肌电图在临床诊断中的应用现状和价值分析

合集下载

神经肌电图在糖尿病早期周围神经病变诊断中的应用观察

神经肌电图在糖尿病早期周围神经病变诊断中的应用观察

神经肌电图在糖尿病早期周围神经病变诊断中的应用观察摘要目的分析神经肌电图在糖尿病早期周围神经病变诊断中的应用。

方法此次研究将2022.01-2022.12我院接受的2型糖尿病患者作为对照组,再将同期我院收治的糖尿病早期周围神经病变患者作为观察组,两组各有患者30例,入院后均接受神经肌电图检查,对比不同的检查结果。

结果神经传导速度,尺神经的感觉神经传导速度(SCV)与运动神经传导速度(MCV)对比均为显著差异(p>0.05),而其他神经传导速度对比差异明显(p<0.05);神经肌电图F波与H反射参数,两组对比差异明显(p<0.05)。

结论对糖尿病早期周围神经病变诊断中采取神经肌电图的价值显著,可推广。

关键词神经肌电图;糖尿病早期周围神经病变;诊断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是糖尿病常见并发症之一,主要因糖尿病患者病情控制不佳,累及神经系统导致,临床多以手足麻木、疼痛等为表现,或伴有肌肉无力、足部溃疡、感染等,不仅增加治疗难度,还会进一步危害患者的健康安全和生活质量。

有研究指出[1],在早期如加强诊疗手段,可以最大限度抑制病情的发展,保障患者的生活和健康,遂临床迫切需要探究科学的诊断技术。

本文以我院糖尿病早期周围神经病变及糖尿病患者为研究对象,探究神经肌电图的应用价值。

1一般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自我院接受神经肌电图检查的患者中抽取此次研究对象,共计60例,其中30例为2型糖尿病患者(对照组),30例为糖尿病早期周围神经病变患者(观察组),研究起止时间:2022.01-2022.12。

对照组:患者女性16例,男性14例,年龄范围:46岁-77岁,平均(57.33±2.23)岁。

观察组:患者女、男各15例,年龄:45-79(57.64±2.02)岁。

上述内容对比(p>0.05),无显著差异。

1.2方法(1)检查前:做好患者的健康教育工作,提升患者的配合度,并保证周边环境的安静程度,将室内温度控制在25℃左右,避免受检者体表温度流失,确保受检者皮温在34-36℃;调整相关参数,即:灵敏度1mV,刺激脉冲波宽0.2mV,刺激强度3-50mV(2)检查中:取神经肌电图设备检查受检者尺神经、正中神经的SCV与MCV,以及腓总神经、胫神经MVC、腓浅神经、腓肠神经SCV。

神经肌电图检查在运动神经元病中的应用现状

神经肌电图检查在运动神经元病中的应用现状

二者并非呈简单线性关 系,而呈指数相关性 ,即肌力每下降一
点 ,波 幅将 近 下 降一 半 【 。刘 小 璇 等 的研 究结 果 亦有 类 似发 现 9


随着 MND患 者肌 无 力 和肌 萎 缩 症 状 的逐 渐 加重 ,C MP A 波
幅 明 显下 降 ,但 由于此 时髓 鞘 保 持 完整 ,运 动 传 导 速 度仍 可正 常 。虽 然 MND 者 的上 、下 运动 神 经 元损 害 程度 可有 所不 同 , 患
根据临床表现很难区分其肌力减弱的机 制,但 即使在合并较严
作用的结果。在疾病早期或缓慢进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者 ,虽已有运动神经元丢
失 ,但 由 于侧 支 芽 生 的 再 支 配作 用 ,可 无 肌 无 力 或 C MP 幅 A 波 下 降 ;但 当运 动神 经 元 丢 失 >5 %以上 时 ,再 支 配 速 度 不 及运 O 动 神 经 元 死 亡 速 度 ,此 时 始 出 现 肌无 力 和 C MP 幅 下 降 [。 A 波 7 】
1 神经 电图
神经 电图包 括 神经 传 导速 度 ( V)、传 导 阻滞 ( B)和 NC C 复 合肌 肉动 作 电位 ( A C MP) 方面 的观 察 。 等 1 神 经传 导 速度 检 查 :神 经传 导 速度 检查 对 MND的一个 重要 . 1 价 值 是 除外 其 他 类似 于MND的周 围 神经 疾 病 ,如古 兰一 巴雷综 合 征 。由 于髓鞘 的损 害 ,古 兰一 巴雷 综合 征 的电生 理检 查 常表 现 为 运 动 、感 觉 神经 传 导 速度 的明 减 慢 。MND 者感 觉 神 经 系 患 统 一般 不受 累 ,因此 一 般都 认为 感觉 神经 传 导速度 检查 不会 有异 常发 现 。但 近来 有学 者研 究 发现 ,晚 期肌 萎缩 侧索 硬化 患者 ,周 围神 经 病理 检查 可 以发 现不 同程 度 的感觉 神 经损 害 ,表 现 为轴索 性周 围神经 病 的病理 特 点 ,以轻 度轴 索变 性 、有髓 神经 纤维 脱失 为 主要 病理 改变 ,无 明显 的炎 性反 应 ,认 为其 机理 与疾 病 晚期 的 是 营养 障碍 有关 ,即便 如此对 这些 病 例 的电生 理检 查感 觉神 经仍 是正 常 的口。MN 患 者 的运 动神 经传 导速 度通 常维 持正 常 ,仅是 】 D 波幅 极低 时 才轻 度下降 ,但 一般 不低 于 正常值 的7%。 0 1 运 动 神 经 传 导 阻 滞 ( B) :MND没 有 运 动 神 经 C . 2 C B的改 变 ,神 经 电 图检 查 若 发 现 C 侧 提 示 用 围 神 经 疾 病 。 因使 用 不 B 同 的 C 诊 断 标 准 ,可 能 导 致 假 阳性 或称 CB 表 现 。 由 于运 动 B 样 神经 纤 维 的缺 失 、轴 索 变性 及 失 神 经 支 配萎 缩 的肌 肉中再 生 纤 维慢 传 导 占主导 地 位 ,在 MN D的 晚期 可 出现 复 合 肌 肉动作 电位 (A C MP) 幅 普遍 降低 和 远端 潜伏 期延 长 ,近 端 可 出现波 形离 波 散 ,但未 发 现在 短节段 内波 幅的 突然 明显下 降 。 因此徐 迎胜 等建

肌电图的临床应用2

肌电图的临床应用2
–插入电位 –静息期(异常自发电活动)——肌肉静息 –运动单位电位(MUP)——肌肉轻微收缩 –大力收缩时的募集电位——肌肉最大用力
11
同芯针电极肌电图
肌肉放松状态下的电活动
–插入电位:针电极一旦停止移动,电位即消失
12
同芯针电极肌电图
波形:大多数电位是三相波和双相波。 时限:指电位偏离基线至回到基线的时间。针电
对于意识障碍或存在感觉障碍的患者,要特别注 意,避免意外损伤。
对于存在出血倾向的患者,应仔细评估肌电图检 查的利弊。血友病或其他遗传性凝血功能障碍疾 病患者应避免进行肌电图检查,除非已经提前纠 正凝血功能异常。
对于安装有心脏起搏器的患者,不应进行NCS。 体内植入了心律转复设备或除颤器时,应咨询心
14
正常运动单位电位
正常肱二头肌运动单位电位(注意时限、波幅和相位)

同芯针电极肌电图
肌肉大力收缩募集电位:
–相型:大多数为干扰相,即健康人在大力收缩 时有足够的运动单位募集在一起,难以分辨出 基线的MUAP相互重叠的现象。
–波幅:正常通常为2~4 mV。
16
SUCCESS
THANK YOU
2019/6/14
正常的大力收缩时的募集电位
最大用力的干扰 相
18
异常肌电图的判断
插入电位:增多或减少。 自发电位
–正锐波(positive sharp wave) –纤颤电位(fibrillation potentia1) –束颤电位(fasculation potentia1) –复合重复放电(complex repetitive discharge,CRD) –肌颤搐放电(myokymic discharge) –肌强直放电(myotonic discharge)等。 –3%~4%的健康人肌肉可有机会发现一处正锐波或纤颤电

肌电图的临床应用

肌电图的临床应用

肌电图的临床应用肌电图的临床应用一、引言本章节介绍肌电图的基本概念以及其在临床中的重要性。

二、肌电图的原理本章节介绍肌电图的产生原理,包括肌肉电位的形成、电极的选择与布置等。

三、临床应用1:肌失用性疾病1.1 肌无力的诊断和监测1.2 肌萎缩侧索硬化症的诊断和监测1.3 其他相关疾病的临床应用2:运动系统疾病2.1 运动神经元疾病的诊断和疗效评估2.2 运动系统肿瘤的辅助诊断2.3 运动系统损伤的康复监测3:神经系统疾病3.1 癫痫的辅助诊断3.2 帕金森病的诊断和治疗监测3.3 其他神经系统疾病的临床应用4:其他领域的应用4.1 康复医学中的应用4.2 运动生理学研究中的应用4.3 生物反馈治疗中的应用四、附件本文档附带以下附件:1:肌电图实验报告范例2:肌电图仪器操作手册五、法律名词及注释1:肌电图:也称为肌肉电图,是一种测量肌肉电活动的方法,可用于临床诊断和研究。

2:肌无力:指肌肉力量减弱或丧失的病症。

3:肌萎缩侧索硬化症:又称为渐冻人症,是一种进行性的神经系统疾病,导致肌肉萎缩和运动功能障碍。

4:运动神经元疾病:指影响运动神经元的疾病,如脊髓性肌萎缩症等。

5:神经系统疾病:指影响神经系统的疾病,如帕金森病、多发性硬化等。

6:癫痫:一种常见的神经系统疾病,导致癫痫发作和意识障碍。

7:康复医学:专注于恢复受伤或患病者的功能和生活质量的医学领域。

8:生物反馈治疗:通过监测生理参数并向患者提供反馈,帮助他们控制自身生理功能的治疗方法。

肌电图在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诊断中的运用及应用优势探析

肌电图在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诊断中的运用及应用优势探析

肌电图在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诊断中的运用及应用优势探析目的观察肌電图在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诊断中的运用及应用优势。

方法选取该院收治的60例疑似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2014年10月—2016年10月期间),所有患者均经肌电图检查。

对疑似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的四肢运动神经传导速度(MCV),感觉神经传导速度(SCV)及F波的检测情况进行观察,并将其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确诊率与临床诊断结果进行对比。

结果经肌电图检查后,患者的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确诊率为70.00%,而临床诊断结果为45.00%,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正中神经的MCV、SCV异常率分别为20.00%、26.67%,尺神经的MCV、SCV异常率分别为20.00%、21.67%,胫神经MCV、SCV的异常率为23.33%、31.67%,腓神经MCV、SCV的异常率分别为30.00%、36.67%,正中神经F波、胫神经F波异常率为35.00%、43.33%。

结论在疑似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的诊断中,经肌电图检查的确诊较高,且可反映患者各个神经的MCV、SCV异常情况,具有较高的临床诊断价值。

标签:肌电图;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应用优势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属于临床较为常见的疾病,该病症为糖尿病患者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属于糖尿病性神经病变[1]。

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饮食结构也在发生变化,导致不合理饮食以及作息时间不规律的情况越来越多,糖尿病的发病率近年来呈不断上升趋势[2]。

糖尿病的发展期间,极易出现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对患者的生活质量具有一定的影响。

该病症前期虽病情较轻,但若未及时诊断,并给予控制和治疗,发展后会严重影响患者的预后恢复[3]。

该文研究主要针对疑似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观察使用肌电图检查的诊断效果,旨在为临床诊断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提供相关依据,为治疗该病提供有价值的指导,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取2014年10月—2016年10月期间该院收治的60例疑似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作为观察对象。

肌电图临床应用刘晓阳的讲义课件

肌电图临床应用刘晓阳的讲义课件
肌电图临床应用刘晓阳讲义课件
目录 Contents
• 肌电图概述 • 肌电图的临床应用 • 肌电图的解读与报告 • 肌电图的临床案例分析 • 肌电图的未来发展与展望
01
肌电图概述
肌电图的定义
01
肌电图是指通过记录肌肉的电活 动来评估神经肌肉系统功能的一 种检测方法。
02
它通过放置在皮肤表面的电极记 录肌肉的电活动,并将这些信号 放大和记录,以供分析。
肌电图的原理
肌电图的原理基于神经肌肉系统 的电生理学特性。
当神经冲动传递到肌肉纤维时, 会产生微小的电位变化,这些变
化可以通过电极记录下来。
通过分析这些电位的特征,可以 了解神经肌肉系统的功能状态。
肌电图的临床意义
肌电图可以用于评估神经肌肉系统的 功能和障碍,对于诊断神经损伤、肌 肉疾病、周围神经病变等疾病具有重 要意义。
X光和CT
03
结合X光和CT等放射影像技术,提供骨骼和关节的详细信息。
肌电图在临床医学中的未来发展
精准诊断
随着技术的进步,肌电图将更加精准地应用于神经肌肉疾病的诊 断。
个性化治疗
根据患者的肌电图特征,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
康复评估
用于评估康复治疗效果,指导康复训练计划。
肌电图还可以用于监测治疗效果和评 估康复进展,为制定治疗方案提供依 据。
通过肌电图检查,医生可以了解神经 传导速度、肌肉收缩力和疲劳度等方 面的信息,从而对患者的病情进行全 面评估。
02
肌电图的临床应用
神经源性疾病的诊断

02
03
诊断神经根病变
肌电图可以检测神经根的 异常电信号,用于诊断神 经根病变,如颈椎病、腰 椎间盘突出等。

肌电图的临床应用

肌电图的临床应用
束 颤 电位 。做 肌 电 图检 查 ,通 过 测 定 运 动 单 位 电位 的 时 限 、 波幅,安静情况下有无 自发的电活动,以及肌 肉大力收缩的 波型及波 幅,可 区别神经源性损害和肌 源性损 害,诊断脊髓 前角急、慢性损害 ( 如 脊髓 前灰质炎 、运动神经元 疾病) , 神经根及周 围神经病变 ( 例如肌 电图检查可 以协助确定神经 损伤 的部 位 、程 度 、范 围 和 预 后 ) 。另 外对 神 经 嵌 压 性 病 变 、 神经炎 、遗传代谢障碍神经病、各种肌肉病也有 诊断价值 。 此 外 ,肌 电图 还 用 于在 各 种 疾 病 的 治疗 过 程 中追 踪 疾 病 的 恢 复过 程 及 疗 效 。 在 实 际临 床 应 用 中利 用 计 算 机 技 术 ,可 作 肌 电图 的 自动 分析 ,如解析肌 电图、单纤维肌 电图以及 巨肌 电图等 ,提高 诊断的阳性率 。另外利用便捷 的计算机技术还可方便医生的 诊疗 ,便于患者 ,受检者及其家属直接地 了解病情及检查结 果 。这 对 于 发 展 远 程 医 疗 也 具 有重 大 的 医学 意义 。大 家所 关 心 的肌 电 图检 查 的副 作 用 ,除 因为 针 头 插 入 肌 肉 会 带 来 一 定 痛苦 外,肌 电图检查基本无其他副作用 。肌 电图检查多用 针
生 电位差,井沿肌纤维扩散 ,这种扩散 的负电位称为动作 电
位。
3神 经损 伤后 插 入 电位 的 时 限 明 显延 长 ,可 达 数 秒 甚 或 数 分 钟 ,且 出 现 连 续 排 放 的 正相 峰形 电位 。 这 种 情 况 见 于损 伤 后 8 ~1 4天 ,
也见于神 经再生期 。肌 肉放松时,肌 电图上本应表现为 电静 息,但神经损伤后却 出现多种 自发电位 :纤颤电位 、正尖波 、

肌电图的临床应用

肌电图的临床应用

肌电图得临床应用一、肌电图:狭义得肌电图就是指以同心圆针电极插入肌肉中,收集针电极附近一组肌纤维得动作电位,以及在插入过程中观察其静息状态、轻用力时运动单位电位,大力时募集状态。

广义得肌电图学,还包括神经传导、神经重复电刺激等有关周围神经、神经肌肉接头与肌肉疾病得电诊断学。

1、正常肌电图(1)插入电活动:针电极在插入肌肉时,可机械地刺激或损伤肌纤维,而产生各种大小不同形态不同得短暂得电位,这就就是插入电活动、持续时间就是几百毫秒,(如果针电极不活动,静息状态下,正常肌肉不会有活动表现为一条直线,称为电静息。

)(2)轻用力时运动单位电位:肌肉轻度收缩状态下记录得一个运动神经元所支配得一群肌纤维所兴奋得电位称运动单位电位(MUP)。

(3)波形多为2-3相,5相以上为多相。

多相波一般不超过15%,时限常在5-15ms之间;波幅多在100至数千微伏之间、每一块肌肉都有自己得正常值(波幅、时限、位相) (4)大力时募集状态:当肌肉大力量收缩时,许多运动单位很快得发放冲动,由于许多不同得运动单位同时兴奋,因此不能辨认各个单独得MUP。

2、异常肌电图(1)插入活动得异常:①插入活动得减少与延长。

②出现自发电位:纤颤、正锐波、束颤电位、肌强直样放电(复合性重复放电)、肌纤维颤搐③肌强直放电。

ﻫ(2)异常MUP①短时限得MUP,指MUP平均时限小于同一年龄组肌肉得正常范围、常见于肌肉疾病与神经肌肉传递性疾病。

②长时限得MUP,指MUP平均时限大于同一年龄组肌肉得正常范围。

这些MUP得波幅增高,时限得增宽,并伴有募集不良,常提示下运动神经元病变。

如:运动神经元病、脊髓灰质炎、脊髓空洞症、周围神经病变,或神经损伤后得再支配等、③多相电位其数目增多,可见于肌病,也可见于运动神经元病周围神经病变。

(3)异常募集形式募集形式决定于用力时发放得MU数量以及MU发放得频率,下运动神经元病变时MU减少,病人客观上很用力,但MU也就是减少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肌电图在临床诊断中的应用现状和价值分析
摘要:目的: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应用肌电图的诊断价值进行探讨。方法:
选取我院2015年10月至2016年10月收治的136例糖尿病患者,根据患者病程
分为四组,各34例患者,对所有患者均采用肌电诱发电位仪进行检查,对患者
肌电图异常情况进行观察,给出诊断结果。结果:1-4组异常率分别为91.18%、
79.41%、64.71%、58.82%,总异常率为73.53%,随着病程的延长,异常率呈现出
增长趋势;临床诊断为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者46例,总病变异常率33.82%
(46/136),经肌电图检测,临床中已经诊断的患者均显示异常,90例无症状者,
另检测出54例异常者,总病变异常率为73.53%(104/136)。结论:糖尿病周围
神经病变采用肌电图在早期的诊断准确率比较高,对预后有促进作用,在临床中
值得推广应用。
关键词:肌电图;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诊断价值

糖尿病患者中,周围神经病变属于多发并发症,具有发病率高的特点,通常
早期症状不明显,具有对称性,患者容易出现漏诊、误诊情况,导致治疗延误,
致使患者的病情恶化,严重者可致残[1]。相关研究显示,在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
诊断中,神经肌电图的诊断效果较好。所以,本组研究针对本院136例糖尿病患
者,采用肌电图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进行诊断,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5年10月至2016年10月收治的136例糖尿病患者,根据患者
病程分为四组,各34例患者。其中,1组病程10年以上,男性21例,女性13
例,平均年龄(56.3±16.2)岁;2组病程5-9年,男性20例,女性14例,平均
年龄(55.7±16.4)岁;3组病程1-4年,男性22例,女性12例,平均年龄
(56.1±16.9)岁;4组病程低于1年,男性23例,女性11例,平均年龄
(55.8±17.3)岁。4组患者在年龄、性别等一般资料方面差异不显著,无统计学
意义,P>0.05,有可比性。
1.2方法
对所有患者均采用肌电诱发电位仪进行检测,检测环境温度控制在18-26℃,
分别进行神经传导速度、尺神经感觉神经传导速度SCV、双侧胫神经H反射、正
中神经F波等进行检测。诊断标准:自主神经功能、临床症状、量化感觉、电生
理诊断、临床体征五个方面,任一方面异常均可确定为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排
除维生素B12缺乏、干燥综合征、麻风病、马尾综合征及恶性肿瘤等因素造成的
周围神经病变。
1.3观察指标
对所有患者肌电图中SCV、MCV指标进行对比观察,对异常例数进行统计,
分析异常率。对临川诊断结果及肌电图诊断结果进行对比观察
2结果
2.1肌电图异常检出情况
经过对肌电图检出情况进行统计,显示,1组异常率为91.18%,2组异常率
为79.41%,3组异常率为64.71%,4组异常率为58.82%,总异常率为73.53%,
呈现出随着病程的延长,异常率呈现增长趋势,详见表1:
2.2肌电图诊断与临床诊断对比
46例患者临床诊断为糖尿病周围神经病患,异常率为33.82%(46/136),经肌电图诊断,
临床诊断的46例均显示异常,且在剩余90例无症状患者中,又检出54例异常者,总病变
异常率为73.53%(100/136)。
3讨论
糖尿病的并发症非常多,其中最常见的就是糖尿病神经病变,以周围神经为多发部位,
主要是由于山梨醇增多及微血管病变引起,在老年人群中比较高发,主要是由于老年人年龄
大、糖尿病病程长、血糖控制差等。此外,山梨醇异常、代谢异常、微循环异常也会造成周
围神经病变[2]。该并发症早期症状不明显,容易漏诊、误诊,耽误治疗时机,一旦病变很难
逆转,患者病情只会恶化,对患者生活质量造成严重影响,所以早期针对对于治疗该病具有
重要意义。
肌电图主要对患者尺神经、胫神经H波、胫神经感觉及运动传导速度、正中神经及神经
F波等进行检测[3],判断患者周围神经是否存在病变,该检测方法准确性高、操作简单,且
具有无创性,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可及早做出诊断,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相关研究显示,
肌电图在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诊断中的应用效果较好,检出率较高,具有显著的应用价值[4]。
本组研究结果显示,1组异常率为91.18%,2组异常率为79.41%,3组异常率为64.71%,4
组异常率为58.82%,总异常率为73.53%(100/136),表明患者糖尿病病程越长,异常率就
越高,对神经功能的损害也就越严重,异常检出率与糖尿病患者的病程呈正相关。临床中,
仅对46例患者做出诊断,总异常率为33.82%(46/136),而肌电图除了能够对临床诊断的
46例检出以外,还在剩余90例无症状患者中,检出54例异常者,总病变异常率73.53%。
表明肌电图在糖尿病患者周围神经病变的诊断中应用效果显著,检出率较高。这与奚惠娟[5]
的研究结果基本一致,表明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诊断中,肌电图具有较好的应用价值。
综上所述,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采用肌电图进行诊断,可有效提高检出率,有利
于对患者病情及时发现,及时治疗,提高预后质量,在临床中有推广应用的价值。
参考文献:
[1]季清娜.神经肌电图检测在诊断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方面的临床价值分析[J].当代医药
论丛,2015,03(14):58-59.
[2]李晓.肌电图检查在糖尿病周围神经病诊断及早期诊断中的价值分析[J].大家健康(学
术版),2015,16(22):76.
[3]王亚薇,袁宇,闫旭.神经肌电图和超声检查在合并糖尿病的腕管综合征诊断中的应用
价值[J].中国中西医结合外科杂志,2015,05(03):454-456.
[4]林楚欣.肌电图在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诊断中的应用价值[J].中国实用医药,2014,32
(18):35-36.
[5]奚惠娟.肌电图在周围神经损伤诊断中的应用价值分析[J].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2017,
02(16):106+108.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