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定资产折旧及其经济意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固定资产折旧及其经济意义

学生:马跃指导老师:张强

【摘要】固定资产是会计核算中一项十分重要的工作,同时作为资产来讲是企业在生产发展过程中不可缺少的物质基础。一个企业的经济实力的强弱以及其发展速度的快慢,在很大的程度上取决于固定资产的规模、利用效率和更换的速度上。固定资产在使用过程中,逐渐损耗而消失的那部分企业价值就是固定资产折旧,实质上是对固定资产的原始或现行投入价值的系统分摊过程。对于固定资产折旧的目的主要是为了将固定资产的价值在有限的使用期内以折旧的形式转化成货币资金过程,恰当的实现收入与费用的配比,如实地反映固定资产在使用过程中发生的价值损耗和期末固定资产净值,合理的确认了企业的生产成本及其损益,以小窥大,我们可以通过了解对企业的影响,进而反映出对经济的影响。

关键词:固定资产折旧方法意义

一.固定资产折旧的概念

固定资产折旧指一定时期内为弥补固定资产损耗按照规定的固定资产折旧率提取的固定资产折旧,或按国民经济核算统一规定的折旧率虚拟计算的固定资

产折旧。它反映了固定资产在当期生产中的转移价值,实质上固定资产折旧是对固定资产由于磨损和损耗而转移到产品中去的那一部分价值的补偿。这种磨损和损耗包括有形损耗和无形损耗,有形损耗指由于物质磨损。时间侵蚀、外部事故、破坏因素等原因形成的。无形损耗指由于技术进步造成的固定资产使用效能下降,主要从经济角度来考虑。固定资产折旧是一种费用,只是这种费用没有在计提时发生实际的货币资金支出,属非付现成本。这部分费用计提进入产品生产成本、期间费用等,在企业的生产经营过程中逐渐得到补偿,为企业的固定资产更新,维持和扩大生产经营规模做好资金积累。

二.常用的固定资产折旧方法

1.直线法,即平均年限法和工作量法。

(1)平均年限法:平均年限法是将应计折旧固定资产总值在预期使用年限内平均计提折旧的方法。具体公式如下:

固定资产年折旧额=(固定资产原价-预计残值)/固定资产预计使用年限固定资产折旧率=(1-残值率)/固定资产预计使用年限平均年限法的优点是便于计算,但是存在很多缺点。从表面上看企业每年所承担的固定资产折旧费用是均匀的,是使实际中随着固定资产的损耗或是过时,每年消耗是逐年增加的,这样,这种算法就不能客观的反映固定资产在使用过程中发生的价值转化过程。

(2)工作量法,工作量法就是固定资产价值在其预期的工作量中平均分摊的方法,将固定资产的价值和工作量相互联系起来。具体公式为:

单位工作量应提折旧额=固定资产原价×(1-预计净残值率)/固定资产的预计工作总量某期应提折旧额=本期实际完成工作量×单位工作量应提折旧额固定资产的工作量,可按不同的量度计算,如汽车的行驶里程(行驶里程法)、机器生产的产品产量(产量法)以及机器工作小时(工作时数法)。单位工作量应提折旧额从某种意义上说是直线折旧法,因为其折旧额在固定资产使用年限内都是以相等的数额来计算的。但是两者也是有区别的,前者着重于固定资产的损耗,其提供的工作量越多,损耗也就越大,折旧也就越多,并且收益也就越大。这是

和直线折旧有所不同的。

2.加速折旧法,即双倍余额递减法和年数总和法。

(1)双倍余额递减法:双倍余额递减法是在不考虑固定资产残值的情况下,用直线折旧率的双倍乘以固定资产在每一会计期间的期初账面价值,作为每个会计期间的折旧额。其计算公式为:

年折旧率=2/预计使用年限×100%

年折旧额=年初固定资产帐面净值×年折旧率

(2)年数总和法:年数总和法是将固定资产的原价扣除预计净残值后的净额乘于一个逐年递减的年折旧率来计算每年的折旧额,而年折旧率的分母为预计使用年限的总和,分子即为固定资产可使用的年限。具体公式如下:

年折旧率=尚可使用年限/预计使用年数总和×100%

年折旧额=(固定资产原价-预计净残值)×年折旧率

双倍余额递减法和年数总和法存在着共同特点:都是加速折旧的方法,这就使得它们都具有加速折旧中前期折旧多,后期折旧少的特点,而它们的不同在于应提折旧基数和折旧率两个因素的确定,双倍余额递减法的折旧率(最后两年除外)是固定的,应计折旧的基数是变动的,即按固定资产每年的期初余额逐年递减。因此,各年的折旧额(最后两年除外)形成一个等比级数。而年数总和法的折旧率是变动的,应计折旧额形成一个等差级数。

3.几种方法的比较及合理选择

固定资产折旧最大的影响企业利益是体现在税收方面,以下是一个对不同折旧方法计算得出的税收结果的例子。这样更能看出其差别:

例:某企业,2000 年 12 月购入一台大型设备,购入成本500000 元,预计净残值50000 元,该机器设备可使用5 年,假设该企业 2001 年至 2005 年扣减折旧费以前的净收益均为600000 元。在平均年限法、双倍余额递减法以及年数总和法下对各年税收的影响。

可以看出在平均年限法下,在固定资产使用期内所计提的折旧额每年都是相

同的,而在双倍余额折旧法下和年数总和法下,每年所计提的折旧额是呈逐年递减趋势,但是在不同折旧法下在固定资产使用期限内计提的折旧总额是相同的。

正是因为在使用年限内各年的折旧额不同,因此会对企业年度净利润的计算产生影响,而事实上企业对折旧方法的选择目的很大程度上就是从财务收益上考虑的。从上表可以看出,三种折旧方法对应纳税总额没有影响,但是后两种方法在前期可以让企业少纳税,而将纳税向后递延,而货币本身具有时间价值的因素,这就相当于政府向企业提供了一笔无息贷款,对企业来说,则享受了这一利益从进一步分析看,设企业平均的资金利息率为15%,则上例中加速折旧法给企业带来的财务利益可具体通过5 年的所得税额折合成现值来体现。

平均年限法:

153000×3.325=512856(3.325是5年中,利率为15%的年金现值系数)双倍余额递减法:

120000×0.870+144000×0.756×158400×0.658+171300×0.572+171300×0.497=500610.9512856-500610.9=12245.1

年数总和法:

135000×0.870+144000×0.756+153000×0.658+162000×0.572+171000×0.497=504549512856-504549=8307 (0.870、0.756等都是各年复利现值系数)

由上可以看出,因为企业采用加速折旧法提计折旧,使企业在未来支付的所得税中,得到了相当于12245.1或者8307元的财物方面的收益,相当于企业节约了12245.1或者8307元的利息支付。

通过以上案例分析,不论采用何种方法计提折旧。从固定资产全部使用期间来看,折旧总额不变,因此,对企业的净收益总额并无影响。企业在确定相应的折旧方法时。应综合考虑固定资产的磨损状况、现金流量状况、企业市场价值体现的需要、纳税及市场等因素。但从各个具体的年份来看.相对于年限平均法和年数总和法,采用双倍余额递减法,会使应计提折旧额在固定资产使用前期计提较多而后期计提较少。从而使企业利润总额前期相对较少而后期较多,抵税金额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