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林市给水排水管道工程设计项目计划书

桂林市给水排水管道工程设计项目计划书
桂林市给水排水管道工程设计项目计划书

桂林市给水排水管道工程设计计划书

第1章课程设计任务书

一、设计题目:桂林市给水排水管道工程设计。

二、原始资料

三、

1、城市总平面图1张,比例为1:10000。

2、城市各区人口密度、平均楼层和居住区房屋卫生设备情况:

3、城市中有下列工业企业,其具体位置见平面图:

1)A工厂,日用水量12000吨/天,最大班用水量:5000吨/班,工人总数3000人,分三班工作,最大班1200人,其中热车间占 30 %,使用淋浴者占 80 %;一般车间使用淋浴者占 20 %。

2)火车站用水量为 12 L/s。

4、城市土质种类为粘土,地下水位深度为 8 米。

5、城市河流水位:最高水位:74米,最低水位:66米,常水位: 70米。

7、该城市居住区每小时综合生活用水量变化如下表:

三、课程设计内容:

1、城市给水管网扩初设计

1)城市给水管网定线(包括方案定性比较);

2)用水量计算,管网水力计算;

3)清水池、水塔容积计算、水泵扬程计算

4)管网校核;

5)绘图(平面图、等水压线图)

2、城市排水管网扩初设计。

1)排水体制选择

2)城市排水管网定线的说明;

3)设计流量计算;

4)控制分支管及总干管的水力计算;

5)任选1条雨水管路的水力计算(若体制为分流制);

6)绘图(平面图、纵剖面图)

四、设计参考资料

1、《给排水设计手册》第一册或《给排水快速设计手册》第5册

2、《给排水管道系统》教材

五、设计成果

1、设计说明书一份(包括中英文前言、目录、设计计算的过程、总结)

2、城市给水排水管道总平面布置图1张,比例尺为1:10000(1号图);

3、给水管网等水压线图1张(2号图);

4、污水总干管纵剖面图1张(由指导教师指定某一段,长度大约1000米左右)(2号图);

六、要求

1、按正常上课严格考勤;

2、设计说明书要求条理清楚,书写端正,无错别字;图纸线条、符号、字体符合专业制图规范);

3、按时完成设计任务

七、其他:

1、设计时间:2013-2014学年第一学期(第16、17周 12月17号-12月29号)

2、上交设计成果时间: 17周周五下午

3、设计指导教师:张奎、谭水成、刘萍、余海静

第2章给水管网设计与计算

2.1 给水管网布置及水厂选址

该城市有一条自南向北转自西向东向西流的水量充沛,水质良好的河流,可以作为生活饮用水水源。该城市的地势相对比较平坦没有太大的起伏变化。城市的街区分布比较均匀,城市中各工业企业对水质无特殊要求。因而采用统一的给水系统。城市给水管网的布置取决于城市的平面布置、水源、调节构筑物的位置、大用户的分布等。

考虑要点有以下:

①定线时干管延伸方向应和二级泵站输水到水池、水塔、大用户的水流方向一致。干

管的间距一般采用500m-800m 。

②循水流方向,以最短的距离布置一条或数条干管,干管位置从用水量较大的街区通

过。

③干管尽量靠近大用户,减少分配管的长度。

④干管按照规划道路定线,尽量避免在高级路面或重要道路下通过,尽量少穿越铁路。

减小今后检修时的困难。

⑤干管与干管之间的连接管使管网成环状网。连接管的间距考虑在800-1000m左右。

⑥力求以最短距离铺设管线,降低管网的造价和供水能量费用。

输水管线走向应符合城市和工业企业规划要求,沿现有道路铺设,有利于施工和维护。城市的输水管和配水管采用钢管(管径≥1000mm时)和铸铁管。

对水厂厂址的选择,应根据下列要求,并且通过技术经济比较来确定:

(1)给水系统布局合理;

(2)不受洪水威胁;

(3)有较好的废水排除条件;

(4)有良好的工程地质条件;

(5)有良好的卫生环境,并便于设立防护地带;

(6)少拆迁,不占或少占良田;

(7)施工、运行和维护方便。

2.2 给水管网设计计算

2.2.1.最高日用水量计算

城市最高日用水量包括综合生活用水、工业生产用水、职工生活用水及淋浴用水、市政用水、未预见用水和管网漏失水量。

表1-1

宁波位于浙江省,总人口96.13万,位于一区,为大城市,参考《给水排水管道系统》教材表4-2,取综合生活用水定额为390 L/(人·d)。用水普及率为100%。

最高日综合生活用水量Q

1 :

Q

1=

qNf

Q 1―—城市最高日综合生活用水,d/

m3

q――城市最高日综合用水量定额,L/(cap.d);N――城市设计年限内计划用水人口数;

f――城市自来水普及率,采用f=100%

Q 1=

1000

qNf

=390×10-3×98×104×100%=382200m3/d

2.2.2工业用水量

(1)工业企业职工的生活用水和淋浴用水量Q

2

工厂职工生活用水量采用一般车间每人每班25L,高温车间每人每班35L计算.淋浴用水按一般车间每人每班40L,高温车间每人每班60L计算.

A工厂:工人总数3000人,热车间人数3000×30%=900(人),使用淋浴人数900×80%=720(人)。普通车间人数3000×70%=2100(人),使用淋浴人数2100×20%=420(人)。Q

2

=(900×35+2100×25+720×60+420×40)/1000=144(m3/d)

工业企业职工的生活用水和淋浴用水量Q

2

Q 2=144(m 3/d)

(2)工业生产用水量Q 4:

Q 3=12000(m 3/d)

2.2.3市政用水量Q 4:市政用水量不记,4Q =0。 2.2.4 管网漏失水量Q 5 M

按最高日用水量的10%计算

Q 5=(Q 1 +Q 2+Q 3+Q 4)×10%=(382200+144+12000+0)×10%=39434.4(m 3/d ) 2.2.5城市的未预见水量Q 6

按最高日用水量的8%计算。

Q 6=(Q 1 +Q 2+Q 3+Q 4+Q 5)×8%=34702.27(m 3/d)

2.2.6最高日用水量Qd :

Q d =Q 1 +Q 2+Q 3+Q 4+Q 5+Q 6 =468480.7 (m 3/d)

2.2.7最高时用水量

最高日平均时用水量h

Q ____

(m 3/d)为

h

Q ____

=

24

d Q =247.468480=19520(m 3/h)

最高日最高时设计用水量max Q =h K Q h __

=1.2×19520=23424.03(m 3/h) (城市用水量日变

化系数表,大城市1.2~1.4之间,大中城市的用水量比较均匀,h K 值较小,可取下线)。

2.3 清水池调节容积

在缺乏用水量变化规律的资料时,城市水厂的清水池调节容积,凭借运转经验,

按最高日用水量的10%~20%估算。

清水池中除了储存调节用水外还存放消防用水,则清水池有效容积W 为 W= W 1+ W 2+ W 3+ W 4 W -清水池总容积(m 3); W 1-清水池调节容积(m 3);

W 2-消防储水量(m 3),按2小时火灾延续时间计算;

W 3-水厂冲洗滤池和沉淀池排泥等生产用水,取最高日用水量的5%计算;(一般等于最高日用水量的5%~10%)。 W 4-安全储水量

清水池调节容积W 1= Q d ×10%=46848.07m 3

消防水量 W 2 : 该城市人口为96.13万人,确定同一时间内的火灾次数为3次,一次用水量为100L/s ,火灾持续时间为2.0h 故

W 2=3×100×2×60×60÷1000=2160m 3

水厂自用水按最高日用水量的5%计:W3 = Qd ×5%=23424m 3

清水池的安全储量W4 按最高日用水量的10%计算。(对于配水管网中无调节构筑物清水池有效容积可按最高日用水量的10%~20%考虑)。

因此清水池的有效容积为

W=(1+10%)(W1 +W2 +W3 )=(1+10%)(46848.07+2160+23424)=79675.2m 3

2.3.2清水池尺寸计算

一般当水池容积小于2500m 3

时,以圆形较为经济,大于2500m 3

时以矩形较为经济。清水池个数或分格数,一般不少于两个,并且可以单独工作。所以,取有效水深5m ,分成4格,每格设为正方形,则池宽为5479675.2÷÷=63.1m ,取64米,则清水池边长为64×2=128m

清水池采用半地下式,最低水位高程为调节容积、水厂自用水及安全用水储量与消防用水储量交界线,则清水池的最低水位高程78.2-2.5+

128

12848954.07

?=78.68m

为保证消防用水不被动用,同时又能保证清水池水质不腐化,拟在位于消防储水水位与生活调节水位交界处的生活水泵吸水管开一个额10mm 小孔,水位降低至小孔,则进气停生活供水泵。

2.4 管网水力计算

集中用水量主要为工厂的生产用水量和职工生活用水量,当工人淋浴时间与最大时供水重合时淋浴用水也应该计入集中用水量,否则不计入集中用水量。 2.4.1最大时集中流量为:

A 厂的集中处流设在18节点。

∑i Q =(144+12000)(m 3/d) =140.6L/s) 2.4.2比流量计算:

s q =( Qh -∑i Q )/ ∑L

=(6506.7-140.6)/44527.7 =0.14(L/(s.m))

Q h ——为最高日最大时用水量 L/s ∑i Q ——为大用户集中流量L/s ∑L ——管网总的有效长度 m 2.4.3 沿线流量计算: 沿线流量的计算按下公式

q i-j =q s L i-j L i-j —有效长度;m q s —比流量L/s.m

表2-3沿线流量按管段计算见表

管段中任一点的节点流量等于该点相连各管段的沿线流量总和的一半,

q i =α∑q 1

α: 折算系数取α=0.5` ∑q :相连的个管段沿线流量和

表2-4节点流量计算表

2.5 管网平差

2.5.1环状管网流量分配计算与管径确定

1.根据节点流量进行管段的流量分配,分配步骤:

①按照管网主要方向,初步拟定各管段的水流方向,并选定整个管网的控制点。

②为可靠供水,从二级泵站到控制点之间选定几条主要的平行干管线,这些平行干管

中尽可能均匀的分配流量,并且满足节点流量平衡的条件。

③与干管线垂直的连接管,其作用主要是沟通平行干管之间的流量,有时起一些输水

作用,有时只是就近供水到用户,平时流量不大,只有在干管损坏时才转输较大的流量,因此连接管中可以较少的分配流量。

2.管径的确定

各管段管径从界限流量表中查得。

3.流量初分配,管径初选择如下表2-5:

表2-5最大时流量分配表

2.5.2环状网平差(最高用水时):

以最高日最高时用水量确定的管径为基础,将最高时用水量分配、管段流量进行管网平差,详细采用哈工大平差软件。

平差结果如表2-4所示

表2-4评差结果

====================================================================== ——————————第20次平差——————————

第1环

编号流量损失hf'

29 1391.28 .78 1.03

1 15.69 .78 91.93

-5 -1165.83 -.93 1.48

-30 -5035.8 -.45 .17

总h= .1673 总hf'= 94.6107

△q= -1.7685

第2环

编号流量损失hf'

2 1161.84 .87 1.39

36 20.71 1.19 106.14

-37 -667.55 -.65 1.82

-4 -881.08 -.77 1.62

-1 -15.69 -.78 91.93

总h= -.1449 总hf'= 202.8992

△q= .7141

第3环

编号流量损失hf'

7 942.66 1.86 3.66

8 21.81 1.41 119.67

-6 -504.15 -1.67 6.12

-36 -20.71 -1.19 106.14

总h= .4203 总hf'= 235.5934

△q= -1.7841

第4环

编号流量损失hf'

9 729.85 .75 1.9

10 635.84 2.01 5.87

-11 -168.11 -1.43 15.79

-8 -21.81 -1.41 119.67

总h= -.0789 总hf'= 143.2247

△q= .5507

第5环

编号流量损失hf'

5 1165.83 .93 1.48

3 16.36 1.3 146.79

-31 -1691.39 -1.23 1.34

-38 -3786.65 -.79 .39

总h= .2151 总hf'= 150.0033

△q= -1.4337

第6环

编号流量损失hf'

4 881.08 .77 1.62

13 20.05 1.89 174.61

-14 -1501.12 -.88 1.09

-3 -16.36 -1.3 146.79

总h= .4814 总hf'= 324.1142

△q= -1.4854

第7环

编号流量损失hf'

-13 -20.05 -1.89 174.61

37 667.55 .65 1.82

6 504.15 1.6

7 6.12

12 34.16 1.95 105.55

-15 -1333.04 -2.02 2.8

总h= .3591 总hf'= 290.8973

△q= -1.2346

第8环

编号流量损失hf'

11 168.11 1.43 15.79

18 542.55 3.53 12.07

-17 -891.62 -.75 1.56

-16 -1111.09 -2.09 3.48

-12 -34.16 -1.95 105.55

总h= .1812 总hf'= 138.4447

△q= -1.3087

第9环

编号流量损失hf'

31 1691.39 1.23 1.34

14 1501.12 .88 1.09

19 23.34 1.98 157.1

-33 -686.85 -1.68 4.54

-32 -1998.75 -2.45 2.27

总h= -.0443 总hf'= 166.3497

△q= .2664

第10环

编号流量损失hf'

15 1333.04 2.02 2.8

16 1111.09 2.09 3.48

22 27.5 2.42 163.19

-21 -206.71 -4.66 41.75

-19 -23.34 -1.98 157.1

总h= -.109 总hf'= 368.3229

△q= .2958

第11环

编号流量损失hf'

17 891.62 .75 1.56

26 1004.37 2.61 4.82

-24 -10.24 -1.05 190.6

-22 -27.5 -2.42 163.19

总h= -.1127 总hf'= 360.167

△q= .313

第12环

编号流量损失hf'

24 10.24 1.05 190.6

25 847.21 2.83 6.19

-27 -361.25 -1.74 8.9

-23 -19.91 -2.29 213.26

总h= -.1414 总hf'= 418.9543

△q= .3375

第13环

编号流量损失hf'

21 206.71 4.66 41.75

23 19.91 2.29 213.26

-28 -642.35 -1.35 3.88

-20 -29.83 -5.82 361.57

总h= -.2181 总hf'= 620.4507

△q= .3515

第14环

编号流量损失hf'

33 686.85 1.68 4.54

20 29.83 5.82 361.57

-34 -935.78 -1.58 3.12

-35 -1105.84 -6.06 10.16

总h= -.1332 总hf'= 379.3853

△q= .3511

编号流量损失

1 15.69 .78

2 1161.84 .87

3 16.36 1.3

4 881.08 .77

5 1165.83 .93

6 504.15 1.67

7 942.66 1.86

8 21.81 1.41

9 729.85 .75

10 635.84 2.01

11 168.11 1.43

12 34.16 1.95

13 20.05 1.89

14 1501.12 .88

15 1333.04 2.02

16 1111.09 2.09

17 891.62 .75

18 542.55 3.53

19 23.34 1.98

20 29.83 5.82

21 206.71 4.66

22 27.5 2.42

23 19.91 2.29

24 10.24 1.05

25 847.21 2.83

26 1004.37 2.61

27 361.25 1.74

28 642.35 1.35

29 1391.28 .78

30 5035.8 .45

31 1691.39 1.23

32 1998.75 2.45

33 686.85 1.68

34 935.78 1.58

35 1105.84 6.06

36 20.71 1.19

37 667.55 .65

38 3786.65 .79

《桂林市风貌设计导则》

桂林市城市风貌设计导则(略) 前言 桂林市是举世闻名的国际性风景旅游城市。又是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城市地貌形态以散布的孤峰为主要特征,形成群峰环抱,绿水穿城,山、水、城互为依托的格局,这种城景交融的特点使桂林独具一格。加上其自身源远流长、层次分明的古代文化,脍炙人口、千古传颂的山水文化和名家辈出、绚丽多姿的乡土文化以及波澜壮阔、彪炳史册的抗战文化,共同构成了桂林独具的城市特色。 如今,桂林的城市性质,社会、文化、经济背景已完全不同于以往年代,随着人口的增长和城市快速的现代化进程,延续千年的古城风貌正受到巨大冲击。在不可避免的城市更新和发展中,如何保护山水城市的格局,延续历史形成的地方传统和城市肌理,探索适应城市发展需要、展现城市时代风采的新形式、新方法成为历史赋予桂林建设者的光荣责任。 承前启后,继往开来,我们需要将多年来在开发建设的实践中积累的经验和形成的共识,作一个阶段性的归纳和总结,帮助设计师深化对桂林的认识和了解,同时规范城市风貌控制的具体范围和内容,明确设计引导的方向。通过导则的实施,繁荣设计创作,促进设计界对地方传统的发掘和研究,推动城市建设文化的发展。从而将桂林建设成一个具有独特文化品格和精神气质的、充满魅力的、令人难忘的城市。 本次编写的导则侧重于与城市风貌有关的设计方面的控制和引导,是对桂林市城市总体规划中相关内容的深化和落实。主要包括八个方面的内容:1.总则;2.规划;3.建筑;4.市政;5.园林;6.照明:7.色彩;8.标识。 通过本导则的强制推行,进一步统一全市规划设计人员的思想意识,提高守法创新的规划设计意识,提升规划设计的理念。通过不懈的努力,不断提高桂林市的规划设计水平,使桂林市的规划设计工作上档次、上品位,探索出桂林独有的地方特色,与时代接轨,与国际接轨。 本导则由桂林市建设与规划委员会组织编写,并负责具体技术内容的解释。 名誉主任:邓纯东、刘明昱、袁绪祥 顾问:齐军、周益平、张瑞清、熊声祥 李长杰、董永忠、王敬峰、鲁愚力 编写委员会: 主任:黄家城桂林市建设与规划委员会主任 副主任:张克俭桂林市建设与规划委员会 副主任:王代连桂林市建设与规划委员会总工程师 成员:韦伟桂林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院长 覃建民桂林市建筑设计研究院院长 贺强桂林市综合设计院院长 岳福武中化桂林分公司华夏建筑设计院院长 罗社高桂林市市政综合设计院院长 高建林桂林市园林规划建筑设计研究院院长 黄东林桂林市工业设计院院长 唐忠享桂林市水电设计院院长 熊宇桂林工学院高级建筑师 编委会办公室:

给排水管道施工技术规范

排水管道施工技术要求 一、施工前准备工作 (一)排水管道工程施工前应由设计单位进行设计交底。当施工单位发现施工图有错误时,应及时向设计单位提出变更设计的要求。 (二)排水管道工程施工前,应根据施工需要进行调查研究,并应掌握管道沿线的下列情况和资料: 1.现场地形、地貌、建筑物各种管线和其他设施的情况; 2.工程地质和水文地质资料; 3.气象资料; 4.工程用地交通运输及排水条件; 5.施工供水供电条件; 6.工程材料施工机械供应条件; 7.在地表水水体中或岸边施工时,应掌握地表水的水文和航运资料。在寒冷地区施工时,尚应掌握地表水的冻结及流冰的资料; 8.结合工程特点和现场条件的其他情况和资料。 (三)排水管道工程施工前应编制施工组织设计。施工组织设计的内容主要应包括工程概况、施工部署、施工方法、材料、主要机械设备的供应、保证施工质量、安全、工期、降低成本和提高经济效益的技术组织措施、施工计划、施工总平面图以及保护周围环境的措施等。对主要施工方法,应分别编制专项施工组织设计。(四)施工测量应符合下列规定: 1.施工前建设单位应组织有关单位向施工单位进行现场交桩; 2.临时水准点和管道轴线控制桩的设置应便于观测且必须牢固,并应采取保护措施。开槽铺设管道的沿线临时水准点,每200m不宜少于1个; 3.临明水准点、管道轴线控制桩、高程桩,应经过复核方可使用,并应经常校核; 已建管道构筑物等与本工程衔接的平面位置和高程,开工前应校测。 4. 二、给排水管道安装施工工艺流程图: 熟悉图低和有关技术资料 施工测量放线 沟槽开挖及管道基础制作 管道敷设及安装

试压及清(吹)洗 检查井制作及防 试运交工验 三、给排水管道安装施工的方法及要求: (一)沟槽开挖、支撑与回填的施工方法及要求 1 沟槽开挖 1.1放线:根据工管部门技术交底的管道管沟开挖宽度,在测量人员测放的管沟中线两侧测放开挖边线,并用白灰作出标识; 1.2设置高程及中线控制点:在管线的拐点处、以及直线段每5-10米(压力管道不大于15米),作一高程及中线控制桩。 1.2.1控制桩可用方木制作,截面宜为4*4cm,长50cm,打入土层后,地面露出长度为10-15cm。 1.2.2控制桩必须稳固,不被扰动,最好有保护措施。控制桩中心1.0米范围内的土方应在沟槽验收完或控制桩已转移至沟底后方可集中铲除; 1.3确定开挖深度:根据测量员交底的测量结果,对照施工图,计算出每个桩点处沟槽相对桩基线下降深度,将其结果记录在记录本上,并用红色漆标记在控制桩上; 1.4沟槽人工开挖 根据土质的性质,由作业人员自行选择合适的开挖工具;1.4.1. 随时用钢卷尺检测沟槽的开挖深度和沟底宽度。1.4.2各种管线和其它设施开挖的土方,1.4.3可堆置在沟槽两侧,但不得影响建筑物、的安全,同时不得掩埋消火栓、管道闸阀、雨水口、测量标志和各种地下管线的井盖,并不得防碍其正常使用;以上)时,应在沟壁1.4.5当开挖深度接近设计深度(一般应高于设计高程10cm 高程控制桩);内设置与设计沟底高程平行的高程控制桩(如20cm 或50 cm再用钢卷尺沿并保证绳两端与桩上的标志线重合,1.4.6在两控制桩上绑一线绳,线绳向下测量,进行沟底修整。在雨季或冬季作业时,若沟槽开挖好后不能马上铺设管道或进行管基施工,1.4.7 应先留出10cm厚左右暂不挖去,待安装施工前再清理至设计高程。 1.5沟槽机械开挖沟槽开挖机械一般为反铲和挖沟机。1.5.1 1.5.2沟槽开挖宽度及深度的控制方法同人工开挖。厚的土层暂不挖去,待铺管前用人工清理至设计高程。沟底应留有1.5.320-30cm 沟槽开挖的质量要求:1.6若局部超挖则应用相同的土壤1.6.1不得扰动天然地基或地基处理符合设计要求。填补,并须夯实至接近天然密实度,或应用砂土分层仔细夯实。 1.6.2槽壁平整,边坡坡度符合施工设计的规定。 1.6.3沟槽中心线每侧的净宽不应小于管道沟槽底部开挖宽度的一半。 1.6.4槽底高程的允许偏差:开挖土方时应为±20mm;开挖石方时应为+20mm、-200mm。 1.6.5沟底不得有突出的块石,若埋有不易清除的大块石时,应将其上部铲除,然后铺一层厚度不小于15mm的砂土或当地软土整平夯实。

工程设计项目策划书(多篇范文)

工程设计项目策划书 为了能写出更好的策划书,下面好范文推荐一篇优秀策划书范文,仅供参考: 前言 通过对润业苑项目的初步分析,我们感到这将是一个可塑性非常强的项目,通过专业的营销和策划操作,它不但可体现出开发商的实力和形象,更应在小高层市场上独树一帜。 我司经过长时间的市场调研,根据市场所反映出来的背景,结合自身所积累的经验,提出切合市场销售的建议供贵司参考。 如能有幸成为贵司的合作伙伴,届时将根据具体资料提供一套系统的极具可行性的营销策划报告,以飨贵司慧眼。 众成伟业房地产营销管理有限公司 目录 一、市场背景 二、项目分析 三、项目定位 四、客源定位 五、产品建议 六、推案策略 七、广告策略 八、销售执行

九、公司简介 十、合作模式 一、市场背景 济南房产市场日趋规范,整体处于上升态势,在市场发展的过程中,我司认为可分为两个阶段,每个阶段市场构成要素的特征,简析如下: (一)九九年之前,被动销售的暴利阶段: 客源特征:以高收入者为主,追求身份与地位的显示,此时市场选择范围小,客户购买存在一定盲目性。 开发商特征:政府对开发公司的实力要求不严,开发商实力良莠不齐,受传统观念束缚严重,不重视客源心理及市场发展特性,主观开发,追求暴利,无品牌意识,对专业销售机构极度排斥。 项目特征:产品形式单一(多层为主),缺乏特色,不注重整体规划,且有明显区域性特征(集中在千佛山周边)。 销售特征:无整体营销思路,盲目追求高利,定价偏高,且无有效的表现及宣传手法,不注重品牌的培养和树立。 (二)xx年以后,振荡中走向规范的过渡阶段 客源特征:客源层次广泛,需求多样化,在楼盘选购及消费心理上趋于理性,此时散户消费逐渐成为市场主力。 开发商特征:迫于竞争的压力,开发商主动寻求新的开发理念,对营销策划理念逐渐接受,同时专业销售人才带来的先进理念也影响

浅析市政给排水管道工程设计

浅析市政给排水管道工程设计 发表时间:2018-04-03T14:36:44.430Z 来源:《建筑学研究前沿》2017年第31期作者:何涛[导读] 努力的克服各种由于设计和施工程序引起的质量通病,才能最终确保整体工程施工质量达到优良标准。 马鞍山市城乡规划设计院有限责任公司安徽省马鞍山市 243000 摘要:市政道路给排水工程设计具有重要的地位,确保更科学,合理的给排水规划设计将给施工提供更好的条件。同时,在市政建设的过程中,提高给排水管质量是人们生活质量的保障。要提高给排水管道工程的质量,就必须在设计施工过程中加强管理,根据当前城市的实际情况来进行严格的设计过程和合理的施工方式,努力的克服各种由于设计和施工程序引起的质量通病,才能最终确保整体工程施工质量达到优良标准。 关键词:浅析;市政给排水;管道;工程设计 引言: 在当前社会发展的过程中,建筑技术也在不断的发展,各种先进的科学技术和施工器械也在不断的应用在建筑工程中的各个领域。在这个过程中,人们对建筑施工中的质量要求也在不断的提高。市政工程作为当前与人们生活机密相关的基础设施,其在设计和施工过程中的质量问题是人们健康生活的前提和基础。因此,在实际工作中,如果能对上述的几个问题认真加以改进,对于缓解城市路面积水,保证排水系统的安全运行,减少水体污染,减轻维护管理的工作量,将起到积极的作用。 一、城市排水管道系统的作用与体制 在科学的发展过程中,城市能用土地的不断减少,使得高层建筑成为城市的主要标志,在这个过程中,水管的供水能力是高层建筑中主要的方式。在给排水管的质量控制过程中其在城市建设中起着不可代替的作用,是保证人们正常生活的主要手段,其主要的作用和体制有以下两种: 1.1 城市给排水管道系统的作用 城市给排水管道是城市现代化建设中不可缺少的供水和排污系统,更是当前人们生活中的主要成分。在城市基础设施中,其给水系统主要是为城市居民供应各种水资源的作用,其在供水过程中不但要供应人们生活用水还要供应消防用水和辅助用水。而城市排水管道系统是城市水污染防治和排涝、防洪的骨干工程它的任务是及时收集、输送城市产生的生活污水、工业废水和降水。城市给排水管道在设计过程中是相辅相成的过程,而这是缺一不可的,是当前人们生活中都无法取代的基础设施。 1.2 城市给排水管道系统的体制 在城市管道设计的过程中,给排水管道在设计过程中要相互统一,相互连接,而这是缺一不可的过程。供水系统是为人们生活带来各种水资源的主要方式,而排水系统是为人们生活中所使用各个污水的排除过程,是保持城市清洁的主要方式和基础。 二、给排水管道的设计思路 一般在对给排水管道进行设计之前,工程人员都需要先明确此项工程的设计要求,设计时需要对管道的清理维护进行事先考虑。如果安装的地点在室内,安装就最好选取明装的方式,如果必须选用安装,那么就要事先考虑好完工之后的清洁维护工作如何进行。同时,对于室内安装的管道,要尽可能保证设计的简洁性,尽量控制好整个管道的长度,对管道引入管的数量进行有效规划,并注意对于基础面的处理,最好能够使高度大于0.5米。同时,除了要保证管体本身接口处的柔性连接,还需要保证其连接的密封性。而对于埋在地下的管道,安装时应对坡度和流速进行综合考虑,确保各种沉淀物和垃圾能得到及时的疏通。在马路下面的管道还应该兼顾其荷载能力,避免因承受荷载过大导致损坏的情况出现。在易塌陷的结构处进行管道的安装时,应同时进行检查井的配置,还要对其通风排气管道、渗漏、井壁厚度等因素进行通盘考量。 三、给排水管道设计 市政给水管道工程设计依据首先是室外给水管道设计规范、消防规范、给排水设计手册以及给排水施工验收规范等相关法律法规。给水管道工程管径选择一般根据管网平差计算结果和用水情况来确定,设计供水量是管网平差的依据,设计供水量一般包括:综合生活用水、生产用水和工作人员生活用水、消防用水、浇洒道路和绿地用水以及未遇见水量。在实际中,现状管网是依据若干年的规划和建设积累而成的,可能会遇到局部管网规模与城市发展速度相比相对滞后的问题。这就涉及长远利益与当前利益的取舍问题:是加大投资对管网进行更新改造还是四处查漏补缺,勉强维持。因此,在具体设计工作中,笔者认为作为设计方有义务也有必要结合现状实际情况、行业最新规范以及当地规划部门和水务主管部门最新要求和章程进行合理性分析,确定合理经济的管径。市政排水管网系统的作用就是及时可靠地排除城市区域内产生的生活污水、工业废水和降水,使城市免受污水和暴雨积水之害,从而给城市创造一个舒适安全的生存和生产环境,使城市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正常进行,维持生态平衡,保证可持续发展。市政管线综合工程中,排水管道埋设深浅对工程造价的高低起直接作用,而且与其他管线的平行交叉安全距离问题往往成为设计者头痛的问题,作为设计人员,一定要从实际情况出发,在能保证充分实现排水系统功能的前提下最大限度的减小埋深,灵活处理与相关专业管线平行交叉的关系;另外,选择优质实用的管材也有利于保障排水体系长久稳定运行和节省工程投资。 结束语: 市政道路给排水管道工程非常复杂,对于这项工程的要求相对而言也更为严格,由于市政给排水管道的施工会受到较多因素的影响,所以其工程进度与质量的控制难度也更高。所以,相关部门要强化施工人员的安全意识,严格规范和落实设计要求,结合实际情况进行统一规划,这样才能确保市政道路给排水管道工程的顺利进行,为城市带来更高的效益和价值。同时,给排水工程是城市基础设施重要组成部分,城市总体规划、分区规划和详细规划中都涉及到给排水这部分内容。做好给排水设计不仅仅是当前城市建设的需求,更是建立良好的居住环境的主要基础,在当前的历史条件之下,城市给排水设计已成为城市建设中的重点,更是水资源循环利用的前提。参考文献: [1]黄燕清.市政道路给排水工程施工中常见问题的分析与对策[J].工程建设与设计,2011,(7):168-170. [2]郭娟.市政道路给排水工程设计的探讨[J].山西建筑,2011,37(14):119-120.

给水排水管道工程施工方案

给水排水管道工程施工方案 一、工程概况 本工程座落于张江高科技园区,主体工程建筑总面积约为14.8万平方米,总造价3.94亿人民币。给水排水管道工程属泰隆半导体厂房及办公楼工程之安装工程。该项目分为A、B、C三区,三区各设地下一层,A、C区生产厂房地上为四层,B区办公楼地上六层。 本工程由机械工业部第七设计研究院(上海分院)和中国电子工程设计院(上海分院)共同设计。A、C区地下车库和B区办公楼由机械工业部第七设计研究院(上海分院)设计,A、C区生产厂房及地下室设备房部分由中国电子工程设计院(上海分院)设计。 办公楼东侧设有2个2000m2的生产、消防蓄水池,其中储存1000m2消防水。 给水系统:民生水由B区地下室民生水泵加压至B区屋顶民生水箱后,再由水箱供给A、B、C三区给水系统。热水及纯水饮用水由A 区站房供给A、B、C三区。卫生间冲洗水由B区地下室回收水加压泵加压至B 区屋顶回收水箱后,再由水箱供给A、B、C三区。回收水由空调冷凝回水和纯水制备过程中的浓缩水组成。 室内生活排水:B区坐便器及小便器为一个系统,其他洗涤排水为一个系统,整个排水系统设有环形通气管及专用通气管。A区各生活排水系统经立管在地下室汇合再排出。 二、编制依据

1、机械工业部第七设计研究院(上海分院)给水排水及消防图NJ.15.40001.SD1.0~NJ.15.40001.SD1.58未作废图,A、B版图及相关工程变更通知单、核定单; 2、中国电子工程设计院(上海分院)给水排水专业图施74—A 版图及相关工程变更通知单、核定单; 3、《建筑给水排水及采暖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42—2002)、《建筑排水硬聚氯乙烯管道工程技术规程》(CJJ/T29—98)、《建筑给水管硬聚氯乙烯(PVC—U)管道设计与施工验收规程》(CECS41:92)、《给水排水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68—97)、国家颁布的其他相关规范、标准及市政有关部门的各项要求。 三、施工准备 (一)材料设备 1、材料进场,首先要检查采用的材料是否符合质量要求,有否出厂合格证明书或质量证明文件。并应符合给水排水系统的相关技术质量要求; 2、材料搬运及堆放 1)搬运管材和管件时,应小心轻放,避免油污。严禁剧烈撞击、与尖锐物品碰触、抛摔拖滚; 2)管材和管件存放在通风良好、温度适宜的库房或简易棚内,不得露天存放;距离热源不大于1m; 3)胶粘剂和清洁剂的存放处应阴凉干燥,安全可靠,严禁明火; 4)管材应水平堆放在平整的地上,应避免弯曲管材,堆置高度

项目设计计划表

项目设计计划表 编号: 工程名称: 设计阶段 设总工程编号:卷册检索号: 发、变电部建筑工程部 风光资源部设管中心 送电部计控部 市场部资质与体系管理部 1.设计依据:1.1中标通知书; 1.2 中国电力投资集团公司可研设计内容深度规定; 1.3设计有关的法令,法规,标准及专业设计技术规程等。 2.主要设计输入:2.1 中国电力投资集团公司光伏发电工程可研设计管理导则; 2.2 中国电力投资集团公司光伏发电工程可研设计典型设计; 2.3可行性研究报告及可研报告审查意见; 2.4可行性研究报告; 2.5工程勘界报告; 2.6工程选址蓝线图; 2.7公司对本项目投标技术文件部分; 3.设计内容及范 围: 4.主要设计原则:4.1本次可研报告的编制需按照中国电力投资集团公司可研设计内容深度规定要求执行; 4.2 业主方已提供前期西北院编制的可研报告,但此版本中组件等设备的型号、价格及编制的深度已不满足目前的中国电力投资集团公司的要求,需重新编制。

5.质量信息内容或应注意的特殊问 题: 5.1质量目标 5.1.1 可研设计中全面贯彻公司的管理体系文件。 5.1.2 积极慎重地采用成熟的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新材料,努力 研究国内外先进经验,提高工程设计水平。 5.1.3 设计效率高、周期短、信守合同,按时提供设计文件。 5.1.4 成品合格率100%、成品优良率不小于95%。 5.2 工程质量目标的实施和检查 实现本工程质量目标应采取下列措施: 5.2.1 建立本工程项目勘测设计组织机构,根据公司管理体系文件,明确各级职责、权限和相互关系,使其履行各自的职责、权限。 5.3 控制措施 5.3.1 坚持贯彻以预防为主,防检结合的原则,按公司的《管理手册》和各项程序文件、作业文件的要求进行管理,设计过程中要认真实施质量保证措施。 5.3.2 要严格执行国家有关政策、法令、条例和国家、行业、公司的技术标准;设计依据资料的完整和准确。 5.3.3 要认真贯彻《设计专业分工的规定》、《勘测设计专业间联系配合制度》、《设计图纸会签制度》,防止错、漏、碰、缺、撞,保证设计接口的准确。 5.3.4 要认真贯彻执行院颁的质量记录和各项规定,作好和管好质量记录。 5.3.5 优化设计方案,个人出手的设计成品质量和计算书质量,应符合院颁的质量标准有关规定。 5.3.6 公司级评审:由工程总工、设总组织对有关专业主要设计方案进行评审。 5.3.7 重要的专业间配合资料必需经专业工程师审定后,方可提资,以减少大的返工。已评审定的方案如需变动和修改,必须经设总、总工同意和批准。 6.工程组主要设计人员组成 专业主设人专业主设人专业主设人电气一次光资源技经 电气二次土建水工、暖通、消防 7.设计评审时间安排 序号卷册编号卷册名称负责人完成日期备注8. 1 2

城市设计导则内容.

城市设计导则内容 一、总体城市设计 1.总体城市设计原则; 2.土地利用规划; 3.总平面设计; 4.土地开发强度分区; 5.地下空间规划; 6.城市建筑高度控制; 7.城市天际线控制; 8.路径与节点控制; 9.开敞空间系统规划; 10.建筑色彩设计及指引; 11.城市交通系统(交通组织方式、步行系统、道路断面形式、道路绿化指引; 12.城市公共交通系统(公交线路组织、公交港湾站设置、有轨电车系统、地铁 接驳站点设计。 二、建设地块图则 1、地块图则 强制性内容——建筑布局形式、建筑高度、建筑退线、沿街界面、贴线率、底层通透率、出入口位置、开敞空间、视线控制、街道绿化

引导性内容——建筑体量、建筑风格、高层建筑位置、主体立面、裙房形态、第五立面、公共景观,街道设施、停车场、建筑布局形式 2、特色地区城市设计引导 滨水地区应强调建筑与环境的融合,突出滨湖区域和内河区域特点不同的城市空间,形成具有特色的建筑布局,灵活多变的滨水界面,富有韵律的天际线;控制视线廊道,聚焦景观节点;规划多条通往滨水开敞空间的路径,将步行廊道与开敞空间相结合,构建顺畅的步行网络;控制公共建筑与水体的空间关系,加强水岸断面形式的 设计,打造魅力滨水休憩空间;有效处理地块与防洪堤间的竖向高差,弱化防洪堤的阻隔效果。 商务轴两侧地区应强调商务氛围,打造宜人的街道尺度,突出中央商务轴线的空间特点。沿轴线依据功能划分多个风貌区,打造各具特色的城市空间;合理组织路径串联各个景观节点,形成连续的步行系统;注重街道空间节奏的变化和建筑界面的设计;强调地块内部功能的复合利用,有效提高土地使用价值。 形成具有标志性的建筑节点; 滨水地区应强调城市与自然、建筑与环境的融合,突出滨湖和滨内河不同特点的 城市空间。考虑滨水界面、天际线、视线廊道、景观节点等内容; 规划步行系统与开敞空间相结合,组织顺畅的休闲游线;依据使用功能,控制建筑与水体的空间关系;加强水岸断面形式的设计,打造魅力滨水休憩空间;有效处理地块与防洪堤间的竖向高差,弱化防洪堤的阻隔效果。 商务轴线两侧地区强调商务氛围的营造和步行街道尺度的宜人,突出中央商务轴线的空间特点。凸显城市核心商务区形象,形成具有标志性的建筑节点;沿轴线依据功能划分多个风貌区,打造各具特色的城市空间;合理组织路径串联各个景观节点,

工程项目管理计划书

工程项目管理计划书 引言 北京******有限公司有幸收到贵公司“**F区建设工程项目管理招标文件”,在此向贵公司对我们的信任表示衷心的感谢。 F区位于**的中心区,集办公、娱乐、健身、饭店、酒楼、公寓为一体的综合性的服务社区。它是**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整个**中起着独特的不可替代的作用。它的建设必将使**的功能更加完善,品牌效应更加提高,能为**创造更好的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使整个**更加完美。我们愿意用我们的智慧和能力为F区的建设增添光彩。 根据业主的需求,针对本项目的特点,将充分运用我们多年来从事国内外建设工程项目管理和建设**的经验,发挥我们人员素质、管理力量、技术力量的篇一:综合优势,遵守“顾客第一”的企业宗旨。相信我们完全有能力为F区建设工程项目管理提供优质的服务,并一定能赢得贵公司的满意。 第一部分总则 一、北京******有限公司(项目管理单位)受北京**房地产有限公司(业主)委托,对北京**F区建设工程进行项目管理。 二、项目管理的工作范围:**F取的项目前期阶段的管理、

勘察设计阶段的管理、施工招标阶段的管理、施工阶段的管理。 三、项目管理主要通过:集成管理、范围管理、进度管理、成本管理、质量管理、人力资源管理、风险管理和采购管理来控制管理项目、管理的各有机组成部分,按照准备(计划)、执行、控制、收尾的管理过程不断的实现每一项工作,进而达到实现总目标。 四、项目管理的主要依据 1、国家和地方有关工程建设的法律、法规; 2、国家和地方有关工程建设的技术标准、规范、规程等; 3、经有关部门批准的工程项目建设文件和设计文件; 4、业主与管理单位签订的建设工程项目管理委托合同; 5、业主与勘察单位、设计单位、**单位、施工单位、供应单位签订的建设工程勘察合同、设计合同、**合同、施工合同、材料设备供货合同。 五、项目管理的目标:按照协议的约定在达到业主所要求的进度、质量费用的目标内完成项目。 六、项目管理单位在签订项目管理委托合同后,组建项目管理机构——项目管理部,项目管理中实行总管理工程师负责制。由总管理工程师主持编号项目管理规划,制定工作制度、拟出工作目标、明确各方面的关系,保项目管理单位和业主批准后执行。

城市设计导则

第九章城市设计导则 第一条系统设计导则是根据城市设计各个体系完整和有效运作的要求,提出城市土地使用、公共空间组织、交通组织、城市形态塑造、自然生态保护等方面所必需遵循的总体原则和规定,对城市重点地段和近期建筑项目进行设计引导,对一些近期难以开发或不可预见的项目仅原则上控制其建筑风格。设计引导的形态方案是引导性的,开发活动在贯彻控制意图的前提下,具有多种形态方案的可能。涉及每个地块的具体设计原则应参照分地块设计导则。 第二条空间使用体系(含土地使用体系) 合理规划地块,确保本区域各地块进行建设实施时,整体的城市设计目标与构思依然可以被维持与执行。控制本区域各地块上的使用功能和开发强度,并在各项指标上加以落实,在功能分区的基础上,促进城市土地资源的集约化利用和城市活力的提升,构建亲水宜人的滨湖城市空间。 1、地块划分原则上以道路中心线或河道湖泊蓝线为边界,区域内各地块的划分界线和编号如地块编号图所示。 2、区内各地块的使用性质和功能是城市整体功能的一部分,不宜随意更改。地块的功能在各地块的导则中阐明。每一地块体现的是城市整体设计原则,地块内形态控制是城市空间形态整体协调的反映,应严格遵守。 3、为保证城市建设的完整性,各地块的详细实施计划应整体设计、送审。基于操作的现实性和市场因素,可允许进行分期建设,分期分区办法应专门研究实施。 4、各地块控制图中确立的技术指标,反映城市空间容量的整体平衡,应予遵守,建设时如因具体情况变化,需经专门审议许可,但其变化不得超过10%。 5、各地块开发应体现公共空间优先原则,在具体使用功能与公共空间矛盾时,以确保公共空间的实现为先。应鼓励地块开发使用者为公众提供公共空间,建议规划部门根据提供公共空间的数量给予适当的容积率奖励。应鼓励几个相关联系的地块组合进行整体实施建设,以促进城市功能的有机性和城市形态的完整性。 第三条交通空间设计导则 综合考虑机动车道路及公共停车、步行交通、轨道交通、防洪抢险交通等,在原有规划道路系统的基础上,合理调整和组织动态、静态及堤坝抢险交通,通过对道路系统、道路断面及标高、公交站点、社会停车场设置、地块车行出入口等的控制,确保滨湖广场区域以及核心商务区的交通可达性,确保区域内机动车交通顺畅通达、车辆停泊方便有序、步行系统安全便利,建立服务于滨湖新城核心区的、具有良好可达性的交通体系。 1、交通性道路:参照车行尺度、速度进行空间组织,充分利用自然水体或人工标志提供方向指认,绿化种植应强调其个性,形成各具特色的景观标志。 2、生活性道路:塑造以人为本的尺度空间,在维持必要车行交通量的基础上,拓宽人行面积,增加行人穿越道,增加行人活动的范围。在市民活动量密集并有特色的路段,设置休息区,增加行人滞留机会。

给水管道施工组织设计

单位工程施工组织设计 工程名称: 牡丹江世茂假日山水小区(一期)室外生活给水管道新建工 程 牡丹江市市政工程设计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建设单位:牡丹江世茂新城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 监理单位:黑龙江正昌工程监理公司 施工单位:牡丹江市安装工程有限公司 人 : 核 : 制 :

2011年5月1日

目录 3.1.2. 技术准备 3.1.3. 主要设备、材料及劳动力配备 施工管理与各专业人员技术配备 施工区段、流水段划分及施工流程 5.3 新材料、新技术、新工艺的推广应用 6.0 质量通病防治措施 7.0 降低工程成本措施 8.0 施工进度计划 1.0 编制依据 2.0 3.0 工程概况 施工部署 3.1 施工准备工作 3.1.1. 现场准备 3.2 3.3 4.0 5.0 施工平面布置 主要施工方法及技术措施 5.1 施工测量放线 5.2 给水管道工程施工 5.2.1 5.2.2 沟槽开挖 管道安装、接口 5.2.3 管道试压 5.2.4 管道冲洗、消毒 5.2.5 5.2.6 管井施工 管道回填

拟配备本合同主要材料试验、测量、质检仪器设备表 全面质量管理体系图 9.0 安全生产、文明施工 施工工地防火管理措施 10.0 11.0 12.0 13.1 13.2 环保保护措施 季节性施工措施 劳动力计划表 施工进度计划图 13.3 13.4 施工总平面图 临时用地表 13.5 13.6

1.0编制依据 《牡丹江市给水管网综合规划图规戈1]》 《室外给水设计规范》(GBJ13-86 《城市给水工程规划设计规范》 (GB50318-98) 《给水排水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 GB50268- 97 《供水管道技术规范》 《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 《建筑机械使用安全技术规程》 (JGJ33-2001) 《建设工程文件归档整理规范》 (GB/T50328-2001) 《建筑工程项目管理规范》 (GB/T50326) 2.0工程概况 本工程为牡丹江世茂假日山水小区(一期)室外生活给水管道 新建工程。给水管线位于牡丹江世茂假日山水小区内,设计给水管 道管径为DN225MM DN160MM 管材采用给水 PE 管,管线总长402.8 米,阀门井采用砖砌圆形阀门井。 2.1工程范围: 沟槽挖填、给水管道安装、阀门井砌筑 2.2工程规模: 2.3工期要求:开工日期:2011年5月5日,竣工日期:2011年6 月中旬完工 3.0施工布署 3.1.施工准备工作 3.1.1.现场准备 3.1.1.1施工准备工作内容 多,范围广,因此在进场前应周密考虑, 使施工准备工作既能为工程创造有利的施工条件和物资保证,又避 免不必要的浪费和停工。 3.1.2.2 组织现场施工人员熟悉、 审查图纸, 做好技术交底和安全交 底。 3.1.3. 材料、设备及劳动力准备 3.1.3.1 工程主要材料投入及进场计划: 大型设备、 机具、 材料等应 提前组织进 (GB50296-99) 《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第 279号令)

城市设计导则技术标

六盘水市中心城区城市设计导则城市规划技术标 二O一四年九月二十日

一、规划编制的技术思路 城市设计导则规划思路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1确定总体格调及分区风貌 城市总体格调是由每个分区的特征所组成的,人们对城市的印象是对各分区印象的综合。构成分区的城市意象要素越一致,城市的总体格调就越明显。但局部的反差,也会起到反衬作用,使城市的总体格调更为突出。关键是确定其中的“度”。城市设计导则的目的在于从总体上明确一个主导的旋律,在保持各功能区各自的特征的同时,取得城市总体意象的和谐。要确定六盘水市的总体格调:优雅宁静还是喧闹繁华?外界对六盘水市的印象是什么?本市市民对城市的描述?他们对哪些城市特征感到自豪?城市的自我意象是什么?要有简洁的文字描述这些特征。随后的具体城市设计原则,都要围绕塑造城市总体格调服务。 在此基础上,对六盘水市各个不同特征区域进行划分,进而对每个特征区的特征进行描述,如老城区与新城区,居民区与行政区,商业区与工业区……不同的街区最好要有明确、清晰的边界,其特征应为多数市民所公认,当地居民应对这些特征感到自豪,确定各区的格调与主题。 通过对现状的调查分析,找出目前六盘水市总体城市意象的特征和优缺点。针对现状在考察六盘水市传统城市风貌和广泛征询意见的基础上,提出六盘水市的城市意象的总体风格。该风格应能反映六盘水市的传统,并具有同其他城市不同的鲜明特征。在这一总体城市特征下,确定城市不同地区的风格:老市区/新市区/行政区/风景区/工业区/保护区/……等的风格和主题。使城市各区在统一的风貌下,具有同其内容和历史相呼应的独特个性。不同街区的人口、边界、广场和公共中心和建筑风格的识别性,对城市有重大影响的区域如市政中心、中心商务区等要给予特别重视。确定六盘水市的文化主题:文化主题可以通过城市设计体现在路名、城市家具、城雕、广告等城市各个角落。城市的文脉:六盘水市历史上的布局理念,对现有地形、地貌、水系的空间解释(风水)。新的城市在多大程度上可以继承。延续传统的建城概念。 2细化分区城市设计导则 2.1、目标 在明确城市城市总体格调与风格,各区格调与风格的基础上,针对不同街区,路段绘出不同城市设计要求,提出每个区主要高度、宽度、绿化、色彩的整体要求。引导制高点及视廊,城市的制高点是城市三维特征最引人注目的要素。城市应在充分理解自然要素的前题下,确定其三度空间的分布(如传统的背山、面水、左青龙、右白虎的老

给水管道工程施工设计方案(完整版)

给排水管道施工方案 施工单位: 审批:审核:编制:

、 .二、编制说明编制依据 三、施工程序 四、施工准备 五、施工技术及质量要求 六、安全技术措施 七、劳动力配置计划 八、主要工、机具计划和手段用料计划 九、检验、测量器具配备表

一、编制说明 1、*******有限公司5万吨/年丁苯橡胶有各类给排主水管线约7734 米,分别为新鲜水管线、生产给水管线;低压消防给排水管线;达标外排污水管线;高压消防水管线;循环给水管线;循环回水管线;生活污水管线;雨水、净下水管线;事故污水及初期雨水管。其中管材最大管径为DNIOOOmm ,最小管径为 DN15mm。为确保施工质量,特编制此施工方案。 2、全厂给排水管道管材一览表:

3、施工中要加强管理,严格控制每一道质量控制点,上一道质量控制点自检与监理共检不合格时,不允许进入下一道质量控制点的安装。 ①材料验收;②定位放线:③管道基础及筑井施工:④管道安装及组对; ⑤管道焊接:⑥管道防腐;⑦管道试压;⑧管道隐蔽;⑨中间交接。 二、编制依据 (1)给水排水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68-97 (2) 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GBJ16-87 ⑶钢质管道聚乙烯胶粘带防腐层技术标准》SY/T0414-98 ⑷现场设备、工业管道焊接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36-98

(5)《******有限公司5万吨/年丁苯橡胶工程招标文件》 (6)全厂给排水施工图纸(中国天辰工程有限公司) 三、施工程序 1、地下管道施工程序 四、施工准备 1、施工技术准备 1.1参加由建设单位组织的四方(设计单位,建设单位,监理单位, 施工单位)图纸会审,并做好记录 1.2编制并报审施工方案,施工前对施工人员进行详细的技术父底。 1.3组织施工人员认真熟悉图纸,施工方案,技术资料,安全技术措施。

给排水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

给排水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 土石方与地基处理 1、管道交叉处理应符合下列规定: (1)应满足管道间最小净距的要求,且按有压管道避让无压管道、支管道避让干线管道、小口径管道避让大口径管道的原则处理 (2)新建给排水管道与其他管道交叉时,应按设计要求处理;施工过程中对既有管道进行临时保护时,所采取的措施应征求有关单位意见。 (3)新建给排水管道与既有管道交叉部位的回填压实度应符合设计要求,并应使回填材料与被支承管道贴紧密实。 2、给排水管道铺设完毕并经检验合格后,应及时回填沟槽。回填前,应符合下列规定:(1)预制钢筋混凝土管道的现浇筑基础的混凝土强度、水泥砂浆接口的水泥砂浆强度不应小于5MPa (2)现浇钢筋混凝土管渠的强度应达到设计要求 (3)混合结构的矩形或拱形管渠,砌体的水泥砂浆强度应达到设计要求 (4)井室、雨水口及其他附属构筑物的现浇混凝土强度或砌体水泥砂浆强度应达到设计要求 (5)回填时应采取防止管道发生位移或损伤的措施 (6)化学建材管道或管径大于900mm的钢管、球墨铸铁管等柔性管道在沟槽回填前,应采取措施控制管道的竖向变形 (7)雨期应采取措施防止管道漂浮 沟槽回填 1、沟槽回填从管底基础部位开始到管顶以上500mm范围内,必须采用人工回填;管顶500mm以上部位,可用机械从管道轴线两侧同时夯实;每层回填高度不应大于200mm; 2、管道位于车行道下,铺设后即修筑路面或管道位于软土地层以及低洼、沼泽、地下水位高地段时,沟槽回填宜先用中、粗砂将管底腋角部位填充密实后,再用中、粗砂分层回填到管顶以上500mm; (1) 3、土方开挖应保证施工范围内的排水畅通,并应采取措施防止地面水或雨水流入沟槽。 4、直埋管道的土方开挖,宜以一个补偿段作为一个工作段,一次开挖至设计要求。在直埋 保温管接头处应设工作坑,工作坑宜比正常断面加深、加宽250~300mm。 回填工程 1、直埋保温管道沟槽回填时还应符合下列规定: (1)回填前,应修补保温管外护层破损处 (2)管道接头工作坑回填可采用水撼砂的方法分层撼实 (3)回填土中应按设计要求铺设警示带 (4)弯头、三通等变形较大区域处的回填应按设计要求进行 (5)设计要求进行预热伸长的直埋管道,回填方法和时间应按设计要求进行 2、回填的质量应符合下列规定 (1)回填料的种类、密实度应符合设计要求 (2)回填土时沟槽内应无积水,不得回填淤泥、腐殖土及有机物质

给排水管道工程施工方案

安陆市发展一路(北端K0+000~K0+820)配套工程 开 工 报 告 给排水管道工程 江西省地质工程(集团)公司 安陆市发展一路北段配套工程项目经理部 二○一六年七月十五日

开工报审表 工程名称:编号: 填表说明:本表一式三份,项目监理机构、建设单位、施工单位各一份。

安陆市发展一路(北端K0+000~K0+820)配套工程 施 工 技 术 方 案 给排水管道工程 江西省地质工程(集团)公司 安陆市发展一路北段配套工程项目经理部 二○一六年七月十五日

一、编制依据 、安陆市发展一路道路及配套工程工程设计图纸及相关技术资料;、施工总体部署及相关文明施工要求; 、安陆市发展一路道路及配套工程工程地质勘察报告; 、国家、行业及湖北省颁发的施工及验收规范、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及相关法规等; 、公司《质量、环境和职业健康安全管理手册》和程序文件; 、本公司现有资源和其它可利用资源; 、本工程的现场条件、施工特点及类似工程的施工经验; 、本工程使用的国家标准、规范,详见附表; 二、工程概况与施工重难点 、工程概况 雨水管道分为两段:安花公路~毛河段为设计d600~d800mm的雨水管道,自北向南排入毛河中。毛河~设计止点段:设计 d800mm~d2000mm的雨水管道自南向北收集、承接沿线的雨水,最终排入毛河中。在桩号K0+处为保持现状沟渠的水系畅通,设置d1500mm 的雨水连通管,出口处设置一字式出水口 污水工程安花公路~毛河段:设计d400mm的污水管道自北向南排入毛河北侧规划道路B线内正实施的d400mm污水管道中,最后汇入毛河南岸污水管道中,并最终入污水处理厂。 毛河~设计止点段设计为d400mm~d500mm的污水管道自南向北最终排入毛河南岸污水管道中,最终排入污水处理厂。 设计雨、污水管道分别位于规划道路中线东、西两侧各10米处。发展一路布置一排DN300mm的给水管,分别与安花公路现状给水管道

城市设计技术导则修订稿

城市设计技术导则 WEIHUA system office room 【WEIHUA 16H-WEIHUA WEIHUA8Q8-

城市设计技术导则(专家评审稿) 1.总则 导则目的 适用范围 编制原则 编制类型 城市设计编制分为总体城市设计、区段城市设计、地块城市设计和专项城市设计。 总体城市设计是针对城市、镇规划区编制的城市设计,与城市、镇总体规划相对应。 区段城市设计是针对城市、镇规划区内局部地区与地段编制的城市设计,与控制性详细规划相对应。 地块城市设计是针对城市具体地块编制的实施性城市设计,是在建设项目中对总体城市设计和区段城市设计管控要求的具体落实和深化。 专项城市设计是根据实际需要,对区域城市形象定位、山水格局,城市空间特色、天际线、色彩、公共标识、夜景照明、城市雕塑等特定系统、要素或问题编制的城市设计。 超大城市、特大城市编制总体城市设计,可采用城市设计纲要及各分区总体城市设计的形式。 编制要求 2.总体城市设计城市设计 主要任务

在城市总体层面系统地保护自然山水格局,传承历史文脉,改善城市环境品质,加强城市空间秩序,提出城市总体形象定位,确定城市形态格局,明确城市风貌特色,提升城市竞争力。 基础研究 主要内容 特色资源保护 进行城市自然资源评估与研究,结合城市自然资源现状,提出保护原则,并明确城市与其周边自然景观资源的协调发展要求。 进行城市历史人文资源评估与研究,结合历史文化遗存现状,提出和落实历史风貌、人文古迹保护、展示与合理利用的系统控制要求。 风貌与特色定位 城市形态格局 景观风貌体系 公共空间体系 划定城市特色风貌区 划定对于延续地方文脉、彰显城市特色、提升风貌品质有重大影响的区域,形成城市特色风貌区清单。如中心区、历史城区、历史文化街区、门户地段、重要景观路段、滨水地区、沿山地区,以及其它城乡特色景观区等,明确其范围、框架性管控原则和引导要求。城市特色风貌区是各级城市设计工作的重点管控对象,其管控内容是区段城市设计编制的依据。

给排水管道施工工艺

给排水管道施工工艺 一、给水管道: 管道表面光滑、平整、给水PP-R 塑料管材表面不允许有气泡。管道不允许有裂口和明显的痕迹和凹陷, 色泽均匀。管件外观完整无缺损, 不变形, 不开裂, 物理力学性能符合国家有关标准。 (1)管道安装前应了解建筑物的结构和平立面构成, 熟悉给水系统地设计图纸和施工方案及与土建工程的配合措施, 配管时应结合图纸及卫生器具的规格型号, 确定甩口的坐标及标高, 严格控制甩口误差, 管道配制后应固定牢靠, 以免造成位移。各支管长度应根据实测值, 结合卫生器具及连接管件的尺寸确定, 截制工具应使用专用铰刀, 断口应平齐, 且垂直于轴线, 并用扩口器扩口、整圆。管道需要穿越金属构件、墙体、楼板和屋面时, 应在管道穿越部位设置金属材料制的保护套管。管道不得穿越门窗、壁橱、木装修。管道穿越沉降缝时采用膨胀节补偿。 (2)管道的固定卡子与管道紧密接触, 不得损伤管道表面。 (3)管道敷设应避免轴向扭曲。但可作适当轴向弯曲, 以穿越墙壁或楼板。 (4)管道与其他管道并行敷设时, 应留有不小于50mm 的净距。塑料管道宜在金属管道的内侧。 (5)室内地坪以下的管道敷设应在土建工程回填夯实后进行。 (6)埋地管道回填时, 管周的回填土不得夹杂坚硬物直接与塑料管壁接触。应先用沙土或颗粒径不大于12mm 的土壤回填至管顶上侧300mm 处, 经夯实后方可回填土。室内埋地管道

深度不宜小于300mm。 (7)管出地坪处应设套管, 高度高出地面100mm。管道穿越基础墙应设置金属套管。套管与基础墙预留孔上方的净空高度不小于100mm。 (8)给水管道安装与试压严格执行GBJ242-88 规定及会审要求施工。 二、排水管道: (1)对UPVC 管的安装 1)本工程室内立管采用UPVC 塑料排水管,管道安装前,应了解建筑物的结构和平、立面构成。熟悉排水工程的设计图纸和施工方案与土建工程的配合措施。地面管应排水管的安装, 必须在埋地管铺设完毕、办好验收手续后进行。埋地管应在基土平整坚实可靠的情况下进行铺设。埋地管穿越基础的预留孔洞时, 必须配合土建按设计的位置与标高施工。在整个楼层结构施工过程中, 应配合土建做好管道穿越墙壁和楼板的预留孔洞和凿洞工作。孔洞尺寸如设计无明确规定时, 可比管材外径大50mm-100mm。管道安装前, 必须检查预留孔洞的位置和标高是否准确。并必须清除管材和管材上的污垢杂物。 2)管道系统的安装宜在墙面粉刷结束后连续完成。安装间断时长口处应临时封闭。当施工现场与材料储存房温差较大时, 管材和管件应于安装前在现场放置一定时间, 使其温度接近环境温度。立管必须按设计规定设置检查口。检查口的位置和朝向应便于检修。暗装立管在检查口处应装设检门。横管一必须按设计规定设置清扫口。立管和横管均按设计规定设置伸缩节及固定支架。管端插入伸缩节处预留的间隙应为: 夏季, 5-10mm ;冬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