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鱼常见疾病防治技术须知

合集下载

浅析无公害草鱼疫病防治与养殖技术

浅析无公害草鱼疫病防治与养殖技术

草鱼是我国四大家鱼之一,具有生长速度快、营养含量足、饲养简单、经济效益高等优点,因此在我国广泛淡水养殖。

但随着近两年养殖业快速发展,草鱼养殖过程中的疫病防治成为困扰养殖户的一大难题。

本文详细分析了草鱼养殖过程中各种常见病害的特点及发病诱因,介绍了如何在发病后快速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保证草鱼健康生长,并提出了一系列健康养殖技术的具体操作流程及注意事项,最大程度提高草鱼养殖存活率,将草鱼养殖的经济效益最大化。

一、无公害草鱼疫病防治1、出血病出血病是草鱼最常见的疫病之一,死亡率极高,常发病于2龄以下的草鱼。

发病时草鱼会出现食欲减退甚至停止进食,鱼体发黑、离群独游、充血和出血的症状。

该病属于病毒性疾病,由呼肠弧病毒引发,出血病的常见病情是病毒性出血,不同类型病毒性出血的共性都是很难用药物完全治愈。

因此最有效的方法是在草鱼发病前采取预防措施,通过疫苗注射、定期投喂药物、水质管理和定期对鱼塘进行消毒等办法大大提高草鱼的免疫力,达到预防的效果,在水质出现不稳定的情况时,要格外注意是否出现病变的情况。

业内认为水质不稳定会导致有机物的不断积累,大大降低草鱼的免疫力,最终出现诸如“桑尖瘟期”和“白露关”的病毒性出血疫病。

在预防时,要加强水质管理,在管理前期以调节水质为主要目的,在管理后期则根据实际水区情况加入藻类。

水质改良工作应该贯穿整个养殖期,尤其在养殖后期需要更加注重水质改良工作。

另外,投放饲料虽然降低了草鱼养殖的难度,但相较于野生草鱼,养殖草鱼会因此改变食性导致免疫力下降,如果饲料用量不合理,还会导致草鱼肝脏超负荷进而引发肝脏疾病。

如果病毒性出血病发病时还伴随其它病症,应首先治疗出血病,待完全康复后,再治疗其它疫病。

发病后,及时对水体进行消毒,并喂食草鱼氟苯尼考,在病情趋于稳定之后,用过硫酸氢压复合盐对水质进行改良。

在治疗过程中,不应采用刺激性药物,防止草鱼病情恶化。

2、水霉病水霉病是一种常见的真菌性疫病,多发于水生鱼类,只要是受伤的鱼类都有可能感染,因此在各个品种的水生鱼类中都有它的身影。

草鱼常见疾病及防治

草鱼常见疾病及防治

草鱼常见疾病病症及防治一、出血症由出血病病毒〔GCRV)引起的鱼病。

主要危害草鱼、青鱼。

主要病症为病鱼肌肉、肠道、鳍及鳃有不同程度的充血、出血。

流行特点主要危害草鱼鱼种,流行季节在6~9月,8月为流行顶峰。

一般发病水温在20~33℃,最适流行水温为27~30℃。

埋伏期一般为3~10天。

传染源主要是带毒的草鱼、青鱼及麦穗鱼等。

.病症及病理变化依据病鱼所表现的临床病症及病变,一般分为三种类型:(1)“红肌肉〞型:以肌肉出血为主,与此同时鳃瓣因严峻失血,呈“白鳃〞,而外表无明显的病变。

(2)(2)“红鳍红鳃盖〞型:以体表出血为主,口腔、下颌、鳃盖、眼眶周围以及鳍条基部明显充血和出血。

(3)“肠炎〞型:以肠道充血、出血为主,肠道全部或局部呈鲜红色。

这三种类型在临床上可能单独出现,也可能相互混杂出现。

出血性肠炎与细菌性肠炎的区别:草鱼出血病的肠炎型:肠壁弹性较好,肠腔内粘液较少;细菌性肠炎:肠壁弹性较差,肠腔内粘液较多,严峻时肠腔内有大量渗出液和坏死脱落的上皮细胞,红细胞较少。

患病草鱼鳃盖、胸鳍出血患病草鱼肠道明显出血患病草鱼臀鳍、尾鳍出血患病草鱼肌肉严峻出血防治方法预防:腹腔注射草鱼出血病灭火疫苗,或定期泼洒出血腐皮灵25ml/亩·米医治:〔1〕内服:鱼血停拌饲料投喂〔2〕泼洒:出血腐皮灵50ml/亩·米或二硫氰基甲烷50ml/亩·米或参福康5g 亩·米二、肠炎1.肠炎病又名烂肠瘟,是一种流行很广的细菌性疾病。

能危害各种欣赏鱼类及常规养殖鱼类,也是对鱼类危害最为严峻的细菌性疾病之一。

此病常和细菌性烂鳃病、赤皮病并发。

电180--3712--81192.流行特点:此病在水温18℃以上开始流行,流行顶峰在水温25—30℃,发病严峻时死亡率可高达90%以上。

3.病症:病鱼食欲降低,行动缓慢,常离群独游,鱼体发黑或体色减退,腹部膨大,肛门外突红肿,挤压腹壁有黄红色腹水流出。

草鱼养殖的病害防治技术-病害防治论文-农业论文

草鱼养殖的病害防治技术-病害防治论文-农业论文

草鱼养殖的病害防治技术-病害防治论文-农业论文——文章均为WORD文档,下载后可直接编辑使用亦可打印——草鱼是以水草、藻类及幼鱼等为食的淡水鱼品质。

具有生长态势优秀,养殖成本低廉,具有大规模的消费前景且市场价格平稳等诸多优良特性。

因草鱼养殖基数庞大,一旦有病虫害发生就会导致草鱼大规模,造成的经济损失难以估量,会打消养殖户的积极性,不利于养殖行业的健康发展。

且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越来越注重养生,追求无污染无公害的优质食品原材料,因此,对人工养殖的草鱼的品质要求也越来越高。

这就导致草鱼健康养殖技术成为当前热点研究之一。

1草鱼养殖技术分析1.1鱼苗选择对草鱼的科学选择是草鱼养殖成功并获利的关键。

因此,在选择鱼苗时,应注意鱼苗体表状态,大小适中,同批鱼苗不可异地选择,同一鱼塘应选择单一品种进行放养,但同时应加入其他如可以净化水质的鲫鱼等,避免具有种间竞争的鱼苗的加入影响草鱼生长。

还可以通过杂交育种等自主培育优良品种,或引进研究所通过生物工程得到的新鱼苗进行试养殖。

根据山东气候条件,一般在春节前后放养较好。

1.2池塘选择和水质条件要求草鱼的养殖对池塘及水质也有着一定要求。

只有保证具有优良的生长环境,才能保证鱼苗的健康生长。

应根据相关养殖规定来选择合适的养殖地点,避免浪费水资源或对周边的环境产生不可估量的污染。

草鱼的养殖最重要的条件之一就是要保证水源充足。

在养殖过程中应该保证电力充沛,供电设施齐全。

通常状况下,要在8亩池塘的范围内配一台2kw功率的微孔增氧机和1台自动投饵机。

具备便利的交通运输条件以保证养殖成大鱼后能够立即运出销售,提高草鱼在售卖过程中的成活率。

在挑选好鱼池地理位置之后,要对鱼池进行彻底的清整和消毒。

鱼塘环境的把控一般做到四点:①保证水质良好无污染,能达到草鱼正常生长发育的需求;②鱼塘水深一般在1.5~1.8m 左右,可根据实际情况有一定波动,但水深一般不建议低于 1.5m,池塘不低于2m;③根据多地渔民经验,鱼塘长宽比在5∶3是的;④在鱼塘底部可以考虑加入一定量的可以保持鱼塘水分并促进有机物矿物质化的污泥,这种环境有利于草鱼自身生长。

草鱼养殖常见病害防治方法

草鱼养殖常见病害防治方法

等 操 作 中 . 防止 鱼 体 受 伤 放 养 前 应 鱼 食性 广 、 长快 、 量 高 、 生 产 肉 用 5 1 南 度 的 漂 白 粉 溶 液 浸 洗 半 ×0 浓 质仆 . 广 大 群 众 所 喜 食 但 在 养 殖 小 时 为 过 徉 l 草 鱼 发 病 率 高 . 果 不 能 及 }_ 如 三 、 皮 病 白 时 诊 断 、 症 下 药 . 会 造 成 严 重 的 对 将 1发 病 情 况 该病 又 称 自尾 病 , . 济 失 主要 症状 : 女 时病 鱼 背鳍 基 部 或尾 开 厶 出血 病 柄 上 出现 白色 小 点 . 快 扩 大 , 背 很 使 1 病 情 况 该病 由病 毒 引 起 . 鳍 以后 的皮 肤 呈 白 色 . 鳞 脱 落 . . 发 鱼 尾
囊0 1 种主象 6  ̄ 0供誓差 4

褐 可柑 提 蛋 向 者


耍 危 害 当 年 草 鱼 鱼 种 .从 35 米 鳍 溃 烂 . 霉 菌 随 即 发 生 . 引 起 死 .厘 水 易 砭花 刊 1 厘 米 鱼种 均 可感 染 发 病 发 亡 。 出现 于夏 花 和鱼 种 阶段 5 常 病 初 期 , 鱼 体 色发 黑 . 病 食欲 减 退 主 2防治 方 法 操作 时 应 防止 鱼体 . 要 症状 : 1红 肌肉 型 。 开病 鱼皮 肤 . 受 伤 发 病 严 重 时 可 用 1 1 度 的 () 撕 ×0 浓 “ 皮 下 肌 肉 充 血 .并 有 点 状 出 血 . 漂白粉液全池泼洒 . 丁 每立方米用 药1 克 重者 令身肌 肉呈 鲜红 色 ,2 红 鳍红 鳃 ) ( 四 、 霉病 水 盖 病 鱼鳍 基 、 鳃盖 严 重充 血 。 伴 常 1 病 情 况 霉 菌从 鱼 体伤 口皮 . 发 有 口 、 眶 充 血 。 3 肠 炎 型 。 鱼 肤 侵 入 . 生 于 表 皮 组 织 . 繁 殖 蔓 眼 () 病 寄 并 肠 道 允血 . 鲜 红 . 伴 有 松 鳞 和 肌 延 . 表有 呈 棉 絮 状 的 菌 落 . 灰 白 呈 常 体 呈 肉充 l。 n L 色或 淡青 色 . 易引 起死 亡 2防治 方 法 该 病 目前 主要 靠 预 , 2防 治 方 法 鱼 池 在 放 养 前 应 用 . 防 . 效 的 方 法 是 对 草 鱼 进 行 腹 腔 注 生石 灰 等彻 底 清塘 .以 减少 病 原 体 有 射 } m病 灭 活疫 苗 . 长 6 米 以 上 操 作 时应 小 心 . } I 身 厘 减少 鱼 体损 伤 即 可注 射 : 用 出血病 疫 苗 浸 泡 当年 或 五 、 点病 白 夏 花 另 外 . 在 发 病 季 节 全 池 泼 洒 可 1 病 情 况 该病 又称 小瓜 子 虫 . 发 漂 粉1 . 次 使池 水 中漂 白粉浓 度达 到 病 . 为多子小瓜虫大量寄生引起 . | ㈣ , f l I

水库网箱养殖草鱼常见病害与防治技术

水库网箱养殖草鱼常见病害与防治技术
计 ,每 千 克饲 料 用 本 品 6 0 . 克) . ~8 0 ,连 用 7 。 天
i病原:累枝虫病也称绿毛病 ,病原为原生动物寄 . 生虫 中的钟形虫 、聚缩虫等。
2症 状 :病 原 附生在 鳖体表 各 处 ,最初 固着 在 四肢 . 窝部 和脖 颈处 ,严 重感 染 时 ,背 甲、腹 甲、裙边 、四肢
状 物 ,在 泥沙 中呈灰 褐 色 ,因池 水呈 绿 色 ,虫体 的细 胞
质和柄也随之变为绿色,病鳖身体也会呈绿色,因而不
易被 发 现 。
透明小窗,俗称 “ 开天窗”。
3 流行 及危 害 :从鱼 种至 成鱼 均 可受 害 ,该病一 般 .
3流行情况 :该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生 。 .
4 防治 :用 硫 酸铜 、硫 酸 亚 铁 合 剂 ( 2 2 / 。 . 5: ) 克 米
体重1 按5投饵量计 ,每千克饲料用本品2 克) 克( % 0 ,一 三、细菌性肠炎病
1病 原 : 点状产 气 单 胞杆 菌 。 . 2症状 :病鱼 行 动缓慢 ,不 摄食 ,腹 部膨胀 ,肛 门 .
突出、红肿。用手轻压腹部,有黄色粘液从肛 门流 出。 打开病鱼的腹腔,可见肠壁充血 ,呈红褐色,肠内没有 食物 ,只有许多淡黄色的粘液。 3 流行及危害 :危害鱼种至成鱼;全年都可发生, .
二、细菌性烂鳃病
1病 原 :柱 状 嗜 纤维 菌 。 . 2症 状 :病鱼 体色 发 黑 ,离群独 游 ,不 吃食 。鳃上 . 黏 液很 多 ,鳃 丝腐 烂带 泥 ,病情 严 重 时,鳃 丝末 端软 骨 外 露 ,鳃盖 内侧 表皮 充血 ,中央 表皮 常腐 蚀成 一 个 圆形
等都有寄生,肉眼可见病鳖体表一层灰 白色或 白色的毛
I_ 墨萤

草鱼出血病的药物预防方法及养殖管理注意事项

草鱼出血病的药物预防方法及养殖管理注意事项

草鱼出血病的药物预防方法及养殖管理注意事项
草鱼因其生长迅速,饲料来源广,是中国淡水养殖的主要品种之一。

然而,草鱼也是水产养殖动物中病害最多发的一种鱼类,草鱼主要病害包括草鱼出血病、肠炎病、赤皮病、烂鳃病、车轮虫等,全年最高发病率在7-8月。

武汉华牧渔乐丰为广大草鱼养殖户简单介绍了草鱼出血病机理及其防治方法。

草鱼出血病的病原体是水生呼肠孤病毒,隶属呼肠孤病毒科,水生动物呼肠孤病毒属,直径70~80nm,20面体球形颗粒,含有11个片段的双链RNA。

该病毒导致的草鱼出血病危害最大,是我国淡水水产养殖中最为突出的问题之一。

那么对草鱼出血病如何进行防治呢?
一、加强养殖管理
1)做好草鱼亲本的防治,确保亲本无病毒感染,以防在春季繁殖的幼苗成为病毒携带者。

2)清除鱼种池塘过多淤泥,并用200mg/L生石灰消毒;或清淤后,排干池底的积水让太阳光暴晒7-10d。

3)鱼苗下塘前用菌毒消全池泼洒(150/亩·米)。

4)定期加注清水。

高温季节注满池水,以保持水质良好,水温稳定。

二、药物预防
1)外用渔乐安1号+内服渔菌敌
2)应激解毒灵+外用渔血停+内服渔菌敌和水产专用VC
草鱼出血病是鱼种培育阶段一种流行地区广泛、流行季节长、发病率高、死亡率高、危害性大的病毒性鱼病。

由于草鱼出血病对草鱼养殖造成巨大危害,国内众多研究机构从病原、宿主和环境的各方面对草鱼抗呼肠孤病毒展开积极研究,试图寻求控制该病的有效方法。

渔乐丰致力于水产专用肥、水质改良剂、消毒剂等,对草鱼出血病均有很好的防治效果。

草鱼出血病防治方法

草鱼出血病防治方法

草鱼出血病防治方法
(一)症状与病变。

根据病鱼所表现的症状及病理变化,大致可分为如下三种类型:
1、“红肌肉”型。

有的病鱼外表无出血症状或仅表现轻微出血,撕开表皮,可见肌肉呈现点状、块状出血或全身肌肉呈红色,鳃瓣严重失血。

一般在较小(7-10cm)的草鱼种中多出现。

2、“红鳍红鳃盖”型。

病鱼的鳃盖、头顶、口腔、眼眶等明显充血,较大的(13cm以上)草鱼种常见此症状。

3、“肠炎”型。

病鱼体表充血现象不明显,肠道严重充血,全肠或部分肠道呈鲜红色或紫红色,有时肠系膜,脂肪也有点状充血,一般大小鱼种都可见到此症状。

(二)流行情况。

草鱼出血病是草鱼种培育阶段一种流行广泛,危害性大的病毒性疾病,流行时间一般在6月下旬至9月底,水温在20-30℃时发生流行,最适水温为27-30℃。

当年草鱼死亡率一般在30-50%,最高可达70-80%。

(三)防治方法。

外用水体消毒剂,如强氯精、富溴海因、二溴海因、二氧化氯、聚维酮碘等。

内服:每100kg 鱼每天用0.5kg大黄、黄岑、黄柏、板蓝根(单用或混用均可),再加0.5kg食盐拌饲投喂,连喂7天,如再加些抗菌药则更好。

- 1 -。

草鱼常见疾病的防治技术

草鱼常见疾病的防治技术

草鱼常见疾病的防治技术摘要:现阶段,草鱼养殖经常受到草鱼出血病、细菌性肠炎病等常见疾病的影响,该病症在夏季高温阶段发病率较高,且极易造成死亡。

如何更好的防治草鱼常见疾病已成为相关人员的重点研究内容,这就需要采取针对性防治方法,在养殖场做好防治技术,从而实现健康养殖,切实提升养殖户的经济效益。

关键词:草鱼;常见疾病;防治技术前言:常见的草鱼疾病种类较多,而造成草鱼死亡通常是多种疾病混合感染而导致的持续性死亡或大量死亡,不是一种疾病就能引发的。

因此,广大水产养殖者在对草鱼疾病予以防治时,可以使用药物防治,具体方法如下。

1正确诊断草鱼如果在养殖中出现大量死亡,那么就会呈现出头背发黑的现象,在实际预防时,很多养殖人员采取一些药物。

一般而言,引起这一特别症状出现的疾病涉及到赤皮病、细菌性烂鳃病以及病毒性出血病等,镜检过程中,有时无法检查到寄生虫,有时也会检查到,若在无法检查到时使用杀虫剂,极易造成草鱼大量死亡。

所以,草鱼死亡后应借助显微镜加上肉眼观察进行防治,不能盲目杀虫,使草鱼死亡的诊断更加准确,再展开针对性下药,防止更大量的死亡。

下面本文将针对草鱼常见疾病的防治技术展开更深入的分析,以此为草鱼病的预防提供依据。

2草鱼病毒性出血病作为鱼种养殖过程中一种具有较大危害性、流行广泛的病毒性疾病,草鱼病毒性出血病一般流行在25度以上的水温中,多发生在6至9月份,8月为流行高峰期,草鱼从身长2.5厘米至15厘米都会发生这种疾病。

可以采取草鱼免疫疫苗对该病展开预防,治疗过程中以降低草鱼应激、创造良好环境以及改善底质量、水质为主,通过内服多糖类免疫增强剂或中草药,降低草鱼的死亡几率,提高草鱼的抗病能力与免疫力。

2.1病原:多因草鱼呼肠弧病毒而引发草鱼病毒性出血病。

2.2病症:可分红肌肉型、肠炎型以及红鳍红鳃盖型三种。

在实际诊断过程中,如果草鱼口腔充血说明其已发生病毒性出血病。

2.3并发症:其还会与肠炎病、赤皮病以及烂鳃病一同发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草鱼常见疾病防治技术须知
1、出血病
出血病为病毒性鱼病。

鱼体表-般暗黑而微带红色,皮下和肌肉有出血出象,□腔、下腭、头顶或眼眶周围充血,甚至眼球突出、鳃盖、鳍条基部充血。

【防治方法】用灭活疫苗对鱼种注射,可起预防。

每50千克鱼用水花生4~5千克、大蒜头和盐各0.25千克-起打成浆,用水糠1.5千克拌和做成药饵投喂,每天-次,连续投喂5天。

同时每亩水深0.33米用硫酸铜110克适量加水后全池泼酒,连续泼酒5天。

每万尾鱼种用大黄或枫香树叶0.25~0.5千克研成粉末,经煎煮或用热水浸泡过夜,与饲料混合投喂,连续5天。

以0.7ppm深度的硫酸铜,或醋酸铜,或氯化铜施液,连施ニ天。

2、赤皮病
赤皮病ㄡ称出血性腐败病。

症状为鱼体表局部或大部出血,鳞片脱落,以鱼体两侧和腹部最为明显,部分鳍条或全部鳍条基部充血,鳍末稍腐烂,鳃盖和鱼的上下颌常出现红色斑块。

病鱼往往单独游动水面,行动缓慢。

【防治方法】捕捞、运输、放养等操作中,应防止鱼病受伤。

放养前用5~10ppm漂白粉溶液浸洗半小时。

在投喂饲料中加入磺胺噻唑,用量按10千克鱼重用药1克计算,连续投喂6天。

体外消毒可用漂白粉全池泼酒。

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