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导骨再生 PPT课件
慢性肾脏病的矿物质和骨代谢异常ppt课件【43页】

21
头颅骨板樟增厚,背景“盐和胡椒”或“虫蛀”样现象
22
超声检查
继发性甲旁亢时甲状旁腺增殖,体积增大。 高分辨超声仪器可清晰、准确地测定甲状旁腺 的大小,并且能够为穿刺和局部注射药物提供 定位和引导。
骨吸收增加,陷窝形成
贫血
神经系统异常 心、血管病变
PTH SHPT PTH
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
Secondary
纤维组织增生 新骨形成也增加
全身多脏器损害 转移性钙化
Hyperparathiyroidism
(SHPT)
骨痛,骨骼畸形
11
肾性骨营养不良
低
高
转
磷、甲状旁腺功能亢进
转
运
运
骨
糖尿病、甲旁减、钙、钙三醇、铝
慢性肾脏病的 矿物质和骨代谢异常
1
CKD-MBD概念
以往用语: “肾性骨病”和“肾性骨营养不 良”,未能很好地包含钙、磷代谢紊乱的内容。 2005年K/DIGO提出统一用语为“慢性肾脏病 的 矿 物 质 和 骨 代 谢 异 常 ” ( Chronic Kidney Disease-Mineral and Bone Disorder,CKDMBD)。
通过骨细胞上的受体提高破骨细胞的数量和活性, 促进骨吸收,并通过激活骨膜内原始细胞,加速细 胞分解 使成骨细胞和成纤维细胞增加,促进纤维组织形成 促进骨质中钙溶解,增加肠道及远端肾小管对钙的 重吸收,同时促进尿磷排泄,使血钙浓度升高,血 磷浓度降低
8
病因和发病机制
维生素D代谢异常 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 铝中毒 其他:
富血小板血浆(PRP)临床实践与病例分享PPT课件

治疗后3个月随访,患者右膝关节疼痛及活动受限症状基本消失, 日常生活及运动能力恢复正常。
06 病例分享:难治性创面修 复中PRP应用实例
患者基本信息介绍
年龄、性别
患者为一名50岁男性。
创面类型及部位
患者左下肢有一处慢性难愈性创面,面积约10cm×15cm,深度约 2cm。
既往病史
患者有高血压、糖尿病史,长期服用药物控制。
拓展应用领域
研究PRP与其他治疗方法(如药物、物理疗 法等)的联合应用,发挥协同作用,提高 整体治疗效果。
将PRP治疗应用于更多疾病领域和康复领域 ,满足不同患者的治疗需求。
THANKS FOR WATCHING
感谢您的观看
PRP制备方法及原理
离心法
通过离心机将全血分离成不同成 分,收集富含血小板的血浆层。
激活剂
添加激活剂(如凝血酶、钙离子等 )使血小板释放出生长因子。
制备原理
利用离心力和不同血液成分的比重 差异,将血小板从全血中分离出来 ,并通过激活剂刺激其释放生长因 子。
PRP作用机制及优势
生长因子作用
PRP中富含的生长因子(如 PDGF、TGF-β等)具有促进组
国外应用情况
在国外,PRP已被广泛应用于各类骨 科手术、创伤治疗及运动损伤修复, 取得了显著的临床效果。
国内应用情况
近年来,国内越来越多的医疗机构开 始尝试使用PRP治疗骨科疾病,尤其 在关节炎、软骨损伤及骨折愈合等领 域取得了良好效果。
主要适应证与禁忌证
主要适应证
关节炎、软骨损伤、骨折愈合、肌腱炎、网球肘等骨科疾病 。
疗安全性和患者依从性。
改进措施提
优化PRP制备工艺
通过改进制备流程、提高血小板浓度 和活性,确保生长因子含量稳定,从 而提高治疗效果。
引导骨再生及相关因子在骨缺损中复合应用

诱导 因子或者复合材料 报道纷呈 . 尚未见 有复合 应用 的系 但
统介绍 . 笔者就此综述 如 下。 1 GB R技术 1 1 G R适用范围 . B 适 于脑 外科 、 骨科 . 胸外科 的组织 及器
长期 以来 . 与骨折愈合 骨再生 机理都是 以骨传 导学 植骨
说( t c ̄ ut n A h ue l0 ~1 1 Os oo dci . x asng 7 9 1年提 出) 阐明, e o 来 认
前景广阔。
为骨缺损修复与骨折愈合过 程是爬行替代 . 成骨 不能异位 发 生. 且胚胎期即已定 向 。而骨诱导 是在一种可弥 散的骨形 态 发生蛋 白( o en p oeei poen B ) B n mrh gnt rti. MP 作用 下 , c 间充 质 细胞的募 集反应过程朝着形成软骨 和骨的方 向发展 。诱 导成 骨作用必须具备 三十条件 一①诱导刺激物 ; 间充质细胞 ; : ② ③ 有利 于骨生长 的血液供应环 境。B MP靶 细胞包括未分 化 的问充质细胞以及 已经分 化的 肌细 胞 , 和其他结缔组织 细胞 都能转化为骨系细胞 。B MP作为诱导因子从骨基质 中产生 , 其诱导成骨作用与 旁分越 系统相似。我国 于 18 9 7年 已成为
骨组织是 以再生方 式完成损伤修复 ( 骨折愈合等 ) 的少数
组织之 一. 引导性组织再 生概念适 用于骨再生 过程 即引导 性
骨再 生 ( ̄ddb n eeeai , B 。所 谓骨 引 导再 生 g e o er n rtn G R) g o ( S 是采用生 物隔 膜技术 阻止 上皮 和纤维 组织长 入骨 剖 G R) 区. 保证理想的骨再 生愈合 空间 . 护骨组 磬 细胞增殖 惨 复. 保 { 促进骨创 区 良好快捷地愈合。 目前 , 国内外对 G R膜 以及骨 B
口腔修复膜材料在牙种植中引导骨再生的效果

口腔修复膜材料在牙种植中引导骨再生的效果1. 引言1.1 研究背景口腔修复膜材料在牙种植中引导骨再生的效果是当前口腔医学领域中备受关注的研究课题。
随着人们口腔健康意识的提高和牙科技术的不断革新,口腔修复膜材料在牙种植领域的应用逐渐得到重视。
研究表明,口腔修复膜材料可以有效地促进牙槽突骨的再生和修复,提高牙种植成功率,减轻患者的疼痛感,缩短恢复时间。
目前对口腔修复膜材料在牙种植中引导骨再生的效果的研究还比较有限,需要进一步深入探讨其作用机制和临床应用价值。
本论文旨在对口腔修复膜材料在牙种植中引导骨再生的效果进行系统性研究,为临床提供科学依据和指导,推动口腔修复膜材料在牙科领域的应用和发展。
1.2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即本研究旨在探讨口腔修复膜材料在牙种植中引导骨再生的效果。
通过系统性的文献综述和实验研究,分析口腔修复膜材料的特点和作用机制,揭示其对骨再生的影响机制,探讨口腔修复膜材料在牙种植中的临床应用情况,并展望其未来发展方向。
通过这些研究,旨在为口腔种植手术提供更有效的治疗方案,促进骨再生的进程,提高牙种植的成功率和预后效果。
口腔修复膜材料在引导骨再生方面的研究,有助于完善口腔种植手术的技术和方法,为临床医生提供更准确、便捷的治疗方案,从而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和生活质量。
通过本研究,希望为口腔医学领域的发展和牙种植手术的进步做出贡献。
1.3 研究意义本研究的意义在于探讨口腔修复膜材料在牙种植中引导骨再生的效果,为口腔种植手术提供更有效的治疗方案。
当前,口腔修复膜材料在牙种植领域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其在促进骨再生、提高种植成功率和减少并发症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深入研究口腔修复膜材料的特点和作用机制,可以更好地指导临床实践,提高种植手术的效果和质量。
口腔修复膜材料的未来发展也将为口腔种植领域带来更多的创新和突破,提升患者的治疗体验和生活质量。
研究口腔修复膜材料在牙种植中引导骨再生的效果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和社会意义,有助于推动口腔种植手术的发展和进步。
种植体周围炎.pptx

种植体周围组织破坏的诊断 根据以上病因进行检查。
探诊技术仍然是检查种植体周围组织病变的 有效方法之一。
放射诊断种植体周围骨的情况也是较好的手 段。
临床指征 ,如结石,水肿,颜色的改变, 轻探诊出血情况等等。
种植体周围组织炎部位的微生物检查 。
第11页/共29页
种植体出现松动,是种植体骨融合严重丧失 的指征。
二型 中度至严重的骨水平吸收,伴有轻度的垂直骨吸收; 三型 轻度至中度的骨水平吸收,种植体周围伴有中度的环形垂 直骨缺损; 四型 中度的骨水平吸收,伴有严重的环绕种植体周围的垂直性 骨缺损;颊舌侧大部骨板消失。通常这种种植体在种植后的牙槽骨 骨板较薄。
第17页/共29页
在选择治疗方法应考虑到种植体表面的类型。研究表明,种植体周围炎可 引起种植体表面的羟磷灰石吸收,在对羟磷灰石表面进行处理后,仍可持续出 现羟磷灰石吸收现象。总之,在这方面研究尚无得出结论时,对具有羟磷灰石 表面的种植体的种植体周围病的治疗应尽量采用保守疗法。钛种植体很少或没 有表面的吸收,只要能控制种植体周围的炎症,外科治疗是首选。
种植体周围病研究的意义:
1,根据种植体周围组织的特点,在牙周病治疗 的基础上,发展种植体周围病的治疗; 2,研究种植体周围病的病因,一方面预防种植 体周围病的发生,更重要的是为种植体的改进 (包括种植体的设计和种植方法)提供依据。这 一点,与自然牙有所区别。
第2页/共29页
种植体周围组织的主要特点
第19页/共29页
2,种植体磨光整形术(implantoplasty) 是上一步的继续。目的是对种植体表面进行抛光,以减少菌斑附着,更
重要的一点是创造一个便于病人自洁的环境,自我控制菌斑在暴露的种植体 表面的附着。如羟磷灰石喷涂表面的种植体,当周围组织破坏,种植体的冠 方暴露于口腔。这时就必须对暴露的种植体部分进行所谓的整形术。用高速 金刚钻磨去粗糙的表面,并进行磨光。但注意,这种方法禁止在骨成形术的 过程中进行,也不能在骨组织再生的时间内进行,因为脱落的金属颗粒会影 响骨组织的再生。
口腔引导骨组织再生中屏障膜材料的应用

骨 因拔 牙后 吸 收后 缺损 高 低 不平 ,尖 削 ,变 狭窄 ,无 感 染发 生 , 3例 患 者无 伤 口裂 开 ,牙 种植 体植 入 后3~ 个月 后作 义齿 修 复 , 1 4
后牙 区 骨高度 不 足 8 ;即 刻拔 牙后 新 鲜牙 槽 窝6 ;上颌 后 牙 区 例 例 骨 高度不 足4 。 例 .. 1 材 料 :屏 障 膜 采 用不 可吸 收 钛 膜 ( 安 中邦 生 物 有 限公 司 . 2 西 提供 ),大小 为2c × m,厚 度 1 m,外 形 薄 ,柔软 ,易成 m 2c 0
吉林 医学 2 1年9 00 月第 3卷 第2 期 l 7
47 5 4
口腔 引导 骨 组织再 生 中屏 障膜材 料 的应 用
孔杨青 ( 浙江省磐安县骨 伤医院 口腔科 ,浙江 磐 安 3 2 0 2 3 0)
【 要】目的:探讨 口腔引导骨组织再生中屏障膜材料应用的临床体会。方法 :回顾性分析3例骨缺损、骨量不足的患者采用钛膜 摘 6
形且 与 骨 缺损 区贴 合后 不 回弹 复形 。采 用 Fil.型 螺 纹根 状 种 r i2 at 植体 ,直 径分 别为 3 m、48 .m 4 .mm、45 m及 5 m,表面 喷砂 .m .m 5
牙种植体全部愈合 ,3例患者骨缺损满意修复。 6
3 讨 论
为 扩大 口腔 种植 的适应 范 围 ,提 高临床 种植 效果 ,膜 引导骨
医学工 程,0 0 1()1 8 2 1, 5: . 7 4
[] 磊, 2周 徐淑兰, 黄建生. 引导骨组织再生技术在牙种植修复中的
临 床应 用研 究 [ . 口腔 医学 杂 志, 0 ,1 ) 3 . J 现代 ] 2 72( : 4 0 32 [ 稿 日期 :2 1.72 编 校 :周 瑾】 收 0 00 .0
引导骨再生术(GBR)相关膜暴露的风险防控策略

Advances in Clinical Medicine 临床医学进展, 2021, 11(4), 1864-1869Published Online April 2021 in Hans. /journal/acmhttps:///10.12677/acm.2021.114268引导骨再生术(GBR)相关膜暴露的风险防控策略徐建刚1,2,谢怡文1,2,何福明1,2*1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口腔医院,浙江杭州2浙江省口腔生物医学研究重点实验室,浙江杭州收稿日期:2021年3月22日;录用日期:2021年4月19日;发布日期:2021年4月26日摘要膜暴露是引导骨再生(Guided Bone Regeneration, GBR)术后最常见的并发症,若不及时处理,会影响骨再生过程甚至导致手术失败。
因此,本文就口腔种植手术中GBR相关膜暴露进行分级和分类,探究不同屏障膜暴露的发生率及其对种植成功率和骨再生的影响,并提出适当的预防和处理方法,旨在为临床医生提供诊疗思路和防控策略。
关键词引导骨再生,并发症,膜暴露The Prevention and Treatment Strategies of Membrane Exposure in Guided BoneRegeneration (GBR)Jiangang Xu1,2, Yiwen Xie1,2, Fuming He1,2*1The Affiliated Stomatology Hospital, Zhejiang University School of Medicine, Hangzhou Zhejiang2Key Laboratory of Oral Biomedical Research of Zhejiang Province, Hangzhou ZhejiangReceived: Mar. 22nd, 2021; accepted: Apr. 19th, 2021; published: Apr. 26th, 2021AbstractMembrane exposure is the most common complication after Guided Bone Regeneration (GBR). If *通讯作者。
牙周病的治疗PPT课件

基础治疗
手术治疗
修复治疗
支持治疗
龈上洁治、龈下刮治
基础治疗
手术治疗
修复治疗
支持治疗
基础治疗 牙周手术治疗
基础治疗
手术治疗
修复治疗
支持治疗
基础治牙疗龈切除术 翻瓣术
• 牙周炎治疗的总体目标 • 牙周常规治疗分为几个阶段?有那些内容? • 牙周基础治疗的目的和包含的内容。 • 早接触点的选磨原则
基础治疗
手术治疗
修复治疗
支持治疗
修复治疗
术后2-3个月经行。 • 永久性固定修复 • 可摘式局部义齿修复 • 必要时松牙固定 • 正畸治疗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基础治疗
手术治疗
修复治疗
支持治疗
支持治疗
基础治疗结束后,无论是否需要手术和 修复治疗,维护治疗即应开始。
定期复查 3-6个月一次,一年左右拍片 复查内容(软垢、牙石、探诊出血、牙 周袋、附着水平、牙齿松动、咬合情况、危 险因素等) 复治
牙周病的病因 1.始动因子 2.局部因素 3.全身因素
牙龈卟啉单胞菌 伴放线放线杆菌
复习牙周炎伴发疾病包括
牙龈炎与早期牙周炎的鉴别依据
总体治疗目标:
•控制菌斑和消除炎症 •恢复牙周组织的生理形态
•牙龈和骨组织 •牙齿及邻接关系 •恢复牙周组织的功能
牙周病的治疗 •修复缺失牙 •调整咬合关系 •纠正不良习惯 •维持长期疗效,防治复发
病例分析 检查:全口牙龈红肿,点彩消失,龈乳头退缩,质软。
牙石(+++),牙周袋3~4mm,探诊出血,可探及龈下牙 石, 附着丧失3~5mm。 下前牙松动Ⅱ度, X 线片显 示:全口牙槽骨水平吸收Ⅱ度,牙周膜间隙增宽,个别 牙的骨硬板消失。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大量新生骨形成,新 骨已融合,膜间隙中大块 的骨岛将骨缺损区连接在 一起,新骨中存在丰富的 血管和大量类似骨髓细 胞,新骨中板层样结构开 始出现,可见较明显的骨 改建特点,板层沿缺损区 平行沉积。胶原膜已明显 降解。
大量新骨形成,连接成不规则板 状,封闭了颅骨缺损区域。在新骨中 出现较多大小不等腔隙,其中含有大 量类似骨髓细胞,新生的板层样结构 与缺损面平行排列,骨板中出现哈弗 系统。新骨中的纤维与胶原膜纤维连 续,有核大深染的细胞随纤维伴行, 有些细胞进入新生骨质的陷窝中。并 可见到新骨的改建现象:破骨细胞在 新骨内形成腔隙,腔隙中又见大量的 小血管和类似骨髓状结构。
屏障膜 骨缺损
牙龈
二.GBR技术的发展史
屏障膜技术(1962 Hammerle)用醋酸纤维素膜覆盖鼠 的下颌洞型骨缺损,导致骨孔 内充满再生骨组织 (Barrier Membrane Technique,BMT) 引导组织再生(1982 Nyman)生物膜技术用于牙周病的 治疗(Guided Tissue Regeneration, GTR) 引导骨组织再生术 (1989 Dahlin)用于拔牙后即刻种 植(Guided Bone Regeneration,GBR)
GBR技术在牙槽骨骨缺损病 理改变中的临床应用
牙拔除后牙槽嵴在宽度、高度上会出现不同程度的 吸收萎缩,这将影响后期的种植植入,尤其在前牙 区由于唇侧骨板常缺如,使得种植体植入后唇侧暴 露较多,影响后期的美观修复。
牙根尖病灶、牙周炎、牙外伤等导致牙槽骨骨量缺 损的情况,引导骨再生技术将会为后期的根尖病灶 清除、种植植入奠定良好的基础。
Masson三色染色图像
空白对照组
A型膜组
C型膜组
四 周
八 周
十 二 周
各组新生骨量随时间变化图
2005年至今我科采用海奥生物膜对齿槽骨骨缺损的修复超 过1500例成骨效果肯定,膜的双面设计有利于各种细胞的 爬行迁移,有利于血液循环的恢复和组织的愈合,骨缺损 面与粗糙多孔的内面接触加强了缺损区血凝块的固定和边 缘骨的粘附,粘膜与膜的外边面接触有利于软组织在其上 的快速爬行愈合,海奥生物膜为异种活细胞真皮机制保留 了原有的上皮结构较粗糙的内面贴附与骨缺损面相对致密 面与粘膜相邻保证了新骨组织的长入.
根尖炎性病灶
牙周炎
活动义齿长期压迫造成前牙区牙槽嵴萎缩
长期失牙后牙槽嵴废用性萎缩
牙槽嵴萎缩侧面像
病例
术前根尖片(根尖病灶)
拔牙后行GBR术后片
术后全景片 术后6月全景片
术后6.5月行种植手术源自 上段骨下段骨第一部分 引导骨再生(GBR)的理论部分
一. GBR定义
引导骨组织再生术(即GBR技术)指的是将屏障膜置于 软组织与骨缺损之间,建立生物屏障,阻止干扰骨形成 且迁移速度较快的结缔组织细胞和上皮细胞进入骨缺损 区,允许有潜在生长能力、迁移速度较慢的前体成骨细 胞优先进入骨缺损区,无干扰的完成诱导和生长,骨细 胞分裂增殖同时保护血凝块,减缓组织压力,是骨缺损 区的骨修复性再生。
空白对照组
常规HE染色(8周)
A型膜组
C型膜组
镜下骨断端出现少
量新生骨基质和个别胞 浆深染的成骨样细胞, 与原断端均匀红染的旧 骨结构分界清楚,新骨 量少,其中未观察到血 管腔样结构。硬脑膜和 骨膜粘联在一起,结缔 组织纤维包绕断端。
骨断端出现大量新
生骨团块与原颅骨骨板 断面相连接。膜结构较 完整,膜内细胞成分和 新骨均增多,膜内胶原 纤维在新骨之间出现崩 解的碎屑状纤维。
各种GBR的应用分布
牙周牙槽骨 根尖病灶骨 种植前骨增 种植体周围 种植位点保
再生
缺损
量
骨缺损
存
338
229
546
130
445
4.膜的免疫原性对创口愈合的影响
20世纪80年代对各种胶原产品的免疫原性进行测定时发 现:胶原产品中的极少量的非胶原蛋白会引起免疫应 答;材料中存在的某些胶原受到破坏而变性时,也会引 起免疫应答。生物胶原膜属可降解性的胶原膜膜,具有 良好的生物相容性,但是也存在免疫原性。
膜内新骨聚集成束,其间
充满丰富的红细胞和骨髓基 质样组织,新骨内骨陷窝密 集,形态不规则,尚无明显 的哈佛系统出现,但新骨中 有丰富血管出现,部分较大 者有骨髓腔样改变,膜结构 不完整,周边纤维组织未见 入侵缺损区域。
空白对照组
常规HE染色(12周)
A型膜组
C型膜组
纤维组织包绕骨断 端,这些纤维结缔组 织结构致密,小血管 穿行其中。断端处有 少量新生骨沉积于旧 骨断端,在新生骨近 纤维结缔组织区,新 骨基质沿断面层状改 建,周边区域骨陷窝 及骨细胞数量少。
三.屏障膜
屏障膜
不可 吸收
可吸收
化学合成膜 (聚四氟乙烯) 钛膜
E-PTFE
聚乳 酸膜
胶原 生物膜
胶原生物膜
海奥生物膜 (异种)
BIO-GIDE (异种)
瑞诺膜 (同种)
Bio-gide膜
海奥生物膜
钛支架膜
2.膜的作用
①机械屏障作用②传导作用③再生区成骨细胞和纤维细胞 的增生分化 ③诱导作用,④传导和稳定作用,促进微循环 的建立⑤促进微循环的建立⑥载体作用 海奥生物膜: ①2009年我们对海奥生物膜成骨效果的动 物实验研究证实,i.8-12周代谢周期;ii良好的生物相容性 (动物实现会出现免疫对创口愈合的不利影响);iii良好 的成骨效果
牙齿缺失后上颌萎缩
牙齿缺失后下颌萎缩
牙缺失导致骨缺失
骨缺失是牙缺失的最终结果,除非用种植体替换牙根。用种植体 保护骨骼-替换牙尽可能贴近天然牙。
单牙缺失
前牙就位
牙根缺失导致骨缺失
缺齿处骨骼会发生萎 缩,留下明显的缺陷
多牙缺失
后牙就位
在后牙缺失处骨骼开始退化
随着时间推移骨缺失会产生 影响
不良固定修复后牙槽嵴萎缩—病理性萎缩
生物膜,但轻微的局部免疫反应的存在是事实,临床的 应对时术后每日的局部冲洗,连续5-7天(抗生素+激素 +盐水)创口都可以达到满意的愈合。
临床上,我们发现,创口非感染,创伤,张力等因素导 致的创口愈合不良在术后一周内偶有出现,在动物实验
中也发现植入早期极少量的炎性细胞存在于海奥生物膜
的边缘,创口局部免疫反应不利于创口的愈合,虽然海
奥生物膜去除了诱发宿主免疫排斥反映的细胞成分,进 行了蛋白灭活,而保留了细胞外基质—真皮支架和基底 膜,实验报告证实免疫原性和忽略不计,是一种优秀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