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质构造

合集下载

地质构造

地质构造

地质构造符号(2)
§3.5.4在地形地质图上求倾斜岩层产状
用相邻等高线法在地质图上求产状 在同一倾斜岩层层面上,任意相同标高两点 的连线即为岩层的走向
AC为倾斜岩层上两相同标高走向线间的距离, BC为两走向线间的高差,α即为岩层的倾角
三点法求岩层产状
• 条件:
–①已知同一层面上三点的标高和平面坐 标,且三点不在同一直线上(三点确定一 个平面)。 –②三点范围内岩层产状稳定,基本为一 平面。
(a)
符号表示
(b) 符号表示
(c)
等高线 表 示
5.等高线的特性
(1)同一条等高线上高程必相等。(等高) (2)各条等高线必然闭合,如不在本幅图闭合,必定在相邻 的其他图幅闭合。(闭合) (3)只有在悬崖处,等高线才相交,但交点必成双。 (不 相交) (4)同一幅图内等高距为定值,所以,地面缓和处等高线平 距大、陡峭处平距小。(稀缓密陡) (5)等高线与山脊线、山谷线成正交。(正交性) (6)向低处凸的是山脊,向高处凸的是山谷。(反向性)
软化性、渗透性、溶解性、抗冻性、崩解性 强度指标: 抗压强度 抗拉强度 抗剪强度
变形指标: 弹性模量 变形模量 泊松比
岩石的物理性质 比重
岩石的比重就是指岩石的干比重除以岩石实体体积(不包 括孔隙),再与4℃时水的容重相比,即:
式中,Gs-岩石比重 Ws-绝对干燥时体积为V的岩石重力(KN) Vs-岩石实体(不包括孔隙)体积(m3) γw-在4℃时水的容重,γw=10(KN/m3)
容重
岩石单位体积(包括岩石孔隙体积)的重力,称为岩石的容重。 根据试样的含水情况不同,岩石容重可分为干容重(γd)、 湿容重(γ)(或天然容重)和饱和容重(γω),一般未说明含水 状态时,是指湿容重。岩石容重用下式计算:

地质构造

地质构造

地质构造1.概念:地质构造是指地壳中的岩层地壳运动的作用发生变形与变位而遗留下来的形态。

地质构造因此可依其生成时间分为原生构造与次生构造。

次生构造是构造地质学研究的主要对象。

PS:原生构造:原生构造是岩石在成岩过程中发育的构造。

如原生岩浆构造(流线、流面等)和原生沉积构造(层理、波痕等)。

次生构造:次生构造是指岩石在成岩以后,由于构造变动和非构造变动形成的各种变形、变位现象。

构造变动形成的次生构造,如褶皱、断层、节理、劈理、构造岩以及隆起、坳陷等等;非构造变动形成的次生构造,如滑塌构造和冰川擦痕等。

(构造变动:由构造运动引起岩石的永久变形;非构造变动:是导致岩石变形和变位的与构造运动无直接关系的作用。

)2.①褶皱:岩层在形成时,一般是水平的。

岩层在构造运动作用下,因受力而发生弯曲,一个弯曲称褶曲,如果发生的是一系列波状的弯曲变形,就叫褶皱②向斜:向斜属于褶曲的基本形态之一,与背斜相对。

向斜为褶曲构造之一部分,两翼指向上方,中央向下屈曲。

其在褶弯内之岩层,愈往中央,愈为年轻。

向斜之两翼,如向同一方向倾斜,曰转倒褶曲;如两翼之倾斜,几近水平,或作水平状态,曰偃卧褶曲。

向斜与背斜相连,彼此方向相反,常使地壳岩层,呈现波状。

(褶曲:面状构造(如层理、劈理或片理等)形成的弯曲。

单个的弯曲也称褶曲。

)③背斜:背斜指岩层发生褶曲时,形状向上凸起者。

在一般平地上,背斜的地层上半部受到侵蚀变平,会形成中间古老,两侧较新的地层排列方式。

④单斜:单斜是地层受到弯曲或折曲的张性地体。

不可把它与压缩单斜褶皱相混淆;单斜褶皱确实是一翼明显地比另一翼陡峭的不对称的褶皱。

单斜与正断层有密切关系,单斜可能直达深处或者沿移动线深入。

⑤节理:节理,指岩石在自然条件下形成的裂纹或裂缝。

⑥断层:断层地壳受力发生断裂,沿破裂面两侧岩块发生显著相对位移的构造。

断层的规模大小不等,大者沿走向延长可达上千千米,向下可切穿地壳,通常由许多断层组成的,称为断裂带;小者长以厘米计,可见于岩石标本中。

地质构造的三种基本类型

地质构造的三种基本类型

地质构造的三种基本类型
三种基本类型
地质构造是指岩石组成的地质构造特征,包括断层、构造带、构造体、构造体联合体等。

地质构造的基本类型主要有:线性构造、圆形构造和表面构造。

一、线性构造
线性构造是指由断层、断裂、褶皱、块状构造以及块体系等形成的,呈现出线性状的地质构造。

线性构造可以变更地层,影响地质的年龄,改变地表地貌,影响构造上的矿物成分,可以引起山谷、缝等地貌景观。

二、圆形构造
圆形构造是指由旋转变形和热演化变形形成的,呈现圆形状的地质构造,如拱形、圆形、扇形。

圆形构造可以影响地质的年龄,影响地表地型,可以影响构造上的矿物成份,也可以引起山洞、穴等地貌景观。

三、表面构造
表面构造是指冲刷、侵蚀、晶质腐蚀、风化等,形成的表面构造,包括地形特征和地貌景观特征,如山间山谷、悬崖峭壁、河谷湖泊、背山和海岸等。

表面构造可以影响地质的年代,影响地表地貌,也可以引起山洞、湖泊、海滩等地貌景观。

- 1 -。

我国地质构造的五种类型

我国地质构造的五种类型

我国地质构造的五种类型我国地质构造可以分为五种类型:华北克拉通、华南克拉通、西南隆起、青藏高原和东北地台。

华北克拉通是中国最大的地质构造型构造,大体范围是长城以北,渤海以南,东至山东半岛,西至内蒙古自治区。

它是由于古老的岩石层在地壳运动中被抬升形成的,是我国的基础地质构造。

华北克拉通地区的地形多平和盆地,土地肥沃,农业发达,是中国的粮仓之一。

华南克拉通是指长江以南、南海以北的地区,牵涉到多个省份和地区。

由于华南克拉通地区受到古生代和中生代的构造运动的影响,形成了不规则的山地、丘陵、盆地和平原。

华南克拉通地区地形的多变和地貌的多样化使其成为中国的旅游胜地,如云南、贵州等。

西南隆起指的是地球历史上发生的最近的构造运动之一,它位于中国的西南地区,包括四川盆地、云贵高原、昆仑山和喜马拉雅山。

作为青藏高原的前身,西南隆起地区在构造上不仅与喜马拉雅山形成一体,还形成了特殊的地貌和地质特征,如“世外桃源”美誉的九寨沟、黄龙、长江三峡等。

青藏高原是一个以青藏高原为中心的高山巨峰地区。

它是世界上最大、最高的高原之一,也是文化上的一个重要地带。

青藏高原是中国多民族、多文化和多神话的聚集地,有许多自然和文化景观,如珠穆朗玛峰、布达拉宫等。

东北地台是中国东北地区的一种大地构造型式。

由于古生代末期的构造运动,东北地区被前兆沉积岩层埋没,构成了一些低矮的山丘和起伏的丘陵,东北地台以其温暖的气候和优美的自然环境而闻名。

综上所述,我国地质构造的五种类型在形成、地貌、地貌类型等方面都有各自鲜明的特点。

这些特点不仅反映了我国的历史、文化与地理环境,同时也对研究我国地质演化和资源开发利用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地质构造的基本类型

地质构造的基本类型

地质构造的基本类型
地质构造是指地球上不同地质单元之间的形成、演化和相互作用。

地球上存在着多种类型的地质构造,其中一些基本类型包括:
1.褶皱构造:褶皱是由地壳板块的挤压而形成的地质结构。

在褶皱带,地层被挤压形成褶皱,通常出现在大型山脉的形成过程中。

2.断裂构造:断裂是地壳中由于应力而发生的裂隙或断开,导致地层的相对运动。

断裂带可以形成断层、裂隙或者地震。

在板块边界和地震带,断裂构造很常见。

3.地块构造:地块是相对较大的地壳块,它们的边界通常由断裂或褶皱形成。

地块构造是地球表面上不同地块之间的相对运动和交互作用。

4.火山构造:火山构造是由地壳中岩浆的喷发而形成的地质结构。

火山口、熔岩流和火山锥都是火山构造的典型特征。

5.地溃塌和沉陷:由于地下溶解、岩层坍塌或地下矿物资源开采而导致的地表沉陷,形成地溃塌和沉陷构造。

6.板块边界:地球的外部是由若干个板块组成的,它们在板块边界相互作用。

板块边界分为三种主要类型:边界、拓展边界和转换边界。

7.盆地和拗陷:盆地是由于地壳的沉降而形成的凹陷区域,拗陷则是由于地壳的伸展而形成的地质结构。

这两者都可能是沉积盆地,收集了沉积物。

8.隆起:隆起是地壳中区域性上升形成的地质结构,可能是由于岩石的加厚或地壳的隆升而产生。

这些地质构造类型之间相互关联,通过时间演化和相互作用,共同塑造了地球的地貌和地壳结构。

地质构造的研究对于理解地球演化、资源分布、地震和火山活动等方面有着重要的意义。

常见地质构造类型分类,识别和描述

常见地质构造类型分类,识别和描述

常见地质构造类型分类,识别和描述:
地质构造是指地球表面和地球内部的各种地形和地貌,反映了地球内部和外部的力学和化学过程。

常见的地质构造类型包括以下几种:
1.水平构造:这种构造的原始产状是水平的,表现为先沉积的老岩层在下,后沉积的
新岩层在上,岩层层面在较大范围内保持水平或近似水平的状态。

2.单斜构造:这是指原来水平的岩层在受到地壳运动的影响后,产状发生变动,形成
单一倾斜的状态。

3.倾斜构造:这是指岩层层面在较大范围内向同一个方向倾斜,表现为顺倾斜方向岩
层逐渐变新。

4.褶皱构造:这是指岩层在受到地壳运动的影响后,发生弯曲变形的现象,包括背斜
和向斜两种基本类型。

5.断层构造:这是指岩层在受到地壳运动的影响后,发生断裂错动的现象,包括正断
层、逆断层、平移断层等类型。

识别和描述地质构造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观察岩层的产状,即岩层的走向、倾向和倾角,以及岩层的变形特征。

2.分析岩层的层序和相对年代关系,了解岩层的形成顺序和地壳运动的过程。

3.注意观察岩层的颜色、矿物成分、结构和构造等特征,以便更好地了解岩层的形成
环境和过程。

4.结合地质图、地层柱状图、剖面图等资料,全面了解地质构造的特征和发展过程。

高中地理地质构造

高中地理地质构造

高中地理地质构造地质构造是指地球表面的地质现象和地球内部的构造特征。

地质构造的形成与地球的运动密切相关,它揭示了地球演化的规律和地球表面特征的形成原因。

地质构造可以分为内因性地质构造和外因性地质构造两大类。

本文将详细介绍高中地理地质构造的基本概念、分类、特征及其形成原因。

一、地质构造的基本概念地质构造是指地球内外因素作用下,地壳和上地幔的构造特征,包括地壳的构造、地质体的形态、构造运动和构造形成的过程等。

地质构造控制着地球表面的地形、地貌、水系等自然地理现象的形成和变化。

二、地质构造的分类1. 内因性地质构造内因性地质构造是指地壳内部的构造特征和动力学活动,包括地壳变形、地壳遗迹、构造运动等。

内因性地质构造主要是地震、火山活动、构造运动等造成的地质现象。

2. 外因性地质构造外因性地质构造是指由地表外力、气候效应、侵蚀和沉积等地质过程造成的构造特征,包括地貌、河流、湖泊、风化等。

外因性地质构造主要是由风、水、冰等外力造成的地质现象。

三、地质构造的特征地质构造有以下几个主要特征:1. 地质构造是区域性的。

地球上的地质构造往往呈现出一定的空间分布规律,一个区域内的相似地质特征会聚集在一起,形成一个完整的地质构造单元,如板块、地块等。

2. 地质构造是组合性的。

一个地质区域内常常存在多种类型的地质构造,相互交织、相互作用,形成丰富的地质构造景观。

3. 地质构造是动力性的。

地质构造是地球内外力作用的结果,构造活动量大或小,构造运动迅速或缓慢,地形地貌的变化都与构造活动有关。

4. 地质构造具有时间性。

地质构造是地球演化的历史产物,构造形成的过程需要较长的时间,形成的结果也在不断演化和发展。

四、地质构造的形成原因地质构造的形成原因主要包括内因和外因两个方面。

1. 内因内因包括地球内部的岩浆活动、构造运动和地球尺度的物质运动等。

内因构造是由地球自身的物质运动引起的,如地震、火山活动等。

2. 外因外因包括大气、水体、风、生物等地表的物质和作用力对地质构造的影响。

地质构造的三种基本类型

地质构造的三种基本类型

地质构造的三种基本类型
地质构造的三种基本类型
地质构造是指大地面的地质构成形态,其主要由岩石、岩浆、地壳热作用及其他地质过程形成的。

可以将地质构造分为三种基本类型:岩性地质构造、构造地质构造和流体性地质构造。

一、岩性地质构造
岩性地质构造是指构成大地及其表面的岩石,以及地表和地下构成的岩石显现出来的一切形态。

它包括岩层、火山喷发、地质现象、沉积地貌及其他岩性构造。

它们可以分为岩性地貌、岩性岩层、岩性火山和岩性沉积地貌。

二、构造地质构造
构造地质构造是指大地构造形成的构造,以及岩石、岩浆、地壳热作用及其他地质过程形成的地质构造构成。

构造地质构造主要包括断层、折缝、山脊、山谷、滑动带及其他构造构造。

三、流体性地质构造
流体性地质构造是指水土流失、气象活动及其他流体作用形成的地质构造。

特别是水土流失引起的地质构造,如河道、湖泊、沟渠、洞穴、洼地、流域沟谷等。

地形和地下形态也属于流体性地质构造,如地下水储存空间、地下河流、地下湖泊等。

- 1 -。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岩层封闭,易于储油、储气
隧洞的良好选址
天然拱形,结构稳定,不易储水
地下水储藏区
底部低凹,易汇集水
泉水、湖泊分布地
岩隙水易沿断层线出露;
岩石破碎,易被侵蚀为洼地,利于地表水汇 集
铁路、公路、桥梁、水库等 岩层不稳定,容易诱发断层活动;破坏工程;
的回避处
水库水易渗漏
课堂检验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A.甲
B.乙
C.丙
D.丁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3、图中地垒为: D 地堑为: C
谢谢观看
断层
构造类型 断 地垒
层 地堑
产生原因 地表形态
举例
岩层受强大压力 常形成块状山
或张力发生断裂,
如华山西峰、庐山、 峨眉山万佛顶
并沿断裂面产生
显著的位移
常形成盆地 吐鲁番盆地、渭河
或谷地
谷地、汾河谷地Leabharlann 研究地质构造的意义——指导找矿、找水、工程建设
构造地貌
实践意义
原因或依据
背斜 向斜
断层
石油、天然气埋藏区
褶皱模型
地貌:外力作用下地形倒置背斜成谷,向斜成山
背斜顶部受张力 岩性松散,易受侵蚀
向斜槽部受压力 岩性坚硬,不易侵蚀
工程应用
挖隧道? 背斜 修建大坝? 向斜
天然气 石油
资源分布
天然气、石油?背斜 地下水? 向斜
地下水
思考一下
华山以险峻闻名。相传大禹治水,被挡住了去路。它们紧紧相 连,河水不能通过。此时有位叫巨灵的大神来帮忙,将两山掰开,但是 华山却被掰成一高一低两山。
内力作用与地表形态——
地质构造与地表形态
岩层倾斜
地质构造
岩层弯曲
岩层断裂
褶 皱 ↓ 背 斜 与 向 斜
人类活动与地表 形态
思考: (1)褶皱的形成一般受到什么力的作用?
(2)岩层受力后,中间向上隆起和向下凹陷分别会形成什么构造?
形态:背斜向上隆起;向斜向下凹陷 岩层新老关系:背斜 中间老两翼新;向斜 中间新两翼老 地貌:内力作用下背斜成 山,向斜成 谷
地垒
发育成为山岭或高地 如:华山、泰山、庐山、峨眉山
地堑
形成谷地或低地 渭河平原、汾河谷地
地垒


地垒






地垒


地堑





地堑
汾 河


课堂梳理
褶皱
构造类型 产生原因
形态
地貌基本形态 地形倒置
背斜 岩层受水平 岩层向上隆起 常形成山岭 背斜成谷

挤压弯曲变形
皱 向斜
岩层向下凹陷 谷地或盆地 向斜成山
结合材料思考:你知道华山的地质构造类型吗?
华 山 西 峰
断 层
岩层受力达到一定的强度,发生断裂, 两侧的岩层沿断裂面产生显著的位移,称 为断层。

层 不断变化的地表 形态 ↓
成 因
外力作用与地表 形态
人类活动与地表 形态
思考:(1)断层线两侧的岩石运动方向有什么不同?
(2)断层线两侧的岩石移动幅度大,上升的部分会形成什 么地 形?下降的部分又形成什么地形?
1、从形态上看,图中背斜是: A.① B.② C.③ 有可能有泉水出露的是:
A.① B.⑤ C.③
D.④ D.④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地质构造的实践意义
2、读“某地地质地形剖面图”,图中a~e为地层编号,并表示地
层由老到新,若图中d地层为含油层,则开采石油的最佳地点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