练习统计指数

练习统计指数(总7页)

--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时请直接删除即可--

--内页可以根据需求调整合适字体及大小--

第八章统计指数

一、填空题

1.指数理论探讨社会总体现象的综合变动的__________;分析影响社会现象总量的各构成因素的__________。

2.从广义上说,指数是反映数量上可以直接比较的社会经济总体现象的__________。

3.从狭义上说,指数是专门用来综合反映数量上____________的社会经济现象复杂总体数量变动的一种特殊的相对数。

4.指数按其反映的对象范围不同,分为________和______。

5.在指数数列中,指数按其采用的基期不同,可分为________和________。

6.在

=

1

q

p

q

p

K

p

中,同度量因素是__________,指数化指标是__________。

7.同度量因素有二个作用,即_____和_____。

8.拉氏物量指数公式是:__________;派氏物价指数公式是:____________。

9.我国编制加权综合指数的习惯做法是:在编制数量指标指数时,要把作为同度量因素的____指标固定在_____;在编制质量指标指数时,要把作为同度量因素的____指标固定在______。

10.加权平均数指数是从________出发来编制总指数的,它的主要计算形式为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

11.平均指标指数是两个_____之比,又叫_____,它可以分解为_____和_____。

12.在指数体系中,指数之间在相对数和绝对数两方面存在____________。

13.因素分析法是以________为依据,分析的结果应符合其基本涵义。

14.因素分析中,相对数分析要求总变动指数等于各因素指数的______;绝对数分析要求总变动绝对额等于各因素变动影响绝对额的____。

15.零售商品价格增长3%,零售商品销售量增长40%,则零售商品销售额增长_____。

16.在多因素分析中,各因素通常是按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顺序进行排列的。

是指在一个指数数列中,各个时期的指数所使用的权数(即同度量因素)随计算期的改变而改变。

18.我国全社会零售物价指数是按照_____________________方法计算的。

19.在_____条件下,环比总指数的连乘积等于定基总指数。

20.某一时期固定价格称为________。遇到其调整时,需要计算__________来消除价格变动的影响,使产量指数具有可比性。

二、判断题

1.从广义上讲,计划完成相对数也是一种指数。()

2.数量指标指数与质量指标指数划分的依据是所采用编制综合指数的方法不同。()

3.综合指数是平均数指数的变形形式。()

4.劳动生产率指数是数量指标指数。()

5.在已掌握各种商品的价格个体指数以及各种商品的报告期销售额资料,计算物价总指数应采用派氏价格指数公式。()

6.拉氏公式的显著特征是权数(同度量因素)固定在报告期.( )

7.计算统计指数时,报告期与基期的间隔不宜过长,否则会降低指数的代表性。( ) 8.一般来说,质量指标指数是以质量指标作为同度量因素。( )

9.如果各种商品的销售价格平均上涨10%,销售量平均下降10%,则销售额不变。( ) 10.如果生活费指数上涨40%,则现在的1元钱只值原来的元钱。( )

11.在各组单位数的变动按等比例变化时,结构变动影响指数等于1。( )

年与1994相比,同样多的货币只能购买90%的商品,说明物价指数上升10%。( ) 13.费暄的理想公式可以通过时间互换测验和因子互换测验。( )

14.由于理想公式能通过两种互换测验,所以在实际中理想公式比拉氏公式和派氏公式用得更多。( )

15.对“商品销售额”进行因素分析时,其指数体系是唯一的。( )

16.将甲乙两个班级的统计学考试的平均成绩进行对比,这就是“可变构成指数”。( ) 17.在一个指数体系中,如果掌握了其中两个指数数值,就可以推算出另一个指数的数值,而不需要再直接计算。( )

18.如果全企业各类职工的平均工资都有所增加,则总平均工资也一定会增加。( ) 19.不变价格是为了使产量指数数列具有可比性而制定的,它们是不会改变的。

20.指数数列进行编接时,被编接的两个数列至少有一年的资料必须是重叠的。( )

三、单项选择题:

1.凡指数化指标是质量指标时称为_____。

①数量指标指数 ②静态指数 ③质量指标指数 ④动态指数 2.某商品价格上涨了5%,销售额增加了10%,则销售量增加了_____。 ①15% ②5% ③% ④2%

3.某企业某系列产品的平均价格10月份比9月份提高了17%,由于结构的变动使平均价格降低了10%,则固定构成价格指数为_____。 ①% ②% ③27% ④130%

4.若产品产量增加,生产费用不变,则单位产品成本指数_____。 ①减少 ②增加 ③不变 ④无法预期变化

5.数量指标综合指数公式是_____。

①∑

∑0

1q p q p ②∑

∑1

00

q p q

p ③∑

∑1

101q

p q

p ④∑

∑0

10q p q p

6.按照个体价格指数和报告期销售额计算的价格指数是_____。

①综合指数 ②平均指标指数 ③加权算术平均数指数 ④加权调和平均数指数 7.可变构成指数公式是____。

①∑∑∑

∑÷0

01

11f f

x f f x ②∑∑∑

∑÷1

1

01

11f f

x f f x

③∑∑∑

∑÷0

11

11f f

x f f x ④∑∑∑

∑÷0

1

10f f

x f f x

8.某企业为了反映其所属各车间劳动生产率水平的提高情况,则需要编制____。

①固定构成指数 ②结构影响指数 ③可变构成指数 ④数量指标综合指数 9.加权调和平均数数量指标指数中的权数为_____。 ①00q p ②10q p ③01q p ④11q p

10.加权算术平均数质量指标指数中的权数为_____。

①00q

p ②10q

p ③01q

p ④11q p

11.公式∑

-0

010q p q p 的经济意义为_____。

①综合反映价格变动的绝对额 ②综合反映销售额变动的绝对额 ③反映价格变化而使消费者多付(或少付)的货币额 ④反映销售量变化而引起的销售额变化的绝对额

12.利用指数体系进行因素分析的结果可以表示为_____。 ①相对数 ②绝对数 ③平均数 ④相对数和绝对数

13.某企业按1990年不变价格编制的1993年工业总产值指数为%,这说明_____。 ①产量增长了% ②价格增长了%

③由于产量变动使产值增长了% ④由于价格变动使产量增长了%

14.某企业职工人数与去年同期相比减少2%,全员劳动生产率与去年同期相比则提高5%,该企业总产值增长了_____。 ①7% ②% ③3% ④10%

15.在平均指标指数体系中的∑

∑1

11f x

f

x 式表示_____。

①综合指数 ②结构影响指数 ③可变构成指数 ④固定构成指数 (答案:④)

16.如果用x 表示工资水平,用f 表示工人人数,则∑∑∑

∑-1

1

01

11f f

x f f x 表示_____。

①报告期比基期总平均工资的增减额

②报告期与基期相比较工资水平的变动程度

③由于基期与报告期工人结构变动所引起的总平均工资的增减额

④由于基期与报告期各类工人工资水平的变动所引起的总平均工资的增减额 17.平均指标指数是_____。

①两个总量指标对比形成的指数 ②两个平均指标对比形成的指数 ③两个平均数指数对比形成的指数 ④两个个体指数对比形成的指数

18.若销售量指数上升,销售价格持平,则销售额指数_____。 ①下降 ②上升 ③持平 ④为零

19.在指数数列中,采用不变权数的是_____。 ①质量指标指数数列中的环比数列 ②质量指标指数数列中的定基数列 ③数量指标指数数列中的环比数列 ④数量指标指数数列中的定基数列

20.某企业本年度与上年比较,总产值没有变化,而产品成本上涨了7%,则该企业的产量增减的百分比为_____。

①% ②-3% ③+3% ④%

四、多项选择题

1.同度量因素的作用是_____。

①同度量作用②比较作用③平衡作用④权数作用⑤稳定作用

2.总指数中可以包括_____。

①质量指标指数②数量指标指数③算术平均数指数

④调和平均数指数⑤综合指数

3.下列属于质量指标指数的有_____。

①产量指数②价格指数③职工人数指数④销售额指数⑤单位成本指数

4.指数体系分析的特点在于_____。

①总变动指数等于各因素指数的乘积②总变动指数等于各因素指数之比

③总变动差额等于各因素变动影响额的代数和

④各因素指数有数量指数和质量指数两种类型⑤各因素指数的排列顺序可以随意确定

5.在总量指标两因素指数分析法中,两个因素指数的特点_____。

①都是两个总量指标对比的相对数②子项和母项是两个因素乘积之和

③综合反映多种事物的平均变动程度④固定一个因素,观察另一个因素的变动

⑤子项与母项中必有一个假定指标

6.下列指数中反映平均指标变动的有_____。

①可变构成指数②固定构成指数③平均数指数④结构影响指数⑤综合指数

7.环比指数的连乘积等于相应的定基指数的条件是_____。

①不变权数总指数②类指数③数量指标定基指数④个体指数⑤可变权数总指数

8.加权算术平均数指数是一种____。

①平均指标指数②总指数③个体指数平均数④平均数指数⑤综合指数

9.统计指数的作用体现在____。

①运用指数体系进行因素分析②反映事物综合变动方向和程度

③研究事物变动的相对水平和变动方向④既表示事物相对变动,也表示其绝对变动

⑤编制指数数列,研究不同质的事件数列之间的变化关系

10.某企业2001年各种不同产品的实际产量为计划产量的110%,这个指数是_____。

①个体指数②总指数③静态指数④动态指数⑤综合指数

五、名词解释

1.指数

2.同度量因素与指数化指标

3.拉氏指数与派氏指数

4.综合指数与平均数指数

5.数量指标指数与质量指标指数

6.指数体系

7.因素分析法

8.平均指标指数

9.固定构成指数与结构变动指数

10.可变权数与不变权数

六、计算题

要求计算:①三种商品的个体价格指数;②拉氏、派氏价格指数;③拉氏、派氏销售量指数;④用马艾公式计算价格指数;⑤用理想公式计算价格指数。

求三种商品价格总指数和销售量总指数。

要求:①计算三种产品的生产费用总指数及产量总支出;②计算由于产量增长而增加的生产费用;③利用指数体系,推算单位成本总指数。

4.某商店销售额1993年280万元,1994年增加56万元,商品销售量增长12%,试从绝对数和相对数两方面分析商品销售量和价格的变动对销售额的影响。

5.某地区2000年社会商品零售额为500万元,比1999年增长25%,若扣除物价因素比1999年增长4%。①求物价总指数,并说明由于物价上涨使当地居民多支付的货币额;②运用绝对数指数体系,分析商品零售额变动中,零售量和物价两因素变动的影响。

要求:①计算该商品平均价格指数;②分析销售量比重的变化对该商品平均价格及销售额

变化的影响。

分别利用相对数和绝对数指数体系分析A产品2001年比2000年总成本变动中,产量、原材料单耗和原材料单价三因素的影响情况。

(2)求固定基期收入水平的结构影响指数;

(3)求固定报告期工人结构的固定构成指数;

(4)用上述结果验证指数体系公式。

要求从相对数和绝对数两方面分析工人数、各组工资水平及各类别工人结构三因素对工资总额变动的影响。

要求:①分析粮食总产量变动情况;②分析平均亩产量受播种面积构成和各种作物单产水平变动的影响。

要求:以1970年为基期,将上列两个指数数列编结在一起。

从相对程度和绝对额两个方面分析原材料费用总额变动分别受产量(Q)、每吨产品材料消耗量(M)及材料价格(P)因素的影响。

①按美元面值计算,2000年平均周工资相当于1997年的多少

②考虑物价因素,2000年平均周工资实际相当于1997年的多少

分别计算两年的进出口综合比价指数,并对该国贸易条件的变化作简要分析。

统计指数习题及答案

指数分析 一、填空题 1.统计指数按其反映现象范围的不同可分为和,按其反映指标性质的不同可分 为和。 2.总指数的编制方法有和两种。 3.编制综合指数的原则是:编制数量指标指数是以为同度量因素,编制质量指标指数是 以为同度量因素。 4.在指数体系中,总量指标指数等于各因素指数的。 5.平均指标指数等于标志水平指数乘以指数。 二、单选题 1.甲产品报告期产量与基期产量的比值是110%,这是()。 A.综合指数 B.总指数C.个体指数 D.平均数指数 2.下列指数中属于数量指标指数的是()。 A.物价指数 B.平均工资指数 C.销售量指数 D.销售额指数 3.某企业总成本报告期比基期增长30%,产量增长20%,则单位成本增长()。 A.10% B.8.33% C.50% D.80% 4.某企业产品物价上涨,销售额持平,则销售量指数() A.增长 B.下降 C.不变 D.不能确定 5.我国股票价格指数采用的计算方法是()。 A.平均指数 B.综合指数C.固定权数平均指数 D.实际权数平均指数 三、多选题 1.综合指数是()。 A.总指数的一种形式 B.由两个总量指标对比形成的指数 C.可变形为平均指数 D.由两个平均指标对比形成的指数 E.一切现象的动态相对数2.某市商品物价指数为108%,其分子与分母之差为100万元,这表明()。 A.该市所有商品的价格平均上涨8% B.该市由于物价上涨使销售额增加100万元 C.该市商品物价上涨108% D.该市由于物价上涨使商业多收入100万元 E.该市由于物价水平的上涨使居民多支出100万元 3.零售物价总指数是()。 A.综合指数 B.平均指数C.固定权数物价指数 D.实际权数物价指数 E.质量指标指数 4.指数体系的作用有()。 A.对现象进行综合评价 B.进行指数之间的相互推算 C.对现象的总变动进行因素分析 D.可以测定复杂现象的综合变动 E.分析总体数量特征的长期变动趋势 5.我国证券交易所股价指数包括()。 A.上证综合指数 B.深圳综合指数 C.上证30指数 D.深圳成分指数 E.股价平均指数 四、判断题 1.总指数使反映复杂现象综合变动的相对数,具有平均的意义。() 2.综合指数使计算总指数的基本形式。() 3.若某企业的产量指数和单位成本指数都没有变,则该企业的总成本指数也没有发生变化。()4.已知销售量指数是100%,销售额指数108%,则价格指数是8%。()5.指数体系包括相对数形式和绝对数形式两种。()

第五章统计指数练习及答案

第五章统计指数 一、填空题 1.指数按其指标的作用不同,可分为和。 2.狭义指数是指反映由——所构成的特殊总体变动或差异程度的特 殊。 3.总指数的编制方法,其基本形式有两种:一是,二是。 4.平均指数是的加权平均数。 5.拉氏指数的编制原则:无论什么指数,均采用同度量因素。派氏指数的编制原则:无论什么指数,均采用同度量因素。 6.在含有两个因素的综合指数中,为了观察某一因素的变动,则另一个因素必须固定起来。被固定的因素通常称为,而被研究的因素则称为指标。 *7.平均数的变动同时受两个因素的影响:一是各组的变量值水平,二是。 8.编制综合指数,确定同度量因素的一般原则是:数量指标指数宜 以作为同度量因素,质量指标指数宜以作为同度量因素。 *9.已知某厂工人数本月比上月增长6%,总产值增长12%,则该企业全员劳动生产率提高。 *10.综合指数的重要意义,在于它能最完善地显示出所研究对象的经济内容,即不仅在,而且还能在方面反映事物的动态。 二、单项选择 1.统计指数按其反映的对象范围不同分为( )。 A简单指数和加权指数 B综合指数和平均指数 C个体指数和总指数 D数量指标指数和质量指标指数 2.总指数编制的两种形式是( )。 A算术平均指数和调和平均指数 B个体指数和综合指数 C综合指数和平均指数 D定基指数和环比指数 3.综合指数是一种( )。 A简单指数 B加权指数 C个体指数 D平均指数 4.某市居民以相同的人民币在物价上涨后少购商品15%,则物价指数为( )。 A 17.6% B 85% C 115% D 117.6% 5.在掌握基期产值和各种产品产量个体指数资料的条件下,计算产量总指数要采用( )。 A综合指数 B可变构成指数 C加权算术平均数指 数 D加权调和平均数指数

统计指数练习题参考答案

第12章 相对数和指数练习 参考答案 班级: 姓名: 学号: 得分 一、单项选择题: 1、 编制单位成本指数时,同度量因素一般应采用: ( A ) (A )报告期销售量(B )基期销售量 (C )基期销售价格 (D )报告期销售价格 2、 最常用的加权调和平均数是: ( D ) (A )∑∑= 00 0q p q p k k q q (B )∑∑= 0001q p k q p k q p (C )∑∑= 0001q p k q p k p p (D )∑∑= 1 11 11q p k q p k p p 3、 ∑∑-0 1 p q p q 表示: ( D ) (A ) 由于价格变动引起的产值增减数 (B ) 由于价格变动引起的产量增减数 (C ) 由于产量变动引起的价格增减数 (D ) 由于产量变动引起的产值增减数 4、 某企业销售额增长了5%,销售价格下降了3%,则销售量: ( C ) (A )增长8% (B )增长1.94% (C )增长8.25% (D )增长1.85% 5、下列各项中属于指数的是: ( C ) (A )人均粮食产量 (B )平均价格 (C )发展速度 (D )人口数 二、计算题: 1、某工厂生产三种化肥,其2009年和2010年的单位成本以及产量资料如下所示: (2) 计算三种产品的成本和产量总指数。(拉式和派许指数) (3) 用相对数和绝对数分析单位成本和产量的变化对于总成本的影响。 解:(1)单位成本个体指数为:110%,93.33%,106.67%;产量个体指数为:1200%,115%,90% (2)

(3) 一般地,产量用拉式指数分析,因此相对数为107.65%,绝对数36600-34000=2600元。 单位成本用派许指数分析,相对数为102.73%,绝对数37600-36600=1000元。 2、某商店的报告期销售额以及各种商品的销售价格报告期比基期升降幅度资料如下: 商品名称 报告期销售额(万元) 销售价格的升降(%) 螺纹钢 568 上升9.5 不锈钢 464 上升7.3 圆钢 336 下降4.5 特种钢 788 下降5.4 请计算该四种钢材的物价总指数。 解:1111 1p p p q k p q k = ∑∑568464336788 100.94%568464336788 1.095 1.0730.9550.946 +++= =+++ 3、已知某百货商场销售的五种家电产品的个体物价指数以及基期销售额资料如下: 商品名称 个体物价指数 基期销售额(万元) 电冰箱 1.04 50 洗衣机 0.97 30 电风扇 1.1 3 空调 0.98 40 热水器 1.02 10 (1)请计算五种商品的物价总指数(2)计算由于物价变动导致的销售额的变动数额。 解:50 1.04300.973 1.1400.9810 1.02133.8 100.6%503034010133 p k ⨯+⨯+⨯+⨯+⨯= ==++++ 变动额为:133.8-133=0.8万元。 4.某市肉蛋类商品调价前后的零售价格以及比重权数资料如下。试计算该市肉蛋类商品零售物价指数

统计学 指数习题及答案

第十章统计指数 一、填空题 1.狭义指数是反映复杂现象总体变动的 2.指数按其所反映的对象范围的不同,分为指数和 指数。 3.指数按其所标明的指标性质的不同,分为指数和 指数。 4.指数按其采用基期的不同,分为指数和指数。 5. 指数是在简单现象总体条件下存在的,指数是在复杂现象总体的条件下进行编制的。 6.总指数的计算形式有两种,一种是指数,一种是指数。 7.按照一般原则,编制数量指标指数时,同度量因素固定在 ,编制质量指标指数时,同度量因素固定在。 8.在编制质量指标指数时,指数化指标是指标,同度量因素是与之相联系的指标。 9.综合指数编制的特点,一是选择与指标相联系的同度量因素,二是把同度量因素的时期。 10.拉氏指数对于任何指数化指标的同度量因素都固定在,派氏指数对于任何指数化指标的同度量因素都固定在。 11.编制指数的一般方法是:指数是按拉氏指数公式编制的;指数是按派氏指数公式编制的。 12.综合指数的编制方法是先后。 13.编制综合指数时,与指数化指标相联系的因素称,还可以称为。 14.平均指数的计算形式为指数和指数。 15.平均指数是先计算出数量指标或质量指标的指数,然后再进行计算,来测定现象的总变动程度。 16.在编制平均指数时,算术平均数指数多用为权数,调和平均数指数多用为权数。 17.数量指标的算术平均数指数,在采用为权数的特定条件下,和一般综合指数的计算结论相同;而质量指标的调和平均数指数,在采用为权数的特定条件下,计算结果和综合指数一致。 18.编制数量指标平均指数,一是掌握,二是掌握。 19.编制质量指标平均指数,一是掌握,二是掌握。 20.在零售物价指数中,K表示,W表示。 21.平均指数既可依据资料编制,也可依据资料编制,同时还可用估算的权数比重进行编制计算。 22.因素分析包括数和数分析。 23.总量指标二因素分析是借助于来进行,即当总量指标是两个原因指标的时,才可据此进行因素分析。 24指数体系中,指数之间的数量对等关系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结果指数等于因素指数的,二是结果指数的分子分母之差等于各因素指数的。 25平均指标指数(可变构成指数)可以分解为和的乘积。 26.在平均指标变动的因素分析中,反映各组水平变化对总平均水平影响的指数称,公式为。 27.在平均指标变动的因素分析中,反映内部构成对总体平均水平影响的指数称,公

统计指数习题及答案

统计指数习题及答案 统计学是一门研究数据收集、分析和解释的学科,具有广泛的应用领域。在统 计学学习过程中,习题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通过解答习题可以帮助我们巩固 知识,提高应用能力。本文将介绍一些常见的统计指数习题,并给出相应的答案。 1. 平均数习题 a) 某班级有10名学生,他们的身高分别为160、165、170、155、175、180、170、165、160、175(单位:厘米),求班级学生的平均身高。 答案:将所有身高相加得到: 160+165+170+155+175+180+170+165+160+175=1695,然后除以学生人数10,得到平均身高为169.5厘米。 b) 一家电商公司在过去一周的每天销售额分别为5000、6000、7000、8000、9000、10000、11000元,求这一周的平均销售额。 答案:将每天销售额相加得到: 5000+6000+7000+8000+9000+10000+11000=57000,然后除以7天,得到平 均销售额为8142.86元。 2. 中位数习题 a) 某班级有30名学生,他们的考试成绩从低到高排列如下:60、65、70、75、 80、85、90、95、100、105、110、115、120、125、130、135、140、145、150、155、160、165、170、175、180、185、190、195、200、205。求班级 学生的中位数。 答案:由于学生人数为偶数,中位数为第15和第16个成绩的平均值,即

(135+140)/2=137.5。 b) 一家公司的员工薪资从低到高排列如下:3000、3500、4000、4500、5000、5500、6000、6500、7000、7500、8000、8500、9000、9500、10000元。求 公司员工的中位数。 答案:由于员工人数为奇数,中位数为第8个薪资,即6000元。 3. 众数习题 a) 某班级有40名学生,他们的考试成绩如下:60、70、80、80、90、90、90、100、100、100、100、110、110、110、110、120、120、120、120、120、130、130、130、130、130、130、140、140、140、150、150、150、150、150、150、150、150、150、160、160。求班级学生的众数。 答案:众数是出现次数最多的数值,班级学生的众数是150。 b) 一家餐厅在过去一周的每天客流量如下:100、100、100、150、150、150、200人。求这一周的众数。 答案:众数是出现次数最多的数值,这一周餐厅的众数是150人。 4. 方差和标准差习题 a) 某家公司的员工年龄如下:25、30、35、40、45、50、55、60岁。求员工 年龄的方差和标准差。 答案:首先计算平均年龄:(25+30+35+40+45+50+55+60)/8=42.5岁。然后计 算每个数据与平均年龄的差的平方,并求和得到方差:(25-42.5)²+(30- 42.5)²+...+(60-42.5)²=250。最后求方差的平方根得到标准差:√250≈15.81岁。 b) 一家超市某商品的每日销售额如下:200、300、400、500、600、700、800元。求这一周的销售额的方差和标准差。

第 六章 统计指数习题及答案

第六章统计指数 一单项选择 1、与数学上的指数函数不同,统计指数是( C ) A、总量指标 B、平均指标 C、一类特殊的比较相对数 D、百分数 2、数量指标指数和质量指标指数的划分依据是( A )。 A.指数化指标的性质不同 B.所反映的对象范围不同 C.所比较的现象特征不同 D.编制指数的方法不同 3、编制总指数的两种形式是( B )。 A.数量指标指数和质量指标指数 B.综合指数和平均数指数 C.算术平均数指数和调和平均数指数 D.定基指数和环比指数 ' 4、数量指标指数的同度量因素一般是( A ) A、基期质量指标 B、报告期质量指标 C、基期数量指标 D、报告期数量指标 5. 以个体指数与报告期销售额计算的价格指数是( D )。 A.综合指数 B.平均指标指数 C.加权算术平均数指数 D.加权调和平均数指数 6.在设计综合指数的形式时,最关键的问题是( C )。 A.确定指数的公式形式 B.确定对比基期 C.确定同度量因素 D.确定数量指标与质量指标 7、若居民在某月以相同的开支额购买到的消费品比上月减少了10%,则消费价格指数应该为( C ) > % % % % 8.销售量指数中指数化指标是( C )。 A.单位产品成本 B.单位产品价格 C.销售量 D.销售额 9.若物价上涨20%,则现在100元()。 A.只值原来的元 B.只值原来的元 C.与原来的1元等值 D.无法与过去比较 10.已知劳动生产率可变构成指数为%,职工人数结构影响指数为%,则劳动生产率固定构成指数为( )。 1.商品销售额实际增加400元,由于销售量增长使销售额增加420元,由于价格(C)。 A.增长使销售额增加20元 B.增长使销售额增长210元 C.降低使销售额减少20元 D.降低使销售额减少210元 2.; 3.某企业生产的甲、乙、丙3种产品价格,今年比去年分别增长3%、6%、%,已知今年产品产值为:甲产品20400元、乙产品35000元、丙产品20500元,则3种产品价格总指数为( C )。 A. 103%106%107.5% 3 p I ++ = B. 103%20400106%35000107.5%20500 204003500020500 p I ?+?+?= ++

第5章《统计指数》练习题

第五章统计指数 练习题 一、单项选择题 1、用综合指数计算总指数的主要问题是 A 、选择同度量因素 B 、同度量因素时期的确定 C 、同度量因素选择及其时期的确定 D 、个体指数和权数的选择 2、销售量指数的指数化因素是:(甲)单位商品价格,(乙)商品销售量;成本 指数的同度量因素是:(丙)产品产量,(丁)单位产品成本。 A 、甲丙 B 、甲丁 C 、乙丙 D 、乙丁 3、在具有报告期实际商品流转额和几种商品价格的个体指数资料的条件下,要 确定价格的平均变动,应该使用( )指数。 A.综合 B.加权算术平均 C.加权调和平均 D.可变构成 4、下面几个加权算术平均数量指标指数中,( )等于综合形式的拉氏数量指标 指数。 A.∑∑1010 p q p q k q B.∑∑1111p q p q k q C.∑∑0000 p q p q k q D.∑∑0101 p q p q k q 5、平均指标指数可以分解为两个指数,所以 A 、任何平均指标都能分解 B 、加权算术平均指标和加权调和平均指标才能分解 C 、只有加权算术平均指标才能分解 D 、只有总量指标才能分解 6、某地区商品零售总额比上年增长20%,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11%,依此 计算该地区物价指数为( )。 A .9% B .8.1% C .109% D .108.1% 二、多项选择题 1、以下指数中属于质量指标指数的有( )。 A 、物价指数 B 、成本指数 C 、消费者价格指数 D 、股价指数 E 、增加值指数 2.某工业企业总成本1999年比1998年增加了14%,其原因是平均成本和产量 两个因素的变化。这两个因素的变动方向和程度为: A 、平均成本下降5% B 、平均成本增加4% C 、产量增加20% D 、产量增加10% E 、产量增加5% 3、指数的作用是( )。 A 、综合地反映现象的变动方向和程度 B 、可通过指数体系进行因素分析 C 、综合地反映现象发展的规模、水平 D 、用于研究现象在长时间内的变动趋势 E 、综合地反映现象在一定的时间、地点和条件下的一般水平。 4、设P 为商品价格,q 为销售量,指数 ∑p 0q/1∑p 0q 0 的实际意义是: A 、综合反映商品价格的变动程度

统计学:统计指数分析习题与答案

一、单选题 1、质量指标指数∑p1q1/∑p0q1变形为加权调和平均数指数时的权 数是()。 A.q0p1 B.q1p1 C.q1p0 D.q0p0 正确答案:B 2、某公司报告期增加了很多新员工,为了准确反映全公司职工劳动 效率的真实变化,需要编制劳动生产率的 A.总平均指标指数 B.结构变动影响指数 C.固定构成指数 D.职工人数指数 正确答案:B 3、某企业三种不同产品的出厂价格分别比去年上涨了5%、7%和12%,今年三种产品的销售额分别为2000万元、2600万元和400万元, 则出厂价格总水平上涨了 A.6.6% B.7.96% C. 8% D.6.57% 正确答案:D 4、下列指数中,属于数量指标指数的有 A.股票价格指数 B.居民消费价格指数

C.农副产品收购价格指数 D.农产品产量总指数 正确答案:D 5、用综合指数法编制总指数的关键问题之一是 A.确定被比对象 B.确定对比基期 C.计算个体指数 D.确定同度量因素及其固定时期 正确答案:D 6、我国商品零售价格指数的编制所采用的方法是 A.拉氏综合指数 B.固定权数调和平均指数 C.派氏综合指数 D.固定权数算术平均指数 正确答案:D 7、某地区商品零售总额比上年增长20%,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11%,依此计算该地区物价指数为 A.109% B.9% C.108.1% D.8.1% 正确答案:C 8、在具有报告期实际商品流转额和几种商品价格的个体指数资料的条件下,要确定价格的平均变动,应该使用 A.加权算术平均指数

B.综合指数 C.加权调和平均指数 D.可变构成指数 正确答案:C 9、在由三个指数所组成的指数体系中,两个因素指数的同度量因素通常 A.一个固定在基期,一个固定在报告期 B.都固定在报告期 C.都固定在基期 D.采用基期和报告期的平均数 正确答案:A 10、某企业的职工工资水平今年比去年提高了5%,职工人数增加了2%,则该企业工资总额增长了 A.7.1% B.7% C.11% D.10% 正确答案:A 二、多选题 1、用综合指数形式计算的商品销售价格指数,表明 A.商品销售价格的变动方向 B.商品销售品种的变动 C.销售价格变动对销售额产生的影响 D.商品销售价格的变动程度 正确答案:A、C、D

练习 统计指数

第八章统计指数 一、填空题 1.指数理论探讨社会总体现象的综合变动的__________;分析影响社会现象总量的各构成因素的__________。 2.从广义上说,指数是反映数量上可以直接比较的社会经济总体现象的__________。 3.从狭义上说,指数是专门用来综合反映数量上____________的社会经济现象复杂总体数量变动的一种特殊的相对数。 4.指数按其反映的对象范围不同,分为________和______。 5.在指数数列中,指数按其采用的基期不同,可分为________和________。 6.在 ∑ ∑ = 1 q p q p K p 中,同度量因素是__________,指数化指标是__________。 7.同度量因素有二个作用,即_____和_____。 8.拉氏物量指数公式是:__________;派氏物价指数公式是:____________。 9.我国编制加权综合指数的习惯做法是:在编制数量指标指数时,要把作为同度量因素的____指标固定在_____;在编制质量指标指数时,要把作为同度量因素的____指标固定在______。 10.加权平均数指数是从________出发来编制总指数的,它的主要计算形式为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 11.平均指标指数是两个_____之比,又叫_____,它可以分解为_____和_____。 12.在指数体系中,指数之间在相对数和绝对数两方面存在____________。 13.因素分析法是以________为依据,分析的结果应符合其基本涵义。 14.因素分析中,相对数分析要求总变动指数等于各因素指数的______;绝对数分析要求总变动绝对额等于各因素变动影响绝对额的____。 15.零售商品价格增长3%,零售商品销售量增长40%,则零售商品销售额增长_____。 16.在多因素分析中,各因素通常是按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顺序进行排列的。是指在一个指数数列中,各个时期的指数所使用的权数(即同度量因素)随计算期的改变而改变。 18.我国全社会零售物价指数是按照_____________________方法计算的。 19.在_____条件下,环比总指数的连乘积等于定基总指数。 20.某一时期固定价格称为________。遇到其调整时,需要计算__________来消除价格变动的影响,使产量指数具有可比性。 二、判断题 1.从广义上讲,计划完成相对数也是一种指数。() 2.数量指标指数与质量指标指数划分的依据是所采用编制综合指数的方法不同。() 3.综合指数是平均数指数的变形形式。() 4.劳动生产率指数是数量指标指数。() 5.在已掌握各种商品的价格个体指数以及各种商品的报告期销售额资料,计算物价总指数应采用派氏价格指数公式。() 6.拉氏公式的显着特征是权数(同度量因素)固定在报告期.( )

统计指数 练习题

----------专业最好文档,专业为你服务,急你所急,供你所需------------- 统计指数 练习题 一、单项选择题 1.按照指数的性质不同,指数可分为( ) ①个体指数和总指数 ②简单指数和加权指数 ③数量指标指数和质量指标指数 ④动态指数和静态指数 2.在指数的概念中( ) ①简单指数是指个体指数,加权指数是指总指数 ②简单指数是指总指数,加权指数是指个体指数 ③简单指数和加权指数都是指个体指数 ④简单指数和加权指数都是指总指数 3.根据指数研究的范围不同,可以把它分为( ) ①个体指数和总指数 ②简单指数和加权指数 ③综合指数和平均指数 ④动态指数和静态指数 4.设p 表示商品的价格,q 表示商品的销售量, 1 01 1q p q p ∑∑说明了( ) ①在基期销售量条件下,价格综合变动的程度 ②在报告期销售量条件下,价格综合变动的程度 ③在基期价格水平下,销售量综合变动的程度 ④在报告期价格水平下,销售量综合变动的程度 5.按照个体价格指数和报告期销售额计算的价格指数是( ) ①综合指数 ②平均指标指数 ③加权算术平均指数 ④加权调和平均指数 6.作为综合指数变形使用的平均指数,下列哪项可以作为加权平均指数的权数( ) ①p 0q 0 ②p 1q 1 ③p 0q 1 ④p 1q 0 7.用加权平均法求总指数时,所需资料( ) ①必须是全面资料 ②必须是非全面资料 ③既可以是全面资料,也可以是非全面资料 ④个体指数可以用全面调查资料,权数—定用非全面资料 8.根据指数所采用的基期不同,指数可分为( ) ①数量指标指数和质量指标指数 ②拉氏指数和派氏指数 ③环比指数和定基指数 ④时间指数、空间指数和计划完成指数 9.综合指数一般是( ) ①简单指数 ②加权指数 ③静态指数 ④平均指数 10.平均指标指数中的平均指标通常是( ) ①简单调和平均数 ②简单算术平均数 ③加权调和平均数 ④加权算术平均数 11.在由三个指数所组成的指数体系中,两个因素指数的同度量因素通常( )

统计指数分析 习题及答案

第五章 统计指数分析 习题答案 一、名词解释 用规范性的语言解释统计学中的名词。 1. 统计指数: 是社会经济现象数量变化的相对数,说明不能直接相加的社会经济现象数量综合变化程度特殊相对数。 2. 总指数: 反映复杂现象总体变化方向和程度的相对数。 3. 综合指数:通过综合两个总量指标对比计算的相对数,它是总指数的基本形式。 4. 同度量因素:计算总指数时起媒介作用和权数作用的因素。 5. 平均指数:由个体指数加权平均计算的总指数。 6. 指数体系:指经济上具有一定联系、数量上具有对等关系的三个或三个以上的指数组成的整体。 二、判断改错 对下列命题进行判断,在正确命题的括号内打“√”;在错误命题的括号内打“×”,并在错误的地方下划一横线,将改正后的内容写入题下空白处。 1. 计划完成相对数是广义指数。( √ ) 2. 总指数的平均性是以综合性为基础的,没有综合性就没有平均性。( √ ) 3. 0 1 q q K q = 是总指数。( × ) 个体指数 4. 影响因素指数是有两个因素同时变动,并从属于某一现象总体指数的相对数,属于广义指数。( ×) 两个因素中只有一个因素变动,狭义指数 5. 编制总指数的基本形式是平均指数。( × ) 综合指数 6. 产品成本指数、劳动生产率指数、粮食作物单产水平指数是质量指标指数。(√ ) 7. 平均指数与综合指数虽然形式不同,但计算结果相同。(√ ) 8. 在单位成本指数 ∑∑1 011q z q z 中, 1 01 1q z q z ∑∑-表示单位成本增减的绝对额。 ( × ) 表示由于单位成本的变动使总成本增减的绝对额

9.平均指数也是编制总指数的一种重要形式,它有独立的应用意义。(√) 10.加权平均总指数的编制,实质就是计算个体指数(或类指数)的平均数。(√) 11. 算术平均指数是通过数量指标个体指数,以基期的价值量指标为权数,进行加权平 均得到的。(√) 12. 在建立指数体系时,首先要分析研究对象与其影响因素之间的内在经济联系。 (√) 13. 建立指数体系是因素分析的基础和前提。(√) 14. 在指数体系中,各指数间的关系是以相对数表现的乘积关系,绝对额间的关系是以 绝对量表示的加减关系。(√) 15. 价格降低后同样多的货币可多购10%的商品,则可计算出物价指数为90%。(×) 90.91% 16. 本年与上年相比,若物价上涨10%,则本年的1元钱只值上年的0.9元。( ×) 90.91 17. 如果报告期商品价格计划降低5%,销售额计划增加10%,则销售量应增加 15.8%。(√) 18. 在总量指标的因素分析中,相对量分析一定要用同度量因素,绝对量分析可以不用同度量因素。(×) 也要 19. 平均指标指数体系由可变构成指数和固定构成指数组成。(×) 由可变构成指数、固定构成指数和结构影响指数组成 20. 在平均指标变动的因素分析中,可变组成指数是专门反映总体构成变化这一因素影 响的指数。( ×) 结构影响指数 六、简答题 根据题意,用简明扼要的语言回答问题。 1. 统计指数有何作用? 【答题要点】 (1)综合反映不能同度量现象总体数量相对变动的方向、程度及绝对效果; (2)对现象数量总变动进行因素分析;

统计学指数练习题

指数练习题 一、单项选择题 1、计算总指数的两种基本方法是( ) ①个体指数和总指数 ②质量指标指数和数量指标指数 ③综合法指数和平均法指数 ④加权算术平均法指数和调和平均法指数 2、欲使调和平均法指数的计算结果、经济内容与综合法指数相同,权数应是( ) ①00p q ②11p q ③01p q ④10p q 3、同一数量货币,报告期只能购买基期商品量的90%,是因为物价( ) ①+11.1% ②+10% ③-11.1% ④-10%。 4、本年同上年相比,商品销售额相同,而各种商品的价格平均上涨了9.7%,则商品销售量( ) ①下降9.7% ②上升9.7% ③下降8.8% ④下降1.3%。 5、如果用p 表示商品价格,用q 表示商品销售量,则公式 ∑∑0 01p q p q ( ) ①综合反映多种商品销售量的变动程度 ②综合反映商品价格和商品销售量的变动 ③全面反映商品销售额的变动 ④反映由于商品销售量的变动对价格变动的影响程度 6、我国统计实践中编制综合指数一般( ) ①数量指标指数多用派氏公式,质量指标指数多用拉氏公式 ②数量指标指数多用拉氏公式,质量指标指数多用派氏公式 ③数量指标指数和质量指标指数都用派氏公式 ④数量指标指数和质量指标指数都用拉氏公式。 7、某公司所属三个企业生产同一产品,要反映该公司所属三个企业产品产量报告期比基期的发展速度,三个企业的产品产量( ) ①能够直接加总 ②必须用不变价格作同度量因素才能加总 ③不能直接加总 ④必须用现行价格作同度量因素才能加总 8、加权算术平均法指数要成为综合法指数的变形,其权数必须是( ) ①00q p ② 11q p ③ W ④ 以上三者均可 9、某厂生产费用今年比去年增长了50%,产量增长了25%,则单位成本增长了( )

第7章 统计指数分析_习题及参考答案

第7章统计指数分析 综合练习 一、判断题 1. 2. 3. 4. 5. 6. 7. 8. 9. 10. 二、单选题 1.统计指数是一种反映现象变动的( B )。 2.从广义指数的角度来看,下面不属于指数的是( C )。 3.如果消费价格指数上涨10%,则现在1元钱( B )。 4.价格下降后,花同样多的钱可多购买基期商品的10%,则物价指数为( B )。 5.某公司销售甲、乙、丙三种商品,本月销售额分别为23760元、26400、5016元,本月价格分别是上月的90%、100%、95%,那么三种商品价格与上月相比( B )。 6.已知某商场的商品销售量指数为105%,由于销售量增长而增加的销售额为10万元,又知道销售价格指数为110%,由于价格上涨而增加的销售额应为( B )。 三、多选题 1.统计中通常所讲的指数(ADE )。 2.指数是(ABCE)。 3.下列属于数量指标指数的是(ADE )。 4.综合指数(ABCDE )。 5.编制总指数的方法有(AB )。 6.三个地区同一种商品的价格报告期为基期的108%,这个指数是(BE )。 四、简答题 1.统计指数的作用主要有哪些? 答:统计指数主要具有以下作用:(1)综合反映社会经济现象总变动方向和变动幅度;(2)分析现象总变动中各因素变动的影响方向和影响程度;(3)反映复杂现象长期内变动趋势;(4)对复杂社会经济现象进行综合评价和测定。 2.建立指标体系的基本要求有哪些? 答:建立指数体系的基本要求:(1)确定现象的各种影响因素以及它们之间存在的必然联系;(2)确定数量指标指数、质量指标指数及其相互关系;(3)区分各指数内的指数化因素和同度量因素。 3.什么是指数因素分析法? 答:指数因素分析法是利用指数体系理论,从数量方面分析现象总变动中各因素变动的影响方向、程度和效果的一种分析方法 4.简述指数因素分析的步骤。 答:指数因素分析的步骤:(1)确定要分析的对象及影响因素;(2)确定分析所采用的对象指标和因素指标,并列出其关系式;(3)根据指标关系式建立分析指数体系及相应的绝对增减量关系式;(4)

统计学原理统计指数练习题参考答案

第七章统计指数练习题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 二、多项选择 二、判断题 1 — 5V x x V V 6—10xx xxx 四•简答题 略。 五、综合题 1、解:(1个体产量指数和个体单位成本指数见计算表 - X q-i p 0 187 5 (2)产量总指数k q - 0 130.21% -q o p o 144 (3)总成本的变动分析 一 Z q 1 p 1 198 5 总成本指数"卞=両・137.85% 总成本增加额=198.5-144=54.5 (万元) 137.85%=130.21 % 105.87% 54.5万元=43.5万元+11.5万元 1 — 5 BBBCD 6—10 BCACD 11 — 15ABDDB 1.BCE 2.BC 3.AB 4.ABE 5.ABE 单位成本总指数 k p ' qiP 1 ' cn P o 198.5 187.5 = 105.87%

其中:由于产量增加42.98%使总成本增加43.5万元,单位成本上升使总成本增加 11.5万元。 3222 7 32227 =105.32% 3060 2、( 1)销售量总指数k q ' k q q °p ° 、q °P °

销售价格总指数k p q i p l q i p l 3390 105.19% Z q i P o 送kqqp i 32227 (2)销售额的总变动分析 销售额指数k pq地二3390二iio.78% Z q o P o 3060 增加的销售额八q i pQ q°p° 其中:销售量变化对销售额的影响 恳弧日05.32% 迟q° p° 由于销售量上升增加的销售额=''、 q i p°-v q p =i62.7 (万元) 分析价格变化对销售额的影响 K>^_qPi=i05.i9% 二q i P。 =330 (万元) 由于价格上升增加的销售额q i P i 八q i p。=i67.3 (万元) 3、(i)价格指数k P q i P i v q i P i k p 匹“02%( ii.i8万元)558.82 (2)成交量指数k q ' qi P0 = ii6.42% (78.82 万元)' q°P°

统计学指数习题及答案

统计学指数习题及答案 一、填空题 1.狭义指数是反映复杂现象总体变动的 2.指数按其所反映的对象范围的不同,分为指数和指数。 3.指数按其所标明的指标性质的不同,分为指数和指数。 4.指数按其采用基期的不同,分为指数和指数。 5. 指数是在简单现象总体条件下存在的,指数是在复杂现象总体的条件下进行编制的。 6.总指数的计算形式有两种,一种是指数,一种是指数。 7.按照一般原则,编制数量指标指数时,同度量因素固定在,编制质量指标指数时,同度量因素固定在。 8.在编制质量指标指数时,指数化指标是指标,同度量因素是与之相联系的指标。 9.综合指数编制的特点,一是选择与指标相联系的同度量因素,二是把同度量因素的时期。 10.拉氏指数对于任何指数化指标的同度量因素都固定在,派氏指数对于任何指数化指标的同度量因素都固定在。11.编制指数的一般方法是:指数是按拉氏指数公式编制的;指数是按派氏指数公式编制的。 12.综合指数的编制方法是先后。 13.编制综合指数时,与指数化指标相联系的因素称,还可以称为。14. 平均指数的计算形式为指数和指数。 15.平均指数是先计算出数量指标或质量指标的指数,然后再进行计算,来测定现象的总变动程度。 16.在编制平均指数时,算术平均数指数多用为权数,调和平均数指数多用为权数。 17.数量指标的算术平均数指数,在采用为权数的特定条件下,和一般综合指数的计算结论相同;而质量指标的调和平均数指数,在

采用为权数的特定条件下,计算结果和综合指数一致。 18.编制数量指标平均指数,一是掌握,二是掌握。19.编制质量指标平均指数,一是掌握,二是掌握。20.在零售物价指数中,K表示,W表示。21.平均指数既可依据资料编制,也可依据资料编制,同时还可用估算的权数比重进行编制计算。 22.因素分析包括数和数分析。 23.总量指标二因素分析是借助于来进行,即当总量指标是两个原因指标的时,才可据此进行因素分析。 24指数体系中,指数之间的数量对等关系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结果指数等于因素指数的,二是结果指数的分子分母之差等于各因素指数的。25平均指标指数(可变构成指数)可以分解为和的乘积。 26.在平均指标变动的因素分析中,反映各组水平变化对总平均水平影响的指数称,公式为。 27.在平均指标变动的因素分析中,反映内部构成对总体平均水平影响的指数称,公 1 式为。 28.固定构成指数是排除了变动影响的平均指标指数,而指数是纯粹反映构成变动影响的平均指标指数。二、单项选择题 1. 广义上的指数是指() A.价格变动的相对数 B.物量变动的相对数 C.动态的各种相对数 D.简单现象总体数量变动的相对数 2. 指数的分类,按指数化指标反映的对象范围可分为( ) A.定基指数和环比指数 B.数量指标指数和质量指标指数 C.个体指数和总指数 D.综合指数和平均数指数 3. 指数的分类,按指数化指标的性质,可分为( ) A.总指数和个体指数 B.数量指标指数和质量指标指数 C.平均数指数和平均指标指数

统计指数练习

1、.某工厂生产两种不同种类的产品,有关资料如下: 要求:(1)计算该厂工业总产值指数及总产值增长额;(2)从相对数和绝对数两方面对总产值变动进行因素分析;(3)用文字说明分析结果。 解:(1)计算工业总产值指数和总产值增长额

工业总产值指数= 11 00 p q p q ∑∑ 4524600450120 4020000500108⨯+⨯⨯+⨯= 1161000 =854000 135.95=% 总产值增长额=1161000-854000=307000(元) (2)因素分析: ①由于产品产量的变动而引起的总产值的变动 产量变动影响程度= 01 00 p q p q ∑∑ 4024600500120 4020000500108⨯+⨯⨯+⨯= 1044000 =854000 122.25=% 产量变动影响的绝对额=1044000-854000 =1900000(元) ②由于价格的变动而引起的总产值的变动 价格变动影响程度= 1101 p q p q ∑∑ 4524600450120 4024600500120⨯+⨯⨯+⨯= 1161000 =1044000 111.21=% 价格变动影响的绝对额=1161000-1044000 =117000 ③影响因素综合分析 11 011100 00 01 p q p q p q p q p q p q ⨯∑∑∑∑∑∑= %=%×%

11 p q ∑-00 p q ∑=( 01 p q ∑-00 p q ∑)+( 11 p q ∑-01 p q ∑) 307000=190000+117000 (3)分析结果表明:从相对数方面来看,该工厂销售额报告期比基期增长%,是由于产量增长%和价格上涨%共同作用的结果;从绝对数方面来看,该工厂销售额报告期比基期增加307000元,是由于产量上升使销售额增加190000元和价格上涨使销售额增加117000元共同作用的结果。 2. 某企业工人数及工资资料如下: 要求:(1)计算各组工人工资个体指数;(2)计算总平均工资指数;(3)对总平均工资变动进行因素分析;(4)比较各组工人工资个体指数与总平均工资指数的差异,并分析出现差异的原因;(5)计算由于平均工资水平的变动对企业工资总额支出的影响额。 解:(1)计算各组工人工资的个体指数 技术工:1700 106.25%1600p i = = 普通工:900 112.50%800 p i == (2)总平均工资指数= 1100 1 x f x f f f ÷∑∑∑∑

统计指数练习

1、社会经济统计中的指数是指( )。 ① 总指数 ② 广义的指数 ③ 狭义的指数 ④ 广义和狭义指数 2、根据指数所包括的范围不同,可把它分为( )。 ① 个体指数和总指数 ② 综合指数和平均指数 ③ 数量指数和质量指数 ④ 动态指数和静态指数 3、编制综合指数时对资料的要求是须掌握( )。 ① 总体的全面调查资料 ② 总体的非全面调查资料 ③ 代表产品的资料 ④ 同度量因素的资料 4、设P 表示商品的价格,q 表示商品的销售量,∑ ∑1 011q p q p 说明了( )。 ① 在报告期销售量条件下,价格综合变动的程度 ② 在基期销售量条件下,价格综合变动的程度 ③ 在报告期价格水平下,销售量综合变动的程度 ④ 在基期价格水平下,销售量综合变动的程度 5、根据指数所反映现象的数量特征不同,可把它分为( )。 ① 拉氏指数和帕氏指数 ② 综合指数和平均指数 ③ 数量指数和质量指数 ④ 动态指数和静态指数 6、拉氏指数所选取的同度量因素是固定在( )。 ① 报告期 ② 基期 ③ 假定期 ④ 任意时期 7、帕氏指数所选取的同度量因素是固定在( )。 ① 报告期 ② 基期 ③ 假定期 ④ 任意时期 8、设P 表示商品的价格,q 表示商品的销售量,帕氏价格指数的公式是( )。 ① ∑∑1 011q p q p ② ∑ ∑0 1q p q p ③ ∑∑0 11 1q p q p ④ ∑ ∑0 10q p q p 9、设P 表示商品的价格,q 表示商品的销售量,拉氏销售量指数的公式是( )。 ① ∑ ∑1 011q p q p ② ∑ ∑0 1q p q p ③ ∑ ∑0 11 1q p q p ④ ∑ ∑0 10q p q p 10、编制数量指标综合指数的一般是采用( )作同度量因素。 ① 报告期数量指标 ② 基期数量指标 ③ 报告期质量指标 ④ 基期质量指标 11、编制质量指标综合指数的一般是采用( )作同度量因素。 ① 报告期数量指标 ② 基期数量指标 ③ 报告期质量指标 ④ 基期质量指标 12、某地区职工工资水平本年比上年提高了5%,职工人数增加了2%,则工资总额增加了( )。 ① 7% ② 7.1% ③ 10% ④ 11% 13、单位产品成本报告期比基期下降5%,产量增加5%,则生产费用( )。 ① 增加 ② 降低 ③ 不变 ④ 难以判断 14、平均指数是计算总指数的另一形式,计算的基础是( )。 ① 数量指数 ② 质量指数 ③ 综合指数 ④ 个体指数 15、数量指标综合指数⎪ ⎪⎭⎫ ⎝ ⎛∑∑0 001p q p q 变形为加权算术平均指数时的权数是( )。 ① 11q p ② 00q p ③ 01q p ④ 10q p

统计学习题 第九章统计指数习题答案

第八章指数分析法习题 一、填空题 1、在编制综合指数时,同度量因素的确定原则为:数量指标指数以质量指标为同度量因素;质量指标指数以数量指标为同度量因素。 2、利用指数体系,进行因素分析是统计指数的最重要作用。 3、若已知∑p1q1=120,∑p0q1=100,∑p0q0 =110,则价格指数为 120% ,销售量指数为 90.91% 。 二、选择题 单选题: 1、统计指数按其所反映指数化指标的性质不同,分为((3)) (1)个体指数和总指数(2)定基指数和环比指数 (3)数量指标指数和质量指标指数 (4)综合指数和平均数指数 2、职工平均工资增长3.5%,固定构成工资指数增长15%,职工人数结构影响指数下降或增长((3)) (1)18.5% (2)14% (3)-10% (4)-11.5% 3、某商业企业销售额今年比去年增长了50%,销售量增长了25%,则销售价格增长((4)) (1)25% (2)2% (3)75% (4)20% 4、指数体系中同度量因素选择的首要标准是((2)) (1)数学上等式关系的成立 (2)经济意义上的合理 (3)质量指标指数,采用报告期的数量指标作为同度量因素 (4)数量指标指数,采用基期的质量指标作为同度量因素 多选题: 1、指数的作用有(1、3、5 ) ①综合反映现象的变动程度②研究现象的内部结构 ③据以进行因素分析④反映现象的发展规律 ⑤研究现象长时期的综合变动趋势 2、下列情况中,属于广义指数概念的有( 1、2 ) (1)不同空间同类指标之比 (2)同类指标实际与计划之比 (3)同一总体的部分指标与总量指标之比 (4)同一总体的部分指标与另一部分指标之比 3、下列属于质量指标指数的有(3、4 ) (1)产品产量总指数(2)销售量总指数 (3)平均成本指数(4)劳动生产率指数 (5)销售额指数 4、某企业甲产品报告期单位成本为基期的120%,这以指数是( 1、2、4 ) (1)个体指数(2)数量指标指数(3)质量指标指数 (4)动态指数(5)静态指数 三、简答题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