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拉伯国家的礼宾礼仪
阿拉伯商务谈判的风格礼仪与禁忌

在阿拉伯很多国家,无酒、无电影、无夜总会,市 面虽有香烟出售,但不能在公共场合、街上及主人 宴会上抽烟,当地更没有抽烟的习惯。 不要拍摄宗教过程的照片。更不要给穆斯林妇女拍 照,可能会给你带来杀身之祸。
在阿拉伯庆祝圣诞节、做圣诞树,都是禁忌。
与伊斯兰教教徒交谈时,要注意适当的称谓,切勿乱 叫外号。对他们的教义教规,不应妄加评论。切忌用 他们认为“不洁”的左手和他们握手,替他们拿食物。
讨价还价
6. 阿拉伯人有个习惯就是做生 意喜欢讨价还价。没有讨价还价 就不是场 “严肃的谈判”。无 论地摊、小店、大店均可以讨价 还价。标牌价仅是卖主的“报 价”。更有甚者,不还价即买走 东西的人,还不如讨价还价后什 么也没买的人受卖主的尊重。阿 拉伯人的宗旨是:前者小看他, 后者尊重他。为适应阿拉伯人的 这个习惯,外商应建立起见价即 讨的意识,必定把讨价还价做的 轰轰烈烈而且有智慧。
阿拉伯人往往在咖啡馆里谈生意,与他们见面时,宜喝咖 啡、红茶或清凉饮品。忌讳饮酒、吸烟、谈女人、拍照, 也不要谈中东政局和国际石油政策。谈判时要尊重对方的 教义与习俗。
阿拉伯人不轻易相信别人,要先建 立朋友关系。在阿拉伯做生意,不 可能一通电话就谈妥,阿拉伯人不 习惯于谈判一开始就转入正题,认 为这样有失身份特点。在谈判前要 选择他们喜欢的话题,主动热情的 进行广泛友好的交流。
在中东和阿拉伯国家(埃及最典型)的商业活动中, 有一个经常出现的语句—— IBM。 “杀手锏”IBM I: 神的旨意——事情出现差错是神的旨意
B: 明天再谈——喜欢推脱时间
M: 不要介意——轻松安抚 与阿拉伯人做生意,要切记IBM的做法,配合对方 悠闲的步伐,慢慢地向前推进才是上策,绝对不可 急促从事。
打招呼的礼仪很讲究,见面时首先互相问候,说:你好, 然后握手并说:身体好。有的阿拉伯人会伸出左手放在你 的右肩上并吻你的双颊。(妇女除外)
阿拉伯联合酋长国待客礼仪_餐饮礼仪

阿拉伯联合酋长国待客礼仪
阿拉伯联合酋长国由阿布扎比、迪拜、沙迦、阿治曼、富查伊拉、乌姆盖六个酋长国组成。
人口102万,其中本国阿拉伯人占49%,其他阿拉伯国移民占39.2%,印度人占7%。
信仰伊斯兰教,绅大多数属逊尼派,在迪拜什叶派居多数。
阿拉伯人热情好客,到阿拉伯人家做客之前,最好少吃一顿饭,热情大方的主人,会拿出许多丰盛的菜肴待客,客人吃得越多越表示喜欢主人的饭菜,主人也就非常高兴。
但不要过多夸奖主人的物品,也不要总看某件东西,不然主人会认为你非常喜欢它们,主动送给你。
到伊斯兰人家做客吃饭要尊重他们的民族习惯。
伊斯兰历九月是阿拉伯人的斋月,穆斯林白天禁食。
沙特阿拉伯风俗习惯简介

沙特阿拉伯风俗习惯介绍⏹接人待物1.除非是关系很密切的朋友,一般不要询问个人的私事,包括他或她家庭的事,更不要打听他妻子或她丈夫做什么事。
2.在公共社交场合,不要谈论不愉快的话题。
3.要首先对年长者表示敬意和提供服务,不论其社会地位如何。
4.到朋友和他人家里作客时,即便不喝,也要接受主人奉上的第一杯咖啡,以示对主人好客的答谢。
5.不要接受三杯以上的咖啡(阿拉伯咖啡),除非传统上已经比较普遍和关系很密切的朋友。
6.轻轻地摇晃咖啡杯或茶杯,或用手掌盖住杯子,以示不再需要什么了。
主人来取杯子时,要用右手递还。
7.对待朋友或其他人的邀请,要以很自然的态度拒绝一、二次,再以和善优雅地表情接受。
8.如果可能,对友人或其他人的书面邀请,要以同种语言予以回复,表示邀请收到了。
9.收到一位沙特友人的邀请并接受了以后,要准时赴约。
10.当邀请男女沙特人参加一个社会活动仪式时,不要考虑应邀男女客人的问题,因为在沙特男女客人总是分隔而处的。
11.当准备邀请多人(一个以上)参加私人聚会时,应设法使每位客人感到气氛融和,和其他到访者相处融洽、自然。
12.当和传统的沙特家庭相处,一块吃饭时,应尽量做到入乡随俗,以沙特人的传统习惯-盘腿而坐进行之。
13.当共用一个盘子里的饭食时,手指不要触及嘴唇或舌头。
14.接受其他沙特客人递奉的食品时,要记住互相递送。
且只能用右手的头三个指头,千万不要用左手。
15.吃完后,盘子里要剩一点没有吃、触动的饭食。
16.当看到主人拿出熏香或吃完了以后,要尽快离去。
⏹服饰1.在任何场合都不要要求沙特男士取掉头巾、头饰。
2.除了其家人之外,不要指望沙特妇女在其他男人面前揭开她的面纱。
3.公众场合穿着服饰要得体。
4.沙特人忌用左手向别人递送任何东西。
认为左手是不洁净的。
递送任何东西都要用右手,也没必要用双手。
社会俗成习惯1.申请签证时,要留有足够的时间。
2.要始终携带身份证件。
3.在沙特王国旅行,要有去其它城市的旅行信件或证明(此点已取消)。
最全面的中东,非洲,阿拉伯的商务礼仪

最全面的中东及非洲阿拉伯国家商务礼仪中东包括阿富汗、伊朗、伊拉克、土耳其、科威特、沙特阿拉伯、埃及、约旦、黎巴嫩、苏丹、突尼斯、索马里,阿尔及利亚、摩洛哥、毛里塔尼亚等国,中东主要的民族组成是:阿富汗人、伊朗人、土耳其人和阿拉伯人。
阿拉伯人(埃及、黎巴嫩、叙利亚、沙特阿拉伯、科威特)性情很固执、脾气很倔强,不轻易地相信别人,比较保守,家族观念很重。
在阿拉伯人的社会里,等级制度依然根深蒂固,主人绝对不做佣人干的事,即使这个工作极为轻而易举。
封建主义的色彩十分浓厚。
如何接近。
关系很重要。
在阿拉伯国家做生意,不可能通一电话就可以谈妥一桩买卖。
想推销某种货物而访问客户时,第一、第二次是绝对不可以谈生意的,第三次才可以稍微提一下,再访问一两次后,方可进入商谈,就是说,要先建立朋友关系,否则,不管条件有多成熟,他们也不会理睬你。
土耳其人不善于做生意,在土耳其的3500万人口中,常备军有55万,占相当高的比例,是一典型的尚武之国。
在土耳其,从事商业活动的人,大都是希腊人和以色列人。
伊朗人天性乐观,但又善感而缺乏应有的灵活性,虚荣心最强,喜欢装腔作势。
一般伊朗人体格健美,又很讲究仪表,商人与伊朗人做交易往往受其外表所迷惑。
所以总的说来。
伊朗人的生意比较难做。
忌讳。
中东国家除了土耳其、伊朗、阿富汗、以色列等非阿拉伯社会外,在讲阿拉伯语的地区里,回教控制着日常生活以及政治、经济等。
所以从事商业活动之前,必须首先了解宗教。
在回教教规中,最重要的礼拜、献金、绝食、朝圣四项。
疏忽了这些,就会闹出麻烦来。
曾经有过这样的一个故事:一位颇有身份的日本商人在完成了礼节性拜访后,坐进等候在外边的车子里,懂得阿拉伯语的司机去提冷却水了,他只能在车子里稍候片刻。
他忘了那正好是在当地的绝食斯间,因此拿出香烟来吞云吐雾。
当地居民很快发现了有人在车子里押烟,立刻聚集在车子周围,其中还有些人用手指着他大声呐喊。
由于语言不通,他莫名其妙,显得一筹莫展。
阿拉伯人的见面礼仪(精选3篇)

阿拉伯人的见面礼仪(精选3篇)阿拉伯人的见面礼仪篇1两阿拉伯人见面你可以当表演来欣赏急性子千万沉住气A:“啊撒来穆啊类一库木”——(你好!)B:“哇啊类一库穆撒来木,哇拉哈么安拉,哇呗拉卡土”——(你好!)阿拉伯语中问与答说的是不一样的接着两人就开始握手A拉过B的手边亲边说:“克一法哈鲁克”——(你好吗?)B亲A的手回答:“啊了哈穆堵里拉黑,哇克一法恩塔?”——(感谢真主,我很好!你呢?)A:“阿了航木都里了,啊呢比黑一里”(我也很好)A:“克一法虽哈土克?”——(身体好吗?)B:“比黑一里”(很好!)接下来A的右脸去贴B的左脸嘴巴还要咂一下,发出亲的声音A:“诶兮哈呗鲁克”——(字面意思是有什么消息吗,翻译出来还是“你好”之意)B:“库鲁谢一恩啊来么由拉穆”——(一切如愿,也是“很好”的意思)B重复同样的话,做同样的动作以上话语要在短暂的亲手动作和贴脸动作执行期间全部讲完接着拉着手还在问:“你母亲还好吗?”“你父亲还好吗?”“你的兄弟姐妹都还好吗?”当然,你也可以问亲戚啊,朋友啊,还好吗凡是家里有的人都可以过问一遍不过,两男人交流的话是不能问对方老婆还好吗这是忌讳弄不好前面的问候都白搭他一生气就走人该问的人问完了也会问问工作的事情被问候的人边回答,边反问这一来一回的要扯上半天然后才进入主题看完上面文字你用快镜头的方式想象一下两人问候的情形加上阿拉伯语说上很长一个句子才表达一点点意思所以两人从见面开始嘴就没停过一边回答的时候还要一边询问对方有时候就根本不在意对方说什么而只顾着自己一口气把那些话表达完好忙!好累!其实也就只想表达一个意思——“你好!”当然这种漫长的问候表达大部分存在于两男性朋友之间、两女性朋友之间、或是家族成员的兄弟姐妹之间我是急性子一句“撒来穆”后直接进话题他们也习惯我这样了也会直接来个“哇啊类一库木”这样其实是很不完整的,也不礼貌的等我有较多时间,又有心肠的时候才会跟我的那些女性朋友亲呀贴呀拉扯半天但大部分时间还是觉得很累,很啰嗦,很麻烦阿拉伯人的见面礼仪篇2风俗习惯勿主动与女性握手或随意拍摄女性从社交礼仪上讲,一般情况下男性不主动跟女性握手,应先等女性伸手以免尴尬。
阿拉伯拜访礼仪

阿拉伯简介
• 阿拉伯世界地域辽阔、历史悠久、人 口众多,是世界文明发源地之一。2亿 多阿拉伯人分布在中亚和北非的20多 个国家里。所有的阿拉伯国家都在宪 法中明文规定伊斯兰教是正式的宗教 和国教,古兰经 则是伊斯兰教的基 础,它制定了伊斯兰的信条及关于礼拜、 斋戒、朝觐、斋月等方面的典礼和规 章。
阿拉伯人热情好客,同阿拉伯人交往稍熟,他就会请你 去他家里吃饭。
一、不要送酒,因为阿拉伯人多数是穆斯林,对他们来说, 酒为禁物; 二、不要送宗教人物、神话人物和统治者的塑像和画像, 因伊斯兰教严禁偶像崇拜。 三、阿拉伯人喜欢用金色外观的高级钢笔作为馈赠礼品。 四、阿拉伯人也非常喜欢中国的工艺品,如木雕、石雕、 瓷器、檀香扇、国画、丝绸等。 五、绝对不可单独向阿拉伯人的妻子赠送礼品,这样可能 会引起男主人的不快。 六、给孩子送礼品,一般都会受到欢迎。 七、无论送礼还是受礼,都要用双手或右手,千万不要单 用左手。
在沙特阿拉伯拜访主人家时,切 忌随便进入主人没有领你去过的 房间。妇女一般都深居简出,也 不接待陌生的客人。如果你出于 好奇,东张西望,那会使主人不高 兴。如果沙特阿拉伯的妇女外出, 则必须蒙面纱。即使外国妇女到 了沙特阿拉伯,也必须入乡随俗, 在公众场合不得随意穿着。由于 沙特阿拉伯社会生活中严格实行 男女分开的原则,以至在一些公 众场合夫妇家人之间也只能分开 活动。沙特的公共汽车前后两部 分是隔开的,各有一门上下车,男 女分坐前后车厢。
阿联酋握手礼的注意事项

阿联酋握手礼的注意事项引言握手是人们交往中最常见的一种礼仪,也是传达友好和尊重的方式之一。
然而,不同的文化背景下,握手礼仪可能存在差异。
本文将介绍阿联酋的握手礼仪,包括注意事项和文化背景,以帮助人们在与阿联酋人交往时更好地了解和遵守当地的习俗。
阿联酋文化背景阿拉伯联合酋长国(United Arab Emirates)简称阿联酋,位于亚洲西南部的波斯湾沿岸。
该国的官方语言为阿拉伯语,伊斯兰教为主要宗教。
在阿联酋,家庭和社区在人们生活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个人与家庭、团体关系紧密相连,并且传统价值观非常重要。
因此,在与阿联酋人交往时,应注意尊重他们的文化习俗。
阿联酋握手礼的特点在阿联酋,握手被视为一种正式和友好的问候方式。
以下是一些阿联酋握手礼的特点:1.握手是常见的问候方式:在阿联酋,人们经常用握手来问候对方,不论是在正式场合还是非正式场合。
2.握手要坚定而温和:阿联酋人认为,坚定而温和的握手显示了自信和友好。
过于松弛或过于紧握都可能被视为不礼貌。
3.使用右手:与许多其他文化一样,在阿联酋,握手通常使用右手进行。
因为左手在伊斯兰教文化中被视为不洁之物,所以避免使用左手握手是很重要的。
4.平等对待男女:在阿联酋,男性与男性、女性与女性之间的握手都非常普遍。
然而,在男性与女性之间的交往中,应尊重对方的文化差异和个人偏好。
如果对方伸出手来,你可以回应他们的握手。
5.另外一种问候方式:尽管握手是最常见的问候方式,但在某些情况下,阿联酋人也会用右手放在胸前,并微微低头示意致意。
这种问候方式通常用于特殊场合或对长辈和重要人物的尊敬。
阿联酋握手礼的注意事项要在与阿联酋人交往中遵守当地的握手礼仪,以下是一些注意事项:1.尊重对方的文化:了解并尊重阿联酋的文化习俗是非常重要的。
这包括了解他们对握手礼仪的期望和偏好。
2.使用右手握手:避免使用左手握手,因为在阿拉伯文化中,左手被视为不洁之物。
如果你不确定对方是否接受左手握手,请使用右手来进行握手。
阿拉伯文化礼仪

阿拉伯文化礼仪阿拉伯世界幅员广阔,国家众多,它共有23个国家和地区,所以就造就了阿拉伯非凡的文化礼仪。
下面是第一我为大家整理的阿拉伯礼仪文化,盼望能够帮到大家哦!阿拉伯礼仪文化阿拉伯世界具有悠久的历史和绚烂的文化。
它是人类文明发祥地之一,有 6000 7000 年的历史,尼罗河畔的古埃及文化和两河流域的文化在人类文化宝库中放射特别光异彩,被誉为世界七大奇迹之首的金字塔及巴比伦"空中花园'就出自阿拉伯世界。
在历史上,阿拉伯人在几何、代数、医学、文学、天文、地理、历法、水利方面都对人类作出了不行磨灭的奉献。
位于西亚的耶路撒冷( Jerusalem )是犹太教、基督教和伊斯兰教的发祥地,沙特阿拉伯的麦加城是伊斯兰教的第一圣城,也是伊斯兰教的中心。
一、泛舟尼罗河上尼罗河象世界上其他名川大江一样,始终受到赞美,有不知多少诗人、游客和文学家撰文赋诗,对它大唱赞歌。
埃及诗圣艾哈迈德肖基也曾写下"尼罗河水自天降'的不朽诗句。
人们除赞美尼罗河的宏伟气概外,更多地赞美它那奇异的景色。
前人曾有这样的描绘:"河谷里有绚烂的阳光,肥沃的土地,暖和的气候和秀丽的风景',"在河谷的土地上,处处是绿油油的青草,金闪闪的谷穗,红艳艳的葡萄。
'这是夹在两片灼人的沙漠之间的一个水流不断、花果丛生的人间天堂。
尼罗河全长6700公里,是非洲第一大河,世界其次大河。
尼罗河三角洲是尼罗河给埃及的一份厚礼。
由于青尼罗河(尼罗河东源,亦称阿巴伊河)奔腾的急流中带来了大量泥沙和有机物,流经平原后沉积于尼罗河中下游两岸的低地;又由于下游地区每年6至10月河流泛滥,淤积了一层厚厚的冲积土,形成了三角洲,这个地区土地肥沃,浇灌便利,是埃及最富裕的地区,被称为"鱼米之乡'。
这个地区和两岸河谷地区既是古埃及及绚烂文明的摇篮,又是世界有名文化发祥地之一。
据史料记载,六千多年前,塔吉安人曾在这里定居,法尤姆人、梅里姆德人和巴达里人也都先后在这里定居。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勿主动与女性握手或随意拍摄女性从社交礼仪上 讲,一般情况下男性不主动跟女性握手,应先等 女性伸手以免尴尬。在阿拉伯国家,女性一般不 会主动跟男性握手。海湾国家的女性绝对不跟男 性握手。 几乎在所有阿拉伯国家都不能不经允许拍摄 女性,尤其是戴面纱的女性。这一点在海湾国家 更要注意,随意拍摄往往会引起官司。另外,一 些敏感处所也不允许拍摄,拍摄前最好先弄清有 关规定或咨询当地人。
阿拉伯国家礼宾礼仪
一、阿拉伯国家简介
阿拉伯世界地域辽阔、
历史悠久、人口众多,是
世界文明发源地之一。所
有的阿拉伯国家都在宪法
中明文规定伊斯兰教是正
式的宗教和国教,《古兰
经》则是伊斯兰教的基础,它制定了伊斯兰的信条及
关于礼拜、斋戒、朝觐、斋月等方面的典礼和规章。
埃及国家图书馆所藏最古老的《古兰经》
【地理位置】阿拉伯国家主要分布在西亚,北非地区,
般是晚上6、7点钟开始营业至深夜2、3点钟才打烊。
有的餐厅饭馆到凌晨4时才关门。斋月期间的食品销 量特别大。食品、服装及家电成为需求量最大、最畅 销的商品。特别在开斋节前一个星期左右,市场上各 种过节商品销量大增,是销售旺季。
斋月里对非穆斯林的特别提示 对在斋月里前往阿拉伯和伊斯兰国家进行访问及商务活 动的人们务必注意:在日出后至日落前的时段里即在穆斯林
包括巴勒斯坦、约旦、叙利亚、黎巴嫩、沙特、伊拉 克、也门、科威特、阿联酋、卡塔尔、巴林、阿曼等 12个西亚国家;阿尔及利亚、摩洛哥、突尼斯、利比 亚、苏丹、南苏丹、埃及等7个北非国家;非洲西部 的毛里塔尼亚、非洲东部的吉布提和索马里以及印度 洋西部岛国科摩罗。需要特别说明的是:伊朗虽不是 阿拉伯国家,但与叙利亚同属于什叶派穆斯林掌权的 国家。土耳其也不是阿拉伯国家。
阿拉伯人的拜访礼仪
1.阿拉伯国家很多,各国之间,礼仪也有有一些差别
2.商务拜访使用的名片上要印有本国语言和英语。 3.阿拉伯人通常很敏感,他们并认为西方人对身体接触的抵 触是一种冷漠的表现。 4.伊斯兰教崇尚男女平等,但不通过其陪同人员就与阿拉伯 女性打招呼是很失礼的行为。 5.在阿拉伯人家里做客,一般见不到女主人。
在阿拉伯国家,还要更加注意勿在公共场所高声喧哗,勿当众剔牙、打喷嚏、挖鼻孔或掏耳朵等。 右手比左手吉祥 穆斯林以右为尊,比如进门先迈右脚,吃饭须用右手,接送名片、收送礼品也都要用右手。在阿拉伯国家, 用左手拿食物或礼品给阿拉伯人会被认为是不敬之举。 喝咖啡有讲究
阿拉伯人会客时一般先敬客人一碟椰枣,这时客人应吃一枚。然后主人会拿出小碗倒上咖啡,客人须一口 喝掉。如果不想再喝,应当着侍者的面摇晃小碗。如果不这样做,把小碗直接还给侍者,就意味着还想要,那 么侍者会不停地添咖啡,不会另加询问。
二、阿拉伯人的节日
1、开斋节
开斋节是伊斯兰教三大节日之一。斋月是指伊斯兰历的9月, 阿拉伯语叫"拉马丹"。按照伊斯兰教教义,斋月是伟大、喜庆、 吉祥和尊贵的月份。因为安拉是在这个月把《古兰经》降给 穆斯林的。 伊斯兰教关于斋月最早的正式规定,始于公元623年。《古 兰经》第二章第183、184、185、187节等对此都有记述。真 主的使者穆罕默德也说:“拉马丹月是安拉的月份,它贵过 一年中的任何一个月。” 斋月的开始和结束都以新月牙的出现为准,伊斯兰教长在 清真寺的宣礼楼上遥望天空,如果看到了纤细的新月,斋月 即开始。
说演变而来的:据古兰经记载,安拉为了考验阿拉伯人和以色列人 的祖先易卜拉欣,命令他把儿子杀死献祭,他完全服从,将儿子带 到耶路撒冷现在岩石清真寺内的一块作为圣物的石头上,准备将儿 子杀死烧掉献祭给安拉。安拉达到考验他的目的,命令天使及时地
送来一只黑羊代替易卜拉欣的儿子献给安拉。
为了纪念这一动人的历史事迹和感谢真主,伊斯兰教规定 每年教历12月10日为宰牲节。这一天除宰牲献祭外,还要到清
履行斋戒时不能在大街上或公共场所抽烟、喝水、吃东西。
否则,将被穆斯林视为不尊重其宗教习俗,在沙特和海湾国 家甚至被处罚或被拘禁。在沙特和阿布扎比,斋月期间,白 天一般餐馆是不准营业的。在迪拜的星级饭店的餐厅里,人 们可以进食和抽烟,但不准饮酒。
鉴于斋月期间海湾阿拉伯国家白天的工作效率较低,经
常找不到人。因此,进行商务考察和业务谈判的人,应尽量 避开斋月来访问。
阿拉伯人说“是”,可能意味着“或许、 大概”。当他说“或许”时,可能意味着 “不行”。你很难从阿拉伯人口中听到一 个直截了当的“不”字,他们觉得这样做 不礼貌。当然,任何生意人都不会放弃自 己的选择,所以他们经常说“因山安拉”, 意为“如蒙上天保佑”、“要是老天爷愿 意的话”,以此来表示难于实现愿望。另 一方面,说“是”未必就表示同意,微微 一笑或是轻轻一点头,倒很可能意味着接 受。阿拉伯人拒绝别人看作是无礼的,而 事实上他们在这方面总是表现得彬彬有礼。
斋月结束的第二天,便是穆斯林的开斋节。节日一般放假三
天。人们要去清真寺作礼拜,亲朋好友之间也要相互登门道贺, 许多青年男女也特意安排在此时举行盛大婚礼,更为节日增添 了喜庆气氛。
穆斯林斋月的习俗 斋月里,穆斯林白昼斋戒以历练 心性、净化灵魂。所以,斋月里在阿 拉伯国家通常可以看到许多人将自己 精心准备的食物摆放到路旁免费供路
由于看到月牙时间不一,不同伊斯兰国家进入斋月的时间也 不完全一样。同时,因为伊斯兰历每年约355天,与公历相差10 天左右,所以斋月在公历中没有固定的时间。
在斋月里,每天日出至日落期间,除了患病者、旅行者、乳
婴、孕妇、哺乳妇、产妇、正在行经的妇女以及作战的士兵外, 成年的穆斯林必须严格把斋,不吃不喝,不抽烟不饮酒、不行 房事等。直到太阳西沉,人们才进餐,随后或消遣娱乐,或走 亲访友,欢天喜地如同过年。
Hale Waihona Puke 人享用,以此表达他们乐善好施的品
行。在沙特和阿联酋从斋月开始,每 天晚上很多清真寺里都向穆斯林提供 免费食品。
斋月里阿拉伯国家的商业活动及特点
斋月里,阿拉伯国家一般都调整上下班时间,阿 联酋规定早上9时上班,沙特规定早上10时开始上班。 政府机关的工作效率较低,商人的活动也相应减少。 阿拉伯国家的商务活动通常在晚上进行,商家店铺一
如有阿拉伯商人在谈判时突然起身,匆匆离去,你可千万 不要见怪,因为虔诚的穆斯林要在每天的晨、响、哺、昏、 宵面向麦加,作五次祷告。 和阿拉伯人见面最好准备一份礼物,对方如有馈赠也应当 场笑纳。一定不要单独为其夫人准备任何礼品,也不要在 谈话中主动提及对方妻室,以免引起不快。 阿拉伯人忌猪肉,不饮酒已常识。根据伊斯兰教教义规定。 所有面目可憎、性情懒惰的动物均在禁食之列,所以最简 单的办法就是只吃牛羊肉。好在阿拉伯人普遍耐饿,谈判 得再晚也不必非要请客吃饭。
阿拉伯餐注意事项
阿拉伯人信仰伊斯兰教,饮食方面的禁忌比较多,除了《古兰经》中要求禁止食用的之外, 阿拉伯人可以食用的,除水果、蔬菜以及大多数水产品之外,主要就是牛、羊、驼等大牲畜, 和鸡、鸭、鹅等家禽,而且凡是陆地上的动物都要按照规定的程序屠宰,否则即使是上述动 物的肉也是不可以食用。 除此之外,阿拉伯人一般还不吃动物的内脏,也不吃奇形怪状的动物,如甲鱼、乌贼等。中 国人视为珍品的“野味”,如熊掌、娃娃鱼、蛇、穿山甲,更在他们禁食之列。 商务宴请时,不宜邀请阿拉伯女士,同时自己也尽量不带女伴。问候寒暄时,不要提及他们 的妻子,否则是非常失礼的。同样,如果赠送礼物,也不用考虑他们的妻子。 就餐场所不应有任何娱乐活动,远离娱乐、喧嚣场所。 在伊斯兰教的斋月期间,不要有宴请阿拉伯人的活动。 阿拉伯人迎接客人或者送客时,同性之间手拉手是表达热情的正常礼仪行为。 阿拉伯人在吃饭前都要低声念“奉普慈、特慈的真主之名”。这句话可以说是阿拉伯人真正 的“日常用语”,不仅在饮食之前,在讲话之前,甚至在做各种事情之前都要念,这也是各 国穆斯林通行的习惯。在饭后,阿拉伯人习惯做“都哇”(祈祷),这也是伊斯兰教的要求, 捧起双手,感赞造物主的恩惠,然后用双手摸脸。作客的人在做“都哇”时往往要祈求造物 主赐福于主人,以表示对主人家盛情款待的感谢。 阿拉伯人祷告时,同一个餐桌上的所有人都应停止用餐,默默等候,绝不能打断祈祷、表示 不耐烦甚至当场以此开玩笑。
在一些场合,侍者会拎着冒着烟的香料让客人嗅。这时客人应把鼻子凑近并用手煽火,把香味往鼻子里赶 一赶,以示尊重。
勿碰杯或祝酒
很多中国人喜欢主动碰杯敬酒,这在阿拉伯国家会被视为很不礼貌,因为伊斯兰教禁止任何形式的碰杯或 祝酒。以水或茶代酒也不可以。 阿拉伯国家一般是禁酒的。有些北非的阿拉伯国家虽开放酒水,但在正式场合,餐馆里不允许卖酒和饮酒, 正式宴会上更不能饮酒。 还有一点也很重要。在阿拉伯国家的餐馆吃饭时,要先落座,打开餐巾后再去取食物。勿拿餐巾纸擦拭杯 子和碗碟,这像是怀疑人家的器皿不洁,会令人不快。 饮食
真寺举行会礼等节日活动。同时在这期间世界五大洲的数以百
万计的穆斯林云集在圣城麦加,进行游转天房,在萨法与麦尔 卧两山之间奔跑,露宿米那山谷。
3、圣纪节
圣纪节,是伊斯兰教三大节日之一,是纪念伊斯兰教的创 始人穆罕默德的诞辰和逝世的纪念日。 相传穆罕默德于伊斯兰教历纪元前五十一年三月十二日 (公元571年4月21日)诞生于阿拉伯麦加一个没落的贵族家 庭,取名穆罕默德(意为“受到高度赞美的人”)。 伊斯兰 教历第十一年三月十二日(公元632年6月8日)穆罕默德因病 归真,终年63岁,葬于麦地那。由于穆罕默德的诞辰与逝世 恰巧都在伊斯兰教历三月十二日,因此,回民一般合称“圣 纪”。国外的伊斯兰教徒一般都过“圣纪节”,为纪念穆罕 默德的诞生而举行。
阿拉伯人善于烹调,食物丰富多彩。其饭菜的特点是甜、香、油腻。咖啡和茶是每天不可缺少的饮料。阿 拉伯人信奉伊斯兰教,禁吃猪肉,不吃外形丑恶和不洁之物,如甲鱼、螃蟹等,也不吃已死的动物。如猎取野 味,打中后,猎人即迅速趁其血还没有凝固时,割断其喉头,否则就不能吃。阿拉伯人从前的主食是玉米饼、 麦饼和豆,贫穷家庭吃的主要是玉 米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