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夏适应气候变化工作思路的汇报PowerPointP
气候变化对宁夏地区农作物生产的影响及相应对策

气候变化具有极强的变化性与随机性 ,灾害性天气 、降水 量等具有较大的变化 ,为 了提高农 作物 的抗灾性与农业生产 的 安全性 ,农业部 门要 与气象部 门加强合作 与沟通 ,做好气象变 化 的预警与监测 ,以便于提前做好防护措施 ,尽量将 自然灾害 的带来 的损失降到最低 ,可采用卫星遥感等技术 了解 区域 内农 业发展 的情况 ,实现农业生产的高效运转 ] 。 3 . 3改 善农 业 生态 环 境 ,推行 生态 农 业 荒漠化是宁县治理的重点工作 ,要阻断草原荒漠化与沙漠 化 的进程就必须通过采取植树造林 、农林结合 的复合型 的生产 模式来实现涵养水源 、保持水土平衡 、防风固沙等 目标 。通过 人 为的努力 ,保护并 改善农业生态环境 ,提高农业 的可持续 陛 发展 ,为农作物生长提供 良好的环境 。 3 . 4改 善 种 植 与 生产 技 术 考虑到宁夏特殊 的气候变化特点 ,我们就要在农业生产 中 不断改进农业生产技术 , 革新灌溉技术 , 实施有效 的用水管理 , 增强抗旱措施 ,合理用水 ,采用种子包衣等技术 进行抗旱 。将 传 统的覆 盖栽培技术进行 改 良,减少病虫害的发生及杂草 的生 长 ,减少土壤 的蒸发 ,根据当地降水量 的分布情况 ,对作 物的 播种期等时间进行调整 ,特别是 宁夏南部 山区要做好技术措施 的建立 ,开展集雨农业。
气候变暖 已成 为全球公认 的事实 ,宁夏深居我 国内陆 ,位 于我 国西北东部 ,是典 型的大陆性气候 ,干旱少雨 ,农业基础 设施较为落后 。加 之全球气候变暖的影响 ,使得原本就相对脆 弱的农业生产 环境更是雪上加霜 ,农业可持续性使用的 自然资 源遭到严 重破坏 ,影响到了农业 的可持续性发展。 1宁夏气候变化概述 r ¨ 宁夏 的基本气候特点是 :日照充足 、干旱少雨 、风大沙多、 气温 的年较差 、日较差大 , 无霜期短 而多变 , 干旱 、 冰雹 、 大风、 沙尘暴 、霜冻 、局地暴雨洪涝等灾害性天气比较频繁 。宁夏年 平均 降水量 1 6 6 . 9~6 4 7 . 3 mm,北少南 多 ,差异明显。北部银 川平原 2 0 0 m m左右 ,中部盐池同心一带 3 0 0 m m左右 ,南部 固 原 市大部地 区 4 0 0 mm以上 ,六盘 山区可达 6 4 7 . 3 mm。宁夏降 水季节分配很不均匀 ,夏秋 多,冬春少 ,降水 相对集 中。春季 降水仅 占年降水量 的 1 2 % 一2 1 % 夏季是一年 中降水次数最多 、 降水量最大 、局部洪涝发生最频繁 的季节 ;秋季降水量 略多 于 春季 ,占年 降水 量的 1 6 % ~2 3 %;冬 季最少 ,大多 数地区不 超过年降水量的 3 %( 见图 1 ),宁夏海拔较高 ,阴雨天气少 , 大气透 明度好 ,辐射强 度高 , 日照时间长 。
气候变化适应与减缓策略

气候变化适应与减缓策略气候变化是当前全球面临的重要问题之一,它对人类社会、经济和生态环境造成了巨大的影响。
为了应对气候变化,采取适应和减缓策略是至关重要的。
本文将探讨气候变化适应与减缓策略,并提出一些可行的解决方案。
一、气候变化适应策略气候变化适应是指调整社会经济系统和生态系统,以降低气候变化对其影响的能力。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气候变化适应策略:1. 提高农作物抗旱能力:由于气候变化导致降雨模式不稳定,很多地区在干旱季节面临严重缺水的问题。
为了适应这种情况,可以通过培育耐旱农作物品种,同时开展节水灌溉技术研究,以提高农作物的抗旱能力。
2. 改善城市规划:城市是气候变化以及极端天气事件的重要受灾区域。
为了增加城市的抗灾能力,应该采取合理的城市规划措施,如建设绿地、改善排水系统、加强建筑物抗震能力等,以便在面对极端天气时减少损失。
3. 加强生态系统保护:生态系统是调节气候的重要因素,也是适应气候变化的关键。
因此,应该加强对生态系统的保护和恢复,减少森林砍伐、湿地开发等破坏行为,促进生态系统的健康发展。
二、气候变化减缓策略气候变化减缓是指通过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和增加温室气体吸收来降低温室效应,减缓气候变化的速度。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气候变化减缓策略:1. 推动可再生能源发展:可再生能源是清洁能源的一种,包括太阳能、风能、水能等。
推动可再生能源的发展,主动减少使用化石燃料,可以有效地降低温室气体排放。
2. 促进能源效率提升:提高能源利用效率是减缓气候变化的重要手段。
通过采用高效能源设备、节能灯具等措施,在能源使用过程中减少能源浪费,从而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
3. 发展低碳交通工具:交通运输是温室气体排放的重要来源。
为了减缓气候变化,应该大力发展低碳交通工具,如电动汽车、高铁等,减少传统燃油车辆的使用。
4. 加强国际合作:气候变化是全球性的问题,需要国际社会共同应对。
各国应加强国际合作,共同推动减缓气候变化的行动,共同制定国际减排目标,在技术转让、资金支持等方面给予发展中国家支持。
宁夏农业适应气候变化对策优选分析

宁夏农业适应气候变化对策优选分析
柳杨;黎水宝;程志;王廷宁
【期刊名称】《宁夏农林科技》
【年(卷),期】2013(054)012
【摘要】在宁夏农业领域应对气候变化的8项适应性技术措施中选取20项目标技术措施,以增强农业适应气候变化为目标,通过层次分析法评估分析各项技术可接受性与可持续性的权重,分别提出宁夏农业适应气候变化的接受性强和可持续性强的优选对策及适应性最优方案.结果表明:种植结构调整、保护性耕作和土壤改良技术是最容易接受的三项措施,灌溉技术、绿色农业和优良品种是可持续性较强的三项措施;最优适应性方案是采用喷灌、温室、良种良法配套、关键技术指导结合土壤改良、调整种植结构、绿色农业下的目标层技术措施.
【总页数】3页(P152-154)
【作者】柳杨;黎水宝;程志;王廷宁
【作者单位】宁夏清洁发展机制环保服务中心,宁夏银川 750001;宁夏清洁发展机制环保服务中心,宁夏银川 750001;宁夏清洁发展机制环保服务中心,宁夏银川750001;宁夏清洁发展机制环保服务中心,宁夏银川 750001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S162;P467
【相关文献】
1.气候变化对农业产生的影响及农业适应对策综述 [J], 翟晓慧;刘孝勇;宋乃平
2.云南农业应对气候变化的适应性对策分析 [J], 龙红;朱勇;王学锋;黄玮
3.宁夏召开全球环境基金赠款适应气候变化农业综合开发项目成果发布会 [J], 周斌
4.农业领域应对气候变化的适应措施与对策 [J], 钱凤魁;王文涛;刘燕华
5.气候变化适应行动实施框架——宁夏农业案例实践 [J], 居煇;陈晓光;王涛明;姜帅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宁夏在发展CDM项目方面的经验通用模板.pptx

2019-12-5
22
积极进行CDM项目的挖掘与开发,宁夏CDM中心初步 具备开发、举办和管理CDM项目的能力
—— 广泛进行了项目征集和调研 ——在识别的基础上,建立了宁夏CDM环保服务中心CDM项目库,
编写了25个项目的信息资料(项目库长名单)
—— 在筛选的基础上,按照世行项目设计要点(项目识 别文件)PIN的格式,编制了10个项目的设计要点文件
2004年5月9日,在科技部支持指导下,中国—加拿大地 方(宁夏)清洁发展机制能力建设示范项目在宁夏银川 启动,宁夏CDM活动进入快速有序的发展阶段。
2019-12-5
18
NXCDM
宁夏CDM能力建设取得了一定成效 初步建立了一支专兼结合的CDM专家队伍,宁夏CDM
环保服务中心更加巩固,成为活跃在
NXCDM
能源、经济、生态效益
—— 能源效益:据测算,建造一个8立方米的沼气池 一年可产沼气370-440立方米,能解决3-5口人 的农户一年的生活燃料,每年可节约薪柴1.5t或 节煤1000kg,节电100kWh左右。
—— 经济效益:一个8m3的沼气池每年可为20亩耕地
提供肥料,每亩节约农药、化肥支出100多元,
2019-12-5
24
—— 宁夏石嘴山煤矿瓦斯利用项目和日本丰田通商达成CDM项 目开发和购买CERs协议,目前该项目已进入可研和CDM-PDD编 制阶段。
—— 宁夏贺兰山风力发电项目即将报国家发改委审批
—— 邀请中国CDM相关部门负责人高广生、王晓方、高风 孙翠华、李丽艳、马爱民,CDM专家吕学都、韦志洪 刘德顺、马玉清、林而达等以及加拿大专家Louis Vaillancourt、Tara Preston、Amanda Bullen,意 大利专家Luca Simonetti,日本专家 Masao Tomizawa等为宁夏地方队伍讲座培训。
宁夏南部山区近10年气候变化分析

宁夏南部山区属温带干旱半干旱内陆气候, 年降水 少, 北少南多, 四季不均, 集中在夏季; 北暖南凉, 冬长夏 短, 无霜期短, 日较差大, 光照充足; 春季风大沙多, 易发 干旱; 北干南湿; 干旱、暴雨洪涝、冰雹雷电、寒潮霜冻、大 风沙尘暴等气象灾害时有发生, 给当地经济生产和人民 生活带来重要影响。
微孔增氧技术在网箱养殖中, 通过底部充气增氧办 法, 使增氧区域扩大, 溶氧分布均匀, 加快了底部氨氮、亚 硝酸盐、硫化氢的氧化, 抑制底部有害微生物的生长, 同 时造成水流的旋转和上下流动, 将网箱底部有害气体带 出水面, 水体溶氧充足, 改善了水域环境, 水质相对稳定,
ra infa ll was the most serious. The autumn and winter rainfa ll increased, and the largest increase of ra infa ll was found in w inter. The frequency of the extrem e weather such as drought and heavy ra infa ll increased.
夏连旱比较明显。从南部山区的土壤墒情统计分析来看 (图略 ), 近 20年间土壤墒情呈减少趋势。
统计表明, 2000 年以前的 30年里, 南部山区发生日
降水大于等于 30 mm 的站次平均每年为 10. 2站次, 而近
10年发生次数为 11. 6 站次, 就是发生较大降水的站次
反而增加了。
(下转第 143页 )
宁夏近十年环境变化调研报告范文

宁夏近十年环境变化调研报告范文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实用资料,如教育随笔、日记赏析、句子摘抄、古诗大全、经典美文、话题作文、工作总结、词语解析、文案摘录、其他资料等等,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 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practical materials, such as educational essays, diary appreciation, sentence excerpts, ancient poems, classic articles, topic composition, work summary, word parsing, copy excerpts, other materials and so on, want to know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宁夏近十年环境变化调研报告引言近年来,宁夏自治区经济快速发展,然而,这种发展也伴随着环境变化的问题。
设立宁夏区域碳汇功能区 应对气候变化挑战

体 ( r n os a ,H s排放量急剧增加 , Ge hueG sG G ) e 从而导
致 全球 环境 不 断恶 化 , 球 由此 陷入 了一 系 列 以全 全
球变暖为特征的伴随性严重困扰之 中。人类经济活 动 主要 产生 了 6种温 室气 体 , 中二氧 化 碳 ( abn 其 Cro
近年来 , 量不科 学人 口、 大 经济 活动 使得 温室 气
念 , 明 了努 力方 向。 指 地 处 黄河 上 游 的 宁夏 位 于北 半 球 中纬度 地 带 , 是 一个 独 具 自然 地 理 与人 文 社 会 的 区域 。近 些 年 来, 宁夏 开展 了大 规模 天然林 保 护工程 , 原禁止 自 草
基金项 目: 中央 民族 大学经济学院少数 民族经济研 究所和宁夏回族 自治区环 境保护局合 作的 自治 区级课题 , 批准拨款 文 号: 宁环( ) 2 0 ]6号 ; 财 涵[0 8 0 中央民族 大学“8 ” 目( U 8 3—3 95 项 C N9 5— )
作者简 介 : 王天津 (92 , 15 一) 山东蓬 莱人 , 中央民族大学经济学院教授 , 主要从 事环境 经济学、 民族 经济 学研 究。
绿化 力度 以增强碳 汇功能 , 注重碳 汇功 能区建设与经济发展 相结合 , 完成增 强区域碳 汇能量的历史重任。
关键 词 : 碳汇功 能区;植树种草 ; 交易 ;生态经济 碳
中图分类 号 :17 8 F 2 . 文献标 志码 : A 文章编号 :0 1 74 2 0 )3— 10— 4 10 —54 (0 9 0 04 0
气体从大气 中移 除的活动、 度和区域是一个 “ 制 碳
汇 ” C ro ik , 理性 的人 口、 济 行 为破 坏 碳 ( ab nSn ) 非 经
宁夏回族自治区气候资源开发利用和保护办法(全文)

宁夏回族自治区气候资源开发利用和保护办法(全文)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合理开发利用和保护气候资源,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气象法》、《宁夏回族自治区气象灾害防御条例》等法律、法规的规定,结合自治区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所称气候资源,是指能被人类生产和生活所利用的光照、热量、云水、风以及其他可以开发利用的大气成分等自然物质和能量。
第三条在自治区行政区域内从事气候资源开发利用和保护等相关活动,应当遵守本办法。
第四条气候资源开发利用和保护工作应当遵循统筹规划、合理开发、科学利用、有效保护的原则,防止和减轻人类活动对气候及自然生态的影响,积极应对气候变化。
第五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组织和协调气候资源开发利用和保护工作,将气候资源开发利用和保护工作纳入本级生态文明建设规划,并将所需经费纳入本级财政预算。
第六条气象主管机构负责本行政区域内气候资源开发利用和保护工作的服务、指导与监督。
发展改革、经济和信息化、环境保护、国土资源、农牧、林业、科技等主管部门按照各自职责,共同做好气候资源开发利用和保护相关工作。
第二章气候资源探测、调查与规划第七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根据气候资源开发利用和保护的需要,加强气候资源探测基础设施和气候资源探测站(网)建设, 为气候资源监测提供必要保障。
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破坏气候资源探测环境或者设施。
第八条气象主管机构所属的气象台(站)按照职责承担气候资源探测任务;有关主管部门所属的气象台(站)在其职责范围内承担气候资源探测任务,并按照国家有关规定进行气候资源探测资料汇交。
其他组织或者个人开展气候资源探测的,所获得的资料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向所在地设区的市以上气象主管机构汇交。
第九条气候资源探测应当执行国务院气象主管机构规定的气候资源探测方法、标准和规范,使用合格的气象专用技术装备和气象计量器具。
气候资源探测资料的收集、审核、处理、存储、传输,应当遵守国家有关技术规范和保密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