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里菲斯的电影叙事观念特征
外国电影史——精选推荐

外国电影史:先锋派电影运动:电影史上第一批重要的理论家及理论著作诞生在1917~1928年的欧洲先锋派电影运动。
由于好莱坞电影文化的入侵和一战带来的西方传统观念和精神文明的危机,在欧洲开始了一场抵制外来文化入侵和探索自身文化的运动,这一运动本身并不以叙事功能和商业营利为目的,主要是对默片纯视觉形式的美学形态和表现功能进行各具风格的实验和探索。
主要的流派有法国印象主义、超现实主义,德国的表现主义。
印象主义是“第一个先锋派”,贯穿整个先锋拍电影运动的始终。
中心人物是德吕克,他创办的《电影杂志》,成为印象主义重要的文化阵地,他的理论著作《上镜头性》和电影创作《西班牙的节日》,从理论和创作两方面对电影美学进行探索。
印象主义作品在叙事上以简单的故事框架作为依托,以视觉结构的表现手段突出描写人物的心理状态,传达特定的情感和情绪,即表现出所谓的诗意状态,印象主义开创了电影艺术新的表现领域。
印象主义的作品主要有杜拉克的《西班牙的节日》、《微笑的布德夫》,爱浦斯坦的《忠诚的心》、马塞尔•莱皮埃的《黄金国》、阿贝尔•冈斯的《车轮》、《拿破仑传》。
达达主义:一战后的产物,诞生于法国,以无政府的巴枯宁的政治口号“破坏就是创造”作为自己的美学信条,他们追求所谓“机器和阳伞在手术台上突然相遇的美”,以文艺复兴时期的绘画杰作作为讽刺的对象,向传统艺术观进行挑战。
代表作品杜桑的《带胡须的蒙娜丽莎》、雷内•克莱尔的《幕间休息》。
超现实主义电影由达达主义演化而来,在达达主义电影的无逻辑无理性的美学基础上,试图把梦境、心理变化、无意识或潜意识过程搬上银幕,创造出一种存在于艺术家内心的超越梦幻与现实的绝对现实的电影作品。
代表作品布努艾尔《一条安达鲁狗》等。
在这部影片中,传统的叙事结构和惯用模式荡然无存,它以描写一个精神困顿的流浪汉一连串的梦境,从而进入人类潜意识的状态的探索,并试图激起观众的内心冲动,这部影片实践了超现实主义所倡导的原则,运用即兴式的自动主义创作方法,使平凡的物体获得不平凡的性质,使明显不相关的实物、意念和文字相撞,使实物和具体背景完全割裂。
影视鉴赏

最后一分钟营救”的内涵及其剪接方式是怎样的?指通过平行式蒙太奇达到营造追逐和救援的紧张气氛。
所谓平行蒙太奇指的是,在影片结构上着重在两条或几条线索的平行发展,通过各组镜头分别交待两条或几条平行线索的手法。
犹如古典小中的“话分两头”的表现手法。
1916年,格里菲斯在影片《党同伐异》中的一场戏,成熟地运用了平行蒙太奇手法,到得了惊人的效果。
影片中有这样两组镜头:一组镜头表现的是参加罢工的工人被工厂主押往刑场处以绞刑的过程;另一组镜头表现的是工人妻子为了营救丈夫,驾车追赶州长乘坐火车,请求州长签署赦令的过程。
两组镜头交替出现,节奏加快,正当绞索套在工人脖子上即将行刑的千钧一发之际,工人的妻子拿着州长签属的赦免令飞车赶到,工人得救了。
“搭救蒙难者于千钧一发之际”。
这就是后来被电影史学界誉为“格里菲斯的最后一分钟营救”法。
以后的惊险片中便广泛应用了这种平行蒙太奇的手法。
国产片《铁道游击队》中,刘洪飞马救芳林嫂的那场戏,也是采用格里菲斯最后一分钟营救法。
平行蒙太奇既可以表现两个不同空间的两条或几条线索的发展,表现多个空间的多条线索的发展,也可以表现在同一空间的两条或多条线索的发展。
(四)普多夫金与爱森斯坦他们是蒙太奇的成功实践者。
什么是蒙太奇?蒙太奇(montage)源自法语,原义为建筑学上的构成、装配之意,借用到电影中,有组接、构成之意。
在电影创作中,根据主题的需要,情节的发展,观众的注意力和关心程度,将全片所要表现的内容分解为不同的段落、场面、镜头,分别进行处理和拍摄。
然后再根据原定的创作构思,运用艺术技巧将这些镜头、场面、段落合乎逻辑地,富于节奏地重新组合,使之通过形象间的相辅相成和相反相成关系交互作用,产生连贯、对比、呼应、联想、悬念等效果,构成一个连续不间断的有机艺术整体——一部完整反映生活,表达思想,条理贯通,生动感人的影片。
蒙太奇是电影语言最基本的构成单位。
蒙太奇的含义就是把一部影片的各种镜头按某种顺序、某种需要连接起来,即剪辑。
蒙太奇艺术

第四章蒙太奇艺术电影的意义不是拍摄出来的而是剪辑出来的。
蒙太奇意味着选择那些能够有效地表达和强化事件和意图的部分,按照一定的理解规则建立银幕上事件、情感和意义的完整性。
经典剪辑可以利用不同的景别、机位制造出排比、推进、对比、烘托、突出等等不同的修辞效果。
它用一种掩盖剪辑的剪辑来增加叙事的吸引力和感染力,来悄悄地引导观众的银幕认知。
这种规则强调戏剧的整体性、表面上的合理动机、各个镜头/场面/段落的连贯性,每一个镜头都不露痕迹地自然过渡到下一个镜头,通过动作来完成蒙太奇的流畅性。
有的学者也将这种蒙太奇模式称为“缝合模式”。
在好莱坞看来,蒙太奇运动是自我封闭的,受众被这种蒙太奇所引导,放弃自我判断和反省,成为镜头流动的俘虏。
这就是蒙太奇最成功的表现。
蒙太奇的作用,不仅是通过镜头与镜头的组合将动作、场面、段落、事件和故事有机地联系起来,而且它或通过镜头与镜头的平行、交叉、比较、冲撞、顺序、倒叙以及联结技巧,为观众创造一种感知和体验故事的方式、态度、心理节奏,甚至可以创造一种价值体系。
所以,蒙太奇,既是一种创作思维,也是一种观看思维。
我们必须牢记,正如没有一个人会无缘无故地与另外一个人相爱一样,也没有一个镜头与另外一个镜头是无缘无故地被联结在一起的。
关键词叙事蒙太奇联想蒙太奇修辞蒙太奇平行蒙太奇交叉蒙太奇经典模式声画对位只有像安迪·霍尔的《帝国大厦》(Empire ,1964)、米歇尔·斯诺的《吃》、《睡》这样极其另类的实验电影或者像侯孝贤的《海上花》(1998)、亚历山大·索科洛夫的《俄罗斯方舟》(2002)那样个别的艺术电影会故意用单个或者很少的镜头来完成整部电影,而绝大多数的常规电影则通常都是由数以百计、甚至数以千计的镜头组合而成的,而且这些镜头与声音都保持着一种有机的联系。
我们通常称这种将镜头与镜头、以及画面与声音联结起来的方式为剪辑。
在中国,由于受到前苏联电影理论家、导演爱森斯坦(Sergei Eisenstein)的影响,更常常将剪辑方法泛称为蒙太奇。
影视史复习考试资料与重点考点

1电影的发明1895年12月28日,法国的奥古斯都·卢米埃尔和路易·卢米埃尔兄弟在巴黎用自己研制的活动放映机公映了他们拍摄的10部电影2电影产生的物质条件--人的生理和心理因素人的视听感知特性视觉暂留原理人所固有的生理心理感应特性。
即人眼在某个视像消失后,物像在视网膜上还能够停留一段短暂的时间。
心理补偿机制格式塔心理学认为,人的视知觉具有想象补充的功能,即“完型”的需要。
当图形出现缺口时,人的视知觉会有将其补充恢复到应有“完型”状态的冲动。
同样一格格静止画面也会被补充为完美的运动过程。
3视象暂留原理1829年,比利时著名物理学家约瑟夫·普拉多发现:当一个物体在人的眼前消失后,该物体的形象还会在人的视网膜上滞留一段时间,被称之为“视象暂留原理”。
4爱迪生的“电影视镜”1894年,他采用了马莱连续摄影的方法制成了“电影视镜”。
5卢米埃尔的纪实影片表现人们劳动和工作的日常的真实生活场景的影片《木匠》、《铁匠》、《拆墙》、《烧草的妇女们》、《照相师》、《水浇园丁》表现家庭生活情趣的记录《婴儿的午餐》、《玩纸牌》、《下棋》、《钓鱼》、《金鱼缸》、《猫的午餐》、《儿童吵架》、《家庭聚餐》、《恬静的家庭生活》等等,是最具有代表意义的作品。
洋溢着家庭生活情趣,充满资产阶级的闲情逸致政治、文化、新闻实录等社会重大事件《耶路萨冷教堂》、《沙皇尼古拉二世的加冕礼》、《日本内宅》、《代表们登陆》、《一艘新的船下水》等等。
以不同的景别、角度,准确地拍摄出那个时代异国政治、文化的色彩与特征表现现代大工业的发展进步成就以及自然风光和街头实景等《火车进站》、《出港的船》、《新轮下水》、《警察游行》、《街景》、《骑兵表演》,以及《在美国拍摄的39个景象》和《威尼斯景象》等等。
6卢米埃尔的影片特点影片类型有新闻片(如《代表们登陆》、纪录片《消防员》、喜剧片(如《水浇园丁》、追逐片(如假膝行人》)、旅行片(如《在美国拍摄的39个景象》等影片真实、自然地“抓住了生活实景”,记录了人类所生存的富有魅力的自然空间和人们日常生活的行为状态,表现当时的社会风情,具有文献价值卢米埃尔的影片,大都是由一个“固定视点的单镜头”拍摄而成的。
世界电影史ppt

第一节 鲍特及影片《火车大劫案》
埃温特 • 鲍特代表作品:
《一个美国消防队员的生活》(1902年) 《火车大劫案》(1903年)
《火车大劫案》 The great train robbery
片长:12分钟 年份:1903年
《火车大劫案》的艺术特征:
对不同的场景采用基本的镜头切分; 把电影的逼真再现和假定性拍摄结合; 使用外景,突破戏剧舞台的简单束缚,再现美国西
第二节 卢米埃尔兄弟的“活动照相”
从路易·卢米埃尔的影片中人们了解到,电影可 以是“一种重现生活的机器”,而不是像爱迪生的 “电影视镜”那样,仅仅是一种制造动作的机器。
——(法国)乔治·萨杜尔
卢米埃尔的作品题材和内容:
劳动和工作的生活场景:
《工厂大门》、《照相师》、 《木匠》、《铁匠》、 《烧草的妇女们》、 《水浇园丁》、 《拆墙》、 《消防员》(四部)
1893-1979
葛丽泰·嘉宝
Greta Garbo 1905-1990年
葛丽娅·嘉逊 Greer Garson
1908-1955
明星制部分女演员 费雯·丽、英格丽·褒 曼、奥黛丽·赫本
费雯丽 Vivien Leigh (1913 —1967)
英格丽·褒曼 Ingrid Bergman (1915 — 1982)
梅里爱作品分类:
魔术片
《贵妇人的失踪》(停机再拍) 《橡皮头人》(移动摄影) 《魔窟》(迭印法) 《多头人》(遮盖法) 《音乐狂》(多次曝光) 《乔治·梅里爱的魔术》(变形法)
排演的新闻片
《梅茵号》 《德莱罕斯案件》
神话故事片
《小红帽》 《蓝胡子》 《仙女国》 《灰姑娘》
科幻探险片
影视赏析——精选推荐

影视赏析电影艺术欣赏电影的制作过程准备阶段前期准备阶段:影⽚的构思通常由书⾯形式开始发展。
在此阶段,⼯作⼈员还必须开始筹募电影的制作、宣传及发⾏资⾦。
⼀、制⽚⼈制⽚⼈的⼯作包括由剧本发展出整个制作计划、筹募资⾦、安排⼈事等。
制⽚⼈的职务主要与财务及组织有关。
⼆、电影⽂学剧本⽂学部——电影导演1、⾃编⾃导式2、介⼊式3、接⼒棒式三、分镜头剧本:对未来的影⽚拍摄作出详尽的总体设计,为各部门创作提供依据。
四、选择外景与演员1、景外景的选择,往往会对导演的形象思维产⽣决定性的影响。
2、演员“明星制”“本⾊演员”、“性格演员”群众演员拍摄阶段拍摄阶段:在此阶段,就进⼊影像及声⾳的制作。
更明确地说,⼯作⼈员此时即开始拍摄“镜头”。
⼀个镜头是⼀系列连续拍摄的画格组成。
同时,摄制⼈员还记录或制造声⾳。
⼀、各项准备阶段美⼯布景:内景、外景⼆、实拍按场景分次,颠倒情节流程。
场记:写下每个镜头的场次编号、记录细节、“拍板”耗⽚⽐、抢拍、偷拍后期制作⼀、剪辑1、“化整为零”、“聚零为整”2、粗剪:依顺序将影⽚串接起来,不含任何声⾳效果或⾳乐。
定剪3、三度创作a、减法b、加法c、挪位《⿊炮事件》4、节奏⼆、混录1、录⾳⽅式:a、先期录⾳b、后期配⾳c、同期录⾳2、混录是最末⼀道⼯序:三条声带——⼀条声带——双⽚(审查)——拷贝电影的历史外国电影史电影的诞⽣第⼀节卢⽶埃尔兄弟的“活动电影”⼀、电影诞⽣的基本原理:“视觉滞留”——“⼼理认同”⼆、电影诞⽣⽇:1895年12⽉28⽇卢⽶埃尔兄弟在巴黎卡普⾟路14号⼤咖啡馆⾥,⽤他们的“活动电影机”⾸次售票公映影⽚——《⽕车到站》、《⼯⼚⼤门》第⼆节乔治?梅⾥爱的“银幕戏剧”⼀、创造了戏剧电影:固定摄影机⼆、创造了特技摄影:停机再拍特效电影的“开⼭⿐祖” ——《⽉球旅⾏记》1902 年特技摄影和镜头的组合全⽚分30场,共15分钟不同的风格:卢⽶埃尔:“再现⽣活”,⾃然、模拟现实的现实主义风格,是记录⽚的先驱。
电影叙述方式的演变

是格里菲斯的发明,但他却是最早地意识到这一镜头的 特征是必不可少的电影化的叙事语言。他曾在短片《多 年之后》中第一次使用了特写镜头,表现
等待丈夫归来的妻子独自陷入沉思的面部表情。而在 《党同伐异》中特写镜头得到了更充分的运用,其中最 著名的是妻子在法庭上的镜头,用于表现她
部宏大的作品在所难免的缺点。 三、电影的叙事空间 格
里菲斯在与他那独特的叙事时间相联系着的叙事空间的 探索中,同样是极其富有创造性的。
《党同伐异》中4个故事在分别完善各自的叙事任务的同 时,相互间在叙事空间的表现上既有鲜明的区别,又有 巧妙的联系。影片用于区别4个故事的
主要方式则是那些来自 画面内部的人物、服装和布景等,
性和连贯性。同时,这种叙事方式不需要任何文字叙事 语言的注释便可以使人一目了然。 然而,《火车大劫案 》 中的局限性也是显而易见的,鲍
特在创作上的视觉经验,是他那处于早期电影的原始状 态上的表现,其中每一段都是一个位于远景中的长镜头 就是一例,鲍特还不懂得将段分为若干个
镜头来进行表现 。鲍特对于如何应用近景或特写镜头进
以真实的自然环境作为叙事背景,以强盗抢劫火车上的 旅客的钱财最终被警察追击而受到惩罚的故事作为依托, 突出地表现了一个具有强烈而紧张的外
部动作和冲突的作品。影片共分13段,每一段都是由一 个镜头拍摄下来的完整事件中的一部分。这其中有几个 镜头极富有效果地表现出影片的叙事特
征。《火车大劫案》中的这些精彩镜头,在画面内部信 息的组织上,在镜头与镜头之间时空交错的切换技巧的 表现上,创造性地发展了电影叙事的流畅
生,独立制片商们纷纷来到美国西部洛杉矾这个小村庄。 这其中包括卡尔·莱默尔和威廉 ·福斯。他们又以绑架玛 丽·壁克馥的方式,将托拉斯公司
蒙太奇艺术手法的含义依据和作用

三、蒙太奇的作用 2.创造时空作用 (2)屏幕空间有再现空间和构成空间两种形态。
➢再现空间是通过摄像机记录、运动这两个特性再现物 体的直观行为。 ➢构成空间是将一系列记录着真实空间的片段,经过选 择、取舍,组合后构成的空间形态,这是电视叙事观念 中的空间。
再 现 空 间
构成空间: a.通过局部空间组合,表现事物的全貌
3.对比式 镜头或场景的组接以内容、情绪或造型上的尖锐对立或强 烈对比作为连接的依据。 优点 强化的作用。
例:在影片《一江春水向东流》中 张忠良与王丽珍在重庆跳舞的脚,与正在践踏祖国大地的日本兵大马 靴的脚迭化的对比镜头; 一个女孩领着一个瞎老头在街头卖唱,与阔佬们在高楼大厦寻欢作乐 的对比镜头。
三、蒙太奇的作用 1.构成作用 ④镜头语言在表意中,可以自由地处理时空,创造出影视语 言独特的时空结构。把不同时空成分的镜头根据统一的逻辑 关系加以组合,可以构成一个有意义的整体。 这种统一的逻辑关系一般指:
➢以时间为序 ➢以空间结构为序
三、蒙太奇的作用 2.创造时空作用 (1)根据需要,电视叙事中的时间可以有延伸、压缩、冻 结、加速、追溯等形式。现实的时间是线性的、连续的,电 视叙事的屏幕时间是观众感觉上的连续,实际上在电视中是 片段的、打乱的。
富与穷、强与弱、文明与粗暴、伟大与渺小、进步与落后等等的对比, 在影片中是常见的对比式蒙太奇。
这种艺术手法,在我国古典诗歌中,比比皆是,如在杜甫的诗中就有 “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高马达官厌酒肉,此辈杼轴茅茨 空”,“富家厨肉臭,战地骸骨白”……等。
四、蒙太奇的形式 4.比喻式 比喻式或称象征式、隐喻式,是用某一具体形象或动作比 喻一个抽象的概念。
(2)电视也是如此,要在有限的播放时间内反 映复杂的生活、刻划形形色色的人物、讲述科学道理,首 先要求创作家在稿本阶段就用各种创作手段,对内容进行 提炼和加工,并特别要求导演在分镜头稿本和片子的摄制 过程中,认真考虑怎样表达内容、怎样分切镜头、怎样拍 摄、怎样组接才能使片子更具有艺术表现力。蒙太奇就是 适应这一需要而产生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 格里菲斯的电影叙事观念特征?
1.电影的叙事形式上:格里菲斯在电影叙事中,以情节段落作为叙事的基础,将不同冲突的元素加以并列、
积累,逐渐的形成了他的电影叙事形式。2. .电影的叙事时间上: 格里菲斯在影片宏大的叙事时间的表现中,
以具体的视觉画面与抽象的思维概念相结合,使电影情节的构筑进入到电影寓意的阐释范畴,这就大大超
越了影片实际叙事时间,扩大了影片叙事的心理时间,给人以感染力和震撼力。3. .电影的叙事空间上:
格里菲斯的摄影机真正从“一个单纯的记录工具”变为了“一个能动的造型工具”,增强了银幕叙事空间
的视觉效果和真实魅力。格里菲斯对于电影的叙事空间的更大的贡献,则是他那冲破故事空间的束缚和冲
破画框的束缚的空间观念。4. 电影的叙事语言上: 格里菲斯在电影叙事语言上的独特表现,最突出的往往
被人们认为是特写镜头和远景镜头的运用。我们知道特写镜头并不是格里菲斯的发明,但他却是最早的意
识到这一镜头的特征是必不可少的电影化的叙事语言。格里菲斯的全景镜头的使用同样是非常富有效果的
视觉表现。在格里菲斯的电影叙事形式中,还有许多非常重要的贡献,如他十分注重电影叙事节奏的表现,
那个被称作“最后一分钟营救”的节奏性剪辑就是其中最好的范例。格里菲斯在这一节奏技巧的使用中,
还发现了不同节奏剪辑所产生的不同的以及更为复杂的情绪上的变化。
二、美国默片喜剧的发展概况
麦克·塞纳特 美国喜剧片的创始人,他的许多喜剧短片向我们宣告了抒情的幻想的统治地位,而这种抒情
的幻想毫无疑问将是电影的胜利。赛纳特擅长即兴方法的创作,喜欢轻松的故事情节,他把从格里菲斯那
里学来的剪辑技术,运用到对强烈的追逐形式的运动中。赛纳特的喜剧精神整整影响了一代人,其中包括
默片时期的四大喜剧明星:查尔斯·卓别林、巴斯特·基顿、哈罗德·劳埃德、哈莱,朗东。
巴斯特·基顿以喜剧片的叙事结构,以擅长在情节中展示自己的幽默和各种嚎头,并以复杂的视觉语言,生
动活泼地塑造了一个别出新裁的喜剧形象。他并不打算使自己成为某一部分社会势力的代表,而是要以—
—种错综复杂的意外情境去突出他那有形的外在的喜剧表果、以高超的形体控制、以明快的节奏剪辑和奇
特的画面构图所形成的冲突感,丰富了影片的视觉表现力,并产生了叙事的动力。
哈罗德·劳埃德作为赛纳特的学生和基顿相比较,他更富于乐观精神。在他的影片中“虽然不像卓别林那样
令人回味和复杂细腻,不像基顿那样富于想象力和出入意外”②,但是他却以喜剧片的叙事结构,以擅长
在情节中展示自己的幽默和各种嚎头,并以复杂的视觉语言,生动活泼地塑造了一个别出新裁的喜剧形象。
劳埃德那戴着圆框眼镜的滑稽形象和他那主动、发奋的执著精神所形成的喜剧冲突,赢得了美国人的喜爱。
《大学新生》曾与《一个国家的诞生》、《淘金记》和《大阅兵》一起被列为美国电影默片时期最卖座的4
部影片之一。查尔斯·卓别林的默片喜剧。
三、 前苏联蒙太奇
库里肖夫的“实验工作室”,最著名的是所谓的“库里肖夫效应”。库里肖夫看到了蒙太奇构成的可能性、
合理性和心理基础。影片结构不是来自现实素材,而是来自空间结构和蒙太奇。
维尔托夫的“电影眼睛派”,他提出电影机应该象人的眼睛一样去客观地记录生活实景。维尔托夫认为电
影的实质在于拍摄角度和蒙太奇。柯静采夫和塔拉乌别尔格等人的“奇异演员养成所”。他们提倡一种奇
异化的电影观念,不仅使用布景,还采用夸张的演技,并将一些特技摄影运用到作品中去。
爱森斯坦在《罢工》中,成功的运用了杂耍蒙太奇的理论。《战舰波将金号》是世界史上的一部经典之作。
影片剧作结构式通过五部分来完成的。20年代末期,爱森斯坦提出了理性蒙太奇,他主张在电影中通过
画面内部的造型安排,使观众将一定的视觉形象变成一种理性的认识。他认为蒙太奇就是镜头内部的冲突,
是由两个并列的镜头冲突所产生的某一概念从而造成有目的的主题效果。
普多夫金、作品《母亲》《圣彼得堡的末日》1.强调剧本创作的重要作用,2.注重演员工作的基础作用,他
的影片一般都依靠杰出的演员来扮演剧中人物。3.把蒙太奇视为电影艺术创作的基础。普多夫金的观念在
电影的发展中曾产生过极大的影响,特别是他的理论突出地强调电影的叙事性,这便在一定程度上支持了
三、四十年代苏联和美国情节剧模式。
四、 美国类型电影的主要特征、举例
包括喜剧片、西部片、强盗片、恐怖片、战争片和音乐歌舞片。1.公式化的情节设置2.固定性的类型符码
3.相似性的人物角色4.流水线式的制作流程5.明星制的保障
类型片规范了影片的叙事时空和形式技巧,凡是不适合类型要求的题材和处理手法,均被视为有可能导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