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论语》经典名句100句资料

最新《论语》经典名句100句资料
最新《论语》经典名句100句资料

《论语》经典名句100句

001 求仁而得仁,又何怨

002 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003 敬鬼神而远之

004 子罕言利,与命,与仁

005 譬如为山,未成一篑

006 未知生,焉知死

007 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

008 不患人之不己知

009 四体不勤,五谷不分

010 鸟兽不可与同群

011 无可无不可

012 食不厌精,脍不厌细

013 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

014 吾日三省吾身

015 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016 不迁怒,不贰过

017 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018 毋意,毋必,毋固,毋我

019 吾未见好德如好色者也

020 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

021 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

022 小不忍则乱大谋

023 君子之过也,如日月之食焉

024 巧言令色,鲜矣仁

025 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

026 朽木不可雕也

027 暴虎冯河,死而无悔者,吾不与也028 子不语:怪、力、乱、神

029 人之将死,其言也善

030 仁者,其言也切

031 狂者进取,狷者有所不为也

032 邦无道,危行言孙

033 知其不可而为之

034 言不及义,好行小慧,难矣哉035 君子不以言举人,不以人废言036 君子有三戒

037 乡原,德之贼也

038 道听而涂说,德之弃也

039 望之俨然,即之也温

040 不学诗,无以言

041 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042 有事弟子服其劳

043 视其所以,观其所由,察其所安

044 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

045 礼,与其奢也,宁俭

046 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

047 犁牛之子,驿且角,虽欲勿用,山川其舍诸048 斯人也而有斯疾也

049 四海之内,皆兄弟也

050 爱之欲其生,恶之欲其死

051 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

052 忠告而善道之,不可则止

053 善者好之,其不善者恶之

054 以直报怨,以德报德

055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056 行有余力,则以学文

057 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058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059 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060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061 自行束修以上,吾未尝无诲焉

062 述而不作,信而好古

063 吾少也贱,故多能鄙事

064 空空如也,我叩其两端而竭焉

065 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也066 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

067 吾十有五而志于学

068 君子固穷,小人穷斯滥矣

069 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070 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

071 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072 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雕也

073 君子疾没世而名不称焉

074 当仁,不让于师

075 成事不说,遂事不谏,既往不咎

076 久矣,吾不复梦见周公

077 三月不知肉味

078 仰之弥高,钻之弥坚

079 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080 微管仲,吾其被发左衽矣

081 苗而不秀者,有矣夫

082 过犹不及

083 文犹质也,质犹文也

084 欲速则不达,见小利则大事不成

085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086 道不同,不相为谋

论语经典名句100句

论语经典名句100句 导读:1、其为人也,发奋忘食,乐以忘忧,不止老知将之至云尔。 2、食不厌精,脍不厌细。 3、贫而无怨难,富而无骄易。 4、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 5、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6、不患无位,患所以立。不患莫已知,求为可知也。 7、礼以行之,孙以出之,信以成之。 8、齐一变,至于鲁,鲁一变,至于道。 9、二三子,以我为隐乎?吾无隐乎尔,吾无行而不与二三子者,是丘也。 10、与其进也,不与其退也。唯何甚。人洁己以进,与其洁也,不保其往也。 11、君子于其所不知,盖阙如也。 12、以不教民战,是谓弃之。 13、季康子问政于孔子,孔子对曰:政者,正也.子帅以正,孰敢不正 14、不知命,无以为君子也。 15、德之不修,学之不讲,闻义不能徙,不善不能改,是吾忧也。 16、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则以喜,一则以惧。

17、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18、古之学者为己(所谓为己之学),今之学者为人。 19、犁牛之子,驿且角,虽欲勿用,山川其舍诸。 20、足食,足兵,民信之矣。 21、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 22、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 23、鸟兽不可与同群。 24、朽木,不可雕也,粪土之墙,不可圬也。于予与何诛? 25、益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 26、苗而不秀者,有矣夫。 27、君子有九思:视思明,听思聪,色思温,貌思恭,言思忠,事思敬,疑思问,忿思难,见得思义。 28、小不忍则乱大谋。 29、殷因与夏礼,所损益,可知也。周因于殷礼,所损益,可知也。其或继周者,虽百世,可知也。 30、未知生,焉知死。 31、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 32、不患人之不已知,患不知人也。 33、小不忍,则乱大谋。 34、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35、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

常用论语100个经典名句

(一)道听而涂说,德之弃也! (二)君子矜而不争,群而不党。 (三)见义不为,无勇也。 (四)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五)不知命,无以为君子也;不知礼,无以立也;不知言,无以知人也。 (六)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 (七)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 (八)知者不失人,亦不失言。 (九)君子惠而不费,劳而不怨,欲而不贪,泰而不骄,威而不猛。 (十)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 (十一)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十二)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 (十三)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 (十四)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 (十五)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 (十六)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十七)视其所以,观其所由,察其所安。人焉臾哉?人焉臾哉? (十八)君子不重则不威,学则不固,主忠信,无友不如己者,过则勿惮改。 (十九)少成若天性,习惯如自然。 (二十)君子谋道不谋食,君子忧道不忧贫。 (二十一)小不忍,则乱大谋。 (二十二)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二十三)天地之性,人为贵。人之行,莫大于孝。 (二十四)与人交,推其长者,讳其短者,故能久也。 (二十五)好学近乎知,力行近乎仁,知耻近乎勇。 (二十六)君子上达,小人下达。 (二十七)听其言而观其行。 (二十八)不仁者不可以久处约,不可以长处乐。仁者安仁,知者利仁。 (二十九)君子名之必可言也,言之必可行也,君子于其言,无所苟而已矣。 (三十)仰之弥高,钻之弥坚。瞻之在前,忽焉在后。夫子循循然善诱人,博我以文,约我以礼,欲罢不能。 (三十一)以直报怨,以德报德。 (三十二)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则以喜,一则以惧。 (三十三)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三十四)君子尊贤而容众,嘉善而矜不能。 (三十五)内省不疚,夫何忧何惧。 (三十六)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三十七)礼之用,和为贵。 (三十八)居下而无忧者,则思不远;处身而常逸者,则志不广。 (三十九)君子怀德,小人怀土;君子怀刑,小人怀惠。 (四十)德不孤,必有邻。 (四十一)未知生,焉知死?

小学生必背100句哲理名言

小学生必背50句哲理名言 1、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译文】孔子说:“学习并且不断温习与实习,不也很舒畅吗?有朋友从远方来,不也很快乐吗?人家不了解我,我却不怨恨,不也是君子吗?” 2、子曰:“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论语》 【译文】孔子说:“君子饮食不求满意,居处不求恬静,勤勉做事而说话谨慎,到有贤德的人那里去匡正自己,可以说是好学的了。” 3、有子曰:“礼之用,和为贵。” 【译文】有子说:“礼的应用,以和谐最为重要。” 4、子曰:“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论语》 【译文】孔子说:“不怕别人不了解我,就怕自己不了解别人。” 5、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矩。”《论语》【译文】孔子说:“我十五岁立志学习,三十岁立足于社会,四十把握了知识而不致疑惑,五十岁了解并顺应了自然规律,六十岁听到别人说话就能明辨是非真假,七十岁可以随心所欲,又不超出规矩” 6、子曰:“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论语》 【译文】孔子说:“君子普遍地团结人而不相互勾结;小人相互勾结而不能普遍地团结人。”

7、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论语》 【译文】孔子说:“只读书而不深入思索就会茫然无所知;只是空想而不读书就会产生疑惑。” 8、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论语》 【译文】孔子说:“看见贤德的人就要想着向他看齐,看见不贤德的人就要反省自己。” 9、子贡曰:“君子之过也,如日月之食焉:过也,人皆见之;更也,人皆仰之。”《论语》 【译文】子贡说:“君子的过错,就像日食和月食一样啊:有了过错,人人都看见了;改正的时候,人人都仰望着。” 10、子曰:“德不孤,必有邻。” 【译文】孔子说:“有道德的人不会孤单,一定会有志同道合的人和他做伙伴。” 11、子夏曰:“仕而优则学,学而优则仕。”《论语》 【译文】子夏说:“做官有了余力就可以学习了,学习有了余力就可以做官了。” 12、子曰:“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译文】孔子说:“质朴多于文彩就会显得粗野,文彩多于质朴就会流于浮华。文彩与质朴搭配适中,才能成为君子。” 13、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论语》 【译文】孔子说:“对于任何事情了解它的人不如喜爱它的人,喜爱它的人不如以它为乐的人。” 14、子曰:“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论语》

《论语》经典名句五十条

《论语》经典名句五十条 求学篇 1、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论语·学而》 【讲解】学习了,而能按时去实践,不也高兴吗!有朋友自远方来,(切磋学理),不也快乐吗!别人不了解我,我并不埋怨,不也是君子吗! 2、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论语·学而》 【讲解】有道德有学问的人不贪图饮食的满足、居室的舒适(不把精力放在吃住上),而求做事勤快、说话谨慎,向有道德有学问的人请教,这样做,就可以说是一个好学的人了。 3、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论语·为政》 【讲解】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这就是真知啊。 4、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论语·为政》 【讲解】只读书却不思考,就会感到迷惑而无所得;只是空想却不认真学习,就会弄得精神疲倦而无所得。 5、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论语·为政》(温故知新) 【讲解】温习已知的旧知识,又能领悟到新的东西,可以凭借这一点做老师了。 6、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距。《论语·为政》 【讲解】我十五岁时开始立志学习,三十岁时能立足与社会,四十岁时能通情达理遇事不再疑惑,五十岁时懂得了天命的道理,六十岁能听的进不同的意见,到了七十岁时已经达到随心所欲,想怎么做就怎么做,也不会超出规矩。 7、朝闻道,夕死可矣。《论语·里仁》 【讲解】早上懂得了真理,晚上就死去,也是可以的(爱真理胜于爱生命)。 8、不愤不启,不悱(fěi)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论语·述而》(举一反三) 【讲解】(教学生)不到他苦思冥想怎么也弄不明白的时候,不去开导他;不到他想说而又说不出来的时候,不去启发他。告诉他(四方形)的一个角,他不能由此推出另外三个角,就不再往下教他(新知识)了。 9、发奋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论语·述而》 【讲解】发奋时候竟忘记吃饭,快乐时候就忘记了忧愁,把自己就要老了这件事也不放在心上,如此罢了。” 10、古之学者为己(所谓为己之学),今之学者为人。《论语·宪问》

论语中关于学习的名言警句大全

论语中关于学习的名言警句大全 论语中关于学习的名言警句大全(一) 1、子曰:“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论语·述而》 2、子曰:“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论语·子罕》 3、子曰:“当仁,不让于师。”——《论语·卫灵公》 4、子曰:“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论语·卫灵公》 5、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论语·颜渊》 6、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论语·为政》 7、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论语·子罕》 8、子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出自《论语·子路》 9、言必信,行必果。——《论语·子路》 10、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

者。”——《论语·雍也》 11、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论语·卫灵公》 12、子曰:“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论语·为政》 13、子曰:“不患人之不己知,患其不能也。”——《论语·宪问》 14、子绝四:毋意,毋必,毋固,毋我。——《论语·子罕》 15、子曰:“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论语·子罕》 16、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论语·里仁》 17、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论语·为政》 18、敏而好学,不耻下问。——《论语·公冶长》 19、子曰:“始吾于人也,听其言而信其行;今吾于人也,听其言而观其行。”——《论语·公冶长》 20、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论语·为政》

少儿论语 100句

孔子谈学习 1.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翻译:孔子说:学习知识,然后按一定的时间复习它,不也是另人愉快的是么? 2.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温习旧知识而有了新的体会便可以当老师了。3.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学习而不思考,人会被知识的表象所蒙蔽;思考而不学习,则会因为疑惑而更加危险。 4.攻乎异端,斯害也已——孔子说:“治理一个拥有一千辆兵车的国家,就要严谨认真地办理国家大事而又恪守信用,诚实无欺,节约财政开支而又爱护官吏臣僚,役使百姓要不误农时”。 5.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这才是聪明智慧的表现。 最后一个“知”是“智”的通假字 6.学如不及,犹恐失之——求知时在心里要有一种生怕追赶不上那样的感觉,对学过的又好像有一种生怕丢掉什么的感觉。 7.三人行,必有我师——【原文解释】:几个人一起出行,其中一定有我的老师在那。 【现代解释】:几个人同行,其他人各具优点和缺点,他们的优点我要学习,他们的缺点,我要自己注意,加以防范,避免重蹈他们的覆辙。所以他们都可以做我的老师。 8.敏而好学,不耻下问——聪敏而且爱好学习,不以相不如自己的人请教而羞耻 9.以能问于不能,以多问于寡——自己有才能却向没有什么才能的人请教;知识丰富却向知识不多的人讨教 10.古之学者为己,今之学者为人——古代【的】人学习是为了提高自己,现在【的】人学习是为了给别人看 11.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子曰:“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 说明孔子认为作为君子,应该不是一个追求物质享受的人,而是有思想、有道德、勤思慎言的人。 在现代社会,什么样的人是君子呢?我认为应该是: 1.做事上:专注、出色、有原则. 2.做人上:敦厚、谦和、有诚信. 3.态度上:不争、不贪、不献媚. 4.品德上: 有格、有节、有分寸. 5.见解上:有创意、有包容。 12.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孔子说:“懂得它的人,不如爱好它的人;爱好它的人,又不如以它为乐的人。” 【评析】 孔子这句话为我们揭示了一个怎样才能取得好的学习效果的秘密,那就是对学习的热爱。不同的人在同样的学习环境下学习效果不一样,自身的素质固然是一个

论语经典名句

论语经典名句第一章为学篇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朝闻道,夕死可矣 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多闻,择其善者而从之 以能问于不能,以多问于寡 学如不及,犹恐失之 譬如为山,未成一篑 入太庙,每事问 古之学者为己,今之学者为人 生而知之者,上也;学而知之者,次也 饱食终日,无所用心,难矣哉 仕而优则学学而优则仕 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 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

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吾十有五而志于学 君子不器 第二章修身篇 温良恭俭让 君子耻其言而过其行 贫而无怨难,富而无骄易 君子疾没世而名不称焉 过而不改,是谓过矣 群居终日,言不及义,好行小慧,难矣哉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礼之用,和为贵 君子有九思 君子有三戒 性相近也,习相远也 攻乎异端,斯害也已 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大德不逾闲,小德出入可也 不知礼,无以立也 恭,宽,信,敏,惠 见善如不及见不善如探汤 朽木不可雕也,粪土之墙不可圬也

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克己复礼为仁 君子泰而不骄,小人骄而不泰 益者三乐,损者三乐 君子不忧不惧 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 恭近于礼,远耻辱也 不患无位,患所以立 人而不仁,如礼何 德不孤,必有邻 古者言之不出,耻躬之不逮也 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士而怀居,不足以为士矣 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 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 以约失之者鲜矣 先行其言而后从之 不仁者不可以久处约 唯仁者能好人,能恶人 如有周公之才之美 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 食不厌精,脍不厌细 仁远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

国学经典名句100条

国学经典名句100条 正文 1、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论语》 【译文】孔子说:“学习并且不断温习与实习,不也很愉快吗?有朋友从远方来,不也很快乐吗?人家不了解我,我却不怨恨,不也是君子吗?” 2、子曰:“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论语》 【译文】孔子说:“君子饮食不求满足,居处不求舒适,勤勉做事而说话谨慎,到有贤德的人那里去匡正自己,可以说是好学的了。” 3、有子曰:“礼之用,和为贵。” 【译文】有子说:“礼的应用,以和谐最为重要。” 4、子曰:“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论语》 【译文】孔子说:“不怕别人不了解我,就怕自己不了解别人。” 5、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矩。”《论语》 【译文】孔子说:“我十五岁立志学习,三十岁立足于社会,四十掌握了知识而不致迷惑,五十岁了解并顺应了自然规律,六十岁听到别人说话就能明辨是非真假,七十岁可以随心所欲,又不超出规矩” 6、子曰:“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论语》 【译文】孔子说:“君子普遍地团结人而不相互勾结;小人相互勾结而不能普遍地团结人。” 7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论语》 【译文】孔子说:“只读书而不深入思考就会茫然无所知;只是空想而不读书就会产生疑惑。” 8、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论语》 【译文】孔子说:“看见贤德的人就要想着向他看齐,看见不贤德的人就要反省自己。” 9、子贡曰:“君子之过也,如日月之食焉:过也,人皆见之;更也,人皆仰之。”《论语》 【译文】子贡说:“君子的过错,就像日食和月食一样啊:有了过错,人人都看见了;改正的时候,人人都仰望着。” 10、子曰:“德不孤,必有邻。” 【译文】孔子说:“有道德的人不会孤单,一定会有志同道合的人和他做伙伴。” 11、子夏曰:“仕而优则学,学而优则仕。”《论语》 【译文】子夏说:“做官有了余力就可以学习了,学习有了余力就可以做官了。” 12、子曰:“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少儿论语100句

少儿论语100句及注释 1.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2.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3.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学习而不思考,迷惘;思考而不学习,危险 4.攻乎异端,斯害也已 如果钻研异端邪说,那么危害就大了 5.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知道的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这就是智慧啊!” 6.学如不及,犹恐失之 学习好像追赶什么,总怕赶不上,赶上了又怕被甩掉。形容学习勤奋,进取心强。又形容做其他事情的迫切心情。 7.三人行,必有我师 8.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9.以能问于不能,以多问于寡 10.古之学者为己,今之学者为人 古代的人学习是为了提高自己,现在的人学习是为了给别人看。 11.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 君子吃饭不追求饱足,居住不追求享受安逸 12.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拥有知识的人不如爱好知识的人;喜爱知识的人不如以学知识为乐趣的人13.小子何莫学夫诗你们这些后生为什么不学《诗》? 14.朽木不可雕也 15.日知其所亡,月无忘其所能,可谓好学也已矣 能学到一些自己没有的知识,每月不忘自己已掌握的知识,这样就可以说是好学的了。 16.不怨天,不尤人,下学而上达 我不埋怨天,也不责备人,下学人事,上达天命。 17.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 已往的事情不可挽回,未来的却还来得及。 18.百工居肆以成其事,君子学以致其道

(各行业的工匠要〔整天〕在作坊里完成自己分内的工作,君子要〔终身〕学习达到实现道的目的) 19.我欲仁,斯仁至矣(只要我想做到仁,仁就会来。) 20.苟志于仁矣,无恶也(一个人要是决心向仁人努力了,那就会爱一切人,对任何人都不会产生嫌恶、加害之心了。) 21.见善如不及,见不善如探汤(看见善的〔就努力追求〕,如同怕自己赶不上似的;看见邪恶,如同把手伸进开水〔要赶快避开〕。) 22.过而不改,是谓过矣(有了过错而不改正,这就是真的过错了。) 23.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只有在严寒的冬天,才知道最后凋零的是松柏。) 24.执德不弘,信道不笃(执守仁德不能发扬光大,信仰道义不能专一诚实,〔这种人〕怎么能算有道德?怎么能算无道德? ) 25.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军队可以被夺去主帅,男子汉却不可被夺去志气。) 26.德不孤,必有邻(有道德的人是不会孤单的,必然会有志同道合者来帮助。) 27.巧言乱德。小不忍则乱大谋(花言巧语会败坏道德。小事上不能忍耐就会坏了大事。) 28.觚不觚,觚哉!觚哉(说是觚不像觚,这也算是觚吗?这也算是觚吗?”) 29.吾日三省吾身(我每天多次地反省、自查自己) 30.不迁怒,不贰过(不迁怒于人,从不犯同样的错误。) 31.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一个人不讲信用,是根本不可以的。) 32.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看到好的要向好的看齐,看到不好的要反省自己是否有同样的不好。) 33.道听而涂说,德之弃也(在路上听到传闻不加考证而随意传播,这是道德所唾弃的。) 34.毋意,毋必,毋固,毋我(孔子杜绝了四种弊病:不凭空臆测,不绝对肯定,不固执拘泥,不自以为是。)

关于孔子的教育名言名句大全100句

关于孔子的教育名言名句大全100句 导读:1、成事不说,遂事不谏,既往不咎。——孔子《论语》 2、益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孔丘《论语》 3、芝兰生于幽林,不以无人而不芳;君子修道立德,不为穷困而改节。——孔丘 4、不在其位,不谋其政。——孔子《论语》 5、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孔子《论语》 6、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孔子《论语》 7、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孔子《论语》 8、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孔子《论语》 9、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孔子《论语》 10、孔子曰:“君子有三戒:少之时,血气未定,戒之在色;及其壮也,血气方刚,戒之在斗;及其老也,血气既衰,戒之在得。”——孔丘《论语.季氏》 11、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孔子《论语》 12、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孔子《论语》 13、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孔子《论语》

14、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孔子《论语》 15、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孔子《论语》 16、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孔子《论语》 17、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孔子《论语》 18、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孔子《论语》 19、朝闻道,夕死可矣。——孔子《论语》 20、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孔丘《论语·卫灵公》 21、言必信,行必果。——孔子 22、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孔子《论语》 23、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孔子《论语》 24、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孔子《论语》 25、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孔子 26、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孔丘《论语》 27、与人交,推其长者,讳其短者,故能久也。——孔子 28、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则以喜,一则以惧。——孔子《论语》 29、诗三百篇,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孔子《论语》

论语中经典名句

论语名言警句(论语中的名言名句) 1.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2.巧言令色,鲜亦仁! 3.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胡? 4.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 5.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 6.<<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 7.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8.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9.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10.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11.举直错诸枉,则民服;举枉错诸直,则民不服. 12.八佾舞于庭,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 14.子谓<<韶>>:"尽美矣,又尽善也."谓<<武>>:"尽美矣,未尽善也." 15.朝闻道,夕死可矣. 16.君子怀德,小人怀土;君子怀刑,小人怀惠. 17.放于利而后行,多怨. 18.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19.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20.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 21.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则以喜,一则以惧. 22.君子欲衲于言,而敏于行. 23.德不孤,必有邻. 24.朽木不可雕也,粪土之墙不可圬也. 25.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26.有颜回者好学,不迁怒,不贰过. 28.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 29.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30.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31.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 32.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 33.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而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34.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35.其为人也,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 36.子不语:怪,力,乱,神. 37.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38.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40.可以托六尺之孤,可以寄百里之命,临大节而不可夺也. 41.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 42.笃信好学,守死善道. 危邦不入,乱邦不居.天下有道则见,无道则隐.邦有道,贫且贱焉.耻也;邦无道,富且贵也,耻也. 43.不在其位,不谋其政. 44.君子居之,何陋之有? 45.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46.吾未见好德者如好色者也.

(名言名句)《论语》经典语句及译文

(名言名句)《论语》经典语句及译文 01.言必信,行必果。 译:说了的话,一定要守信用;确定了要干的事,就一定要坚决果敢地干下去。 02.不怨天,不尤人。 译:遇到挫折与失败,绝不从客观上去找借口,绝不把责任推向别人,后来发展为成语“怨天尤人”。 03.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译:君子心胸开朗,思想上坦率洁净,外貌动作也显得十分舒畅安定。小人心里欲念太多,心理负担很重,就常忧虑、担心,外貌、动作也显得忐忑不安,常是坐不定,站不稳的样子。 04.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译:见到有人在某一方面有超过自己的长处和优点,就虚心请教,认真学习,想办法赶上他,和他达到同一水平;见有人存在某种缺点或不足,就要冷静反省,看自己是不是也有他那样的缺点或不足。

05.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译:自己不想要的(痛苦、灾难、祸事…),就不要把它强加到别人身上去。 06.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 译:对任何一件事,不要因为它是很小的、不显眼的坏事就去做;相反,对于一些微小的,却有益于别人的好事,不要因为它意义不大就不去做它。 07.见善如不及,见不善如探汤。 译:见到好的人,生怕来不及向他学习,见到好的事,生怕迟了就做不了。看到了恶人、坏事,就像是接触到热得发烫的水一样,要立刻离开,避得远远的。 08.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则远怨矣。

译:干活抢重的,有过失主动承担主要责任是“躬自厚”,对别人多谅解多宽容,是“薄责于人”,这样的话,就不会互相怨恨。 09.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小人反是。 译:君子总是从善良的或有利于他人的愿望出发,全心全意促使别人实现良好的意愿和正当的要求,不会用冷酷的眼光看世界。或是唯恐天下不乱,不会在别人有失败、错误或痛苦时推波助澜。小人却相反,总是“成人之恶,不成人之美”。 10.当仁,不让于师。 译:遇到应该做的好事,不能犹豫不决,即使老师在一旁,也应该抢着去做。后发展为成语“当仁不让”。 11.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 译:君子不会夸夸其谈,做起事来却敏捷灵巧。 12.不迁怒,不贰过。

论语经典名句及翻译100_论语经典名句翻译 3篇精选(最新)

1、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译文:君子严格要求自己,而小人则千方百计要求、苛求别人。 2、君子欲衲于言,而敏于行。译文:君子要少说虚话,多干实事。 3、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译文:质朴胜过了文饰就会粗野,文饰胜过了质朴就会虚浮,质朴和文饰比例恰当,然后才可以成为君子。 4、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译文:士不可不志向远大,意志坚强,因为他肩负重任,路途遥远。 5、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译文:自己不愿意的,不要加给别人。 6、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译文:复习旧的知识,能够从中有新的体会或发现。这样,就可以做老师了。 7、有颜回者好学,不迁怒,不贰过。译文:颜回这个人很好学。为人不迁怒他人,不重复犯(同样的)错。 〖哀乐相生〗成语典故:乐之所至,哀亦至焉,哀乐相生。 西汉·戴圣《礼记·孔子闲居》 〖兵不逼好〗成语典故:俘不干盟,兵不逼好。 《孔子家语·相鲁》 〖拔萃出类〗成语典故:出于其类,拔乎其萃,自生民以来,未有盛于孔子也。 语出《孟子·公孙丑上》 〖拔萃出群〗成语典故:出于其类,拔乎其萃,自生民以来,未有盛于孔子也。 《孟子·公孙丑上》 〖百福具臻〗成语典故:伏望陛下每以汉文孔子之意为准,则百福具臻。 《旧唐书·李藩传》 〖博古通今〗成语典故:吾闻老聃博古知今。

《孔子家语·观周》 〖拔类超群〗成语典故:出于其类,拔乎其萃,自生民以来,未有盛于孔子也。 语出《孟子·公孙丑上》 〖不劳而获〗成语典故:所求于迩,故不劳而得也。 《孔子家语·入官》 〖不能赞一词〗成语典故:至于为《春秋》,笔则笔,削则削,子夏之徒不能赞一词。 西汉·司马迁《史记·孔子世家》 〖不能赞一辞〗成语典故:至于为《春秋》,笔则笔,削则削,子夏之徒不能赞一辞。 《史记·孔子世家》 〖不切实际〗成语典故:若是徒有虚名,不切实际,那就成事不足,败事有余了!丁寅生《孔子演义》第98回 〖不请自来〗成语典故:老聃迎着说道:‘刚正想来访你,你已不请自来,省却我们许多脚步。 ’丁寅生《孔子演义》第五回 〖辨日炎凉〗成语典故:孔子东游,见两小儿辩斗。 问其故,……一儿曰:‘日初出,大如车盖,及日中,则如盘盂: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一儿曰:‘日初出,沧沧凉凉;及其日中,如探汤:此不为近者热而远者凉乎?’孔子不能决也。 《列子·汤问》 〖不识东家〗成语典故:“不识东家丘”的略语。 相传孔子西家有愚夫,不识孔子为圣人,称之为“东家丘”。 〖抱痛西河〗成语典故:孔子既没,子夏居西河教授,为魏文侯师。

论语的名言

论语的名言 导读:1、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君子求之于自己,小人求之于别人。) 2、巧言乱德。小不忍则乱大谋。(花言巧语就败坏人的德行,小事情不忍耐,就会败坏大事情。) 3、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一个人不讲信用,是根本不可以的。) 4、君子博学于文,约之以礼,亦可以弗畔矣夫。(君子广泛地学习古代的文化典籍,又以礼来约束自己,也就可以不离经叛道了。) 5、以约失之者鲜矣。(用礼来约束自己,再犯错误的人就少了。) 6、朝闻道,夕死可矣。(早晨得知了道,就是当天晚上死去也心甘。) 7、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我十五岁立志于学习;三十岁能够自立;四十岁能不被外界事物所迷惑;五十岁懂得了天命;六十岁能正确对待各种言论,不觉得不顺;七十岁能随心所欲而不越出规矩。) 8、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聪明人不会迷惑,有仁德的人不会忧愁,勇敢的人不会畏惧。) 9、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君子讲求和谐而不同流合污,小人只求完全一致,而不讲求协调。)

10、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天气寒冷了,才知道松柏(b ǎi)是最后落叶的。) 11、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君子,饮食不求饱足,居住不要求舒适,对工作勤劳敏捷,说话却小心谨慎,到有道的人那里去匡正自己,这样可以说是好学了。) 12、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君子明白大义,小人只知道小利。) 13、不患人之不已知,患不知人也。(不怕别人不了解自己,只怕自己不了解别人。) 14、君子不以言举人,不以人废言。(君子不凭一个人说的`话来举荐他,也不因为一个人不好而不采纳他的好话。) 15、礼之用,和为贵。(礼的应用,以和谐为贵。)论语名句填空集锦 16、人无远虑,必有近忧。(人没有长远的考虑,一定会有眼前的忧患。) 17、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君子说话要谨慎,而行动要敏捷。) 18、苟志于仁矣,无恶也。(如果立志于仁,就不会做坏事了。) 19、后生可畏,焉知来者之不如今也?(年轻人是值得敬畏的,怎么就知道后一代不如前一代呢?) 20、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一国军队,可以夺去它

论语精选一百句(带拼音版)

论语精选一百句(带拼音版) 一、立志 1、 三s ān 军j ūn 可k ě夺du ó帅shu ài 也y ě,匹p ǐ夫f ū不b ù可k ě夺du ó志zh ì也y ě 。 2、 吾w ú十sh í有y ǒu 五w ǔ而ér 志zh ì于y ú学xu é。 3、 士sh ì志zh ì于y ú道d ào 。 4、 子z ǐ曰yu ē:“苟ɡǒu 志zh ì于y ú仁r én 矣y ǐ,无w ú恶è也y ě。” 5、 子z ǐ曰yu ē:“老l ǎo 者zh ě安ān 之zh ī,朋p én ɡ友y ǒu 信x ìn 之zh ī,少sh ǎo 者zh ě怀hu ái 之zh ī。” 二、践行 6、 行x ín ɡ有y ǒu 余y ú力l ì,则z é以y ǐ学xu é文w én 。 7、 诵s òn ɡ诗sh ī三s ān 百b ǎi ;授sh òu 之zh ī以y ǐ政zh èn ɡ,不b ù达d á;使sh ǐ于y ú四s ì方f ān ɡ,不b ù能n én ɡ专zhu ān 对du ì;虽su ī多du ō,亦y ì奚x ī以y ǐ为w éi ? 8、 子z ǐ路l ù有y ǒu 闻w én ,未w èi 之zh ī能n én ɡ行x ín ɡ,唯w éi 恐k ǒn ɡ有y ǒu 闻w én 。 9、 文w én ,莫m ò吾w ú犹y óu 人r én 也y ě。躬ɡōn ɡ行x ín ɡ君j ūn 子z ǐ,则z é吾w ú未w èi 之zh ī有y ǒu 得d é。 10、子z ǐ曰yu ē:“君j ūn 子z ǐ欲y ù讷n è于y ú言y án ,而ér 敏m ǐn 于y ú行x ín ɡ。 三、克己 11、克k è己j ǐ复f ù礼l ǐ为w éi 仁r én 。一y í日r ì克k è己j ǐ复f ù礼l ǐ,天ti ān 下xi à归ɡu ī仁r én 焉y ān 。为w éi 仁r én 由y óu 己j ǐ,而ér 由y óu 人r én 乎h ū哉z āi ?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 12、子z ǐ路l ù问w èn 君j ūn 子z ǐ。子z ǐ曰yu ē:“修xi ū己j ǐ以y ǐ敬j ìn ɡ。”曰yu ē:“如r ú斯s ī而ér 已y ǐ乎h ū?”曰yu ē:“修xi ū己j ǐ以y ǐ安ān 人r én 。”曰yu ē:“如r ú斯s ī而ér 已y ǐ乎h ū?”曰yu ē:“修xi ū己j ǐ以y ǐ安ān 百b ǎi 姓x ìn ɡ。修xi ū己j ǐ以y ǐ安ān 百b ǎi 姓x ìn ɡ,尧y áo 舜sh ùn 其q í犹y óu 病b ìn ɡ诸zh ū?” 13、小xi ǎo 不b ù忍r ěn ,则z é乱lu àn 大d à谋m óu 。

论语经典名句100句

论语经典名句100句 导读:本文是关于论语经典名句100句,如果觉得很不错,欢迎点评和分享! 1、其为人也,发奋忘食,乐以忘忧,不止老知将之至云尔。 2、食不厌精,脍不厌细。 3、贫而无怨难,富而无骄易。 4、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 5、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6、不患无位,患所以立。不患莫已知,求为可知也。 7、礼以行之,孙以出之,信以成之。 8、齐一变,至于鲁,鲁一变,至于道。 9、二三子,以我为隐乎?吾无隐乎尔,吾无行而不与二三子者,是丘也。 10、与其进也,不与其退也。唯何甚。人洁己以进,与其洁也,不保其往也。 11、君子于其所不知,盖阙如也。 12、以不教民战,是谓弃之。 13、季康子问政于孔子,孔子对曰:政者,正也.子帅以正,孰敢不正 14、不知命,无以为君子也。 15、德之不修,学之不讲,闻义不能徙,不善不能改,是吾忧也。

16、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则以喜,一则以惧。 17、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18、古之学者为己(所谓为己之学),今之学者为人。 19、犁牛之子,驿且角,虽欲勿用,山川其舍诸。 20、足食,足兵,民信之矣。 21、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 22、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 23、鸟兽不可与同群。 24、朽木,不可雕也,粪土之墙,不可圬也。于予与何诛? 25、益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 26、苗而不秀者,有矣夫。 27、君子有九思:视思明,听思聪,色思温,貌思恭,言思忠,事思敬,疑思问,忿思难,见得思义。 28、小不忍则乱大谋。 29、殷因与夏礼,所损益,可知也。周因于殷礼,所损益,可知也。其或继周者,虽百世,可知也。 30、未知生,焉知死。 31、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 32、不患人之不已知,患不知人也。 33、小不忍,则乱大谋。 34、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35、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

国学经典必背100句论语

《论语》 01、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 乎?” 【译文】孔子说:“学习并且不断温习与实习,不也很舒畅吗?有朋友从远方来,不也很快乐吗?人家不了解我,我却不怨恨,不也是君子吗?” 02、子曰:“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译文】孔子说:“君子饮食不求满意,居处不求恬静,勤勉做事而说话谨慎,到有贤德的人那里去匡正自己,可以说是好学的了。” 03、有子曰:“礼之用,和为贵。” 【译文】有子说:“礼的应用,以和谐最为重要。” 04、子曰:“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论语》 【译文】孔子说:“不怕别人不了解我,就怕自己不了解别人。” 05、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矩。”《论语》 【译文】孔子说:“我十五岁立志学习,三十岁立足于社会,四十把握了知识而不致疑惑,五十岁了解并顺应了自然规律,六十岁听到别人说话就能明辨是非真假,七十岁可以随心所欲,又不超出规矩。” 06、子曰:“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论语》 【译文】孔子说:“君子普遍地团结人而不相互勾结;小人相互勾结而不能普遍地团结人。” 07、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论语》 【译文】孔子说:“只读书而不深入思索就会茫然无所知;只是空想而不读书就会产生疑惑。” 08、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论语》 【译文】孔子说:“看见贤德的人就要想着向他看齐,看见不贤德的人就要反省自己。”09、子贡曰:“君子之过也,如日月之食焉:过也,人皆见之;更也,人皆仰之。”《论语》【译文】子贡说:“君子的过错,就像日食和月食一样啊:有了过错,人人都看见了;改正的时候,人人都仰望着。” 10、子曰:“德不孤,必有邻。” 【译文】孔子说:“有道德的人不会孤单,一定会有志同道合的人和他做伙伴。” 11、子夏曰:“仕而优则学,学而优则仕。”《论语》 【译文】子夏说:“做官有了余力就可以学习了,学习有了余力就可以做官了。” 12、子曰:“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译文】孔子说:“质朴多于文彩就会显得粗野,文彩多于质朴就会流于浮华。文彩与质朴搭配适中,才能成为君子。” 13、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论语》 【译文】孔子说:“对于任何事情了解它的人不如喜爱它的人,喜爱它的人不如以它为乐的人。” 14、子曰:“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论语》 【译文】孔子说:“把所学的东西默默地记下来,不断学习而不厌烦,教导别人而不感到倦怠,这些我做得怎么样呢?” 15、子夏曰:“四海之内皆兄弟也。”【译文】子夏说:“普天下的人都应是兄弟。” 16、子曰:“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论语》】 【译文】孔子说:“干不义的事得到了财富和地位,对我来说,就犹如浮云一样。” 17、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论语》 【译文】孔子说:“几个人一起走路,其中一定有值得我为师学习的人;我选择其中好的并且向他学习,看到其中不好的就改正过来。” 18、子曰:“仁远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论语》 【译文】孔子说:“仁德难道离我们很远吗?我需要仁德,那仁德就来了。” 19、子曰:“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论语》 【译文】孔子说:“君子胸怀宽阔坦荡,小人永远局促忧愁。” 20、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 乎?”《论语》 【译文】曾子说:“知识分子不能没有宽阔的胸怀和坚强的毅力,因为他担负着重大的历史使命而且道路遥远。以实现仁德作为自己的历史使命,不是很重大吗?对这一理想的追求到死才可以停止,不是道路遥远吗?” 21、子曰:“巧言令色,鲜矣仁。”《论语》 【译文】孔子说:“花言巧语,装模作样,这样的人很少有仁义之心。” 22、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论语》 【译文】孔子在河岸上感叹说:“时光的流逝就像这河水一样啊!日夜不停地流淌。”23、子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论语》 【译文】孔子说:“在上者自己要行得正,不用命令在下者也能照着做,自己身行不正,虽然发号施令,在下者也不会服从。” 24、子曰:“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论语》 【译文】孔子说:“君子重视和谐而不强求完全相同,小人强求完全相同而不重视和谐。” 25、子曰:“君子泰而不骄,小人骄而不泰。”《论语》 【译文】孔子说:“君子平和大方而不骄恣,小人骄恣而不平和大方。” 26、子曰:“君子耻其言而过其实。 【译文】孔子说:“君子以言过其实为耻辱。 27、子曰:“贫而无怨难,富而无骄易。”《论语》 【译文】孔子说:“贫穷而没有怨言很难做到,富有而不骄傲容易做到。” 28、子曰:“不患人之不己知,患其不能也。”《论语》 【译文】孔子说:“不怕别人不了解自己,只怕自己没有能力。” 29、子曰:“君子矜而不争,群而不党。” 【译文】孔子说:“君子端庄而不争执,会群而不拉帮结伙。” 30、子曰:“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论语》 【译文】孔子说:“志士仁人,不能为求生而损害仁德,只能牺牲自己来成全仁德。”31、子曰:“人无远虑,必有近忧。”《论语》 【译文】孔子说:“一个人假如没有长远打算,一定会有眼前的忧患。”

Removed_少儿论语100句

少儿论语100句 及注释 1.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2.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3.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学习而不思考,迷惘;思考而不学习,危险 4.攻乎异端,斯害也已 如果钻研异端邪说,那么危害就大了 5.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知道的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这就是智慧啊!” 6.学如不及,犹恐失之 学习好像追赶什么,总怕赶不上,赶上了又怕被甩掉。形容学习勤奋,进取心强。又形容做其他事情的迫切心情。 7.三人行,必有我师 8.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9.以能问于不能,以多问于寡 10.古之学者为己,今之学者为人 古代的人学习是为了提高自己,现在的人学习是为了给别人看。 11.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 君子吃饭不追求饱足,居住不追求享受安逸 12.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拥有知识的人不如爱好知识的人;喜爱知识的人不如以学知识为乐趣的人 13.小子何莫学夫诗你们这些后生为什么不学《诗》? 14.朽木不可雕也 15.日知其所亡,月无忘其所能,可谓好学也已矣 能学到一些自己没有的知识,每月不忘自己已掌握的知识,这样就可以说是好学的了。 16.不怨天,不尤人,下学而上达 我不埋怨天,也不责备人,下学人事,上达天命。 17.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 已往的事情不可挽回,未来的却还来得及。 18.百工居肆以成其事,君子学以致其道

(各行业的工匠要〔整天〕在作坊里完成自己分内的工作,君子要〔终身〕学习达到 实现道的目的) 19.我欲仁,斯仁至矣(只要我想做到仁,仁就会来。) 20.苟志于仁矣,无恶也(一个人要是决心向仁人努力了,那就会爱一切人,对 任何人都不会产生嫌恶、加害之心了。) 21.见善如不及,见不善如探汤(看见善的〔就努力追求〕,如同怕自己赶不 上似的;看见邪恶,如同把手伸进开水〔要赶快避开〕。) 22.过而不改,是谓过矣(有了过错而不改正,这就是真的过错了。) 23.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只有在严寒的冬天,才知道最后凋零的是松柏。) 24.执德不弘,信道不笃(执守仁德不能发扬光大,信仰道义不能专一诚实,〔这种人〕怎么能算有道德?怎么能算无道德? ) 25.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军队可以被夺去主帅,男子汉却不可被夺去志气。) 26.德不孤,必有邻(有道德的人是不会孤单的,必然会有志同道合者来帮助。 ) 27.巧言乱德。小不忍则乱大谋(花言巧语会败坏道德。小事上不能忍耐就会坏了 大事。) 28.觚不觚,觚哉!觚哉(说是觚不像觚,这也算是觚吗?这也算是觚吗?”) 29.吾日三省吾身(我每天多次地反省、自查自己) 30.不迁怒,不贰过(不迁怒于人,从不犯同样的错误。) 31.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一个人不讲信用,是根本不可以的。) 32.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看到好的要向好的看齐,看到不好的要反省 自己是否有同样的不好。) 33.道听而涂说,德之弃也(在路上听到传闻不加考证而随意传播,这是道德所 唾弃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