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外教学策略研究现状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章国内外教学策略研究现状、研究目的、意义及研究方法

关于教学策略的研究,始于20世纪60年代。“策略”一词原是军事用语,是指大规模军事行动的计划和指挥。比较早地将“策略”一词引入教学领域,并进

行研究的又美国的史密斯、邓金和比德尔等。

“策略”一词引入教学领域后,引进了人们对教学活动的重新认识,人们更自

觉地把教学理解为有明确目标的、有各种最优化的手段与方法以保证目标实现

的系统。所以,教学策略的研究,促进了教学理论的完整性与科学化。

一、国外教学策略研究现状

.20世纪70年代,一些研究人员在研究教学策略时,把重点放在了教学行为上。这方面的一些研究被说成是把教学行为与学习成绩联系起来的研究。1976年,

美国教育家史密斯提出了以经验为基础的两种教学策略,即内容限制性策略和

非内容限制性策略。70年代初期以来,许多关于“过程——成果”的研究报告

表明,教学行为与学生成绩有密切关系。从这些报告的结论引申出许多具体的

教学策略。如,盖奇(Gage,1978)总结出七种教学策略,又称“教师七要”。“教师七要”涉及了教师在课堂的组织与管理、学生的学习指导等方面的一系列具

体问题,对教师的课堂行为提出了规范性的要求。盖奇指出,这七条可以概括

为充分提高8岁学生阅读和算术成绩的方法,旨在最大限度地扩大学生的认识

成果。约翰逊于1981年提出了“成人(教师)与孩子(学生)、同伴与同伴的

合作策略”。采用这种策略是为了顺利地达到教学目的。他的研究结论是,同学之间的关系会影响学习成绩、教育理想、价值观、态度以及其它社会行为和心

理行为。他指出,学生之间的合作对学习成绩、学习动机、学生的专心致志、

同伴间的共处和互助以及发散思维都是有利的。他在研究中还发现,教学活动

中以合作方式组织不同意见之间的辩论,有助于提高学习成绩、增强好奇心,

选择准确的认识角度、增强解决问题的决策能力以及发挥更大的创造力。继史

密斯等人对教学策略进行了开创性研究之后,美国著名的教育心理学家加涅也

对教学策略进行了研究。加涅在1985年出版的《学校学习的认知心理学》中,深入研究了教学与学习的有效策略。加涅认为,70年代以来,美国教育质量下

降的一个重要原因,是教师教不得法而学生学不得法,因此提出:“我们第一

要指出教师如何改进自己的教学,第二要指出学生如何改进自己的学习。”(注:[美]加涅著、博林译:《教学与学习的有效策略》,《外国教育资料》1992年

第5期。)加涅认为,许多研究结果表明,教师取得成效上的差别反映着他们管理和指导策略上的差别,“管理策略”用来使学生接触教材,并使这种接触保持相当长的时间,而“指导策略”可用来易化教材的学习(注:[美]加涅著、博林译:《教学与学习的有效策略》,《外国教育资料》1992年第5期。)。加涅认为,有效的教学管理策略包括:教学活动井井有条,坚持教学常规等。教

学指导策略包括:清晰明确的教学目标,及时有效的反馈和复习巩固必要的知

识等。

国外关于教学策略的研究是开创性的。在理论上开辟了新的研究领域,引导

人们树立科学的教育观、师生观;在实践中,找到了影响学生学习成绩的重要

因素——教学策略,并对此进行了一系列富有成效的研究。但是国外对教学策

略的研究也具有一些局限性,至今对教学策略的含义及本质没有达成比较一致

的认识。

二、国内教学策略研究现状

“教学策略”一词在我国教育文献中的出现是80年代以后的事,而且这一术语是伴随“教学模式”、“教学设计”等概念而出现的。也就是说,人们在研究“教学模式”或“教学设计”的过程中,“教学策略”具有一份解释的功能,如“美国对教学模式的系统研究,起始于70年代初期,重点在于对不同教学思想指导下的各种教学策略进行分类、剖析和比较”(注:吴也显等:《教学论新编》,教育科学出版社,1991年版,第162页。)。说教学策略只对教学模式起一种

解释作用,原因在于,在许多关于“教学模式”或“教学设计”的研究中,教

学策略只是作为其下位概念而出现,至于教学策略的内涵与外延,则研究较少。例如,在吴也显主编的《教学论新编》中,在谈到“教学模式”的概念时,作

者认为:“教学模式是在教学理论和实践的发展中形成的用以组织和实施具体

教学过程的相对系统、稳定的一组策略或方法。”而在其后的“教学模式”的具体研究中,却再也没有提起“教学策略”。

近几年来,人们开始了对教学策略的系统研究,形成了一些重要的研究

成果。在李伯黍、燕国材的《教育心理学》中,教学策略是被作为“教学心理”的内容来进行研究的,书中提出了实现教学目标的两种教学策略,即指导的教

学策略和发现的教学策略。“……(教学的)种种方法和技术在某种意义上分别属于指导的和发现的两大教学策略”(注:李伯黎、燕国材主编:《教育心理学》,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第319页。)。皮连生在他的《智育心理学》中,虽然未对教学策略进行专门的研究,但在论述教学目标的功能时,

涉及到了教学策略,并给教学策略下了定义,指出教学策略是:“教师采取的

有效达到教学目标的一切活动,包括教学事件先后顺序的安排,传递信息的媒

体的选择和师生相互作用的设计等。教学策略也可称为广义的教学方法。”。

虽然近年来国内外教学策略的研究和探讨逐渐多起来,但许多研究是零

散的、分散的,缺乏系统的理论研究和应用研究,与教学理论研究迅速发展的

形势和教学改革的需要极不适应。而且针对某一具体的教学策略的研究很多,

系统研究教学策略的相对较少。国内对教学策略的研究,至今对教学策略的含

义也没有统一的看法。

从以上关于教学策略研究现状的分析中,我们发现,目前国内外关于教学策略的研究多是对一些具体策略的应用研究,而理论研究较少,从而造成

了教学策略的概念含义过多,在术语的使用上比较混乱的现象,同时,也给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