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考试小学数学教材教法试题及答案(三)_20160721_071705

一、填空题 1、根据学习的深度划分,数学学习可以分为( )和( );根据学习进行的方式划分,数学学习则可以分为( )和( )。 2、在数学学习中,学生的学习通常应是以( )为主,辅之以( )学习。 3、学生的数学认知结构主要是通过( )和( )两种方式去构建的。 4、数学概念的学习一般有两种基本形式:一是( ),二是( )。 5、数学命题学习有( )、( )和( )三种基本形式。 6、在数学问题解决的探索过程中,往往会出现( )与( )两种方式。 二、判断题 7、行为主义学习观认为,学习就是形成刺激和反应之间的联结。 ( ) 8、概念的内涵就是概念所反映的事物的本质属性的总和。 ( ) 9、互质数就是互为质数的数。 ( ) 10、数学问题就是数学练习题。 ( ) 三、单项选择题 11、质数与合数这两个概念从外延上看是( )。 A.并列关系 B.交叉关系 C.矛盾关系 D.对立关系 12、“分子小于分母的分数叫做真分数”,这种概念的表示法是( ) A.属差式定义 B.发生式定义 C.规定外延的方式 D.原始概念描述法 13、认知――同化学习理论的创建者是( )。 A.布鲁纳 B.皮亚杰 C.加涅 D.奥苏伯尔 14、从两位数乘法法则到三位数乘法法则,是认知结构的( )过程。 A.同化 B.顺应 C.平衡 D.适应 四、名词解释 15、数学学习 16、有意义学习 17、数学认知结构 18、同化和顺应 五、简答题 19、进行有意义学习必须具备哪两个条件? 20、什么是数学概念形成?数学概念形成的学习过程可以分为哪几个阶段? 21、什么是数学概念同化?数学概念同化的学习过程可以分为哪几个阶段? 22、影响小学生学习数学概念的内部因素有哪些? 23、简述数学心智技能的形成过程。 24、简述数学问题解决的一般过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