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质构造最全整理
常用地质图件说明

5. 层位标于剖面相对空白处,不同层位符 号纵向相对集中;右上方标明剖面方向。
6. 在图中适当位置(不影响图件阅读效果) 附加平面导航图;
7. 图名其它:剖面上方中央标图名和横向 线型比例尺,图外相应位置分别加单位、日期、 责任制(编图,绘图,审核)。考虑照相制版, 除油层涂红色外,其余用符号标注。
图中应有信息:
1. 沉积相图应反映 本地区目的层位沉积 体系及不同沉积亚相 (微相)分布特征;
2. 沉积物源(构造) 名称;
3.井位井号; 4.不同沉积亚相/微 相的平面展布; 5. 各相带图例 6. 线型比例尺
1. 沉积相分布图——示例
图名字 体偏小
1. 沉积相分布图——示例
大芦湖樊1
问 题
:
编图要求
编制油气藏剖面图具体要求:
1. 油/气藏剖面图应反映油藏类型典型特征, 并与构造含油面积图相吻合;选择油(气)层 发育、能反映油气藏类型和过井较多的方向作 图。
2. 纵横向比例尺选用合理,横向标明线型 比例尺,纵向两侧标注海拔标高;
3. 剖面中一般不少于3口井,井柱中间为 解释结论,两侧加测井曲线(左为自然电位或 自然伽马,侧为电阻率),井轴左旁标注深度、 右旁标明有效厚度井段,井底封口标注完钻深 度(若目的层油藏距井底较远则不封口);
沙
三
下
长堤断层二台
沉
阶、五号桩断层下降
积
盘及长堤潜山的南坡
相
沙河街组广泛发育水
平
下冲积扇体。
面
图
桩125
桩42 桩701
浊流沉积体系
普通地质学考试重点-知识归纳整理

实用普通地质学考试重点第一章:地球概况普通地质学课件河北工程大学资源学院勘查系绪论一、地质学的研究内容地球普通地质学课件河北工程大学资源学院勘查系绪论❖组成地球的物质以及这些物质在自然界中的存在状态和形式❖地球发展历史以及演化规律❖地壳以及地球的构造特征及构造的形成条件与演变规律❖研究地质学的应用问题即研究合理开辟和利用地球资源,地球环境及地球保护地球的理论和想法。
二、地质学研究的内容地质学研究的内容一、重力异常:实际测得的重力值与理论重力值之间的差值。
当实测重力值 > 理论重力值,称正异常 当实测重力值 < 理论重力值,称负异常知识归纳整理求知若饥,虚心若愚。
实用在埋藏有密度较小物质(如石油、煤、盐等非金属矿产)的地区,常显示负异常;而埋藏有密度大物质(如铁、铜、铅、锌等金属矿产)的地区,就显示正异常。
所以人们就可以经过重力测量,来圈定重力异常的区域,寻觅那些引起重力异常的非金属和金属矿产。
这算是地质勘查中常用的重力探勘想法二、磁子午线与地理子午线有一具交角称为磁偏角。
所以罗盘指针所指的方向不是地理南北而是磁极南北。
磁偏角的大小各处都不相同。
在北半球,如果磁力线方向偏向正北方向以东称为东偏,偏向正北方向以西称为西偏三、普通把在常温层以下,每向下加深100m所升高的温度称为地热增温率或地温梯度。
四、地表的固体岩石在日、月引力的作用下也有交替的涨落现象,其幅度为7—8cm,这种现象称为固体潮。
五、地球不是一具均质体,具有圈层结构,以地表为界可以分为圈和外圈。
圈指固体地球部分,外圈则包括生物、大气和水圈。
目前不能用直接观察的想法来研究地球部结构。
目前主要采用地球物理想法,更主要是利用地震波的传播变化来研究地球部构造事情。
根据两个一级不延续面,将地球部划分为3个圈层:地壳、地慢和地核。
地壳——莫霍面(平均33km)——地幔——古登堡面(2900km)——地核(地球平均半径6371)。
六、在上地幔的上部100-350km存在一具由柔性物质组成的圈层称为软流圈(地震波的低速带)。
构造地质学09节理

3、常形成共轭剪节理
4、雁行状排列张节理
剪节理
脉充填的共轭剪节理
共轭剪节理
张节理
火炬状排列
疏密相间 雁行状排列
剪节理
未端变化
张节理
未端变化 树枝状 马尾状
(杏仁状)
杏仁状或 不规则状
共轭剪节理显示的未端变化
剪节理
张节理
•与主应力轴或应变 轴关系
褶皱与断层的关系
响。发育一种规模明显大于该区节理平均规模的节理 的大型节理,称为主节理。特点: (1)主节理延伸可达数十米,数百米甚至数千米,但 两臂位移相对很小,有时几乎没有错位。 (2)不受局部构造的控制,大规模稳定地贯穿不同地 质体。无论是盖层还是基底都可以受到同一组节理的切 穿。 主节理常常是区域构造活动的产物,在节理的产状、方 位、组合、排列、间距等方面具有规律性,通常也称系 统节理,
小与岩石的粒度有关。
人字形花纹尖端指向裂纹源
羽 饰 扩 展 方 向
羽饰构造
缝合线构造
与节理相似的小型构造,常见于不纯灰岩中。其形成 是压溶作用的结果,一般在构造作用下先形成裂缝, 进而在压溶作用下易溶成分流失,难溶成分聚积发育 成缝合线构造。
缝合线的缝合面凹 凸不平,呈锥状突 起,称为缝合线, 锥轴指的方向代表 最大主应力轴的方 向。
(二)、裂开—愈合作用
节理充填脉的矿物沉淀、结晶,往往沿一定方 向生长,从而成为纤维状晶体,称为矿物生长 纤维。纤维方向代表两臂张开的方向(拉伸方 向)。一个脉中的矿物随着裂隙扩张的进程逐 渐生长,因而又称为同构造脉。其具体的形成 机制,称为裂开—愈合作用。
先存的窄裂隙(缝) 1.第一次在张开的空间被矿物质充填--愈合; 2.第二次在已愈合裂缝的边界再裂开、再愈合,如 此反复继续作用,脉体不断增生,直至作用终止。
普通地质学复习整理版

普通地质学复习绪论:1 地质学研究的对象地质学研究的对象是地球,主要是固体地球的上层,即岩石圈〔包括地壳和地幔的上部〕。
2 地质学研究容有哪些主要方面●研究地壳的物质组成的分科●研究地壳运动、地质作用、地质构造及成因的分科●研究地壳的开展历史、古代生物及古地理演化规律的分科●研究地质学的应用分科●地质学的边缘学科、综合学科及新兴学科●3 何谓地质作用?、外动力地质作用的概念及类型地质作用的动力是地球上的能,根据来源可分为能和外能,由此可将地质作用分为:1〕、动力地质作用〔指以地球部能为能源而产生的地质作用,主要在地球部进展,也可涉及地表。
主要类型包括:地壳运动、地震作用、岩浆作用、变质作用。
〕2〕、外动力地质作用〔指以外能为主要能源,并在地表及其附近进展的地质作用。
其中重力是最主要的参与者,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外动力作用的实质是以各种形式的水、大气和生物为动力,塑造和改造地壳表层的过程。
根据作用过程和结果可将外动力地质作用的类型划分为:风化作用、剥蚀作用、搬运作用、沉积作用、固结成岩作用。
〕4 "将今论古〞的根本思想是什么?"现在是认识过去的钥匙〞这一将今论古原则。
这一原则为研究地壳开展史、古代地质作用的特点,恢复古地理环境,提出了分析、推理的地质思维方法,对现代地质学的开展起到了推动作用。
第二章矿物1、矿物和晶体的根本概念矿物是由天然产出并具有一定的化学成分和有序的原子排列的均匀固体。
通常由无机作用所形成。
晶体是部质点在三维空间成周期性重复排列的固体。
简单地说,晶体是具有格子构造的固体。
2、何谓类质同像和同质多像,举例说明一样化学成分的物质在不同的热力学条件〔如,T、P〕下可形成不同的晶体构造,而成为不同的矿物,这种现象称同质多像。
如,金刚石和石墨就是碳的同质二像。
矿物晶体构造中的*种原子或离子可局部地被化学性质相似的它种原子或离子替代,而不破坏其晶体构造的现象,称为类质同像。
(整理)第二部分 地貌、岩石和板块运动的基本知识

第二部分地貌、岩石和板块运动的基本知识一、陆地环境1、地表形态的变化和地质作用地质作用:由于自然界原因,引起地壳的表面形态、组成物质和内部结构发生变化2(1)地壳运动板块概念:岩石圈(地壳和地幔上部软流层以上)被一些断裂构造如海岭、海沟等分割成许多单元。
全球六大板块:亚欧、非洲、美洲、印度洋、南极洲、太平洋(全部是大洋板块)需要关注的几处地方:①大褶皱山系、大岛弧链几乎都是消亡边界。
如阿尔卑斯山脉、喜马拉雅山脉、安地斯山脉、日本群岛、马来群岛、新西兰等,均由两大板块碰撞挤压形成山脉、岛弧链、深海沟。
②澳大利亚、南亚、阿拉伯半岛属于印度洋板块。
③冰岛:生长边界。
④安地斯山脉:墨西哥以北的美洲部分为太平洋板块交界,墨西哥以南部分为南极洲板块交界。
运动规律:板块内部地壳比较稳定,交界处地壳比较活动、注意:海底岩石年龄由生长边界(大洋中脊)向两侧逐渐变老。
(3)地质构造与构造地貌概念:地壳运动的足迹称为地质构造,形成的地貌,称为构造地貌。
岩层的弯曲变形,叫褶皱。
岩体发生破裂,并且沿断裂面两侧岩块有明显的错动、位移,叫断层。
研究地质构造的意义1 )利用向斜构造找水,向斜岩层储水好,水量丰富容易找。
向斜构造有利于地下水补给,两翼的水向中间汇集,下渗形成地下水,故打井可在向斜槽部打,见下图:2) 利用背斜找油气:背斜是良好的储油,储气构造。
由于天然气最轻,分布于背斜顶部,水最重分布于底部,中间为石油,见下图:3) 利用向斜,背斜确定钻矿位置。
岩层中若含有某种煤矿产层如煤、铁矿等,往往保留在向斜部分的地下,因此钻探或打井应在向斜构造处,因背斜顶部易被侵蚀,背斜岩层中的矿石很可能被侵蚀搬运掉了4) 利用断层找水,断层往往是地下水出露的地方5) 建筑、工程隧道选址应避开断层,在断层地带搞大型工程易诱发断层活动,产生地震、滑坡、渗漏等不良后果,造成建筑物塌陷,地下隧道应避开向斜部位。
向斜构造在地形上一般表现为盆地,建筑铁路开凿隧道时应避开向斜部位,因为如果在向斜部位开凿,向斜是雨水汇集区,隧道可能变为水道。
固体矿产勘查地质资料综合整理综合

整理综合2023-11-09CATALOGUE目录•引言•固体矿产勘查地质资料综合整理概述•固体矿产勘查地质资料综合整理流程•固体矿产勘查地质资料综合整理中的问题和对策•固体矿产勘查地质资料综合整理的发展趋势和展望•结论01引言目的和意义固体矿产勘查是一项重要的地质工作,其目的是发现和评价有工业价值的矿产资源,为经济建设和资源保障提供基础数据。
地质资料的收集、整理、分析和综合利用是固体矿产勘查的重要环节,对于提高勘查效率和精度、降低勘查成本具有重要意义。
本研究旨在通过对固体矿产勘查地质资料进行综合整理,为矿产资源开发和经济建设提供科学、准确、全面的地质信息。
随着国内外矿产资源形势的变化和经济发展的需要,对固体矿产勘查地质资料综合整理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因此加强这一领域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国内外研究现状固体矿产勘查地质资料综合整理在国内已有一定的研究基础,但与国外相比还存在一定差距。
国外在固体矿产勘查地质资料综合整理方面已经形成了较为完善的技术方法和理论体系,而国内在这方面还处于不断发展和完善阶段。
本研究将对固体矿产勘查地质资料进行综合整理,包括对原始地质资料进行收集、整理、分析和综合利用,对矿产资源分布和品位进行统计和分析,对成矿规律和找矿前景进行研究和预测等。
研究内容本研究将采用文献调研、野外调查、室内分析和综合整理等方法,利用计算机技术和GIS等先进手段对地质资料进行综合整理和分析,同时结合专家经验和成矿规律等方法进行矿产资源评价和预测。
研究方法研究内容和方法02固体矿产勘查地质资料综合整理概述概念固体矿产勘查地质资料综合整理是对地质调查、矿产勘查等所获得的大量地质资料进行系统化、规范化、科学化整理的工作,目的是为矿产资源开发、保护和合理利用提供基础数据和信息。
任务对固体矿产勘查地质资料进行综合整理,包括对各种地质数据进行采集、整理、分类、编录、制图、统计、分析等工作,以便更好地利用这些数据和信息,为矿产资源开发、保护和合理利用提供科学依据和支持。
地质编录(大全5篇)精选全文完整版

可编辑修改精选全文完整版地质编录(大全5篇)第一篇:地质编录钻孔岩矿心地质编录(一)、编录前的检查工作1、钻孔编录必须随施工在现场进行,对钻孔质量进行监督,有关情况随时向技术负责人汇报。
认真检查班报表及各种记录、岩心的清洗整理编号及存放情况等一整套工作,要准确无误,如发现错误应及时和向本台机长或组长提出修改。
及时检查机台是否按有关规定进行简易水文观测、孔深测量、钻孔弯曲度测量工作,超差时应及时向上级汇报妥善处理。
预见矿层时要及时向机台提供“见矿通知书”以便采取有效措施,确保钻探质量。
2、岩(矿)心丈量后,核对各种原始和计算数据,确认各数据值准确无误后方可进行岩(矿)心描述。
对每一段岩(矿)心均应进行详细观察描述。
为了避免重复,一般按不同岩性、不同矿层或矿石类型进行分层记录,逐项填入地质记录表中。
厚大的单一岩(矿)层必须进行系统观察,以免遗漏地质现象,但可隔几个回次描述一次。
(二)、岩(矿)心描述内容(1)岩(矿)石名称、颜色、结构构造、矿物成分、矿化特征、蚀变现象、构造破碎情况及次生变化等。
(2)测量岩心标志面(层面、片理面、断裂面、接触界线等)与岩心轴夹角。
(3)岩层、矿化、蚀变在小范围内有所变化时应丈量出具体深度并注明。
(4)选择有地质意义且具有代表性的岩(矿)心,作大比例尺素描图并进行照象,以增强文字的说服力。
(5)钻孔内岩性分层时应注明上下两层岩石的接触关系。
如渐变关系、侵入关系等。
(6)记录内容要求繁简适度,重点突出,针对性强。
对矿心及顶底板,矿化蚀变带和构造部位等应详细描述。
(三)、样品采集随着工程进展,及时划样、采样。
要求各种样品均具有代表性。
采样小组应实地检查、现场核对岩(矿)心。
采样前应布样、填写分样牌、计算样品孔深,切忌混样及样品串号。
样品采集后,地质组长或技术负责应及时对所采样品质量进行检查,并填写质量检查卡。
采集样品有化学样、光谱样、物相分析样、岩矿鉴定样、小体重样等1、化学样目的是通过对样品的化学分析,了解矿石中金属矿物的含量,查明矿石质量,确定矿体与夹石、围岩的界线,并作为储量计算的主要依据。
工程地质学复习资料

工程地质学复习资料一、绪论1、防灾是工程地质学的主要学习内容2、就土木工程而言,主要的工程地质问题包括:地基稳定性问题、斜坡稳定性问题、洞室围岩稳定性问题。
二、地壳积极物质组成1.地质作用的动力来源,一是有地球内部放射性元素蜕变产生内热;二是来自太阳辐射热,以及地球旋转力和重力。
2.内力地质作用和外力地质作用的区分①内力地质作用的动力来自地球本身,并主要发生在地球内部,按其作用方式可分为四种:构造运动、岩浆作用、变质作用、地震。
②外力地质作用主要有太阳辐射热引起并主要发生在地壳的表层,按其作用方式分为五种:风化作用、剥蚀作用、搬运作用、沉积作用、固结成岩作用。
3.矿物是天然产出的均匀固体。
它是各种地质作用的产物,是岩石的基本组成部分。
4.颜色是光武最直观的一种性质,最常见的有自色与他色两种类型。
5.条痕是矿物粉末的颜色,通常将矿物在无釉瓷板上刻画后进行观察,他对于某些金属矿物具有重要鉴定意义。
6.光泽是矿物表面对可见光的反射能力。
丝绢光泽如同丝绢的反光,为纤维状集合体矿物所具有,如石棉的光泽。
珍珠光泽如同珍珠的反光,柔和多彩,如云母的光泽。
7.硬度是矿物抵抗外力机械作用的强度。
矿物有软到硬依次为:1—滑石,2—石膏,3—方解石,4—萤石,5—磷灰石,6—正长石,7—石英,8—黄玉,9—刚玉,10—金刚石。
8.理解是指矿物受外力作用时,能沿一定方向破裂成平面的性质。
分完全、中等和不完全等级别。
例如:云母沿解理面可剥离成极薄的薄片,为极完全解理;石盐沿解理面破裂成立方体具有完全解理。
9.岩石的三大类:火成岩、沉积岩和变质岩火成岩大多具有块状;沉积岩是有外力作用将风化剥蚀的物质搬运后逐层沉积形成,所以具层状构造;变质岩在变质作用中岩石受到较高的温度和具有一定方向的挤压作用,其组成矿物则依一定方向并行排列,因而具有偏离构造。
(注:火成岩又称岩浆岩,占地壳岩石体积的64.7%。
)火成岩的结构主要是指组成火成岩矿物颗粒的大小和结晶程度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节理分期
玫瑰花图
等密图
(四)节理的工程评价
1.节理的成因:构造节理分布范围广、埋藏深度 大,并向断层过渡,对工程稳定性影响较大。 2.节理的受力特征:张节理比剪节理的工程性能 差。 3.节理产状:倾向和边坡一致的节理稳定性差。 4.节理密度和宽度:一般用节理发达程度来表示, 节理越发达,对工程影响越大。 5.节理面间的充填物:充填有软弱介质的节理, 工程地质条件差。 6.节理的充水程度:饱水的节理,其稳定性差。
地质构造最全整理
节理
基本概念 ▶节理:岩石受力作用形成的破裂面或裂纹,称 为节理,它是破裂面两侧的岩石没有发生明显位 移的一种构造。节理的产状也可用走向、倾向和 倾角进行描述。 ▶节理组和节理系:在同一时期,同一成因条件 下形成的,彼此相互平行或近于平行的一群节理 叫节理组;在同一构造应力作用下,形成有规律 组合的节理组,叫节理系。
断层
概念 岩层或岩体在构造运动影响下发生破裂,若破裂 面两侧岩体沿破裂面发生了明显的相对位移,这 种构造就称为断层。断层的种类繁多,形态各异, 规模大小相差十分悬殊,规模大的断层延伸长度 可达几百~一千多公里,而小的断层可在岩石标 本上见到。断层的切割深度也不相同,有的可切 穿地壳至上地幔。断层破坏了岩石的连续完整性, 对岩体的稳定性、渗透性、地震活动和区域稳定 性都有重大影响,从而影响工程的稳定性,与工 程建设有着密切的联系。
逆断层示意图
(3)平移断层
两盘岩体沿断层面走向作水平相对运动的 断层,称平移断层。平移断层,断层面近 于直立,断层线平直,延伸很远,断层破 碎带较窄,在断层面上常有近于水平的擦 痕。平移断层一般是在水平剪切应力的作 用下形成的。
平移断层示意图
(4)枢纽断层
正、逆、平移断层的两盘相对运动都是直移运动。 事实上,有许多断层常常有一定程度的旋转。 断盘的旋转有两种情况:一种是旋转轴位于断层 的一端,表现为横过断层走向的各个剖面上的位 移量不等,一种是旋转轴不位于断层的端点,表 现为旋转轴两侧的相对位移的方向不同,如一侧 为上盘上升,而另一侧为上盘下降。 两种旋转均使两盘中岩层原来一致的产状不再平 行一致。旋转量比较大的断层,可称为枢纽断层。
3.断盘
断层面两侧发生相对位移的岩体,称为断 (层)盘。当断层面倾斜时,位于断层面上 方的称为上盘、下方的称为下盘;当断层 面近于直立时,则以方位相称,如东盘、 西盘等;也可根据两盘相对移动的关系, 把相对上升的称为上升盘,把相对下降的 称为下降盘。
4.断距
断层两盘岩体沿断层面发生相对滑动的距 离,称为断距。断距的大小常常是衡量断 层规模的重要标志,断距又分为总断距、 水平断距及垂直断距。
劈 理
劈理的涵义
劈理是指岩石受力后,具有沿着一定方向劈开成 平行或大致平行的密集的薄层或薄板的一种构造。 沿着劈开的这种裂面称劈理面,相邻两劈理面之 间所夹的薄板状岩片称微劈石。劈理面的产状也 用走向、倾向、倾角表示。劈理使岩石具有明显 的各向异性特征,劈理主要发育在构造变动强烈、 应力集中的岩石地段,如褶皱构造的两翼、大断 层的两侧及变质岩中,它不一定破坏岩石的完整 性,但用力敲击时,岩石则容易沿劈理面劈开。
3.按断层力学性质分类
压性断层:由压应力作用形成,其走向垂直于主 压应力方向,多呈逆断层形式,断面为舒缓波状, 断裂带宽大、常有断层角砾岩。 张性断层:在张应力作用下形成,其走向垂直于 张应力方向,常为正断层,断层面粗糙,多呈锯 齿状。 扭性断层:在剪应力作用下形成,与主压应力方 向交角小于45°,常成对出现。断层面平直光 滑,常有擦痕出现。
张节理
剪节理
3.按节理与岩层走向关系分类
1)走向节理:节理延伸方向大致与岩层走 向平行。 (2)倾向节理:节理延伸方向大致与岩层走 向垂直。 (3)斜交节理:节理延伸方向与岩层走向斜 交。
4.根据节理与褶皱轴的关系,可 将节理分为:
(1)纵节理:节理走向与褶皱轴向平行 (2)横节理:节理走向与褶皱轴向直交 (3)斜节理:节理走向与褶皱轴向斜交
与岩层走向关系
与褶皱轴向关系
5.按张开程度进行分类
宽张节理:节理缝宽度>5mm; 张开节理:节理缝宽度3~5mm; 微张节理:节理缝宽度1~3mm; 闭合节理:节理缝宽度<1mm。
节理的野外调查
1.调查的内容 (1)地质背景:包括地层、岩性、褶皱和断 层的发育; (2)节理的产状:走向、倾向和倾角; (3)节理的张开和填充情况:包括张开的程 度、充填的物质等; (4)节理壁的粗糙程度:粗糙的、平坦的、 光滑的; (5)节理的充水情况;
断层
断层要素
1.断层面 2.断层线 3.断盘 4.断距
1.断层面
构成断层的破裂面,也就是断层两侧岩体 沿之产生显著滑动位移的面,叫做断层面, 产状可用走向、倾向和倾角确定。断层一 般不是单个的面,而是由一系列的破裂面 或次级断层所组成的带,即断层带或断裂 带。
2.断层线
是指断层面与地面的交线,即断层面在地 表的出露线,断层线延伸方向即是断层走 向,延伸的消失点,称为断层的端点。
(3)表生节理
又称风化节理、非构造节理,是岩石受外 动力地质作用(风、水、生物等)产生的, 如由风化作用产生的风化裂隙等,这类节 理限在空间分布上常局限于地表浅部岩石 中,对地下水的活动及工程建设有较大的 影响。
按力学性质进行分类
(1)张节理:在垂直于主张应力方向上发生张裂而形成的节 理,叫张节理。张节理大多发育在脆性岩石中,尤其在 褶皱转折端等张拉应力集中的部位最发育,它主要有以 下特征: 裂口是张开的,剖面呈上宽下窄的楔形,常被后期物质 或岩脉填充; 节理面粗糙不平,一般无滑动擦痕和磨擦镜面; 产状不稳定,沿其走向和倾向都延伸不远即行尖灭; 在砾岩或砂岩中发育的张节理常常绕过砾石、结核或粗 砂粒,其张裂面明显凹凸不平或弯曲; 张节理追踪X型剪节理发育呈锯齿状。
两种旋转的枢纽断层
地垒
地堑
环状断层
对冲式断层示意图
背冲式断层示意图
断层的识别
1.地貌上的标志 (1)断层崖和断层三角面 (2)断层湖、断层泉
1.地貌上的标志
(1)断层崖和断层三角面: 在断层两盘的相对运动中,上升盘常常形 成陡崖。称为断层崖。如峨眉山金顶舍身 崖、昆明滇池西山龙门陡崖。当断层崖受 到与崖面垂直方向的地表流水侵蚀切割, 形成沿断层面分布的三角形陡壁,称为断 层三角面。如河南偃师的五佛山。
1、地貌上的标志
(2)断层湖、断层泉:沿断层带常形成一些 串珠状分布的断陷盆地、洼地、湖泊、泉 水等,可指示断层延伸方向。如我国云南 东部顺南北向的小江断裂带分布了一串湖 泊,自北向南有杨林海、阳宗海、滇池、 抚仙湖、杞麓湖以及昆明盆地、宜良盆地、 嵩明盆地、玉溪盆地等。
1.地貌上的标志
(3)错断的山脊、急转的河流:正常延伸的山脊 突然被错断,往往是断层两盘平移运动的结果; 横切山脊走向的平原或盆地与山岭的接触带,往 往是断层通过的地方,如太行山前断裂带,使太 行山在华北平原西缘拔地而起,成为华北平原的 西部屏障;正常流经的河流突然产生急转弯,或 一些顺直深切的河谷,都能指示断层延伸的方向, 如鲜水河的支流在断层通过的地方突然发生转向。
4.按断层两盘相对运动的关系进 行分类
(1)正断层:上盘相对下降,下盘相对上升 的断层,称为正断层。正断层的产状一般 较陡,倾角在45°;~90°;,断层线比较 平直,一般是由于重力作用或水平张力作 用形成的,并在垂直于张应力方向上发育。
正断层
(2)逆断层
下盘相对下降,上盘相对上升的断层,称为逆断层。逆断层 产状一般比较平缓,倾角很少超过70°,断层线常呈舒缓的 波状曲线,断层面倾角大小又可分为: 冲断层:倾角>45°; 逆掩断层:倾角25~45°; 辗掩断层:倾角<25°。 推覆构造:巨大的外来岩席,沿着一个近于水平的滑动面 (倾角小,10°~15°),长距离的滑移(位移>15km),常看 一较老的岩层覆于较新的岩层之上。逆断层一般是受水平的 挤压应力作用,沿剪切破裂面形成的,常与褶皱相互伴生, 逆断层的规模一般较大,多为区域性的巨型构造。
填写节理观测登记表
2.研究内容
确定节理的成因、对节理进行分期、统计节 理的间距、数量、密度,确定节理的发育程 度和主导方向等。 节理的分期可根据节理的交切关系进行,比 如后期形成的节理常将先期形成的节理错开, 或者受到先期形成的节理的限制。
3.资料整理:
节理玫瑰花图、等密图和电算处理等。
是岩石中平行密集,并将岩石切割成薄片状的细 微裂隙。它是岩石受剪切作用形成的,与岩石中 矿物的定向排列无关。因此,破劈理沿着最大剪 切应力方向发育,其间距一般为几毫米~几厘米, 大多发育在硬脆岩石间的软弱岩石中或硬脆的薄 层岩石中。破劈理与剪节理的区别在于其密集性 其间没有明显的界限。破劈理的基本特征是劈理 面平直光滑,近于平行,延伸稳定,密集成带。
断层滑距和短距
断层分类
1.按断层面产状与岩层产状的关 系分类
走向断层:断层走向与岩层走向一致的断 层; 倾向断层:断层走向与岩层倾向一致的断 层; 斜向断层:断层走向与岩层走向斜交的断 层。
2.按断层面走向与褶皱轴向或区 域线之间的关系分类
纵断层:断层走向与褶皱轴向或区域构造 线 斜断层:断层走向与褶皱轴向或区域构造 线方向斜交的断层。
(2)剪节理
岩石受剪应力作用发生剪切破裂而形成的节理,叫剪节 理,它一般在与最大主应力呈45°夹角的平面上产生, 且共轭出现,呈X 状交叉,构成X型剪节理。 它具有以下特征: 剪节理的裂口是闭合的,节理面平直而光滑,常见有滑 动擦痕和磨光镜面; 剪节理的产状稳定,沿其走向和倾向可延伸很远; 在砾岩或砂岩中发育的剪节理常切砾石、砂粒、结核和 岩脉,而不改变其方向; 剪节理的发育密度较大,节理间距小而且具有等间距性, 在软弱薄层岩石中常常密集成带出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