.完善整理。 引导学生完善减法表,课件出示。

师:请你仔细观察减法表,可以横着看,也可以竖着看或斜着看,说说发现了什么规 律。 【学情预设】学生通过观察减法表,可能发现:竖着看,每一列从上往下减号前面的数 一个比一个多1,减号后面的数都相同;横着看,减号前面的数都相同,减号后面的数从左 往右一个比一个多1;斜着看,算式的结果都相等,最外面一排结果都是0。 师:比一比,看谁算得又对又快! 教师任意指定一道算式让学生很快说出得数。 师:计算第一列算式,你发现了什么? 【学情预设】引导学生说出一个数减去0还得原数。 3.根据减法表练习计算。 同桌之间互相指定算式说出结果,完成后教师抽查计算情况。 【设计意图】让学生经历整理减法算式表的过程,通过观察发现其中蕴含的规律,沟通 减法与加法之间的内在联系,让学生从整体上更好地掌握10以内的加减法。 三、复习解决问题 1.用一步计算解决的实际问题。 课件出示教科书P70第4题。 师:仔细观察要解决什么问题,需要用什么信息解答,再独立解答。 学生独立完成后,集体订正。 【学情预设】可能有的学生会将图中所有动物的数量都加起来,如7+3+3,如果出现这 种错例,让学生明确要求的是一共有多少只熊猫,与小鸟的数量无关,3只小鸟的信息是多 余的。如果没有出现错例,教师也要追问“为什么不用3只小鸟的信息”。 【设计意图】先让学生独立尝试,经历从复杂信息获取有用信息的过程,然后通过分析 进一步明确方法,认识到所选择的信息与要解决的问题应该有直接的联系。 2.用两步计算解决的实际问题。 课件出示教科书P70第5题。 师:同桌之间互相说一说图的意思。 【学情预设】引导学生说出:图片上有8个南瓜,先剪下3个,再剪下1个,还剩几 个? 学生独立解决问题并汇报。 【设计意图】通过练习,提高学生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借此整理连加、连减和加 减混合的知识。 【教学提示】 复习减法算式 时注意适当联系加 法算式。如说出减 法算式的得数时, 可让学生说出一个 与它有关系的加法 算式和得数,再让 另外的学生说出相 应的另一个减法算 式和得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