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料基础知识:(纤维鉴别,面料常用概念,面料分类,经纬向区别,面料印染)

面料基础知识:(纤维鉴别,面料常用概念,面料分类,经纬向区别,面料印染)
面料基础知识:(纤维鉴别,面料常用概念,面料分类,经纬向区别,面料印染)

面料基础知识:纤维鉴别/面料常用概念/面料分类/经纬向区别/面料印染/

1、各种纤维的鉴别

2、常用概念:45X45/108X58含义

3、面料的分类

4、机织物的分类

5、针织物的分类

6、丝织物的品名:

7、面料的经纬向区别,正反面识别

8、面料印染与后整理

9、染色的类型

各种纤维的鉴别

1、手感目测法:此法适用于呈散纤维状态的纺织原料。

(1)、棉纤维比苎麻纤维和其它麻类的工艺纤维、毛纤维均短而细,常附有各种杂质和疵点。

(2)、麻纤维手感较粗硬。

(3)、羊毛纤维卷曲而富有弹性。

(4)、蚕丝是长丝,长而纤细,具有特殊光泽。

(5)、化学纤维中只有粘胶纤维的干、湿状态强力差异大。

(6)、氨纶丝具有非常大的弹性,在室温下它的长度能拉伸至五倍以上。

2、显微镜观察法:是根据纤维的纵面、截面形态特征来识别纤维。

(1)、棉纤维:横截面形态:腰圆形,有中腰;纵面形态:扁平带状,有天然转曲。

(2)、麻(苎麻、亚麻、黄麻)纤维:横截面形态:腰圆形或多角形,有中腔;纵面形态:有横节,竖纹。

(3)、羊毛纤维:横截面形态:圆形或近似圆形,有些有毛髓;纵面形态:表面有鳞片。

(4)、兔毛纤维:横截面形态:哑铃型,有毛髓;纵面形态:表面有鳞片。

(5)、桑蚕丝纤维:横截面形态:不规则三角形;纵面形态:光滑平直,纵向有条纹。

(6)、普通粘纤:横截面形态:锯齿形,皮芯结构;纵面形态:纵向有沟槽。

(7)、富强纤维:横截面形态:较少齿形,或圆形,椭圆形;纵面形态:表面平滑。

(8)、醋酯纤维:横截面形态:三叶形或不规则锯齿形;纵面形态:表面有纵向条纹。

(9)、腈纶纤维:横截面形态:圆形,哑铃形或叶状;纵面形态:表面平滑或有条纹。

(10)、氯纶纤维:横截面形态:接近圆形;纵面形态:表面平滑。

(11)、氨纶纤维:横截面形态:不规则形状,有圆形,土豆形;纵面形态:表面暗深,呈不清晰骨形条纹。

(12)、涤纶、锦纶、丙纶纤维:横截面形态:圆形或异形;纵面形态:平滑。

(13)、维纶纤维:横截面形态:腰圆形,皮芯结构;纵面形态:1~2根沟槽。

3、密度梯度法:是根据各种纤维具有不同密度的特点来鉴别纤维。

(1)、配定密度梯度液,一般选用二甲苯四氯化碳体系。

(2)、标定密度梯度管,常用的是精密小球法。

(3)、测定和计算,将待测纤维进行脱油、烘干、脱泡预处理,做成小球投入平衡后,根据纤维悬浮位置,测得纤维密度。

4、荧光法:利用紫外线荧光灯照射纤维,根据各种纤维发光的性质不同,纤维的荧光颜色

也不同的特点来鉴别纤维。各种纤维的荧光颜色具体显示:

(1)、棉、羊毛纤维:淡黄色

(2)、丝光棉纤维:淡红色

(3)、黄麻(生)纤维:紫褐色

(4)、黄麻、丝、锦纶纤维:淡蓝色

(5)、粘胶纤维:白色紫阴影

(6)、有光粘胶纤维:淡黄色紫阴影

(7)、涤纶纤维:白光青天光很亮

(8)、维纶有光纤维:淡黄色紫阴影。

5、燃烧法:根据纤维的化学组成不同,燃烧特征也不同,从而粗略地区分出纤维的大类。几种常见纤维的燃烧特征判别对照如下:

(1)、棉、麻、粘纤、铜氨纤维:靠近火焰:不缩不熔;接触火焰:迅速燃烧;离开火焰:继续燃烧;气味:烧纸的气味;残留物特征:少量灰黑或灰白色灰烬。

(2)、蚕丝、毛纤维:靠近火焰:卷曲且熔;接触火焰:卷曲,熔化,燃烧;离开火焰:缓慢燃烧有时自行熄灭;气味:烧毛发的气味;残留物特征:松而脆黑色颗粒或焦炭状。(3)、涤纶纤维:靠近火焰:熔缩;接触火焰:熔融,冒烟,缓慢燃烧;离开火焰:继续燃烧,有时自行熄灭;气味:特殊芳香甜味;残留物特征:硬的黑色圆珠。

(4)、锦纶纤维:靠近火焰:熔缩;接触火焰:熔融,冒烟;离开火焰:自灭;气味:氨基味;残留物特征:坚硬淡棕透明圆珠。

(5)、腈纶纤维:靠近火焰:熔缩;接触火焰:熔融,冒烟;离开火焰:继续燃烧,冒黑烟;气味:辛辣味;残留物特征:黑色不规则小珠,易碎。

(6)、丙纶纤维:靠近火焰:熔缩;接触火焰:熔融,燃烧;离开火焰:继续燃烧;气味:石蜡味;残留物特征:灰白色硬透明圆珠。

(7)、氨纶纤维:靠近火焰:熔缩;接触火焰:熔融,燃烧;离开火焰:自灭;气味:特异味;残留物特征:白色胶状。

(8)、氯纶纤维:靠近火焰:熔缩;接触火焰:熔融,燃烧,冒黑烟;离开火焰:自行熄灭;气味:刺鼻气味;残留物特征:深棕色硬块。

(9)、维纶纤维:靠近火焰:熔缩;接触火焰:熔融,燃烧;离开火焰:继续燃烧,冒黑烟;气味:特有香味;残留物特征:不规则焦茶色硬块。

常用概念:

1、经向、经纱、经纱密度——面料长度方向;该向纱线称做经纱;其1英寸内纱线的排列根数为经密(经纱密度);

2、纬向、纬纱、纬纱密度——面料宽度方向;该向纱线称做纬纱,其1英寸内纱线的排列根数为纬密(纬纱密度);

3、密度——用于表示梭织物单位长度内纱线的根数,一般为1英寸或10厘米内纱线的根数,我国国家标准规定使用10厘米内纱线的根数表示密度,但纺织企业仍习惯沿用1英寸内纱线的根数来表示密度。如通常见到的“45X45/108X58”表示经纱纬纱分别45支,经纬密度为108、58。

4、幅宽——面料的有效宽度,一般习惯用英寸或厘米表示,常见的有36英寸、44英寸、56-60英寸等等,分别称作窄幅、中幅与宽幅,高于60英寸的面料为特宽幅,一般常叫做宽幅布,当今我国特宽面料的幅宽可以达到360厘米。幅宽一般标记在密度后面,如:3中所提到的面料如果加上幅宽则表示为:“45X45/108X58/60"”即幅宽为60英寸。

5、克重——面料的克重一般为平方米面料重量的克数,克重是针织面料的一个重要的技术指标,粗纺毛呢通常也把克重作为重要的技术指标。牛仔面料的克重一般用“盎司(OZ)”来表达,即每平方码面料重量的盎司数,如7盎司、12盎司牛仔布等;

6、色织——日本称做“先染织物”,是指先将纱线或长丝经过染色,然后使用色纱进行织布的工艺方法,这种面料称为“色织布”,生产色织布的工厂一般称为染织厂,如牛仔布,及大部分的衬衫面料都是色织布;

面料的分类:

1、按不同的加工方法分类

(1)、机织物:由相互垂直排列即横向和纵向两系统的纱线,在织机上根据一定的规律交织而成的织物。有牛仔布、织锦缎、板司呢、麻纱等。

(2)、针织物:由纱线编织成圈而形成的织物,分为纬编和经编。a、纬编针织物是将纬线由纬向喂入针织机的工作针上,使纱线有顺序地弯曲成圈,并相互穿套而成。b、经编针织物是采用一组或几组平行排列的纱线,于经向喂入针织机的所有工作针上,同时进行成圈而成。

(3)、非织造布:将松散的纤维经粘合或缝合而成。目前主要采用粘合和穿刺两种方法。用这种加工方法可大大地简化工艺过程,降低成本,提高劳动生产率,具有广阔的发展前途。

2、按构成织物的纱线原料分类

(1)、纯纺织物:构成织物的原料都采用同一种纤维,有棉织物、毛织物、丝织物、涤纶织物等。

(2)、混纺织物:构成织物的原料采用两种或两种以上不同种类的纤维,经混纺而成纱线所制成,有涤粘、涤腈、涤棉等混纺织物。

(3)、混并织物:构成织物的原料采用由两种纤维的单纱,经并合而成股线所制成,有低弹涤纶长丝和中长混并,也有涤纶短纤和低弹涤纶长丝混并而成股线等。

(4)、交织织物:构成织物的两个方向系统的原料分别采用不同纤维纱线,有蚕丝人造丝交织的古香缎,尼龙和人造棉交织的尼富纺等。

3、按构成织物原料是否染色分类

(1)、白坯织物:未经漂染的原料经过加工而成织物,丝织中又称生货织物。

(2)、色织物:将漂染后的原料或花式线经过加工而成织物,丝织是又称熟货织物。

4、新颖织物分类

(1)、粘合布:由两块互相背靠背的布料经粘合而成。粘合的布料有机织物、针织物、非织造布、乙烯基塑料膜等,还可将它们进行不同的组合。

(2)、植绒加工布:在布料上布满短而密的纤维绒毛,具有丝绒风格,可作衣料和装饰料。(3)泡沫塑料层压织物:是将泡沫塑料粘附在作底布的机织物或针织物上,大多用作防寒衣料。

(4)、涂层织物:在机织物或针织物的底布上涂以聚氯乙烯(PVC)、氯丁橡胶等而成,具有优越的防水功能。

机织物的分类

机织物分类方法很多。

1、按组成机织物的纤维种类分为纯纺织物、混纺织物和交织物。

纯纺织物——指经纬用同种纤维纯纺纱线织成的织物,此种织物的性能主要体现了纤维的特点。如纯棉织物的经纬纱都是棉纱(线)如纯棉卡其21X21/108X58,粘胶纤维织物的经纬纱都是粘胶纤维纱线。

混纺织物——指两种或两种以上不同品种的纤维混纺的纱线织成的织物,如棉麻混纺、涤棉混纺、毛涤等等,它们的最大特征是在纺纱过程中将纤维混合在一起(一般在纺纱的前道“开清棉工序”中混合纤维)。

交织织物——指经纬向使用不同纤维的纱线或长丝织成的织物,比如经向用锦纶长丝、纬向用粘胶的锦粘交织面料经向用真丝纬向用毛纱的丝毛交织物等。

2、按组成机织物的纤维长度和细度分为棉型织物、中长织物、毛型织物与长丝类织物。棉型织物——棉纤维的长度在30毫米左右,在这个长度的纤维构成的纱线为棉型纱线(为了与棉纤维混纺,化纤要切成这个长度——棉型化纤),用这种纱线构成的织物为棉型织物毛型织物——羊毛的长度大概在75毫米左右(不同品种相差比较大),在这个长度的纤维构成的纱线为毛型纱线(为了与毛纤维混纺,化纤要切成这个长度——毛型化纤),用这种纱线构成的织物为毛型织物。

中长型织物——介于棉型与毛型长度之间的纤维,称做中长纤维,构成的纱线叫做中长纤维纱线,用这种纱线构成的织物为中长型织物。

长丝型织物——用长丝织成的织物,如人造丝织物、涤纶丝织物。

3、按组成机织物的组织结构分为平纹、斜纹、缎纹与其它组织。

织物组织概念前面已经谈及过,这里不在赘述。

4、按组成机织物的用途分为服装用、家纺、产业用布等。

特别注意区别的几个概念:

1、色织与印花染:

色织——对纱线进行染色,然后使用有色纱线进行织布,如很多衬衫面料、牛仔布等。相应的工厂叫做XXX染织厂、色织厂等;

印染——织造后的面料进行印花染色,如很多很多的印花布,图案丰富多采。相应的工厂叫做XXX印染厂、染整厂等。

2、混纺与交织

混纺——纺纱过程中将两种或两种以上的不同纤维混合在一起,然后用混纺纱线织布;

交织——织布时经纬使用不同品种的纱线或纤维长丝(束)织成的面料。

针织物的分类

针织物主要分为两类:纬编针织物和经编针织物两大类。纬编针织物用于毛衫和袜子等,经

编针织物常用做内衣面料,手工编制也是纬编的编制方法。

纬编中,纱线是从机器的一边到另一边做横向往复运动(或圆周运动),配合织针运动就可以形成新的针织线圈。纬编针织物纱线走的是横向,织物的形成是通过织针在横列方向上编织出一横列一横列的上下彼此联结的线圈横列所形成的。一横列的所有线圈都是由一根纱线编织而成的。纬编针织物可以在横机或圆机上完成。

经编是在经向上的一组经纱做纵向运动,配合织针运动形成新的针织线圈。经编针织物和生产它们的经编机,与纬编织物和生产纬编织物的纬编机有着本质上的区别。纱线在经编织物中是经向编织的,就象机织物的经纱一样,由经轴供纱,经轴上卷绕有大量平行排列的纱线,与机织中的经轴类似。纱线在经编织物中的走向是经向的。在一个横列中形成一个竖直的线圈,然后斜向移动到另一纵行,在下一个横列中形成另一个线圈。纱线在织物中沿长度方向从一边到另一边呈“之”字形前进,一个横列中每一个线圈都是有不同的纱线编制而成的。

针织品中当以纬编针织物所占比重最大。

纬编针织物主要有基本纬编针织物(平针织物又称纬平、罗纹织物、双反面针织物)、特殊纬编针织物(双罗纹针织物、双面针织物、长毛绒、针织毛圈、针织天鹅绒等等)

经编针织物主要有经平、经绒与经平绒之分

丝织物的品名:

1、丝织物的品名:即丝织物的商品名称,由设计者自己命名。品名大体由冠名和尾名两部分组成,冠名一般均用小类名作定语,尾名为大类名,表示该织物的属性。即:小类名+大类名品名。丝绸产品共分为14大类和27小类。

(1)、十四大类的丝织物名称:纱、罗、绫、绢、纺、绡、绉、锦、缎、绨、葛、呢、绸、绒。

(2)、二十七小类的丝织物名称:双绉、碧绉、顺纡、乔其、塔夫、生、薄、双面、花线、疙瘩、凹凸、透凉、条、格、纹、光、修花、印经、特染、色织、毛圈、卷毛、腰带、窗帘、绝缘、打字、被面。

2、丝织物的品号:新品种经设计、试织、试销、投入批量生产,应由主管部门统一编号。根据销售渠道不同,可分为外销编号和内绡编号。

(1)、外销编号:称统一号,由五位阿拉伯数字组成,分别表示品种使用的原料、所属大类和规格的序号。五位数自左向右含义是:首位数代表丝织物的原料的属性。“1”表示桑蚕丝织物(包括桑丝及其副产品绢丝和绸丝);“2”表示合成纤维的长丝或长丝与短纤维纱线交织的织物;“3”表示天然短纤维与其他短纤维混纺的纱线所织成的织物;“4”表示柞蚕丝类织物;“5”表示粘胶丝或醋酯丝与短纤纱线交织的织物;“6”表示上述原料交织的织物;“7”专用于

表示被面。第二位或第三位、第三位数字分别表示丝织物所属的大类的类别:“0”表示绡类;“1”表示纺类;“2”表示绉类;“3”表示绸类;“40-47”表示缎类;“48-49”表示锦类;“50-54”表示绢类;“55-59”表示绫类;“60-64”表示罗类;“65-69”:表示纱类;“70-74”表示葛类;“75-79”表示绨类;“8”表示绒类;“9”表示呢类。第三至第五位数表示品种的序号。

(2)、绸缎地区品号:由地区代号和代表绸缎品种的原料属性、规格序号的四位阿拉伯数字组成。自左至右含义是:地区代号:北京-B;上海-S;辽宁-D;江西-J;湖北-E;江苏-K;广东-G;四川-C;福建-M;湖南-X;南京-NJ;山东-L;重庆-CC;广西-N;河南-Y;浙江-H;安徽-W;成都-CR;陕西-Q;天津-T;宁波-HW。首位数表示原料属性(涵义同全国统一品号中的首位数)。第二位至第四位数表示品种规格序号。

面料的经纬向区别

(1)、如被鉴别的面料是有布边的,则与布边平行的纱线方向便是经向,另一方是纬向。(2)、上浆的是经纱的方向,不上浆的是纬纱的方向。

(3)、一般织品密度大的一主是经向,密度小的一方是纬向。

(4)、筘痕明显的布料,则筘痕方向为经向。

(5)、对半线织物,通常股线方向为经向,单纱方向为纬向。

(6)、若单纱织物的成纱捻抽不同时,则Z捻向为经向,S捻向为纬向。

(7)、若织品的经纬纱特数、捻向、捻度都差异不大时,则纱线条干均匀、光泽较好的为经向。

(8)、若织品的成纱捻度不同时,则捻度大的多数为经向,捻度小的为纬向。

(9)、毛巾类织物,其起毛圈的纱线方向为经向,不起毛圈者为纬向。

(10)、条子织物,其条子方向通常中经向方向。

(11)、若织品有一个系统的纱线具有多种不同的特数时,这个方向则为经向。

(12)、纱罗织品,有扭绞的纱的方向为经向,无扭绞的纱的方向为纬向。

(13)、在不同原料的交织物中,一般棉毛或棉麻交织的织品,棉为经纱;毛丝交织物中,丝为经纱;毛丝绵交织物中,则丝、棉为经纱;天然丝与绢丝交织物中,天然线为经纱;天然丝与人造丝交织物中,则天然丝为经纱。由于织物用途极广,品种也很多,对织物原料和组织结构的要求也是多种多样,因此在判断时,还要根据织品的具体情况来定。

3、面料的正反面区别

(1)、一般织物正面的花纹、色泽均比反面清晰美观。

(2)、具有条格外观的织品和配色花纹织物,其正面花纹必然是清晰悦目的。

(3)、凸条及凹凸织物,正面紧密而细腻,具有条状或图案凸纹;而反面较粗糙,有较长的浮长线。

(4)、起毛面料:单面起毛的面料,起毛绒的一面为正面。双面起毛的面料,则以绒毛光洁、整齐的一面为织品的正面。

(5)、观察织品的布边,布边光洁、整齐的一面为织品的正面。

(6)、双层、多层织物,如正反面的经纬密度不同时,则一般正面肯有较大的密度或正面的原料较佳。

(7)、纱罗织物:纹路清晰、绞经突出的一面为正面。

(8)、毛巾织物:毛圈密度大的一面为正面。

(9)、印花织物:花型清晰,色泽较鲜艳的一面为正面。

(10)、整片的织物:除出口产品以外,凡粘贴有说明书(商标)和盖有出厂检验章的一般为反面。多数织物,其正面反面有明显的区别,但也有不少织品的正反面极为相似,两面均可应用,因此对这类织物可不强求区别其正反面。

面料印染与后整理

面料印染与后整理是非常重要的一道工序,曾几何时,我国纺织品后处理非常落后,现在应该说已经有了重大的突破。

这一讲主要探讨纺织品的染色、印花与整理。我把色织列入在织物类,在这里不再做介绍。

一、纺织品染色纺织品的着色有两种主要的方法,一是应用最为广泛的染色(常规染色),主要是将纺织品放在

化学染料溶液中处理,另一种方法是使用涂料,把涂料制成微小的不可溶的有色颗粒以黏附与织物上(纤维原料原液染色不在此列)。染料是一种比较复杂的有机物质,它的种类很多。

1、酸性染料,多适用于蛋白质纤维与尼龙纤维及真丝等。其特征是色泽鲜艳,但水洗牢度较差,干洗牢度优异,在天然死染色中使用比较广泛。

2、阳离子染料(碱性燃料),适用于腈纶、涤纶、锦纶与纤维素及蛋白质纤维。其特点是色泽鲜艳,很适合人造纤维,但用于天然纤维素与蛋白质织品的水洗与耐光色牢度很差。

3、直接染料,适合于纤维素纤维织品,水洗牢度比较差,耐光牢度不一,但经过改性的直接染料其水洗色牢度会得到很好的改善。

4、分散染料,适合于粘胶、腈纶、锦纶、涤纶等,水洗牢度不一,涤纶较好,粘胶较差。

5、偶氮燃料(纳夫妥染料),适合于纤维素织品,色泽鲜艳,较适合于艳丽的色泽。

6、活性染料,大多用于纤维素纤维织品,较少用于蛋白质。特点是色泽鲜艳、耐光,水洗、耐摩擦牢度较好。

7、硫化染料,适合于纤维素纤维织品,色泽灰暗,主要有藏青、黑色和棕色,耐光、耐水洗牢度极好,耐氯漂牢度差,长期存放织物会破坏纤维。

8、还原染料,适合纤维素纤维织品,耐光、水洗牢度很好,并且耐氯漂和其它氧化漂白。

9、涂料,适合于所有纤维,它不是一种染料,而是通过树脂机械的附着纤维,深色织物会变硬,但套色很准确,大部分耐光牢度好,水洗牢度良好,尤其是中、浅色。

染色的类型

纺织品的染色可以在任何阶段进行,可以在纤维、纱线、织物及成衣等不同阶段景进行染色。

1、散纤维染色

在纺纱之前的纤维或散纤维的染色,装入大的染缸,在适当的温度进行染色。色纺纱大多采用散纤维染色的方法(也有不同纤维单染的效果),常用于粗纺毛织物。

2、毛条染色这也属于纤维成纱前的纤维染色,与散纤维染色的目的一样,是为了获得柔和的混色效果。毛条染色一般用于精梳毛纱与毛织物。

3、纱线染色织造前对纱线进行染色,一般用于色织物、毛衫等或直接使用纱线(缝纫线等)。纱线染色是染织的基础。常规纱线染色的方法有三种:

①绞纱染色——将松散的绞纱浸在特制的染缸中,这是一种成本最高的染色方法;

②筒子染色——筒子染色的纱线卷绕在一个有孔的筒子上,然后将许多的筒子装入染色缸,染液循环流动,蓬松效果与柔软程度不如绞纱染色。

③经轴染色——是一种大规模卷装染色,梭织制造前要先制成经轴(整经),将整个经轴的纱线进行染色,如联合浆染机与经轴纱线束装染色。由于是经轴,所以多适用梭织染色使用。但随着经轴落筒的出现,我们可以把染色后经轴上的纱线落成筒子纱,这种染色的纱线使用范围就更广了,譬如靛蓝染色大多使用的还原染色方法,只有使用经轴染色才可以很好的解决,如果没有经轴落筒,是很难实现的。

4、匹染对织物进行染色的方法为匹染,常用的方法有绳状染色、喷射染色、卷染、轧染(不是扎染)和经轴染色。这里不一一介绍。

5、成衣染色

把成衣装入尼龙袋子,一系列的袋子一起装入染缸,在染缸内持续搅拌(桨叶式染色机)。成衣染色多适合于针织袜类、T恤等大部分针织服装、毛衫、裤子、衬衫等一些简单的成衣。

鉴别纺织面料的几大方法

鉴别纺织面料的几大方法

纺织面料的鉴别方法 纺织面料鉴别主要可以从三个纬度入手,纺织面料成分、纺织面料正反面及经纬向、纺织面料外观质量,通过对这三大方向去鉴别,可以帮助面料采购商找到物优价廉的好布料。下面,小编详细介绍三大类鉴别法的具体方法,学着点哦~ 1纺织面料成分的鉴别 1.感官鉴别法 (1)主要方法 眼看:运用眼睛的视觉效应,观看面料的光泽明暗、染色情况、表面粗糙与否及组织、纹路和纤维的外观特征。 手摸:运用手的触觉效应,感觉面料的软硬、光滑、粗糙、细洁、弹性、冷暖等。 用手还可以察觉出面料中纤维和纱线的强度和弹性。 耳听、鼻嗅:听觉和嗅觉对判断某些面料的原料有一定的帮助。如蚕丝具有独特的丝鸣声;各类不同纤维面料的撕裂声不同;腈纶和羊毛纤维面料的气味有差异等。 (2)四个步骤 第一步,初步区分纤维或面料的所属大类。 第二步,由面料中纤维的感官特征,进一步判断原料的种类。 第三步,根据面料的感官特征做出最终判断。 第四步,验证判断结果。如果对判断把握不大时,可以采用其他方法予以验证。如果判断有误,可以重新进行感官鉴别或与其他方法相结合进行鉴别。 2.燃烧鉴别法 常见纺织纤维的燃烧特征 ①棉纤维,遇火即燃烧,燃烧速度快,产生黄色火焰,有气味;稍有灰白色烟,离火 后可以继续燃烧,吹熄火焰后仍有火星在续燃,但延续时间不长;燃烧后能保持原绒形状,手触易碎成松散的灰,灰烬呈灰色细软粉末,纤维的烧焦部分为黑色。 ②麻纤维,燃烧的速度很快,软化,不熔,不缩,产生黄色或蓝色火焰,有烧草的气 味;离开火焰继续迅速燃烧;灰烬少,呈浅灰色或白色草灰末状。

③羊毛,接触火焰不马上燃烧,先卷缩,后冒烟,然后纤维起跑燃烧;火焰呈橘色黄 色,燃烧速度比棉纤维慢,离开火焰立即停燃,不易续燃,有烧头发和羽毛的臭味; 灰烬不能保持纤维原状,而呈不定形或球状有光泽的黑褐色脆块,用手指一压即粉碎,灰烬数量较多,有燃烧时的气味。 ④蚕丝,燃烧比较慢,熔融并卷曲,烧时缩成一团,有烧毛发的臭味;离开火焰时略 带闪光,缓慢燃烧,有时会自灭;灰为黑褐色松脆小球,用手指一压即碎。 ⑤粘胶纤维,燃烧性状基本与棉相似,但粘胶纤维燃烧速度比棉纤维稍快,灰烬更少, 有时不易保持原形,粘胶纤维燃烧时会发出轻微的咝咝声。 ⑥醋酯纤维,燃烧速度快,有火花,一边熔化,一边燃烧,烧时有刺鼻的醋酸味;离 开火焰时,一边熔化,一边燃烧;灰为黑色有光泽的不规则块状,可用手指压碎。 ⑦铜氨纤维,燃烧速度很快,不熔融,不收缩,有烧纸的气味;离开火焰继续迅速燃 烧;灰烬少,呈浅灰色或灰白色。 ⑧燃烧时纤维先卷缩,一边熔化,一边缓慢燃烧,有黄白色火焰,火焰边呈蓝色,火 焰顶部冒黑烟;离开火焰继续燃烧,有时会停止燃烧而自灭;燃烧时有芳香气味或甜味;灰烬为黑褐色硬质小球,用手指不易捻碎。 ⑨锦纶,与火焰接近时引起纤维收缩,接触火焰后,纤维迅速卷缩,并熔融成透明的 胶状物,同时有小气泡。 ⑩腈纶,一边熔化熔融,一边燃烧,燃烧速度快;火焰呈白色,明亮有力,有时略有黑烟;有类似烧煤焦油的鱼腥臭味或辛辣味;离开火焰继续燃烧,但燃烧速度缓慢; 灰烬为黑褐色不规则脆性小球,用手指易捻碎。 ?维纶,燃烧时纤维迅速收缩,慢慢燃烧,火焰很小,几乎无烟;当纤维大量熔融时会产生较大的深黄色火焰,有小气泡;烧时带有电石气的特殊臭味;离开火焰继续燃烧,有时会自灭;灰烬为黑褐色不规则脆性小珠,用手指可捻碎。 ?丙纶,一边卷缩,一边熔化,缓慢燃烧;有蓝色明亮火焰,冒黑色浓烟,有胶状物滴下;有类似烧石蜡的气味;离开火焰继续燃烧,有时会自灭;灰烬为不规则硬块状,透明,用手指不易捻碎。 ?氯纶,难以燃烧;在火焰中熔融燃烧,冒黑色浓烟;离开火焰立即熄灭,不能续燃; 烧时有难闻的刺鼻氯臭味;灰烬为不规则黑褐色硬块,用手指不易捻碎。 ?氨纶,接近火焰先膨胀成圆形,而后收缩熔融;在火焰中熔融燃烧,燃烧速度比较缓慢,火焰呈黄色或蓝色;离开火焰边熔融边燃烧,缓慢自灭;烧时有特殊的刺激性气味;灰烬为白色黏着性块状物。

集合与函数概念单元测试题-有答案

高一数学集合与函数测试题 一、选择题(每题5分,共60分) 1、下列各组对象:?2008年北京奥运会上所有的比赛项目;②《高中数学》必修1中的所有难题;③所有质数;⑷平面上到点(1,1)的距离等于5的点的全体;⑤在数轴上与原点O非常近的点。其中能构成集合的有() A . 2组B. 3组C. 4组 D . 5组 2、下列集合中与集合{x x 2k 1, k N }不相等的是( ) A. {x x 2k 3,k N} B. {x x 4k 1,k N } C. {x x 2k 1,k N} D. {x x 2k 3, k 3,k Z} 2 3、设f(x)学」,则半等于()X 1f(1) A . 1 B . 1 C . 3 D 3 5 5 4、已知集合 A {xx24 0},集合B {x ax 1},若B A ,则实数a的值是() A . 0 B . 1 C . 0 或—D.0或1 2 2 2 5、已知集合 A {( x, y) x y 2} , B {(x,y)x y 4},则AI B() A . {x 3,y 1} B .(3, 1) C . {3, 1} D.{(3, 1)} 6、下列各组函数 f (x)与g(x)的图象相同的 是 ( ) (A) f (x) x,g(x) (.x)2(B) 2 2 f(x) x ,g(x) (x 1) (C)f(x) 1,g(x) x0 x (D) f(x) |x|,g(x) (x 0) x (x 0) 7;l是定义在'■上的增函数则不等式畑"厮一劭的解集

是() (A)(0 ,+ OO)(B)(0,2)(C)(2 , + OO )(D) (2,兰) 7 8已知全集U R,集合A {x x 1或x 2},集合B {x 1 x 0},则AU C U B() A. {x x 1或x 0} B. {x x 1或 x 1} C. {x x 2或x 1} D. {x x 2或 x 0} 9、设A 、B为两 个 -非空集 合, 定义A B { (a,b) a A,b B} ,若A {1,2,3}, B {2,3 ,4},则 A B中的兀素个数为() A. 3 B.7 C.9 D.12 10、已知集合 A {yy x21},集合 B {xy22x 6},则Al B ( ) A ? {(x,y) x 1,y 2} B. {x1 x 3} C. {x| 1 x 3} D. 11、若奇函数f x在1,3上为增函数,且有最小值0,则它在3, 1上 () A.是减函数,有最小值0 B.是增函数,有最小值0 C.是减函数,有最大值0 D.是增函数,有最大值0 12、若1,a,b 0,a2,a b,则a2005 b2005的值为( ) a (A)0 (C) 1 (B)1 (D)1 或1

建筑基础常识的基本概念

建筑基础常识的基本概念 建筑基础常识性的一些基本概念 1、什么是容积率? 答:容积率是项目总建筑面积与总用地面积的比值。一般用小数表示。 2、什么是建筑密度? 答:建筑密度是项目总占地基地面积与总用地面积的比值。一般用百分数表示。 3、什么是绿地率(绿化率)? 答:绿地率是项目绿地总面积与总用地面积的比值。一般用百分数表示。 4、什么是日照间距? 答:日照间距,就是前后两栋建筑之间,根据日照时间要求所确定的距离。日照间距的计算,一般以冬至这一天正午正南向房屋底层窗台以上墙面,能被太阳照到的高度为依据。 5、建筑物与构筑物有区别? 答:凡供人们在其中生产、生活或其他活动的房屋或场所都叫做建筑物,如公寓、厂房、学校等;而人们不在其中生产或生活的建筑,则叫做构筑物,如烟囱、水塔、桥梁等。 6、什么是建筑“三大材”? 答:建筑“三大材”指的是钢材、水泥、木材。

7、建筑安装工程费由哪三部分组成? 答:建筑安装工程费由人工费、材料费、机械费三部分组成。 8、什么是统一模数制?什么是基本模数、扩大模数、分模数? 答:(1)、所谓统一模数制,就是为了实现设计的标准化而制定的一套基本规则,使不同的建筑物及各分部之间的尺寸统一协调,使之具有通用性和互换性,以加快设计速度,提高施工效率、降低造价。(2)、基本模数是模数协调中选用的基本尺寸单位,用M表示,1M=100mm。(3)、扩大模数是导出模数的一种,其数值为基本模数的倍数。扩大模数共六种,分别是3M(300mm)、6M(600mm)、12M (1200mm)、15M(1500mm)、30M(3000mm)、60M (6000mm)。建筑中较大的尺寸,如开间、进深、跨度、柱距等,应为某一扩大模数的倍数。(4)、分模数是导出模数的另一种,其数值为基本模数的分倍数。分模数共三种,分别是1/10M(10mm)、1/5M(20mm)、1/2M (50mm)。建筑中较小的尺寸,如缝隙、墙厚、构造节点等,应为某一分模数的倍数。 9、什么是标志尺寸、构造尺寸、实际尺寸? 答:(1)、标志尺寸是用以标注建筑物定位轴线之间(开间、进深)的距离大小,以及建筑制品、建筑构配件、有关设备位置的界限之间的尺寸。标志尺寸应符合模数制的规定。

常用试验方法标准名称

常用标准名称一览表 序号检测标准编号(含年号) 1 GB/T2910.1-2009《纺织品定量化学分析第1部分:试验通则》 2 GB/T2910.2-2009《纺织品定量化学分析第2部分:三组分纤维混合物》 3 GB/T2910.3-2009《纺织品定量化学分析第3部分:醋酯纤维与某些其他纤 维的混合物(丙酮法)》 4 GB/T 2910.4-2009《纺织品定量化学分析第4部分:某些蛋白质纤维与某些 其他纤维的混合物(次氯酸盐法)》 5 GB/T 2910.5-2009《纺织品定量化学分析第5部分:粘胶纤维、铜氨纤维或莫代尔纤维与棉的的混合物(锌酸钠法)》 6 GB/T 2910.6-2009《纺织品定量化学分析第6部分:粘胶纤维、某些铜氨纤维、莫代尔纤维或莱赛尔纤维与棉的混合物(甲酸-氯化锌法)》 7 GB/T 2910.7-2009《纺织品定量化学分析第7部分:聚酰胺纤维与某些其 他纤维混合物(甲酸法)》 8 GB/T 2910.8-2009《纺织品定量化学分析第8部分:醋酯纤维与三醋酯纤维 混合物(丙酮法)》 9 GB/T 2910.9-2009《纺织品定量化学分析第9部分:醋酯纤维于三醋酯纤维 混合物(苯甲醇法)》 10 GB/T 2910.10-2009《纺织品定量化学分析第10部分:三醋酯纤维或聚乳酸纤维与某些其他纤维的混合物(二氯甲烷法)》 11 GB/T 2910.11-2009《纺织品定量化学分析第11部分:纤维素纤维与聚酯纤 维的混合物(硫酸法)》 12 GB/T 2910.12-2009《纺织品定量化学分析第12部分:聚丙烯腈纤、某些改性聚丙烯腈纤维、某些含氯纤维或某些弹性纤维与某些其他纤维的混合物(二甲基甲酰胺法)》 13 GB/T 2910.13-2009《纺织品定量化学分析第13部分:某些含氯纤维与其他纤 维的混合物(二硫化碳_/丙酮法)》 14 GB/T 2910.14-2009《纺织品定量化学分析第14部分:醋酯纤维与某些含氯 纤维的混合物(冰乙酸法)》 15 GB/T 2910.15-2009《纺织品定量化学分析第15部分:黄麻与某些动物纤维 的混合物(含氮量法)》 16 GB/T 2910.16-2009《纺织品定量化学分析第16部分:聚丙烯纤维与某些其 他纤维的混合物(二甲苯法)》 17 GB/T 2910.17-2009《纺织品定量化学分析第17部分:含氯纤维(氯乙烯均聚物)与某些其他纤维的混合物(硫酸法)》

集合与函数概念单元测试题_有答案

高一数学集合与函数测试题 一、 选择题(每题5分,共60分) 1、下列各组对象:○12008年北京奥运会上所有的比赛项目;○2《高中数学》必修1中的所有难题;○3所有质数;○4平面上到点(1,1)的距离等于5的点的全体;○5在数轴上与原点O 非常近的点。其中能构成集合的有( ) A .2组 B .3组 C .4组 D .5组 2、下列集合中与集合{21,}x x k k N +=+∈不相等的是( ) A .{23,}x x k k N =+∈ B .{41,}x x k k N +=±∈ C .{21,}x x k k N =+∈ D .{23,3,}x x k k k Z =-≥∈ 3、设221()1x f x x -=+,则(2)1()2 f f 等于( ) A .1 B .1- C .35 D .35- 4、已知集合2{40}A x x =-=,集合{1}B x ax ==,若B A ?,则实数a 的值是( ) A .0 B .12± C .0或12± D .0或12 5、已知集合{(,)2}A x y x y =+=,{(,)4}B x y x y =-=,则A B =I ( ) A .{3,1}x y ==- B .(3,1)- C .{3,1}- D .{(3,1)}- 6、下列各组函数)()(x g x f 与的图象相同的是( ) (A )2)()(,)(x x g x x f == (B )22)1()(,)(+==x x g x x f (C )0)(,1)(x x g x f == (D )???-==x x x g x x f )(|,|)( )0()0(<≥x x 7、是定义在上的增函数,则不等式的解集

1机械基础基本概念

第一讲 机械基础基本概念 学习目标及考纲要求 1. 了解机械、机器、机构、构件、零件的概念。?2. 理解机器与机构、构件与零件的区别。 3. 掌握运动副的概念,熟悉运动副的类型,了解其使用特点,同时能举出应用实例。 知识梳理 一、机器和机构 1.机器 (1)任何机器都是由许多实物(构件)组合而成的。 (2)各运动实体之间具有确定的相对运动。 (3)能代替或减轻人类的劳动,完成有用的机械功或实现能量的转换。 发动机:将非机械能转换成机械能的机器。 电动机:电能→机械能、内燃机:热能→机械能 空气压缩机:气压能→机械能 ? 工作机:用来改变被加工物料的位置、形状、性能、和状 态的机器。 如机床、纺织机、轧钢机、输送机、汽车、飞机等。 2.机构 (1)任何机器都是由许多实物(构件)组合而成的。 (2)各运动实体之间具有确定的相对运动。 相同点:从结构与运动角度来看,机器与机构是相同的。 不同点: 区别主要在于功用不同,机器的主要功用是利用机械能做功或实现能量转 换, 机构的主要功用在于传递或改变运动的形式。 3. 机器的组成 动力部分:机器动力的来源。如电动机、内燃机和空气压缩机等。 传动部分:将动力部分的运动和动力传递给工作部分的中间环节。如齿轮传 动。 工作部分:直接完成机器工作任务的部分,通常处于整个传动装置的终端,其 结 构形式取决于机器的用途。如金属切削机床的主轴、拖板、工作台 等。

自动控制部分:智能部分(与近代机器的区别) 二、构件和零件 1.构件 ⑴定义:构件是机构的运动单元体,也就是相互之间能作相对运动的物体。 固定构件:又称机架,一般用来支承运动构件,通常是机器的基体 或机座,例如各类机床的床身。 主动件:带动其他可动构件运动的构件。 运动构件 从动件:机构中除了主动件以外随着主动件运动而运 动的构件。 2.零件 定义:零件是构件的组成部分,是机器中的制造单元。 3.构件与零件联系与区别 联系:构件可以是一个零件,也可以是几个零件组成。 区别:构件是运动的单元体,零件是加工制造的单元体。 三、运动副 1.运动副概念 定义:两构件直接接触,又能产生一定相对运动的连接称为运动副。 2.运动副类型 转动副:两构件只能绕某一轴线作相对转动的运动副。 低副移动副两构件只能作相对直线移动的运动副。 (面接触) 按接触形螺旋副两构件只能沿轴线作相对螺旋运动的运动副。 式的不同 高副 (点、线接触) 3.低副和高副的特点 低副:面接触,容易制造和维修,承受载荷时单位面积压力较低,不能传递较复杂的运动,效率低、摩擦大。

纺织纤维鉴别及成分分析实验报告

纺织纤维和面料的鉴别及其成分含量 一、实验目的 1.学会以手感目测法、燃烧法、溶解法及显微镜观察法鉴别各种纤维; 2.通过鉴别进一步理解不同纤维之间的特征、性能的差异。 二、实验原理 纤维鉴别就是利用各种纤维的外观形态和内在性质的差异,采用物理、化学等方法将其区分开来,一般采用如下三个步序。 1.手感目测法 感官法即通过人的感觉器官,眼、耳、鼻、手等,根据纤维、织物的不同外观和特点,对其成分进行判断。 原理:依靠人眼看(纤维或织物的颜色、质地、光泽等)、手摸(纤维或织物质感、厚度等)、耳听(织物摩擦声等)来鉴别服装材料纤维种类的一种方法。 2.显微镜法 天然纤维中棉、毛、麻、丝,由于动物物种的差异及形成纤维的过程不同,致使纤维形态各异。化学纤维由于纺丝方法、成形条件不同,横截面形状也有所不同。借助显微镜观察纤维纵向外形、截面形状或配合染色等方法,可以进行大致的区分,对形态特征典型的试样即可进行准确的判断。当然利用显微镜法进行观察首先能够判别样品是否为单一纤维构成,进而考虑分开鉴别。 3.燃烧法 不同纤维的化学组成不同,可以根据各种纤维燃烧现象进行鉴别。譬如,棉花与黏胶、麻类等纤维素纤维的主要成分均为纤维素,因此在与火焰接触时迅速燃烧,离开火焰后会继续燃烧,且伴有烧纸(主要成分亦为纤维素)气味,燃烧后留下少量灰烬;羊毛之类的动物纤维接触火焰时也能燃烧,燃烧时散发出类似烧头发的强烈臭味,这是因为它们的组成主要是角质蛋白,燃烧完毕留下黑色松脆的灰烬;上述方法能够粗略地区分纤维的大类。合成纤维一般组成差异较大,接近火焰时,也有各种气味,但很难从中确切判断纤维的品种。 4.溶解法 溶解法是利用各种纤维在不同的化学溶剂中的溶解特性来鉴别纤维的。对于混纺纤维可用一种试剂溶去一种组分,从而可以进行定量测定各种纤维的溶解情况。各种纤维在不同的化学溶剂中,其浓度、温度不同时会出现不同的溶解情况,依次可进行未知纤维的鉴别。 三、实验仪器及材料 仪器:普通生物显微镜、镊子、剪刀、载玻片、盖玻片、蒸馏水。 材料:编号1:白色纱线; 编号2:花纹织物。 四、实验步骤 1.手感目测法: 手感:用手揉搓编号1的纱线团和编号2的织物。感受其柔软度、光滑程度(滑或粗糙)。

集合与函数概念单元测试题(含答案)

新课标数学必修1第一章集合与函数概念测试题 一、选择题: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把正确答案的代 号填在题后的括号内(每小题5分,共50分)。 1.用描述法表示一元二次方程的全体,应是 ( ) A .{x |ax 2+bx +c =0,a ,b ,c ∈R } B .{x |ax 2+bx +c =0,a ,b ,c ∈R ,且a ≠0} C .{ax 2+bx +c =0|a ,b ,c ∈R } D .{ax 2+bx +c =0|a ,b ,c ∈R ,且a ≠0} 2.图中阴影部分所表示的集合是( ) A.B ∩[C U (A ∪C)] B.(A ∪B) ∪(B ∪C) C.(A ∪C)∩(C U B) D.[C U (A ∩C)]∪B 3.设集合P={立方后等于自身的数},那么集合P 的真子集个数是 ( ) A .3 B .4 C .7 D .8 4.设P={质数},Q={偶数},则P ∩Q 等于 ( ) A . B .2 C .{2} D .N 5.设函数x y 111+=的定义域为M ,值域为N ,那么 ( ) A .M={x |x ≠0},N={y |y ≠0} B .M={x |x <0且x ≠-1,或x >0},N={y |y <0,或0<y <1,或y >1} C .M={x |x ≠0},N={y |y ∈R } D .M={x |x <-1,或-1<x <0,或x >0=,N={y |y ≠0} 6.已知A 、B 两地相距150千米,某人开汽车以60千米/小时的速度从A 地到达B 地,在B 地停留1小时后再以50千米/小时的速度返回A 地,把汽车离开A 地的距离x 表示为时间t (小时)的函数表达式是 ( ) A .x =60t B .x =60t +50t C .x =???>-≤≤)5.3(,50150)5.20(,60t t t t D .x =?????≤<--≤<≤≤)5.65.3(),5.3(50150)5.35.2(,150) 5.20(,60t t t t t 7.已知g (x )=1-2x,f [g (x )]=)0(122≠-x x x ,则f (21)等于 ( ) A .1 B .3 C .15 D .30 8.函数y=x x ++-1912是( )

《FZ-T01057-2007纺织纤维鉴别试验方法》读书报告(可编辑修改word版)

《FZ/T 01057-2007 纺织纤维鉴别试验方法》读书报告FZ/T 01057-2007《纺织纤维鉴别试验方法》包括九个部分,它们分别是: 1. FZ/T 01057.1-2007 通用说明; 2. FZ/T 01057.2-2007 燃烧法; 3. FZ/T 01057.3-2007 显微镜法; 4. FZ/T 01057.4-2007 溶解法; 5. FZ/T 01057.5-2007 含氯含氮呈色反应法; 6. FZ/T 0105 7.6-2007 熔点法; 7. FZ/T 01057.7-2007 密度梯度法; 8. FZ/T 01057.8-2007 红外光谱法; 9. FZ/T 01057.9-2007 双折射率法。 该套标准系统的描述了纺织纤维的各种鉴别方法。仔细阅读这套标准之后,我对纺织纤维成分鉴别有了更清楚的认识。 1.纺织纤维简介 从生产实用角度看,长度达到数十毫米以上,具有一定的强度、一定的可绕曲性和相互纠缠抱合性能及其他服用性能,可以生产纺织制品(如纱线、绳带、机织物、针织物等)的,叫做纺织纤维。 纺织纤维的种类繁多,包括天然纺织纤维及人工合成的化学纤维。可以按

其获得来源、基本组成等区分为几个大类和小类。具体分类如表 1.1。该表中列举了一些常见的纺织纤维。 表1.1 纺织纤维分类表 2.纺织纤维鉴别常用试验方法 根据FZ/T01057《纺织纤维鉴别实验方法》标准,主要通过燃烧、显微镜观察、化学试剂溶解、熔点测定等方法来鉴别出纺织品的成分。 2.1 燃烧鉴别法(FZ/T01057-2): 不同的纤维在燃烧过程中有不同特征,可以通过分辨燃烧时的火焰、烟、灰烬或气味来识别。例如,棉、麻等纤维素纤维燃烧时有烧纸的气味;毛、丝等蛋白质纤维燃烧时有烧头发的臭味;合成纤维涤纶、锦纶、腈纶都是高分子聚合物,靠近火焰时纤维首先收缩熔融,其中聚涤纶燃烧时有甜味,锦纶燃烧时有氨基味,腈纶燃烧时有辛辣味。 2.2 显微镜鉴别法(FZ/T01057-3):

集合与函数概念测试题

修文县华驿私立中学2012-2013学年度第一学期单元测试卷(四) (内容:集合与函数概念 满分:150 时间:120 制卷人:朱文艺) 班级: 学号: 姓名: 得分: 一、选择题:(以下每小题均有A,B,C,D 四个选项,其中只有一个选项正确,请把你的正确答案填入相应的括号中,每小题5分,共60分) 1. 下列命题正确的是 ( ) A .很小的实数可以构成集合 B .集合{} 1|2-=x y y 与集合(){} 1|,2-=x y y x 是同一个集合 C .自然数集N 中最小的数是1 D .空集是任何集合的子集 2. 已知{}32|≤≤-=x x M ,{}41|>-<=x x x N 或, 则N M 等于 ( ) A. {}43|>≤=x x x N 或 B. {}31|≤<-=x x M C. {}43|<≤=x x M D.{}12|-<≤-=x x M 3. 函数2() = f x ( ) A. 1 [,1]3- B. 1(,1)3- C. 11(,)33- D. 1(,)3 -∞- 4. 下列给出函数()f x 与()g x 的各组中,是同一个关于x 的函数的是 ( ) A .2 ()1,()1x f x x g x x =-=- B .()21,()21f x x g x x =-=+ C .2(),()f x x g x == D .0()1,()f x g x x == 5. 方程组? ??-=-=+122 y x y x 的解集是 ( ) A .{}1,1==y x B .{}1 C.{})1,1(|),(y x D . {})1,1( 6.设{} 是锐角x x A |=,)1,0(=B ,从A 到B 的映射是“求正切”,与A 中元素0 60相对应的B 中元素是 ( ) A .3 B . 33 C .21 D .2 2

计划检修分类及定义

计划检修分类及定义 (1)定修—凡必须在主要生产作业线停产条件下进行的或对主作业线生产有重大影响的计划检修。(2)年修—连续几天进行的定修; (3)日修—不需要在主作业线停产条件下进行的检修。 定(年)修业务分工 部门业务内容 设备管理(1)制订定(年)修计划;(2)确定检修日期、时间;(3)平衡检修力量。 设备管理(1)落实检修力量;(2)现场施工协调。 地区设备部门(1)编制施工日程计划;(2)确定施工项目数;(3)现场施工组织。 施工部门(1)负责项目施工及管理;(20保证施工进度和施工质量。 定修模型定义 公司各主作业线设备的定修周期、定修时间、工序组合、施工日,负荷(人数)的综合平衡表称为定修模型。定修模型由设备部负责设定。 定修计划分类 (1)长期定修计划—一般期限为二年,地区设备管理部门在编制年度生产计划期间,预先设定第二年或后几年的定修日程、时间及主要工程项目。 (2)年度定修计划—设备部设管室根据各单位的长期定修计划,经综合平衡修改后制订公司的年度定修计划经公司主管副经理批准后随公司年度计划下达。 (3)季度定修计划—由设管室提前45天编制,经生产部确认,设备部主管副部长审定后报公司随季度生产计划下达。 (4)月度生产计划—设管处提前30天编制,经地区主任讨论,设备主管部长批准后下达。 定(年)修实绩的报告 (1)定修延时作为主作业线故障停机论处,超过2小时的要召开定修延时专题会,总结报设管室。(2)定修(年修)结束后的第二天应将定(年)修时间、项目和完成情况,以电话报告形式报设备管理室。 (3)定(年)修时间、项目及人数情况分析在次月三日前报设备管理室。 检修工程管理的定义 是指检修工程的立项、计划、工程委托、受理(包括检修前的工程准备),直至计划的实施,验收和实绩分析等全过程业务活动,是公司生产设备、设施的日、定、年修,事故抢修及措施工程管理的总称。 检修工程的分类 (1)定期检修工程:定期更换油脂;定期解体检查;定期调整试验;定期修理。 (2)不定期检修工程;事故抢修;恢复修理;改善修理;大修理;离线修理。 (3)部门委托工程:测绘解体;生产委托工程;措施工程;其他。 检修工程计划的项目来自哪几个方面(检修立项) (1)周期管理项目;(2)劣化倾向管理项目;(3)点检结果项目;(4)改善改造项目;(5)上次检修遗留项目。

纺织品检测标准

服装理化性能的检验方法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服装及服饰产品理化性能检验的取样方法、测试设备、测试方法等。 本标准适用于服装及服饰产品的理化性能技术指标的检验。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 18401 国家纺织产品基本安全技术规范 GB/T 2910 纺织品二组分纤维混纺产品定量化学分析方法 GB/T 2911 纺织品三组分纤维混纺产品定量化学分析方法 GB/T 2912.1 纺织品甲醛的测定第1部分:游离水解的甲醛(水萃取法) GB/T 3917.1 纺织品织物撕破性能第1部分:撕破强力的测定冲击摆锤法 GB/T 3917.2 纺织品织物撕破性能第2部分:舌形试样撕破强力的测定 GB/T 3917.3 纺织品织物撕破性能第3部分:梯形试样撕破强力的测定 GB/T 3920 纺织品色牢度试验耐摩擦色牢度 GB/T 3921.1 纺织品色牢度试验耐洗色牢度 GB/T 3921.3 纺织品色牢度试验耐洗色牢度 GB/T 3922 纺织品色牢度试验耐汗渍色牢度 GB/T 5453 纺织品织物透气性的测定 GB/T 5455 纺织品燃烧性能试验垂直法 GB/T 5711 纺织品色牢度试验耐干洗色牢度 GB/T 5713 纺织品色牢度试验耐水洗色牢度 GB/T 6152 纺织品色牢度试验耐热压色牢度 GB/T 7573 纺织品水萃取液pH值的测定 GB/T 8427 纺织品耐光色牢度试验方法:氙弧 GB/T 8629 纺织品试验用家庭洗涤和干燥程序 GB/T 11048 纺织品保温性能试验方法 GB/T 12704 织物透湿量测定方法透湿杯法 GB/T 14644 纺织品燃烧性能45°方向燃烧速率测定 GB/T 17592.1 纺织品禁用偶氮染料检测方法第1部分:气相色谱/质谱法 GB/T 17593 纺织品重金属离子检测方法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 GB/T 18886 纺织品色牢度试验耐唾液色牢度 FZ/T 01026 纺织品四组分纤维混纺产品定量化学分析方法 FZ/T 01057 纺织纤维鉴别试验方法 3 色牢度的测试 3.1 取样 在成品未覆粘合衬部位(包含所有色泽和花型)截取尺寸为40mm×100mm的试样若干,

第一章 集合与函数概念测试题

集合与函数概念测试题 一、选择题(每小题5分,满分60分) 1.已知(){},3A x y x y =+=,(){},1B x y x y =-=,则A B = ( ). A .{}2,1 B .(){}2,1 C .{}2,1x y == D .()2,1 2.如图,U 是全集,,,M P S 是U 的三个子集,则阴影部分所表示的集合是 ( ). A .()M P S B .()M P S C .()()U M P C S D .()()U M P C S 3.下列各组函数表示同一函数的是( ). (A) 2 (),()f x g x = = (B) 0 ()1,()f x g x x == (C) 2 1()1,()1 x f x x g x x -=+=- (D )2 (),()f x g x = = 4.函数{}()1,1,1,2f x x x =+∈-的值域是( ). (A) 0,2,3 (B) 30≤≤y (C) }3,2,0{ (D )]3,0[ 5.已知函数2 2 1()12,[()](0)x g x x f g x x x -=-= ≠,则(0)f 等于( ) . (A) 3- (B) 32 - (C) 32 (D ) 3 6.函数2 ()2(1)2f x x a x =+-+在区间(,4]-∞上递减,则实数a 的取值范围是( ). A .3a ≥- (B) 3a ≤- (C) 5a ≤ (D )3a ≥ 7.函数()f x 是定义在R 上的奇函数,当0>x 时,1)(+-=x x f ,则当0

纺织品检测标准

纺织品检测标准 GB18401国家纺织产品基本安全技术规范 GB/T2910纺织品二组分纤维混纺产品定量化学分析方法 GB/T2911纺织品三组分纤维混纺产品定量化学分析方法 GB/T2912.1纺织品甲醛的测定第1部分:游离水解的甲醛(水萃取法)GB/T3917.1纺织品织物撕破性能第1部分:撕破强力的测定冲击摆锤法 GB/T3917.2纺织品织物撕破性能第2部分:舌形试样撕破强力的测定GB/T3917.3纺织品织物撕破性能第3部分:梯形试样撕破强力的测定GB/T3920纺织品色牢度试验耐摩擦色牢度 GB/T3921.1纺织品色牢度试验耐洗色牢度 GB/T3921.3纺织品色牢度试验耐洗色牢度 GB/T3922纺织品色牢度试验耐汗渍色牢度 GB/T5453纺织品织物透气性的测定 GB/T5455纺织品燃烧性能试验垂直法 GB/T5711纺织品色牢度试验耐干洗色牢度 GB/T5713纺织品色牢度试验耐水洗色牢度 GB/T6152纺织品色牢度试验耐热压色牢度 GB/T7573纺织品水萃取液pH值的测定 GB/T8427纺织品耐光色牢度试验方法:氙弧 GB/T8629纺织品试验用家庭洗涤和干燥程序 GB/T11048纺织品保温性能试验方法 GB/T12704织物透湿量测定方法透湿杯法 GB/T14644纺织品燃烧性能45°方向燃烧速率测定 GB/T17592.1纺织品禁用偶氮染料检测方法第1部分:气相色谱/质谱法GB/T17593纺织品重金属离子检测方法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 GB/T18886纺织品色牢度试验耐唾液色牢度 FZ/T01026纺织品四组分纤维混纺产品定量化学分析方法 FZ/T01057纺织纤维鉴别试验方法

计划的概念与种类

计划的概念与种类 一计划的概念 计划是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或个人在一定时期内,为了完成某项任务,事先制订的明确具体的行动安排,包括对数量和质量的要求,对时间的限定,对完成任务所采取的措施等. 二计划的特点 ⒈预测性.计划是未来一定时期内需要完成的工作,生产或学习的安排,对未来的工作,生产或学习有较强的指导和推动作用.因此,计划应预先估计可能出现的情况,并预先制订措施,作好安排,才能取得工作的主动权. ⒉可行性.计划在很大程度上是人们工作,生产或学习的行动指南.制定的目标,措施应具可行性,否则计划就成了一纸空文. ⒊明确性.计划的目标,措施,指标必须明确具体,才能保证工作,生产或学习的有序性,主动性. 三计划的作用 ⒈计划是做好工作的基础,完成任务的保证.在进行一项工作之前要作出具体详细的安排,使全体参与人员明确自己该做些什么.在工作进程中,各司其职,各尽其责,使人力,物力,财力得到最大限度的利用,保证任务的完成. ⒉计划具有指导作用.计划中的目标,任务,要求和措施是对全体参与人员集中意志,统一行动的根本要求.在总的目标下,分解任务;在总的措施下,明确任务.一个科学的计划是全体参与人员在工作,生产或学习中配合和协调的指南. ⒊计划具有调节控制作用.计划不但要 考虑计划范畴以内方方面面的问题,而且还须考虑计划范畴以外相关联的

问题.这就要求计划的制订者及执行者必须根据复杂的实际情况,对计划的实施过程进行必要的调控,使计划具有较强的适应性. 二,计划的种类 计划是一个统称,常见的设想,规划,打算,安排,意见,要点,方案等都属于计划.只是由于内容等方面的不同,所使用的名称也不同.大体上说,它们的差别如下表. 名称时间内容范围 设想长远或近期对未来工作作粗线条的,非正式的安排本单位, 本部门 规划比较长期涉及面广,目标较大,内容较概略的安排本单位, 本部门 打算近期内提出任务,但其中的指标,措施较粗略本单位, 本部门 安排短期内任务明确,内容较单一,措施较具体本单位, 本部门 意见一个阶段内布置任务,交代政策,提出要求,制定措施上级对下级 要点一定时期内布置主要任务,交代政策,提出原则性要求上级对下级 本单位, 本部门

地基基础基本概念及地勘的作用

第二部分地基基础基本概念及地勘的作用一、地基、基础及地勘的概念 铁塔通过基础最终落于地基上,靠地基来支撑。故地基的稳固与否直接影响铁塔的稳固性和长久性。 基础落在地基上示意图 地基受力围示意图

岁月在不同的土层中更迭 一般地下的土是经过多年一层一层沉积、压缩后逐渐形成,其成分、承载力、压缩性质等都会产生差异。下面是实际的土层实例。 较常见的山地土层示意 地质勘探的目的,就是查明地下各层土的情况,提

供地基承载力、压缩性、地下水位等情况及相应的滑坡、溶洞等等地质隐患,设计单位根据地勘报告的情况,把基础落在适宜的土层上,并根据地勘数据选择合适的基础形式、确定基础大小、埋深,并避免地质隐患。 二、基础所处地基应满足的两个主要要求 1、承载力满足要求:传至基础底面的力总体应小于 该层地基的承载能力,即: N≤Fa×A N--传至基础底面上的总压力 A--基础底面积 Fa--地基承载力(每平方米地基承受荷载的能力,如150KN/M2表示每平方米能承受150KN重量,即15吨重量) 本次勘察技术规要求:3.10、查明建筑围岩土层的类型、深度、分布、工程特性、分析和评价地基的稳定性、均匀性和承载力。

2、地基变形满足要求:土在受相应力情况下压缩变 形等满足要求,否则会产生沉降和不均匀沉降。 3.11、对需进行沉降计算的建筑物,提供地基变 形计算参数,预测建筑物的变形特征。 三、常见的地基土及其适宜性 回填土:较松散、承载力不高、压缩性大,不适宜作天然地基 根植土:夹植物根系、结构松散、不稳定,不适宜作天然地基

淤泥及淤泥质土:含水量高、变形大、承载力低,不适宜作天然地基 密实砂土:达到一定密实程度的是较好天然地基。 粘土:较好的天然地基

面料的鉴别

面料的鉴别 所谓服装材料原料种类的鉴别,是指运用各种物理、化学方法,借助已掌握的各类纤维的特性、面料的性能,所进行的原料成分分析和判断。服装材料原料成分的鉴别方法有很多,常见的有:感观鉴别法、燃烧鉴别法、显微镜观察法、溶剂溶解法、药品染色法、密度测定法、光谱分析法等。其中以感观法和燃烧法最为简单和常用。 一、感官鉴别法 感官法也称手感目测法,即通过人的眼睛看(颜色、质地、光泽等)、手摸(质地、厚薄等)、抓捏(弹性、硬挺度等)、耳听(撕裂声、丝鸣等)等来鉴别组成织物的纤维种类的一种直观方法。这种方法可简单概括为四个字:“看、摸、捏、听”。其优点是方法简单、无需仪器,缺点则是主观随意性强,受物理、心理、生理等很多因素的制约,鉴别正确率有一定的局限性。 1.棉织物的鉴别主要包括纯棉、涤/棉、粘/棉、丙/棉、维/棉等品种。 ⑴纯棉织物布面具有天然棉纤维柔和的光泽,手感柔软有温暖感,弹性较差,容易产生折皱;用手捏紧布料后松开,可见明显折痕;从布边抽出几根纱解捻后观察,纱中纤维细而短。 ⑵涤/棉织物光泽明亮,色泽淡雅,布面平整洁净,手摸布面有滑、挺、爽的感觉,手捏布面有一定的弹性,放松后折痕不明显且恢复较快。 ⑶粘/棉织物与富纤布一样,布面光泽柔和明亮,色彩鲜艳,手摸布面平整光洁,触感柔软,但捏紧放松后的布面有明显折痕。 ⑷维/棉织物布面光泽不如纯棉布,色泽较暗,手感较粗糙,不柔和,但捏紧布料放松后的折痕情况介于涤/棉和粘/棉织物之间。 ⑸丙/棉织物外观具涤/棉布的风格,挺括、弹性好,但手摸感觉稍粗糙。 2.麻织物的鉴别主要品种有纯麻、涤麻、棉麻、毛麻等。 ⑴纯麻织物具有天然麻纤维的纯朴、自然柔和之光泽,手感较棉粗硬,但有挺、爽之感。其纱线或纤维强力较大,湿强力更高。 ⑵涤麻织物布面纹路清晰,光泽较亮,手感较柔软,手捏布面放松后不易产生折痕。 ⑶棉麻织物外观风格介于纯麻与纯棉织物之间,有不硬不软之手感。

计划的概念与种类1300字

计划的概念与种类1300字 一计划的概念 计划是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或个人在一定时期内,为了完成 某项任务,事先制订的明确具体的行动安排,包括对数量和质量的 要求,对时间的限定,对完成任务所采取的措施等. 二计划的特点 ⒈预测性.计划是未来一定时期内需要完成的工作,生产或学 习的安排,对未来的工作,生产或学习有较强的指导和推动作用.因此,计划应预先估计可能出现的情况,并预先制订措施,作好安排, 才能取得工作的主动权. ⒉可行性.计划在很大程度上是人们工作,生产或学习的行动 指南.制定的目标,措施应具可行性,否则计划就成了一纸空文. ⒊明确性.计划的目标,措施,指标必须明确具体,才能保证工作,生产或学习的有序性,主动性. 三计划的作用 ⒈计划是做好工作的基础,完成任务的保证.在进行一项工作 之前要作出具体详细的安排,使全体参与人员明确自己该做些什么.在工作进程中,各司其职,各尽其责,使人力,物力,财力得到最大限度的利用,保证任务的完成. ⒉计划具有指导作用.计划中的目标,任务,要求和措施是对全体参与人员集中意志,统一行动的根本要求.在总的目标下,分解任

务;在总的措施下,明确任务.一个科学的计划是全体参与人员在工作,生产或学习中配合和协调的指南. ⒊计划具有调节控制作用.计划不但要 考虑计划范畴以内方方面面的问题,而且还须考虑计划范畴以外相关联的问题.这就要求计划的制订者及执行者必须根据复杂的实际情况,对计划的实施过程进行必要的调控,使计划具有较强的适应性. 二,计划的种类 计划是一个统称,常见的设想,规划,打算,安排,意见,要点,方案等都属于计划.只是由于内容等方面的不同,所使用的名称也不同.大体上说,它们的差别如下表. 名称 时间 内容 范围 设想 长远或近期 对未来工作作粗线条的,非正式的安排 本单位, 本部门 规划 比较长期

计划的概念与种类.doc

计划的概念与种类 范文大全文秘知识写作指导〔计划的概念与种类〕 一计划的概念 计划是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或个人在一定时期内,为了完成某项任务,事先制订的明确具体的行动安排,包括对数量和质量的要求,对时间的限定,对完成任务所采取的措施等 二计划的特点 ⒈预测性计划是未来一定时期内需要完成的工作,生产或学习的安排,对未来的工作,生产或学习有较强的指导和推动作用因此,计划应预先估计可能出现的情况,并预先制订措施,作好安排,才能取得工作的主动权 ⒉可行性计划在很大程度上是人们工作,生产或学习的行动指南制定的目标,措施应具可行性,否则计划就成了一纸空文 ⒊明确性计划的目标,措施,指标必须明确具体,才能保证工作,生产或学习的有序性,主动性 三计划的作用 ⒈计划是做好工作的基础,完成任务的保证在进行一项工作之前要作出具体详细的安排,使全体参与人员明确自己该做些什么在工作进程中,各司其职,各尽其责,使人力,物力,财力得到最大限度的利用,保证任务的完成 ⒉计划具有指导作用计划中的目标,任务,要求和措施是对全体参与人员集中意志,统一行动的根本要求在总的目标下,分解任

务在总的措施下,明确任务一个科学的计划是全体参与人员在工作,生产或学习中配合和协调的指南 ⒊计划具有调节控制作用计划不但要 考虑计划范畴以内方方面面的问题,而且还须考虑计划范畴以外相关联的问题这就要求计划的制订者及执行者必须根据复杂的实际情况,对计划的实施过程进行必要的调控,使计划具有较强的适应性 二,计划的种类 计划是一个统称,常见的设想,规划,打算,安排,意见,要点,方案等都属于计划只是由于内容等方面的不同,所使用的名称也不同大体上说,它们的差别如下表 名称时间内容范围 设想长远或近期对未来工作作粗线条的,非正式的安排本单位, 本部门 规划比较长期涉及面广,目标较大,内容较概略的安排本单位, 本部门 打算近期内提出任务,但其中的指标,措施较粗略本单位, 本部门 安排短期内任务明确,内容较单一,措施较具体本单位, 本部门 意见一个阶段内布置任务,交代政策,提出要求,制定措施上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