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波应用技术常见问题解答

微波应用技术常见问题解答
微波应用技术常见问题解答

微波能应用技术常见问题解答

问题1:微波是什么?

答:微波与无线电波、红外线、可见光一样都是电磁波,微波是指频率为0.3~3000GHz的电磁波,即波长在1米到0.1毫米之间的电磁波。微波频率比一般的无线电波频率高,通常也称为“超高频电磁波”。

问题2:微波是怎样产生的?

答:微波能通常由直流或50MHz交流电通过一特殊的器件来获得。可以产生微波的器件有许多种,但主要分为两大类:半导体器件和电真空器件。电真空器件是利用电子在真空中运动来完成能量变换的器件,或称之为电子管。在电真空器件中能产生大功率微波能量的有磁控管,多腔速调管,微波三、四极管,行波管等。在目前微波加热领域特别是工业应用中使用的主要是磁控管及速调管。

问题3:微波应用的频率有那些?

答:因为微波应用极为广泛,特别是通信领域,为了避免相互间的干扰,国际无线电管理委员会对频率的划分作了具体规定。分给工业、科学和医学用的频率有433 兆赫、915兆赫、2450兆赫、5800兆赫、22125兆赫,与通信频率分开使用。目前国内用于工业加热的常用频率为915兆赫和2450兆赫。微波频率与功率的选择可根据被加热材料的形状、材质、含水率的不同而定。

问题4:微波加热的原理是什么?

答:介质材料由极性分子和非极性分子组成,在电磁场作用下,这些极性分子从原来的随机分布状态转向依照电场的极性排列取向。而在高频电磁场作用下,这些取向按交变电磁的频率不断变化,这一过程造成分子的运动和相互摩擦从而产生热量。此时交变电场的场能转化为介质内的热能,使介质温度不断升高,这就是对微波加热最通俗的解释。

问题5:微波杀菌的机理是什么?

答:微波灭菌的机理在于,细菌、成虫与任何生物细胞一样,是由水、蛋白质、核酸、碳水化合物、脂肪和无机物等复杂化合物构成的一种凝聚态介质。其中水是生物细胞的主要成分,含量在75~85%,因为细菌的各种生理活动都必须有水参与才能进行,而细菌的生长繁殖过程,对各种营养物的吸收是通过细胞膜质的扩散、渗透和吸附作用来完成的。在一定强度微波场的作用下,物料中的虫类

和菌体也会因分子极化驰豫,同时吸收微波能升温。由于它们是凝聚态物质,分子间的作用力加剧了微波能向热能的能态转化。从而使体内蛋白质同时受到无极性热运动和极性转动两方面的作用,使其空间结构变化或破坏,而使蛋白质变性。蛋白质变性后,其溶解度、粘度、膨胀性、渗透性、稳定性都会发生明显的变化,而失去生物活性。另一方面,微波能的非热效应在灭菌中起到了常规物理灭菌所没有的特殊作用。也是造成细菌死亡的原因之一。

问题6:微波的穿透能力如何?

答:穿透能力就是电磁波穿入到介质内部的本领,电磁波从介质的表面进入并在其内部传播时,由于能量不断被吸收并转化为热能,它所携带的能量就随着深入介质表面的距离,以指数形式衰减。透射深度被定义为:材料内部功率密度为表面能量密度的1/e 或36.8% 算起的深度D,微波的加热深度比红外加热大得多,因为微波的波长是红外波长的近千倍。红外加热只是表面加热,微波是深入内部加热。

问题7:什么叫微波的选择性加热?

答:不同性质的物料对微波的吸收损耗不同,即选择性加热的特点,这对干燥过程有利。因为水分子对微波的吸收损耗最大,所以含水量高的部位,吸收微波功率多于含水量较低的部位,从而干燥速率趋一致。

问题8:微波加热为什么称之为内部加热方式?

答:常规加热(如火焰、热风、电热、蒸汽等)都是利用热传导、对流、热辐射将热量首先传递给被加热物的表面,再通过热传导逐步使中心温度升高(即常称的外部加热)。它要使中心部位达到所需的温度,需要一定的热传导时间,而对热传导率差的物体所需的时间就更长。微波加热则属于内部加热方式,电磁能直接作用于介质分子转换成热,且透射性能使物料内外介质同时受热,不需要热传导,而内部缺乏散热条件,造成内部温度高于外部的温度梯度分布,形成驱动内部水分向表面渗透的蒸汽压差,加速了水份的迁移蒸发速度。特别是对含水量在30%以下的食品,速度可数百倍的缩短,在短时间内达到均匀干燥。

问题9:各种物质对微波的吸收能力如何?

答:微波加热是介质材料自身损耗电场能量而发热。而不同介质材料的介质常数εr和介质损耗角正切值tgδ是不同的,故微波电磁场作用下的热效应也不一样。

由极性分子所组成的物质,能较好地吸收微波能。水分子呈极强的极性,是吸收微波的最好介质,所以凡含水分子的物质必定吸收微波。另一类由非极性分子组成,它们基本上不吸收或很少吸收微波,这类物质有聚四氟乙烯、聚丙烯、聚乙烯、聚砜等、塑料制品和玻璃、陶瓷等,它们能透过微波,而不吸收微波。这类材料可作为微波加热用的容器或支承物,或做密封材料。在微波场电中,介质吸收微波功率的大小P正比于频率f、电场强度E的平方、介电常数εr 和介质损耗正切值tgδ。即: P = 2πf·E2·εr·V·tgδ

问题10:微波的脱水效率如何?

答:理论上每千瓦小时微波电能可使1.39公斤的水汽化,由于线路损耗及腔体效率等因素,实际效果为0.8--1.1公斤/千瓦小时。用户可根据待处理材料初始与最终含水量之差及产量的要求来估算所需的微波功率。

常见问题解答

一.“喝了一辈子自来水,活的很好”。有必要安装水机吗? 答:人的疾病有一个累计的过程。喝了一辈子自来水,现在没生病,不等于明天不生病。几十年前江河湖畔清澄见底,自来水的水质就好。现在的自来水水源已存在再次污染的状态,失去了原始的功能,如不进行净化、消毒处理是不能作为生活饮用水的,所以水厂在净化杀菌过程中施加了氯气。氯气和自来水中的有机物发生化学反应生成三卤甲烷,三卤甲烷是世界卫生组织公认的强致癌物,所以家庭想要喝好水,必须对自来水进行净化处理,安装一台合适的净水机,应该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二.水中的矿物质可以从食物中摄取吗? 答:人体摄取矿物质及微量元素的主要途径是食物和水。健康七大营养素中,水被排在首位,可见它的重要性。水对人体的生理功能已在我们的手册里有详细说明。另外,水中的矿物质锶可以软化心脑血管,预防高血压、冠心病。硒元素能抑制癌细胞的生成,清除血管中的有害物质等等。而这些矿物质在食物中很难摄取。 三.水的溶解性总固体含量越低越好吗? 答:溶解性总固体指水中有益于人体吸收的矿物质和微量元素的总和。用TDS笔测出自来水的数值是包含了有害于人体吸收的重金属等其他物质。测出纯净水的数值是15mg/L以下。属于没有骨架没有营养的软水。西藏冰川水的小瓶装在超市卖6.2元/瓶。标明的溶解性总固含量为482~725mg/L。而这种价位的好水是不适合家庭烧饭煲汤和长期的饮用。2007年7月1日颁布实施的《生活饮用水标准》规定,总固体含量为1000mg/L以下。国内外专家也表明:最理想的溶解性总固体含量为300mg/L左右。所以说水的溶解性总固体含量不是越低越好。 四.“RO膜的孔径是万分之一微米,所制出的水是小分子团水”,对吗? 答:反渗透膜制出的水不含矿物质和微量元素。而水中的矿物质是水分子团中的骨架,抽去了骨架改变了结构,失去了支撑的水分子会串联成线团,使分子团变大。所以纯净水不是小分子团水,而是大于30以上分子团的大分子团水。这也就解释了为什么在市场上看不到任何一家纯净水厂家有小分子团检测报告。 五.为什么万丰水是小分子团水? 答:现在国际上公认并且唯一的测定方法是用核磁共振中的氧谱(O - 17)测定水的半幅

微波技术应用

微波技术 一概述 微波是指波长范围为1mm~1m,频率范围为30×102 ~30×105MHz,具有穿透特性的电磁波。常用的微波频率为91 5MHz和 2 450MHz。微波作为一种电磁波,通常应用于广播、电视及通信技术中,近年来,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微波作为一种能源,已逐渐应用于食品杀菌、干燥、烘烤、膨化、解冻等方面。 微波技术在食品工业中的应用可追溯到四十年代末期,1947年由美国雷声公司马文·贝克根据微波的加热效应制成了世界上第一台用于食品加热的微波炉。鉴于微波具有在食品内部生热并迅速产生均匀温度的观点,人们开始研究将它用于工业加热技术上以其开辟新的热能源,提高热能利用率和缩短加工时间,大约经历了十余年的探索,终于在1965年由美国Cryodry Comporation 公司研制成功了世界上第一台 915MHz/50kW隧道式微波干燥设备,并在Seyfert Foods食品公司首次投入实际应用,用来干燥油炸马铃薯片。此后微波能技术在美国、日本、加拿大和欧洲等发达国家在用来解决食品工业中的多种加热干燥、烹制、杀虫灭菌和回温解冻等方面相继获得成功并表现出强大的技术优势。到七十年代,世界各国普遍推广应用。例如在气候温和潮湿的日本,微波在食品工业中的应用占整个工业应用的60%。我国自1973年由南京电子管厂率先研制成功了工业微波干燥设备以来,经过了20年的努力,也积累了比较丰富的经验。目前我国已成功地应用微波能烧烤食品、干果焙烤、牛肉干燥、蔬菜脱水、快餐面干燥、食品杀菌、饮料杀菌、白酒陈化催熟等许多领域,并取得显著进展。 二微波技术的原理及特点 综合微波技术在食品工业中的各种应用可归结为如下原理。 (一)微波加热干燥原理 微波加热技术是一种新的加热方式。它是依靠以每秒245000万次速度进行周期变化的微波透入物料内,与物料的极性分子相互作用,物料中的极性(如水分子)吸收了微波能以后,改变其原有的分子结构,亦以同样的速度作电场极性运动,致使彼此间频繁碰撞而产生了大量的摩擦热,从而使物料内各部分在同一瞬间获得热能而升温。由于微波辐射下介质的热效应是内部整体加热的,即理论上所谓的“无温度梯度加热”,基本上介质内部不存在热传导现象,因此,微波可相当均匀地加热介质。微波加热技术与传统加热方法相比,有如下特性:①穿透力强。②热惯性小。③呈现选择加热特性。④具有反射性和透射性。 微波干燥是在微波理论,微波技术和微波电子管成就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门新技术,微波干燥已在许多领域内获得广泛的应用。它是应用微波加热的原理, 使品温度上升,达到干燥的目的。微波干燥具有如下的特点: 1 .干燥速度快、干燥时间短 由于常规加热需要加热传热介质和环境,再进入食品,故需较长时间才能达到所需加热温度。而微波加热则是加热物体直接吸收微波能,加热速度大大高于常规加热方法,此时只需一般方法的十分之一到百分之一的时间就能完成整个加热和干燥的过程。 2. 产品质量高 由于加热时间短,又非热效应配合,因此,可以保存加工原料的色、香、味,并且维生素的破坏也较少。 3. 加热均匀

新软极通EWEBS_V5.x故障问题集合

西安新软极通5.0常见问题 本问题集应用于新软的极通EWEBS 5.0 是我们继极通EWEBS 4.2之后的最新版本,极通EWEBS 5.0包括四个模块远程接入、本地收藏、即时通讯、网络收藏。下面是极通EWEBS 5.0的最新常见问题可供用户参考,如果遇到此类问题可根据此文档解决。 一、极通服务平台 1、可以对企业信息进行保存吗? 答:可以保存企业的组织架构图,一种为图片的形式;另外一种为内容的形式可以根据需要导入企业组织架构信息。 2、为什么输入服务器地址加上端口号登陆不上去? 答:要看你的端口号正确与否,此端口为远程接入安装时的Web端口。 3、为什么我在客户端测试服务器端口都已做通但外网通过Web还是访问不了?,提示“这台计算机无法找到指定的服务器。请确认服务器的域名或IP地址是否正确,然后重新连接”如图

答:打开控制台后,在‘集控平台→集控设置→组件信息→信息编辑’处,选择‘远程接入’点右上角的‘修改’,如图按说明处填写‘互联网地址’项。 4、以Win2008系统作为服务器安装极通EWEBS 5.0的过程中提示“如果当前系统是作为[Windows2003]以后的操作系统,需要安装终端服务,否则程序不能正常运行。继续安装吗”这里要怎么操作? 答:1、你已经安装了Windows2008的终端服务及授权并做了配置,则选确定继续安装。 2、你没有安装Windows2008的终端服务及授权并做相应设置,则选取消,安装终端 服务及授权并做相应配置。具体安装配置参照极通Ewebs5.X安装手册。 5、是否可以在Windows XP和Windiws2008下安装极通EWEBS ? 答:能,极通EWEBS 5.0现在已全面支持WindwosXP 、2003和2008。(注:2008下安装需要安装Windows终端服务和授权)

微波技术在各领域的应用 (2)

微波技术在各领域的应用 发布来源:三乐微波发布时间:2014/5/30 8:57:00 一、微波原理 微波就是指波长在1mm~1000mm、频率在300MHz-300GHz范围之间的电磁波,因为它的波长与长波、中波与短波相比来说,要“微小”得多,所以称之为“微波”。 微波有着不同于其她波段的重要特点,它自被人类发现以来,就不断的得到发展与应用,19世纪末,人们已经知道了超高频的许多特性,赫兹用火花振荡得到了微波信号,并对其进行了研究,仅证实了麦克斯韦的一个预言—电磁波的存在。20世纪初期对微波技术的研究又有了一定的进展,1936年4月美国科学家South Worth用直径为12.5cm青铜管将9cm的电磁波传输了260m远,波导传输实验的成功激励了当时的研究者,因为它证实了麦克斯韦的另一个语言—电磁波可以在空心的金属管中传输,因此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微波技术的应用就成了一个热门的课题。战争的需要,促进了微波技术的发展,而电磁波在波导中传输的成功,有提供了一个有效的能量传输设备,微波电真空振荡器及微波器件的发展十分迅速。在1943年终于制造除了第一台微波雷达,工作波长在10cm。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由于迫切需要能够对敌机及舰船进行了探测定位的高分辨率雷达,大大促进了微波技术的发展。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微波技术进一步迅速发展,不进系统研究了微波技术的传输理论,而且向着多方面的应用发展,并且一直在不断的完善,我国开始研究与利用微波技术实在20世界70年代初期,首先在连续波磁控管的研制方面取得重大进展,特别就是大功率磁控管的研制成功,为微波技术的应用提供了先决条件。此后我国在微波领域迅速发展,80年代我公司生产出中国第一台微波炉,到目前为止,家用微波炉、工业微波应用

极通远程连接问题处理集锦

极通远程连接问题处理 如果客户端电脑登陆sunlike系统时,提示【当前没有可用许可,请稍后登陆】的信息,原因是由于客户端电脑非正常退出远程应用程序,服务器端系统无法释放缓存造成该现象发生。 解决方法:双击服务器桌面图标【监控工具】,出现如下信息:在远程登陆不上去的客户机名称上,单击右键将该会话进行注销,注销一分钟后,客户端方可再次登陆。 其他出现问题详见如下内容: 1、客户端登录的时候提示“获得的AIP协议参数不完整,请验证客户端与服务器的版本是否一致 解决办法: ?把客户端卸载掉重新在网页上下载安装; ?看看是不是用的非windows的ie浏览器,如果不是将其的默认下载工具设置成ie 下载即可。

2、客户端登陆提示: ? ?解决办法: ?检查绑定的系统用户的权限,检查绑定的系统用户密码是否正确。 ?由于极通EWEBS 2008系统用户身份绑定的NT系统用户没有设置密码、密码错误或者系统绑定的用户没有加入到remote desktop users里。 3、客户端登陆时提示: 解决办法: ?在服务器上用127.0.0.1的ip登录,确定一下问题出在本机上还是路由器上。 A.如果本机可以登录 ?检查路由器的2700端口映射(映射方法,详见路由器端口映射解析文档)。 B. 如果本机不可以登录请检查一下几点: a)检查我的电脑右键属性,远程,允许远程连接到此计算就的勾打上没(必须勾上); b)检查EW Multi User Driver服务是否启动状态; c)Windows 2003 server系统可以检查”管理工具”—“终端服务器配置”里面的”AIP-TCP协 议”是否启用。 4、正在加载应用程序配置信息 解决办法: 大多出现aipserver.exe文件丢失或者系统环境变量丢失。 A)Aipserver.exe文件存在极通EWEBS 2008系统服务器安装的bin文件夹下面,若没有此问题,从相同的版本上拷贝到此文件夹下面即可。 B)系统变量,我的电脑右键属性——高级——环境变量打开系统变量里面的path 变量,检查里面有没有极通的安装路径。(默认为C:\Program Files\Gintel\EWEBS Server\bin;)。

微波技术应用行业

山东康来机械设备有限公司Shandong Kang Lai mechanical equipment Co., Ltd. 加上设计人思想

企业介绍: 山东康来机械设备有限公司是集科、工、贸为一体,从事研发、生产微波设备的高新技术企业,创始于2009年。其前身是济南康来微波设备有限公司,2016年企业发展壮大,公司体制改革变更为股份制企业。 公司致力于微波技术在食品、制药、化工、冶金、纺织、木材、石油、橡胶、陶瓷、造纸、粮食、干果、饮料、海鲜、新能源、环保等领域的开发应用及成套设备的生产制造。所有产品按GMP、FDA标准设计制造,其各项主要技术指标居于国际先进水平。公司产品有2450MHz、915MHz两大系列50多种型号、规格,得到国内外许多食品、制药、保健品、化工等企业的支持及应用。其主导产品有:微波食品干燥灭菌设备、微波药品干燥灭菌设备、微波化工产品干燥处理设备、微波木材烘干杀虫设备、微波调味品烘干杀菌设备、微波辣椒制品干燥杀菌设备、微波五谷烘烤设备、微波陶瓷固化设备、微波茶叶杀青机、微波口服液等中成药品灭菌设备、微波橡胶硫化设备、微波纸张干燥设备、微波昆虫(黄粉虫、蝇蛆)干燥设备、微波废物消毒设备、微波烧结设备、微波真空萃取、微波真空干燥设备、微波试验炉等多种系列和品种。 公司凭借多年设计、制造微波设备的经验,可以按用户的不同要求提供最佳的设备设计方案,供用户选择。公司所供产品免费负责安装、调试、操作培训;实行“三包”,保修一年和终身技术服务。 企业宗旨:同顾客以双赢,与员工共发展,给股东以回报,对社会以贡献。 企业愿景:创行业顶级品牌,供专业实用设备。 企业精神:真诚信赖,执着追求,稳健务实,拓新致远。 经营理念:以技术为龙头,以管理打基础,以人才为根本,以品牌闯天下。 服务理念:客户满意是检验我们工作的唯一标准。 (名片夹) 联系人: 联系方式:

微波技术在各领域的应用

微波技术在各领域的应用 发布来源:三乐微波发布时间:2014/5/30 8:57:00 一、微波原理 微波是指波长在1mm~1000mm、频率在300MHz-300GHz范围之间的电磁波,因为它的波长与长波、中波和短波相比来说,要“微小”得多,所以称之为“微波”。 微波有着不同于其他波段的重要特点,它自被人类发现以来,就不断的得到发展和应用,19世纪末,人们已经知道了超高频的许多特性,赫兹用火花振荡得到了微波信号,并对其进行了研究,仅证实了麦克斯韦的一个预言—电磁波的存在。20世纪初期对微波技术的研究又有了一定的进展,1936年4月美国科学家South Worth用直径为12.5cm青铜管将9cm的电磁波传输了260m远,波导传输实验的成功激励了当时的研究者,因为它证实了麦克斯韦的另一个语言—电磁波可以在空心的金属管中传输,因此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微波技术的应用就成了一个热门的课题。战争的需要,促进了微波技术的发展,而电磁波在波导中传输的成功,有提供了一个有效的能量传输设备,微波电真空振荡器及微波器件的发展十分迅速。在1943年终于制造除了第一台微波雷达,工作波长在10cm。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由于迫切需要能够对敌机及舰船进行了探测定位的高分辨率雷达,大大促进了微波技术的发展。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微波技术进一步迅速发展,不进系统研究了微波技术的传输理论,而且向着多方面的应用发展,并且一直在不断的完善,我国开始研究和利用微波技术实在20世界70年代初期,首先在连续波磁控管的研制方面取得重大进展,特别是大功率磁控管的研制成功,为微波技术的应用提供了先决条件。此后我国在微波领域迅速发展,80年代我公司生产出中国第一台微波炉,到目前为

极通常见问题解6.15

(常见问题解答): 1.为什么极通客户端登录网页打不开? 答:请检查此电脑是否能打开其它网页及QQ是否能正常登录,如正常可能是服务器那边网络有问题,请联系系统管理员处理。否则,则有可能是您电脑网络有问题。 2.远程客户端访问服务器非常慢,是什么问题? 答:客户端连接服务器慢有以下原因: a,服务器端或者客户端电脑中毒; b,服务器端的配置,内存达不到客户端连接的需要; c,实际传输的网速不够快。 3.为什么有的用户不能正常使用虚拟打印而其他用户可以? 答:客户端若是已经设置好虚拟打印后,在使用应用程序打印的时候必须选择NfEwebs虚拟打印机。4.为什么服务器上安装好虚拟打印后客户端依然不能使用虚拟打印? 答:1. 首先确认客户端打印本地文档是否正常,还有本地打印机支持的打印纸张范围是多大,若是软件设置的纸张范围超过打印机的打印范围请重新设置纸张格式; 2,在极通EWEBS中客户端在第一次使用虚拟打印不能进行正常打印时,建议先选择PDF打印,然后在选择虚拟打印就可以了。

注意:在选中虚拟打印后要重新退出应用程序这次的虚拟打印才有效。 5.登录后双击运行程序,显示“该应用程序暂时没有可供使用的服务器或许可,请稍后再试”? 答: a.是服务器点少,而且在刚刚退出之前已经占满,然后退出再登录会出现这个情况,稍等会再登录即可。 b.是客户的点数满了,这个情况里包括实际使用人数占满了点数,还有客户端的用户操作时多占用了点数。 c.就是服务器的内存和CPU使用率超过80%,超过了软件负载平衡限制。建议稍后再试或通知管理员。 或者 d.进入极通管理平台,查看是注册状态是否已过期。如已过期,请检查加密狗是否插,指示灯是否正常。如已插上,请检查电脑是否已检测到加密狗。然后进入开始 程序 极通EWEBS应用虚拟化系统 授权管理工具,刷新Ukey看是否有加密设备号。如没有则表示未检测到加密狗,请插到其他的USB口试试。否则表示加密狗已损坏或与操作系统不兼容。

微波技术的当前应用浅析

2012—2013学年上学期微波工程 期中论文 微波技术的当前应用浅析 学生姓名:邓兴盛 学号: 10908030101 课程名称: 微波工程 指导教师:何俊 专业班级:电子信息工程 完成时间: 2012年5月20日

微波技术的当前应用浅析 【摘要】微波技术早在二战结束不久就已经在工业上得到应用,但真正得到重视确实在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经过了多年的发展已逐步形成了一系列的交叉技术,在不同的领域都发挥着其独有的优势和特殊作用,本文就目前世界上微波技术在不同领域的应用及其前景做一简单的分析,并就微波技术在应用中的一些需要我们共同关注的问题试图做一些思考。 【关键词】微波技术,应用价值,影响思考 【正文】1864年,英国科学家麦克斯韦在总结前人研究电磁现象的基础上,建立了完整的电磁波理论。他断定电磁波的存在,推导出电磁波与光具有同样的传播速度。1887年德国物理学家赫兹用实验证实了电磁波的存在。之后,1898年,马可尼又进行了许多实验,不仅证明光是一种电磁波,而且发现了更多形式的电磁波,它们的本质完全相同,只是波长和频率有很大的差别。至此,随着人们对电磁波概念的认知,开始不断地认识到了电磁波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价值。 一个典型的例子,1936年4月美国科学家South Worth用直径为12.5cm 青铜管将9cm的电磁波传输了260m远,从而它证实了麦克斯韦的另一个预言──电磁波可以在空心的金属管中传输,因此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微波技术的应用就成了一个热门的课题。战争的需要,促进了微波技术的发展,而电磁波在波导中传输的成功,又提供了一个有效的能量传输设备,微波电真空振荡器及微波器件的发展十分迅速。在1943年终于制造出了第一台微波雷达,工作波长在10cm。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由于迫切需要能够对敌机及舰船进行探测定位的高分辨率雷达,大大促进了微波技术的发展。 一、微波的存在 微波是指波长在1mm~1000mm、频率在300MHz~300GHz范围之间的电磁波,因为它的波长与长波、中波与短波相比来说,要“微小”得多,所以它也就得名为“微波”了。 微波有着不同于其他波段的重要特点,它自被人类发现以来,就不断地得到发展和应用。19世纪末,人们已经知道了超高频的许多特性,赫兹用火花振荡得到了微波信号,并对其进行了研究。但赫兹本人并没有想到将这种电磁波用于通信,他的实验仅证实了麦克斯韦的一个预言──电磁波的存在。

微波技术原理及其在化学化工领域的应用

HUNAN UNIVERSITY 题目:微波技术原理及其在化学化工领域的应用

微波技术原理及其在化学化工领域的应用 摘要:本文介绍了微波技术原理以及其发展背景,并针对微波技术在化学化工领域的应用概况进行了总结和介绍,也提出了应用中的问题以及展望。 关键词:微波技术,化学,化工 1.引言 微波是一种波长很短的电磁波,其频率介于300 MHz-300 GHz,波长介于1 mm-1 m之间。因其波长介于远红外线和短波之间,故称之为微波。微波具有的特点为高频性、波动性、热特性和非热特性[1]。随着科学的发展,微波技术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尤其是在通信行业,如微波卫星通信、微波散射通信、模拟微波通信和数字微波通信等。近年来,微波以其高效、均匀、节能、环保等诸多优点受到广泛关注,并逐渐成为一种新型能源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2]。 2.微波技术的发展 微波技术兴起于20世纪30年代,在电视、广播、通讯等相关技术领域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经过长期发展后,美国于 1945 年率先发现了微波的又一特性,即热效应,并创新性的将其作为一种非通讯能源开始应用于工业、农业以及相关科学研究中。 微波技术的发展主要取决于微波器件的应用和发展。早在20世纪初,就有研究人员开始了对微波理论的探索,并进行了相关的实验研究。但由于当时信号发生器功率较小,加之信号接收器灵敏度较差,实验未能取得实质性的进展[3]。1936年,波导技术的进一步发展为微波技术的研究提供了可靠的理论及实验条件。美国电话电报公司的George C. Southworth.将波导用作宽带传输线并申请了专利,同时,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的M.L Barrow 完成了空管传输电磁波的实验,这些工作为规则波导奠定了理论基础,推动了微波技术进一步向前发展[4]。20世纪40年代,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雷达的出现和使用引起了人们对微波理论和技术的高度重视,并研制了很多微波器件,在此期间,微波技术迅速发展并在

射频与微波技术原理及应用汇总

射频与微波技术原理及应用培训教材 华东师范大学微波研究所 一、Maxwell(麦克斯韦)方程 Maxwell 方程是经典电磁理论的基本方程,是解决所有电磁问题的基础,它用数学形式概括了宏观电磁场的基本性质。其微分形式为 0 B E t D H J t D B ρ???=- ????=+??=?= (1.1) 对于各向同性介质,有 D E B H J E εμσ=== (1.2) 其中D 为电位移矢量、B 为磁感应强度、J 为电流密度矢量。 电磁场的问题就是通过边界条件求解Maxwell 方程,得到空间任何位置的电场、磁场分布。对于规则边界条件,Maxwell 方程有严格的解析解。但对于任意形状的边界条件,Maxwell 方程只有近似解,此时应采用数值分析方法求解,如矩量法、有限元法、时域有限差分法等等。目前对应这些数值方法,有很多商业的电磁场仿真软件,如Ansoft 公司的Ensemble 和HFSS 、Agilent 公司的Momentum 和ADS 、CST 公司的Microwave Studio 以及Remcom 公司的XFDTD 等。 由矢量亥姆霍兹方程联立Maxwell 方程就得到矢量波动方程。当0,0J ρ==时,有 222200E k E H k H ?+=?+= (1.3) 其中k 为传播波数,22k ωμε=。 二、传输线理论 传输线理论又称一维分布参数电路理论,是射频、微波电路设计和计算的理论基

础。传输线理论在电路理论与场的理论之间起着桥梁作用,在微波网络分析中也相当重要。 1、微波等效电路法 低频时是利用路的概念和方法,各点有确切的电压、电流概念,以及明确的电阻、电感、电容等,这是集总参数电路。在集总参数电路中,基本电路参数为L、C、R。由于频率低,波长长,电路尺寸与波长相比很小,电磁场随时间变化而不随长度变化,而且电感、电阻、线间电容和电导的作用都可忽略,因此整个电路的电能仅集中于电容中,磁能集中于电感线圈中,损耗集中于电阻中。 射频和微波频段是利用场的概念和方法,主要考虑场的空间分布,测量参数由电压U、电流I转化为频率f、功率P、驻波系数等,这是分布参数电路。在分布参数电路中,电磁场不仅随时间变化也随空间变化,相位有明显的滞后效应,线上每点电位都不同,处处有储能和损耗。 由于匀直无限长的传输系统在现实中是不存在的,因此工程上常用微波等效电路法。微波等效电路法的特点是:一定条件下“化场为路”。具体内容包括: (1)、将均匀导波系统等效为具有分布参数的均匀传输线; (2)、将不均匀性等效为集总参数微波网络; (3)、确定均匀导波系统与不均匀区的参考面。 2、传输线方程及其解 传输线方程是传输线理论的基本方程,是描述传输线上的电压、电流的变化规律及其相互关系的微分方程。电路理论和传输线之间的关键不同处在于电尺寸。集总参数电路和分布参数电路的分界线可认为是l/λ≥0.05。 以传输TEM模的均匀传输线作为模型,如图1所示。在线上任取线元dz来分析(dz<<λ),其等效电路如图2所示。终端负载处为坐标起点,向波源方向为正方向。 图1. 均匀传输线模型图2、线元及其等效电路根据等效电路,有

微波的技术小论文

微波技术小论文 题目名称微波技术的发展方向与前景 概述 学院(系)电子与信息工程学院 专业电子信息工程 学生姓名任子辉学号1152351 2014 年 5 月21 日

微波技术小论文 1.引言 微波技术是近一个世纪以来最重要的科学技术之一,从雷达到广播电视、无线电通信再到微波炉,微波技术对社会的发展和人们生活的进步产生着深远的影响。微波通常是指频率范围在300MHz-300GHz内的电磁波,其波长约在1米到1毫米之间,可被进一步细分为分米波,厘米波和毫米波,其对应频率分别为特高频(UHF,ultra high frequency),超高频(SHF,super high frequency),极高频(EHF,extremely high frequency)。随着现代微波技术的发展,波长在1毫米以下的亚毫米波也被视为微波的范畴,这相当于把微波的频率范围进一步扩大到更高的频率。因此,有的文献里也把微波的频率范围定义为300MHZ-3000GHZ 本文介绍了微波技术的发展以及在各个领域中的应用,并对微波技术未来的发展方向进行了讨论。 2.微波技术发展简史 微波有着不同于其他波段的重要特点,它自被人类发现以来,就不断地得到发展和应用。自从19世纪末德国物理学家赫兹发现并用实验证明了电磁波的存在后,对电磁波的研究便迅速展开。对微波直到20世纪初期对微波技术的研究又有了一定的进展。但早期的设备不能满足实验的需要,主要表现为缺乏大功率的信号发生器和灵敏的信号接收器,因此早期的研究并没有取得实质性的进展。到了20世纪30 年代,高频率的超外差接受器和半导体混频器的出现为微波技术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条件,使得微波技术的发展取得的一定的进步。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由于迫切需要能够对敌机及舰船进行探测定位的高分辨率雷达,大大促进了微波技术的发展。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微波技术进一步迅速发展,不仅系统研究了微波技术的传输理论,而且向着多方面的应用发展,并且一直在不断地完善。我国开始研究和利用微波技术是在20世纪70年代初期,首先是在连续微波磁控管的研制方面取得重大进展,特别是大功率磁控管的研制成功,为微波技术的应用提供了先决条件。20世纪80年代,我国开始生产微波炉,到目前为止,已经发展有家用微波炉、工业微波炉等系列产品,产品质量接近或达到世界先进水平。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微波技术的研究向着更高频段──毫米波段和亚毫米波段发展。 3.微波技术发展现状和未来趋势 进入21 世纪,微波技术继续在广播、有线电视、电话和无线通信领域发挥着巨大的作用,在其他领域如计算机网络等应用中也崭露头角。在广播电视方面,截至2005 年,我国共有中波、短波、调频广播和电视发射台、转播台共计6.57

HGO常见问题解答

HGO常见问题解答 1.HGO建立项目后无法改名项目名称,没有“另存为”的功能,如何更改项目名字。 HGO没有直接“另存为”的功能,因为项目文件夹里的内容很多,不只是一个文件,强制换名容易导致文件系统出错。如果确实需要修改项目名字,可关闭项目后手动更改,但切记必须同时修改项目主文件“***.HGO”必和项目文件夹“***”两个的名字,且必须同名,否则打开项目会报错。 2.同步环为什么总是超限 2009规范用仪器标称精度来对同步环进行检验,要求非常严格,很难保证所有同步化均合格,所以采用该规范时就算某些同步环不合格也不用担心,只要其满足2001规范即可放心使用。如果一定要使其按照2009规范合格,可以调整项目属性中的“仪器精度”,放大同步环的限差要求,使其通过检验。 3.基线解算设置里的“观测值”选为“自动”后,软件是如何选择观测值类型进行解算的, 如何手动更改? 默认的基线解算设置里采用固定的是“自动“选择观测值进行解算,HGO会根据基线长度来进行选择L1/Lc模型进行解算,L1模型观测误差小,但是容易受大气误差影

响,所以适用于短基线;Lc模型即无电离层组合模型,观测误差大,但是不受大气误差影响,所以适合于中长基线。如果基线长度小于下图中设置的“自动化处理基线长度阈值”(默认为10km),会采用L1模型进行解算,如果基线长度小于该阈值,会采用Lc模型(必须是双频数据)进行解算。这种设置是一种经验值,用户可以根据需要进行修改,如基线长度在10km左右时,可以根据需要切换L1/Lc模型进行解算,选择效果好的解算结果参与平差;对于双频短基线,可选择L1L2模型进行解算,解算精度有可能会优于L1模型。另外,用户可根据当地经纬度修改“自动化处理基线长度阈值”,如北方高纬度地区,该值可以改为20km,南方地区,该值可以改为5km。 4.为什么有时候基线解算结果为“L1浮动解”,不进行固定解运算,且解算结果为“合格” 在基线解算设置的”高级”选项卡中有一个“单频固定解基线长度限制(m)”的设置项,默认值是30km,当基线长度大于该值,且该基线只有单频观测数据时,将不进行模糊度固定,只输出浮动解。因为对于长距离基线,只依靠L1单频数据很难进行模糊度固定,固定后的解算结果也往往不如浮动解准确。如果一定要得到固定解,可将此值设置为超过待解算基线长度的数值。

微波技术原理及其发展与应用_孙凤坤

主观因素影响,尽量把这种影响淡化,但是仍然是有所欠缺的,因此,指标权值量化方面的研究仍然是以后工作的难点。 参考文献[1]杨松林.工程模糊论方法及其应用[M].北京:国防工业出版社,1996. [2]翟晓敏, 盛韶涵,何建敏[J].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1998(7).[3]张景林.安全评价基础[M].北京.兵器工业出版社,1991. [4]陈万金.安全科学理论与与实践[M].北京:北京理工大学,2005. 作者简介:吴喜,男,助理工程师,注册安全工程师、安全评价师,现从事电力行业安全评价及安全设计相关工作。微波技术原理及其发展与应用 孙凤坤 邢泽炳 (山西农业大学工学院,山西太谷030801) 1引言 微波是一种波长很短的电磁波,其波长范围在0.1mm~1m 之间,由于其最长波长值比超短波最小波长值还要短,故称其为微波。微波具有极高的频率,其范围在300MHz~3000GHz 之间,故微波亦称作“超高频电磁波”。微波整体范围介于红外线与超短波之间,根据微波波长范围的不同,又可将微波分为分米波、厘米波、毫米波以及亚毫米波。微波在整个电磁波频谱中所处的位置简图如图1所示[1]。 图1电磁波频谱分布简图随着科学的发展,微波技术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尤其是在通信行业,如微波卫星通信、 微波散射通信、模拟微波通信和数字微波通信等。为避免微波通信频率与工业、医学、科学等的频率相互干扰,故将微波通信频率与其他用途的微波频率分开使用。目前,工业、医学、科学常用的微波频率有433MHz 、915MHz 、2450MHz 、5800MHz 、22125MHz ,其中915MHz 和2450MHz 在我国常用于工业加热。 2微波技术的发展历程微波技术的发展主要取决于微波器件的应用和发展。早在20世纪初,就有研究人员开始了对微波理论的探索,并进行了相关的实验研究。但由于当时信号发生器功率较小,加之信号接收器灵敏度较差,使得实验未能取得实质性的进展[2]。1936年,波导技术的进一步发展为微波技术的研究提供了可靠的理论及实验条件。美国电话电报公司的George C.Southworth.将波导用作宽带传输线并申请了专利,同时,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的M.L.Barrow 完成了空管传输电磁波的实验,这些工作为规则波导奠定了理论基础,推动了微波技术进一步向前发展[3] 。20世纪40年代,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雷达的出现和使用引起了人们对微波理论和技术的高度重视,并研制了很多微波器件,在此期间,微波技术迅速发展并在实际应用中得到认可。但在当时战争条件下,各国都忙于实际应用,对微波理论的研究尚为欠缺,所以使得微波理论滞后于实际应用。1945~1965年,微波技术的发展速度有了明显提高,同时,其应用范围也更加广泛。在这20年间,逐步开辟了微波新波段并形成了射电气象学、射电天文学、微波波谱学等一系列新的科学领域。比较系统和完整地建立了一整套微波电子学理论,为微波技术的进一步发展打下了理论基础。1965年以后,微波集成电路与微波固体器件的发展和应用时微波设备朝着定型化与小型化的方向发展。目前,微波设备正向着更高频段、宽频带、高功率、数字化、高可靠性、小型化等方面发展,单片集成化和毫米、亚毫米波段微波的发展已成为现阶段微波技术研究的重点方向[4] 。3两种常用的微波技术3.1微波加热3.1.1微波加热的原理微波加热是通过极性介质材料对微波的吸收作用从而将微波的电磁能转化为介质的热能来实现的。该转化过程与介质材料内部分子的极化有密切关系。具体原理如下:当把含有极性分子的物料置于微波电磁场中时,介质材料中的极性分子在高频交变的电磁场中产生每秒高达数亿次的剧烈转动,并随着高频交变电磁场的方向重新排列,极性分子这种有规律的周期性运动必须克服相邻分子间的干扰和阻碍,从而产生一种类似于摩擦的效应。该效应微观结果表现为微波的电磁能量转化为介质材料内的能量,而宏观即表现为被加热的物体温度升高[5-6]。 3.1.2实现微波加热的条件 由于微波加热是一种物料在电磁场中靠自身损耗电磁能而进行的体加热,是基于极性分子介质材料对微波的吸收作用而产生的热效应,所以,欲实现微波加热,就要求物料本身必须能够吸收微波[5]。 (1)极性分子组成的介质材料,吸收微波的能力比较好。例如,水分子的极性非常强,能够很好地吸收微波,所以但凡含水的物质必定能够吸收微波,即含水的物质一定能实现微波加热。 (2)非极性分子组成的介质材料,很少吸收甚至不吸收微波,但却能透过微波,所以这类物质可用作微波加热的容器,也可用作密封材料。例如,塑料制品、玻璃、陶瓷、竹器皿、聚乙烯、聚四氟乙烯等。用 这类物质作加热容器,微波射入后只能使食品加热,而容器本身不会 发热。(3)还有一种特殊的物质不吸收微波,即金属[4]。与光波照射到镜面会被全部反射的特性相似, 当微波照射到金属表面时,也会被全部反射,即微波对金属不起作用,从而可知,金属制品不可以用作微波加热容器。3.1.3微波加热的注意点 (1 )由于金属不吸收微波,并且会将照射到金属表面的微波全部反射,所以要避免用微波对金属膜包装的物品或在包装袋上印有金属粉制图像的物品进行加热,否则金属下面的部分将不会有任何加热效果[4]。(2)避免在被加热物体中混入金属片或金属针。不仅被加热物体表面要求不能有金属,而且被加热物体内部同样不可混入金属。这是因为金属尖端是微波电场最集中的地方,不仅不能实现正常加热,而 且还会形成尖端放电,从而在尖薄部位产生高热[4] 。 (3)对使用的加热容器有选择性。由于塑料、陶瓷、玻璃、竹器皿等非极性分子组成的材料能透过微波却不吸收微波,所以非常适合用作加热容器。一般情况下,用塑料或陶瓷做微波加热容器最佳。3.1.4微波加热的特点(1)微波加热的即时性[7]。由于微波加热是将电磁能转化为热能, 故为内部加热,不需要热传递过程,且内外同时加热,效果均匀,瞬时 即可达到高温,方便省时。(2)微波加热的高效性[7]。在微波加热过程中,只有被加热物体自身吸收微波并转化为热能,而微波设备的加热室壁是不吸收微波的金属材料,加热容器为几乎不吸收微波的非极性物质,所以,加热设备本身和相应的加热容器几乎没有热损失,故其热效率非常高。(3)微波加热的选择性。介质材料由极性分子和非极性分子组 成,根据微波加热的条件及原理,只有极性分子组成的物质才可以吸 收微波实现微波加热。因此,可以利用微波加热的这一特性来实现对混合物料中不同组分或不同部位的选择性加热[7]。(4)微波加热安全无害,没有废弃物产生。与采用矿物燃料燃烧进行加热的常规方法相比,微波加热不产生二氧化碳,对环境没有污 染[7] 。(5)微波加热时由于内部缺乏散热条件,所以使得内部温度高于外部温度,使温度呈现梯度分布,形成驱动内部水分向表面渗透的蒸摘 要:微波技术在短短的几十年内已渗透到各行各业,对社会发展和人们的生活产生了深远影响。文章在微波发展的基础上, 详细介绍了微波加热和微波灭菌两种技术的作用机理,并对微波加热的条件、特点等作出说明,另外,还包括微波技术在各个领 域的广泛应用, 同时对微波技术目前存在的问题作了分析,并对微波技术的发展前景作了展望。关键词:微波技术;微波加热;微波灭菌;原理;应用;前景3--

射频与微波技术原理及应用总结归纳

精心整理 射频与微波技术原理及应用培训教材 华东师范大学微波研究所 一、Maxwell(麦克斯韦)方程 Maxwell 方程是经典电磁理论的基本方程,是解决所有电磁问题的基础,它用数学形式概括了宏观电磁场的基本性质。其微分形式为 E D H J D B ρ ??=???=+?=?= 对于各向同性介质,有 D E B H J E εμσ=== (1.2) 其中D 为电流密度矢量。方程,得到空间任何位置的电场、磁场分布。对Maxwell 方程只有公司的Ensemble 和HFSS 、Agilent 公司的Momentum Remcom 公司的XFDTD 等。 0,0J ρ==时,有 222 2 00 E k E H k H ?+=?+= (1.3) 其中k 为传播波数,22k ωμε=。 二、传输线理论 传输线理论又称一维分布参数电路理论,是射频、微波电路设计和计算的理论基础。传输线 理论在电路理论与场的理论之间起着桥梁作用,在微波网络分析中也相当重要。 1、微波等效电路法

低频时是利用路的概念和方法,各点有确切的电压、电流概念,以及明确的电阻、电感、电容等,这是集总参数电路。在集总参数电路中,基本电路参数为L 、C 、R 。由于频率低,波长长,电路尺寸与波长相比很小,电磁场随时间变化而不随长度变化,而且电感、电阻、线间电容和电导的作用都可忽略,因此整个电路的电能仅集中于电容中,磁能集中于电感线圈中,损耗集中于电阻中。 射频和微波频段是利用场的概念和方法,主要考虑场的空间分布,测量参数由电压U 、电流I 转化为频率f 、功率P 、驻波系数等,这是分布参数电路。在分布参数电路中,电磁场不仅随时间变化也随空间变化,相位有明显的滞后效应,线上每点电位都不同,处处有储能和损耗。 由于匀直无限长的传输系统在现实中是不存在的,因此工程上常用微波等效电路法。微波等效电路法的特点是:一定条件下“化场为路”(1)(2)(3)2、传输线方程及其解 传输线方程是传输线理论的基本方程,的微分方程。 λ),其 图图2、线元及其等效电路 11()()Z I z dz Y U z dz = (2.1) 其中Z z 1z 2U B I B z z e e e e γγγγ--++12(z)=A (z)=A { (2.2) 结论:1.电压、电流具有波的形式; 2.电压、电流由从信号源向负载传播的入射波和从负载向信号源传播的反射波叠加而 成,即(),()U z U U I z I I +-+-=+=+。 3、传输线的特性参数

极通Ewebs常见问题解答..

(常见问题解答): 1,为什么极通客户端登录网页打不开? 答:请检查此电脑是否能打开其它网页及QQ是否能正常登录,如正常可能是服务器那边网络有问题,请联系系统管理员处理。否则,则有可能是您电脑网络有问题。 2,远程客户端访问服务器非常慢,是什么问题? 答:客户端连接服务器慢有以下原因: a,服务器端或者客户端电脑中毒; b,服务器端的配置,内存达不到客户端连接的需要; c,实际传输的网速不够快。 3,为什么有的用户不能正常使用虚拟打印而其他用户可以? 答:客户端若是已经设置好虚拟打印后,在使用应用程序打印的时候必须选择NfEwebs虚拟打印机。 4, 为什么服务器上安装好虚拟打印后客户端依然不能使用虚拟打印? 答:1. 首先确认客户端打印本地文档是否正常,还有本地打印机支持的打印纸张范围是多大,若是软件设置的纸张范围超过打印机的打印范围请重新设置纸张格式; 2,在极通EWEBS中客户端在第一次使用虚拟打印不能进行正常打印时,建议先选择PDF打印,然后在选择虚拟打印就可以了。

注意:在选中虚拟打印后要重新退出应用程序这次的虚拟打印才有效。 5,登录后双击运行程序,显示“该应用程序暂时没有可供使用的服务器或许可,请稍后再试”? 答: 第一种情况是: 1.是客户的点数满了,这个情况里包括实际使用人数占满了点数,还有客户端的用户操作时多占用了点数。2。就是服务器的内存和CPU使用率超过80%,超过了软件负载平衡限制。建议稍后再试或通知管理员。 或者 第二种情况是:进入极通管理平台,查看是注册状态是否已过期。如已过期,请检查加密狗是否插,指示灯是否正常。如已插上,请检查电脑是否已检测到加密狗。然后进入开始 程序 极通EWEBS应用虚拟化系统 授权管理工具,刷新Ukey看是否有加密设备号。如没有则表示未检测到加密狗,请插到其他的USB 口试试。否则表示加密狗已损坏或与操作系统不兼容。

微波技术在各领域的应用

微波技术在各领域的应用-标准化文件发布号:(9456-EUATWK-MWUB-WUNN-INNUL-DDQTY-KII

微波技术在各领域的应用 发布来源:三乐微波发布时间:2014/5/30 8:57:00 一、微波原理 微波是指波长在1mm~1000mm、频率在300MHz-300GHz范围之间的电磁波,因为它的波长与长波、中波和短波相比来说,要“微小”得多,所以称之为“微波”。 微波有着不同于其他波段的重要特点,它自被人类发现以来,就不断的得到发展和应用,19世纪末,人们已经知道了超高频的许多特性,赫兹用火花振荡得到了微波信号,并对其进行了研究,仅证实了麦克斯韦的一个预言—电磁波的存在。20世纪初期对微波技术的研究又有了一定的进展,1936年4月美国科学家South Worth用直径为12.5cm青铜管将9cm的电磁波传输了260m远,波导传输实验的成功激励了当时的研究者,因为它证实了麦克斯韦的另一个语言—电磁波可以在空心的金属管中传输,因此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微波技术的应用就成了一个热门的课题。战争的需要,促进了微波技术的发展,而电磁波在波导中传输的成功,有提供了一个有效的能量传输设备,微波电真空振荡器及微波器件的发展十分迅速。在1943年终于制造除了第一台微波雷达,工作波长在10cm。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由于迫切需要能够对敌机及舰船进行了探测定位的高分辨率雷达,大大促进了微波技术的发展。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微波技术进一步迅速发展,不进系统研究了微波技术的传输理论,而且向着多方面的应用发展,并且一直在不断的完善,我国开始研究和利用微波技术实在20世界70年代初期,首先在连续波磁控管的研制方面取得重大进展,特别是大功率磁控管的研制成功,为微波技术的应用提供了先决条件。此后我国在微波领域迅速发展,80年代我公司生产出中国第一台微波炉,到目前为止,家用微波炉、工业微波应用等系列产品微波产品接近或达到世界先进水平。 微波通常呈现为穿透、反射、吸收三个特性。对于玻璃、塑料和瓷器,微波几乎是穿透而不被吸收;对于水和食物等就会吸收微波而使自身发热;而对金属类东西,则会反射微波。从电子学和物理学观点来看,微波这段电磁频谱具有不同于其他波段的如下重要特点: 1 穿透性微波比其它用于辐射加热的电磁波,如红外线、远红外线等波长更长,因此具有更好的穿透性。微波透入介质时,由于微波能与介质发生一定的相互作用,以微波频率2450MHz,使介质的分子每秒产生24亿五千万次的震动,介质的分子间互相产生摩擦,引起的介质温度的升高,使介质材料内部、外部几乎同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