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第10章统计指数杨灿

合集下载

基于效用函数和消费数据的动态价格指数测度

基于效用函数和消费数据的动态价格指数测度
中 图分 类 号 : 8 3 C 1 文 献 标 识 码 : A 文 章 编 号 :0 2—4 6 2 1 ) 0—0 9 10 5 5( 0 1 1 0 8—0 5
M e s r ng Dy a i i e I e s d o he Utlt a u i n m c Prc nd x Ba e n t iiy Fun to n c in a d Co s n um p i n Da a to t


引 言
格 变化 。他们 在传 统价格 指数 的编 制方法 中引入资 产 价格 因素 , 在 给 定效 用水 平 下编 制财 富变 化 的 并 名义货 币成本作为通货膨胀 率 的度量 。P l k 17 ) o a (9 5 l
给 出 了跨 期 价 格 指 数 编 制 的 一 般 理 论 , 在 一 期 真 实 他 生 活 成 本 指 数 ( ot f i n n e ) 制 的 框 架 下 , C s o v gIdx 编 L i
Ya g Ca & Ch n L n n n e o g
Ab ta t I hsat l ,w nrd c h o c pin o y a c pie id x( I b sd o h ti h oy o sr c :n ti rce e it u ete c n e t fd n mi rc n e DP ) ae n te uit ter f i o o ly
数据 , 我 国的 D I 行 编 制 。研 究 表 明 , P 在 衡 量 消 费 者 当 前 和 未 来 的 真 实 生 活 成 本 变 化 方 面 更 具 有 优 势 , 对 P进 D I 应 成 为衡 量 居 民福 利 变 化 和政 策 制 定 者 制 定 政 策 的 重 要 参 考 指标 。 关键 词 : 费 者 价 格 指 数 ; 态 价 格 指 数 ; 消 动 真实 生 活 成 本 指 数

《国民经济统计学》核算教材课后答案杨灿

《国民经济统计学》核算教材课后答案杨灿

国民经济核算教程第1章导论【思考题解答】1-1何谓“国民经济”?它包括哪两个紧密联系的方面?解答:国民经济是一个规模庞大、层次繁多、结构复杂的系统。

在这一大系统中,职能各异、数不胜数的经济主体运用各种经济资源、遵循一定的社会分工规则,从事既有区别又有联系、既各司其职又互为条件的经济活动,形成错综复杂的经济关系。

从分析的角度,可将“国民经济”这一概念理解为互有联系的两个方面。

首先,从横向看,国民经济包括从事各种经济活动的微观单位──企(事)业单位、政府机构、社团组织、民间机构和住户,以及常住单位与非常住单位等等。

在分析上,需要将有关经济单位(通常是其中的常住单位)依据一定的功能特征适当分类,形成不同的国民经济部门。

据此,我们可以说,国民经济就是各单位、各部门的总和。

其次,从纵向看,国民经济又包括上述经济单位和部门运用各种资源要素所从事的形形色色的经济活动──生产经营、市场交易、收入分配、消费支出、资金融通及资本积累,等等,这些活动彼此衔接、相互影响、不断循环,就形成国民经济的运行过程。

据此,我们也可以说,国民经济就是社会再生产各环节的总和,是一个不断循环的宏观经济运行过程。

但是,国民经济又并非上述各单位、各部门与各环节、各要素的简单总和。

从系统论的观点看,所有这些方面总是纵横交错、相互渗透、紧密联系的。

研究国民经济系统的运行状况,就是要考察各单位、各部门所从事的各种经济活动,考察这些经济活动的条件、过程、结果和影响,考察国民经济各环节、各部门以及本国与国外之间的错综复杂的经济联系。

1-2试简要说明国民经济实物运动和价值运动的基本过程。

解答:一般而言,国民经济的循环流程起于产品(货物和服务)的生产,抵于产品的使用(消费、消耗或投资等使用),周而复始;商品流通和收入分配则介于生产和使用环节之间,成为连接两端的中间环节。

于是,从运动形态上区分,国民经济循环表现为两种既对立、又统一的运动过程:一方面是“生产-流通-使用”这一过程,属于国民经济的“实物运动”。

第9章统计指数习题解答_杨灿

第9章统计指数习题解答_杨灿

第9章统计指数习题解答_杨灿【思考与练习】思考题:1. 统计指数与数学上的指数函数有何不同?⼴义指数与狭义指数⼜有何差异?2. 与⼀般相对数⽐较,总指数所研究的现象总体有何特点?3. 有⼈认为,不同商品的销售量是不同度量的现象,因为它们的计量单位可以不同;⽽不同商品的价格则是同度量的现象,因为它们的计量单位相同,都是货币单位。

这种看法是否正确?为什么?4. 总指数有哪两种基本编制⽅式?它们各⾃⼜有何特点?5. 有⼈认为,在编制价格指数时,采⽤帕⽒公式计算得到的结果“现实经济意义”较强,因⽽不能采⽤拉⽒公式。

对此,你有何看法?6. 在⼀定条件下,综合指数与平均指数相互之间可能存在着“变形”关系。

为什么说,它们两者仍然是相对独⽴的总指数编制⽅法?7. 根据指数体系的内在联系,⼈们常常利⽤已知的指数去推算未知的指数,后者就被称为前者的“暗含指数”。

试问,拉⽒价格指数的暗含指数是什么?拉⽒物量指数的暗含指数⼜是什么?8. 相对于简单形式的总指数,加权指数有何优点?9. 加权指数⼀般优于简单指数,但在哪些场合,简单指数仍然有其重要应⽤,为什么? 10. 与单项评价相⽐,综合评价有何特点?你能否举出⼀个在现实⽣活中进⾏综合评价的例⼦? 11. 构建综合评价指数的基本问题有哪些?解决这些问题的实际意义何在?练习题:1. 表10.9给出了某市场上四种蔬菜的销售资料:要求:(1)⽤拉⽒公式编制四种蔬菜的销售量总指数和价格总指数;(2)再⽤帕⽒公式编制四种蔬菜的销售量总指数和价格总指数;(3)⽐较两种公式编制出来的销售量总指数和价格总指数的差异。

〖解〗%73.1072.20398.2196 , %16.1042.2039212400010001==∑∑===∑∑=q p q p L p q p q L p q%39.10721242281 , %83.1038.2196228110111011==∑∑===∑∑=q p q p P p q p q P p q2. 依据上题的资料,试分别采⽤埃奇沃斯公式、理想公式和鲍莱公式编制销售量指数;然后,与拉⽒指数和帕⽒指数的结果进⾏⽐较,看看它们之间有什么关系。

国经统新教材各章增补习题(学生用)2012

国经统新教材各章增补习题(学生用)2012

b 历年投资价格指数 定基指数 100 105 106 115 115 120 130 150
c 历年固定资产总投资 不变价格
d 年末固定资产总存量 不变价格
e 历年固定资产折旧
g 年末固定资产净存量 不变价格
h 年末固定资产净存量 重置价格
i 年末固定资产总存量 重置价格 * 设第 1 年以前的存量和流量均为零;固定资产的使用年限为 5 年,按“直线法”计提折旧。
9
①求各年末按重置价格计算的固定资产净存量; ②求各年末按重置价格计算的固定资产总存量; ③试讨论:按不变价格计算的各年固定资产总投资与净投
资、总存量与净存量之间存在何种关系?
【思考题6-23】 在资金流量表中,可以通过“净金融投资”或
“净贷出(储蓄投资差)”指标来判断一个部门的资金 余缺情况。 请问:在资产负债表中,怎样观察和判 断一个部门的资金余缺?这与资金流量表所说明的问 题有何异同?
其他负债
160
⑶重估价资料
非金融资产 +220
证券
+200
根据上述资料编制该部门的 期初资产负债表、资产负 债变动表和期末资产负债 表。
6
补充题6-22
永续盘存法练习
符 指 标 项 目 计价方式
年 份(t)

12345678
a 历年固定资产总投资 原始价格 600 840 1060 1265 1380 1800 2340 3000
或“赤字”; 将某个国家的国际收、支相互抵消,计算其“顺差”或
“逆差”; 将某部门内部各企业间的收入与支出、资产与负债相互抵
消,计算其“净收入”和“净资产”。 将某银行发放的贷款与接受的贷款分别做账记录。 将某银行发放的贷款与接受的贷款冲抵后做账记录。

产业关联测度方法及其应用问题探析

产业关联测度方法及其应用问题探析
j
的技术经济联系越密切。确切地说 , 系数 a ij 的值 ( 从直 接 消耗的角度 ) 刻划了 j 部门对 i 部 门的直接 依赖程度或 牵 引作用 , 反过来 , 也就 是 i 部门 对 j 部门的 直接制 约作 用 或感应 程度。一 般认为 , 直接 消耗 系数矩 阵 A 中 取值 最 大的少数系数就是表明产业 关联程 度的重 要系数。这 是 一对一的产业关联直接测度。 进一步可以考虑一对多 的产业 关联直接 测度。观 察 表明 , 直接消耗系数矩阵的列和 ( a ∃j =
说明 : 农业 ! 食品制造业! 表示农业向食品制造业提供中间产品 , 或食品制造业消耗农业产品。其他情况类此。
其中 : a =
1 n
i= 1 j = 1
% %a
民经济的 基础 产业! , 对 整个 经济 具有 显著 的后 向推 动 作用。
ij
二、 基于完全消耗 ( 需求 ) 系数的产业 关联测度
完全消耗系数 ( 或完全 需求系数 ) 与 直接消 耗系数 的 不同之处在于 , 它 所 表明 的是 生产 过程 的最 终产 出与 完 全消耗( 包括直接消耗和所 有各次间 接消耗 ) 或 完全需 求 ( 进一步包括对最终产品本 身的需求 ) 之 间的线 性比例 关 系。一个系数 bij 或 c ij 的值 越大 , 就表 明两 个产业 之间 直 接和间接的技术经济联系越密切。以完全消 耗系数 bij 为 例 , 其取值从直接 消 耗和 间接 消耗 的角 度更 为完 整地 刻 划了 j 部门对 i 部门 的依赖程度或牵 引作用 , 也即 i 部 门 对 j 部门的制约作用或感应程度。由 此可见 , 完全消耗 系 数矩阵 B 中取值最大的少数系数也是 表明产业关联程 度 的重要系数。这是一对一的 产业关 联完全测 度。这里 之 所以采用完全消耗系数 ( 而 非完全需 求系数 ) 作 为衡量 标 准 , 是因为完全需求系 数矩阵 C 的诸 元素 在分析 上不 具 有对等性 ; 若采用完全需求 系数作 为衡量 标准 , 则所有 的 重要系数一般 只能 出现 在列 昂节 夫逆 阵的 对角 线上 ( 包 含一单位的初始需求 ) , 这显然限制了分析的通适性 ( 但 在一对多的情形下却无此种问题 ) 。 进而考 虑一对多的产业 关联完 全测度。通 常对完 全 需求 系 数 矩 阵 C 计 算 列 和 ( c∃j =

国民经济统计学_杨灿_第1章导论

国民经济统计学_杨灿_第1章导论

§1.2
国民经济核算的内容体系
一、国民经济统计与国民经济核算 经济统计学: 企业经济(经营)统计:从微观角度考察与企 业经营管理有关的统计理论和方法,旨在为 企业经营管理提供必要的统计数据和有效的 分析工具。 国民经济统计从宏观角度考察与国民经济运 行有关的统计理论和方法,旨在为宏观经济 管理和决策提供数据支持和分析框架。
两大国民核算体系的主要差异:
生产范围 SNA: 综合性生产 MPS: 限制性生产 核算内容 比较系统全面 比较简单片面 核算方法 帐户(复式) 平衡表(单式)
注意区分:国民经济帐户与国民经济核算
National Accounts 国民(经济)帐户,国民会计 National Accounting 国民(经济)核算 System of National Accounts(SNA)即联合国的 “国民经济帐户体系(国民经济核算体系)” System of National Accounting 一般的国民经济核 算体系(涵盖SNA、MPS和形态各异的国民经 济核算体制)
国民经济正常运行的基本要求(前提条件)
各部门比例协调: 两大部类(马克思) 三大产业(库兹涅茨) 部门联系平衡(列昂节夫) 各环节相互平衡: 生产-分配-使用相互平衡,总供需平衡 国民经济综合平衡→ 宏观经济调控: 怎样调控(方式)~国民经济学 调控多少(力度)~国民经济统计(核算)
二、国民经济的循环流程和分析框架
(一)SNA的产生和发展(续) 1968年《SNA》完善了基本概念的定义、国民经济 的部门分类以及账户体系的逻辑结构与表达方式, 引入了投入产出、资金流量、资产负债以及不变价 格核算的有关内容,基本形成了一套内容比较完备、 方法比较科学的核算体系。 1993年《SNA》篇幅庞大,内容丰富,结构复杂, 方法规范,同时,还扩展到了人力资源统计以及环 境经济综合核算等新领域,显示出高度的成熟性。 该标准体系推行十余年来,对各国的国民核算方法 和实践以及宏观经济理论都产生了重大的影响。

中央民族大学432统计学2020年考研专业课初试大纲

中央民族大学432统计学2020年考研专业课初试大纲

中央民族大学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初试科目考试大纲
科目代码:432 科目名称:统计学
I.考查目标
应用统计硕士专业学位《统计学》考试是为我校招收应用统计硕士生入学设置的资格考试科目。

其目的是科学、公平、有效地测试考生是否具备攻读应用统计专业硕士学位所具有的基本素质、应用能力和培养潜能,以利于为国家的经济建设培养具有优良的职业道德、法制观念、国际视野、及较强分析与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高层次、应用型、复合型统计专业人才。

使培养对象面向工程技术、经济、金融、社会、管理、公共卫生、医药、生命科学、公共安全、环境、资源、生态等领域的重大应用统计问题,使他们在统计建模、开发应用统计软件、了解和掌握现代统计的基本技能诸方面达到培养需求。

考试要求
1.掌握和熟练运用概率论基础知识、原理和方法。

2.掌握数据收集、统计分析、统计处理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3.具有概率统计建模的初步能力,并具有运用概率统计的思想方法对数据进行科学、合理解释的能力。

II.考试形式和试卷结构
一.试卷总分及考试时间
试卷总分为150分,考试时间180分钟。

二.答题方式
答题方式为闭卷、笔试。

允许使用计算器(仅具备四则运算和开方运算功能的计算器)。

不得使用带有公式和文本存储功能的计算器。

三.试卷内容与题型结构
概率论60分,由以下三种题型构成
单项选择题10题,每小题2分,共计20分;。

国民经济统计学课后标准答案-杨灿-第二版

国民经济统计学课后标准答案-杨灿-第二版

国民经济统计学课后答案-杨灿-第二版————————————————————————————————作者:————————————————————————————————日期:3-16(1)NDP=GDP-固定资本消耗=940-58=882(亿元)(2)GNI=GDP+得自国外的净要素收入=940+1.2=941.2(亿元)(3)NNI=GNI-固定资本消耗=941.2-58=883.2(亿元)或=NDP+得自国外的净要素收入=882+1.2=883.2(亿元)(4)GNDI=GDP+得自国外的净要素收入+得自国外的净经常转移=940+1.2+0.5=941.7(亿元)或=GNI+得自国外的净经常转移=941.2+0.5=941.7(亿元)(5)NNDI=NDP+得自国外的净要素收入+得自国外的净经常转移=882+1.2+0.5=883.7(亿元)或=GNDI-固定资本消耗=941.7-58=883.7(亿元)3-17总营业盈余=增加值-雇员报酬-生产税净额=980-417-102+3.5=464.5原始总收入余额=增加值+初次分配收入-初次分配支出=980+28-417-(102-3.5)-63=429.5 或=总营业盈余+财产收入净额=464.5+(28-63)=429.5可支配总收入=原始总收入余额+再分配收入-再分配支出=429.5-6-4-65.8=353.74-15投入部门最终产品总产出农业轻工业重工业其他小计产出部门农业70.2 174.4 149.3 132.4 526.3 673.7 1200 轻工业 2 451 26.3 92.5 571.8 988.2 1560 重工业31.3 217.8 876.2 237.4 1362.7 677.3 2040 其他31.3 251.2 270.7 184.7 737.9 462.1 1200 小计134.8 1094.4 1322.5 647 3198.7 2801.3 6000增加值1065.2 465.6 717.5 553 2801.3 总投入1200 1560 2040 1200 6000A= 0.06 0.11 0.07 0.11 0.00 0.29 0.01 0.08 0.03 0.14 0.43 0.20 0.03 0.16 0.13 0.154-16投入部门最终产品总产出1 2 3 4产出部门1 60 120 10 15 395 6002 78 360 70 45 647 12003 18 12 6 15 149 2004 30 60 16 30 164 300增加值414 648 98 195 总投入600 1200 200 3005-171 借:其他投资360贷:货物出口3602 借:货物进口7200贷:其他投资72003 借:经常转移16贷:货物出口164 借:货物进口120贷:储备资产1205 借:服务进口 5贷:其他资产 56 借:服务进口24贷:其他资产247 借:储备资产30贷:服务出口308 借:储备资产50贷:经常转移509 借:其他资产60贷:服务出口6010 借:货物进口3000贷:直接投资300011 借:其他投资50贷:货物出口5012 借:其他投资200贷:证券投资20013 借:储备储备60贷:其他投资60需要说明的问题:(7)和(8)国内收入的30万美元和50万美元并没有明确说明作为外汇储备,一般不作为外汇储备处理,而应计入其他投资里的其他金融资产(存款)。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STA设TISKT代ICS表个体价格指数,则各种商品的个体价格 指数为:
K甲
p1 p0
120 100
100 % 120 %
K乙
p1 p0
75 100 % 140 % 50
K丙
p1 p0
35 100 % 175 % 20
计算表明甲、乙、丙三种商品的价格,报告
期比基期分别上升20%、40%、75%
(一)先综合、后对比的方式,即“综合指数法” 编制综合指数的基本问题是“同度量”问题
(二)先对比、后平均的方式,即“平均指数法” 编制平均指数的基本问题之一是“合理加权”
问题
“简单综合指数”与“简单平均指数”都存在 方法上的缺陷,需要改进,编制相应的加权指 数。
10 - 8

统计学和
STA综TIS合TI平 均C指S 数的编制:
②采用同一时期的产量作同度量因素来计算两个 时期生产总值、总成本,进行对比,反映各种 产品价格、单位成本的综合变动。
10 - 10
统计学例:
STATISTICS
商品 计量 名称 单位
甲米 乙吨 丙件
销售量
基期 报告期
q0 1000
q1 1150
2000 2200
3000 3150
价格(元)
基期 报告期
③、同指数化指标相联系的同度量因素又叫指数 权数,权数乘以指数化指标的过程又称加权。
10 - 9
统计学
STATISTICS
•对复杂现象总体所包括的两个因素,把其中一个 因素,即同度量因素或权数加以固定,以便消除其 变化,来测定我们所要研究的哪个因素即指数化指 标的变动。
①采用同一时期的价格或单位成本作同度量因素 来计算两个时期生产总值或总成本,进行对比, 以测定各种产品的产量动态。
105 %
10 - 12
统2计、学编制商品销售量总指数
STA选TIS择TIC价S 格作为同度量因素,则:
Kq
pq1 pq0
当价格选择在基期时K,q
p0q1 p0q0
当价格选择在报告期时,Kq
p1q1 p1q0
两个公式的计算结相 果同 不,
在实际中选择基期作 价同 格度量因素,即
Kq
10 - 16
统•应2的、计销编学售制量价q格得指销数售:额应p将q,各再种累商计品相的加价、格对p分比别(乘销以售相量
S成TA了TIS同TIC度S量因素)
公式:K p
p1q p0q
当价格选择在基期时K,p
p1q0 p0q0
当价格选择在报告期时,K p
p1q1 p0q1
在实际工作中 用, 报一 告般 期采 销售 量量 因作 素同 ,度 即
指数的概念与分类
一、指数的概念 一种对比分析指标,具有相对数形式(%) 对比方式:不同时间、不同空间、实际与计划
指数的区分:
广义上:反映事物现象数量变动程度的相对数
狭义上:指由不能直接相加的多要素所构成的现 象总体数量对比关系的一种相对数。
10 - 3
S统TA二T计IS、T学ICS指数的种类
1、按反映的对象范围的不同: 个体指数:是反映个别现象变动的相对数(个别产
10第10章统计指数杨灿
第一章 回归分析的性质
统计学
STATISTICS
学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目标
1. 统计指数及其主要种类 2. 综合指数的编制原理 3. 平均指数的编制原理 4. 指数法在因素分析领域的应用 5. 常见的经济指数形式 6. 指数法在综合评价领域的应用
10 - 2
统计学
STATISTICS
9.1
利用连续编制的指数数列,对复杂现象 总体长时间发展变化趋势进行分析。
10 - 6
统计学
10.2 STATISTICS 总指数的编制方法
一、总指数编制的基本问题 二、加权总指数的编制原理 三、加权综合指数的各种形式 四、加权平均指数的主要形式
10 - 7
S统TAT计IST学一ICS 、总指数编制的基本问题
10 - 14
统计质学量指标指数的编制
STATISTICS
1、编制质量指标指数应解决两个问题: 要找出现象总体能够直接相加的同度量因素 要选择同度量因素的所属时期。 2、编制多种商品的销售价格指数,因各种商品
使用价值不同,销售价格不能直接相加,即不 能同度量。
10 - 15
统计例学: 1、 编制商品价格个体指数
p0
p1
100 120
50
70
20
35
10 - 11
统计数学量指标指数的编制:
STATISTICS
1、编制商品销售量个体指数:设K代表个体指数
K甲
q1 q0
1150 1000
100 % 115 %
K乙
q1 q0
2200 2000
100 % 110 %
K丙
q1 q0
3150 3000
100 %
p0q1 p0q0
10 - 13
统3计、学销售量综合指数的编制方法
STATIS以TIC基S 期价格分别计算报告期的销售额和基期销 售额
通过对比,以销售额的变动来定量表示销售量 总指数
公式:销售量总指数
Kq
p0q1 p0q0
由于销售量的增长,销使售额增加的绝对数为
p0q1 p0q0
4、结论 编制数量指标指数,应以基期质量 指标作为同度量因素
品的产量指数、个别商品的价格指数) 总指数:是综合表明全部现象总体数量变动的相对
数。(工业产品总产值指数、商品零售物价总指数) 编制总指数同时,编制组指数和类指数 2、按其所表明的指标性质的不同: 数量指标指数:反映着研究现象总体总规模的变动
程度 质量指标指数:说明生产经营所取得效益状态,说
1、编指制的特点: 从数现象联系关系分析中,来确定与我们所要研
究的现象(指数化指标)相联系的因素,从而 加入这个因素(同度量因素),使各种商品或 产品的不同使用价值量,改变为价值量。
①、研究各种产品产量变动时,将产量乘以其价 格(同度量因素)计算其总销售量。
②、研究各种产品单位成本变动时,将各单位成 本乘以其产量(同度量因素)计算其总成本
明生产工作质量的提高程度。
10 - 4
统计学
STATISTICS
3、指数按采用基期的不同: 定基指数:各个时期指数都是采用同一固定时
期为基期。 环比指数:是依次以前一期为基期计算的指数。
10 - 5
S统TAT计IS三T学ICS、指数的作用:
综合反映复杂现象总体数量上的变动状 态
分析现象总体变动中受各个因素变动的 影响程度。
Kp
p1q1 p0q1
10 - 17
统3计、物学价综合指数的编制方法:
STATIS以TIC报S 告期销售量为同度量因素,分别计算报告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