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国儿童文学下编 下编教学思路 外国优秀的儿童文学作家作品非常多

外国儿童文学(下编)

下编教学思路

外国优秀的儿童文学作家作品非常多,以时间与国家为重点讲解线索,借助重点作家作品的赏析,以点带面,勾勒出世界各国儿童文学发展的线索与轨迹,让更多外国优秀的儿童文学作品进入学生阅读的视线,并恰当地与中国儿童文学作家作品进行比较,帮助学生品味到其中的乐趣。

第一章外国儿童文学的发生和发展

世界儿童文学的发展大致分为四个时期

一、十八世纪以前:一般称为史前期;

二、十八世纪:儿童文学的萌发诞生期;

三、十九世纪:儿童文学迅速发展,进入第一个繁荣期;

四、二十世纪:进入第二个繁荣期;

第一节:十八世纪以前的儿童文学

一般认为,印度古代寓言童话集《五卷书》是儿童喜爱的最早的文学读物。

在西方,一千多年来,《伊索寓言》为传统儿童读物。这部影响深远的寓言集汇编了非洲、古希腊以及东方民族的许多故事,可谓东西方民间文学的精华。

稍迟出现的《一千零一夜》是一部规模弘大的阿拉伯民间故事集,广为传诵。

十二至十三世纪出现的《列拉狐传奇》被誉为“伟大的禽兽史诗”,也是一部别开生面的动物童话。

十六世纪中叶到十七世纪初两本世界文学名著《小癞子》《唐吉柯德》受到孩子们的欢迎。

十七世纪后期,法国拉封丹的《寓言诗》中的不少篇章为孩子传诵。

十七世纪八九十年代,法国文坛爆发了一场“古今之争”的论战,贝洛收集整理出版了童话集《鹅妈妈的故事》,受到孩子们的热烈欢迎。

贝洛对于民间故事的新鲜处理,无形中树立了榜样,很快,法国出现了一批为儿童创作或加工整理民间童话的作家。对儿童文学的萌发,起到了有力的促进、催生作用。

第二节十八世纪的儿童文学

捷克教育改革家夸美纽斯的《世纪图解》可以称为是世界第一部幼儿百科全书。

十八世纪初期,英国的《鲁滨孙漂流记》《格列佛游记》深深吸引着少年儿童。

十八世纪中叶,法国出现了一批专门为孩子写作的作家。博蒙夫人是其中最有影响和代表性的一位,其《美妞与怪兽》等都是名篇。

法国的卢梭发表了哲理小说《爱弥儿》,这是世界上第一部以儿童为主人公并全面、真实地描绘其生活的小说。这不仅在儿童教育史上是首创,对于儿童文学创作也具有突破性意义。卢梭的思想对于西欧儿童文学的发展有着巨大的影响。

第三节十九世纪的儿童文学

一、主要成就

1、阵地队伍日见扩大(作家队伍空前壮大)

2、题材愈见广阔(不局限在某一领域或为着某一主旨)

3、体裁不断突破(文学童话出现、儿童小说崛起、儿童诗、儿童散文脱颖而出)

4、艺术上日臻成熟(成功地塑造了众多形象;情节构思和艺术手法上摆脱了民间童话的框架,成为独具风格的作家创作;语言也更加文学化)

5、理论研究有所发展

二、十九世纪著名的儿童文学作品

童话方面

《咬核桃的小人和老鼠国王》(德国霍夫曼)

《普希金童话诗》(俄国普希金)

《水孩子》(英国金斯莱)

《快乐王子集》(英国王尔德)

《金河王》(英国罗斯金)

小说方面

《宝岛》(英国斯蒂文森)

《苦儿流浪记》(法国马洛)

《最后一课》(法国都德)

《海蒂》(瑞士施比里)

第四节二十世纪儿童文学

二十世纪是儿童文学进一步繁荣发展并在诸方面取得重大成就与突破的世纪:

儿童文学在许多国家相继形成独立的分支,涌现出一大批优秀的专业作家、翻译家,提供了世界第一流的、具有广泛影响的儿童文学作品;

越来越多的儿童读物出版社成立,各种各样的儿童文学刊物涌现,作品发行量剧增;

1953年,儿童文学国际化组织机构“IBBY”(国际少年儿童书籍协会或国际少年儿童图书评议会)的建立,是二十世纪世界儿童文学发展的一座里程碑。

1954年,IBBY在苏黎世设立了以童话大师安徒生的名字命名的国际性儿童文学奖,每两年评选一次。1956年首次获得此奖的是英国的法杰恩,其后有瑞典的林格伦、联邦德国的克斯特纳、美国的狄杨、意大利的罗大里等。

许多国家也都设立了本国的优秀儿童文学奖:

如美国1921年设立的“纽伯瑞儿童文学奖”

法国1934年开始设立“少年文学奖”

英国奖励国内儿童文学作品的“安德鲁卡内基奖”设立于1936年

加拿大1964年设立了“加拿大儿童文学奖”

澳大利亚的儿童文学年度

苏联、瑞典、意大利、奥地利、联邦德国、西班牙、南斯拉夫等。

其中设立名目最多的是日本(十四种以上)

这些都鼓励和激励了作家的创作热情,促进了儿童文学的发展。

二十世纪儿童文学的特点:

1、儿童文学具有更加鲜明的美学特征

随着二十世纪儿童文学的成熟,它更加具有自己独立的个性,无论在内容、形式、审美趣味、审美评价审美理想等方面,与成人文学都有了越来越明显的歧异。

在儿童文学创作中,强调人道主义精神;强调幻想成分;强调快乐原则;要求作品具有幽默意识和智巧之美;动作性强,简洁明朗等。

2、幼儿文学崛起并走向兴盛

幼儿文学要求图文并茂、色彩音响并重,游戏性强,寓教于乐。由于其对象是稚童,创作要求精心、谨慎、细致、巧妙。幼儿文学在创作、出版、装帧等方面都已经独树一帜,成为儿童文学中最有特色的一部分。

3、传统的文艺形式与现代化传播媒介并存,相得益彰。

二十世纪以来,各种传统的体裁形式繁花似锦,即使一些古老的民间传说、童话、故事等也进过收集、整理、再创作,成为富有当代意蕴的名作;另一方面,现代化和大

众传播媒介使得儿童文学传播更加广泛,也增添了新的风采。

儿童文学与现代化传播媒介的结合,揭开了儿童文学发展史上新的一页。

4、儿童文学题材、形式、风格承扇形发展

儿童文学的题材甚为广阔,不仅开阔了少年儿童的视野,使他们增加了知识,并且满足了他们好奇的心理要求。

体裁、式样、表现形式也更多样化。

出现了多部头童话、系列童话和长篇小说;派生出儿童散文诗;儿童剧成为儿童文学的一种体裁;图画书在许多国家得到重视;影视文学剧本开始列入儿童文学的样式之中。

表现风格异彩纷呈:传统的东方劝喻色彩浓重的童话创作方法与安徒生为代表的优美、蕴藉深远富于抒情性风格的童话创作都各有其继承者,并有所发展和创新;(以热闹、怪诞、滑稽、为其风格的童话创作也出现。

儿童小说创作,重情节、悬念,力求故事引人入胜、语言富有情趣得写法继续存在,但也向成人文学借鉴,吸收了各种表现手法。

二十世纪儿童文学创作概观

英国

巴里《彼得潘》、

格雷厄姆的《柳林风声》

米尔恩的“菩书”

托尔金的《指环王》

刘易斯的“纳尼亚传奇系列”

特拉弗斯的“玛丽波平斯系列”

艾肯的《雨滴项链》

达尔的《查理和巧克力工厂》

考林的《动物远征队》

法杰恩的《小书屋》

法国

埃梅的《会搔耳朵的猫》《七里靴》

圣-埃克絮佩利的《小王子》

黎达的动物故事从书

吉约的《象王子萨玛》

白克的《给幸运儿讲的故事》

联邦德国

克斯特纳、克吕斯的作品

普雷斯列的《大盗贼》

恩德的《时间之谜》

意大利

罗大里的作品

比利时

梅特林克的《青鸟》

奥地利

萨尔登的《小鹿斑比》

涅斯玲格的《打到黄瓜国王》

北欧

瑞典拉格洛夫的《骑鹅旅行记》

瑞典林格伦的《长袜子皮皮》

瑞典格丽佩的关于少女约瑟芬娜的三部曲

芬兰杨森的《魔法师的帽子》系列童话

挪威埃格纳的《豆蔻鎭的居民和强盗》

东欧

保加利亚彼林的《扬比比扬》系列等

美国

鲍姆的二十四部的“奥茨”系列

罗夫汀的“多立德医生”系列

犹太作家阿莱汉姆的《莫吐儿》

斯坦培克的《小红马》

罗莎易卡伦槐尔德的《大草原上的小木屋》辛格的《山羊兹拉特》

福克斯的《月光号的沉没》

狄扬的《校舍上的轮子》

奥台尔的《蓝色海豚岛》

怀特的《夏洛的网》等三部童话

塞尔登的《时代广场的蟋蟀》

加拿大

西顿的《西顿野生动物故事集》

苏联

高尔基的三部曲

马雅可夫斯基的儿童诗集《给孩子们》伊林的科学文艺

普里施文的散文

比安基的动物故事和《森林报》

盖达尔的小说

巴尔托的儿童诗

诺索夫的全不知三部曲

卡达耶夫的《团的儿子》

亚洲

日本坪田让治的《魔法》

小川未明的童话

石桃井子《阿信坐在云彩上》

松谷美代子的《两个伊达》

古田足日《一年级大个子儿年纪小个子》黑柳彻子的《窗边的小豆豆》

中川李枝子的《不不园》

安房直子的《狐狸的窗户》

新美男吉的《去年的树》

印度泰戈尔的《新月集》

第二章格林兄弟豪夫童话

格林兄弟是著名的语言学家、历史学家和民间文学家。

《儿童和家庭童话》(通称格林童话)是具有世界影响的第一部巨型民间童话、传说的汇集,于1812年出版。

在一定意义上,格林童话和安徒生童话同为世界童话的两块基石。如果说安徒生童话开文学童话风气之先,那么格林童话则是民间童话、传说、故事搜集、重述改写的开山之作。是“一朵常新的从地下生出来的纯洁的花。”

格林童话与众不同的特色:

1、强烈的人民性。

来自民间,必定是民众抒发表述自己思想情感的工具。作品较充分反映了人民向往美好生活、憧憬未来的心态,以及征服自然、变革现实生活的要求。

《蓝色的灯》《灰姑娘》《白雪公主》《聪明的小裁缝》

2、内容丰富充实,故事生动有趣。

以独特的方式反映和表现广阔的社会生活。幻想新奇丰富但却无虚假之感。

格林兄弟不仅广泛采集还巧妙筛选,并遵循忠实于原传说的观点保留了某些“异文”,为后人留下了极为宝贵的资料。如《小红帽》就收纳了两种不同的传说。

3、语言淳朴、粗犷、幽默且有浓厚的民间色彩和韵味。

搜集民间传说故事虽然不是从格林兄弟起,但像他们这样忠于原故事传说的内容、形式甚至叙述的声调快慢高低和强弱也保存下来,确属首创。

他们未采用现代语言文字的风韵替代充满自然质朴特色的故事,而是使之保持清新粗犷的风格和色泽。

原传说故事中的夸张、比喻和比兴手法以及三段式反复的表述方式,也集中完美地保存了下来,加强了其民间文学色彩。民间传说故事中经常采用的开头结尾的套语,也多次出现。

(重点以《小红帽》为例讲述上述内容)

豪夫(十九世纪德国作家)

借助幻想故事揭露现实生活中剥削阶级人物的欺诈、横蛮、残忍、与贪婪等种种恶性,是豪夫童话的一个重要内容。

形式上采用古代东方民间故事大故事套小故事的框架,由一个人主讲或几个人轮流讲的故事组织起来,但又有自己独特的构思。

题材广阔,手法多样。

(以《冷酷的心》为例)

第三章安徒生

丹麦十九世纪著名的童话家,世界文学童话的创始人。出生贫寒,历经挫折。

文学生涯始于1822年。

安徒生文学生涯始于1822年。早期主要撰写诗歌和剧本。进入大学后,创作日趋成熟。曾发表游记和歌舞喜剧,出版诗集和诗剧。1833年出版长篇小说《即兴诗人》,为他赢得国际声誉,是他成人文学的代表作。

“为了争取未来的一代”,安徒生决定给孩子写童话,出版了《讲给孩子们听的故事》。此后数年,每年圣诞节都出版一本这样的童话集。其后又不断发表新作,直到1872年因患癌症才逐渐搁笔。近40年间,共计写了童话168篇。

从一定程度上说,安徒生的一生就是一部童话。

安徒生童话具有独特的艺术风格:即诗意的美和喜剧性的幽默。前者为主导风格,多体现在歌颂性的童话中,后者多体现在讽刺性的童话中。

早期童话多充满绮丽的幻想、乐观的精神,体现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相结合的特点。

代表作有《打火匣》、《小意达的花儿》、《拇指姑娘》、《海的女儿》、《野天鹅》、《丑小鸭》等。

中期童话,幻想成分减弱,现实成分相对增强。在鞭挞丑恶、歌颂善良中,表现了对美好生活的执着追求,也流露了缺乏信心的忧郁情绪。

代表作有《卖火柴的小女孩》、《白雪皇后》、《影子》、《一滴水》、《母亲的故事》、《演木偶戏的人》等。

晚期童话比中期更加面对现实,着力描写底层民众的悲苦命运,揭露社会生活的阴冷、黑暗和人间的不平。作品基调低沉。

代表作有《柳树下的梦》、《她是一个废物》、《单身汉的睡帽》、《幸运的贝儿》等他一生创作的168篇童话却向世界讲述了一个个有关爱、温柔和勇气的梦想。

安徒生童话是世界儿童文学中灿烂的钻石。他一生写作童话不下150篇,有长有短,故事迸发着爱与同情的火花,激起心灵深处的共鸣,读来使人着迷。他肯定的是生命的价值和人性的尊严,鼓励软弱的人坚强,叫受欺压的人站起来。

他说:“人,不分贫富贵贱,生命里头都隐藏着一根脉络,证明我们是人类大家庭中的一分子。”读安徒生童话,一定会感染到他积极乐观的情怀,使人得到希望和勇气。

第四章卡罗尔马克·吐温

卡罗尔(英国著名的童话作家)

代表作为《爱丽丝漫游奇境记》《爱丽丝镜中奇遇记》

《爱丽丝漫游奇境记》在英国儿童文学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英国《大不列颠百科全书》认为:卡罗尔的童话及其“谐体史诗”,“把所谓荒诞文学提到到了最高水平。”

其艺术魅力表现在:

1、突破了西欧传统的儿童读物道德训诫的刻板模式。

在童话中,卡罗尔从儿童的视角去观察事物,体验生活,进行艺术构思,以幽默风趣的语言,盎然的诗意。创造出了一个奇妙的童话世界。这是一个光怪陆离、百怪千奇的境界,卡罗尔采用变形的手法,荒诞的笔墨,尽情变化腾挪。从那些出奇的幻想、幼稚的思考、活泼的情调,洋溢着天真无邪的童趣。无怪乎人们视为完全儿童化的快乐的文学作品。

2、在真实生活的基础上创造出一个颇具个性、富有立体感的人物形象。

爱丽丝这一形象让人觉得亲切可爱,是英国人民优秀品格的概括,也是因为作家活现了一个七岁孩子的全部特点。

就童话体裁的探索而言,这部作品的幻想成分较之安徒生的童话,幻想成分更加浓重,更为离奇怪异、荒诞滑稽。

“是个不通的笑话”,看似毫无意义的滑稽文字,却蕴涵着绵长不尽的意味,融汇着永久的儿童的喜悦,可以见到真实生动的儿童心理的艺术闪光。这些梦境中还可以看到现实社会的鲜明印记。种种幻想情节中浮现着当代的科学成果和当代人的思维模式。在这连篇的机智幽默的语言中,渗透着他对许多社会现象的评判。

3、高雅的幽默

英国儿童文学以幽默见长,此正是英国式幽默的产物,并对以后的英国人的幽默产生过深远的影响。

作品以一种轻松、戏瘧的笔触去叙述、描写以及刻画人物形象,童话中充满笑话、疯话、傻话、俏皮话和双关语,蕴涵深意。

《爱丽丝漫游奇境记》和《水孩子》一起共同确立了纯文学童话在儿童文学中的地位。

马克·吐温

(十九世纪美国杰出的现实主义作家)

最著名的儿童文学作品为《汤姆索亚历险记》《哈克贝芬历险记》,被认为是这位作家创作达到顶峰的标志。描绘了顽童汤姆以及小伙伴们的生活游戏和冒险经历。

《汤姆索亚历险记》生动描绘了充满乐趣的儿童天地,与此同时还及其真实地展现了主人公周围现实世界的广阔图景。

从儿童对生活的观察和感受落笔,却又处处着眼于社会和时代,寓深邃的思想于生动活泼的儿童故事之中,使作品获得了不朽的意义。人物塑造非常成功,心理描写真实可信,《汤姆索亚历险记》为儿童小说的创作提供了宝贵的经验。

语言幽默风趣,亲切讽喻。

第五章科洛迪亚米契斯

科洛迪(十九世纪意大利著名的儿童文学家。)

代表作为长篇童话《木偶奇遇记》。

成功地将现实生活和奇幻的童话境界融为一体,使童话获得了不朽的艺术魅力。

1、创作了栩栩如生的童话形象

科洛迪成功地运用拟人手法,将儿童的美好天性和一些需要克服的缺点自然和谐地统一在这个木偶身上,把孩子特有的语言、行动以及曲折的内心活动刻画得真切动人,使这木偶真实可感。

2、出神入化的幻想与夸张

3、寓严肃哲理于曲折惊险的情节之中

寓教于乐的手法值得借鉴

4、幽默风趣的风格

力求新颖生动富于儿童情趣。采用讲故事的形式叙述语言亲切自然。

为了几年这位作者的杰出贡献,意大利专门设立了科洛迪儿童文学奖,还在作者的家乡建立了皮诺曹公园。

看电影《木偶奇遇记》

亚米契斯

《爱的教育》是世界儿童文学发展到十九世纪时,第一部取材于儿童生活的现实主义作品。它以日记的形式和三年级小学生的口吻叙写了主人公一年中的所历、所闻、所见和所感,从而朴实真挚地抒发了乡国之感,师生之谊、亲子之爱和人与人之间的互助友爱之情。通过一个又一个平常又蕴涵人情味的生活事件,把爱和美注入读者的心田。

1、主旨鲜明集中

2、充满浓烈真挚的情感

3、风格朴素清新,结构严整匀称。

第六章凡尔纳威尔斯

凡尔纳

十九世纪法国著名的科学幻想小说作家。不仅是这种新文学样式的重要奠基者,而且成就卓然。被誉为“科学幻想之父。”

从小酷爱旅行,尤其酷爱航海生活,热爱文学热衷于科学方面的种种发现,搜集了大量的材料,较系统地研究了地理、物理、数学等各门学科,为他日后科幻小说创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第一部科幻小说——《气球上的五星期》(1863)成为一部最畅销的书。

从此,以每年两部科幻作品的速度,一生共计创作了近八十部中、长篇科幻小说。

其科幻小说的总题名为“在已知和未知的世界中漫游”,包括《从地球到月球》《十五岁的船长》等,而著名的三部曲——《格兰特船长的儿女》《海底两万里》《神秘岛》则是其代表作。

凡尔纳的科幻小说一直在世界上享有盛誉。这些作品表现了一位预言未来的大师渊博的知识,丰富的想象力以及对于科学发展远景的准确无误的判断。这位作家对于神奇的未知世界栩栩如生的描绘,他在当时所进行的艺术夸张与后来现实生活的惊人一致,历来为人们称道。

凡尔纳幻想小说的显著特色

1、开拓科学领域中宽阔的题材,展示奇妙的科学幻想,传播广博的科学知识。科幻小说具有高度的科学性。

《海底两万里》中潜行海底的怪物,其实是一艘硕大的潜水艇。凡尔纳确实是个“依靠丰富幻想来发展那个时代科学家们的成就和发明的人。”

2、具有浓厚的文学色彩。

作品编织了惊险曲折的故事情节,成功塑造了众多的人物形象。

3、作品语言也是科学性与文学性兼备,具有严谨而优美的特色。

4、具有丰富深刻的思想内涵,闪烁着民主主义思想的光辉。

威尔斯

英国文学家,稍后于凡尔纳的另一位科幻小说的典范作家。

1895年发表了第一部科幻小说《时间机器》,后又陆续出版了《隐身人》《星际战争》《月球上的第一批人》等。

威尔斯的科幻小说充盈着引人入胜的科学幻想。他运用预料能够实现的各种科学技术观念,描绘了当代社会科学技术发展的远景,表现了高度的科学预见性。

(以《空中战争》为例,进行点评。)

与凡尔纳科幻小说的差异:

威尔斯的科幻小说不以展示科学幻想、传播科学知识为主要目的。一般讲述的不是某一科学发现或技术发明,而是关于整个科学、整个世界和人类的命运的问题。因而,他的编织的幻想情节主要围绕一个社会讽刺性的主题展开。

“凡尔纳作品里所写的往往是那些完全可以付之实现的发现和发明,并且有些地方已经高明地预见到它们的可行性。他的小说将唤起一种实践的兴趣。他相信,他写的那些东西都将被一一发现和发明出来。他能帮助读者掌握住未来的发明,并且帮助读者预视到那发明出来的东西将会产生一种什么结果,——是让人欢喜呢,让人激动呢,还是于人有害,他的许多预言变成了事实。而我的故事所指的绝不是实现科学假设的可能性,这完全是另一种幻想的体验。”(威尔斯)

威尔斯的作品主要是借助科学幻想的构思去表述他对于现实生活的思考和自己的哲学思想。除去科学幻想之外,本身便是一部思想深邃的文学作品。他几乎所有的科幻小说都触及到社会现实,甚至直接揭示出社会政治的矛盾和冲突,几乎就是社会哲理小说。

(以《隐身人》为例讲解这个问题)

威尔斯不脱离现实的大胆的科学幻想,借助幻想形象和怪诞情节去反映社会生活的创作手法,开辟了后来被称作“软科幻”的创作道路,他的作品一直是欧洲科幻小说创作的楷模。

第七章高尔基

苏联儿童文学的创始人。创立了崭新的社会主义儿童文学理论:

第一次提出以国际主义和爱国主义、共产主义精神教育下一代的主张;对儿童文学作家也提出了明确要求;还特别重视儿童科学文艺读物创作中的想象和虚构;

创作上的贡献

1、表现少年儿童生活的小说

《童年》《在人间》

2、为儿童创作的童话

第八章马尔夏克巴尔托盖达尔

马尔夏克

苏联著名的儿童文学作家。杰出的儿童诗人、儿童剧作家、儿童文学理论家。主要创作集中与儿童诗和儿童剧。

著名的儿童剧有《十二月》

马尔夏克儿童诗趣味性很浓。(《两只小猫》)

来自童真童趣;来自幽默的构思;来自善于运用戏剧性讽刺的手法。

巴尔托

苏联现当代著名的儿童文学女作家,获得国际安徒生荣誉奖。

她的儿童诗主要取材于儿童的学校、家庭生活,但内容极为丰富。往往从侧面表现了苏联的时代风貌。

《上学去!》《房子搬家》《小鸟》

巴尔托的儿童诗多为叙事诗,总给读者明朗、欢快的感觉,总是围绕着一个小故事,用铺陈的手法来渲染气氛。有极强语言功力。

盖达尔

《革命军事委员会》是盖达尔为儿童写的第一篇作品;

《学校》是盖达尔是苏联儿童文学中最著名的一部;

《远方》是盖达尔反映社会主义建设的代表作;

《丘克和盖克》是盖达尔创作中最辉煌的一部;

《铁木尔和他的队伍》是盖达尔最后一篇中篇小说,也是他最成熟、影响最大的一部作品。

其艺术特色:

1、广阔的题材、鲜明的时代精神

2、真实生动的少年儿童形象

3、惊险曲折的故事情节

4、简洁明快、亲切幽默的语言

第九章巴里米尔恩怀特

巴里

英国著名作家。其《彼得潘》是可以与《爱丽丝漫游奇境记》相媲美的一部世界童话名著。

《彼得潘》最初是一部童话剧,上演后大受欢迎,后来作者改写成童话故事。

这部作品之所以受到孩子的各国大小读者的欢迎,首先是因为塑造了一个永葆青春的幻想人物形象——彼得潘。其次还在于巴里创造了一个十分诱人的童话境界——永无岛。

如果说,拒绝长大的孩子彼得潘的形象是永恒童年永不衰老的精神的象征的话,充盈着种种儿童式欢乐的永无岛则是童心保护地的写照。

巴里正是通过对这样的童话人物和童话环境的描绘,礼赞了美好的童年生活和纯真可爱的童心。《彼得潘》不仅体现着作家对儿童的美好祝愿,从中也可以窥见到他对自然、淳朴天性的热情召唤和对于现实的反讽。

观看电影《彼得潘》

米尔恩

“菩书”以一只玩具小熊为主人公,是一个刻画得十分成功的拟人童话形象。

作者采用故事套故事的结构方式,主线明晰,各章又相对独立成为一个个生动有趣的故事。既顾及年幼读者欣赏的耐久性,又可以不断吸引他们往下听。

这个系列是本世纪初叶发展起来的、以动物为主人公的童话故事中具有代表性的作品。

怀特

美国著名作家,其三部童话《精灵鼠小弟》《夏洛的网》《吹小号的天鹅》都享有世界声誉。这些作品带有典型的当代西方童话的特色,即拟人童话所活动的幻想境界与社会的真实生活巧妙糅合,在如真如幻的通话环境里刻画人物性格,影射现实。字里行间

充盈着动人的自然美、人情美和温馨的道德力量。

此外,简洁平易的文笔和幽默诙谐的格调更使其作品散发着迷人的魅力。

《夏洛的网》采用西方当代童话创作的一大趋势——双线结构

主线是夏洛帮助小猪的故事,另一条线索是对四五十年代的美国小农场主生活面貌的真实描绘。

第十章西顿黎达

西顿

加拿大著名作家、画家。是动物故事这一文学品种在二十世纪走向繁荣的先导者。

西顿的野生动物故事不仅具有纪实风格还是具有科学意义的动物故事。

与一般带有虚拟色彩的动物故事迥然不同,西顿笔下的动物在人类的目光下生活,不少动

物故事是人与动物之间发生的故事。

西顿动物故事的感人力量,来自作家在动物身上体现的人道主义情感。体现了人类价格利益以外的生物法则。

西顿的动物英雄个个个性突出,野性十足,卓然超群。

西顿的动物故事既是某一动物的传记故事,又是充满知识性、趣味性的科普读物,西顿的语言生动、实在,富于形象性,文风严谨。

被誉为“动物小说之父。”

(以《狼王洛波》为例讲解)

黎达

法国当代女作家。影响最大的作品是八本动物故事,如《海豹历险记》等。

黎达的动物故事具有严谨的科学性。她绝不把动物的习性附会以社会道德的含义,而是客观地如实地再现动物的本质。

黎达动物故事的艺术性表现在:

1、塑造了一系列性格鲜明的动物形象。

2、充满趣味性。

3、作品语言的艺术性。

“这些读物是富有教育意义的智慧的产物,在法国出版的儿童读物中,要数它们最

适合儿童的需要,最适合儿童的兴趣了。”(法国《人道报》的评价)

第十一章林格伦克斯特纳罗大里

林格伦

瑞典著名的儿童文学作家。先后获得过很多国内国际的儿童文学大奖。

林格伦在众多题材的儿童文学创作中,最有影响的是童话和小说。

童话代表作品:

《长袜子皮皮》

这部作品极为深刻地反映了儿童渴望长大、要求自立、摆脱成人管束的本能愿望。这部童话体现了新的自由教育的思想。皮皮是少年儿童被压抑的最狂野幻想的化身。

此童话发表后,在瑞典社会引起极大反响。开始了旷日持久的“皮皮论战”,这实际上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新旧教育思想斗争的反映。

《“小飞人”三部曲》是林格伦的又一代表性童话。小飞人是作者奉献给所有孤独、寂寞的孩子的一个欢乐的游戏伙伴。

这两部童话的主题、内容、甚至人物形象都有某种相通的因素,特别在幻想与现实结合的方式上,基本相同:都是把儿童狂野的想象与现实融于一炉,以直接切入的手法,把融普通与超常于一体的童话人物置于常人的生活情境中,用童话人物种种非现实的活动打破原来生活的常规,并迅速凸现奇异的色彩。同时,真实的生活场景与逼真的生活细节又使童话人物的超常行为显得真实可信,从而创造出虚实相生、似幻犹真的童话境界,使作品充盈着新鲜活泼的气息。

林格伦笔下的童话人物,往往是超常儿童,使童话的幻想更加自由、开放、无拘无束。

这两部童话都没有集中连贯的情节,都以童话人物的活动为中心,有许多儿童游戏场面连缀而成,格调轻松,有浓郁的趣味性。

小说

其小说大多描写儿童生活,但侧重点有所不同。从内容划分主要有四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