荒漠化的防治教学案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荒漠化的防治——以我国西北地区为例》教学案例

五家渠高级中学侯彩霞

一、案例背景

高中地理新课程注重与实际相结合,要求学生在梳理、分析地理事实的基础上,逐步学会运用地理事实的基础上,逐步学会运用地理原理探究地理过程、地理成因以及地理规律等,使学生们获得终身发展有用的地理基础。但是,在平时的做题过程中,我发现学生们经常把自己脑海中记忆的相关内容全写一遍,结果往往是答非所问,说明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较低,2014年4月按照学校的要求,年青教师每年要有一次汇报课,按照教学计划,我这一堂课要上的应该是高一年级必修三第二章第一节《荒漠化的防治——以我国西北地区为例》的第一课时——荒漠化的原因。

二、学情分析

生活在西北地区的学生们对沙尘暴、荒漠化相关的词似乎是非常熟悉,但是却很少能从逻辑思维上分析荒漠化的原因,学生在做题时往往答非所问,在教学中如何启发学生思维,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呢?我就思考,通过一种什么样的方式与方法能让学生直观地理解并掌握呢?单纯的讲解不会达到直观的效果,也不会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能不能利用多媒体技术的优势用学生熟悉的生动画面,显示荒漠化的严重程度及危害呢?同时联系生活实际,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这样可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让学生主动地学,从而提高学习效率。我先后想到了两个教学方法:

首先、视频导入:直观的电影、视频画面让学生有感性认识,激发学生兴趣;

第二、图表讲解法。教材中的图像统和文字系统都是我们要掌握的内容。在学习过程中,引导学生自己分析问题,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

三、案例过程

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我在课前播放了视频资料——“甘肃山丹军马场发生的一起沙尘暴天气,电影木乃伊片段”引入新课,视频中生动的画面让学生异常兴奋、印象深刻,于是,我顺势抛出第一个问题:大家想一下在我们国家,在哪些地区最容易发生沙尘暴?用大家比较熟悉且反感的天气现象确实引起了学生的兴趣,学生们纷纷开始回答,从而打破了死气沉沉的课堂,通过“沙尘暴”现象让学生意识到沙尘暴中的沙尘的多以及沙尘的破坏力;为了让学生主动的思

考、分析问题,我提出第二个问题:“经常发生沙尘暴的这些地区具备什么样的地理特征呢?如果某些地区经常遭到沙尘暴袭击会有怎样的后果?”这样细致有效地提问,学生会很顺利的回答出“干旱、土地退化等字眼”,从而引出荒漠化的概念,通过视频中的展示的画面,学生对荒漠化的概念认识应该是非常直观了;

为了让学生了解全球的环境问题,增强其环境意识,接下来通过数据和图片揭示全球、中国荒漠化情况,我接着问:“那我们国家哪些地区具有干旱的特征呢?”学生进一步回答:我国的西北地区,“我国西北地区荒漠化的原因是什么呢?”——肯定具备干旱的特征,为了启发和培养学生读图能力,引导学生读图2.1“西北地区的位置和地形”,我们国家的西北地区包括哪些行政区域、这些地区的地形特征如何,指导学生从气候、地形等角度分析,引导学生思考西北地区干旱的自然原因;为进一步加深学生地理环境整体性的意识,让学生结合图2.2“西北地区自东向西降水和植被景观的变化”,思考在干旱的气候影响下,植被、土壤类型如何,从而从气候条件、植被条件、土壤条件总结出荒漠化的自然原因。

荒漠化的形成,自然因素仅仅是基础条件,更多的是人为因素,但这一点往往不被学生重视,为了让学生印象深刻,我选取了与过度樵採、过度放牧、过度开垦相关的视频来揭示人类对自然的掠夺式开发以及荒漠化产生的危害,并用最新的统计数据揭示人为因素在荒漠化中所起的决定性作用和目前全国、全球的荒漠化的趋势。之后让学生以填表的形式自己总结归纳三种人为因素所发生的地区以及由此产生的危害,并分析三种方式存在差异的原因,这样一方面可以提高学生对知识的总结、归纳能力,同时让学生意识到荒漠化的严重程度,增强环境意识。

面对如此严重的荒漠化问题,应该采取什么样的措施来应对呢?接下来,我让学生分组对于不同程度、不同地区的荒漠化问题提出荒漠化的应对措施,并让大家相互讨论其他组的提出建议的合理性,同学分积极发言,在同学们提出建议的基础上,通过对阅读“苏联垦荒区防治荒漠化的对策”开阔视野,增加解决问题的途径。

四、教学反思

这个案例来源于实际,使教材贴近生活,激发学生研究自然地理现象的兴趣,学会了分析问题的原因。

教学过程,采用了理论联系实际的方法,促进思维,使学生的综合能力得到培养,有利于学生全面发展。案例分析的过程,以学生熟悉的生活来引入,以学

生们的生活经验和常识来分析问题,使知识变得生动、有趣;在分析问题的过程中,很多地方隐含着一定的地理概念和地理原理,学生在学习中通过思考、讨论、分析整理信息,得出相关的地理结论,提高了逻辑思维能力,充分发挥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整个自然地理中有许多现象和规律需要我们用通俗易懂方法去诠释,如何用更有效,更直观的方法去让学生们理解这些知识,是我们地理教师需要精益求精的。

不过这节课的设计也有不足之处,首先是在认为因素的分析上,仅仅是通过视频和统计的数据的展示,学生是否掌握了人为因素在荒漠化的发展过程中起决定性作用,我没有十足的把握,其次,如果这节课将荒漠化的防治措施这部分内容放在同一节课,时间有点紧张,在后面的几个班上课时,我及时做了调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