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空经济区概念性策划方案
临空港新城未来规划方案

临空港新城未来规划方案1. 引言临空港新城是我国重要的战略区域之一,地理位置十分优越,与多个城市相连,交通便利。
临空港新城的未来规划是为了充分发挥其区位优势,推动经济发展,改善人居环境,提高居民生活质量。
本文将提出临空港新城的未来规划方案,包括经济发展、人居环境、基础设施、文化教育等方面。
2. 经济发展在临空港新城的未来规划中,经济发展是核心目标之一。
我们将重点发展航空航天、高新技术产业和现代服务业。
首先,建设临空港新城综合保税区,吸引国内外优质资源和企业入驻,促进贸易便利化,培育外贸新业态。
其次,建设航空工业园区,引进航空航天领域的企业和研发机构,推动产业技术创新。
同时,鼓励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支持创新创业,加快孵化器和科技园区建设。
最后,加大对现代服务业的支持力度,发展金融、物流、文化创意等服务业,提供更多就业机会。
3. 人居环境改善人居环境是临空港新城未来规划的重要内容之一。
我们将注重生态环境保护和城市景观建设。
首先,加强水资源管理和保护,推进水环境治理,建设水资源循环利用系统,保障居民用水安全。
其次,大力实施绿化工程,增加城市绿地和公园,提高城市的绿化率和空气质量。
同时,建设自行车道和步行街,鼓励低碳出行,减少车辆污染。
最后,加强垃圾分类和回收利用,推进城市垃圾处理设施的建设,使垃圾减量化、资源化。
4. 基础设施健全基础设施是临空港新城未来规划的基础保障。
我们将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力度,提高城市功能和服务水平。
首先,完善道路交通网络,加快城市快速路、高速公路和城市轨道交通建设进度。
其次,加强公共交通体系建设,提高公交车辆的数量和质量,提升公交服务水平。
同时,建设智能交通系统,提高交通信息化管理水平,减少交通堵塞。
最后,加快信息通信基础设施建设,提供高速宽带网络覆盖,为居民和企业提供便捷的网络服务。
5. 文化教育临空港新城的未来规划还将注重文化教育发展。
我们将加强文化设施建设和教育资源配置。
首先,打造一批文化艺术中心和博物馆,举办文化活动和展览,丰富居民的文化生活。
临空经济区

临空经济区
1、临空经济区是指具有较强的航空运输能力,依托机场建设发展起来的一定规模和较高水平的产业集聚区域;
2、临空经济区的主要功能:以航空港为核心的现代化综合交通枢纽,商务办公、会议会展、旅游服务等多种功能于一体的现代城市新中心。
重点打造国际性航空物流中心、高端制造业基地、国家级商贸中心、高科技研发与生产基地、创意文化产业园区及休闲度假区六大功能板块;
3、目前,上海、北京、广州、成都、西安等十几个城市正在加快申报临空经济示范区。
4、这些临空经济区将被赋予三项使命:一是推动经济转型升级;二是提供就业岗位;三是增进社会福祉。
5、各类临空经济区所承载的功能不同,其产业定位也应该不同。
例如,天津滨海新区的临空经济区可围绕航空制造、航空维修、飞行培训、配套保障四大产业开展工作。
而深圳宝安国际机场周边则可围绕航空物流、总部经济两大功能进行招商引资。
6、近年来,随着世界经济全球化步伐的加快,我国对外开放程度逐渐扩大,各地纷纷抢抓“一带一路”战略机遇,积极融入全球分工协作网络。
这给上述各地的临空经济区建设提出了更高要求。
因此,必须尽早谋划布局临空经济区,才能充分利用临空优势,做好对接“一带一路”文章。
临空经济区发展模式及功能区定位分析

临空经济区发展模式及功能区定位分析发展模式一、临空经济与区域经济的耦合发展模式临空经济区内的企业大多是为进行产业转移而投资设立的外向型企业,这些企业需要与分布在全球各地的价值网络保持紧密快速的联系。
临空产业集群的本地根植性主要是对航空枢纽、劳动力、土地等资源的依赖,而产业联系、知识交流与创新、市场开拓等较高层次上则主要通过其在全球的价值链网络获得,因而临空产业集群具有较强的网络根植性。
中投顾问在《2017-2021年中国临空经济区深度分析及发展规划咨询建议报告》提到,临空经济双重根植性使其成为区域经济与全球价值网络相连的纽带。
一方面,临空经济的发展需要区域经济的支撑;另一方面,区域经济也需要从临空产业中获得知识溢出与能量扩散,从而优化区域经济结构,提升发展潜力。
为促进临空经济发展,提高其本地根植性,充分发挥临空经济对区域经济的带动作用,地方政府应积极推动临空经济与区域经济在各个层面上的互动促进其耦合发展,包括产业链耦合、产业间耦合以及产业环境耦合。
(一)产业链耦合产业链耦合是指区域内其它企业通过为临空企业提供产业配套而与其紧密配合、互动发展。
为临空企业提供产品配套,一方面可以使区域其它企业更容易从临空企业中获得知识溢出与资本、人才投入,在较短时间内提高企业的技术与管理水平;另一方面,还能够为临空企业节省大量的物流成本,提高信息交流速度与准确性,促进黏性知识的有效传播,从而将有利于临空企业进行技术创新,提升其在全球价值网络中的地位。
所以,政府应鼓励区域内的其它企业发展与临空产业集群的配套关系,加强区内企业与临空企业间的直接或间接联系,避免临空经济区成为城市孤岛,也使区域经济从中更多地受益。
(二)产业间耦合产业间耦合是指为临空产业集群服务的生产性服务业,如物流、金融保险以及科研技术等服务业与临空产业集群的藕合发展。
跨国企业往往对某些与之配套的服务企业有较强的依赖性,像日本夏普影印机公司在苏州建厂时,其服务厂商一日新中外运运输公司也同时开业。
长春市临空经济发展

案例三:长春市临空经济区的建设与规划
总结词
长春市临空经济区的建设与规划是推动当地经济发展的 重要举措。
详细描述
长春市根据自身发展需要和区域特点,对临空经济区进 行了科学合理的规划和建设。该经济区以航空运输、物 流配送、旅游服务等产业为主导,同时注重发展高新技 术产业、现代服务业等其他产业。通过优化产业布局、 完善基础设施建设等措施,长春市临空经济区已成为吸 引投资和人才的重要区域,为当地经济的持续发展提供 了强大动力。
2. 高科技含量:临空经济以现代物流、人流、资金流和信息流等为支撑,具有较 高的科技含量。
临空经济的定义与特点
3. 高效益性
临空经济发展具有高效益性,能够吸引高端制造业和服务业集聚,促进经济 增长和就业。
4. 区域带动性
临空经济具有明显的区域带动性,能够促进周边地区城市化进程和区域经济 发展。
长春市临空经济发展的重要性
土地资源限制
长春市的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土地资源越来越 紧张,临空经济的发展需要大量土地资源支撑, 如何解决土地资源问题是长春市临空经济发展的 一大挑战。
环境影响
临空经济的发展会对环境造成一定的影响,如何 降低环境影响是长春市临空经济发展的一大挑战 。
03
长春市临空经济发展的核 心领域与产业
航空运输业
优势分析
地理位置优势
长春市位于吉林省中部,具有得天 独厚的地理位置优势,为临空经济 的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
交通网络发达
长春市拥有完善的交通网络,包括 高速公路、铁路和航空运输等,为 货物流通和人员往来提供了便利。
产业基础雄厚
长春市作为吉省的省会城市,拥 有较为雄厚的产业基础,为临空经 济的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支撑。
上海浦东机场临空经济

上海临空经济发展规划(一)上海浦东机场临空产业选择和规划构想1、在第一产业方面,可发展外向型现代农业和都市型休闲农业。
(1)、外向型现代农业目前,国际市场上对鲜花、海鲜以及时令性瓜果等新鲜农产品的需求很大,且这些农产品基本上通过航空来运输,因此在机场附近开发这些产品具有很强的优势。
浦东机场临空地区有足够的土地资源和人力资源进行这些产品的生产和开发,特别是机场南北两端的土地因受净空和噪音的等级限制而只能发展农业。
再加上紧邻机场,能迅速地进行空运。
因此,在临空地区非常适宜发展这类外向型现代农业。
当然,在发展现代农业时也要注意提高产品的科技含量,培养名贵品种,从而提高出口产品的附加值。
此外,机场的餐饮业也需要大量新鲜的瓜果蔬菜,临空地区正好可以就近向它们供应。
(2)、都市型休闲农业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生活节奏的加快,都市人越来越厌倦城市生活,而向往过一种休闲自在的田园生活。
在这种希望促成下,现代都市型休闲农业成为一种发展迅速的新兴产业。
它将农业的功能大为拓宽,在传统的第一产业中融入了大量第三产业的成分,使农业的附加值大幅度提高。
目前,休闲农业结合了经济功能、生态功能、游憩功能、保健功能、教育功能、社交功能等,内容涵盖观光性牧场、渔村、果园、花园、农园等,并配合观光游乐,推出特色餐饮、民俗、自然村休养等休闲服务,游客或品尝野菜、野味、海鲜,或体验农家生活情趣,可携学童与驯养家畜嬉乐,或邀亲朋野营欢聚。
在浦东机场临空地区发展都市型休闲农业,既可利用当地的农业资源,又能为当地和华夏旅游区带来大量的人流,增加地区的消费需求,从而带动经济的快速发展。
2、在第二产业方面,可重点发展飞机维修制造业、航空保税业、航空食品加工业和仓储运输业,并使它们成为支柱和特色产业。
(1)飞机维修、制造业由于临空地区紧邻机场,因而最适合发展的就是飞机的维修、组装和制造业,并应以此作为该地区的支柱产业。
它是真正意义上的临空产业,必须在机场附近发展,因而临空地区具有发展这一产业的相对优势。
2017-2021年中国临空经济区深度分析及发展规划咨询建议报告

2017-2021年中国临空经济区深度分析及发展规划咨询建议报告内容简述临空经济区是指依托大型枢纽机场的综合优势,发展具有明显航空指向性的产业集群而在空港周边所形成的经济区域,是传统空港区与经济开发区双重功能的结合。
根据世界经济发展的趋势和临空经济区发展的特殊规律,临空经济区的产业结构布局应以机场服务业、航天航空产业、物流快递产业、高新技术产业、会展会议产业、旅游休闲产业和“短、小、轻、薄”的高附加值制造业为重心。
21世纪是航空运输的世纪,以机场为核心的临空经济,必将成为推动全球经济新一轮增长的主力军。
随着全球范围内产业结构、产品形态及产业组织结构的飞速变化,临空经济在区域经济格局中的地位日益突出,作为新兴经济形态,已经逐步成为城市经济新的增长极。
近年来,我国临空经济区得到了较快发展,这一方面是航空大都市概念的引入,另一方面和目前盛行的地产经济有直接的关系。
目前我国已经初步形成了以北京、上海、广州等枢纽机场为依托的临空经济区为中心,以成都、重庆、西安、深圳、武汉、天津、青岛等省会或重点城市的特色临空经济区为骨干,其他城市相继顺势规划发展临空经济的基本格局。
目前,中国临空经济区的发展模式绝大多数为地方政府行政主导型,各地政府高度重视临空经济的发展,大中型机场所在地城市纷纷制订了临空经济的中远期发展规划。
北京首都临空经济区、上海虹桥临空经济园区、上海浦东国际机场航空城、广州空港经济区、武汉临空经济区、长沙空港新城、成都双流临空经济区等各具特色的临空经济区迅速崛起。
从国内外临空经济的发展历程以及临空经济区建设的成功案例可以看出,临空是一种资源和优势,因此,政府要充分利用这类资源优势,为就业、产业发展、商务、居住提供一个良好的外部环境,从而促进地方经济的发展。
地方政府建设临空经济区一定要实事求是,根据当地经济发展水平和自身能力来规划建设。
临空经济具有外向型、高端性的特点,符合未来经济发展规律和国家经济结构调整战略方向,有理由相信,这一新的经济形态将在不远的将来实现腾飞。
孝感市临空经济区空间发展规划(2012

孝感市临空经济区空间发展规划(20121 规划概况 1.1 规划范围孝感市临空经济区行政辖区(原孝感市孝南区闵集乡行政辖区范围),面积约85.2平方公里。
1.2 规划时限规划期限:2012-2030年。
其中近期2012-2020年,远期2020-2030年。
1.3 总体功能定位规划确定孝感临空经济区的总体发展定位是:(1) 华中临空经济高地;(2) 滨湖文化生态新城。
具体解读为以下几个内涵:(1) 汉孝“同城化”的核心区;(2) 孝感“两型”示范的先行区;(3) 高端临空产业的聚集区;(4) 文化与生态交融的新城区。
1.4 主导产业(1) 航空物流业;(2) 高技术制造业:重点培育和发展电子信息、生物技术及新医药、新材料等技术含量高、附加值高、体积小、重量轻、交货期短的临空型高新技术产业;(3) 文化创意产业;(4) 商业、商务服务业;(5) 娱乐休闲业;(6) 生态农业。
1.5 空间结构与总体布局(1) 总体布局策略孝感市临空经济区空间总体布局策略可概括为“北业南居、环核造心,一脉两翼、碧野盈城” 。
“北业南居、环核造心”——功能形态方面,以陈天大道为界,北部用地完整,宜集中布局产业功能,形成规模化产业发展区,南部依水就势,环绕凤凰港湿地这一景观绿核,形成以生活服务为主的“群岛”,同时于城际站附近营造城市核心区,与周边生活岛屿共同构建“众星拱月”状的总体空间格局。
“一脉两翼、碧野盈城”——景观风貌方面,强化凤凰港湿地的生态景观功能,打造其成为临空区中心绿脉,并与两侧野猪湖、童家湖串联,形成三水联通,一体两翼、互通互联的水体空间结构。
同时以凤凰港中央绿脉为主骨架串联多条城市绿楔、水系,并打造多个绿色空间节点,形成碧水、绿野与城市交映生辉的景观风貌。
(2) 空间结构孝感市临空经济区空间结构规划为“一核两轴,三区三园”。
“一核”:站前城市核心区。
依托汉孝城际铁路站,于孝汉大道、陈天大道交汇地带,面向凤凰港湿地营造城市核心区,形成“一站一城”的中心布局模式。
临空经济发展报告

临空经济发展报告随着全球经济的快速发展,各国纷纷寻找新的经济增长点。
在这个背景下,临空经济成为了一个备受关注的新兴领域。
本文将对临空经济的发展进行深入分析,探讨其对经济发展的影响,并提出相应的建议。
一、临空经济的概念及意义临空经济是指依托机场及其周边地区的经济发展模式。
利用机场的便利交通条件和资源优势,通过建设各类综合性产业,打造航空物流中心、商务中心、科技创新中心等功能,形成产业聚集效应,推动当地经济的快速增长。
发展临空经济对于一个城市或地区具有重要意义。
首先,临空经济可以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促进当地就业岗位的增加。
比如,在航空物流中心的建设过程中,需要大量的人员从事货运和配送工作,为当地提供了大量的就业机会。
其次,临空经济还能改变当地的经济结构,提高其在全球经济中的竞争力。
通过引进外资和引领高新技术产业,可以实现经济转型升级,为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
最后,临空经济对于促进区域经济一体化和国际合作具有积极作用。
航空物流的发展将加强不同区域之间的联系,促进经济交流与合作,形成更加紧密的世界经济格局。
二、全球临空经济发展现状与趋势目前,全球范围内的临空经济发展呈现出明显的增长趋势。
据统计,截至目前,全球已有超过200个城市开展临空经济建设。
其中,美国、英国、德国等发达国家的临空经济发展最为成熟。
而在亚洲地区,中国、韩国、新加坡等国家也在积极推动临空经济的发展。
中国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临空经济的发展潜力巨大。
随着“一带一路”倡导的推进和国家政策的支持,中国的临空经济正蓬勃发展。
例如,上海、广州、北京等大城市都在加大对临空经济的投入,建设了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航空物流中心和科技创新园区。
这些举措为中国的经济增长注入了新动力,并促使其在全球临空经济竞争中占据重要地位。
三、临空经济发展面临的问题与对策虽然临空经济发展前景广阔,但也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
首先,一些地方在临空经济发展过程中过于急功近利,缺乏长远规划和可持续发展的思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据统计,我国境内现有218个机场中,其中已经规划临空经济区的有63个,2006-2013年,我国民航运输总周转量 逐年增长,年复合增长率为12.13%。其中,以2009年为分界点,民航运输总周转量上升到500亿吨公里的水平。从而可 以推出近年来,中国临空经济也处于稳步增长阶段,中国临空经济区的发展已进入深度开发阶段。
A 导言 PREAMBULE
全球机场临空经济发展情况 The global airport development
我国临空经济的发展 The development of airport economy in China
山东机场经济的发展现况 The development of the jinan airport
(1)全球机场临空经济发展情况:
据《每日邮报》报道,世界银行数据库一项新的报告显示,2014年全球航班总数约为3650万架次,平均每天约 10万架次,美国在航班数量上仍然遥遥领先其他国家,为9553214架次。
中国航班总量达到3356756架次,与1985年的102200架次相比,增幅显著。
全球机场临空业务量大排名:
山东空管分局管制区位于全国最繁忙的华东地区飞行情报区北端,北邻北京,南邻上海,东接青岛,西壤郑州, 西南为合肥。区域内航路航线纵横交织,空域结构复杂,有国内最繁忙的A593航路,国际航线W4,和多条国内干线、 支线。
据了解,山东省2015年旅客吞吐量位列华东六省一市第 四位,占全华东运输量的13.4%。
2014年全球机场旅客吞吐量达到67亿人,增长5.7%,货物吞吐量1.02亿吨,增长4.7%。北京首都国际机场旅客吞吐量仅 次于亚特兰大,全球排名第二;上海浦东国际机场货物吞吐量仅次于香港和孟菲斯,全球排名第三。中国机场群国际业务量 相对落后。
(2)我国临空经济的发展:
临空经济也称为“空港产业”、“临空产业”、“机场经济”、“空港经济”等。是一个依托航空枢纽要素,具有 特定产业结构和空间形态,依靠机场的吸引力和辐射力,促使资本、劳动力、技术、知识、管理等生产要素向机场及其 周边聚集,形成由航空运输业、航空运输服务业和具有航空指向性的产业组成的,具有巨大影响力的新型区域经济形态。
机场名称
北京 上海浦东 上海虹桥
2015年机场运输量排名939,049
1,889,439.5
60,098,073
3,275,231.1
39,090,865
433,600.1
起降架次 (次)
590,199 449,171 256,603
杭州萧山
28,354,435
(1)济南机场临空经济的发展情况:
➢ 2016年11月10日,随着SC4957航班平稳落地,济南遥墙国际 机场旅客吞吐量首次突破1000万,标志着济南正式跻身于千 万级大型机场行列。
➢济南遥墙机场位于济南市东北方向的历城区遥墙镇,距市中心
28.5公里,占地面积6200亩,是我国重要的干线机场之一,是 山东航空公司、中国东方航空公司和深圳航空公司的基地机场。
424,932.7
232,079
南京禄口 青岛流亭 郑州新郑 天津滨海 济南遥墙 合肥新桥 石家庄正定 北京南苑 无锡/硕放 烟台蓬莱 威海大水泊 徐州观音 临沂沐埠岭
连云港 舟山普陀山 淮安涟水
济宁 潍坊 东营
19,163,768 18,202,085 17,297,385 14,314,322 9,520,887
济南临空经济区•国际航空新都市 概念性策划方案
Ji'nan Airport Economic Zone International Aviation new city Preliminary plan
A 导言 A introduction
B 项目背景 B project background
C 概念规划方案 C Concept planning D 总结 D summary
我国航空产业布局:
(3)山东机场临空经济的发展现况:
山东目前共有机场9个,分别是济南、青岛、烟台、威海、 东营、潍坊、临沂、济宁、日照。1958年4月济南张庄机场正式 通航,青岛流亭机场1982年8月5日正式通航,1994年临沂机场 正式恢复通航。未来,山东机场群将新建青岛新机场,以及聊城、 菏泽等机场,2015年民用机场将达到20个。
济南临空经济区•国际航空新都市--名称缘起 New city - jinan airport economic zone, the international aviation name origin
济南机场经济的发展情况 The development of the jinan airport
项目现状分析 Project analysis of the situation
2011年9月颁布的《山东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民航业发展的意见》提出,到2015年,全省民用机场力争达到20个以上。 其中,运输机场10个,通用机场10个以上。基地航空公司力争达到6家以上,投入飞机总数160架左右,旅客吞吐量达到4500万 人次,较2010年翻番。
B 项目背景 PROJECT BACKGROUND
域内机场格局
➢2015年全国民航机场吞吐量排名中济南机场客货量均为第27位。 ➢ 济南机场位于京沪两大经济圈之间,遥墙国际机场是华东机 场群中的骨干机场,在此区域内根据机场运营规模进行加权计 算得出,济南遥墙机场位于第三梯队。
等级 第一 梯队 第 二 梯 队
第 三 梯 队
第四 梯队
第 五 梯 队
6,613,111 5,985,389 5,265,201 4,609,344 4,246,581 1,320,989 1,318,477 1,038,437
目前,山东运输航空公司有3家,分别为山东航空公司、青岛航空公司以及东航山东分公司。航空公司运力情况, 目前山航有飞机90架,主要机型包括,85架B737-800、3架737-700、2架CRJ-700;青岛航有9架,主要机型是A320200;东航山东有25架A320、2架A319,通航公司共有106架,主要包括C-172、Y-5B、R22、R44、PA44、G450等机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