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为干扰对马尾松林节肢动物多样性及其林分健康的影响
关于马尾松林“择伐”经营的探讨

关于马尾松林“择伐”经营的探讨马尾松林是一种重要的经济林种,被广泛用作建筑材料、家具制作和造纸原料等。
由于其生长速度较快,天然马尾松林可以在较短的时间内得到较高的产量。
在管理和经营马尾松林时,择伐是一种重要的操作技术。
择伐是指在林木生长过程中,有针对性地选择某些林木进行砍伐,以达到促进剩余林木的生长和优化林分结构的目的。
在马尾松林的择伐经营中,首先需要确定择伐的时期和强度。
一般来说,择伐的时间应该在马尾松林长势较好的前期,也就是在林木生长快速阶段进行。
择伐的强度需要根据林分的龄级、密度、生长速度等因素来决定,一般来说,年龄较大或者生长较慢的林木应该优先进行择伐。
马尾松林的择伐操作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择伐应该选择那些质量较差或者生长受到抑制的林木进行。
这样可以通过砍伐这些林木来减少林分内的竞争,促进剩余林木的生长。
择伐的数量应该控制在合理范围内。
过度择伐会导致马尾松林的生长过程受到影响,增加生长周期,降低林木的质量和产量。
择伐应该注意保护采伐现场周围的环境和其他生物资源。
合理规划择伐道路和运输通道,减少对环境的破坏。
择伐经营可以带来多重好处。
通过择伐可以有效地控制和调节马尾松林的密度和结构。
择伐可以减少林木间的竞争,促进生长速度和质量的提高。
择伐还可以通过选择优质林木进行砍伐来提高林分的整体质量。
择伐经营可以增加林木的可持续利用性。
通过砍伐一些已经达到可用尺寸的林木,可以提高马尾松林的产量和利用率。
择伐经营还可以促进林地的更新和再生。
通过砍伐老化或者质量较差的林木,可以为新林木的生长提供更多的空间和养分。
马尾松林的择伐经营也存在一些挑战和问题。
确定择伐时机和强度需要考虑多个因素的综合影响。
由于天然马尾松林的生长情况受到气候、土壤和人为干扰等因素的影响,很难准确预测林木的生长和发展趋势。
择伐过程中需要考虑到人为活动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如果择伐不当,可能会导致水土流失、生物多样性丧失等环境问题。
所以,在择伐经营中需要严格遵守相关的规定和标准,确保择伐活动对环境影响的最小化。
生物多样性保护与人类干扰

生物多样性保护与人类干扰生物多样性是指地球上各种生物种类、数量、结构及功能的多样性。
生物多样性是地球的宝贵财富和生命的基石,不仅关系到生物间的相互作用,而且也直接关系到人类的生存和发展。
然而,由于人类的干扰,地球上的生物多样性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威胁。
因此,生物多样性保护已成为全球范围内的一项重要任务。
一、人类对生物多样性的干扰人类对自然环境的干扰,是造成生物多样性威胁的一个主要因素。
人类的城市化、工业化和农业化等行为,加速了土地的破坏和生态系统的破碎化,导致许多物种的栖息地和繁殖地变得不可用或不适宜。
这种强烈的人类干扰,已经对全球的生物多样性造成了严重威胁。
首先,人类活动对森林、草原、湖泊、沿海等自然生态系统的破坏,直接导致了物种的生境失去和栖息地的减少。
一些植物和动物群体的数量大大减少或者甚至灭绝。
例如,在中国,广袤的土地和潮湿的气候使其成为许多稀有鸟类的栖息地。
但是,人们在开垦农田和生活区域的同时,破坏了这些鸟类的栖息地,这些珍稀鸟类因此遭到了威胁。
其次,人类干扰还导致一些物种和生态系统直接的竞争和冲突。
人口的不断增长和要求更多的食物,使得人类使用更多的化学肥料、杀虫剂等农药,导致了污染和农作物和其他植物的死亡,这样就使一些生物种群的生存出现很大问题。
相反的,在一些地区,野生动物的数量又过多,带来了更大的竞争和压力,威胁到野生动植物的生存。
另外,在人类活动中,关键基础设施的发展,例如道路、水坝、电站等建设,会对原来的生态系统产生很大的影响,造成各种生物多样性威胁,例如河流、湖泊、森林、山区等自然环境受到严重破坏。
因此,人类活动对生物多样性的威胁已日益加深,保护生物多样性亟待加强。
二、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方法针对人类活动造成的生物多样性威胁,保护生物多样性已经成为当今世界各国共同面临的重要任务。
为此,我们一方面要重视环境保护和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教育和宣传工作,在全社会普及生物多样性保护的重要性,激发公众对生物多样性的保护意识,加强公众和环保组织的合作。
人类活动对生物多样性的影响

人类活动对生物多样性的影响生物多样性(Biodiversity)是指地球上存在的各种生物种类的数量和多样性。
它是地球生命系统的基础,维持着生态平衡和生态系统的稳定。
然而,人类活动对生物多样性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导致了生物种类的减少以及生态系统的破坏。
以下将对人类活动对生物多样性的影响进行探讨。
首先,人类活动导致了生物物种的灭绝。
过度的捕猎、森林砍伐、土地开垦和污染物的排放等活动,破坏了许多动植物的栖息地和食物链,导致它们无法生存和繁衍。
根据国际自然保护联盟的数据,全球每年有数百个物种灭绝,灭绝速度比自然灭绝速度高出1000倍以上。
许多动物,如熊猫、老虎和北极熊,正面临着濒危和灭绝的威胁。
其次,人类活动导致了生物种类的减少。
不断扩大的农业需要大量的耕地和化肥农药的使用,这导致了生态系统的破坏和农田的生物多样性的减少。
大片的森林被砍伐用于农地和人类居住,这使得林地动植物的数量大大减少。
另外,过度的捕捞活动导致了许多鱼类和海洋生物的减少,甚至有些海洋生物面临着消失的危险。
第三,人类活动带来了生态系统的破坏。
过度的工业化和城市化导致了大量的废物排放和环境污染,危害了许多生物的生存环境。
空气、水和土壤的污染使得许多动植物无法在污染环境中生存和繁衍。
此外,过度的开发和基础设施建设破坏了自然栖息地,导致了生物多样性的减少。
最后,气候变化也对生物多样性产生了重大的影响。
人类活动产生了大量的温室气体排放,导致全球气温上升和气候的不稳定。
这对许多动植物造成了威胁,许多栖息地受到了破坏。
温度升高和降水模式的变化使得许多物种无法适应新的环境条件,从而减少了物种的数量和多样性。
为了保护生物多样性,减轻人类活动对生态系统的破坏,我们应该采取积极的措施。
首先,国际社会应加强环境保护意识,加强法律法规的制定和执行,以限制砍伐森林、过度捕捞等破坏生态系统的行为。
其次,应加大对于自然保护区的建设和保护力度,以划定特定区域,保护野生动植物的栖息地和种群,促进生物种类的繁衍。
人类活动对生物多样性的影响

影响生物多样性的因素
享学课堂
自然因素 雪灾、洪涝、火山……
人为因素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类的不合理活动直接或间 接产生的影响
人类活动对物种多样性的影响
对生物资源的过渡利用
濒危物种: 在不久的将来可能会灭绝,而 且致危因素仍然存在的物种; 渐危物种: 在不久的将来可能成为濒危物种的。 一个物种的灭绝可能同时引 起20—30个物种的灭绝
人类对生物资源的过度利用是物种多样性减 少的重要原因之一。如森林的过度砍伐、渔业过度 捕捞等。在生产发展、生活改善的同时物种多样性 急剧减少。
人类活动对生态系统多样性的影响
栖息地破坏
环境污染
不合理利用生物资源
过度放牧、开垦荒地、 偷猎走私、大规模城 市化建设、水利工程 建设、外来物种引入 等
人类活动对遗传多样性的影响
栖息地岛屿化
人工选择品种 遗传多样性丧失
……
例:大熊猫、美国大豆……
人类活动对生物多样性的威胁

人类活动对生物多样性的威胁生物多样性是指地球上各个生态系统中不同物种的多样性,包括遗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
然而,由于人类活动的不断发展和扩张,生物多样性正面临着严重的威胁。
本文将从不同角度探讨人类活动对生物多样性的威胁,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
首先,人类的城市化和工业化过程导致了大量自然生态系统的破坏和片段化。
随着城市的不断扩张,很多原本森林覆盖的地区被大规模砍伐和开垦用于建设。
这不仅导致了大量物种的生境丧失,还破坏了物种之间的迁徙和基因交流通道,使得物种隔离和灭绝的风险增加。
因此,我们亟需采取措施来保护和恢复受到城市化和工业化威胁的生态系统,例如建立自然保护区和采取合理的土地使用规划。
其次,过度捕捞和生态破坏导致了海洋生物多样性的下降。
随着渔业的快速发展和现代捕捞技术的使用,许多鱼类和其他海洋生物的种群数量急剧减少。
同时,过度捕捞也导致了生态系统的破坏,如破坏珊瑚礁和海草床等生物多样性丰富的栖息地。
因此,限制捕捞量、建立海洋保护区和推广可持续渔业管理是保护海洋生物多样性的关键措施。
第三,气候变化对生物多样性构成了巨大的威胁。
全球气温的升高导致了许多生态系统的改变,如极地、珊瑚礁和高山生态系统。
很多物种无法适应快速的气候变化,导致物种灭绝加剧。
因此,我们需要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加强气候变化适应和缓解措施,以减缓气候变化对生物多样性的不利影响。
同时,生物入侵也对生物多样性构成了威胁。
由于全球贸易和人类活动的传播,许多外来物种进入不适应的生态系统,对当地物种造成压迫。
外来物种可以带来新的竞争者、疾病传播和对当地食物链的破坏,导致当地物种逐渐消失。
因此,采取预防措施、加强监管和控制外来物种的传播是保护生物多样性的关键。
然而,面对人类活动对生物多样性的威胁,仅靠政府和科学家是远远不够的。
每个人都需要意识到自己的行为对生物多样性的影响,并积极采取行动来保护生物多样性。
例如,我们可以减少用水、节约能源、选择环保产品和支持可持续发展的农业和渔业。
人类活动对生物多样性的影响有多大

人类活动对生物多样性的影响有多大在地球漫长的历史长河中,生物多样性一直是维持生态平衡和生态系统稳定的关键因素。
然而,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和进步,人类活动对生物多样性产生了深远且广泛的影响。
这些影响犹如一把双刃剑,既为人类带来了巨大的利益,也给地球上的生命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
首先,人类的城市化进程是对生物多样性影响的一个重要方面。
城市的不断扩张意味着大量的自然栖息地被侵占和破坏。
原本的森林、草原、湿地等生态系统被高楼大厦、道路和工厂所取代。
这导致了许多野生动植物失去了它们的家园,物种数量急剧减少。
例如,一些依赖特定生态环境的鸟类和小型哺乳动物,由于栖息地的丧失,无法找到足够的食物和适宜的繁殖场所,种群数量逐渐萎缩。
农业活动也是影响生物多样性的重要因素。
为了满足全球不断增长的人口对粮食的需求,大规模的农业生产成为必然。
然而,过度的开垦土地、单一化种植以及大量使用化肥和农药,对生态系统造成了严重的破坏。
开垦土地会破坏原有的植被和土壤结构,导致水土流失和土壤肥力下降。
单一化种植使得农田生态系统变得脆弱,缺乏物种多样性,容易受到病虫害的侵袭。
而化肥和农药的使用不仅会污染土壤和水源,还会对周边的生物造成毒害,杀死有益的昆虫和微生物,影响生态平衡。
人类的工业活动同样给生物多样性带来了巨大的压力。
工厂排放的废气、废水和废渣含有大量的污染物,对空气、水和土壤造成了严重的污染。
这些污染物会直接影响生物的生存和繁殖,导致物种的死亡和灭绝。
例如,重金属污染会在生物体内积累,影响其生理机能,甚至导致遗传变异。
水污染会破坏水生生物的生存环境,导致鱼类、贝类等水生生物的数量减少和物种灭绝。
除了直接的破坏和污染,人类的过度捕捞和狩猎也对生物多样性造成了极大的威胁。
在海洋中,过度捕捞使得许多鱼类资源濒临枯竭,一些海洋生物如鲸鱼、海豚等也因为误捕而受到伤害。
在陆地上,非法狩猎和采集导致了许多珍稀物种的濒危和灭绝,如大熊猫、东北虎等。
植物生态学扰动人类活动对植物和生态系统的影响

植物生态学扰动人类活动对植物和生态系统的影响植物生态学是研究植物在其自然环境中的分布、数量和相互关系等方面的学科。
而人类活动(特别是工业化和城市化)对自然环境以及生物多样性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植物与生态系统之间的互动关系非常复杂,扰动会对植物本身和生态系统产生多方面的影响。
一、生境破坏人类活动引起的生境破坏是植物生态学中最明显的影响之一。
例如森林面积的减少和砍伐导致了许多植物物种面临退化甚至灭绝的风险。
城市化和工业化过程中对土地的开发和污染也破坏了植物的生境。
这些生境破坏直接威胁到植物物种的存续和生态系统的稳定。
二、物种竞争与侵入人类活动往往导致外来物种的引入和扩散,这些物种可能对当地物种构成威胁。
当外来物种适应当地环境并占据了原有物种的生境,就会引发竞争或者甚至消灭原生物种,破坏了生态系统。
例如,入侵植物对土壤养分的竞争会使当地植物物种的数量和多样性减少,从而影响到整个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
三、生态系统功能改变人类活动改变了植物物种的组成和丰富度,进而导致生态系统功能的改变。
例如,植物的选择性砍伐会使原本密集的森林变得稀疏,导致土壤侵蚀加剧,水源变得更为稀缺。
这些变化会直接影响到整个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进而影响到其他生物的生存条件。
四、全球气候变化人类活动对气候的影响是当今最重要的环境问题之一。
气候变化对植物的生长和分布产生了重大的影响。
气温的升高、降水的变化以及海平面上升等都会直接或间接地影响植物的生态系统。
一些植物物种可能因为环境变化而适应或者迁移,但是对于一些特化的植物物种来说,全球气候变化可能造成它们的生境丧失,进而威胁到它们的生存。
五、生物多样性减少人类活动对植物和生态系统的影响还体现在生物多样性的减少上。
生物多样性是地球上生态系统的重要特征,是生态系统稳定性的保证。
而人类活动导致的生境破坏、物种竞争和侵入以及气候变化等因素,都会导致物种的减少和灭绝,进而降低生物多样性。
总结起来,植物生态学扰动人类活动对植物和生态系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人类活动对生物多样性的影响》分析报告范本

《人类活动对生物多样性的影响》分析报告范本人类活动对生物多样性的影响I. 引言人类活动一直以来对环境产生着深远的影响,其中之一便是对生物多样性的影响。
本报告将分析人类活动对生物多样性的具体影响,并探讨可能的解决方案。
II. 人类活动导致的生境破坏人类通过开垦土地、建设城市和工业化发展等活动,导致了生物多样性受到了严重的生境破坏。
例如,森林被乱砍乱伐来满足木材需求,这导致了许多物种失去了栖息地;湿地被填埋或排水用于农业,导致了湿地生物的减少和退化。
III. 过度捕捞的影响过度捕捞是另一个严重威胁生物多样性的问题。
人类对海洋、河流和湖泊中的渔业资源的过度开采导致了许多物种的减少和灭绝。
此外,使用不可持续的捕捞方法,如底拖网,还会对海洋生态系统造成严重破坏。
IV. 气候变化对物种的影响人类活动导致的气候变化对物种的生存和繁殖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全球变暖导致气候异常,许多物种的分布范围发生了改变。
一些物种面临着因栖息地丧失或食物资源减少而面临灭绝的风险。
V. 物种入侵的威胁人类活动还引入了一些外来物种,这些物种对当地生物多样性产生了威胁。
入侵物种会抢夺当地物种的资源并破坏当地生态系统的平衡。
许多入侵物种具有较强的竞争力,往往会排挤本地物种,导致其数量减少或灭绝。
VI. 可能的解决方案保护和恢复生物多样性是保护地球生态系统健康的关键。
以下是一些可能的解决方案:1. 保护自然栖息地:通过建立自然保护区和采取合适的土地利用政策,确保物种有足够的栖息地。
同时,恢复已经破坏的生境,帮助受损物种重建种群。
2. 可持续的渔业管理:建立可持续的渔业管理机制,限制捕捞量,避免过度捕捞。
采用可持续的捕捞方法,保护海洋生态系统的平衡。
3. 减少碳排放: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控制气候变化对物种的影响。
推广可再生能源和能源高效使用的方法,降低对化石燃料的依赖。
4. 控制入侵物种:加强对外来入侵物种的监控和管理,及早发现并采取措施防止其扩散。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E e t fh m a n e fr n e o h rh o o sd v r i f cso u n i tre e c n t e a t r p d i e st y
13 标. 能 团。
先对 所获 得 的标本 进行 初 步鉴 定并 分 类 至 目、 科 “J重 要 的属 、 鉴定 请相 关 , 种
的专家协助 , 并制成标本 。并根据其食性不 同将所采集到 的标本划分为植食性、 捕食性 、 寄生性和中性功 1 . 多样性及稳定性分析 .2 3 采用物种丰富度 I 物种数量 N SannWi e 多样性指数 ( H =一∑ S 、 、hno . e r n 日 ,
w8 b an . 8 o ti e d
Ke r s 瑚 ywo d :
mas a a;atrp dc mmu i ;frs e l ;dv ri smd n rho o o nt oet h at i est y s h y
马尾松 ( / s a oi a 是我国南方造林的主要树种 , Pn s n n ) um s a 是荒山造林 的先锋树种 。其木材为工业上重 要的生产用材 , 供建筑 、 涂料、 油漆等使用 , 具有较高 的经济价值。随着人为活动的加剧 , 森林生态 系统动 态平衡受到影响, 生态系统内部食物链的稳定性受到破坏 , 林下植被的破坏 , 许多天敌的生境受到影响 , 林 分抗虫性显著降低 , 为森林生态系统健康稳定发展埋下了隐患 , 从而导致一些害虫的间歇性大面积发生、 次期性害虫的为害以及其它有害生物 的入侵。因此马尾松林分健康直接关系到能否发挥其本身巨大的经 济效益 , 保持 马尾松 林分健 康 , 在充 分持续 的发 挥其 生态 、 要 经济 和社会 三大 效益 的 同时 , 又要保 持其 自身 个较好 的 自我调 节 内部 生态 系统平 衡和稳 定 的能力 u 4。 -] ’
lae x oet.U d r eg aa te o e pn h oeteooia ytm de d sa it h o s a d cp e e t e vd mie frss n e u rne fk e igtefrs clgc lss d h t e s t a tbly,tefr tln a eb n f yn i e s i
姚绍刚 , 陈顺立 张思禄 童应华 汤行吴 , , , (. 1 福建农林大学林学院, 福建 福州 300 ;. 50 22 沙县森林病 虫害防治检疫站 , 福建 沙县 350 ) 650
摘要 : 09 5 一 00 l 月 , 20 年 月 2 1 年 1 通过对 不同人为 干扰程度 马尾松林 分节肢动 物多样性 进行调查 和分析 。结果表 明 , 随 着干扰的加剧 , 的物种数量 、 群落 多样性和均匀度降低 , 而优势集 中性增加 ; 性和植食 性功能 团个体数量增 加 明显 捕食 中 性功能 团则显著降低 。重度干扰条 件下 , 标准地存 在主要害虫 间歇性成灾 , 表明在人为 活动干扰下马尾松林分抗 虫能力减 弱, 群落多样性 降低 , 增加了害虫侵入并成灾 的风 险, 直接威胁 到了马尾 松林分 的健 康可持 续发展 的能力。因此应尽量减 少人为活动对森林生态系统 的影响 , 山育林 , 封 营造松 阔混交林 , 在保持森林生态系统 安全稳定的前提下获得森林景观效益。
( . o eeo F r t ,Fj nA cl r n o syU i r t, uhu F j 5 0 2 C ia 1 C l g f o s y ui  ̄ ut eadFr t n esy F zo , u a 3 00 , hn ; l e r a u er v i i n 2 F r t i aeadP s C n o n ur t eS tno hxa , hxa ,Fj 35 0 。 hn ) .oe r Ds s n et ot l dQ a ni t i f ain S ai sy e r a a n ao S n u肌 65 0 C ia i A s at T ru teivagt nadaa s ntedvrt o r r oei ieetne eec o d i eo b t c: ho# h et ao n nt i o ie i f t o d df rn it rneen lo f r n i i ys h sy a h p n r f tn m
P l P , 为第 i P 个物种的多度比例) P l 、 io e u均匀度指数( , = ^ , 为所有物种数 ) .. . ,, S 以及优势集 中性 指数 ( c=∑ ) c, 进行 群 落分析 I 1 。 以上数据分析均采用数据处理软件 D S70 P . 5进行分析 。
第 3期
姚绍刚等 : 为干扰对马尾松林节肢 动物多样 性及其林分健康 的影 响 人
.2 3 . 6
不 同程 度干 扰状况 的马尾松 试 验标 准地 l , 标 准地 面 积 均 约 O6 7h 2块 每 .6 m 。标 准 地具 体 概 况及 干扰 情
况见 表 l 。
表 1 不同人为干扰 程度 马尾 松林试验地概况
e c f c e a it sh atya d s ti al  ̄eo me n ea e t t b i o i e l n u an bed lp m.T eeo ts o db iey p sh ly f t h s h rfr i h u ew d l mmoe o rd c ei a to e l td t e ue t mp c h f h ma ci t so efrs cs s m ,a di i po oe ls ehl ie ai tt f rs t na db i iea dbo d u n a t i nt oeteo yt i v e h e n rp sdt coet i s st cl aea o t i n ul pn n ra ・ ts o h l d Of i ea o d
n he f r s h alh fma s n i t n a d t o e t e t o s o p ne s a ds s
YAO S a —a g ,C h og n HEN S u - ,Z h nl i HAN S— ON Yig h a ,T G i u ,T G n - u ANG Xigh o l n -a
L 1 d cmmu i n mas npn tn s u t a v na e cn e t t n icesd. r ) o oo nt i so ies d ,b ti d a tg o cnr i n rae y a s ao
A e i e e ne agaae ,t rd r ad #at rdt yfn tn lgop w r nr sd hl te o esovos st n r r c grvt h pe砒o n n - eao u c oa ru e ice e ,w i h t r biul h tfe d e y p r i e a e h y
林 冠层 节肢 动物 多样性 调查 : 5点 取样 法 在每 标准 地 内取 5个 样 点 , 在 每个 样 点 内选 取 1 马 按 并 0株
尾松 , 每株树在第 3 轮枝 以上的东 、 、 、 4个方 向各选取 1 西 南 北 个枝条 , 先用 目视法观察并记录飞动昆虫 ,
再用套袋震落法上下震动 l , O次 并震动退 出, 袋装带回室 内, 检查 和记录枝条上节肢动物的种类、 数量 , 进 行分类和计数 , 暂不明确的带回室内分检鉴定 。 下木 层 节肢动 物 多样性 调查 :在每 块标 准地 内以 “ ” z 字型取 样 法扫 网 10网 , 右来 回两次 为一 网 , 0 左 每十网装袋一次 , 贴上标签 , 检查和记录节肢动物的种类、 数量 , 进行分类和计数 暂不 明确 的带 回室内分 检鉴 定 。
p p lt n ,dv ri n v n e so e o uai s i e t a de e n s f h o s y t
np e i n
8a d ' M a 0 9t o e e 02 1 tn sf m y2 0 oN v mb r1 0 0。ters l h w dta ef q e t ne ee c yh mu en srd c dtes e is i o h eut s o e h t u n tr rn eb u nb ig e u e p ce s h e t r i f h
福建林学 院学报
2 1 ,1 3 :6 2 6 0 13 ( ) 22— 6
第 3 卷 第 3期 1
2 1 年 7月 01
Jun l f u a ol eo oe r ora o j lC l g f r y F iI e F a t
人 为 干扰 对 马 尾 松林 节 肢 动 物 多样 性 及其林分健康的影响
d c a e .T ee a e i tr t n lg e fte ma e ti h er . i tr r n e.j c ud h n d d t a h u n i tr r er s e d h r r e mi e t a u so h i p s t e s l / ne  ̄ e c n t p n n ee e t o i du e tte h ma e f - l e h n e
2 结 果 与 分 析
21 不 同人为 干扰程 度节 肢动 物 的物种 组成 .
对 不 同人 为干 扰程 度 的 马尾 松林 样 地 进行 调 查 , 获 得节 肢 动 物标 本 2 3 共 18 5号 , 属 于 1 分 7目 9 8科 17种 , 9 马尾松林 节 肢动 物群 落物 种构 成见 表 2 。不 同人 为 干扰程 度下 节肢 动 物在所 属 的 目的组成 上存 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