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外侧皮神经炎
围刺加穴注为主治疗股外侧皮神经炎58例

围刺加穴注为主治疗股外侧皮神经炎58例
韩贵娥
【期刊名称】《中医研究》
【年(卷),期】2002(015)006
【摘要】@@ 股外侧皮神经炎,是一种由多种原因引起股外侧皮神经损害,而产生的大腿前外侧皮肤感觉异常与疼痛的综合症。
笔者近年来运用围刺加穴位注射疗法治疗,取得了满意的疗效,现介绍如下。
……
【总页数】2页(P43-44)
【作者】韩贵娥
【作者单位】河南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河南郑州 45000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746.9
【相关文献】
1.围刺法加红外线治疗股外侧皮神经炎36例 [J], 舒洪文
2.刺络拔罐加围刺法治疗股外侧皮神经炎34例 [J], 高广忠;马小平
3.围刺加闪罐治疗股外侧皮神经炎疗效观察 [J], 李晓燕;郑雪梅
4.梅花针、拔罐加穴注治疗股外侧皮神经炎30例 [J], 李巧云
5.围刺加皮内注射治疗股外侧皮神经炎30例 [J], 顾玉娟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针灸治疗股外侧皮神经炎临床研究

l a t e r a l f e mo al r c u t a n e o u s n e u i r t i s i n c l i n i c we r e s e a r c h e d , p a t h o g e n e s i s , re t a t me n t me ho t d s , a c u p o i n t s s e l e c t i o n , s p e — c i ic f o p e r a t i o n 。 仃e a t me n t p r o c e d u r e s a n d c l i n i c a l e fe c t s we r e c o mp a r e d . he t d o c m e u n t s we r e s u mma i r z e d a c c o r d i n g t o d i 债r e n t t h e r a p i e s . Re s u l t s : Ac u p u n c t u r e i n re t a t i n g l a t e r a l f e mo r a l c u t a n e o u s n e u r i t i s r e g a r d e d l o c a l s e l e c t i o n a s t h e ma i n me t h o d , t h e r t e a m e t n t he t r a p i e s i n c l u d i n g n e e d l i n g , n e e d l e wa r mi n g t h r o u g h mo x i b u s t i o n , d e m a r l n e e d l e
神经干刺激疗法配合皮肤针治疗股外侧皮神经炎52例

收稿 日期 : 如 一 l 6 O 一2
维普资讯
针灸 临床 杂 志 2 0 0 2年第 l 卷 第 5期 8 组 比较 无 明显差 异 。
45 ・
寸 出现传 电样 感觉 至足 , 留针 2 0—3 钟 。病 灶 0分 部位 常规 消 毒 , 以皮 肤 针 对 准病 灶 处 由外 向 内扣 击. 力度 适 中 , 以局 部 潮 红 为度 , E 1次 ,0次 每 l l
中 国 分 类 号 : 7 83 R 5 +2 文 献标 识码 : B 文 章 编 号 :0 5—0 7 ( C 2 0 10 T 9 2 0 ) 5一O 4 O 4—0 2
股外 侧 皮神 经 炎属 中 医“ 症 ” 围 , 床表 痹 范 临
现为大 腿前 外 侧呈 针 刺 样 疼 痛 同 时伴 感 觉 异常 。 近年来 在临 床 上我采 用神 经 干刺激法 配合 皮肤针
表 2 治疗前后糖尿情症状改善情况
显效 3 6例 , 好转 2 8例 , 效 4例 , 有 效 率 无 总
9 1% 。 4. 1
激 . 速 了胰 岛 B细胞 的 高 度 疲劳 使 病 情 不 断 加 加 重 。我们 采用 电 涌 波束 高 压 脉 冲选 择 患 者 穴 位 . 直 接刺激 相关 的 降糖穴位 , 立胰 腺 回路 , 建 通过 较 强 大的 电脉 冲 , 激胰腺 , 醒部位 处在 高眠状 态 刺 激
明显 改变 。
脊常 规酒 精 消毒后 用直 径 0. n a 3 m 毫针直 刺 2—3 2
表 1 治疗组与对照组疗效 比较
*代 表治 疗组治 疗后 疗 效较对 照 组有 明显差
后支 负 责大腿 外 侧皮 肤 的感 觉 , 在股 外 侧皮 神 经 经过 的部位任 何 一处发 生病 变均 可发病 。本 病 属 中医“ 肌痹 、 痹 ” 皮 病位 表 浅 , 由机 体 营血 气 虚 , 多 风寒 湿热之 邪 乘 之 而入 , 脉 气 血 闭 阻所 致 。针 经 刺神 经干 即股外 侧皮神 经起 始部 I 3夹脊 穴 , 2一I 疏通 经脉气 血 。现代 医学 研究通 过刺激 神 经干 以
中医综合疗法治疗股外侧皮神经炎30例

中医综合疗法治疗股外侧皮神经炎30例发表时间:2017-09-30T15:25:50.960Z 来源:《健康世界》2017年13期作者:李祥琴[导读] 本人自2016年6月至2017年1月采用针灸圆利针法·梅花针刺血·闪火疗法综合治疗股外侧皮神经炎30例,取得满意效果。
山东省东营市胜利石油管理局滨海医院山东东营 257237关键词:针灸;股外侧皮神经炎;综合治疗本人自2016年6月至2017年1月采用针灸圆利针法·梅花针刺血·闪火疗法综合治疗股外侧皮神经炎30例,取得满意效果。
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本组三十例,男22例,女8例,最大年龄56岁,最小年龄25岁,疗程两周~两个月。
1.2 治疗方法1.2.1 圆利针法,以痛为腧,在感觉异常区域内,每距1.5寸为一个刺针点较强的刺激方法,手法上重按疾出,留针三十分,隔日一次,7次为一疗程。
1.2.2梅花针刺血,用梅花针叩打局部,轻微出血为度,然后在叩刺部位拔火罐,一周2次。
1.2.3 走罐和闪火疗法交替。
局部走罐:以病变部位为中心,进行较小范围的上、下、左、右旋转推行,以皮肤发红为度。
闪罐:病痛处反复拔罐,随拔随启,闪出的火苗扑打在患面并轻按压,致使患部温热发红。
两种治疗针后5分钟交替进行。
1.3 疗效分析1.3.1 疗效标准痊愈:皮痛皮异常感完全消失。
显效:皮痛皮异常感基本消失,劳累时出现轻症状。
无效:症状无改善。
1.3.2治疗结果共治疗30例,痊愈19例,显效9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93%。
2.体会股外侧皮神经炎表现为股前外侧麻木、蚁行感、刺痛、烧灼感等症状,以麻木最多见。
体力劳动、站立过久时可加剧,休息后症状可缓解。
查体可有程度不等的浅感觉减退或缺失,主要是痛觉与温度觉减退。
治疗以阿是穴为主,以祛风散寒,祛湿活血,通经活络为主;手法用多刺法、扬刺法、啄刺法交替,效果比较满意,值得临床推广。
针刀结合手法治疗股外侧皮神经炎并腰椎后关节紊乱17例临床分析

3 讨 论
毫 米 波 系 高 频 电 磁 波 ,可 直 接 穿 透 皮 肤 达 3m c
针 刀 结合 手法 治 疗 股外 侧 皮 神 经炎 并腰椎 后 关 节 紊乱 1 7例 I 床 分 析 l 缶
胡 霖 梁伦 高 李建 明
1 解放军 970部队医院 ( . 54 云南呈贡
关 键 词 股 外 侧 皮 神经 炎 中 国 图 书 资 料分 类 法 分 类 号
溶酶体 活性 增 高 ,微 波 于人 体 组 织 产 生 热 效 应 及 非
两组 治疗效 果见 表 1 。 由表 2所 示 ,经 X 方 、2 2
热效应 有 改善 局 部 血 液 循 环 、消 炎 、止 痛 ,降 低 肌
肉组织 的兴奋性 ,控制 痉挛 性 收缩 、烧灼 等作 用 l , 3 j 导致治 疗部 位 的新 陈 代 谢 加 快 ,促 进 肿 胀 坏 死组 织
检验 两组 患者 治愈率 比较 有显 著 差 异 ,P<00 ;总 .1
有效 率 比较 差 异 明 显 ,P<0 0 ,治 疗 组 优 于 对 照 .5 组 。两组 中各 1 为产后 7 例 d愈 合 不 良,人 院 时伤 口 污染严 重 ,经常规 处理 后 行再 次缝 合 ,痊 愈 。
得推广 运用 。
参考 文献
[] 范大东 ,刘森楠 . 1 加速妇 科切 口愈合 的微波疗法 . 现
代 妇 产 科 进 展 , 19 ;5 ( ) 7 96 4 :34 (] 赵 亚 南 ,陈 友 梅 ,黄 国珍 等 . 波 治 疗 在 妇 产 科 的 应 2 微
用 . 二 军 医 大 学 学 报 ,19 ; 1 5 :47 3 第 90 1( ) 3 —49
维普资讯
西南 国防 医药 20 年 第 1 第 4期 02 2卷
当归四逆汤加味治疗股外侧皮神经炎30例观察

有明确外伤或伴刺痛者加红花 1g桃 仁 1g 土鳖 2, 5,
虫 1g 8 。1日 1 , 剂 水煎 , 3次服 , 为一 疗 程 , 分 2周 临
治疗 组 : 当归 四逆 汤 加 味 。 当归 1g 细辛 1g 8, 2, 桂枝 1g芍药 1g大 枣 1g甘 草 1g 木通 1g 独 5, 5, 5, 0, 5, 活 1g 牛膝 3 g 8, 0 。冷 痛 或 遇 冷 加 重 者 加 重 桂 枝 、 细 辛 用量 , 并加 千年 健 1g附 片 3g 先 煎 15 )制 J 8, 0( .h , i I 乌 1g 先 煎 1 5 ) 以麻 木 为 主 者 加 乌 梢 蛇 2 g 2( .h 。 0。
床症 状 消失则 停 止 治疗 。2个 疗 程后 观 察 疗 效 并 做 统计 学处 理 。
对 照组 : V 10 , B25 , 用 B2 mg V 1 g 1日 3次 口服 。 7
痛好 转 , 停药后 疼 痛复发 , 又用 中药 治疗 近 1 月 后 个
无明显好转 , 左大腿外侧麻木 、 疼痛 , 明显触痛 , 无 舌
质淡 苔 白腻 , 脉沉 细 。西 医诊 断 为 股外 侧 皮神 经 炎 。
中医诊断 为肌痹 , 湿阻络 。用 当归 四逆汤 加味。 寒
当归 2 g桂 枝 2 g 芍药 1g北 细辛 1g木 通 1 g 4, 4, 8, 5, 5,
吴 军
( 四川省 宜宾 市精神 病 医 院 , 四川 宜宾 6 4 0 ) 4 60
[ 图分 类 号 ] 2 59 3 [ 中 R 7 .8 文献 标识 码 ] [ B 文章 编号 ]04— 84 2 1 )6- 4 0 10 2 1 (02 0 49— 2
针灸推拿治疗股外侧皮神经炎的疗效比较

刺络 拔罐 是在针 刺基础 上结合 点刺放 血及 拔火罐 的疗 法 , 以局 部 出少 量 血 液 为 度 , 同 时 发 挥 “ 针 ”与 “ 罐” ‘ 二
者 之 长 。 临 床 上 常 用 于 寒 湿 阻 遏 、经 络 淤 滞 之 证 。付 玲 采 用夹 脊穴 配合 刺络拔 罐法 与单 纯针 刺法 ,各 治疗L F C N
性 的 临床 研 究综 述 如 下 。 生 物 电到 达 病 变 组 织 , 从 而 调 动 人 体 内在 的 抗 病 机 制 , 以 迅速缓解 皮部 的异样 感觉 。曾继平等” 采用浮针 疗法治疗 L F C N患 者 4 6 例 。结果: 治疗2 个 疗 程 后 ,总 有 效 率 9 3 . 5 %。
1 治疗股外侧皮神经炎的临床常用针法
1 . 1 毫 针 疗 法
毛 刺 法 是 以针 浅 刺 皮 肤 的 方 法 , 针 刺 特 点 是 多 针 浅
张建 明等[ 1 将6 0 例L F C N患者 随机分 为两组 ,治疗 组采用 用 通脱 法加 浮针 治 疗 ;对 照 组采用 普通 毫针 疗法 ,治疗 2
个 疗 程 。结 果 : 治疗组 总有效率可达9 3 . 3 0 %, 优 于 对 照 组 的
7 6 . 7 0 % ( P< 0 . 0 5 )。
刺 ,具有疏表散邪 、调和营卫 、化瘀 宣痹 作用。 曾奕p 将6 3
例L F C N患 者随 机 分 为 毛 刺 组 和针 刺 组 ,均治 疗 l 0 天 ,结 果 : 毛 刺 组 总有 效 率 达 9 6 . 8 %,高 于 针刺 组 的9 0 . 3 % ( P <0 . 0 5 )。 杨翊 等[ 4 采 用 浅 刺 多 针 法 和 常 规 取 穴 针 刺 法 ,各 治 疗 L F C N 患者 3 2 例 ,均 治疗 2 个 疗 程 。 结 果 :浅 刺 多针 法 总 联合针刺和拔罐疗法 吕丽[ 1 将3 6 例L F C N患者 随机分成两组: 对 照组采用针刺
电针配合穴位注射治疗股外侧皮神经炎40例

3 疗效观察
3.1 疗效评定标准 参 考 文 献 [7-8] 拟 定 疗 效 标 准:痊 愈:患 肢 大 腿 前 外 侧 麻
木、蚁 走 感、刺 痛、烧 灼 感 均 消 失,局 部 痛 觉 和 触 觉 均 恢 复 正 常;好转:局部麻木、蚁走感、刺痛、烧灼感等不适症状明显减 轻,痛 觉 和 触 觉 较 治 疗 前 均 恢 复,感 觉 异 常 区 域 面 积 较 治 疗 前变小;无效:局部麻木、蚁走感、刺痛、烧灼感等不适症状无 减 轻,痛 觉 和 触 觉 较 治 疗 前 均 无 改 善,感 觉 异 常 区 域 面 积 无 变化。 3.2 治疗结果
导师 :尹莹,武汉市第一医院,主任医师,研究方向 :针灸治疗老
年病的临床研究。
2)患 有 恶 性 疾 病、严 重 心、脑 血 管 疾 病、严 重 神 经 官 能 症、精神病、痴呆者;
3)骨折未愈合者、对针灸不耐受者; 4)处于妊娠状态或哺乳期的患者; 5)不能配合治疗的患者及随访者。
2 治疗方法
2.1 对照组 侧卧位,患肢在上,以足少阳胆经、足阳明胃经腧穴和局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18 年第 18 卷第 62 期
217
·中医中药·
,尹莹,武彩花,王小飞
(湖北中医药大学,湖北 武汉)
摘要:目的 探讨电针配合穴位注射维生素 B1、B12 注射液治疗股外侧皮神经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 80 例股外侧皮神经炎患者按 照数字随机表法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 40 例。观察组予以电针配合穴注维生素 B1、B12 注射液治疗,对照组予以普通针刺 治疗,每天治疗 1 次,6 天为一个疗程,每个疗程间隔 1 天,总共治疗 2 个疗程。结果 观察组有效率为 90%、痊愈率为 77.5%;对 照组分别为:82%、62.5%。观察组疗效优于对照组(均 P<0.05)。结论 运用电针配合穴注维生素 B1、B12 注射液治疗股外侧皮神 经炎疗效显著,疗效优于普通针刺。 关键词:股外侧皮神经炎;电针;穴位注射 中图分类号:R322.8 文献标识码:B DOI: 10.19613/ki.1671-3141.2018.62.116 本文引用格式:杨雪晴 , 尹莹 , 武彩花 , 等 . 电针配合穴位注射治疗股外侧皮神经炎 40 例 [J].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18,18(62):217-218.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股外侧皮神经炎
股外侧皮神经炎又称感觉异常性股痛,股外侧皮神经系由第2~3腰神经发出,通过腰
大肌外侧缘,斜过髂肌,沿骨盆经腹股沟韧带之深面,在髂前上棘以下10厘米处穿出阔筋膜
至股部皮肤。在该神经行程中,如果由于受压、外伤等某种原因影响到股外侧皮神经时,即
可能发生股外侧皮神经炎。多见于较肥胖的中青年男性。其主要症状为股前外侧,尤其是股
外侧下2/3出现皮肤感觉障碍。该处出现麻木、蚁走感,刺痛、烧灼感以及沉重感等症状,
在体力劳动劳累后或站立、行走过久时症状可加重,休息后症状可缓解。
在检查时可有程度不等的浅感觉障碍,主要是痛、温、触觉减退或消失。患处皮肤轻度菲
薄,但无肌萎缩及运动障碍。行组胺试验及毛果云香碱出汗试验正常,本病常数年不愈,症
状时轻时重。
中医学认为,股外侧皮神经炎多因正气内虚、风寒湿邪乘虚外袭,久则血行不畅,阳气
闭阻,经络损伤,肌肤失养而发病。通过梅花针刺激经络和三棱针刺络放血对体表腧穴的叠
加刺激作用,使微通法与强通法相结合,可起到通经活络、驱邪外出的作用。本方法针、罐
并用,有效调动腧穴——经络组织一环节的正性调节,从而达到扶正驱邪,标本兼顾的作用。
临床观察表明,梅花针叩刺结合三棱针刺络加拔罐治疗股外侧皮神经炎收效迅速,方法简便
安全,无副作用,值得临床推广应用。股外侧皮神经由L 2~3 脊神经的后支组成,常因
穿出大腿的阔筋膜时受压或股部外伤而致病。以中年以上形体肥胖者多见。祖国医学认为,
本病是因痰湿阻滞,经气不畅;气血亏虚筋失儒养;或局部受压、跌仆闪挫,导致气血瘀滞
而成。病损部位当在足少阳经的皮部。电针围刺及皮肤针叩刺加拔罐,能有效地促进患处血
液循环,刺激神经末梢感受器,达到补益气血,疏通经络,条达表里,祛除病症之功效。
疾病描述
股外侧皮神经炎的主要症状为股外侧的皮肤感觉异常。1895年首先由Bernhardt进行描述,
故又称Bernhardt病。继而Roth命名为感觉异常性股痛,因此,也称Roth病。
症状体征
本病多见于20~50岁较肥胖的男性,也见于孕妇及劳动者。其主要症状为股前外侧(尤其是
股外侧下2/3)出现皮肤感觉障碍。该处出现麻木、蚁走感、刺痛、烧灼感、发凉、出汗减少及
深重感等症状,但以麻木最为多见,并常为最初出现的症状。在体力劳动后,站立或行路过久时,
症状可加剧,在休息后症状可缓解。客观检查时可有程度不等的浅感觉减退或缺失,主要是痛、
温、触觉减退或消失,而压觉存在。该部皮色正常,皮肤可呈轻度菲薄,稍干燥,毳毛减少,但
无肌萎缩及运动障碍。本病通常是单侧性,少数双侧发病。患处组胺试验及毛果芸香碱出汗试验
皆正常。慢性病程,症状时轻时重,常数月至多年不愈。
疾病病因
股外侧皮神经系由第2~3腰神经发出,通过腰大肌外侧缘,斜过髂肌,沿骨盆经腹股沟韧
带之深面,在髂前上棘以下10cm处穿出阔筋膜至股部皮肤。在该神经行程中,如果由于受压、外
伤或感染等某种原因影响到股外侧皮神经时,即可能发生本病。如脊椎畸形、肥大性脊椎炎、脊
椎裂、腰椎骶化、椎间盘突出、腰肌炎、盆腔炎、神经梅毒、阑尾炎、妊娠、负重劳动、盆腔肿
瘤、酒精中毒、腹股沟疝及带状疱疹后遗症等,都可诱发本病,寒冷及潮湿也是本病常见之诱因。
病理生理
除真皮小血管周围可有轻度炎症细胞浸润外,无特殊变化。神经检查可见到神经肿胀,神经
周围炎症细胞浸润及神经退行性变。
诊断检查
股外侧皮神经炎的诊断并不困难,主要是根据症状诊断。该病以中年男性为多见,发
病过程缓慢渐进,病人自觉大腿前外侧皮肤呈针刺样疼痛,同时伴有异常感觉,如蚁走感、
烧灼感、寒凉感、麻木感等。查体时大腿前外侧皮肤的感觉、痛觉和温度觉减退甚至消失,
有的伴有皮肤萎缩,但肌肉无萎缩,腱反射正常存在,也无运动障碍。...股外侧皮神经炎
又称感觉异常性股痛临床表现侧,自觉腿外侧感觉异常,如针刺感、烧灼感、麻木感、蚁行
感或疼痛。久立或久坐症状加重,患侧有大小不同的感觉迟钝或感觉缺失区,亦可有压痛点
股外侧皮神经炎与早期麻风鉴别甚难,但后者尚可见浅色斑以及浅表神经粗大,同时根据流
行病史,病情经过,病理检查,包括神经纤维染色、找抗酸杆菌等综合分析,加以区别。
治疗方案
应寻找病因,予以根除。股外侧皮神经炎的治疗首先在于探明原发病并积极治疗原发病,
解除对该神经的刺激。此外可对症治疗给予维生素B1、B2、B12或皮质激素以营养神经,消
除炎症。疼痛剧烈的也可给予镇痛剂或局部封闭。对病情严重难以缓解且病因不明者可施行
手术切断神经或实行神经松解术。
(1)物理疗法:包括按摩、电疗、音频电疗、热疗、磁疗及紫外线照射后离子透入等。
(2)维生素B12、B1以及地巴唑。
(3) 股外侧皮神经注射疗法:于髂前上棘下约10cm之缝匠肌处,用12号针头垂直刺入约
3~4cm后,徐徐注入维生素B1100mg或与维生素B12100 μg之混合液,每日1次,5~10
次为一疗程。尚可配合风市、血海、伏兔穴位注射。也可采用普鲁卡因局部封闭。
(4)如有顽固而严重的疼痛,可考虑用酒精封闭、神经切断术或松解术。
(5) 梅花针治疗
患者侧卧治疗床上,患侧在上,患处常规消毒,梅花针叩刺,视病情轻重掌握刺激强度,
使皮肤潮红度。隔日1次,5次一疗程。
6)三棱针刺络放血、拔罐治疗
患者侧卧治疗床上,患侧在上,常规消毒后,在患侧髂前上棘内侧1~1.5cm处及髂前
上棘下方3~6cm处寻找条索样物、风市穴或梁丘穴处点刺放血,用适宜之火罐闪火拔罐。
留罐10min,3日1次,5次为1疗程。
(7)梅花针刺血加拔罐法
取穴:股外侧皮神经分布区内。
操作方法:常规消毒,先用梅花针在患病局部普遍叩打或用毫针浅刺至皮肤轻微出血为
度,然后在出血处拔罐或走罐10~15分钟,间天1次,直至治愈。
(8)电针围刺及皮肤针叩刺加拔罐
具体治疗方法分为如下3个步骤:(1)电针围刺:选用2.5~3.5寸长毫针,首先于病
患处中部垂直刺入1针,行提插、捻转手法,使针感向周围扩散,再在患区上、下、左、右
边缘向中央以与皮肤15°角进针,得气后接电针治疗仪,选用疏密波,患者能忍受强度电流
通电15~20min。(2)皮肤针叩刺:沿足少阳经大腿部的循行线路,自上而下中等强度叩刺,
然后在皮肤感觉障碍区的外围逐渐向内圈叩刺,手法由轻到重,待局部呈现潮红或微出血即
可。(3)拔火罐法:上述治疗后,在循经及病患处拔罐,留罐5~10min,隔日治疗1次,
10天为1个疗程。
特别提示
股外侧皮神经炎以中年男性为多见,发病过程缓慢渐进,病人自觉大腿前外侧皮肤呈针
刺样疼痛,同时伴有异常感觉,如蚁走感、烧灼感、寒凉感、麻木感等。开始发病时疼痛呈
间断性,逐渐变为持续性,有时疼痛可十分剧烈。衣服摩擦、动作用力、站立或行走时间过
长都可使感觉异常加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