捕蝉记

合集下载

文言文阅读《螳螂捕蝉》答案及译文(精选15篇)

文言文阅读《螳螂捕蝉》答案及译文(精选15篇)

文言文阅读《螳螂捕蝉》答案及译文(精选15篇)文言文阅读《螳螂捕蝉》答案及译文(精选15篇)文言文阅读《螳螂捕蝉》答案及译文篇1作为语言的四种基本技能之一的阅读是语文学习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组成部分。

要想快速提高语文阅读能力,需要同学们在反复完成阅读习题中积累和磨练的。

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文言文阅读《螳螂捕蝉》答案及译文,仅供各位同学参考和学习,旨在让同学们更好的把握文章的重点内容,并有所启发和收获。

文言文阅读《螳螂捕蝉》及答案螳螂捕蝉园中有树,其上有蝉①,蝉高居、悲鸣②、饮露,不知螳螂③在其后也。

螳螂委身④曲附,欲取蝉,而不知黄雀在其傍也,黄雀延颈,欲啄螳螂,而不知弹丸⑤在其下也。

(选自《说苑正谏》)[注解]①蝉:昆虫,又叫知了。

②悲鸣:动听地鸣叫。

③螳螂:昆虫,又叫刀螳,臂长,善捕小虫。

④委身:曲身。

⑤弹丸:弹弓铁丸。

这里指拿弹弓的人。

[实战演练]1、解释下列句子中的加点字。

⑴欲取蝉( ) ⑴而不知黄雀在其傍也( )⑴黄雀延颈( )2、下列句子中的其各指代什么?⑴园中有树,其上有蝉( ) ⑴不知螳螂在其后也( )⑴而不知黄雀在其傍也( ) ⑴而不知弹丸在其下也( )3、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

4、出自本文的成语是什么?有何比喻义?5、这个故事能给我们哪些启示?螳螂捕蝉参考答案:1、⑴要;⑴旁边;⑴伸2、⑴树;⑴蝉;⑴螳螂;⑴黄雀3、蝉高踞枝头,动听地鸣叫,饮食露珠,却不知螳螂在它的身后。

4、螳螂捕蝉,黄雀在后。

比喻只看见前面有利可图,不知道祸害就在后面。

5、⑴不能只看到眼前的利益,而不顾身后的危险。

⑴不能见利而忘害,居安而忘危。

⑴看问题要全面,不能主观片面。

螳螂捕蝉参考译文:园子里有棵树,树上有只蝉,这蝉高踞枝头,动听地鸣叫,饮食露珠,却不知螳螂在它的身后。

螳螂弯曲身肢,要去捕蝉,却不知黄雀在它旁边。

黄雀伸出脖子要去啄食螳螂,却不知手拿弹弓铁丸的人正在它的下面。

文言文阅读《螳螂捕蝉》答案及译文篇2《螳螂捕蝉》教学设计九作者:扬中市实验小学陆智华转贴自:转载点击数:77《螳螂捕蝉》教学设计九执教:扬中市实验小学陆智华一、导入新课同学们,咱们要上的课文是——螳螂捕蝉,(教师板书课题)这两个字是形声字,同学们已经能根据声旁准确地读出读音了,咱们大声地念念它,好吗?读“螳螂”二字——齐读课题过渡:螳螂捕蝉是个有趣的寓言故事,这个故事中蕴藏着非常深刻的道理,想知道吗?二、自读课文,概括课文主要内容1、轻轻地打开课本,认真地读读课文,碰到生字,对照着文后的生字表认认、记记,争取把课文读正确,读流利了。

《昆虫记》PPT-完美版

《昆虫记》PPT-完美版
《昆虫记》PPT-完美版
《昆虫记》PPT-完美版
1880年,法布尔用积攒下的钱购得一老旧民宅,他 用当地普罗旺斯语给这处居所取了个雅号——荒石 园。年复一年,“荒石园”主人穿着农民的粗呢子 外套,尖镐平铲刨刨挖挖,一座百虫乐园建成了。 他把劳动成果写进一卷又一卷的《昆虫记》中。 1910年,《昆虫记》第十卷问世,法布尔86岁。
《昆虫记》PPT-完美版
《昆虫记》PPT-完美版
主要内容
《昆虫记》一书描述了小小的昆虫恪守自然规 则,为了生存和繁衍进行着不懈的努力。其中共详 细介绍了三十二种昆虫的特点。在书中,法布尔依 据其毕生从事昆虫研究的经历和成果,以人性观照 虫性,用通俗易懂、生动有趣和散文的笔调,深入 浅出地介绍了他所观察和研究的昆虫的外部形态、
《昆虫记》PPT-完美版
《昆虫记》PPT-完美版
C.古代跟年龄相关的称谓很多。如“垂髫”,指小 孩;“花甲”,指六十岁的老人;“加冠”,指年 已二十的成年男子。 D.法国博物学家布封的《昆虫记》,既是优秀的科
√普著作,也是公认的文学经典。课文《马》即选自
其中。
《昆虫记》PPT-完美版
《昆虫记》PPT-完美版
《昆虫记》PPT-完美版
《昆虫记》PPT-完美版
在自然科学史与文学史上都有它的地位,被 誉为“昆虫的史诗”。被雨果誉为“昆虫世界的 荷马”。不仅真实地记录了昆虫的生活,还透过 昆虫世界折射出社会和人生。
《昆虫记》PPT-完美版
《昆虫记》PPT-完美版
创作背景
1823年12月,法布尔降生在法国南方一个贫 穷的农民家中。上小学时,他常跑到乡间野外, 兜里装满了蜗牛、蘑菇或其他植物、虫类。法布 尔15岁考入师范学校,毕业后谋得初中数学教师 职位。他花了一个月的工资,买到一本昆虫学著 作,立志做一个为虫子写历史的人。

螳螂捕蝉黄雀在后的故事原文

螳螂捕蝉黄雀在后的故事原文

螳螂捕蝉黄雀在后的故事原文一、成语故事故事1:花园里有一棵榆树,树上有一只蝉。

蝉拍着翅膀,悲伤地唱着,准备吸点清凉的露水,却不知道身后有一只螳螂。

螳螂像弯刀一样伸出两只前臂,打算抓住蝉吃掉。

它正要去抓蝉,却不知道身后是黄雀。

黄雀伸长脖子把螳螂啄死,然后吃掉。

当它正要啄螳螂的时候,它不知道榆树下有个拿着弹弓的小孩,把橡皮筋拉得长长的,对准了它。

孩子想拍黄雀的时候,不知道前面有个深坑,后面有个树桩。

这都是贪图眼前利益,而不顾身后隐藏着祸害的表现呀!寓意:这个习语讽刺了那些只关心眼前利益而忽视背后灾难的人。

告诫那些目光短浅,不知利,不计后患的人。

也是比喻有人想暗算别人,没想到有人暗算他。

告诉我们在考虑问题和处理事情的时候,要深思熟虑,要考虑后果,不能只考虑眼前的利益,还要考虑以后的麻烦。

故事2:吴王一向专横,很难说服他。

有一次,吴王准备攻打楚国。

他召集他的大臣,宣布他将攻击楚国。

听到这个消息,大臣们开始交头接耳,因为大家都知道吴国目前的实力还不够强大,所以当务之急是养精蓄锐,先把国家富强起来。

吴王听到大臣们在底下窃窃私语,似有异议,便厉声制止道:“各位不必议论,我决心已定,谁也别想动摇我的决心,倘若有谁执意要阻止我,决不轻饶!”大臣们面面相觑,谁也不敢说什么,就匆匆回朝了。

部长中有一个诚实的年轻人。

打官司之后他心里还是不能安宁。

他认为不能因为自己而忽视国家的安全。

大臣在花园里踱来踱去,他的目光偶然落在树上的一只蝉上。

他立刻有了主意。

第二天一早,大臣来到宫殿的后花园。

他知道以前的吴王每天早上都会到这里散步,所以特意在这里等着。

大约过了两个时辰,吴王在宫女的陪同下,来到后花园。

大臣假装没看见吴王,眼睛盯着一棵树。

吴王看到这位大臣的衣服已经被露水打湿了,却仿佛没有察觉一般,眼睛死死地盯着树枝在看什么,手里还擒着一只弹弓,便很纳闷地拍拍他的肩,问道:“喂,你一大早在这里做什么?何以如何入神,连衣服湿了都不知道?”那位大臣故意装作仿佛刚刚看到吴王,急忙施礼赔罪道:“刚才只顾看那树上的蝉和螳螂,竟不知大王的到来,请大王恕罪。

读《昆虫记》有感(10篇)

读《昆虫记》有感(10篇)

读《昆虫记》有感读《昆虫记》有感(10篇)当仔细品读一部作品后,你有什么总结呢?这时就有必须要写一篇读后感了!你想好怎么写读后感了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读《昆虫记》有感,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读《昆虫记》有感1鲁迅先生曾说《昆虫记》是“讲昆虫故事”,“讲昆虫生活”的楷模,也很有益。

我也是一个“养虫人”。

因此我对《昆虫记》喜爱有加,可我远远比不上法布尔。

法布尔,法国人,于1823年12月降生在法国南方一个贫穷的农民家中。

上学时,他常跑到乡间野外,兜里装满了蜗牛,磨菇或其他植物,虫类。

15岁的法布尔考入师范学校,他用当老师的工资买下一本昆虫学著作,立志做一个为虫子写历史的人。

1879年《昆虫记》第一卷问世,1880年,法布尔用积攒下的钱买下一老民宅,取名——“荒石园”。

法布尔用拟人化的手法为我们展现了一个丰富多彩的昆虫世界,他将绿蝈蝈捕蝉写得如同《武松打虎》一般精彩,《昆虫记》也如同一面镜子反应着人性世界。

我也曾如同法布尔一样对虫如痴如醉,我养过独角仙、海南守宫(晰蜴的一种)、火玫瑰蜘蛛等。

其中最有趣的便是养“独角仙”,我得它时,是幼虫一对。

幼虫身体白色呈“C”形有头与三对足、大腭组成。

幼虫需养在营养土,模仿野外富有矿物质的土中,法布尔笔下的金步甲幼虫也是如此。

在我一次次换土下,幼虫慢慢成长,母幼先过渡至蛹期,金黄色的盗甲,三对有力的足,虽没有公独角仙的角但有着一对颚。

渐渐过了蛰伏期,公与母独角仙从蛹期的壳从慢慢出来如同法布尔笔下的“金蝉脱壳”,蝉从壳中蜕变出来后,与先前的模样儿大相径庭!双翼湿润、沉重、透明,上面有一条条的浅色脉络。

独角仙与蝉有雷同,但独角仙有着蚴黑的盗甲如同出征战士的装备,不出意料独角仙是好斗者,如果你细心观察常常会在树上观察到两只公独角仙为争夺窃窕淑女而大大出手。

我的两只独角仙吃着昆虫果冻度过晚年,但他们却没有产生爱情的结晶;便一命呜呼了。

法布尔曾说:“你们探究死亡,而我却探究生命。

昆虫记螳螂捕蝉句子赏析

昆虫记螳螂捕蝉句子赏析

昆虫记螳螂捕蝉句子赏析1. 昆虫记中描写螳螂的语句农夫们看见它半身直起,立在太阳灼烧的青草上,态度很庄严,宽阔的、轻纱般的薄翼,如面膜似的拖曳着,前腿形状如臂,伸向半空,好像是在祈祷,在无知识的农夫看来,它好像是一个女尼,所以后来,就有人称呼它为祈祷的螳螂了。

高举着的似乎是在祈祷的手臂,其实是最可怕的利刃,无论什么东西经过它的身边,它便立刻原形毕露,用它的凶器加以捕杀。

它真是凶猛如饿虎,残忍如妖魔,它是专食活的动物的。

看来,在它温柔的面纱下,隐藏着十分吓人的杀气。

螳螂天生就有着一副娴美而且优雅的身材。

不仅如此,它还拥有另外一种独特的东西,那便是生长在它的前足上的那对极具杀伤力,并且极富进攻性的冲杀、防御的武器。

而它的这种身材和它这对武器之间的差异,简直是太大了,太明显了,真让人难以相信,它是一种温存与残忍并存的小动物。

见过螳螂的人,都会十分清楚地发现,它的纤细的腰部非常的长。

不光是很长,还特别的有力呢。

与它的长腰相比,螳螂的大腿要更长一些。

而且,它的大腿下面还生长着两排十分锋利的像锯齿一样的东西。

在这两排尖利的锯齿的后面,还生长着一些大齿,一共有三个。

总之,螳螂的大腿简直就是两排刀口的锯齿。

当螳螂想要把腿折叠起来的时候,它就可以把两条腿分别收放在这两排锯齿的中间,这样是很安全的,不至于自己伤到自己。

如果说螳螂的大腿像是两排刀口的锯齿的话,那么它的小腿可以说是两排刀口的锯子。

生长在小腿上的锯齿要比长在大腿上的多很多。

而且,小腿上的锯齿和大腿上的有一些不太相同的地方。

小腿锯齿的末端还生长着尖而锐的很硬的钩子,这些小钩子就像金针一样。

除此以外,锯齿上还长着一把有着双面刃的刀,就好像那种成弯曲状的修理各种花枝用的剪刀一样。

若有用,望采纳,谢谢。

2. 昆虫记描写螳螂的好词好句好词1.螳螂奋臂2.螳臂当车3.螳螂捕蝉,黄雀在后4.螳臂扼辙5.螳螂之卫6.蛮睫螳轮好句:1、“儿童篱落带斜阳,豆荚姜芽社肉香。

一路稻花谁是主?红蜻蛉伴绿螳螂。

昆虫记螳螂内容概括

昆虫记螳螂内容概括

昆虫记螳螂内容概括
《昆虫记》螳螂内容概括:
《昆虫记》是法国昆虫学家法布尔的经典著作,其中对螳螂的描述和概括非常精彩。

螳螂,又称“螳螂捕蝉”,是一种具有观赏性的昆虫。

它有一对锐利的前足,仿佛是一对锐利的大刀,可以用来捕食其他昆虫和小动物。

螳螂的体色非常鲜艳,通常为绿色或褐色,具有威慑作用,使天敌不敢靠近。

螳螂在生态系统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它们是许多鸟类和小型哺乳动物的猎物,同时也是其他大型昆虫和蜘蛛的天敌。

螳螂的成虫寿命很短,只有数天到数周,但是它们的繁殖力很强,可以产下数百枚卵。

这些卵孵化后会产生数百只若虫,若虫经过数次蜕皮后变成成虫。

法布尔在《昆虫记》中对螳螂的生活习性进行了详细的描述。

他指出,螳螂的捕食技巧非常高超,它们可以捕捉比自己体型大的猎物。

此外,螳螂还会吃同类,尤其是雄性螳螂会攻击雌性螳螂,对其不利。

但是,雌性螳螂的力量通常比雄性螳螂更强壮,能够通过伪装或逃离避免被捕捉。

总的来说,《昆虫记》对螳螂的描述和概括非常有趣和生动。

通过这本书,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螳螂的生活习性和生态作用,以及它们在自然界中所扮演的角色。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来源网络整理,仅供供参考
1
捕蝉记
童年的趣事有很多,我印象最深刻的是小时候在公园里和爸爸妈妈一
起去捕蝉。让我带大家一起去公园里看看大自然的美景、吹吹自然风、
听听大自然的声音、享受大自然赐予的美味吧!

天然呆的蝉
“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樾。意欲捕鸣蝉,忽然闭口立。”这首
诗说想捉蝉就要悄悄的,可在我眼里那些蝉却有些“天然呆”。

傍晚,我们去公园散步。“喂,你们看见了吗?这棵树上有好几
只蝉!”爸爸惊喜地大声喊。

我抬头一看,只看到满眼的绿叶,很茫然:“没看到。”
爸爸一把抱起我,伸长手指着树上,只恨自己的手指太短了:“那
里呀,顺着最高的树枝往下看,好几只呢!”
————来源网络整理,仅供供参考
2

我还是没看见。
爸爸无奈地踢了一下树干,可是苍天啊,大地啊,那几只蝉纹丝
不动。这可急坏了爸爸,他捡起了一块石头反复向树枝抛了十几下,
终于有一只蝉匆匆忙忙地飞走了,其它的毫无反应。爸爸又扔了很多
次,第二只蝉慢慢吞吞有气无力地飞了下来,还停在离我们不远的地
上,被爸爸一把抓住。

我猜这些蝉是因为正在产卵才会这么呆的。
捕蝉三要点
爸爸是个捕蝉老手,他告诉我捕蝉三要点。
一听:公蝉一天到晚都在边叫边用它尖尖的嘴巴吸取树汁,仔细
听听就知道哪个方向,哪棵树上的蝉最多,这样就能最快最多地抓到
公蝉。
————来源网络整理,仅供供参考
3

二看:不是所有的蝉都会叫,母蝉一直会安安静静地抓着树枝享
受它不加任何防腐剂的饮料,所以要顺着树枝往上观察。虽然蝉的外
壳颜色和树皮非常接近,可我们的火眼金睛也不是吃素的,只要看到
树枝异常突起,十有八九就是正在残害树木的蝉了。

三小心脚下:看清树底下地面的高低,抬头看树时小心脚下踏空
摔跤。这可是幼年的爸爸用无数次惨痛的教训换来的宝贵经验,直到
现在,奶奶和姑姑们还经常取笑可怜的爸爸只顾抬头捕蝉而掉进茅坑
的悲惨历史。

坐而言何如起来行,爸爸快带我去体验一下捕蝉的趣味吧!
全家总动员做捕蝉网
蝉从钻出地面就一直吸取树汁,使树枝枯萎后在枯枝上产卵,蝉
的幼虫又在地底吃树根的汁液伤害树木,而且我们总觉得公园里的蝉
好呆,很容易捕捉,所以想捉掉它们。
————来源网络整理,仅供供参考
4

不过空手恐怕不行,我们开始准备做捕蝉网。
奶奶拆了挂帐子用的竹竿,选了最直最长的一根;我提供了小时
候玩的套圈,用来固定马甲袋的袋口;妈妈找来铅丝把马甲袋固定在
竹竿的一头;爸爸对妈妈的作品进行了加固,确保不会发生马甲袋在
捕蝉时脱落的事故。

万事俱备,明天去捕蝉!
捕蝉
走进公园,满耳都是蝉声,但仔细听就会发现松树、樟木树上静
悄悄的,樱花树林中只是稀疏几声,最热闹的要数河边的两行柳树了。

我们直奔一棵柳树,爸爸抬头就说:“好多!一个挨一个,你们
看,一根柳条上有四个!”

说完爸爸抬起头一手神气地叉腰,一手稳定地举网:“咦?呀!”
————来源网络整理,仅供供参考
5

爸爸迅速跳开,只见一只蝉慌慌张张地飞走,空中撒下几滴水。
“蝉撒尿了!”爸爸抱怨,可是怎么只有一只飞了呢?不是说有
四只的么?爸爸也很是奇怪地去赶另外三只,那三只一动不动,爸爸
费力好大力气才把它们打下树来,原来是三只死蝉,它们的腿周围已
经长满了绿毛,一看就知道它们已经死了很久了,只是不知便宜了哪
种细菌。

出师不利,爸爸继续在这棵柳树上寻找,很快再次确定目标,可
在我和妈妈的眼里,只有柳条在风中摇曳,柳叶在眼前飘摇。蝉到底
躲在哪儿呢?我和妈妈迷惑着,都靠爸爸了!

这次爸爸的目标是两只趴在树干上的蝉,先捉下面的。
哦!成功了!爸爸一把抓住在网兜里乱扑腾的小东西,放进我等
待已久的袋子里。抬头一看,上面那只还在那儿,一点都没发现同伴
的失踪,难道这又是一只死的?爸爸用网碰了它一下,结果差点笑死
我了,它居然只是往上爬了一点后又不动了。这么呆的蝉自然被我们
————来源网络整理,仅供供参考
6

收入囊中。
不大一会,我们就扛着竹竿,满载而归。
烤蝉
捉了那么多的蝉有什么用呢?爸爸说他小时候都是烤来吃肉的,
味道香喷喷的,说着还咽了一口口水。

我和妈妈都十分怀疑,蝉身上有肉而且还能吃?
爸爸见我们不信就找来四块砖头、一本旧书、一堆木片儿。在墙
跟下用那四块砖头熟练地左右各放一块,上面压一块,前面挡一块,
迅速地搭出了一个简易的小灶头,接着撕下一些纸片点燃后扔进去,
再塞进薄木片,等薄木片烧着了再扔进厚木片。不久灶头里就燃起了
大火,爸爸说这是在给新灶头高温消毒。

等火势变小,木头几乎成为红红的木炭时,爸爸把蝉丢了进去,
————来源网络整理,仅供供参考
7

只听得“吱!”一阵尖锐而急促的叫声,散发出一股焦味,我和妈妈
捏住鼻子:“好难闻!”

爸爸不理我们,继续往蝉身上加一层木片,一会儿木片就着火了,
等这些木片烧完,空气中开始弥漫起一股焦香味来,和烤肉有点相像。

吃蝉
爸爸把烤得黑乎乎的蝉从灰烬中扒拉出来,得意地宣布:“这些
可是人间美味呀!”

我和妈妈半信半疑地看着爸爸扯下烧焦的头扔掉,再扯下肥肥的
尾巴扔掉,只剩下长着腿的部分,然后小心地剥去烧得黑乎乎的外壳。
爸爸所说的人间美味露出来了,深褐色,一丝一丝的,和烤肉确实类
似。

不过我和妈妈还是有点疑惑:“这确实能吃吗?”
————来源网络整理,仅供供参考
8

爸爸为了打消我们的顾虑,示范了吃了一口,又让奶奶吃了一只。
妈妈从爸爸手里拈了一丝肉,闭着眼睛塞进嘴巴:“好吃!”
我学着妈妈的样子尝试了一下,味儿确实是一个字:“香!”
于是剩下的蝉肉都进了我的肚子,可我仍觉得意犹未尽。
在我们捕蝉和烤蝉的过程中不时有过路的人来围观,还不停地指
点一二,都说这是他们小时候常做的事,言语间流露出颇为怀念的样
子。

奶奶说:“多出去转转,捉捉虫,活动活动,总比闷在家里一天
到晚看电视、玩电脑、写作业,把眼睛弄坏了要好得多。”

妈妈说:“捕蝉这活儿可以治疗我的颈椎病,也可以让眼睛得到
放松。”
————来源网络整理,仅供供参考
9

爸爸说:“捕蝉可以锻炼观察力,培养耐心细致的好习惯。”
我同意他们的话,你呢?听,夏天的蝉叫得多欢哪,让我们一起
去捕蝉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