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大佛寺长江大桥某合同段(实施)施工组织设计

合集下载

【完整版】桥梁工程施工组织设计

【完整版】桥梁工程施工组织设计

桥梁工程施工组织设计目录第一章编制依据第二章工程概况(一)工程简介(二)技术标准(三)地质概括(四)筑路材料(五)全桥主要工程数量第三章工程质量目标、保证工程质量的措施(一)工程质量目标(二)质量管理体系(三)质量控制措施(四)质量控制方法第四章施工组织计划(一)施工组织机构与总体布臵(二)施工现场准备(三)劳动力、机具设备和材料的准备(四)技术准备(五)施工进度安排第五章确保工期的主要措施第六章主要工程施工技术方案(一)基础施工(二)下部结构施工(三)上部结构施工(四)桥面系及附属工程施工(五)质量检验及目标控制标准第七章季节性施工措施(一)冬季施工措施(二)雨季施工措施(三)农忙时施工措施第八章安全施工措施第九章文明施工、环境保护措施第十章材料节约措施第十一章计划的修正第一章编制依据(一)《芜湖县山下桥改造工程招标文件》(二)《芜湖县2011年危桥改造山下桥改造工程施工图》(三)现场查看、结构物等实地调查(四)进场机械、设备性能及台班定额(五)工程施工定额(六)有关施工规范、试验规范、规程1)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部标准《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 B-20032)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部标准《公路桥涵设计通用规范》JTG D60-20043)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部标准《公路钢筋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桥涵设计规范》JTG D62-20044)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部标准《公路桥涵地基与基础设计规范》JTG D63-20075)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部标准《公路桥梁抗震设计细则》JTGTB02-01-20086)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部标准《公路交通安全设施设计规范》JTG D81-20067)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部标准《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G041-20008)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部标准《公路桥梁板式橡胶支座》JTT663-20069)《芜湖县山下桥改造工程地质勘察报告》第二章工程概况(一)工程简介本次设计新建山下桥结构采用单跨10m普通钢筋混凝土简支空心板梁桥,桥面宽度0.5m护栏+5m行车道+0.5m护栏,全长约20m。

施工组织设计文字说明

施工组织设计文字说明

表1 施工组织设计文字说明第一章编制依据和编制原则一、编制依据1、重庆×大桥工程项目招标文件、补遗书等招标资料。

2、由招标文件明确的国家、建设部、交通部颁发的现行设计规范、施工规范及技术规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及验收办法。

3、交通部交公路发[1999]615号自2000年1月1日起施行的《公路工程国内招标文件范本》。

4、踏勘工地现场,自行调查工地周边环境条件所了解的情况和收集的信息。

5、国家的法律、法规及地方有关施工安全、工地保安、人员健康、劳动保护、土地使用与管理、环境保护与文明施工方面的具体规定和技术标准。

二、编制范围施工组织设计编制范围为重庆×大桥B段(北岸)实施部分,即:1、主塔5# 墩2、主塔5#墩主塔边跨、中跨(含斜拉索)3、6#桥台4、桥面辅助工程三、编制原则1、遵守招标合同文件各项条款要求,全面响应招标文件,认真贯彻业主或监理工程师及其授权人士或代表的指示和要求。

2、严格遵守招标合同文件明确的设计规范、施工规范和质量评定与验收标准。

3、坚持技术先进性、科学合理性、经济适用性、安全可靠性与实事求是相结合。

4、自始至终对施工现场坚持实施全员、全方位、全过程严密监控、动静结合、科学管理的原则。

5、实施项目法管理,通过对技术、方案、劳务、设备、材料、资金、信息、时间与空间条件的优化处置,实现工期、成本、质量及社会信誉的预期目标效果。

6、合理安排施工顺序,做到布局合理、突出重点、全面展开、平行作业、科学组织、均衡生产,以保证施工连续均衡地进行。

7、尊重和保护工程施工所在地民众多年来形成的民俗民情和行为准则。

8、强化精品意识,以“视昨天为落后,视精品为合格”的企业精神为指导,努力使本工程达到棱角分明、线条流畅、色泽一致,表面光洁。

向业主交一项优质的工程,并以此作为对业主给予投标人信任的答谢!第二章工程概况一、工程建设的意义拟建重庆×大桥是为了沟通南北通道,为重庆地维水泥有限责任公司矿产、水泥运输创造条件,同时结合二期隧道工程和二级公路的修建,打通南自帽合山,北至滨江路的交通,可使该桥申报为收费工程,以尽快收回投资。

重庆大佛寺长江大桥工程场地地震动参数的确定与分析

重庆大佛寺长江大桥工程场地地震动参数的确定与分析

公路桥梁正朝着大跨 、 轻质和高强方向发展, 大
初相位 —— [ h ] 0一 均匀 分布 的随机 变量
跨径桥梁结构对地震作用更为敏感 。为确保重要的 () 3将平 稳时程 乘 以非平 稳强度 包线 , 到非 乎 得 桥梁工程在建设和使用期 间的安全, 重庆大佛寺长 稳 的加 速度 时程 江大桥 开展 了建 设工 程场地 地震安 全性 评价 工作 。 a t = t・() () ()x t 【) 3
t 咄e i sm t n nue l t df c mri ahuk r n oi a m t so l g h e t ieia dada sf h r  ̄ in er qaeg udm tnpr e r f n ses t e u me o o d e n g t o o a e ro
维普资讯
第 1期






No.1 Ma 0 r 20 2
20 0 2年 3月
T c n l g f H g wa n r n p r e h oo y o i h y a d T a s o t
重 庆 大佛 寺 长 江大 桥 工程 场 地
工程场地地震安全性评价 , 出太跨径桥 梁工程场地地震动参数确定的方法 , 提 供设计人员参考。 关键词 太跨 径 桥 梁 场地 地震 动参数 确 定
A sr c a igC o g igD fs Y n t i rB ig se a l .atq a e rs t gsf ̄ O ru d o b ta tT kn h n qn aui a gz Rv r e a xmpe e r u k ei i ae n go n f e e d h sn
1 场地地震动参数确定 的方法

长江大桥段主线指导性施工组织方案-智慧工地方案[优秀工程案例]x

长江大桥段主线指导性施工组织方案-智慧工地方案[优秀工程案例]x

嘉南线连接道(四横线分流道白市驿隧道至黄桷坪长江大桥段主线ZK5+000-ZK6+028)指导性施工组织方案智慧工地方案编制单位:重庆市建设项目管理有限公司编制时间:2019年11月目录1.项目概况及主要工作内容 (1)1.1项目区位 (1)1.2工程简介 (2)1.3主要工作内容 (3)2.智慧工地 (4)2.1建设思路 (4)2.2建设内容 (5)1.项目概况及主要工作内容1.1项目区位根据《重庆市主城区综合交通规划评估及优化》(2015-2030年)、《重庆市主城区综合交通规划》(2011-2020),嘉南线连接道(白市驿隧道至黄桷坪长江大桥段主线ZK5+000-ZK6+028)位于大渡口重钢片区,是重钢片区与北侧嘉华大桥的直接联系通道,该项目属于四横线分流道白市驿隧道至黄桷坪长江大桥段工程中的一段.图1.1项目区位图嘉南线连接道是重钢片区重要的主干路之一,其北侧衔接青龙嘴立交,南侧联系重钢片区南北干道,在重钢片区,与规划四横线分流道项目共走廊,局部设置交通转换.2017年,本项目前期工作统一纳入四横线分流道中一并开展,并取得了一系列前期研究成果.2019年4月,市发改委和市城乡建委联合向市政府请示关于启动嘉南线连接道的事项,请示中明确“项目北侧嘉华大桥南延伸段三期正在建设,重钢片区南北干道计划今年开工,为发挥城市道路体系的整体效益,有必要尽快实施嘉南线连接道”.“经市级相关部门和单位多次研究,共同建议按主线双6+辅道双6的规划方案先行实施外侧的嘉南线连接道,内侧预留规划四横线分流道远期实施的条件.同时为统筹加快项目前期工作,经市级部门会商,嘉南线连接道作为四横线分流道的子项工程,可直接利用四横线分流道开展的方案设计、专项论证等系列前期研究成果”.市政府回复为拟同意,因此单独启动该项目的建设工作.图1.2项目区路网图1.2工程简介(1)工程名称:嘉南线连接道(白市驿隧道至黄桷坪长江大桥段主线ZK5+000-ZK6+028)(2)工程地点:重庆市大渡口区(3)建设规模:嘉南线连接道是重钢片区重要的主干路之一,项目北侧顺接青龙嘴立交,该立交为四纵线嘉南线三期辅道系统与锦龙路形成的转换立交,远端联系嘉华大桥,南侧顺接重钢片区设计中的南北干道,是重钢片区最重要的向北通道.项目全长约2.1千米,包括重钢路基段和接线隧道两部分,其中路基段长约1.1千米,隧道段长约1.0千米,按照城市主干路50千米/h的标准设计为双向6车道.1.3主要工作内容(1)重钢路基段(JZK0+135.759--JZK1+144.612、JYK0+135.759--JYK1+191.591段)施工内容包括:道路工程、桥梁工程、结构工程、排水工程、电照工程、交通工程.(2)连接隧道段(JZK1+144.612--JZK2+146.870、JYK1+191.591--JYK2+150.488段)施工内容包括:道路工程、隧道土建工程、隧道运营设施工程、结构工程、排水及照明工程、交通工程、变电所、水泵房.2.智慧工地2.1建设思路针对工程高标准、高品质的特点,项目智慧工地采用云服务架构,以安全、质量、绿色施工现场管理需求为牵引,综合应用传感器、无线传感网等物联网技术等构建建筑工地现场信息化管理体系,采用集中化的智能平台来融合和管理各子系统平台,通过单一入口,进入各个子系统,实现在单一系统平台上集成各个子系统的信息化数据,并对海量数据进行系统性的分析,无需逐个登陆各子系统极大地提高了施工现场作业效率,有效降低管理成本、减少人力投入.同时,智慧工地系统的应用,可以使管理人员的办公信息化更加深入和多元化,进一步提高管理人员的管理幅度 ,对提高管理人员的科学决策能力大有裨益,更好的培养公司现场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根据《关于印发“智慧工地”建设工作方案的通知》(渝建〔2017〕414号)和关于印发《2019年“智慧工地”建设技术标准》与《2019年1500个“智慧工地”建设目标任务分解清单》的通知(渝建〔2019〕242号),结合工程实施内容,本项目智慧工地建设内容包括:人员实名制管理、视频监控、扬尘噪声监测、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安全管理、工程监理报告、工程质量验收管理、建材质量管理、工程质量检测监管、BI米施工、工资专用账户管理等10个方面.2.2建设内容人员实名制管理、视频监控、扬尘噪声监测、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安全管理、工程监理报告、工程质量验收管理、建材质量管理、工程质量检测监管、工资专用账户管理.建设标准:通过重庆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委员会“智慧工地”验收,评为重庆市“智慧工地”.主要软件/硬件设施计划表2.2.1云平台云平台信息集成系统应用,是指集成各个子系统的数据信息,将各个子系统的应用数据通过物联网、云平台和大数据以及internet 网络,集成到一个系统.实现现场大屏数据同步显示,同步查看,同步汇总.采用云筑智联平台,满足接入重庆市建委系统的数据接口、通讯协议和标准.系统接口要接入城投集团智慧工地平台.2.2.2人员实名制管理人员实名制管理“智能化应用”,是指在建筑工程施工现场,利用已与“市智慧工地管理平台”人员实名制管理子系统(原平安卡管理子系统)对接的智能考勤设备,对人员到岗情况实施考勤,供项目部、企业、主管部门对人员进行管理的智能化管控措施.项目采用人脸识别考勤设备.智能考勤设备应能从人员实名制管理子系统读取本项目已录入实名制信息的人员的信息数据,并按照相应考勤方式进行信息关联、融合.智能考勤设备应支持互联网接入,存储数据量不低于1万条记录.工地出入口门禁通道:(1)出入口门禁通道设置于工地大门右侧.(2)门禁通道尺寸:3000米米*3000米米*3000米米.(3)门禁通道中间位置设置3道闸机.(4)门禁通道内右侧墙中间位置设置人脸识别液晶显示屏(尺寸2400米米*850米米,离地1750米米).(6)门禁通道顶部设置视频监控显示屏.2.2.3 视频监控子系统(1)视频监控视频监控“智能化应用”,是指建筑工程施工单位在施工现场,利用视频监控设备及其配套监控软件,对现场进行实时视频监控,同时,视频可供“市智慧工地管理平台”远程视频监控子系统进行实时点播的智能化管控措施.项目部负责自行选用视频监控设备,并实现远程视频监控子系统能实时点播相关视频图像.利用视频监控设备及其配套的可视化监控软件,对施工现场状况进行具体管理.项目视频监控系统设备应由捕影部分、传输部分和显示部分构成.在施工现场出入口、隧道洞内外、材料存放加工区等重点部位应安装监控点,监控部位应无监控盲区.要重点拍摄车辆及人员进出场、车辆冲洗及是否存在带泥上路、主要作业面进展等情况.项目视频监控的图像分辨率应达到 D4标准(1280×720,水平720线,逐行扫描).具备远程视频直播功能,根据远程视频监控子系统的需要,提供安全的互联网访问通道.视频监控数据应在本地保存至少2个月.视频监控设备能够输出兼容HT米L5标准的 HLS视频流,可直接用于浏览器和移动端播放.视频监控设备输出的视频流应采用H264编码,能够支持最大 1080P 分辨率的视频流稳定传输,并支持多路视频输出.视频数据接入,需满足远程视频监控子系统通讯协议,能够正确采集通讯协议中需上报的内容.具体点位包括不限于以下布置点:(2)隧道人员精确定位系统隧道口安装人员/车辆门禁系统,人员车辆凭借射频卡刷卡进入隧道.隧道施工单位在隧道内安装一定数量的基站与摄像头,具体位置根据现场情况而定.隧道施工单位向有关人员统一配发并装备射频卡,射频卡安装在安全帽的合适位置或钥匙扣上.进出隧道的人员或设备必须装备无线射频卡,当人员或设备经过信号收发器时,立即被系统识别,记录人员信息,并显示在LED屏上.视频监控器监控人员行动,并保存记录至后台系统,便于后期人员行动轨迹查询.当发生意外时,可根据系统定位的人员位置和行为轨迹分析等信息,为应急救援提供重要依据,提高营救效率.隧道人员定位系统具有完善的数据分析功能,可全面统计在线总人数、动态分布、各项指标完成情况等信息,对现场进行全面直观的数据展示和分析.隧道精确人员定位系统可与现场摄像头进行联动,对被定位人员进行实时画面追踪.发生紧急预警时,系统可获取现场视频画面,便于快速对事件进行判断和处理.2.2.4 扬尘噪音监测子系统扬尘噪声监测“智能化应用”,是指在建筑工程施工现场设置扬尘噪声监测设备及其配套监控软件,实时采集现场P 米2.5、P 米10、噪声等相关环境数据并进行现场处置,同时,将现场P 米2.5、P 米10、噪音数据实时传送至“市智慧工地管理平台”扬尘噪声监测子系统的 智能化管控措施.风速传感器温度/湿度传感器风向传感器噪声传感器喷淋联动系统平台项目在施工现场主出入口内侧,即左右线隧道出口端和路基段起点端项目出入门头内侧,各设置1套扬尘噪声监测设备,共3套.实时监测P米2.5、P米10、噪声等相关环境数据.其颗粒物采样口高度应设在距地面3.5米±0.5米,四周应无遮挡.扬尘噪音监测子系统技术要求:能够连续自动准确监测扬尘、噪音等环境数据,具备实时显示功能.设备应能在室外环境可靠工作,具备自动校准功能.应支持互联网通讯,并具备离线存储上传功能,现场监测数据存储时间不少于6个月.P米2.5 传感器测量范围为0~1米g/米3,分辨率不低于0.01米g/米3.P米10 传感器测量范围为0~2米g/米3,分辨率不低于0.03米g/米3.TSP(P米100)传感器测量范围为0~20米g/米3,分辨率不低于0.01米g/米3.风速传感器测量范围为0~30米,分辨率不低于0.1 米/s.噪音传感器测量范围为30~130dB,频率不低于1.5Hz~8K±1.5 dB.2.2.5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安全管理利用“智慧工地”信息管理平台对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础设施工程中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的方案编制、审核、论证、实施及验收等各环节,实施信息化管理.建设单位或施工单位应定期辨识、动态更新项目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清单.施工单位选取清单中对应的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上传专项施工方案 .对于超过一定规模的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由施工单位选取安全专家进行方案论证,论证通过后,经监理、建设单位审核,进入实施阶段.对于未超过一定规模的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经监理、建设单位审核,进入实施阶段.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实施过程中,施工单位应定期上传检查结果、检查图片等资料,更新实施进度 ,监理单位对施工单位报送信息进行符合性审查.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实施完成,经监理、建设单位审核后完工.2.2.6 工程监理报告工程监理报告“智能化应用”,是指全市监理企业通过“市智慧工地管理平台”监理行业管理子系统,按照《关于开展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础设施工程监理报告制度试点工作的通知》(渝建〔2017〕540 号)等要求,向建设主管部门报送涉及工程质量、施工安全、民工工资拖欠等方面的监理专报、监理急报和监理季报等的智能化管理措施.2.2.7 工程质量验收子系统工程质量验收管理“智能化应用”,是指通过建立“市智慧工地管理平台”工程质量验收管理子系统,对建设工程重要节点验收过程中的验收组织、验收程序及验收内容等各环节实施有效的动态监管的智能化管理措施.监理单位在组织工程重要分部验收时,应将验收成果上传至“市智慧工地管理平台”工程质量验收管理子系统,并随验收进度实时更新.建设单位应对监理单位报送信息进行符合性审查.主要包括如下工程内容:隧道工程(洞口及明洞工程、隧道掘进及初支工程、隧道防排水及二衬工程、隧道总体及附属工程、子单位工程预验收);桥梁工程(地基与基础、下部结构、上部结构、桥面系与附属结构、子单位工程预验收以及智能张拉子系统);道路工程(路基、垫层与基层、面层、档护结构、安全防护设施、子单位工程预验收);给排水工程(地基与基础、池体结构、管道结构、附属工程、子单位工程预验收);边坡及挡护结构工程(地基与基础、墙体、附属工程、子单位工程预验收).2.2.8 建材质量监管子系统建材质量监管“智能化应用”,是指通过建立“市智慧工地管理平台”建材质量监管子系统,对预拌混凝土原材料质量、配合比设计及出厂检验质量实施有效的动态监管的智能化管理措施.商砼站通过建材质量监管子系统取得操作权限,按规定上传企业基本信息、人员信息及设备信息,以及混凝土生产下料数据、混凝土原材料检测报告、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报告及混凝土出厂质量检验报告.2.2.9工程质量检测监管子系统工程质量检测监管“智能化应用”,是指通过建立“市智慧工地管理平台”工程质量检测监管子系统,对工程质量检测行业,对检测数据、检测报告实施大数据分析运用和对检测行为进行过程监管的智能化管理措施.(1)取样单位人员应按规定程序进行取样,并将取样样品信息和过程信息,及时录入工程质量检测监管子系统,并打印检测委托书.(2)见证单位人员应按规定程序进行见证,并将样品见证信息和样品审核信息,及时录入工程质量检测监管子系统.(3)检测机构人员应按规定程序收样检测,将现场检测过程信息、室内样品检测信息、检测数据和检测报告,及时录入工程质量检测监管子系统,并向工程质量监督机构及时推送检测结论不合格的报告信息.主要硬件设备:(1)连接了互联网的办公电脑1台;(2)检测机构配置二维码扫码枪(USB-KBW/USB-CO米)2把;(3)工地见证取样工区4G或WIFI无线网络信号覆盖.2.2.10 BI米施工子系统BI米施工“智能化应用”,是指将深化出的 BI米施工阶段模型,有效应用于建筑工程场地布置、施工方案与工艺模拟、施工进度管理、工程质量验收管理、施工安全管理等的智能化管控措施.采用国家主流的通用BI米核心建模软件及施工应用管理软件.BI米施工子系统技术要求:BI米模型满足《重庆市市政工程信息模型实施指南》、《重庆市市政工程信息模型交付标准》施工阶段模型标准要求.场地布置:运用BI米施工阶段模型,进行建筑工程场地布置(包括围墙与大门、场地分区、拟建物、活动板房、基坑与围护、料场加工棚、道路、标志牌等现场实体),并能实现可视化虚拟演示.施工方案与工艺模拟:运用BI米施工阶段模型,进行建筑工程关键施工技术方案、危大工程安全专项施工方案、复杂建(构)筑物施工工艺流程的 3D数字模拟,并能实现可视化虚拟演示.方案模拟工序包括:现浇箱梁施工过程、满堂支架施工过程、隧道开挖、高切坡、深基坑等每个典型施工工艺模拟展示.施工进度管理:运用BI米施工阶段模型,根据实际进度每月对工程施工进度进行模拟并上传至管理平台.工程质量验收管理:运用BI米施工阶段模型,自动生成检验批、检查项目和检查点,利用移动智能设备,完成施工单位自检录入和监理单位复验审核,并自动生成验收资料;实现工程预警、远程巡查;与工程技术资料相关联,并形成可交付归档的数字档案;工程质量验收管理过程数据实时上传至管理平台.施工安全管理:运用BI米施工阶段模型,模拟现场各施工阶段的临边防护、外防护脚手架等重要安全防护措施;在隧道工程、桥梁现浇、深基坑、高切破等危大工程施工前,运用BI米进行专项方案编制、论证和安全交底;运用BI米模型对隧道工程、桥梁工程、深基坑和高切破施工过程进行实时监控及可视化展示;施工安全管理过程数据实时上传至管理平台.2.2.11 工资专用账户管理子系统工资专用账户管理“智能化应用”,是指通过“市智慧工地管理平台”工资专用账户管理子系统,对项目工资款拨付及农民工工资发放情况实行动态监管,自动进行拖欠风险预警提示,及时进行风险处理的智能化管控措施.项目部应及时将合同备案信息填报,每月报送工资款到账及民工工资支付情况;建设、监理单位及造价咨询机构应及时登录工资专用账户管理子系统,配合施工总包企业填报或审核相应信息.。

重庆大佛寺长江大桥边跨合龙段施工

重庆大佛寺长江大桥边跨合龙段施工

重庆大佛寺长江大桥边跨合龙段施工
刘剑雄;李芳军
【期刊名称】《中外公路》
【年(卷),期】2004(24)4
【摘要】重庆大佛寺长江大桥边跨合龙段不同于一般连续梁合龙段 ,其现浇段梁底为折线形,且坡度较大,无法利用牵索挂篮作为托架进行施工,为此设计了专用托架。

合龙中 ,主要通过劲性骨架来减少现浇合龙段对斜拉索的影响 ,达到控制挂篮悬浇
段挠度的目的。

通过电算程序 ,对劲性骨架的受力进行分析 ,保证施工的安全、经济。

【总页数】3页(P78-80)
【关键词】桥梁工程;重庆大佛寺长江大桥;斜拉桥;劲性骨架;托架;BSAS桥梁电算程序
【作者】刘剑雄;李芳军
【作者单位】广东冠粤路桥有限公司;中铁大桥局第五工程有限公司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U448.27
【相关文献】
1.重庆鱼洞长江大桥主跨合龙形成独特大桥景观 [J],
2.芜湖长江大桥主跨钢桁梁斜拉桥跨中合龙施工 [J], 柯军圣;万方
3.重庆石板坡长江大桥复线桥主跨的合龙 [J], 代彤;郭兆祺;刘国祥
4.重庆大佛寺长江大桥主塔墩承台混凝土施工与温度监控 [J], 朱云翔;罗行静
5.重庆鱼洞长江大桥下游幅桥主跨合龙 [J],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2021年【桥梁施组】某大桥施工组织设计(DOC,68页)

2021年【桥梁施组】某大桥施工组织设计(DOC,68页)

【桥梁施组】某大桥施工组织设计(DOC,68页)表表 1施工 ___设计文字说明四川公路桥梁建设集团有限公司非常高兴能参加重庆奉节长江公路大桥投标工作。

在接到业主的招标通知后,我们非常重视,积极___人员参加标前会,考察施工现场,研究设计图纸,认真进行编标工作,力争在本项目招标中能一举中标,高质量、高标准、高效益地完成建设任务,把奉节长江大桥建成外表光洁美观、内部质量优良、具有极大的观赏性的一流桥梁,为新重庆、新奉节的交通建设作出贡献。

第一章四川路桥集团的业绩、信誉及施工能力1 1 .1四川路桥集团的规模1.2四川路桥集团的主要业绩公司的前身是原四川公路桥梁工程总公司及其直属分、子公司,始建于50 年代初,修建了著名的川藏公路、川云东线、川云西线、成灌公路、大件运输公路、泸州长江大桥、宜宾马鸣溪金沙江大桥、宜宾岷江一、二桥,宜宾南门大桥、涪陵乌江大桥、涪陵长江大桥、渝合高速沙溪庙嘉陵江大桥、武隆乌江大桥、万县长江大桥、乐山大渡河桥、新津南河桥等工程,为改变“蜀道难”做出了突出的贡献。

公司坚持“立足四川、服务全国、跻身世界、开拓发展”的经营方针。

近年来承建了成都至重庆、成都至绵阳、成都至雅安、成都至乐山、内江至宜宾、隆昌至纳溪、涪陵至长寿、达川至重庆、重庆至合川、国道 108线和湖南湘耒高速公路,以及涪陵、万县长江大桥、湖北郧阳汉江大桥、宜昌长江大桥、鄂黄长江大桥、广东中山横门大桥、浙江深门跨海大桥和三盘跨海大桥等项目,工程优良率达 100%。

公司 2000 年完成产值 27 亿,市场占有份额达 65 亿元,位居“全国建设系统经营业绩前 100 位企业”前列,荣获四川省“国有建筑企业综合实力首强”及“最佳效益首强”企业、“重点建筑AAA 等级信誉企业”、“四川省先进单位”等称号。

公司坚持“一业为主、两翼并举、多元发展”的战略,控股经营了达渝高速公路和宜宾岷江一桥两个 BOT 项目。

公司从 1979 年起开展国外承包业务,先后承担工程项目 110 多个,合同总额达 2 亿多美元。

桥梁工程施工组织设计

桥梁工程施工组织设计

桥梁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桥梁施工方案一、下部结构1.钻孔灌注桩施工工艺在施工前,需填写书面开工申请报告,并经监理工程师批准后方可开工。

以监理工程师签认的导线点为基准点,用红外线测距仪放样。

准确放出桩位后,需要埋设护筒,并经监理工程师复核无误后,用经纬仪引出桩位控制桩。

钻孔拟采用回旋钻,钻机就位首先安装好钻架及起吊系统,将钻机调平。

钻进中经常检查转盘,如有倾斜或位移,及时调整纠正。

钻孔所用泥浆现场调制,储存在泥浆池中备用。

钻进过程中要检查孔径和垂直度等并做好钻孔记录。

清孔采用换浆法,钻孔深度符合设计要求后,迅速通知监理工程师验孔,合格后立即进行清孔。

钢筋笼按照设计图纸在钢筋班集中下料现场成型,根据需要长度分成2-3节,钢筋笼要焊接牢固,吊孔结实,主筋、箍筋位置准确。

钢筋笼标高偏差不得大于±5厘米。

灌注水下砼采用拌合楼拌制,罐车运输,并输送至导管内。

灌注前首先安装好导管。

砼应严格按照批准的配合比进行拌合,拌合时严格控制材料计量、拌合时间、准确的砼水灰比、和易性和坍落度。

砼灌注时,计算好首批砼数量,保证将导管底口封住。

正常灌注后,严禁中途停工。

灌注时要经常探测砼面的高度,计算导管埋深,指挥导管的提升和拆除,作好记录。

导管埋深应控制在3-6米,最大埋深不能超过8米。

砼灌到最后,预留不小于50厘米的桩头,以确保桩顶砼质量。

灌注时,做好砼试件,以便检验砼强度。

当桩身砼强度达到80%以上时,即可开挖桩头凿除多余部分,使桩顶砼表面符合要求。

2.系梁、承台施工工艺在施工前,需要初步放样,划出系梁和承台边界,用机械配合人工开挖,人工清理四周及基底。

对基底进行夯实,然后按图铺设砼垫层。

下部承台,系梁至墩台帽各部分开工前,进行准确中线放样,并在纵横轴线上引出控制桩,控制钢筋绑孔和模板调整,严格控制好各部顶面标高。

钢筋由钢筋班集中下料成型,编号堆放,运输至作业现场,进行绑孔。

钢筋均应有出厂质量证明书或试验资料方可使用。

某坝长江大桥工程主桥施工组织设计方案

某坝长江大桥工程主桥施工组织设计方案

某坝长江大桥工程主桥施工组织设计(调整)编制:魏善平复核:郑金亮项目总工:魏善平项目经理:刘为林中铁大桥局集团五公司某坝大桥主桥项目部二OO五年六月目录第一章编制说明1.1编制范围1.2编制依据1.3工程说明1.4地形地貌、地质、水文特点第二章现场组织机构及人员分工2.1现场组织机构2.2项目部各部门的职责第三章施工方案说明3.1 主桥总体施工顺序安排3.2 各主要分项工程施工方案说明第四章施工进度计划4.1 各主要分项工作的计划安排4.2 总体施工进度计划表4.3. 主要机械设备、材料及人员进场计划第五章施工场地和大临设施布置5.1 施工场地布置第六章大型临时设施布置6.1 “Y”型刚构悬臂梁现浇支架6.2边、侧孔钢桁梁拼装支架6.3 缆索吊机及扣索塔架第七章主要分项工程施工工艺描述7.1 挖孔桩施工7.2 承台施工7.3 墩身施工7.4 横梁施工7.5 T型悬臂墩帽施工7.6 P17、P18 “Y”型刚构悬臂梁施工7.7 模板工程7.8 钢筋工程7.9 砼生产、运输、灌注和养护7.10 预应力系统施工7.11 侧跨、边跨钢桁梁安装施工7.12 主跨钢箱提篮拱安装7.13 中跨钢桁梁安装施工第八章关键项目施工技术和技术质量控制措施8.1 缆索吊机系统8.2 拱肋塔架扣挂调整系统8.3 “Y”型刚构施工支架设计与施工8.4 钢桁梁架设临时支架设计及施工8.5 拱肋及钢桁梁架设安装精度控制措施8.6 高强度大体积混凝土施工及耐久性控制措施8.7 钢混节点质量控制措施8.8 支架的防洪、防撞和可靠性控制8.9 支架渡汛和航道维护第九章确保工程质量和工期的措施9.1 保证工程质量的主要措施9.2 保证工程施工工期的主要措施第十章质量、安全保证体系及措施10.1 质量保证体系10.2 安全保证体系及措施施工组织设计第一章编制说明1.1 编制范围本施工组织设计内容仅为某坝长江大桥工程主桥K0+903.900~K1+703.900,长800m土建与上部钢结构安装工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
一、施工组织设计编制依据
(一)招标文件CMC9601216第四篇《技术规范》第二册;
(二)《两阶段施工设计图》第二册、第三册和第四册;
(三)B1合同段设计文件及变更通知书;
(四)《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J041-89);
(五)《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JTJ071-98);
(六)国家及有关部门在施工安全、工地保安、人员健康、环境
保护等方面的具体规定;
(七)中铁大桥局五处《质量保证手册》和《程序文件》;
(八)xx公路项目B合同段会议纪要。

二、工程概况
(一)工程概况
B合同段位于xx高速公路K2+820-K4+600段,主要由总长为1176m
的xx长江大桥和两岸共计604m的道路组成。xx长江大桥主桥系预
应力钢筋混凝土双塔双索面漂浮体系斜拉桥,引桥为预应力钢筋混凝
土T型简支梁桥。桥跨总体布置(北向南):2m(北台)+3×50m(北
引桥)+198m(主桥边跨)+450m(主桥中跨)+198m(主桥边跨)+3
×50+20m(南引桥)+8m(南台)=1176m,主跨跨径为国内同类型桥
梁之冠,桥面宽30.6m。
大桥局承建的工程任务为B合同段中的B1段,即北岸0#台~4#
2

墩的主体结构、桥面附属工程以及0#台至K2+820段的道路工程,该
工程施工总工期为42个月。
B1段的下部结构及主塔形式:0#台原设计为一字型桥台,底面
积为 3.47×30m,台高8.68m。在现场施工中,发现台底岩层与设计
不符,风化层较厚,设计变更后,在台身下加了4根4m高的钢筋砼
桩,桩的断面尺寸为2m×2.5m。1#墩基础为3根长度为23m的桩基
础,底下10m断面为直径为3.9m的圆形,上面13m矩形断面尺寸为
4.6m×5.12m,桩顶设有高度为3.2m的强大系梁,墩身为3根高度为
33m的空心立柱,顺桥向收坡(50:1),墩顶为2.9m~3.071m高的
帽梁。2#墩基础为10根2.5m,长度为18m桩基础,上端相连成哑铃
形,承台尺寸为10m×28m×3.5m。墩身为3根高度为62.6m的空心
立柱,顺桥向收坡(50:1),中间设有一道高度为2m的系梁,墩顶为
2.9m~3.071m高的帽梁。1#墩系梁下、2#墩承台下均设阶梯形下垫
层。3#墩基础为10根直径2.0m、长18m桩基础,承台尺寸为12m×
34m×5m,墩身高75.4m,墩身截面为单箱四室结构。4#墩为主塔墩,
基础为8根φ4.8m~3.8m、长17m的变直径桩基础,承台尺寸为 38.5m
×19.6m×5.0m,墩身高42m,墩身截面为单箱六室结构。从承台顶
至塔顶高度为206.68m,塔身形似花瓶,由下塔柱段、下横梁、中塔
柱段、上横梁及上塔柱段组成。
B1段上部结构:主桥主梁为预应力钢筋混凝土结构,采用边主
梁结构形式,标准段梁高2.7m,节段8.1m,通过110根斜拉索呈扇
型布置固于上塔柱段。主桥梁段采用牵索挂蓝悬臂浇注。北引桥为3
3

×50m简支梁,每跨14片梁,总计42片T梁。
B1段主桥主塔采用50#混凝土,主梁15#(15'#)~23#(23'#)
节段、24#~27#节段、边中跨合龙段为60#砼,其余主梁部分均为50#
砼。3#、4#墩墩身及4#墩承台和桩采用30#混凝土(4#墩墩顶实体段
为40#砼),1#、2#、3#墩承台及桩采用25#混凝土,引桥0#台采用
20#混凝土,1#、2#墩墩身、墩帽采用30#混凝土,预应力T梁采用
50#混凝土,全段桥面铺装层均采用40#防水混凝土。

(二)地质、水文气候
基础基岩主要为泥质岩(夹部分砂岩),厚层状构造,粉砂泥质
结构,岩质较硬,湿抗压强度为7.9~17.4Mpa,0#~2#墩台处无地
下水,3#、4#墩有少量基岩裂缝渗水。
B1段河滩桥位处地面标高大约为157.0m~158.0m,桥位处300
年一遇洪水位为 197.24m(黄海高程),100年一遇洪水位为192.40
米,5年一遇洪水位为183.7m,常年洪水位为186.5m,常年枯水水
位为157.75m,1998年洪水位183m。
该地区属亚热带气候,温暖湿润、雨量充沛,具有春早夏长、秋
雨连绵、冬暖多雾、夏日炎热之特点。年平均温18.3摄氏度,极端
最高气温44摄氏度,极端最低气温-3.6摄氏度;最大平均日温差11.9
摄氏度。年平均降水量为1081.7MM,雨季平均起迄日期为5月2日~
9月27日。最大风速为26.7米/秒,风向为西北向。年平均雷击天
数为30天。年平均雾日75.5天,最长雾期连续17天。
4

(三)施工条件
1、施工场地十分紧张,地形陡峭,有200多米是漫水滩地,无
场地做砼工厂,故砼工厂只有设在水上。由于洪水水位高、流速大、
漂浮物多,如果设置栈桥(230米长),安全无法保证;
2、前期利用水运,填筑4#墩(主塔墩)土围堰,安设水上砼工
厂。在靠近江岸的漫滩上及已填筑的围堰上平整场地,布设简易砼工
厂、临时钢筋车间,临时堆放辅助设施,以满足4#墩下部结构施工
需要;
3、2#、3#墩易受洪水影响,均必须在枯水期将墩身抢出水面;
4、1#墩位于山坡上,2#墩位于山坡脚下,地形陡峭,山坡倾角
约40º,且山坡积层不稳定,可能滑坡,机械设备无法到墩位;
5、受地形限制,引桥简支梁预制场只能设在0#台后的路基上,
所以A标段的施工时间将直接影响到制梁工作的安排,甚至会影响总
工期;
6、xxxx长江大桥目前为国内最大跨径,最高塔柱的预应力钢筋
砼斜拉桥,施工条件恶劣,施工技术复杂,对本桥的高塔施工,主梁
长悬臂砼浇注、合拢以及大吨位斜拉索安装等重点险难工序均要仔细
研讨方案、精心施工、统筹安排、科学管理;
7、该工程靠近住宅,必须文明施工,减少对居民生活的干扰,
塑造企业良好形象;
8、由于工期紧张,必须进行整年不间断施工,所以需作好冬季
5

砼施工准备措施,保证砼强度。
三、总体布置
(一)生产、生活房屋:生产、生活房屋除租用xx化工机械厂
房屋外,在茅溪石拱桥上、下游侧标高约181.0m的土地上平整场地,
在施工便道临河沟一侧搭设支架、平台作为生产、生活房屋。后期还
在梁场附近租用民房。
(二)施工便道:从化机厂后门至江边的施工便道加宽,从钢结
构加工厂修一条宽度为5m的施工便道至2#墩附近,拓宽从江边至0#
台,梁场的沿山便道。
(三)水上砼工厂:设两座水上砼工厂(前期设一座),满足主
塔墩、主梁及3#墩的施工。其中一座砼工厂上设有龙门吊、电动抓
斗、配料站,输送泵等;另一座砼工厂设装载机、配料站、输送泵等。
砼工厂设计产量为35m3/h。
(四)在4#墩下游设250t.m自升式塔吊一台,上游安装一台
SC100升降机,供施工人员上下,在3#墩安设一台T80塔吊,施工完
后转2#墩。
(五)T梁预制场:设80t龙门吊机两台(配2个10t电动葫芦),
砼搅拌站一座,存梁场地3800m2,设4个台座,加工两套钢模。

(六)施工水域:
因牵涉到水上锚碇布置和施工船舶停泊、调头等施工水域所需范
6

围为:下游距桥中线500m,上游距桥中线300m,4#墩横向墩中心线
向南120m,向北至岸边。
(七)供电系统:
配电间设在xx化工机械厂后围墙外侧附近,从配电间至2#墩
顺着施工便道采用架空线,在2#墩附近设配电盘,前期4#墩施工采
用临时架空线,洪水期采用水下电缆(从2#墩配电盘至4#墩)。

四、施工组织结构
为搞好本项目工程建设,成立了大桥工程局xxxx长江大桥项目
经理部,实行项目经理负责制,同时派出精干的项目管理力量和技术
力量,对本合同工程的质量、进度、资金等进行直接及有效控制。项
目经理由具有多年施工管理经验、工程师以上职称的具有国家一级施
工项目经理资格者担任,总工程师由从事施工技术管理十年以上的高
级工程师担任,具体职责见“大桥工程局xx大桥现场组织机构图”。

五、质量保证体系
(一)质量目标保证体系
本桥是xx高速公路上的重点工程,技术难度极大,为了优质高
效地建好xx长江大桥,制订了相应的质量目标保证体系(见附表)。
本桥建设的质量方针是:“质量优良、技术创新、信誉至上”;
质量目标是:“工程合格率100%,优良率大于9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