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隆安县地下水储水构造的地质-地球物理模型及其地球物理响应特征分析

合集下载

含水层厚度计算公式

含水层厚度计算公式

含水层厚度计算公式含水层厚度计算是水文地质学中的一个重要内容,它涉及到地下水的分布、储量估算以及水文地质图的编制等。

含水层厚度的计算通常需要综合考虑地下水的赋存条件、地质构造、岩性特征、地下水流动特征等多种因素。

在实际工作中,计算含水层厚度的方法有多种,包括地质学方法、水文学方法、地球物理勘探方法等。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含水层厚度计算方法的概述:一、地质学方法1. 岩心钻孔法:通过钻探获取岩心样本,直接测量含水层的厚度。

这是最直接也是最准确的方法,但成本较高,且受限于钻孔的分布和数量。

2. 地质剖面法:通过野外地质调查,结合地质图和剖面图,估算含水层的厚度。

这种方法适用于裸露或部分裸露的含水层。

3. 地下水动态观测法:通过长期观测地下水位的变动,分析含水层的厚度和储水量。

这种方法适用于有稳定地下水位的地区。

二、水文学方法1. 水文地质单元法:将地下水系统划分为水文地质单元,根据单元内的水文地质条件和地下水流动特征,估算含水层的厚度。

2. 水文响应函数法:通过建立地下水流动的数学模型,利用水文响应函数分析含水层的厚度和储水量。

3. 水位恢复法:通过分析地下水位的恢复数据,估算含水层的厚度。

这种方法适用于曾经进行过水位恢复的地区。

三、地球物理勘探方法1. 电法勘探:利用电阻率差异来识别含水层,通过测量地下电阻率分布,估算含水层的厚度。

2. 磁法勘探:通过测量地磁场的异常,识别含水层的位置和厚度。

3. 地震勘探:通过分析地震波在地下的传播特征,识别含水层的位置和厚度。

四、综合方法在实际工作中,往往需要综合使用多种方法来计算含水层厚度,以提高计算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例如,可以将地质学方法与地球物理勘探方法相结合,通过地质钻孔验证地球物理勘探的结果,从而更准确地估算含水层的厚度。

五、计算公式虽然含水层厚度的计算通常需要综合多种方法和技术,但在某些情况下,也可以使用一些简化的计算公式来估算含水层的厚度。

例如,如果已知含水层的顶底板岩石的电阻率,可以使用以下公式估算含水层厚度:含水层厚度=(顶板岩石电阻率-底板岩石电阻率)/电阻率差其中,电阻率差是指含水层与顶底板岩石的电阻率差异。

水文地质学(附分析题答案)

水文地质学(附分析题答案)

水文地质学基础复习题一、名词解释径流:孔隙概念:某一体积岩土(包括孔隙在内)中孔隙体积所占的比例。

结合水:分布在颗粒表面受静电引力大于重力,而不能在自身重力作用下发生运动的那部分水。

重力水:固体表面结合水层意外的水分子,时候重力影响大于固体表面的吸引力,在中立作用下运移。

毛细水:指的是地下水受土粒间孔隙的毛细作用上升的水分(毛细现象:在液体表面张力作用下,毛细管中水位上升一定高度的现象)容水度:岩土完全饱水时所能容纳的水的体积与岩土体积的比值。

给水度:地下水位下降单位体积时,释出水的体积和疏干体积的比值。

持水度:地下水位下降时,滞留于非饱和带中而不释出的水的体积与单位疏干体积的比值。

包气带:地下水面以上,未被水充满的岩层。

饱水带:地下水面以下。

饱水带中地下水存在形式:饱水带岩石空隙全部为液态水所充满。

含水层:定义:饱含水的透水层,或能够透过并给出相当数量水的岩层隔水层:不透水的岩层,或不能透过并给出一定水量的岩层。

潜水:赋存在地面以下,第一个区域性隔水层之上,而且有自由水面的水称作潜水。

承压水:充满于两个隔水层(弱透水层)之间的含水层中的水。

上层滞水:当包气带存在局部隔水层(弱透水层)时,局部隔水层(弱透水层)上会积聚具有自由水面的重力水,为上层滞水。

承压高度:稳定水位与个税顶板高程指尖的差值。

测压水位:如果在某处打井那么刚渗透出水的位置叫做初见水位层,此时停止挖掘如果该处地下水存在承压水或者上层滞水那么此后井中水位不断上升,到一定高度后便稳定下来,不再上升,此时该水面的高程称为稳定水位,也即该点处承压含水层的承压水位(也叫测压水位贮水系数:是指承压水测压水位下降或上升一个单位深度时单位水平面积含水层所释放或储存的水的体积.。

渗流场:发生渗流的区域(渗流区)水力梯度:沿渗透途径水头损失与相应渗透途径长度的比值。

渗透系数:岩石渗透性能的定量指标,在数值上等于单位水力梯度条件下的渗流速度流网:在渗流场中某一典型剖面或切面上,由一系列等水头线与流线组成的网格。

《水文地质学基础》ppt课件

《水文地质学基础》ppt课件

工程设计中考虑因素及防范措施
地下水对工程影响预测
预测工程建设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地下 水问题,如突水、涌水等,并制定相 应的防范措施。
工程降水与止水设计
根据工程需要,设计合理的降水或止 水方案,确保工程施工的顺利进行。
地基处理与加固措施
针对不良地基条件,采取地基处理或 加固措施,提高地基承载力和稳定性 。
渗透性对工程地质的影响
地基稳定性、边坡稳定性、地下工程涌水量等。
岩土中毛细现象和吸附作用
毛细现象的概念及产生条件
细小孔隙中的弯液面现象。
吸附作用的概念及分类
物理吸附和化学吸附。
毛细现象和吸附作用对岩土性质的影响
改变岩土含水量、强度和变形性质等。
地下水资源评价与
04
开发利用
地下水资源评价原则和方法
非稳定流数学模型
描述地下水在短时间尺度上由于各种因素引起的水位、流量等参数的变化规律,需采用 数值法进行求解。
数值模拟在解决复杂问题中应用
01
复杂地质条件下的地下水运动模拟
针对复杂地质条件,如断裂带、岩溶地区等,建立相应的数学模型进行
数值模拟,以揭示地下水的运动规律和特征。
02
人类活动对地下水影响的模拟
通过人工或机械挖掘方式揭露 地质体,观察和研究水文地质 现象。坑探方法包括试坑、浅 井、探槽等。
在水文地质勘察中,常需进行 各种试验以获取必要的参数和 数据。如抽水试验、注水试验 、压水试验等,用以确定含水 层的渗透性能、给水度、储水 系数等水文地质参数。
工程建设中水文地
07
质问题探讨
工程建设对水文地质条件影响分析
水资源保护措施
制定水资源保护方案,包括减少施工 废水排放、合理利用水资源等,确保 工程建设的可持续性。

水文地质勘察

水文地质勘察

水文地质勘察一、水文地质学:研究地下水的形成和分布、物理及化学性质、运动规律、开发利用和保护的科学。

其学科包括:普通水文地质学;地下水动力学;专门水文地质学;水文地球化学。

二、水文地质勘察概念:通过各种现代手段、方法,查明水文地质条件,进行地下水水量、水质水量、水质的评价,并结合社会经济环境需求对发展趋势作出预报的工作过程。

三、水文地质勘察基本任务:(1)查明勘察区的水文地质条件,地下水开发利用状况,地下水管理与保护状况,包括地下水污染情况;(2)对地下水储藏量(包括可供开采量)、水质状况进行评价与风险预测;(3)对地下水资源的合理开发、安全利用和安全管理与保护提出具体建议。

以上工作相互联系,缺一不可,否则就不可能说是全部完成任务。

四、水文地质勘察工作内容:根据地下水动态特征发生的变化,可将勘察区分为一般地区与开采地区。

(1)一般地区:指地下水动态基本受自然因素控制,包括未开采区和少量开采区,其工作内容包括:水文地质测绘,水文地质物探,水文地质钻探,水文地质试验,地下水动态监测等有步骤分阶段的内容。

(2)开采地区:指地下水动态主要受人为因素(开采)控制,并出现了与地下水开采有关的环境地质问题的地区,需要根据具体情况确定工作内容,一般包括:开采状态调查、补给条件调查、地下水污染调查,环境地质调查,勘探与试验,地下水动态与均衡观测。

(3)在对一般地区和开采地区进行针对性的上述工作后,还应该进一步进行参数计算、水量、水质等评价、预测工作,最后编写勘察报告,提出合理的开发利用和管理、保护的建议。

五、水文地质勘察工作程序:是指从接受任务、确定工作方案、编制勘察纲要、野外作业、资料整理、提出报告到检查验收和质量评定等各个阶段及其先后次序。

勘察工作程序可分四个步骤:(1)勘察前组织工作:接受任务-指令性任务、用户委托任务-明确任务要求;划分阶段-普查阶段、初勘阶段、详勘阶段、开采阶段-确定工作量;明确管理范围-院管、队管-全面质量管理;确定负责人-行政负责人、技术负责人-现场指挥(2)编写勘察纲要:准备工作-研究任务委托书、熟悉工程有关资料、搜集资料、现场踏勘;编写勘察纲要-文字说明、勘察工作布置图、经费预算;签订勘察合同(3)外业作业(4)内业作业六、在下述情况下勘察阶段可简化或合并:1)水文地质条件简单,工作量不大,或条件较复杂,但仅有一个水源地可选;2)需水量不大;3)根据已有资料,就可以作出水文地质结论和确定水源方案的地区;4)当拟建水源与已建水源有类似的水文地质条件,可据此确定水源方案的地区。

化学驱后水淹层地质特征及测井响应分析

化学驱后水淹层地质特征及测井响应分析

化学驱后水淹层地质特征及测井响应分析摘要:大庆长垣喇萨杏油田经多年开发,已进入水驱、聚驱、三元复合驱并存阶段。

注入溶液改变了储层的物理性质,地层水矿化度、含油饱和度、孔隙结构以及岩石润湿性等都会发生变化,不同的驱替方式导致了不同的储层地质特征。

油层水淹后,电阻率、自然电位、微电极幅度差等测井响应的变化规律也不同。

本文利用大庆油田丰富的密闭取芯检查井资料,系统的研究了化学驱后水淹层地质特征及测井响应特征分析,对提高水淹层测井解释的精度奠定了基础。

关键词:聚合物驱油;三元复合驱;水淹层;地质特征;测井响应张春露,程梦薇(大庆油田有限责任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特邀论文·0前言大庆长垣喇萨杏油田经多年开发,已进入水驱、聚驱、三元复合驱并存阶段[1-4]。

注入溶液改变了储层的物理性质,地层水矿化度、含油饱和度、孔隙结构以及岩石润湿性等都会发生变化,不同的驱替方式导致了不同的储层地质特征。

油层水淹后,电阻率、自然电位、微电极幅度差等测井响应都会发生变化,测井参数的变化规律也不同。

本文利用大庆油田丰富的密闭取芯检查井资料,系统的研究了化学驱后水淹层地质特征及测井响应特征分析,对提高水淹层测井解释的精度奠定了基础。

大庆油田注聚开发采用的聚合物主要有两种,一种为清水配制的聚合物,清水总矿化度变化范围为:350~750mg/L,平均500mg/L 左右;另一种为污水配制的高浓度聚合物,污水总矿化度变化范围为:3000~4000mg/L,平均3500mg/L 左右。

三元复合驱油剂的成分包括聚合物、表面活性剂、碱,其中聚合物和表面活性剂都是弱电解质,而碱是强电解质。

注入聚合物或三元复合驱开发后,使储层的测井响应特征与水驱存在较大差异。

1聚驱、三元驱后水淹层地质特征1.1地层含油性及油水分布的变化在油田开发过程中,随着注入聚合物、三元复合剂不断驱替地层中的原油,水淹油层的含水饱和度不断增加,剩余油饱和度不断降低,随着水洗程度的增加,储层油水分布规律将发生很大的变化。

隆起断裂型地下热水形成条件及地热成矿模式分析——以贵州茶花坪

隆起断裂型地下热水形成条件及地热成矿模式分析——以贵州茶花坪


测量、物探、地热钻探、测井、降压试验等工作,并进行了综合分析研究,全面阐述了隆起断裂型地下
热水的形成条件,分析了地热成矿模式,对贵州其它相似区域地下热水资源的勘查开发具有一定借
鉴意义。
关键词:
隆起断裂型;地下热水;形成条件;成矿模式
中图分类号:P618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004-5716(2020)04-0105-03
研究区发育地层主要为沉积岩,以石灰岩、白云岩
化 氢 1.44mg/L、锶 5.74mg/L、偏 硅 酸 22.29mg/L、锂
为主的碳酸盐岩与粉砂岩、砂质页岩、泥岩为主的碎屑
0.27mg/L;水化学类型为 HCO3-、SO42--Ca2+、Mg2+型。
岩旋回沉积,其地表出露地层有第四系、三叠系、志留
储、盖层分析
修回日期:
2019-08-09
项目来源:贵州福能地热开发有限公司“贵州省凤冈县茶花坪地热普查”项目;贵州省科技计划项目“贵州省地下热水资源赋存条件及勘查关键技术
研究”
(黔科合[2016]支撑 2842)。
第一作者简介:李强(1982-),
男(汉族),
贵州遵义人,
高级工程师,
现从事水工环地质工作及其质量管理工作。
2020 年第 4 期
105
西部探矿工程
隆起断裂型地下热水形成条件及地热成矿模式分析
——以贵州茶花坪温泉为例
李 强*,
易世友,
涂明江,
洪运胜,吉勒克补子
(贵州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 114 地质大队,贵州 遵义 563000)
要:以贵州茶花坪温泉为例,结合区内实施的 DR1 号地热井揭露地质结构特征,通过开展地质

广西隆安县凤凰山银矿深部探矿方向与方法

广西隆安县凤凰山银矿深部探矿方向与方法

2 矿 区地 层 地 质 特 征
矿区的地质构造主要 为寒 武系和泥 盆系地层 。 2 . 1 寒武 系 寒武系可分为小 内冲组 和黄洞 口组 , 同时可进一 步精确地 按照岩性组合将 其细分为 6个小段 。
1 ) 小 内 冲组
断层都有不同的断层方 向, 而且不 同的断层方 向对矿 物的分布 也大不相同。矿 区东西 向断层发育 由 F 1 、 F 2、 F 3 、 F 4等组成 一
2 . 2 泥 盆 系
泥盆系包 围了西大明山复式背斜 , 大量存 在于矿 区的北部
边缘 。
1 ) 莲花山组( D l 1 )
与地底矿区并不 完全 接触。底部 主要成分 为砾岩 和含砾 不等粒砂岩 , 上层主要成 分变为细粒 砂岩 和粉砂岩 , 中间掺杂 有紫红色的泥岩。表层 的成分则为紫红色的泥岩 , 第 一夹层和 第二夹层的成分为砂 质灰岩 和泥灰岩 ( 局部含 铜 ) 。产 鱼类等
化 石 。厚 度 9 2— 3 9 7 m。
广西壮族 自治 区隆安县 凤凰 山银矿 位于古潭 乡与 扶绥县 中东乡 的交 界处 , 此 处位 于 凤凰 山东 北 侧。地 理 坐标 : 东经
1 0 7 。 4 4 1 2 ” 一1 0 7 。 4 6 2 6 ” ; 北纬 2 2 。 5 5 4 3 ” 一 2 2 。 5 6 4 1 ” , 矿 区 中心
垫 皇史
2 ) 1 3 年第2 0 卷第1 l 期
技 术 研 发
广 西 隆 安 县 凤 凰 山银 矿 深 部 探 矿 方 向 与 方 法
韦 标
( 广西 第 四地 质 队 , 广西 南宁 5 3 0 0 3 1 )
摘 要: 目前 , 我 国大部分矿 山是 1 9世纪 中后期探 寻并开采的, 如今矿山资源即将 开采枯竭。 因此 , 在矿 山深部或矿 山周

地热资源地质勘查规范2010

地热资源地质勘查规范2010

地热资源地质勘查规范2010-04-27 | 作者:| 来源:中国地质环境信息网|1 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本规范规定了地热田地质勘查研究程度、勘查类型与勘探工程控制、勘查工作技术及质量要求、地热储量分类、分级、计算和评价,地热流体与环境影响评价以及地热资源勘查资料整理和报告编写等基本要求。

本规范适用于地热资源的地质勘查,作为地热资源地质勘查设计书编制、各项勘查工作布置、勘查报告编写和审批的主要依据。

2 引用标准GB 3838 地面水环境质量标准GB 5084 农田灌溉水质标准GB 5749 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 8537 饮用天然矿泉水GB J4 工业“三废”排放试行标准GB J8 放射性防护规定DZ 40 地热资源评价方法TJ 35 渔业水质标准TJ 36 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3 总则3.1 本规范所指地热资源是在我国当前技术经济条件下,地壳内可供开发利用的地热能、地热流体及其有用组分。

地质勘查的目的在于查明地热田的地质条件、热储特征、地热资源的质量和数量,并对其开采技术经济条件做出评价,为合理开发利用提供依据。

3.2 地热资源按温度分为高温、中温、低温三类(见表1);按地热田规模分为大、中、小型三级(见表2)。

表1 地热资源温度分级温度分级温度t界限,℃ 主要用途高温地热资源t≥150发电、烘干中温地热资源90≤t<150工业利用、烘干、发电低温地热资源热水60≤t<90采暖、工艺流程温热水40≤t<60医疗、洗浴、温室温水25≤t<40农业灌溉、养殖、土壤加温注:表中温度是指主要热储代表性温度。

表2 地热田规模分级规模分级高温地热田中、低温地热田电能MW能利用储量计算年限年热能MW能利用储量计算年限年大型>5030>50100中型10~503010~50100小型<1030<101003.3 地热资源助查工作分为普查、详查、勘探三个阶段。

勘探阶段之后,为地热田开发地质工作。

3.4 地热田勘查工作一般应遵循以下原则:3.4.1 按规定的勘查阶段循序渐进,对地热地质条件简单或现有资料较多的小型地热田的勘查,可根据实际情况简化或合并上述勘查阶段。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受 构 造 控 制 或 侵 蚀 基 准 面 变 化 的 影 响 , 西 隆 安 岩 溶 石 山 区 形 成 多 层 溶 洞 及 岩 溶 广
管 道 系 统 , 下水 主要 赋 存 于 溶 洞 、 地 管道 和构 造 裂 隙 中。地 球 物 理 上 , 裂 带 及 多 断
层 洞 道 系统 均 表 现 为 纵 向低 阻 条 带 的 电 性 特 征 , 储 水 构 造 充 填 物 或 是 水 或 是 但
体 系 都 派 生 了 北 东 向 和 北 西 向 两 组 断 裂 , 格 控 制 着 严 谷 地 及 地 下 河 的 发 育 , 其 是 北 东 向 一 组 。 压 性 、 尤 ] 压 扭 性 断 裂 一 侧 ( 为 上 盘 ) 溶 发 育 ; 性 、 扭 性 多 岩 张 张
法 的 选 择 、 文 地 质 调 查 与 物 探 勘 查 T 作 的 紧 密 配 水
朱庆俊 , 伟 , 李 李凤 哲 , 孙银 行 , 戍 李
( 中国地 质 调 查 局 水 文 地 质环 境 地 质 调 查 中 心 , 北 保 定 0 1 5 ) 河 7 0 1
摘 要 : 过 物探 勘查 并结 合 水 文 地 质 资 料 分 析 , 究 了广 西 隆 安 县 岩 溶 石 山 区 通 研 断裂 带 、 洞 、 溶 管 道 三 种储 水 构 造 的地 质 一地 球 物 理 模 型 及 其 电 性 响 应 特 征 。 溶 岩
溶洞、 管道 和裂 隙 中, 由于岩溶发育 的不 均匀性 , 给岩
溶 水 的 勘 查 和 开 发 带 来 了极 大 的 网 难 。 岩 溶 区 供 水
勘探 孔成功 率较 低 , 徊在 3 左 右L 。究其 原 因 , 徘 0 1 ]
除 了其 本 身 勘 查 难 度 大 外 , 与 物 探 技 术 方 法 的 选 应
决 溶 洞 及 管 道 泥 质 充 填 困 扰 、 高 钻 井 成 功 率 的 经 提 验 , 期对 岩溶 地下水 的勘查 、 发有 所借鉴 。 以 开
地 质 调 查 项 目: 南严 重 缺水 地 作者 简 介 :朱 庆 俊 ( 9 9 ) 女 , 高 , 探 专 业 。 E ma :1 6 z u j 6 . o 。 16一 , 教 物 - i 9 9 h q @1 3 c r l n
收 稿 1 :0 0 1 —2 3期 2 1 — 0 4
第3 O卷
段_ : 3 岩溶 上 段 为 埋 深 6 m 以 浅 , 洞 多 被 粘 土 或 砂 ] 0 溶
合、 物探 资料 的有效 分析等各 环节 的工作 。本文 以隆
安 县 抗 旱 T 作 为 基 础 , 纳 不 同 类 型 岩 溶 储 水 构 造 的 归 地 质 一 地 球 物 理 模 型 及 其 地 球 物 理 响 应 特 征 , 结 解 总
依 据 岩 溶 地 下 水 赋 存 空 间 , 岩 溶 地 下 水 划 分 为 将 三种 类型 : 造裂 隙水 、 洞 水 、 道水 。 构 溶 管
择 、 文地质 与物探 _ 作脱节 息息相关 。 水 T
21 0 0年 春 季 , 照 国 土 资 源 部 抗 旱 找 水 打 井 指 按 挥 部 统 一 部 署 , 西 隆 安 抗 旱 找 水 工 作 组 在 丁 当 镇 和 广 屏山乡 1 4个 村 屯 开 展 了 找 水 打 井 _ , 施 钻 孔 1 T作 实 5 眼, 井 1 成 4眼 , 井 率 达 到 9 . 。 在 找 水 抗 旱 _ 成 33 T
第 3 0卷
第 1期
中 国 岩 溶
CARSo LO GI CA SI I N CA
Vo. 0 NO 1 I3 .
M a . 01 r2 1
2 1年 3月 01
文 章编 号 i0 1 4 1 ( 0 10 -0 3 -0 10 — 80 2 1 ) 1 0 4 7
广 西 隆 安 县 地 下 水 储 水 构 造 的地 质 一 地 球 物 理 模 型 及 其 地 球 物 理 响 应 特 征 分 析
作 过 程 中 , 重 _ 作 区 水 文 地 质 资 料 的 吸 收 、 探 方 注 T 物
构 造裂 隙水赋存 于 断层破 碎带 及其影 响带 内 , 构 造裂 隙为主要储 水 空 间 。 丁 当镇 与屏 山乡工作 区分
别 以经 向 和 纬 向 构 造 为 主 , 论 是 经 向 还 是 纬 向 构 造 无
中 图分 类号 : 3 P6 1 文 献 标识 码 : A
0 引 言
1 岩 溶储 水 构 造 的地 质 一地 球 物 理 模 型 特 征
我 国 西 南 部 的 岩 溶 石 山地 区 , 下 水 主 要 赋 存 于 地
及 物 探 方 法 选 择
1 1 地 质 一 地 球 物 理 模 型 特 征 _
泥 , 以 用 电 阻率 参 数 加 以 区 分 。 为提 高解 译 精 度 , 合 工 作 区 的 水 文 地 质 条 件 , 难 结
对 物探 资 料 进行 细 致 入 微 的分 析 , 在 勘 察 工 作 中采 用 在 高 阻 中 找 低 阻 、 阻 中 并 低 找 高 阻 的找 水定 井方 法 , 基本 避 开 了泥 质 充 填 的 难题 , 高 了成 井 率 。 提 关 键 词 : 质 一 地球 物理 模 型 ; 球 物理 响应 特 征 ; 溶 水 ; 水 构 造 ; 质 充 填 地 地 岩 储 泥
断 裂两侧及 断裂破 碎带 岩溶 发育 , 地下水 富集[ 。 3 ] 溶洞水 主要分 布 于厚层块 状 灰岩 区, 洞为 地下 溶
水 的 主 要 储 存 空 间 , 发 育 多 受 构 造 控 制 。研 究 区 岩 其 性 为 石 炭 或 泥 盆 系 厚 层 灰 岩 , 究 深 度 范 围 内 ( 深 研 埋 2 0 岩 性 稳 定 无 变 化 。 其 浅 层 溶 洞 发 育 可 分 为 两 0 m)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