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新闻传播史考研辅导笔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新闻传播史
第一编关于中国新闻传播史的逻辑元点与研究范式
一、逻辑元点
1、“新闻”:中国新闻史
新闻的定义:
(1)1943年陆定一在《我们对于新闻学的基本观点》中提出,“新闻的定义,就是新近发生的事实的报道”。
(2)1961年范长江在《记者工作随想》中则称,“新闻是广大群众欲知、应知而未知的重要的事实。”
这里的“新闻”,不仅指一种文体,而是包容新闻体制、新闻思想、新闻媒体、新闻人员、传播内容、新闻事业、传媒产业等在内的泛称。
2、“传播”:中国传播史
传播:信息的交流与分享。
3、“新闻事业”:中国新闻事业史
新闻事业:传播新闻信息为主的舆论机构及其活动的总称。专业人员和专门机构的出现是新闻事业产生的最主要的标志。
4、“新闻传播”:中国新闻传播史
新闻传播:指的是人际间,团体内直接或通过大众传播媒介进行的,对于新近事实的信息及意见的相互传受过程。简言之,新闻传播就是传递与接受新闻信息的行为与过程。
二、研究范式
1、本体范式
(1)特点
从新闻事业自身特点出发,描述新闻事业发展演变的过程,揭示新闻事业发展演变的规律。
(2)历程
A、源起——戈公振《中国报学史》(1927年商务印书馆)
戈公振的《中国报学史》,是中国新闻事业史研究的第一个标志性成果。这本著作在学术上的崇高地位,不仅在于该书汇集、考证了大量的史料,为中国新闻事业史研究奠定了坚实的史料基础,还在于它全面、系统地梳理与描述了中国新闻事业的历史发展脉络,并据此作出了明确的历史分期:官报独占时期——外报始创时期——民报勃兴时期——报纸经营时期。这种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在解放以后中断,被后来的研究者有意无意地摒弃。惜乎!
B、回归——黄瑚《中国新闻事业发展史》(2002年复旦大学出版社)
作者试图探索中国新闻事业自身发展的历史规律,使中国新闻事业发展的历史分期能够建立在中国新闻事业自身发展规律的基础上。作者提出自己的中国新闻事业史的历史分期:近代报业开创时期(1815—1845年)——外报垄断时期(1845—1895年)——民族报业勃兴时期(1895—1911年)——新闻事业职业化与多元化时期(1911—1927年)——新闻事业两极对峙时期(1927—1949年)。
2、革命范式
(1)特点
以评述中国新闻事业在社会发展和革命斗争中的历史作用作为主脉络,对有关史实进行整理、分析和解释。换言之,这中历史分期法缺乏被研究对象自身的特点。
(2)历程
A、源起——《中国报刊史教学大纲》(1955年中共中央马列学院新闻班编写)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中共中央号召知识分子和文化学术工作者要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用马克思列宁主义指导学术研究工作。自20世纪50年代起,一批初步树立了马克思主义世界观的新闻学者,开始用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研究中国新闻事业的发展历史,注重研究新闻事业的宣传报道活动及其在社会政治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B、巅峰之作——方汉奇《中国新闻事业通史》(三卷本,1999年人民大学出版社)
这是中国新闻事业史研究的第二个标志性成果。从历史分期来看,作者主要以通行的中国近现代史的分期作为蓝本,但体现不了新闻事业自身的发展特点,难以看出不同历史时期的新闻事业究竟有何差异、变化和特色。
(3)商榷
这是缺乏新闻史学研究特色与个性的做法。究其原因,一是在研究思想与研究方法上“左”的思想——“报纸是阶级斗争的工具论”影响,强调阶级斗争为纲;二是,对新闻史缺乏准确的定位,是文化史,还是专门史?行业史?
新闻史研究的逻辑元点,在这里显得格外有意义。
第二编《中国新闻传播史》的知识体系
第一章中国古代的新闻传播活动
一、复习提示
中国古代报纸,从唐至清,经历了漫长的发展过程,先后出现邸报、小报和报房京报等类报纸。办报者从官员扩展到私人,并进而成为社会上一种行业;从官办为主到以民办为主,从类似新闻信件的手抄品到活字印刷的小册子,从非卖品到沿街叫卖收费订阅,总趋势是逐渐进步的。但在封建专制政制中,古代报纸被严格定位在有利于专制统治的框架内,内容长期囿于朝政信息,停滞在抄传官吏文书状态。作为封建统治者的信息传播工具,古代报纸是封建专制体制的体制内事物。
复习本章,要求在全面了解和把握古代官报的产生及发展变化的同时,对小报产生的原因和过程也要予以认识,尤其对邸报和小报的特点和性质要加以区别、比较并认真地把握;另外,民间报房及其所办报纸也是本章应该关注的重点。
二、模拟试题
(一)名词解释
1、露布
2、进奏院状
3、开元杂报
4、敦煌进奏院状
5、邸报
6、宋代小报
7、定本制度
8、报房京报
9、辕门抄10、《天变邸抄》11、《万历邸抄》12、《急选报》
(二)简答题
1、先秦及其以前的传播手段主要有哪些?口头传播——烽烟旗鼓——木铎
2、秦汉及其以前的文字传播载体主要有哪些?简策——丝帛——露布
3、唐代进奏院状报的内容及特征。P7
4、宋代邸报的内容与特征。P12~13
5、小报在宋代产生并盛行的原因。
(1)外部环境:宋代内忧外患严重,社会动荡不安的产物
(2)内在因素:朝报的商品化
6、明代邸报的发布和抄传一般要经过哪些环节?P22 通政司——六科——提塘
7、清代的提塘、提塘报和民间报房之间的关系如何?为什么说报房办的“京报”不是政府官报?P34、38
8、如何理解清代《京报》诞生的意义?
清代《京报》作为中国古代报纸的最完备形式,是一种与近代报刊最为接近的古代新闻传播工具。内容——发行——读者——宗旨(赢利)
(三)论述题
1、宋代小报具有那些特点?为什么屡禁不止?
2、为什么中国古代报纸没有演进成近代报纸?
(1)内因:这是根本原因。在封建专制政制中,古代报纸被严格定位在有利于专制统治的框架内,内容长期囿于朝政信息,停滞在抄传官吏文书状态。作为封建统治者的信息传播工具,古代报纸是封建专制体制的体制内事物。中国古代报纸是中国封建社会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和皇权至上的君主专制制度的具体反映。
(2)外因:清代民间报房及其所办的报纸的没落,其历史背景是中国社会性质发生改变,封建闭关锁国政策被打破,西方资本主义经济打进中国市场。从主观来说,由于官方对这类报纸控制过严,办报人除照录科抄和牌示之外,不能越雷池一步,古代报纸不能满足社会上日益增长的信息方面的需求;从客观来说,则是兼有新闻、评论、广告和文学作品等多方面内容,可读性较强,信息量较大,新闻时效性较强的近代化新式报刊的出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