帕金森叠加综合征

合集下载

PD的诊断

PD的诊断
上海第二医科大学附属瑞金医院 神经内科
帕金森病(Parkinson's disease, PD)是一 种常见的老年神经系统变性疾病。以震颤、 强直、少动和姿势性反射障碍为其主要临床 特征。主要病理改变是黑质纹状体及其通路 多巴胺能神经元变性、死亡。其病因尚未完 全清楚。临床上又称之为原发性或特发性帕 金森病(Idiopathic Parkinson's disease)。
PD神经功能显像常用核素
PET—正电子发射同位素
14O(半衰期2.1min) 13N(半衰期10min) 11C(半衰期20min) 18F(半衰期109min)
半衰期较短,需回旋加速器生产
PD神经功能显像常用核素
SPECT—γ射线发射同位素
99mTc(半衰期6h) 123I(半衰期13h) 131I(半衰期8d)
肝脑变性、脑瘤、正常颅压脑积水、
中脑空洞症
Huntington病、 Wilson病、 苍白球黑质变性 橄榄桥小脑萎缩(OPCA)、脊髓小脑变性 家族性基底节钙化 家族性帕金森综合征伴周围神经病 神经棘红细胞增多症
进行性核上性麻痹、Shy-Drager综合征 纹状体黑质变性 帕金森综合征-痴呆-肌萎缩性侧索硬化 常染色体显性Lewy体病 皮质基底神经节变性、Alaheimer's病 偏侧萎缩症帕金森综合征
疗效监测
鉴别诊断
异动症机制研究
PD的神经功能显像
PD病变局限于黑质纹状体系统,结构显像 手段如CT、MRI对其诊断或病情观察帮助不大, 而病变部位功能显像则对其诊断具有很大潜力。
PD的神经功能显像
神经功能显像(PET和SPECT)可在体观察PD患
者 DA 能神经末梢以及纹状体神经元功能变化,来诊 断PD亚临床状态,区别 PD和帕金森综合征,而且还 可定量评估各种治疗措施实验或阿

针刺配合驯龙汤治疗帕金森叠加综合征12例临床观察

针刺配合驯龙汤治疗帕金森叠加综合征12例临床观察

泻 l0例 、尿 失禁或 尿潴 留 8例 、痴呆 7例 。肌 电图均显 神
经 源性 改变 。l2例 均 在省级 以上 神经 内科 明确诊 断 ,服用
美 多 巴最 长时 间 6年 ,最 短 时 间半 年 。其 中男性 7例 ,女
· 中 医 中药 ·
维普资讯
2007年 4月第 4卷第 4期 World Health Digest
耳大神经 。以双手食指持续推揉 ,疏通经脉,再 以双食指 施以 振 法 ,往 返 l0次 。
⑤最后双掌心扣严患者双耳双食指扣击患者乳突部,反复 30次 ,一患者 自觉耳中鸣响 为度 。
⑥ 嘱患 者静养 l5分钟 ,术毕 。
1.3 结果
l4例症状缓解 ;20例症状消失 ;1例未愈有效率达 97.1% 以上 。 2 护 理 体 会
2.1安静、舒 适的环境有利于疾病的恢复。我们把患者安 置在阳光充足,空气新鲜的病房里 ,进行室内通风 1次/d, 避 免 对 流 , 防 止 患 者 受 凉 。
每 剂 中药 加 水 500ml,取 汁 300ml。 嘱 患者 频 服 。 如 脱水 较 严 重 者 可 加 增 液 汤 。药 用 :玄 参 30g,麦 冬 15g, 生地 20g临 床 随证 加 减 应 用 。 3 治 疗 结 果
治 愈 :恶 心 呕 吐 停止 ,纳 食 正 常 ,症 状 消 失 ,尿 酮 体 检 查 两 次 均 阴 性 , 二便 通调 。好 转 :恶 心 呕 吐 减 少 ,尿 酮 体 阴 性 , 纳食改善,二便 正常 。无效 :症状化检无改变 。本组 30例 , 除一例好转外 ,其余 29例均治愈出院。
本组妊娠 病例免疫试验 均显阳性 反应 ,尿酮体 (+)者 28 例 ,(++)者 2例 。血清 K,Na,cl,二氧化碳,CP有 明显改变者 12例 ,轻度改变者 l8例 。 2 治 疗 方 法

定义帕金森病

定义帕金森病
❖ 多巴胺是一种神经传导物质,用来帮助细胞传 送脉冲的化学物质。这种脑内分泌主要负责大 脑的情欲,感觉,将兴奋及开心的信息传递, 也与上瘾有关。
第五页,共61页。
运动异常的分类(锥体外系) (Movement Disorders)
1、运动减少
❖ 帕金森病
❖ 帕金森综合征 2、运动增多
❖ 肌张力障碍 ❖ 舞蹈症
2.生化检测:高香草酸(HVA) 3.同位素核素扫描:SPECT、PET检查
4.基因检测:PCR、DNA序列分析
第三十六页,共61页。
帕金森病的治疗方法
第三十七页,共61页。
“ ❖ PD是一种进展性的疾病,没有药物能够阻止其
最终的恶化。”
❖ “PD虽不致命,但足以毁掉你的一生。”
38
第三十八页,共61页。
能自理 — 走路时,双上肢摆动差(早期症状) — 面具脸(Masked face):面部表情少,不眨眼,瞬目少,凝
视 — 言语障碍:语音低沉,言语不畅,吐字不清,难听懂 — 产生机制:苍白球传出障碍-随意运动的反射性姿势调节障碍
第三十页,共61页。
姿势反射障碍
慌张步态(Festination),起步困难,小碎 步越走越快,前冲步态,转弯困难,易摔倒。
如关节被动运动时始终保持阻力增高。
齿轮样强直
如肌强直与伴随的震颤叠加,检查时可感 觉在均匀阻力中出现断续停顿。
第二十九页,共61页。
运动障碍
— 运动不能(akinesia)进行随意运动时,运动困难 — 运动减少,自发或自动的运动减少,而且运动幅度减少 — 运动徐缓(bradykinesia),随意运动执行缓慢 — 精细动作差 :书写困难,小字征(Micrographia),生活不

帕金森综合症的简介

帕金森综合症的简介

帕金森综合症的简介-帕金森综合症的简介摘要帕金森综合征,是发生于中年以上成人黑质和黑质纹状体通路变性疾病。

美国APDA称年龄小于40岁便开场患病者为年轻的帕金森病患者。

原发性震颤麻痹的病因尚未明了,10%左右的病人有家族史;局部患者可因脑炎、脑动脉硬化、脑外伤、甲状旁腺功能减退,一氧化碳、锰、汞、氰化物、利血平、酚噻嗪类药物中毒及抗忧郁剂〔甲胺氧化酶抑制剂等〕作用等都可引起类似帕金森病的表现帕金森综合征。

关键词震颤麻痹、中毒、感染、帕金森综合症分类、诊断法正文一、名称由来帕金森病的英文原名为Parkinson'sDisease。

因为詹姆士·帕金森〔JamesParkinson〕于1817年在英国发现此神经综合症。

因此,在中文,帕金森病中的帕金森一词由Parkinson翻译而来。

帕金森综合征则是由于脑炎、颅脑损伤、一氧化碳中毒、基底节肿瘤或钙化,锰、汞、氰化物、利血平、吩噻嗪类和丁酰酞苯类药物以及三环类抗抑郁药物〔如丙咪嗪、阿米替林等〕中毒、均可产生与帕金森病类似的临床病症或病理改变。

这些情况统称为继发性帕金森综合征或震颤麻痹综合征。

二、引发原因1.中毒:如一氧化碳中毒,在北煤气中毒较多见。

患者多有中毒的急性病史,以后逐渐出现弥漫性脑损伤的征象,包括全身强直和轻度的震颤。

.z.-2.感染:脑炎后可出现本综合症,如甲型脑炎,多在痊愈后有数年潜伏期,逐渐出现重而持久的PD综合症。

其它脑炎,一般在急性期出现,但多数病症较轻、短暂。

3.药物:服用抗精神病的药物如酚噻嗪类和丁酰类药物能产生相似帕金森病的病症,停药后可完全消失。

4.脑动脉硬化:因脑动脉硬化导致脑干和基底节发生多发性腔隙性脑梗塞,影响到黑质多巴胺纹状体通路时可出现本综合症。

但该类患者多伴随假性球麻痹、腱反射亢进、病理症阳性,常归并明显聪慧。

目前普遍认为,帕金森并非单一因素,多种因素可能参于其中,遗传因素可使患病易感性增加,只有与环境因素及衰老的相互作用下,通过氧化应激,线粒体功能衰竭,钙超载,兴奋性氨基酸毒性作用,细胞凋亡,免疫异常等机制才导致黑质多巴胺能神经元大量变性丧失而发病。

帕金森病(ParkinsonDisease

帕金森病(ParkinsonDisease
肝豆状核变性:青少年期发病,可有肢体粗大震颤 (随意运动时加重,静止时减轻)、肌强直、动作缓 慢,但有肝损害、角膜K-F环,血清铜、铜蓝蛋白、铜 氧化酶活性减低,尿铜增加
亨廷顿病:如患者运动障碍以肌强直、运动减少为主, 应与PD鉴别,据家族史,遗传学检查可鉴别
医学ppt
22
5. 帕金森叠加综合征:
医学ppt
5
• 随着老龄化社会的到来,我国帕金森 病患者急剧增加,
• 但就诊率却严重偏低。
• 调查显示,北京、上海等大城市约有 47.6%的帕金森病人从未上医院就诊, 西安则高达81%,农村和西部地区 的情况更为严重。
医学ppt
6
• 医学专家表示,对抗帕金森病, • 只有早发现、早治疗,才能早获益。
医学ppt
12
•姿势步态异常:
特殊屈曲体姿(头前倾,躯干俯屈,肘关节屈曲, 腕关节伸直,前臂内收,髋和膝关节略弯屈)
起步困难,自动摆臂动作消失,转弯时连续小步
慌张步态:极小的步伐前冲,愈走愈快,不能立 即止步
•其他症状:
Myerson征 发音过弱、讲话缓慢、流涎、吞咽困难,
顽固性便秘
医学ppt
13
医学ppt
14
医学ppt
15
医学ppt
16
医学ppt
17
医学ppt
18
辅助检查 无特异性
• ,SPECT 和PET 在PD 的诊断中有一定的 参考意义,因其技术含量较高和检查费用 昂贵而限制了临床应用。
• 因此,人们期待能发现一种简单、实用、 客观的生物学指标用于PD 的早期诊断
• 嗅觉测量对PD 的早期诊断有重要意义。
多系统萎缩:主要累及基底节、脑桥、橄榄、小脑及 自主神经系统,对左旋多巴不敏感

嗅鞘细胞移植治疗帕金森叠加综合征1例

嗅鞘细胞移植治疗帕金森叠加综合征1例

【 WW. lk. m/gc fju l p ls 83/4一7 9p) d】 W z cf o z lk/ o ma ufe/ —43k6 9 (sp f g c e /i 0
0 引言
帕金森叠加综合征特指一组神经 系统 的变性疾 患,病 因
不 清 。其 症 状 类 似 帕 金 森病 但 症 状 和 病 变 的范 围都 要 比 帕金 森 病 广 泛 。 主 要 包 括 进 行 性 核 上 性 麻 痹 和 多 系 统 萎 缩 两 大 类 。 目前 多 为 支 持 和 对 症 治 疗 【。作 者 在 移 植 治疗 晚 期 脊 髓 】 】
关键词 : 帕金森叠加综合征; 细胞移植: 肌张力高; 功能恢 复
张 峰 , 刘瑞 文 ,郗 海 涛 ,王 洪 美 ,黄 红云 . 嗅鞘 细 胞 移 植 治 疗 帕 金 森 叠 加 综 合 征 l 例 【】中 国 组 织 工 程 研 究 与 临 床 康 复 , 20 J. 0 8,
1 (4 :7 96 0 3 ) 9—8 0 2 6
患 者住 院期 间 未 发现 任 何不 良事 件 。
术后2 h患者诉右手可 以握拳 ,言语较术前清 晰 ,四肢 ,
肌 张 力 较 术 前 减 低 。术 后 第 2 双 侧 下 肢 肌 张 力 较 术 前 明显 天 减 低 。第 3 语 言 较 术 前 明 显清 晰 ,面 部表 情 较 术 前 丰 富 。 天 第 7 双 手 手 指 握 物 较 术 前 明 显好 转 。 前 和 术 后 1 及 术 后 天 术 4d 3 , 采 用 国 际 统 一 帕 金 森 病 评 定 量 表 评 价 比 较 总 分 由 19 0d 0 分 降 至 9 分 。 其 中 语 言 表 达 2 1 , 部 表 情 4 分 , 直 项 7 — 分 面 —3 强 中 :颈 3 2 上 肢 3 2 上 肢 3 右 下 肢 3 1 下 肢 3 2 — 右 — 左 —2 — 左 — , 手 指 拍 打试 验 :右 手 4 3 手 4 3 — 左 — ,手 运 动 :右 4 3 4 3 — 左 — 。

帕金森-高热综合征研究进展

帕金森-高热综合征研究进展

帕金森-高热综合征研究进展
曾昭豪;汪露;李晓婷;徐叶子;岑燕梅;黄坤玉;毕伟
【期刊名称】《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年(卷),期】2022(48)4
【摘要】帕金森-高热综合征(Parkinsonism-hyperpyrexia syndrome,PHS)是帕金森病(Parkinson disease,PD)中罕见且危及生命的神经系统急症,患者表现为恶
性高热、肌张力改变,并迅速出现意识障碍。

国内缺乏文献对该疾病介绍,医生早期
识别困难及治疗延误,影响患者预后。

本文对PHS病因诱因、临床表现、发生机制、诊断方法及治疗预防策略进行综述。

综述文献发现PHS发生与机体多巴胺能系统
的突然减弱有关,早期识别和治疗是改善预后的关键。

此外,近几年与脑深部电刺激
术装置(deep brain stimulator,DBS)故障相关的PHS也相继报告,提示临床医生应定期检测DBS设备功能及注意多巴胺能药物的合理用药。

【总页数】5页(P237-241)
【作者】曾昭豪;汪露;李晓婷;徐叶子;岑燕梅;黄坤玉;毕伟
【作者单位】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神经内科;暨南大学药学院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742.5
【相关文献】
1.帕金森病及帕金森叠加综合征神经影像学诊断价值及研究进展
2.SWI鉴别帕金森病和帕金森综合征的研究进展
3.帕金森病相关的急性高热综合征
4.疑难帕金森病高热综合征1例报道及临床解析
5.帕金森病异动高热综合征1例报告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帕金森病诊断和鉴别诊断

帕金森病诊断和鉴别诊断

帕金森病的UK脑库诊断标准
UK Parkinson’s Disease Society Brain Bank Clinical Diagnostic Criteria
步骤Ⅰ:帕金森症状的诊断

运动减少:
随意运动在始动时缓慢, 疾病进展后重复性动作的速度及幅度均低。

至少符合下述一项:
A.肌肉强直 B.静止性震颤(4-6Hz) C.直立不稳(非原发性视觉,前庭功能, 脑功能及本体感受功能障碍造成)
帕金森病病理改变
定义
帕金森病综合征:以震颤、运动迟缓、肌张力 增高、和平衡障碍为临床特征的一组疾病症侯 群。 帕金森病:病因不明的帕金森病综合征。 继发性帕金森病:由已知原因所致的帕金森病 综合征,如脑炎或MPTP引起的。 帕金森病叠加综合征或非典型性帕金森病:具 有帕金森病综合征和其它症状的一组神经变性 疾病。
步骤Ⅲ:帕金森病的支持性标准
确诊为帕金森病需要至少符合下列3项以上:
单侧起病

静止性震颤 疾病逐渐进展 发病后多为持续性的不对称性受累 对左旋多巴的治疗反应良好(70-100%) 应用左旋多巴导致的严重异动症 左旋多巴的治疗效果持续5年以上(含5年) 临床病程10年以上(含10年)
帕金森病诊断和鉴别诊断
帕金森病的临床特点
静止性震颤 运动迟缓 肌张力增高 姿势平衡障碍
帕金森震颤
多数患者以震颤为首发症状。 静止性震颤,4~6次/秒。 多为不对称性。 情绪激动或精神紧张时加剧,睡眠中可完 全消失。
运动迟缓
指病人有( 1 )运动起动困难和( 2 )动作执行困难,是病人最常见和 较特殊的表现。 早期以肢体远端受累 对左旋多巴治疗反应好
帕金森病的临床诊断标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治疗措施:

a1肾上腺能受体激动剂,米多君(管同): 使动静脉一起收缩,增加外周阻力,提高 血压,不良反应有尿潴留、卧位高血压、 瞳孔扩大、头皮发麻、胸部不适、肢端疼 痛;麦角胺和盐酸去甲麻黄素
治疗措施:

β-受体阻断剂:心得安 利他林:提高大脑的兴奋性
促红素:增加红细胞数量和血容量
临床表现:

直立性低血压:直立2分钟后患者的血压 下降,收缩压下降30,舒张压下降20以 上,不伴有心率的变化。症状表现为 头 重脚轻、头晕、视力模糊、乏 力、恶心、 认识能力下降、心悸、颈后和后肩背部 疼痛、头痛 ,长时站立易出现症状,晕 厥前无面色苍白、恶心多汗等症状。
临床表现:

其他自主神经症状:在出现直立性低血压前经 常就有性欲减退或阳痿。括约肌障碍明显,尿 频、尿潴留或尿失禁,大便秘结、失禁或便秘。 出汗减少或无汗。可出现瞳孔不等大,光反应 迟钝,眼睑下垂。因迷走神经备核受累可出现 声音嘶哑,吞咽困难和心跳骤停。62例患者, 100%有小便障碍,96%有阳痿,37%以阳痿 起病,43%患者误诊而进行前列腺或膀胱手术, 女性57%腹部压迫性尿失禁。
病理:

表现主要为弥漫性神经元变性,神经细 胞消失,反应性神经胶质增生,染色质 溶解,细胞固缩空泡形成。病变常从骶 段开始逐渐上升。少突胶质细胞、神经 元的胞浆、突触中存在嗜银包涵体是基 本病理改变。
发病机制:

由于节前交感神经元的变性,患者直立 时生理调节障碍,因此血浆中去甲肾上 腺素含量没有相应增加,因此没有代偿 性的心率增快和周围血管收缩,导致回 心血量骤减,心排除量减少,脑灌注不 足而晕厥。Onuf核位于第二骶髓前角支 配括约肌,SDS患者此核有严重的变性, 因而出现排尿障碍和阳痿。(1997 Adams)

二、PDS分类




3、遗传变性性帕金森综合征 (1)常染色体显性遗传Lewy小体病(DLBD) (2)亨廷顿病 (3)肝豆状核变性 (4)苍白球黑质红核色素变性(HSD) (5)橄榄体脑桥小脑和脊髓小脑变性 (6)家族性基底节钙化 (7)家族性帕金森综合征伴周围神经病 (8)神经棘红细胞增多症

精神智能:情绪低落、悲观失望。智能改
变较轻,个别表现为痴呆。
临床表现:

累及疑核者可有声带麻痹,全声带麻痹可 出现气道梗阻。可有异常的鼾声、喘鸣和 睡眠呼吸暂停。

感觉障碍:极少数患者出现感觉障碍,包
括嗅觉丧失,味觉障碍,震动觉减退。
临床表现:

病程:发展到生活不能自理和卧床约8年。 一般7—10年内死亡,3年生存率为90%, 6年生存率为54%,主要死因心律失常、
+ + + +++
Shyager首先进行了
本病的病理报道,因此称为Shy-Drager
Syndrome(SDS)。
病因

变性疾病。病因不明, 神经胶质细胞特
别是少突胶质细胞浆内存在包涵体和神
经细胞内存在包涵体,可能是病因。
病理:

部位主要在胸腰髓的中间外侧柱的交感 神经细胞、脑干及骶髓的副交感神经细 胞、节前交感神经细胞及节前后纤维, 其次黑质、苍白球、壳核、小脑、下橄 榄核、锥体束及脊髓前角细胞等,以胸 脊髓的中间外侧柱和迷走神经背核变性 最明显。

治疗措施:

激素类药物 9-a-氟氢可的松;增加水钠
潴留,开始0.1-0.3mg,以后每日可 1.0mg,根据血压调整用量,副作用为 低钾与低镁。

非激素类抗炎药:抑制前列腺素的合成
消炎痛75-150mg,布洛芬400mg
治疗措施:

拟交感类药物:麻黄碱、苯丙胺、阿拉明; 单胺氧化酶抑制剂:异烟肼、呋喃唑酮;

临床表现:

自主神经功能损害:最早出现的是性功 能障碍,最重要的表现是排尿障碍71% 的患者有尿失禁,30%的有尿尿潴留。 小脑症状: 肢体共济失调(35%),共 济失调步态(23%),眼球震颤(18 %),意向性震颤(11%)。

临床表现:

其他症状:锥体束征,吞咽和语言障碍 ,
肌阵挛,呼吸节律异常和睡眠呼吸暂停
辅助检查:
括约肌肌电图:神经源性损害 肢体肌电图:神经源性损害,NCV减慢, 心电图:心动过速或过缓,心率失常, QT间期延长。 头颅MRI:脑干、桥脑萎缩,环池和四 叠体池扩大,萎缩较OPCA轻。壳核苍 白球有T2低信号。

诊断:

中年缓慢起病,逐渐进展,男性居多;查体有 直立性低血压,同时无心率改变;有其他自主 神经受累的表现:阳痿、括约肌功能障碍、少 汗或无汗瞳孔改变等;喘鸣、睡眠呼吸暂停、 小脑、锥体外系、锥体系受累的症状和体征; 实验室检查支持自主神经系统受累;影象学有 脑干小脑的萎缩,而无多发脑梗死;除外其他 原因引起的直立性低血压。
肺动脉栓塞、气道梗阻、感染和休克。
辅助检查:

血去甲肾上腺素正常,直立时不增加,尿去甲 肾上腺素水平降低。 皮下注射拟副交感能药物显示泪液唾液发汗增 加。 发汗实验:出汗反应减弱或消失 皮肤化痕试验:减弱或消失 尿流动力学:膀胱内压减低,逼尿肌反应亢进。 压迫颈动脉窦:无心率降低。
治疗:

原则:无症状者不必治疗,注意少用或 不用利尿药;有症状者应治疗提高直立 时的血压水平;对症治疗:减少夜间尿
量;注意呼吸道状况,慎用镇静剂。
治疗措施:

心理治疗;悲观失望、情绪低落—鼓励, 教会患者自我保护动作

物理治疗;头抬高15-20°,起床宜慢, 弹力袜、腹带。 高盐饮食:每日盐入量较正常人增加4克, 即达8—10克,适当大量饮水;
鉴别诊断:

1、非神经因素引起的直立性低血压:治疗物 引起 抗高血压药,利尿剂,血管舒张药,精 神 安定剂,三环和四环抗抑郁剂,左旋多巴 和多巴胺激动剂,NMDA拮抗剂 ;血管容积 不足摄入液体不足,脱水,慢性肾功能不全, 血液透析,慢性肝功能不全 ,;心排出量降 低,心搏暂停,心力衰竭,心律失常,主动脉 瓣/二尖瓣狭窄,缩窄性心包炎; 内分泌疾病 甲状腺机能减退,甲状腺机能不全,垂体前叶 机能不全。
病理:

小脑、桥脑、下橄榄核萎缩,细胞脱失, 胶质增生。小脑Purkinje细胞脱失,脊 髓后柱,橄榄脊髓束、皮质脊髓束、脊 髓小脑束变性。黑质、苍白球、红核不 同程度变性。
临床表现:

小脑症状:多发生在自主神经症状以后,
可有眼震,意向性震颤、共济失调、小
脑性语言等。
临床表现:

锥体外系表现:帕金森样症状,如面具
脸,肢体僵硬动作减少,步态前冲,伴 随运动减少,肌张力增高,姿势反射障 碍。有患者出现肌纤维颤搐。
临床表现:

锥体系:腱反射亢进,病理反射阳性,假 性延髓麻痹,肌电图可表现为前角病变。
临床表现:

年龄:45—70岁,平均62岁,病程3—8年

特点:具帕金森病的某些特点,但发展较
快,多数对左旋多巴不敏感。
临床表现:
单纯型SND:以帕金森综合征为唯一的 临床表现,主要表现为运动不能和肌强 直,极易误诊为PD 混合型SND:除上述PDS症群外,还伴 有小脑和自主神经功能损害的症状和体 征。
中医治疗:升脉饮、补中益气汤、升脉 稳压汤
纹状体黑质变性

于1961年由Adams首先提出,在4例帕金 森病患者尸解发现除黑质神经元缺失外, 壳核、尾状核及苍白球均有明显的神经元 的缺失和胶质细胞的增生,提出此名称 (Striatonigral Degeneration ,SND)。
病理:

壳核萎缩,颜色变淡,严重时出现筛孔。 镜下见壳核和尾状核神经元脱失、细胞内 有色素颗粒、胶质增生、有髓纤维减少。 5%患者黑质神经元出现Lewy小体。
+ +++ +++ +++ +++ + ++ + 0
cerebellar signs
autonomic dysfunction
dementia
axial and nuchal dystonia supranuclear gaze palsy response to levodopa
0
good
0
absent
二、PDS分类





4、帕金森叠加综合征 (1)进行性核上性麻痹PSP (2)多系统萎缩[Shy-Dräger syndrome (SDS), 纹状体黑质变性(SND),橄榄体脑桥小脑 萎缩(OPCA)] (3)帕金森综合征-痴呆-肌萎缩侧束硬化复合 征(PDALSC) (4)皮质基底神经节变性(CBGD) (5)偏侧萎缩-偏侧帕金森综合征 (6)阿尔兹海默病
0
poor
+++
poor
0
poor
多 系 统 萎 缩


一、概念
多系统萎缩一词由Graham 和 Oppenheimer 1969年提出,一组原因未明的神经系统多个部 位相继进行性萎缩的变性疾病或综合征,病理 表现类似,根据受累部位的先后和临床表现的 主次不同分为Shy-Drager综合征(SDS)、散发 性橄榄桥脑萎缩(SOPCA)和纹状体黑质变 性(SND)。
shy-Drager Syndrome
PSP
+ +++ +++ +++ + + + +++ +++
Striatonigral Degeneration
+++ +++ +++ +++ 0 0 ++ ++ 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